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思想文化教育(共12篇)
传统思想文化教育 篇1
摘要:犹太文学作为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固有的特点, 这决定了犹太文化的特性。而犹太文化和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领域中两朵奇葩, 它们历史悠久并且都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两种文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不得不归功于教育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犹太文化中的教育思想,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都是历史悠久的民族, 这两个民族对东西方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也为人类的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犹太文化与美国文化的融合过程中虽然受到美国文化的一些影响, 但其固有的文化特点并没有改变, 尤其是它的教育思想。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在中华文化地位根深蒂固, 然而在21世纪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毋庸置疑的是这两个民族都特别重视教育, 然而他们的教育思想既有共性也有差别, 下面就两个民族在教育思想上的相同点与差异进行比较。
一、犹太文化的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相同点
(一) 犹太文化的教育思想和中国传统教育思想都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犹太文化的教育思想展示了丰富的民族性, 显示出了犹太民族精神的独特性。犹太民族性和民族精神又具有多重性, 这主要受犹太教教义的影响。犹太教育铸造了犹太人, 培育了犹太民族性和犹太人的民族精神。尽管犹太文化与美国文化不断进行融合, 然而犹太文化却不失其民族性。
中国文化的民族色彩主要体现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文化特征。孔子的教育理念几乎垄断了中国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中儒家因素波及整个民族, 这也为儒家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因此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民族色彩主要体现在儒化思想这方面。
(二) 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都重视教育
犹太文学在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之所以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在于犹太民族重视教育。犹太人崇尚知识、尊师爱教的观念深深地扎根于犹太民众之中, 成为犹太民族的优良传统。教师在犹太人中享有极高的地位, 在他们心目中,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犹太人的生活中不能没有拉比。在希伯来语中拉比的第一个涵义就是老师。这与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相一致。在中国从古至今教育备受关注, 老师在中国也被称为“圣人”“先生”。从这些称呼上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教师的尊重, 更有谚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由此可见, 这两个民族都尊师重教育。
(三) 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都为世界科学史作出巨大的贡献
犹太文学不仅为当代美国文学及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也为世界文学、科学史作出了巨大贡献。犹太人人数不多, 但在知识界、文化界和科学界的地位举足轻重。据统计, 在诺贝尔获奖者中, 犹太人就占据了15%, 有利地证明了犹太民族对全世界科学界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也同样为世界文化和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如今华人在各个知识和科技领域所作出的贡献, 我们都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二、犹太文化的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不同点
(一) 宗教对教育影响不同
犹太教是犹太教育的基本点和统帅, 因此重视教育是犹太教的支撑点。犹太教育中深深地弥漫着犹太教思想, 因此犹太教经典的传授成为犹太教育的主要内容。而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思想主要受儒家、法家、道家三个主要教学流派的影响, 其中尤以儒家思想为重。儒家教育理念主要以君子的榜样为学习典范, 德育优于智育, 以圣人人格为教育的培养目标, 强调成人的教育理念。
(二) 教育普及程度不同
12世纪的犹太哲学家迈蒙民德说:“每个以色列人, 不管年轻还是年老, 强健还是羸弱, 都必须专研《托拉》。甚至一个靠施舍度日和不得不沿街乞讨的叫花子, 一个养家糊口的人, 也必须挤出一段时间来钻研。”而在中国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才重视教育, 国民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提高。可见, 教育对一个民族的发展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只有树立普及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观念一个民族才能发展和取得进步。
(三) 教学重点的不同
犹太人更注重谋生手段的培养, 职业教育是犹太人教育的基本内容。教育不是一味地教授书本的知识, 而是当做生活中的一种训练, 通过实践达到教育的目的。而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教学方式只侧重书本知识的学习, 严重地忽视了实践环节, 由此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重理论而轻实践。
犹太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文明长河中源远流长, 这不得不归功于这两个民族对教育的重视。正是开放性的教育铸造了两种文化的熔炉, 形成这两种文化精神。两个民族重视教育的传统及其所取得的成果雄辩地证明了教育的巨大力量和永恒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陈来.论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北京大学学报, 2005年, 第5期.
[2]张倩红.犹太文化的几个特征.西亚非洲, 2003年, 第2期.
[3]汤烽岩.论犹太文学与美国犹太文学.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9年, 第1期.
传统思想文化教育 篇2
内容摘要:中国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蕴育和融合了许多深刻的思想,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巅峰,儒家、道家、法家等等百家争鸣,加上后来汉朝传入我国的佛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是中华民族的包容性,中国的哲学才愈加缜密和深刻。
而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代,在全球化浪潮的当代,中国传统思想的光芒并没有黯淡,反而企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法宝,它既能网罗人才、吸引人才,也能利用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它是企业的软实力,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内在动力。当中国传统思想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时,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新型的价值体系和发展模式。
关键词:儒家,道家,法家,企业文化,管理
一、儒家:和谐文化
“仁”是中国化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组织行为的规范。
“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企业的任何工作都应该以维护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同时也应该以人的利益为皈依点,企业文化应该以人为中心,而非以物为中心。人的行为,最终是以人的思想观念为基础的,以“仁爱”的思想管理企业,在员工的思想上建立仁德思想,企业的制度和体系就有了思想上的根本保证,就能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自发自觉的良好效应,形成一个井然有序的管理秩序。
如何让员工建立仁德思想,首先就是尊重员工作为有思想、有情感、有自尊的企业主体,不应该强加企业文化给员工,而应该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改造员工。这有一个前提,就是管理者要做到“智”。历史上有很多贤能之士非但没被选拔,反而受到压抑,而一些奸佞小人却平步青云。这说明,管理者要做到“智”并不容易,而智也是以“仁”为基础,广开言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管理者选拔贤德的人才,不仅对于管理十分重要,而且对于发扬一种良好的用人风气也至关重要。只要小人远离的企业,企业的发展就少了一项人为的隐患,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形成良性循环。
企业文化不是空喊口号,如何融入员工是管理的关键。这要从两方面来处理,一方面,要了解企业内部员工所喜欢和关心的事情,另一方面,也要了解员工所厌恶摒弃的事情,作为加强企业文化的切入点,找准企业管理的症结所在,通过问题的解决,提高管理的力度。
企业文化同时要顺应民心,如果没有民心的支持,企业文化的目标是不会实现的。但是事实上,很多企业对于民心的概念是模糊的,管理者并不知道民心产生的根源以及怎样获取民心,对于管理工作应顺应民心没有足够的认识。中国的企业崇尚精英管理,但是少数精英代替不了民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所有决策的执行对象最后总是要落实在员工身上,如果大部分的员工的利益得不到充分体现,那么这个决策的执行就不会顺利。员工对于之执行,完全有权采取不同的态度,管理者是无法控制的,员工可以积极,也可以消极,可以全部执行,也可以部分执行。而决策的执行力度将直接导致一个企业的存亡。
企业要想团结长久,管理者就要得到民心,就要赢得员工的信任,可以说,信任是民心之本。首先,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内部制度,而这项就应该充分体现民权,因此,企业内部的制度应该由员工自己制定,这样的制度才是行之有效的制度,自上而下的制度只会让员工觉得反感和受压迫。其次,保证员工的福利,企业不是宗教,员工不是教徒,员工为企业工作,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养家糊口或者实现个人抱负,没有物质上的保证,员工没有理由为企业做贡献。还有,回到之前讲到的,员工是企业的主体,是有思想、有情感、有自尊的主体,员工需要得到精神上的尊重,管理者要对员工的勤奋工作给予肯定和激励,使之有利于生产的行为得到保持、强化和发展。对此,孔子提出了“惠而不费”的观点,认为最好的激励手段是使受惠者获得的利益由受惠者本人为自己生产出来。只有员工有了工作热情,顾客才会感受到优质的服务。
“德不孤,必有邻”,“德”是一个大磁场,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所共同遵守的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共同的境界,是群体对于共同认定目标的追求,它直接影响着员工的行为方式。它还是一种管理氛围,一种正气、积极向上的氛围,它能处处体现员工的精神风范,形成超强的凝聚力。
二、道家:战略文化
“道”是一种战略目标,是先见之明的境界。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名与身孰亲?身与贷孰多?得与亡孰病?”
“大国不过欲兼蓄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企业战略制定的依据就是企业发展的“道”,如果企业家弄清楚了自己企业的“道”,企业的战略问题就不难解决了,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却很不容易。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有很多方向,管理者要以虚静的状态来观察企业发展的规律和企业的生存环境,如果管理者头脑发昏,利令智昏,那么是很难看清事物的真相,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企业知道需要冷静观察,从事物的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以个人的欲望出发。
同时,任何企业均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企业既要获得最大的利润,又不能走歪门邪道,这也许就是老子辩证思想的精髓。
名誉与身体哪个宝贵?身体与财物哪个重要?得到与失去哪个有害?事实上,很多管理者都会出现矛盾。名誉是重要的,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名誉而损害身体,身体如果损害了,名誉又有什么意义?我们不能舍本逐末,在企业品牌上,品牌的信誉是靠质量的根本得来的,大量的宣传或许能在一时获得好的名声,但是如果没有质量的保证,名誉也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能长久,中国的三鹿奶粉就是在这点上出现偏差,最终直接导致破产。
还有,企业的文化不能太过强势,盛气凌人。大企业与小企业的竞争中,如果大企业能经常实行一种企业兼并战略,通过合作和收购中小企业,便能减少内耗,赢得优势,而中小企业也应该为这种兼并创造好的条件,通过与大企业的合作,赢得自己的市场地位,实现双赢的局面。同时,如果企业之间存在良好的谦下精神,最终受益的是广大消费者,增强的是综合国力。
三、法家:权势文化
“法”是一种手腕,刚柔并济,松弛有度。
“七术:一曰众端参观,二曰必罚明威,三曰信赏尽能,四曰一听责下,五曰疑诏诡使,六曰挟知而问,七曰倒言反事。此七者,主之所用也。”
企业的发展,必定需要制度,发展的越大,员工越多,制度也越要完善。在法家的治臣七术中,前四术至今仍然符合现代企业的发展。
(一)从多方面观察验证下级的言行,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中。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肯定会遇到疑难问题,如果遇到一个疑难问题,对其解决方法一半人同意,另一半人反对,则需要考虑进反对人的意见,如果全部人都同意,这往往不是好事。
(二)对恶意藐视制度的人进行严厉惩罚,杀一儆百,防微杜渐。企业发展的时间久了,自然而然的,会有人有安逸享乐的心态,特别是一些企业的元老,如果放任不管,企业便会像人一样慢慢老去,最终消亡。
(三)对于有功绩的员工,奖赏一定要实现,适当适时的激励,能使员工愿为企业竭尽所能。如果企业无视那些做出功绩的员工,将他们与所有员工等同,便会抹杀员工的积极性,产生消极情绪。
(四)让下级单独发表言论,避免人云亦云。广开言路,不仅能使管理者得到更为全面的信息,同时也容易涌现出一大批有想法肯干事的员工,而这些员工便是今后企业发展的基石。
“尽思虑,揣得失,直着之所难也。”
韩非子认为,一个人尽管很有智慧,也不可能考虑到所有的事情,估算出所有的利害得失。特别是在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管理者不能简简单单的认为企业只是自己的企业,其他人都只是来打工的,管理者更应该懂得企业是所有员工的企业,明确放权是管理者的明智之举。同时,当每个员工明确手中的权利和义务时,企业便能高效地运转,不断前进。
当然,儒、道、法家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企业文化也可以从中汲取十分充足的养分,上述的几点无法面面俱到,只是将一些广为人知的三家内涵结合企业文化进行论述。
传统思想文化教育 篇3
摘要:努力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这不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和提升,也有利于高校学生了解、学习、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而提升人生修养和道德境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本文调查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为开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现实指导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化、核心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历来都备受重视,这既符合我国的历史及国情,又是现实政治及社会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稳固的民族文化,能够超越时代的限制而延续不断[1]。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进步、合理的成分被称为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丰富度和感染力,從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2]。笔者在西部某211高校进行了“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创新应用研究”问卷调查,以图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之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
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必要性
1.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坚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复兴传统文化”。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这次讲话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同时也为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清晰的方向指引。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指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了几千年积淀,是先贤们经过不断探索研究的结果,精辟而独到,其中蕴涵着大道理、大智慧,不仅对当时社会的意义重大,而且对历史现实也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影响了一代代国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有利于指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信念,拓宽人生视野。而其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仁义正直、诚实守信、天下为公、先义后利等品质更有利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养成。因此,高校充分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将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富有意义和成效。
3.日益重要的文化建设要求高校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对人才的培养。在我国逐渐重视国家软实力建设的今天,文化建设日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单纯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已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对青年人而言,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达到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是全面提高自我能力、定位自我价值的必要要求。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将会是青年一代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加强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结合,不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和提升,也有利于高校学生了解、学习、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而提升人生修养和道德境界,从而真正实实现整个民族的文化复兴。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
1.高等教育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就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而言,我国长期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片面倾向政治宣传的功用。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虚空和浅层化,而忽视了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4]。具体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绝大多数高校都缺少传统文化教育相关课程,诸多高校尚未建立起完整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没有找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模式;二是缺乏有关部门的有力推动和指导,目前社会上兴起的国学热,是一种自发的行为,是一种无序地状态;三是图书资料不能适应传统文化教育需求,很难找到将传统文化与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有深度、有见解的著作。
2.大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认识。从鸦片战争开始,随着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农业文明的不断冲击,传统文化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有所下降[5]。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文化又遭受到了西方文化新一波的更深层次的冲击,大学生难以自觉认真地学习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优良传统,甚至表现出冷漠无知的态度,沉浸在利己、娱乐的氛围中难以自拔。
3.互联网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冲击。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同时生成诸多弊端。网络中的信息混杂 ,各类信息无所不包,大学生是网络用户的主力军,受网络影响也最深。而大学生还处在思想观念逐渐成熟的阶段,对优秀传统文化无法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更不必说继承和弘扬了[5]。
三、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1. 加强阵地建设,完善各项制度,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强化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让德育教学回归生活,提高趣味性和生动性。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党员、团干、团员的思想教育和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党员、团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先“富”人带动后“富”人,运用榜样的力量,纳入更多学生加入;其次,扩大班级、宿舍组织文化建设,扩大德育建设有效覆盖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流行文化,引领传统文化教育。对于院系、学生社团组织的相关传统文化思想教育活动,给予参与学生一定的学分认定或能力肯定证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进而规范化。
2. 通过丰富的传统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传统的说教式讲学并不被现今大学生所喜爱。所以,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时,要注重培养其兴趣,由浅入深,理论联系实际,并配以高水平的传统文化教材。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糅合进校园各类文化活动中,鼓励和引导学生成立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艺术社团,如话剧、戏曲、书法、民俗、民乐、国画等社团,辅以专业指导,组织学生开展相应文化活动等,形成传统文化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3. 改进和丰富高等教育的基础课程。
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必修系统课程,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范围,拓宽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空间。在高校教育的基础课程中,针对人文学科的学生,设置历史、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全面的传统文化基础课程。针对理工科的学生,设置相关的人文学科,而不是只限于科学理论的学习。同时引进一批中国传统文化相关图文资源供学生课余阅读。这些都有利于增加学生们知识的广博度,并在知识传导的过程中,塑造其健康人格。
4. 利用互联网手段,开辟传统文化教育的新途径。在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基础上,拓展传播渠道和途径,如专门的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宣传入口,微信公共平台、微博等大学生经常使用的社交媒体等。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使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这将对传播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大为有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
5. 在重大传统民俗节庆日,纪念日等,加大传统文化融入德育教育的力度。借力于传统节庆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挖掘各种重要节庆日、纪念日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利用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政治性节日,元旦、五一等国际性节日,清明、端午、重阳、中秋等中华传统性节日,党史国史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纪念日等,举办庄严庄重、内涵丰富的主题性庆祝和纪念活动,切实发挥重要节庆日传播和引领社会主流价值的巨大优势。同时,注重开展以弘扬民族文化特色,凸显民族文化内涵,青年学子喜闻乐见的群众性主题节庆日活动,增加大学生的有效参与力度。
四、总结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民族文化;有民族化才有世界化。为提高我国人口的素质, 除普及基础教育以外, 还需要加强民族文化的宣传。”[6]如今全面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已经形成了共识,整个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也凸显出学习、继承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高校要充分认识在当前新形势下,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找准契合点,努力创新,将传统文化与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7][8]。
参考文献:
[1]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J],张祥浩, 石开斌,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年9 月第5 期。
[2]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 季枫,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12期第30卷(总384期)
[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10。
[4]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论域、问题与趋向[J],陈继红 ,王 易,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第11期。
[5]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司文超,高校辅导员,2014年10月第5期。
[6]中国传统文化[M],张岂之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12月,第3版。
[7]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张健,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25期)。
[8]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张健,中国报业,项目成果 (2013年14期)。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研究 篇4
一、儒家的教育思想
儒家教育思想体系完备, 观点鲜明, 一直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它被视为中国数千年封建王朝社会的主流教育思想, 其地位的牢固不破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之林中的一面旗帜。儒家教育思想的创始人是孔子, 他提出了许多珍贵的教育理论, 后经儒家学者的不断整理完善, 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儒家教育思想体系。
儒家教育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提倡“述而不著”, 基本上没有作品留存于世, 现存的《论语》一书, 后世学者认为是其弟子编著用来记录孔子言行的书籍, 并非孔子本人所著。孔子一生直接提出的教育观点其实并不多, 都是后人总结其教育经验概括出来的。但其思想内容丰富而深刻, 在这之中主要有四个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即仁与孝、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仁”是儒家教育思想的要义。孔子兴“礼”倡“仁”, 为社会确立了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准则。[1]而“仁”作为一种内在的真实情感, 是无法通过外力施加的。达到孔子要求的“仁”需要做到克己复礼, 控制自己的私欲, 使其真正成为一种内在的高尚品质。
子曰:“有教无类。”此语出自《论语·卫灵公》。历代学者对于该思想的解释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东汉马荣解释为:“言人所在见教, 无有种类。”黄侃则认为:“人乃有贵贱……本无类也。”尽管说法不尽相同, 但大家都认为教育应该平等, 不讲阶级不论贵贱, 在教育过程中应本着一视同仁的态度。孔子提出虽然人们的出身不同, 等级种类有所差异, 但都有资格接受教育。本着这样一种无私育人的人生追求, 孔子创办私学, 招收学生, 积极推动礼治思想和儒家文化的发展, 极大促进了学术交流。
“因材施教”并非孔子独创, 而是后人从他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得来。孔子认为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都不同, 可能受人格、智力、思维风格等的影响, 应视情况而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 这一点在孔子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材施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 不同个体的接受能力不同, 教育方式必然有所差异。孔子认为教授知识不能填鸭式教学, 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讲学内容。对于能力好的学生要教授高深的道理, 对能力稍差些的学生, 就要教授普通的道理;其次, 学生的个性不同, 引导的方向和手段必须有所差异。
“学而优则仕”的理念源出孔子的学生子夏。这同样是基于孔子的教学实践概括总结出来的。关于这一理念中的“优”字的争论有两种声音:一说“优”指“优秀”, 义指学业优异者可以为官。另一种说法则认为“优”即“悠闲”、“闲适”, 也就是说, 学有余力的人才可以出去做官。这两种解释在本质上其实并不冲突, 只有学的优秀了才能学有余力, 从而更好地走向仕途。在这之前的西周教育主要是为国家输送人才,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这一点, 所以儒家教育被称为入世教育, 孔子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君子, 培养学生对国家忠诚的品质。
二、道家的教育思想
道家教育思想与儒家教育思想都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主流, 是中国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道家学说产生于春秋时期, 在战国时期达到鼎盛, 它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其创始人老子为代表的稷下黄老学派, 这一学派虽以老子为代表但在发展过程中并不墨守老子思想, 而是融会贯通吸收各家所长;另一派则是以道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为代表, 这一派在继承和发展老子主要思想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自由的追求。
1. 老子的教育思想
道家教育思想的内容主要指老庄哲学, 其中老子思想中“道”与“贵柔”的教育理念影响最为深远。老子思想的核心“道”, 是指存在于万物和自然之中最初最本质的东西。这里的“道”并不是指我们日常所见的实物, 而是事物的根源, 一切事物都是从道中衍生的。“道”有规律性、普遍性的意思, 它作为世界的本源, 其实是指一种规律, 人们只有依规律办事才是“道”。体现在教育上就是要依据教学规律和教育原则教授知识。[2]
老子的教育思想中的“贵柔”是一种教人处事的美德。老子教育人们“不争”, 意为不要去与人争夺, 应该珍惜时间从而深刻的认识自己, 处事时要抱着谨慎、柔弱的态度, 只有这样为人才能处于上位。老子曾以水为喻认为天下间的事物只有水是最柔弱的, 水虽然柔弱, 但攻坚克强的东西却没有能比过水的。弱胜于强, 柔胜于刚, 天下人都知道这个道理, 但却很少有人能反思这一点。
2. 庄子的教育思想
庄子不但继承了老子的教育思想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其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自然无为”, 提倡顺从人的本性。庄子一生有很多作品留世, 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庄子》一书, 此书被认为是庄子本人和庄派后学所著, 集中地反映了庄子的教育思想。庄子提倡“行不言之教”。其文章往往充满哲理、恢诡谲奇。他认为, 人们应该遵循自然之道, 顺应自然规律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绝对的自由, 以求在自然中得到启示, 收获知识。[3]
三、佛教的教育思想
佛教虽然是一种宗教, 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理念, 其教育思想融合了部分儒家、道家的教育思想。如果说儒家和道家的教育思想多是关于实践方面的, 那么佛教的教育思想更多的则是体现在精神方面, 它是对儒家和道家教育思想的有益补充。
1. 众生平等
在佛的眼中一切人和事物在本质上都是不存在任何差别的, 是平等的。一草一木皆平等, 花、草与人一样都享有生存的权力, 都可以自由地享有阳光和雨露的滋润。在中国很早就有平等的观念, 佛教主张在教育中人们没有种族阶级之分, 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任何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力。在教育实践中, 佛家也提倡众生平等的思想, 意思是每一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在教育过程中要求教育者要认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受教者, 且真诚有耐心, 不随便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2. 个性化
禅宗与其他思想流派有所不同, 主张“教外别传”、“我心即佛”、“不立文字”。可以看出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是强调个性感悟, 认为个体对外物的感知具有决定作用, 注重激发人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由于“众生平等”的观念, 禅宗在教育上尊重人性, 注重个体差异, 认为即使人们有资质、性格等方面的差异, 但通过学习都可以实现自身价值。在学习的过程中, 禅宗主张引导个体自己去感悟, 通过内心去感受一切, 通过内心的求知信念去自己感悟知识, 反对常规性的灌输, 要求尊重个体发展而不强加外力影响。
3. 生活化
教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学校教育只是其众多形式中的一种。禅宗在教育过程中提倡生活化。在禅宗教育过程中常常可以看到师生共同耕种、采茶耕地的情景, 任何地点和生活实践都是禅师们点拨学生、启示世人的题材。万物都是上天的馈赠, 一切事物和人都具有佛性。佛教主张的修行, 多数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感悟人生。[4]教育亦如此, 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实践在生活中找到答案。
参考文献
[1]黄济, 郭齐家.中国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73-77.
[2]陈大超, 韩立君.儒、道教育价值观比较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1994 (5) :60-63.
[3]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122-125.
孔子天命思想与殷周文化传统 篇5
孔子天命思想与殷周文化传统
近年来对于孔子思想的研究已经逐渐由伦理、政治层面上升到形而上的哲学层面,其天命思想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重视.孔子天命思想所具有的多重内涵,与孔子对殷周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有关.孔子继承殷商文化原始宗教之天,对之进行了主体性的改造,使之成为满足主体精神慰藉的.道德情感之天.孔子继承周文化代表民心民意、作为政权转移依据的政治化的天,对之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个体道德的依据.孔子的天命思想相对于殷周文化传统凸现了人在道德领域的自由,但由于脱离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天命又成为决定人事成败、带有宿命论色彩的消极因素.
作 者:成云雷 作者单位:南通师范学院,法政经管系,江苏,南通,226007刊 名: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TO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SHIPPING COLLEGE年,卷(期):1(1)分类号:B222.2关键词:孔子 天命 殷文化 周文化
传统思想文化教育 篇6
关键词: 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109-02
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的概述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富资源。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为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化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其关系
根据文献分析,大多数研究者从自己的角度对“传统文化”作出了不同的理解,而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学者基本承认,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专家学者、仁人志士有很多学说。山东科技大学文法系卢秀华副教在他的论文《论中国传统与现代化》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概括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知行合一观、重视人的精神生活、有爱国主义精神、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的有机统一。张岱年先生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概括为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四个方面。李菁则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历史所提供的条件,创建、改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2]不同的学者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侧重点不一样。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指的是以儒家政治伦理文化为核心的、体现在观念形态的哲学体系中的多元动态的文化系统。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十七大以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得到了很好的重视。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不仅仅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一个国家成为文化强国的重要标志。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观教育和道德观教育等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 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而优秀的精神内容,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发挥积极的作用。
传统文化的特点:不同的学者对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三种看法:一是四元说即相对统一性、连续性、多元统一性、局限性的有机结合;二是二元说即伦理政治型文化与双重性的结合;三是多元说即统一性与多样性、连续性和变革性、独立性和融通性相结合。
三、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
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 张祥浩、石开斌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3 ]突出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一部分学者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阐述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李波、赵丽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途径》指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有利于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教育,增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贯彻党的文化政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曲江滨、张薇在《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中指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弘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需要。[4]另一部分学者以大学生为主体论述了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孙岳鹏、罗斌指出,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许多内容和方法。[5]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将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能起到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实现大学文化传承使命、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性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有利于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刘淑兰在《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境界,有助于增强爱国情感,提高民族凝聚力。可见不同研究者已经从不同角度就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作出了比较深入的概括。
四、 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源出现代, 但是中国古代具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悠久传统。通常称为教化。虽然古代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学科 , 但也有对人们思想形成规律和思想教育规律的探讨 ,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目标、内容、原则方法、措施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问题 。因此 ,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均有借鉴意义 。
五、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实现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将其理论课程的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充分的挖掘,并进入深度的融合才能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讨论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结合的途径,是很多学者研究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付秀荣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探析》中指出通过理念更新,内容对接,载体创新,理性批判等路径来实现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李波 、赵丽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途径》中指出通过充实教学内容, 加强教师的知识储备与人文素养,更新教学观念,利用新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组织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创造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等路径来实现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刘可则强调四种“转变”实现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要实现由经验型方法向科学型方法转变,实现灌输型方法向交流型方法转变,实现多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工作方式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6]贾钢涛提出实现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准入门槛,打造优秀教师队伍;精心编写课程教材,改进教学方法 ; 培育有利于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校园氛围;兼顾差异性,凸显育人目标多样化。[7]我认为鉴于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设置相融合,在提高师质队伍的同时,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第二课堂相融合,让学生懂得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自觉践行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美德,从而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六、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理论意义重大,也取得了一些丰富的成就,但是离我们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存在着以下问题:
曹宇嫦在《论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契合》认为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教师的文化自觉意识不够;教材更新完善慢;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积极有效的继承。[8 ]路飞飞、杜瑞平在《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途径》中认为高校课程结构单一;专业课程与人文教育结合不突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强;初文杰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存在:道德化与功利性的冲突,整体性与个体性的冲突;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冲突。现代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反思,积极应对因新旧冲突形成的对传统文化的挑战。我认为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最大问题在于两者之间没有找到真正的切入点,没有真正的切实体会到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和文化背景,也没有看到教育者的能力水平以及其应有的态度。
造成以下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多元文化的冲击;二是传统文化饱受批判而弱化;三是网络的全面渗透;师资队伍质量有待提高。还有的学者认为高等学校自身发展过程中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忽视;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影响;封建残余思想的侵蚀。
七、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探讨
针对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来提高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程度,为此学者们进行了多视角的研究。
曹宇嫦在《论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契合》通过提高教师的文化自觉,完善更新教材的实现程度,积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路飞飞、杜瑞平在《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途径》中通过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建立有效的人文教育机制、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来推进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王 萱《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认为重视传统文化内化及其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吕 莹在《重续传统文化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9 ]还有学者认为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建设平台、完善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内容、完善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机制,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等。
八、目前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的展望
总的来说,学界对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还是比较全面深刻的,但是个人认为目前的研究还有以下的不足:
(一) 研究不足。
1. 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目前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泛论、空论、重复论述的比例较大,主要集中在高校、学生、企业这几个群体,对其它主体研究的比较少,如“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与构建”等,选题比较空泛,观点雷同的不少,有深刻见解的倒是很少。研究者可以就其中一个比较深入的观点进行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力求把一个问题讲清楚,层层推进,不能贪多贪全。
2. 在研究数量上空论、重复、泛论的论述数量占很大的比重。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历史脉络大概是: 1990 年以前为孕育时期,研究文献开始出现,数量较少; 1991 — 2004 年为探索时期,文献数量开始增多,但幅度不大; 2005 — 20124年为快速发展时期,文献数量明显增多,且增速较快,并呈上升趋势。2015年呈下降趋势。论文方面,文献来源刊物总体层次不高,核心期刊较少。检索来源也主要集中于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博硕论文数据库。期刊类型主要是大学学报,在搜索到的排在前 10 位的期刊来源中,大学学报占了4 个,占总数的 40%。
(二)研究展望。
推进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使其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是当前面对的艰巨任务和前沿课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加强研究。
1. 在研究内容上,集中一个问题,深入思考。一是对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切记泛泛而谈。二是从这一特点出发,深化、细化其研究要素。三是加强实证性研究,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鼓励研究者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已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2. 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上强调多学科的交融。不仅要吸收古代各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而且要在其基础上更多的采用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传播学、信息技术学等多学科的视角比较研究,填补空白,突破盲点,丰富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厚度,使之成为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陈万柏,张耀灿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M ] .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 李菁 . 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粹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J ]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 16 )
[3] 张祥浩,石开斌 .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J ]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 5 ) .
[4] 曲江滨 , 张薇 . 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 J ]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 ( 1 )
[5] 孙岳鹏,浅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J ].中国西部科技。2011(4)
[6] 顾友仁 .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M ] .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11.
[7] 王威威 .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方向[ J ] .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 4 )
[8] 陈卫平.“国学热” 与当代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J] . 学术界, 2007(6):110.
赵宏瑞.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J ] .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2 ) .
传统思想文化教育 篇7
关键词:奥林匹克运动,教育思想,契合
《奥林匹克宪章》中明确提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相融合、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以此定义为逻辑出发点,我们可以看出奥林匹克运动旨在通过体育、文化、教育三者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和相关人文精神的教化与传递。中国虽然未曾形成过像古希腊时的竞技体育,但从早先时期开始,体育就是一种教育文化。儒家文化的鼻祖、孔子的教育人才标准就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他所提倡的六艺,礼、乐、书、数、射、御,既有德育的方面,也有智育和体育的方面;既有科学教育,也有人文教育,是融合在一起的泛教育。因此奥林匹克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之间存在着基于“人文”与“和谐”之上的一些教育理念的契合。
1 追求和谐
奥林匹克运动对和谐的追求,首先体现为对人的身心发展一致的追求,这与中国传统教育培养“形神合一”的“人”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从一开始,顾拜旦就确定了现代奥林匹克主义最基本的原则: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体育与竞技的目标不是要造出健壮的“人形动物”,而是要培养和造就身心协调发展的、完整而健康的现代人格。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体育与竞技,就是因为它拥有奥林匹克精神,而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它号召人们在奥林匹克的圣火下,参加体育运动以获得身体的健康与娱乐,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运动要使人的精神、道德、思想及意志品质得到全面的提高,成为顾拜旦所说的兼具宗教精神、精英素质及骑士风度的杰出人物和一代新人。然后再以个人为起点,进而延伸到社会,最后扩展到整个世界,以体育运动和竞技比赛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消除各种政治经济利益的矛盾,尊重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减少宗教信仰的冲突,从而实现为建立一个友好互助、和平美好世界的伟大理想。这是符合全人类理想的更高层次的和谐,是奥林匹克教育思想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
和谐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想和政治智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教育,其和谐教育思想可以说源远流长,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同样悠久和灿烂。中国古代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论。这个观念滥觞于我国最古老的一部文化典籍———《周易》。其基本思想是天道与人道必须和谐统一;二是和合论。“和合”是我国独创的一种哲学观念、文化观念。所谓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形相、无形相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变化过程中诸多形相、无形相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和合论的基本精神,就是在处理事物内部或外部的关系时,都必须保持和谐、协和。[1]其中和合论中又包含有部分的天人合一论的内容。这种观念体现在教育上,就是教育要促使人获得全面的、和谐的发展。总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表现为个人“形神合一”的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表现为人际关系的“贵和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即社会生活的和谐),表现为个人与外部世界的“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其又是以“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为起点的,进而推广到“人与人的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孔子在教授射、御等课程时,就大力推崇人不但要有勇力,更该内外兼修,文武兼备,须在修身养性、怡情铸志上下功夫,强调“勇而无礼,则乱”(论语·泰伯),“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如果说儒家是从道德的“礼”的角度追求个人的发展而达到“形神合一”的话,那么道家则着重于精神修炼的领域。道家认为,形神关系是阴阳对立统一法则在生命观上的体现,在阴阳互动中求得和谐与平衡,使精神与形体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形神合一”,庄子就提出了“神将守形,形乃长生”的重要思想。在个人“形神合一”而“修身”的基础上,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希望人和人能够和睦相守、人和自然能够相互顺应,最终达到和谐统一的最高境界“大同理想”、“天人合一”。[2]
孔子以后,历代不少思想家、教育家都持和谐教育思想,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发展。近代大教育家蔡元培在1912年的《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就提出了五育并重、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所谓五育即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世界观和美育。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完全是以人格教育为中心的。这种完全人格即通过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来培养。此外陶行知的手脑结合主张,也都寓有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3]追求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最高理念。
2 追求超越
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更高、更快、更强”,集中地体现了顽强拼搏和锐意进取的超越精神,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灵魂,也是人类挖掘和发挥自身的潜能,超越自我、战胜自我,追求自我完善的真实写照。它既召唤运动员在竞技场上面对强手时,要发扬大无畏的精神,敢于拼搏,敢于胜利,也是要求每个人对自己永不满足,不断超越,从而战胜自己,向新的极限发出冲击。如果将这句格言延伸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那就是要鼓励人们在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地创新、奋斗、挑战和超越自我,永远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
中国传统教育中历来是推崇积极奋进和自强不息的,这可以追溯到中国文化最早的代表作《尚书》和《诗经》中,这两部典籍里充满着勤勉稳健、勇猛深沉的前进气息。在《易经·象传》中就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以天体运动无休无止、永远向上的规律,要求人们积极有为,勇于进取。这种思想成就了中国历史上众多勤奋成才的例子,比如孙敬和苏秦的“悬梁刺股”、勾践的“卧薪尝胆”、匡衡的“凿壁借光”等。《论语》中也有一段话描写孔子的为人:“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体现的正是孔子自强不息、一生乐于进取的奋斗精神。孟子也非常重视在艰苦的条件下磨练自己,使自己杰出地成长起来,他认为伟人的成长道路都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日常生活中,中国人从孩童时期就熟悉“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知难而上、励志图强的寓言故事。毛泽东同志更是在艰苦卓绝的年代留下了“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豪言壮语,抒发了人们凭着勇气和智慧战胜困难而感到精神上无比愉快的酣畅之情。自强不息、追求超越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理想人格的根本修为之路,也是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它不但是使奥林匹克运动生命力获得延续的保证,同样也是推动中国社会绵延不断地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
3 崇尚公平
公平原则就是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费厄泼赖”(fair play)精神,奥林匹克运动就是由于坚持了这一原则才为奥林匹克赛场营造了一种民主、公平的比赛氛围,也正是这种精神的引导,才使更多的人有了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机会,它是奥林匹克运动经久不衰、日益壮大的根源性因素之一。顾拜旦曾在《体育颂》中写道:“啊,体育,你就是正义,在你身上体现的是社会生活中追求不到的公平合理,任何人要想超越速度一分一秒,逾越高度一分一厘,取得成功的关键只能是体力和精神融为一体。”《奥林匹克宪章》中的第六条基本原则也规定:“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并按照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赛精神互相理解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从古希腊奥运会开始,在奥运赛场上没有任何身份角色的标识,没有贵贱尊卑之分,不管你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只要是公民,都可以平等地参加奥运会。现代奥运会沿袭了这一神圣的传统,使全世界各族人民冲破了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及种族歧视的藩篱,只要是注册在奥林匹克大家庭里的一员,就可以拥有平等的权利聚集到奥林匹克旗帜下,进行公平竞赛,以实现超越的梦想。
在中国,由于几千年的封建统治造就了根深蒂固的等级制度,让很多人都误以为中国自古就没有公平、公正可言。“三纲五常”的教条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原则与伦理规范形式,严重影响了中国人的公平意识。但是,我们却不能否认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所设想的最理想社会模式就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是谓大同”。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也不乏泛起公平的波浪,从陈涉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无不体现了中国人的公平、公正思想。清朝时期,康有为认为“必天下为公而后可至于太平大同”。他说:“大同之道,至平也,至公也,至仁也,治之至也,虽有善道,无以加此矣”(《大同书》)。在他眼中的“大同社会”是一个人人平等、消除一切等级差别的世界。虽然这种思想带有乌托邦的印记,但表达了对社会平等及公正的憧憬。[4]而孙中山则把“天下为公”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孔子更是早有所言:“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楫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体现的正是一种公平竞争、团结友谊的精神。如果说可圈可数的伟人的公平思想不足以证明的话,那么从制度上来讲,沿用千年的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事件中最能反映公平、公正原则的典型。宋新夫等研究认为:中国科举制度之所以得到封建社会各阶层的政治认同,关键在于科举制度自身的完善一直朝着使所有社会成员都尽量达到一种事实平等的方向而努力,使寒门士子与权贵子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它在形式上标榜“唯才是举”,注重机会均等,强调公正、公平、公开,并保证了程序上的公平。[5]如果说科举制度是“文举”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那么“武举”中也同样闪烁着公平的光芒。武则天在长安二年(702年),首次举行“武举”考试,考试内容为各种射箭技巧,以及马术、负重等等,任何有武术的人都可以参加。出生寒素之家的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正是以武举得胜而起家为军官的,最终成为当时唐皇朝最得力的大将。[6]虽然中国古代的传统体育项目:投壶、围棋、蹴鞠、马球、武术、捶丸、龙舟等传统体育项目没有发展成为奥运会那样的全民性竞技比赛和竞技文化体系,甚至更像是一种陶养性情的手段,但就竞技的性质和规则的内容而言,却也同样体现着公平、公正的现代奥林匹克精神,体现了机会面前,人人均等的公平、公正的原则。
4 鼓励笃行
1908年第4届伦敦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意大利糖果商多兰多·皮特里一直领先,第一个进入了运动场。但不幸的是他已精疲力竭,神志不清,先是跑错方向,后因疲劳过度,几次摔倒在地,但每次他都挣扎爬起,在离终点最后15米处,他又一次倒下了,再没爬起来,在两位医生的搀扶下走到了终点。由于在比赛中借助了他人的力量,皮特里被剥夺了获金牌的资格。但为了表彰他的进取精神,国际奥委会仍然授予了他与冠军一样的一只金杯。之后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举行的一次宗教仪式上,英国大主教彼得有感于那次马拉松比赛说了一句迄今广为传颂的名言:“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他认为与夺取胜利的荣誉相比,顽强进取和拼搏的参与精神更接近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本质。这句话深深感动了在场的顾拜旦,他于是将“重要的是参加,而不是取胜”这句话,确定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口号之一,并从此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广为流传。因此鼓励无数明知无望夺冠,却仍然怀着奥林匹克理想,到奥林匹克赛场来奋力拼搏的运动员们,鼓励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到奥林匹克运动之中,接受奥林匹克主义的洗礼,感受奥林匹克精神的熏陶。
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对于学分为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之意。只有明确目标、坚定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这种“笃行”精神与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参与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人要想在奥林匹克赛场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首先必须拥有奥林匹克情怀和奥林匹克理想,然后参与体育运动,并进行艰苦的运动训练,做到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直至最后走进赛场去超越自己,达到顶峰,可谓奥林匹克之“笃行”精神。
5 结语
诚然,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奥林匹克运动在追求和谐、注重教化、崇尚超越、讲究笃行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共通点。但是奥林匹克运动所蕴涵的教育毕竟源于西方文化,它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滋长的教育思想既有契合,却也有分歧。例如中国儒学尽管十分强调“刚健”、“进取、”、“自强不息”以及“浩然之气”,但这些豪迈风范主要指向人的精神修养,所谓“修身”,实质重在修炼精神、意志和品质,以达到“正心诚意”的境界,然后再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体现的是一种功利性教育思想。而西方人所谓的“修身”是为了给心灵活动提供舞台与空间,在强调肉体发达的同时也强调心灵的充实,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但是文化就是因为有异曲才有同工,有异趣才有审美,正是因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奥林匹克运动中的教育思想有相通之处,才能搭建起彼此交流的平台,而正是因为两者有所差异,才能在冲突中发现彼此的优劣,从而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逐渐走向融合与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的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3]李秀娟.试论中国传统和谐教育思想[J].网络科技时代,2007(4):43-45.
[2]王念龙.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奥林匹克思想的共通性[J].体育科学研究,2003(1):7-9.
[4]陈家群,何崇喜.解读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和谐性[J].贵州体育科技,2008(6):1-3.
[5]宋新夫,陈湘芝.教育公平——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机会均等[J].教学研究,2009(3):17-22.
传统思想文化教育 篇8
但长期以来,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 降低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
其一, 教育模式单一。从中国的历史传统来看, 讲究整齐、美观;横是横, 排是排;注重视觉效果而忽视了实用性。历来的教育多是依靠学校的规章制度维系师生关系, 规范学生行为, 教师借助于学校的规章制度, 让学生无条件地服从他们的安排。端坐教室、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课堂肃静。听从教师的指导与教育, 叫你举手才举手、回答问题时再回答问题。教师在课堂中的权威不容挑战和质疑, 教师把知识讲得透透彻彻、圆圆满满。学生只能回答教师适时提出的问题, 而且, 这些答案几乎都是教师课堂上讲的或者就是课堂上所写的, 复述一遍就正确了。在这种统一模式教学下的教育, 过分注重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共同特点, 而忽视了学生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因此, 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 走向多样化的个性教学就成为必然要求。
其二, 评价体系单一。过去的课堂教学, 集中体现在: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训。数学老师只注重数学, 语文老师只注重语文……, 各科教师只关注自己的学科, 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只能以反复操练和题海战术为主要方法, 各学科之间抢时间, 增加学生课业负担, 同时也增加了心理负担。
在这种评价体系下, 教师不可能注意孩子的兴趣、爱好, 可持续性的发展, 它只可能造成学生畸形的发展, 其危害是相当大的, 它不仅造成学生读成书呆子, 更导致民族整体能力和思考力的下降, 还导致整体竞争力的下降。与世无争, “你好、我好、大家好”。所以教育行政部门要改变评价体系, 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 寓教于乐, 学生才能愿学, 乐学, 勤奋好学, 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为构建和谐社会, 保障社会主义持续稳定发展, 把学生培养成有一颗“中国心”的综合型人才, 承担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而重大。我们应该深入优化课堂结构, 实施教学改革, 突破传统的以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 在教师的引导下, 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下工夫。为此, 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
一、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积极性, 激发学生求知欲
有人认为, 思想品德学科教材枯燥, 古板单调, 空洞抽象。是学生不愿意学, 教师不愿意教的学科。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教师过于注重理论传授, 忽视以生动事例提高学生的兴趣。丰富生动的具体事例和教材有一定联系。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 求知欲, 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因此教师结合时事政治讲才能激发学生兴趣,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社会主义荣辱观》时, 如果只要求学生会说会背会写, 多数学生不会感兴趣, 总以为这是理论, 跟自己没多大关系。如果教师让学生说说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 哪怕是出租车司机交还钱包、公共汽车上让坐、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为节约能源随手关灯关水等小事情, 等等。经过大家发言, 讨论, 师生一起归纳。让学生认识到, 哪些行为应引以为荣, 哪些行为应引以为耻。也就清清楚楚了。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提高了学习兴趣, 又激发了大家的求知欲望, 学生的思想品德, 行为习惯在潜移黙化中受到感染, 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在幼小的心灵中得到熏淘, 使之受益终身。
二、创设情景, 树立学生主体思想, 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教学成效往往取决于能否增强学生的认知过程,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变“要我学”为“我愿学”, 从而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为此, 在教学中, 创设情景,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 深入浅出, 让事实说话, 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 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复杂的问题简明化, 深刻的问题通俗化。如在学习邻里和睦相处一知识时, 上课后我给学生们讲了一个小故事:昨天我的邻居老张突然跑来找我说:“新搬来的李某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 ”我没开门, 我故作同情他说:“的确可恶, 你没有马上报警?”他说:“没有。我当他是疯子, 继续听我的摇滾曲。”一则小笑话引发了学生们广泛的讨论, 大家说:“明明是他放音乐的声音太大, 影响了邻居休息, 还好意思说别人是疯子。”于是他们列举了发生在邻里之间的许多凡人小事, 通过学生自己的归纳让他们自己明白了与邻居相处, 要互谅互让, 说话、做事要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进而引伸到对邻居的困难要热情帮助。从而明白创建和谐邻里, 和谐小区, 和谐社会要靠每个人从点滴小事做起。
三、理论联系实际, 知行统一, 培养实践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教学的基本原则,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 既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教育目的所决定的, 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客观要求。在教学中精选案例, 以例说法, 同时也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搜集相应事例, 通过讨论、质疑等方法, 做到事理综合,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行统一是思想品德教学的又一个重要原则, 它要求不仅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 并进而转化到自身的实际行动中。笔者认为应充分利用教材中“图片、填空、讨论”等栏目, 如在《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八课《学会拒绝》教学前, 布置学生搞一次社会调查, 收集身边有哪些不良诱惑, 如贪吃零食, 沉迷游戏厅, 厌学, 逃学, 强行向低年级同学索要财物等。因为这些不良诱惑而导致违法犯罪的真人真事, 上课时让他们交流, 加深理解, 明辨是非, 自觉拒绝金钱的诱惑, 游戏网吧的诱惑, 黄、赌、毒与邪教的诱惑。使学生真正做到对一切不良诱惑说“不”这样既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 知识与行动相统一, 又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四、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提高教效果
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一次革命。如多媒体课件, 把抽象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 易于学生接受,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如教学《维护国家统一》时, 播放伊拉克战争的片段使学生对国家主权、领土、政权有了深刻的理解。在教学中除充分利用课程配置的光盘的作用外, 教师还应根据需要自制课件, 教育学生不沾烟酒, 不沉迷网络游戏, 把相应的资料显示在大屏幕上, 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的艺术化, 教学效果最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 篇9
1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
2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传统、继承传统, 这是由文化的传承性所决定的, 因而, 教育必须在以传统为基础的前提下继承传统, 正确认识到历史和传统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导人们怎样做人, 做什么样的人, 是在一定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中, 使受教育者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观点、道德规范和政治准则并内化为自身的观念。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是由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所构成的, 文化的发展具有继承性和延续性, 是一个统一连续的整体, 因而承担着传统文化传承任务的教育必须根植于传统文化, 每个中国人都受着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 他们既接受传统文化也在传播中传统文化。
当代大学生也不例外, 他们是民族的希望, 国家的未来,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正因为他们的思想素质和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有着密切联系, 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要积极地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决不能割裂传统文化。
2、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弘扬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经济和文化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在推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同时也带来了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国家主权等的冲击, 淡化人们的爱国主义观念和国家意识, 混淆视听, 甚至形成错误的三观, 尤其是大学生在多元的文化环境中既能吸收积极的优秀文化的精华, 但也会受到错误的价值观影响, 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不绝, 形成了世界上极具生命力的文化传统, 在民族的生存与延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同时对于外来文化有着极强的包容性和同化力。因而,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我们要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要弘扬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 但是也要学会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才能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3、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要为人民群众和广大党员接受和掌握, 必须要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 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泽东曾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 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因而, 一方面, 马克思要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相结合, 同时, 带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总而言之, 要用马克思主义教育人民群众和广大党员, 要紧跟世界文化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 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 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 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取长补短、完美互补, 形成既承认传统文化的固有性和历史性, 也面向世界的新文化。
2民族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3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塑造认识, 陶冶情操
传统文化是民族前进的航灯、民族发展的动力,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史辉煌灿烂, 汇聚着无数杰出人物的理想追求, 折射着异彩纷呈的人间万象, 洋溢着满腔热血, 既有着“抛头颅洒热血”的壮志凌云, 有着“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的乐观豁达, 又有着“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主义情怀, 还有着“千磨万击还坚韧, 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不屈, 大学生无时无刻不被这些积极向上、至善至美的健康文化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 传统文化的精华培养了既符合时代特性又具有独特个性的价值观、培养了具有民族文化精神的人才, 陶冶了情操, 帮助大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塑造了理想人格。
3有利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应对全球化影响
随着中国加入WTO, 中国正式迈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伴随产生的是文化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 西方社会外来文化对我国带来了巨大冲击把握好了就是机遇, 把握不好就是挑战,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 我们要激励他们的爱国心理和民族感情, 提高明辨是非的眼力;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民族凝聚力, 克服全球化带来的消极影响;要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使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和现代化;要立足本土, 拥抱世界, 以为为主, 为我所用。
4有利于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高效的教育方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国潜移默化地接受外来的道德法律、社会规范, 并升华为自己的道德观念。此时, 我们应该看到, 儒家所提倡的因材施教、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方法, 如果在新时达中、新的环境下, 结合时代特点, 便是值得借鉴和好好利用的教育方法, 也能使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不断提高, 道德水平提升, 发挥道德主体能动性, 用所学的理论指导行为, 知行合一, 成为真正有道德的人。
摘要: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因而, 在思想政治领域要建立社会主义思想体系, 这是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
关键词:传统,礼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赵国英;;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J];文教资料;2006年32期
西藏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篇10
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的, 至今仍然影响着我国的文化是“活”的中国古代文化, 是中华民族传承沿袭的价值观、社会行为模式和道德风俗等深层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发展性和承继性的特点, 它既是历史优秀文化的积淀, 又融入了各个时代的新思想和新血液。同时, 它又是多元的, 包括儒、道、墨、法等各家思想及佛教等宗教文化。经过三千多年的发展和历史的涤荡,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 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型的文化, 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 追求理想人格境界。重学、自省、克己、慎独、存养等修身方法, 对于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具有重要引导和激励作用。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或精神境界, 如“仁者爱人”、“天下为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思想观念和爱国主义的崇高精神追求, 有助于陶冶情操、提升修养、净化心灵, 激发爱国情感和进取精神, 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中国历史上创造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 取得丰富的自然科学成就, 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和艰苦奋斗精神的表征, 是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激发我们奋发图强的不竭动力。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等待我们去发掘、探索, 取其精华, 将之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
(二) 中国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信息化、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 人们受到越来越多的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 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无孔不入, 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诚信缺失、自私自利、奢侈享乐、违法违纪等现象屡见不鲜, 人们的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 道德观日益淡化, 信仰危机和人文精神逐渐失落。传统文化形成和构建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它存在和影响了我国三千多年的历史, 并仍将对我国社会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培养学生的伦理价值, 锻造艺术品位, 丰富精神生活, 扩展眼界认识, 使学生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 有力地对抗西方腐朽堕落思想的侵蚀和渗透。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有力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民主法治教育等内容, 课堂讲述、社会实践、参观考察、社会服务等多种教育形式, 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渠道, 承担着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政治方向, 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调控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内容符合传统文化倡导伦理道德和人文精神主旨, 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 可以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贴近中国传统文化, 激起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兴趣, 让他们自发地去了解、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促进了传统文化的承继和发展。
二、西藏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西藏的传统文化是西藏古代社会和近代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法律思想、伦理道德、审美情趣和宗教信仰的总和, 历史悠久, 以其独特的内容、多彩的形式、神秘的意境、犷犷的风格著称于世,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根植于藏民族的历史土壤, 是藏民族历史上的精神生命。
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需要一大批具有良好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合格人才, 西藏高校正是承担培养西藏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阵地, 思想政治教育是这一艰巨任务顺利完成的有力保障。人才的衡量标准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其中, 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和灵魂。在人才的培养中既要注重能力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培养, 更要注重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养成。西藏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 要在基础薄弱、条件艰苦的高原地区发展经济, 建设现代化, 需要付出成倍的努力和艰辛, 这就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既要有较强的能力素质和文化素质, 又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同时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将西藏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 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西藏的历史理解和民族认同, 增强西藏现代化建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激发他们献身西藏、努力奋斗的决心和斗志。
西藏高校学生位于民族团结和反分裂斗争的前沿, 面临的形式更加复杂多样。大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 明辨是非能力较差, 境内外分裂势力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渗透, 不可避免地会给学生的思想造成混乱。同时, 各种封建残余思想和宗教消极思维也对大学生特别是藏族学生造成负面影响。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自觉反对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思想和行为, 我们既要注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和武装学生, 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 又要在学生的人文修养、道德品质和思想素质上下功夫。将西藏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让学生全面了解和认识西藏优秀传统文化, 自觉抛弃和抵制封建、落后思想和观念。学习西藏传统文化, 了解藏民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 也有助于加深进藏学生与藏族学生的理解和沟通, 促进各民族的相互融合和团结, 在团结的氛围中自觉抵制境内外分裂势力的影响和渗透。
目前, 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并充分论证了可行性, 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给我们将西藏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借鉴。
迟成勇和吴锦旗在《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指出, 要立足现实批判地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 剔除糟粕, 利用大众传媒、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等新媒体,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握正确价值取向, 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和先进文化结合起来。赵刚在《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途径》一文中, 探讨了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提出要明辨“精华”与“糟粕”, 让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让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位一体教学方式。
在西藏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问题上, 教育工作者也展开了研究和探讨。王亮在《论西藏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一文中, 探讨了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指出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并详细阐述了西藏传统文化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方式和途径, 提出开展调查研究, 发掘西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形成一支熟谙西藏传统文化的师资队伍, 从学生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要入手,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 培育具有西藏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
三、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借鉴
西藏传统文化是一个宏大的体系, 千百年来一直支配着藏民族的行为方式和民族情感, 塑造了藏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一) 西藏传统文化重视道德修养, 强调道德践履。西藏传统文化是一种特殊的伦理道德型文化, 非常注重人的道德自觉, 强调通过自身的努力, 追求完美的道德境界, 实现理想人格。藏民族是一个非常讲道德的民族, 在佛教传入西藏社会之前, 藏族就提出一套符合农牧民族特色的较系统的道德规范。佛教文化本质就是一种道德学说。藏传佛教提出了十恶戒律和善行标准十六条, 劝诫人们遵守为善的伦理道德, 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将道德修养作为头等大事。藏民族自觉以大量的世俗道德约束自己, 规范行为, 评价事物, 由此形成了友善、仁慈、公正、谦逊、诚实、自尊、知耻等道德品质, 除去其中宗教的因素, 这种伦理道德文化在普遍缺乏道德修养的现代社会非常重要, 值得大力提倡和发扬。
(二) 西藏传统文化倡导的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自强不息、勤俭朴素的奋斗精神和乐观开朗的民族性格正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必备的品格。西藏高原自然条件恶劣, 生产力极为低下, 生活在这里的藏族人民自强不息, 锲而不舍地与自然困难抗争。生活俭朴是《萨迦格言》和其他藏族文献中倍受推奉的高尚行为, 是藏民族又一大传统美德。在当前西藏经济社会仍然落后的情况下, 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仍需要克服大量的艰难险阻, 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吃苦耐劳、勤俭朴素的美德, 承袭乐观开朗的性格, 使人们面对困境和阻碍能够处之泰然, 积极应对, 不畏难, 不退缩, 对于西藏经济社会建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 西藏社会长期以来形成很多保护环境,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思想, 对于保护西藏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十分重要。藏传佛教倡导众生平等, 尊重和珍惜生命, “不杀生”的宗教禁忌和“放生”的救度精神使人们敬畏自然生命, 素食和饮食禁忌保护了许多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和自然生态, 游牧文化是一种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与生态保护机制, 神山圣湖的禁忌观, 禁止进入神山圣水砍伐、打猎、采集和渔猎, 禁止破坏和污染湖泊和溪水周围的森林、土地和动植物。西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对于我们保护脆弱、独特的高原自然生态, 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 实现生态西藏建设目标意义重大。
(四) 藏民族的人生礼仪文化十分丰富, 形成众多的礼仪规范, 对于礼仪规范普遍缺失的现代社会是一个强力的补充。松赞干布制定的《十六净法》中, 提出孝敬父母、恭敬有德、尊长敬老、诚爱亲友、正直无欺等重要内容, 在此基础上形成和演化了藏族的伦理礼仪习俗。讲究礼仪礼貌, 待人和气、热情周到, 礼让谦恭、尊老爱幼、忠厚诚实、诚信无欺, 日常生活充满细致的礼仪规范, 涵盖饮食、待人接物、日常交往等方方面面。将这些人生礼仪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对于建设礼仪之邦,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培养优良的社会风尚十分重要。
西藏传统文化发端于农牧为主的自然经济土壤, 在藏族社会历史的进程中逐步完善和演进, 其中既存在精华, 也含有糟粕, 但它与西藏的现代化建设并不矛盾。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审视西藏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采取扬弃的原则和辩证的眼光看待和利用西藏传统文化, 使其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光发热。
摘要:西藏优秀传统文化是西藏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 是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和重要组成部分。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化, 对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水平有重要的补充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西藏传统文化,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苏振芳.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2].乔根锁.论藏民族传统文化与西藏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构建[J].西藏研究, 1999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行动研究 篇11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有长达几千年延续不断的教育传统的国家。19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制度传入中国,经过改造,基本上被保留下来。百年来,我国的教育理论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也隐藏着种种危机:教育理论的原创性缺失,教育改革花样翻新,但离创新较远;舶来的概念、理论充斥着教育学的学科领地,而教育学自身基本概念含混、逻辑不清。而且随着“西学东渐”,许多文化典籍逐渐被后代遗忘,年轻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淡漠,更不懂得把其中的思想精华运用到现实的学习、生活中去,在教育研究中妄自菲薄,亦步亦趋,缺乏精神的底子和发展的动力。
1921年,蔡元培先生在美国考察时发表演说指出,理想的教育应包括中国传统的孔墨精神,英之人格教育,德法之专深研究,美之服务社会等。中国古代原创性教育思想成果丰富,影响深远。对其进行梳理、探究,会对当前教育理论创新及本土化提供可资借鉴的传统资源。
二、传统教育思想中的行动研究
近年来,行动研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行动研究理论是引进西方的概念和表述,在推广实施过程中往往“水土不服”而影响效果、效率和吸引力。本文试图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从中国先贤的教育智慧中撷取有关学习实践、行动指导的思想,对当前教师行动研究理论基础作阐述和补充。
1.学问要思辨笃行
孔子从学的角度,将教学过程归结为“学思习行”四个阶段。学是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首先是求知,其次要“多闻”,“多见”,“不耻下问”。思重视独立思考,学习是否善于思索成为孔子衡量学生是否好学善学的标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将“习”作为巩固知识的重要阶段,很重视“时习”,“温故”。孔子指出“行”有三层涵义,其基本涵义是修身,进一步是学习与教人,最高涵义是从政。他将“行”列为四科(文、行、忠、信)之一,指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对“行”的重视是高于“文”的。
孔子“学思习行”的教学理论,为后儒继承和发展,《中庸》把这个过程整理成“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递进的阶段。
“博学”,为学首先要广泛地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之后还要仔细考察、分析、思考,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这是第三阶段。“明辨”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有明确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做任何学问的道理,都蕴涵在这五个要点中。要博学,可是,不要以为学了知识,就是学问,还要审问,要怀疑,要“慎思”。孔子还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卫灵公》)对于一个遇事不问怎么办的人,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认为思考的主动性具体表现在遇到问题时就问“怎么办”,这意味着动脑筋思考问题。然后还要合于逻辑——明辨之。再“笃行之”,好好去实践。这是做学问的方法,也是教师行动研究在计划—行动—反思—再计划这么一个基本过程中需要落实的。做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教师终身学习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及个人思想境界等的提高就能实现了。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自汉至清,中国的官、私学教育始终在发展着。中国古代思想家对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考也在逐步加深。荀子曾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并提出“学至于行而止”。他认为教学是在理性思维(“知”)的参与下,认识主体向外界求知(“聞见”),在实际行动中求知(“行”)的过程。闻、见、知、行各阶段各具作用,从而构成完整的教学过程。
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和最著名的教育家。他边讲学、边著述,师生共同提高教学和学术水平。他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学程序和教育宗旨。所谓“格物致知”,朱熹解释“物”就是“事”,“格物”的过程就是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参与的社会实践愈多,所明的社会之“理”也就愈多。“致知”是让人们不从外界客观事物中获得认识或实践经验,而是让人们通过格物、穷理,从内心出发,达到对天理的透彻认识,最重要的是落实在实践上。另外朱子总结的“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居敬持志、切己体察,更是强调读书不可专就纸上功夫,而应反躬自省,结合自己经验去体会书中的道理。这些思想对我们现在的教与学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以“道”为本,“道”具有崇高的超越价值,教育人以“闻道”“知道”和“悟道”为终极目的,以至于孔子曾言“朝闻道,夕死可矣”。悟“道”的目的不是为了“知”,而是行,在于指导日常生活实践,“道”的意义是实践问题。中国传统教育强调“知行合一”,是思辨性问题,更重要的则是实践性问题。
从古时私塾、学院先生引导研习孔孟之道到现今学校教师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成功的师者都是在教学中研究、研究中教学。可当今也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中小学教师一直被认为只应该是课堂里知识的传播者,生活中做人的引导者,而非研究者。所以大部分教师对于“我”的行动研究,对于自己的问题还缺少自觉的反思、探究的意识和方法,使得行动研究收效甚微。
3.继承古代书院延续千年的优良教育传统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以私人创建为主,也有官方创办的,往往在个别著名学者领导下,积聚大量图书,聚众授徒,基本上属于高等教育范畴,从唐末到清代有1000年的历史。书院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今天研究书院,从中可以学习到很多有用的东西。
书院教学注重讲明义理,躬行实践,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以自学、独立研究为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并倡导学术争辩和学派交流。南宋时期,书院不仅是读书的场所,而且逐渐成为学派活动的基地。如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曾请陆九渊去讲学,陆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章,听众感动有流涕者。师生朝夕相处,关系融洽,大师以“人师”自律,学生则以“醇儒”自策。弟子视师长如父兄,师长视学生如子弟,互学互助,和谐共进,团结和睦,这些特点很值得我们在教师行动研究中学习发扬。
三、寻找现代教育理论的支持,采取不同形式和方法吸收传统教育精华
由于受通史的限制,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散见于各个时期或各个教育家的篇章中,缺乏统一的、单独的、总体的论述。今天的教育如何在吸收外来文化和继承传统并重的基础上求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学习和教学中要身体力行。如通过唱歌游戏、参观历史文化古迹、编排小话剧、观看电影等形式推动读经教育,调动孩子们读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据新加坡《联合早报》2005年4月16日报道:“北京孔庙国学馆除了教孩子学习《三字经》、《论语》等典籍外,还开设古诗新唱、手工剪纸、面塑、经络操和京剧等课程。圣陶实验学校对小学生开设包括圣贤典籍、琴棋书画和武术在内的整套国学课程。一耽学堂部分优秀义工还进入社区家庭一对一地辅导儿童学习典籍。”上海《文汇报》2008年3月21日教育专题报道:“上海市虹口区学校在民族文化艺术教育和培训方面成绩显著。”通过这些活动表明,读经并不一定要“苦读”,读经也可以“趣味盎然”快乐地读。
一个人在面对具体问题时的见识历练、应变能力和创新精神,正是我们当前教育中所忽视、所匮乏的东西。究其原因,就是我们总是将教育教学局限在课本里、教室里,局囿在静态化、模式化的方法中。学生仅是知识的接纳者,而不是知识的利用者、开发者和创造者。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严重脱节,使教育远离了社会,远离了生活。而我国古代的蒙学教材,“三、百、千”等,知识面相当广泛,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所以我们要本着不卑不亢的态度,让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精髓”通过社会这个“大课堂”,渗透到每个炎黄子孙的骨髓中去!挖掘本土化教育体系的历史渊源,为当前教育改革和教育理论创新提供可资借鉴的传统资源,适应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培养更多符合国家建设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一卷,第二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2]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 李世宏.关于“读经”的几点思考:当代教育科学,2006(3)
[4] 王炳照.中国古代书院.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 顾明远.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篇12
关键词:浅析,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从广义来讲是指人类自国家和阶级产生以来的社会实践活动, 狭义来讲, 则特指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教育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 使广大人们群众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从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贡献。而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人们群众, 首先就要让广大人们群众接受和了解马克思主义, 就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使之具有中国的民族特色和形式。可以说, 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当中, 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 是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 且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但西方的理论学说怎样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道难题。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之日起,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1938年, 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论新阶段》这一政治报告中就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 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还指出, 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并通过中国的民族形式变现出来才能实现。后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证明, 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吸收中国的优秀文化, 是其内容更加丰富、充实, 使广大人们群众乐于接受, 才能充分体现鲜活的生命力。过去我们党的领导集体一直在探索和实践, 并取得丰硕成果, 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观点和新思想, 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发展时代特征紧密结合,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断努力已融入中国文化体系, 成为了具有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这些做法不仅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广泛传播, 还有利于人民群众更好地掌握这种理论, 并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当中。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向纵深发展, 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最重要的就是要继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民族的土壤中生长和繁荣起来。只有这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能深入人心,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才能实现。
二、传统文化蕴含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1. 德育至上的重要文化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崇尚道德文化。我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 这是有一定历史根据的, 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沉淀的文化核心就是道德教育。从历史发展文字记载中不难发现, 我国历代圣主明君, 无不推崇道德教育, 古代重要典籍《尚书》就有“克明俊德, 以亲九族”的记载, 说明了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就有以德治天下的风范。春秋战国时期孔孟儒家学派更是将道德思想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标志的“四书”把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内容阐释的淋漓尽致。儒家经典《大学》篇开宗明义说:“大学之道, 在明明道,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其实, 除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提倡德育优先的教育思想外, 历史上的墨、法、道家等学派也认为, 修身养性、道德人格是理想的高尚境界。传统的德育教育思想丰富了中华民族的道德理性, 对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现实的教育意义。孔子的“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的观念以及墨子的“兼相爱”的意识等构成了中华民族团结友善、宽厚兼容的优良传统。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已深刻的深入到了中国人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为人处世的态度当中, 不会简单地因外在的环境的变化而轻易消除。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发挥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优势, 为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有益的帮助。
2.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自古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 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融合, 在自然灾害和外来侵略面前齐心协力, 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民族感情, 是个人或集体对所属国家的一种认同, 并最终转化为整个民族的共同社会心理,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表现为重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大局利益, 维护国家统一和维护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意识。因而它又是一种道德力量, 它对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著名的爱国志士和民族英雄, 如抵御外敌、勇赴国难的戚继光、郑成功;精忠报国的岳飞,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⑥的文天祥。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至今仍具有很强的感召力。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 又有无数的革命先烈在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斗争中前赴后继、勇往直前, 赋予了传统的爱国主义新的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英勇献身的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及延安精神等传统革命精神。加强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的革命精神教育, 有利于弘扬和培育广大人民群众爱国主义精神。
三、传统文化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1. 重视传统文化, 注重传统文化的内化。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几千年的大浪淘沙, 留下了很多“精华”。我国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都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毛泽东认为, 离开了传统文化和思想, 新文化核心思想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邓小平指出:“我国古代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成就, 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伟大作用。”江泽民在弘扬和发展传统思想文化的同时, 特别强调要善于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胡锦涛提出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和“天人合一”理念的当代阐释;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同志更是在多种场合发表讲话, 高度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把传统文化渗透到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思考之中, 使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运用, 促进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结合。广大人民群众要把传统文化内化为自己的价值标准、行为准则仅靠国家政策宣传显然力度不够, 要实现这种内化还需要现实生活中的感悟, 在传统文化的一些节日举行相关活动, 通过各种媒体宣传传统文化, 如最近电视出现的公益广告“人无德不立, 国无德不兴”, 不仅不会让大家感到是一种思想的宣讲, 而且还能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 通过参与相关的活动加强感官上的刺激, 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以我们采取措施要把传统文化重视起来, 实现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2.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 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兴衰变迁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难免有历史时代的局限性, 产生一些不良的思想文化。因此, 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时, 我们还应正视历史时代局限性带来的腐朽思想文化。如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伦理的总纲领的“三纲五常”, 这种重整体、轻个人的价值取向一直根深蒂固, 到现在还对人们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几千年封建社会关系的等级观念是一种腐朽的思想意识, 这种“官位本”的思想仍不同程度的影响着现在的少数党员和领导干部, 给党的事业造成损失。封建专制传统多与民主法制传统, 人治传统已与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格格不入, 法制建设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尽管传统文化中存在糟粕, 但我们应该看到精华时主要的, 糟粕是次要的。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 孕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国民品格。在寻求传统文化中的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我们要充分吸收其积极向上的文化, 同时要抛弃腐朽落后的文化。只有做到“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才能使传统文化更好地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3. 把握时代脉络, 实现传统文化的和谐健康发展。
任何一种理论和思想要保持永久的青春与活力, 都必须与时代特征相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也不例外。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了传统文化的独特资源优势和引导作用, 这种优势的发挥得益于我们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资源的批判继承、创造性运用起来。当今全球化时代下的文化是多样性的、又是相互联系, 相互映衬的。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这就要求文化也必须实行开放, 民族文化要在开放的世界文化中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 就必须借鉴和吸收国外优秀的文化, 这样才能保持民族文化的时代特征,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时代特征的结合。
总之, 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中国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积极向上的因素, 将优秀传统文化成果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万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顾仁友.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11.
[3]张祥浩, 石开斌.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9) .
【传统思想文化教育】推荐阅读: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07-18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01-06
传统文化思想政治01-10
专题十八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08-27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2-27
对儒家传统的思想考古--读《先秦儒家仁学文化研究》06-06
传统管理思想07-07
传统儒家思想08-02
传统外交思想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