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你解读你

2024-05-18

聆听你解读你(精选7篇)

聆听你解读你 篇1

什么是听觉感知?心理学家贝纳特认为:“我们的感觉世界是以永远变化着的一系列光、色、声、味、触为其特征的。在我们清醒的时间里, 大量的、广泛的刺激像潮水一般向我们涌来, 很奇怪的是, 我们的感觉器官并没有因此而淹没……我们像其他动物一样, 都特别善于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适当的信息。”所以, 听觉活动具有主体对外界形式刺激的反应性和对信息的选择性。因此, 声音在一定的声场发出并传播开来, 作家通过听觉获得主观性的感官体验, 再将其描写到文学作品中。在这篇论文中, 听觉感知叙事主要指作者将声音描写纳入写作, 这意味着作者将音乐声、人声等创造性地组合在一起, 构成一个叙述整体来表现作品的故事情节、结构、人物、情感、意境、主题的方式。本篇论文选取作家刘索拉及其代表作, 探讨和分析小说中是如何运用乐器之声来完成小说叙事的。

刘索拉从小受到作为音乐教师的母亲的熏陶而学习中西方音乐, 她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专业扎实的音乐基础使她的跨界文学创作深受音乐的影响。她认为自己是一个装着音乐和文学的容器:“一半是文学, 一半是音乐。”她的早期作品多以音乐学院为背景, 音乐青年为主人公, 作品不可避免地被放置在各种声音场景的描绘下。在刘索拉的音乐观中, 她强调的是音乐在力度上的强弱。在小说《你别无选择》中多次出现刘索拉自己对力度的看法:“不是先生说的那种力度, 是我自己的力度, 我自己的风格”。刘索拉十分推崇音乐中的张力和力度, 即由强到弱, 或者由弱渐强的两极模式。音乐美学中把音乐当做是一种表情艺术。表情指人从面貌或姿态上表达内心情感。“音乐的表情指用音响象征或暗示情绪活动。在运动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力度上的强与弱, 速度上的激动与平静和节奏上的紧张与松弛。”基于这样的音乐理论, 刘索拉在其早期小说中, 多用声音的声响力度和节奏快慢来配合故事情节和结构的紧张和松弛、激动与平缓。

在《你别无选择》第一到八节描写了音乐学院无序而杂乱的生活, 刘索拉多用烦躁的乐器声音来烘托环境:琴房的噪音, 半夜的小号, “像狼一样的嚎叫”。这些声音并不能称为音乐, 只能叫做一些杂乱的乐音。这些杂杳的、神经质的、狂乱的乐器之声衬托了音乐青年们苦恼失望、矛盾狂乱和挣扎奋进的生活态度。小说的第一部分故事情节杂乱, 人物纷乱出场, 但音乐青年目标感不强, 小说以烦躁、混乱、拖沓的步调进行着。

第二部分开始“真的考试来了, 恐慌也就变成了平静。一声不响的平静。”第八节到第十二节的平静是短暂的宁静, 这是高潮前的蓄势待发, 为最后一个部分做铺垫。

第三部分全部只围绕“国际青年作曲比赛”展开, 情节较为集中。由开始第一部分的烦躁杂乱和第二部分的沉闷压抑转向小说的高潮部分。刘索拉用大量笔墨描写排练钢琴协奏曲时, “竖琴像流水一般洒下来。伴着梦一样的弦乐队, 钢琴骤然清晰悦耳, 一串流畅委婉的无调性旋律在人耳边延伸。”这一部分人物的行动更加明确清晰, 音乐青年追求音乐的精神更加强烈, 更加无畏, 更加明朗, 展示了音乐青年的青春与活力。在作曲比赛的演奏时, 描写了这样的乐曲效果:“弦乐队像一群昏天黑地地扑过来的幽灵一样语无伦次地呻吟着。大提琴突然悲哀地反复唱起一句古老的歌谣。”“铜管铺天盖地的扑下来, 把所有高山巨石所有参天古树一齐推倒让它们滚落, 而那魔鬼似的大提琴仿佛在这大地的毁灭中挣扎, 挣扎却又不停地给万物唱那首质朴的古老曲调。”后面一连串的声音描写更具主观性, 更有力度与气势。这一些乐器声压倒了小说开始烦乱、令人发疯的噪音, 打破了第二部分压抑的平静。作曲比赛得奖, 新的作品正式公演显示了新的乐音胜利了, 音乐青年在长期的压抑和反叛中获得了成功。小说达到高潮点, 最后两节在新年晚会和毕业典礼的尾声中, 以森森听《莫扎特朱庇特C大调交响乐》结尾。这首“清新而健全、充满阳光的音响深深地笼罩着”森森, 他感到一种解脱。小说在这样一种轻松的音乐曲调的描写中结束。

在看似表面松散、混乱的描写中, 小说遵循着严谨的逻辑结构。它和声音的描写相映成趣。刘索拉用音乐的声响力度和节奏张力来展现故事情节和结构的高潮和低谷, 紧张和松弛, 激动和平静。小说故事情节也就呼应着乐声的描写:开始是烦躁、振聋发聩的噪音, 接着是考试前的压抑平静的无声, 然后在协奏曲演奏中达到高潮, 并在最后的完全释放中结束。刘索拉用较短的篇幅来叙述第一、两部分, 把重点放在第三部分, 也就是高潮部分。她用乐器声的快与慢的节奏来象征结构的紧张和松弛, 用音响的力度来暗示情节的激烈和平静。对张力和力度的追求不仅体现着刘索拉专业的音乐观, 也体现了她在小说中的结构观:即是松弛有度, 在快与慢、强烈和平静之间相互变化。

在金燕对她的采访中, 她说道:“听见任何声音都像弹簧一样就冲出去了, 永远都是。我说张力, 其实就是那种绷着的探索动力。”刘索拉十分推崇音乐中的张力和力度, 即由强到弱, 或者由弱渐强的两极模式。因此在其在早期小说中, 最常采用的听觉感知叙事就是用声音的声响力度和节奏快慢来配合故事情节和结构的紧张和松弛、激动与平缓, 从而达到小说故事情节和声音力度和节奏的高度契合, 形成了一种双重叙事。

摘要:在《你别无选择》这部小说中, 刘索拉以她敏锐的听觉感知, 丰富的听觉蕴积和较高的音乐素养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在音乐背景铺垫下的发生在音乐学院的故事。她在小说的叙事结构中融入音乐艺术, 再现了一种先锋性的小说叙述模式, 她对听觉感知的追求极大提升和丰富了小说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听觉感知,叙事

参考文献

[1]贝纳特.感觉世界[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3.

[2]刘索拉.你别无选择[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9.

[3]王次炤.音乐美学新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3.

[4]刘索拉.你别无选择[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9.

[5]刘索拉.你别无选择[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9.

[6]刘索拉.你别无选择[M].北京:文汇出版社, 2005.

聆听你解读你 篇2

总是会听到许多关于你的故事,有人说你是一股倔强的风,生来便追随着自己的自由,有人说你是一个现实的尤利西斯,不惧人生的悲喜消磨,有人说你是天上飘落的一粒沙,落在一个叫撒哈拉的沙漠,即便自己被狂风摧残,即便和你至爱的人迷失在陌生的风雨里。

记得总是捧着你的书,听任墙上的时钟滴答滴答,听任时间一小时一小时的过去,指尖触到你的文字,耳边聆听你一遍一遍讲着那些属于你的故事。你从马德里到庞贝古城,从阿尔卑斯到台北。当终于寻到撒哈拉时,你真的很快乐,你动情地诉说着那些沙漠奇遇,你与荷西之间平淡而幸福的日子,但是世间轮回的转幻总是不得知的。在荷西永远地拥抱着大海时,只听见你喃喃低语:“那一年,我们没有过完秋天。”我本来以为会听到你撕心裂肺的哭泣或大吵大嚷,可是,没有,你仍在用你平静低迷的嗓音继续讲述着你为他买的十字架和那无数个寒冷、孤寂的夜晚。你掩藏的是那样好,我甚至都没有看见你眼角的泪痕,可是我听到的是你的心碎裂在地上的清脆响声。许多人无法经历你的.感情,却在你的文字中触到,甚至聆听到了你心中的悲情。

“我为锦瑟,你是流年。”若无了那般幸福与平淡生活拼凑的锦瑟流年,何来今日无助的悲凉。

捏成你的形状,聆听你的心声 篇3

一、单词涂鸦法

你是否对单词教学持有“刻板印象”?认为不抄不默怎么记得住?若有,你的初衷肯定受过冲击吧?教师职业需要友情理解,同样,单词教学也需人文关怀,跳出陈旧的范式吧,怎么做?你见过孩子的涂鸦作品吗?玩具怪人、美食星球、衣服总动员……妙趣横生的作品表达的东西远比眼睛看到的多,小学生具备艺术天赋,擅长将内心活动(包括语言信息)转变为视觉化的事物。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 8的昆虫单词时,我尝试让孩子自由涂鸦,以最快活的方式记忆。“单词涂鸦法”不仅使学生对英语充满兴致,还能唤醒学习潜力,优化语言技能。大多数学生能从熟悉的信息着手,记住单词与涂鸦物之间的联系,找出拼写规律,在喜欢的单词上多画几笔,添上更多细节描绘,用完整情境把原本零碎的词串联起来。有的孩子在a bee旁画上一只蜜蜂;有的孩子把带有fly词尾的单词用同一符号标注;有的孩子在ant下密密麻麻写了一大串以元音字母开头的单词;更有孩子小组分工,精心制作一本以“Nature”为话题的英文绘本。单词涂鸦渗透主观感受、个体创造——以时下学生热衷的方式开发多元智能,用孩子专属的符号培养记忆策略与动手能力。小学英语教学是动态立体、布满乐趣的,也许这里阐述的新教法在某些学生身上还未起色,但你不妨适度尝试,我相信一定会给你和学生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新教法注重每位学生听说读写、逻辑推理、自我探究、同伴交流的熏陶,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开展分层教学。推荐《少儿英语词汇与语法》及英语绘本网站,这里有很多不错的教学素材可供英语教师选用。

二、图文整合法

众所周知,英语学习贵在交流与运用,通常语篇教学涉及的知识点多、信息量大、能力要求高。小学生初具价值判断力,排斥枯燥的学习环境。相反,着眼最近发展区域的新教法备受孩子追捧。就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 3 Hobbies语篇教学而言,我充分运用教材中有意义的情景图片,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图形与背景”一概念灵活整合图文。学生在图上编辑对话框,将文本对话分角色填入,编辑自己独一无二的英文故事;学生还可把重难点、文化拓展写在便条上贴于原句型上方形成可外翻式笔记。待下次复述课文时,第一秒就能想起自己创作的故事;等下次老师提问题时,第一眼就能找到解题的秘诀,还能时不时翻阅隐藏在纸片下的例句,多有趣!是谁让教学变得不同?我想定是充满智慧的教育人。教师巧用情境图片彰显语篇教学的功能性,带领学生亲身体验语言学习的快乐。适时鼓励激发学生主动求学的精神、自我学习的信心、小组协作的能力,同时对学困生加以细心呵护,避免孩子产生自卑心理。推荐语篇教学素材:“Macmillan Children’s Readers”系列、“我的第一本书”英语学科、美国畅销教材“Hooked on English”系列、Little Fox(故事篇)。

平静安详的日子里,每天都有新鲜的故事悄然发生,站在屋外偷偷打量学生,孩子的世界充满成人未敢涉猎的色彩与惊奇!来吧,让我们一起瞩望每朵花儿绽放的时刻,每个梦想放飞的情形,每位学生发光的瞬间!

(作者单位 江苏省无锡市育红小学)

教你解读“每股收益” 篇4

一、与以往相比, 基于新会计准则的每股收益指标的计算方法发生了变化

第一、每股收益在计算时要求在需充分考虑股份变动的时间影响因素后, 通过加权平均计算的方法得出基本每股收益。即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应当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实际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确定, 考虑的是当期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 反映目前的股本结构下的盈利水平。其公式如下:

基本每股收益=净利润/ (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 并不是所有的股本变动都要按照当年实际增加的时间进行加权计算, 比如, 公司派发股票股利、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拆股或者缩股等。以派发股票股利为例, 由于送红股是将公司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对投资者进行分配, 并不影响公司的股东权益, 因此新增的股票不需要按照实际增加的月份加权计算, 直接计入分母。

第二、与国际惯例相接轨, 还要考虑潜在的稀释性股权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无论是国际会计准则还是美国、英国等一些国家关于“每股收益”的准则均要求计算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这主要是基于实践中上市公司常常存在一些潜在的可能转化为上市公司股权的工具, 如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期权或股票期权等, 这些工具有可能在将来的某一时点转化为普通股, 从而减少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新会计准则顺应了这一国际惯例, 要求上市公司在披露基本每股收益的同时, 披露稀释每股收益;2007年, 证监会相应对《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进行了修订, 要求上市公司在定期报告同时披露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稀释每股收益, 即假设公司存在的上述可能转化为上市公司股权的工具都在当期全部转换为普通股股份后计算的每股收益。相对于基本每股收益, 稀释每股收益充分考虑了潜在普通股对每股收益的稀释作用, 以反映公司在未来股本结构下的资本盈利。

二、取消了按全面摊薄法计算的每股收益

由于新会计准则要求计算基本每股收益, 那么, 原来为投资者所熟悉的按全面摊薄法计算的每股收益随即被终止取消。这一变化应当引起投资者的注意:

第一、由于现在的每股收益指标是按照加权平均法计算得出的, 通常情况下, 其结果可能会大于投资者所熟悉的用全面摊薄法计算而得出的每股收益。因此, 应当注意不要孤立地将现在的基本每股收益和以前年报中披露的每股收益进行简单比较。投资者可在上市公司年报的“主要财务指标”部分中找到按照同一口径计算的历年基本每股收益比较数据。此外, 在运用市盈率对上市公司股票价值采用相对估值法进行估值时, 投资者应当关注由于新会计准则的因素造成每股收益的变化。

第二、与按全面摊薄法计算的每股收益不同的是, 按照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基本每股收益, 是基于当年新增股份所贡献的效益和其存续的时间长短成正比的假设以及新增资产年度内均匀地为上市公司贡献利润的假设而进行的。那么, 如果新增资产未能按照股本扩张同等比例贡献利润,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 上市公司的次年基本每股收益将有下降的可能。

三、投资者不能过于迷信“每股收益”指标

尽管每股收益是衡量上市公司综合盈利能力的重要财务指标, 是测定上市公司股票投资价值和分析每股价值的重要财务工具, 但是, 投资者也不应当过于迷信每股收益, 因为它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和不足。

第一、每股收益并不反映股票所含的风险。例如, A公司原来经营日用品的产销, 最近转向房地产投资, 公司的经营风险增大了许多, 但是每股收益可能不变或提高, 它并没有反映风险增加的不利变化。

第二、股票是一个“份额”概念, 不同股票的每一股在经济上是不等量的, 它们所含有的净资产和市价也不相同, 即换取每股收益的投入量不相同, 因此限制了每股收益在上市公司之间的相互比较。

第三、每股收益多, 并不一定意味着分红多, 还要看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

第四、每股收益仅仅代表的是某年每股的收益情况, 基本不具备延续性, 因此不能够将它单独作为作为判断公司成长性的指标。

由此可见, 每股收益指标实际上并不能完全反映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情况。过于迷信每股收益指标, 片面、孤立地看待每股收益的变动, 仅仅依赖每股收益指标进行投资, 有可能会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及成长性的判断产生偏差。因此, 笔者建议投资者在使用这一财务工具时应当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为了克服每股收益的局限性, 适当做些延伸分析非常必要。如可以延伸分析市盈率、每股股利、股利支付率和留存盈利比率等财务指标, 这样有利于较为全面地解读和把握每股收益的内在涵义。

第二、一定要结合其他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等相关要素, 如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等指标的变化以及公司所处行业的周期、行业地位、宏观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变化, 进行综合分析后理性投资。

摘要:随着新会计准则陆续在我国全面铺开, “每股收益”作为重要的财务指标, 其计算与分析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 本文基于新会计准则, 分析了“每股收益”计算方面的变化, 指出了分析方面应当注意的问题。

聆听你的声音作文 篇5

那是乡间特有的神秘音韵。

曾和你一同走在路上,享受那生活的洗礼,那是你陪我一起走过的路啊!

大自然天然的土壤带着扑面而来的独特香味,不浓,不烈,让人畅爽无比。这是优于城市的复杂气味的完美气息。我牵着你的手,你带着我走上这遥远漫长的回家路。我一边静静地听你讲着故事,一边享受大自然给予的清新世界。

耳畔想起了牧童的笛声,是如此悠扬长远,清新优雅。笛声中不时夹杂着老牛哞哞的伴唱。我扯着你的衣角问:“这美妙的声音是什么啊?”“这是乡村的古典音乐吧!”你微笑着回答,继续说你的故事,拉着我往回家的方向走。这大概是我有生以来听过的最美的古典音乐吧!

不知不觉,天边的那一抹红裙,也换成了美丽的黑纱。落日下山,明月照耀着大地,一切也都沉浸在这美丽的画中了。你说着你的故事,每到高兴之处我便放声大笑,每到低落之处我的心也绷紧了弦。草丛里的蛐蛐也跑来为你伴奏,他们希望可以为大自然添加生趣,顺便在这皎洁的月光中卖弄一下自己动听的歌喉。这是原生态的伴奏,不知不觉耳边已被美妙的声音萦绕,但最令人着迷的还是你银铃般的嗓音,我被你说的这“疯狂交响曲”所陶醉了。

月亮撒下光芒,照在你我身上,地上印着我和你的影子,我牵着你的手,向那家的方向走去……

只是,时光不再,我们都再也回不去那无忧无虑的少女时代,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越走越远了。你有了你的事业,我也在慢慢成长。但我多么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再听听你讲故事啊!即使没有那歌声的伴奏,对,没错,听听也好,我亲爱的姐姐。

聆听你解读你 篇6

鉴于此, 针对公务员、政治人物、政策顾问、记者以及其他与科学或科学家打交道的非专业人士, 我们提出了20个在培养自身科学素养时需要掌握的概念。一个倡导科学的、具有怀疑精神的政治人物, 一定会希望用这些重要的知识武装自己。当然, 其他人也许会列出略有不同的清单。重点是, 我们认为如果社会对这20个概念有了更广泛理解, 将标志着社会的一大进步。

1. 条件差异和几率都会引起变化

现实世界的变化是不可预测的, 而科学想探究是什么造就了这些变化。为什么现在比过去十年更热?为什么某些地区的鸟比其他地方的多?关于这些趋势有很多解释, 科学研究的最大挑战是从无数的其他来源的变化中, 梳理出我们感兴趣的过程所起到的作用 (比如, 要研究气候变化对于鸟类数量的影响, 就要把“气候变化”这个因素, 从农业集约化、入侵物种的传播这类大范围变化, 以及一些偶然发生, 却可以决定生死的本地小规模事件中剥离出来) 。

2. 没有绝对准确的测量

事实上, 所有测量都存在误差。每一次重复试验都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在某些情况下, 与实际变化相比, 测量误差也许会很大。比如, 如果你得知上个月的经济增长了0.13%, 那么实际上缩减的可能也是存在的。提出结果时应该给出结果的误差范围, 以避免不合理精确度的出现。

3. 偏倚是很普遍的

实验设计或测量装置可能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在某一特定的方向上产生非典型结果。比如, 通过访问路人、家里人和网民来确定投票行为, 由于样本的成分不同, 所以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而因为那些有“统计上显著”的结果更可能会被报道和出版, 科研论文会倾向于用夸张的说法来阐述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办法的效用。实验中的偏倚很可能这样产生:实验的参与者知道自己接受的是不同的治疗, 所以会尝试表现的不同;调查者们对结果的收集会受“知道谁接受了治疗”的影响。其实理想实验应该是双盲的 (Double-Blind) , 即参与者和收集数据的研究者都不知道哪些参与者接受了什么处理。这在药物试验中是很容易做到的, 但是对于社会问题就不可能。科学家们在希望找到数据来补充之前的调查结果, 或者想反驳一个观点的时候, 比较容易产生确认倾向 (confirmation bias) 。

4. 样本量通常越大越好

大的样本量得到的平均观测结果往往比小样本量的更有益。因为当我们积累证据的时候, 我们的理解也在加深。这对那些变量多、容易产生测量误差的复杂体系尤其重要。一种药物的有效性在每个个体间都存在差异, 因此为了在药物测试中更可靠、准确的估计药物的平均功效, 就要选择一个有数以万计的样本的实验, 而不是使用一个只有数百个样本的。

5. 相关关系不代表因果关系

假定一件事物可以导致另一事物固然是很诱人的。然而, 相关关系的得出有时候是出于偶然, 又或者某两种看似相关的因素的关系, 其实是由复杂的或潜在的第三因素决定的。比如, 生态学家曾一度确信是有毒藻类杀光了河口的鱼;但其实是这些藻只是恰巧长在了鱼死的地方而已, 并不是藻类导致鱼类死亡。

6. 统计回归效应可能造成误导

单次测量中, 至少有一部分极端的数据是由于偶然或误差造成的, 进行另一次测量, 数据可能就没有那么极端 (或显著) 了。比如, 在经常发生车祸的地方放置一个测速相机, 但随后事故率的减小并不能归因于放了测速相机, 因为在此情形下, 无论是否放测速相机, 事故率都很可能向减少的方向发展。

7. 数据范围之外的推断存在风险

在某一范围得到的模型可能出了这个范围就不适用了。所以, 评价生态系统对于气候变化的反馈是十分困难的。当气候变化得比现存物种在进化史中所经历过的任何时期都要快, 或是出现一个全新的极端天气系统时, 以前的数据就都不靠谱了。

8. 注意基本概率谬误

通过一个并非绝对准确的检验来判定一个事物状态的能力取决于这一状态发生的概率 (基本比率) 。比如, 一个人做了有99%准确度的血液测试来检测一种罕见疾病, 结果呈阳性, 但这个人可能根本没这病。如果10001个人来参加这个测试, 其中只有一个人有病, 假设这个人的结果肯定呈阳性, 但还有100个人 (1%的人) 即使没有感染疾病, 测试结果也会呈阳性。这种类型的计算在包括机场安检在内的筛查工作中相当重要。

9. 对照很重要

除了待测变量之外, 对照组与实验组要保持一样的条件。没有对照组, 就很难知道实验处理究竟对结果有没有影响。它可以帮助科学家在复杂体系中找到相关关系。必须控制变量 (例如设置安慰剂组) , 才能确定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因为一些人在药物测试中表现出阳性可能是因为环境、提供测试的人甚至只是因为药丸的颜色。在这种情况下, 设置对照组 (例如安慰剂组) 就非常重要。

1 0. 随机化能够避免偏倚

聆听你解读你 篇7

一、阅读材料利用所存在的问题

(一) 熟视无睹——淡化了资源的承载功能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自认为很熟悉教材, 把握住了教材的重点, 至于“你知道吗”这个内容考试不考, 关系不大, 因此视而不见。这学期笔者在本校四年级的学生中做了调查, 除了有一个班的学生表示老师教过这个内容外, 其他五个班的调查很不理想, 有一个班的教师从来没有讲过这个知识。

这样处理的教师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数学教学不仅是知识的教学, 更是一种数学文化传播活动、一种数学思想渗透的活动, 这不仅体现在数学教学中, 也体现在数学教材编写中, 特别是“你知道吗”的教材资源, 它不仅承载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功能, 更重要的是承载着向学生渗透数学文化的功能。所以, 忽视“你知道吗”的存在, 淡化它的功能, 那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二) 舍本逐末——扭曲了资源的编写意图

人教版四上年级在学习“角的度量”后, 安排了一个知识介绍:为了表达方便, 直线、射线和线段都可以用字母来表示。如线段AB、射线CD、直线l等。在学习“垂直与平行”后, 介绍了平行与垂直可以用符号表示:如在正方形ABCD中, AB与CD平行, 可以记作AB∥CD, AB与BC垂直, 可以记作AB⊥BC……

这两块内容旨在让学生感受用符号表示的简洁美, 可是有些教师却小题大做, 对第一个内容拼命教学怎样数线段、射线的条数, 对第二个内容却在教如何进行推理, 为什么平行, 为什么垂直……

如此安排, 显得舍本逐末。其实教材安排什么样的数学阅读材料, 都是专家们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的。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尊重教材, 深入钻研教材, 弄清“你知道吗”的编排意图, 在此基础上用好这一课程资源。

(三) 照本宣科——缺少了应有的灵活处理

不少教师往往“趴”在教材上, 把教材看作“圣旨”, 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教材编排组织教学活动, 丝毫不敢逾越教材之“雷池”半步。

例如:五下年级在学习了“因数与倍数”后, 教材安排了一个“完全数”的介绍。有位教师直接读了教材中的一段文字就表示这个知识已经介绍过了。其实, 对学生来讲, 他还是不知道具有怎样特征的数是完全数。教材没详细解说, 如果只是为了“教”而“教”, 如此照本宣科, 就不利于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不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与其增加学生的迷惑, 不如不教。

(四) 断章摘句——割裂了教材的知识体系

知识是有内在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如果教师把知识孤立地分成若干块进行教学, 那就是灌输。哪怕学生理解了, 也是片面的理解。作为阅读内容的“你知道吗”所编排的位置与相关的教材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六上年级在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中, 共安排了两个“你知道吗”, 第一块安排在圆周长教学后, 介绍了《周髀算经》、祖冲之和研究的圆周率, 第二块安排在圆面积教学后, 插入了扇形和圆心角的介绍。

有些教师为了表示对这个教材资源的重视, 在上相关教学内容前, 早早地先把两个“你知道吗”先教了。殊不知, 学生学习新知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他们在学习新知识时, 需要从记忆中提取出类似的知识和经验, 并以此为出发点去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这样才能有助于把握某个知识领域的全貌, 理解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把课堂教学内容与阅读资源统一起来, 而不能孤立地、割裂地看待任何一部分知识。否则, 这样的教学与一锅夹生饭似乎没有多大的区别。

二、阅读材料利用的策略探寻

以上几大问题的存在,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一教材资源的使用效果。那么, 如何有效地处理教材中的“你知道吗”?如何更好地发挥“你知道吗”的功能?这课程资源的最佳教学落脚点在哪里?本着“源于教材, 高于教材”的理念, 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探寻。

(一) 正本清源分深浅, 摸准安排意图

深入钻研挖掘“你知道吗”, 切实把握它的内涵是使用好这个课程资源的前提。纵观新教材所提供的“你知道吗”, 大致可以看出编者是从两个方面去选择的, 一是了解性质的, 二是教学内容的深化。如果对“你知道吗”的关注不够、思考不深入, 势必会影响到教材功能的发挥。针对为扩大学生数学知识面、丰富学生课外知识而开设的一个特别板块, 则只需稍作介绍与渗透, 不必强求学生必须掌握;属于教学技能方面延伸的范畴, 则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

如四上年级在学生学习了“角的度量”后, 让学生用字母来表示线段、射线等, 数学课程的一个任务就是使学生感受和具有使用符号的能力。这里, 需要学生体验数学的简洁美, 不需要大费周折地进行教学。再如五年级在“公因数”“公倍数”的教学后, 安排了“分解质因数”的方法、介绍互质数等, 这些知识点是后续学习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乃至约分与通分的基础。虽然它们只作为“你知道吗”中补充拓展的内容, 但教师有必要向学生介绍其方法技巧。

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需要认真分析“你知道吗”的各自含义, 梳理各种信息, 洞悉其教学功能, 体会编排意图, 并联系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和能力, 分清深浅, 予以定位, 并适时施用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二) 因势利导作点拨, 把准呈现时机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明确教学意图后, 对于“你知道吗”的教学, 教师要考虑什么时候呈现更合理更有效, 什么时机呈现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双敏锐的眼睛, 适当把握呈现的时机, 充分体现出“你知道吗”所蕴含的内涵和价值。

1. 课堂穿插, 丰富教学内涵

要想最大程度地发挥“你知道吗”的效能, 确保介绍内容与新授课紧密联系, 很多时候教师可以将其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 将它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 丰富课堂教学的内涵。例如, 在教学三上年级“平行四边形”时,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平行四边形”的表象, 教师在让学生练习找平行四边形时就可适时引入教材第40页的“你知道吗”——七巧板。可以让学生找找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 还要借此介绍七巧板的一些知识。

此外, 教材中对于“你知道吗”的安排, 有许多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紧密联系。对于这些内容,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体验性的数学活动,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如何教学精挑细选的“你知道吗”, 教师不能仅仅考虑教材“用得像不像”, 更要思考如何结合其内容, 找到教学结合点。在课堂教学中, 在适当的时候引入有关的内容, 既可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又可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 课外延伸, 拓展教学内容

对于某些特殊的“你知道吗”, 如在课堂上没有时间让学生阅读, 或者无法很好地为教学过程服务, 可以放在课外, 但不能弃之不用。如“分数的意义”这节课内容多, 若再将“分数的发展史”放在课堂上, 可能会让学生应接不暇。教学时,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上网和查阅有关书籍, 把获得的知识及感想制作成卡片收集起来,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展示和交流。在这样的一个收集资料的活动过程中, 立足于课内, 着眼于课外, 以课内带课外, 以课外促课内;以课内的“精”引出课外的“博”, 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为学生形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供了帮助, 同时也为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 张弛有度能变化, 巧布教学环节

新课改下的教师应该不再是教材的执行者, 而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者, 这就要求教师在尊重教材意图的同时, 进行灵活合理的改编, 使课程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1. 动静结合, 突出主旨

数学知识的动态展示可以启迪学生积极思考, 是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的重要手段, 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同样, 教学“你知道吗”也不应该只是一种静态的“告诉”。如果把“你知道吗”这样的“文本”直白地“告诉”学生, 固然省事, 但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 这样的解读只能是一知半解, 这些辛苦所选的教材资源还是被浪费了。根据内容, 教师可以将部分静态的画面还原为动态的展示, 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 有时也会更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

例如:在三上年级“计时工具”一内容中, 也可以安排用图文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古代原始人用“日”“夜”计时到利用测太阳的影子来确定时间, 逐渐演变到后来用滴水和沙漏的方法来计算时间, 再到用钟表来计算时间, 向学生展示了各式各样的钟表图片。还可以继续讨论:你会想办法做一个太阳钟或滴水钟吗?你会想象未来社会最新式的计时方法吗?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不仅对计时工具的历史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 并且在整合内容中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

2. 适度整合, 物尽其用

“你知道吗”不是单纯的资料, 而是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你知道吗”的编写不仅为课堂教学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也是对教学理念的一种更新。受教材的启发, 在教学时, 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班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已有的知识水平, 认真地分析, 对“你知道吗”进行信息的增补和删减。

在介绍“完全数”时, 为了帮学生了解什么是完全数, 笔者从网上找了一个史料:古时候, 自然数6是一个备受宠爱的数。为什么6备受人们青睐呢?原来, 6是一个非常“完善”的数, 与它的因数之间有一种奇妙的联系……

如此, 不仅让学生知道完全数的由来, 而且知道完全数的特征, 体会数学家们的艰辛与不易, 真正实现教材的多元整合, 让“你知道吗”物尽其用。

3. 渗透思想, 润心无声

“你知道吗”的教学内容绝不是仅以拓展知识为主, 更有着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和数学文化的启蒙和熏陶。在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 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 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 体会到数学的文化价值, 使“你知道吗”成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催化剂, 引导学生“触摸”古今数学家, 同时也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熏陶。除了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数学发展历史之外, 更要注重帮助学生体悟其中的数学思想, 培养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上关于分数的演变、“古人计时的方法”……都是进行这方面教育的良好素材。

上一篇:农村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下一篇:公路测量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