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教学(精选12篇)
聆听教学 篇1
聆听感知是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学会聆听, 学会听唱、模唱, 有了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及学习的兴趣, 才会使他们更好地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认识音乐, 进而产生共鸣、诱发联想进入到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那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怎样设计听音、模唱、视唱等聆听活动, 使学生既能愉快学习, 又能符合音乐学习的规律呢?下面是笔者在歌曲教学中的一些设计方法。
一导入环节中听音、模唱、视唱等聆听活动的设计
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 通过多听、多唱、多演奏乐器、多接触乐谱, 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导入环节虽然只有几分钟, 但听音、听唱、模唱活动设计也不容忽视。
平时, 我把听音、模唱、视唱等聆听活动通过游戏、故事的方式呈现在导入环节, 不但能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音乐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还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营造了亲切、活泼的音乐课堂氛围。
方法一:将听音、模唱、视唱等聆听活动以“师生一问一答”的游戏呈现, 渗透在教学的某些环节之中。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的汉族歌曲《小动物回家》, 在导入环节中就可以设计做一个“营救小动物”的游戏。如 (教师展现实物模型) “在这个小房子里困了许多小动物, 现在请你摸一摸, 来营救它们吧。”要求学生营救出小动物后不仅要说出小动物的名称, 还要用老师问的节奏把它回答出来。
如师摸出小花猫
教师:这是.|什么|静悄|悄——
学生:这是.|小猫|静悄|悄——
同样的方式师生互换角色, 学生摸, 教师回答。通过聆听对比、分组说, 感受节奏, 淡化重难点。听唱、模唱了节奏后, 教师就可以带着旋律介绍小动物, 学生通过模仿教师的肢体动作进行听唱、模唱, 潜移默化地熟悉歌曲的重点部分旋律,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学生要及时对答老师的音乐提问, 你一句我一句, 没有好的音准, 少不了会有跑调的现象发生。但这种方式特别能锻炼学生快速的音乐应变能力, 时间长了, 学生的音准自然就会好,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游戏中抓住小学生好奇好动、爱模仿、爱表现、喜欢游戏等心理特点, 设计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音乐实践活动。
方法二:通过创设倾听的意境, 营造倾听的氛围来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作为教师, 要牢牢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 就算是导入环节几分钟也不能放松对学生聆听音乐的培养, 要注重给学生创设聆听的情境, 让学生有可聆听的机会。上课铃声响多数情况下我都在弹琴, 学生自觉有序进入音乐教室。有时我也通过多媒体播放准备好的音乐。习惯成自然, 学生进入音乐室一听到音乐声就会自然安静下来, 倾听音乐、进入学习角色, 我就开始导入教学, 开启新课。
方法三:选取所授歌曲的一部分, 用柯尔文手势法和学生进行对唱游戏。这个环节能帮助学生理解首调唱名体系中音级之间的高低关系, 强化学生的音乐音准。当然, 一切聆听活动都不能让学生背上沉重的学习负担, 要让学生无意识地投入到听音、模唱、视唱练习的学习之中。所以, 老师一定要注意这个环节的歌曲部分选择, 所选歌曲要让学生容易唱、喜欢唱, 学生视唱不费劲才行, 繁琐的节奏音型老师一定要简化。这样的练习只要教师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施教, 也可以起到淡化难点的作用。如我把歌曲《哆咪》变成导入环节中的一个热身运动, 利用所授歌曲的旋律自己创编歌词开启新课。
导入环节中听音、模唱、视唱练习的形式内容一定要灵活多样, 不断变换才能使学生有新鲜感, 注意力集中。课堂中, 看似几分钟的音乐游戏, 实质上是隐性的知识技能训练。一切音乐活动设计都要让学生们很快融入课堂, 这才能体现“以音乐为本, 以人为本”的音乐学科特点, 才能唤起学生对新课学习的欲望。
二新课环节中听音、模唱、视唱等聆听活动的设计
音乐课中一句一句地给学生教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跟随琴声进行听音、模唱, 带着问题聆听歌曲是歌曲教学的主要方法。一般学生在聆听三四遍旋律之后就基本上能随琴模唱旋律了。在学生熟悉旋律、能基本填词歌唱的情况下, 教师再进行个别纠正, 或请“班级小老师”为班级同学改错范唱。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了歌曲, 剩余的时间教师就可以进行各种综合音乐实践活动了。
通过笔者多年的歌曲教学经验, 合唱歌曲中节奏、音准方面的难点, 利用听音、模唱、视唱等音乐游戏可以促使学生快速地掌握。如《在阿维问大桥上》, 这是一首法国儿童游戏歌曲, 第二部分为二声部合唱。如用“请你像我这样做”的游戏贯穿整个课堂, 先是教师拍, 全体学生合。然后第一组先跟老师拍, 第二组接第一组, 卡农式节奏练习开始。而后的旋律学习借助柯尔文手势法在卡农式节奏练习基础上进行听音、模唱、视唱练习, 层层递进。而后是完整的二声部合唱练习。采用柯尔文手势视唱法能很好地将音高和这个音的倾向和特性形象表示出来, 对学生掌握音准很有帮助。
“拍溜溜球”的游戏可以用在解决四二拍节奏上, 合唱歌曲时节奏统一是相当重要的, 让学生用拍溜溜球的动作表示强拍, 用捞溜溜球的动作表示弱拍, 这样一拍一捞, 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节拍感、速度感、强弱感, 而且还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四二拍的指挥图式。这样在填词歌唱时, 第一声部先一拍一捞玩“拍溜溜球”的游戏, 第二声部在第一声部拍捞动作结束后同时进入。课堂上我把“先这样跳吧先生, 然后再变花样”改成了“先这样拍吧先生, 然后再变花样”, 这首歌曲就在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做“拍溜溜球”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了。玩中有学, 学中有玩, 学中有乐, 乐中有美。有了肢体的参与、心灵的参与、思维的参与、心动的参与, 二声部合唱就迎刃而解了。
三歌曲教学中设计听音、模唱、视唱等活动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一, 音乐教学要“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 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 这是新课标对音乐教学的最大要求。重视听觉艺术, 要尽可能地挖掘音乐课堂中的听觉源泉, 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激发学生聆听的兴趣。在听音、模唱、视唱活动设计上, 如果过高要求和过分注重知识技能的掌握, 会冲淡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甚至会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妨碍音乐审美教育的整体落实。
第二, 一切音乐活动设计都要建立在学生的兴趣之上。音乐实践活动都不能离开音乐审美而单独存在, 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听一听、唱一唱、跳一跳、演一演、编一编。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 而不要长期用统一的、固定的模式教学。把听音、模唱、视唱等聆听活动放在丰富的、生动的、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 将情感、态度、兴趣等因素紧密结合, 学生就不会觉得枯燥乏味。
第三, 无论用什么教学方法与手段, 都应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把抽象的、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 转化成生动有趣的肢体游戏, 使之形象化、具体化, 让学生在满足自己的成就感之中学习听唱、模唱, 感受音乐的韵律。
四结束语
总之, 聆听是学习音乐的入口, 音乐课堂一定要注重听音、模唱、视唱等聆听活动的设计, 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 学生在理解音乐作品方面、参加音乐实践活动方面都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聆听教学 篇2
1、认识、会写“啃、聊、唠、滤、聆、皿”等生字,理解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前三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可以想象与可以听见的声音,善于倾听,感受美好的心灵之声。
4、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倾听,体会并掌握设问开头引领段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
1、感受生活中可以想象得到的声音和可以听见的声音。
2、学会倾听,感受美好的心灵之声。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声音和图片)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出示词语:倾听
2、说说“倾听”的意思。
3、板书课题,导入新课学习:学会倾听
(二)初读课文,感受内容
1、轻读课文,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词并认读
顷刻 啃骨头 聊天 奔驰 唠叨 过滤 聆听 器皿 嘈朵
辨析:
柳-聊 皿-血 嘈-遭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几类声音。请用笔划下来。
2、课文中多处用了一种方法引领开头,你认为这是一种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设问。给人以亲切交流的感觉,让人从心底感到自然、和谐)
3、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读出感受来。
4、“聪明的人”和“没有感觉的人”是怎样对待“听”的,画出相关的句子。
5、你从声音的游戏中明白了什么?交流各自的感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课文,想象声音之美。
1、读课文1-3自然段,谈谈你最喜欢哪种声音,为什么?(引导学生感受,运用拟人的手法来形容大自然的声音,让学生体会声音的美,并张开想象的翅膀,展现画面的美。)
2、带着自己的想象,有感情地读自已认为最美的部分。
3、用换词法理解“顷刻”。
4、体会雪花满足而温柔的感觉是什么。面对这种境界你想说些什么?你认为美吗?
(品读:善良的雪花吻了吻孤灯的面颊,怜爱的泪水夺眶而出……)
5、想象这三种声音会是什么样的声音。(沙沙嚓嚓嚓咻咻)
(二)思考、概括、感受生活中可以听得见的声音。
1、默读4-9自然段。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听得见的声音?画出课文中的动词。(吹掀啃拨唱吵啄打落扫摇冲开关……)
2、你从声音里感受到喜、怒、哀、乐了吗?
3、将这些声音进行分类。再读一读,融入自己的感情。
4、小结:是啊,我们什么都听得见。我们在声音的世界里,渐渐成长。)
(三)重点理解如何过滤声音,学会选择和思考。
1、自由读,学习10-13自然段。
2、说说“聪明人”和“没有感觉的人”各是怎样对待“听”的?理解什么是“过滤”,什么是“声音的过滤”。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谈谈你在生活中是如何“过滤”声音的?
4、小结:在声音的世界里,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用心看、用心听、也用心想,就能感受到这个神奇的.世界了。
(四)感受声音,学会聆听。
1、多媒体展示,倾听各种声音的美妙,比较各种声音,让学生学会听辨,并写出相应的拟声词。
2、听一首曲子,把它编成一个小故事。
3、听一段话,感受心灵之声。
(五)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升华:声音无处不在,只要你用眼、用耳、用心,各种美妙的声音便在你耳边
萦绕,在你心间流淌。学会倾听,来自大自然的声音很美,来自心灵的声音更美。同学们,你听得见吗?
2、拓展:看到汶川大地震,你听到了什么?看到北京奥运赛场上运动员额头的汗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神舟七号上天,你听到了什么?
聆听:有效的音乐课堂教学 篇3
一、加强常规训练,养成聆听习惯
所谓“聆听”是指以一种尊重的态度,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倾听过程。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对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因此,音乐课上培养认真聆听心态,示范鼓励、树立聆听榜样、多途径训练、养成聆听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笔者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段的不同目标有序地进行聆听常规训练。首先,开学初就应抓好常规,培养各种习惯。如:课前进教室时,要求学生做到聆听音乐并合着节拍拍手进入教室。听到《问好歌》时就和老师互动问候。听到琴声音乐就和伙伴们一起舞动起来。其次,要重视教学中的相互聆听习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更应引导他们不仅能做个歌唱者,还能做个文明的听众,养成专心聆听他人的演唱、聆听他人的发言、欣赏他人表演的好习惯,培养学生接纳和欣赏他人的好品质。对聆听习惯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聆听不到位的学生要及时提醒指正。最后,关键要让学生专注地聆听音乐,强化学生聆听能力训练。教师要以身示范。譬如,每当音乐响起时,教师应停下手中的工作,加入到学生中间,真诚地和他们一起聆听音乐。一同去感受体验音乐作品所表现的美,增强学生听觉感应力。久而久之,学生会在教师的影响下养成认真聆听的良好习惯。
二、重视情境创设,培养聆听兴趣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注重聆听,感受音乐,是音乐审美的一个前提。享受音乐就必须有一种美的氛围,由此,想让学生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知,创设音乐情境至关重要。努力创造适合聆听的审美情境,最大限度唤起学生的听觉注意与好奇感,形成聆听音乐必备的良好心境。在实践教学中,创设音乐情境的策略方法多种多样,如安静的氛围、充满音乐气息的教室布置以及音乐教学设备和教具的巧用、故事情境创设、内容情境创设、音乐游戏情境创设、多媒体情境创设等等。在教学《在祖国怀抱里》一课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播放收集制作的各族人民手拉手、载歌载舞的喜庆场面影像片段,让学生从中真正感受到各族人民在党的温暖关怀下,过着幸福生活的喜庆场面,带给学生无与伦比的视听感受。真正的把学生带入到音乐情境中,调动其各种感官,活跃其思维去认真聆听。在专注聆听的过程中融入情感,深入其中。这种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视听结合的情境氛围,大大激发了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和学习欲望。由此不难看到,多媒体的运用在音乐课堂也能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积极引导鼓励,提高聆听能力
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表现形式,内涵非常丰富。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提高学生聆听音乐的能力。教学中,引导鼓励学生带着问题研究性地专注聆听,积极体验,从整体的音响感知入手,通过有目的地主动聆听,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作品表达的情感和塑造的艺术形象,从而展开想象、引发共鸣、激发兴趣,提高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如欣赏《百鸟朝凤》一课时,启发他们专注聆听乐曲中模仿鸟鸣的声音和力度变化,同时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来听,如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大家听到的这段旋律表现了什么样的音乐形象?会让你联想到什么样的场景?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教师逐步引导,学生会联想到民乐唢呐用它独特的音色惟妙惟肖地模拟出多种鸟鸣的景象,进一步启发学生想象出百鸟在一起大聚会的场面。而后,再通过分析乐曲的旋律素材和民乐器唢呐演技的特点,学生能从聆听中情不自禁地充分感受到百鸟争鸣、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景象。由此可见,通过一个个问题有目的的聆听,对音乐的理解加深了,学生们欣赏音乐、分析音乐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培养学生有效的聆听习惯和能力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音乐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善于正确引领他们,让其在听中生疑、解惑、积累、成长,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安县实验小学)
聆听教学 篇4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我们提倡让世界成为孩子们的教科书,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我们应该多思考如何把学生引领到五彩斑斓的世界中去。教师海纳百川, 才能成就一节精彩的课。孩子们特别钟情于那些充满形象、充满情感的学习氛围, 因此, 我们要多创设生动逼真的情境, 让学生实现语言和精神相互交融于真实的场景中, 在诗意的语文生活中, 使心灵之翼在智慧的、愉悦的、浪漫的诗意间自由翱翔。如, 在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时, 笔者真正引领着学生走进了这首小诗, 唤起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 唤醒他们诗意的心灵。于是, 这节课, 孩子们听到了诗中的各种声音, 发挥想象, 他们听到了秋虫呢喃, 高粱欢笑, 甚至听到了秋雨落在雨伞上的啪嗒声……而在教学《母亲的恩情》一文时, 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后, 笔者让学生说一说此时最想对母亲说些什么, 做些什么。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的真情抒发着, 那一首首小诗饱含深情, 那一句句话语发自肺腑, 让人感动万分。可见, 学生的灵性一旦被有效激发, 他们是多么善于浮想联翩啊!
二、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让语文课堂涌动生命之花
新课改强调学生应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歌舞晚会式”“答记者问式”“拔河式”……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 使语文课堂更民主、更开放, 一改往日教师垄断课堂的局面。为了让课堂更具有生命力, 笔者采取的组织原则是“三主”“三不”, 即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 在学中思, 在学中悟, 以“活动”为主、不将学生“锁住”;让学生围绕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选择、对喜欢的学习方法自主选择;以“发现”为主、不“替代”学生, 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去发现结果或规律, 教师不包办;以“鼓励”为主、不将学生“钳制”。在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能拥有自由与宽容, 能赢得自信和勇气, 思维的闸门被打开, 智慧的浪花迸发, 收获成功的喜悦。如, 笔者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围绕将和相写了哪几件事?学生很快就归纳出“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之后, 让学生选择学习自己喜欢的故事, 同一爱好的学生分成一组进行交流, 一起合作并通过表演的形式进行汇报。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表演、采访等学习活动, 轻松走进了文本, 走进人物的心里, 蔺相如顾全大局和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打动了每个学生, 使课堂涌起了生命之花。
三、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的价值, 迸发出“创造”这一生命活力
聆听教学 篇5
加注教学正能量
---------淮北市第十六届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听课有感
淮北市人民路学校
宋士民
2013年3月16日-----17日,来自北京天津江苏浙江的六位名师在这里给淮北的教师上了九节异彩纷呈的优质数学课,让与会的老师零距离感受名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笔者也有幸参加这次观摩课,也被名师们独特的设计、灵动的课堂、精彩的互动所震撼,使我的思想和心灵重新得到一次洗礼。
下面,结合近日笔者研读2011年版新课程标准的体会和感想,从不同的角度谈谈名师课例带给我们的启迪与思考。这里我也借助一些诗词来说明一下。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创新让课堂更灵动 何谓创新?--------2011年版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这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最为具体,最为完整的阐述,它较先前的课程标准更具有指向性和操作性。
名师们创造地使用教材,另类的教学设计,总能给人耳目一新的视听觉享受。如张齐华老师教学《平均数》时,从身边的事例------自己与孩子们的投篮比赛,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层层深入,拾级而上,使学生逐渐发现并掌握:平均数的内涵和特点,运用“移多补少”和“先合后分”思想方法解决平均数的问题。整个教学过程不做作,不扭捏,行云流水般顺畅,真正达到“教学无痕,精彩有痕”。
反观我们自身,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平时多动动脑筋,勤于思考,善于把静态的数学知识结论,变成了动态的探索对象,摒弃“讲解示范-----模仿操作----巩固练习”机械的教学模式,还原知识形成过程的真实经历和实践体验,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数学味,灵动起来。“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我想这些独具匠心的构思才是灵动课堂的源头活水。
二、细打量,前“思”后“想”不一样---------操作让课堂更有效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表述的实际物体”就是空间观念的重要表现,动手操作就是联系两者的桥梁纽带。如何进行有效操作?张冬梅老师执教的《分米和毫米》给我们提供借鉴和学习的窗口。
教学时,张冬梅老师先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一估1毫米1分米有多长;然后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捏一捏、画一画等一系列动作,使学生清楚地感知到1毫米1分米的长度,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实际长度的表象;接着出示具体实例------数学书的厚度、回形针的长度、橡皮的长度等等,学生都能较准确地想象出它们的长度,并通过测量再一次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整节课,张老师引导孩子呈现各种不同的想法(其中一些想法可能是不够准确甚或是错误的),促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描绘,思考等学习活动,并对各种想法作进一步地追问与澄清,进而积累了丰富的空间感知力和想象力,再用分米和毫米去猜测和估计物体的长度,这时的“想”显然要准确的多了。经过几番“细打量”,使学生认识“前思”和“后想”的本质区别,真正实现从具象到抽象的过渡。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脱离了动手操作,想象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分析,在操作中积累,在实验中思考,不断地提高操作有效性,培养空间想象力。
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练习让课堂更有趣
一直以来,练习和复习课总是以单调、枯燥、乏味而不受学生欢迎。如何让这种课型上出新意,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享受练习的乐趣?张菁和范新林老师两节课例给了我们很好的诠释。
在执教《除数是一位数的练习课》时,范老师出示四道笔算题,先让学生说出算理,再给出解决的过程,体现了过程与结果,方法和技能的和谐统一;在进行总结归纳算法时,还权于学生,让学生观察比较其中两个算式------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商为什么要定上0?老师这一设问可谓匠心独具,既突出练习的重难点,又激发学生探究数学规律的欲望,既达到“温故而知新”,又达到拓展思维,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真可谓是一举数得。当然张菁老师的复习课可圈可点的,值得我们学习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正如范新林老师在报告中形象地指出,练习课要让学生感觉不是在“抄冷饭”而是“炒美味可口的蛋炒饭”。这需要我们老师在目标制定、课堂组织、习题设计上多下一些功夫,充分挖掘出习题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最优化方法,避免机械的模式化的解题教学,真正使学生的思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达到变“苦练”为“乐练”的境界。
四、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原生态”让课堂更本真
纵观这九节数学课,与会老师的感觉是:名师的课更加朴实自然,更贴近我们生活中的课堂,更深受一线教师的欢迎。这原生态的课堂是最自然地课堂,也是最儿童的课堂,即坚持儿童立场、立足于儿童的知识和经验、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这九节课中没有华丽的课件展示,像张菁老师的《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课》就几乎没有课件,赵震老师的《加法和乘法交换律》也仅仅用了三张幻灯片„„可以说是低碳的课堂,教学手段无优劣,合适才是最好的。这九节课中没有花哨的表演,没有夸张喧嚷的动作,只有教师和孩子们在静静的思考,慢慢的等待,在追寻数学的本源,捕捉思维的火花。教学也需要“慢镜头”,寻常之处觅风景。
“原生态”教学在教学思想上更加回归本原,在教学技术上更加凸显本色,这就使得我们的每一节课都会更加贴近学生、适合学生。
五、值得思考的地方:
1、生活味>数学味?
新课改提倡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进行教学。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却把课堂教学变成了研究学生的实际生活。一节课从头到尾都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过分淡化了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研究,严重影响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就是生活味过浓的数学教学。
张齐华老师的《平均数》一节中,探究新知的过程都是在自己与学生投篮比赛的问题情境中进行的,其中四个环节都是自创的问答式。用平均数解决问题更是依托于生活实际。当然我不反对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数学问题,尤其是中低段年级的学生,毕竟他们的认知特点允许可以这样做,但是对于高年级学生,我想还是多一些“数学化”,少一些“生活味”。
数学的本质是思考的学科,抽象的学科,过于直白,粗浅地表述,无助于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形成。教师充分挖掘和拓展学生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经历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才能使他们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总之,不要因关注“生活味”而忽略了本质的“数学化”过程;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要追求“生活化”,都能追求“生活化”。
2、过程>结果?
张冬梅老师执教《神奇的对称式》时,及时引入“不完全归纳法”的概念,并明确指出用不完全归纳法去证明结论有些时候是正确的有些时候是错误的,同时讲述“公鸡归纳法”的典故,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不完全归纳法的认识------用它证明结论不能单凭几个特殊例子,甚至要举“九十九”例子有时也是不可靠的。正因为有了这种认识,导致“十位乘积等于个位乘积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个对称算式的积是相等”正确结论出现时,一部分学生仍“半信半疑”(学生语)。最后老师不得自圆其说: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和方法。张冬梅老师利用“对称”算式,在练习中寻找“对称”算式的规律,让学生感受研究数学的过程方法,渗透不完全归纳法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些都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地方,无可厚非。但是在小学阶段向学生渗透不完全归纳法证明结论的不可靠性这一意识,其结果会造成今后教学上的很多困难,其影响也是负面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正如课程教材研究所的王永春老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者)在《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梳理》中指出:不完全归纳法在小学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小学数学中很多运算法则、面积体积公式、定律等的推导,都是在例举几个特殊例子的基础上得出的。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培养学生探究图形和树的排列规律,探究规律的过程就是一个应用不完全归纳法的过程。可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完全归纳法重要性和在小学阶段用不完全归纳法去证明结论的正确性,显得尤为重要。
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这也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较前课程标准的一大变化。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聆听策略 篇6
一、挖掘“听”的内涵,培养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
音乐的内涵都渗透在音乐里,只要会听,听者的心灵就会与音乐产生共鸣,享受到音乐所表达的每一种情绪和美感。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挖掘音乐所发出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听觉意识,感受,理解音乐。
1. 挖掘音乐要素的内涵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去感知、理解、鉴赏音乐作品,而音乐作品是通过力度的强弱变化,丰富的和声、优美动人的节奏等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的。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时,要从音乐本身的要素出发,逐步培养理解力,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 挖掘音乐背景的内涵
音乐反映的是时代风貌的产物,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精神风貌也就不同。教师应该根据多元的渠道,收集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了解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开阔视野,拓展思维。
二、教给“听”的方法,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能力
音乐艺术的内涵就蕴藏在每一个跳动的音符中,只要学会聆听,聆听者的心灵就会与音乐产生共鸣,领略到音乐所表达的情绪和美感。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挖掘音乐本身的深厚内涵,培养学生的听觉意识,感受、理解音乐。 这就要求我们在新授课的预设时,把“听”作为基础,并将“听”的训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上老师必须合理安排聆听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习得“初步聆听,整体感知”,“分段聆听,走进音乐”,“再次聆听、体会情感”的能力。
1. 初步聆听,整体感知
在“初步聆听、整体感知”的过程中,老师就始终把“听”放在首位,通过聆听整首音乐作品进行整体感知,初步感知作品的节奏、音乐情境、分辨演奏形式,简单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等,使学生对作品有个初步的认识。
2. 分段聆听,走进音乐
“分段聆听,走进音乐”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分段聆听作品,并进行细致的赏析,感受作品的情绪、风格,分析作品的乐段、旋律走向、曲式结构,了解节奏、速度、力度等表现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多给听觉制造接触音乐机会,分析音乐作品所使用的音响,人声与乐器的类别、音色;分析音乐中的节奏、节拍、旋律、音程、和弦、和声;分析音乐中的基本要素的运用、音乐的体裁、表现形式等。通过音乐作品的分段聆听,逐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各要素丰富的表现功能,真正走进音乐作品中,感受其韵律之美。
3. 再次聆听,体会情感
“再次聆听,体会情感”是在学生分段听赏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音乐的耳朵”感受整首音乐作品。新课标提倡“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利用语言、动作等描述音乐中的事件,以此表现出对所欣赏音乐的感知、记忆能力等,创造机会给学生充分体会音乐内涵,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赏习惯和审美能力。
三、创新“听”的教法,激发学生“聆听”的情趣
“技术教学是短暂的,一段时间后就会生疏甚至遗忘,而艺术教学是终生收益的。”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则是音乐审美中探索、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的重要基础,没有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是绝难形成音乐审美能力的。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往往通过音乐的基本元素旋律、速度、力度、曲式等方面的表现,我们在音乐欣赏课堂中,应该利用这些元素,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习得音乐的知识与技能,以保证聆听的质量。曾看过一个欣赏《乒乓变奏曲》教学的案例:教师采用演奏旋律片段,让学生听辨。师:“我们聆听的乐曲主题改变了演奏方法、改变了速度,你听,现在老师弹奏的主题音乐又有什么变化?”学生:“加入了伴奏,旋律音高了、给旋律加了一些音。”师:“这样的演奏叫做变奏。”教师:“那么你们再听听全曲共有几次变奏?”学生仔细聆听后回答:“共有5次。”教师:“把主题和变奏加在一起,这样的曲子成为变奏曲,今天我们听的是《乒乓变奏曲》。”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非常形象地诠释了“变奏”这个概念,学生积极发掘思维,带着任务高质量地聆听,轻松地理解了“变奏”,一步一步地学会了《乒乓变奏曲》的曲式结构,体会了音乐的结构之美。
聆听教学 篇7
“音乐的聆听”和“聆听音乐”对于每个人都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在当前音乐教育体系中, 围绕“聆听”展开的音乐欣赏课, 可谓是增强国民音乐修养最有力的手段, 无论大学、中学、小学的课程设置中, 都有它的踪迹。聆听, 是强化学生的听觉训练, 是把教学活动建立在“听”的基础上。正因如此, 怎么培养学生音乐的耳朵?如何正确认识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聆听?怎样从音乐美的特殊性角度分析和诠释作品?这些问题也就成为广大音乐教育者热衷讨论的课题。
我们常常说这个作品很好听、曲子很美、曲子富有“经典”之称, 但问起为什么好听、为什么美、为什么经典, 却道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们只是无谓的听, 却对怎样聆听音乐、从何角度聆听音乐、怎样感受音乐等问题考虑的很少。对于聆听音乐这个司空见惯的问题, 却成了一个既普通, 又很严肃的问题。那么应当如何去解读音乐的本质呢?从当前音乐的教学模式看, 学生聆听音乐的基础来源于音乐欣赏课程设置的规划, 音乐聆听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是音乐教育工作者首要解决的。
在聆听音乐过程中, 笔者从前辈们丰硕的研究成果汲取营养, 认为要走进一种音乐形态, 必先融入其本土文化语境之中, 兼容“局内人”与“局外人”双重角色, 努力成为该文化群落中的一员, 感受音乐之美妙。对待不同的音乐, 应采取不同的方式, 同一首作品又因欣赏群体音乐素养的差异性, 形成一定的审美差异。
1 音乐聆听的审美差异
音乐欣赏是人的听觉系统接触到音乐作品的音响运动形式, 并产生共鸣, 从而引发情感触动的审美活动。音乐与其它艺术门类相比, 具有不确定性和多解性。音乐美的信息传递到欣赏者的大脑时, 所引起的联想是广阔的、自由的。欣赏者在音乐中寻求一种与心灵相通的情感体验, 由于审美主体个性的差异, 欣赏后所获得的音乐美感也是各异, 对于同一作品的理解会得出各不相同的结果, 甚至相差很远, 即所谓“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贝多芬在《田园》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暴风雨》中, 运用“不协和和弦”和“色彩性配器”技法, 以及运用形象化旋律和频繁转调等手法, 刻画出一幅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自然景象。在聆听的时候, 可以感受到弦乐快速跳弓像带着雨点的狂风在咆哮, 低音提琴混沌的呼号像乌云笼罩的大地, 短笛尖锐的呼啸声更加增添几分恐怖的气氛, 像似一场惊骇的狂风暴雨。随后, 音乐渐渐平静下来, 一场暴风雨过去了。但是, 并不是所有学生在聆听中都可以从音响形态中感受到暴风雨的形象, 对于音响本身的判断也大相径庭, 有的感觉有力量, 非常刺激, 有的说音乐没有吸引我的注意力, 无法从中找到聆听的线索, 甚至有的认为作品骚乱不安, 没有旋律可依, 充塞耳朵的是生涩而又不和谐的声音。这种现象似乎不仅体现在普通中职学生身上, 具有一定音乐修养和鉴赏能力的专业人士也是如此, 甚至包括作曲家自身。
作曲家们对“天鹅”这音乐素材的构思和表现手法各不相同。柴可夫斯基在《四小天鹅舞曲》中用富有跳跃感的节奏和活泼纯真的旋律, 描绘出质朴而带有田园的清新气息, 栩栩如生的刻画出小天鹅天真可爱的形象;圣·桑在《动物狂欢节》中, 先用钢琴平静的琶音描绘微波荡漾的湖面, 再用大提琴舒展的旋律展现天鹅纯洁高雅的神态和内在的精神气质;西贝柳斯在《图奥内拉的天鹅》中, 用悠长而凄清暗淡、带有浓厚伤感气息的旋律, 描绘了天鹅以威严的姿态在河面上边游边引吭高歌的形象。这些都是作曲家对同一事物, 不同感受所创造出的经典作品。圣·桑的《天鹅》在立意上本与生死无关, 但前苏联的芭蕾舞大师福金却从钢琴的伴奏中体会到紧张和不安, 从优美动人的旋律中感到了悲伤和忧郁, 把“灵感”化为其作品《天鹅之死》, 表现出一只孤独的天鹅在生命垂危的时候对生活的热爱和与死神搏斗的精神, 以它强烈的艺术性博得了世界人民的喜爱。
如果我们把对美的欣赏活动, 看成是一种灵魂的解放, 看成是摆脱一切压抑和局限性的过程, 那么把这种自由推向最高峰的应该就是音乐吧?人们之所以在聆听音乐之后, 有悲伤、欢乐、痛苦、压抑的不同反应, 正是在体验过程中的审美差异所致, 同时在审美理想与趣味上, 也具有倾向性。波兰音乐学家卓菲亚·丽莎所述“正像在社会学研究中所揭示的那样, 甚至在同一个民族地域内各个听众群体的接收方式以及对音乐的关系都不一样:各类群体中有从事不同类型音乐活动的专业音乐家, 有作为音乐会固定听众的音乐爱好者, 也有喜欢不同种类音乐的各类听众, 其中有的欣赏民间音乐, 有的欣赏教会音乐, 有的则欣赏电台里播放的在青年中流行的音乐。每一个听众都可以同时是各个不同群体中的一员。当然也有听众只欣赏某一种音乐”1。
教师作为音乐传播、传授的重要媒介, 自身审美差异存在也是不可避免的。从年龄结构上看,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 对待音乐鉴赏的能力不同, “少年时期感知觉能力、记忆力较好, 因而在音乐审美中对音响运动形态的外形动态感受较准确, 记忆较清晰, 但对音乐的神与意感受体验还不够丰富, 对音乐的深层结构把握不够深入。青年时期感知觉能力、记忆力与比较判断的能力都不弱, 反应敏捷。因此, 在音乐审美中整体感受把握能力较强, 对音乐的情态结构反应敏捷、迅速有一定的鉴别力”2, 由此可见, 青少年在鉴赏音乐时, 在感知觉能力、记忆力方面, 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引导学生聆听作品时, 不要过多的加入自己的感情色彩。
如果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乐曲时, 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习惯将自己的审美经验或者作品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 那么学生是被动接受, 在感受音乐过程, 一直被老师所操控, 没有思想的独立性可言。音乐的聆听需要统一答案吗?当学生与老师对音乐的理解存在差异时, 教师往往要求“统一”思想, 使学生“发散”的个体感知被“收敛”在群体的感知中, 就像所有的人从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一样。
罗曼·罗兰说过:“音乐, 首先是个人的感受, 内心的体验, 这种感受和体验的产生, 除了灵魂和歌声之外再不需要什么”。当聆听的过程中, 情感受到外在压力的束缚, 势必影响对作品的直接感受。精神负担的加重, 甚至导致学生因被动接受音乐, 而慢慢远离音乐, 更谈不上让学生产生灵感的火花, 领略音乐中那无穷的美了。
由于音乐聆听时具有审美差异的特性, 作为“师者”, 当站在与学生平等的基础上, 启发引导学生对音乐本体主动参与, 根据音乐的要素展开联想, 调动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 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 音乐聆听的特性剖析
首先, 音乐的本质是一种工具, 是一种时间的艺术, 是在时间艺术中存在, 并与空间艺术进行对比, 分析音乐展现的过程中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音乐同时具有变化性的特征, 乐曲在时间中展开, 每时每刻都有变化, 每时每刻都有内容, 也就是“过程性”。对音乐艺术的把握, 不是把握其中的某个片段, 而是把握这个过程。时间艺术是过程性的, 而不是造型性的, 理解音乐必须要把过程和过程变化进行把握。同时, 时间艺术在音乐聆听的“流动”中, 需要一个促使前进的动力, 在音乐中的动力, 也就是旋律动机的稳定与不稳定, 从和声意义上讲, 就是协和到不协和到协和的过程, 音乐中的所有因素, 都可以造成这种稳定与不稳定的对比。在这段时间被占满的过程, 也就是被“设计” (创作) 的过程, 在掌握作曲法、音乐对比、音乐语言体系、调性体系等基本原则后, 将这些音乐语言和音乐语汇进行“设计”, 把握好变化、统一的原则, 与音乐的聆听结合。
其次, 在理解音乐的过程中, 音乐又具有抒情性的特征, 音乐是一个在时间过程中, 占据一段时间有组织的声音, 依靠人对声音产生的“联觉” (联觉即某一种感觉, 带来另外一个感观上的感觉) , 音乐的表现通过联觉的表现和声音的聆听, 引起感觉上的连动, 来表现和表达音乐的内容。
音乐是充满感情的艺术, 不同的音乐音响常常使人联觉到不同的音乐形象。这也就是在聆听的过程中, 对音乐作品的三度创作, 这种联觉想象中常包含着欣赏者自己的生活阅历、人生体验、文化背景, 是欣赏者在音乐作品中的一种自我投射。音乐作用于人的是一种情感方式, 感情是联觉的前提, 情感越强烈联想也越丰富。而音乐欣赏中的联觉、想象也是认识、理解艺术作品的特殊方式。音乐中的联觉又有其特殊性, 它是由感情的形式联想到感情的内容, 或者由音乐中的感情回想起以往生活中产生过的类似感情, 并由此把握到音乐中感情内容的实质。
音乐的聆听是一种物理性体系, 它通过生理器官 (听觉器官) 反映, 由“联觉”作用引发其它生理反应, 最后在某一种心态下形成, 然后引起心理反应, 将“共鸣”从审理器官上出发进行阐述, 从而解释“审美”的过程。审美的过程中同时存在狭义与哲学意义上的区别, 能够理解艺术作品, 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并将主观世界客观化, 成为审美方面最重要的标志。
一般在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时, 先讲述体裁形式, 然后依据作品的结构图式或者把握作品的整体结构, 直接从音乐形态入手, 对谱面上的曲式与作品的和声结构、乐队配置、及乐器特色进行分析, 最后介绍了作曲家及创作背景, 以及与其它艺术门类产生联觉的诸多因素, 来理解音乐。对待抒情性的作品、描绘性的作品, 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聆听?在对音乐感知能力不足时, 运用反复听、分段听、熟悉音乐语言的方法, 最终实现一种从“听过”———“熟悉”———“把握”的音乐聆听模式, 站在纯音响本身去考虑问题。但又如前文音乐聆听的审美差异部分所述, 在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品时, 聆听群体对音乐作品的三度创作也不相同, 那么“感性与理性统一”、“主观世界客观化”这一类问题, 似乎也不那么绝对, 建立在本土文化语境之上考虑是必要的。
3 音乐聆听的本土文化语境
布莱金在《人的音乐性》一书中说:“在某种环境下, 一首‘简单的’‘民间’歌曲, 会比一部‘复杂的’交响曲具有更多的人类价值”。3音乐跟语言、宗教一样, 是人类固有的一种精神特征, 每个地区文化都有其价值所在, 每个地区的艺术都有其审美情趣, 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 应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每个人都有其民族自尊心的存在, 但不能以本民族的价值观, 来否定其它民族的价值观, 更不能用一种标准强加其它民族, 在人本主义影响下, 人与人平等, 民族之间亦是如此。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中, 似乎走进“欧洲中心论”的误区, 虽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对待, 在承认积极一面的同时, 也可看到“强势”对“弱势”文化上的侵略性。
在任何一种文化中, 真正的技术来源都将在人体以及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被发现。所有人类都具有潜在的卓越才能, 或具有很复杂的认知能力, 同时, 文化创造来源于社会合作和彼此关爱中产生的意识。无论此地区信息多么闭塞、经济多没落后, 在音乐的产生与发展上都有其独特价值, 阿拉伯、印度、中国、日本、非洲、拉丁美洲等都有其音乐体系, 也一定对人类音乐能力的估价和音乐教育的模式产生更大的影响。
在文化的的深层结构与浅层结构的对应中, 产生了“显型文化”和“隐型文化”, 这一理论与哲学中的“在场”与“不在场”有相似之处, 当前呈现的事物, 与背后的、潜在的形成统一, 事物所隐蔽于其中或者植根于其中的未出场的东西, 也就形成了当前事物的“根”, 也即其“本土文化”。不同事物之间如此, 音乐也亦如此, 在欣赏不同地区的音乐时, 无论注重“乐本体”的“天人合一”, 还是注重“音本体”的“主体-客体”分开, 在审美观念、表现形式上有截然不同的表现, 应立足于作品所属区域的审美情趣, 以本土文化为基础进行研究, 寻找到不同文化之间, 引起共鸣的的语汇、语法。
比如:我们在聆听音乐的时候, 往往惯用欣赏西方音乐的模式。由于中西音乐在表现过程中具有差异性所致, 在欣赏中国音乐, 特别是欣赏古琴音乐方面, 西方音乐聆听模式却是行不通的。
古琴, 无论从琴器本身 (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琴操》) , 还是从表达内容上, 可以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缩影, 在唐朝以前的传统乐器中, 位居“八音”之首, 后成为文人雅士的心爱之物, 所表达的是帝王将相、文人骚客的内心世界, 可以说是“雅”文化影响下的产物, 因此所表达内容也在大众人生活之外, 很难深入曲之意境。在欣赏西方音乐时, 直接从音乐形态入手进行分析, 最后介绍了作曲家及创作背景, 在欣赏古琴音乐的时候, 应当顺序颠倒, 古琴艺术发展绵绵两千多年, 不同时期的演奏、题材, 以及“琴风”, 都有不同的特点, 追求的意境也不相同, 先要从作品的文化背景、创作背景、以及创作者的性格进行了解, 从宏观上认识该曲目所要表达的内容, 再从微观的旋律、节奏、特点分析, 进而理解音乐、感受音乐。
描绘性的手法在西方音乐表现中不太擅长, 在古琴音乐的表现手法中, 却很适用, 因为古琴音乐的表现手法为“谐音、象形、会意”, “谐音”、“象形”其实都是描绘性的手法, 在起承转合、对比组合、以及散板的表现形式上, 以及演奏技巧的运用, 描绘的琳琳尽致。比如说, 描述“巍巍乎志在高山, 洋洋乎志在流水”的《高山流水》, 用右手连绵不断的滚拂手法、变换击弦位置产生的音色变化和左手“绰”、“注”的划奏来描绘奔腾澎湃的流水。《潇湘水云》以“注”、“上”、“揉”、“往来吟”及“虚应”等指法来表达“水接天隅”、“浪卷云飞”的水流声。
在聆听西方音乐时, 要把主观问题客观化, 很难适用。在古琴音乐欣赏中, 这一点也很难做到, 就像《史记·乐书》中所说, “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人心所动, 物使之然也”。西方音乐基本上是在理性思维下创作, 严格的按照作曲法、音乐语言体系、调性体系等原则, 演奏者严格按照曲谱演奏, 而古琴音乐是在一种感性思维下的产物, 加之记谱法的局限性, 使之同一曲目, 在不同人打谱后, 演奏完全不同。比如“岭南派”与“九嶷派”都有《渔樵问答》这首曲目, 风格、旋律等都不相同, 并且不同演奏者、不同地点、不同心情下的演奏又各不相同。在演奏者身上没有做到“主观问题客观化”, 又怎么能在欣赏者身上实现呢?中国音乐更注重时间性, 在时间的流动中表现一种“气”, 也表现出一种“韵”, 一气呵成, 而不能用西方音乐“版块式”的方式。
在聆听不同地区音乐的时候, 应立足于作品所属区域的审美情趣, 以本土文化为基础进行研究, 寻找不同文化之间, 引起共鸣的的语汇、语法, 这样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 还原音乐“本真”。也就是说, 对待不同的音乐, 应采取不同的方式, 要走进一种音乐, 就必先走进它的文化中, 努力成为该文化群落中的一员, 这样才能理解该音乐, 感受它的美。
结束语
音乐的精神不可以跪着, 因为精神之所以“精神”, 其本质在于通过自由给予“自由”, 就像尼采所说“只有在创造中精神才最自由, 世界和人生只有被看成是一种审美显现才显得有意义”。音乐是一种具有独立精神的抽象语言, 不具有“语义性”和“具象性”的特性, 同时又深受审美差异、文化语境的影响, 不是“跪着”的艺术, 也不能用框架来约束, 需要用“心”来聆听。
“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 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培育求真向善的新人, 古人所说的“传经、授道、解惑”, 更不是教师冠冕堂皇的空话。爱因斯坦曾说过“没有早期音乐教育, 干什么事我都会一事无成”, 可见音乐老师存在的重要性。学生是一张白纸, 所有的字迹需要老师辅助填充, 因此音乐的聆听不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和知道音乐具体表现了什么内容和形象, 而是为了学生的智力开发, 健全人格, 并从音乐聆听中学会感知, 并从中得到精神世界、情感世界的净化和升华。
参考文献
[1]修海林, 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1999, 4, 1.
[2]约翰.布莱金著、马英译.人的音乐性[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7, 5, 1.
[3]卓菲亚.丽莎著, 于润洋译.音乐美学新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 1, 1.
[4]罗小平, 黄虹.音乐心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8, 11, 1.
[5]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4, 11, 1.
聆听教学 篇8
关键词:反复聆听,有效,鉴赏能力
在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一单元教学目标是学会聆听, 例如高山流水觅知音, 革命家列宁对《热情》的热爱。美国著名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艾伦·科普兰在《怎样欣赏音乐》一书中说:“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乐, 再也没有比聆听音乐更重要的了, 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但只有一遍的聆听, 只能拥有初步的印象, 真正去品鉴, 有效的反复聆听是非常必要的。随着新课改的实施, 教师角色的转变, 以学生为主体, 高中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提升, 对音乐也有一定的认识高度。在高中音乐鉴赏中, 音乐鉴赏主要是通过音乐要素 (音色, 节奏、速度、旋律、力度、和声、调式、曲式等) 来鉴赏。反复聆听只要科学、合理, 才能做到有效。这对于培养鉴赏能力是很重要的教学措施。
一、反复在教学中的有效性
“反复”在词典的定义有三种: (1) 一遍又一遍, 多次重复。 (2) 颠过来倒过去。 (3) 重复的情况。
第一层定义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在教学中乐曲不止是只重复一次, 也可以重复二到三次反复聆听。反复聆听是为了加深印象, 更加入木三分运用音乐要素来真正来鉴赏。根据乐曲的理解难度, 尤其是比较抽象的作品, 例如德彪西的《大海》, 还有勋伯格的《预兆》这些乐曲, 这两首作品在鉴赏我采用不止一次的反复聆听。第二层意思是乐曲也可以颠过来倒过去的去听, 有些乐曲可以直接聆听华彩部分, 乐曲的华彩就可以让学生颠过来去听, 这样既加深旋律记忆, 也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第三层意思即是指反复有效性, 即在教学中, 反复必须有效, 才能进行反复教学, 有些乐曲就不必要进行反复, 例如导入的乐曲, 放一遍就行了, 在讲解拉丁美洲音乐时, 导入的音乐是瑞奇·马丁的《生命之杯》, 这首乐曲我只播放一次, 虽然学生很喜欢听, 但我的目标是鉴赏拉美乐曲《小伙伴》, 让学生反复听了两遍.学生不但没反感, 反而非常认真地去聆听.在期末考试时, 我统计了一下, 有90%的同学答对了。这说明有效的反复确实是教学中的重要一个设计环节, 也是培养鉴赏音乐能力的一个有效手段。
二、有效反复的形式
有效反复形式分四种:整曲反复、主题动机反复、局部反复、同一作品不同形式反复。随着新课改的实施, 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堂气氛活跃为主要外在表现, “反复聆听”却往往适的学生来教学”变为现代的“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成为现实, 是目前为止比较适合现代高师声乐教学的新型声乐教学评价模式。根据这一理论指导, 又可分解为以下四个操作变式:
(1) 学生自评与互评
(2) 教师自评与教师互评
(3) 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综合测评
(4) 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综合测评
在高师声乐教学中, 情知教学理论的应用正从一般的理论研被教师所忽略。其实有时要真正让学生能静下心来, 给他们留点时间进行反复聆听, 是十分必要的。在形式中, 整体反复一般用于篇幅比较短的作品, 如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鳟鱼》、爵士乐《南部之子》。这些作品容易理解, 在音乐要素方面学生很容易分析。主题动机重复, 例如在教学中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主体动机让学生聆听三遍, 学生更为贝多芬不屈服命运的安排, 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所感动。主体动机的重复很重要, 首先在作品中找到动机, 例如我国的《梁祝》一曲, 主题旋律“化蝶”重复几遍, 通过重复聆听, 加深印象, 学生主题旋律几乎都会哼唱出来。局部反复的特点是针对一些抽象的作品和无标题的音乐, 或者是作品中的重难点, 难以理解的部本比较适合局部反复聆听。例如德彪西德《大海》从黎明到中午大海的变化, 可以剪辑黎明时大海的情景, 这时如果整曲重复, 由于篇幅比较长, 学生会产生反感, 这对于教学效果反倒是不利的。同一作品不同形式反复也是在教学中经常用到的, 在讲解李斯特的《匈牙利第二狂想曲》完整聆听后, 李斯特钢琴炫技上光聆听是体会不到的, 复听时可选用播放音乐动画片“猫和老鼠”的形式, 激起学生浓厚的欣赏兴趣。非常形象的让学生了解李斯特的钢琴演奏技巧。
三、反复一定要科学、合理、恰到好处
在音乐创作中有一句名言“反复就是魅力”, 但是在教学中无效反复也会适得其反, 会大大降低教学效率, 让学生产生厌恶感, 有效教学会大打折扣。如何让学生在反复中保持一种新鲜感, 这就要在教学设计上要求科学、合理、恰到好处, 比如在聆听时我一般采取三步, 第一步, 先简单听一部分, 让学生有一个初步印象。第二步, 带问题, 带疑问去聆听、例如贝多芬的《第九 (合唱) 交响曲》, 1.作品的表达怎样的情绪?2.作品的主要的主题是什么?第三步, 是要递进式聆听, 在第三步中, 真正鉴赏体现的一环, 在聆听中要用“音乐要素” (音色, 节奏、速度、旋律、力度、和声、调式、曲式等) 去分析, 也是教学目标的实施重要的一环, 在这一环中, 可以采取局部重复, 音乐要素可以采取选择题进行鉴赏, 学生可以直观的进行选择分析。只要在复听中做到合理、科学、恰到好处, 学生会在学习中受益匪浅的。在一次观摩课中, 有一位教师运用了复听方式, 教学效果显著, 专家与听课教师给与一致好评。只有让学生静下心来好好的去聆听音乐, 去品鉴音乐, 才能对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理解。
总之, 在高中欣赏教学中, 一切教学活动的设计都是围绕教学效果而设计。高中音乐鉴赏课最重要是要学生运用音乐语言的手段来进行教学, 即通过旋律、节奏、音程、和声、力度、速度、调式等表现手段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参与。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真正带有一定的高度来欣赏音乐和进一步的鉴赏音乐, 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的鉴赏能力。
聆听教学 篇9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聆听,品味
在中学的各门学科中,音乐有着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情感艺术气息,通过音乐欣赏,可以带给学生种种审美享受,培养学生富有个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教师应重视和加强音乐欣赏教学,把音乐课程真正抓起来,利用不同题材、体裁、风格的作品,充实学生的心灵, 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素质。下面,笔者就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选择欣赏内容,激发学生欣赏的热情
音乐是最具感染力的艺术,但是对音乐的欣赏也要顾及到音乐的相关要素,即使是同一部作品,欣赏的要求方法也是不尽相同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应在课前精心组织欣赏内容,选择正确的、适合学生倾听的欣赏内容,告诉学生作品中倾听的重点,从而激发学生倾听的兴趣、欣赏的热情,在片刻的沉静中感受作品中最具感染力的高潮部分,真正使学生爱听。
例如在欣赏古今中外优秀音乐作品《斗牛士之歌》 时,这首世界名曲表现得抑扬顿挫,空拍和特殊节奏表现明显。笔者将其中热烈、欢腾的片段设计为倾听的重点,让学生在栩栩如生的音乐中由粗到细、由远及近地感受斗牛士英姿勃勃的形象,从而进一步感受作品中的情绪和立体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选择合适的作品,精心组织倾听的重点,从而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感受到音乐的无限魅力。
二、文化熏陶,引导学生在欣赏中体会音乐内涵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文化品性,才使得音乐能够绽放出它独特的魅力。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该将文化和音乐相互融合,避免学生对音乐倾听的表象化,也避免因为孤立地讲授音乐背后的知识而造成的单调与乏味,使学生能够从一首首经典的音乐作品中正确地认识音乐及文化内涵,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例如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悠远古风”,为了让学生能够领略古代音乐所特有的古朴风格,笔者在课前为学生精心准备了多媒体课件。比如在欣赏埙独奏 《怀古》时,笔者播放影片《埙的介绍》,让学生了解那个年代的乐器,了解埙的音色古朴、浑厚、悲凄、沧桑、神秘、哀婉,从而更能理解歌曲《怀古》中所抒发的哀怨之情。在欣赏歌曲《阳关三叠》时,笔者为学生介绍了诗人王维与《阳关三叠》的创作背景,结合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体会歌曲忧伤、惜别的情绪,在埙独奏、古琴独奏、二胡独奏的不同版本中感受作品中的难舍难分之情。同时,笔者还为学生补充欣赏了古琴曲《流水》,分别介绍了古琴与古代文人的密切联系,以及著名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再让学生欣赏古琴演奏大师李祥庭演奏的《流水》,从而更能令学生感受作品中生动的音乐形象,久久回味。
真正的欣赏音乐、感受音乐,都离不开对音乐作品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失去了文化的熏陶,音乐教育也就无法与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不能为学生带来深层的认识。因此,我们教师应重视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填补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空白处,才能引导学生体会音乐作品的真正内涵,听出音乐的精彩。
三、赏析情感,引领学生感悟情操陶冶之美
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尤其是经典的音乐作品, 往往蕴含着时代的烙印,浓缩了一个时代的情感。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教师不能忽略音乐陶冶情操、丰富情感的这一特殊作用,学生欣赏过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活跃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真正体现新课标所要求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充斥着对封建礼教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在欣赏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地说说自己对作品情感的认识。比如在引子部分,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突出“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同时,低沉的音响也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在展开部分,铜管乐奏出了表现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而在再现部分,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它把我们带入了神化的意境。从赏析音乐的情感入手,真正去领略这一首名家的千古流芳、经典的传承, 体会作者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以及反封建的思想感情。
聆听教学 篇10
一、引入情境,感知美妙的故事
1. 听读课文,初步感受。
(媒体展示小鸟与大树)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看,一只美丽的小鸟正站在一棵枝叶茂密的大树上唱歌呢!大树摇曳着修长的枝条,抖动着翠绿的叶子,兴奋地倾听着小鸟送来的歌声。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这个美妙的童话故事(板书并齐读课题:去年的树)———听读课文,了解故事。
2. 自读课文,想象故事。
多么美妙的故事啊,让我们打开课本,把这个故事好好读一读,边读边想象故事向我们展示的情境,进而走进课文去看一看,故事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画面,看到这些画面,你有怎样的感受?———自读思考,想象感受。
3. 交流收获,质疑问难。
读了这美妙的故事,你有什么想说,有什么想问呢?——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交流收获、体会,再全班交流,对学生所提问题作适当点拨,引导整体感知,获得初步感受。
二、想象情境, 感悟真挚的情感
课文语言简洁而空间广阔, 内容浅显而蕴意深刻, 初读课文后, 引导学生整体梳理, 弄清线索, 课文以“对话”形式表现小鸟与大树的真挚情感, 离别时的“对话”, 小鸟郑重的承诺;寻找大树中的“对话”, 认真履行诺言;告别前的唱歌, 实现诺言。在关注“对话”, 理解内容的基础上, 引导想象, 入境感受。
1. 在离别的情境中感受。
小鸟对大树的友情,首先表现在离别时的庄重承诺上,可引导学生阅读想象,感受情感;充当角色,显化情感。引导品味蕴涵于字里行间的真挚情感:从“必须”看鸟与树离别的无奈;从“请你回来”“还唱歌”想象树的心语,感受树木留守的无奈,还未分离,就盼团圆;从“一定”“请等着”想象鸟的心语,感受小鸟庄重的承诺,还未分别,就盼相会。
2. 在询问的情境中感受。
小鸟对树的真挚友情,集中表现在寻找大树的经历中。可抓住小鸟与树根、门、小孩的对话,通过自主朗读、分角色朗读,想象情境,体会情感。
对第一次询问,可这样引导: (1) 同学们,你就是小鸟啊,漫长的严冬过去了,明媚的春天来临了,你会想些什么呢?———借助想象表达,感受鸟儿即将与大树重逢、为朋友唱歌的喜悦。 (2) 原以为等来的是见到大树的欣喜,可到那里时树不见了,你心情怎样?为什么?———显化内心(惊异、疑惑、焦虑……),感受情感。 (3) 听了树根的回答,你有什么想说?———借助想象叙述,感受小鸟复杂的情感(对伐木人的不满,对树的挂念,对去年承诺难以兑现的焦急……)。
对第二次询问,可这样引导:小鸟啊,听了树根的回答,本以为树还在山谷里等候你的到来,等候你的歌声,可飞到山谷时,你听到的却是锯木头的声音,此刻你会想些什么?听了门的话,你又会想些什么呢?———复杂的内心感受:先前的承诺,飞回时的希望,到达时的意外,听到锯声的担忧,不见树影的困惑,询问以后的焦急……
对第三次询问,可这样引导:本以为还能找到火柴,见到朋友,给他唱歌,可听了小女孩的话,你心情怎样呢?———对结果的无奈,伤心地接受现实:朋友已经离去,只有灯火还在;灯光还在亮着,朋友犹在身边……
三、创设情境,升华真挚的情感
课文最后这样叙述:“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儿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这段细节描写充分表达了树与鸟的真情,读来令人心酸,令人感动。可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展开想象,揣摩体会,感受情谊的真挚。
1. 品味词语,多角度感受。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画出表现鸟儿动作的词语,并想一想,从鸟的动作可看出她会想些什么———鼓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睁大”“盯”也许表现了她的意外:昔日树木那么高大,如今为何如此弱小,简直叫人难以置信。也许表现了她的惊喜:终于找到了朋友,让我好好看看。也许表现了她的气愤:这就是我的朋友,怎么完全变了样,树被“砍倒”,被“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卖掉了”,“火柴已经用光”,谁让他变样了,太不像话了。也许表现了她的欣慰:跨越千山万水,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找到了朋友,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诺言了。也许表现了她的赞美:我的朋友,你真的不容易,你用自己的身躯点亮了屋子,为他人送去了光明,我要为你唱歌……
对“又”“看了一会儿”,也可引导多元解读:也许表现了鸟的难过:想到将永远离别好友,心中真是不忍。也许表现了她的不舍:想到再也不能与好友相见,真得好好看看。也许表现了她的矛盾:想到不能再见朋友,得好好看看。想到灯火随时会灭,又不忍再看……需强调指出的是,课后有两道练习题均鼓励学生独特感受,多元理解,应予重视。
2. 现场对话,全方位感受。
聆听教学 篇11
【关键词】语文课标情境创设感情 朗读文字美
语文课标中阶段目标要求提出阅读时 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感受语言的优 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而这一 切目标的实施需要以“品读语言”为核心,这 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强大的表现 力和美妙的神韵,让语文课散发它真正的魅 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小学生感悟 语言文字美呢?
1 创设情境,感受文本美
未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语文课,是枯 燥无味的。课堂上,如果能创设情境,通过情 节起推波助澜的作用,课堂效果就会大为不 同。一篇精彩的文章,总要设置一个引人入 胜的情景。在教《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课 前,我请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背诵优美的 诗歌———《听听,秋的声音》,在学生富有感 情的背诵中,他们渐渐进入秋天,一起聆听 了秋的声音。课文的美读,把学生进一步带 入到飞舞着丝丝秋雨的情境中去,就这样, 整个课堂弥漫着浓浓的秋意。然后我们一起 走入文中,从语言文字中,去进一步体会秋 天的美。这些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带入了五 彩斑斓的秋的世界。情境就是一把开启学生 心灵的钥匙,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入文本, 融入其中,自主的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2 大胆想象,体会表达美
语文课堂不仅要求我们引导学生感受 美、品位美、鉴赏美,同时还要训练学生去表 达美、创造美,以达到发展语言的目的。学习 《火烧云》一课时,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和感情 朗读,了解了火烧云颜色美,样子多,变化快 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闭 上眼睛想象: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颜色、什 么样子的火烧云?它是怎么变化的?学生们 纷纷举手,创造性地说出火烧云的各种颜 色。有的受到启发:“天边出现一头巨象,四 肢粗壮,身体高大,象鼻子高高卷起,象牙闪 闪发光,象耳朵好像还在呼扇呢。可是转眼 间,象牙不见了,象鼻子也变小了,一会功 夫,大象消失了……”学生们想象丰富,结合 自己生活中所了解的事物从模仿到创造,不 但丰富了课文的内容,还让他们心中美的情 感得到自然地流露和表达。
3 注重引导,培养语感美
语文知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用来学习 语言,体会语感。语言是用来表情达意的,文 字的背后具有丰富的意象、情感。《荷花》中 有这样一句: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 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中冒出 来。要求学生用“长”换“冒”,进行比较。为激 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教学中把学生分 成正反两方,以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讨论。 学生从文中找出根据,各抒已见。因为荷叶 多,挨挨挤挤,所以荷花只能从水中冒出来。 冒不仅写出荷叶数量多,还写出荷花生命力 旺盛。讨论交流让学生从冒中感悟到一种不 可抗拒的生命力,一种生机勃勃的韵味。这 样,抓关键词句比较、咀嚼就能品出语气神 韵,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
4 感情朗读,发展语言美
叶圣陶先生说:“美文需美读。”“美读”,就 是有感情地朗读吟诵课文,在入情的朗读中达 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境界,感受审美对象的 美。因此,感情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 一。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 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 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 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 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益处。如《草原》一文,老 舍先生用亲身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草 原的地,以及草原上生活的人们。学生在教师 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 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 群,这些明丽的色彩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 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 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 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__ 诗。”同时也认识了“那么……那么……”、 “既……又……,既……又……”的句式。小 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 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 解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 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 情,从而发展语言。
5 学以致用,感受写作美
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材无非是个例 子。”凭借优美生动的教材,让学生感受语言 的精美,学习如何运用语言。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表达上的特点,引导 学生进行仿写,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方法。 学习《花钟》这篇课文,文中第一自然段写 “牵牛花吹起了小喇叭,蔷薇绽开笑脸,睡莲 醒来,万寿菊欣然开放———”等等让学生感 受同样是“花开了”作者却用了不同的表达,还让我们从中读出各种花的不同姿态、不同 性情,可见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告诉学生 这正是我们写作中所缺乏的。同时强调学生 平时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抓住它们的特 点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学完这段后我 要求学生回忆平时看见过的花,学习作者的 表达方法来仿写一段话。学生写得形象逼 真,如“太阳花在中午十二点向阳开放;傍晚 五点左右,茉莉花舒展着自己白色的花瓣; 芍药花早上七点绽开了笑脸”等等。学生在 模仿课文表情达意的同时也在实践中体会 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掌握相应的表达 方式。
聆听教学 篇12
一、审美聆听能力的作用
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无论对于音乐的学习还是对器乐的学习都需要具有专业的听力,也即具有相应的审美聆听能力。铃木音乐教学法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通过这种教学法培养出了很多的音乐人才,这一教学法的核心要求就是培养音乐学习者对于音乐的聆听能力,提倡通过聆听“使学习者能够感知到音乐作品音调的起伏、节奏的律动、和声的进行、色彩的变化,对音乐作品整体把握,在人脑中形成音乐感。”[1]
音乐是通过声音创造出来的,声音+时间和空间+听觉,留给人们音乐的形象和魅力,形成了音乐作为人的听觉的艺术,这里包括了音准、节奏、音色、句读等基本元素的共同作用,这些元素都需要通过人的听觉来感知和辨析,会因为人们听觉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认知,只有对于音乐听力的听觉感知越细微越精确越专业,才能越接近音乐的艺术真谛,才能够在了解和把握音乐创作者的匠心的基础上,更好地表现音乐的魅力,对音乐进行二度创作。也就是说,音乐审美聆听能力的作用需要培养,对于音乐聆听者说来,虽然音乐聆听能力会有差别,但都还不具备专业的音乐聆听能力,专业的音乐聆听能力要通过音乐教学来培养。
二、对学生音乐审美聆听能力的培养
在音乐教学中应当如何重视和实施对学生音乐聆听能力的培养呢?有三点值得注意:
其一有意而为之。音乐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音乐聆听能力的培养,从专业认知上澄清认识,把培养学生的聆听能力作为引领学生不如音乐殿堂的入门手段。要通过教师的有意引导,让学生懂得学习音乐与学会聆听音乐之间的关系,对音乐知识和技能及发的学习都能够通过聆听的渠道去感知、品味和体会,能通过听音乐入门,通过品听音乐积累经验,通过会辨听音乐而识别音乐、审美音乐和表现音乐。曾有研究者这样阐述“由于声音传导途径的不同,歌唱者的‘主观听觉’与听众的‘客观听觉’有一定的差距。歌唱的听觉训练,就是帮助学生建立符合客观效果的自我听觉概念,提高学生对音高、音色的操控能力,建立良好的‘听觉预想’,有利于提高歌唱技能的训练效率。听觉的审美训练,也是歌唱者把握演唱风格,塑造作品艺术形象的重要环节。”[2]由此亦可以说,音乐教师有意而为之的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聆听能力是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重要环节。
其二有技而为之。教会学生对音乐进行审美聆听的前提是教师在音乐审美聆听上要具有技术与技巧。不可否认,凡是能作为音乐教师者都是经过音乐专业教育的认识,从音乐的基础理论、音乐的表现能力、音乐的教学能力上都具有一定的造诣,那么,对于音乐的审美聆听也是具有相应的专业能力的,业绩掌握相应的一月审美聆听的技能技巧,因此,从教师对于学生审美聆听能力的培养上需要运用这方面的技能技巧,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专业的倾听能力去倾听,尽管初入音乐之门学习的学生并不具备这样的倾听能力,但教师的引导不能不具体、不到位、不专业,否则,学生度与音乐的审美聆听就会流于形式,就会只是聆听,而缺乏审美,知识非专业的音乐聆听,而不是专业的音乐审美聆听。
其三有求而为之。这里的求是一种有进取方向和进取目标的求索,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处于自身职业素养不断求索和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不能满足于现状,不能甘于现状,更不能“以其昏昏使之昭昭”。音乐教师对于自己的专业素质要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对音乐审美聆听能力的提高,要使得自己能作为学生学习音乐的“师者”,也能做学生学习音乐发展音乐素质的“伯乐”,对于学生的培养能因人而异,对于在音乐专业上能有更好发展的学生给予正确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杨稀雯.论“听”在音乐教育学中的重要性——“审美聆听”教学模式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时间意义[J]通俗歌曲,2015(9):158-159.
[2]刘蓉惠.歌唱听觉训练[J]河西学院学报,2009,25(1):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