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精选12篇)
精神卫生 篇1
摘要:本调查从延安市精神卫生社区建设出发,首先对延安市精神卫生现状进行普查摸底,同时也对患者个人人口学资料和疾病情况做以分析,其结果发现精神疾病检出率为12.8‰,精神分裂症检查率最高,占总病症总人数的62.2%。基于此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建设,主要从数据库建设、免费服药治疗、自上而下网络体系、抓好一线工作、大力做好宣传这几方面进行。
关键词:延安市,精神卫生,社区卫生服务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声明,精神卫生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1],根据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最新调查数据表明,全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4%,精神残疾614万人,占7.40%[2],再对我国6大类的疾病和伤害占所有疾病全部负担的比例进行计算,来自精神疾病和自杀(精神疾病的结果)的负担排名首位,占疾病总负担的1/5[3]。2006年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精神卫生已被纳入社区卫生服务的行列。这就要求我们要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4],进行多学科、多部门、多方面的协作[5],在全国建立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以防为主,防治结合[6]。现对延安市精神卫生现状做以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与之相适应的服务体系与工作方法,为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做理论基础。
1 精神卫生现状调查分析
1.1 对象
联合我市卫生局、残疾人联合会、精神病专科医院等部门,建立以政府支持,专家带队,专业人员参与的普查队伍,对全市人民,共计213.6余万,涉及延安市1区12县、196个乡镇、3426个行政村,对其精神卫生现状做以调查登记。
1.2 方法
本次调查以第2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对精神残疾的评定要求和全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的评定要求为标准和内容,并事先对参与调查人员进行培训。调查组人员结构为2名专家主评,3名专业人员协同登记,2名市、县级残疾人联合会和卫生部门政府人员陪同参与,配合了解情况。采用调查组人员实地调查并评定,逐县逐村进行,深入村社进行评定登记,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共出车4613余次,出人75 049余次,为期6个月。
2 结果
共调查出存在精神疾患者数27 362人,占总人口12.8%,经过病情评定的人数为2081人,其分布结构如下。
2.1疾病患者基本人口学资料分布情况
见表1和表2。从表1可以看出,精神疾病患者总体在性别分布上差异不大,年龄分布主要以30岁到50岁人群为主,共占总体的51%,而且农民家庭的患者占多数,同时近94%的患者没有工作能力。从表2可以看出,多数患者主要靠夫妻对方或父母给予生活保障和监护供养,占总人数的87.1%。
2.2 疾病类型分布情况
见表3和表4。从表3可以看出,就所患精神疾病的种类而言,精神分裂症为主要病症,其患患者数占总数的62.2%,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所占人数最少。男女性患病比例不存在显著性性差异,男性只是在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童年和少年期精神发育障碍中占比例较高。但女性患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等疾患者数多于男性。从表4可以看出,青年期和中年期时点患病率最高。
3 讨论
本次调查检出率为12.8%,这与我国1982年全国12个地区精神疾病检出率12.96%[7]和1993的检出率13.47%[8]结果相近。男女性别患患者数无明显差异,年龄分布主要以中青年为主,患病种类中精神分裂症成为主要病症,这与对北京市16个区县调查的结果不大相同[9],可能这因本次调查所关注的对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为主。也因本次评定的对象如此,同时得到结果显示,有工作能力的人只是个别,多数需要家庭供养并监管,且以患者多以地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精神障碍、癫痫为主。
且这些患者多数出生于农民家庭,根据我市农民的平均收入可估计,患者所在的多数家庭经济条件均底下,从而可能无能力支付治疗费用。从年龄分布上不难看出,患病检出率在50岁之前均处于上升阶段,可以推断其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得病总人数逐渐增加,即越来越多的人得病,而得到有效治疗的人数却已被掩盖不计。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患者家属对精神疾病知识了解甚少,从而也耽误了病情的及时治疗。
本次调查为实际深入村社考察,一方面可以提高可信度,但同时覆盖面难以做到完全没有疏漏,且针对重性精神疾病做评定,很难较深入的考虑一般精神问题,所以涉及到神经症等病症的分析还不够全面。同时,本次调查是为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做以摸底,涉及到病情的发展情况、治疗与服药情况、家族史等各项资料,很难做到一致性的统计分析,因此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再次梳理。
4 精神卫生服务社区体系建设
根据我市精神卫生现状调查显示,具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较多,多以精神分裂症为主,家庭救助困难,很多人还是无人监护供养,且自身也无生存能力。因此,在建设我市精神卫生社区服务的同时,要结合考虑我市患者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出工作方案。依此对于我市情况,决定从以下几方面来发展建设我市精神卫生事业。
4.1 多层次社区服务体系建立
从上而下依次建立以下组织,第一,成立由政府领导组成的精神卫生办公室,负责精神卫生工作的落实和日常管理;第二,成立由专家组成的精神卫生工作督导组,对各单位的治疗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第三,成立由精神科医师组成的精神疾病社区监管治疗组,负责指导社区纳入患者和随访管理、对登记的患者进行精神科诊断复核及肇事肇祸危险性的评估;第四,成立县区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区县乡镇精神卫生工作的保障实施,协调各工作在不同部门的进行;第五,成立县区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承担社区、乡镇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包括提供患者线索,劝导患者就医,宣传精神卫生知识,随访并及时向上层提供患者信息资料。
4.2 病例建档存库,免费服药治疗
通过调查登记,对所我市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全市统一患者档案数据库建立,内容涉及人口学资料,病例,治疗情况,肇事情况等各方面详细情况。建立数据库可真实快速的发现需要关注的患者,及时对其进行跟踪治疗。同时,在得到政府支持的情况下,根据情况筛选穷困患者,我市实施免费服药和免费治疗。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我市患者是管理困难,自身救助困难等问题,免费服药采用基层发放、监督服药治疗的方法,确保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
4.3 做好基层一线工作是关键
培训基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提升,要求其能及时由下至上的反馈患者情况变化,做到随访及时,评定准确,资料清晰。基层人员要身处第一线,了解社区各种事件,解决一般问题,并宣传精神卫生知识。如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患者迹象变动,确保社区生活稳定,杜绝肇事肇祸的事件发生。对纳入免费药物治疗的贫困患者,根据治疗方案负责随访、定期发放免费治疗药物、监测病情变化,观察并及时处理药物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并及时向上反馈修改患者数据库内容。
4.4 精神卫生服务宣传工作
自上而下的进行精神卫生,联合政界、商业、媒体等社会各界人士,培训并宣传精神卫生知识,提高社会大众的疾病知晓率,提升我市人民整体精神文化素质。卫生部门、民政部门、公安部门、残联等各单位,合力关注精神卫生建设,政府政策倾斜,带动社会关注精神卫生建设。在全面我市开展市区、乡镇、农村开展现场义诊咨询活动,举办精神卫生知识教育电视讲座,精神卫生知识普及和宣传现场讲座,与居委会、社区活动中心、街道办事处、村委会等联合,深入社区、街道办、乡镇、农村家庭开展现场义诊咨询、知识讲解、治疗咨询等。同时下发“普通市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调查问卷”,及时对宣传情况和大众知晓情况做以摸底,充分了解我市民众的精神卫生知识了解程度及缺陷方向,做到有正对性要目标性的进行教育宣传。
参考文献
[1]World Health Report Mental Health:New Understanding,NewHope 2001.WHO:Geneva,2001.
[2]薛静.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最新数据公报.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7(1):38.
[3]张明园.二十一世纪中国精神医学的思考.全国精神科医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训班(教学参考资料).2005.
[4]姜力.加强社区建设工作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国民政, 2006,12(4):1.
[5]Martha A,Rueter,Kristen E Holm,Rebecca Burzette,et al.Mental Health of Rural Young Adults Prevalence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Co - morbidity and Service Utilization.Community Mental Health Journal,2007,43(3):229—249.
[6]沈渔邨.21世纪中国面临的精神卫生挑战.中华精神科杂志, 1996,29(1):6—9.
[7]12地区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协作组.国内12地区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的方法及资料分析.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6,19(2): 65—67.
[8]张维熙,沈渔邨,李淑然,等.中国七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中华精神科杂志,1998,31(2):69-71.
[9]郭红利,朱振华,黄良珩.90年代首都精神卫生问题的现况与前瞻.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131—134.
精神卫生 篇2
精神卫生专家指出,学会用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面对一切,及时有效的缓解压力是预防精神疾病的最有效措施。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临床心理科主任李冰:“从心理健康角度来讲,我们建议大家在遇到一些压力的时候尽量能够想办法释放自己的压力,比如说找朋友聊天,实在觉得压力大,不妨找心理医生倾诉,做一些户外运动或者是做些体育活动,我们建议,遇到压力及时缓解,在压力中更好的适应,这样不容易患精神疾病。”
专家还建议,平时比较容易烦躁不安的人,要提高自己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并进行适度的放松训练,稳定自己的情绪。一旦出现心理不适症状,应及时找心理医生咨询求治。
妇女“五期”要特别注意精神卫生 篇3
资料表明,产后精神病的发病率高达千分之一点四,更年期精神病发病率更高,达千分之十七至十八。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女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在内分泌激索的作用下,心理极易出现不平衡状态,易被激惹。据有关部门统计,青春期少女的刑事犯罪率甚至高于成年妇女。另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是,在月经期间,妇女的精神状态普遍趋于不稳定。比如,自杀的妇女有三分之一左右发生在经期,而犯罪的妇女,竟有84%发生在经期或稍后几天之内。由此可见,妇女的精神病与精神反常,与妇女特有的五个特殊时期,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加强对妇女这五期的照顾,实属必要。
一、在“五期”内,妇女自己应尽力防止一切劣性的精神刺激,努力保持情绪安定和愉快。特别是她们身边的亲人和同志,更应在此期间,主动地多体贴,关照和谅解她们,尽量为她们提供一个安静、整洁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尤其要防止噪音和有害气体的污染,不要在她们面前吸烟。
二、亲友们要多做细致的思想工作,想方设法解除她们精神上的压力和负担。一般说来,在这“五期”之内,或多或少都会给她们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比如,初次来月经时,许多少女精神紧张、不安,甚至恐惧,有痛经的,更为突出。做母亲和女友者,应该及时向她们讲解有关月经的生理常识,给予安慰和指导。不少妇女在经期情绪低落或焦躁,身边的亲人(尤其是丈夫)不能袖手旁观,要主动地多体贴、多安慰。孕期特别是临产前,孕妇的心理负担尤重。据调查,绝大部分产妇希望在分娩时丈夫或母亲能在自己身边,迫切需要自己最亲近的人的关照和支持。有人还做过专门调查对比,丈夫在临产前对妻子体贴入微和全力支持,分娩会更顺利。这都表明精神安慰与鼓励,会化为一股强大的力量。
妇女进入更年期,称为妇女的多事之秋,心理上变化尤为显著,情绪极不稳定,这时,更需要来自亲人的关心和支持。据调查统计,更年期夫妻感情破裂者,妇女的精神病发病率比感情融洽者高2.5倍。
三、在“五期”内,妇女应多进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使业余生活充实而丰富。比如,欣赏自己喜爱的音乐和戏曲,阅读优秀的中外著名文学作品,游览名胜古迹和风景区,与亲友们漫步、谈心……。做父母的,当女儿即将进入青春期时,应该特别注意她们的精神生活,千万不能让她们接触黄色书籍和看低级、庸俗的录相,更不能让她们与有不良习气的孩子往来。因为青春期会使少女对那些有毒的东西变得更敏感。
四、在“五期”内,饮食上也要格外小心,应该多吃富于营养又易于消化的食品,特别是含蛋白质,维生素和铁剂丰富的食品,如瘦肉,鸡蛋、动物肝脏、鱼类、大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不吃或少吃油腻大、不易消化和刺激性强的食品。
五、在“五期”内,妇女应该特别注意劳逸结合防止体力或脑力的过度疲劳。每天保证八小时睡眠,最好中午也要休息一会儿,晚上按时就寝。同时,居室内要经常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家里如有淘气的孩子,不要让他们在室内高声喧哗。因噪音可诱发妇女精神反常。
六、在“五期”内,看电视应有所选择和节制。要选择内容健康、格调轻松,欢快的节目,避免那些情节紧张、场面惊险和恐怖的镜头。每晚看电视的时间,应在两小时以内。
推进精神卫生事业持续发展 篇4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 2011年, 我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初步排查, 共查出疑似四类精神病人2147人, 分布在20个乡镇, 187个行政村、1685个家庭。其中男性占57.3%, 女性占42.7%;20岁以下占1.3%, 20—60岁占78.4%, 60岁以上占20.6%。以上病人只有467人曾经在各级有资质的精神病医院确诊治疗, 其余人均为待核实病人。由于无专门治疗机构, 导致部分病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轻者衣衫褴褛, 蓬头垢面, 流浪乞讨, 影响市容市貌, 重者肇事肇祸, 伤害他人, 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精神疾病已成为威胁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不利因素, 做好精神疾病防治工作, 加快精神卫生事业发展, 关系群众身心健康和社会繁荣稳定, 势在必行, 刻不容缓。
二、建立精神病专科医院, 夯实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基础
随着社会竞争、工作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 精神障碍向低龄化扩展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目前, 精神卫生作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 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 通过实施医改, 国家将精神卫生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鼓励县级以上政府兴建精神病专科医院, 集中收治符合治疗条件的精神病人, 为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带来大好机遇。为此, 我局借机发力, 顺势而为, 主动多次向县委、县政府请示建设精神病院, 得到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通过努力争取, 2011年6月, 原省卫生厅批复同意设置房县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病医院) , 实行两块牌子, 一套班子, 级别为二级精神病专科医院, 设置床位80张, 性质为向社会开放的政府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县编委明确其隶属县卫生局管理的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担负全县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康复、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及辖区内精神卫生工作指导等任务。2012年, 县委、政府将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病医院) 建设纳入政府十件实事, 我县在无项目资金扶持的情况下, 艰苦创业, 千方百计筹措资金1100余万元在原疾控中心旧址的基础上改、扩建县精神病医院, 于2013年9月竣工, 向社会开展诊疗服务。医院占地面积4460.31m, 建筑面积2616.5m, 现有职工36人, 大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均已接受省、市精神卫生中心业务培训。医院拥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电解质仪、B超、心电图、脑电图、心电监护仪、吸痰器、洗胃机等医疗设备, 可满足精神疾病患者医疗、康复、护理等多层次健康需求。生活设施齐全, 视频监控网络覆盖整个病区, 实施全天候监控。建立健全了病人管理制度, 针对暴力、自缢、跳楼、触电、吞服异物等紧急情况, 制定了应急处理预案。医院运行以来, 已收治住院病人100余人次, 管理运行规范, 效果良好。
举办精神病治疗培训。
三、健全齐抓共管工作机制, 推进精神卫生事业持续发展
精神卫生防治与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社会工程。为此, 必须建立健全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上下联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要落实精神卫生防治机构的人、财、物保障, 将人员工资、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建立长效的经费投入机制, 力所能及地解决建设资金, 以满足当前精神病防治工作的需要和广大患者的就医需求。编制部门要合理核定县、乡精神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 提高精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人社部门要出台精神卫生专业人才引进、培养政策, 调配、充实县、乡医疗机构精神卫生专业技术人才, 同时要将县精神病医院纳入三大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 推行大病 (贫困) 救助等相关政策, 尽力扩大报销范围和报销比率, 尽力解决患者家属的后顾之忧。民政部门要加大精神疾病特困家庭的生活救助力度, 做好“三无”精神疾病患者的收容和救济, 对需要治疗的对象给予必要的医疗救助。残联要科学制定精神残疾患者救助计划, 逐步开展精神残疾康复工作。综治部门、公安机关要组织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排查, 收集、梳理有关信息, 落实日常监管和控制措施, 依法做好易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的强制收治工作。各乡镇要积极预防精神障碍发生, 做好重性精神病人的排查、管控、收治工作, 为精神障碍患者康复、重返社会提供帮助。宣传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开展宣传教育, 普及精神卫生知识, 提高社会人群对精神卫生的认知水平, 消除社会歧视, 努力营造重视精神生活、崇尚精神健康, 尊重关心和帮助精神病患者的良好社会氛围。卫计部门要制订精神卫生服务发展规划, 加强监督管理, 组织开展岗位、技术培训工作, 提升精神疾病救治能力, 不断改进精神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服务质量。
精神卫生中心诊疗服务启动仪式。
精神卫生宣传活动总结 篇5
为了做好精神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促进心理健康、防治精神疾病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精神卫生知识水平,我中心在县城宏盛购物广场门口进行了一次精神卫生宣传活动,此次活动采取悬挂横幅、设立咨询台、摆放宣传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宣传,咨询台接受群众的心里咨询同时向群众发放有关心理卫生的材料。内容涉及:
1.精神健康是健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精神疾病不代表精神健康。每个人不仅需要身体健康,也需要精神健康。
2.精神健康和精神疾病与躯体健康和躯体疾病一样,是由多个相互作用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决定的。
3.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精神卫生问题,重视和维护自身的精神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4.我国当前重点防治的精神疾病是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儿童青少年行为障碍和老年期痴呆。
5.怀疑有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疾病,要及早去医疗机构接受咨询和正规的诊断与治疗。
6.精神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商河县疾控中心
针对精神卫生医疗管理的策略研究 篇6
【摘要】目的:探讨新形势下精神卫生医疗管理的发展策略, 促进精神卫生医疗管理的发展进步。方法:分析我国医疗管理模式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结果:我国精神卫生医疗管理的现状还存在很多不足,社区精神卫生建设迫在眉睫。结论:传统的精神卫生医疗管理模式需要在新形势下作出调整,社区精神卫生的开展对解决我国目前的精神卫生状况意义重大。
【关键词】精神卫生;社区精神卫生管理;医疗管理
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模式的发展演变,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卫生的水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精神病患者的家属常将病情轻微或好转的患者放在家中,病情严重的患者常常被送往相应的精神病院或社会福利院,这种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趋增长的精神卫生的需求,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已成为我国精神卫生发展的方向。
有研究表明,在综合医院的精神科治疗中,只有10%一44%的患有精神障碍的病人得到了相应的精神治疗[1,2],国外的精神障碍检出率为20%-50%,而我国的精神障碍检出率仅为10.0%~15.9%[3,4]。大多数的临床医师精神卫生匮乏,关于精神卫生服务的意识缺乏。近年来,虽然我国有些综合医院陆续成立了精神科,开展了精神卫生治疗,但精神科的数量有限,严重缺少精神卫生的专业人才,针对这种我国目前的精神卫生较为落后情况,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是唯一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我国目前现有的精神卫生资源。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是医院精神卫生的延伸,其以以社区为单位,对需要精神卫生服务的人群,开展诊断,治疗及康复,对正常人群进行宣传教育,积极预防精神卫生疾病的发生。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变期,随着经济的高速运转,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矛盾冲突时有发生,人们的心理比以往遭受更大的压力。近年来虽然我国在一些重大精神疾病的社区防止取得发展,但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覆盖的范围以及服务的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1 目前我国精神卫生医疗管理的现状
1.1精神卫生服务专业人才匮乏
我国目前经过正规精神卫生培训的医师缺乏,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条件较差,大部分精神卫生专业的毕业生都会去往精神病院或综合医院的精神科,这些都严重限制着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开展,是制约社区精卫生发展的关键。
1.2 精神卫生资源缺乏,分布不平衡
我国目前从事精神卫生工作的医师不到2万,精神病院病床不满20万张,我国精神卫生的覆盖范围较小,以往服务的重点是医院精神病科和严重的精神病患者,现有的精神卫生资源相对人们日渐增长的精神卫生服务需要严重匮乏。
1.3 服務经费投入不足,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
随着国家686精神卫生项目的开展,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我国目前的医疗保障体系的不健全,经费投入的不足以及患者的医疗负担的加剧,我国的精神卫生机构没有承担起相应的公共服务职能,阻碍了精神卫生的发展。
2 精神卫生医疗管理的策略
2.1 建立和完善精神卫生人才流动及培养机制
综合医院的精神科要对从事精神卫生服务的人员做好职业培训,提法其服务的意识和技能。安排高职人员下社区服务,以及社区精神卫生工作者到综合医院参见学习进修,使人才得到流动,促进社区精神服务的建设发展。
2.2 建立医院—社区一体化的精神服务模式
通过社区精神工作的诊断,及时发现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再经医院的精神专科进行治疗,再经社区医师对其康复情况进行相应的跟踪,使精神病患者得到及时充分的治疗和康复,使现有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通过建立医院—社区一体化的精神疾服务模式,进行相互转诊,康复跟踪,为患者提供优质的精神卫生服务。
2.3建立精神卫生服务管理制度和规范
我国是法治社会,有法可依,依法管理是法治社会的体现。近几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2015年)》等一系列关于精神卫生管理的法律条例,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草案)》, 法律文本共七章八十五条,自2013年5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全国统一性的精神卫生法规。法律文本共七章八十五条,自2013年5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全国统一性的精神卫生法规。其中,明确规定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不得侮辱虐待精神障碍患者等一系列关于精神卫生管理的法律条文,被视为立法重大突破。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已成为新形势下我国的精神医疗卫生的发展趋势,大力发展和完善社区精神服务十分迫切,精神卫生医疗管理的意义重大。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需要社会各界的扶持,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完善医院—社区一体化的精神服务模式,提高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积极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使精神疾病患者得到充分有效的救治,减轻患者的痛苦,营造和谐安宁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MayouR,HavonK:Psyehiatriedisorderinthegeneralhospital.BrJpsychia1986;149:172-190
[2]SilverstonePH:PrevaleneeofPsyehiatriedisordersinmediealinPatients.JNeryMentDis.1996;184:43-51.
[3]吴文源,季建林主编.综合医院精神卫生.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6-48.
精神卫生防治政府公共职能探讨 篇7
由于对政府在精神卫生防治中应承担的公共职能定位不明,我国精神卫生服务投入不足与相对过剩并存,卫生服务资源的使用效率较低、缺乏针对贫困人群的保障[2]。本研究试界定精神卫生防治中属于公共卫生的服务职能和范围,明确我国政府在精神卫生防治中应承担的公共职能,为进一步制定精神卫生防治财政保障机制和加强相关管理提供参考。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根据“东、中、西”兼顾,“南、北”结合的原则,选定吉林、河南、四川、浙江4省作为4个调查点。调查对象为每个调查点的省级、地市级、县级卫生、民政、劳动与社会保障、财政、公安、残联等政府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每个调查点的省级、地市级精神卫生机构的主管防治工作副院长和精神卫生工作人员。
1.2 方法
调查精神卫生防治开展情况和进行政府公共财政投入意向调查。定性调查主要采用访谈法,内容为各级精神卫生机构开展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的情况,当地政府部门对精神卫生防治的认识,对政府在精神卫生防治中责任的认识,共访谈16次。定量调查主要是收集参加访谈的政府工作人员和精神卫生工作人员对公共财政投入的意向,共发放问卷128份,当场全部收回,回收率为100%。
2 结果
2.1 精神卫生防治主要工作
据调查,目前我国在精神卫生防治方面的主要工作为:(1)重性精神障碍的规范化治疗;(2)心理问题干预(包括成立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咨询中心);(3)防治网络建设和管理培训;(4)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5)广播电视专题讲座和现场咨询;(6)媒体报导;(7)青少年家长培训班;(8)各类患者补助和医疗保障政策;(9)免费服药和免费必要检查;(10)特定人群患者的救助;(11)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12)就医环境改造及基础设施建设;(13)设备引进;(14)社区工(农)疗站建设;(15)制定精神卫生发展和工作规划。
2.2 政府公共财政投入意向
公共财政投入是政府履行其公共职能的重要表现。调查政府工作人员和精神卫生工作人员对于政府公共财政在精神卫生防治中的投入意向,可以了解、分析其对于政府应该在精神卫生防治中承担何种公共职能的看法。
2.2.1 对供方的投入意向。
调查所得,目前赞同政府公共财政对供方进行补偿的主要意向为日常运作费用、基础设施建设费用、设备购置和维持费用三个方面。
2.2.2 其他投入意向。
在回答公共财政其他投入意向时,被调查者的回答主要集中在表1所示的9个方面(按提及人数排序)。
其中精神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健康教育、人员培训、科学研究、情况调查、危机干预和信息网络建设。
其他投入意向主要集中在:对患者个体的投入、对患者的管理、精神公共卫生服务、康复机构建设和部分补贴和倾斜。被调查者认为政府的公共职能主要体现在对于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可及的精神卫生服务和提高精神卫生服务的公平性。
3 讨论
3.1 部分精神卫生服务是公共卫生服务
由于大多数精神障碍至今病因和发病机理不明,精神障碍的防治主要依靠干预、治疗和康复措施。某些重性精神障碍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出现难以预料的自杀、自伤或伤人毁物等行为,对社会具有潜在的危害性,具有负外部性。而政府对具有负外部性的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具体体现在对具有肇事肇祸倾向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免费服药和必要检查、建设防治网络和对患者进行有效管理等。
3.2 追求身心健康是精神障碍患者的基本人权
追求身心健康是公民的基本人权,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工作目标“人人享有健康保健”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保证公民的健康权利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确保社会和谐和稳定的基石。
精神障碍患者病程长、致残率高、经济状况差、就医率极低是其普遍的特点,其健康权力也必须得到保障。而为了保障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权力,政府必须承担起精神卫生服务中供需两方面的公共职能,提供可及的精神卫生服务和提高精神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具体体现在政府的各类保障措施、培养专业人才、重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重点人群的心理行为干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
4 对策与建议
根据现场调研结果和理论分析,定义我国政府现阶段在精神卫生防治中的公共职能和主要任务如表2所示。
在明晰了政府在我国精神卫生防治中应承担的公共职能之后,对政府应该担负的责任进行财政保障,促进我国精神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广岐.我国精神卫生资源投入与精神病医院经营管理[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5,6(9):113-115.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设计回眸 篇8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是一家具有70余年历史的大型精神专科医院, 床位总数近2000张, 分为市区和近郊两个院区, 分别占地约60亩和130亩。
院长黄继忠在医院的基本建设上把“以患者为本, 安全、美观和人性化”作为基本理念放在第一位。
“设计时, 需考虑把潜在的暴力伤害行为或自杀行为的伤害控制在最小的程度, 比如, 内墙和地面的阳角必须采用圆角形式;精神科门诊诊察室应特别设计紧急逃生门, 每一间诊察室之间应有一扇相通的小门来防止受到意外攻击发生时的可能伤害;医患交流场所的设计要考虑到双方都安全。”
黄继忠强调, 在这样安全的基础上, 下一步应体现人文关怀。
布局:兼顾流线、私密和隔离要求
对于医院的平面布局, 黄继忠告诉记者:“市区病房楼与医技楼间设计了一个连廊;医技楼与门诊楼则采用连体设计方案, 这种布局满足了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能同时使用医技设备的要求, 有效节约利用了医疗资源。而独立的教学楼、心理咨询大楼与后勤楼兼顾了医患分流、保证私密性、相对分隔等要求, 保证医院运行的安全和有序。”
环境:营造家庭式
美观宜人的环境能有效地稳定患有精神疾病患者的情绪, 促进康复。院内良好的通风、采光和日照条件对精神卫生中心很重要。主体色调选择上应避免过于鲜艳或压抑的颜色。“我们普通病房以暖色调淡黄为主, 老年、儿童和干部保健则分别采用其他暖色调为主, 如粉色、淡紫色和白色来满足不同人群的心理需求。室内灯光全部采用节能设计的新型光源, 以日光型色调为主, 既节约电能, 又给人以温馨感。”黄继忠说, 致力营造一种接近家庭式的宜人易居的环境, 是他始终的追求。
开放空间:进行细化设计
黄继忠介绍, 在开放空间上,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尽可能多地增加患者自由行动的开放空间, 并借助亚专科分类法, 对各专科患者的开放空间进行了细化设计, 很好兼顾了各类患者的需求。“对神经症性障碍、心境障碍患者实行全开放或部分开放的形式;对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尽可能增加集体活动的空间;对老年痴呆类患者则采取更多的人身安全保护和辅助生活护理设施;对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注重轻松活泼的格调。”
绿化设计:调整树种, 增配草坪
绿化方面,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市区院区在保持绿化面积不变的前提下, 考虑到建筑结构和风格的改变, 将原来以法国梧桐树、广玉兰为主的高大树种调整为保留广玉兰同时间插桂花、樱花等观赏性树种, 配以四季常绿的草坪, 增加了建筑和绿化的层次感, 建筑物之间的空间明显加大, 环境更加宜人。
记者看到, 在近郊院区, 新建病房采用多点分布的建筑设计 (每幢4~5层楼) , 与原有病房建筑风格基本保持一致, 整个病房掩映于大片的绿化环境中。显然, 这是让长期住院的精神疾病患者有了更理想的户外活动空间和便捷的出入条件。新建独立的门诊大楼处于医院正门路口, 大大方便了门诊患者。在即将动工的科研大楼选择在郊区院区的南端, 安静的环境将各研究部门集中于一楼, 既便于管理, 又便于工作。
窗户:兼顾安全和心理体验
考虑到患者安全, 精神专科病房和门诊大楼的窗户设计大都采用栅栏式或狭长玻璃窗中轴旋转方式, 这容易给人沉闷、压抑甚至禁闭的感觉。但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 为照顾患者的心理感受, 促进患者康复, 采用了宽敞通透的整体玻璃窗户。
黄继忠说:“我们采用平移式或水平轴45度旋转方式, 并在平移式窗户上都安装了15~20㎝宽的限位装置, 既满足了光照、通风的要求, 为患者提供了好的康复环境, 又保证了患者的人身安全。同时, 窗户玻璃采用了高承压性的双层夹胶钢化材料, 这样能承受较大的重力或外力打击。”
这种玻璃在节能保温性方面是稍逊于双层中空玻璃的, 也不符合目前节能减排的设计要求, 但黄继忠却认为, “精神专科患者的安全性必须是第一位的, 节能必须在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予以充分考虑。”
病房:特设单独盥洗室
记者发现, 每一间病房都有独立盥洗室, 包括淋浴、盥洗和如厕设备。这种设计改变了常见的一个楼层只有两个公共厕所的格局。
“安全吗?”记者疑问。
“使用至今, 没有发生任何患者安全问题。”黄继忠说, 这样的设计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安全防范理念, 给予精神疾病患者与综合性医院患者同样的洗漱条件, 大大改善了住院患者的起居状况。
另外, 病房在设计上还有很多特点:内墙转角采取了圆弧状90度夹角, 以减少患者因自伤可能造成的损害;门禁系统采用了掌纹和密码结合的电子卡片管理, 进入时须提供掌纹和密码, 出病房时须使用IP卡扫描, 有效地实现了对患者出入的控制。
护士站:与控制中心一体, 半封闭设计
都江堰精神卫生中心设计探索 篇9
一、项目概况
都江堰精神卫生中心项目的特点是投资小、时间紧、任务重、工期短。新址在地震重灾区, 占地25亩, 场地条件恶劣, 投资控制严格, 设计时间与周期非常紧张。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2000m2, 是一个集医疗、疗养、心理康复、心理咨询于一体的200床精神卫生中心。医院位于成都与阿坝州高速公路附近, 服务人口64万人, 担负着附近30公里甚至更大区域的医疗任务, 设计门诊流量300人/日, 咨询量为70~80人次/日。
二、设计理念
精神卫生中心的设计力求在努力减轻患者生理、心理痛苦的同时, 为医护人员、患者提供一个基本安全的工作、治疗环境。主要体现在以下4点:
(一) 关怀与保护
以人为本, 关怀患者和医护人员;尊重特殊人群和普通人群的隐私。
(二) 集成与共享
集成:建立诊查—治疗、护理—康复—活动、心理咨询—生活管理等功能体系。
区域共享:病房、一级病房、康复活动室与护士工作站共享。
设施共享:医疗设备、健身康复共享。
人力资源共享:优势人力资源、专家、工作人员全院共享。
(三) 便捷与安全
从大处着眼, 从小处着手。从建筑使用空间、设施到每个细部, 处处为患者的使用、医护人员的工作提供便利。
保证安全, 包括设施的使用安全、生活安全、人身安全、卫生防疫安全及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四) 实用性与可持续性
从安全、共享、隔离、控制上下功夫, 处理好需求与标准、功能与流程、建造与运营的对应关系, 采取先进技术与措施为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三、总体规划
(一) 交通组织
结合基地内人流交通、功能分区、隔离与控制、洁污分流、应急作业的流线组织, 采取以下交通组织方法:
交通流畅, 使各功能区从局部到整体的联系畅通、便捷, 易于控制管理;
分别出入, 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状态、不同病况采取相应措施, 提高公共卫生防疫安全;
道路环通, 院区内道路在各功能分区环通, 沿建筑四周环通, 便于功能的衔接、消防等应急作业。
1. 人流流线
门诊人流为医院最大流量之一, 在设计中适当地分散人流, 为来院就诊的患者提供便捷、安全的流线。
住院人流由护理人员陪同经过探视大厅到达所在病房。
医、技、护人员, 管理人员, 后勤人员因工作场所稳定, 流线较固定, 拥有各自独立的动线, 并且根据医患流线分离原则, 设计在功能的外围。
2. 车流流线
门诊楼南侧设置两个停车场, 左侧供门诊使用, 右侧供行政人员使用。
消防车可沿建筑四周道路流畅通行, 应急作业。
3. 物流流线
供应车流线设在院区西侧, 供后勤车辆定期、定时、定线路作业。
废弃物车定点、定路线、定时作业。
(二) 功能分区
根据精神病临床医学需求, 精神卫生中心主要分为门急诊、医技、住院、康复、行政、后勤六大区域。其中心理门诊独立设置, 护理单元与康复诊疗区联系紧密又相对独立。
充分考虑患者的私密性, 保护患者的病情信息, 保证患者活动区域不为外界打扰。
另外, 兼顾医护人员私密性, 将医护人员工作休息区独立设置, 在保证对患者监护的同时又相对安静。
四、建筑设计
设计思路:隔离、共享、控制、安全。
(一) 门急诊区
门诊从精神病患者特点出发, 心理咨询门诊设单独出入口, 符合保护隐私的需求。共设4间门诊, 一人一诊。患者等候室应在交通流线外, 并采取了一些满足轮椅使用要求的措施。
工作人员辅助区提供方便的通道至厕所与更衣室。在每个工作区的邻近处, 设安全室或橱柜, 以确保员工个人财物的安全。
(二) 医技区
提供日常体检及突发事件时诊断使用的设施。影像科设在病房楼与门急诊连接处, 方便资源共享。
按基础要求在门诊二层配置B超、心电、脑电等, 方便门急诊患者与住院患者设备共享。
(三) 住院区
1. 普通护理单元
由于患者特殊性, 淋浴、厕所集中设置, 厕所门向外开;每位患者在自己的病房内应有独自的衣柜、锁柜或壁橱, 用于挂衣服或存放个人财物。
2. 老年病、阿尔茨海默氏症及其他痴呆病单元
每间病房应有备用的毯子、枕垫和内衣裤存放处。设施牢固, 不易破坏, 没有人员藏匿的可能性。护士呼叫系统的呼叫按钮插座应能方便地拆下或盖上。在每个护理单元内提供轮椅贮藏室。
3. 一级病室
为了减少脱逃、藏匿、自残、伤害他人或自杀的潜在可能性而设计, 应限制患者到厕所、淋浴间与衣柜处。
处于发病期 (对周围环境及人群有危险性的时期) 的患者, 需要对其独立观察并实施监护。
精神病患者入口处设安全前室或出入口, 为警察与法庭工作人员提供方便, 并保障其人身安全。
(四) 多功能康复治疗活动室
康复治疗主要是为了心理功能的诊断与处置, 也可用于身体功能不同程度的恢复, 位于护士站南侧。医院内设置许多康复设施, 主要分为理疗、劳作、教育治疗、音疗几大功能。
五、装饰要点
(一) 门
门宽:新建工程中, 患者出入门的宽度不小于1.1m。
门开启方向:患者私用洗浴或淋浴间的门应朝外开, 以便员工应急进入。
闭门器:除非要求, 否则不采用。闭门器的理想位置应在护士站的可监控范围内。
门把手:门把手在门被拴住位置时应向下。
(二) 窗户
所有玻璃窗 (内部和外部) 、借光窗、玻璃镜子均应由薄片层组成的安全玻璃和夹膜玻璃制成, 或用聚碳酸酯碾压板或安全隔板保护;禁止使用窗帘;外窗采取可开启但防止钻爬的构造。
(三) 家具
如有衣架或挂衣钩, 它的设计应减少患者受伤的机会。
家具的结构应能承受一定作用力, 避免被轻易损坏。
抽屉拉手应为凹穴形式, 以减少用作打结点的可能性。
(四) 洗浴室的硬件和附件
淋浴器、蹲便器与洗涤盆的硬件及附件, 包括扶手和如厕用纸的支托器等的设计均应特殊考虑, 防止患者受伤和自残等伤害。
毛巾杆、浴帘杆、形成杠杆的把手不应设置。
(五) 吊平顶
浴室内, 吊平顶应有足够的高度, 使患者无法触及或避免患者触碰造成伤害。
浴室内, 任何卫生管道、其他管道或其他有潜在危险性的部件都应设置在吊平顶之上。
在病房和浴室内, 吊平顶的检视板应有安全性, 或有足够的高度以防患者触及。
(六) 喷淋头及其他
在非监控的患者区域, 喷头应为内置型或可减少患者触及可能。
在患者私用的浴室内, 空气分布装置、灯具、喷淋头和其他附属物应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六、结束语
浅谈精神卫生中心的电气设计 篇10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年代,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 各种竞争和风险也不断加剧, 现代人长期生活在高度紧张的环境中, 精神压力变大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据卫生部信息, 我国精神疾病的患病率逐年递增, 由1970年代的5.4‰, 1980年代的11.1‰, 上升到现在的13.4‰, 目前我国精神疾病患者已超过1 600万人。
精神卫生问题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 而精神疾病的防治和康复需求也被作为新的社会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作为设计人员, 应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一个安全可靠、方便舒适的就医环境。下文就电气安全、用电管理及人性化设施等几方面简要阐述一下精神卫生中心的电气设计要点。
1 精神卫生中心护理区的特点
要进行电气设计, 首先要了解这类建筑的功能构成及特点。精神卫生中心的护理区分为急重症护理区和普通护理区两部分。急重症护理区主要针对较为严重的精神紊乱患者, 他们通常表现为精神极度兴奋、冲动, 或是精神类的药物中毒以及严重的躯体疾病伴发精神疾病的患者或强送患者, 通常由受过特殊训练的医护人员将其安置在一个单独的、有特殊设备的区域内对其进行监护。普通护理区主要收治病情较轻的患者, 一般采用标准化的设计单元, 根据病种和治疗方式又分为若干护理区。
精神卫生中心的护理单元通常包含护士站、治疗室、医辅用房、公共交通区、病房区、病人活动区 (一般为楼层走廊) 等。笔者设计的精神卫生中心的病房层大体布局如图1所示。
普通护理区的病房一般为封闭式, 只在门上或走廊墙上设置观察窗口, 内部设施近似家庭生活空间, 有较强的私密性。重症护理区的病房一般为车厢式或半隔室, 病房与走廊间采用玻璃隔断, 不设置病房门或设置开启式玻璃门, 病区的病人可各处走动, 私密性较差。
2 电气设施的设置
2.1 重症病区
根据重症病区内患者的特点, 配电箱均设置于护士站或层电气间内, 病房内设置荧光灯, 在病房内侧门口处及走廊内设置夜灯, 为避免发生意外, 电气设施均尽量减少突出面, 灯具均应选用嵌入式。房间内不再设置灯具的控制开关, 均由护士站统一控制管理。为方便特殊情况下移动式医疗设备用电, 一般每间病房内根据床位数不同, 设置一至两组强电插座 (距地0.3m高处设置) 。病区内不设置弱电插座。重症病房布局如图2所示。
2.2 普通病区
普通病区内电气设施的设置与重症病区相似, 不同之处在于病房内的电气设备更加丰富, 由于普通病区患者一般具有行为能力且基本能生活自理, 为方便患者生活, 使他们感受到家庭般的舒适温馨, 病房内还设置钟表, 网络电话及电视等。照明灯具可在房间内部进行控制, 方便患者使用。普通病房布局如图3所示。
2.3 活动区
精神卫生中心一般为封闭式管理, 病人的活动一般在走廊和餐厅内进行。为方便护士夜间巡查, 走廊墙上设置夜灯照明。在非用餐时间, 餐厅兼做活动室使用, 内设强电插座和电视插座等。
除此之外, 病房楼内单设一层作为患者活动的房间, 包括书画室、手工室和音疗室等。这些房间是患者治疗的重要场所, 内部电气设施应尽量简单, 除音疗室设置广播音箱外, 其余各房间仅布置照明灯具即可。
3 智能管理
精神疾病患者由于自身的无意识行为而容易受到伤害, 在电气设计时, 利用现代化的电气设施来保障用电安全。
3.1 智能用电控制系统
精神卫生中心病房、走廊、餐厅、活动室等的用电均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在楼层护士站内设置智能照明控制器, 患者生活区域内的各用电回路, 包括照明用电、插座用电、空调用电等均由智能控制器统一集中控制。采用智能控制器基于如下几点考虑:一是方便医护人员对用电时间、用电设备的统一管理, 通过控制房间照明、夜灯、走廊灯的用电, 患者的作息时间便可由护士站统一控制;二是对于患者的用电安全能提供切实保障, 如患者的电脑, 手机等设备需要充电, 病房插座的用电在护士站可以分房间、分时段控制, 确保患者在有行为能力时提供电源, 为安全用电提供保障;三是可以在病房需要移动式医疗电气设备时提供插座电源, 这对于重症护理区具有重要意义。另外, 基于精神疾病患者的特殊性, 空调插座回路应在每个房间分设回路进行控制, 使管理方便灵活。
3.2 门禁管理系统
为了探访者的安全, 在病房层出入口处设置门禁管理系统。对讲门设于护士站与电梯前室之间, 来访人员进出病房层时需由护士站的医护人员进行确认方能进入, 同时也能确保患者不能自行离开病区。该系统采用数码总线形式, 对讲分机设于各层护士站, 具有对讲、求助、防暴报警等功能。对讲系统如图4所示。
4 人性化的电气设计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 人体的一切生理过程都受心理活动的调节和影响, 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生理过程会产生良性调节和影响, 良好的医疗环境可以帮助病人消除或减轻心理压力。在电气设计时, 应考虑患者的心理需求, 为他们提供人性化的医疗环境。
4.1 病患区灯具选用带棱晶面的灯具
病患区的照明环境不仅要照度充足、均匀, 还应尽可能地避免眩光。眩光是由于亮度分布或亮度范围的不适宜或存在极端的亮度对比, 以致引起不舒适感觉或降低观察细部或目标能力的视觉现象。普通荧光灯眩光比较严重, 如果人眼长期接触到眩光, 就会感到眼晕、头晕等不适。在这种条件下生活, 会产生厌烦、急躁不安和疲劳, 尤其对精神疾病患者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带棱晶面灯具的反光罩可以反射均匀平行光, 使光均匀输出, 从而实现无眩光照明、无光污染, 且均匀度高, 很好地解决了眩光问题。在患者躺卧的区域内, 如病房、走廊、治疗室等处均设置带棱晶面的荧光灯具, 优化患区的照明环境, 减轻患者的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
4.2 精神卫生中心监控系统采用隐蔽型针孔摄像机
为了医护人员实时监控病区患者的情况, 病房、走廊及活动室内应设置监控摄像机。精神病人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 他们在精神上更加渴望被尊重, 在普通摄像机监控下的生活显然会使病人的情绪更加焦虑不安、烦躁紧张, 为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 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监控系统应采用隐蔽型针孔摄像机。针孔摄像机体积小, 可隐蔽性好, 患者不易发觉, 使医护人员能够方便顺利地监控病房情况, 紧急情况能够被及时发现, 避免意外发生。
4.3 恒温热水系统
为了避免患者饮用水及沐浴时烫伤, 病患区开水器、淋浴热水器均采用恒温热水控制系统, 无论水流、水压怎么变化, 出水温度都与设定温度保持一致。
4.4 背景音乐系统
利用优美的乐曲进行治疗, 通过产生快感的音乐节奏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 从而直接影响人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节奏, 达到治疗的目的。音疗室是针对不同病情患者在此房间内令其聆听特选的音乐来进行治疗, 但是患者在音疗室的时间有限, 空间也受到限制, 为了更好地利用音乐疗法, 在患区走廊内也设置嵌入式广播音箱, 在不同时段播放背景音乐, 使患者情绪稳定, 促进大脑若干部分的活动平衡, 对神经系统有良好的刺激作用。
5 结束语
精神疾病患者是一类特殊的弱势群体, 他们更加需要社会的关心和人们的理解, 作为电气设计人员, 应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 利用现代化的电气技术, 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
摘要:笔者结合曾设计过的精神卫生中心, 对精神卫生类建筑的电气设计要点进行分析、探讨和总结。
关键词:精神卫生中心,电气安全,用电管理,人性化设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16-2008)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2]标准编制组.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13)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 4.
[3]北京照明学会照明设计专业委员会.照明设计手册[M] (2版)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精神卫生 篇11
关键词: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焦裕禄在行走的期间发扬的精神是非常伟大的,他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地的事情,但是一件件小事组成的精神足以让我们去尊敬学习,他不仅改变了人对待三害的态度,更在思想上跨越了一大步,这些精神上的食粮让人更加坚韧,发展自我品格,从而突破自己原先的层面。对于一个人来说,可以没有权利与财力,但是重要的是实实在在,为大家的利益着想,可以说放在如今是很难的,所以学习这些精神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要理解到工作并不是赚取利益的目的,更多的则是负担跟职责。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无一不向我们昭显着它巨大的影响力,人不会轻易忘记某些表面朴素内在却震撼所有人的人,学习与继承发扬这些精神也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事情。
1、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彰显民族骨气
焦裕禄精神的核心在于心里装着全体人民,一个人要多么伟大才可以做到心里装着全世界却唯独没有自己,倡导这种学习精神的举措无疑带动的是整个社会群体的素质,始终贯彻落实服务群众的风范,要认清自己的价值所在,不断培养公仆精神。在整个大环境下摆正自己,将行动力放在首位,身体力行铸就服务的最高准则,对人来说,可以默默无闻的度过长时间的工作从而形成这种习惯,但是也同样可以以一个新的精神面貌改变周遭的生活环境,精神是一种心灵上的依托。关键是要弘扬焦裕禄的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精神,在宣传的力度下人们自然会受到感染,这种作风是值得信任的,树立勤俭的高大形象,在这种精神的渲染下,形成铁人一般的风格。
2、贯彻落实三项精神的核心意义
要坚持公正公平的精神,将一切出发点定义在求实上,这是最基础的品格素质,防止搞不切实际、急功近利心理,始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有时一件小小的事情造成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所以在做每件事情前都要先考虑后果,将事情从头到尾的想清楚才是学习这种精神的开始。对我们来说,学习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真正正的落实到行动上去,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可以得出:水能载舟,易能覆舟,这个小小的道理也告诉我们不得急躁,最起码的意识要清晰,从一言一行的小事做起。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体现了一种崇高的境界,在这种追求下,我国的发展才能如此迅速,石油目前是我国很重要的一项资产,石油的发展担负着我国能源命脉,这是我国独特的文化与政治,石油的发展正式展现了大庆精神与铁人精神,在这种历程中,所感受到的精神是不断积累的上千上百人的精髓,只要继续学习这种精神,那么就能为事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精神动力。想要担起重任,就要全力贡献出自己,发扬各种美德与精神,不断的传与他人,这样这种精神的延续才不会断开,才会源源不断的产生出新的感悟与精神,这才是真正的学习传承。
3、继承延续三项精神,铸就铁一般的意志
要本着为人服务的决心,而不是只为了利益而去,对自己一定要定位好,要严格的控制衡量自己,要有高要求的决心,作为高层人员要为民务实,在如今的社会中,我们更要主动去深入挖掘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自己去参悟其中的意义,因为以往的精神是老一辈在困难条件下自主创立的一种历程,在历程中表现出的行为以及语言,这种无声的行为代表的就是这种精神,同时也需要新一辈的人自己去领悟出新的东西来。在那时仅用3年时间就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给中国人争了光,那么支持他们的是什么,就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而如今,要依靠科学的力量再突破这样的难关,就必须要继承这种精神,接着拿出劲头充盈自我不断发扬这种精神是每个中国人的职责所在。这些精神产生于我们之中,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在学习过后就是继承,要真正的了解其中的含义与历程,对我们来说,这些精神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是长远发展的平台,缺少了这些精神,那么也不会有现在的成就。要让大众充分了解到精神的本质所在,全民进行学习并集成精神的活动,让社会上形成良好的风气,感染每一个人,能让千千万万个人继承这些精神就是我们的目的。
我们如今要加强作风建设,学习并弘扬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要有广阔的胸襟,奉献社会,造福人民。让艰苦奋斗的精神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要实事求是,在对事情进行调查时要认真仔细,实际的做出成果来,以结论来证明精神存在每个人的身上。也许还有很多对三项精神还不了解的人,但是只要去做了,带领着后继的人,那么这个大潮很快就会席卷整个地区,这才是继承的真正含义所在,并不是空谈,而是实际的看出它的影响力。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整个人才是端正的,只有端正的人才能领悟到精神带来的充盈,作为中国人,每个人都要尝试去触碰,都要去学习,都要去继承并将它们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努力加快大庆科学发展——大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究会成立大会[J]. 大庆社会科学. 2006(04)
[2] 孙宝范.发挥“能源”优势 建设精神家园[J]. 大庆社会科学. 2005(05)
[3] 王昆.继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开创油田可持续发展新局面——在纪念王进喜诞辰85周年座谈会暨《走近铁人》首发式上的讲话[J]. 大庆社会科学. 2008(06)
[4] 史金龙.传承大庆精神,为创建百年油田提供支持[J]. 大庆社会科学. 2009(01)
精神卫生 篇12
在1991年, 尼泊尔提交了第一份关于“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的报告, 这一报告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重视。1992年, 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发起、由世界卫生组织确定, 把每年的10月10日定为“世界精神卫生日”, 旨在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 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 消除公众的偏见。随后的十多年里, 许多国家参与进来。至今, 已先后举办了10多届活动, 结合现实情况和精神卫生的需要, 确定每年的活动主题, 如1996年的主题是:“积极的形象, 积极的行动”, 1997年的主题是:“女性和精神卫生”, 1999年的主题是:“精神卫生和衰老”, 2000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健康体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 2001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行动起来, 促进精神健康”, 2002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精神创伤和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200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抑郁影响每个人”, 200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乐心情, 健康行为”。2000年, 我国开始大规模开展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在随后的几年中,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精神卫生、心理健康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精神卫生】推荐阅读:
精神卫生政策09-22
精神卫生工作人力资源05-30
精神卫生工作情况汇报10-10
精神卫生法最新细则08-07
我国精神卫生立法若干问题研究08-12
精神心理卫生自评量表10-20
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08-12
世界精神卫生日的由来11-04
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心得体会09-13
“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总结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