聆听大师的声音

2024-10-07

聆听大师的声音(精选12篇)

聆听大师的声音 篇1

从奥林匹克到万里长城, 从浪漫的雅典到神奇的北京, 奥林匹克运动第一次将盛典的舞台搭建在这片东方沃土上。祥云火炬一路凯歌, 无论是珠穆朗玛、巍巍长城, 还是滔滔黄河、沙漠绿洲, 我们都能从它无比坚定的步伐中感受到奥运的无穷魅力, 13亿中国人期待百年的梦想终成现实!

友谊传四海, 神州连五洲。看!古老而现代的北京正在见证着一段辉煌的成就:让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合高精尖的科技气息;让历史古迹和水立方共同焕发光辉;让参赛运动员可以尽情地享受着现代化运动场馆所对体育魅力的最新诠释, 让海外宾客可以全心地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与高科技的完美交融, 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北京的声音。

体育竞技不仅展现了人类的力量、意志与技巧之美, 更展现了科技带给人类沁人心脾的美感。我们提倡科技奥运, 就是要把现代科学技术多角度、多渠道地嵌入奥运会, 通过广泛应用当代最先进的科技成果, 让科学精神、思维和科技成就渗透到奥运会的每一个细节, 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为被先进科技成果装备起来的体育盛会。

科技奥运的实质其实就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竞争与奥运会的竞争是一致的, 用口号来表示就是:更快、更方便、更准确、更安全。所谓更快就是要大量用宽带网、多媒体、高清晰度的技术;更方便就是要智能化, 包括信息发布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的智能化、会务管理的智能化等;更准确包括比赛的时间、比赛的地理位置、比赛的进展情况要非常准确, 非常及时地报道出去, 或者说想查的信息立刻就能查到;更安全包括一些安全保卫、身份认证等, 这也是每次奥运会都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

我们花费心思去搞奥运会,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要把中国展示给世界, 除了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这些因素之外, 还有科技实力这个参数, 这是一个强国崛起的重要标志。

赛场上的体育健儿致力于把人类体能的极限推向最高, 科技创新则专注于未知领域的突破研究及已知领域的推陈出新。科技无处不在, 吃穿住行用, 这些至臻的设计巧妙地融合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奥运的创新点更多地体现在这里。

一个声音在迫切地呼唤着北京, 巨龙展开怀抱, 科技腾架起桥梁, 奥运凌空而上, 创新的纽带迅速延展开来。

奥运在创新:高科技泳衣、高清转播、鸟巢新型材料、安保电子眼……

北京在创新:城区改造、环境规划、新能源汽车、气象预测……

中国在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发展创新、制度创新……

世界在创新:全球一体化、资源共享、超越国界……

奥运, 百年期待;科技, 你我共享;北京, 我们共有的家, One world, One dream!

聆听大师的声音 篇2

日期:2011-09-08 作者:竺可桢;梅贻琦 来源:文汇报

近一个世纪之前,我们的国家还在危难之中,彼时大学开学典礼上的校长讲话,曾是那样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催人奋进!

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

竺可桢

诸位同学:

诸君进到本校,适值抗日战争方烈,因为统一招生,发表较迟,又以交通不便,以致报到很是参差不齐,比旧同学迟到了一个月,才正式开课。诸君到浙大来,一方面要知道浙大的历史,一方面也要知道诸位到浙大来所负的使命。

所谓求是,不仅限为埋头读书或是实验室做实验。求是的路径,《中庸》说得最好,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浙大从求是书院时代起到现在可说已经有了四十三年的历史。到如今“求是”已定为我们的校训。何谓求是?英文是Faithof Truth。美国最老的大学哈佛大学的校训亦是求是,可谓不约而同。人生由野蛮时代以渐进于文明,所倚以能进步者全赖几个先觉,就是领袖;而所贵于领袖者,因其能知众人所未知,为众人所不敢为。欧美之所以有今日的物质文明,也全靠几个先知先觉,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

在十六世纪时,欧美文明远不及中国,这不但从中世纪时代游历家如马哥孛罗到过中国的游记里可看出,就是现代眼光远大的历史家如威尔斯,亦是这样说法。中世纪欧洲尚属神权时代,迷信一切事物为上帝所造,信地球为宇宙之中心,日月星辰均绕之而行。当时意大利的布鲁诺(Bruno)倡议地球绕太阳而被烧死于十字架;物理学家伽利略(Galileo)以将近古稀之年亦下狱,被迫改正学说。但教会与国王淫威虽能生杀予夺,而不能减损先知先觉的求是之心。结果刻卜勒(Keplev),牛顿(Newton)辈先后研究,凭自己之良心,甘冒不韪,而真理卒以大明。十九世纪进化论之所以能成立,亦是千辛万苦中奋斗出来。当时一般人尚信人类是上帝所造,而主张进化论的达尔文、赫胥黎等为举世所唾骂,但是他们有那不屈不挠的“求是”精神,卒能得最后胜利。

所谓求是,不仅限为埋头读书或是实验室做实验。求是的路径,《中庸》说得最好,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单是博学审问还不够,必须审思熟虑,自出心裁,独著只眼,来研辨是非得失。既能把是非得失了然于心,然后尽吾力以行之,诸葛武侯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所逆睹。

我再可以用历史上事实来做几个笃行的引证。十六世纪时,一般人士均信地是平的,地中海是在地之中,所以叫地中海,意大利人哥伦布(C.Columbus)根据希腊哲学家的学说,再加上自己的研究,相信地是圆的。他不但相信,而且能根据他的信仰以达到新大陆。哥伦布的一生梦想就是想到新大陆。但意大利王和欧洲一般人都不热心,最后还是西班牙王给他钱,装了三船的囚犯,向大西洋冒险出发,卒达美洲,这才可称为“求是”。

以上是讲到浙大校训“求是”的精神,这是我们所悬鹄的,应视为我们的共同目标。

国家既如此优待诸君,诸君决不能妄自菲薄,忽视所以报国之道。国家给你们的使命,就是希望你们每个人学成以后将来能在社会服务,做各界的领袖分子,使我国家能建设起来成为世界第一等强国。

其次就要讲诸位到本校来的使命。在和平时期我国国立大学每个学生,政府须费一千五百元的费用。在战时虽是种种节省,但诸位因沦陷区域接济来源断绝的同学,还要靠贷款来周济,所以每个学生所用国家的钱,仍需一千元左右。现在国家财源已经到了极困难的时候,最大的国库收入,以往是关税,现在大为减色,其次盐税,因为两淮和芦盐区的陷落,以及两粤交通的不方便,亦已减收大半。在这国家经费困难的时候,还要费数百万一年的经费来培植大学的学生,这决不仅仅为了想让你们得到一点专门学识,毕业以后可以自立谋生而已。而且现在战场上要的是青年生力军,不叫你们到前线去在枪林弹雨之中过日子,而让你们在后方。虽则各大学校的设备不能和平时那样舒服,但是你们无论如何,总得有三餐白饭,八小时的睡眠,和前线的将士们不能比拟。国家既如此优待诸君,诸君决不能妄自菲薄,忽视所以报国之道。国家给你们的使命,就是希望你们每个人学成以后将来能在社会服务,做各界的领袖分子,使我国家能建设起来成为世界第一等强国,日本或是旁的国家再也不敢侵略我们。

诸位,你们不要自暴自弃说负不起这样重任。因为国家用这许多钱,不派你们上前线而在后方读书,若不把这种重大责任担负起来,你们怎能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前方拚命的将士?

做领袖的人物,不但要有专门技术,清醒头脑,而且要肯吃苦,能牺牲一己以卫护大众与国家的利益。

你们要做将来的领袖,不仅求得了一点专门的知识就足够,必须具有清醒而富有理智的头脑,明辨是非而不徇利害的气概,深思远虑,不肯盲从的习惯,而同时还要有健全的体格,肯吃苦耐劳,牺牲自己,努力为公的精神。这几点是做领袖所不可缺乏的条件。

去年英国全国学生联合会,在诺亭亨Nottingham开会,他们报告已经出版,在新出的《民族》杂志上,就有一篇简单的节略。从这报告可看到英国的学生感觉到,在现时欧洲群雄争长,有一触即发之势。他们所需要:第一是专门技术,使他们一毕业即在社会上成为有用的份子;第二是要有清醒头脑对于世界大事有相当认识。这固然是不错的,但我以为第三点要能吃苦耐劳和肯牺牲自己,是更不可少的要素。

做领袖的人物,不但要有专门技术,清醒头脑,而且要肯吃苦,能牺牲一己以卫护大众与国家的利益。中国现在的情形,很类似十九世纪初期的德意志。德意志自从大腓烈特(Frederick the Great)为国王以后,渐有国家的观念。不久法国拿破仑当国,自从1796-1813年十余年间侵略德意志,得寸进尺,不但尽割莱茵河以西之地,并且蚕食至于易北河以西沿海一带尽归法国之版图。爱国志士如费希德等,大声疾呼,改良德国教育制度,废除奴籍整顿考试制度,卒能于短期间造成富强统一之德意志。费希德在其告德意志民众的演说中有云:“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没有他人,没有上帝,没有其他可能种种力量,能够拯救我们。如果我们希望拯救,只有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诸位,现在我们若要拯救我们的中华民族,亦惟有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培养我们的力量来拯救我们的祖国。这才是诸位到浙江大学来的共同使命。

(此文系竺可桢先生1939年2月4日对浙江大学一年级新生的讲话,有删节)教授的责任

梅贻琦

凡能领学生做学问的教授,必能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因为求学与做人是两相关联的。凡能真诚努力做学问的,他们做人亦必不取巧,不偷懒,不作伪,故其学问事业终有成就。

今天是本校本学年开始上课的第一天,新旧教授及新旧同学到校不久。今天藉行开学礼的机会,使师生们大学聚会见面,同时各同学可以领略各位教授的教言,这是我们最可欢欣的事。

本校在过去一年间,正值国难临头、风云紧急的时期,但国势虽如此危亟,本校校务、功课各方面,均尚能照常进行,未因时局关系,而致稍有停滞,此诚值得我们庆幸自慰的。至于本学年未来之一年中,能否仍照这样安安静静的读书,此时自不可知,此后惟有大家在校一天,各人本其职务上应当做的事,努力尽其责任而已。

本校今年收录新生之多,为历年所未有。各地学校或受时局影响,或缘特殊原因,使一般青年求学问题发生困难。故今年投考本校者,亦较前激增。本校尽力之所及,特别增加名额,俾多于外间同学一求学机会。现在新同学,竟占全体学生三分之一,其中因素因习惯不同,以及所受训习之各异,在团体中难免不有参差不齐之处,希望新旧两方面融合起来,共同保持清华以往的良好的学风。我们也相信清华也有很多应行改良之处,我们亦要设法纠正,其固有之优点,大家亦要爱护保持。

园内生活之安适,读书研究之便利,大可闭起园门,埋首用功,不必再问外事。但大学不要因自己环境之舒适,而忘怀园外的情形。在中国今日状况之下,除安心读书外,还要时时注意到国家的危难。吾们如果要像欧洲中世纪僧院的办法,是绝对做不到的。但我们要纾难救国,不必专以开会宣传为已尽其责。宣传效果之如何,是大家所共知的。我们应该从事实上研究怎样可以得到切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国家做种种建设的事业。这样才可能把学问做活了。我们的学生将来才成社会上真有用的人才。

凡一校精神所在,不仅仅在建筑设备方面之增加,而实在教授之得人。本校得有请好教授之机会,故能多聘好教授来校。这是我们非常可幸的事。从前我曾改易《四书》中两语:“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现在吾还是这样想,因为吾认为教授责任不尽在指导学生如何读书,如何研究学问。凡能领学生做学问的教授,必能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因为求学与做人是两相关联的。凡能真诚努力做学问的,他们做人亦必不取巧,不偷懒,不作伪,故其学问事业终有成就。

聆听大师 回望传统 篇3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对自己的命运有无穷好奇的期盼,一直试图创造生命的意义。物质生活越丰富,工作形态越超脱,事业成就越大,社会影响力越大,对这个问题的焦虑就越强烈。

“万科企业文化的要点:简单、透明、规范、责任。就中国传统文化和目前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现实来说,要做到上述几点不容易。正是不容易,才值得去努力,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也许就是万科精神吧。”

2012年初,由哈佛亚洲中心主办的“亚洲企业伦理研讨会”在深圳举行,我和来自日本、韩国、印度、东南亚、中国台湾和香港的企业家一起,探讨各自企业伦理的形成机制。与会的学者除了哈佛商学院、亚洲中心的教授们,也有杜维明教授这样的中国海峡两岸“新儒学”大师。按计划,这是我在哈佛参与的重要工作项目之一。

哈佛亚洲中心主任凯博文教授因为生病不能前来中国,就在家中通过视频发言,介绍中西传统哲学伦理精神对现代企业的影响。凯博文教授认为,道德经验体现为个人和团体如何认真处理和对付生活中的危机和无常。一般意义上的道德,往往是从地方立场出发的,但地方立场需要收到伦理的评判,包括外部的审视,内部的细究,挑战原本已经被接受的地方价值观。道德生活与伦理观念紧密相关,伦理观念要求我们,要追求超越地方环境的、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生活的价值观。追求有道德生活的人们可能会意识到,他们身处的基于广义道德定义上的道德环境是错误的,于是他们会站出来批评或者抗议,并身体力行正义的事情,而不管形势对他们有多不利,也不管这个选择会为自己带来怎样的负面后果。在实际存在的道德经验包围下,这常常会使他们招致麻烦,处境艰难。这就是何以有些人尽管私下对不道德的政策有意见公开场合却随大流附和。而当他人因这种不道德的政策蒙受伤害时,又会产生犯罪感,谴责自己错误效忠。

现场与会者围坐,四块液晶显示屏近距离与远隔重洋的凯博文对话,感觉十分亲切。现代社会高科技可以拉近人们的距离,也可让人们封闭自己,更加疏离,从而加速伦理的崩塌。古代社会伦理,更多体现为宗教、国家、家庭等关系,进入现代社会后,企业大量出现,成为社会肌体最重要的组成分子之一,其伦理形成、演变,深刻影响每一个人——企业家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意义。

聆听大师,回望传统

第三学期开始,我选听了一门很特别的课程:中国古典道德与政治理论。授课的是普鸣教授,这是哈佛大学第三受欢迎的课程,仅次于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及计算机科学原理课程。在几年前第二次开这门课时,报名学生多达1000人,最后不得不把课堂移到哈佛最大的场馆:桑德斯剧场。

普鸣教授认为,21世纪的美国人和2500年前的中国人一样,都面临自我中心的困惑。他希望通过中国哲学思想赋予美国人具体的、反直觉的甚至是革命性的理念,指引他们成为好人,并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

通过这堂课,美国学生越过东西方文化鸿沟,感受到人生观、价值观的震撼。我也深受震动——被国人看自己、看世界的态度和方法震动了。如果说,美国大众对东方中国还更多是隔洋猜想,甚至不乏贬义的揣测,美国精英阶层尤其学术精英则已经在正视中国传统文化,开展系统的研究。不仅哈佛、哥伦比亚、斯坦福,很多其他美国大学都有专门研究中国的机构,对亚洲文明持一种肯定、客观的研究态度。

我们中国人又是怎么看自己,怎么看世界的呢?不得不承认,我们缺乏客观、理性的精神。我们对先进国家固然有溢美,但更多是夜郎自大、忽视和丑化,在看待强邻日本时尤其如此。就说研究日本吧,往往是先入为主地持一种否定、蔑视的态度,保证政治正确,再来谈研究。这样的研究怎么可能产生有价值的成果呢?反观日本学界则对古代中国到当代中国进行大量研究,卷帙浩繁,把主观情绪和政治纷争放一边,先研究透问题。有这样的精神,有这样的研究,不管是睦邻友好,还是敌对状态下,都做到“知己知彼”,显然是更有建设性,对本族更有利的。

我们甚至做不到平心静气地看自己。对中国文化,我们采取了“移民”的态度。一种是地理上的移民,移到国外去,逃离传统文化和中国的生活环境。一种是学术上的移民,完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拒绝研究,拒绝面对。不可否认过,和中国的环境现状一样,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许多缺点,而我们的种种缺点、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又与环境、传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想找到答案,找到出路,我们必须到传统中去找原因,找解答。如果对身处的环境和传统采取逃避和拒绝的态度,怎么可能看得清自己,看得清现在呢?

过于自傲和过于自卑,其实都是一种封闭的观念。我的看法是,关于自己,关于强大的邻居,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它都值得你认真研究。

对于我们来说,传统文化不是有益无益的问题,而是我们根本没法儿摆脱它。这是身份问题,是我们的身份确定,好也罢,不好也罢,是不可能摆脱的。今天的中国,已经融入全球一体化。过去,我的心态是全方位拥抱西方世界,向西方学习。但到了哈佛后,我发现自己还需要补上中国传统文化这一课。作为中国人,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这个问题不解决,也就无法解决到哪里去的问题。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因为我们是从这传统中来的,所以我选了普鸣的课,重新学习“庖丁解牛”这些看似习以为常、实际似懂非懂的东西。我还会继续补这一课,这是一个身份辨别的问题,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问题。

现在,我能够很心平气和地看中国问题,很容易理解中国的现状。在国内的时候,总是觉得改革力度不够,到了国外,心情反而很容易沉静下来,更清晰地思考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所经历的第一个100年——可能,还会需要第二个100年。

求知的修道院

来到哈佛第一年,神经是紧绷的。到了第二年,我终于可以略放松下来,仔细打量所在的这个求知的修道院。

在波士顿剑桥镇,我住在哈佛广场附近,从这里步行到主校区最远的教学楼或者图书馆,也只需要15分钟。关于这些图书馆,有许多动人的故事,让人可以窥探美国社会进步的动力。

闻名世界的哈佛大学是波士顿的著名旅游景点。好奇心重的游客会停留在一座铜像前合影。铜像是坐姿,深处的左脚鞋面被游客摩挲得闪闪发亮。据说,这是美国摄影留念最多的四大雕像之一,与自由女神像、林肯纪念堂的林肯坐像和费城自由纪念馆前的富兰克林塑像齐名。

记得2003年访问哈佛时,我在一位来自上海的哈佛本科生陪同下,参观了燕京图书馆、学校专供本科生使用的拉蒙特图书馆以及规模最大的韦德纳图书馆。指着韦德纳图书馆内犹如迷宫的层层书架深处,这位本科生略带自嘲和得意地说:“哈佛本科生毕业前必做三件事:一、裸奔一次;二、在韦德纳图书做爱一次;三、在哈佛那座铜像的脚面上撒泡尿,哈哈,当然是晚上没有人看见的时候。

参观哈佛的游客,还少不了要到“哈佛桥”看看。哈佛桥横跨查尔斯河,连接波士顿市和剑桥镇,麻省理工学院就位于大桥的北岸。问题来了,为什么位于麻省理工学院校园前的大桥却以“哈佛”命名呢?一位在麻省理工学院就学的中国留学生告诉我:“哈佛大学认为,哈佛对教育的功效卓越,提议该桥命名为哈佛桥。麻省理工学院分析了桥的结构后,认为不稳固,出于不愿‘蹚浑水的想法,就同意了哈佛大学的提议。哈佛桥建成后才5年,由于交通量剧增,桥居然真的垮了。”

现在的哈佛桥是后来重新兴建的。当年兴建的哈佛桥不够坚固这是事实,但这位留学生所说的八卦却是麻省理工学院人对哈佛的调侃。

事实是,该桥建于1891年,而此时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址还远在波士顿市的后湾区。25年之后的1916年,麻省理工学院才从后湾区迁址到现在的地方。为什么从波士顿迁到剑桥镇?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会继续调侃“因为哈佛实在太糟糕了”——虽然是笑话,但对哈佛的微妙情绪却表现出两个美国名校的竞争姿态。

相对而言,哈佛的学生更为正统,有才华、有能力,出了许多政治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总统就出了8位。而麻省理工学院却汇聚了一批最聪明的人,创造了无数令人称奇的产品和设计。例如建筑方面,国防部五角大楼就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杰作,即使其中一个角被袭击严重破损,其他四个角仍照常使用;成功登月的4位美国宇航员也全部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

在哈佛城市规划学院攻读博士的中国留学生常征,选择的3位博士生导师中既有哈佛教授,也有麻省理工学院的名师。实际上,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可以在对方学校注册,而不需增加学费,获得的学分也被各自学校承认。哈佛与麻省理工学院的关系颇类似中国名校北大和清华的微妙关系。实际上,在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的中国留学生中,也以来自北大和清华的学生最多。而这两所美国顶级高校竞争合作的关系,也值得我们学习——不仅仅是在教育领域。

站在当下 思索未来

2013年,哈佛大学中国基金主任科尔比教授在哈佛商学院开设中国企业案例系列课,把“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作为案例之一。受教授邀请,我开设题为“中国民营企业家自我更新”的讲座,讲了中国民营企业家群体的三个非政府组织故事。

故事一:1999年,由万通冯仑、建业胡葆森、万科王石作为发起人,创建了中国城市发展商网络联盟(简称:中城联盟),我为首任轮值主席,一任两年。2002年初任期满,许多会员建议我连任,因为新创建的民间商会组织在中国还是新生事物,需要连续性和稳定性。我婉言拒绝,因为章程规定轮值主席只任一期不能连任,新任主席由原任主席推荐,理事成员表决通过。第二任、第三任主席分别为冯仑和胡葆森。之后有了不成文的规矩,两年一期的新任轮值主席由将卸任的主席和已卸任的前主席共同推举,但要至少一半以上的理事会员通过方生效。既然是选举,至少两名候选人,但其中一名心知肚明,只是陪衬。不言而喻,每次都是大佬们推举的候选人当选,持续了六届。表面上是民主选举,没等大佬们推出新的候选人,自然而然形成了一种理事们自由报名参选的气氛,出现四名候选人,并在选前进行拉票游说。选情突变。“后大佬时代”的候选人实力比较平均,选举过程一波三折,最终大家认为实力较强、拜票工作比较到位的候选人没有当选,反而是更年轻、更具有服务意识的候选人获最多票数,当选中城联盟第七届主席。意识不到的选举结果,却令人高兴,因为中城联盟建设提高了一大步,但这一大步走了整整12年。一个商会组织如此,更何况一个转型中的国家机器?中国的民主道路漫漫,企业家从自己做起,任重道远。

故事二:2004年6月3日,刘晓光等67位来自内地、港澳台、新加坡的华人企业家聚会内蒙古阿拉善沙漠月亮湖,筹建阿拉善沙漠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简称:SEE)。当晚筹备会要通过协会章程并选举出常务理事会和正副会长。晚上八点半开会,预计一个半小时。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家对章程草稿提出不同的建议和修改,很难达成统一意见。刘晓光提议:“是不是先原则上通过章程?如果章程不能通过,如何召开成立大会?”“通过就是通过,不通过就是不通过,什么叫原则性通过?”搜狐创始人张朝阳质疑。来自内地的本土企业家很容易理解“原则性通过”的含义,赞成刘晓光的提议;但“海龟”和来自海外的企业家却不依不饶,坚决反对章程含含糊糊地“原则性通过”。会议陷入僵局。最后的解决方案是把不能统一的条款写到白板上,逐一表决通过或否定,待章程修改完成时已过了零点。接着,参会代表又对常务理事、正副理事长的候选名单提出质疑:谁定的候选名单?能不能自己报名参选?是等额还是差额?会议再次失控,七嘴八舌中决定重新推举候选人。会议持续到半夜……

组织发起人当晚几乎一晚没睡。没想到辛辛苦苦设计的组织模式,就这么容易被推翻了,原有的公共生活方式遭到了挑战。但企业家作为一个群体却在乱哄哄的意见中寻找到共同语言——最基本的民主程序。正是这一晚上的会议奠定了SEE今后的文化基因。经多年成长,SEE成为公认最规范管理的非政府组织,代表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多次参加国际环保会议,亦成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沙漠生物多样性环保组织,SEE遵循“罗伯特议事规程”的民主程序已经成为中国非政府组织的一个标杆,它的影响力已超出了环保层面。

故事三:自2011年到哈佛访学,我便决定集中精力进修,不再参加国内企业家的社会活动。但2012年4月,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邀请我做下一年的轮值主席时,我却应承了。

为什么呢?改革开放30多年,随着民营企业的个体成长,行业商会性质的组织也在成长,只是在政府的监管下,企业家非政府组织成长得较为缓慢,较具影响力的有亚布力论坛、中城联盟、阿拉善、欧美2005同学会、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等。但就广泛性和对企业家群体的号召力来说,都有局限性。2008年汶川大地震,8家企业家非政府组织曾以“拉住孩子的手”的题目联手行动,帮助汶川灾后重建,行动有效率并较为成功,但之后的联手活动没有持续。要为跨行业的民营企业代言,上述非政府组织有局限性:中城联盟只局限房地产行业,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是一个封闭的、功成名就的小圈子,阿拉善局限于环保公益活动;2005欧美同学会把没有留学背景的企业家拒之门外……较为开放的、有10年历史并有条件来推动联合的是亚布力论坛,但它也有明显的局限性:比如过去7年轮值主席中有5位是北京的企业家;70位企业家理事成员中,来自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只有3位,显然参与活动的骨干成员偏重于北京和北方地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讲血缘、地缘关系,企业家非政府组织也不例外,其局限性多于发起人所在地区和学习工作背景。从学历背景上,亚布力论坛的几位创始人都是武汉大学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教授的博士生,且有在中央政府工作的背景,我调侃亚布力论坛的核心为“武大帮”。但第七届轮值主席由上海复星集团的郭广昌来担任,却使论坛结构有了更合理的分布,改变了偏重北方企业家群的格局。

这一届亚布力论坛的主题是“改革开新局”,显示出企业家群体对国家大环境的强烈期许——论坛许多发言在后来都被很大范围传播,引起强烈共鸣。随之引发的讨论是,企业家该如何表达自己,如何说话?想不到,这个讨论几乎持续了未来整整一年。

在轮值主席的开幕发言中,我所谈的主题是企业家的“自我更新”。

我跟企业家们说,就像旧金山、纽约、波士顿一样,亚布力论坛也是一个聪明脑袋瓜聚集的地方。不过,聪明的脑袋瓜子也有迷茫的时候。今天,中国企业家就面临一些困惑和迷茫,面临社会的曲解和丑化。在差不多100年前,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企业家洛克菲勒也曾面临同样的痛苦。他的做法是,用企业的成功和公益慈善来回应社会。许多年之后,洛克菲勒才赢得了一个相对公正的形象,赢得了本该属于他的荣誉。今天我们也在走过同样的道路,企业家不要抱怨,也不要消极对待中国社会的不确定性。企业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冒险精神。我们赢得了财富,我们积累了经验,这个时候不该逃避。我鼓励企业家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国去教育成才,我更呼吁企业家不要用移民的办法应对社会的不确定,企业家精神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冒险精神,如果我们都移民出去,企业家的作用也就消失了,那是没有希望的。

我与企业家们分享了自己的一个小故事。那是四年前,我到金沙江漂流。我们对金沙江的印象都是水流湍急,但是后来会来到一段水面非常平静的河道。在平静的水流上,筏子漂得非常慢,我可以从容地看见,非常陡峭的两岸有一股一股的涓涓细水汇入金沙江。我突然意识到,眼前这滔滔江水就是由一股一股溪流汇集而成的。中国的未来应该是民主、公平、正义、光明的。中国的未来如果有希望,需要我们每个人就像那涓涓细水,从自己、从自己的企业做起,我们汇集成的,就是那滔滔江水。

聆听花开的声音 篇4

在我培育的花园里, 有五十四枝漂亮可爱的花朵, 作为园丁, 我总是想方设法把自己的花园打造得美丽、奇特、与众不同。

一、课堂———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好的课堂教学自始至终要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在拜读了众多名师名家的理论之后, 结合我班实际情况, 我尝试着采纳了名师靳家彦的“导读法”, 即“语思统一, 口书并重, 内外相通, 训练得法。”

例如, 在教学二年级语文《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时, 首先, 我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其间, 我采用个人读、同位互读、男女生对读、比赛读等方式, 让学生在反复诵读、听读的过程中, 去感知文章的语言、语意、语境。之所以这样做, 是因为我在以前的实践过程中得知, 像诗歌这类文章与其老师细琐地讲解, 不如引领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去领会诗歌的意境。因为许多语言文字的优美及其内涵是口头语言无法表达的。“言尽而意犹存。”“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的境界只有让读者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用心灵去感悟、领会。

第二步, 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 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你想变成什么?”答案各种各样, 在学生口头叙说的基础上, 我又顺学而导, 提出了另一个要求:用你手中的笔, 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可以仿照课文的句式, 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句式, 尝试做一首小诗。此时, 我看见在孩子们兴奋的眸子里充盈着激情和自信, 在大家亟不可待挥笔书写中, 我知道, 那一篇篇天真无邪的童话正在形成。

几分钟后, 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 于是, 我听到了那来自天籁的声音:

我真想变成/变成秋天的枫叶/像火一样红艳/在微风中跳舞;我真想变成/真想变成洁白的雪花/给大地妈妈穿上洁净的衣服;我真想变成春风/让一年四季/都开满鲜花。

另一位同学写道:我真想变成一只小鸟/飞到灾区/为那些小朋友们唱歌、跳舞;我真想/真想变成孙悟空/把灾区的人们都救出来;我真想变成一栋大楼房/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住在温暖的家里。

多么可爱的孩子呀!我怎能不感动呢?这稚嫩的心灵里埋下的是一颗多么美好、善良的种子啊!教师在授课中不失时机的引领, 自然而然地达到了一种超乎寻常的效果, 似在意料之中, 又似在意料之外, 语文课堂的生成性大概就是这样子吧。

二、作业批语———与学生的心灵对话

平时的作业批语, 我这样与学生心灵对话:“这次你的作业进步了, 这说明你更懂事了, 加油!”“你再不努力, 老师就不喜欢你了, 向你的同桌小宇学习, 好吗?”“你写的字漂亮多了, 老师真为你高兴啊!继续努力, 相信你今后会写得更棒!”……

每次作业本发放之后, 我见孩子们都在慢慢地读着, 仔细地品着。那寥寥数语, 不知在孩子小小的心灵里激起了多少波澜……这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孩子们的心理, 明白了中肯的鼓励要比严厉的批评更能规范学生的行为, 激励学生的上进心, 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课间———与孩子们共舞

课余, 我走进孩子们中间, 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聊天, 孩子们像小鸟一样在我身边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孩子们比较喜欢我, 容易接受我, 爱上我的课。孩子们的兴趣有了, 何愁有克服不了的难题?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享受生命的过程, 我希望自己能做一个辛勤、智慧的园丁, 在付出汗水的同时, 能享受生命的美好, 能时刻聆听花开的声音。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是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 最重要的是要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 并使它终生不熄地燃烧下去。”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则说:“教育应是一扇门, 推开它, 满是阳光和鲜花, 它能给孩子们带来自信、快乐。”教师的探索, 就是本着唤醒、欣赏、激励的原则, 用自己耐心的手段、高尚的人格去叩响学生纯洁的心灵之门, 从而扬起学生语文学习的风帆, 碰撞出学生学习中灿烂的生命火花!

关键词:激励欣赏,聆听花开,享受幸福

参考文献

[1]刘莺.源于教学、服务于教学的研究:教学行动研究与基础教学[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2 (11) .

[2]屠时平.谈课堂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1 (3) .

[3]胡广峰.怎样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J].学子, 2004 (12) .

[4]吴运华.正确而有效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N].学知报, 2011.

[5]武传香.多媒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N].江苏教育报, 2009.

聆听智者的声音 篇5

——说说周国平的《生命感悟》

大家好:

我要向大家说说我最近读到的一本课外书——《生命感悟》!这本书是由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一本散文集,作者是周国平。

先说说作者周国平,曾经听老师提起过这个人。在百度里查了一下才知道他是当代有名的哲学家、学者、作家。他是国内研究德国哲学家尼采的专家。他把哲学家的视野去思考现实的人生,用散文家的笔调去表达自己的思考,这使得他的散文既有深刻的理性,又有足够的情趣。

再说说我和这本《生命感悟》的缘分吧。开学不久,班主带来一批书,同学们一轰而上,把他那些封面鲜艳、题目吸引人的书抢完了,只剩下几本不起眼的书在台上。我走上去,看见讲台上有一本书:封面整体白色,下方有些素描一样的线条画,很是淡雅,毫不张扬,名字也是普通的“生命感悟”,给人一种清新安静的感觉,我于是把这本书带回来了。

那天晚自修开始,我把书翻开,映入眼帘的是“生活态度”“人生境界”“生活质量”“人生难题”几个部分,随手翻到一篇《爱生命》,看见文章说,“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精练富有韵味的文字一下就吸引了我!当晚,我连续读了三篇文章,感触很多。

在这本书里,周国平用恬淡的语言,慢慢地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个看似老生常谈的话题,却总是能够给你另外的感受,他不高高在上,摆出一副哲学家的样子,他又不是絮絮叨叨,让你觉得啰嗦,就像是一位历经人生沧桑后的老人在给你谈心。事实上,周国平也的在确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了!每天读几段他的文字,真的是如坐春风!

一天,语文老师看我在这本书,就像向推荐了周国平的其他著作,比如《守望的距离》《各自朝圣的路》《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尤其是提到《妞妞》这本书。我准备要好好读读周国平的书!

聆听善良的声音 篇6

听!唐山大地震过后,人们在清理废墟的时候,发现一位母亲割破血管,用自己的热血哺育着怀里的婴儿。这位母亲当时已经奄奄一息,但她仍慈爱地看着她的孩子。多么动人的一个场景啊!闭起双眼,想像这一场景,你是否听到一种特别的声音,让人怦然心动,向往那一份可贵的善良。

再听!让我告诉你,“盲人提灯笼”的故事。有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走路?”

那盲人满心欢喜地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自己。”

盲人看不见,他的世界就是聆听的世界。他能听到各种声音,甚至听觉比我们正常人更好。他也能聆听善良的声音,你懂吗?你聆聽到了吗?

世上的朋友,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自己走路是多么孤寂和危险,旦夕祸福,没有人知道你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怀一颗善良的心,你会得到更多,体味到更多的人间真情,敞开你的心扉,才会赢得更多人的呵护与关爱。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能学学提灯笼的盲人,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别人也就帮助了你,所谓为善至乐就是这个意思吧。

我爱聆听善良的声音,那是一种美的旋律,一种内心的温暖,一种心灵的感动,一种幸福的感觉。

(指导教师:高林瑜)

〔编辑点评〕

学会聆听孩子的声音 篇7

一、给孩子一个展示的舞台

2003年8月《台州晚报》推出了一块“儿童习作版”,记得当时本版主编是这样说的:儿童习作版可是小孩子们才艺大比拼的地方。如果你多才多艺又满脑子思想,你快快将它们寄过来,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个栏目一问世,就受到同学们的青睐,因为有块“儿童习作版”,它给小朋友们搭建了一个展示才能的舞台。我连续看了几期周末版“儿童作文”上的作文,真让我激动不已,好像一下子找到了指导学生作文的捷径。因为主编选文有一个朴素的理念,那就是童真、童话、童趣。她的选文理念为我指导学生习作提供了一条明确的思路。于是开始尝试着让学生写《儿童习作版》上的命题作文,并向报社投稿。认为《儿童习作版》上的命题作文和现行课本的作文比较,至少有两大突出优点:(1)《儿童习作版》上的作文都是学生自己命题的,然后择优选取。(2)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得很紧密。再者,学生的作文在《晚报》上发表了,他们内心的那种喜悦与成就感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我班每个学生都有《儿童习作版》,专门用来写晚报上的命题作文,这也成了同学们周末的一道固定家庭作业。且必须做到:第一,写真话;第二,语言要幽默;第三,有儿童心理。让儿童的这种真善美在写作中提升,在提升中完善。因为只有这样的文章才是真实的、原汁原味的儿童作品。每当收到晚报时,我总是捧着报纸读了一遍又一遍,好像在欣赏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有时,还把晚报上的作文全部投影到大屏幕上,和同学一道欣赏,欣赏文章的题目、幽默的语言、真实有趣的内容。有一位女生写《我是一只恋网的小蜘蛛》:“大家别以为女孩子不会恋网哦,其实你们大错特错。不怕实话告诉你,不仅男孩子会上得那么疯狂,就连我也成了一个超级疯狂发烧友。每个星期七天就有两天是去上网的,而且是全天候24小时不离电脑,手不离键盘和鼠标,脚不离地板,眼睛不离屏幕,全身不离电脑房。可算得上是‘超级发烧友’吧。……”有时遇到本班同学的大作发表,我就叫文章的作者亲自给同学们读一遍,读完以后,就让同学们说说这篇文章好在哪里,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有时,也会问问作者构思文章的过程。有的说“边想开心事边写作”,有的说“先想到与这个作文题有联系的事情,然后把这些事情写在草稿本上,再一一进行筛选,看哪个更有趣,更有意义”,有的说“写真话有时怕别人笑,而不写真话又失去了童真,失去了童真就上不了报。想一想写真话的好处,也就有胆子写真话了”。同学们没有把写“儿童习作版”作文当成负担,而是一种快乐,一种愉悦,这不正是我们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精神吗?

二、给孩子一个聊天的机会

课程标准在习作指导方面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鼓励“自由表达”。鼓励“自由表达”,首先要做的就是减少束缚,开阔学生习作的思路。前不久,我听了一堂三年级作文课,内容是《记一次有趣的游戏——贴鼻子》。老师首先让同学们观察两幅画,看看缺少什么?原来都少了一个鼻子。于是开始玩击鼓传花的游戏,花最后落在谁家谁上黑板贴鼻子。游戏玩完了,学生开始习作。结果学生都写的千篇一律,连标题都是一模一样。我想这堂课设计游戏情景的目的应是开拓学生的思路,而不是要学生就写这一个游戏,五花八门的游戏都可以写,这样文章才会“百花齐放”。再说标题也可让学生拟几个,如“鼻子贴到额头上”“小鼓咚咚响”“轻轻蒙上我的眼睛”之类的。我知道老师先创设这样的情景,再让学生写此情景,是怕学生心中没事可写,将导致程式化作文的产生。每位同学的经历、体验是不同的,老师应确定一个范围,放手让同学们去写,把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放在第一位。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作文的语言要求非常简单,“文从字顺”而己。我们不怕学生写的作文“平淡无奇”,甚至不怕“错别字连篇”,怕的是学生不敢写作文,压根儿不想写作文。有人甚至提出,把“形象”“生动”从小学作文中请出去,反对把学生的习作文学化、成人化。引导学生说真话、写真事,保护学生作文的“原生态”,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引导学生走上规范化、正规化的作文。是不是完全不要写前指导呢?不是。写前指导必定是开启学生的思路,不是让学生的思路都跑到你的路上来。是不是作文不能创设情景呢?不是,决不要局限于学生都来写你的情景。崔恋在一次发言中说道,习作指导要“从内容入手”。也就是说作文指导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而不是“怎样写”的问题,所以习作指导最重要的工作是打开学生的思路,使人人都找到要写的内容。一上来就用例文、范文甚至情景开路,容易束缚学生。开始宜“放”,使学生感到此次作文不是没内容可写,而是有许多内容想写,然后指导学生从中选取最有趣、最喜欢的内容写。

我看过一篇文章,有一个老师上作文指导课,尽是跟同学在聊天,当然是围绕一个话题在聊。同学们可热乎了,谈得可起劲了,到了下课还有说不完的话。正在兴头上,快要下课了,老师说:“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都上台来交流,我们把要说的话都写下来,好吗?”然后,这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作文就是聊天。先不谈主题有没有意义,内容有没有跑题,文字优不优美,能够顺利表达就行,有写的欲望就行,解决了这些再言及其他。再说,这位老师这堂作文课,没有涉及学生写的过程,算不算好课?我认为,作文课分两种课型:指导课和点评课。要想在短短40或50分钟的时间里,解决导、说、写、评是不可能的,也是走马观花的,是上给别人看的,最终是学生没收获。要上好作文课,最起码要两个课时。一堂实在的作文课,不需要面面俱到,不要把什么东西都塞到这堂课完成。写作可以是下堂课或课下的任务。当然,也有的指导20分钟,习作半小时,也何尝不可,应根据需要而定吧。教学中,作文指导要和口语交际结合起来。教师要大胆放手,不要怕不合规矩,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话,哪怕在老师看是幼稚可笑的,也是珍贵的。教学中可以灵活处理教科书编排的习作内容,鼓励有创意地表达。习作时如果有更适合学生表达的内容,完全可以调整教科书里习作的安排。

三、让孩子说孩子的话

对于那些典型的用词不当的地方,语句不完整、不通顺的地方一定要修改,而对于那些成人觉得不够妥当,但体现童心、童趣、童语的地方,又该如何看待呢?斯霞老师曾给我们举过这样的例子:(1)昨天,有个法国阿姨,到我们学校来参观。法国阿姨是女的,我们请她坐小汽车。(2)向日葵一天天地长大了,有的比老师还高,有的比同学还高。关于例(1),斯霞老师这样说,孩子唯恐别人不知道阿姨是女的,就写上了那么一句,这正是孩子的特点。因为在儿童时期,他们对阿姨等词的意义还不完全理解,只要他们不说“法国阿姨是男的”,我觉得没有什么关系。关于例(2),斯霞老师这样说,孩子有长度的观感,可是不知道怎样来表达。在生活中他知道老师比同学高,就把高的向日葵与老师比,矮的向日葵与同学比。但出于孩子的思维,是可以保留的。斯霞老师的做法对我们当前的习作教学很有启发。老师要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习作,不要用成人的要求来规范学生。习作修改,要主张多留少删,多就少改,多表扬少批评,这对保护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是大有裨益的。

让青少年走进经典聆听大师智慧 篇8

一、调动同学们阅读经典佳作兴趣

今天, 我们对阅读的认识和研究则应站在更加客观、更加理性, 也更加全面的角度。阅读令人睿智豁达、优雅美丽。阅读让人生在有限的长度内, 宽广辽远, 波澜壮阔, 奔腾汹涌, 浩荡激越。阅读让人生永不听任命运的摆布, 把握自己, 执著地走向梦想的极地。不论出身高贵与卑贱, 阅读可以改变人生的坐标和轨迹, 奏响人生的乐章。培养阅读兴趣是关键。阅读品质是阅读兴趣的拓展和延伸, 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压根就谈不上阅读品质的问题。充分激发调动起青少年阅读兴趣来, 才能为提高阅读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尊重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和口味, 然后加以因势利导才会取得成效。

二、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要多向青少年推介经典的文学作品

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青少年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 农村孩子的阅读范围局限在几本教科书, 城里孩子的阅读范围被“太多太杂”的书籍所占领。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全社会读书氛围, 设立“读书日”“读书角”, 让所有的青少年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文学名著之所以穿越时空的界限, 历久弥新, 是因为它是伟人的哲思与精神的凝聚。优秀的文艺作品具有激励人心、感召社会的强大力量。优秀文学作品, 可以给青少年带来知识的增进、心灵的启迪和审美的愉悦, 促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所以要多向青少年推介经典的文学作品。

三、青少年阅读要有正确的读书方法

首先, 对于一些自己觉得好的书或文章一定要多读、精读, 应当作为枕边书去对待, 坚持经常, 就会见成效。其次, 不管什么作品都有一定的时代背景, 在读某个作品之前要了解它的时代背景, 以及作者的生平。再次, 读完之后一定要思考, 要有所收获, 如果把想到的加以整理, 用笔记下来, 就会把阅读转化为创作, 一定会受益匪浅。

你的声音,我们一直在聆听 篇9

哈尔滨的姜明喜老师建议杂志社应经常召开通联会, 以提高特约摄影师、撰稿人的素质。说得没错, 作者队伍是极为重要的一支办刊力量, 也是刊物与读者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多年来, 作者团队热心支持我们的工作, 功不可没。我们向你们表示感谢和敬意, 也希望作者们更多地了解我刊的特色, 提高自身素质, 杂志社会采取各种方式加强与作者队伍的沟通和培训。

贵州的宁新华老师希望:长篇文章尽量减少, 增大信息量。我们会注意, 多发一些短小精悍的好文章。安徽的唐安泽老师建议刊登些当季的旅游摄影资讯。这点我们已经有了调整的计划。有的读者建议增加《编读往来》栏目页数。我们认为这个建议很好, 并作了认真研究。作为和大家心连心的朋友, 我们在编辑每一期杂志时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不过那么多的好文章要登, 而杂志的篇幅又有限, 只好在精益求精上多下功夫。安徽的汪华标老师希望多增加短途游、周边游的介绍。这个建议也很好, 可惜汪华标老师的建议太短了, 只有一句话, 如果有什么好的方案, 还请告诉我们。为广大喜欢生态、旅游、摄影的读者服务, 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我们愿意和大家一起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地把这项工作做好。

云南的马彦老师问道, 很少看到云南的优秀旅游文章, 能考虑一下吗?我们说, 可以考虑, 也应该考虑。不过, 希望云南的作者们多多投稿。还有的读者希望把刊登的“生态摄影家”的通讯地址告诉读者, 以便及时联系、交流。这个建议也很好。今后, 只要生态摄影家本人同意, 我们会把通讯地址告诉大家的。

令我们特别感动的, 是在河南郑州曾担任了8年旅游杂志编辑的朱林老师, 他在肯定了刊物成绩的同时, 也提出了中肯的批评意见。他建议刊物风格不要拘泥于传统规则, 增加杂志的时尚性、丰富性和引领性, 注重青年旅行者的需求。我们对这位多年来热心于旅游媒体行业的资深编辑表示由衷的敬意!并将按照您的建议尽快做出调整。

一张张评刊表代表着读者们的千万颗心。心与心的对话产生了心与心的沟通, 一本《旅游纵览》把心与心印到了一起, 此时涌起的情意比亲人还要亲。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你们的声音, 我们一直在聆听!

网友来信

旅游纵览网, 每天的牵挂

2011年8月中旬的一天, 在网上浏览, 无意中看到了《旅游纵览》杂志有网络版的消息, 便打开网站一看, 界面宽松、大器, 大智的简洁, 色调和谐。从频道到栏目, 有“关注”“主打”“专题”“摄影月赛”“征稿”“杂志”“专栏”“订阅”“栏目”“特约摄影师”“论坛”“电子杂志”等频道, 频道下有着丰富的栏目。如“论坛”频道, 设置了“在线投稿”“影赛专区”“生态视界”“风景如画”“人文纪实”“佳作推荐”, 特别是还开通了“影友交流”栏目, 这些对我这种喜欢发点自己平时拍的片子和交流探讨的网友找到了自己的所爱。从8月16日我在“影友论坛”上发第一个贴子到10月31日, 我就发帖16篇。

我与“旅游纵览网”结缘已经2年多了, 它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位亲密朋友, 我每天与它接触, 上网看生态摄影作品, 看生态旅游推荐文章, 看旅游业动态资讯, 与网友们讨论当季的最佳旅游目的地。我每天牵挂着它, 颇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我也相信, 会有越来越多的网友们走近“旅游纵览网”, 越来越多的读者接受“旅游纵览网”, 在网站的论坛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并参与到《旅游纵览》杂志的作者队伍中来。

——张林伟

刊网互动<<

更多精彩, 更多动态请关注——

聆听大师的声音 篇10

在我的理解中,教与学是可以进行比较的。作为现役选手,他们对一些被我们忽略的原则强调得较多,而真正弱化的内容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基本步和基本音乐节奏的介绍。不过,这并不表示他们是抛弃基本原则在讲述选手的竞技要素,而是以基本原则为基础进行拓展性教学,阐释如何去应用这些基本原则。在整个课程中,他们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举例说明,不仅详细讲解了具体的动作,还结合基本原则的应用来启发着我们的思路。

垂直身体主轴垂直于地面是舞蹈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

什么是垂直?怎样在教学中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垂直?一些教学中经常会遇到的小问题,被Vescovo Maurizio和Torokgyorgy Melinda轻松地解决掉了。他们运用道具,让我们感受到垂直的具体形象:一根垂直的棍子,把棍子系于后背,保持与脊柱一致的垂直,不管做什么样的动作,一直保持垂直的棍子始终如一地在后背直立着。这个看似很容易做到的动作,让几位不服输的学员尝到苦头。因为在站立的状态下很容易找到垂直感,一旦进入各种各样的动态动作中去完成肢体动作时,很容易被一些花哨的动作所蒙蔽,进而忽略舞蹈中最重要的基本原则——身体主轴的垂直是舞蹈至关重要的前提。体育舞蹈中任何一个舞种都遵循着这一规律。

在身体主轴垂直的状态下,拉丁舞的重心移动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在舞蹈过程中,身体的上半身和下半身要有隔离的感觉。下半身如同稳定而扎实的根基,而上半身则要有一种相对移动自由的感觉,在舞蹈中不要过于用力地去舞动上半身。

2为了获得身体上下两个半身的隔离状态,腰部以下的臀部和腿部的肌肉要始终保持紧绷,臀部不可以太向后,身体不可以太向前倾,脊柱向上拉直,双肩自然下垂。

3为了灵敏地移动,身体的重心始终在脚的中间靠前脚掌的位置,这是一个易于驱动身体移动且能抓住地面的点,同时,臀部的运动要体现在足的着地点上。这是产生地面功力的一个秘诀。

臀部和风格保持符合拉丁舞要求的臀部动作是体现拉丁舞风格最基本的要求。

由于讲课之前担任了拉丁舞国家队的教学,Maurizio和Melinda根据他们所了解的信息,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保持和体现拉丁舞风格上。他们给大家做了一些反面示范:比如很多舞者的舞蹈让人看不出是拉丁舞、爵士舞或是其他的舞蹈。譬如,有的舞者将拉丁舞的五个舞种跳成一样的风格,如果放上一曲4/4拍的音乐,五个舞种都可以装进去。这就如同放上一曲桑巴就可以把伦巴、恰恰、斗牛、牛仔都合上节拍跳下来一样,但是这样的舞蹈并不能诠释音乐的特性,因而这是一种极端糟糕的表现。他们表示,造成拉丁舞风格尽失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1过于强调运用身体上半身的动作,尤其是肩和手臂动作的随意挥舞,忽略了臀部特有的Merengue动作(拉丁绕胯动作)。

2拉丁舞很多动作在五个舞种中的通用,造成了舞者忽略了“同样的动作在不同舞种中应该有不一样的臀部动作和脚、膝的要求”。

引导与带领女士被引导而不是被带领是双人配合技术的关键。

在很多舞种中,男女之间的配合方式是多样化的,尽管每一种引带方式都可以产生一种情绪变化,但主要原则却是男士不是带女士移动,而是引导自己要去的方向,让女士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动作,然后让女士自己去移动。

在解释双人引带的技术时,Maurizio和Melinda着重从引带方式入手,以伦巴舞动作组合为例,总结了几种配合的方式:男女士以手互为引带与跟随;男士用手接触女士身体部位,如肩部、背部、腰部、胯部、头部等来完成动作的引带;女士通过用手接触男士身体的部位,如肩部、腹部、背部等来感受男士的引带,从而完成跟随动作:男女之间完全没有肢体接触,只是通过对视和感觉对方的姿态变化来完成引带与跟随。与此同时,他们还讲解了在配合技术方面要注意的要领:

1要根据舞者要表达的情感来选择不同的引带方式,因为在舞蹈中,不同的身体接触点会产生不同的力效。

2在双人配合技术中,女士要能够自己完成动作,然后由男士引导她去该去的地方,但前提是不能妨碍双方重心的稳定。

特性技术每个舞种都有其特性,在练习时需要格外注意。

1伦巴舞的特性技术

(1)伦巴舞的身体重心一定是在脚后跟到前脚掌上运动,这样就能允许胯部动作在脚的最长距离上去产生运动,从而使胯部的运动范围在保持身体主轴垂直的前提下最大化。

(2)胯位的运动要在肩的正下方去完成,而不是破坏身体的主轴。

(3)伦巴舞蹈节奏偏慢,其舞步结构允许胯部动作做到极致,而且也允许腿部的线条尽可能延长。

(4)做任何转动动作的时候,一定要等到身体重心完全到位才能做转动,这样,轴心才会稳定。

2恰恰舞的特性技术

(1)在恰恰舞中,绝大部分动作都要保持直膝,而舞者们一旦节奏太快,就很容易一直曲膝跳舞,使得恰恰舞失去了应有的特性。

(2)在恰恰舞中,因为节奏比伦巴快,即使是一样的胯位路线,也不可能表现得和伦巴一样过于强调线条,相反,在恰恰中更加强调节奏。

(3)恰恰舞步一定要和音乐特性相互模拟,即恰恰舞一定要体现切分节奏的音乐特性。

3桑巴舞的特性技术

(1)桑巴舞的特点是保持臀部的“∞”弧线动作与腿部弯曲的弹性动作,力量由主力腿臀部与大腿肌肉运动产生。

(2)在做胯部动作时,一定要保持后背肌肉的平稳和下压发力。

(3)膝踝的弹动训练可以借助椅子来练习,以单足站立为例,主力腿在半拍的时候要做到曲的状态,并且伴随胯位的前曲;

(4)桑巴音乐给人的感觉是循环往复并带有弹性,因而桑巴的动作始终具有弹动的感觉,并且没有停顿,始终保持连续性。

(5)舞者熟知的桑巴侧行跑不再只可以跳成三连拍(即3/8、2/8、3/8),还可以跳成“慢—快—快”“快一慢—慢”,甚至可以跳成连续的“快—快一快”或连续的“慢一慢一慢”。

4牛仔舞的特性技术

(1)在牛仔舞中要注意运用腿的力量,紧接着才是上半身的运用,下半身一定要像建筑物的地基一样稳固,上半身不可以太用力,并且要能自由动作,重心往下沉。

(2)如同脚被搁置在烧烫的地面上,要做迅速的弹离地面的动作。

(3)要与音乐特性相符,即第2拍、第4拍都是重拍,要跳出身体重心用力弹下去的感觉。

5斗牛舞的特性技术

斗牛舞是Maurizio和Melinda的至爱,同时也是他们的强项,他们对于斗牛有独到的见解。

(1)斗牛舞的任何造型都应该有一种牢牢扎入地面的感觉,和牛仔舞相反,跳斗牛舞时脚下的地板不再发烫,而是力量的来源,要加强脚与地面的亲和力。

(2)斗牛舞的胯位虽然是向前倾摆,但仍要维持一个强大的向地面的力量。

(3)维持斗牛舞的基本姿势比其他任何舞蹈都需要更加强劲的身体肌肉力量。

聆听花开的声音 篇11

今年的“六一”前夕,我就一直在琢磨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孩子既度过一个属于自己的快乐节日又能使他们从中得到发展呢?我的想法得到了美术老师的热烈响应,于是我们开始共同策划这次活动。我们走近孩子,蹲下身去倾听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喜好。然后结合教材中的内容,确定了这次活动的主题——我与卡通人物共庆“六一”:活动的形式——卡通“化装舞会”;活动的宗旨——“全体总动员”,让每个孩子都能从中感受到快乐、体验到成功。而我和美术老师则是“强强联手”,采用“艺术综合”的方式开展:

第一阶段先由美术老师带着学生做前期准备工作,即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卡通人物的面具、头饰、道具等。在美术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一幅幅童趣盎然的卡通人物作品“诞生”了。走进美术课堂,看到如此精美的作品,我赞叹不已:很多平时在音乐课上表现不出众的孩子,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你能看到他们的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孩子们还利用课余的时间,主动跑来帮美术老师装扮我们的“舞会”场地。接下来再由我领着孩子们进行分组排练。我根据不同的人物,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组再根据本组的实际情况编排表演。因为是一年级的孩子,所以在具体编排的过程中,我给予了他们比较详细的指导意见:如编排的形式、具体内容、角色分配、道具使用、音乐选择等等。每一组我们还选了一位能力较强的孩子当“小导演”,组织其他孩子进行排练。经过反复、紧张的排演,我与卡通人物共庆“六一”之卡通“化装舞会”即将开幕。

正式开展活动的那天,我和美术老师分别是以“金龟子”和“月亮姐姐”的身份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领着孩子们一起走进盛大的“舞会”现场——布置一新的舞蹈教室。记得那天孩子们也都是“盛装”出席:有戴卡通头饰的,有戴卡通面具的,更有甚者是从头到脚“全副武装”。这些“行头”都是出自孩子们自己的小手。活动中,孩子们或声情并茂地演唱卡通歌曲,或载歌载舞地演绎卡通人物,或手持打击乐器为卡通歌曲伴奏,或分角色表演再现卡通经典……我们和孩子们置身于卡通世界之中,聆听卡通音乐,演唱卡通歌曲。演绎卡通人物。谁的童年没有卡通?哪个孩子不喜欢卡通?这次活动拉近了我们和孩子、孩子和艺术、孩子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这次活动也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了自由驰骋的艺术空间,这次活动更让每一朵“小花”找到了适合自己绽放的天地!

在整个活动中,为了能够全面、准确地对每一个孩子做出客观的评价,我和美术老师是全程参与——我走进了她的美术殿堂,她走进了我的音乐天地。我们不仅仅是关注孩子们在音乐、美术某一方面的表现,更注重的是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与情感体验。活动的最后,我们还颁发了多项大奖——最佳表演奖、最佳面具奖、最佳头饰奖、最佳服装奖、最佳合作奖、最具创意奖、最具幽默奖……音乐是一门充满情感的艺术学科,它给予孩子的是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美的熏陶。让每一个孩子在评价过程中都能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快乐的情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滋味,让每一朵“小花”都能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儿童就像一张白纸,有待我们去描绘:儿童又像羽翼未丰的小鸟,有待我们去哺育;儿童更像风格各异的乐章,有待我们去演绎。新课程标准就像春雨一样给久旱的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每个孩子都是一朵会开的花,让我们俯下身子,聆听花开的声音,这对孩子是一种幸福,对我们也是一种幸福。

聆听大师的声音 篇12

小说的第一部分题为“千里鸿毛一片心”, 它与第四部分“西天王母”共同讲述了四位华人母亲的事迹。四位母亲生在中国, 后移民美国。初踏美利坚的土地, 她们内心彷徨;面对与中国截然相反的文化潮流, 她们被迫鼓起勇气做出改变, 努力试图摇身一变、破茧而出, 成为真正的美国人。可惜, 她们最终只能身陷文化冲击的泥沼中进退两难、难以自拔——夹在墨守成规、传统保守的中华风俗和善于变通、朝气蓬勃的美国风潮之间动弹不得。于是, 她们总是怀念过去身在中国的时光, 渴望如她们臆想中的那般, 在所谓遍地机遇、富饶自由的美国过上一种更轻松的生活。当然, 她们依然坚信, 靠辛勤工作自己将摆脱过去、开始新生活:为她们的孩子及其自身开创一个自由与幸福的未来。

众所周知, 中国女性在旧社会时期生活凄惨, 而当时的美国却是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度。正因为此, 这四位生活在旧中国的母亲毅然决然地移居美国, 哪怕她们在美利坚时常怀念过去。即便如此, 她们也宁可面对一个陌生的、全新世界的挑战, 而不愿留在旧社会的中国。在新土地上, 她们试图适应新生活、融合中美文化, 并最终在这里安家落户。而且, 她们并没有为西方社会所彻底同化, 而是努力调和两种不同文化, 想从中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的光明大道。

理想总是美好的, 想要实现却总是很难。几位母亲并没能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总是难以融入美国社会。正如E.D. 亨特利所云, 华人母亲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为中心源自其群体基础和历史文化背景。她们内心深处始终留有一份传自先人的文化思想、一份难以磨灭的记忆, 这也是她们心心念念意图传给自己女儿们的最宝贵的东西。

鉴于此, 她们在美国迷失了自我, 找不到自己的灵魂寄托, 找不到存在感。只有回忆过去在中国的日子, 她们才能知道自己是谁。比如吴精妹, 她时常提及自己亡母吴素云的过去和她母亲的喜福会。吴素云在喜福会里打麻将、做中国料理并讲述在华时光, 由此寻找活下去的希望与快乐。素云召集了诸位与其同病相怜的同乡, 想通过共同努力探寻自我价值。她们甚至在喜福会里讲自己独创的方言, “中英杂糅”或用英文语调讲中国话。种种活动与行为下, 四位母亲时时受到自身过去回忆与经历的影响, 甚至于波及到她们最爱的人——她们的女儿。

女儿们生在美国, 在这个国家接受教育, 每天讲的都是英语。见此情景, 母亲们尽管期盼孩子在美国功成名就, 但也希望女儿们能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因此, 她们试图控制女儿的行为举止, 却引来孩子的公然叛逆。小说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都在讲述女儿们的故事:母亲妄图把自身意愿强加于孩子身上, 受到思想西化的女儿们的强烈反抗。她们比自己的母亲更加感到迷失与困惑——在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夹缝中艰难维生。她们有着西式思维的头脑, 却长着一副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的面孔;她们有着两种身份, 说着两种语言, 接触两种文化, 身兼两个名字。在中国人眼中, 她们是地道的美国人;在美国人眼中, 她们是中国人的一份子。简而言之, 她们既不是真正的美国人, 也不是传统的中国人。她们比自己的母亲更加渴望被认同。因此, 她们竭尽全力想要适应新文化并被其同化。对她们而言, 起初想要适应的是美国主流文化。于是, 她们嘴里不停地说着英语, 对中文弃之如履;和母亲眼中的外国人约会, 并最终步入婚姻的殿堂;甚至拒绝和她们眼中过时、土气的老古董母亲们交谈。如此同化下, 她们慢慢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美国人, 也变成了母亲眼中的陌生人与外国人。

面对女儿的彻底西化, 母亲们开始意识到, 在孩子身上传统中国文化无力对抗西方文化的冲击, 也认识到自身的双重身份仍将继续保持下去。于是, 母亲们开始慢慢接受孩子的改变、接受自己与孩子的双重身份、接受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调和。在小说结尾, 母亲和女儿们通过互相了解互相沟通使母女关系慢慢变得融洽, 女儿也开始学着去感受母亲的心情与感想。这使一代移民女性和二代华裔女性对自我身份的探索与认知得到统一, 在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适应美国文化潮流, 开始幸福快乐的生活。

参考文献

[1]Amy Tan《The Joy Luck Club》, Vintage, 1998.

上一篇:总体架构下一篇:隧道施工方案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