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审美思想内涵

2024-09-20

传统审美思想内涵(通用4篇)

传统审美思想内涵 篇1

吴昌硕是中国近现代海上画派的一位代表性的人物。他开创了雄强霸悍, 奔放灿烂的大写意花鸟画的新面貌, 获得世人“雅俗共赏”的称誉。吴昌硕的绘画艺术思想中非常注重“气”, 在他的画语和题跋中经常提到关于“气”的内容, 如“作画时须凭一股气”、“梦痕诗人养浩气, 道我笔气齐幽燕”, 等等。正是这种独特的“以气入画”的绘画思想陶铸出了他气势磅礴、生机勃发的绘画艺术面貌。后人也多以与气有关的审美内容来品评吴昌硕的作品。

本文着重在气势、气脉、气象这三大气之审美范畴里探讨吴昌硕“以气入画”思想中包蕴的美学特征, 挖掘构成他博大精深的绘画艺术风格的要点和规律, 进而揭示其背后蕴藏的丰富精神内涵。

一、雄强豪迈的气势

在中国的传统美学观念中气势是指由气与势的有机结合而产生的动态感, 它常被人们用于概括宇宙生命中展现出来的流动与勃发的状态。清代曾国藩说:“大体阳刚者气势浩瀚, 阴柔者韵味深美。”由此可见气势审美偏向于外显, 具有阳刚和流动的特征。

吴昌硕在他的绘画实践中非常注重气势的彰显, 这是他“以气入画”思想的一个鲜明的表现。现代名家潘天寿曾评价道:“昌硕先生不论对诗、书、治、印等等, 都以气势为主。”气势在吴昌硕的画面中主要体现在章法布局上。吴昌硕在经营构图时善于将物象摆布呈多种倾斜交错的走向来营造出动感强烈的气势。如他画的牡丹、梅花或秋桃等植物, 无论是横幅竖幅, 从画幅边角出枝后便拉开架势, 枝干有意向左右两侧高下攲斜地分散开来, 枝与叶又纵横交叠, 缤纷错落, 整体呈现出一种临风飞舞的动势。有时他又喜欢于枝叶后边穿插挺立而出一两根老干, 扭曲盘旋直冲云霄, 呈现出一种升腾的磅礴之气, 巍峨惊人。

此外吴昌硕绘画中的那股奔放勃发的气势也得益于他将强悍的金石之气灌注于笔墨之中。吴昌硕亦擅长以书法笔意入画, 他毕生深究《石鼓文》, 从那些古朴苍茫的金石铭文中领会到了一种雄强朴厚的力感。作画时他将这种力感涵化于笔迹之中, 力量的灌注使得笔下的线条墨色皆有向四周延伸扩展的外溢之态, 可谓入木三分又活脱于纸上, 令画中的花花草草焕发出遒劲激昂的神采。吴昌硕戏称他画的竹子如“明月满地金错刀”, 就是以金石之气入画, 用笔如凿似刻, 充分展示出他用笔力能扛鼎的气概和雄放豪迈的气势。

在气之审美中气势的实质是由生命内含的气力、力度构成的一种美感。对于吴昌硕来说, 作画的过程是“我演秃笔作粗画, 欲宣郁勃开心胸”。目的是将主体要表达的情意熔铸到所描绘的景物之中, 是精神物态化的呈现。吴昌硕在以强悍的笔力彰显画面气势的同时, 力量的渗入恰好又强化了主体精神的传达, 给气势增添了审美的厚度与张力。所以他的画中那股雄强霸悍的气势在令观者惊叹之余, 又能带给人一种余味深永的感受。

二、高逸旷达的气韵

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气韵的内涵来源于宇宙万物呈现出来的生机与活力, 是气的运化达到的一种和谐状态的体现。在艺术作品里它既是客观对象的精神表现, 又是画家人格性灵的产物。追求气韵生动也是吴昌硕“以气入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观赏吴昌硕的绘画作品, 总让人感到画面生气勃勃, 余韵悠长。联系他的绘画思想可以看出吴昌硕在画面中力求雄强豪迈的气势的同时, 也意图营造出一种清脱高逸的韵味。

吴昌硕题有许多赞美梅花的诗句如:“瘦蛟舞腕下, 清气入五脏”、“一枝清气满乾坤, 玉骨冰肌绝点尘”、“自笑春风笔底温, 尚留清气满乾坤”, 等等, 也画过不少表现荷花题材的“乾坤清气图”, 在诗画的内容中都提及了清气, 流露出他对清逸之美的崇尚。清气能够营造出审美意境中的一种明静脱俗的境界, 这种洒脱高逸的精神追求深寓在吴昌硕那高洁自负、遗世独立的文人情怀里, 并且凭借他那灵妙纵发的笔墨将之浑化为一股清逸之气溢于纸上。北宋郭若虚论气韵说:“凡画, 气韵本乎游心, 神采生于用笔。用笔之难, 断可识矣。……乃是自始至终, 笔有朝揖, 连绵相属, 气脉不断。所以意存笔先, 笔周意内, 画尽意在, 像应神全。”意指善于用笔的画家, 必先于心中生成一个完备的意象, 待思路圆熟后下笔时才能做到心手相融, 连绵贯通, 生发出活泼生动的气质神采。吴昌硕的“以气入画”, 目的是抒发胸中的理想情志, 其中就蕴含了他向往高蹈远引的出世志趣。他有诗句形容创作时的这种心境:“捐除喜怒去芥蒂, 逸气勃勃生襟胸。时作古篆寄遐想, 雄浑秀整羞弥缝”。吴昌硕在创作构思时是以高逸洒脱之气熔铸出心中花卉蔬果的意象。他画这类题材, 不求形似而心意了然, 重在称颂品节情操, 讴歌心灵的升华。所以画中的物象自然洋溢着一股热烈又雅逸的韵味。他作画用笔不受物形细节的干扰, 以畅神达意为依归。那纵横恣肆的笔意好似一颗自由的心灵在抒发和倾诉无尽的情思, 深合老庄美学思想所推崇的大朴不雕, 闲放旷达之美。不仅以酣畅抒情的笔墨赋予了画面枝繁叶茂的自然生韵, 更引导观者去品味他心中寓藏的高逸精神。

三、磅礴浩大的气象

气象在气之审美中是一个偏于宏观的概念, 常被用来概指艺术作品呈现出来的一种博大深沉、浩瀚旷远的精神感受。清代文学家张谦宜评诗云:“‘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十字写尽湖势, 气象甚大。”作品里的这种博大浩瀚之气的构成来自于作者独一无二的历史人生经历和对人格精神境界的深刻体悟。

吴昌硕这一生经受的社会动荡和时代变迁对他的绘画气象建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晚清处在一个民族灾难深重、人民饱受战乱和屈辱之苦的时期, 西方列强在古老的华夏领土上肆意掠夺的同时也为中华民族开启了一扇求新图变的窗口。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振衰起弊, 革新求变的民族期盼成为了鲜明的时代精神象征, 这种精神自然也烙印在了吴昌硕的绘画风格中。身处乱世的吴昌硕坚持以独立的艺术视野和强烈的精神追问来弘扬一种崇高伟岸的情怀, 在雄健浑厚的笔墨图示中拓展出苍茫而宏大的绘画气象。从他的诗句“海内谷不熟, 谁绘流民图” (《题饥看天图》) , “愿彼苍天顾穷民, 阳和煦物万物生” (《苦寒吟》) 可以看出吴昌硕的内心在秉持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遗世独立的人格操守的同时, 又饱含了对苍生的悲悯之情和炽烈的宏道担当精神。这种崇高而丰饶的生命哲学使吴昌硕的绘画风格从真正意义上摆脱了幽闭在古人枷锁里轻吟浅唱的形式, 创造出一种热烈奔放、率真勃发的艺术面貌一扫明清画风遗留的柔弱单薄之弊。他的画面在浓墨重彩里辉映出欣欣向荣的气息, 从凝重深层中迸发出一股不受茧缚、锐意进取的精神。看他作于1898年的《崖兰图》, 在崖壁陡峭处有数丛幽兰倒拔而出, 以枯笔重墨扫出的兰叶苍劲浑厚, 傲然挺立于峭壁边缘。画面下方云雾中一轮霜月若隐若现, 营造出凄迷的气氛。配上题跋“叶萧萧, 歌楚骚, 鼓素琴, 霜月高”气象浩瀚旷远。那画中之兰已不再是传统文人孤芳自赏的象征, 而让人联想到了身处苍凉瘠茫之地的画家仍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在倾诉家国之思, 以凛然的浩气叩响着灵魂的正声。

吴昌硕的艺术思考与实践始终贯穿在中国跌宕起伏的大历史环境中。在他经历了世事的洗刷, 领受了人生的历练之后, 将他理解和呼吸的历史气息融入画面中, 又以伟大的人性之光去洞开笔墨的底蕴, 用挥毫大写的方式诠释着对生死大道、对民族命运恢宏而又纵深的观照。可以说吴昌硕“以气入画”思想中蕴藉的气象, 是凝聚了一个时代风云变幻的印记, 是勇于拓宽前路、变法革新的精神张力, 是倾注了生命本质中美与善光辉的大气象。

结语

吴昌硕“以气入画”的美学思想蕴含深远。它的形成既是吴昌硕的性情涵养与人格历练的集成, 又是他对于传统艺术广参博涉、孜孜以求的结果, 既能深通古法之妙, 又能解画学玄旨。他的“以气入画”注重的是在创作时抒发内心的豪迈之气、高逸之气以及人文正气, 通过他独到的浓墨重笔去演绎着自身心胸的诗意扩张和人生境界的哲学追寻。在传统文人画的基础上自辟汀畦, 追求中国画的现代形态, 最终构成了其大气健朗、雄浑朴茂的大写意花卉画风, 并引导观众去体验其中绽放的人性光辉之美。

参考文献

[1]边平恕《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吴昌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

[2]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

中国画审美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篇2

1.中国哲学与中国画学之间的关系

中国哲学与中国画学的发展和进步, 始终保持高度一致的步调,并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辅助,两者在精神内涵和本质追求上是一致的, 中国哲学对于中国画学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1.1中国哲学是中国画学的根源

中国哲学是中国画学的根源,在中国哲学这片沃土上,中国画学得以迅速发展和进步。从中国画学理论不断健全的阶段看,哲学思想是画学理论的起点。如先秦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依照仁游艺的理念,就被后期画学作为美学的基本理念,大巧若拙的思想成为中国画学的艺术理论内容。简单来讲,中国哲学对中国画学的影响是从根源上开始的。到后期中国画学受到玄学思想的影响,使得山水画走向独立,为中国画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1.2中国哲学是中国画学的灵魂

中国哲学有艺术性的特点,其形成的中国艺术精神,使得中国哲学以深入画作生命和灵魂的方式影响我们的审美。哲学重视人生境界的提升,强调人的生命精神,将实现天人合一作为最高的境界, 在思维上强调整体外在形式和心灵体悟之间的融合。在这样的哲学特性的影响下,中国画学以体现中国哲学思想为追求,希望将深奥的哲学思想活用在绘画创造上,实践证明无论是审美观念,还是审美判断标准,或者是审美趣味,都可以看到中国哲学的影子,这充分证明中国哲学已经融入中国画学的血液中,成为引导画学审美理念、理想和品格的源泉,成为塑造文人群体文化品格的审美趣味。

2.传统哲学视角下中国画的审美原则

哲学追求的是天人合一,这与画学要求绘画有意境,而意境要求画家的情感和自然美景之间高度统一。从传统哲学的视角审视中国画的哲学思想,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1坚持情境交融的审美原则

情境交融是创造和生发意境的重要方式,不同于简单地对于自然景物进行绘画,还需要将主观情愫融入其中,使得景物和情感自然融合,以展现中国画的哲学思维,这代表的是主体和客体实现完全融合。更深一层次的含义,是情感和景物相互生发,简单讲就是景生情,情生景,以自然的绘画手法创作,借助画家的手将自然的情愫表现出来,这是情境交融的最高追求。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创作者就要积极观察大自然,使得主观情思物化, 并且使得客观景物主体化, 假设景物有自己的情感,如同对待人一样对待景物,就可以真正情境交融。

2.2坚持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

虚实相生同样是绘画中进行意境创设的重要途径。在哲学思想中有无和虚实的理念,就这样被融入绘画创作中。以虚带实,以实带虚,使得虚和实之间形成亲密无间的关系。如在宋代化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实际景物和虚幻景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交融,很好地展现哲学中的阴阳观点。具体来讲,在传统画学中虚实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笔墨的虚实相生;其二,遵循笔墨为实,空白为虚的原则,出现留白手法;其三,画内作为实,画外为虚;其四,从审美境界和审美理想的角度看,将自然景观看做为实,将功名利禄看做为虚。

2.3坚持动静相成的审美原则

中国哲学中有很多关于动静的理论, 认为两者应该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将这样的理论运用到绘画上,要求动静相成。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方面探析:其一,从艺术表现方法看,动与静之间的融合,可以展现出绘画的动态性;其二,从绘画作品内意境的宁静和灵动展现;其三,从创作主体内心心灵虚境和跃动的角度展现。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动与静是相对的,画家要有虚静的心胸,才能掌握动静相成的规律,由此更好地展现审美情趣。

3.发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中国画审美方面的效能

审美应该符合当前社会的审美观, 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局势保持吻合,并且在传统文化中找到养分,以促进传统哲学思想与中国画审美之间的充分融合。具体来讲,应该积极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其一,高度重视传统哲学思想与中国画审美之间关系研究,树立哲学影响绘画的基本理念,正视中国传统哲学对于中国画的影响, 积极了解更多的关于此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其二,找到中国画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根源,将其作为审美的依据和标准,实现对于中国画的深层次理解;其三,在展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中国化审美方面效能的时候,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融合, 使得传统哲学思想成为我们开展绘画实践的理论指导。

4.结 语

传统审美思想内涵 篇3

一、以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浅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富强, 一个国家的富强, 可以理解为国富国强、民富民强、国富民强、民富国强, 这四者具有相融同一性的统一关系, 与民困国穷、国贫民弱、国弊民穷相对。民作为国土之上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 与国具有从属关系, 若究其两者的辩证关系, 实现国富国强的目标, 前提在于国富民强向民富国强过渡, 进而往国与民皆富强的方向行进的过程。中国古籍关于国富民强的众多描述, 反映出不同时代对安邦治国的基本要求。西汉桓宽的《盐铁论》记述了汉武帝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的一场大辩论盐铁会议:外设百倍之利, 收山泽之税, 国富民强, 器械完饰, 蓄积有余。贤士求请国家通过中央推行的各项政策 (宏观调控) 稳定国家经济运行, 以达国家富强之目的[1]。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民富国强, 众安道泰。”[2]可见富民是安国的首要任务与根本宗旨, 这也总结出了强国必先富民的道理。

民主, 自1919年中国人迎来了“德先生”和“赛先生” (democracy和science) 起, 我们就认为民主是西方远道而来的朋友。如果究其民主的词义来思考, 在《孟子·尽心下》中, 孟子曰:“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3]该思想早已在中国生根。《荀子·王制篇》:“庶人安政, 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 舟也;庶人者, 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4]除此之外, 毛泽东在光复新军五十标参军时曾谈到体现民主之共和的出处问题———周厉王之乱, 召公周公二相共同行政, 号曰“共和”, 其引申涵义:国家大事, 大家商量着来。

文明, 相对于野蛮而言, 指社会的进步状态。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国家。自《易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5]起, “文明”一词就出现在汉语里。国人对“文明”一词的理解是多方面的, 如文采光明、文德辉耀、文治教化、文教昌明、合于人道、社会发展的良好状态等。汉焦赣《易林·节之颐》:“文明之世, 销锋铸镝。”[6]谓文教昌明之意, 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 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 照临四方曰明。”[7]经纬为条理之意, 经天纬地视为“幅度”, 有天道地律之意, 至于“四方”, 中国自古有上下四方曰宇的说法, 所以“四方”视为空间, “照临四方”承上而言, 即为天道地律辐射九垓之域。

和谐, 是矛盾各要素间共融消解, 表现在同一性与统一性间最优化的状态。老子在道德经中有云: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声音相和, 前后相随。这是对对立事物辩证统一最为贴切的描述, 当事物的辩证统一走向整体融合、相生相长时, 是为和谐。“和谐”如水“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和谐状态如水之包容, 如水之随形, 如水之柔以无从攻之。

二、以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浅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自由, 我们通常理解的自由是人们可以成为自己的主人, 不受阻碍地支配自己的意志。西方很早就在谈自由, 在我们看来, “自由”一词似乎是一个舶来品, 但中国对自由一词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史记》:“言贫富自由, 无予夺。”[8]其意为贫富的缘由因个人行为所致, 即贫富是自己造成的。这里的自由偏向于“个人的缘由”之意。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 与人们惯常理解较贴近的“自由”体现于庄子的“游”与“逍遥”, 二者是士之自由意志为己在精神层面上创造的自在世界。杜甫:“出门无所待, 徒步觉自由。”这也体现了自在之意, 东汉郑玄为《礼记·少仪》“请见不请退”作注:“去止不敢自由。”[9]这里则意为行为举止应受到礼仪道德上的约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自由便是在遵循法律、道德、个人意愿三者统一下的自由。

平等, 是人与人在精神上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关系, 享有无差别对待的社会权利与义务, 平等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普遍被哲人提倡。《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有教无类。”[10]《礼记·礼运》大同章, 和康有为《大同书》提出的“人人相亲, 人人平等”[11]的天下大同思想, 都将平等视为社会理想的至高理念。

公正, 即社会公平和正义, 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 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12]。如《荀子·王制》有“公平者, 听之衡也, 中和者, 听之绳也”[13], 公平以认识求平衡。《荀子·儒效》的“不学问, 无正义”[14]恰恰说明正义是在公众有认知学识的情况下才可进而探讨的东西, 所以公平与正义探讨的前提与基础是相同的。《管子·形势》中“天公平而无私, 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 故小大莫不载”[15]。正说明天地之公正没有偏私, 无论善恶美丑、形态微巨、皆无不可覆盖承载。《大学》有云:不偏不倚是为正[16]。其意一目了然, 无需语汇赘释。

法治, 中国春秋时期就有法治的说法, 它与以神权、族权、宗法等级制为核心的礼治, 和以道德规范为核心的德治不同, 是从根本上克服“人治”弊端的政治文明成果。自《管子·明法》“以法治国”到《韩非子·心度》“治民无常, 唯法为治”[17], 法与时转则治, 治与世宜则有功, 这些说法均强调了法治的公正性与客观性。

三、以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浅析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爱国, 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之情, 包括爱自己国家的河山、同胞、文化及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等。晋朝葛洪在《抱朴子·广譬》中提到:“烈士之爱国也如家。”[18]宋代曾巩在《和酬赵宫保致政言怀》之二中指出:“爱国忧民有古风, 米盐亲省尚嫌慵。”[19]这些将有作为之人的爱国风骨展露无遗。

敬业, 是人们尊重自己的学业与事业的端正态度, 也是人们对自己所从行业的一种身心投入和恪尽职守、肯负责任的道德要求。西汉·戴圣《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 三年视敬业乐群。”[20]与宋朝朱熹所说的“专心致志以事其业”, 均表达了这样的态度。

诚信, 是道德范畴内的一种行为规范, 是维系社会健康运行的重要准则, 是衡量人们是否实事求是、言而有信、拾金不昧、表里如一、以诺范行的标准, 是考察人与人之间是否真诚、守信的关系。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是一种美德, 他在《朱子语类》十六卷中提到:“然诚者, 真实无妄, 安得有恶!”[21]其意即为“诚实的人, 真实可靠”。

友善, 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美好的情感关系, 中国古代的“友”指志同道合之人, 善作为友的前提与基础, 是一个人表现出“友”这一外在社会联系的内在引导, 友通过善奠定关系联结。所以, 与人为善是一种利人利己的美德。清代刘开在《问说》中提到, 朋友之交, 至于劝善规过足矣[22]。其意思是说, 朋友之间的交往, 能够规劝其做善事不做恶事即可。《司马光·潜虚》中的“君子相友, 道德以成”[23], 足见“善”可以让和而不同的君子“因善结缘”, 且成为君子交友的共识与纽带, 善与友互为表里, 在观念与行为上构成了主客统一。

传统审美思想内涵 篇4

一、传统“礼”文化及“礼育”思想的精神内涵

中国古代儒家倡导的“礼”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礼育”思想是礼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中国的礼文化传统悠久,起源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之一的儒家文化。儒家以“以政为礼”作为其思想纲领,注重礼仪,将礼仪、礼义、礼制视为纲理伦常、习俗民情及国家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础。对儒家文化而言,孔子、孟子和荀子是其三大代表人物,尤其在礼仪文化的推崇和传播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如孔子在创立儒家学派之初,便将《礼》、《乐》、《诗》、《书》、《易》和《春秋》作为儒学必须具备的六艺,并大力倡导“以礼治国”、“为国以礼”;孟子在孔子“性善论”的基础上,将礼仪意识视为人的一种生来就有的道德观念;荀子则在师承孔子和孟子的基础上,以“性恶论”为其理论依据,提出隆礼至法之说,将礼与法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礼”之学。这种经过荀子“隆礼”和改造的礼,逐步变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2]。在儒学经典方面,《论语》和《礼记》可以视为着重阐述礼仪之道的经典之作,如《论语·季氏篇第十六》所言“不学礼,无以立”,《礼记·经解》所言“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我国传统礼文化将礼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人们都以知礼、循礼为荣,以成为知书达理、文质谦和的君子作为追求的目标[3]。对于违背道德和礼仪的行为,自古以来都是被唾弃和鞭挞的。如《诗经·相鼠》整个诗作即是谴责违礼之人:“……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人而无止,不死何俟?……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寓意一个人要知礼、守礼、行礼。基于这一思想,后世儒家做了更进一步的阐释,如《礼记·典礼上》所云:“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意指假若一个人没有礼仪,则与禽兽并无二致。《诗经》和《礼记》中的这些经典词句,皆向世人传达作为社会上的个人,要知礼行礼,讲究公德,如果没有礼仪甚或违背礼仪,则与禽兽同类,白活于世。“礼”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一方面靠大众对于礼仪规范和礼义礼制的自觉遵守,另一方面靠社会的广泛宣传与教化。就传统儒家文化而言,在古代,其“礼”文化的传承是靠礼育实现的[4]。儒家的礼育思想起源于孔子,其在儒家学派形成之初就将“礼”作为六艺之一的必修课要求弟子们加以研读与修习。其后,同为儒派大家的孟子、荀子等将礼育思想归纳发展,使之日臻完备,最终形成完整的礼育系统。《大戴礼记·保傅》云:“古者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提倡对于民众礼仪方面的教化要从少年青年抓起,正所谓“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二、中华传统礼育思想在高校德育建设中的作用

其实,中华传统文化本就是道德至上的文化,其核心和实质就是德行文化,道德观念已经渗透融合在文化的各个层面,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本就是一体的,因此撇开传统文化而进行的高校德育建设是“无根”的,是没有基础和理论依据的。在中国,德育思想是以社会为本位的,并以“礼”作为核心,强调社会道德规范对人的约束,因此,在高校德育建设中应当借鉴与传承“礼”文化的实质与内涵。然而在当代文化融合及跨文化交流的语境下,各种思想及价值观在校园文化中产生交织与碰撞,优秀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流失,尤其是对一些高校大学生而言,盲目崇外使得他们在思想上逐渐摒弃本国优秀文化,因此,如何正确认识中华传统“礼”文化在当代高校德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使传统“礼”文化在新时代多元文化元素的融合语境中得以顺利传承及发扬是当前高校德育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礼育思想在高校德育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 师德师风方面

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之一。在当代高校,教师应真正深谙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不能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或了解一些但流于表面。因此在高校德育建设中,要加强教师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并以古代“礼育”思想为指导,对于教师在礼义与礼仪方面进行行为规范的制定,使得教师发挥其行为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自身的素养直接影响大学生德育培训的质量,因此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用优秀传统文化武装自己,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2. 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培育方面

科学教育观的奠基人———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指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的目的,因此是教育的最高目的[5]。在教师自身遵循礼义及礼仪的行为规范外,在高校开设专门的“中华传统‘礼’文化”课程或文化讲座能够更直接地向学生传授“礼”文化的精髓,弘扬传统美德,直接作用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和提升,对其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中华的“礼”文化具有较强的社会凝聚和整合功能,“礼”所包含的“和谐”思想与“秩序”思想能够规范社会风俗、稳定社会结构。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育大学生具有“礼”的精神,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并借助大学生这一宣传主体,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礼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完全可以赋予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及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等新的内涵[6]。对高校学生进行礼育培训,能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集体意识,使他们在国家与社会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彰显新一代大学生的责任观念和爱国意识。

3. 大学生自我修养提升及自我成长方面

在高校开展以“礼育”为核心的德育建设,不仅能够提升校园文化的品质和内涵、净化校园环境,对于学生本身来说,使其置身于浓厚的“礼”文化环境中,有助于提高其自身修养并对其自我成长提供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德育建设中,对于大学生进行礼之本(即礼义)的教育,使得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运用传统理论精神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其将来踏入社会做好思想保证;而对于礼之仪(即礼仪)的培养,使得他们具有得体的行为举止,并且在认同和接受礼仪文明的原则和规范的基础上自觉地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实践,并且有意识地体验和总结,从而进一步提高自我修养。

从上述分析看,课堂教育形式是高校礼育培养的重要实现形式,能够促使学生不仅获得礼义及礼仪知识,而且且具有具体的行动意识。但对于高校学生的德育培养,不能仅局限在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还要采用多种途径相结合的方式,如增加社团活动,让学生自己发掘、整理相关的活动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使得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更主动直接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高自身修养;促进互联网和移动智能平台的传播是一种良好的礼育培养途径,将“礼”文化知识和礼育思想内容通过学生喜爱的现代交际和获取信息的途径加以传播,也是一种较直接、高效的实践途径;同时也应该激励大学生参加礼文化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与人交流沟通,体会不同的角色,完善礼仪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值得指出的是,在高校德育建设中,提倡融入中华传统“礼育”思想,不能陷入只讲大道理、应用型不强及呆板空泛的境地,不能“雷声大、雨点小”,要使礼育培养切实落到实处,真正指导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这需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制定切实有效的培育方案,并在教育活动中反复实践、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培养模式,从而使得高校德育建设体系日臻完善。

三、结语

在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指导下,将历史传承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到当代大学文化的建设中,为高校德育提供更有中华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及依托,使得高校德育建设不仅有当代的方针政策作为理论指导,更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作为载体及依托。本文在分析了传统“礼”文化内容及“礼育”思想精神内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中华传统礼育思想在高校德育建设中对于师德师风、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培育及其自我成长、自我修养提升方面的作用,为高校德育建设提供了传承深远的指导思想和切实可行的借鉴途径。

摘要:“礼”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礼育思想是礼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高校德育建设中,选取传统“礼育”思想中的积极部分,并将其与当代大学校园文化相融合,并有效地在德育建设中发挥指导作用,促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关键词:“礼”文化,礼育,高校德育,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卢先明.依托中国传统文化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4).

[2]王斐弘.儒宗正源[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193.

[3]赖换初.儒家礼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求索,2004(2).

[4]刘静.从儒家礼仪角度看影片《王牌特工:特工学院》的绅士文化传递[J].名作欣赏,2016(6).

[5]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60.

[6]徐拯.关于礼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价值探讨[J].高校管理,2011(11).

上一篇:粉喷桩复合地基下一篇:林业学院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