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生命的拔节

2024-07-23

聆听生命的拔节(共11篇)

聆听生命的拔节 篇1

朱永新:现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曾任苏州大学教务处长、教授, 苏州市副市长, 民进江苏省委副主委。他是新教育改革的发起人, 被评为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教育时代人物”。20年来, 他在美国、英国、日本和国内发表有关教育的论文400余篇, 出版了多本论著。曾多次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省级研究项目并多次获奖。

近日, 本刊记者采访了新教育改革的发起人朱永新教授, 与他就新教育之“新”、新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新教育的拓展与深化、新阅读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朱永新教授所倡导的新教育实验正在改变着中国的教育, 他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深刻思索以及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 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

新教育之“新”

《中国教师》:新教育所倡导的成功观是怎样的?与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的现有成功观有何不同?

朱永新:新教育的理想是让所有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所以, 幸福完整就是我们的成功观, 这里面蕴含着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成功的人首先要是一个幸福的人, 其次还要是一个完整的人, 他不能仅仅为了分数、考试、就业、好的收入活着。

《中国教师》:新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区别在哪里?

朱永新:精英教育的成功者只是少数人, 其他人都是失败者, 这样的教育就像是让大部分人陪着少部分人读书, 只有那少数人有希望上名校, 其他人似乎都成了教育的失败者和牺牲品, 没有了方向。

新教育希望每个人都能成功, 每个人都能幸福, 每个人都能实现自我。背书、考试似乎成为现在教育的唯一道路, 但在我看来, 教育应然的状况是:让喜欢艺术的人从事艺术活动, 让喜欢手工的人做手工, 让喜欢做研究的人做研究。教育应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 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在教育过程中感受到自己是失败者。

《中国教师》:新教育所倡导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朱永新:新教育特别强调教师与学生、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 认为他们都是成长旅途中的合作者, 只是分工不同。教师因为比学生年长, 掌握的知识更丰富, 所以有责任把他所掌握的东西传授给学生, 去帮助学生更快地成长起来。严格说来, 教师与学生是合作者, 是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同路人。教师不能因为具有知识优势就凌驾于学生之上, 双方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而且韩愈在他那个时代就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 现在我们进入了网络社会, 成人与孩子之间的“知沟”正在逐渐缩小, 甚至有一些学生了解的东西还是教师所不了解的, 所以师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应该是一个平等互助的关系, 教师应该放下架子, 平等地跟学生交往。

走“近”新教育

《中国教师》:新教育的一个愿景就是希望能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那它面临着“应试教育”大环境怎样的束缚甚至是冲击呢?它自身的发展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朱永新:素质教育之所以会在当今的时代举步维艰, 就在于我们一直没有找到好的素质教育的方法。所以我们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倡导素质教育, 但直到今天都很难拿出一种教育模式然后理直气壮地说这就是素质教育。很可能现在的一些素质教育仍然是在用应试教育的思维安排课程、教学与评价, 所以依然受着应试教育的束缚, 无法突破。我们新教育共同体正是在努力地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素质教育道路, 在我看来, 我们的方向代表了素质教育的方向。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本质上是对立的, 一个是素质导向, 一个是应试导向, 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好的素质教育并不会畏惧应试。如果素质教育畏惧应试, 那这样的素质教育不会有生命力、影响力, 也不会被众人所接受。

当然刚才我所说的只是我们新教育在教育结果上对应试教育的一种超越, 但在具体的操作中, 还是会遇到许多的矛盾和困难。比如说, 很多人不了解新教育, 觉得新教育和其他的教育改革一样, 只是“赶时髦”的举动, 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这些人其实没有真正地走进新教育, 如果真正走进来了解我们, 会发现新教育除了理念之外, 还有许多具体的行动、许多特殊的课程, 可操作性很强。又比如说, 很多人不愿意去尝试新教育。有相当数量的领导干部、校长并没有很强的适应性, 往往是揣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 缺乏教育理想, 只求得过且过。

除了很多人不了解、不愿意尝试新教育会给我们推行新教育造成一定困难之外, 新教育自身的发展现状也不足以使它游刃有余地去对抗“应试教育”的束缚与冲击。新教育的队伍日益庞大, 已经有1 000多所实验学校, 人力、物力、财力就相对显得有些跟不上实际的发展。我们新教育是一个完全公益的项目, 没有花过一分钱做广告, 也没有收过实验学校的一分钱, 这样完全的公益性有优点也有缺点, 优点就是我们守住了一方净土, 没有把新教育作为盈利的工具, 只靠慈善基金来支持。虽然我们得到了很多企业家、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 但这些帮助对于一个庞大的教育项目的运作而言, 仍然只是杯水车薪, 制约了我们去进一步扩大影响。再者, 我觉得新教育本身还不是十分成熟, 还属于一个正在成长中的新事物。一项好的教育改革到最后必须要课程化, 必须要成为学校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所以我一直在强调新教育不是在“叠床架屋”, 它不是要在已有的学校教育里边加一个新教育, 而是新教育本身就是学校生活。比如“每月一事”应该成为德育工作的重头戏;“晨诵”“午读”“暮省”也应该成为固定的课程, 否则在原有课程上再加一个“晨诵”“午读”“暮省”就变成增加学生的负担了。所以我一直希望新教育能够成为学校生活“原生态”的一个东西, 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硬加上去的东西。但是现在新教育还没有开发出自己的数理化、史地生等学科课程, 在新教育课程化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目前我们正在筹建一个真正的新教育学校, 这个学校所有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都是“新”的。我觉得现在的新教育不能急躁, 要致力于打造一个“百年老店”, 哪怕创始人不在了, 它还在。

《中国教师》:我们看到现在新教育实验学校涌现出了许多素质、应试教育两不误的例子 (如常丽华老师的班级) , 但基础教育是有其常态规则的, 如果其他学校或教师要效仿、革新, 如何才能抓住教学改革的精髓从而保证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呢?

朱永新:常丽华老师用一个月的时间把语文课本身的基本知识都讲完了, 然后就开讲她的“在农历的天空下”“走进苏东坡”“走进孔子”这样的自设内容。这样的东西跟课本不是完全没有关系的, 它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去升华和拓展课本内容, 所以常老师的学生肯定要比其他学生知识储备充足。一学期下来, 她班上语、数、英3门功课全满分的孩子占了全年级的1/3, 班级平均分比年级平均分高了10分。

要知道, 常老师在5年前也是一个很普通的教师, 因为参与了新教育, 她开始每天用心地读书、用心地记录自己的生活, 渐渐变得有智慧。所以说, 如果想要进行新教育改革就必须全面地接触新教育, 在对它的教育理念、教育活动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后才能进行自主改革, 不能够简单地去照搬别人的成功经验。要成为一名新教育的教师必须要去阅读、去写教育日记。教师进行专业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 每日进行专业写作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 成为教育发展共同体的一员是“站在团队的肩膀上飞翔”, 这就是我们新教育的“吉祥三宝”。要成为一名成功的教师, 这三种努力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我们的教师不能简单地模仿常老师的教学形式, 而是要根据自己的教学能力, 根据自己对于学科的理解状况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是有一些东西是可以学的, 比如说让学生们每日给父母亲写信, 让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 通过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来形成共同的语言和密码, 从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常老师所呈现出的“快乐课堂”只是一种形式, 这样的教学安排背后是庞大的新教育理念系统及行动规划, 所以其他的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照猫画虎”, 而是要真正地去接触新教育、理解新教育, 然后可以从“晨诵”“午读”“暮省”这样的基本课程与行动做起, 先传承, 再创新。

走“进”新教育

《中国教师》:新教育的实行需要哪些条件?如何保证新教育实验的可操作性和易复制性 (不会因为城乡差距、生源差距、师资差距而产生效果上的大折扣) ?

朱永新:新教育是没有门槛的, 任何学校, 无论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 在新教育面前都是平等的。而且我们会优先对农村地区、薄弱学校给予关心和支持。

如果说一定要提一个要求的话, 我们会要求一个学校的校长有梦想、有激情。至于“硬件保障”, 我们会希望这所学校至少要有一个像样的图书馆, 因为没有书学生就无法阅读, 而且我们新教育希望那些书里能包含我们所推荐的图书, 毕竟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另外我们希望这些书能够有充足数量的副本, 比如一个班有50个孩子就必须要有50本书, 这样50个孩子就能同时读这本书。所以说, 图书馆是必要的。当然, 对于一些比较困难的学校, 我们也会赠送给它们很多的图书。现在我们就已经联系了一些基金会, 帮助贫困地区的实验学校建立“新教育图书馆”。

至于教育行政部门, 我觉得教育局长要亲自过问亲自抓, 然后要提供专门的经费保障。图书馆、行政支持、经费保障就是新教育需要的主要条件。

至于师资我们是没有特别要求的, 因为教师会在新教育推行的过程中成长起来。所以基本上可以说任何地区、任何学校都可以实行新教育, 只要和新教育研究团队保持联系, 就能够不断获得资源和指导。

《中国教师》:我们的教师要怎样才能成为新教育所要求的“达标教师”呢?

朱永新:我在《我的教育理想》这本书里写过“我心中的理想教师”, 我希望他们能够:胸怀理想, 充满激情和诗意;自信、自强, 不断地挑战自我;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充满爱心, 受学生尊敬;追求卓越, 富有创新精神;勤于学习, 不断充实自我;关注人类命运, 具有社会责任感;坚韧, 刚强, 不向挫折弯腰。

当然, 我不可能要求所有的教师都达到这样的“高要求”, 但是我心里会有一个对新教育教师的基本要求, 那就是要去“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实际上,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个故事, 人生在世, 我们每个人都有使命把这个故事变成一个传奇。要把故事变成传奇, 首先就是要有一个榜样, 孔子应该是我们的榜样,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雷夫应该是我们的榜样, 身边的常丽华老师应该是我们的榜样。每个人的生命都可以找到一个“原型”, 很多人之所以没有生命的动力就在于他没有在心中建立起这样一个“原型”, 因此就会找不到方向。那些伟大的人心里面有形无形地都会有一个“原型”存在。所以可以这么说, 新教育的合格教师心中都要有一个榜样, 然后在见贤思齐的过程中不断缔造自己生命的传奇。

新教育的“达标教师”必须要热爱自己的文化, 不断去接近中国文化的精粹。不能仅仅满足于传授一些破碎的知识, 而是要自觉地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 去守护我们的中国文化。教师的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都只是一种形式、一个抓手, 教师成长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成为一名文化守望者与传承者。

《中国教师》:新教育实验是新教育理念的一种执行, 但目前的新教育实验似乎更多地集中在小学教育阶段, 以阅读为实验的突破口和侧重点, 当在其他教育阶段推行新教育时, 实验侧重点会发生什么转变吗?此外, 小学阶段所面临的升学压力毕竟较小, 因此, 当新教育实验推行至初中、高中阶段时, 遇到的困难和阻力较之小学阶段有什么不同?

朱永新:其实现在的很多幼儿园的教育活动都是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就全国范围来看, 用新教育的理想去开展教育活动的学校也要远远超出1 000这个数字, 我碰到的很多校长都说, 虽然他们学校没有正式参加新教育实验, 但所开展的教育活动与新教育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而且也比较认同新教育的理念, 会按照新教育的一些活动方式去设计自己学校的教育活动。

从长远来说, 我希望新教育能够向下延伸, 延伸到教育更加基础、更加初级的阶段。比如说它在学前教育阶段可发挥的空间就很大, 因为童年的秘密远远没有被发现, 童书的价值远远没有被认识。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看大, 七岁看老”, 足见童年阶段是奠定一个人人生走向最关键的时期, 所以新教育要向下延伸是肯定的。阅读仍然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新教育的突破口, 但是这里说的“阅读”与小学阶段提倡的那种阅读在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不同。我认为新教育的很多理念在幼儿园都是可行的, 比如“晨诵”“午读”“暮省”这样的儿童课程在幼儿园就完全可以实行:早晨教师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诵读《千家诗》这样的文学经典, 中午给孩子们讲故事, 傍晚让孩子们用绘画的方式把今天最喜欢的故事画出来, 对他一天的学习生活做一个总结。教师的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形成教育共同体是完全可以移植过来的。“每月一事”同样可以应用在幼儿园教育中, 只要注重一个教育内容难度梯度的区分即可。

就目前我们的新教育推行情况而言, 初中的新教育实验开展得还是不错的, 但高中的新教育推行起来难度较大, 毕竟它要面临着十分巨大的升学压力。在我看来, 任何一个教育阶段都可以进行新教育, 只是一些教育活动的内容可以根据教育阶段的不同而进行适当的调整, 但阅读一定是要一以贯之的。目前我们尚未开发出特别适合高中阶段的课程, 所以要在各教育阶段都实行新教育对我们来说还需进行更多的研究, 新教育的普及依然任重而道远。

《中国教师》:目前新教育实验是以学校教育为改革对象的, 日后是否会考虑渐渐涉及其他教育领域?目前有没有一些行动思路和规划?

朱永新:新教育现在已经逐渐在向学校教育之外的家庭教育领域拓展了。大约在2005年的时候我们新教育就开发出名为“新父母”的教育活动, 让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是新教育很重要的一个理想。我希望未来的新型学校不同于现在学校的管理模式, 能够让父母亲完全参与到学校生活中来, 从而形成“故事妈妈”“诗词妈妈”这样的全新教育角色。教师、家长、孩子应形成一个三方合作的成长共同体, 让家长也能成为教育资源, 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景象。如果能这样, 新教育实际上就促进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 完成了对家庭教育的改造。

新阅读:“悦读”生活

《中国教师》:能不能介绍一下阅读项目在整个新教育实验中的重要性?目前开展的新阅读活动都有哪些?

朱永新:我一直说, 新教育就算什么事情都不做, 把阅读这件事做好了, 对中国教育的贡献就已经够大了。阅读是新教育的重点, 也是新教育最重要的一个突破口。我们把“营造书香校园”作为六大行动的基础。在全国多所新教育实验学校里, “晨诵、午读、暮省”已经成为儿童的生活方式, 以读写绘一体化为特色的“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梯阅读已经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用伟大的童书滋润孩子们的童年已经成为新教育人自觉的追求。

《中国教师》:新教育实验把阅读作为一个很重要的突破口, 为什么我们的研究者们会那么重视阅读在新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呢?

朱永新:我在许多场合一直强调: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所以, 我发起的新教育实验, 首先要做的就是拯救阅读, 特别是儿童的阅读。

《中国教师》:你觉得在学校教育中开设专门的阅读课是否必要?是否足够?

朱永新:我认为今后应该把语文课分成几门课程, 阅读课会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门。此外还可以设写作课、口才课等等, 我还希望今后的语文课能够分离出中国文化课程, 像现在台湾地区所做的那样。

推行阅读教育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读什么”的问题, 所以我们在推出“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后还会继续推出一系列的书目, 比如“亲子共读书目”“中学生阅读书目”“教师阅读书目”“家长阅读书目”“公务员阅读书目”“企业家阅读书目”等等。我们打算用3~5年的时间把这些书目做出来, 从而解决“读什么”的问题。其次就要解决“怎么读”的问题, 所以接下来我们会成立一个名为“天堂鸟”的阅读基金会, 用以推广整个国家的全民阅读。我们还要把全国的妈妈们组织起来, 成立一个“故事家族”, 还要把全国的教师组织起来, 成立一个教师俱乐部, 使得阅读活动能够有组织地层层推进。

《中国教师》:在新教育实验中, 像“晨诵、午读”这样的活动使阅读活动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得以固定, 我们可不可以理解这是一个阅读课程化的过程?新教育实验中还有很多其他的教育实践创新, 当这些活动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固定组成部分时, 与其他课程会形成一种怎样的关系?是否会加重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朱永新:阅读不仅仅是语文课的事, 所有的学科都需要阅读, 所有学科教师的成长也都离不开阅读。新教育不是语文教育、阅读教育, 而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理念, 当新教育的理念落实到阅读上, 使阅读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相对固定的一个组成部分时, 实际上也为其他的每一门课程都提供了一个智力背景。

无论是阅读课程化还是其他新教育活动的课程化, 必然会与现有的课程形成一个碰撞, 但这种碰撞不是破坏性的, 相反带有积极的建设力量。比如我们的“每月一事”就可以与学校的德育课程相结合, 甚至替换掉现有的德育内容, 从而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的学校生活。从新教育的长远发展来说, 我们还要致力于打造2门综合性的课程, 一个是“公民课”, 一个是“新生命”课程。希望能通过“公民课”来向孩子们传达守法、合作、民主等理念, 培养合格的公民;通过“新生命”课程让孩子们懂得如何尊重生命、爱护生命。

当然, 新课程的出现不意味着就要取消现有的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课程, 但为了使新教育不致“叠床架屋”, 不致给孩子们增加额外的负担, 我觉得现在的学科教育应降低难度、缩减课时, 从而保证孩子们能够在基础教育阶段得到平衡的发展。为什么要降低学科难度?因为现在的学科教育是为“科学家”准备的, 而我则希望新教育能够为“人”准备课程, 让孩子们能够在对各种课程的体验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从而选择自己今后的侧重方向。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把所有的学生都捆绑在一起, 用培养科学家的标准去要求他们, 大部分学生都是痛苦的。未来的学校更应该像一个大的“超市”, 让学生们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设计自己的受教育方案。当然, 对现有学科及课程安排的改革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在目前阶段, 为了不使新教育成为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我们要注意, 第一, 做加法同时也要做减法。比如我们希望阅读能进课程, 这就意味着其他的一些学科课程得匀出一些时间给它, 而不是在原有学科和课时的基础上再加上阅读课。第二, 要变革原来的教育形式。比如将新教育的“每月一事”嵌入学校教育后, 班会、节日、庆典就可以改变原有的形式或内容, 围绕当月的“一事”来重新设计。而要让新教育变得“零压力”的关键还在于教师要走进新教育, 从教育中找快乐, 从反省中发现成长的契机, 从而带动整个新教育共同体的成长, 使新教育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生活方式, 使每个身在教育系统中的个体都能感受到顺其自然、其乐融融的氛围。

《中国教师》:成为一名新阅读教育者要具备哪些素质或特质?教师们要接受什么样的培训才能胜任新阅读指导者的角色?

朱永新: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新教育研究团队有过很多专门的论述。比如我们有一本书叫做《教师阅读地图》, 还有一个“教育在线”网站上的“网络师范学院”。“网络师范学院”现在已经有将近1 000名学员了, 全国的优秀教师都可以来参加这项在线进修项目, 所有的教程、资源都是免费的, 但要求学员要保证每周2个晚上的时间参与在线的共同阅读活动。

我们专门为广大的教师设计了一个合理的进修计划, 当教师们要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时必须要去阅读一些根本性的书籍, 这些根本性的书籍能够影响他们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对于根本书籍教师们要采用“知性阅读”的方式, 即用“啃读”的方法, 去批注、做笔记, 从而内化一本书的思想和观点。所以合格的新阅读教师不时还要扮演“啃读者”的角色。

《中国教师》:在新教育实验中开展的阅读活动是怎样进行效果评价的?

朱永新:说实话, 目前我们新教育在阅读评价这一块还没有完全做起来, 所以暂时还没有办法很轻易地对阅读效果进行一个评估。但是日后我们可能会逐步引进一些比较科学、客观的评估方法, 通过前测、后测等方式来对新教育前后效果做一个对比。这个对比的指标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目前我们只能做一些质性研究, 进行一些间接的评估。

《中国教师》:作为新阅读的研究成果, “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是向全国发布的, 它是否会成为许多教师的教学参考和教学工具?如果从新教育研究者的角度出发, 你觉得最广大的教师群体该怎样来利用这样的一份书目?有没有在应用书目的时候教师们要特别注意去避免的一些“误区”?

朱永新:这个书目还会不断完善, 每年都会公布30本基础书目, 都会在现有的书目基础上有微小的调整。教师们在利用这份书目去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的时候千万不能够用强行要求的方式, 因为用胁迫的方式让学生们阅读是没有用的, 而且还会适得其反, 使孩子们对阅读产生厌恶。所以教师们的主要工作还是应该让孩子们养成一种对阅读“欲罢不能”的兴趣, 更多地用自己对书籍的喜欢去感染孩子们, 让他们也形成对书籍的好感。

《中国教师》:目前, 全国各地正在兴起一股“诵读”热, 许多学校也已经将阅读作为了校本课程、区域课程的首要选择, 新阅读在理念、内容和形式上与其他的阅读有什么区别?

朱永新:“诵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它利用了儿童早期的记忆优势, 使一些经典能够融入他们的记忆中甚至性格里, 从而影响他们的意识和行为方式。但我觉得不足之处就在于现在轰轰烈烈的诵读活动与儿童当下的生活离得比较远。

我们新教育的“诵读”是更适合儿童的, 它分为晨间诵诗、日常送诗、生日赠诗和情境送诗, 注重让儿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新教育的“诵读”理念不是要儿童去记忆那些文字, 而是要让那些文字服务于儿童, 让他们能够感受当下的幸福与愉悦。我觉得这个比一般意义上的“诵读”又更进了一步。现在的一些“千人共诵”活动有些太形式化了, 很难保证每个诵读者的诵读质量, 是可以进一步去完善和改进的。在内容的选择上, 现在的很多诵读活动强调读“经”, 我觉得这些经典离儿童的生活是有一定距离的, 所以我更主张要注重内容梯度性的选择, 尽量选择一些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 更简明易懂、更朗朗上口的诵读内容。

永远在路上

《中国教师》:新教育研究者们常把新教育的推行比喻成“戴着脚镣跳舞”, 这意味着新教育势必会面对许多的阻力和压力, 新教育一直能够坚持不放弃的原因或者说动力是什么?

朱永新: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 作为一个教育人, 尤其是一个长期研究教育、关注教育的有心人, 我对教育是有一种特殊的情感的。我一直赞同这样一句话, “仅仅靠理论去流芳百世是不够的, 除非你能够改变生活”。所以我一直坚持着去推行我所认同的新教育。

而从一个更实际的角度而言, 新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属于我一个人的了, 它是属于民族和国家的, 同时也是属于全国上百万的教师与孩子们的。走过了那么多的路程, 负载着那么多的期待, 新教育必须勇往直前, 坚定地走下去, 而且现在新教育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基金会, 自己的刊物, 自己的研究团队、行动团队, 这些都能给予我们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

聆听生命的拔节 篇2

细细地聆听,你会发现每个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生命拔节的声音。

正值青春期的我,会有些叛逆的表现,和母亲发生的一次矛盾,让我长大了不少。

没有太阳光芒的天空,是那样的阴暗。天空整个灰蒙蒙的,而我的心也灰蒙蒙的,不知为何心里总是特别烦躁。放学回到家,母亲已做好了饭,我吃了两口,感到不对胃口,有些生气地说:“这饭怎么这么难吃!”妈妈一听便念起“紧箍咒”来:“我做的饭不好吃,那什么好吃?饭店里做的好吃,你去那吃呀。我做的不好吃,你就不要吃,有本事,你天天去饭店……”我本来就特别烦,一听妈妈唠叨,不由的生起气来,把筷子往桌子一摔,冲妈妈喊道:“不吃了。”然后走进房间,把门狠狠地关上。妈妈也十分生气,在外面喊着:“不吃拉倒。”

下午上学时,老师正在讲课,突然切入到一个话题,是关于母爱的。老师在讲台上讲得特别动情,说母亲有多么多么伟大,有多么多么无私。这时老师突然停下来,说要给我们讲个故事,我一听要讲故事,就来了精神。老师当时的表情特别伤感,他先叹了一口气,然后慢慢说着,语调显得特别悲伤。“我那时候家里穷,没钱交学费,为了我上学,我母亲东借西借,每天干很多份活。我发誓一定好好学习,让母亲过上好日子。可是当我学业有成可以挣钱时,母亲却……母亲却去世了。”老师说着,眼角留下一滴泪,班里笼罩着悲伤的气息,没有人出声。而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上午的事情,我摔筷子,冲妈妈喊叫,妈妈生气略带悲伤的神情。这些情景像放电影一样涌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有些后悔。

“所以,现在你们的母亲还健在着,一定多为她们做些事。”老师的最后一句话,让我坚定了向母亲道歉的决心。

一回到家就看到饭桌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妈妈走过来说:“来,吃饭吧。”说着为我盛了一碗饭,好像上午的事并没有发生。我的眼睛湿润,低着头对妈妈说:“妈,对不起。”妈妈看着我,眼睛里也充满泪水,却什么也没有说。

立德树人,聆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篇3

一、教育就是在唤醒和激励中向生命幸福岛漫溯

初登讲台的我装出一副严肃的样子,其实面对和我一样同为独生子女的孩子们,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如何来获取孩子们的信任与敬佩。通过短暂接触,他们“狡黠”地发现了我的“友善”,对我玩起了“欺生”的把戏。上课时的挤眉弄眼、指手画脚、做小动作……这些我当然怒不可遏,将几个带头的孩子狠狠地训了一顿以后,却发现孩子们眼中的光芒在泯灭,难道是我做错了?就在这时临近退休的魏老师给我送来了“灵丹妙药”,她说其实孩子们并不是真的想捣乱,而是与生俱来就喜欢和老师亲近,用这样的方式在吸引你的注意呢!恍然大悟的我心头的阴郁瞬间释然,我开始尝试着用爱去和孩子们交往,做老师亦做朋友,和他们一起活动、游戏,随时抓住闪光点表扬他、鼓励他。教师节总会收到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卡片,我欢欣雀跃的同时也会回赠他们卡片,虽然给每个孩子回复卡片麻烦,我却用这样平等的举动播下爱与尊重的种子。用自己的真情和诚心来换取孩子们纯真的童心,这要感谢多年教育经验的老教师提点,唤醒我在之后的教育活动中不断感悟师爱的真谛并运用于实践。

我曾带过这样一个男孩,聪明伶俐,但讲话结巴,男孩的母亲因为他这一缺陷烦恼沮丧,曾多次找老师倾诉。我也是第一遇到这样的孩子,有点无计可施,可我却听到班主任周老师用这些话开导这个母亲:“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这些话不仅使这位母亲重拾希望,更让我眼前一亮,能把“结巴”这样的毛病当作是上帝的钟爱,这是一份怎样包容万象的师爱之心啊!之后的日子,我们就和家长共同携手,不断四处搜集语言训练方法,每天都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练习,数学课上我也总是留心给他发言的机会,问题也许不会太难,但能听到他并不很流畅的发言,老师和全班孩子们一起给他等待和掌声。有了说话的信心,课间我会经常拉着他,问东问西、做做游戏,其余的孩子也会主动参与,陪着他一起说笑,男孩的朋友越来越多,主动表达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如何在取得进步之后,帮助孩子继续保持,却又不骄不躁,学会说话又要学会做人,我们为孩子所做的这一切努力都源于班主任周老师的博爱胸怀的感染,感谢她让我懂得“爱一切的学生,爱学生的一切”中更深刻的含义,我相信今后我会做得更好,不断变换教育方式,深入了解家庭和教育背景,只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孩子的个性在爱的教育中绽放。

二、专业成长就是在读书阅人中相互切磋、携手共进

面对经济腾飞,教师职业倦怠等许多问题,学校积极响应教育局的号召,组织开展了“三师一建”师德主题活动,为了让教师身心都能够和谐健康地发展,学校不仅提倡我们读专业书籍,更倡导阅读充满人性光辉的书,例如,《读者》《团队精神》《态度决定一切》《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我还曾把最触动心灵的文章和体会在学期末的“读书交流”活动中推荐给全体教师共享呢!我校教研组还努力给老师们寻找学习的榜样,如特级教师苏雁芝、最美教师张丽莉等,学习他们的故事,共同分享身边教师幸福的教育人生故事,面对面交流,在学习中不断地激发老师们的工作热情。

跟着师傅学更是让我快速成长的捷径,在师徒结对、互帮共进的活动中,我的师傅张老师事必躬亲,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点点滴滴都令人敬佩,已有二十几年教龄的她,居然随时随刻都把口算卡片拿在手里,她总说孩子们的计算还不过关,得多练;闲暇时候她总是念叨:“孩子们学得太辛苦,该做些什么?”之后,“改进学习方法,减轻课业负担”就成了她不倦追求课堂实效的落脚点,在张老师强烈的责任心的感召下,我不由得和她一起钻研教材,钻研课堂,尝试着怎样优化教学手段,怎样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温故”的同时“掌握新知”,在合作、参与和体验中轻松获取所学并灵活运用等等。通过多看、多学、多读、多问的方式尽快收获数学课堂精髓,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减轻了课后补习的负担。积极学习,勇于创新,师傅的优良品质不断润泽着我,也使我对工作精益求精、持之以恒,把常态课当作公开课来准备,使孩子们在最轻松自在的环境中,以简单有效的方式掌握所学,逐步收获了显著的成效。

“我助人人、人人助我”,只有投身团队,融入团队,依靠大团队,建设好团队,才是我们铸就高尚师德、享受职业幸福的不竭源泉。

参考文献:

陈雅玲.教师团队合作学习之我见[J].教育探索,2012(06).

激发生命潜能 倾听生命拔节 篇4

文化是人类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行为方式。它包括理念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等方面。学校文化是全体师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 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为学校的精神内核。学校文化是客观存在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方面。通常所说的学校文化都是向好、向善的一面。人们常说, 从学生走路的姿势就可以判断这个学生是哪个学校的, 其实这就是学校文化在学生行为上的反映, 说明学校文化可以陶冶学生情操, 可以促进生命个体生长拔节, 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烙印。

我们高良涧镇中心小学始建于1903年, 筚路蓝缕, 历经沧桑, 形成了比较丰厚的文化积淀。作为学校的主人, 我们有责任把先贤们矢志拼搏而形成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 发扬光大。经过反复梳理、提炼, 征询专家意见, 形成了自己学校的文化主张———发展潜能。潜能教育是以促进人的生命成长为宗旨, 充分尊重个体差异, 让每个人都从自己的现实走向可能, 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和充分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尊重差异, 发展潜能”, 就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校训是“我们的潜能是巨大的”;校风是“超越自我”;教风是“引导学生学”;学风是“依靠自己学”。多年来, 为了让不同的孩子得到不同发展和充分发展, 我们以激发生命潜能为主旨, 开展富有成效的特色活动。

一、个人潜能秀大家一起秀

“个人潜能秀”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一项活动, 每一位任课老师课前2分钟都组织这项活动, 目的是让学生秀自己的特长, 现自己的“绝活”,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及乐观向上的优秀品质。班主任教师根据学生的申报, 排定一周“潜能秀”的学生名单, 每人都有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 学生根据安排, 精心准备, 力争把最好的自己展现给大家。表现形式有演讲、讲故事、小魔术、演唱、演奏、经典吟咏等, 同学们十分喜欢这种表现形式。

五 (4) 班的刘盼盼在日记中写道:“我原来是一个胆小如鼠的人, 课堂发言结结巴巴、声音很小, 自从参加了‘潜能秀’, 我的胆量越来越大, 不再是从前一讲话就脸红的那个小姑娘了……”

四 (3) 班的陈大鹏小朋友在日记中写道:“‘个人潜能秀’帮助我喜欢上了二胡, 看了曹瑾同学如醉如痴的二胡表演, 我暗自下定决心, 一定要把拉二胡学会……”

三 (8) 班的黄强小朋友在日记中写道:“我第一次站在‘潜能秀’的讲台上心里十分害怕, 第二次上台的时候就不那么紧张了, 我将精心准备下一次的内容……”

从孩子们的心灵深处, 我们窥见到了“个人潜能秀”的作用, 他们喜欢这一形式, 并在活动中得到了历练。

二、潜能大舞台有你更精彩

“潜能大舞台”是以年级和有关科室为单位的展示形式, “潜能大舞台有你更精彩”是这一活动的口号。“潜能大舞台”每两周举办一次, 各级部门负责承办, 利用下午活动课时间, 全年级所有师生参加。德育处负责活动时间的确定、活动节目的审核和活动器材的统筹。活动形式有书法、舞蹈、合唱、戏曲、课本剧、相声、小品、诗朗诵等。活动结束后各年级和有关科室要对优秀选手进行奖励, 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四 (7) 班的班主任老师在观看了学生的课本剧表演后, 深有感触地说:“没想到学生表演得这么精彩, 因为事先老师没有半点指导, 说明学生身上蕴含着一定的创造力, 也启示我们, 要相信学生, ‘潜能大舞台’真正达到了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

五 (1) 班的班主任老师看了学生的表演后认为:“潜能大舞台”是在践行潜能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 是学生展示自我、发挥特长的平台, 他们参与活动的过程, 就是合作、创新的过程, 就是自我欣赏的过程, 不让他们展示一下, 谁知道王大明同学会表演口技呢?……

“潜能大舞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 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潜能展示台你来我也来

“潜能展示台”是学生展示作品的平台, 分为班级和校级两种。展示台由学校统一制作, 置于固定位置。内容有学生的书法、绘画、诗歌、剪纸、标本、优秀作文等。每周更换一次, 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班级的优秀作品可以推荐到校级展示台上展示。

家长A说:“‘潜能展示台’起到了无声的作用, 我家小孩原先书写字迹潦草, 自从老师要求他在展示台上贴出他的书写纸后, 他就不再马虎了, 认真对待, 认真书写, 他即将参加书法考级……”

家长B说:“小孩以前有粗心的毛病, 上周我看他采集了许多种树叶, 细心地粘贴在纸上, 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做, 他说是为‘潜能展示台’做准备的, 通过这件事, 我感觉‘潜能展示台’对培养学生细心的习惯, 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潜能展示台”看得见, 摸得着, 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 相互影响, 相互学习, 增长了见识, 提高了技能。

四、潜能活动节助你展风采

我校在遵循学校文化主张的前提下, 有目的地开展有益于师生身心健康、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活动, 师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 在活动中增添友情, 在活动中增强技能, 在活动中强健体魄。学校全年设立了“四节”, 分别是“天鹅湖”艺体节、科技节、读书节和英语节。上半年开展艺体节和科技节。艺体节侧重于艺术和体育, 展示学生的艺术天赋和体育特长, 历时一个月。艺术节目类型有声乐、器乐、舞蹈、京剧等, 组织形式为全员参与, 各班级编拟节目, 各年级和有关科室评比, 并推荐节目到学校参加六一汇演;体育活动除了竞技项目外, 还增添了趣味运动, 激发了同学们参与运动的热情。科技节重在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 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学习、创造、动手、动脑的乐趣。下半年开展读书节和英语节。读书节开设了“跳蚤”市场, 学生把旧书带到学校交易, 学生花较少的钱就能淘到一本自己称心如意的好书, 各年级和有关科室开展读书心得、征文评比、讲故事比赛等活动。英语节重在激发学生学英语、用英语的兴趣, 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发掘每个孩子身上的英语学习潜能。除“四节”活动外, 我校的推普活动、万里行活动、周恩来班创建活动等也为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潜能文化滋润着生命个体幸福成长, 取得了累累硕果。我校学生的书法作品被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刊印在小学生习字册上, 每年有近400人获得书法考级证书, 学校被评为省书法教育特色校。校腰鼓队参加过八一电影制片厂《大战宁沪杭》的拍摄工作。校足球队曾获省“贝贝杯”冠军, 校田径队曾连续十一年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上获得冠军。此外, 课外阅读、校园诗教、戏曲进课堂等活动在我校开展得红红火火。

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作文 篇5

童年,多么美好的词句,令多少人弛神往。我,不想长大,长大了有太多太多的无奈,我知道,长大后童年的纯真将一去不复返。

曾为了一个个玩具、一件件礼物,喜过笑过;曾为一个个幼稚的问题,与同伴争得面红耳赤;曾为了一份失败的试卷,而哭得一塌糊涂……回想儿时,大人们扮演着上帝的角色,为我创造快乐,而我便是天堂中的天使,无忧无虑地生活着。那时的我不知天高地厚,一点也不觉得时间的可贵,只是一味地在自己的天国花园里玩耍,虚耗着光阴。

可是,时间转瞬即逝,带着我的童年一晃而过,我想阻止时间的脚步,我想再回到小时候,可这一切都是徒劳。蓦然间,发现自己的童年,如同闪亮的流星,当我还在惊叹它的神奇时,它却转眼间在夜幕中消逝了……

每到此刻心中常常涌上一番苦涩。渐渐地,我明白了——也许,这便是成长。掌握后如梦初醒,我该仔细地去享受生活,感受生命,我该用心地去聆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静听言语生命的拔节 篇6

“绿色”作文课题研究的提出与研究

在“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大语文观思想的指导下,学校重视了学生的课外阅读与积累。十几年的落实与实践,也使教师们发现了学生的确是有话可说了,五六百字的作文也是能够在一节课内一气呵成。但是教师越来越发现,学生笔下的作文都会似曾相识,大同小异、放之哪里皆可以的语句段很多。很难发现学生真实的、个性化的内容。究其原因,一是与应试教育下的作文教学有很大关系,教师依据教材上作文要求进行指导,提出的要求越细,框框就越多,再加上必须要有的什么样的开头、结尾、点题的话语等等,学生们还没有写文章,便先被限制了思维。二是学生读书多了,积累了很多好词佳句,为了得高分,一些学生就不得不胡编乱造,以至于各类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的手法过早地被熟练运用和掌握。这样的结果,束缚了真正的作文创作,抑制了学生真性情的表达,将他们引领至不能创新以及不会创新的边缘。在这一背景下学校在2008年提出并进行了“新课程下小学生绿色作文的研究”这一课题。

在研究中笔者发现只有使学生有了可写的素材,才会有话可说,于是学校又提出“绿色积累——写作的奠基石”这一子课题的研究。这一研究就是重在让学生注意观察生活,随时观察生活,随时写下所见所闻所感。学校有意识地开展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接触生活的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同时,学校设立了学生“绿色积累库”,让学生把各种形式的体验、学校班内开展的各种活动及观察的现象、心得体会还有假日参与社会实践的经历等写下来。“绿色”积累库里有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

情境化作文的开展

正当学校进行“积累写作的奠基石”的实践时,偶遇了随笔化写作。随笔写作,是研究如何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与热情,重塑他们的言语人生,实现学生们生存写作和生命写作的双赢,这与学校的课题研究不谋而合。

学校充分研读随笔化写作教学体系,充分认识情景作文的六种课型,包括情境随笔课、读书随笔课、随笔展示课、随笔读悟课、随笔评议课、随笔成文课,并对几种课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

情境随笔课的实践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校首先铺开情境随笔课,以《红草莓,蓝草莓》教材为主,以学校活动、教师自创活动为契机,在全校展开情境随笔课,每学期每班都会进行随笔展示课,年级组教师集体备课,在实践中形成了基本的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师生活动—交流体验—师生同写。这一过程既注重了激发兴趣,又注重了方法指点,既注重阅读积累,又注重自主发展。随笔写作教学是学生随时、随地、随形、随意的无序的写与有序的指导相结合的过程。教师们和学生们都喜欢上了这样的情境随笔课。每次作文课不再是学生畏惧的,而是盼望的了。师生在神秘、快乐、自我成功的习作之路上成长。

在情境随笔课实践的过程中,学校教师也体会到情境随笔课是一种提供写作前提的基础课。当教师把课堂上的激动转化成有形文字后,笔者发现这种原生态的文章异彩纷呈,真情流露。但同时也发现原生态的文章在某些方面是存在缺陷的。可能有时是中心不太明确,有时可能是条理不够清晰,有时是详略处理不当……这就需要及时加以评改。于是学校又扩展到情境随笔课的延伸——随笔评议课与随笔展示课。

随笔评议课与随笔展示课相辅相成 在学生第一时间写完随笔后,随笔评议课基本的教学步骤是读、评、改、展。学生首先在小组内或班内宣读自己的随笔作文,同学和教师进行点评;对于每篇文章教师和台下的学生都会对其提出一两点建议或是表扬,提高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在展示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学生独特的视觉要呵护鼓励。学生根据大家的点评进行修改扩展,改题目、改题旨、改语言,一篇小的随笔习作就变成了一篇比较规范的文章了。在课堂上教师不仅点评学生的作品,有时也可以宣读自己的随笔作文让学生评头论足,借以教会学生写作的方法。同时学校也很重视家长的参与,很多家长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一对一的交流,对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也是很好的帮助。课下学校又调动家长积极性,利用家庭资源,亲子互改。“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学习的情绪力量。”精益求精的修改中,学生发现了自己的写作优势,从而增强了对写作的自信与兴趣,而且在修改中,他们还学会了学习别人、尊重别人,与别人合作。“诗文不厌改,佳作出苦心”,要写成一篇佳作,必须煞费苦心的修改。佳作一出时的爽快与满足,有如沐春风、如饮甘露之感,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如果随笔课是激动时的下笔,评议课就是冷静时的修改,展示课就是自信时的展示。在随笔展示课上,教师以激励为主,张扬个性。课上学生自告奋勇上台展示自己的文章,无疑又增加了学生对习作的喜爱。

为随笔化研究营造氛围,提供保障 任何一个学科的课改都离不开管理行为的改革。为使学校随笔化教学研究顺利开展,学校制定了具体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在常规教学中严格落实好随笔化教学工作。每学期每个年级组要举行两节随笔化作文展示课的听评课活动,从教师的随笔化教案中评选出精品教案编辑成集供大家学习参考。对每班选出的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量化,并筛选出好的习作结集,在各班轮流传阅。班内要求教师把每次的随笔化精品作品张贴在班级专栏内,供大家欣赏。另外学校还在楼内大厅设置了随笔化优秀习作展板,张贴各班学生的优秀随笔习作。同时,各班都开辟了随笔化习作展示专栏,校刊《成长》和各年级的文学社报也给了学生展示的舞台。

取得的初步效果

学生习作水平显著提高 教师们的热情引领,使学生明显变得积极主动起来,他们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写作热情和写作水平。许多学生自己主动写随笔,随笔写作课也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有的学生能在二三十分钟内写出八九百字甚至是近千字的文章,而且文从字顺,亮点频出,这显然比课改前一节课的效率都高。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陆续开展,古诗诵读擂台赛、成语转转转、我说你猜等活动,不仅使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得到拓展与巩固,更是为学生又一次提供了随笔写作的机会。学生现在已经可以自然地抓住学校内开展的各种活动随笔写作了。

每次校刊征稿,学校都会收到各班大量的稿件,每一期编委都要从五六百份稿件中选取六七十篇入编。学生们不仅抓住学校的舞台来展示自己的作品,更是积极向外投稿,参加各级别、各类的习作大赛。三年级任若宇小小年纪已经多次在《小学生语文报》上发表文章;孙记冉才上五年级,就已经连续三次在《少年文萃》上发表文章了。学校在连续两次参加全国中小学生校园文学大赛中取得的成绩也证明了学生的习作水平与习作热情,有21人次获特等奖,214人次获一等奖,216人次获二等奖,194人次获三等奖。教师有44人次荣获辅导奖、一二等奖项。

随笔化写作教学调动了教师们的研究工作热情 教师们在随笔写作教学中的研究热情不仅仅是表现在听评课活动的积极参与上,有些教师还在用心地记录下自己的研究历程。李莉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用她自己的话概括就是“幼稚单纯,童心未泯,喜欢异想天开”,所以她与学生们疯玩到了一起,她边玩边想边写,一学期下来,积累了很多东西。如今,她的随笔作文已经能够从创设情境活动的课内走向了随时随地随遇随历的课外了。

一路走来,有成功的喜悦,有困惑的迷茫,为了使写作成为一件轻松快乐的事,让学生们实现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范附属小仍将奋力前行在路上……

聆听生命的拔节 篇7

一、挖掘教材, 寻找生命教育的营养

新编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编者精心的安排了具有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课文, 为小学语文开展生命意义教育提供广阔的教育空间。因此,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生为本, 与作者对话。在阅读与理解过程中感悟生命的意义, 获得情感的体验, 从而塑造小学生的个性。例如:三年级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卧薪尝胆》《军神》《掌声》《孟母教子》等, 都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与生动具体的事例, 阐述了生命的意义。因此,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世界生命的美好,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这样, 学生就会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在阅读中感悟, 是人文学科阅读教学的意义所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经常开展一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生命的价值, 如通过开展“关于古诗句的研究报告”活动, 让学生了解古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 感受幸福生活的美好。以及每当生活中遇到不幸时怎样面对生活, 从诗歌的内容中积累了关于生命意义的哲理。从而学会尊重自然规律, 爱惜自己的生命。

二、广泛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感悟生命

语文学科的内涵与外延是相等的。语文学科是生命教育的前沿阵地, 因为每一篇课文中在字里行间里都体现生命的意义。所以, 我们应该准确地把握阅读教学的内涵。并引导学生广泛的开展课外阅读, 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有关生命意义的阐释, 从中感悟生命的意义。例如:在指导课外阅读《与时间赛跑》这篇文章时, 让学生从认识时间的意义开始, 学会如何利用时间、对待时间。对于小学生来说, 珍惜时间的要求显得太高, 而珍惜生命是现实的、质感的。并且要求学生把这种理念付之于行动, 才是现实的。因此, 在阅读中开展了《我与时间赛跑》的读书笔记活动。首先:谈谈“我”应该如何与时间赛跑?其次:学习生活中如何赢时间?最后:就此活动进行拓展说话训练。很多学生都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每天早晨抽出几分钟朗诵课文, 或者默记英语单词;有的学生这样珍惜时间:每天少玩一会手机, 多看一些课外书籍, 等等。从学生的发言中可以看出, 每个人都有自己珍惜时间的办法, 珍惜了时间也就珍惜了生命。

三、习作练笔, 在作文中渗透生命教育

有人说, 作文不仅是对生活的思考, 更是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习作很大程度上源于人们对生活的感悟, 当今社会生活与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是, 我们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真、善、美与假、恶、丑。种种现象都会引起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所以, 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能把这些体验记录下来就能潜移默化的进行生命教育。例如:在教学《放飞蜻蜓》后写了《爱护动物》这样一篇作文。首先, 要求学生感受课文中关键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学会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关键性的词语, 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其次, 要求学生通过某个细节来说明自己对动物的爱护。最后, 让他们开展小组交流活动。谈谈人与动物的关系, 有部分同学还能够利用在央视科教频道播出的《人与自然》中介绍的有关原理谈谈自己对动物的认识, 从而把握了作文的重点。原来, 生命是宝贵的, 人类不仅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也要保护动物。所以, 利用语文教学在作文中开展生命教育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四、综合实践, 在活动体验中珍爱生命

开展生命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触及了教育的灵魂。在语文课堂中开展生命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 如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活动。或者分角色朗读课文, 体验文本中人物内心。这样, 学生就能真切地感受到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通过这样的体验活动, 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体谅别人。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潜移默化的懂得了珍爱生命。例如:在教学《孟母教子》时, 了解孟母对儿子的教育。孟母督促儿子勤奋学习, 并且用织布来比喻学习活动。通过断织来说明废学, 这样的比喻本身就具有说服力。孟子本来对学习不太认真, 学习的时候漫不经心。所用, 孟母就采取了断织的办法。这下让孟子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从而很快的改变不良习惯。又如, 在开展《关爱残疾人》活动中, 让学生走访自己所在街道中的盲人、聋哑人等, 学生们感受到残疾人对生命的热爱。回来后把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写成作文。在这样的活动中, 让学生们体验到残疾人生活的艰辛与痛苦。在交流中小学生们能从残疾人的角度谈如何关爱生命, 同时, 孩子们也意识到自己应该珍爱生命, 享受生活的美好。

总之, 教育是培植生命的事业。因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的实施生命为主题的教育, 引导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体验生命的珍贵, 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只有这样, 才能真切的在语文课堂中感受到生命拔节的声音。

参考文献

[1]李曙霞.生命教育促进学生快乐成长[J].现代教学, 2014 (9) .

[2]陈莉.中段语文教学中词语的积累与有效运用[J].教师, 2013 (19) .

聆听生命的拔节 篇8

一、指导课前预习,为自主学习课堂助跑

自主学习是针对传统的“被动学习”而言,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事无巨细的替代包办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一点小问题就请教教师,求助同学,严重的抑制了学习能力的发展,生命在日复一日的压抑中停止拔节。因此,摒弃传统教学的弊病,构建自主学习课堂十分必要而且重要。教师可以从前置性学习入手,加强课前预习指导,让学生自己疏通字词,自主体验文意,自行拓展空间, 为打造自主学习课堂而助跑。例如,苏教版第九册《莫高窟》一文教学中,教师设计前置性学习:读过课文后积累字词;利用网络搜集莫高窟的图片,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回顾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旅游风景区,说一说游览时的感受。这样的预习布置思路清晰,目的明确,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方向引导为辅,为实现自主探究课堂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上课时,教师首先让小组代表汇报预习情况,有的小组以“字词大比拼” 的形式展示了本课生字词;有的小组利用PPT的形式展示了莫高窟的神奇秀丽景色;也有的小组绘声绘色的语言叙述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旅行。有了良好的预习作为前提,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水到渠成,学生根据预习展示情况,选出四个“小导游”,其他同学作为“游人”,大家跟随课文一起“游览”莫高窟的神秘莫测和瑰丽多彩,在稚嫩的导游词和精彩的问答中,课堂上时不时想起欢快的掌声。

二、营造和谐环境,为自主学习课堂助兴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关键期,只有营造和谐自主、平等交流的学习环境,才能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自主学习意识,任思想自由的驰骋,与智慧碰撞出火花。为此,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一个生命在课堂中展示最绚丽的风采,教师必须营造轻松环境,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在自由环境中成长。例如,教学苏教版第十一册《船长》后,学生提问道“为什么船长不登上救生艇,最后与船一起沉没呢”?教师没有立刻做出回答,而是把探索的机会让给了学生,学生们反映很热烈,有的说,是因为时间来不及了,所以没有登上船。有的学生质疑,那他为什么不跳到海里, 游向陆地呢?立刻有学生反驳:海水很凉,游不到对岸就会冻死。讨论进入白热化状态,又一个同学站起来:这么大的船在漩涡里沉入海底,那人不可能游出漩涡,怎么逃跑呢?学习委员也站了起来:不是船长没有机会逃生,而是对于他来说,船如同他的生命,与其弃船逃生,不如与船同归于尽。话音刚落, 大家鼓起了热烈的掌声……学生身处这样的课堂环境之中, 没有思想的禁锢和压抑,语言表达是自主的,思维发展是自主的,在活跃的氛围中实现了思维的成长。

三、倡导合作探究,为自主学习课堂助威

新课程倡导课堂是学生自主的课堂,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然而空喊口号无法真正激起学生自主的涟漪,只有将学生置于合作、探究、交流的情境下,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让每一个生命在课堂中弹奏出动人的乐曲。例如,苏教版第十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教学后,教师提问: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司马迁为什么“发愤”写《史记》?让我们以“历史大求真”为话题,小组间开展一次交流活动。学生对于这样的设计非常感兴趣,积极地投入讨论,课堂在热烈的讨论中鲜活起来。有小组同学抢先摆明观点:小时候司马迁经常听到一些英雄的事迹,心灵上受到触动。马上有小组站起来补充:那是司马迁受到乡土文化的熏陶。有的小组同学继续回答:司马迁父亲曾立志编写史书。有一个行动迅速的小组补充:那是受了父亲远大志向的影响……课堂动感十足, 学生不再是学习的“看客”,而是课堂的主人,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实现了思维的成长和情感的熏陶。

聆听生命的拔节 篇9

后来, 终于有机会见到了秀玲。一次见面, 她的活力、热情和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执着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 在讲台上给小学语文教师做培训, 先是列举出一个个由她亲自整理出的课堂教学案例, 请老师们讨论案例存在的问题, 然后她再对老师们的发言进行点评、丰富和提升。那轻言细语、流利顺畅的表达风格, 那深刻独到、鞭辟入里的事实论述, 如潺潺小溪缓缓流进老师们的心中, 引起大家思想的对接与交流。是什么使得语文课堂支离破碎、枯燥乏味?是什么让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纠缠不清?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现象的症结在哪里?……我发现这样的对话是深入心底、最有实际效果的, 也是最受一线教师欢迎的。这几年, 教育是最受诟病的行业, 讲台上不乏先声夺人、激情澎湃、摧枯拉朽的震撼, 也不乏来头不小, 道术玄幻、推倒重建的气魄, 但是, 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后, 留给一线教师的, 仍然是小问题、小切口上的疑惑和痛楚。而像这样的案例分析式讲座及互动式培训, 能够让在场的每一位语文教师对自己过去乃至今后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都不禁重新考量和认真思索。我不禁叹服起秀玲了。那次相识, 我们竟有缘从此成为了跨越“呼”“包”二市的异地挚友。

在主编《内蒙古教育》这本刊物期间, 每天总能接到来自于全国各地的教师们的稿件。在那些芜杂的稿件中, 每每见到秀玲的稿件, 眼前都会为之一亮, 心情也不由得舒畅了许多。在阅读秀玲的一篇篇文章中, 我看到了她的成长足迹。走下面对学生的讲台, 走上面对教师的讲台, 从教师到教研员, 20多年, 秀玲完成了一次次的蜕变。她从学生们给她画的“道道”中警醒自己的课堂习惯用语, 开始不断在细节中打磨自己;她在一轮轮培训、一次次磨课中反复历练, 走向高效的课堂与构建完整的教育生态;她在恩师丁培忠先生的指导下, 十年磨一剑, 实践探索出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之路, 开辟了一条小语教研的通道。她坚持着的“记忆体操三部曲”, 将诗歌、美学汇聚在心底, 淬炼出关于生活与语文教学的诗意。不是疾风骤雨, 而是润物无声, 她所引领的课堂是自然的、美丽的、灵动的, 轻重缓急顺乎自然, 浓淡疏密和谐成趣。她走进书中的教育理想王国, 与先贤大家一起声情并茂地喊出:孩子们, 你们好!走进静悄悄“食育”的日本, 看着“长高了的下一代”探究“引人深思的均衡教育”, 即使在浮光掠影中, 也不忘观察和体会美国的高中教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她自觉不自觉地将国际视野、常态观点和草根气息兼收并蓄, 既脚踏实地, 也仰望星空。

如今, 教育是个难题, 而做家长的也总是被孩子的教育问题所考验。身为教育工作者做家长, 看上去与专业对口, 做起来却也最容易“迁移”和难以把握。在秀玲的一篇篇文章中, 我不仅看到了她语文教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也洞察到她作为一名母亲所秉持的家教理念和方法。她多年来坚持与儿子共同读书, 一起娱乐, 让不泯的童心伴随孩子一同成长。说实话, 我很欣羡秀玲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儿子。“老妈示弱一点点, 孩子强壮一天天”, 这样的教育智慧被秀玲实践得如此完美!我们日常看到的景象不少是:妈妈在加速折旧, 而孩子却无动于衷。外力是要通过内力发挥作用的, 此不仅是物理学的基本定理, 也是教育心理学的根本规律。如同秀玲所思考的:教育学正在变成人人都必须学习的一门科学, 因为教育儿童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公民义务。我亦心有戚戚焉!

秀玲的文章, 一直也是《内蒙古教育》读者的最爱之一。远在赤峰的一些朋友, 提建议说《杏坛文苑》这个栏目, 刊登吴老师的稿子就好, 称她为文化美女。我常常催她建个人博客等自媒体, 好多有呼应。但她总是说无暇顾及。这令我总有一些小小的遗憾, 却也能够体谅、理解, 甚至是羡慕———她总是在建设自己而又不过于为难自己, 打羽毛球、健身、旅游、阅读、写作, 以及忘我地工作……“身似白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作为一个女人, 要有怎样的修炼, 才能达到这样的人生境界啊!

尤其让我难忘的是, 去年天寒地冻时, 我们一起深入到土右旗党三尧的村小测评小语课改。她躬身于孩子们中间, 双目明亮, 可亲可敬;面向草根教研, 一丝不苟, 满怀期待。面对官场及饭局, 没有媚俗, 一个平和端庄、内外兼修的知识女性形象让人敬佩有加。

朋友是另一个自己。在秀玲感慨《女人四十亦芬芳》《为自己的人生掌舵》的同时, 我亦在感慨岁月带走了华年, 也留下了友情。在偶然的相遇间, 我和秀玲总是讲起最近读到的书, 从于丹到余秋雨, 从六六的《蜗居》到池莉的《来吧, 孩子》, 从美食、山水到服装、电影。我喟叹:书, 可能囚禁了我们, 但是也养育了我们!她感慨:书是最具魔力的媒介, 赶上了这样一个开放、多元的时代, 你可以曲径通幽地诗词书画, 也可以汇入洪流成就梦想。秀玲讲到出差绕道武汉, 她让出租车司机带她遍访池莉笔下的故事发源地, 我不禁哈哈大笑———池莉也是我喜欢的作家, 从《绿水长流》到《你以为你是谁》, 再到《来吧, 孩子》, 我们与作家笔下的人物经历时代变革, 相伴而行———朋友果然就是另一个自己, 她代我去了那些我想念过的地方!

最近看到秀玲一下子出版的三本书, 惊喜万分。《小学语文知识手册》《小学语文优秀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生命, 在语文教学中拔节》, 这是她多年的积累、多年的心血。其中第三本书是专业成长与生命历程的感悟与记录, 也是最容易与人共鸣的。从这三本书不仅看到了秀玲的努力, 而且看到了她周围同心同志者的心声和足迹, 看到了他们这个“群”的力量, 他们肩并肩, 扛起了语文课改的大旗。

聆听生命的拔节 篇10

一、生长教育提出的背景

1.学校“习惯”教育价值有待提升

韩家墩小学“十一五”开始实施“习惯养成教育”, “十二五”期间在课堂教学领域探索习惯养成教育的规律, 打好了特色办学的“底色”。但是, 既有的研究仍停留在内容与教学过程相结合的技术层面, 处于“渗透状态”, 尚没有涉及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变革, 更没有涉及学校课程与制度文化的建设, 因而难以形成整体特色, 也就难以推动学校整体性的变革。“十二五”后期, 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 新的领导班子致力于科研兴校、内涵发展, 使学校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为了实现学校的转型, 我们根据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的“教育即生长”的理论, 以及“习惯是生长的结果”的论述, 将学校的“习惯养成教育”升级为“生长教育”, 以提升学校的教育价值, 打造学校教育特色。

2.教育拔苗助长现状急需改变

小学学制六年, 在所有的学段教育中, 学制是最长的, 其间所学的内容在整体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却很少。这种学制的设置说明小学阶段儿童精神生命的生长是缓慢的。张文质先生说“教育是慢的艺术”, 朱永新教授说教育是“农业”, 说的都是这个道理。但是, 受应试教育思潮的冲击, 现今教育的发展却一味地追求着“快”,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现象。学校德育目标与内容的“高大全”, 课堂教学无原则的“拓展拔高”, 以及对各种竞赛成绩的无限需求;家长为了“不让学生输在起跑线上”, 从一年级入学开始送学生参加各种提高班、特色班, 这些现象后面大多不是因材施教, 而是“拔苗助长”, 且有着直接的功利目的。学校提出“生长教育”, 就是要转变教育急功近利的现状, 遵循学生精神生命成长的规律, 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

二、生长教育的理论依据及其内涵

(一) 生长教育的理念依据

1.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

卢梭的所谓自然主义教育, 倡导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自然本性, 主张儿童在自由自在的活动中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强调要把儿童当儿童看待, 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 超越儿童的年龄特征的教育, 会打乱儿童身心发展的正常秩序。他在《爱弥儿》中指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 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 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 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2. 杜威的教育生长观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组和改造。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 他专门列了“教育即生长”一章, 指出:“ (生长是) 朝着后来结果的行动的累积运动”, “未成熟状态就是指一种积极的势力或能力——向前生长的力量”。杜威全面论述了教育的生长原则:“生活是生长的特征, 所以教育就是不断地生长;在教育自身之外, 没有别的目的。”“判断学校教育的价值和标准, 就看它创造继续生长的愿望到什么程度, 看它为实现这个愿望提供方法到什么程度。”

(二) 生长教育的内涵

1. 生长教育的界定

“生长教育”是我们在“教育即生长”理念指导下提出来的一种理想的教育形态, 也是学校着力打造的教育特色。我们认为, 教育就是通过教师的引领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生长”。教只是一个扶植、诱导的过程,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逐步“生长”, 并主动、健康地发展。教育的本质即在于激发学生自生长的冲动, 并为之提供营养与动力。

学生的生长包括身体素质的生长、知识智能的生长、精神品质的生长三个方面, 三个方面协调发展才是全面发展, 才可能持续发展。生长教育就是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负责。

2. 生长教育的基本元素

生命、生活、生态、生成是生长教育的四个基本元素。其中, “生命”是生长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焕发生命是生长教育的基本原则;“生活”是生长教育土壤, 生长教育是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生态”是由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构成学生生活的“文化生态”, 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它决定着学生生命是自由舒展的还是压抑萎缩的;“生成”是生长教育展开的方式, 生成是生长的外部形式, 是在主动参与、平等对话、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安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的。

3. 生长教育的理念

生长教育的基本理念是“让儿童生命自由舒展”, 有两个要义。其一, 儿童生命包括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 实施生长教育要“康健其体魄, 文明其精神”, 达到身心两健;其二, 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引导儿童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主动发展, 健康成长。

三、生长教育的模块及其实施策略

践行一个新教育理念, 意味着追求一种新的教育形态, 既需要进行制度与文化层面建设的“顶层设计”, 又要进行重大项目改革的“基础规划”。我们拟从“管理”“家校”“课程”“教学”“队伍”五个模块综合实施生长教育。

(一) 管理模块:营造师生成长的生态园

生长教育的学校管理, 是一种“生态·和谐”的管理, 是一种生态式的管理, 其基本原则是“尊重生命的多样性”, “尊重个体的差异性”, “促进群体的共生性”, 其目的是营造一种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学校文化生态。

1. 价值引领

学校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价值引领。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其价值体系, 是学校文化的核心, 应该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 籍此形成一种“文化自觉”:对学校高度认同、深刻理解生长教育的价值取向、自觉奉行生长教育的价值观念。

价值引领主要有三条途径:其一, 通过“文化叙事”来传播生长教育的核心价值;其二, 妥善处理“价值冲突”来维护学校主流文化;其三, 吸收干部教师在实践中创生的价值观念来丰富和发展生长教育的价值体系。

2. 知识管理

所谓知识管理, 就是对教师知识的获取、储存、转化、分享、运用过程进行管理。

(1) 实践知识的获取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 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 是教师专业发展和实践创新的知识基础。如在学校有不少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教学经验, 能够带好班, 上好课, 与家长关系非常融洽, 深受学生热爱。这种教育教学经验就是实践知识, 也称为“实践智慧”, 是十分宝贵的, 但教师本人往往难以准确地表达和有效传递。因而, 相对理论知识而言, 实践知识的获取则要难得多。因此, 学校引导教师通过“个人反思”和“团队学习”的方式, 表述自己的实践知识, 形成鲜活的教育教学案例, 让实践知识得以提炼和表达。

(2) 知识的流动与分享

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让实践知识在团队之间流动。实践知识既可以文本案例形态存在, 例如优质教案、教学反思、典型教学片段等, 也可以实践形态存在, 如一节课、一个教育活动等, 但最好能够以文本案例的形式呈现, 便于流动与分享。因此, 学校要搭建平台, 促进教师个体实践知识的流动与分享。对于以实践形态存在的知识, 学校要以定期组织教育叙事、教学观摩和教育论坛等方式进行交流与分享。

3. 制度建设

学校制度是文化的“地质层”, 是学校文化的基石。学校实施“生长教育”, 也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学校制度。我们依据《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纲要 (2010~2020) 》的精神“以改革为动力”作为指导思想, 借鉴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理论和学习型组织理论, 设计新的干部教师的岗位职责与绩效评价, 以及学校常规工作管理的“标准”“程序”“记录”, 保证学校管理高效运转和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1) 五字岗位职责

岗位职责与绩效评价从管、做、学、导、创五个方面设计二级指标。“管”即管理, 要明确职务及职权范围, 对什么事负责 (下线) , 以及对谁负责 (上线) , 倡导管理即责任的理念;“做”即具体承担学校的重大改革项目, 这一指标旨在培养干部既善于管事, 又勤于做事的能力, 倡导干部发扬身先士卒的表率精神, 而不只是充当领导的“传声筒”。“学”即理论学习, 倡导以学为先的理性精神;“导”即对下属或同伴工作的指导或专业引领, 倡导同伴互助的团队精神;“创”即实践创新, 是以上四个指标实践成效的综合体现, 倡导持续改进的创新精神。没有实践创新, 管、做、学、导就会流于形式, 也就没有绩效可言。

(2) 六字管理规范

学校常规工作管理以标准、程序、记录确保常规工作的规范、细节落实到位。“标准”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的“质” (做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目的) 和“量” (做多少) 的规定, 例如《韩家墩小学干部教师岗位职责与绩效评价标准》即属于标准。“程序”是对重要环节的组合方式, 决定了先做什么, 后做什么, 不可逾越, 也不可错乱, 它确保了工作的有序和细节落实。例如常规教研活动, 如果不对程序进行规定, 往往成了专家或骨干教师的“独白”, 而非教师之间的对话。“记录”是根据标准和程序, 以表格的方式记录下重要工作的落实过程、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便于追踪进度、追查责任、反馈信息以及反思改进。常规工作管理的标准、程序和记录倡导的是细节文化。

(二) 家校模块:协同共进托起生命之芽

生长教育的学校和家长的关系是一种“协同·共进”的关系。家庭与学校共同构成学生成长的教育生态。只有家校协同、遵循规律, 才能共同托起学生的生命之芽。为此, 我们从一年级新生家长的培训入手, 从适应、准备、习惯、智慧、原则五个方面编写了《韩家墩小学一年级家长研修手册》, 引导家长通过自学了解一年级新生入学教育的重点以及方法, 让家庭教育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以提高学校教育的起点。

在一年级新生家长研修课程的基础上, 我们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家庭教育的实际, 对2~6年级家长研修内容也做了相应的规划, 并购买了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刘良华、卢勤等人的讲座视频, 组织家长定期观摩。同时我们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途径, 组织丰富多样的家长研修活动, 建立家长学校课程研修学分制, 确保家长能够系统了解科学家教的观念与方法, 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 以形成育人合力, 提高育人的效率。

(三) 课程模块:为蓬勃生长提供养料

生长教育的课程“生命·生活”目标是“润泽生命, 丰富生活”。学校开发了丰富的课程, 润泽学生生命, 丰富学生生活, 为学生的生长提供精神养料。

我们在调研学生需求的基础上, 结合学校实际, 开发了四个板块的校本课程, 如下表所示:

每个板块的课程内容有着不同的目标内容和实践形态。“好习惯教育”是学校传统的校本课程, 我们对其实施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了优化。在实施途径上, 我们通过每周一节的校本课落实基本的导行教育, 把习惯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在教育方法上, 我们根据脑科学的原理, 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 为每一个习惯建立由“暗示”“惯常行为”和“奖励”构成的回路, 进行反复强化, 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魅力社团”分校班两级组织活动, 每学期结合大型假日组织一次才艺展示, 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儿童电影”充分利用电影资源, 根据寓教于乐的原则, 精选百部儿童电影每周周末向儿童播放, 用电影带领他们跨越国界、超越时空, 引领他们开阔视野、充实知识, 丰富想象、拓展成长的道路, 而且围绕“看电影”, 组织谈感受、写剧本、做海报、学表演、读原著等活动, 让孩子们在电影课程中感受独特的成长体验;“研究性学习”则是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 学以致用,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创新素质实践活动。学校每学期向教师和学生征集一次研究专题, 梳理提炼后形成《韩家墩小学研究性学习选题指南》向全校发布。学生可采取个人或团队形式选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制订研究计划, 在家长的陪同下利用假期完成研究任务, 开学提交研究报告。

(四) 教学模块:在互动生成中绽放生命

生长教育的课堂, 是“互动·生成”的课堂, 强调在课堂教学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交互性活动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 使学生在认知、思维、情感、心理等方面实现主动建构, 进而实现精神生命的生长。

1.“互动·生成”课堂的特征

(1) 弹性。课前强调精心预设, 强化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的“结构”意识, 促成教师形成“弹性化”方案, 思考师生活动的合理配置与目标, 用多种不同的设计去支撑教学过程中新的可能的建构。

(2) 交互。互动是生成的基础, 生成是互动的目标, 有了互动才有生成。通过师生、生生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 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 丰富教学内容, 求得新的发现,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 多元。以教师、学生、文本、环境多元素之间多维度、多层面的交往活动为教学形式, 对生成的教学资源及时解读、提炼和点拨, 推进教学过程, 激发潜能, 丰富课堂, 分享智慧。

2.“互动·生成”课堂的结构与策略 (1) 课堂结构

“互动·生成”课堂以教学目标为导向, 以问题情境为驱动、以多元互动为手段、以聚焦生成为目的、以练习拓展为强化来组织教学过程, 如下图所示:

(2) 教学策略

创造问题情境。指老师在确认教学目标的前提下, 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提出指向目标实现的开放性问题, 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课前准备等资源, 为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平台。

促进多元互动。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开放性的问题进行组内互动、组间互动和师生互动。教师可以运用“鼓励挑战”“倡导求异”“激励超越”等方式促进课堂互动。

聚焦课堂生成。在前面“问题情境”的驱动下, 通过“多元互动”必然促进课堂的生成。教师要善于聚焦课堂生成, 对生成性的因素及时进行提炼和强化。课堂生成包括意义生成、资源生成和方法生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随机多变的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顺势点拨和及时提炼两种方式应对再生性教学资源的二度开发。

(五) 教师模块:在“共生共为”中舒展生命

生长教育的教师队伍是一个“共生·共为”的团队, 这是由教师群体的工作性质所决定的。“共生”是共同发展, “共为”是共同创新、合作育人。

1. 理论学习促观念转变

教师在师范院校学的课程知识, 大都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相距甚远。为此, 学校要根据办学特色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重新建构教师理论知识体系。这一理论知识体系的建构往往受到教育特色及其价值取向影响, 因而是校本化的。我校秉承“教育即生长”的理念, 编写了《“生长教育”理论培训读本》, 分“教育生长论”“儿童教育论”“习惯养成论”“课堂教学论”“研究方法论”五章, 组织教师系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提高教育教学实践的理性自觉。

2. 教学反思促智慧生成

教学反思指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 在教师教学反思倾向的支持下, 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 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人、自我调节性的思考, 而且在思考过程中, 能够发现、清晰表征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 并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1) 反思的内容

教学内容的合理性。“教什么”要比“怎么教”重要。教学反思首先要反思教学内容选择的合理性。第一, 教学内容是否是能力生成的核心知识, 体现了学科本体特征;第二, 教学内容的难度是否适度;第三, 教学内容的呈现是否做到了直观形象;第四, 教学内容的信息容量是否少而精和结构化。

教学过程的互动生成性。教学过程是以“师—生”单向互动为主, 还是以“生—生”“生—本”“师—生”多维互动为主, 前者是问答, 后者是对话;互动的结果是以预设的答案为主, 还是包含着意义生成、资源生成和方法生成, 前者是灌输与接受, 后者才是动态生成。

教学观念的先进性。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反思教学观念:教学伦理观———教师对学生是平等的、关爱的, 还是权威的、漠视的;教学过程观———是以教为中心控制教学过程, 还是以学为中心来组织学习活动;教学质量观———是以减负增效提高质量, 还是以机械练习、加重负担来提高考试分数。

(2) 教学反思的方法

撰写教学日记。教学日记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中具有教育价值的各种经验予以记录和描写。通过书写教学日记可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改进教学工作, 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利用教学录像进行反思。教师可以借助教学录像来进行教学反思。教师可以自行浏览自己的或其他教师的教学录像带, 在播放中找出一些自己觉得很特别的画面, 将其静止, 思考反省为何当时会如此地教、是否妥当、下次应如何改进等内容;也可以与同事一起观看教学录像带, 共同进行教学交流和探讨, 对教学现象或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教师间的交流讨论。反思活动不仅仅是一种个体行为, 它更需要群体的支持。教师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还应该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对话。和其他教师进行对话, 不仅可以使自己的思维更加清晰, 而且来自于交流对象的反馈往往会激起自己更深入的思考, 激发自己更多的创意和思路。

3. 课题研究促经验升华

当前, 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途径比较多。一是参与学校的课题, 二是参与专家领衔的课题研究, 三是独立承担教师个人课题研究。不管是参加哪一级、哪一类课题研究, 都要立足于解决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来开展案例研究和行动研究。

案例研究积累经验。在课题研究的起始阶段, 老师可以做一定数量的案例研究。其一是研究教学案例, 学习名师是怎样解读教材文本、设计教学活动、运用教学策略的;其二是为了运用某个教学理论、落实某个教学理念上研究课, 或者同伴之间进行同课异构, 积累一些研究经验和教学经验。

行动研究探索规律。待案例研究积累达到一定的数量, 教师可以聚焦某个领域内的问题开展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常态的、持续的, 要经历“问题—归因—行动—反思—改进”的若干个循环, 直至问题解决。

结语:对生长教育的展望

聆听生命 篇11

生命科学将是当今和未来世界的宠儿,当人们用科学头脑来研究人类本身时,生命神秘的面纱会被渐渐地揭开了。人们看到受精卵细胞时,多少有些兴奋,一个新的生命胚胎诞生了,但人们还不能完全解释,是什么力量吸引着卵子和精子在一个狭长的管子里相约、结合,双双来到舒适的子宫腔里过上幸福的小日子,发育,形成胎儿。生命的奥秘使医学科学家产生极大的兴趣,他们向生命更深的领域探究,去认识生命,创造生命。他们更少纠缠于一些意识形态领域关于生命的诠释,更多地借助于高科技给予的第三只眼睛和第二个头脑,基因技术的应用,使人类孕育生命和繁衍后代的原始方式遭遇挑战。也许有一天,人们会留恋一种自然,一种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寻找那久违的有关生命的朴素的记忆。

对于生命的真正了解是在我成为病人之后。当护士成为病人,当救护者成为被救护的对象时,我才真正体验到生命的珍贵和护理的重要。我病了,我在期望中固守着生命给我带来的快乐与痛苦,医学给我生命的时间以月来计算。我不知道我的生命会以怎样一种方式结束,但是它在悄悄向我逼近。医生对我说:“你坚持到……”我苦笑了:“好,我坚持。”我心里一阵酸楚,一年、几月,何等的奢望!

我不是像罗素说的老年人什么都经历了,不怕死,也不是年轻人,对死感到遗憾,我是中年,我经历了我这个年龄所能经历的一切,饥饿贫穷、文化大革命、恢复高考、改革开放,以及生存的压力和竞争,这些足以使我对生活厌倦,同时也激发我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我看到许多人谈到死,是那么轻松,我也曾想有尊严地活着,表现出一种对生和死的坦然的态度,没有忧伤,没有绝望,没有悲凉,没有乞求的目光,可是,我做不好,也做不到,我没有脱俗,我对生活,对生命的爱是那么强烈,任何东西也不可阻挡!我不能欺骗自己,也不能欺骗别人,对生的渴望是人本能的、积极的、崇高的一种态度,无可非议。

人生有许多值得骄傲的东西,同时也有许多遗憾,我感谢生活给予我的一切。我站在生命的最后一道门槛前,坚守着脚底下的这块阵地,回望走过的生命旅程,有一串深深浅浅、曲曲直直、歪歪扭扭的丑陋而可爱的脚印,我笑了,面对前面未知的路,我依然要走下去。

花要离开枝的,最终,多少让人有些伤感。离开枝的花,就像一个凋零的生命,支离破碎,失去了生命的饱满、鲜艳和生机,悄无声息地飘落到泥土里,这是命里注定的,花落归根,想挡也挡不住。花离开枝,是那么坦然,也不失—种美,它洋洋洒洒飞舞在空中,又将美丽的花瓣依偎各树干周围的土地上,一份依恋,一份感激,一份期待。这棵树曾给予过它如此美丽的生命,它要和它说声再见,不,没有再见,只有这一次离别。花瓣说:珍惜这最后时刻吧,让生命中最美的姿态,在最美的感受中悄无声息地慢慢消逝,完成生命的最后一个过程。花落了,明年在同一个枝上还会长出一个花蕾,开出一朵鲜花,但落下的花不会复活,它已经变成泥土。

花要离枝,这个极其平常的自然现象,给了我们生命的启迪。在人们乐此不疲地追求要想拥有的一切时,别离无时不在我们面前发生,让我们这些白衣人也感到了别离之美,别离之痛;让那些厌倦生活的人感到生命的可贵之处,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值得珍惜;让那些把利益、地位、荣誉看得高于一切的人明白了原来还有比利益更重要的东西———生命,从而学会舍弃;让那些虚度年华的人知道,生命是有限的,无论是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人们习惯于生命的一种方式,就是活着,认为生命不老不死多好,因此,没有人愿意接受自己或他人的另一种生命方式,死亡。而肿瘤病人又不像其他病人,它是一种被判了死期的人,这棵生命之花随时可能离枝落下,它柔弱的生命之躯在花枝上颤抖,摇曳,人们以异样的目光看着它,或同情,或怜悯,或嫌弃,或漠视,或怜惜,或宝贝似的捧着含着,无论如何都让它感到一种异样,一种另类。如果人们能给这些生命一些平等的目光,让阳光透进他们阴暗的心窗,那将是一个什么景象,我们人类的生命将是何等完美。我多么希望在我生命的这个季节里收获一份心情。

活着就好。经过一年的疗伤,面对死亡,我没有恐惧,没有奢望,没有悲伤,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家人一起驱车去秦岭旅游,麦子开始返青,路边的柳树抽出了新芽,大地复苏了,河水虽有些冰凉,但在阳光下欢快地跳跃向前,人们整理着春天的庄稼和土地,燕子在蓝天下飞来飞去,唱着春天的歌。去年,也在这个地方,在这个季节,我来过这里,在春天的怀抱中疗养着我受伤的身体和心灵,今年我带着一种感恩和满足的心来到这里,和春天约会。明年的春天我们还能如期相约吗?燕子会来唱歌,柳树依然发芽,青青的麦苗在阳光下舒展着身体,人们会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说实话,从感情上我排斥“死亡”这个概念,然而,“死亡”就像用胶粘在我的脑子一样去也去不掉,无时不在折磨着我,提醒着我,有时它会让我一阵恐慌,觉得生命即刻就会消失。在这个过程,我学会了更多地宽容、理解,我也学会淡化痛苦,让生命每时每刻都享受着快乐,“活着就好”“活着真好”这是我被死神牵着手后才慢慢真正体会到的。我要用一首诗表达我的心情:

我要把生命交给春天

呼吸春天香甜的空气

打开心窗让阳光照进

让快乐抽枝发芽

把希望写在每一片叶子和花瓣上。

我要把心情交给春天

守望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让云霞做我的霓裳

哪怕一点点

把生命装点得美丽漂亮。

当春天已经过去

当太阳西沉

当天空不再灿烂

上一篇:网络视频企业并购分析下一篇:半主动悬架常见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