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小背篓(共6篇)
聆听小背篓 篇1
《小背篓》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感受童年的美好、母爱的伟大,激发学生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2.能够跟着录音哼唱《小背篓》的旋律,力争演唱好、表现好歌曲中的装饰音。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欣赏能够感受歌曲的旋律、意境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父辈童年生活的乡土气息,学唱歌曲过程中,尝试歌曲装饰音的表现。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典型的民歌风的创作歌曲,风趣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特征,是一首很好的农村生活题材的儿童歌曲。作品用第一人称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叙述了“我”童年时期的幸福快乐的生活,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及对妈妈的思念。
歌曲为f小调,两段体,曲风清新自然,第一乐段节奏张弛相间,旋律优美流畅。第一、二乐句旋律忽高忽低,十分贴切地描写了“我”坐在“小背篓”里“晃悠悠”的情景。三、四、五、六乐句节奏规整,旋律跳跃,运用排比句的手法叙述了童年时期快乐的生活,装饰音及变化音的运用表现了调皮的“我”的形象。第二乐段由两个乐句组成,第七乐句旋律舒展,音区较高,是全曲的高潮所在,也是对童年幸福生活的歌颂。第八乐句节奏紧凑,旋律下行,是对幸福童年生活的回忆。尾声是第七、八乐句的扩展,长音的运用好似作者沉浸在幸福的童年生活中,意犹未尽,引人深思。#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
1.聆听宋祖英版《小背篓》。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听完告诉大家,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是哪位歌唱家唱的吗? 学生自由回答。
2.介绍宋祖英,教师根据自身特长可以直接范唱,也可以聆听录音范唱。结合歌词,提问歌词的主要内容: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话来总结一下吗?歌词中有不懂的词,请标注一下。3.教师出示吊脚楼、小背篓、赛龙舟图片并向学生介绍。
二、新课学习
1.聆听歌曲《小背篓》,找出曲子中“连、跳”的情绪对比,并用手势表示。(《小背篓》曲谱学习。)
师:当你感觉到这段旋律比较欢快时,请用拍手的方式告诉大家,当你觉得这段旋律比较连贯抒情时,就请换个动作表示。
2.朗读歌词,启发感情,感受歌词意境。(出示歌曲谱例。)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一下歌词,思考一下,童年的记忆中都有哪些片段令你印象深刻? 3.可以谈一谈自己的体会。(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的情感体验上来。)
4.《小背篓》歌曲学习。
尝试学唱歌曲,初步解决节奏、音准、词曲结合的困难(不加装饰音)。学唱歌曲部分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有:
(1)词曲结合:“野果哟”、“小手哟”、“逛了”。
建议采用:教师单句范唱,学生跟唱,也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解决。
(2)节奏的问题可能有:前十六分音符以及最后一个乐句中的“童年的岁月”的十六分休止符。建议采用击拍视唱或念白节奏的方式解决。
5.尝试完整演唱,要求表现好歌曲中最抒情的一句。(播放歌曲《小背篓》。)6.指导演唱。
师:请同学们把歌曲中所有出现休止符的地方,用笔做一个标记。
师:这些做记号的地方在演唱过程中一定要小心。特别是这些休止符前一个音要特别注意控制时值。(教师可范唱。)
7.学生演唱。(播放歌曲《小背篓》。)
教师:歌曲中有一句最能抒发情感的地方,你找到了吗?我们应该怎么样唱呢?
(教师范唱,提出歌曲中的“升记号”,并让学生感受临时变音记号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加上临时变音记号歌曲就变得有味道了。)8.加上装饰音演唱,并体会装饰音的作用。
教师对比范唱,提问:请同学们再听老师唱一遍,你能说一说,老师的演唱跟刚才大家的演唱有什么区别吗?
9.学唱装饰音:装饰音的演唱要求:快而轻。(教师可范唱。)10.设计歌表演,启发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歌曲《小背篓》)
教师:怎样表现这首歌曲,我们才能够表现出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对母爱的深厚感情呢? 教师进行引导。学生完整演唱一遍后,开始设计表演形式。
三、巩固和发展
可以从“母爱、童年”的主题入手进行拓展,也可以从“宋祖英”的相关音乐作品中入手进行拓展。建议无论是从哪一个角度进行拓展,都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速度、力度、情绪、思想感情等方面。
1.聆听宋祖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感受教师爱的博大和宽广。
2.聆听《母亲》和《父亲》这两首音乐作品,从歌词意境入手,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
3.用多媒体向学生简要介绍宋祖英代表作。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小背篓》这首充满浓浓的爱的歌曲,你们是否感受到了父辈们童年生活的美好呢?请同学们回去之后好好思考,今天的美好生活是多么地来之不易,爸爸妈妈的爱多么的无私、伟大!
聆听小天后泰勒的“心曲” 篇2
The Outside
"This is one of the first songs I ever wrote, and it talks about the very reason I ever started to write songs. It was when I was twelve years old, and a complete outcast1) at school. I sang country music at karaoke2) bars and festivals on weekends while other girls went to sleepovers3). Some days I woke up not knowing if anyone was going to talk to me that day. I think every person comes to a point in their life when you have a long string of bad days. You can choose to let it drag you down, or you can find ways to rise above4) it. I 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even though people hadn't always been there for me, music had. It's strange to think how different my life would be right now if I had been one of the cool kids."
Tied Together with a Smile
"One of my best friends is absolutely beautiful. She goes to beauty pageants5) and wins everything. Girls want to be her and guys want to be with her. I wrote this song the day I found out about her eating disorder. It completely blew my mind, and this one was tough to write, because I wasn't just telling some sad story. This was real. This song is basically about the girls I know, and the difficult things I saw them go through. I've never seen this song as a lecture. It's really about how no matter what my friends go through, I'm always going to love them."
Stay Beautiful
"After hearing my songs, a lot of people ask me, 'How many boyfriends have you HAD?' And I always tell them that more of my songs come from observation than actual experience. In other words, you don't have to date someone to write a song about them. This is a song I wrote about a guy I never dated! Wow, right? Haha. This song is about a guy I thought was cute, and never really talked to him much. But something about him inspired this song, just watching him."
《局外人》
“这是我最早写的歌之一,讲述的正是我开始写歌的初衷。那时我12岁,在学校里备受排挤。别的女孩周末都聚在朋友家一起过夜,而我却在卡拉OK厅和节日庆典上演唱乡村歌曲。有的日子里,我一觉醒来都不知道那天会不会有人和我说话。我想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经历一段漫长而灰暗的时光,你可以选择因此而消沉,也可以想办法走出阴影。我意识到,尽管人们没有一直在我身边支持我,但音乐却始终陪伴着我。如果当年我也是个受欢迎的女孩,那我现在的生活会有多么不同,一想到此我就觉得很怪异。”
《强颜欢笑》
“我有一个好朋友,长得特别漂亮。她每次参加选美比赛都能大获全胜。女孩们羡慕她,男孩们爱慕她。有一天,我发现她患有厌食症,于是我就在那天写了这首歌。我当时非常震惊,感到难以下笔,因为这不仅仅是在讲述某个令人难过的故事,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这首歌主要描写了我认识的那些女孩和我看到她们所经历的种种困难。我从没觉得这首歌是在说教。它真的就只是在表达,无论我的朋友们经历了什么,我都会一直爱她们。”
《保持美丽》
“好多人在听过我的歌后问我,‘你交过多少男朋友啊?’我总是回答他们说,我写的歌更多的是来自观察而非亲身经历。换句话说,要是你想写一首关于某个人的歌,你不必非得先和他约会。这首歌写的就是一个从没和我约过会的男孩!很惊讶,是吧?哈哈。歌里写的是一个我当时觉得很可爱的男孩,我和他连话都没怎么说过,不过,他身上的一些特质激发了我写这首歌的灵感,而我
nlc202309030926
就只是观察他而已。”
下面两首歌曲出自泰勒2008年发行的第二张专辑Fearless,该专辑从发行进榜后连续11周蝉联美国Billboard流行专辑榜冠军,被《纽约时报》评选为2008年度最佳专辑之一。此外,该专辑还获得了第52届格莱美年度专辑奖及最佳乡村专辑奖,也使泰勒成为格莱美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得年度专辑奖的歌手。
The Best Day
"I wrote this song on the road and didn't tell my mom about it. I decided that I was going to keep it a secret and give it to her as a surprise for Christmas. I wrote it in the summer and then recorded it secretly with the band in the studio. After it was done, I synched6) the song up to all these home videos of her and my family. She didn't even realize it was me singing until halfway through the song! She didn't have any idea that I could possibly write and record a song without her knowing about it. When she finally got it, she just started bawling her eyes out7).
《最好的一天》
“我在旅途中写下了这首歌,并没有告诉妈妈这件事。我决定先保密,等到圣诞节的时候给她一个惊喜。这首歌是我在夏天写的,之后我暗地里和乐队在录音室里把它录好。歌曲制作完成后,我将它同步到妈妈和家人的所有家庭录像中。妈妈听到一半的时候,才意识到这首歌是我唱的!她万万没有想到我竟然会背着她创作并录制了一首歌。在最终弄清这一切后,她放声大哭了起来。”
Change
"At one point, I began to understand that it would be harder for me on a smaller record label8) to get to the places and accomplish the things that artists were accomplishing on bigger record labels. I realized that I wouldn't get favors pulled for me because there weren't any other artists on the label to pull favors from. It was going to be an uphill climb and all that I had to encourage me was the hope that someday things would change, that things would be different. After so many times of just saying that to myself over and over, I finally wrote it down in a song."
《改变》
“到了某个阶段,我开始意识到,比起那些签约规模较大的唱片公司的艺人,签约一家规模较小的唱片公司的我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并取得他们正在取得的那些成就会更艰难。我认识到,不会有人在事业上提携我,因为公司里没有其他艺人可以给我这样的帮助。路途艰辛,我能用来激励自己的就是希望有一天一切将会改变,一切都将不同。我反复对自己这样说,在说了很多次后,我最终把它写在了一首歌里。”
下面这首歌曲出自泰勒2010年发行的第三张专辑Speak Now,该专辑发行首周销量就高达104.7万张。“Back to December”为该专辑的第二首主打单曲,曾获得美国Billboard百强单曲榜第六名和乡村分榜第三名的成绩。
Back to December
"I've always sort of felt like I try to write songs that the people that they're about deserve. And up until now I haven't really felt like I really, really needed to apologize to someone and someone deserved that from me. It's just necessary. From knowing the situation and writing honestly, I can't leave that part out, and I don't think I should. And I think that you should be able to say that you're sorry to someone, and sometimes the best way I know how to say anything is in a song ... I think that for me, especially playing that song for the first time for people around me, they made that point right away—like, 'You realize you've never done this before. You've never really apologized to someone in a song.' I guess I wasn't conscious of that when I was writing it, because it just was exactly what I needed to say."
《重回12月》
“我一直都这样觉得,我努力在写能真实反映歌中人物的歌曲。而且直到现在,我也并不真正认为自己真的有必要向谁道歉,或是有谁值得让我道歉。这只是真情流露。因为我知道实情,也会照实来写,所以我不能回避那个部分,而且我觉得我也不应该回避。我认为一个人应该学会对别人说抱歉,而有时我觉得表达自己的最佳方式就是通过歌曲……我觉得这首歌对我来说,特别是当我第一次把它放给身边的人听的时候,他们立刻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们会说,‘你知道你之前从来没有这样做过,你从来没在歌曲里向别人真正道过歉。’我想,在写歌的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我只是把自己需要说的话如实写出来而已。”
1.outcast [?a?tkɑ?st] n. 被抛弃的人;不为公众容纳的人
2.karaoke [?k?ri???ki] n. <日>卡拉OK
3.sleepover [?sli?p??v?(r)] n. <主美>在外过夜,不在自己家过夜
4.rise above: 克服;不受……的影响
5.pageant [?p?d??nt] n. <美>选美大赛
6.synch [s??k] vt. (= sync)使声画同步
7.bawl one's eyes out: 大声地哭
8.record label: 唱片公司
背篓精神 篇3
贵州省联社深入学习贯彻落实“背篼干部”精神
自长顺县敦操乡干部背着背篼免费为群众捎带生活物资的先进事迹报道后,贵州省农信社积极行动,结合窗口服务行业实际,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纽带作用,在全省系统范围内广泛开展学习贯彻活动,帮助群众致富谋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宣传学习,筑牢思想认识。全省农信社各级党组织采取召开中心组学习会、组织生活会、座谈会等方式,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学习活动,广泛宣传“背篼干部”的先进事迹,深刻领会“背篼干部”精神内涵,促使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在服务“三农”中做到服务力度不减退、服务内容不单
一、服务效果不削减,实现支持地方发展取得新成效。目前,全省农信社各级党组织开展“背篼干部”学习活动600余次,在系统范围内掀起了良好氛围,起到了统一党员干部职工思想的作用。
制定帮扶机制,落实帮扶承诺。为摸清实际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3月21日,省农信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王术君在陪同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孙永春到长顺县敦操乡调研时,针对敦操乡存在的困难,代表贵州省农信社承诺为敦操乡提供四项帮扶。为保证四项帮扶内容落实到位,通过积极与敦操乡政府沟通联系,目前相关工作进展顺利。一是为敦操乡74名干部每人订做两套工作服,现已与服装厂签订合同,4月20日左右能制作完毕;二是向敦操乡政府赠送一辆越野公务用车,通过与敦操乡政府协商以及汽车经销商洽谈,定于近日购买并交付使用;三是出资50万元用于修建学生宿舍楼,建设资金预计4月下旬到位;四是向长顺县提供50亿元以上信贷资金,目前前期工作正在扎实推进,4月底前举办银政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为支持长顺经济发展,长顺县联社做到“三个应贷尽贷”,即“农户生活生产信贷需求应贷尽贷”,“农业产业化项目信贷需求应贷尽贷”,“生态移民建房贷款需求应贷尽贷”。今年以来,长顺县联社已为当地发放信贷资金1.5亿元,同比多增4000万元,有力助推了当地经济发展。
创新服务举措,践行服务宗旨。为进一步落实“背篼干部”精神,省联社组织开展“走千家进万户”活动,号召全省农信社干部职工发扬“背篼干部”及“挎包精神”,在活动中“创先争优”,积极主动深入村寨,开展送金融、送信息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市场等活动,全面实施“阳光信贷工程”,让农村信用社的产品和服务及时走进千家万户。荔波县联社紧紧抓住农户对春耕备耕信贷资金需求增多的时机,号召干部职工发扬“背篼干部”精神风貌,积极组织信贷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现场办公,将春耕资金及时送到农户手中。今年以来,荔波县联社已向农户发放春耕生产贷款7000多万元,满足农户购买农机具、种子、化肥资金需求。
桐梓县联社充分发挥驻村干部的积极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背篼干部”精神。选派的2名干部赴驻村点开展工作以来,深入实地走访,了解农户需求,针对存在的人畜饮水工程,小学照明线路安全隐患、通村公路维修,以及农户对春耕备耕资金需求等问题,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目前,联社已及时启动了春耕备耕金融服务方案,满足农户春耕资金需求,并承诺出资2万元,帮助驻村点新修水窖,解决长期以来枯水季节群众无水喝的严重问题。
孙永春在长顺调研时强调
弘扬“背篼干部”精神 推动贵州跨越发展
金黔在线讯 3月21日,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孙永春到长顺县,就敦操乡“背篼干部”开展为民服务的先进事迹进行了专题调研。他强调,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栗战书书记的重要指示,以敦操乡党员干部为榜样,大力弘扬“背篼干部”精神,为推动贵州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调研期间,孙永春先后深入到敦操乡打招村穿洞组,走访慰问贫困农户,实地察看群众生产生活情况,详细了解“背篼干部”为民服务先进事迹,并与敦操乡党员干部及省直机关“包县、联乡、驻村”干部进行了座谈。他指出,敦操乡党员干部多年如一日,克服了山高沟深、交通非常不便的困难,坚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用“背篼”背出了信任、背出了民心、背出了“鱼水深情”,充分体现了“背篼干部”对党对人民的忠诚及工作的不易。他们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扎根基层、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十分让人感动,让我们更加
坚定了贵州能发展、能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按照省委栗战书书记的要求,认真学习敦操乡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背篼干部”精神,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提供强大动力。他强调,敦操乡“背篼干部”的先进事迹,是干部作风转变的具体体现,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举措,是“四帮四促”活动的拓展延伸。要进一步深入挖掘和总结提炼“背篼干部”的精神实质,不断丰富和完善工作内容、服务方式,打造具有贵州特色的服务群众工作品牌。要大力学习宣传“背篼干部”精神,在全省广泛开展向敦操乡党员干部学习活动,深入推进“四帮四促”、“部门包县、处长联乡、干部驻村”工作。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挂帮县的省直单位,要始终保持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积极帮助贫困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群众经济收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省直机关工委、省教育厅、省交通厅、省卫生厅、省扶贫办、省农村信用联社有关负责人参加了调研。
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向“背篼干部”学习
2012年03月26日 09:13:00来源:贵阳新闻网-贵阳晚报
本报讯 3月23日,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向长顺县敦操乡“背篼干部”学习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背篼干部”真心实意服务群众的高尚品质,学习他们具体实在服务群众的优良作风,学习他们围绕发展服务群众的发展意识,学习他们坚持不懈服务群众的奉献精神。
《通知》指出,长顺县敦操乡干部从小事着眼,从实处着手,坚持走村入户,背着背篼免费为群众捎带生活物资,带去国家惠民政策和致富信息,帮助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人民群众之中,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群众亲切称他们为“背篼干部”,把他们当成亲人,事迹感人至深,当地群众交口称赞。乡干部身背背篼,从群众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真心诚意持之以恒为群众服务、为群众谋利益,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进一步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他们践行宗旨、情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意志品质难能可贵,是我省基层干部创先争优的优秀代表,是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的楷模和榜样,在我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和大力弘扬。
《通知》要求,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长顺县敦操乡“背篼干部”学习活动。一要学习他们真心实意服务群众的高尚品质。面对山高沟深、交通非常不便的恶劣自然环境,敦操乡“背篼干部”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重于一切,主动走出办公室,翻山越岭,风雨无阻,心甘情愿坚持深入偏远村组为群众“跑腿”,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弘扬“背篼干部”精神,就是要像敦操乡“背篼干部”那样,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真正把群众当亲人,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为群众真心诚意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二要学习他们具体实在服务群众的优良作风。敦操乡“背篼干部”把62个村民组划分为34个服务点,全乡34名乡村干部每人负责一个点,并将定点服务人员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及监督电话制成公示牌,钉挂在村口显眼位置,大到为村民代办低保、养老保险等事宜,小至捎带所需生活物资等,只要村民一个电话,就服务到家。为帮村民节省每一分钱,每次采购都货比三家,反复询问价格。弘扬“背篼干部”精神,就是要像敦操乡“背篼干部”那样,深刻认识群众利益无小事,方便群众,注重实效,从细节抓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一件件具体实在的事情中服务群众。三要学习他们围绕发展服务群众的发展意识。敦操乡干部充分利用为村民提供日常服务的时机,就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行国家计划生育等帮助群众转变观念,学习技能,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他们带头示范种植高粱,帮农民算收入账,提供致富信息,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发展生产。农户种植高粱从前两年的不足100亩发展至现在的2000余亩;养殖绿壳蛋鸡数超过10000羽。弘扬“背篼干部”精神,就要像敦操乡“背篼干部”那样,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关系群众利益最突出的问题,善于抓住重点做群众工作,真正了解民之所思、做好民之所盼、赢得民之所信,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共同推动发展。四要学习他们坚持不懈服务群众的奉献精神。从上世纪90年代起,敦操乡干部就开始帮助群众捎带生活用品,最初只是一两包烟,后来是盐、酱油等,到现在是各种生活用品,甚至于水泥、瓦片等。尽管平均每周要步行上百里山路,一些路险坡陡地段要攀着岩石、拉着藤蔓才能通过,他们始终无怨无悔、坚持不懈。弘扬“背篼干部”精神,就要像敦操乡“背篼干部”那样,把本职岗位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舞台,爱岗敬业,踏实工作,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背篓电影院精彩分析 篇4
第一处访问是张先令和一个与婆婆吵架的媳妇的对话。张先令:“听说你把你妈的脸挖破了,是咋回事?”媳妇:“我错都错了,反正是我的错。”张先令:“我又没说是你的错。”媳妇:“是我的错,错都错了。’’这一处和平常对话无异的访问中张先令是访问者,和婆婆吵架的媳妇是被访问者。这种平常对话式的访问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而正是这种平常不仅增加了片子的真实感,也给片子添加了生活的气息。而且这段访问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片中的这段访问之前有一段解说词说张先令不仅放电影,而且承担了乡中宣传员的任务,这段访问恰恰表现了张先令在担任宣传员这个角色的时候的表现,而为了教导这个媳妇要尊老爱幼赡养父母,张先令在村上放了《喜盈门》这部电影。拍摄者把这处访问放在这,在深层意义上回答了观众一个问题:“张先令是如何当宣传员的?”答案在访问中显然易见。
第二处访问是张先令和他母亲的对话。张先令:“妈,我们孝不孝顺?”母亲:“孝顺,儿子孝不孝顺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媳妇孝顺,你的女人代表了。”这处访问也是以张先令为访问者,被访问者是他的母亲。主要问的问题就是在张先令的母亲心中张先令是不是一个孝顺的儿子。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张先令想问的问题,这也是拍摄者以及观众想知道的问题。张先令有酗酒的毛病再加上常年累月的在外面放电影给别人看,在家呆的时间也不长。就这样一个儿子在母亲心目中算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吗?答案是肯定的。从母子的对话中,我们听出来母亲对儿子是肯定的。这种不隐瞒还略带活泼俏皮味道的对话让我们看到了一种纯朴的精神,感受到了自然的气息。
第三处访问是张先令和一个因触电死亡的家属的对话。张先令:“我给你放科教片《安全用电》,看了你就懂了,咋不看呢?”家属:“我不看,我也不用电,看了也不敢。”把这处访问放在这,我想不仅仅是想提醒我们要安全用电。从死者家属的回答中我们知道她为什么不愿意看电影《安全用电》,因为她不用电,她不敢用电,她不懂得用电。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啊,没有电,更别提电视、电话等高科技的东西。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拍摄者把它呈现给我们的意图。这个地方太落后了,没有电,没有知识的这种现状急需改变,一种新的技术,新的文明即将到来。
第四处访问是张先令的自问自答。张先令;“我们怎么放电影?那个看?科学技术提高了我明白,其实我对电影是相当忠恳的。”这一处访问是张先令的真情流露。这处访问没有一个明确的问题,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这看来似乎就不是一个访问,但我们仔细推敲斟酌一下,我们就不难明白这其中包含的复杂感情。首先是前一句话:““我们怎么放电影?那个看?”这是张先令的心里话,安了光纤,有了电视,谁还看电影?张先令的“科学技术提高了我明白”就隐含了他的答案。看电影的人会越来越少,他给别人放电影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少。而后一句话“其实我对电影是相当忠恳的。”张先令给大家放电影是为赚钱还是因为她真的喜欢这项工作呢?这肯定是观众心里的一个疑团。而这句话就给了我们答案。拍摄者把它放在这不仅为张先令喝醉酒找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也给我们传达了一个讯息,那就是张先令是爱电影的,他对电影是相当忠恳的。
片子还穿插了三处对张先令母亲的访问。这三处访问穿插在安光纤一事中。张先令家里被通知安光纤了,张先令想到安了光纤以后,有了电视,看电影的人就会越来越少。于是他借酒消愁。张先令的母亲看到儿子喝的醉醺醺的,心里很难过。而这种心理的活动是很难从镜头中看出来的。于是拍摄者在片中穿插了三处张先令母亲的陈述。这三处访问没有访问者,但从片子故事情节中我们都会产生一个共同的问题:“对于张先令的行为,他的母亲是怎么看的?”这三处访问给了我们答案。从表面上看他的母亲只是陈述了张先令着几天只是喝酒不吃饭者个事实。但由表及里可以看出,这三处访问不仅从侧面放映了张先令深爱电影这个事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母亲的伤心与难过。
“拥军背篓”里的故事 篇5
项永权一家是四川省古蔺县普通的苗族人家。
25年来,他们用背篓义务为部队背米,送菜,寄信。邮包裹,跋涉山路超过13万公里,运送后勤物资1000多吨,用朴实特殊的方式,表达着深深的拥军情。
在川、黔交界的乌蒙山深处,驻扎着一支空军雷达兵。大山脚下,有一户普通的苗族农家,长者项永权,今年已72岁高龄;儿子项润香,如今已人到中年,孙子项红杰,目前还在上中学。项永权一家从1981年开始用背篓每天义务为山顶上的官兵们背米、送菜、寄信等。25年来,这个背篓从年迈的爷爷项永权肩上换到父亲项润香肩上,现在又延续到孙子项红杰肩上……祖孙三代背坏了近百个背篓,背篓在换,人在变,可是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部队每天的后勤补给从来没间断。春节前夕,背篓主人公的名字被写进了四川省双拥模范的行列,一家人被四川省评为拥军优属先进家庭。
为寻访这家人,笔者经过16个多小时的长途颠簸,终于在2006年1月22日清晨6点50分走进了偏僻小镇项大爷的家,亲历了他们一家人冒雪为雷达站官兵送菜的过程。
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小雪。7点30分。天蒙蒙亮,项润香便从床上爬起来,轻声唤醒了熟睡中的妻儿。为了省钱,也怕惊扰老人,他像往常一样,没舍得开灯,摸黑穿好衣服。项润香顺着墙摸到了门后的几个背篓递给妻儿,然后轻手轻脚牵着妻儿走出大门。
项润香家住小镇边,离集市还有5里多山路。年关了,为山上雷达站的菜买得多,项润香把两个孩子也叫上。男孩1 3岁,长得虎头虎脑,叫“大头”;女孩11岁,乖巧可爱,叫“小敏”。能为山上的解放军叔叔送菜,大头和小敏高兴得不行。
屋外寒气袭人,通往集市的乡村小路被一连好几个月的阴雨天气揉得坑坑洼洼。再加上正下着小雪,路显得更难走。一进菜市,项润香就忙乎开了。他先掏出个皱巴巴的小本本,上面记录着雷达站需要的东西,然后逐项对着单子选购。
离开菜摊时,妻子熊仁霞给我们提到了一件事。一次,项润香和菜农讨价还价时,那人开玩笑说:“反正是部队的钱,讲什么价嘛。”就因这句话,项润香与多年的乡亲红了脸:“我自家钱你可以坑,部队的钱都是国家的,那么多娃娃在上头站岗、放哨呢,这钱你也好意思坑呐?”从那以后,所有集市上的菜农,都不敢喊他高价了。
8点10分。项润香身后背篓里的莱也越来越多了。项润香与大多数山里人一样,纯朴而内向,话不多。一路上,他只告诉我们过年了,菜有些贵。还说今天是镇上今年最后一个赶集的日子,要靠这最后一个集市把山上雷达站过年期间的货买好,不然,春节战士们没得吃。
8点30分。离开小镇时,项润香又跑了几家杂货铺,为官兵们捎带了一些生活日用品。末了,还顺道在邮局将昨天上山捎下来的战士家书寄了出去。
8点55分。项润香和妻儿背着菜回到了家。房前,项永权老汉坐在屋檐下“叭嗒”、“叭嗒”地抽着旱烟,屋里老伴古大娘已给儿孙们盐上了热气腾腾的米饭:“快吃吧,吃饱了好上山。”
就这工夫,记者聆听了项大爷讲述“背篓”的来历:项大爷的拥军情结源于一条军毯。1949年底的一天,一支解放军部队路过老人的家时,一位身材高大的军官见他缩在墙脚,冻得发抖,便拿出条军毯为他披上。这条军毯温暖了他15岁的那个寒冬,也让“亲人解放军”在他心里扎下了根。
部队走了又来。1981年夏天,正在种地的项永权远远看见一名小战士背着个大背篓,在山路上步履蹒跚地往上爬,突然脚下一滑,跌进了路旁的水沟。见这幕情形,项永权丢下手中农活,将背篓接了过来。从此,他知道了山上有一个空军雷达站。这儿之后,战士下山买菜,老人都会义务背上一程。再后来,他主动向部队的领导提出:每天清晨,义务把新鲜蔬菜送上山。这一背上,就是25年。那一年,项永权47岁。
沿路的树丛黄了又绿,绿了又黄,老项的背篓换了一个又一个,老项的背脊在岁月的磨砺中也开始慢慢弯曲。1995年的最后一天,连队准备会餐。这天下:午,项大爷第3趟背着沉甸甸的背篓上山时,已是61岁的他脚下一滑,摔了一跤……这一摔,老人整整躺了半个多月,从此,腿脚就不再灵便了。从此,背篓的主人换成了儿子项润香。
9点15分。吃过早饭的项润香夫妇带着两个孩子上山了。因为下雪,山路上结了一层薄冰,踩在上面,脚下嘎吱作响。
走到山腰,我们全身已被冰雪和汗水浸湿。实在走不动了,有人提议休息会儿。项润香含笑不答,把背篓依在路旁一处陡峭的山壁旁,妻儿也照此法停靠。我们不会这姿势,只得相互帮忙,把带给山上战士的慰问品放到雪地里。停下不足5分钟,就觉后背冰凉冰凉。
“这里经常下雪吗?”我们问项润香。“是啊。下雪后路上全是冰,要在胶鞋上套一双草鞋,这样走路才不会打滑。”
山路难行,项润香总是按时把菜送上去,从未耽搁过雷达站官兵们的一顿饭。
去年春天,赶上家里农活忙,项润香忘记了把当天买的鸡蛋送上山,到了晚上才想起。他正要出门去送,突然,下起了滂沱大雨。一时间,项润香心里直发愁,战士明早吃啥?在雷雨中,山路滑不用说,更危险的是不能开手电筒,只能摸黑往山上爬。项润香狠下心,决定和妻子一人打伞,一人背上鸡蛋上山。走到半山腰,一不留神,妻子手中的雨伞被吹下了山。大雨淋透了全身,背篓里的谷糠被雨水浸透后,重量一下增加了许多,十多斤鸡蛋一下子变成了几十斤重。花了足足两个钟头终于爬到了山顶。到达雷达站已是午夜了,官兵看着这对已成泥巴人的夫妻,个个眼睛都红红的。
9点40分。雪还在下。终于,山巅的雷达站在云雾中渐渐显出了模糊的轮廓。这时,几名官兵从山上奔跑下来,仿佛见到了久别的亲人,亲热地接过项润香一家的背篓,把身上的棉大衣给他们披上,扶着他们走进了营房……
雷达站的战士告诉我们,每次送菜上山后,项润香都会在连队待上一阵子,不是帮炊事班的战士做做饭,就是跑到连队的猪圈里帮助喂喂猪,不忙时他还会陪战士们拉拉家常……然而,一当战士们想留他吃顿饭时,他就会一边说吃过了,一边快步下山去。
去年底,项润香再次被四川省评为拥军优属好家庭后,当别人间他的感受时,一向不善言语的项润香真诚地说:“说心里话,有时我也不想干了,也想像其他伙计一样走出大山见见世面,可当真要走时会很犹豫,这背篓谁来接呀!久而久之,这念头也就没有了,山上的解放军对我们真好,又送衣服,又给我们吃的,有时连娃们的学习他们都包了……要真叫我走,我还舍不得他们呐!”
10点刚过,雪停下来了,太阳也露出了云端。
雷达站的官兵也把项永权和古大娘接上了山,说要“一家人”团聚过个/J、年。
14点30分。往日寂静的雷达站热闹起来了,在阵地前的空地上,项大爷一家6口人与雷达站官兵搞起了联欢。不一会儿,山下的苗族同胞也赶上山来,搞起了个小型军地联欢会。军爱民,民拥军,真是军民一家亲。
项大爷一家的拥军情谊,也深深地感染着周围的苗族同胞。后来的日子里,这条崎岖的山路上多出了许多陌生的脚印:冬天山上潮湿,有人上山帮官兵烘烤衣裤:有裁缝店的老板,义务为官兵缝补衣服,夏天,还有人悄悄上山为战士开垦出一小块菜地,并栽上青菜苗……
驻地的政府也行动起来了,先是帮助雷达站安装上了电话,后来又为山上的官兵装上了自来水管……逢年过节会带上慰问品上山看望官兵,为他们排忧解难。
部队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军与民之间的感情却越来越深。多年以来,雷达站官兵也把这里当作自己的故乡,开设部队夜校为群众补习文化,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下山开展义务巡诊,免费为群众看病送药;他们还先后支助了30多名失学儿童重返课堂,其中4名考上了大学,义务植树造林近万株,让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绿装,帮助驻地改善生态环境。
17点50分。项家人和山寨的苗族同胞与官兵们道别,下了山。
18点40分。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这时,天上又下起了毛毛细雨,在苗族老乡家门口,我们谢绝了老乡们让我们留宿镇上的盛情,又悄悄放下他们塞进我们提包里的礼物,只带走了一张我们与苗族人的合影照片,告别了这一家可敬的人。
让“背篓银行”精神更靓丽 篇6
小额担保贷款:
让更多山村致富
“是农信社的小额担保贷款和保姆式的帮扶,使我由穷变富!”笔者在地处凤县最边远的留凤关镇苇子坪村村民熊焱家现场调研时,主人公一见面就发自肺腑地对我们说道。
凤县地处陕西秦岭腹地,全县3187平方公里,约11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7.6万人,既是一山大沟深、个人口散居的西部山区县,又是全国四大有色金属基地之一,还有着中国南北地域“界碑”、陕甘川三省“咽喉”之称,盛产花椒、党参、麝香等诸多名优土特产品:又为嘉陵江源头,境内山峰峡崖竞秀、坦洞泉溪交织:又是有名的古战场和羌族发祥之地,历史遗存颇丰。
在凤县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调研活动”中,风县农信社班子成员带领部室负责人深入包扶村的苇子坪村,询问村民的生活和今年脱困致富的措施实施情况,帮助村组和农户修订长远的致富计划。并分头遍访客户,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和为他们办实事。
苇子坪村曾是全镇乃至全县最穷的村。熊焱因为家庭穷困,初中毕业就选择外出打工,后又因父母体弱多病,只有放弃外出打工,由于贫困,直到30岁还是独身。熊焱告诉我们,早在2008年,他和村上的28户猪苓种植户,就是靠农信社送上门的30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和不断为发展壮大这一产业提供贴心地服务和不断输送“小贷血液”,使苇子坪村种植猪苓的农户发展到目前的90%。今年苇子坪村仅猪苓销售收入就达60余万元:全村育核桃、白果、雪松等苗木180余亩:又有大鲵、林麝等特种养殖户,先后注册成立了森源核桃苗木和中药材2个专业合作社。熊焱不仅靠种植猪苓收入年年递增,并取妻生子,家里小车、家电等应有尽有。仅今年,熊焱销售猪苓一项就收入18万多元:还养殖大鲵50余尾,又育苗木6亩,还被县农信社和劳动就业等部门推荐到县内多个镇、村传经送宝。
不仅包扶的苇子坪村,在凤县农信社领导班子的带动倡导下,所辖的9社1部4个信用分社纷纷开展下乡走访调研和服务活动,尤其是针对4月全县出现的霜冻灾害,造成特色主导产业花椒几乎绝收这一实际,因镇因村制宜,择优扶持绿色蔬菜、药材等种植业,林麝、娃娃鱼等特种养殖业为特色的农业项目,特意推出了农户中药材种植贷款管理办法,用于猪苓、柴胡、天麻等中药材种植所需资金的信用贷款,有效解决了部分农户的贷款需求。截止11月底,发放农林牧渔业贷款较年初净增了1620万元,占新增贷款的28.35%:农户中药材种植贷款336户2543万元;大力支持农村青年、妇女创业和农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截止11月末,累放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4147万元,较年初净增了2431万元,占年度累放计划3000万元的138.2%。农家出身,2007年大学毕业后,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后入职新疆和田垦区人民检察院,2010年10月,在网络上看到凤县扶持创业者的各项优惠政策后,下定决心辞掉工作回到了家乡,开始从事装修装饰的凤县钟东全,在凤县举办的首届创业大赛中向现场观众传授自己的“创业经”时激动地说“:在创业最艰难的时候,是县上的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帮我度过了难关,现在我的凯美装饰越做越好,今年的订单突破100万绝对没有问题。”
三大服务工程:刨优质服务品牌
凤县农信社还在所辖的9社1部4个信用分社开展了“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三大服务工程,使POS助农取款机具布设覆盖全县所有的行政村,实现了村民小额取款不出村:为全县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群众制作了“社保IC卡”,目前已制作发放了29625张,为今后政府社会保障补贴资金的归集奠定了基础:以信用社为基础,在全县成立“三大贷款营销中心”,即:营业部为中小企业贷款营销中心、双石铺信用社为个体工商户贷款营销中心、其余社为农户贷款营销管理中心,积极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一站式服务”等服务方式,切实改变客户往返多次“跑”贷款的状况。并在各网点对外公开贷款条件、流程、利率、收费标准、办结时限和监督方式。明确贷款调查最少要有两人共同参与,既防范了操作风险,又保证了贷款调查的公正性。公开优惠政策,对入股社员和优秀客户实行差别扶持,享受利率优惠、额度放宽等各种优惠政策。在创业贷款的发放上,积极配合县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做好服务。以实际行动让“背篓银行”精神更加发扬光大。
金融创新:让更多客户受惠
改革开放以来,铅锌采、选、冶一直是凤县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受到国际铅锌市场价格回落的影响,全县矿产品行业大多处于采选停滞状态,致使县域经济受到巨大的冲击。面对这一严竣形势,凤县依据县情,提出了“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工业强县、椒畜富民、民生优先”五大战略。凤县农信社积极围绕县上的发展战略,不断突破旧的思维定势和常规戒律,在国际金融危机到来之初,首先在省、市乃至全国信合行业,率先推出了“存货抵押贷款”为不少县域矿产企业摆脱困境和转型提供资金支持:又于2010年率先推出“农村住房抵押贷款”,求解农民贷款难:去年年底,为解决群众购买保障性住房资金不足的问题,又及时推出了“安居贷”贷款业务: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活动中,理事长张宝存在深入一线调研后,又向上级社和县委、县政府提交了新的调研报告,就适时开展矿山开采权抵押、林权抵押等业务及尝试开展企业评级授信,对资信等级较高的客户给予部分信用贷款等提出一系列新建议。同时建立了“分层、抓点、定人”的包抓机制,深度挖掘客户潜力,对有实力、有项目、有需求的客户分类排队,优中选优,合理增加授信额度,推进实体贷款增长。凤县农信社还主动到县工信局、农业局、工商局、统计局等单位,联系获取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工商户的客户信息,分别为全县100%的农民专业合作社、90%的涉农龙头企业、72.73%的重点企业、47.8%的县内企业及63.6%的个体工商户建立了档案。这样的创新举措不胜枚举。
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促进了凤县农信社的新发展。截止11月底,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107797万元,较年初净增7449万元;对公存款余额28081万元,占各项存款26.05%,存款余额占县内金融机构存款总额31.66亿元的34.04%,较年初增加了2.33个百分点,存款余额和份额均排名全县第一:各项贷款余额67218万元,较年初增加3793万元,存贷比62.36%,各项贷款占全县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60.66%。涉农贷款余额65560万元,较年初增加了4335万元,贷款发放再次占居山区凤县的“主导地位”。
【聆听小背篓】推荐阅读:
背篓精神10-13
背篓精神体会06-13
职场励志寓言小故事:要学会聆听02-02
以聆听为话题的作文-聆听雨声07-02
聆听教学05-19
聆听感受05-24
聆听大师08-24
聆听习惯09-21
聆听声音12-04
静心聆听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