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风险管理

2024-05-19

合规风险管理(精选12篇)

合规风险管理 篇1

1 加强“合规文化”建设

“合规”, 顾名思义, 就是合乎规范, 符合规章。它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从本质上讲, 银行核心价值理念及经营管理的一切制度、标准和程序必须符合控制经营风险和外部监管的要求, 二是从形式上讲, 合规管理是银行核心价值理念及内部规章制度与外部监管要求相契合、相一致的动态过程, 那么, 什么是合规文化?最简单的理解, 就是为了保证一个单位、一个团队的所有成员都能够自觉做到依法合规, 而在单位内, 团队里确立合规的理念、倡导合规的风气、加强合规的管理、营造合规的氛围, 形成一种良好的软环境, 对于农信社来说, 应该紧密结合实际, 紧紧围绕“规范、谨慎、诚信、严格‘来培育自身特色的合规文化。合规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但如果仅将合规风险管理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范畴, 那合规风险管理将停滞在意识领域, 不利于银行的风险防范。农信社的全体员工 (包括高层管理人员) 在开展银行业务时都能遵规守纪, 推进合规文化建设顺利向前开展, 从而为形成高效的公司治理环境奠定基础。

2 提高风险管理的认识

2.1 合规风险管理是切实加强风险防范和案件治理的基本前提。

纵观近年来媒体曝光的一些农村信用社违规案例来看, 这些信用社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案例, 大多数是因为在日常工作中违规操作。有章不循, 有法不依。在风险管理上、内部控制等机制上都存在着严重问题。有的看似机制健全, 但却执行不力;有的机制上不够全面, 缺乏应有的监督制约;有的表面上有序运行, 实质上视机制为儿戏。有的忽视合规经营和合规管理的重要性, 风险防范措施形同虚设。如果任其发展下去, 就会产生各种风险隐患, 甚至发生重大案件。因此一定要重视合规风险管理, 防范案件发生。

2.2 合规风险管理是主动适应金融发展和监管要求的迫切需要。

伴随着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尤其是近年来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 我国银行业务也日益呈现出三个特点。即多元化、复杂化和国际化的特点, 适应这一变化, 银行业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提出了的越来越高的风险管理要求。为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提升合规管理能力, 中国银监会于2006年10月发布了《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 为国内银行业合规风险的管理指明了方向。农村信用社要在这部法规指引下, 积极主动地做好合规管理工作, 为取得长足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合规风险管理是实现农信社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近年来, 农村信用社大胆改革, 勇于探索, 改革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组织形式改革基本完成, 历史包袱初步消化, 风险状况有所缓解。但与党和上级联社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必须扭转长期形成的粗放管理、内控薄弱、违规经营等不良企业文化现象, 根除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经营轻管理的不良倾向, 逐步减少工作中的资金损失, 树立农信社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 加快农村信用社向前快速发展, 促进农村信用社实现持续稳健经营发展的内在要求。

3 营造正向激励机制

何谓正向激励机制?笔者以为正向激励机制就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 通过物质、精神等各种手段使人的需要和动机得到满足, 全面激励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终达到实现和提升人的价值和企业的价值的目的。过去甚至包括现在, 我们在企业经营中经常会有这样的认识误区:认为激励就是多给员工点物质奖励, 奖金多发点。然而长期下来, 就会感到这些奖励正在丧失它应有的作用, 因为员工在领取奖金时反应相当平和, 每个人都像领取自己的薪酬一样自然, 并且在随后的工作中也没有人会为这点奖励表现得特别努力, 既然奖金起不到激励作用, 一旦停发, 却会出现员工抱怨, 并直接影响工作情绪和工作效率, 这就给我们提出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有奖金的时候, 没有人会为此工作上表现得积极主动, 而取消奖金之后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指责抱怨甚至消极怠工呢?笔者认为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还没有寻找到真正的激励因素, 除了物质奖励外, 我们很少去考虑挖掘激励员工的潜能和动力, 努力做到人尽其才, 因此出现了老员工“不求功, 但求无过”, 青年员工在这样的氛围的影响下, 也滋长了混日子、不思进取的消极思想, 不会主动学习, 纯粹为工作而工作, 缺乏主观能动性, 生气不足。当一池水因长期不去更换, 得不到补给, 则终将成为一潭死水, 没有出路。人也一样, 当长期得不到重视和有效激励, 则会产生惰性, 有的碌碌无为直到退休, 更多的则选择跳槽、离开。这也是农村信用社近年来诸多员工选择跳槽的原因之一。尽管农信社每年对外不断的招人, 其中不乏高学历的大学毕业生, 然而往往不到两年甚至更短时间, 便萌生退意, 信用社一度成了为其他金融机构培养熟练工的中转站, 无形之中加大了信用社的用人成本与风险。当问及跳槽原因时, 很多员工表示他行除了待遇吸引人外, 更重要的是感觉他们有着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和激励考核机制, 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发展。

马斯洛需求理论中, 把自我实现需求作为诸多需求中的最高层次的需求, 可见, 实现自我价值, 是留住人才的重要法宝, 因此, 我们必须建立有效的、全方位的正向激励机制去留住人、鼓舞人、激励人。例如青年员工比较注重拥有自主及创新的工作环境, 中年员工比较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及事业发展的机会, 老员工则比较注重工作的稳定性及分享企业带来的利润。

4 抓好四项工作

4.1 加快构建合规风险管理组织, 明确合规管理部门权利。

农村信用社要高度重视合规部门的建设, 根据自身经营特点, 组建一个独立的、强势的合规部门。目前农村信用社在体制上已经建立县一级法人, 建议在县联社设立独立的合规风险管理部门, 在基层信用社及以下机构可设立合规联络员。合规部门的设置要科学有效并具有独立性, 从而确保合规部门工作不受干扰。合规部门在人员选聘上要坚持高标准, 合规部门的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相应的专业技能, 同时还要熟悉信用社的经营管理。

4.2 培育合规风险管理的良好企业文化, 营造良好的合规管理氛围。

合规经营理念很重要, 应让每一个信用社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都要树立这样的理念。不仅如此, 更重要的首先要让农信社高层具有这样的工作理念, 要让大家知道, 合规不是一个人的事, 每位员工都应参与合规管理并履行职责。在这方面, 高层管理人员要积极做好表率, 强化决策和管理过程中的合规意识, 并监督各部门树立合规经营观念;使农信社上下形成“领导带头抓合规建设, 全员积极响应”的良好合规氛围。

4.3 全面建立合规风险管理相关制度, 提高风险防控水平。

按照《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的要求, 一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合规管理绩效考核制度, 在考核指标上进一步量化和细化, 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落实奖惩制度, 将考核结果与相关人员的奖惩挂钩, 实现奖优罚劣, 积极倡导合规经营的重要性。二是建立健全合规问责机制, 对违规行为决不手软, 发现一起, 惩处一起, 震摄违犯合规制度的人员。同时还要采取惩前毖后的有效措施, 规范经营管理行为, 充分体现农信社的合规价值取向。三是建立举报监督机制, 敞通员工举报违规、违法行为的渠道和途径, 建立健全有效的举报奖励和激励机制, 鼓励员工积极举报违法行为、违反职业操守的行为, 强化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有效监督。四是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办法, 逐步把客户满意度指标、员工满意度指标和合规情况纳入考核体系, 加强合规管理, 降低违规几率。

合规风险管理 篇2

通过学习李国华董事长、吕家进行长、陈跃军监事长对“阳泉3.20案件”的批示,深刻领会到合规操作、合规守法、合规经营和合规管理是银行内部的一项核心风险管理活动。下面我就“合规防范风险,合规从我做起”谈几点认识:

一、合规经营,防范风险。合规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等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甚至合规风险在其中基本处于核心位臵,它是导致或影响其他各类风险发生、发展、扩散的一个重要诱因。从一定意义上说,控制住了合规风险,虽不能完全杜绝其他各类风险的发生,但绝对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其他各类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造成损失的程度。银监会颁发的《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中指出:合规是可以创造价值的,也是可以度量和考核的。首先,合规不是机械地执行规章制度,被动地接受监管处罚,而是要主动合规、有效合规、科学合规,实现合规与监管的良性互动。其次,合规是违规的对立面和制衡手段。违规必然会损害银行的价值和效益,则合规肯定将减少或避免违规的风险或损失,而这种被减少或避免的风险或损失就是合规创造的价值。第三,银行坚持合规经营的宗旨和原则,能够提升银行在客户中的信誉和社会地位,合规银行将增强持续 1 竞争力,带来财富收入和声誉价值。第四,坚持合规经营,能够避免银行管理者和其员工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失误或渎职等违纪、违规、违法、违德行为,合规能够保护银行管理者和广大员工健康成长,以激发和成就其奉献社会、报效祖国、服务单位、提升自我的人生价值。

二、合规操作,人人有责。合规是商业银行减少案件的必要前提透过对各类案件的分析,一个明显的事实说明,尽管案件的表现形式有不同特征,但其内在原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违章操作,可以说每一个案件背后,都有一个违章操作的典型事例。在一些基层机构,出于经办人员业务不熟练、工作责任心不强或者对同事的盲目信任等原因,一些基本的甚至重要的规章制度得不到落实。“十案十违章”的警示,并不是危言耸听。如果说违章违法必然萌发或诱发案件,那么可以反证:只要合规守法,一定可以减少案件频发。违章违纪违法即是害人害己害行。目前,大案要案频发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不能再有丝毫的麻痹松懈。为此,坚持对每一级领导、每一个机构、每一个员工进行合规守法、遵章守纪的教育,使人人养成自觉的合规守法职业习惯,事事都有明确的合规守法的工作标准,处处都有严格的合规经营纪律约束,每个产品都有科学适用的流程控制。如果做到了这几点,相信我们的商业银行将不再是案件丛生、令人担惊受怕的高风险领域。邮储银行合规文化理念的表述为诚信、正直、2 守法、合规。邮储银行把合规文化作为本行合规政策和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进行规范和培育。加强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合规风险防范长效机制,培育健康的合规文化是一项百年大计和系统工程。

三、合规守法,从我做起。各级领导带头做培育良好合规文化的先行者和领头羊,要身体力行,做诚信、正直、守法、合规的表率,做合规工作的坚定组织者和强力推进者。在经营与管理过程中,从各级领导到具体操作人员,都必须提高执行力,严格执行制度,不能有例外,不能随便搞变通,讲制度不讲情面,对不按制度办事的,无论是否造成不良后果都要严肃处理。大力培养合规意识,强调人人遵从合规作为邮储银行业务经营的一个基本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与银行的各个流程、各个工作环节和每个银行员工都息息相关。让合规的观念和意识渗透到每个员工的血液中,形成大众性的合规文化,要经过“被动接受--理解消化--主动合规”的过程,通过“学规章、重规范、守法纪”为主线的合规经营教育活动,通过金融犯罪案例的剖析,以活生生的事例和对社会、家庭造成的极大危害,警示全行员工,使员工在思想道德上筑牢“不能为、不愿为、不敢为”的合规经营意识。根据岗位特点和业务风险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培训,充分利用网页、宣传栏等载体,交流学习体会,提高各级领导和所辖员工的合规意识和合规工作技能。变“要我合规”为“我 3 要合规”,让合规人人有责、合规有利和谐、合规创造价值等理念成为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使每个员工都具有合规意识,使邮储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都能依法合规。

四、合规管理,增强执行力。在经营与管理过程中,从各级领导到具体操作人员,都必须提高执行力,严格执行制度,不能有例外,不能随便搞变通,讲制度不讲情面,对不按制度办事的,无论是否造成不良后果都要严肃处理。加大检查频率,采取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重点检查与随机抽样、跟班检查与突击抽查等方式。严格执行发现问题不放过、问题不整改不放过、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不处理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从经办层、管理层及时查处违规行为。提高轮岗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对于那种“最不能交流”和“最不愿交流”的人员,一定要及时进行交流轮换,全面改善内控管理,提升案件防控水平。

关于合规管理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合规管理;合规文化;合规制度

1 合规管理的主要做法

1.1 培育企业合规文化

近年来,媒体披露的石油大案其中有些案件就是因为内部管理存在漏洞,合规管理不到位而引起的,说明石油企业还没有将合规作为一个重要的风险源来管理,“合规文化”还没有渗透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和经营决策中。

因此,培育合规文化,已是刻不容缓。

为了汲取相关教训,第二采气厂在开展合规管理工作的实践中,将合规文化的培育作为重点工作之一进行大力推广。

1.2 合规应从上通下达做起

始终坚持第一时间,上传下达,及时传递新法新规。由法律部门掌握国家新颁布法律法规的动态,及时收集与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从“应知应会”到“已知已会”,从“内化于心”到“外化于行”,使员工自觉学法、知法、守法。

1.3 主动合规,人人有责

“人人有责”,强调合规并不仅仅是管理层的事,也不是合规部门的事,而是每一位员工的责任。落实“人人合规”的前提是将合规管理写进制度的同时,通过企业文化的培育,真正将合规文化普及到人、深入到心,使合规管理成为每个员工日常工作的行为习惯和基本准则。

2 合规管理创造价值

有人认为合规管理会束缚或阻碍业务的发展,同时导致工作量的增加。然而,实际上合理有效的合规管理能够促进业务发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促进和提高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利用法律论证为合规管理出谋划策。依照公司生产经营“八个必须”的要求,凡属“三重一大”事项,在决策前必须要与班子成员进行多次酝酿讨论,涉及到的财务、人事、法律部门必须签署部门意见,法律部门要针对项目选项进行详细的法律论证,实施必须要有法律依据。

3 构建企业合规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是推进合规管理持续开展的基础,集团公司《合规管理办法》已经下发,各单位结合日常管理工作实际,主要从合规预警及制度审核方面加强合规制度的建设及完善。

3.1 岗位风险防控构建有效的合规预警机制

合规预警是合规管理的风向标,建立合规预警机制能及时发现合规风险,做到事前防范,2012年,采气二厂作为集团公司法律风险岗位防控工作试点单位,经过为期一年的指引编制、运行、测试检验、总结提升,在安全生产、合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诉讼及争议、知识产权、企业税收法律风险六大重点区域展开,在不断创新、探索、调整、改进中取得初步成效。通过岗位风险防控,将风险管理重心前移,建立起对法律环境变化反应迅速的合规风险识别、预警机制。

3.2 规章制度审查奠定合规管理制度基础

采气二厂对规章制度在以往规范性、程序性审查的基础上,重点增加合法性审查,严格遵照法律法规和上位制度,未经审查或审查未通过的,不得颁布实施。11月份,法律部门审核纪检监察、工程项目管理、生产运行管理等相关制度19项,并结合具体法律规定,对其中12项制度提出修改意见,为合规管理奠定了制度基础。

4 招投标合规管理工作实践

2014年,公司大力加强招投标管理工作,采气二厂在加强招投标管理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合规管理理念,从选商、合同管理到承包商管理进行全方位合规风险防控,实现了招投标工作全过程的合规化管理。

4.1 规范的招投标管理为依法选商提供保障

完善管理制度,理顺选商程序。在油田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招标管理办法》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招标管理细则基础上,组织修订《第二采气厂招投标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编制《第二采气厂非招标管理实施细则》(暂行),规范项目选商程序。

4.2 加强合同管理为杜绝经营风险保驾护航

严格服务商准入。加强服务商资质审核,杜绝无资质或资质不齐全的服务商进入,严格执行公司“六条禁令”的要求,禁止合同出现转包、分包及挂靠的情况发生。

强化合同审批签订程序。防范和控制事后合同,杜绝合同审查审批流于形式,削弱合同的管理职能,事后合同与责任部门的业绩考核挂钩,加强对事后合同的考核监督。

4.3 督促完善承包商管理监督,实现“优胜劣汰”

2014年8月,采气二厂组织人事组织科、保卫科等相关业务科室,从合同履行情况、管理制度执行、劳动合同签订、社保购买情况及综合治理制度的执行等方面,对2014年部分业务外包承包商进行抽查,针对存在问题向承包商逐一下达整改通知单,通过建立承办商准入、考核、退出管理机制,对承包商形成良性动态管理。

合规风险管理 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合规文化,风险管理

一、“合规”的内涵与合规管理存在的问题

2006年中国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对合规作出了解释:“合规是指银行的经营活动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合规的“规”包括外部法律法规、监管规章、市场规则、行业自律规定及银行内部规章制度;不仅包括法律的文字要求, 还包括诚实守信等社会道德。

关于合规风险, 国际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曾作出了明确的定义:“合规风险是指, 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 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

当前合规文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合规组织体系不健全。

按照《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和监管部门要求, 在合规风险管理活动中, 各银行应着手建立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各银行虽然大都组建了相对独立的合规部门, 配备了合规风险管理审查人员, 但合规组织体系建设大都停留在形式上, 合规部门不够独立, 尚未设置专职合规人员或合规人员缺乏自主性, 合规部门与业务部门职责关系界定不清, 合规组织系统薄弱, 集中统一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2. 合规风险意识淡薄。

根据合规管理活动开展情况来看, 相当一部分干部和员工, 对合规管理还没有充分的理解和认知, 即使是合规部门从业人员, 对今后合规工作怎样开展也拿捏不准。一些银行工作人员特别是基层职员, 对于什么是合规, 为什么要合规, 怎样才能合规, 还存在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识识和做法。有的员工对当前推行的合规教育培训和考试存在被动应付的消极心理, 将其与业务经营对立起来, 将其视为一种负担, 害怕合规风险管理进行下去会影响业务经营工作的开展。

3. 合规工作缺乏必要的数据平台和技术手段。

合规风险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但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的技术手段有限, 缺乏必要的电子化技术操作程序。因此, 以合规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测和防范为主要内容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同时, 合规风险专业人才资源稀缺, 合规风险管理工作具有专业性, 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较高, 许多合规工作人员未能达到合规工作要求。

4. 制度执行力不强。

当前, 商业银行违规案件仍在不断发生。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内部控制缺位, 制度执行力低下。据分析, 金融机构发生案件的80%是有章不循造成的, 20%是制度缺陷造成的。近年来, 通过改革发展, 商业银行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执行力低下的问题使大量的制度形同虚设, 导致案件频发。

二、强化合规文化理念, 加强银行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 风险是与商业银行相伴生的产物, 识别风险、分散风险、化解风险是金融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的核心职能。商业银行因为承担风险而生存和繁荣, 商业银行是处理风险的机器, 防范风险是商业银行永恒的主题。当前, 在面临同业竞争日益加剧、内部改革不断深化、外部监管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下, 就必须扎实推进合规文化建设。

1. 深化改革建立风险防范基本制度。

首先,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为防控风险提供制度保障。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商业银行改革的核心。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班子合理的制衡架构。加强制度约束, 有效降低内部关联交易和内部人控制的道德风险。第二, 建立集中化、扁平化、专业化的风险管理体系。在战略规则、营销、决策、信息等方面, 积极探索和尝试集中化、扁平化、专业化的风险管理体系。加速业务流程整合, 实现业务集中规范处理;建立覆盖全业务、全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推行客户经理制、产品经理制和风险经理制, 确保人才专业化培养和配置。第三, 理顺风险控制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的管理关系。加强操作风险管理机构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机构的沟通, 防止出现风险管理真空。创造条件对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实施风险管理人员、会计负责人以及法律合规人员的派驻制, 前移风险控制关口, 增强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2. 加大合规文化建设力度。

合规文化的精髓是银行的经营活动, 必须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准则为准绳。因此, 要重视制度建设。要遵循“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 以及“一项业务一本手册, 一个流程一项制度, 一个岗位一套规定”的要求, 认真做好对现有规章制度的评估和梳理工作, 及时进行相应的补充、修订和完善, 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业务操作规程, 严禁出现管理“断层”和风险控制“盲区”, 为有效防范操作风险提供制度基础。健全完善监督纠正机制。健全授权授信体系, 实行统一法人管理和授权;建立必要的职责分离, 以及横向与纵向相互监督制约关系的制度;明确关键岗位、特殊岗位、不相容岗位的控制要求, 对于重要活动应实施连续记录和监督检查;着力完善内控的科技手段, 提高经营管理的科技含量;积极开展内部控制评价, 形成合理的内控管理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职能部门自律监管和内部审计的作用, 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排查各类风险隐患, 并对检查中发现的各类违规违纪问题, 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度, 坚决纠正并限期整改, 把问题的查处与制度的执行有机地结合起来。

3. 坚持“以人为本”, 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来防控风险。

人是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 人既是管理的对象, 又是管理的动力。因为健全的体制要靠高素质的人员去坚持和完善, 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要靠高素质的人去掌握和运用。所以, 风险管理的核心, 是对人的管理, 包括对人的道德、能力和良好的激励举措的实施等。积极组织开展“合规文化”教育, 提升遵章守纪和合规文化理念, 灌输“指示服从制度、信任不忘制度、习惯让位制度”的合规文化要领, 使全行员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普及行内法制教育, 要从规范干部员工的行为入手, 突出法制教育和案例剖析, 通过“惩戒人”达到“规范事”的目的, 实现从“管人”到“管银行”的科学传导。通过剖析已发问题来揭示业务风险点和薄弱环节, 对守法意识淡薄、业务操作违规行为敲警钟, 增强全员防范案件的责任感, 自觉防堵各类案件。

4. 建立激励约束相容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

要切实增强内控理念和风险防范意识。无论是体制创新、机制创新, 还是业务创新, 都必须突出强调内控的有效性和风险的责任制, 由业务先行向内控先行转化, 由被动接受稽核检查向主动申请合规监督转化, 促进全行由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转化。建立高管人员市场化的激励约束制度, 包括到任离任审计制、年薪和期权激励制、高管人员良好行为准则制, 使得从基层行到总行的管理人员都能置身于良好的激励与约束相容的框架之下。加强执行力建设, 使全行都把执行力作为当好称职领导、合格员工的履职能力来提高;把善抓执行力作为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高效作风来提倡;把善抓执行力作为提高团队战斗力、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必由路径来对待。

参考文献

[1]韩光聚.对商业银行实施合规风险管理的分析与探讨[j].温州经济师, 2009 (2)

合规风险管理论文 篇5

农信社作为一个金融机构,是典型的风险管理型企业,其风险管理特性决定了其经营活动始终与风险为伴,其经营过程就是管理风险的过程。这就要求银行必须改变粗放式管理的套路,建立一整套有效管理各类风险的职业行为规范和做事方法;而且在其内部,要形成浓厚的合规文化,做到人人合规。

“合规”的字面含义是“合乎规范”,牛津辞典解释为服从、顺从、遵从。合规对于银行的各项经营活动来说,就是指必须与所适用的国家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操作程序、规范相一致。合规风险管理的过程是构建有效内部控制机制的基础和核心。金融机构只有以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为基础,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其他相关风险的管理才会更加有效,而合规风险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合规文化建设。

合规文化是根据巴塞尔协议规定的合规风险衍生出来的关于金融机构如何规避此类风险的管理方式的一种界定。甚至将合规视为“银行内部的一项核心风险管理活动”。合规文化的作用,就是要在每一个业务操作和管理层面,构筑一个意识行为边界,通过边界确保业务操作和管理指令实施。这种共同的行为边界与每个成员个人的行为一致,逐步形成金融机构平时的作风和精神。合规文化建设是我国银行业,为适应现代银行管理模式,有效防范风险,改变长期以来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和理念,把文化转化为管理,让管理体现出文化,形

1成一个长效的合规文化建设机制,让全体员工长期经受合规文化的“洗礼”,自觉认同和遵从合规文化,为银行安全经营,快速发展,提升经营效益保驾护航。为实现农信社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加强培育合规文化刻不容缓。

1、培育合规文化是农信社提高自身竞争力及满足银监部门监管新要求的的客观需要。近年来,我国依法治理的进程明显加快,国家法律体系、法治环境日趋完善,银监会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也日趋规范、全面、严格。因此, 农信社必须建立一整套有效地管理各类风险的职业行为规范和方法,自觉地在其内部形成浓厚的合规文化,并作用于经营管理活动,以合规理念指导各项经营管理活动,通过规范经营管理行为强化内控机制和风险评估管理,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培育合规文化是农信社进行流程银行改造及改建农商行的迫切需要。当前, 农信社正面临流程化改革,面临着股改,必须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经营管理体制,从国际银行业发展规律看,合规管理是实施有效公司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 农信社建设合规文化刻不容缓,围绕决策、执行、监督三个关键环节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加速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合规文化。

3、培育合规文化是农信社提高制度执行力的需要。当前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加深、利益冲突的不断加剧, 农信社仅靠自身原有的制度已力不从心,因此,建设良好的合规文化、实现银行内部合规与外部监管的有效互动,并以此促进农信社从整体上优化流程管理、强化内

部控制,实现稳健经营,实现由制度管人到文化管人的转变是有效控制风险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农信社已全面引入风险管理理念,建设合规文化也初见成效,但农信社在合规管理方面仍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个别员工合规意识淡薄,旧思想根深蒂固,不合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每次检查员工的不合规行为依然屡见不鲜,从而折射出我们社在管理上还存在着内控内控合规管理基础弱、规章制度执行力弱、对基层行控制力弱等问题。“三弱” 现象存在的根源在于合规文化建设的薄弱和滞后。一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没有认识到合规文化是金融机构稳健行远的基础保障,是各项经营活动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没有认识到文化“润物细无声”的软实力作用,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银行在追求金融创新,追求企业利润的时候,忽视合规风险管理,忽视银行合规文化建设。二是合规体系设计存在缺陷,合规管理制度不能全面覆盖业务经营的各个层面和内控管理的各个环节,跟不上业务发展和业务创新的步伐。合规文化的提炼、传导、渗透过程较长,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满足不了合规管理的需求,有待进一步充实、丰富。三是“规”的严肃性不强,在银行内部各层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轻视或无视制度的问题,有规不依、有章不循现象时有发生。制度落实环节过多,制度执行逐级递减,漏损严重,致使基层合规意识不强,制度执行不力,各类案件向基层迁徙现象十分突出。因此加大我社合规文化建设力度,提高员工合规意识显得尤其重要。

1、按合规管理的全员参与原则持久推行合规理念,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构成。要让全体员工意识到合规文化建设及管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要塑造一个理念:“信用社要走正规路、信合人即是合规人”。就像解放军一样,责无旁贷、理所应当的行为定义是:听党指挥、服从命令、服务人民、敢于牺牲。不是谁要我做,而应是我们自己要做,而且要自觉地做,形成一种习惯去做,因为有效的合规文化能够消除合规风险于无形。必须让合规的观念和意识渗透到全社员工的血液中,渗透到每个岗位、每个业务操作环节中,促使所有员工在开展经营管理工作时能够遵循法律、规则和标准,努力培育员工的合规意识,在行业上下持久推行“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操作规范、否则犯规、犯规必究”、“主动合规,尊重他人、保护自己”、“合规为企业发展护航”等合规理念,倡导诚实、守信、正直的道德价值标准、行为操守准则和企业文化。

2、流程再造应突出合规文化。农信社在完成以客户为中心、以风险控制为主线的业务和管理流程再造,逐步实现由“部门银行”到“流程银行”的转变过程中,要不断强化以“合规文化”为导向的内控体系建设。一是要对现有业务品种进行科学的分类。二是业务部门应打破原有的部门界限,“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对现有的操作规程进行系统的梳理,在此基础上按业务品种制作“活页式”《业务操作指南》或《操作手册》,提供给不同层次的操作人员使用,并确保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三是要在明确业务品种、梳理操作规程的基础上,明确业务流程中的风险控制要点,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优化。要加快构建全面风

险管理体系,把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风险因素融入全面质量管理过程。

3、加大违规责任追究力度。实践证明,再科学再严密的制度不去执行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导致执行文化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违规成本较低,内控制度形同虚设,造成很多问题屡查屡犯、屡禁不止。为确保制度执行的严肃性、权威性,我社一是要加强监督检查,尤其是对重要 业务、薄弱环节、关键岗位要重点检查,有效防范操作风险。要充分发挥合规管理人员监管作用,不断扩大监管覆盖范围,增加监管频率,及时发现和制止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采取措施,杜绝隐患。要充分发挥程序和系统对违规行为的控制作用,完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风险防控机制,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监控网络,实现对银行业务的持续监控,确保合规经营。二是要重视问题整改,对各类检查发现的问题认真查找原因,落实整改措施,加强后续督办,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定期不定期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活动,完善整改问责机制,对整改不到位,尤其是屡查屡犯、屡查不纠的问题,严格追究相关管理人员责任。三是要强化激励约束。将合规执行情况与提职任用、考核评级等挂钩,对合规工作做 得好或对举报、抵制违规有贡献者,要给予保护、表 扬或奖励,对重大、实质性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从严从重从快查处,决不姑息纵容,让违规者为自己的越轨行为“埋单”,让有动机者不敢违规。

合规管理势在必行 篇6

一、故事开篇

魏文王曾问扁鹊:“你们三兄弟都精通医术,到底谁最好呢?”扁鹊答曰:“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

扁鹊答曰:长兄是治病于病发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故其名气未传播,只有家人知道。中兄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小病,故其名气只及于本乡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人们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大。

可见,“预防重于治疗”。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预防;问题的预防者,更优于企业问题的解决者。

二、合规风险管理的概念

合规:是指公司及其员工行为合乎规范,循规蹈矩。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办事。

合规风险:因未能遵循行为规范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

合规风险管理:公司通过设置合规管理部门或岗位,制定和执行合规政策,开展合规培训和合规监测等措施,预防、识别、评估、报告和应对合规风险的行为。

三、合规风险管理的起源

1、20世纪90年代,跨国银行相继发生了纽约银行—俄罗斯洗钱案、英国巴林银行倒闭案等重大案件。德国、法国、巴基斯坦等国家的银行等也曾卷入洗钱案件。自1991年起,包括德国、美国、日本、香港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机构对银行业机构的合规部门作出了规定。

2、21世纪初,安然公司破产事件和世通公司虚亏巨额利润事件迫使美国国会为规范上市公司治理迅速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合规管理理念从银行业向其他行业如:证券、保险、融资、资产管理、医疗等领域扩展。

四、公司倡导的合规文化

为有效防控合规风险,保障公司依法经营、健康发展,2014年上级公司下发了合规管理办法。办法要求各公司必须严格遵守所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职业道德规范,将落实合规管理要求作为业务开展的前提条件,融入生产建设和经营管理全过程,纳入考核、严格兑现,确保依法经营管理。合规是公司对员工的基本要求。领导干部应当率先垂范,带头守法遵规,全面落实各项合规要求,推动实现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合规文化应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合规管理必须依靠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自律规则的健全与完善;二是合规管理是一个识别、评估、报告的管理过程;三是合规管理是持续改进与完善的闭环管理。

五、企业常见类似违规现象及典型案例

(一)违规现象:员工超时上班,每周休息不足2天。

案例:2009年10月,杨某入职甲公司担任生产工,公司因业务繁忙,经常安排超时加班。杨某等人向劳动监察举报,甲公司被责令整改。此后,甲公司以提高加班工资、续签合同为条件,迫使杨某等人“自愿”签订“超时加班协议”。该部分员工实际每月超时加班达50小时。2010年8月,杨某等人与公司矛盾激化,要求公司减少加班,但公司称“法律规定有约定从其约定,员工受协议约束。”遂杨某等人向劳动监察投诉。经调查,劳动监察作出决定:甲公司立即纠正安排超时加班的行为,并对甲公司处罚款。

企业关注点:一是用人单位经协商可延长工时,但每天不超3小时,每月不超36小时。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是任何事项都可自由约定,违法的约定,即使员工同意,也无法律效力。

(二)违规现象:劳动合同签订不及时。

案例:王某于2011年8月4日应聘进乙公司任职,公司对其进行了三个月的入职培训,试用期6个月。培训地点为公司培训基地,培训时间与公司上班时间一致,随后王某到岗位熟悉情况。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口头约定工资8000元/月。11月2日,王某离职。培训期间,乙公司每月通过银行卡向王某支付6400元。2012年1月19日,王某提起劳动仲裁。乙公司称双方为培训关系,非劳动关系。经审理裁决:乙公司支付王某2011年9月4日至11月2日期间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

企业关注点:一是只要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单位安排的有酬劳动,双方就构成劳动关系。二是用人单位应在劳动者入职当月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入职满一个月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应自入职满一个月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差额。

(三)违规现象:公司未按照国家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

案例:马某为甲公司员工。1993年7月马某因患病被公司批准内退。2002年10月,马某正式退休,社保部门按公司为马某缴纳养老保险的基数核定退休工资。11月12日,公司向马某提供了其本人自愿放弃缴纳1993年至1999年养老保险的报告。2004年3月,马某因退休工资偏低向社保部门咨询,退休工资偏低是因养老保险缴纳不足。马某多次找公司解决问题未果,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公司补缴保险并支付赔偿金。甲公司称马某自愿放弃,非公司过错。法院认为,养老保险是单位和个人必须向社保机构缴纳的,不得协商减免。马某虽自愿放弃,但公司不能停止缴纳社保。公司有义务从其工资中代扣代缴。

企业关注点:国家法律规定劳动者的社保必须足额缴纳,单位有义务为员工缴纳社保,并从其工资中代扣代缴。双方约定如违反劳动法规,约定无效且不具法律约束力。

(四)违规现象:人事档案管理不规范,员工和企业双损失。

案例:1996年9月,潘某入职甲公司,其档案亦转入。1999年9月,公司因改革将潘某分流,双方签订协议解除用工关系。潘某因办理社保等手续到甲公司提档,公司查找未果,确定其档案遗失。协商未果后,潘某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补建档案并赔偿损失。2012年5月,法院作出判决:甲公司在判决生效后一个月内为潘某补建档案,并判被告赔偿损失8.8万元。法院审理认为,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要求,企业职工调动、辞职、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被开除、辞退等,应由职工所在单位在一个月内将其档案转交新工作单位或当地劳动(人事)部门。若无法转递的,原单位应妥善保管。马某档案遗失确实给其造成了损失,其要求补办档案并赔偿损失的要求合法。

企业关注点:只要存在将职工档案丢失的情况,且对劳动者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保管单位就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现状及启示 篇7

(一)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概念

巴塞尔委员会于2005年4月发布的《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将合规风险定义为: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 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 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中国银监会于2006年10月发布的《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第三条将合规风险定义为: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合规法律、规则和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

可见, 《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和《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对于合规风险的定义基本一致, 都是指因为没有遵守与之适用的规章制度体系而造成上级监管处罚、财务损失、声誉损失等风险事件的发生。合规风险管理的特征是侧重于事前监督, 合规风险管理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源头控制上。

(二) 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相关规定

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 巴塞尔委员会银行合规管理十条原则。2005年4月29日,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文件中提出了合规风险管理十项原则, 向各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监管当局推荐有效管理合规风险的最佳做法。十项原则如表1所示。

(2) 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的要求。中国银监会为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公司治理、培育合规文化、完善流程管理, 提高银行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更好地应对银行业全面开放的挑战, 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安全稳健运行, 于2006年10月25日发布《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 共五章三十一条, 基本涵盖了商业银行董事会及其下设委员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合规负责人、合规管理部门的合规管理职责以及合规风险识别和管理流程的各个环节, 对合规文化建设、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以及合规绩效考核制度、合规问责制度和诚信举报制度等三项基本制度的建设作出了规定。

根据《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 合规管理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内部审计部门、法律部门等其他业务的关系如表2所示。

二、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实践

(一) 国外商业银行合规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国际性大银行高度重视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和完善, 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合规文化, 并运用合规风险管理软件系统, 为健全银行内控体系、提高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基础。下面介绍几家跨国银行的做法。

(1) 德意志银行。德意志银行合规部直接对董事会及其下属的合规委员会负责, 预算和绩效考核均由合规委员会确定。目前该行从事合规管理的人员共有600多名, 分布于各主要业务部门, 但直接由合规部管理。将全球分为法兰克福、伦敦、纽约、新加坡/香港、东京和悉尼6个业务区域, 在每个区域和分支机构均派驻合规官员。合规官员发现其所在机构存在违规问题或经营中遇到政策问题时, 首先向分支机构的领导报告, 并共同商量解决, 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 再向上级合规部门报告, 上级合规部门可以向董事会秘书报告。对重大违规问题, 必须直接向总部合规部门报告。

(2) 荷兰银行。在荷兰银行专职合规人员有500多人, 占其全球10万从业人员的0.5%。2004年第4季度, 合规部门与内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并列成为集团中心三大跨战略业务部门, 享有高度独立性。在总行层面, 合规风险管理部内部设立了10个职能部门。自2005年3月起, 集团合规部主管直接向董事会主席汇报, 接受董事会主席的直接领导。荷兰银行合规管理流程包括:识别合规风险、给出建议、提供指导及培训、监测和报告。

(3) 汇丰银行。以保守著称的汇丰集团, 其“保守性”主要体现在“合规性”上。汇丰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流程包括合规计划、合规监控和合规报告。一是制订合规计划, 每年九月末, 集团合规总管都要发函给全球合规官和区域合规官, 要求提出将要列入次年计划的所有项目;二是进行合规监控, 地方合规官对其复杂的业务单位的活动进行持续和日常跟踪监督, 监督的频率和检查的程度根据业务性质、日常风险程度、管理监督的合规性、内审已经做过的工作以及先前做过的改进而定;三是进行合规报告, 发生重大违规事件、内部欺诈或犯罪、监管机构任何调查或处罚行动以及洗钱等特别情况, 都要既向业务主管又向集团合规主管报告, 同时还要对其改正处理情况进行跟踪调查。

(4) 花旗银行。花旗银行在经历了2004年一系列声誉风险后, 开始空前重视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具体的措施有:设立了独立的全球合规管理部, 具体负责合规风险管理;运用风险控制自我评价管理工具, 加强部门合规风险管理;对所有的中高级管理层进行合规风险培训等。

(二) 国内商业银行合规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国内商业银行进行合规管理的工作起步较晚, 2002年, 中国银行将总行法律事务部更名为“法律与合规部”, 增加合规管理职能, 并设立了首席合规官。建设银行于2003年初在总行法律事务部设立合规处, 专门负责反洗钱、内部制度和规程的合法合规审查等工作。2005年8月, 为上市需要又新设了独立的合规部, 并赋予了更全面的合规管理职责。工商银行为适应股改要求, 2004年财务重组之前设立了“内控合规部”, 负责内部控制、常规审计及合规管理职能。2005年, 根据《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 浦东发展银行、上海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等法人银行, 以及工农中建交、民生、深发展等几乎所有在沪商业银行分行, 都相继设立了独立的合规职能部门, 并配备了专职合规经理, 初步构建起了合规风险管理的架构。农行为适应股改要求, 先是在2006年6月将总行法律事务部更名为“法律与合规部”, 增加全行合规管理职能, 又在2008年7月成立独立的内控合规部, 牵头实施农行内部控制、合规检查和常规审计工作。

可见合规管理是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已经意识到合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但总体而言, 监管机构的合规检查和银行内部合规管理都还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国内很多银行的合规人员都是由内控、内部审计或法律部门转过来的, 合规管理经验非常缺乏。目前国内各大银行都在积极学习国际银行的经验, 进一步重视并加强对合规风险的管理。

三、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启示

(一) 积极培育合规风险文化

合规文化建设是合规风险管理的一部分, 积极培育合规风险文化, 有利于员工形成良好的风险意识和道德规范, 有利于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培育合规风险文化首先需要领导层重视, 并监督检查一系列合规风险管理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

(二) 探索合规风险管理工作机制

合规风险涉及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 因此管理合规风险的工作除合规部门外, 各职能部门均应负有相应的职责, 各相关部门有机协调、密切合作, 共同发挥合规管理的“合力”。各职能部门除负责部门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的制定外, 还要主动跟踪主管部门有关规章制度的起草和制定, 梳理业务流程, 强化落实, 实施有效的自我合规控制, 并开展完善性和落实情况的内部监督检查。合规管理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合规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检查。职能部门针对检查结果所反映出的问题, 根据要求制定整改措施, 并报合规管理部门。而合规管理部门则需要持续跟踪和评估职能部门的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并根据需要提供建议。

(三) 建立独立合规管理监督评价与纠正体系

监督、评价和纠正是进行有效的合规风险监管的重要环节, 建立有效的合规管理评价制度, 科学设置合规管理考核事项, 量化、细化考核指标, 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制度, 客观评价各部门、业务条线合规风险管理的能力和内部风险状况。要把合规评价结果作为内部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与相关人员的奖惩挂钩, 充分体现倡导合规和惩处违规的价值观念。建立内部责任追究和举报监督机制, 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切忌拿来主义和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浅析中国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 篇8

一、国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 职责划分不够明确。随着我国农村信用社系统的持续升级, 在操作程序方面也呈现出越来越为复杂的发展态势。因为当前农信社的合规管理并不具备实质功能, 导致合规控制集中在事中控制, 使得柜面业务越来越繁忙, 手续多、环节多以及授权复核多。除此之外, 业务处理的过程当中往往涉及多个当事人, 但是当前情况下合规风险管理机构尚未同风险管理部门、审计稽核部门以及监察部门构建有效的交流沟通机制, 从而会因为某些工作人员的调动等因素, 在贷款管理方面出现推诿责任的问题。这就使得责任划分不够明晰, 一方面是纵容违规操作问题的出现从而影响到合规风险管理质量, 另一方面也会牵连到相关的工作人员。

第二, 合规风险管理理念薄弱。就当前我国农信社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而言, 大部分的合规风险管理管理人员因为传统管理理念以及经营模式的影响, 子啊合规风险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意识淡薄的问题, 业务素质也是参差不齐, 尤其是缺乏专业人才。调查结果显示, 当前我国的农信社缺乏精通信贷、法律、计算机、风险管理以及财务等的复合型人才, 这就导致在农信社在合规风险管理的过程当中无法实现精细化, 而且导致合规理念难以得到深入的贯彻, 普遍存在着重定性计量而轻定量监测的问题。除此之外, 部分合规风险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不高, 摈弃给业务技能不够熟练, 工作过程当中容易出现习惯代替制度以及情面代替纪律的问题。这些工作人员对于合规风险管理的认知度比较低, 合规风险管理各项操作更是比较陌生, 不能主动把合规风险当作关键风险源开展控制, 甚至存在着侥幸的心理, 在违规经营以及合规经营间打擦边球, 导致被动合规的问题屡见不鲜。

第三, 管理方法不够规范。目前情况下, 农村信用社在风险管理方面不够规范合理, 管理技术较低, 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农村信用社提出的要求, 并且也给农村信用社的风险识别以及业务开拓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村信用社业务日益多元化, 这就需要农村信用社在合规风险管理过程当中需要相应的技术提供支撑。不过当前我国的农村信用社还未能建立合规风险监测的模型, 无法为新业务开展以及新产品开发提供合规测试, 导致合规风险衡量不够精确。另一方面, 规章制度的建设领域, 未能形成完善的考核机制, 奖惩措施不够健全, 影响到合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甚至导致部分合规人员为达到业务指标, 发生违章操作等方面的问题。

二、加强中国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的措施

第一, 构建合规风险管理文化环境。农村信用社应当采取多元化的措施推动合规风险管理教育以及技能培训的开展, 加大力度宣传合规风险挂历, 倡导全员参与的合规风险理念, 树立正直诚信的价值观念, 让工作人员意识到自己是合规风险管理的直接责任人, 并且坚持合规操作以及管理也是农信社每个机构以及工作人员的职责。这样一来有利于让每个工作人员形成遵纪守规以及照章办事的良好习惯, 避免发生有章不循以及违规操作问题, 塑造有利于合规风险控制的文化氛围。在推动改革转型的过程当中, 农村信用社需要重视风险管理, 并主动借鉴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以及理念, 来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改进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

第二, 重视合规风险队伍建设。农信社应当在工作人员当中挑选懂会计、金融、财务以及法律等方面知识的人才, 填充合规风险管理的岗位, 并且鼓励在岗人员借助于培训以及自学等途径来提高自身的素质。农信社还应当积极招聘拥有法律职业资格、法律顾问资格的人才, 从而为合规风险管理做好人才储备。除此之外, 农信社应当选拔骨干力量到商业银行等机构挂职或者是进修, 学习现代化的合规管理技巧与经验。农信社还应当同监管机构实行对接以及互动, 参与监管机构的合规检查, 分享重大案例的信息, 提高合规管理工作人员的经验、资质、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能。农信社还应当重视省级联社等机构对于合规风险管理提供的指导, 拓宽合规风险人才培养的途径, 为农信社的合规风险管理提供人才支撑。

第三, 高度重视合规风险管理。农村信用社的各级管理人员, 应当在具体工作过程当中继续思考, 分析哪些环节应当及时记性改进与完善, 合规风险管理是否达标, 相关制度完善与否, 操作规程合理与否, 从整体上分析风险管理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分析事后监督到位与否, 风险管理工作存在哪些薄弱内容, 哪些防范制度需要改进。在具体工作当中应当反复强调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 从而确保工作人员熟悉什么可以做以及什么禁止做, 自觉运用条例以及规章制度来规范自身言行。发现问题之后需要分析问题的根源。在具体的工作当中需要全面预防合规风险, 重点抓好不良贷款清收, 加强重点岗位以及重点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 强化职业道德风险的防范。

第四, 完善合规风险管理制度。农信社应当逐级建立合规风险管理机构, 明确风险管理机构的定位、职责以及独立性, 协调风险管理机构以及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 确保各个业务部门主动配合风险管理机构的风险监测以及评估工作。在此过程当中应当建立监事会作为中心的监督管理机制, 对理事会的决议以及重大事项要提出监督意见, 从而建立健全决策、执行以及监督的制约制衡机制, 最大限度发挥出监事会的价值。农信社还应当树立合理的发展观以及业绩观, 构建自我约束的考评机制, 科学引导农信社在规范经营前提下增加经营效益, 强化规范管理, 避免发生违规违纪问题, 最终成立全员恪守职业道德的环境氛围。构建健全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可以说是农信社实现自身战略发展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明确划分职责, 有利于提高制度执行效果, 改善合规风险管理的水平。这就需要农信社根据自身工作要求, 来逐级建设风险管理机构, 实现合规风管管理部门同其他各部门的良性互动。一方面有利于风险管理机构有效风险监控以及评估工作,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合规部门主动评估分析风险信息, 为各个部门的工作提供意见。

第五, 加强内控奖惩制度建设。农信社要重视常规稽核检查工作, 提高稽核的频率并加深稽核的广度, 从而改进稽核的质量与效率, 积极落实重点稽核、专项稽核以及接管式稽核, 从源头上做好风险预防工作。除此之外, 农信社要根据银监会规定以及内部制度, 结合稽核检查的状况, 来对制度执行效果继续评价考核, 并将评价考核的结果同工作人员的绩效工资相联系, 确保内控制度得到有效执行。除此之外, 农信社应当制定员工违规的处理措施, 对严格执行合规风险管理的工作人员提供精神鼓励以及物质奖励, 执行不力的工作人员要严肃处理。

综上所述,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中坚力量, 一方面是资金融通的可靠桥梁, 另一方面也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民收入增加重要保障。所以农村信用社改革当汇总需要重视合规风险管理, 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来解决当前存在的合规风险, 不但提高风险识别以及风险防范水平, 建立纨扇合规风险管理的制度, 实现自身的持续稳定发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银监会的大力推动, 我国的农村信用社开始合规风险领域的建设, 并且取得一定效果。不过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同商业银行比较而言存在着显著的差距。本文简要介绍这些问题, 并探讨农村信用社强化合规风险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马英杰, 张翠玲.浅析中国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4, 25 (23) :17-18.

[2]李俊娟.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5, 10 (12) :97.

[3]薛宁.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J].经济师, 2014, 12 (7) :261.

[4]李宝霞.加强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推进合规机制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 2015, 20 (18) :178-182.

[5]盛毅.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J].金融天地, 2015, 11 (9) :349-350.

[6]肖莉.浅议健全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机制[J].财会金融, 2014, 15 (10) :324.

[7]邱玉兴, 张莉, 黄可权.黑龙江省金融生态环境下农村金融合作社风险管理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 2014, 12 (9) :105-106.

合规风险管理 篇9

关键词:制度,创新,合规,管理

一、实施背景

公司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和探索,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建成了我国东部陆上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 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管理经验, 但在经济、技术指标等许多方面与集团公司先进企业相比的差距仍然存在, 公司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管理职责不清晰、制度标准不健全、部分业务流程环节较多、业务流程执行不到位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加强管理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 需要我们实事求是地审视自己, 查找问题、对标诊断, 找到风险点, 止住出血点, 尽快实现短板消缺和瓶颈突破, 依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勘探开发技术,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才能促进公司更好、更快发展。

二、主要做法

公司结合实际, 按照体现群众意愿、体现改进作风、体现提高效率、体现工作规律的要求, 以辩证唯物主义态度和改革创新精神建制度、立规矩, 全面梳理现有制度情况, 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体系, 用制度管住干部行为, 用机制规范权力运行。

1. 加强制度顶层设计, 健全完善两级规章制度体系

一是按照公司管理规模和幅度, 各组织层级承担职能的不同, 确定了两个层次的制度建设体系。公司层面, 重点构建战略和职能导向的规章制度体系;所属单位层面, 主要是贯彻公司的制度。二是依据业务划分及其关联性原则, 公司层面确定21大类规章制度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办公管理 (BG) 、规划计划 (GH) 、财务资产 (CW) 、人力资源 (RL) 、生产运行 (SC) 、基建工程 (JJ) 、质量安全 (AQ) 、科技信息 (KJ) 、企管法规 (QG) 、审计监察 (SJ) 、油气开发 (KF) 、钻采工程 (ZC) 、物资管理 (WZ) 等。

2. 全面梳理制度类文件, 实现管理类文件统一规范

在制度梳理过程中, 我们全部取消了已建立管理体系的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 把其内容纳入相应的规章制度。

在制度设计上, 以专业主管部门为主对每项业务制定统一规范的制度, 避免多个部门针对同一管理事项制定多个制度。在制度名称上, 公司层面统一称管理办法或管理规定, 在所属单位层面统一称实施细则。在制度内容上, 对职责分工、业务界面进行优化, 对运行机制、管理方式进行创新, 对管理程序、工作措施进行细化, 确保科学规范。同时, 对各种实施证据实行归口管理、规范控制。

3. 创新制度管理标准模式, 统一规范所属单位制度管理

在规章制度建设过程中, 有的制度只是简单的照抄上级部门及政府有关规定, 没有结合公司实际进行细化;有些制度名称不符合规范, 规章制度结构不清楚、逻辑性不强, 语言表述模糊, 核心内容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制度理念多, 原则性规定多, 要求干什么事的内容多, 要求如何干的内容少;有的制度奖惩条款不规范, 无法执行;同一工作内容有多个制度, 管理标准、考核内容存在交叉重叠, 以非文件形式下发的制度数量大, 执行效力不够等等。依据这些问题, 我们通过试点、运行、固化等环节, 建立完善了《规章制度管理标准工作模式》, 统一规范了所属单位制度管理。

4. 加强制度起草发布过程管理, 确保制度科学规范

根据公司管理实际情况, 多次修订了规章制度管理办法, 重点加强了对规章制度制修订过程的立项、起草、论证、审议和颁布等环节的管理, 确保每项制度都经过前期论证, 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公司的三项审查。涉及职责方面内容由人事部门审查, 涉及安全环保方面内容由安全环保处审查, 涉及合法合规方面内容由企管法规部门审查。涉及职责、业务交叉、重复冲突等问题时, 召开讨论会, 明确职责, 确定业务权限, 确保公司各项制度规范、先进、高质量。

5. 强化制度的后评价和制度审计, 确保制度执行有力

一是建立通报制度。规章制度实施部门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二是坚持开展内控测试。在内控审计的同时, 借助审计组的测试, 检查公司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三是审计、监察部门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及时制止、严肃查处, 保证了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

三、取得的效果

随着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 经营范围越来越广, 日常性、常规性的工作, 要靠制度来规范、固化, 通过制度全面梳理, 创新制度管理模式, 基础管理工作明显加强, 基层组织和队伍建设不断改善强化, 制度、流程和标准体系相互配套、规范完善, 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科学健全, 基本形成规范统一的管理平台, 诚信合规体系基本建立, 员工政治素养与业务技能显著增强, 三基工作实现全面加强、全面覆盖、全面提升。

1. 梳理了业务职能, 实现了制度五统一

公司及单位层面制度在明确业务目标性、流程性、方法性、质量性以及奖惩性等要求的基础上, 合理划分业务单元, 全面梳理业务职能, 制度体系得以优化;充分考虑执行实际, 尽量简化内容, 使制度易于为执行者理解和接受, 制度内容得以简化;所有规章制度一律要按照新的格式和要求重新审议发布, 统一管理、统一格式、统一标准、统一编号、统一发布, 制度格式得以统一。

2. 创新了制度模式, 统一了制度规范管理

通过创新制度管理, 在所属单位层面建立了统一、规范、适用的规章制度管理标准模式, 对各单位的规章制度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进一步规范了公司所属单位规章制度管理, 切实推进规章制度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从而推动了公司整体规章制度管理水平的提升。

3. 确立了规范平台, 促进了制度信息化

目前公司下发制度292项, 基层单位下发制度1160项, 共下发制度1452项。实现了所有制度上载到规范管理平台共享使用, 通过信息化管理内在的系统性、网络性、程序性, 推进企业管理资源优化整合, 促进管理流程优化、简化, 高效实现管理与信息技术融合, 即达到制度全面公开, 又便于广大员工及时查阅, 确保公司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实现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参考文献

[1]李海燕.大庆油田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实践[J].国际石油经济, 2012, 20 (5) :87-91.

合规风险管理 篇10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风险, 其本身就是以经营控制风险和管理风险为目标的, 风险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和生存。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 使商业银行的经营越来越国际化、复杂化和多元化。随之而来的是商业银行面对的风险更加复杂, 风险管理更加困难, 国内外银行业违规案件时有发生。商业银行这些案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银行未能合规经营。而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恶劣影响, 使得银行业更为重视合规风险的管理。银行业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还处在初步阶段的我国商业银行的合规管理必须赶上时代的步伐。如何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及监管经验做法, 加强我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中的合规建设与监管, 建立合规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 成为亟待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二、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概念

2005年4月29日,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中指出:“本文件所称合规风险是指, 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 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2006年10月25日, 中国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在第三条中, 明确指出:“本指引所称合规风险, 是指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可见, 在对合规风险的定义上, 中国银监会和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是基本一致的。

商业银行合规管理, 是一个动态过程, 是指商业银行有效识别合规风险, 主动避免违规违法事件发生, 及时采取纠正违规行为的措施以及必要的奖罚措施, 适时修订和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有效管理合规风险的活动。

三、加强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必要性

在以风险为本的监管模式受到广泛认可的背景下, 合规管理和合规文化建设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以风险为本的监控管理的基础。对于朝着国际化和综合化经营迈进并处于改革关头的中资银行来说, 加强合规管理、防范合规风险的必要性更加突出。

(一) 遵守国际金融游戏规则的需要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 美国、德国、日本、荷兰等发达国家的一些跨国银行开始认识到合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这些银行逐步建立起了专业化的合规管理职业队伍, 形成较为成熟的合规文化, 构建起了相对完善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2005年4月, 国际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的高级文件, 并且把合规风险管理提升到与资本充足率一样重要的高度。至此, 国际银行业已经充分认识到对合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合规作为一门独特的风险管理技术, 已得到全球银行业的普遍认同, 合规风险己与银行其他风险一道被纳入到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之中。

(二) 中国银行业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的需要

中国银行业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 银行、证券与保险的相互融合已经不可逆转。这一变化, 对分业经营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现有监管体制带来了极大挑战。在中国确立了对金融机构的分业监管之后, 不仅同类金融机构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 而且监管者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竞争。监管者竞争虽然促进了金融产品的创新, 但也可能对金融发展和创新起到揠苗助长的效果, 在风险控制手段和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 这种快速的金融产品创新可能会对金融稳定造成隐患。银行, 证券, 保险等不同的业务类别交叉经营会使内部交易产生利益冲突和风险传递从而带来的合规风险增大, 因此合规管理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三) 促进银行改革重组, 规避操作风险的需要

我国银行业当前正在加快推进各项改革, 其中包括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在业务管理垂直化和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组织再造过程中, 如果没有相应的合规机制建设和合规文化的渗透, 可能会加剧银行内控各环节上的失控, 使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失效, 也就不可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 实现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财务重组, 引进战略投资者, 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而近年来各银行基层机构亦暴露出相当多的操作风险案例, 票据案件和非法挪用资金时有发生而且金额巨大, 给我国金融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究其原因在于没有良好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 或者就是有也存在执行不力的问题。

四、我国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虽然起步较晚, 但起点高。入世过渡期结束以后,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逐步完成改革上市, 与国际接轨步伐加快, 特别是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合规风险管理, 近年来合规风险取得了较大进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我国大中型商业银行都组建了合规管理部门

较早设立合规管理部门的是中国银行。2001年10月, 中国银行 (香港) 有限公司实力了法律与合规部。2002年, 中国银行总行把法律事务部更名为法律与合规部, 履行法律与合规两大职能, 并设置了首席合规官。中国建设银行于2003年初在总行法律事务部下设置了合规处, 2005年将其独立出来成为合规部, 2008年又将法律事务部和合规部合并, 组建法律与合规部。中国工商银行在2004年进行财务重组时, 将合规和内控职能合在一起, 单独设立了内控合规部。2006年6月29日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下发文件将总行法律事务部更名为“法律与合规部”, 增加全行合规管理职能。中国交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也都设立了相应的合规管理部门。

(二) 合规部门职责不断规范, 合规培训得到重视

在各大商业银行建立合规部门后, 对合规部门的职责的认识也逐步清晰。目前各行合规管理部门的职责基本相似, 主要包括向高管层提供合规建议, 制定合规政策, 审核评价银行经营活动中的合规性, 开展合规培训和教育, 开展合规风险的测试, 保持与监管机构的日常联系等。我国银行业的合规风险管理起步晚, 因此对员工进行合规培训尤为重要。现在许多商业银行通过不同培训班的形式, 邀请专家对本行高级管理人员、合规管理人员、信贷人员以及其他人员进行培训, 以期达到提高合规风险管理水平的目的。

(三) 合规管理绩效逐步显现, 银行违法违规案件有所减少

随着国内商业银行不断重视合规风险的管理, 其效果也开始显现, 整个银行业违法违规的案件每年都在减少。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8年报》, 2008年, 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生各类案件309件, 比上年减少129件, 下降29%。其中, 百万元以上案件89件, 比上年减少37件, 下降29%。各类案件涉案金额10.71亿元, 其中百万元以上案件涉案金额9.76亿元, 同比分别减少7.52亿元和7.23亿元, 百万元以上案件金额首次降至10亿元以内, 按资产的平均发案率已接近国际较好水平。

我国商业银行对合规风险的管理已经得到充分的重视, 合规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把也该承认, 我国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水平与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的标准和国际先进银行的差距还是很大的。第一是对合规风险管理认识上存在偏差, 认为合规管理只是书面工作而已, 对合规风险管理的内涵和要求认识不够深刻。第二是合规文化缺失, 合规意识淡薄, 合规人人有责、主动合规、合规创造价值等合规文化意识还比较欠缺。第三是专业合规人才匮乏, 我国银行合规人员专职少, 兼职多, 这直接导致合规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要求。第四是合规风险管理技术手段的先进性不足, 定性分析多而定量分析少, 静态分析多而动态分析少, 手工操作多而系统处理少。

五、建立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构想

(一) 培育良好的合规风险管理文化

良好的合规风险管理文化, 既是构建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基础, 也是整个银行文化的核心构成要素。培育良好的合规风险管理文化, 首先, 要倡导合规从高层做起。高层要起到表率作用, 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要做到一言一行都与银行的核心价值保持一致。其次, 要倡导合规人人有责。使员工认识到合规是所有银行职员的责任, 从而使合规成为全员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第三, 要倡导合规创造价值。有效的合规管理, 可以降低银行违规的成本, 提升银行的声誉和品牌价值, 最终提升银行的市场价值。第四, 要倡导主动合规。通过建立奖惩机制和培训教育, 使员工从“要我合规”向“我要合规”转变。第五, 要倡导合规与监管有效互动。通过银行与外部监管部门以及银行内部上下级之间、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有效互动, 解决过去银行与监管者博弈, 银行规避监管的传统理念。

(二) 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构建风险保障的机制

商业银行在发展业务的同时, 应该积极构建合规风险管理保障机制, 树立合规经营与管理并重才是业务发展的基本前提与关键。因地制宜地构建合规风险管理制度规范机制, 倡导主动发现和暴露合规风险隐患或问题, 并相应地在业务政策、操作程序上进行适当的改进, 以避免任何类似违规事件的发生和纠正已发生的违规事件。鉴于合规建设的特殊性, 为了保证合规工作的公正与独立, 可以建立“特权制度”, 即在主管领导对合规意见或建议持有异议的情况下, 法律与合规部门有权将其合规意见或建议直接呈报上级法律与合规部门乃至银行最高管理层;上级法律与合规部门也有权直接与任何员工、部门了解与合规有关的问题和情况, 而无需取得该员工或领导的事先同意。

(三) 加强合规队伍建设, 完善合规管理技术

建立一支既熟悉法律法规和银行业务, 又具有良好个人素质的合规风险管理队伍, 是合规风险管理的基础。商业银行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合规队伍建设:首先, 增加专职合规管理人员的数量。通过内部发掘、机构培训和海外引进, 建立一支以专业合规人员为核心的合规管理队伍。这样既能增加合规管理的独立性, 又能增加合规管理的权威性。其次, 建立合规管理人员考核和激励机制。要对合规风险管理人员的工作有效性进行持续考核评价, 对表现优秀者要给予激励, 对不合格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考核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可以不断提高合规风险管理人员的水平, 增强合规风险管理的长久性。在完善合规管理技术方面, 商业银行应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合规风险量化方法, 开发合规风险管理IT系统, 提高管理的科技性。

(四) 控制合规管理的成本, 提高合规管理的效率

经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使成本最小化或利润最大化。因此, 我国商业银行合规部门在追求既定的管理目标时不应忽视管理成本的高低, 必须认真地进行管理成本效益分析, 努力降低管理成本。如果银行建立起以流程管理为基础的岗职体系和清晰的报告路线, 那么银行的复杂性就会减少。这样银行的合规成本就会相对的也会减少。如果银行的信息是孤立的或者是不一致的流程, 将会造成银行的合规成本非常高, 需要银行多方面的考虑, 需要不同的配合, 需要不同部门的参与。如果是这样相对的成本就会增加。而合规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不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银行只是想着下一年度的损益表, 合规就显得无足轻重。但如果是为长远利益考虑的银行, 就应将合规经营作为长期使命。所以, 要使合规所产生的效益大过为合规所付出的成本, 持续合规是非常需要的。

参考文献

[1]黄文炳:《国内商业银行构建合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思考》, 《中国金融》, 2007年第12期。

[2]延红梅:《加强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访中国建设银行合规部总经理郦锡文》, 《中国金融》, 2007年第12期。

[3]黎志宇:《浅谈如何构建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 《消费导刊》, 2007年第12期。

[4]孙学才:《构建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思考》, 《现代金融》, 2006年第2期。

[5]上海银监局课题组:《中资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研究》, 《新金融》2005年第12期 。

[6]杨建平, 《基层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现状、问题及改进对策》, 《上海金融》2008年第5期。

[7]吴建岭, 《我国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研究》,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年第6期。

[8]石选峰:《如何进一步强化合规风险管理》, 《现代金融》, 2008年第2期。

[9]牛筱颖、曹艳华:《综合化经营模式下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 《金融论坛》, 2006年第11期。

管理践行合规服务促进发展 篇11

加强资质管理:咸宁邮政全市59个开办代理保险业务的网点均做到亮证经营、公示服务,即按保监会规定在营业厅显著位置悬挂《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许可证》,并根据上级行要求悬挂省邮政公司颁发的《授权书》、投保提示、诚信服务承诺、投诉电话公示等内容。全市506名从事代理保险业务管理、销售的人员,均取得保监会颁发的《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并为理财经理配有销售手册等展业工具。

加强培训宣传:咸宁邮政联合保险公司开展“巡回送培”活动,上半年,市保险局制作了《保险合规经营要义》、《如何合规销售持续发展保险业务》等课件,组织优秀督训师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多轮专题巡回培训,为一线员工解答了什么是合规销售、为什么要合规销售、如何做好合规销售等问题,对银监会、保监会的相关文件中的禁令、要求进行了重申和强调。咸宁邮政还通过组织知识竞赛,普及规范营销知识。让柜员在营销中如实地向客户介绍代理保险产品,既阐明保险产品的期限、特点、保障功能,又不夸大预期收益,并能主动做好产品风险提示,拒绝以不实或虚假宣传误导客户。今年6月份咸宁邮局开展“我眼中的保险转型”征文活动,引导柜员树立服务理念,将窗口营销转变为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经营模式,逐步实现由“重点关注保费”向“重点关注客户”转变。

健全追责制度:通过制定相关制度,明确代理保险销售人员要严格保管客户信息资料,不得外泄,发生泄密或给企业造成损失的,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对新老保险客户实行“谁开发,谁维系”的原则,做好客户拜访、回访工作,对客户的投诉实行销售当事人“终身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对销售误导、违规承诺收益、未尽风险提示义务、导致客户利益受到损失的,由其承担用户的经济损失;对给用户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给企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或重大损失的,销售当事人予以解聘或辞退;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同时,组织全市合作保险公司相关联络人员签订了《咸宁市邮政局合作保险公司网点联络经理合规经营承诺书》,对网点联络经理的行为也作出了明确要求。

强化业务检查:市、县两级代理保险局综合管理员

兼职保险业务检查工作,根据监管部门要求及业务管理制度规定的频次和范围开展业务检查,每季度至少对所辖网点全面检查一次。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与保险公司合作管理合规性、内控制度制订及执行情况、营销合规性、重要凭证管理、岗位及权限设置管理、投诉处理机制、手续费结算合规性等。检查结束后,检查人员向被检查单位出示检查报告和代理保险业务检查整改通知书,督导被检查单位限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将检查报告及整改情况上报上级业务管理部门。

落实考核制度:一是将合规经营相关要求、保单品质检查等内容纳入县市邮政代理保险局长KPI考核指标,并在每月一次的全市保险业务经营分析会上,通报规范经营服务情况。二是每月由各个保险公司将电话回访情况通报市邮政代理保险局,市邮政代理保险局根据回访不成功的保单逐笔对县局代理保险局长进行考核扣款。三是要求支局长(网点负责人)担负管理责任,日终审核营业网点当天保险业务相关单证,重点检查客户联系方式真实性和抄录及签字笔迹,防止出现销售人员填写不实联系电话或代客户签字及抄录有关声明等违规情况。四是要求专职营销员在投保单经办人处签名或盖章,对故意不正确留存客户联系电话,导致电话回访不成功的,将予以通报批评、现金处罚、调离岗位等处罚。

完善售后服务:售后服务工作主要包括保单变更、电话回访、及时告知和退保投诉四个方面。其中退保投诉和满期兑付服务工作是售后工作的重中之重,咸宁邮政主动与保险公司协商妥善处理投诉纠纷办法、满期转保方案和应急处理预案,优化兑付环节,保证客户资金安全,缩短兑付时间,积极主动、灵活妥善处理每一笔退保和转保服务工作。并要求网点向客户明示投诉电话,实行投诉“首问负责制”,防止退保服务不周引起“二次投诉”。同时,要求全体营销人员建立客户台帐,并定期进行售后跟踪服务,电话回访,对需要临时周转资金的客户,主动帮助办理保单质押贷款;及时把年度分红情况通知客户,并与客户进行对账。要求每个员工对自己营销的客户,将姓名、出生年月日、投保类别、投保方式、满期日期等建立了详细的档案。为客户及时提供投保引导和产品售后服务,为强化管理和推动代理保险业务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合规风险管理 篇12

一、“合规”的概念

关于合规风险,国际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曾作出了明确的定义,“合规风险是指,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2006年中国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也对合规作出了这样的解释,“合规是指银行的经营活动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合规的“规”是一广义的概念。“规”的范围不仅包括外部法律法规、监管规章,还包括了市场规则、行业自律规定及银行内部规章制度;不仅包括法律的文字要求,还包括法律的精神;不仅包括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还包括诚实守信等社会道德的范畴。很显然,合规风险的定义与我们比较熟知的银行三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是有所不同的。甚至其地位更凌驾于传统的三大风险之上,以至于巴塞尔委员会将合规视为“银行内部的一项核心风险管理活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理应深入完善。

二、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现状

合规风险管理在国外商业银行运行只有数十年的历史,我行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展合规风险管理也只是一两年时间,而对农村信用社来说,合规风险管理才刚刚起步,更是一全新的课题。目前,根据《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和各地监管部门要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合规风险管理活动正分阶段顺利开展。在合规风险管理活动中,各地农村信用社均按要求召开了合规风险管理活动动员大会,初步组建了合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积极清理内部规章制度,完善合规管理制度,组织合规教育和考试培训,加强合规文化建设。从形式上看,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工作进展顺利,合规部门积极发挥职能,员工合规教育和合规风险管控有所加强。

三、当前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合规组织体系不健全。

按照《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和监管部门要求,在合规风险管理活动中,农村信用社开始着手建立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大都组建了相对独立的合规部门,配备了合规风险管理审查人员。但合规组织体系建设大都停留在形式上,合规部门不够独立,尚未设置专职合规人员或合规人员缺乏自主性。合规部门与业务部门职责关系界定不清,合规组织系统薄弱,集中统一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2. 合规风险意识淡薄。

根据合规管理活动开展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干部员工,对合规管理还没有充分的理解和认知,即使是合规部门从业人员,对今后合规工作怎样开展也拿捏不准。一些银行工作人员特别是基层职员,对于什么是合规,为什么要合规,怎样才能合规,还存在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和做法。有的员工对当前推行的合规教育培训和考试存在被动应付的消极心理,对合规工作极为排斥,甚至将其与业务经营对立起来,将其视为一种负担,害怕合规风险管理进行下去会影响业务经营工作的开展。

3. 合规资源极为匮乏。

缺乏必要的数据平台和技术手段。合规风险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农村信用社虽已开始着手建立合规风险管理机制,但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的技术手段有限,缺乏必要的电子化技术操作程序。因此,以合规风险识别、评估、监测和防范为主要内容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同时,合规风险专业人才资源稀缺,合规风险管理工作具有抽象性和专业性,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较高,农村信用社现有人员未经培训,很难达到合规工作要求。

4. 制度执行力不强。

当前,农村信用社案件虽有较大幅度下降,但仍处于案件高发期。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内部控制缺位,制度执行力低下。据分析,金融机构发生案件的80%是有章不循造成的,20%是制度缺陷造成的。近年来,通过改革发展,农信社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执行力低下的问题使大量的制度形同虚设,导致案件频发。

四、进一步加强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要形成科学有效的合规管理机制仍需要一个不断积累和完善的过程。为彻底解决以上存在问题,促进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真正提高合规风险管理水平,笔者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 加快构建合规风险管理的组织管理体制。

稳步推进合规风险管理工作,需要独立而职责明确的合规部门、团队或岗位作为基础,否则,合规管理建设等同于空谈。农村信用社应贯彻执行合规政策,按照独立性、权威性和全面性的原则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合规风险管理组织,并配备充分和适当的的资源。要严格落实各治理主体的合规风险管理职责,组建独立的合规部门,配置符合标准的专职合规审查人员,确保各部门合规风险审查人员全部到岗到位,并切实履行职责。

2. 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加强合规风险管理的统一协调性。

合规风险管理对农村信用社来说还是一新事物,又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受人力、财力和自身创新能力所限,以县为单位的区县联社、农村合作银行很难独立构建起真正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难以发挥合规风险管理对业务经营的正向促进作用。因此,建议农村信用社省市级管理机构,从省市农村信用社全局出发,自上而下地集中创新一套全面、系统、专业和统一的合规风险识别、评估、监测和防范体系,经试点后,在全省集中推广,以省或市为单位构建起全省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体系。

3. 建设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奠定实施合规风险管理的人力资源基础。

在合规风险管理中,人是合规风险管理实践活动的主体,需要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同时,人又是合规风险管理实践的首要对象,人的风险是最大的风险,要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风险管理队伍。一是要广泛深入开展合规风险管理活动,通过开展诸如学习会、讨论会、征文比赛、考试测试等一系列员工乐于接受的活动形式,广泛深入地教育广大员工,增强员工自主合规意识,培育良好合规文化,提高员工执行力,确保各项法律法规规定在农村信用社的贯彻落实。二是农村信用社要积极引进和自主培养合规风险管理专业人才,建立高素质、复合型的合规风险管理队伍,以加强对各项金融风险的识别、度量和控制,建立起一支适用于合规合规风险管理的专业化人才团队,切实提高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水平,促进业务经营的健康发展。

摘要:文章分析了“合规”的概念、农村信用社合规管理现状, 以及当前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同时对进一步加强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合规风险,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韩光聚.对商业银行实施合规风险管理的分析与探讨

[2].黄建平.当前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3].王芳.对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思考

上一篇:聆听教学下一篇:名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