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的内涵(共8篇)
传统艺术的内涵 篇1
“背靠五千年,坚持三面向,顺人知天,以致其性,办出特色,展翅高飞。” ——国家教育
部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华诗词学会诗教委员会主任杨叔子院士题赠学院
依托中国传统文化 提升学生人文素质
“背靠五千年,坚持三面向,顺人知天,以致其性,办出特色,展翅高飞。”——国家教育部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华诗词学会诗教委员会主任杨叔子院士题赠学院
依托中国传统文化 提升学生人文素质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突出职业知识的传授和职业技能的训练无疑是重要的,同时,职业教育也是“成人之道”的教育,职业教育同样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始终要把人格的塑造、职业精神的培养摆在首位。为此,学院提出了“立德为本,致用为宗”的办学理念。基于对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的认识,学院从1998年开始积极倡导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的人文素质教育,并构建了“以诗教为特色,兼容诗书画,并蓄文史哲”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大胆探索,不断开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诗教和艺术品鉴赏为切入口
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将中华诗词教育和古代艺术品鉴赏作为切入口,锐意探索,积极实践,提升当代高职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院的诗教活动起源于1998年的学生诗词创作培训班,迄今诗词培训班已开设了八届,有千余名学生较为系统地学习了传统诗词的欣赏与创作,其中有200余名学生不仅初步学会了诗词创作,还在院内外报刊公开发表了数百首诗词作品。2000年,47名同学的102首作品入选全国《跨世纪中学生诗词选》。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共建的“兴华诗社”被评为2002浙江省高校先进社团。2002年,中华诗词学会在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召开全国首届创建“诗词之乡”和“诗教先进单位”经验交流会,并授予该院全国“诗教先进单位”称号。2005年4月,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教促进中心”在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挂牌成立。推进校园诗教工作的同时,学院又着力实践了传统艺术对高职生文化素养的熏陶、提升工作。中国书画、古陶瓷、玉石金银器物等艺术品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技艺的结晶,其背后深蕴了中华民族数千年传承不息的文化品格,对引导高职生树立民族自信,高扬民族精神,进而珍视生活,热爱专业有着极为积极的持久意义。目前,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专门建立了校内艺术品展示、实训基地,收集、整理了上千件传统工艺品,并予长期陈列、展示。展示厅不仅成了广大师生领略民族文化艺术的现成空间,也成为宣传学院校园文化的独特窗口。
拓展素质教育载体
构建人文课程体系
在诗教探索的基础上,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又提出了构建“兼容诗、书、画,并蓄文、史、哲”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理念,并通过积极策划,组织落实,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人文教育品牌活动:“西湖梦寻”人文之旅,“爱我中华”诗词吟诵晚会,“诗国青春”诗词楹联灯谜会,“江南毓秀”名家书画笔会。这些系列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润物无声,得到全院师生的认可和接受,已经成为该院人文素质教育特色中的优秀品牌。
为进一步推进“兼容诗、书、画,并蓄文、史、哲”人文教育体系的构建,夯实人文教育的课堂基础,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加强了对人文课程体系的建设。除《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外,学院人文科学部已将《书法》、《诗书综合创作》、《艺术欣赏》等十余门课程作为全院性人文类公共选修课,初步构建起符合高职特点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今后,学院人文类课程将采用学分制,学生须修满一定学分的人文类选修课方能毕业。在此基础上,学院始终鼓励广大教师致力于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与实践把“人文知识”真正内化为每个学生的“人文精神”。
社团与讲座相呼应
营造浓厚人文环境
社团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团有兴华诗社、书法协会、美术协会、文学社、合唱团等,其中兴华诗社与书法协会,在社团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出人文素质教育寓教于乐的新形式。兴华诗社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组建的社团,也是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共同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融洽组织。该社团由院领导担任顾问、社长,经常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不仅广受学生欢迎,也吸引了诸多教职员工的参加。兴华诗社的社刊《兴华诗教》(现为《中华诗教》),成了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的补充读物和诗词创作课的辅助教材。书法教育也是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优良人文传统。该院学生曾连获第六、第七两届华东地区物资学校学生书法比赛团体第一名。用学院书法协会会员的笔墨来书写兴华诗社社员的诗词作品并予以展出,可谓珠联璧合,相映成辉。
高品位的高职院校必须努力营造一种科技、文化交融的生机勃勃的学术氛围。针对高职院校相对较弱的人文教育现状,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有计划地邀请了院内外专家学者举行了面向广大师生的系列人文讲座,并提出了响亮的人文讲座口号:以浓厚的人文精神与现代科技对话,以自信的民族传统与西方文化对话,以高远的大学文化与社会生活对话,以广阔的知识视野与专业体系对话。近几年来,学院邀请了国家教育部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教授等20余名文化学术界知名人士分别为广大师生作专题讲座。这些高密度、高层次、高品位的人文讲座一次次掀起了该院师生员工学习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的热潮,极大地促进了学院精神文明建设。
创设文化产业类专业
人文教育创新出新果
在积极营建校园文化的基础上,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积极锐意创新,将文化教育
与专业办学相结合,把传统文化艺术和现代市场经济相融会,成功创设了全国首个“艺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现更名为“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培养了全国首批接受专业化教学的文化市场领域艺术品产业经纪人。目前,首批培养的20余名学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就业前景相当乐观。长期的人文教育实践全面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校园人文氛围浓郁,学生品格和能力普遍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相应增强,有力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正如浙江省教育厅评估专家组在评估结论中所说的:“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崇尚与推广人文素质教育,强调‘做事’与‘做人’的协调统一,初步形成了以诗教为特色,兼容诗、书、画,并蓄文、史、哲的人文教育体系,并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科技文化、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准。”
依托产业创特色,能力本位增实力,素质教育添后劲。学院遵循高职教育的办学规律,全面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结出丰硕的果实。学院社会知名度日益提升,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达到96%以上,招考分数线连续三年位于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去年更是取得全省高职院校文理两个招生分数线第一的好成绩。
传统艺术的内涵 篇2
中国古典家具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在世界上中国古典家具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家具作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使用者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及其感受和观念,在家具设计中坐墩具有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优美的结构特征及典雅的装饰风格。除此之外还体现了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在中国的家具设计是上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在我们现代家具设计中也具有很大的价值。
1、中国传统坐墩概述
坐墩,又称绣墩、鼓墩、凉墩、花鼓墩等,是中国古典凳类家具中常用的且富有个性的坐具。
(1)中国传统坐墩的出现
坐墩是凳子的一种,而凳子的出现和椅子大体同时出现,坐墩不仅用于室内,更常用于室外,石制或瓷制较多,又名“绣墩”,将墩上覆锦绣坐垫,增添华丽。继承宋代藤墩的圆形开光和鼓腔钉蒙皮革的鼓钉的痕迹,也名“鼓墩”。椅子的名称始见于唐代,而椅子的形象则要上溯到汉魏时传人北方的胡床。唐代以后,椅子的使用逐渐增多,椅子的名称也被广泛使用,才从床的品类中分离出来。因此,论及椅、凳和墩的起源,必须从汉魏时的胡床谈起。
(2)中国传统坐墩的发展概况
魏晋时期的坐墩。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之间文化、经济的交流对家具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坐类家具品种的增多,反映垂足坐已渐推广,促进了家具向高型发展。魏晋时流行一种圆墩,形式为两端大、中间细,上下为平面,用为坐具。它虽也是传自外域,但和我国流行的燕笼形状相似。燕笼始自战国时期,最初是用来燕烤衣被等物的,后来扩大到其它用途。
唐五代时期的坐墩。唐五代时期的起居习惯较前已发生很大变化,高型家具开始普及,席地而坐的习俗终于为垂足坐的形式所代替,这种坐具也逐渐定型,至唐五代时期还有使用。唐代中期以后,其它类型的坐具也多了起来。五代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基本襄括了当时家其的所有品种。这时的坐墩又出现了一种两端小中间大的花鼓形式,使用时上面再夜以绣花软垫,名曰“绣墩”。
宋元时期的坐墩。宋代是中国家具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期。首先是垂足而坐的椅、凳、墩等高脚坐具普及,结束几千年来席地坐的习俗;其次是家具结构确立以框架结构为基本形式;其三是家具在室内的布置有了一定的格局。宋代家具正是在继承和探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宋代家具以造型淳朴纤秀、结构合理精细为主要特征。在结构上,壶门结构已被框架结构所代替;出现了坐墩的一种新形式鼓墩。宋代坐墩制作最精,装饰最华丽的当推宋苏汉臣《秋盛戏婴图》中描绘的彩漆坐墩。此后,坐墩的形体逐渐向小巧方面发展,形成各具特点的时代风格。
明清时期的坐墩。坐墩在明消两代也较前代有所发展。明代坐墩在形体上较清代稍大,但和宋元时期的坐墩相比又相对小一些。作法是直接采用木板攒鼓手法,做成两端小、中间大的腰鼓形。两端各雕玄纹和象征固定鼓皮的乳钉,因此又名“花鼓墩”。进人清代,除在造型上较明代为度而显秀雅外,还从圆形派生出海棠式、梅花式、六角式、八角式等多种形式。使用中并根据不同季节使用不同的坐墩。
2、传统坐墩在家具中的重要性及特殊性
在中国古代古典家具不仅仅是生活需求,还代表这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气韵。同时,古典家具有着特殊的存在和意义,不同形态的家具是不同社会地位的象征。中国古代,家具往往是有等级的,地位尊严远高于家居使用中的舒适,不同形式的家具代表着不同等级,各阶级都不可逾越。坐墩作为我国古代家具大家族中的一员,其功能在于,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实用性陈设品,给人以实实在在的舒适和安逸感,而且还能为人们的居住环境增添美的色彩和气息,并与其他家具和谐地融为一体,从一个侧面共同营造了富有独特风韵的东方文化氛围。
二、传统坐墩的艺术特征
坐墩以圆形为多,又多在座面之下,底座之上的两端,雕一道弦纹,在弦纹饿中间,又雕出一排鼓钉,既简单、又有古雅之趣。因此,坐墩也被称作鼓墩。坐墩的造型,有开光和不开光之区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坐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
中国家具发展至唐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它一改六朝前家具的面貌,形成流畅柔美,雍容华贵的唐式家具风格。至五代时,家具造型崇尚简洁无华,朴实大方。这种朴素内在美取代了唐代家具刻意追求繁缛修饰的倾向,为宋式家具风格的形成树立了典范。
宋代坐墩,在结构上,各个构建间大量采用斜角榫、闭口榫等榫结构,较大的平面构建常采用“攒边”做法,不但可以控制木材的收缩,而且还起到装饰作用。此外,重视外形尺寸和结构与人体的关系,工艺严谨,造型优美,使用方便。开启明式家具设计艺术的先河,在宋明设计文化中璀璨而夺目。
明清时期的坐墩为提携方便,有的在腰间两面钉环,或在中间开出西个海棠式透孔。明代坐墩实物传世极少,现只有开光、直棂、瓜棱三种形式。其外在形态具有圆润、构造的精巧、比例的协调。对现代中式坐具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众多的坐墩装饰手法中,我们不得不提及到的就是螺钿绣用于坐墩的装饰上。至少从周代开始,这个螺钿就变成了镶嵌艺术的主要材料,螺钿在装饰上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一种价值取向,因为我们都知道螺钿就是贝壳,而贝壳的原始用途是一种货币。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即使是螺钿的价值地位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但是它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人们对它的使用更多的是建立在一种材料的容易获得,及装饰手法相对简单便捷的基础上,这样就有利于螺钿装饰的坐墩的普及,在加上螺钿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自然色彩,在阳光的照射下能够发出悦目漂亮的光彩。魏晋南北朝以后,豪门、文人都愿意斗富,这样就推动了螺钿镶嵌艺术的发展。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些古装影视作品中,坐墩在卧房中频频出现。
三、传统坐墩中的文化内涵
1、传统坐墩中的“中和为美”
中国传统的造物理念中,根据传统文化思想理论的要求,要求器物“适宜”为美,强调对于度的把握,这个度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我们现在所说的“标准”。一方面达到心理的“审美”要求,一方面要符合客观的物理规律,或者人伦规则。就如坐墩的大小比例都是有一定规律的,要不然太高或者太矮都会影响它在使用时的舒适度。另外“中和唯美的”思想还体现在坐墩的拼接造法上,在拼接的时候由于应用了很多逐段衔夹的造法,这种制造的方法就要求材料的剪裁上面进退有序、取长补短、兼容并蓄。
2、传统坐墩的调和之美
(1)传统坐墩对空间的调和
坐墩在展现艺术美的同时,更是展现出了实用性。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也有描写一段在大观园里品酒吟诗的情境,“林黛玉因不大吃酒,又不吃螃蟹,自令人掇一个绣墩,倚栏杆坐着,拿着钓竿钓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小小坐墩流露出一丝文雅,不仅可以休憩小坐、亦可作为一件美观、雅致的装饰品,有较强的随意性和方便性。
明清坐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更多地体现在儒家、道家思想和礼教观念等方面。各种坐墩造型形态基本都保持着中轴对称的形式,装饰图案也都有着均衡的美感,这些都充分说明明清坐墩蕴含着儒家“中和”思想。
(2)传统坐墩对人际关系的调和
从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受内心世界的影响,同时也受外在条件的制约,而坐墩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对人们来说最有利的一点我觉的是在调节人际关系上,尤其是在古代人们的思想叫现代来说相对保守,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伦理纲常的制约下受到限制,比如说过去在家中会见客人的厅堂所摆放的椅子都是四平八稳,尤其是一些硬木的椅子,质朴而庄重,让人与人之间产生的更多的是尊重与敬畏,这样的椅子在接见宾客的时候固然尚好,即可体现主人的身份地位,又能彰显主人的家事权贵。但是,它不好的一方面就是制约与人之间的亲和感,为了改进这种缺点,坐墩就受到了人们的推崇,因为坐墩相对其他的椅凳来说体积娇小易于搬动,外形优雅受人喜爱,而最突出的是它不像一般的椅子都有一定的围和面这样若是很多人在一起相互交流的时候就限制的人身体的转向灵活度,但坐墩就不同人可以自由的转向任何一个面儿不受限制。所以不论是在房间中还是在庭院里人们都倾向于排放一些坐墩来作为日常休息的用具。另外在与家人用餐聚会时也喜欢用坐墩。
四、传统坐墩的再设计
在现代家居的不同空间中常见坐墩的身影,它既可以被用作边桌、茶几等当做空间的补足,也可以因为丰富的造型、颜色而成为空间的完美装饰,甚至以特殊的材质造型来为你的户外时光增添乐趣。
不论是休息区、卧室中还是庭院里我们都可以见到坐墩的身影。但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坐墩较传统的不论是在材质上还是在造型上都有很大不同。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工艺新材料的介入坐墩也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在材质上,人们除了继承传统的木制、陶瓷的坐墩,还运用了一些金属、塑料、皮革、布料等。在色彩上推陈出新,可谓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出的。在造型上,对比传统娇小的坐墩现在的坐墩体积大小不一,更加的多样化,有些坐墩可以供五六个人围坐,大大改变了坐墩的形态。另一个大的变化是,现代的坐墩较传统的坐墩在开光上有很大的不同,现代的坐墩开光越来越少,整体上偏向简洁。并且打破了原先左右对称的外在形式,出现了一些自然扭曲的异形坐垫。
总体上看,坐墩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虽然在形上变化万千,但是它的神依旧可寻,在现代室内外空间中依旧以多姿的形态呈现出其不可代替的重要地位。不论是在传统的样式还是现代简约的样式都同样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人们不断的设计中变幻着优美的身姿,体现着它独具魅力的文化韵味。
参考文献
[1]余玉霞,刘孟.中外设计史[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8.
传统绘画艺术的文化内涵 篇3
但具体来说,写意也并不是中国绘画所特有的,而是所有绘画的一个特性。在西方美术史上,写意式绘画也数不胜数。19世纪末,康有为在意大利美术馆看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拉斐尔的绘画时,他为之震惊了。拉菲尔作品本身就令人叹服,加上其再现真实的艺术技能与潇洒之笔,激励康有为撰文布召,力倡中国画应该改良,这成为20世纪中国绘画观念之突变的前奏。随后还有许多类似于拉斐尔的这种绘画艺术境界也逐渐凸显出来,比如鲁本斯、弗拉戈纳尔、戈雅、德拉克洛瓦、左恩、马奈……伫立在他们的作品前,我们很难不被其恣意挥洒的写意语言魅力所征服。
而在我国,写意式绘画与西方绘画有着很明显的区别。在西方艺术家追求一种潇洒、随性的写意绘画境界时,我国元代画家倪瓒却认为“逸笔草草”,只是外观形式的一种表面艺术。他说的后半句“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的境界,在西方传统艺术中则更是罕见。另外,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夫象物必在于形似,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形皆本于立意,而归乎于用笔”、“得其形似,则无气韵”、“今其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大意为对自然万物的捕捉,其实质就是发现万物的神韵。倪瓒在这里所说的“自娱”,绝非类似西方“游戏说”式的将作画当成游戏的产物之意,也非自我表现之意,而是倪瓒在另一篇画论中所说的“写胸中之逸气耳”。这种书写胸中“逸气”的“自娱”境界是中国文人画家在作画过程中,抛却一切务实功利之心,使精神达到极度自由的境界,也是与自然合二为一,你中有我我中亦有你的即所谓“天人合一”的境界。
除此之外,对于绘画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不一样的,西方艺术家往往会以事物的物理属性为出发点,比如事物的形体、结构、色彩、空间、比例、动势等。其中代表人物就是抽象派的毕加索,他利用抽象的想法使绘画作品形体、结构、比例准确、空间合理、色彩和谐,这也是西方传统艺术创作的中心。而中国的传统绘画不仅讲究事物的具体外观上,还讲究其文化内涵。艺术家在创作时能够静身于一种“无我”的境界之中,这种“无我”的状态是人卸下理性功利的枷锁,除去关注事物表层形态的肉眼羁绊,使心灵超越物质,进入到一种不受物性束缚的极度自由的状态之中。一般来说,我国的艺术家很少采用写生的形式进行艺术创作,而是出于心灵或情感的抒发,这样我们看到的绘画作品就独具特色,也可以感受到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神韵和气息,这气象足以震撼我们的心灵,因为这气象是虚灵的、神妙的、幽深的,是宇宙万千气象的本来精神面貌映照在艺术家的心灵之中,并且与艺术家的心灵相融合一的表现。因而与这样的生命气象相比,以表现(模仿)事物的实在特征为基础的西方绘画的“传神”则显得浅尝辄止了。
最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还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特征,这一特征成就了绘画艺术的经典。如上所述,西方艺术家认为“写意”是一种在进行艺术创作时的随心所欲的精神境界,而这种境界其实是古今中外艺术家共同向往的一个艺术境界,是历史发展中,全人类美术创造领域中一个共同的艺术理想。而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写意不仅是一种创作境界,还与我国其它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我国传统绘画与我国书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正是由于这个特点使得中国传统绘画展现了独一无二的风貌。另外,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语言形式也是无限丰富的,展现了其审美的至高境界。所以中国绘画艺术不仅有独特的笔、墨、纸等材料,还有笔墨气韵、水墨韵味等形式表现了特殊的效果,使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成就成了中国绘画的首要语言特征。我国的绘画艺术作品融入了艺术家的精神、参悟等,使得艺术家的审美意象跃然纸上,可以说我国传统的绘画艺术语言不仅表现了艺术家脑中的印象,而且流淌着精神世界的语言。
社会发展到今天,艺术的内涵一直存在于现实社会中,引领着艺术领域向前发展。在我国,各民族之间文化、艺术之间的频繁交流,模糊了艺术的界限,但是传统的艺术内涵一直传承了下来。而且早在100年前,中国画便出现了将西方“写实”画法引入中国画的“西化”一流,将融汇西方色彩与中国意蕴的“融合”一派。也足可见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内涵博大精深,引领了我国绘画艺术前进的方向。
|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艺术学院
传统艺术的内涵 篇4
我国自古以来一直有尊老爱幼的传统。古代儒家把“齐家”作为“治国”的前提条件。《周易》上说:“正家而天下定矣。”《礼记》上说;“家齐而后治国。”《孝经》上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如果真正做到敬爱自己的父母,那么必然会以同样的心态去尊敬周围的长辈。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东汉人黄香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于是他把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到父亲身上。冬夜寒冷,黄香就钻到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身体把被子焐热;夏夜炎热,黄香就用扇子把父亲的枕席扇凉。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孝顺的孩子。黄想长大后,担任魏郡太守。有一年,魏郡遭受特大水灾,百姓苦不堪言。黄香拿出自己的钱财救济灾民,百姓非常感动,称赞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千百年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中国人崇尚的家庭伦理准则,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现代社会,家庭伦理关系和道德标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父慈子孝夫妻和睦乃是人们应该信守的道义。
见义勇为,匡扶正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义不辱节的苏武,宁死不屈的颜真卿,“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勇斗歹徒的徐洪刚······他们把正义、信念、人格、操守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在今天,我们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
诚实可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形象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
战国时,秦孝公起用商鞅变法图强。商鞅想:怎么才能让人们相信我变法是真的呢?他在都城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枕头,并告诉人们,谁能把他扛到北门去,赏黄金十两。但没有一个人相信这是真的,自然也就没有人去扛。商鞅把赏金加到五十两。终于有一天,一个壮汉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当上五十两黄金。老百姓纷纷议论,商鞅言而有信,他的命令一定要执行。商鞅变法成功,奠定了基础。
诚信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市场经济的必要守则。诚信的人,才能心智清明,择善而从。诚信是一个人的立生之本,也是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存之基。人无诚信难以自立,企业无诚难以生存,政府无诚不能取信于民,国家无诚难以发展。
重义、诚信、勤俭、慎独等等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积淀而成的传统美德,正是这些传统美德激励着中国几千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篇5
文化学认为,文化的结构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然也不例外。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物质层面
1,传统节日中的饮食文化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节日里蕴藏着丰厚的“吃”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节日就是一路“吃”过来的。如:春节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而且,绝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是在古老祭祀仪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伴随着祭神、祭祖以及节日饮食而逐渐形成一种习俗的食物,都负载着一种深厚的民俗情感。它们不仅为后来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节日食品的献祭、馈赠与集体分享,构成了中国节日物质生活的重要传统,体现着中国人处理天人关系与社会关系的表达方式。
2,传统节日中的服饰文化
每逢节日来临,人们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这在春节时候体现得尤为明显。可以说,节日是一个民族的特色盛装的展示舞台。与便装相比,盛装雍容、典雅、庄重、讲究、繁琐,它更注重节日文化内涵的表达与展示,是我们研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工艺的重要参照,具有更为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比如唐装的演变和发展就是很好的例证。
2,传统节日中的节日仪式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最早起源于祭祀。发展到今天的节日庆典活动大多都与古老的祭祀仪式、迎神赛会、驱邪免灾等活动有密切关系。保留到现在的民俗活动,如安塞腰鼓、端午龙舟、上元花灯等,不仅增添了中华民众的节日乐趣,也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独特的一部分。
另外,作为与节日仪式相关的民间文艺,如祭神神词、神话、传说、故事等民间文学样式,祭神歌舞、戏剧等表演艺术以及搭建神棚、扎纸结彩等民间工艺,也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宝库。①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精神层面
1.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美满:贵和尚美
贵和尚美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传统节日中常有流露,传统节日是人们期盼和谐思想的具体体现。如:通过团拜、探亲等仪式活动密切了与周围人的关系;通过节日化装的巡游、节日锣鼓的敲打、节日竞赛的开展,释放内心的情感、期望,加强村落社区成员之间的情感依赖和精神交流,从而使这里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秩序更加安定。
节日也调节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通过节日,一个民族可以用和平的方式向其他民族展示自己的强大,弘扬本民族精神;另一方面,不同民族的人聚在一起庆祝节日,能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此外,元宵吃汤圆,中秋吃月饼等,这些都表达了人们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好的愿望。清明折柳,端午采艾叶,重阳遍插茱萸,这些驱恶辟邪的习俗也显露出尚美的意愿。②
2.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节日根植于中国古代的农业社会文明。几乎每个节日都是一个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大自然的运行规律而逐渐产生的。在节日的选择上体现了人顺应自然的理念,让民众依照自然节奏、适应气候周期的规律进行农业生产,而对节日的庆祝体现了人们祈盼农业生产的风调雨顺。这一点很好地阐释了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另外,在节日中,人们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亲近。如:在春天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清明踏青娱乐,端午节划船竞赛,中秋节仰望天空中的明月等等。这些节日活动都可以让人们亲近大自然,感觉到“天人合一”的氛围,使人们更加注重自身与大自然的和谐。
3.人与自己内心的和谐:贵人伦
“伦理本位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中国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显著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伦理和礼俗,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比如合家团聚是春节和中秋节最显著的特点。另外,贵人伦还体现在对孝道的重视。每个节日几乎都有对祖先的祭祀仪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孝思之情。重阳节注重敬老孝亲;端午节又称“女儿节”,妇女回娘家,女婿看望岳父母等。这些都体现了对长辈的关心和孝道。
还有不可不提的是,中国传统节日还具有协调人际、增强成员凝聚力的道德功能。传统节日中包含着各种礼仪、仪式,这些礼仪、仪式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约束。而这些约束又会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中伦理道德的一部分。所有的人都要遵循此种伦理关系,遵守其内含的道德要求。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现实价值
从2008年开始,我国的公休假进行了较大调整。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三大传统节日列为法定节假日。同时还将春节放假日期提前至除夕。在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日日益冲击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之时,国家从制度层面上确立了传统节日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文化内涵,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的文 化载体。它的重要的现实价值需要我们从全方位的角度进行挖掘和开发。
(一)中国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法
中华民族各种传统节日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多彩的风俗习惯,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铸造“民族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上,如果能剔除其中的糟粕内容,DE充分挖掘其中的有用成分,就能起到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并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例如,人们利用节日定期进行传统的表演与传统的教育,使传统在民众生活中得到延续和加强。传统有时隐藏在生活的背后、隐藏在人们的思想深处,人们要选择具体特殊的时间将它呈现出来。通过各种习俗活动,让人们在耳濡目染中自觉理解、接受传统,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
(二)要充分发挥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1.传统节日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毋庸置疑,传统文化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沉淀,是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洋溢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是我国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承载了丰富的民族情感。
另外,传统节日文化往往与特定的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成为对人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如清明节与爱国忠臣介子推,端午节与爱国诗人屈原等等。通过这些素材,有利于民族文化精神的普及、延续和发展,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民族心理认同和自豪感。
2.传统节日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时机
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越是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越应该是无声无息的,非教条的,潜移默化的。这样更容易让人们接受。所以我们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原则,讲求工作的方法和艺术。如果我们以传统节日为契机,把思想信息寓于能给青少年带来快乐体验的活动之中,在节日文化中是渗透思想信念教育,就能有效地改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多采取空洞的说教而容易引起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局面,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青少年是一个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的群体。由于受各种思潮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导致青少年道德品质退化、理想信念淡化,所以抓住传统节日这一有利时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很有必要。
3.传统节日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亲情伦理教育
随着当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家人的相互交流减少,父母与子女间的代沟以及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存在往往导致情感上的隔阂甚至家庭矛盾的出现。也有很多独生子女由于习惯父母的溺爱而只知索取不知回报,漠视父母的感情付出。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情伦理,重视家庭关系,传统节日生活中的人伦传统是其中的核心传统。在传统节日中,几乎每个节日都有回归家庭的主题。传统节日为家庭成员提供了周期性团聚和交流情感的的机会,家庭内部关系的和谐在节日习俗中得到特别的强调。因此,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文化资源让青少年感受家庭中的亲情,体验并珍惜幸福的家庭生活十分必要。
4.传统节日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和谐人际关系教育
我们都知道,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人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和谐融洽的交往氛围有利于青少年提升道德水平,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而节日正好提供了各种人际关系显露的平台。以传统节日为依托,通过节日活动引导青少年学会关爱他人、了解社会,学会正确处理与老师、同学以及社会上的各种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可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所以我们又可以把传统节日作为青少年构建和谐关系的纽带。③
(三)传统节日能够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促进节日消费,改善人民生活
现在,春节、“五一”、“十一”三个旅游黄金时间已经形成。其中,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一直是节日消费的热点。例如,春节期间,仅北京的地坛庙会就有200多项文化活动,有时每分钟进入庙会旅游参观的人数竟能达到126人,其中不乏外国人。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每年春节就有300万人左右参加庙会活动。东城区群众文化工作委员会的民意调查显示,99.5%的人认为,庙会恢复了文化传统,活跃了节日气氛,体现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和人际关系的友好祥和。这是利用传统节日文化发展经济,促进节日消费的典型例证。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四)传统节日是民众身心健康的调节器,是民众情感的寄托与释放点
除了以上几个功能,娱乐功能又是传统节日的一大亮点。例如,春节贴春联燃放鞭炮,元宵节赏花灯,清明节踏青,中秋节赏月等等,都使很多人乐在其中。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多数人的身心经常处于一种超负荷的状态中。然而,为了赢得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多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休息和放松身心就成了一件“奢侈品”。而定期的传统节日就成了最合情合理的借口和理由。借助这个机会,人们可以使疲劳的身心得到必要的休息和调整。而且,参与各种传统文化活动之中能够得到很多的乐趣和心理上的满足,正好可以为节后的工作养精蓄锐。此外,传统节日也是民众情感的重要寄托点——它为亲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为亲朋好友的礼尚往来、增进亲情、加深友谊提供了机会,为凭吊和怀念逝世的亲人提供了依托。
(五)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
古往今来,传统节日承载了太多的人文内涵特别是情感内涵,人们对它格外珍重,因此很少有人会在这个时候去蓄意破坏这个难得的社会和谐;有时,节日甚至还能使战争中的人们暂时乃至长期放下武器,实现和解和和平。每逢春节、中秋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海内外华人华侨、中华儿女,无论是国家首脑还是普通百姓,无不欢欣鼓舞,普天同庆。这些中华民族传统佳节成为我们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发扬民族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契机。例如,每年的春节从除夕夜到正月初一凌晨的春节联欢晚会,都会有无数观众守在电视机前欣赏。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也都能通过电波感受到节日气氛。此时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认同感无疑能得到最深刻的强化。每当清明来临,台湾、东南亚和其他地区的炎黄子孙、华人华侨纷纷回祖国大陆省亲,祭祖扫墓,无形之中就增强了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以及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可见,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方面,节日文化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⑤
结语
传统节日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成员情感、知识、智慧、伦理规范的凝聚。它不仅是我们民族创造新文化的凭借与基础,同时它也构成了我们时代生活的一部分。虽然从整体上看,传统文化已经成为过去,但其中优秀的文化精华部分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依然拥有着巨大的现实价值。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传统节日文化资源的保持、保护与挖掘,让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注释:
[1]李欣.传统文化在当下语境传承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州大学报,2007(10).43.[2]黄辉.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现实意义[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8
(6)43.[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10.[4]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5]佘双好、田贵华.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J].独家策划,2008
传统艺术的内涵 篇6
[摘要] 在《茶经》中,陆羽把儒释道三家的思想都融贯其中,儒家的中庸仪礼精俭,道家的自然随顺,佛教的超脱忌俗等等,这些思想融汇在一起就成为中国茶道的基本格调与风貌。通过饮茶,明心思性,增强修养,提高审美情趣,完善人生价值取向,形成了高雅的精神文化。这也是陆羽期望通过《茶经》表达的愿望和人生追求。从中我们也能够中看到陆羽自身陆羽的精行俭德、高雅脱俗思想的思想观念。
[关键词] 《茶经》 ;陆羽;儒家;道家;禅宗
茶作为一种饮料始于秦汉,自此开始茶便慢慢走进中华民族每个家庭的生活中。在这影响着无数中华儿女的茶文化中,陆羽在其中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而陆羽的《茶经》又在其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对茶叶及其茶文化的发生、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创始作用,是故,《唐才子传》即称陆羽《茶经》之后“天下益知饮茶矣”1。而其他学者对《茶经》之意义与价值亦多有探讨,如赵天相在《<茶经>的意义与陆羽的追求》一文中指出:《茶经》的价值和意义可以从不同角度获得高度评价,但以为最根本的意义,最重要的价值,在于陆羽从我国数千年来对茶叶食用、药用、引用的多种利用中,从茶叶羹饮、混饮、清饮的不同饮用方式中,通过茶经的有效倡导,最终历史地确立了茶叶“饮用”和“清饮”的主导地位。金珍淑在《关于陆羽<茶经>中饮茶观点的研究》论文中认为陆羽撰写《茶经》的动机是陆羽不仅在佛家禅僧的养育成长,而且还受到当时寺院中的流行的饮茶风俗影响。钱大宇先生在《陆羽茶经的人文精神》中认为:《茶经》把物质的茶给予精神外化,把茶的特性升华为一种精神象征,并延伸至人生历程的‘教化’范畴之中。寇丹在《陆羽和茶经研究》一书中从文化上、心理上、时代背景上分析关于陆羽思想性格、论述陆羽理想、《茶经》诞生基础、《茶经》文化内涵都别具慧眼,自成一家,因此也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等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陆羽《茶经》首创了中国茶道的精神,其将饮茶活动与儒、道、佛三教精神融为一体,使饮茶这种活动成为精行俭德、陶冶情操的一种手段,为后世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典范。有鉴于此,本文拟从对《茶经》文本的考察出发,来剖析陆羽的思想境界。
一、儒学观念
陆羽儒学的开始应该追溯到李齐物身上,蒋寅先生《大历诗人研究》:“鸿渐见赏于李齐物,蒙授诗集不仅使他入于世流,同时也使他得到诗学上的实际教益,激励他去研习诗歌。”也正是因为李齐物的帮助使陆羽师从邹夫子研习儒学,从而开始了他的儒学之旅。使他的思 1 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陆羽传》[M]卷一九六.北京:中华书局,1975.5611 想很大部分都受到儒家的影响。因此这些儒家思想对陆羽本人和《茶经》有着巨大的影响。
“茶与儒通,通在中庸之道,通在格物致知,克明峻德,通在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茶和中国儒学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中庸思想更是贯穿于整部《茶经》当中。《中庸》原文中写到:“喜怒哀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正是这种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思想,在陆羽的《茶经》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如“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的采茶论、“茶之否,存于口诀”的评茶论、“慎勿⋯⋯使凉炎不匀”的煮茶论、“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的沸水论2等。这些内容都体现了对儒家中庸的恰到好处的把握。“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 这是要想住出好茶的“中和”之度的原则,也是儒家一直以来推崇的“中庸”之道。例如礼茶的动作,既要突突礼仪之美,又不过于夸张;选择茶器时,既讲究了造型与材质,又不失端庄;沏茶过程中,碳火煮水的温度既不过高,也不过低;放置茶叶时,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斟茶时,也按照了同样的原则,“七分茶”,不多也不少,需要恰到好处。茶,从陆羽推崇清饮以来都是最被认为清雅醇厚的代表,而茶人茶事也要相应的纯洁平和。茶文化之中更是处处渗透着和的思想,可以说和已成为中国茶文化应有的内在特质。而在中国的儒家思想中,“和”占着重要地位。一杯清茶,可以更多地修养身性。一个人可以通过茶来陶冶情操、颐养身心,以求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而中国人一直以来也推崇于此,文人齐聚一堂,饮茶对诗,追求文人内心的风雅脱俗,百姓齐聚一堂,共饮清茶,以求解渴和谐。陆羽是一个文人,也是一个茶人,陆羽作《茶经》也正是自己内心对清雅脱俗的追求。
儒家重视礼教,在儒家的礼仪文化影响下使中国成为一个礼仪之邦。《茶经》七之事篇中引张君举《食檄》,宾客到来,见面寒暄之后,立即请他喝富有白沫的三杯好茶。《桐君录》中也皆以茶作为招待客人、顺应人情的需要。同时我们都知道儒家思想一直以来都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对于中国文人来说其影响力更是无可厚非的。儒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在《茶经》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中国一直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这是因为我们一直都以礼待人,讲究进退有度,讲究礼尚往来,而茶作为中国家家户户必备饮品更是在其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如今在广东潮州等许多地方依旧是家家户户备有茶具,客人一来,便必须泡上一壶好茶,以彰显礼仪。
当然陆羽的《茶经》中还有着儒家的精俭思想。如在《茶经》的一之源章节中,陆羽提出了这样的说法:“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不仅是《茶经》的开端,也是它的主旨。这与儒家的精俭思想相符。《大学》中说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而茶的诸多功效都是有益于个人修身的,一方面饮茶有益于健康的体魄,另一方面饮茶有益于静心、激发思维等。作为中华茶文化的奠基人,陆羽将儒家修身养性、克己复礼的追求引入茶文化,将品茶作为人格修炼的手段,他在《茶经》一之源中就认为真正的茶人必须是“精行俭德之人”。可以说,陆羽就是在提倡“精行俭德”的理想人格,而陆羽自己也是不断朝这个目标进行实践和修炼。
孙长龙.谈陆羽《茶经》的儒家思想[J].福建.福建茶业,2015 《茶经》中茶文化与儒家思想的结合,更是让茶代表的德的思想成为必然。其中中庸之道与精行俭德作为陆羽《茶经》中所表达的主要儒家观点,也是陆羽儒家的思想观点,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仍旧具有着重要意义。
二、道家思想
陆羽的一身也受到了道家的影响,正如陆羽给自己取名姓。陆羽以《周易》为自己占卦,得“蹇”之“渐”卦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3,因而给自己取名为陆羽字鸿渐。由此可见道家对陆羽的影响也是极大的。
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主张“虚其心,实其腹,弱其表,强其骨”,排除名利物欲的诱惑,养心怡身,全形全神,逍遥而自在,以个体生命的养护和发展为其宗旨。道家主张崇尚自然、朴素、真,并提供重生、贵生、养生的思想,在茶道中还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为茶道树立了灵魂。寇丹先生的《据于道,依于佛,尊于儒——关于<茶经>的文化内涵》一文提到:我们从远古传说中和陆羽设计的风炉上,《茶经》中写的“飞去(升)”、“羽化”、“轻身”、“换骨”词汇,卢全《七碗茶歌》用的“至精”、“不奢”(俭)、“肌骨清”、“通仙灵”、“两腋清风”、“蓬莱”4等等,都可以看出源自道家“大象无形”的文化底蕴。陆羽茶道的表达也主要蕴含在第四篇茶之器二十四件茶器之中,陆羽单独列一卷来介绍他们,足以可见陆羽对这些茶具的重视。“道者,器之道5”,器以载道,道具正是“道”的体现者。尤其在茶鼎的介绍上,更是多次出现各种卦象。陆羽《茶经》“七之事”中也有着道家的思想。
陆羽在《茶经》中我们能够深刻的体会到道家所推崇的接近自然、随顺自然的内涵。而这些内涵给茶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陆羽《茶经》中强调“茶性俭”,作为饮料“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其中闪烁着《周易》“君子以反身修德”之思想光辉。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魏晋至唐,是道教的普及时期,很多文人都是道教信徒,像李白那样干脆加入道士籍的文人也大有人在。而茶文化中的道家精神主要体现的是对自然之趣的追求,体现一种冲淡自然的情趣。唐代灵一的《青山潭饮茶》中曰:“野泉烟火白云间, 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 青溪流水暮潺潺。”宋代苏轼在其《汲江煎茶》中也写到:“活水还须活火煎, 自临钓石取深清。”道教推崇自然,追寻自然,茶道之中亦感悟到自然之趣,道教又与茶相结合,一起追求着宁静致远、超凡脱俗的清新淡雅。当然这样的联系还体现在道家的养生悦志中。我们都知道饮茶有益于身心健康,“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6。陆羽《茶经》云:“茶之为用, 味至寒, 茶之性俭。”又云饮茶是:“啜苦咽甘。”这些都颇符合古人所推崇的养生观。养生追求清淡、倡导摒弃物欲以达到内心宁静进而养神。“解渴生津、止痛去烦、舒筋活骨、明目等功效”使茶本身具有养神益气的作用,因此茶不仅与道家的追求有所相同,同时在道家追求的养生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茶叶作为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34 语出《周易.渐》卦.寇丹.据于道,依于佛,尊于儒——关于<茶经>的文化内涵[J].江西.农业考古,1999(04)5 明清.王夫之,关于道器关系的唯物主义命题 6 《神农本草经》 具有很大的养生功效,作为清香淡雅的代表,还具有养心的功效,可以保持内心的清雅。
茶道一直以来就是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喝茶也是一种介于物质和精神之间的行为。自陆羽《茶经》盛行以后茶道就开始盛行,世人把喝茶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享受。道教对于饮茶风俗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一作用是通过医药学和养生服食,从技术到意识形态,从科学合理性和宗教神秘性等方面施加的。但是不可否认,道教对于中国茶文化形成有着重要作用,与中国文人也有着密切联系。陆羽作为中国茶道的开端,其思想观念不仅对茶道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也与茶道的思想观念有着一致,在《茶经》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陆羽所追求的自然随顺、养生悦志的思想。
三、禅宗思想
陆羽,从小被父母遗弃,被智积禅师收养在寺庙中,这便开始了他的佛家禅宗之旅。智积禅师特别爱好饮茶,更是一位精通茗饮之人。陆羽自幼为其伺茶,学会了如何煮一壶好茶,这也便开始了他的“茶道”。由于其从小在寺庙里受到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其所著《茶经》中随处可以看到佛教禅宗的色彩。佛教禅宗主张“静心”和“坐禅”,坐禅则要求“跏趺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不能吃和睡,只允许早、中两餐进食。而僧人从饮茶中发现,饮茶既可提神醒脑、消除疲乏、修身养性,又能补充水分,获得丰富的营养。陆羽在《茶经》中也明确指出了茶的功效,“解渴生津、止痛去烦、舒筋活骨、明目等功效,宜于精行俭德之人。”因此,茶自然就成为僧徒们坐禅时最理想的饮品。“茶禅一味”这四个字,是目前最“俗”(熟)也是最雅的一句话,它几乎成了现今茶文化、茶道的一句口头禅,这句话又更好的体现在中国文人身上。而陆羽的《茶经》中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茶禅一味。
茶文化有着佛家禅宗的超脱情怀,这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世人。陆建伟撰写《陆羽思想中的禅性意向》一文提到:“陆羽在《茶经》中不自觉地隐含着禅的双重文化品性。一方面是繁多的外在程式如采、造、器、煮、饮等;另一方面是借助外在的程式直指茶之性(禅)。”而茶的这些特性对文人来说更是一种精神的超脱与寄宿。陆羽的至交皎然在一首《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曰: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7。皎然将品茶和悟道联系在一起,算是一个开头,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诗人所追求得超脱的心境。因心境的超脱,文人更好的追求高雅清淡之趣,从而作品更能激起文人的文思。茶使人脱俗,升华到一个文学的境界、美的境界。
茶的玄妙高雅脱俗与中国文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陆羽作为中国文人的代表,有着中国文人一直以来都具有的独特的魅力,他们为气节而活,为情与趣而活。“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这句古训深受文人士大夫的认同,他们自恃清高淡雅,不愿流入世俗之河,他们多数有着自己的精神追求。但是不论任何一个朝代的文人都对茶十分喜爱。他们以茶会友,以茶传道,以茶为文。禅门中对茶这种以追求自我精神解脱为宗旨的文化,与文人的情趣不谋而合,因此中国文人在思维以及言行上极力推崇禅学,在生活中追求茶的那种玄妙之趣以 7 唐.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及内心的宁静,从而达到文人所要追求的高雅脱俗。到了明中叶,随着士大夫的禅悦之风盛行,茶与参禅的联系就更加紧密了。
佛家忌俗思想更是与文人密切相连。陆羽在《茶经》中写道“茶性俭,不宜广”以及明代徐次纾在《茶疏》饮啜篇中写道“若巨器屡巡,满中泻饮,待停少温,或求浓苦,何以农匠劳作,但需涓滴,何论品尝,何止风味乎”8,由此可见茶的忌俗思想也是被世人所推崇的。在佛教中“俗气”是与“禅气”相对的。陆羽在《茶经》下卷“六之饮”中曾对当时民间在茶中“用葱、姜、橘皮、茱萸、薄荷之等”同煮而饮的行为进行了讥评,提倡清茶的饮用。这种清茶的喝法,与禅门对于空灵、清淡的尊崇有直接的关系,这也正是追求清雅的世人所推崇的。因此在陆羽的《茶经》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文章所体现的禅宗趣味,这与中国人所倡导的“忌俗”观念不谋而合。国人一直以来都追求内心真、善、美,追求不计较世俗,不计较外在,这正是与茶的“忌俗”相吻合。“雅俗观”是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雅”一直居于主导地位,是文人士大夫所推崇的,“尚雅鄙俗”一直根深蒂固的在文人思想中。陆羽《茶经》所体现的佛教禅宗思想对文人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陆羽的《茶经》与佛家禅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佛教对陆羽的影响非常之大。追求内心的宁静,追求高雅避俗,追求精神超脱,这些佛家禅宗的色彩我们可以很明确的从陆羽《茶经》中看到,也可以从中体悟出陆羽本人的佛教禅宗思想色彩。
气味清香,口感清新,余味清淡,韵味清雅,这就是茶。陆羽的《茶经》中融汇着儒释道三家的思想观念,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陆羽其要传达的思想和留下的茶道精神。被称为“茶圣”的陆羽使饮茶成为时尚,人人好之。然而文如其人,陆羽其实并没有一点神仙之气,而是《茶经》中所称道的“精行俭德之人”。而陆羽的《茶经》在其中又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他通过这部作品使中国的茶文化得以起始和发展。而陆羽在《茶经》背后所表达的思想观念为茶文化奠定了基础,儒释道三教相互融合奠定了又体现着陆羽的追求。茶文化内涵独具特色,它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儒释道三教的思想文化汇合。茶的“精行俭德”作为陆羽《茶经》的核心思想,贯穿全文,也是历来茶文化精神的代表。佛教的超脱忌俗,儒家的中庸精俭仪礼,道家的自然隐逸,这些都在《茶经》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这也是陆羽的思想观念。通过饮茶,明心思性,增强修养,提高审美情趣,完善人生价值取向,形成了高雅的精神文化。这也是陆羽期望通过《茶经》来表达自己精行俭德、高雅脱俗的愿望和人生追求。
[参考文献] [1][唐]陆羽.《茶经》 宋百川学海本
[2]陆羽著,沈冬梅编著.《茶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0.9 [3]王从仁.中国茶文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6 [4]陈香白.中国茶文化[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4 8 徐次纾.《茶疏》饮啜篇[M],广百川学海本 [5]陈珲,吕国利著.中国茶文化寻踪[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0.6 [6] LIN Yutang,The Importance of Living,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9,p.223.
传统建筑生命精神内涵的哲学初探 篇7
作为动词的“生”的含义如表1所示
作为名词的“生”的含义如表2所示
2.建筑的生命精神内涵
古人善于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时间现象,从而产生了具有不同情感的生命感悟。例如:《周易》“生生之谓易”。这是从时间循环变异现象而产生的恢宏阔大的生命情怀。
又如:《周易·系辞下》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具有生生之德,正是四时运行而化生百物,并具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生命顺序,“突现了生之理”(朱良志,1995)。尤其是自然景物随四季的盛衰荣枯更容易化时间现象为悠悠心境。这是从四时运行的时间现象而产生的对生命过程的感悟。
中国传统哲学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古人的时空观念或者说是宇宙观。宇是空间观念,宙是时间观念,宇宙连用是时空观念的综合体现。《庄子》:“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二字连用,始见于《庄子·齐物论》曰:“旁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
可见,对中国古人而言,时间的体验虽然是具体的、经验的,但更是一种无法定质定量的心理时空。他们善于将物理时间转换成富有感性色彩的生命感悟,其关键就在于客观场景的具体时间现象能否在人的心理上引发情感。
2.1建筑时间观
建筑的时间观,体现在居住其中的人的心理感知从而对时间现象进行抽象的抒怀。而这种时间观往往是同“宇宙”的观念相连,指向“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古人崇天“巍巍乎,为天为大”,古代的建筑甚至城市规划,也往往“象天法地”。《三辅黄图》上记载的营建咸阳时的“……信宫作极庙,像天极”,汉代宫室,如班固所谓“其宫室也,体象乎天地”[1]P24-25,都是古人建筑时间观的体现。
另一方面古人对时间秩序的感知上升为规范人们行为的“礼”的秩序,因四时四季不同,而举行的祭祀活动所建设的建筑,形成的不同的空间与氛围。今日北京仍然保留有祭祀自然的坛庙如天坛、地坛、日坛、月坛。
2.2建筑空间观
当人们在院落中,触摸斑驳的墙体,看着白墙上枝桠稀疏的影像岁日光西暮,而逐渐挪移,时光在建筑上完成了传递,而人们也从光影的变换中体会岁月时间的流逝。完成了从时间到成空间的转变。
传统建筑院落所构成的空间,在园林住宅中的表现尤为突出。把构成院落的元素仅仅当成建筑元素的话,那一道门、一扇窗便只是具体的物质存在;那一面墙、一座游廊,只是空间的分割,但就是这些实实在在存在的建筑元素,在时间的作用下,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建筑空间观。即时空的交错与融合。作为建筑的使用者,居于其中的人,在游廊中穿梭,透过一扇漏窗,望见如意门洞所框出的半枝芭蕉,于是多个空间在以人为主体的活动中,完成了空间的转化。“步移景异”就是这个意思。
多进院落形成的纵向纵深的空间序列与横向跨院形成的水平序列,往往通过不同的墙体或门的变化完成空间的转变或推进。建筑元素就变成了空间转换的节点而存在。
3.中国建筑艺术的生命论
3.1生——生命结构论
张皓[2]认为立足在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广阔背景上,中国哲学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一种生命哲学。他认为这一哲学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结构,以“生命即本体即真实”为其基本纲领,并通过时空两位的纵向横向展开,形成一个无所不在的有机生命之网。
因此有了“生之为性”的哲学命题。善即生即仁,人间之美乃生之美。故天地之大德曰生,这“生”是真善美的统一。
3.2时——生命时间论
中国文化形成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独特时间观,这种时间观十分重视生命,以生命的目光看待时间。“莫若以时”,以时就是应时,适时。具有两个侧面即莫错用时和莫错过时。而由此“奉天时”通过审时,窥时的到达“契时”最终达到“契生”和“与时俱化”。
3.3气——生命基础论
中国哲学以气为本原范畴,中国美学也以气为艺术生命之本,气是美的发生与作品的活力所在。中国文化思想以“气”为万物之本,生命之元,阴阳之化,精神之流;中国文化以“气”将精神与物质、运动与时空统一的思想具有相当的优越性,对于美学,以“气”阐发之,更有无可比拟的精辟、深刻、超然于贯通等长处。所谓“三来”盖之文艺创作由审美感应而的三种动因:神来,情来,气来。
自魏文帝曹丕主倡以气论文之后,人们更多的从艺术创作本身来寻求气的奥秘,气范畴也更多的纳入审美主体的内涵。
曹丕《典论论文》曰:文以气为主。“文以气为主”是一个划时代的命题,标志着文学由经学的附庸走向自觉、自立。中国美学素以生命之气来看艺术和审美活动。在中国美学中,神气既指创作个性才气的油然体现,又指艺术作品奇妙传神的审美特征。
4.结语
建筑的生命精神内涵,特别是传统建筑自营造之时,就同“生”息息相关。传统建筑观念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便生利人”。人们从自然界中的万物认识到了生命的意义,也认识到了阳光、水分、植物等条件对生命的重要性,“生”,是华夏先民对自然事物的一种极远古的认识。
生命是有限的。一座建筑的生命可以很久远,远到建它的人随风逝去,而它依然挺立;一座建筑的生命也可以很短暂,短到它还未建成,可能就一夜间轰然倒塌。
建筑是有生命的。建筑亦是有感情的。
建筑中承载着使用者的喜怒哀乐,保留着居于其中的人的痕迹。于是人们可以在古建筑中发忧思之情,才可以在建筑中缅怀曾经的人和事。
参考文献
[1]王其亨,当代建筑史家十书·王其亨中国建筑史论选集,辽宁美术出版社,2014年9月
[2]张皓中国美学范畴与传统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
[3]萧默,建筑的意境,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1月第一版
[4]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5]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
[6]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7]冯柯,说宅,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
怎样丰富学生阅读的传统文化内涵 篇8
关键词:丰富学生阅读传统文化内涵契合点精髓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在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体现了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还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模式等都有着深层次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民族文化的种子植入学生的心中,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是当前语文教育的总目标之一。那么,怎样丰富学生阅读的传统文化内涵呢?下面浅谈几点思考: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 让学生们在语文阅读中欣赏美,感受爱。
我们语文教材所选的诗、词、小说等古代作品中,不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与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让学生们把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作为一种美好的东西来享受。在学习诗文过程中,学生们欣赏到了许多美好的事物,如:我在讲杨万里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的夏季景物时,让学生联想四季的魅力所在。学生就说出:美丽的春天“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红叶遍地的秋天,“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白雪皑皑的冬天,“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让学生在诗文中感受到祖国山水的美丽和壮观,字里行间渗透着美和爱。让学生们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激励口语交际,丰富阅读视野,培养学生儒雅气质,弘扬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激励学生参与表达、敢于表达、能够表达。让学生在表达中,一方面能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一方面不断吸收来自大众的、民间的健康、活泼、生动的语言材料,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库存,发展自身的语言能力,真正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进而陶冶民族的、传统的情致。
我国自古就是文明礼仪之邦,至今我国人民热情好客、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等优秀传统仍为世界各国所称道。国家如此,作为个人也不例外。现在整个社会融为一体,个体就如同一张网上的结,丝丝相连、息息相关。如果在学生稚嫩的心田中播下一颗礼仪的种子,一定会收获灿烂的文明之花。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很多,如同桌之间、小组之间,甚至班级之间。在交际语境中要培养文明儒雅的气质,强调使用文明用语,使用适当的语气、语调,使用得体的肢体语言。例如:在学校应有得体的穿着;课堂上应有端正的坐姿,身正背直;致谢要真诚,问候要含笑……文明的言行,优雅的气质,可以培养学生谦逊温和的性格,形成对人尊重的态度。当这种有意识的培养形成习惯时,就会成就学生的基本礼貌和修养,成为其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课堂教学中加强祖国经典著作的推介和引用
作为古典文化的四大名著,我们的一些学生都很少有时间或特意安排一点时间静下心来读一读。观看有关四大名著的电视电影,对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也会有很大的帮助。现在不需要有过多的研究,只需博览,为以后的精读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也使学生更多了解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现在许多学生对卡通漫画这类书籍比较感兴趣,在于它的简短幽默。在这些名著里,却蕴涵着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她的朦胧、她的深厚正等待我们去摸索,去探究。课堂上不失时机地对祖国经典著作进行推荐和引用,是丰富学生阅读的传统文化内涵的一个最好途径。
四、从个性化的阅读中品位作品文化的意蕴
语文教材的选文无不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些选文无不洋溢着自然美,人性美,无不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友情等……这取之于丰富的思想和文化积累。因为语言文字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她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传达着生活信息,泛着人文素彩的光芒。当我们走近语文,捧起一部部经典著作,也就走进了中国文化。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着眼与对文学语言,形象和审美情趣的品位。
《新课标》强调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让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用心灵去体验文本。
《三国演义》是同学们喜欢看的一部影片,影片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每提到三国,同学们就会兴致勃发。在教学《赤壁之战》时,我让学生自己讲赤壁之战,重点了解周瑜这个人物,同学们很感兴趣。有的同学查资料圈圈点点,在文中旁注,有的同学借光盘来重温刀光剑影沙场,课上教室里呈现出积极参加与主动思考,热烈交流的景象。那一刻,我激动不已,也一起融进了那热烈互动的气氛中。这样,课堂上立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可喜景象。这种让学生根据课文进行切身的体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五、找准传统文化和语文阅读的契合点,活化传统文化的内涵。
语文课要大张旗鼓地讲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精神文化,就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寻根溯源,在民族语文阅读的百花园中,盛开着民族智慧之花。中华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找准那些赋有传统文化内涵和语文教学息息相关的作品,不失时机的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在增加语文素养的同时也活化了传统文化的内涵。比如:古代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和古代的神话传说《夸父逐日》、《盘古开天地)等。古代的诗词(唐诗宋词),风景名胜,例如《黄山奇石》、《爬天都峰》、《迷人张家界》。艺术与文化交流(《长城》、《赵州桥》、《颐和园》。名人故事,例如《司马光》《孔子拜师》。节日民俗等方面。例如《北京的春节》、《难忘的泼水节》、《五十六民族》。这些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渗透在教科书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教师的梳理,设计、汇总,形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民族文化教育的序列。有张有节,循序渐进。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时刻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吸取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让他们走进迷人的童话、绮丽的诗歌、精彩的小说之中去体会美丽的生活情趣。让学生们在丰富语文阅读的同时,,更增加了传统文化内涵意蕴。在新课标地指引下,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从而把语言文学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田,使之生根发芽,让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光大。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带给他们的神奇和美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