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拔节

2024-08-04

生命的拔节(共7篇)

生命的拔节 篇1

学校管理在经历了粗放到精致、无序到规范的变化后, 一种新型的、人文的管理方式便破茧而出, 那就是文化引领。

文化是人类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行为方式。它包括理念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等方面。学校文化是全体师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 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为学校的精神内核。学校文化是客观存在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方面。通常所说的学校文化都是向好、向善的一面。人们常说, 从学生走路的姿势就可以判断这个学生是哪个学校的, 其实这就是学校文化在学生行为上的反映, 说明学校文化可以陶冶学生情操, 可以促进生命个体生长拔节, 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烙印。

我们高良涧镇中心小学始建于1903年, 筚路蓝缕, 历经沧桑, 形成了比较丰厚的文化积淀。作为学校的主人, 我们有责任把先贤们矢志拼搏而形成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 发扬光大。经过反复梳理、提炼, 征询专家意见, 形成了自己学校的文化主张———发展潜能。潜能教育是以促进人的生命成长为宗旨, 充分尊重个体差异, 让每个人都从自己的现实走向可能, 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和充分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尊重差异, 发展潜能”, 就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校训是“我们的潜能是巨大的”;校风是“超越自我”;教风是“引导学生学”;学风是“依靠自己学”。多年来, 为了让不同的孩子得到不同发展和充分发展, 我们以激发生命潜能为主旨, 开展富有成效的特色活动。

一、个人潜能秀大家一起秀

“个人潜能秀”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一项活动, 每一位任课老师课前2分钟都组织这项活动, 目的是让学生秀自己的特长, 现自己的“绝活”,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及乐观向上的优秀品质。班主任教师根据学生的申报, 排定一周“潜能秀”的学生名单, 每人都有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 学生根据安排, 精心准备, 力争把最好的自己展现给大家。表现形式有演讲、讲故事、小魔术、演唱、演奏、经典吟咏等, 同学们十分喜欢这种表现形式。

五 (4) 班的刘盼盼在日记中写道:“我原来是一个胆小如鼠的人, 课堂发言结结巴巴、声音很小, 自从参加了‘潜能秀’, 我的胆量越来越大, 不再是从前一讲话就脸红的那个小姑娘了……”

四 (3) 班的陈大鹏小朋友在日记中写道:“‘个人潜能秀’帮助我喜欢上了二胡, 看了曹瑾同学如醉如痴的二胡表演, 我暗自下定决心, 一定要把拉二胡学会……”

三 (8) 班的黄强小朋友在日记中写道:“我第一次站在‘潜能秀’的讲台上心里十分害怕, 第二次上台的时候就不那么紧张了, 我将精心准备下一次的内容……”

从孩子们的心灵深处, 我们窥见到了“个人潜能秀”的作用, 他们喜欢这一形式, 并在活动中得到了历练。

二、潜能大舞台有你更精彩

“潜能大舞台”是以年级和有关科室为单位的展示形式, “潜能大舞台有你更精彩”是这一活动的口号。“潜能大舞台”每两周举办一次, 各级部门负责承办, 利用下午活动课时间, 全年级所有师生参加。德育处负责活动时间的确定、活动节目的审核和活动器材的统筹。活动形式有书法、舞蹈、合唱、戏曲、课本剧、相声、小品、诗朗诵等。活动结束后各年级和有关科室要对优秀选手进行奖励, 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四 (7) 班的班主任老师在观看了学生的课本剧表演后, 深有感触地说:“没想到学生表演得这么精彩, 因为事先老师没有半点指导, 说明学生身上蕴含着一定的创造力, 也启示我们, 要相信学生, ‘潜能大舞台’真正达到了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

五 (1) 班的班主任老师看了学生的表演后认为:“潜能大舞台”是在践行潜能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 是学生展示自我、发挥特长的平台, 他们参与活动的过程, 就是合作、创新的过程, 就是自我欣赏的过程, 不让他们展示一下, 谁知道王大明同学会表演口技呢?……

“潜能大舞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 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潜能展示台你来我也来

“潜能展示台”是学生展示作品的平台, 分为班级和校级两种。展示台由学校统一制作, 置于固定位置。内容有学生的书法、绘画、诗歌、剪纸、标本、优秀作文等。每周更换一次, 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班级的优秀作品可以推荐到校级展示台上展示。

家长A说:“‘潜能展示台’起到了无声的作用, 我家小孩原先书写字迹潦草, 自从老师要求他在展示台上贴出他的书写纸后, 他就不再马虎了, 认真对待, 认真书写, 他即将参加书法考级……”

家长B说:“小孩以前有粗心的毛病, 上周我看他采集了许多种树叶, 细心地粘贴在纸上, 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做, 他说是为‘潜能展示台’做准备的, 通过这件事, 我感觉‘潜能展示台’对培养学生细心的习惯, 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潜能展示台”看得见, 摸得着, 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 相互影响, 相互学习, 增长了见识, 提高了技能。

四、潜能活动节助你展风采

我校在遵循学校文化主张的前提下, 有目的地开展有益于师生身心健康、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活动, 师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 在活动中增添友情, 在活动中增强技能, 在活动中强健体魄。学校全年设立了“四节”, 分别是“天鹅湖”艺体节、科技节、读书节和英语节。上半年开展艺体节和科技节。艺体节侧重于艺术和体育, 展示学生的艺术天赋和体育特长, 历时一个月。艺术节目类型有声乐、器乐、舞蹈、京剧等, 组织形式为全员参与, 各班级编拟节目, 各年级和有关科室评比, 并推荐节目到学校参加六一汇演;体育活动除了竞技项目外, 还增添了趣味运动, 激发了同学们参与运动的热情。科技节重在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 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学习、创造、动手、动脑的乐趣。下半年开展读书节和英语节。读书节开设了“跳蚤”市场, 学生把旧书带到学校交易, 学生花较少的钱就能淘到一本自己称心如意的好书, 各年级和有关科室开展读书心得、征文评比、讲故事比赛等活动。英语节重在激发学生学英语、用英语的兴趣, 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发掘每个孩子身上的英语学习潜能。除“四节”活动外, 我校的推普活动、万里行活动、周恩来班创建活动等也为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潜能文化滋润着生命个体幸福成长, 取得了累累硕果。我校学生的书法作品被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刊印在小学生习字册上, 每年有近400人获得书法考级证书, 学校被评为省书法教育特色校。校腰鼓队参加过八一电影制片厂《大战宁沪杭》的拍摄工作。校足球队曾获省“贝贝杯”冠军, 校田径队曾连续十一年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上获得冠军。此外, 课外阅读、校园诗教、戏曲进课堂等活动在我校开展得红红火火。

文化引领是教育管理者的大智, 是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文化引领不是一日之功, 需要我们定义、建构、践行, 再认识、再实践, 形成一套完善的学校文化系统, 最终形成文化“场”, 通过场强这种无形的力量推动学校发展、促进师生幸福成长。

生命的拔节 篇2

可是,时间转瞬即逝,带着我的童年一晃而过,我想阻止时间的脚步,我想再回到小时候,可这一切都是徒劳。蓦然间,发现自己的童年,如同闪亮的流星,当我还在惊叹它的神奇时,它却转眼间在夜幕中消逝了……

每到此刻心中常常涌上一番苦涩。渐渐地,我明白了――也许,这便是成长。掌握后如梦初醒,我该仔细地去享受生活,感受生命,我该用心地去聆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夜,依旧是那么温柔;月,依旧是那么明亮……

聆听生命的拔节 篇3

一、 深钻教材,细读文本

网络时代,是信息资源共享的时代。我不反对从网络上学习、借鉴,但我反对盲目的生搬硬套。上好语文课,钻研文本、把握文本,是有效对话。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关键。大多数老师在钻研教材时,往往只停留在“课文说了什么?”这个层面,对“课文怎样说的?”“为什么要这样说?”关注不够。课后,我认真反思自己《船长》一课的教学,感觉对教材的钻研还不深入,设计出的问题缺乏张力,缺乏层次,缺乏深度。语言是思维、情感和认知长出的枝叶、开出的花。本课的教学,如果我将问题改为“假如你是被救的乘客或和他朝夕相处的船员,假如你是他白发苍苍的父母,是他深爱的妻子儿女,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话想对哈尔威船长说?”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会更加深入。倾听,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等待。文字不是无情物,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语言的丛林中穿梭,让那静止的文字,变成“柔柔的春风”“绵绵的细雨”“五彩斑斓的立体画面”,让学生的生命在语言的习得中,在师生的对话中得到润泽与提升。只有深入解读文本,你才能走进文本,走进学生的心灵。课堂上,你才能听出门道,听出精彩。

二、 重视积累,练就“内功”

一位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常常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看似无意,实则有心,这是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厚积而薄发的智慧结晶。课堂上,教师不仅是在教语言,更是在教文化;不仅是在播种知识,更应当是在传播思想;不仅是在开发学生的潜能,更应当是在启迪学生的智慧;不仅是在张扬学生的个性,更应当是在放飞学生的心性和灵性。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决定了课堂的深度和高度,教师可以在认真倾听的过程中,捕捉语言训练的时机,将文本对话引向深入。教师要利用业余时间,多看书,看好书,不断补充自身的教学能量,形成良好的语感。站在讲台上,你可以自信地对自己说,我就是语文,语文就是我。

三、 蹲下身子,慢慢等待

在课堂里,教师要有一颗孩子心,要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世界,要学会用儿童的思维去思考世界。要尊重儿童的生命姿态、思维特征。哲学大师伏尔泰说过:“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衛你说话的权利。”课堂上,也许学生的发言并不那么完美,但你要慢慢等待,不要急于否定;也许学生的发言并不那么流畅,甚至思维还有一定的跳跃性,但你要耐心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可能会在你的期待中响起。

尊重,从倾听开始。倾听,实在应当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

生命的拔节在这里汲取力量 篇4

曾经的我,纯粹而富有激情,在小学语文的天地中追寻着属于自己的理想梦境, 也获得了引人侧目的荣誉:34岁评“中高”,36岁评“特级”,同年成为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规模最大义务制学校的校长。后来,我放弃了日常事务繁杂的校长岗位, 选择教研培训中心,以期获得更纯粹的专业坚守。然而六个年头了,我又留下些怎样的痕迹呢? 扪心自问,徒有彷徨、懈怠、自我安慰罢了……可是,不经意甚至刚开始并不情愿的一次培训,却让我那沉寂已久日趋麻木的心灵在一点点融化和复苏……

几天来,我感动于周大战校长对农村学校课改的坚守与不惧困难的坚忍,冯辉梅主任对待培训工作的热忱和敢于突破的勇气;我感触于周敏教授对语文学科本源的追溯、本真的叩问以及本味的探寻,谢先国主任对语言文字的那份享受以及自身上每一个细胞所散发出的文人的浪漫;我感佩于邓志刚老师文理兼融的教学思考以及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这是一名卓越语文教师德行与智慧的自然彰显;我惊叹于陶妙如老师率性、厚重、睿智的“女汉纸”形象与细腻、灵动、浪漫的“真女人”特色能达到如此完美的结合。我从陈娅老师活泼典雅、清新隽永的授课风格以及让人耳目一新、余韵悠长的破冰活动中得到启示;从黄朝霞主任植根实践、贴近需求、注重细节的培训理念以及脚踏实地、力求完美的工作作风中获得启发;更从刘建琼教授高屋建瓴、广博浩瀚的视野以及犀利精准、寓深刻于平实的讲授中汲取思考的力量;从陶佑钦主任以前瞻的眼光、理性的思考、深入的探寻所凝练出的对校本网络研修的剖析与实施建议中获得最实用的技术支持……

课上, 我体验着心领神会的惬意,享受着如饮甘露的酣畅,真有乐不思蜀之感;课下,我反复咀嚼,搜索自己熟悉的案例、调动自己记忆的储存,或印证、或推敲、或思考、或探寻,常常辗转反侧,夜深不能成寐,然心乐之。

训后, 我仍久久地陷入对自己的检省:缺乏坚持力,动不动为自己寻找借口和退路———是我生命成长遇到瓶颈难以突破的最大障碍。借口“校长”岗位日常事务繁杂,让我不能静心;借口教研培训中心缺乏独立空间和研究氛围,使我不能投入……想想惭愧,成长的动力,更多应来自自我强大内心的修炼和释放。缺乏生长力,不能静下心来读一本完整的书———使我精神成长滋养不够而枝叶凋零。满足于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阅读,流连于“快餐文化”背景下的信息扫描,缺乏细嚼慢咽、细细品味,而不能达成消化与吸纳。缺乏思考力,对问题不 能进行进 一步聚焦 和探求———使我专业成长缺乏支撑而不能逐渐茁壮与葱茏。在自己的工作领域,我有时也不乏生动和精彩,但我总是让那宝贵的瞬间稍纵即逝,让智慧的火花灵光一现,不注意搜集与积累;看待问题, 有时我的观点也能博得认同与喝彩,但我却不会坐下来做进一步的理性思考,总是畏惧于现实问题的庞杂与纷乱而止步不前……

如何改变现状、突破自我,实现精神生命与专业生命拔节似的成长呢? 在这里,灵魂已然苏醒,激情已经点燃,脚下也应开始起步……首先要规划一下自己的阅读,品一品、悟一悟、记一记,点滴收获,日积月累,自会丰厚。专业上立足于已有岗位,整合资源,不妨以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为领域,以课题研究为突破,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校本研修有效性为目标,开展深度研究。

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作文 篇5

第一次望见它还是很早很早以前,它还只是一颗小树苗,那时在老家的我每天要做的就是与它比身高,因竞胜内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从此我与那树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我常常缠着奶奶:“奶奶,那是什么树啊?”奶奶却只是微笑着抚摸着我的头,“长大了自然会知道。”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就再也比不过那树了,我问奶奶:“树怎么长那么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啊!”从此我又多了个新任务,每天都会去看那树有没有开花,有没有结果。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树却丝毫没有结果的征兆,但却从以前的那小树苗长成了不说高大也如此挺立的大树,我又问奶奶:“这树会不会结果啊?”奶奶不答,亲切地看着我,我突然发现我和奶奶身高的距离正越来越小。

后来我和爸妈搬到了城里,在城里上学,爸妈在城里工作,随着时间的流逝,乡村的美景也在我记忆中逐渐的淡忘。就在这个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又回到了乡下奶奶家,乡下的一切也改变了许许多多,道路不再泥泞,房屋也不再破旧,人也是一幅幅新面孔,许多孩子也围在路边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们,此情此景,真不由得让我想起那一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啊!

爷爷奶奶热情的招待了我们,摸摸我的脸满怀着惊喜和怀念,我发现奶奶鬓发已经斑白,岁月不饶人啊!中午我来到那棵树下,那树早已枝繁叶茂,这时我才发现那时的我有多么幼稚,这是一棵雄银杏树,永远不会开花结果。我靠着银杏树坐着,贴着树干,仿佛听见生命拔节的声音,它仿佛在叙说着他成长经历的千辛万苦。是啊!成长是多么的艰辛、不易,树已长大,我也正在长大,我愿与树一般扎扎实实与困难作斗争,取得优异的成绩,用“绿荫”来给人们带来幸福。

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篇6

【关键词】教育观念 教育方法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欠缺,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只要处理得好,缺陷也能转化为各种各样的优点。”作为教师要始终坚信,孩子们在路上,在我们用心教育下尽力给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上班路上一位清脆的男童音向我问好,寻声望去,是他,刚入校不久就曾让年级组长、班主任、科任教师头痛的小调皮——亮。

感知亮。那是一次德育例会上,亮年级组长谈到他们年级有一位很有特点的学生。特点一:发型怪异。长长的不对称式,且遮住了半边脸。特点二:与校外闲散人员联系密切且动用了铁棍子多次跨年级打架。特点三:多次截同年级同学钱物。特点四:不听教师劝阻,顶撞、辱骂教师。特点五:屡次无故旷课、不完成作业、不佩戴少先队标志。特点六:班主任联系不上家长。亮的种种表现令年级组、班主任很棘手,给年级、班级带来极坏的影响,更让他们担心的是亮的身边慢慢聚集了跟随者,他们奉亮为老大。

从此亮引起了我的关注。我初步了解到:亮父母离异,随父亲生活。但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又把亮送到了爷爷奶奶家,由于爷爷奶奶溺爱晚辈加之不善管教,导致亮没有礼貌、没有规矩成为家中“老大”。特别是亮在小学与老师发生矛盾,奶奶找到学校……这让亮更加肆无忌惮!

感触亮。一天上午,我巡视完各楼层班级准备到校园看看,刚刚走出教学楼就看见一个学生挣脱开瘦弱的班主任往校外冲,紧跟在后的年级组长跟我说,那是亮。因为没完成作业、不佩戴少先队标志、迟到等,老师说了几句他便耍起性子……见此,我便说,你们去上课吧,我跟他谈谈。

眼前的亮,头上戴着一顶帽子,又将大大的防寒服坎肩的帽子戴在那顶帽子上,与这个季节显得那么的不协调。亮斜挎着腿歪歪的站着,头扭向一边,眼睛看着别处,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我知道他在等我的疾风骤雨。

我压住火轻声问道:“今天怎么穿这么大一个坎肩?怎么还戴着帽子?不热吗?”(他把我视为空气,既不看我,也不理我)

“你怎么跑出来了?不上课了?”(我再次成为空气)

“你哪里不舒服吗?没吃早点吧?”(他动了一下,还是没有回答)

“看来你真生气,有人气你了吗?”这时他翻着白眼儿答非所问地说:“头发都剪成这样了,还不满意。”

“哦,你理发了?理的什么样,快让我看看。”我顺势将他戴的两层帽子摘下来,还没看清他的发型,帽子再次被他扣上。

“我还没看到你的发型了,再让我看看。”他护着头,时刻防备着我。说:“难看。”“是吗?让我看一眼,要是真的很难看,我带你到理发馆再理一理”他摘下帽子,我端详了一下说:“多帅的小平头,比你以前精神多了,一看就是个健康阳光的大男孩儿,看样子老师省得花钱带你到理发馆了。”“难看死了”他再次强调。“你不相信我,那咱们去问问同学?”他竟然同意了。来到教学楼恰巧碰到两个同年级的、和他发型一样的男同学,得到肯定回答后,他再不去护他的头。我借机又和他聊起来:“看样子你是个非常爱美的男孩子,这次老师和你一起发现了你的美,外表干净整洁,追求时髦,但我们是中学生,有我们学生固定的美的要求,追求时髦不是我们这个年纪应该有的。美不但在外表,还在行为,遵守学校规定和中学生行为规范是美的行为的最低标准……”亮默默地听着。

感受亮。亮是一个不幸的孩子,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的爱,在过渡溺爱的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已经成为一个说一不二的霸道皇帝。他渴望别人的关心与爱护,但由于平时疏于管理,养成的不良习惯又会常常出错引来教师的批评,所以,他想用奇异的发型、顶撞教师、打骂同学的方式引起身边人对他的关注。

面对这样一个反反复复,让班主任、科任教师大伤脑筋的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将他推出去是不行的,那就该调整我们自己去接纳他。讨厌、惩罚只会加重亮的一再放任,对班级管理更是雪上加霜。但改变亮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们要做好内功,规划出详尽的引导计划。走进家庭掌握亮的生活境况,走近学习,请科任老师多多关照,让他感受老师如家长般的爱。多多挖掘他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以肯定,当然,对他的错误也要不失时机地给以纠正。同时也要安排一些积极向上,具有正能量的孩子多与他沟通、交流,转移他的注意力,增强他的学习兴趣。

此后,在每天的巡视中,我都会去关注一下亮,看到他的点点进步我都会给他一个肯定。同时也和他的班主任沟通,及时修正教育方法。我发现亮非常勤快,就建议班主任任他为劳动委员,他不但每天自己带头扫本班的校园卫生区,还组织同学们分组打扫,那些曾经聚集在亮身边的跟随者,变成了维护班级校园环境的小卫士。如今的亮有了很大改变,但过去养成的不良习惯还是时常有反复。

感悟亮。记得李镇西老师说过:“判断一个教师教育观念的科学或先进与否,最关键的是看学生观!是把学生当人还是当物?如果把学生真正当做人,自然会尊重学生的尊严、思想、情感、个性、能力——包括其自我教育的能力”。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尊重学生情感的前提下,考虑学生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现学生的能力,使之自主发展,健康成长。

为把亮变成正常孩子,我们做足功课创新一些招法,用亮可能接受的方式引导、教育。虽有反复,可以看得出亮天天有变化月月在进步。我们坚信,只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就一定会使亮感受家人之恩,感念学校之爱,感谢同学之谊,感激老师之德,也一定助推亮成就精彩人生。

【作者简介】

拨动儿童的心灵 倾听生命的拔节 篇7

一、晨读赏析——步入儿歌的丛林

课文是心灵的对话,是情感的共振。儿童语言的发展需要我们营造一种富有情趣的大语文场,而儿歌的语言简洁明快,内容通俗易懂,讲究韵律和节奏,听起来有一种音乐感,读起来朗朗上口,特别是采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想象丰富,活泼有趣。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精心选取集趣味性、思想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儿歌,可以开启他们的心智,帮助孩子们认识自然和社会,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兴趣。为此,每天清晨,我都会引导孩子们一道去赏析儿歌,通过设疑的方式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和学生一道背诵积累。

如选读的《太阳送的礼物》一文,我问学生:“同学们,猜猜看,太阳走的时候送给天空一件漂亮的衣裳。这件衣裳会是什么样呢?”

“衣裳上有好多美丽的小星星。”“衣裳上还有圆圆的月亮。”“衣裳上还有一些云彩,还会有风婆婆。”……大家争先恐后地猜着,然后迫不及特地等着老师公布答案。

我微笑着环视了一下,接着读:“天空穿上了,真的好美哟!蓝蓝的纱,缀着晶莹闪烁的宝石,大大小小,多得数不清,那个最大的,天空叫它月亮。”而后。我接着问:“那个最大的,天空叫它月亮,那么大大小小,多得数不清的晶莹闪烁的宝石是什么?蓝蓝的纱又是什么?”

“晶莹闪烁的宝石是星星,因为星星一闪一闪的,多得数不清。蓝蓝的纱是夜空,因为星星在天上。”

“对!说得真好。”我投去赞赏的眼光并接着读,“这件最美面的晚礼服,就叫夜空。恭喜你们,猜对了!”教室里顿时一片欢声雀跃,学生的思维就是在这样一种晨读赏析的氛围中碰撞与其振,兴致盎然地步入儿歌的丛林。

二、文本拓展——拨动儿童的心灵

阅读教学有三种定位:教过课文,读懂课文,利用课文。教学中较多的是第二者,而最高境界的是第三者。的确,“教材”是教学的范本,语文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蕴含的人类文化精神深厚,往往“美文”的“美”,不仅美在语言、美在思想、美在内容,还美在结构上。教师只要利用课文,合理迁移,让学生背诵积累,长此以往,便可以帮助学生将这些“美文”内化为自己所用。苏教版的课文暗香盈袖,选文文质兼美,进出浓浓的人文关怀,读起来朗朗上口,孩子们特别喜欢,学习兴趣也很浓厚。第一册所精选的课文更是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情趣的儿歌、童话故事为主,具有很大的开发空间。为此,在课文学习的同时,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拓展课文空间,引导学生创作一些有趣的儿歌,使孩子们的思维不仅仅局限于文本,更是对文本的超越;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更是对课堂的超越和对生活经验的唤醒与再创造。

如课文《家》是一首儿童诗,全诗共六行两旬,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生动活泼且富有儿童情趣,学生诵读一遍就爱不释手:“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在引导学生分别说出这样打比方的原因后,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开动脑筋想想:你还能照样子说说什么地方是谁的家吗?”话音刚落,课堂上立刻有小手高举:“铅笔盒是铅笔的家。”我向学生投去了赞许的目光,虽然这个答案缺乏我所期待的美好的意境,但是这个答案却是来自孩子们对生活最直观的感受,重要的是透过这个学生的表述可以知道,他已经正确表达出了“铅笔盒”与“铅笔”间的大小种属关系。

三、亲子阅读——倾听生命的拔节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你要做孩子的朋友,那只有你学习他的语言,而不是要求他学习你的语言。一年级《语文阅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选编了很多短小精悍、富有童趣的儿歌及童话故事。这些儿歌大多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反复的构段方式,语言欢快明了,在读起来琅琅上口的同时,也是很好的仿写范本。可以说书中那些充满童趣的儿歌,富于想象的故事是诱发孩子们创造力的最丰沃的田野。因而充分调动家长资源,与学校一道架起创作的彩桥,多方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养成阅读思考的习惯,并从中得到启发和创作的灵感,迈出仿写的一步是非常关键的。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运用语言大有益处。如《什么弯弯》这一儿歌语言平宴,充满童趣:“什么弯弯可以挂?钩子弯弯可以挂。什么弯弯可以游?鸭子弯弯可以游。什么弯弯可以飞?翅膀弯弯可以飞。什么弯弯可以爬?树枝弯弯可以爬。什么弯弯可以吃?香蕉弯弯可以吃。什么弯弯可以溜?滑梯弯弯可以溜。”课后练习要求孩子们说说看,还有什么东西也是弯弯的?学做小诗人,以“什么圆圆”为题目说几句诗。当孩子们在课堂上读完这首诗歌后,便有模有样地说开了,然后我趁热打铁,让孩子们回家把自己随口编的儿歌告诉爸爸妈妈,并和爸爸妈妈一块儿续编儿歌,结果效果很好。

是呀,习作就是要帮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教会他们飞翔的本领。相信只要给予他们飞翔的空间,孩子们就一定能够自由飞翔。

上一篇:并轨教学下一篇: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