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画笔(精选5篇)
生命的画笔 篇1
摘要:笔墨传达人的性格内涵是中国画特征之一, 也是中国画继承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本文通过什么是笔性、形象与笔性的关系、意象与笔性的关系、气韵与笔性的关系、风格与笔性的关系、如何形成笔性几个方面, 从文化角度对笔性进行了全面的解读。
关键词:中国画,笔性,文化品读
一、什么是笔性
1992年, 吴冠中先生在《笔墨等于零》一文中提出“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 其价值等于零”, 在当时学术界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画笔墨的大讨论。经过多方、多层面的碰撞, 1999年, 张仃先生发表了《守住中国画的底线》中得出了极富理论深度的结论:“局限性就是个性, 笔墨就是中国画的局限性, 就是中国画的个性。”“实际上包括笔性、笔力、笔姿、笔韵、笔格这样一个分析和评价体系……它是认识中国画的最根本的立脚点, 是中国画最终的识别系统。”使中国画的笔墨又回归到中国画发展的重要地位上来。
品评每位中国画家的作品, 不管作品内容题材有多大差别, 一定时期内作品总会呈现一致的艺术面貌, 经过仔细品味, 就会发现属于画家自己独特的沁透在笔墨之中的一致性的东西。这是由于画家的用笔、用墨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 代表了画家审美取向、性格特征的笔墨模式。正如丁密金先生所说的那样, “笔墨既是物质名称, 也是文化概念。“笔墨是中国画最小的语言表达单位, 它承载着画家的情绪情感, 乃至于画家的性格。因此, 本文所指笔性不是指中国毛笔的特性, 而是指画家独有的传情达意的笔墨样式, 称之为“笔性”。
二、形象与笔性的关系
(一) 形象是画家性格的外在表现
形象是艺术作品视觉表现的主要元素, 是画家艺术特征最为重要的标签。比如齐白石的虾, 徐悲鸿的马, 李可染的牛, 黄胄的驴等等, 是画家们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审美取向, 删繁就简, 反复重构, 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 它们从现实物象转化成为代表画家性格、情感的艺术形象。
(二) 笔性是画家性格的内在表现
画虾的人有很多, 可是齐白石笔下的虾总会和别人笔下的虾有所差别, 它是齐白石独特笔墨性格的产物。齐白石根据自己的审美倾向, 以及对自然中虾的理解, 将现实中的虾通过最小构成单位的一笔一墨, 概括成画面中的“虾”, 并将其打上了齐白石的情绪情感和性格特征烙印。通过对笔性的甄别, 是书画欣赏与鉴定的主要评价标准。
三、意象与笔性的关系
形象与意象是中国画又一个核心的审美命题。顾恺之“以形写神”的论述就已经界定出了“形”与“神”的关系与地位, 即用“形”去表达“神”, 也就是说用形象去传达意向, 这种思想观念一直影响了中国画几千年发展沿革的历史。
意象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 是“意”和“象”的融合, 简言之, 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意”也可以理解为顾恺之“以形写神”的“神”, 也就是说, 意象是画家“意”的直观表现。完成意象的塑造是通过带有画家性格特征的笔墨来实现的, 也可以说笔性是构成意象的基础, 意象是笔性的最终目的。
四、气韵与笔性的关系
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谈到:“一曰气韵生动是也……”将气韵列为“六法”之首, 可见气韵在中国画中的地位之重要。所谓气韵便是弥漫在画面每个角落, 是使画面具有运动生命意义的元气。
笔墨也是充满画面的构成元素, 有如人体的细胞一样, 由于细胞是活的, 人才是鲜活的。中国画和人是一样道理, 因为笔墨具有了气韵, 整幅画面才会有气韵, 笔墨是气韵的载体。气韵加上画家的笔墨性格, 便自然而然的使绘画作品具有了独特的“气质”。
五、风格与笔性的关系
画家随着年龄、环境等因素的改变, 性格也会有所改变, 所以他的笔性也会随之改变。一个人的情感存在着喜、怒、哀、乐等多层面的复杂变化, 笔性也会随着画家情感变化而变化。在特定的情感状态下, 画家表现出来的绘画作品就会带有着画家的特定情感倾向, 这就是画家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 会有不同的作品风格产生的原因。
无论画家的性格和情绪有多么复杂的变化, 但是在他的精神深处总是会有一些与生俱来、不可改变的内核, 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 精神内核不断坚固、壮大, 驱使他的性格越来越稳定, 笔性也会随之稳定下来, 画家独特的绘画风格也就确定了。
六、如何形成笔性
(一) 熟练的笔墨技巧
笔墨技巧是画家艺术表现的支撑, 其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庖丁解牛”“卖油翁”向我们要宣告:技巧熟练到一定的程度, 它便会升华为艺术。黑格尔很重视艺术技巧的作用, 他说:“艺术创作还有一个主要的方面, 即艺术外表的工作, 因为艺术作品有一个纯然是技巧的方面很接近于手工业;这一方面在建筑和雕刻中最为重要, 在图画和音乐中次之, 在诗歌中又次之。这种熟练的技巧不是从灵感来的, 它完全要靠思索、勤勉和练习。一个艺术家必须具有这种熟练技巧, 才可以驾驭外在的材料不至因为它们不听命而受到妨碍。”
从技术到艺术的升华过程, 是需要通过画家不断反复实践与训练才能实现。只有画家对于笔墨的使用能够达到随心所欲的熟练程度, 才能使材料范畴的笔墨转化成艺术范畴的笔墨, 才会使笔墨具有人的性格。画家每天笔耕不缀的训练, 就包含对笔墨材料范畴的熟练过程内容。如果长时间不训练或者是根本不注重这方面的训练, 画家就会出现眼高手低的窘境。
(二) 使笔墨具有情绪内涵
画家花费长时间的绘事练习, 更重要的是对于笔墨情感化内涵的训练。这不但需要熟练的笔墨功夫, 而且还要把主要着眼点放在笔墨内涵的体会上, 这种体悟过程会是漫长而循序渐进的, 甚至需要穷其一生。
笔墨内涵的学习主要还是通过“临摹”手段来获得, 通过古代留下的画作为媒介, 实现与各代画家心灵的交流。我们初看一幅作品的时候, 侧重点往往会放在构图、形象、笔墨技巧的运用上;继续深入品读, 会将重点转移到画面气韵、笔墨内涵层面;经过对画家绘制此画作的社会时代背景以及个人性格情感方面的详细考察之后, 我们对于画家的笔墨性情, 在不同时期的笔性特征有断代变化的体悟。经过如此的反复训练, 我们自身的笔墨内涵也会有了“润物细无声”的变化。
(三) 摆脱外在形象的束缚
形象是一幅作品的重要构成元素, 它是一种形式, 是由更小的笔墨元素组成。使笔墨具有画家的性格特征, 就是要笔墨具有真实的、不加装饰的直接传达画家性情, 也就不能受到干扰。如果我们在绘制的过程中过分的强调形象, 就会是对笔墨传情达意的一种束缚。想摆脱束缚, 这就需要画家提前做好形象的“功课”, 就如郑板桥对于竹子形象的提取一样:“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反复推敲、不断提纯。画家只有这样, 绘制作品时才不会受到形象的束缚, 才能真正的“下笔不惑”, 绘制出来的笔墨才会饱含画家真实的性情。
参考文献
[1]吴冠中.笔墨等于零.美术, 2010. (9) .原载1992年3月香港《明报月刊》.
[2]张仃.守住中国画的底线.美术, 1999. (1) .
[3]丁密金.笔墨与形式.文艺研究, 2004. (3) .
[4]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 1979.
放不下的画笔 篇2
1941年,在山东抗日根据地黄县山村的一座古庙里,人们正唧唧喳喳地围着看新来的小学老师。这位老师是一个12岁的孩子,满脸稚气,头上的灰布军帽,是唯一可以识别他是“公家人”的标志。人们不大相信这位和学生分不出高矮来的小老师的教学能力。但人们很快发现这位以善画闻名乡里,当过儿童团长的小老师的教书特点,是他在黑板上连说带写带画,画的往往比写的还多。正因为他把形象和概念同时注入到孩子们的心灵里,所以教学效果很好。这位“小老师”,就是日后成长为画家的孙滋溪。
11月28日,“曾经的永远——孙滋溪艺术生活轨迹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览精选了孙滋溪先生不同年代的素描、插画、创作草图以及相关文本资料共200余幅展品,包括人物、风景、场景等。展览以孙滋溪先生的回忆为线索,将作品分成“曾经的军旅”、“曾经的学习”、“曾经的教学”、“曾经的日子”、“永远的创作”5个板块,通过展品、画语录、艺术年表、档案资料、视频,相互穿插关联,饱含了孙滋溪先生不同时期的艺术情感。
孙滋溪于1929年生于山东黄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小时候就喜欢在乡间能接触到的所有的艺术形式。从民间年画、剪纸到古典小说的绣像、插图;从庙里的泥塑、壁画到艺人手中的木偶、皮影,以及各种民间工艺和民间玩具,他都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每年春节前画商下乡展销年画,他更是着迷得连饭都顾不上吃。这些乡间的艺术,在他梦话几多的幼童心灵中播下了酷爱绘画的种子。他和别的孩子一样,总喜欢用各式各样的“画笔”,在任何能画的地方,用夸张、变形的“浪漫手法”,画出自己天真的幻想、感受和爱憎。孙滋溪的艺术才能从这些稚拙的“创作”中萌发。在上小学的时候,他的绘画就在乡里中小有名气。一位具有童心慧眼的乡村教师,常常给他的美术作业打上鲜红耀眼的一百分。
1938年,当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来到他的家乡,受过民间艺术熏陶的孙滋溪便开始接受革命文艺的影响,加入了“抗日民族少年先锋队”,当了乡儿童团团长。自1945年,孙滋溪的大幅水粉宣传画和演出海报,先后出现在几个城市的街头。这时的他意识到,画笔也是枪。
1947年,他起初在一个野战军教导军作宣教工作,后来又被调到军队宣传队任政治指导员。但他没有放下画笔,不久,他的时事漫画和连环画便出现在东北解放区的画刊上。全国解放,他被调到中南军区战士读物出版社任美术组长,从此踏上了专业美术工作岗位。这期间他为战士读物画了许多插画、连环画、独幅画和封面画。在这里的艺术事件不仅使他的速写、默写及构思,构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孙滋溪于1955年被获准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深造。正当军队实行军衔制,军队干部配上金色肩章的时候,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里,却出现了一个身穿旧军衣,每月只领取29元助学金的退伍军人大学生。要知道,孙滋溪本该是一位月薪一百多元的四星大尉。
孙滋溪的代表作《当代英雄》和《天安门前》正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当代英雄》和《天安门前》所描绘的背景是中国的政治热点;而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则有许多相似之处。《当代英雄》的人物处在行进之中;《天安门前》的人物处在静态之中;然而,从人物心理活动来看,后者反而显得更有深度一些,包蕴的思想内涵更丰富一些。这两幅作品无疑地是那个时代的琴弦上发出的动听的声音。
遗憾的是,接踵而来的政治动乱可悲地中断了那个光明的年代,他略有成就的艺术创作也被无情的政治寒流冻结了。直到1973年结束下放锻炼,他才从农场回来,又拿起了放下近10年的画笔。
孙滋溪于1973年完成了《小八路》的创作,该作品跟早期的代表作稍现夸饰的表达相比,显得更为深沉,含蓄、质朴。在《小八路》中,他巧妙地描绘了小八路顽强地担水过门,人小水桶大,水桶嗑在门坎上,招致了房东大娘会心的怜爱。这种动人的细节,是诙谐的、真率的,但丝毫没有强致的痕迹,无疑是来自他自身体验过的生活。
《小八路》画幅并不大,画面也很单纯,但作者经营的时间很长,从最初的构思构图算起,到后来的素描稿仿版画及印制成石版画,几度易稿,几度搁浅,前后整整经历了15年,才得以问世。
孙滋溪从儿童团长到画家,他的经历和他所受的熏陶,决定了他在艺术上的情趣和理想,他的所爱和追求。他所经历的年代,在他的记忆里留下了许许多多日久愈新地使他感动过的图景。不论是在“雾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岁月,还是在时兴的潮流汹涌而来的时候,他的创作意愿一直没有摇摆过。即使“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他也没有去“趋时媚世”。就在当年的“红小鬼”几乎都被打成“民主派”的时候,他依然铮铮地弹出了不合时宜的“古调”《小八路》。他曾经说过,“我们这些从战争年代过来的人,能搞创作、至今没放下画笔的已经不多了,应争取时间,把亲身经历的壮丽时代和那些负有美学意义的斗争生活,铸造成艺术作品,留给后代,那才算尽了自己的历史责任。”
正是由于这种意愿和感情,一接触到使他动情的革命题材,他就不畏艰难地投入到创作中。在迎接建党六十周年的时候,他被一封烈士遗书所感动,便不顾被疾病折磨了几年的羸弱的身体,又创作了大型油画《母亲》。
一眼望去,在两联时浓时淡的书体中间,是一位带着手铐怀抱婴儿的年轻母亲,冷色强光挤进画面,从右上方直贯而下,打在年轻母亲脸部的右侧,向前滚动,翻过瘦弱坚定的双肩,越过撕裂的衣衫,扑向含着乳汁的胸房。突然,它收住了脚步。这静止的一刻留给了母亲怀中的婴儿,他口中含着母亲的体温,吮吸着乳汁,那么满足,这种满足包裹着小小的身躯,光线渐渐昏暗,笼罩了母亲的五官和双手,她深深的凝视着小小的生命,左手紧紧环抱,右手挤尽爱的能量,泪水从眼中滑落。这是一个瞬间,也是一个永恒。走近画面,再向前走近一步,观者便能看到时隱时现的书体,“小宝贝:你是民国十八年正月初二生的……你父亲死于……母亲在你才有一个月十几天的时候便与你永别了……”整个画面都模糊了。《母亲》这幅作品,画家把烈士血泪凝成的遗书变成一种艺术形象同画面结合在一起,使遗书同画面在构图上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据说,这幅的稿本很多。作者自己说:“理想的构图常常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找到,而是苦心经营的结果”。光是考虑主人翁是坐着、站着?全身还是半身?正面还是侧面?人物的大小,空间的尺度,画幅的横竖,要不要画敌人……作者就作过许多尝试,除了纸上画,还特意作了泥稿来对它作各个角度的观察。最后,孙滋溪出人意料之外地把母亲画的顶天立地,比真人还略大,正面站在画面中央,使之体现出一种庄严、肃穆、高大的纪念碑似的稳定感;周围环境很小,小到给人一种窒息和压抑的感觉;多余的细节全部删除,只留下满可以代表恶势力的铁窗和镣铐;色彩尽量单纯,光也只集中在穿着白色长褂的英雄上半身,使之呈现一种圣洁之感……
画笔——斗士心中的风暴与闪电 篇3
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其画作所展示的鲜明的民族性和强烈的人文性, 使英国画坛风气为之一新。
一、表现多样
透纳善用色彩和光线刻画细节, 《贩奴船》和《被拖去解体的战舰无畏号》这两幅作品都选取了夕阳西下的场景, 但表现的手法截然不同。
首先, 从画面的基调来看, 《贩奴船》虽然是以天空和大海作为背景, 但整幅画的主色调是暖色, 夕阳如火焰一般将天空和海面都染上了红色。《被拖去解体的战舰无畏号》则是以冷色为主色调, 天空的清澈和大海的蔚蓝形成呼应。其次, 从色彩的表现手法来看, 《贩奴船》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显然比另一幅要丰富的多, 天空中的色彩形成了螺旋式的构图, 不仅是天空, 海面上卷起的浪花乃至激起的水雾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然, 《被拖去解体的战舰无畏号》的表现手法也非常独到, 被夕阳染红的天空带着斑斑驳驳的金色, “油画以重墨渲染了夕阳在云间的光辉, 与船索的细致描绘形成鲜明的对比”, 薄雾笼罩下的船以及水面的倒影都是对传统画法的突破。最后, 从画面的光线来看, 《贩奴船》的光线仿佛是明亮的, 但海水却是一片深蓝, 天空的尽头是无边的黑暗;仿佛是黑暗的, 但海面上升处的铁链和人手又非常清晰, 《被拖去解体的战舰无畏号》所运用的光线是自然光, “表现的是流动时刻的景象, 表现了仅属于一天中顷刻即逝光彩弥漫的效果……这是从景物印象的要素中抽出来的精笔”这是对透纳作品极高的评价。
这两幅画面一个激烈, 一个平静;一个热烈奔放, 一个理性稳重;一个汹涌澎湃, 一个平静如镜, 作者丰富的表现手法给我们带来迥异的时空感受。
年代:1840
名称:《The Slave Ship》
类型:风景
技法:布面油画
尺寸:90.8*122.6CM
收藏地点:波士顿美术馆
年代:1839
作品:《The Fighting Temeraire》
类型:风景
技法:布面油画
尺寸:90.7*121.6cm
收藏地点:伦敦国家画廊
二、画中有情
透纳也善于用光线和色彩来表达情感。《被拖去解体的战舰无畏号》意在描绘日渐衰落的英国海军, 无畏号战舰渐渐消失在太阳落下的地方, “透纳的原意是想唤起对失去的感觉, 并不是只是为了记录这个事件”透纳通过薄雾所遮盖的光线和夕阳西下表达对逝去事物的缅怀, 平静的画面里孕育着厚重的主题。作者在画面中表达了丰富的情感, 残阳如血象征着殖民者的血腥统治, 无边的黑暗象征着被殖民地区的未来, 在惊涛骇浪中伸出的手以及铁链象征着奴隶的无助和对生的渴望, 衬托出殖民者的残酷冷血和暴虐, 在海浪中飘摇的小船预示着奴隶们的未来如风中的船一般飘摇不定, 无法预知。画面看似杂乱无章, 却饱含深意, 小船驶向太阳落下的方向也就是西方, 夕阳照射在海面上但并没有落在掉落海中的奴隶身上, 象征着西方世界所倡导的人性, 并没有能够拯救奴隶的命运, 透纳用画笔抨击了英国的奴隶制度, 振聋发聩, 令人动容。
三、杰作诞生
透纳是一位风景画家, 他更是一位用画笔与奴隶制度作坚决斗争的勇士!他创作这幅《贩奴船》的原因和理由和他的好友威尔伯福斯有很大的关系。
透纳在晚年与威尔伯福斯交好, 并受到了他反对奴隶制度思想的影响, 创作了这幅作品。这幅作品的出现是对英国社会奴隶制度的有力批判和对英国上流社会蔑视奴隶生命的辛辣讽刺。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透纳晚年对油画笔触色彩的熟练运用, 也体现了他对于社会人文的关注。
四、结语
透纳的《贩奴船》是一件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的作品, 娴熟的笔触和用色是透纳晚年在艺术上的深厚造诣, 绘画的内容则是透纳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透纳被认为是连接传统风景画和印象派的画家, 他非常具有远见性的在自己的画作中用色彩描绘自然的变化。本文通过对透纳这件作品的分析, 探究了内容上的深层含义, 对透纳绘画的前瞻性和人文性有了深刻的理解。关于透纳的绘画精神方面, 我们还可以作进一步的探究, 让透纳的形象在我们心中更加丰满起来, 让我们走近大师, 走进大师的心灵世界!
参考文献
[1]唐纳德·雷诺兹, 罗斯玛丽·兰伯特, 苏珊·伍德福特, 钱乘旦, 罗通秀译.《剑桥艺术史3》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4.
[2]《光色统一的实验者—透纳的艺术追求》刘永健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文艺研究》.2010 (8) .
[3]伊恩·沃瑞尔泰特.《透纳—一位让英国绘画-+具有民族特征的画家》美术馆策展人, 2009 (6) .
[4]蒋本桂.《解读透纳水彩风景画的色彩》《艺海》.2009.
张洪华:一个用画笔圆梦的人 篇4
张洪华说:我此生别无所求, 只需一间画室, 能有充裕的创作时间, 让我的笔不停地挥洒。我要在色彩中圆我年轻时的梦。
张洪华艺术简介
张洪华, 著名画家, 北京华艺书画对外发展促进会主席。1963年6月28日生于河北省青县, 1980年入伍, 在战友文工团舞美队工作, 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现清华美术学院) 和解放军艺术学院,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榜书协会副秘书长, 中央电视台美术设计。
张洪华的画, 师造化、重传统、艺融古今, 是一位很有独创性的画家。他的作品古道新化、独辟蹊径、自成一格;情景交融, 生意盎然, 有浓郁的艺术感染力。他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画展, 还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和画册上发表了大量作品, 出版有《张洪华美术作品集》《力生洪华百扇集》等。并为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国宾馆、总政和国家机关创作过巨幅作品。
张洪华曾为《西游记》《聊斋》《板桥三事》等20多部电视剧的美术设计, 及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多年春节晚会的美术设计。其中电视剧《板桥三事》获大众电视金鹰奖美术设计奖。他还对摄影、版画、剪纸和装潢设计等有所涉足。
徐悲鸿画笔下的女人 篇5
一.《箫声》中的蒋碧薇:
丛枝绿叶,织成一项艺坛的帐幕。她在浓荫下朱唇舐着洞箫。
松散的发丝,黑眸的凝瞩,两只手指弹拨着缕缕娴曲:
杳杳,天际将逝的流霞;哟哟枝梢新发的嫩苞!
太阳悄悄地在帐幕外偷窥,微风轻举着步伐在徘徊;
万籁都屏息着深孔惊扰,流霞的低吟和嫩苞的欢笑:
低吟着她发际的诗稿,欢笑出她严重的情曲!
她指尖轻拨着箫眼而轻吹,漾溢着涟漪云霞般的柔乐。1
徐悲鸿的《箫声》可谓是中国意境美与西方油画形式完美而成功的结合[图1、2],画中吹箫者低眉执箫,明眸微抬,若有所思。杨晋豪先生一看难忘,久久沉醉在这“幽娴而静穆,同时又饱蕴着泛溢的诗意”中。《箫声》在创作手法上属于写实图持4扇人像主义,人物造型严谨细致,而里面的清淡飘远的意境,若即若离的愁思,让我们几乎要相信画家在盲画一隅梦中之景——是个有关古老江南的、爱恨离愁的遥远的梦。
梦中女子虽然隐约朦胧,看不真切,循着箫声我们却可道出“蒋碧薇”的名字。蒋碧薇出生在江苏宜兴一个德高望重的大家庭,自小接受了书香门第,礼教家庭的熏陶。十三岁由父母做主订了亲,十七岁时为躲避乱兵骚扰,随父母搬到上海。当时徐悲鸿也在上海,年少英俊,在绘画方面崭露头角。这样一个未经世故的少女,遇到如此青年才俊,不禁产生钦慕之情。
我们被困在《箫声》之梦中:温润保守的江南女子,符合我们对于“闺阁淑女”的所有期待——本分守己,抚琴习字,一言一行恪守伦理道理,温顺地服从父母之命,风平浪静地过完一生。但画中人蒋碧薇绝非这样一位简单平凡的旧式妇女。当徐悲鸿托人向她示意,约她同去外国时,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琴课》描绘的正是蒋碧薇在巴黎学习小提琴的场景[图3],萧声至此凝烟,取而代之的是清丽悠扬的提琴音。后来蒋碧薇到了台湾,这幅《琴课》一直悬于她的客厅内。与徐悲鸿的缘分没有走到最后,但所有关于他的信件,哪怕是一张小纸片,蒋碧薇也像保存他的画作一样保存到晚年,不禁让人唏嘘。
在油画《持扇人像》中[图4],墙景是夹暖的鸽灰调子,蒋碧薇一袭清素宽松袍子,持扶着折扇,有浓厚古中国味儿的漆木椅衬得她有几分倦怠懒散,却不失一副贵态。中国女子都生得小巧玲珑,独独她身材较高,皮肤也白皙,怪不得沈宜甲先生要说:像你这样的女孩子到外国来,真为我们中国人增光。当时国内报纸上常常留下这位巴黎沙龙上俏佳丽的倩影[图5、6]:华丽宽敞的厅堂,悠扬动人的音乐,鲜花美酒,男士们的赞美和阿谀……在巴黎的流光异彩中,张道藩,贵州西南边陲盘县的世家子弟,走近了她的世界。蒋碧薇后来在回忆录中,对徐悲鸿指责甚多,对张道藩却无一微词,只是到最后,这段爱得死去活来的“宗雪恋”最终停留在情人的暧昧斡旋中,张道藩几次食言,至终没有娶她为妻。
以蒋碧薇为模特所作油画《传真》背景设置在他们当时的住处——南京丹凤街寓所[图7],当初那位清丽可人的吹箫少女现已为人母,蒋碧薇后来回忆:“我常常想,像我这样结合十年方始有‘家’的女人,在世间恐怕不多,此后,上天总不会再把我的幸福快乐剥夺了吧。如今徐先生是一位声誉鹊起的画家,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他就像一位精神抖擞的斗士,站在他未来康庄大道的起点,用他这支如椽画笔,辟出他的远大前程,那时,我将分享他的成功果实,并且为他骄傲。”2画家太太是时尚精致的女人,即便闲居在家也不肯随意了妆扮,要打理得妥妥当当——七分袍上暗底绣金花,金碧辉煌,不让人想到夏日碧池里满目的盛莲,反倒像博物馆里终日坐镇的皇器,是人人都想看一看的。
蒋碧薇也是当时社会上很活跃的女性,各种妇女团体,都有她插一脚的份儿,本就不甘于陈规旧律,现在留洋归来,更成了跳上蹿下的先锋女性。有人曾问她关于男女之间的意见,她讽刺冷言:女人就应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然而她哪里是愿意做个温顺的吹箫女子呢?1946年初,上海的《一周间》上刊出一篇文章——《徐悲鸿痛斥时装》,讲得是上海女人在时装上费尽心机,于样式,于色泽,都极为考究,其痴迷程度如张爱玲在《更衣记》里所言:“再没有心肝的女子说起她‘去年那件织锦缎夹袍’的时候,也是一往情深的。”徐悲鸿在文末评:上海女人的观念太幼稚!
同年冬天,恰逢国民代表大会结束,《新上海》上刊出文章,评当时作为社会贤达妇女与会的蒋碧薇,文曰:
徐夫人蒋女士年已四十左右,但他额上却覆盖着一片刘海,后面左右梳着两个发髻,活像戏台上“春香闹学”中那春香的妆束。穿的衣服,也是古典派,在长长旗袍上套上一件类似背心的狭窄绒外衣,看上去完全是旗族夫人的妆粘。……此次在国大女代表七八十人之中,在会场之上,他要算是发言最多的一个。蒋女士在会场之上,跳跳蹦蹦,完全是一个学生型的人物……蒋女士是艺术家,她一定也具有这种感慨吧。3
徐悲鸿当时闻罢她的冷言讽语,勃然变色,沉着脸说:我不是鸡,也不是狗,我就不要谁来随我!真是情因误会而生,却因了解而分。
二.消逝的“台城月夜”
1930年,徐悲鸿画过一幅名曰《台城月夜》的油画。根据蒋碧薇的回忆,画面上是“徐先生和孙韵君,双双地在一座高岗上,徐先生悠然席地而坐,孙韵君侍立于一旁,项间一条纱巾,正在随风飘扬,天际,一轮明月。”之后不久,孙多慈考取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科,正式成为徐悲鸿的学生[图8、9]。这位得意门生深得老师喜爱,也常让他笔下开出一朵清淡的花来[图10]——白皙细嫩的脸庞,漆黑的双瞳,童式的短发,秀美温文。在给朋友舒新城的信中,徐悲鸿苦苦诉说恋慈之状,作诗一首,云:
燕子矶头叹水逝,秦淮艳迹已消沉;
荒寒剩有台城路,水月双清万古情。
舒新城劝他:台城有路直须走,莫待路断枉伤情。然而局外之人哪能真正了解情况的纠结复杂。蒋碧薇当然要怒:“正当我以为苦尽甘来,可以好好地享受一下美满理想的家庭与人生时,噩运突然降临,悲鸿告诉我,他和他的一个女学生孙韵君,已经发生了不正常的感情。”5于是有了“无枫堂”事件,有了“天目山赠红豆”、“红豆戒指”事件;画在三夹板上的《台城月夜》也无奈被刮去,以别的人像取代之。
艺术上,孙多慈与徐悲鸿无疑是志同道合的。这幅以孙多慈为模特的油画作于1936年[图11]。画中孙多慈一袭素淡,闲然款款卧坐于雕花躺椅中。深调子背景中的几座塑物依稀可辨:希腊雕像,列宁、托尔斯泰的面模,以及智慧女神雅典娜——这些都是徐悲鸿从法国带回来的极其珍视的宝贝。艺术的宿缘让两颗炽热的心灵紧紧相依。徐悲鸿曾画过一幅自画像[图12],也是这样深沉浓郁的氛围,画家微锁眉头,自信落笔,身后高桌上三五件马形玩意容彩熠熠。徐悲鸿极爱惜孙多慈的才华,帮她张罗画展,给她卖画,替她加印画册,还偷偷变卖自己的画作筹款以备她自费出国所需等等,总之,为她的进步而欣喜,因她的低沉而焦虑。他相信她能在艺术上有所造诣,正如画中所写的丽人一样——被爱与美之神祗包围着,容光焕发,自信满满。才女并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徐悲鸿的影响在她身上深深烙下印迹,台湾女画家中,极罕有孙多慈那样,能有主题巨帧频出留世的。在她笔下,《孔子画像》、《天问图》、《春城无处不飞花》、《黄兴马上英姿》等等,磅礴气势,浑厚而深沉,精神宏大,撼人心田,俨然是徐悲鸿的衣钵真传。后来,孙多慈随夫去美国深造,回台湾后在师范大学美术系做教授,将徐悲鸿的教学方法观念带到台湾,同时,也告诉学生要将中国传统与西方抽象画相结合,把中国艺术推向更深远的发展。
1936年,徐悲鸿在桂林,收到孙多慈远寄而来的一枚红豆,色如丹蔻,而无一字,便让人做成红豆戒指,终日戴在手上,视同拱璧。据父老相传,红豆树极为罕见,子落则不见,盖因土松实重,容易为土所掩,非以重价求诸土人,不易得也。在那一封给孙多慈的“绝情书”中,红豆戒指之蜜事艳史也一并做了了断。信里写道:“说到红豆,他是有他烨烨之光,无论你戴与不戴,况且你虽说接受了我,却从未见你戴过,你以为他不值什么,丢掉好了。”6徐悲鸿后来写信到蒋家,表示想重归于好,愿意将孙多慈送给他的红豆、由他镶成的金戒指转赠与蒋碧薇,以示与孙之决绝。最后,戒指并未送出,也再没有戴起过。
后来孙多慈到美国看望旅居纽约的王少陵,见到一幅徐悲鸿的手迹。高悬的玻璃镜框内,分明题写着:
急雨狂风势不禁,
放舟弃棹匿亭阴。
剥莲认识中心苦,
独自沉沉味苦心。
当年随红豆一起寄出的,还有一条绣着“慈悲”两字的手帕。徐悲鸿当即以“红豆”为题赋诗三首,寄还给她。这便是其中的第三首。徐悲鸿去世的消息传来,孙多慈关门哭了三天,为老师戴三年大孝。天地两两相隔,莲心的苦味化作沉沉的隐痛,诉说着无边无尽的悔恨。
三.魂随君去
2015年6月16日,徐悲鸿最后一位夫人廖静文女士在北京溘然长逝,这一段悲喜交加、传奇而又不易的忘年之恋也悄然落下帷幕。
徐悲鸿与廖静文相识之初,曾画下一张水墨速写[图13]。画里的廖静文正值十八九岁的年纪,及肩的短发,凤眼细眉,还是个未尝愁滋味的青年。当时徐悲鸿在重庆筹办中国美术学院,想将战时藏于桂林七星岩的一批藏书整理后运回学院图书馆。说是机缘巧合,不如说是命运安排吧。彼时徐悲鸿步入中年,操劳间已两鬓白霜,与妻子蒋碧薇破镜难圆,苦恋情人孙多慈远去了浙江嫁为人妻。就这样,廖静文即时的出现了。虽然年龄相差甚远,她却成了徐悲鸿难得的助手,理想的倾诉对象,从无话不谈的朋友到惺惺相惜的恋人,这一切都如此自然。
后来,廖静文被大学录取,徐悲鸿却久病不起,她毅然放弃求学的机会,来到徐悲鸿病榻前朝夕相伴,无意间看到徐悲鸿写下的一首诗:
灯昏已入夜,无计息相思,
魂已随君去,追随永勿离。
灯影恍恍,孤独一人,浓愁相随,寝不成寐。徐悲鸿千里跋涉去看回贵阳老家的廖静文。据说,到她家时,已是深夜十二点,他“那身蓝布棉袍上上下下都溅满了泥浆”7,一问才知,邮车半路几度抛锚,但为能见她,他在黑夜泥水中独涉四十华里。如此笃重的深情,不禁泪眼簌簌,难以卒读。
《廖静文像》作于1947年[图14],她一袭紫袍在杏黄色沙发的衬托下格外出挑,端庄而高贵,画中已经快至而立的徐夫人目光炯炯,沉着笃定。此时的廖静文已不再是跟在徐先生身后的那个羞涩的女助手,几年的磨练让她成长为在背后默默支持丈夫艺术事业的贤妻良母。徐悲鸿自接任北平艺专校长的职务以来,积极整顿校风校纪,事事力争上游,不遗余力地倡导现实主义运动,孜孜不倦投身创作、培养人才,着力振兴中华之艺坛。他似乎忘记了自己已无复当年的身强力壮,仍旧早起晚归,日夜操劳,至于疾病缠身,几度晕厥入院。一直陪在徐悲鸿身边的,正是他的案头红颜——画中那位坚强的女子,用一生的守候为七年之婚姻作注解的伟大女性[图15]。
徐悲鸿很多后来的书画上都题有这样的字样:静文爱妻保存,为了廖静文今后不为生活所忧,他特意在北京用她的名字买下一座大宅,又名“静庐”。徐悲鸿去世后,廖静文将房子的钥匙连同房契一同交给了国家,一并交出的,还有徐悲鸿一千二百多幅遗作,以及他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和近代著名书画一千余幅,和图书、图片、碑拓、美术资料等万余件珍贵资料。如果说在徐悲鸿生前,她是默默无闻、相夫教子的徐夫人,那么现在,她用实际行动证实了自己无愧于“最伟大的徐悲鸿事业之继承者”的荣冠。
想来天堂里也定有青碧如茶的江水,青胜似花的松竹。遥遥地,嘉陵江边,双马齐下……
注释
11杨晋豪诗《箫声》,裁《徐悲鸿年谱长编》,王震编著,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年,第1 55页
22《蒋碧薇回忆录》,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55页
33《徐悲鸿夫人奇怪装束》,巨麟,《新上海》,1 946年,第44期
44《蒋碧薇回忆录》,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71页
55《蒋碧薇回忆录》,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1 53页
66《徐悲鸿文集》,王震编,上海画报出版社,2005年,第1 89页
【生命的画笔】推荐阅读:
画笔工具的使用及设置技巧 荐12-15
ps如何载入新的画笔06-13
用画笔退敌的人生哲理故事07-12
画笔·唯美·她六年级作文07-04
Ps画笔面板中少为人知的秘密01-05
三年级上册美术第十一课《电脑小画笔》教案08-30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反思(我用画笔画家乡)08-10
生命!生命!的作文08-27
讲述生命的美文:珍贵的生命12-25
关于生命的美文:感悟生命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