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音乐的诗歌

2024-09-07

聆听音乐的诗歌(精选11篇)

聆听音乐的诗歌 篇1

在众多艺术类别当中,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是要靠耳朵去聆听的。绘画、戏剧、舞蹈和文学等等,都是要靠视觉来欣赏他们,虽然有些内容还需要声音来传达,但是像音乐这样靠听觉来独立完成的艺术,却是绝无竟有的。

任何一首音乐作品都离不开我们的耳朵,也就没有办法欣赏到音乐的美。如果只用视觉看一份乐谱是没有办法欣赏到音乐的。当然,有一些有音乐素养的音乐家,有可能会从乐谱上看到感知到一些音乐内容,但是这种感知仅仅是依靠他们的试听经验,他们在学习中,不断的在内心积累一些声音印象,并在构建出实际的音响效果,用这些音响效果会从乐谱中得到一定的感知。

听觉系统是我们人类重要的获得信息渠道,我们的双耳在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还有很强的审美能力。音乐其实就是为耳朵而创造的,假如没有我们的双耳,也没有听觉系统,也就没有了音乐的存在。赏心悦“耳”,就是音乐艺术要达到的目标,无论是作曲家的创造,还是演奏家的表演,这些音乐所富有的价值只能通过欣赏者的聆听才能实现,才能成为一部现实的艺术作品。

既然我们可以聆听到音乐,那我们就要去欣赏音乐。一般人觉得,欣赏音乐就是去听音乐,是对音乐的感知,是音乐对我们的耳朵产生刺激的反应。然而并非这样的,表面上音乐欣赏是用耳朵去听。比如远处吹响一只竹笛,通过聆听,可以判断出演奏者的位置,可以听出是不是自己熟悉的音乐,还有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好坏等等,都是对音乐做出的反应。然而最主要的是没有去欣赏。

人们常常说,音乐中包含着种种情感,充满着很多想象。音乐让我们有无限的幻想,音乐也让我们充满着激动。爱的喜悦、恨的愤怒、胜利的激情、失败的悲伤,这些具体的思想感情在不同的欣赏者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例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中,我们不肯能带着欢快的心情去欣赏,乐曲的曲调让我们有一种凄凉、哀怨的感受,在不同的欣赏着心中,具体的感情是千差万别的。

我们不能期望每人在聆听音乐的时都能达到最高的欣赏水平。其实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娱乐和装饰性的作用,人们对他的欣赏也是表面和感官上进行,怎么才能对一首音乐做出深一点的欣赏,那就要对音乐作品进行了解,了解音乐作品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当时创作的心情,还要了解乐曲每一乐段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竹笛独奏曲《姑苏行》是一首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竹笛经典名曲,也是每一个竹笛者必学的曲目,如果要欣赏这首乐曲,就要对乐曲进行分析。

姑苏就是苏州的旧称,所以《姑苏行》便是游览苏州的意思。这首乐曲采用的是昆曲的音调,具有江南风味。首先是宁静的引子,采用由慢到快再到慢的结构,表现出一个“晨”字,展现出一副晨雾依稀、楼台亭阁、小桥流水的诱人画面。接下来便是抒情的行板,突出的是“行”字,表达游人尽情地观赏美丽的姑苏园林。然后就是欢快的快板,突出“舞”字,描写舞榭歌台、花园中的万紫千红、人们在园林中嬉戏的“舞”。最后就是主题的再现,突出“归”字,在现曲调的旋律更是委婉动听,在夕阳下,使人久久沉浸在姑苏园林的美景中,耐人寻味,流连忘返。乐曲韵味深长,音色优美,宽厚而圆润,充分发挥了曲笛的特色,再在曲中加入打音、颤音、叠音等技巧,使乐曲更加动听。

这就是对一首音乐作品做出的分析,当我们对乐曲有所了解,再去聆听这首音乐作品,就会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欣赏。很多人说自己没有乐感,可以说是五音不全。那么,怎么才能让我们拥有欣赏音乐的能力呢?

不同的人对于音乐的感觉是存在着千差万别的。人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大量的成分是来自遗传的,但是在后天的学习中是可以逐渐形成的,长时间在音乐的熏陶和学习下,也会提高一定的欣赏水平。作为一名普通的音乐观众,如何通过后天的学习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呢?

音乐当然是要用耳朵来聆听的,只有在聆听中才能发掘我们的听觉能力,所以要多接触音乐,对于一首音乐作品要反复的听,只有在多次聆听后才能为我们的听觉所掌握。当我们要对一个物体或是事件有深刻印象的时,我们就要反复的去观察。这件物体很长时间或是永远都不会改变。但是音乐是却稍纵即逝的,一首歌曲结束时,音乐也从我们的听觉中消逝。为了使音乐在我们脑海中的印象更加深入,我们就要反复的去聆听。我们不妨从一些短小或是简单的音乐听起。由小渐大、由浅入深的去反复听。当我们熟悉了整首音乐时,就会这首乐曲有一定的感性体验。除了多听,还要广泛的聆听各类音乐,不断的扩大音乐欣赏范围。

人类所创造出的音乐是丰富多彩的,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都有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也需要我们来欣赏。音乐离不开生活,我们的生活中也离不开音乐。音乐是人们交往的一种手段。音乐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摘要:音乐总是无处不在,它就像人生中另一个你,随时都在你的身边。它会经常在你耳边倾诉,每一句都符合你的心情。聆听音乐,让你的心情变为舒适。聆听音乐,用自己的内心感知音乐。聆听音乐,让你懂得音乐的美。

关键词:聆听,欣赏,分析,音乐

闻鼾,也是聆听心灵的音乐 篇2

初嫁时,老公的的鼾声,曾扰得我辗转难眠。为逃避老公的鼾声,曾想尽了一切办法。

第一招是和他讲好,要他稍等,待我睡后,他再入梦。老公欣然应允。但是,现实告诉我们,此招不灵。由于思想紧张,我越想睡越睡不着;老公经过一天繁忙的工作,回到了安乐窝,心情一放松,便阻挡不住睡神的袭击,常常奏着鼾曲先我进入梦乡。

第二招是录下老公的鼾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当老公被自己的鼾声吵醒,满心愧疚,从而连续几夜失眠时,我的心软了,痛了。

第三是分床。一天可以,一个月还能坚持,时间一长,心里便觉得过意不去,对爱情似乎有些残酷。我真担心失去了耳鬓厮磨,有一天也会失去爱情。于是,过不了多久,我们的床又合二为一了。

……

一个个高招失败了,最后只剩下适应了。硬着头皮,1年2年,3年5年,慢慢地我终于习惯了。随着女儿的出世,随着岁月的流逝,老公的鼾声不仅不再影响我的睡眠,反而渐渐地成了我身边的一种特殊的音乐。在老公的鼾声里,我荡入甜甜的梦乡,荡出一天天幸福的生活。鼾声在,安全在;鼾声在,幸福在。老公的鼾声竟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没有鼾声的夜晚,是老公不在身边的夜晚。“清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枕侧空空荡荡,这一夜便成了我的不眠之夜。

没有鼾声的夜晚,是老公愁苦的夜晚。单位工作不如意,得罪了上司,遭遇了小人暗算……难以入眠:他是一个兢兢业业的人。

没有鼾声的夜晚,是来信来电说老家有事的夜晚。家里老人哪里不舒服,生病住院了,家里受灾了……难以入眠:他是一个大孝子。

没有鼾声的夜晚,是家事不顺的夜晚。我有病或是女儿有病,哪怕是一点儿小病……难以入眠:他是一个慈心人。

“百世修来同船渡,千世修来共枕眠”,三十五年的人生过往,我深深地感到:枕边不能没有老公的鼾声。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鼾声出自老公的肺腑,闻鼾,就是聆听心灵的音乐!

聆听音乐的诗歌 篇3

“音乐的聆听”和“聆听音乐”对于每个人都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在当前音乐教育体系中, 围绕“聆听”展开的音乐欣赏课, 可谓是增强国民音乐修养最有力的手段, 无论大学、中学、小学的课程设置中, 都有它的踪迹。聆听, 是强化学生的听觉训练, 是把教学活动建立在“听”的基础上。正因如此, 怎么培养学生音乐的耳朵?如何正确认识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聆听?怎样从音乐美的特殊性角度分析和诠释作品?这些问题也就成为广大音乐教育者热衷讨论的课题。

我们常常说这个作品很好听、曲子很美、曲子富有“经典”之称, 但问起为什么好听、为什么美、为什么经典, 却道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们只是无谓的听, 却对怎样聆听音乐、从何角度聆听音乐、怎样感受音乐等问题考虑的很少。对于聆听音乐这个司空见惯的问题, 却成了一个既普通, 又很严肃的问题。那么应当如何去解读音乐的本质呢?从当前音乐的教学模式看, 学生聆听音乐的基础来源于音乐欣赏课程设置的规划, 音乐聆听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是音乐教育工作者首要解决的。

在聆听音乐过程中, 笔者从前辈们丰硕的研究成果汲取营养, 认为要走进一种音乐形态, 必先融入其本土文化语境之中, 兼容“局内人”与“局外人”双重角色, 努力成为该文化群落中的一员, 感受音乐之美妙。对待不同的音乐, 应采取不同的方式, 同一首作品又因欣赏群体音乐素养的差异性, 形成一定的审美差异。

1 音乐聆听的审美差异

音乐欣赏是人的听觉系统接触到音乐作品的音响运动形式, 并产生共鸣, 从而引发情感触动的审美活动。音乐与其它艺术门类相比, 具有不确定性和多解性。音乐美的信息传递到欣赏者的大脑时, 所引起的联想是广阔的、自由的。欣赏者在音乐中寻求一种与心灵相通的情感体验, 由于审美主体个性的差异, 欣赏后所获得的音乐美感也是各异, 对于同一作品的理解会得出各不相同的结果, 甚至相差很远, 即所谓“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贝多芬在《田园》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暴风雨》中, 运用“不协和和弦”和“色彩性配器”技法, 以及运用形象化旋律和频繁转调等手法, 刻画出一幅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自然景象。在聆听的时候, 可以感受到弦乐快速跳弓像带着雨点的狂风在咆哮, 低音提琴混沌的呼号像乌云笼罩的大地, 短笛尖锐的呼啸声更加增添几分恐怖的气氛, 像似一场惊骇的狂风暴雨。随后, 音乐渐渐平静下来, 一场暴风雨过去了。但是, 并不是所有学生在聆听中都可以从音响形态中感受到暴风雨的形象, 对于音响本身的判断也大相径庭, 有的感觉有力量, 非常刺激, 有的说音乐没有吸引我的注意力, 无法从中找到聆听的线索, 甚至有的认为作品骚乱不安, 没有旋律可依, 充塞耳朵的是生涩而又不和谐的声音。这种现象似乎不仅体现在普通中职学生身上, 具有一定音乐修养和鉴赏能力的专业人士也是如此, 甚至包括作曲家自身。

作曲家们对“天鹅”这音乐素材的构思和表现手法各不相同。柴可夫斯基在《四小天鹅舞曲》中用富有跳跃感的节奏和活泼纯真的旋律, 描绘出质朴而带有田园的清新气息, 栩栩如生的刻画出小天鹅天真可爱的形象;圣·桑在《动物狂欢节》中, 先用钢琴平静的琶音描绘微波荡漾的湖面, 再用大提琴舒展的旋律展现天鹅纯洁高雅的神态和内在的精神气质;西贝柳斯在《图奥内拉的天鹅》中, 用悠长而凄清暗淡、带有浓厚伤感气息的旋律, 描绘了天鹅以威严的姿态在河面上边游边引吭高歌的形象。这些都是作曲家对同一事物, 不同感受所创造出的经典作品。圣·桑的《天鹅》在立意上本与生死无关, 但前苏联的芭蕾舞大师福金却从钢琴的伴奏中体会到紧张和不安, 从优美动人的旋律中感到了悲伤和忧郁, 把“灵感”化为其作品《天鹅之死》, 表现出一只孤独的天鹅在生命垂危的时候对生活的热爱和与死神搏斗的精神, 以它强烈的艺术性博得了世界人民的喜爱。

如果我们把对美的欣赏活动, 看成是一种灵魂的解放, 看成是摆脱一切压抑和局限性的过程, 那么把这种自由推向最高峰的应该就是音乐吧?人们之所以在聆听音乐之后, 有悲伤、欢乐、痛苦、压抑的不同反应, 正是在体验过程中的审美差异所致, 同时在审美理想与趣味上, 也具有倾向性。波兰音乐学家卓菲亚·丽莎所述“正像在社会学研究中所揭示的那样, 甚至在同一个民族地域内各个听众群体的接收方式以及对音乐的关系都不一样:各类群体中有从事不同类型音乐活动的专业音乐家, 有作为音乐会固定听众的音乐爱好者, 也有喜欢不同种类音乐的各类听众, 其中有的欣赏民间音乐, 有的欣赏教会音乐, 有的则欣赏电台里播放的在青年中流行的音乐。每一个听众都可以同时是各个不同群体中的一员。当然也有听众只欣赏某一种音乐”1。

教师作为音乐传播、传授的重要媒介, 自身审美差异存在也是不可避免的。从年龄结构上看,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 对待音乐鉴赏的能力不同, “少年时期感知觉能力、记忆力较好, 因而在音乐审美中对音响运动形态的外形动态感受较准确, 记忆较清晰, 但对音乐的神与意感受体验还不够丰富, 对音乐的深层结构把握不够深入。青年时期感知觉能力、记忆力与比较判断的能力都不弱, 反应敏捷。因此, 在音乐审美中整体感受把握能力较强, 对音乐的情态结构反应敏捷、迅速有一定的鉴别力”2, 由此可见, 青少年在鉴赏音乐时, 在感知觉能力、记忆力方面, 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引导学生聆听作品时, 不要过多的加入自己的感情色彩。

如果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乐曲时, 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习惯将自己的审美经验或者作品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 那么学生是被动接受, 在感受音乐过程, 一直被老师所操控, 没有思想的独立性可言。音乐的聆听需要统一答案吗?当学生与老师对音乐的理解存在差异时, 教师往往要求“统一”思想, 使学生“发散”的个体感知被“收敛”在群体的感知中, 就像所有的人从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一样。

罗曼·罗兰说过:“音乐, 首先是个人的感受, 内心的体验, 这种感受和体验的产生, 除了灵魂和歌声之外再不需要什么”。当聆听的过程中, 情感受到外在压力的束缚, 势必影响对作品的直接感受。精神负担的加重, 甚至导致学生因被动接受音乐, 而慢慢远离音乐, 更谈不上让学生产生灵感的火花, 领略音乐中那无穷的美了。

由于音乐聆听时具有审美差异的特性, 作为“师者”, 当站在与学生平等的基础上, 启发引导学生对音乐本体主动参与, 根据音乐的要素展开联想, 调动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 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 音乐聆听的特性剖析

首先, 音乐的本质是一种工具, 是一种时间的艺术, 是在时间艺术中存在, 并与空间艺术进行对比, 分析音乐展现的过程中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音乐同时具有变化性的特征, 乐曲在时间中展开, 每时每刻都有变化, 每时每刻都有内容, 也就是“过程性”。对音乐艺术的把握, 不是把握其中的某个片段, 而是把握这个过程。时间艺术是过程性的, 而不是造型性的, 理解音乐必须要把过程和过程变化进行把握。同时, 时间艺术在音乐聆听的“流动”中, 需要一个促使前进的动力, 在音乐中的动力, 也就是旋律动机的稳定与不稳定, 从和声意义上讲, 就是协和到不协和到协和的过程, 音乐中的所有因素, 都可以造成这种稳定与不稳定的对比。在这段时间被占满的过程, 也就是被“设计” (创作) 的过程, 在掌握作曲法、音乐对比、音乐语言体系、调性体系等基本原则后, 将这些音乐语言和音乐语汇进行“设计”, 把握好变化、统一的原则, 与音乐的聆听结合。

其次, 在理解音乐的过程中, 音乐又具有抒情性的特征, 音乐是一个在时间过程中, 占据一段时间有组织的声音, 依靠人对声音产生的“联觉” (联觉即某一种感觉, 带来另外一个感观上的感觉) , 音乐的表现通过联觉的表现和声音的聆听, 引起感觉上的连动, 来表现和表达音乐的内容。

音乐是充满感情的艺术, 不同的音乐音响常常使人联觉到不同的音乐形象。这也就是在聆听的过程中, 对音乐作品的三度创作, 这种联觉想象中常包含着欣赏者自己的生活阅历、人生体验、文化背景, 是欣赏者在音乐作品中的一种自我投射。音乐作用于人的是一种情感方式, 感情是联觉的前提, 情感越强烈联想也越丰富。而音乐欣赏中的联觉、想象也是认识、理解艺术作品的特殊方式。音乐中的联觉又有其特殊性, 它是由感情的形式联想到感情的内容, 或者由音乐中的感情回想起以往生活中产生过的类似感情, 并由此把握到音乐中感情内容的实质。

音乐的聆听是一种物理性体系, 它通过生理器官 (听觉器官) 反映, 由“联觉”作用引发其它生理反应, 最后在某一种心态下形成, 然后引起心理反应, 将“共鸣”从审理器官上出发进行阐述, 从而解释“审美”的过程。审美的过程中同时存在狭义与哲学意义上的区别, 能够理解艺术作品, 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并将主观世界客观化, 成为审美方面最重要的标志。

一般在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时, 先讲述体裁形式, 然后依据作品的结构图式或者把握作品的整体结构, 直接从音乐形态入手, 对谱面上的曲式与作品的和声结构、乐队配置、及乐器特色进行分析, 最后介绍了作曲家及创作背景, 以及与其它艺术门类产生联觉的诸多因素, 来理解音乐。对待抒情性的作品、描绘性的作品, 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聆听?在对音乐感知能力不足时, 运用反复听、分段听、熟悉音乐语言的方法, 最终实现一种从“听过”———“熟悉”———“把握”的音乐聆听模式, 站在纯音响本身去考虑问题。但又如前文音乐聆听的审美差异部分所述, 在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品时, 聆听群体对音乐作品的三度创作也不相同, 那么“感性与理性统一”、“主观世界客观化”这一类问题, 似乎也不那么绝对, 建立在本土文化语境之上考虑是必要的。

3 音乐聆听的本土文化语境

布莱金在《人的音乐性》一书中说:“在某种环境下, 一首‘简单的’‘民间’歌曲, 会比一部‘复杂的’交响曲具有更多的人类价值”。3音乐跟语言、宗教一样, 是人类固有的一种精神特征, 每个地区文化都有其价值所在, 每个地区的艺术都有其审美情趣, 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 应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每个人都有其民族自尊心的存在, 但不能以本民族的价值观, 来否定其它民族的价值观, 更不能用一种标准强加其它民族, 在人本主义影响下, 人与人平等, 民族之间亦是如此。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中, 似乎走进“欧洲中心论”的误区, 虽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对待, 在承认积极一面的同时, 也可看到“强势”对“弱势”文化上的侵略性。

在任何一种文化中, 真正的技术来源都将在人体以及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被发现。所有人类都具有潜在的卓越才能, 或具有很复杂的认知能力, 同时, 文化创造来源于社会合作和彼此关爱中产生的意识。无论此地区信息多么闭塞、经济多没落后, 在音乐的产生与发展上都有其独特价值, 阿拉伯、印度、中国、日本、非洲、拉丁美洲等都有其音乐体系, 也一定对人类音乐能力的估价和音乐教育的模式产生更大的影响。

在文化的的深层结构与浅层结构的对应中, 产生了“显型文化”和“隐型文化”, 这一理论与哲学中的“在场”与“不在场”有相似之处, 当前呈现的事物, 与背后的、潜在的形成统一, 事物所隐蔽于其中或者植根于其中的未出场的东西, 也就形成了当前事物的“根”, 也即其“本土文化”。不同事物之间如此, 音乐也亦如此, 在欣赏不同地区的音乐时, 无论注重“乐本体”的“天人合一”, 还是注重“音本体”的“主体-客体”分开, 在审美观念、表现形式上有截然不同的表现, 应立足于作品所属区域的审美情趣, 以本土文化为基础进行研究, 寻找到不同文化之间, 引起共鸣的的语汇、语法。

比如:我们在聆听音乐的时候, 往往惯用欣赏西方音乐的模式。由于中西音乐在表现过程中具有差异性所致, 在欣赏中国音乐, 特别是欣赏古琴音乐方面, 西方音乐聆听模式却是行不通的。

古琴, 无论从琴器本身 (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琴操》) , 还是从表达内容上, 可以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缩影, 在唐朝以前的传统乐器中, 位居“八音”之首, 后成为文人雅士的心爱之物, 所表达的是帝王将相、文人骚客的内心世界, 可以说是“雅”文化影响下的产物, 因此所表达内容也在大众人生活之外, 很难深入曲之意境。在欣赏西方音乐时, 直接从音乐形态入手进行分析, 最后介绍了作曲家及创作背景, 在欣赏古琴音乐的时候, 应当顺序颠倒, 古琴艺术发展绵绵两千多年, 不同时期的演奏、题材, 以及“琴风”, 都有不同的特点, 追求的意境也不相同, 先要从作品的文化背景、创作背景、以及创作者的性格进行了解, 从宏观上认识该曲目所要表达的内容, 再从微观的旋律、节奏、特点分析, 进而理解音乐、感受音乐。

描绘性的手法在西方音乐表现中不太擅长, 在古琴音乐的表现手法中, 却很适用, 因为古琴音乐的表现手法为“谐音、象形、会意”, “谐音”、“象形”其实都是描绘性的手法, 在起承转合、对比组合、以及散板的表现形式上, 以及演奏技巧的运用, 描绘的琳琳尽致。比如说, 描述“巍巍乎志在高山, 洋洋乎志在流水”的《高山流水》, 用右手连绵不断的滚拂手法、变换击弦位置产生的音色变化和左手“绰”、“注”的划奏来描绘奔腾澎湃的流水。《潇湘水云》以“注”、“上”、“揉”、“往来吟”及“虚应”等指法来表达“水接天隅”、“浪卷云飞”的水流声。

在聆听西方音乐时, 要把主观问题客观化, 很难适用。在古琴音乐欣赏中, 这一点也很难做到, 就像《史记·乐书》中所说, “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人心所动, 物使之然也”。西方音乐基本上是在理性思维下创作, 严格的按照作曲法、音乐语言体系、调性体系等原则, 演奏者严格按照曲谱演奏, 而古琴音乐是在一种感性思维下的产物, 加之记谱法的局限性, 使之同一曲目, 在不同人打谱后, 演奏完全不同。比如“岭南派”与“九嶷派”都有《渔樵问答》这首曲目, 风格、旋律等都不相同, 并且不同演奏者、不同地点、不同心情下的演奏又各不相同。在演奏者身上没有做到“主观问题客观化”, 又怎么能在欣赏者身上实现呢?中国音乐更注重时间性, 在时间的流动中表现一种“气”, 也表现出一种“韵”, 一气呵成, 而不能用西方音乐“版块式”的方式。

在聆听不同地区音乐的时候, 应立足于作品所属区域的审美情趣, 以本土文化为基础进行研究, 寻找不同文化之间, 引起共鸣的的语汇、语法, 这样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 还原音乐“本真”。也就是说, 对待不同的音乐, 应采取不同的方式, 要走进一种音乐, 就必先走进它的文化中, 努力成为该文化群落中的一员, 这样才能理解该音乐, 感受它的美。

结束语

音乐的精神不可以跪着, 因为精神之所以“精神”, 其本质在于通过自由给予“自由”, 就像尼采所说“只有在创造中精神才最自由, 世界和人生只有被看成是一种审美显现才显得有意义”。音乐是一种具有独立精神的抽象语言, 不具有“语义性”和“具象性”的特性, 同时又深受审美差异、文化语境的影响, 不是“跪着”的艺术, 也不能用框架来约束, 需要用“心”来聆听。

“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 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培育求真向善的新人, 古人所说的“传经、授道、解惑”, 更不是教师冠冕堂皇的空话。爱因斯坦曾说过“没有早期音乐教育, 干什么事我都会一事无成”, 可见音乐老师存在的重要性。学生是一张白纸, 所有的字迹需要老师辅助填充, 因此音乐的聆听不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和知道音乐具体表现了什么内容和形象, 而是为了学生的智力开发, 健全人格, 并从音乐聆听中学会感知, 并从中得到精神世界、情感世界的净化和升华。

参考文献

[1]修海林, 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1999, 4, 1.

[2]约翰.布莱金著、马英译.人的音乐性[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7, 5, 1.

[3]卓菲亚.丽莎著, 于润洋译.音乐美学新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 1, 1.

[4]罗小平, 黄虹.音乐心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8, 11, 1.

[5]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4, 11, 1.

聆听云天之外的声音诗歌 篇4

风起云涌,电闪雷鸣

已是悄然遁去

蔚蓝的底色,氤氲起绝世的美丽

.一簇簇云的印痕

娇艳着洁白的花絮

轻盈的游曳

恰似浪花在大海里嬉戏

.这,是一片广袤的天地

净尘与喧嚣都失去了彰显的意义

聆听云天之外的声音

处处是花香鸟语

.深情的吻

紧贴着花蕊的间隙

一双温柔手

丈量着星汉的迢迢距离

.斑斓的梦想

让一颗悸动的心

沉醉在一场酣畅淋漓的工笔写意之中

.烟笼寒纱,月凄迷

一袭云烟的轻愁

成为难以触摸的话题

唯有咫尺的心,紧紧相依

.夕阳的余晖

带走了晚霞的绚烂

一抹天青色的等待

成为挥之不去的朦胧回忆

.扶摇直上的青烟

凝望着白云的影子

湛蓝的海水

轻嗅雨过天晴的气息

.澎湃的生命

静静伫立

一曲天光云影的恋歌

唱响云水间亘古不变的旋律

.梦幻般的色彩缓缓流淌

泼墨一场浪逐浪涌的奇迹

缠绵悱恻的馨音,不诉离殇

聆听音乐的诗歌 篇5

近两年,上海连续举办了两届辰山草地广播音乐会:2012年由指挥家余隆与上海交响乐团歌唱家魏松、黄英,小提琴家黄蒙拉共同演绎;2013年则由捷克布拉格交响乐团带来。这种在户外的音乐体验别有一番情趣,它截然不同于在剧院内的演出。即便是像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这样的场地也只能容纳一千九百多人,但在户外,少则两三千观众,多则上万。率捷克布拉格交响乐团来辰山演出的指挥家拉斯蒂斯拉夫·斯特姆说:“看到台下近六千名观众,这种感觉就像迈克尔·杰克逊的演唱会!”的确,从观众到音乐家,大家共同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音乐与自然的美妙韵律,这种舒适惬意的聆听和演奏音乐的方式独一无二,令人回味!

近一百年来,世界各地户外古典音乐会此起彼伏,各具特色。这里,我选取了颇具代表性的几大户外音乐会,从森林、湖泊、乡村到古罗马遗址,采访了亲历这些演出的音乐家、乐评人、媒体记者等。现在,就请跟随我们的五位主角,开始一次湖光山色的音乐之旅吧。

柏林森林音乐会

在柏林西郊外有一个森林环抱的露天剧场,舞台以峭壁为天然背景,这就是著名的“瓦尔德尼森林剧场”。1984年起,每年的夏夜这里都会上演举世闻名的“柏林森林音乐会”,这也是世界顶级的柏林爱乐乐团作为每个演出季的闭幕演出为爱乐者献上的一份音乐贺礼。2000年,赵季平先生创作的《霸王别姬》惊艳于柏林森林音乐会,让我们听听他的感受吧。

我去的时候是六月份,天气很热,我穿了一件单衣就去了。到了之后,没想到周围全是黑森林,特别冷,傍晚五点以后,我就披了一件毛衣。这个剧场能容纳两万五千人,观众们就像过节一样,提着篮子,有香槟,有各种吃的,全家坐在那里,在音乐会开始之前吃东西。傍晚的时候,音乐会开始了,既有传统的像拉威尔的作品,又有美国人格什温的作品。当晚音乐会上我有两个作品,一个是《太阳鸟——交响诗音画》,一个是《霸王别姬叙事曲》。《霸王别姬》比较特殊,因为它里面有京胡这样的传统乐器,有了这些传统乐器,音响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老外在听这些东西的时候非常好奇,他们以前没听过这种乐队的组合。好在指挥是一个东方人——长野健,他能领会到其中节奏的奥妙。那天天气特别好,周围全是森林,空气特别清新,真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我听了他们的弦乐队和咱们民族乐器的结合,包括高潮部分铜管的爆发力,在整个森林音乐会的环境中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感觉。这种异样的感觉让我怀疑:这是我写的吗?音响特别棒,演奏也特别棒,音乐中间出现的动静达到了极致,很享受,也很意想不到。

我正在台下聚精会神地聆听,突然,带我过去的那个人很着急地拉着我说:“舞台监督找你。”我赶紧跑到侧台,两首作品演完后,指挥就对我招手,我走上舞台,掌声雷动。因为在这个森林音乐会上第一次出现中国人的作品,观众非常喜欢也非常热情,我上下返场了好几次。令我特别感动的是,乐团里有好几个留学生,我的作品一演奏完,他们几个在侧台就拥抱在一起兴奋地欢呼,然后流泪。所以,这次德国之行让我感觉到中国音乐是可以走出去的,老外很喜欢,同时我也感觉到我们作品上演的频率太少了。

我觉得柏林森林音乐会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室外,因为它拉近了古典音乐和观众的距离,它让老百姓在自由的空间中欣赏他们想象中的古典音乐,同时演奏家们在那种环境中不拘束,状态更好,这就是我参加2000年柏林森林音乐会时所感受到的巨大欢乐!

聆听音乐的诗歌 篇6

音乐要得到广泛传播,离不开各种媒介。媒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即时性的,以广播、电视、电影为主;另一类是非即时性的,我们能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随地欣赏音乐,这些媒介包括唱片、磁带、CD等。

广播、电视等即时性媒介,因为受传播方式的限制,音质往往有很大的局限,一般只是成为休闲的补充。如果要欣赏高品质音乐,应首选非即时媒介。

1.唱片

1877年,爱迪生制造出了第一部留声机,让我们能把声音保留、传播开来。经过一百多年技术上的不断变革,唱片业虽然在达到顶峰后已衰落,但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经典的音乐,某些黑胶唱片到现在仍然是发烧友的挚爱。

唱片的制作,最关键的步骤是制作唱片母版。早年在刻录制作唱片的母版时,音乐家们对着大喇叭筒进行演唱,被声能震动的金属膜驱动刻纹刀,在蜡盘上刻出纹槽,纹槽随着声波振幅变化而不同,这个过程叫灌唱片。之后对这个蜡盘进行真空镀膜、电铸等,最终制作成金属母版。

有了母版以后,就可以进行唱片压制。压制工艺有两种:一种是压纹法,将已压制定型的塑料薄片加温软化,送入模板下施压定型。这种工艺生产的唱片,片基薄而软,记录信号品质不高,价格便宜。另一种压制方法是塑纹法,把已热熔的乙烯基注于母模腔内再施加压力定型,这是密纹唱片压制标准工艺。图1是旧式留声机和现代黑胶唱机。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音乐和盗版的强烈冲击,唱片产业逐渐衰败,已经成为明日黄花。但一百多年来留下的许多珍贵唱片,仍被无数音乐爱好者追逐。当然,将唱片数字化,既可以保留下音乐遗产,还可以让唱片以另一种方式生存发展。

2.磁带

丹麦工程师普尔森利用磁性变化的原理,以钢琴线制造了一部“录话机”,1898年获得专利,这就是20世纪30年代钢线录音机商品的前身。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克利夫兰的George Eash才把一个五寸的盘带装到塑料盒中,发明了盒式录音机。而现在大家熟悉的盒式录音机,是在1963年被荷兰飞利浦公司改进后的模样。1979年,索尼第一台磁带随身听诞生,历经三十年,2010年宣布停产,标志着磁带时代的结束。20世纪80年代,以索尼Walkman系列为代表的便携式随身听出现,这使得磁带在全世界范围内风靡。正是在这个时期,音乐磁带的销售开始取代密纹唱片,随身听一跃成为便携式音乐市场的象征。20世纪末,流行音乐发展得如火如荼,少不了磁带的推波助澜。图2是磁带、随身听、录音机。

磁带录、放音的实现要借助录音机(其实是录放机)。磁带录音机主要由机内话筒、磁带、录放磁头、放大电路、扬声器、传动机构等部分组成。录音磁头实际上是个蹄形电磁铁,两极相距很近,中间只留个狭缝。整个磁头封在金属壳内。录音磁带的带基上涂着一层磁粉,实际上就是许多铁磁性小颗粒。磁带紧贴着录音磁头走过,音频电流使得录音头缝隙处磁场的强弱、方向不断变化,磁带上的磁粉也就被磁化成一个个磁极方向和磁性强弱各不相同的“小磁铁”,声音信号就这样记录在磁带上了。

放音磁头的结构和录音磁头相似。当磁带从放音磁头的狭缝前走过时,磁带上“小磁铁”产生的磁场穿过放音头的线圈。由于“小磁铁”的极性和磁性强弱各不相同,它在线圈内产生的磁通量也在不断变化,于是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放大后就可以在扬声器中发出声音。

在录音机里,录、放两种功能是合用一个磁头完成的,录音时磁头与话筒相连,放音时磁头与扬声器相连。

磁带作为音乐载体现在已经几近消失,除了外国一些唱片公司还在少量发行磁带,国内部分外语教材还在配套使用,磁带已经成为70、80后的收藏品和永久的回忆了。

3.CD

CD代表小型镭射盘,是一个用于所有CD媒体格式的一般术语。现在市场上有的CD格式包括声频CD、CD-ROM、CD-ROM XA、照片CD、CD-I、视频CD等。在这多样的CD格式中,最为人们熟悉的一个应该是声频CD,它是一个用于存储声音信号轨道如音乐和歌的标准CD格式。

黑胶唱片和磁带都有容易损坏的缺点,多次播放和长久保存后都可能影响播放质量。20世纪70年代后期,荷兰飞利浦公司和日本索尼公司合作开发了一种激光唱片(CD)。激光唱片以它们面层的一系列凹陷和平稳段的构型来存储音乐。这些凹陷和平稳段组成了一类数字计算机代码记号。在激光唱机中,用激光束扫描它们并使之还原转化成音乐。

和唱片、磁带存储的模拟信号不同,CD存储的是数字信号,也就是用“0”和“1”来代表音乐的变化。CD介质的出现让随身音乐的音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因为CD光盘的独特性质,也让CD播放器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利用CD机来享受高品质的音乐。

传统的CD采用的编码方式是PCM(脉冲编码调制),就是把音乐依照同样的间距分成数段,然后用二进制数来量化其信号的强度。如下页图3所示的编码示意图,每个记录点的时间间隔是1/44100秒(就是所谓的44.1k Hz的采样频率),16比特就是2的十六次方,即0~65536。它就是用这个数来量化该时间点的信号的强度,把各时间的纵坐标的各个点连续起来,就是要记录的信号的波形了。标准的CD格式是用44.1K的采样频率,16位量化位数,双声道。

CD和唱片、磁带相比有很多优势,目前它已经取代了后两者,成为音乐发行最重要的载体,CD音质也成为高质量音乐的标杆。

●音乐的数字化

随着苹果i Pod等数字化音乐随身听取得巨大成功,互联网彻底改变了我们欣赏音乐的习惯。i Pod、MP3播放器甚至智能手机等超便携随身播放器,使得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沉醉在音乐的海洋中。

那么音乐是怎样实现从模拟到数字的转换的呢?

因为声音信息是以数字的方式存放在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里,而自然界的声音信息则是模拟信号。所以计算机里的数字信号是通过采样、量化得来的。

数字音频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采样频率,即采样率,指记录声音时每秒的采样个数,它用赫兹(Hz)来表示。2采样精度,指记录声音的动态范围,它以位(bit)为单位。3声音通道,即声道数(1~8个)。

因此,通过简单的设备和软件,我们可以把唱片、磁带等记录的音乐数字化,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1.唱片

黑胶唱片的数字化需要非常专业的技术和工具,但如果对音质要求不是非常完美,则只要具备独立唱盘、放大器、电脑、连接线、录音软件就可以操作。利用3.5毫米标准音频线直接把放大器的输出接口(Line Out)与电脑声卡的录入插口(Line in)相连,用一款合适的录音软件就可以录音了。一般的录音软件都可以完成工作,但NCH Swift Sound的Wavepad具有声音复原功能,包括减少噪音和去除噼啪声,对于老旧或划伤的唱片,这些功能很重要。录音格式可以用24bit/96k Hz甚至24bit/192k Hz格式,现在的数字播放器都能播放。这样的格式转录后,如果文件底噪很少、几乎没有炒豆声的话,就可以原汁原味地保留黑胶的音乐信息了。

决定最后的音质好坏的因素比较多,如唱片的品相、播放设备的档次配搭及录音完成后的制作。如果用的是一块专业的声卡,那录音质量也会有比较大的提升。

2.磁带

磁带的数字化和胶片有些类似,用一条转录线(3.5/3.5)将录音机的线路输出口(Line Out)和计算机声卡的线路输入口(Line In)连接起来,录音机播放时,计算机用录音软件录制压缩就可以了。

在数字化时,录音机有几种可以供选择:一般来说最优先选择的是录放卡座和监听卡座,其次是台式机,最后是随身听。

磁带一般来说年代也比较久远,播放设备也不够档次,数字化后的效果难以尽如人意,所以需要借助必要的后期处理提升音乐品质:1噪声消除。选择磁带首尾的空白区域,作为取样区域,取样后选择整个磁带进行消噪。一般磁带消噪取样以单面为基准,即A面采样消A面,B面采样消B面。2嘶声处理。对于某些磁带,在噪声消除以后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噪声,即嘶声,就需要进行嘶声消除。3根据情况进行破音修复、参数均衡、动态调整等操作,最后进行声场声相处理。

3.CD

其实CD已经是数字化音乐,不需要再次进行数字化。我们只需要将其用某种方式保存到电脑中就行了。音乐CD(Compact Disc Digital Audio)在大多数播放软件的“打开文件类型”中,都可以看到*.cda格式,这就是CD音轨了。一个CD音频文件是一个*.cda文件,这只是一个索引信息,并不是真正的包含声音的信息,所以我们不能直接将CD上的*.cda文件拷贝到电脑上来播放,而必须使用EAC、Exact Audio Copy等CD抓轨软件将音乐保存到电脑上。

●数字化音频格式和无损音乐

音乐要便于存储、便于在互联网传播,必须经过一定的压缩编码。目前有以下两种压缩方法:1有损压缩。原理基本上是利用人耳听觉的心理声学特性(频谱掩蔽特性和时间掩蔽特性等)以及人耳对信号幅度、频率、时间的有限分辨能力,编码时凡是人耳感觉不到的频率不编码、不传送,即凡是对人耳辨别声音信号的强度、声调、方位没有贡献的部分(称为不相关部分或无关部分)都不编码和传送。对感觉不到的部分进行编码时,允许有较大的量化失真并使其处于人耳所能听到的最低音量以下,人耳仍然感觉不到。所以任何有损格式,码率当然都是越高越好,码率高,不仅波形失真小,而且频率的衰减也小。2无损压缩。无损压缩是当你将音频数据文件压缩后,还可以再将压缩后的文件还原,而还原后的音频文件与压缩前的一模一样,没有任何损失。这种方式和使用Win RAR等软件将文件进行压缩后又能解压缩得到和原来一样的文件是相同的道理。这是一种对原WAV文件进行的一种优化存储,不会删除原文件中的任何信息。无损压缩虽然得到的音乐还是比较大,但是因为其没有任何失真,是原波形的真实再现,在发烧友中受到追捧。

在音乐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形形色色的音乐格式,我们来盘点一下最流行的几种:

1.WAV

WAV文件是波形文件,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种音频存储格式,主要用于保存Windows平台下的音频源。WAV文件存储的是声音波形的二进制数据,由于没有经过压缩,使得WAV波形声音文件的体积很大。这是Windows系统最基本的音频格式,通用的WAV格式是44100Hz的采样频率,16bit的量化位数、双声道,和CD是完全一致的,一分钟的WAV音乐将占用10M左右存储空间。

目前我们常用的音频格式,大部分都是基于音频CD(采样频率44.1khz、采样精度16bit,2通道)的原始文件“WAV”文件而来的。原始收录的声音数据保存在一个数组里面,这个数组就是PCM格式,由于WAV内的数据基本上完整地还原了PCM数据,而其他的无损、MP3、AAC等编码格式基本也都是基于WAV文件再压缩而成。所以,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WAV是原始音频格式,其他音频格式都是压缩格式。

2.有损压缩之MP3

因为WAV庞大的体积,使它在互联网的传播和存储中十分不利。MP3是一种音频压缩技术,其全称是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简称为MP3。MP3是利用人耳对高频声音信号不敏感的特性,将时域波形信号转换成频域信号,并划分成多个频段,对不同的频段使用不同的压缩率,对高频加大压缩比(甚至忽略信号)对低频信号使用小压缩比,保证信号不失真,将原音乐压缩到其十分之一甚至更小。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经过压缩的音乐品质并没有明显的下降,在歌曲大小和品质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平衡,便于在互联网传播,也便于在播放器存储,因此成为现在最流行的音乐格式。MP3在压制时,根据采样频率的不同,最后得到的MP3文件差别也很大,通常标准MP3采样频率是128kbps。

3.无损压缩之APE

APE音乐是由软件Monkey's audio压制得到的,因其界面上有个猴子标志而出名,因此也被称为Monkey's audio。APE音乐的采样频率高达800~1400kbps,接近于音乐CD的1411.2kbps,远远高于MP3的128kbps,因此它在压缩后的音质和原始音质几乎毫无差异,其音质之佳已经通过了严格的盲听测试,得到了全世界发烧友的公认,聆听APE将使你如临天籁胜地,能更好地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内涵。APE格式压缩率约为55%,其大小是原WAV格式的一半左右。

4.无损压缩之FLAC

FLAC(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文件是一套著名的自由音频压缩编码,和APE格式一样,它不会破坏任何原有的音频资讯,所以可以还原音乐光盘音质,是另一种常用无损音乐格式。FLAC的文件格式是对公众完全开放的,你可以以任何目的使用它,FLAC的文件格式和编码/解码的实现方式都不受任何已知专利的限制。FLAC还可以在除Windows平台外其他平台通用。

和APE格式相比,FLAC格式的压缩率要小一点,所以相同文件压缩的结果FLAC要大一点。两者的区别主要在压缩算法上,音质可以说是完全一样的。

FLAC的解码相比APE的解码复杂程度要低(解码运算量小、只需要整数运算),解码速度奇快,对计算硬件要求很低,在很普通的硬件上就可以轻松实现实时解码播放。FLAC是目前唯一获得硬件支持的无损压缩编码,在消费领域,已经有很多移动多媒体播放器、汽车、家用音响设备支持FLAC格式了。

APE、FLAC和WAV在纠错方面不同。WAV格式其实并没有纠错的处理,所以即使在播放的码率中有错误,WAV也会照常播放下去,在错误的地方可能会发生爆音等问题。而APE对于错误则是直接停止播放,如果APE文件中存在错误,那么整个音轨几乎都报废了。而FLAC使用的则是静音的策略,如果播放中出现错误,则将错误的地方静音处理。

WAV波形文件是音响设备和很多软件可以直接读取的,不存在编解码问题。FLAC和APE都对WAV进行了编码,所以播放时要解码,因会出现一定的jitter抖动(解析复杂编码所致),可能会导致播放效果不够饱满和流畅,这在使用比较低档的播放设备时会很明显。三种音频在播放时占用资源多少的比例为:APE最大,FLAC居中,WAV占用最小。

从细节上来说,APE格式的一首曲子会被分做两个文件——APE音乐文件和CUE文件,使用还必须要在一起,因此不方便使用、保管和分享。

●无损音乐真伪的鉴别

在欣赏无损音乐时,我们有可能感觉音质比较差,这就可能是有“李鬼”混进来了。这又分为三种情况:1真无损音乐。确实是无损音乐,但由于早期的录制设备问题导致原来发行的CD音质就差,转成无损音乐以后是没办法提升音质的。2假无损音乐。由早期发行的盒带、唱片数字化而来,因为部分稀有资源没有发行高质量CD,所以这种音乐只能接受。3伪劣无损音乐。由MP3等有损压缩转录成无损,音质比较低劣。

网上部分无损音乐是用有损音乐转换过来的假资源,音乐效果与有损格式一样,但体积巨大,白白浪费了我们的存储空间,我们就需要把这些“李鬼”找出来。

Loseless Audio Validator Helper(无损音乐校验助手)这款小软件,可以批量检验下载的音乐是否无损,其界面如图4所示。在软件中单击“文件”或“文件夹”按钮,将要验证的文件全部添加进来,然后单击“校验”,软件就会自动进行分析。分析结束以后,文件名前面打钩的文件说明是真正的无损音乐,结果一栏显示为“CDDA”;前面是三角形警告图标的,说明是由有损压缩转换成的伪劣音乐,结果一栏显示为“MPEG”;还有些不能完全确定的,前面会显示问号图标。注意这个结果不是非常精确的,在正确率一栏显示了判定的准确程度,一般认为正确率在95%以上的结果就是可信的。

对于部分无法确定的歌曲,我们可以借助音乐的频谱来判定。

Adobe Audition(AU)是一款非常强大的音频处理软件,我们可以通过它来分析歌曲的频谱和频率,从而判断其是不是无损的。

下面以AU CS6.0为例来说明如何判断。打开AU,点击菜单“视图→频谱显示”,再点击菜单“窗口→频率分析”,我们主要用这两个窗口来进行判断。图5显示的是一首真正的无损乐曲的情况,右下角显示的是乐曲的频谱,分别表示左右声道的频谱,左下角显示的是当前时间点频率分析。

图5的频谱,从视觉上来看非常整齐划一,高频部分没有缺口。从频率分析来看,处于-100db以下的是人耳听不到的,整个歌曲基本上在22K左右才会进入听不到的范围,双声道就是44K左右,说明这是非常标准的无损音乐。

图6这首歌曲在无损音乐检验助手中显示58%可能为CDDA格式,从频谱上来看,高频部分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黑色,但还是比较符合高品质音乐的形状。从左边的频率来看,到15K左右高频声音就听不到了,说明这首歌曲是质量比较好的有损乐曲转录而成。

从图7的频谱上看,高频部分被整齐地剪掉了,不用说是有损压缩转录过来的音乐。从频率上可以看出14K以后的高频就听不到了。

图8的频谱已经非常难看了,不用看频率分析都知道这首歌原来的压缩非常大,音质损失非常多。

当然,要“看”出一首歌曲是不是无损,还需要一定的经验。多看看就能把你硬盘里的“李鬼”揪出来了。

但即使是无损音乐,也可能品质并不高,如磁带转录和早期CD碟。如果鉴定为非无损,而且文件为稀缺资源,此种情况下也建议保留。软件无损鉴定只是辅助,主要还是听觉,毕竟音乐是用来聆听的,而不是用来搞精密科学研究的。

●无损音乐音量统一

网上下载下来的或自己从CD、磁带等录制的无损歌曲,因为是从多个专辑提取出来的,所以每首歌的音量大小都不一样。在欣赏音乐时,经常要调整音量,体验是很糟糕的。如果是MP3,我们可以用MP3gain这款小软件实现音量统一,但这款软件可能会对音乐进行裁剪,特别是音量放大时会对音频进行削波,这对无损音乐来说是无法忍受的事。

Foobar2000是一个播放无损音乐的播放器,利用它就能进行无损音乐音量的统一。

它有一个播放增益功能,它将播放增益保存到音轨里面,我们可以通过播放增益将音频文件的音量统一起来。增益信息并没有改变音频文件本身,而是跟ID3标签类似,简单来说,其实这个功能就是给每个无损文件增加了一个标签,大音量文件在标签里降低相应的分贝,小音量文件在标签里提升相应的分贝,最终保证软件按照标签自动调整后播放出来。具体步骤如下:

1将所有要统一音量的歌曲添加到foobar的播放列表中。

2在播放列表中选中所有歌曲,右击播放列表,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播放增益→扫描每个文件的音轨增益”,结果如图9所示。可以看出每首歌的音轨增益都差别比较大。foobar默认的音量是89db,音轨增益中的数值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增减,如图中的Nana-Lonely的增益是-8.84db,说明这首歌的原音量是89+8.84=97.84db,也就是说实际大小减去或者加上扫描到的值等于89d B。

3在“播放增益扫描结果”窗口下面单击“更新文件标签”文件按钮。

4右击播放列表,选择“转换…”选项。

5在转换器设置里,单击“输出格式”,将格式设置为WAV。

6单击“处理”,单击“播放增益”后面的“…”按钮,在“播放增益设置”窗口中将“源模式”改为“音轨”,“处理模式”改为“应用增益”,然后拖动“带增益信息”后面的滑块,选定合适的值,然后按“确定”,再“返回”(如图10)。

7单击“目标”,选择输出文件的位置,然后单击“转换”,所有文件将按刚才的设置转换为WAV文件,此时WAV文件音量是统一的了。

8转换完成后,将播放列表中所有文件清除,再将所有WAV文件载入,然后将它们转换为所需要的FLAC或APE文件。注意在转换时要将音轨增益取消。

聆听:打开音乐殿堂的金钥匙 篇7

一、学会聆听,培养音乐的耳朵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传入人的耳膜,刺激大脑中枢神经,能够使人体分泌多种有益的生化物质,从而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性情的作用。按理说,人只要有健全的听觉,就能够听音乐,但人仅有健全的听觉,却不一定能听懂音乐。马克思说:“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是没有意义。”古人云:“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如果想通过聆听深刻感受、体验、理解音乐,就需要具有“音乐的耳朵”。

“音乐的耳朵”是要通过培养训练才能获得的。在欣赏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速度、力度、调式、织体等各个基本要素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体验,逐步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使转瞬即逝的音乐给他们留下鲜明而又深刻的印象。例如在欣赏歌剧《白毛女》中《北风吹》这一唱段时,可先让学生完整地倾听音乐,形成初步印象,再仔细感受乐曲中旋律的走向、节奏的安排、速度的把握和力度的控制,特别是乐曲第七小节中休止符的处理,更进一步地从音乐的角度分析乐曲,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情绪,最后感受到喜悦、祈盼的情绪特点。

二、聆听需要插上想象的翅膀

丰富的想象力是欣赏音乐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音乐是抽象的艺术,这一点是它与绘画、雕塑等艺术门类最大的区别,但并不是说音乐是不可感知的。它可以通过各种音乐要素使模糊的东西具体化和造型化。同一首作品,不同的人的感受必定是不同的,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里对同一首作品的感受也可能是不同的。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励学生自由想象,发挥创造性思维,通过“音乐的耳朵”感受不同情境的音乐作品。

例如,在欣赏陈纲编曲的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时,应启发学生注意聆听乐曲中模仿鸟鸣的声音和力度的变化,引导他们自然地联想到这是描写早晨的音乐,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出不同的早晨的景象,再通过分析乐曲的旋律素材运用苗族音乐的特点,最终联想到这是苗岭的早晨。

三、反复聆听,充分发挥通感作用

通感是人类不同器官之间的相互联通。人类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种感官表面上互不干扰,实际上却相互感通,我们经常会在欣赏一幅花鸟画的时候,仿佛闻到了花香,听到了鸟叫,在听赏一首抒情曲时,仿佛看到了青山绿水的景象。这都是通感在起作用。白居易的《画竹歌》中“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中“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也都说明了这一点。例如,在欣赏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月光》时,可让学生在第一次聆听时,利用手中的纸笔,画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通过色彩与线条,把听到的音乐表现出来,再请学生根据自己所画的内容为乐曲起名。第二次聆听时,可请学生朗诵法国印象派诗人魏尔伦的诗《月光》,进一步感受乐曲意境,最后出示莫奈的名画《日出一印象》,让学生边看画面边聆听音乐,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欣赏教学中,还可以调动其他各个器官,积极地参与到音乐中,如拍手、点头、跺脚、晃身、演唱、舞蹈等与听觉相结合,让“音乐的耳朵”和运动的身体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表现,发挥各个感官之间的通感作用,促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发展艺术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聆听多样化的音乐

我国著名音乐家朱践耳先生主张音乐家必须具备四副耳朵:听古典音乐的耳朵、听民族民间音乐的耳朵、听现代音乐的耳朵、听流行音乐的耳朵。这一观点在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欣赏教学中也同样适用。广泛地倾听各种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作品,对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大有裨益。可以说,音乐欣赏就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它与其他艺术门类、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的音乐作品可以涉及诸如历史、地理、自然和风土人情等许多方面,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目前,学生中广泛存在着热衷于流行通俗音乐的倾向,他们热爱甚至崇拜这一种类型的音乐,对艺术性更高内涵更丰富的高雅音乐漠不关心,这样就很难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对于这些学生,在欣赏教学中,应积极地给予引导和指导,培养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比较与评价能力。在欣赏过程中去粗取精,不仅在课堂,更重要的要在课外多灌输,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到“润物细无声”。

聆听音乐的诗歌 篇8

一、何为音乐欣赏

广大的音乐爱好者都会承认, 音乐艺术的力量是巨大的, 它就像是一个迷人的小精灵, 会偷偷的通过你的听觉器官, 潜入到你的心灵深处, 泄露你感情的秘密, 把你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东西充分地表达出来;它会帮助你排除孤独, 鼓舞你勇敢的面对人生, 愉快的对待工作和生活, 使你的道德情操变的更加纯洁, 更加高尚;所以我们说, 欣赏音乐是一种特殊的审美享受, 我们必须用审美的眼光去进行音乐欣赏, 才能体会其中的乐趣。

音乐欣赏, 简单的说即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去感觉音乐, 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 得到精神的愉悦和认识的满足。她是音乐作品与表演的最终归宿。无论是音乐创作或表演, 归根到底, 都是为了供人们欣赏的, 如果没有音乐欣赏这个环节, 它们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以在音乐欣赏课中不能只是从乐曲技术上剖析音乐, 而是靠我们教师通过精心的引导, 帮助他们建立正确而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 使他们成为一个优秀称职的音乐欣赏者。

二、如何做一个称职的音乐欣赏者

要做一个称职的音乐欣赏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 他必须具备理解音乐的知识和能力, 也就是说, 他必须善于掌握音乐这个审美客体, 懂得它是怎样构成的, 构成音乐的要素是什么, 作曲家是怎样运用这些要素来表现的, 演奏家又是怎样加以再创造的, 不同体裁不同流派的音乐各有什么特色。有了这些知识以外, 还需要进一步培养欣赏音乐时的审美能力, 从审美的角度去听音乐, 进入音乐审美的范畴, 这是更高层次的音乐欣赏。最后还要强调指出的是, 音乐欣赏并非仅仅作为音乐的接受环节面存在, 它同时还以反馈的方式给音乐创作和表演以影响, 它的审美判断和审美选择往往能左右作曲家和表演家的审美选择, 每一个严肃的音乐家都不能不注意倾听音乐欣赏者的信息反馈, 来调整和改进自己的艺术创造。这也就是欣赏者与作者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要性。我们坚信:格调高尚的音乐能够潜移默化, 培养出格调高尚的音乐欣赏者。反过来, 具有高度审美趣味的高尚的音乐欣赏者同样可以培育出品格高尚的音乐, 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良性循环。

三、如何上好高师音乐欣赏课

高师的音乐欣赏课是大学生艺术熏陶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日益提高, 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便变得尤为重要。

1、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导性

以教师讲授, 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受学生的欢迎了。因为这种教学模式一般为先介绍作品的基本情况, 创作背景, 作曲家情况, 然后进行欣赏。其实, 在未欣赏音乐之前, 介绍作曲家情况都是徒劳的。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美国当代著名钢琴家, 作曲家和音乐家科普蓝说过:“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乐, 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为重要的了, 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欣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 教师在传授的时候, 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以学生为主体, 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去欣赏, 感受, 讨论, 表现音乐。在学生欣赏并讨论之后, 老师再讲解, 学生往往会听得很认真, 教师也会感觉教得轻松, 课堂气氛活泼热烈。同样, 如果学生最出想象的音乐形象与作者经过学生欣赏, 讨论, 教师讲解以后再来欣赏这段音乐, 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的兴趣有了, 积极性提高了, 效果自然明显。

2、强调课堂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音乐欣赏课如果只让学生一味地听音乐是非常不可取的, 往往在学生听完音乐之后, 能真正留在脑海中的东西微乎其微。为什么会这样呢?很多非专业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时候, 学校大都在重视升学率的同时往往忽略了美育的教育, 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以及视唱的水平都很低。因此大家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对旋律的记忆能力都不强, 这时在教学内容上做一些调整, 增加一些乐理知识的讲座, 让学生接触一些简单上口的试唱, 并且教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歌是很好的方法, 因为毕竟大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 有着各自的地域风格和习惯, 可以让学生多接触这种特色的音乐, 提高欣赏的兴趣和质量。

在让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 每节课都安排一条试唱, 难度由浅入深, 这样的安排主要是以后欣赏乐曲做准备。高师非音乐专业的音乐欣赏课适当地加上乐理, 试唱, 唱歌后, 学生的兴趣提高了, 大家对欣赏内容掌握的程度也大大提高了。

3、注重课堂欣赏素材的广泛性

目前我国高校音乐欣赏课的教材还没有统一, 因此作为音乐欣赏的教师在选择欣赏作品时一定要切合实际, 音乐学习应该从小开始, 循序渐进。大学生们错过了学习音乐的最佳时期, 李岚清同志把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称之为“补课”是合适的, 也是意味深长的。因此我们应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方式, 从审美的角度, 教会学生如何欣赏, 鉴别和创造音乐。

现在的大学生们在音乐方面虽然薄弱, 但他们文化基础好, 求知欲强, 思维活跃, 因此在欣赏大量音乐作品的基础上, 介绍中外音乐文化的历史, 音乐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音乐家的创作实践以及作品总体风格特点, 引导学生从文化脉络中来理解音乐。

音乐作品的选择要强调民族性与国际性相结合, 既要有中国传统音乐曲目, 包括古代的和近现代的优秀音乐作品, 又要有世界各地区, 各民族的代表性传统音乐作品, 这样能使学生的眼界得到拓宽, 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 在自然而然中对一些格调比较高雅的作品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再者, 我们还要吸纳一部分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流行音乐, 因为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喜爱流行音乐, 他们向往爱情, 追求理想, 崇尚浪漫情调, 老师应该给学生欣赏一些流行音乐, 给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让学生得出结论, 讲解它的优劣在哪里。

在介绍中国民歌时, 可以先播放重新改编过的中国民歌, 这些民歌由通俗歌手表现出来别有一番风味, 学生非常喜欢, 然后再把原汁原味的没有改编过的原唱放出来让学生对比, 在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基础上来介绍中国民歌, 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了主动去学习, 教学效果立竿见影。

音乐是一种有着巨大力量的艺术, 各个阶层的人们对音乐的要求是不容忽视的, 当我们快乐, 当我们痛苦时, 有音乐的分享与分担, 我们的内心世界并不是想象中般苦闷, 枯燥, 相反, 音乐带给我们以乐观, 坚强, 积极, 向上的动力。不管是学生, 农民, 工人或是其他职业的人, 都可以在自定的情绪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 但内心的感受却是相同, 那就是音乐必定让心灵富足, 湿润。在不久的将来走出校园就要为人师表的高师学生, 他们必须在有丰富的文化底蕴的同时, 具有一颗可以发现美并将美丽带给别人的敏锐之心, 对音乐较强的鉴赏能力将让其受益终身。

课题:本论文为《学生需求导向的现代高校音乐教育研究》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10B36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玉环.音乐欣赏教学在学生想象力培养中的作用[J].美与时代, 2004, (03) .

[2]刘锋.让学生感悟音乐——浅谈音乐欣赏教学[J].广西教育, 2004, (07) .

[3]王朝霞.学校音乐欣赏教学改革[J].中国音乐教育, 2003, (02) .

“打开”耳朵 聆听音乐之美 篇9

一、认识聆听

听是一种生理过程,是一种本能行为,声音入耳是自然的生命活动。而聆听是指集中精神,虔诚而认真的听,不仅是耳朵在运动,更重要的是你的思想在动,心在动,聆听需要既入耳又入心。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如:聆听花开的声音、聆听风吹树叶的声音、聆听山间鸟鸣,这些都是形象的词语,跟随你的不仅耳朵是动了,更多的是你的心在动。这是音乐给予我们的美妙,一个忠实的聆听者,应该推心置腹地去对待你的聆听对象,用心灵去沟通。每首音乐都真实记录了音乐家们的情感历程,作品中不仅蕴含了他们的智慧,更表达了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对人生的思索。在音乐中我们能与他们同喜同悲,每一次与他们之间的心灵冲撞,都能引起情感共鸣,使我们的内涵更丰富,情感更深刻。

如果你问学生:“你喜欢听音乐吗?”学生们肯定会众口一词:“喜欢”。但当教师再问学生为什么喜欢时,很多学生会说类似简单的“好听”二字,或者更无厘头地“喜欢就是喜欢,喜欢是没有理由的”之类的话来回答你,让你觉得哑口无言,一时不知如何应对,所以,喜欢听和会听不是一回事。

二、培养有序的聆听环境

一堂好的音乐课既要轻松愉悦,让学生乐在其中,也要有序有节,良好的课堂环境是有效学习的前提,也是每堂课顺利完成的基础。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乐于表现自己,但他们的自制力较差,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聆听时容易失去耐心。我们音乐老师往往有这样的经历:在课堂学习中,当教师需要他们聆听音乐时,过不了多久,“小不点”们就会失去耐心。例如,在小学二年级音乐欣赏课《我家小院嘴巴多》的教学中,当学生听到活泼快乐的歌曲时,马上跟着音乐旋律动了起来,有的拍手,有的跟着节奏点头,但有些本来就调皮好动的男生就跟着歌词里的内容动了起来,有的学猪叫,有的学鸡叫,还有的干脆学狗叫,甚至趴到地上玩耍起来,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学生们的注意力马上被那几个男生吸引住了,这时音乐对于他们来说是怎样的已经不重要了。如果没有好的聆听习惯,那么等他们慢慢到高年级时,他们仍然没有养成静心聆听的习惯。

聆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对学生在聆听过程中的坐姿、表情、体态动作应作一定的要求,以利于学生能集中精神聆听音乐。 (1) 要让学生知道,听音乐前保持安静,只有保持安静的状态下老师才可以让他们听音乐。老师可以对低年级学生这样说:“如果想让小耳朵舒舒服服地听音乐,那么我们就要管好我们的小嘴巴,不然,一个要讲,一个要听,他们会打架的。老师可不希望你们的小耳朵和小嘴巴闹矛盾。” (2) 可以允许并鼓励学生在听音乐时能用动作表现音乐,但不允许发出嘈杂的声音,要让学生明白课堂是每一个学生的,不可以妨碍别人听音乐,如果因为自己的一时快乐而影响到其他同学,这一种自私的表现,没有哪个人愿意和自私的人交朋友的,每个人都有责任维护安静文明的聆听环境。 (3) 可以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开动小脑筋,投入到流动的音乐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关注到音乐的细微变化,并在听后有理由地交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许学生就回答“好听”、“喜欢”等词语,要说出喜欢和好听的原因来。 (4) 要求老师在听赏音乐时,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提供听和想的时间。

三、创设有效的聆听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所以在音乐听赏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让学生对倾听的内容产生吸引力,让他们产生“我想听”的欲望。一般情况下,我采用以下几个方法来创造有效聆听的方法。

(一)带着任务听。

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要让学生感受的东西很多,不可能通过一两次就能让学生听得面面俱到,只有在教师有针对性地问题引导下,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聆听音乐,各个击破,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例如:在学习二年级歌曲《请你唱个歌吧》时,第一遍初听前给学生设置任务“这首歌曲中,你觉得小朋友的心情怎样?”第二遍复听时,让他们带着“这首歌曲是几几拍的?”问题去仔细聆听,第三遍听的时候可以问学生“第一和第二乐句之间,第三和第四乐句之间有什么特点?”这样每次的提问对于学生来说既简单,他容易答,又具有针对性,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歌曲的特点,从而更好地学习歌曲。

(二)根据特点听。

所有的音乐作品都是由音乐要素组成的,音乐要素包括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色、音高、旋律等。各个要素之间都可以相互联系、相互运用,不同的音乐要素相结合,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乐曲可以是速度较快,力度较弱的,如《野蜂飞舞》可以让学生从那两个音乐要素入手来分析《野蜂飞舞》所表现的形象和情境;也可以是速度较快,力度较强的,如《命运交响曲》,同样是速度较快,为何力度的不同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觉,可以引导学生以此来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在同一首乐曲中,也可能会出现同样的旋律,但由于力度的不同,所表现的情境也不相同,如《伏尔加船夫曲》。每首乐曲中由于某些音乐要素的不同,所表达的情感或形象也不同。教师要充分抓住重点要素来引导学生聆听音乐,并赞同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学生一定会有很大的兴趣专注地欣赏音乐。

(三)故事导入。

对于学生来说,故事是他们的最爱,每个人都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利用故事的特点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的音乐可以以故事的形式来导入,然后通过聆听,让学生从语言、声音、动作、神态上来表现音乐。例如:二年级的《十二生肖歌》,可以先让老师或学生来讲讲《生肖》故事,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来听歌曲,学生一定会仔细聆听歌曲,说出不同动物的特点来,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不同的生肖形象,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现能力,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聆听的耳朵,需要我们教师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培养,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以音乐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从懵懂地听,渐渐转变为有意识、有目的地聆听,进而逐步“打开”耳朵,理解和感悟音乐的美,他们一定会越听越懂音乐,真正做到心随“乐”动。

摘要:音乐是听觉艺术, 声音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 本文主要从认真聆听, 如何培养有序的聆听环境和如何创设有效的聆听方式三个方面介绍了聆听在音乐活动中的重要性,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聆听,方法,音乐之美

参考文献

[1]徐健.音乐欣赏教学中综合聆听活动探究.中国音乐教育, 2008年3期.

[2]赵偲宇.论音乐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大观周刊, 2011年35期.

[3]肖霄.让情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自然流淌.中小学音乐教育, 2012年第03期.

[4]曹振洁.浅论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有效提问.中小学音乐教育, 2010年第12期.

[5]俞加平.浅谈音乐欣赏教学.小学教学参考, 2007年5月.

倾听课堂聆听音乐 篇10

关键词:倾听课堂;聆听音乐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70-1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是否学会倾听,直接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和效率。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就应该从一年级新生入手。让一年级学生学会倾听教师讲话,同时也要学会怎样安静地聆听音乐。

一、学会倾听教师讲话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踏入小学生的行列,自控能力较差,学习习惯没有完全定型,课堂中容易出现打乱正常教学的顽皮行为。因此音乐老师在音乐课上让学生学会安静地倾听教师讲话是非常重要的。一年级刚开始的音乐课,我们音乐老师不能只定位在“音乐”上,而是应该定位在“上课”上,把上课纪律放在首位,着重上课纪律的培养。

(1)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课程。所以教师要用尽一切的方法,让学生喜欢上你。我在一年级的第一堂音乐课上会尽可能地展示我的教学基本功,把小朋友在幼儿园学过的歌曲、一些动画片的主题曲、插曲都尽可能地声情并茂并带有表演性质地演唱给他们听,使学生通过欣赏教师的演唱产生学习的愿望,并让学生对老师产生敬佩之情,从而能认真听教师所讲的每一句话。

(2)教师的关爱,尊重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法宝”。一年级的小朋友,教师要允许他们在不影响上课的情况下范一些小错误。如:上课时偷偷讲话,小手不停地玩一些东西等。当我发现这些问题时,我经常用一个眼神,或一个动作来制止,从不大声喝叱。有时我也会在欣赏,或者在学生演唱的空隙间走过去轻轻地制止他们的小动作。这样既不影响上课也尊重了学生。学生会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批评,从而更乐于听教师讲话。

(3)我还通过各种有趣味性的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让学生乐于听教师讲的话,乐于上音乐课。

音乐课是一门审美性、灵活性、活动性都很强的课程,有其独特的特征。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音乐课里严格的学习常规。只有让学生学会安静地倾听教师讲诸多的音乐教学常规,静下心来认真听课,才可以引领着孩子们慢慢走向音乐的殿堂。

二、学会安静地聆听音乐

1.唱歌时的聆听。

一年级小朋友在学唱新歌的时候,不管会不会,只要教师播放音乐,他们会不自觉地跟着“糊调”瞎唱。这个习惯非常不好,要是让他们养成这样的习惯,对他们的音准,节奏方面的感知都是百害而无一益的。这时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培养小朋友能够安静地听原唱,只要求安静地听,仅此而已。当学会演唱歌曲后小朋友又特别兴奋。教师播放音乐要求小朋友听伴奏演唱时,也很容易唱大声,演唱的声音盖住了伴奏的声音,出现要么快,要么慢的情况。这时候我就会要求小朋友先安静地听一遍伴奏;第二遍听伴奏时,在心里默唱;第三遍听伴奏时允许学生演唱,但是小耳朵一定要在能听到音乐的情况下才能去演唱。如果在演唱过程中还是出现这种不听伴奏的情况,我们教师就应该耐心地多示范几遍演唱,让学生慢慢养成听伴奏的习惯。

2.欣赏时的聆听。

美国著名现代音乐家艾伦·科普兰在《怎样欣赏音乐》一书中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若想要让小学生竖起小耳朵,用愉悦的心情学会听音乐,老师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看新课程下的音乐欣赏课,统筹安排欣赏曲的教学方法,做好音乐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在欣赏音乐的时候,我会引导学生随着音乐轻轻地划拍,轻轻地摇摆,边听音乐边为乐曲配上简单的声势动作等。孩子们有了这些小动作,可以有效地排除外界干扰,准确把握音乐节奏,内心能和音乐产生共鸣。能更清晰,更形象地理解音乐,加深对音乐的印象。

3.律动时的聆听。

儿童天性好动,将音乐与律动相结合,在音乐教学中把“动”引导到课堂上,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脚,这是符合音乐教学的自身规律和原则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然而一年级新生往往在律动活动中,只重“动”而忽略“听”。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用听觉去感受音乐,学习在律动时随着不同的音乐节奏去做各种有规律的动作,用自己的身体语言去解释和再现音乐,用整个肌体和心灵去感受、表现音乐的节奏疏密、旋律起伏及情绪变化的节律,体现动感之美。

总之,在一年级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听”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唱,还是动及奏,都应该在课堂的倾听,音乐的聆听中进行。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体验音乐的美感。

[参考文献]

聆听音乐的诗歌 篇11

一、拓展情景, 让学生心灵震撼

艺术课堂不仅是让学生愉悦心情,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中获得生命影响的体验。艺术课堂教学的歌曲内容与情感丰富多样, 它通过不同表现风格展示美好的形象、美好的情景, 表达对社会生活中一切美的宣扬、崇尚和追求。因此在艺术课堂上, 教师要充分利用其独具的教育魅力, 让学生动心动情, 在情感的体验中获得美德的自我建构。

“尊师爱生”是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当前的教师都知道“师爱当先”, 要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 而学生是否尊敬热爱每一位老师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逐渐引导, 慢慢渗透。 而在音乐课上就经常会学到“爱师”的歌曲, 如四年级歌曲《灯》 就歌颂了教师为培养下一代呕心沥学、勤奋工作的精神, 曲调优美感人, 情真意切。教学前, 我先引导学生观察, 回忆平日里老师是怎样对待大家, 怎么辛勤工作, 怎样不辞辛劳地为学生操劳, 引起学生心中对老师爱的共鸣。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将这首歌的歌词作为一首优美抒情的小诗, 让学生在歌曲伴奏音乐的烘托下进行配乐诗朗诵, “星星倦了, 眨着眼睛, 月亮睡了, 钻进云层。校园的窗口, 亮着电灯, 敬爱的老师, 还在为咱操心……”配乐诗朗诵给学生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学生所蕴含的无限的爱, 从而激起学生对老师的一片深情和尊敬。然后, 让学生进行歌曲的欣赏, 感受歌曲三拍子徐缓的节奏和深情优美的情绪后, 再进行歌曲的演唱, 学生便会有感而发, 从内心深处唱出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二、走进生活, 让学生深度体验

学习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学习, 学生需要融入集体, 所以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显得非常重要, 这是学生融入社会生活所应必备的好品行。教师在艺术课堂上要充分挖掘歌曲中的教育资源, 有效地进行品行教育。四年级歌曲《小伞花》正好表现了这一主题。教学时, 我出示了三幅图画, 让学生叙述了歌曲所要表达的雨中同学合伞互助的好风尚的内容。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身边的助人行为, 哪怕是借别人一块橡皮这种小事都可以, 学生在我的启发下会说出一大堆, 他们突然意识到了原来自己也是一位助人为乐的好学生, 从而会感到无比的快乐。在教唱歌曲环节, 我就充分发挥了学生这种互帮互助的精神, 让学生通过多遍欣赏后, 直接进行演唱, 在有难点的地方, 让同学或老师提供帮助, 来完成歌曲的教唱。其效果比起老师唱一句, 学生跟一句, 效果要好得多。最后, 我还让学生发挥想象, 表演身边的助人行为, 学生进行了小品的表演, 也进行了“献爱心”的捐款活动, 不仅大力弘扬了助人为乐的行为, 也扩大了“助人为乐”的范围, 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思想教育。

三、在生活中感受音乐

《教学音的强弱》这一内容时, 我通过各种音乐活动, 帮助学生感受体验音的强弱,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敢于表现自我, 在生活找寻与音乐相关的声响。具体体现如下:

首先, 学生是音乐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 学习音乐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

在引导学生理解音的强弱这一环节上, 让学生主动去寻找身边的各种音响, 并加以模仿, 从而得出结论, 让学生主动探究, 与别人合作获取知识, 整合信息。

其次, 音乐中的生活教育要以探究为核心, 要引导学生联想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现象, 使他们对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各种印象能够回响起来。必要时, 教师可以创造一定的教学情境, 以引起学生的联想。

现代新课程理念认为: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 而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那种把课堂看作唯一受教育的场所, 把书本看作唯一的知识来源, 把教师看作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和权威的观念已经过时, 取而代之的是凸显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强调以师生互动为特征的学习共同体、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从而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探索。

上一篇:精神卫生下一篇:层次性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