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元素

2024-09-23

传统艺术元素(共12篇)

传统艺术元素 篇1

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源远流长,为艺术的传承提供了不尽的智慧支持,也为艺术的创新提供了不竭的借鉴资源。古往今来的艺术作品,对艺术创造的长河来说,虽说只是流而不是源,但艺术创作的过程,固然离不开源———社会生活,也离不开流———对前人的借鉴。不能否认,传统艺术传承借鉴的重要性。从半坡出土的鱼纹彩陶到北京奥运的鱼形福娃,时间跨度当在六千年之上,就其表现形式的演变,从具象到抽象,从夸张到变形,从装饰性到卡通化,其变化可谓千差万别,然而它们都保留着鱼的基本特征,都是鱼的艺术表现。更为重要的是,鱼文化与民族历史记忆是一脉相承的。鱼所具有的强大的生育力被寓意为生殖繁衍的祈求,而鱼与裕同音,又被寓意为繁荣富裕。于是,鱼成为繁荣富裕的象征和符号,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记忆和祈求。鱼形福娃的艺术设计,正是延伸了这种记忆和祈求,把繁荣的祝福传到全世界。

对传统艺术的借鉴,是艺术沿袭发展中的常见现象或曰必经之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楚之骚文,矩式周人;汉人赋颂,影写楚世;魏之制策,顾慕汉风;晋之辞章,瞻望魏采。”意思是说楚国的骚体作品,以周代诗篇为模范;汉代的辞赋和颂,却又学习《楚辞》;魏国的诗篇,大多崇拜汉代风尚;晋代的作品,又钦仰魏人的文采。这就从文艺创作的历代因革传承中强调了借鉴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借鉴不是袭用,而是对传统艺术的活用。所谓活用,不是生搬硬套,关键是一个“活”。生搬硬套虽说也是用,却是“死用”,而活用则是对已有元素的唤醒、激活和再创新。正如鲁迅所说:“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

如何活用,如何择取遗产、融合新机?“点化”之用是最常见、也是最出彩的。

点化,原本是古代的一种方术,是方士用虚幻的“超自然的力量”来达到影响、控制或支配现实客体的一种法术,包括方技、数术 (也称术数) 等。借用于写作上来,则是指独特新颖的写作技法。宋朝著名文学家黄庭坚在《答洪驹父书》中写道:“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八十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点铁成金”便是一种点化。可见,写作上的点化指的是在对古人语句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来一番加工改造,从而赋予原句以崭新的含义。它的价值在于“点铁成金”。对于艺术设计来说,包括酝酿构思、谋篇布局、笔墨运用等诸多环节,点化的意义要比仅斟酌字句大得多。

点化,首先是思维方式的点化。突破定式思维方式,从固有的思维方式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寻求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这种突破是对定式思维的自我点拨或启发,从而获得一种顿悟或反省,实现一种独特的创造性的思维。比如唐代书法家怀素“尝观夏云随风变化,顿有所悟,遂至妙绝,如壮士拔剑,神采动人”。与怀素的故事相仿,同是唐代的书法家张旭,就是因为观看了舞蹈家公孙大娘的剑器之舞,茅塞顿开,成就了落笔走龙蛇的绝世书法,被尊为草圣。怀素与张旭最初的思维方式是模仿别人,而“顿有所悟”、“茅塞顿开”则是从夏云变化、公孙大娘的舞姿受到启发以后的事。由临学别人的定式思维,到自己向大自然学习的独立思维,正是思维方式的变化决定了他们不拘一格、独创的艺术走向。2008年奥运会运动项目的图示设计可以说是思维创新的成功范例。

这组名为“篆书之美”的体育图示打破了图示必须是图形的惯用思维,以篆字笔画为基本形式,融合了中国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象形意趣,使中国的象形文字与中国传统意象思维的艺术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它似字非字,是图又似字,既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又符合当代图示设计简洁明了的要求。“篆书之美”的体育图把体育的动态和项目的个性特征鲜明地表现出来,易识别、易记忆、易使用,受到广泛赞誉。

打破定式思维为艺术设计开阔思维、灵活思维开辟了广阔空间———换位思维、逆向思维、多角度思维,别出心裁,不拘一格,其结果是独创而有继承,传统而有变化。

其次,是创意的点化。对传统艺术元素的运用,有形式上的,也有内容上的,但均要创出新意,以故为新,这就是黄庭坚的“夺胎换骨法”。黄庭坚说:“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人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换骨”是用其意,但用自己的语言形式加以表达,也就是韩愈所说“师其意不师其辞”;而“夺胎”是将其原意加以深化和开拓,从而翻出新意来。黄庭坚曾说他的诗“无一字无来处”,认真吟咏后,便会发现又都是他自己的创作。

黄庭坚的两句诗“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当时就被誉为“奇遇”。句中把寻常所见的景物巧妙地排列组合在一起,便把相聚的欢乐和久别的思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种仅用名词排列的写法并不是从黄庭坚开始的,读黄诗,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司空曙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想到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那些诗句。写法同样是不着一个动词,但却道出了黄叶飘零,老大含悲及旅人早行的意境。同样的写法,表达了不同的情绪,这里的化用,竟不留一丝痕迹。

宋代诗人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咏梅诗的绝妙之句,须知这两句诗是点化前人江为“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两句的。这里只是把“竹”改为“疏”、把“桂”改为“暗”,就变成了咏梅的千古绝调,可谓点石成金。

在美术设计中,单取前人美术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重新加以组合变化,创作出新的作品的成功范例很多。福娃贝贝的寓意是“鲤鱼跳龙门”,梦想成真。她的形象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最具代表性的头部纹饰,加上娃面娃身,一个活泼可爱的福娃贝贝形象便展现在我们面前。

再次,是形式的点化。古人有关诗词创作在形式上点化出新的经验很丰富。艺术设计相对于诗歌创作来说,在传统艺术的点化上更可以广泛借鉴、锐意出新、大展身手。形式上的点化远不止文字词性的变化、词序的调整,比如形式转换,经过点化,书法形式可以被转换为绘画形式。除前面说过的“篆书之美”的奥运图示的设计外,在2009年世博会会徽的设计上也体现了这种形式上的转换。

世博会会徽形似汉字“世”,经过图案化,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北京奥运奖章的设计在形式转换上达到了天衣无缝、美轮美奂的境界。它不仅是玉石与金属的结合,实现奖牌材质的突破,更是玉佩与金牌的结合,实现古老玉文化为现代体育运动服务的突破。设计者在谈到创作灵感时表示:“我们的创作理念源自中国玉文化,中国人眼中的玉是集天地之灵气的。深蓝色的玉祭天,黄玉祭地,将玉用在奖牌上,金玉结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表达了我们对运动员的尊重和礼赞。”

在奖牌形式上,金镶玉的设计灵感来自我国古代的佩玉,挂钩设计则由我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点化而来。这些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使奥运奖牌洋溢出浓郁的中国特色。

此外,将剪纸、皮影的艺术元素用到家居装饰的沙发靠垫、茶具的纸垫、灯罩等的图案上,均大有用武之地。女雕塑家黄剑化用了剪纸的艺术元素,用彩钢作“纸”,使雕塑艺术创作别开生面,也使古老的剪纸艺术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家居装饰走向园林景点。

点化这种创新,是在前人艺术创作成果基础上的再创新,是将“陈言”化出新意。黄庭坚所谓“无一字无来处”的来处,便是前人的创作成果。这就为点化预设了前提条件,就是首先必须深入理解前人创作成果的精髓,挖掘出言外之意、象外之象、“韵外之韵”。

参考文献

[1]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 1996:272.

[2]中国历代文论选 (中册) [M].北京:中华书局, 1962:87-88.

[3]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 (上卷) [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360.

传统艺术元素 篇2

【摘 要】美术教育是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全球化趋势的形势背景,探讨了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结合,由此引出了两者结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方法,以期促进初中阶段美术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初中美术;传统与流行;有效融合;文化传承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推进,我国传统文化及艺术也得到了相应的传播和发展。美术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美术教育也是推动我国艺术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有效结合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有助于教学方式的优化创新,推动教学内容的丰富及扩展。这对于学生审美鉴赏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融合的意义

在全球化进程持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正面临着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与异国文化等的有效融合。传统元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我国上下几千年传承的优秀民族文化,通过各式各样的民族文化元素传达了丰富的人文寓意和中华审美情怀。流行元素则是在当前社会发展新形势之下融合了现代文化理念的现代性元素种类,富含现代文化的内涵,传达了新时代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识主张。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融合,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同时更是新时代文化的丰富和沉淀。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其具有包容和开放的特征。因此,传统与流行元素之间有效和适宜的融合,对艺术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初中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

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和完善的重要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加强美术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随着新课改进程的逐步推进,初中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也有了较为显著的优化和创新,对于学生的鉴赏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初中美术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生活化的有效融入,更好地结合实际情况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转变传统应试教育模式。融入传统和流行元素至初中美术教育中,有助于教学形式的创新,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美术学习的兴趣,从而增强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另外,传统与流行元素两者之间的有效结合也促进了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有效融合。

三、传统与流行元素有效融合的策略

1.挖掘文化内涵,建立文化传承意识

美术课程具备极其丰富的教学内容,并不仅仅集中于绘画作品的鉴赏和创作上。艺术创作内容及形式都具备极强的多样性。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审美鉴赏能力还未发展成熟,因此教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需要针对性地挖掘文化内涵,应用极具趣味性的教学模式将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进行有效结合,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学习兴趣。以《格调高雅的生活品位(设计?应用)》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应用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剪纸或结艺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剪纸这一古老的民间镂空艺术,体味其蕴含的美好祝福和愿景的文化意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剪纸艺术创作出极具现代化元素的图案,赋予这一古老民间艺术以新时代的艺术意义。通过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的有效结合,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传统文化有效传承的思想意识和观念。不拘泥于创作形式,以开放和包容的文化融合理念实现生活之美的体验、感悟、鉴赏和创作,从而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融入生活化元素,发挥艺术交融魅力

针对初中美术教学而言,新课标的要求愈加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有效结合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也需有效融入生活化的内容,将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实际与美术课程教学相互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细节中的美感,更好地增强学生审美、鉴赏以及感悟美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教师在进行中国结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实践中中国结的运用,可以作为房间挂饰、车载挂饰、戒指、手链以及其他装饰品,在具备应用功能的同时也蕴含了吉祥如意的美好祝福之意。因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融入生活化理念,以“为自己的父母送上亲手制作的中国结”为课程主题或者课后作业,在民族结艺的传统元素基础上引导学生融入现代化的流行元素,赋予全新的文化内涵。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不再将传统元素作为遥远的艺术欣赏作品,能够将传统元素结合到现代化的生活元素之中,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内在美感。

3.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不仅能将学生感悟到的艺术美感内化为艺术创作,同时还能促进学生艺术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师通过丰富且有趣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美术教育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同时也能极大地提升学生艺术应用能力。以初中美术教学中学习服装搭配这一课程内容为例,教师可以结合现代非常流行的换装App游戏,引导学生结合美术教育的知识点自主进行服装搭配和设计,将服装设计中需要注意到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知识点应用到实践创作过程之中,引导学生融入中国传统服装的民族特色至现代服装设计之中。例如可以在民族服装旗袍的设计中融入蕾丝等现代化元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在此过程中需发挥引导作用,在尊重学生设计理念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构建轻松的美术实践氛围。

结束语

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组成,在初中阶段,将传统和现代元素融合起来的美术教育,能以趣味性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传统的艺术文化元素,有助于学生健全审美观念的形成,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心理归属感,这对于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少玮.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有效结合的教学模式[J].考试周刊,2016.68:173

[2]周彩华.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有效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J].学周刊,2016.15:125-126

传统艺术元素 篇3

摘 要: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主要来自于中国传统艺术元素,为中国动画艺术的创作提供了鲜明的素材,使中国动画充满了民族特色。本文通过对本土动画中传统艺术元素发挥的作用,本土动画的传统艺术元素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阐述传统艺术元素在本土动画艺术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中国传统艺术元素;本土动画;表现形式;应用

中国动画有着一段光辉的历史,曾有“中国学派”的美誉,而它的光辉是离不开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内容丰富多彩,它从形式、材料、文化内涵和色彩上直接影响着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两者相互渗透与融合,创作出的艺术作品,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和人民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

1 本土动画创作中传统艺术文化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动画创作的源泉。动画创作是一个思想与实践相互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创造者对事件经过亲身经历和体验,从而把这些体验利用图像,声音和影像形成完整的作品体现出来,也是创作者思维形式的体现和表达,从而形成一种艺术作品。动画片《西游记》,把原著的内容进行提炼,浓缩,将主题人物、情结转移到新的剧本中,发挥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作用。另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使动画作品人文艺术化。一直以来,中国的影视界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非常重视,很多电影制片厂和学校都设有动画,木偶和剪纸等部门,学校设有话剧等专业,这些都是对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应用。

2 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在本土动画中的应用

2.1 本土动画中传统艺术元素的表现形式

(1)本土动画中的传统音乐艺术元素。音乐自古以來都是描述故事和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对于中国的传统音乐,也不例外。它以故事发生的情节为素材,利用不同的乐器和乐谱编制成曲,以刻画人物形象,进而抒发作者的情感。在中国动画艺术中,传统音乐艺术主要包括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和民间音乐,推动着中国本土动画事业的发展。初期的传统音乐从元素构成上比较单一,而后,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慢慢融会其他乐器和元素,使故事情节的表达更为真实和饱满。在传统音乐艺术的创作中,既有《山水情》的古琴技艺,也有《大闹天宫》的戏曲艺术,更有“二泉映月”的二胡独奏,后来又加入了钢琴独奏的演奏形式,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音乐艺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些音乐的产生,表现了当时道家思想的宁静致远和儒家思想的百花齐放。在动画中添加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与动画的内容,题材,人物性格相匹配,更能真切地表现出动画的立体感,增加了动画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2)本土动画中的传统绘画艺术元素。我国古代的人们在美术与绘画的中已经存在事物形象和情感的具体表现,也通过图画来表现当时的生活现状。原始宗教和图腾的崇拜是古代人们进行美术与绘画的重要思想来源。例如,在一万多年以前的阴山岩画中,《猎鹿》这幅图把鹿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鹿身上画有数只箭,但依然矗立不倒,表达了古代人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英雄主义色彩。在当代的绘画艺术中,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根深蒂固,直接影响着整个绘画历史的发展。无论是舜禹时期的版画,还是唐宋时期的水墨画和现代的动画,都是基于中国传统绘画元素基础之上而形成的。

(3)本土动画中的传统戏剧艺术元素。戏剧是本土动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艺术表现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虚拟性和程式性,把美术,音乐,舞蹈,文字融合为一体,从而进行人物的描述和感情的抒发。在大部分的戏剧艺术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种类。宋朝和元朝时期的南戏,明清时期的传奇和当代的京剧,都是其发展的结果。在这些剧种中,大部分的形式表现比较相近,只是不同时期的剧目表现不同时期内容,根据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性表现出不同的特色,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戏剧形式。

2.2 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在本土动画中的表现方法

(1)图形综合创造——从无到有。在中国动画艺术中,传统艺术元素最初是靠人们的思维想象而形成的图画。例如,龙飞凤舞的图腾,这两个虚构的图像无论是人类发展的初期时代,还是经济繁荣的隋唐时期,甚至到现代文明发展的今天,这两个鲜活的图像深深地刻在人们的脑海中,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表达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想象和精神力量的寄托。从古至今,无数的文人骚客对龙凤进行不断的修饰,更出现了“画龙点睛”、“飞龙在天”等龙的形象。而凤则成为中华民族辅翼于龙的另一种图腾符号,是中国传统元素又一神奇色彩的传说形象。龙凤的形象只是一种虚拟的图画,但是它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中国历史传统元素中。它不单单是古代人类对艺术的审美,同时也是中华民族观念和意识的体现,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2)从具体到抽象的美的表现形式。现代中好的设计创意与当代的知识水平和科学技术密不可分。在古代,人们只是通过对自然的认知,经过理性思考而创造出简单的图画。这时的图画是设计和实际使用不可分割的,它直接反映了人们当时的审美观,把“艺术”和“技能”充分结合在一起,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到了当代,人们可以根据现代的科学技术,通过想象思维把自己的思想附加到事物当中,从而更能体现事物的美感。

3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实例

以《三个和尚》和《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作品为例,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戏剧元素进行分析。

京剧是我国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我国的国粹,它具有虚拟化的特点。京剧在对舞台和空间的处理上比较灵活,对于人物的各种表现不用通过现场的实际布景,只需要通过几个动作就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它体现了以点带面的表现方法。而《三个和尚》这部作品,无论是在场景的处理上,还是人物的造型上,只是运用简单和生动的表现方法,就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在图画上没有设置复杂的场景,却让人感受到犹如身临其境。例如,在寺庙和山水画面的处理中,利用一个烛台和神龛就把寺院大堂的空间展现出来。另外,太阳从山脚移到山顶再移到山脚,利用短短的几秒钟的时间就表现出了一天时间的易懂,充分体现了戏曲艺术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成功地移植到了动画作品中。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是当前中国国产动画片的又一部经典作品,它利用了中国经典影片《西游记》和《大闹天宫》的题材,融合了中国传统的木偶元素,剪纸元素和水墨元素,利用中国民俗画中“萌娃”的艺术元素,塑造了江流儿和傻丫头的形象。与其他影片不同的是,《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在孙悟空的脸部设计上做了修改。以往的作品孙悟空是圆脸或者弯月脸,而这部作品利用了中国传统元素把孙悟空用马脸来展现,更能体现出孙悟空的愤世嫉俗,让人敬畏的特点。这些元素的加入,使影片的动画更具美感和幽默感。另外,在影片中,配置了一段精彩的京剧唱段,体现了影片的民族色彩。京剧耐人寻味,韵味醇厚,以形传神,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一度衰落的中国动画看到了复燃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贾否.动画刨作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 孙永显.佛教剪纸图像[M].山东:青岛出版社,2012.

[3] 韩茗妍.中国传统艺术在中国动画中的应用探索[M].黑龙江: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3.

传统艺术元素 篇4

一、传统艺术元素在动画角色形象中的运用

早在上世纪50年代, 中国的动画人便意识到“对其他国家的动画作品亦步亦趋的模仿是不利于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模仿或许可以让中国动画得到技术上的提高, 但在艺术成就上, 它只能导致中国动画逐步消减[1]。

那个时期, 中国的动画开始注意对于本土传统艺术的挖掘。在取材上, 从神话故事到古代传说, 中国传统故事的主人公在动画片中唱着主角。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木偶片《神笔》, 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济公斗蟋蟀》, 动画片《大闹天宫》、《东郭先生》等等, 主人公都是人们熟悉的、喜闻乐见的人物形象。在表现手法上, 夸张多变的脸谱、浓淡相宜的水墨、精细优美的剪纸、立体生动的木偶, 层出不穷。这段辉煌的中国动画历史是值得后人记住并从中学习的。

对于动画形象的设计, 中国的优秀传统艺术给我们的馈赠是无比丰富的。

首先, 就题材与形象而言, 中国五千年的传统艺术瑰宝为我们留下了数不清的、个性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美丽动人的娥皇、女英、劈山救母的沉香、为爱痴狂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与那些肤浅的没有根基的超人、怪兽相比, 他们更饱含着打动人的情感, 经过恰当的挖掘、深化与艺术处理, 都可以成为动画片中成功的题材与形象。

其次, 在动画形象的艺术形式的表达上, 中国的传统艺术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中国艺术门类繁多, 艺术感浓郁, 年画、剪纸、皮影、布艺、刺绣、脸谱、木偶、水墨画……都非常适合动画形象的表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56年出品的《骄傲的将军》在造型上就采取了中国传统的京剧脸谱画, 动作也选用了京戏的风格, 将军的整体形象夸张但却真实, 中国味十足。而1979年获丹麦欧登塞国际童话电影节金质奖的水墨动画《牧笛》, 在人物造型上模仿了水墨写意的画风, 淡雅隽秀, 虚实掩映, 直到今天还备受国际关注。这些表达形式都是我国传统艺术所特有的, 也是我们的动画作品能够占领世界一席之地的最重要的支持。

最后, 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喻意与象征, 含蓄且意味深长, 这一点在动画形象设计上也是值得借鉴的。梅兰竹菊象征着高傲、幽静、气节和淡泊, 松树仙鹤寓意着长寿安康……类似的这种含而不破的隐喻在挖掘动画片主题含义的时候往往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能够提高动画片的艺术品位, 也符合国内观众传统的含蓄内敛的审美情趣。例如在《渔童》中, 小渔童从莲花中诞生, 代表着纯洁、善良与智慧, 观众对此会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而在《小鲤鱼跳龙门》中, 高高的龙门水库就寓意着跨越困难后的成功, 约定俗成的共识又使观众产生熟知与认同感。

二、动画角色的形象设计与其衍生产品的关系

动画作为一种产业存在, 其产业链大体上可以概括为:1.融资;2.制作;3.播出;4.衍生产品的开发。而作为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 其经济收益主要是靠位于产业链末端的衍生产品得以实现的。

所谓衍生产品, 即以动画的角色形象为核心概念开发出来的一系列产品[2]。由此可见, 成功的动画形象是提高衍生产品竞争力的关键。而一个优秀的动画形象能够开发出大量的衍生产品, 囊括服装、饮食、玩具、生活用品、收藏品、电子网络等。

一方面, 这些动画衍生产品给产权所有者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据相关资料显示, 印有动画形象的书包要比没有图案的同款书包在价格上高出近两倍;而同样体积的普通玩具和动画形象玩具在价格上至少相差20元左右。迪斯尼经典动画片《狮子王》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影片投资了4500万美元, 全球票房为7.83亿美元, 而衍生产品, 在全球范围内的收入却高达20亿美元[3], 其回报率近4400%。

另一方面, 以动画形象为主体的动画衍生产品一旦受到人们的青睐, 得到传播与推广, 反过来也可以起到宣传该动画形象的作用, 扩大该形象的社会影响力, 提高其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 使之更受欢迎, 弥久长存。

三、国内外优秀动画形象及其衍生产品举例分析

(一) 现阶段国内动画形象的设计状况分析

说起美国、日本或者韩国的动画, 我们的脑海中立刻便会浮现出圆头圆耳朵却又非常绅士的米奇, 肥肥的脸、小小眼睛憨态可掬的维尼熊, 线条简单、质朴又长相夸张搞笑的蜡笔小新, 温婉清秀但却生性善良、坚强的日本女孩千寻等等。这些灵动的动画形象在深深地吸引我们眼球的同时也占据了我们国内80%以上的动画衍生产品市场。

国内, 近年来在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 国产动画的数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让人遗憾的是, 在众多的动画形象中, 我们却很难找到可以称之为经典的形象, 也鲜见像米老鼠那样深入人心、能够长久留存的“动画明星”。究其原因, 我们不难发现, 近几年的国产动画形象“西化”现象较为严重。

以2006年国家投资了1.3亿元制作的国产动画影片《魔比斯环》为例, 虽然该片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国产动画之最, 但过于西化的人物造型、缺少民族文化元素根基使这部巨资动画成为了“空洞”的代名词, 最终以相当惨淡的票房草草收场, 更别提开拓衍生产品市场了。《魔比斯环》讲述了一个少年去巨人星球营救父亲的故事。主人公叫做杰克, 14岁, 有着高高的鼻梁和深深的眼窝, 金发碧目, 身体健壮, 是个不折不扣的西方小伙子 (见图1) [4], 这样的形象一出现, 便引起了众多观众的不适与反感。与之相比, 在内容上日本的动画影片《千与千寻》则讲述了一个与《魔比斯环》类似的故事:一个十岁的少女来到了一个神灵的世界, 克服了重重困难寻救了自己的亲人。这部动画影片在2002年赢得了全世界的喝彩, 并拿下了第52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主人公千寻, 是一个现代日本普通邻家女孩的形象, 淡褐色的头发, 圆鼓鼓的脸蛋, 穿着日本的传统服饰, 瘦小纤细, 沉静清新, 性格上却又逐渐地坚强勇敢, 有着东方民族含蓄、内敛却又坚忍不拔的意志, 而生 (见图2) [5], 让世界无数观众为之动容。

由此可见, 一味迎合西方口味, 丧失民族传统艺术根基的动画是无法立足于世界之林的;根植于传统艺术, 坚守自己所特有的文化、艺术、意境, 反而能够获得满堂喝彩。

(二) 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优秀动画形象中的运用

当我们充满彷徨与困惑, 试图对西方成熟的动画模式进行模仿时, 西方的动画产业却将其最重要的精神源泉瞄准了中国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当中国传统艺术逐渐淡出我们视线的时候, 它却在别处凸显出了巨大的生命力和难以估量的价值。

2008年最新上映的美国派拉蒙和梦工场出品的《功夫熊猫》可以说让中国观众的内心五味杂陈。这个本该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内容与形象, 在美国人的手下却变得如此活灵活现、引人入胜。《功夫熊猫》的主角是中国的国宝——一只叫作阿波的熊猫, 它肥而高大, 圆头圆脑, 憨态可掬, 却又有着一脸滑稽与狡黠, 穿着一条松松垮垮的大裤衩 (如图3[6]) 。作为一个面馆里不成功的小伙计, 阿波的生活与工作乱七八糟, 但内心却始终追求着理想和冒险, 经过了不懈的奋斗与努力, 终于超越了它平凡的生命, 找到了它梦想的人生。而片中另一组角色——“五侠客”:鹤、猴、虎、螳螂、蛇, 更具有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 (如图4[7]) 。在造型上, 鹤的轻盈优雅、猴的敏捷灵活、虎的刚猛稳健、螳螂的刚毅机智、蛇的迅速流动与爆发力[8], 我们不难发现均来自于中国的传统绘画造型, 并且, 在着色上也一改美式的明亮艳丽, 多用墨色, 素雅清淡, 虚实相映, 完全充满着中国水墨画的美感。此外, 在动画的场景设计上, 无论是面馆、庙会还是翡翠宫都透出了中国浓厚的水墨意境, 白墙黑瓦, 墨竹摇曳, 浮云烟影, 韵味无限。而影片中阿波的师傅乌龟大师的一番颇有禅意的话更令人深思:世间本无意外, 一切皆由自然, 信则有, 不信则无, 万事由心而发[9]。这种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将影片的思想境界推向了更深的层次。由此看来, 与其说《功夫熊猫》是一部纯粹美国动画片, 倒不如说是一部由美国人制作、借中国传统艺术和精神境界来反映美式生活主张的励志故事。对于传统艺术高超的运用和民族精神不懈的追求, 使这部美国动画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变成必然。

除此以外, 迪斯尼的《花木兰》, 日本动画片《龙猫》、《幽灵公主》等, 在不同层次上都带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子, 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最珍贵的东西在别人那里散发着光芒, 而却未得到我们的重视和利用, 让人感到遗憾和痛心。

四、传统艺术元素的创新与发展

传统艺术的运用是需要立足于符合时代性与创新性的基础之上的。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大部分的传统艺术对于今天都会出现与时代脱轨、封闭落后保守、缺乏新意等问题, 在运用时需要进行辨别、改进与发展, 使之成为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的, 满足目标受众需求的, 具有商业价值的艺术产品。

《花木兰》是迪斯尼第一部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动画片, 它取材于家喻户晓的中国古代诗歌《木兰辞》。众所周知, 在《木兰辞》中主人公花木兰的原型是一个在封建制度下, 忍辱负重以实现忠孝两全的中国传统妇女, 而这显然与当今女性所接受的平等、独立、自由、寻求自我价值的理念是有出入的。于是, 迪斯尼在塑造花木兰形象的时候, 刻意将木兰表现成了一个活泼独立的少女 (如图5) [10]。她有着中国古典女性上挑的眼角, 浅褐色的瞳仁, 乌黑的头发和弯弯的眉毛, 在造型的表达方式上也采用了传统中国画工笔、水墨等等, 然而, 人物坚定的表情和始终保持微笑的嘴角给人带来的却不是中国传统女性的温婉含蓄内敛, 而是明显的美国式的独立、自信与叛逆。动画片中花木兰的这种活泼独立, 强调自我意识, 充满了现代感的性格一下子便拉近了观众与人物形象的距离, 很快便被接受。木兰的形象也在中国市场抢了风头, 占了商机, 品种繁多的衍生产品赚了个盆钵满盈。

因此, 我们是需要在传统艺术上去寻找新的、符合时代意义的东西的, 一味地恪守陈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会是一种倒退。适当地、合理地对传统艺术进行调整与发展, 更好地迎合观众、满足市场、实现其商业性, 是一项无法回避且非常重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1]许婧、汪炀.读动画——中国动画黄金80年[M].北京:朝华出版社, 2005.20页

[2]动画产业年报课题组.中国动画产业年报2004-2005[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6

[3]“怪物史莱克”之父许诚毅的弟弟, 动漫硬件专家许诚介在接受采访时透露。

[4]图片来源:http://comic.qq.com/a/20060620/000181.htm

[5]图片来源:http://www.mov8.com/dvd/disc_show.asp.id=14984

[6]图片来源:http://www.baitv.com/news/3562.html

[7]图片来源:http://www.91baby.com/bbs/thread-374521-1-1.html

[8]秦峰、罗理婷.从《功夫熊猫》解读美国动画的审美元素[J].文化艺术研究.2008 (11下旬刊) .83页

[9]任俊蓉刘子建.东学西读——论《功夫熊猫》中国元素的应用[J].电影文学.2008 (18) :34页

传统元素是现代设计的根基论文 篇5

文化、精神、审美一直是设计界瞩目的话题,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为作品的思想内涵是设计的真正价值体现,它将人类的精神意志体现在设计中并体现在各个层面的生活方式中,所以,设计在为人类创造新的物质生活方式的同时又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

好的设计作品不仅是为了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理解,让人们一目了然地快速识别图形中所传达的内容和含义,它更是一种美的语言,并能映射出一个国家的民族传统与艺术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关系,就象是一切艺术的升华都来源于生活和实际一样,随着人们现代生活品质、艺术修养、思维方式的不断提高和变化,消费者的眼光与需求也随之越来越高,所以如何使设计作品更为高水准、个性化是设计师永不停歇的工作内容,能够做到既不丢弃传统,又能够使传统文化元素适应时代的步伐和现代人们的审美消费心理,如果能相互融合必然是相得益彰,传统元素通过现代设计得以继续继承,现代设计通过注入传统元素而增添了文化气息和厚重感,这正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设计的正确方向。如果设计失去了民族个性,那将是它迈向衰败的开始,真正的“中国设计”应该是试图去发现一种既根植于我们民族的本土性设计元素又对整个当代设计语言有意义的东西。

一、传统文化是现代设计的根基

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沉淀,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其文化符号是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中国传统元素”是中国式的图像化或者符号化的东西,包括传统图形、纹样,造型器具等,如中国水墨画的抒情与意蕴;京剧脸普的夸张与变形;中国书法的挥洒与气势;木刻年画的古朴与单纯;剪纸、皮影的简约与抽象;青铜器纹样的华丽与神秘等以及一些流传广泛的典故、成语……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先祖们历经几千年的积累和发展而成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设计师的艺术设计带来了丰富的创作灵感,成为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具有很高的再使用价值。不难发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达意”要远重于“绘形”。优秀的设计师应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审视中国传统文化,把中国传统文化和时代紧密结合,以“中国传统元素”作为现代设计的根基和重要应用元素扩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将这些富有民族形式特征的元素有机的组合到现代设计中,无疑会给单调枯燥的现代设计风格增添无穷的魅力和独有的文化特征。图案、纹样——传统的图案、纹样艺术是我们创作的`灵感源泉之一,几千年的艺术积淀形成的精美纹样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传统图案、纹样与现代设计意识相融合,在视觉传达的各个设计领域都有着很好的体现,可以使艺术设计具有更加丰富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图案源于原始社会的彩陶图案,已有6000~70的历史,可分为原始社会图案、古典图案、民间和民俗国案、少数民族图案等。如以火焰、水波、编织纹、几何纹以及原始宗教纹样等的彩陶图案;商周时期的青铜图案、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装饰图案、唐代唐三彩陶器等中国古典图案;剪纸、刺绣、蓝印花布等有民间风格和地方特色的民间和民俗图案;地毯图案、蜡染图案、纺织图案、刺绣图案等少数民族图案等等,这些风格质朴生动、造型拙稚、线条粗犷具有鲜明的层次和节奏感的传统图案、纹样固然精美,但作为现代设计元素必须要加以创新才能适应现代人的审美,传统纹样的创作法则有:(1)添加与删减(2)分解与重构(3)变形与整合。

水墨、书法——把水墨、书法融入设计是香港设计大师靳埭强先生的独创,值得我们借鉴和研究,他是在借鉴中国文化语言的基础上,融入了西方设计理念。靳先生的海报作品亦强调“天人合一”的和谐关系,并将它赋予至善至美的灵性,达到了一种艺术的至高境界。《汉字》《自在》《九九归一》《沟通》《爱护自然》等作品无不渗透着中华艺术瑰宝的无限魅力,许多海报作品中石块、尺子、毛笔、砚台等中国传统器物成为海报主要的创作要素,其中所蕴含的极致的文化气息、典雅的艺术氛围使观者感受到精神与心灵的震撼,这无不推动着中国的设计、文化事业与设计教育的发展。

中国的书体丰富多彩,有甲骨文、金文、隶书、大篆、小篆、草书、行书、楷书等。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一种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审美意识与情趣的艺术,传统文化在民族审美心理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印痕。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合理应用符合受众的审美趋向,能促进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内涵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表现出独特的魅力。现代平面设计中运用书法艺术,除了要从书法家的角度去考虑,还要从设计师的角度去考虑怎样运用文字艺术来表现其独特的设计思路和所要传达给受众的信息。在北京奥运会的标志“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国邮政、中国电信、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联通等优秀标志中处处都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完美结合。

二、现代设计是传统文化的延伸

现代设计的发展和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代设计,无论怎样的发展,都无法脱离传统文化对它的深刻影响。创新,对传统文化与艺术而言,是延伸,而不是否定。如果割裂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的联系,那么,现代艺术与设计将黯然失色,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应在冲突中不断融合,在对比中达到和谐,在二者的关系上要强调选择性的继承,找到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最佳结合点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来。设计本身就具有前瞻性,它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的传承和融合就更具有挑战性。一个优秀设计师,他的成功离不开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继承和借鉴,在对传统文化学习借鉴中,都会把自己的生活阅历和价值观念以及个人感情理解融入当中,形成最直接的设计艺术本源,如果我们在设计中失去了这些,现代设计就会显得苍白无生命力,用现代的设计手法结合传统文化元素的改造应用,能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才能使现代设计更具有中国特色的魅力,传统文化元素是最具有原创性的艺术,它为现代设计师的创意提供直接的设计灵感,因此,现代设计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延伸,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设计源泉。

当今的设计潮流越来越多元化,朝着更前卫、大胆、犀利的方向发展,无论是造型、配色、排版都充满想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而创新是可以归结到延伸的过程中的,没有一种意识形态可以成为永恒的真理,中国传统文化固然宝贵,但我们不能抱着传统文化一成不变,因为这不符合发展的规律。面对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我们要不断的在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延展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形式,使中国传统文化即坚持了中国传统,又能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和变化。

在现代设计中反映传统文化是又一种人文文化、个性文化,设计者必须既注重民族特征,又追随时尚潮流。现代设计通过传统元素相结合,能够形成简约的美、空间的美、意境的美等审美特征。中国元素的运用是否能真正体现中国文化的精髓?设计中应该如何提升中国文化的价值?所谓中国元素,不是除了黄土地,就是中国结、长城、盘扣、丝绸,“中国元素”最佳的运用方式是“写意”,而非“写实”,无论是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等等未必要在设计中体现过于明显、具体的元素符号,刻意标榜“前卫”造型、简单追逐潮流、拙劣凸显“中国元素”的设计不是好的设计。比如服装设计中,如果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茶”“编钟”为主题,不一定要把衣服做成“茶壶状”“茶杯状”“编钟”等具体形象来凸显中国、凸显前卫,而是应该传递一种淡雅与宁静的“中国气质”,适当的在风格、工艺上加以修饰,这才是真正的“中国设计”。国际上对中国设计师的作品评价越来越高,国际奢侈品牌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市场,国际流行趋势也刮起了“中国风”。近几年,中国的大腕、明星的服装在国际重要场合开始狂热的走中国风路线,旗袍、青花瓷装、龙袍、仙鹤装、china瓷等有着强列中国文化特色的作品不断涌现,当时尚与中华文化的传统气韵相结合时,东方韵味的内在体现才是立足于国际舞台之根本。

结论

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符号化与表面化的中国元素并不能完全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未必能体现设计真正的“灵魂”。大红灯笼、旗袍、京剧脸谱、中国功夫、中国红等体现传统元素无可厚非,事实上中国元素又何止这些,其内涵的深厚和宽泛,并不能局限在具体的某些符号上。中国文化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有着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刻意追求或牵强附会都是不可取的,所以设计的传统文化灵感更主要的是契合时代的发展和了解人民大众内心深处的某种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决不是仅仅表面化和视觉化所能达到的,是对民族文化理解后的自然情感流露。做设计,首先要知道自己的作品是诞生在哪里,“中国设计”的灵感离不开传统文化,无论是设计师还是作品都要有一个根,厚重的中国文化可以挖掘的东西很多,把时尚、设计和传统相结合的优秀作品更能体现中华民族千年沉淀的文化内涵和神韵。

传统艺术元素 篇6

关键词:现代环境艺术;传统文化;融合运用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各行各业也涌现出了很多突出的成就。中华传统文化在各行各业中有着不同的应用,就现代环境艺术而言,以融合传统文化为主体的现代环境艺术理念被人们所关注,这是人们思想观念以及审美情趣的具体表现,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的道路上具有新的意义。中华文化中的各种优秀理念、元素被现代环境设计者所发现挖掘,运用到现代环境设计中去,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具有丰富的中华古典气息,符合现代人对美的追求,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现代环境设计和传统文化元素概述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包括城市规划、装饰设计、园林设计等,运用比例、空间、颜色、光线等表达手法将美充分展现出来,从而赋予现代艺术品以新的生命力。尤其是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升,更加追求精神层次的舒适,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以人们主观意识为设计目标,满足人们各方面的感官需求,从而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

传统文化元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满足现代设计理念的各种优秀元素,这些元素被现代设计师应用到环境设计中去,能够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内涵,使现代环境艺术品更加中国化。在西方文化冲击社会的背景下,这种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具有特殊意义。

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运用体现在三个方面:建筑文化元素、服饰文化元素以及精神文化元素的运用。

(一)建筑文化元素的运用

建筑物具有时代特征和区域特征,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优秀建筑文化丰富多彩,每个时代都有其不同的特点,不同时代的建筑物将这个时代的精神、文化充分体现出来。雕刻艺术是优秀建筑文化的一种,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随处可见雕刻艺术品,这些雕刻与西方雕刻在理念上有很大的不同,在设计师手中将传统雕刻理念充分融入到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去,将室内设计变得更加紧凑、大方、有美感。

(二)服饰文化元素的运用

服饰文化同样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既反映了当时社会观念以及审美观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现代环境设计中这种文化元素运用的代表就是刺绣,在室内设计中蕴含了刺绣艺术,使部分区域变得更加具有美感,满足居住者的精神追求。

(三)精神元素的运用

中华优秀思想文化由最初的百家争鸣到后来的一家独大,体现出了中华思想的多元性的特点,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儒家思想成为了正统思想,但是道家、墨家等思想流派的思想理念一直流传至今,证明了其思想理念的深远影响。在现代环境设计中,很多设计师继承了不同派系的思想理念,并将其运用到实际设计中,例如园林设计的社会、人、自然三者和谐就是某一流派思想的体现。

三、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对现代艺术设计的作用

在不同民族思想文化相互交融的现代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至关重要,只有保留本民族文化根本才能在这个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才能不被其他文化所替代。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能够极大程度上增强环境艺术作品的生命力,赋予作品以民族内涵,使其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生命力。同时传统文化元素中所蕴含的各种美,也通过现代环境作品充分展现出来,其中含蓄美就是典型代表,通过设计师的设计使整个作品营造出一种想象空间,给人以无限遐想,从而增强整个作品的神秘感。最后,通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研究和运用,使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不断融合,却有不失和谐,设计师通过其精巧的设计手法和设计理念,将不同时代的元素精华进行融合,体现出了传统文化的优点和现代文化的美感,提升了整个作品的和谐性。

四、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现状分析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在提升现代环境设计水平、满足人们精神需求以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具有突出作用,可以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现代环境设计师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正以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将传统文化融合进去,但是由于我国在现代环境设计领域起步较晚,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有很大的不足,这严重制约着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甚至一些设计者奉行拿来主义,不去追求设计的真谛,而只是为了谋生,极大程度限制了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

(一)西方设计理念的影响较大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世界各国各行各业之间的交流变得日益密切,为行业发展技术进步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形成了垄断化,不同国家对某一先进技术或者理念比较推崇,逐渐形成了自己国家的标准以及追求的目标。就现代环境设计而言,由于西方国家发展较早,对于现代环境设计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这就对不同国家的现代设计理论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国家同样如此,西方设计思想严重限制了中华化的现代理念的形成和发展。

(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保护力度较差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深远影响,在不同行业也有不同的促进作用,但是社会对传统文化的缺乏深刻认识和了解,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现如今的国际环境背景下,文化的竞争非常重要。我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多保存于民间,有很多泯灭于历史长河中,这体现了我国对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缺失的问题。在我国边远地区,存在着很多人与自然合一的村落、小镇,居民生活与大自然和谐统一,这种生活理念对现代环境设计有着深刻的影响,而设计师忽视了对这些边远地区优秀文化元素的挖掘,仅仅停留在书本记载上,不利于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发展。

(三)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师缺乏创新意识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富含创造力的行业,属于艺术创作的一种,对设计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求很高,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现代设计师的创新能力十分缺乏,这些严重影响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因为这种融合运用的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需要设计师以创新的意识去参与到探索中,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出新颖的想法,将传统文化充分运用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去,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两者的充分融合。

五、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运用策略

(一)转变设计师的设计理念

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根本,一个富有创造力的设计师必然走出一条特殊的道路,尤其是在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相融合的过程中,创新是很重要的。设计师拥有一个创新理念就会在设计过程中打破常规,将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设计中充分体现出来,同时要发展一套具有中国化特色的现代环境设计体系,将传统文化元素充分融入到设计理念中去,在这个探索的道路上要强调创新的重要性,摒弃其他设计理念的影响。我们要承认西方现代设计理念的优秀性,但是又不能停留在抄袭的层次上,而是要研究其优秀的根本,为我国现代环境设计体系的构建提供基础,充分认识到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提升我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认识

传统文化经过千年沉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需要我们用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不同传统文化元素的特点,在应用过程做到迎刃有余。现代环境艺术作品的好坏与民族精神有着密切联系,能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应用效果。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要体现在更深层次上,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提取转化和抽象重构,这是传统文化应用的关键,形成一种元素和美的转化,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将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与传统文化的美充分结合在一起,找到文化的结合点,形成具有特色的现代设计作品。我们要明确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需要经过时代的创新,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更是如此,我们要明确传统文化的各个特点,在现代设计中,集成传统文化的净化,使其与现代审美取向与形式结构艺术相结合,表现出继承性、现代性和创新性。

(三)注重表达方式的运用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我们要充分注重表达方式的运用,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手法与传统文化中建筑设计的表达方式进行融合。隐喻通过环境构成元素和组成形式来表达作品以外的精神内涵,这为整个作品赋予了新的内涵,使其具有了不同的意义。这在我国古代建筑设计以及室内设计中都表现得十分明显,室内物品的摆放都体现着居住着不同的情感,各种有名的文人更是注重自己住所的布局摆设。

六、结语

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环境艺术相结合是现代环境艺术发展的一个方向,同时也是现代艺术发展的重要道路,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的必要性,明确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优势和问题,采取创新的意识对融合道路进行探索,同时要注重冲破西方设计理念的束缚,真正实现现代环境设计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陈冲.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包装世界,2014,(04):104-105.

[2]赵莹琳.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6,(02):80+82.

[3]范君.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17):70-71.

[4]廖娟.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品牌,2015,(06):126.

[5]谢勇.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才智,2015,(23):288.

作者单位:

传统艺术元素 篇7

下面主要从中国传统服饰元素的基本特征以及象征作用两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服饰元素进行分析研究。

(一) 服饰面料

面料是构成服装的物质基础, 它直接决定着服装设计的风格和款式。随着纺织技术的迅速发展, 千姿百态的新型面料给现代服装设计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但传统面料的独特风格仍然保持着无法替代的魅力。丝绸, 绫缎、锦缎、麻和蓝印花布等有着浓郁中国特色的面料, 在现代服装设计的舞台上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为现代时装设计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设计师们针对每种面料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设计风情。丝绸柔软、细腻、飘逸、华丽, 用丝绸制作的女装能体现女性的娇媚、温婉。近年来很多国际服装设计大师用丝绸面料设计的服装在世界服装舞台上独领风骚, 使丝绸的魅力在国际上大放异彩。

(二) 中国传统服饰强调色彩的象征作用

中国传统服饰强调色彩的象征性作用, 主要体现在中国传统服饰对于装饰的注重。而装饰中却充满了各种色彩元素, 例如红、橙、绿、黑等颜色, 对于不同的色彩又代表着地位的高低[3]。在封建社会, 正色属于礼服的色彩所特有, 象征高贵。自宋代以来, 随着理学的不断发展, 在装饰艺术领域反映各种意识形态的倾向性变得越来越强化。社会的道德、价值、伦理以及宗教观念等均与装饰纹样的形象紧密地结合起来, 对某种特定的涵义进行突出和表现。装饰纹样要求美与内容吉利的统一, 这也是我国传统服饰艺术的特色。

(三) 服饰造型

中国传统服饰的基本特征可以这样进行概括, 即在造型上以平面结构、上下联属以及宽松为基本特征。这种结构的服饰, 各相缝合裁片的边缘形状相同或是相差不大, 在对其进行缝合时相互重叠的裁片可以在同一个平面上而存在, 经过以上几个步骤, 一件完整的衣服形成了, 成衣经过自然平摊时, 保持二维平面。我国传统服饰的形式较多, 如曳地的长裙、广袖拂风的汉袍、轻薄袒露的唐代大袖罗衫长裙等[1,2]。中国传统服装宽大平直, 浑然一体, 忽略人的具体形体而突出其精神气质, 具有飘逸、动态之美。它不强调人体的形态特征, 而是用式样、色彩和装饰来区别女装。这种将人体隐于服装之中, 不造成视觉上的性感刺激的含蓄性装扮, 既削减了服装反映人体活动的敏捷性, 又弱化了服装表现人体活动的程度, 与中国传统礼教所推崇的审美标准和情趣完全吻合。

二、中国传统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性运用

(一) 色彩协调

文化的一个产物——色彩, 是一个民族意识形态在色彩应用过程中的集中体现, 中国传统服饰的色彩也具有十分浓烈的中国风格。例如在中国的夏、商、周时期, 对天神十分崇拜, 而天神的形象却是黑色的, 天神可以支配世间万事万物, 因此人们就认为黑色是支配世间万物的代表色彩, 所以皇帝加冕时候的服装的色彩都是黑色的。到了汉代之后, 人们开始对大地母亲的崇拜, 因此, 服装的色彩转向了黄色, 此时以黄为贵, 此时黄色就成了帝王御用的代表色彩。传统服饰色彩主要以“青、红、黑、白、黄”诸色为正色[5,6], 这主要是受到阴阳五行的影响, 这些颜色多为朝廷冠服制所用。这就是所谓的中国的彩调文化现象。所谓彩调, 更多的体现的是装饰画面的和谐性。对于众多服装设计师而言, 他们在对东方服装进行设计时, 往往会选用“中国红”, 例如意大利的设计师Valentino Garavani在对服装设计时, 很多设计的服饰都穿插有中国色调, 使得他所设计的作品显得十分华贵, 富有东方的气息。

(二) 款式合适

由上所述, 传统服饰的款式主要以大度、自由随意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呼应为主要风格的。基于此风格, 笔者认为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之中。在新的时代精神下, 它们将会被重新进行组合。在设计现代服装时, 设计时应该综合现代和传统的眼光来对中国传统服饰元素进行审视, 对现代服饰的造型特征以及细节进行分析, 拆开中国传统服饰的造型元素, 重新进行整合, 再注入时尚的气息设计出符合现代审美观点的服装。我们可以对西方服装设计师设计服装的成功范例来对学习如何应用中国传统服饰的造型。例如西欧的服装比较紧凑, 大都根据人体的曲线进行设计的[4], 主要特点是对身体的曲线进行突出。而对于中国的服装, 其空间就要宽裕的多, 笔者认为, 这主要是承袭了传统的服饰元素, 中国的服装设计师是在极力地打造着人体与服装之间的活动空间, 中国的服装设计师只是强调人体能够支撑住服装, 对于突出人体的曲线一般不予考虑。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 现代服装艺术设计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成分就是时尚。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灿烂的服饰文化,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不仅要积极的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营养, 更要充分利用中国元素, 这样才能使民族传统走上现代的轨道, 才能使我们的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才能使中华文化在不断的创新中保持和完善自己的传统, 才能使中国服装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胡雅丽:现代服装艺术设计中传统服饰元素的运用[J], 大众文艺, 2008 (12)

[2]李丹:现代服装设计中传统文化的阐释[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8 (8)

[3]柳文艳:现代服装设计中传统元素设计的启示[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 (5)

传统艺术元素 篇8

一、传统文化元素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

1. 传统文化元素的含义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优秀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元素就是指的在我国的建筑、服装、绘画、书法、刺绣等一些文化载体上, 凝聚着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风俗、习惯, 并在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中体现出来的一些意象标记。我国自古以来推崇的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天人合一、中庸和谐的儒家思想;“兼爱非攻”的墨家思想;“依法治国”的法家思想, 这些都是闪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辉。

2. 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属于一个新兴的学科。环境艺术设计的作品强调以环境为基础, 融入作者的思想理念, 使其作品以和谐的尺度、比例依存于环境中。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包括室内的装饰、装修设计、景观园林设计、城市规划等等。

3.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人民群众的情感要求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改善, 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人们的精神状态却越来越迷茫。情感空虚、孤独对于当代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普遍现象。

环境艺术也随之走入了一个迷茫的阶段。我们的专业人员去哪里寻找能够满足现代人需要的情感空间的设计理念来满足当代人们那个浮躁、浮华的心灵呢?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洛斯曾提出著名的“需求理论”:认为人的需求从低至高分为五个阶梯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1]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人才流动习以为常, 年轻人中大部分都是身处异乡的“飘零人”。身在异乡的孤独感和渴望的归属感在这些群体中是非常强烈的。但是现在环境艺术设计在现实中被全球同质化的程度越来越深, 作品无法体现自己民族、家乡的特色, 由此使人们产生了很强的失落感和寻根意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又是如此的强烈, 中国自古就有“叶落归根”这种恋家的情怀。远的不说, 就说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发展、人才流动后形成的每年一次的“春运”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上亿人次的流动, 只是为了在春节那几天能够回到故土、回到家乡去找寻那亲情, 也可以说是去找寻那一份归属感。

这些例证都足以提醒我们环境艺术设计的创作者们, 在作品的设计中, 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因素在人民心目中的接受度。“有些学者在论及如何创造城市美德时就把是否具有乡土情感列为美好城市的因素之一。”[1]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的作用

1. 可以增强作品的生命力

一个优秀的作品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必须要有其独特的地方。“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设计师们在创作作品的时候要树立融入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的理念, 在创作过程中要运用先进的设计手段, 吸取民族传统文化精髓, 兼顾民族特色、地域风情, 营造一个宽广的艺术设计发展空间。只有这样的艺术作品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只有这样的创作视野, 才能推动环境艺术设计这个新兴的事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2. 能够加深作品的含蓄性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中, 最推崇的是儒家的“中庸之道”, 在一定程度通俗一些讲就是“看破不说破”, 即“贵不言”。这个特征说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极强的含蓄性。也可以理解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将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在作品的设计中, 不但要考虑到环境艺术既是形态语言又是感性语言的特征, 具有既具体又抽象, 既确定又不确定的特征之外, 更要考虑到艺术作品的含蓄性, 要注重以境界感染人, 要给人以遐想的空间。要让每个人都能够产生不同的感觉和意境, 要充分地调动每一个人的想象力。这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含蓄性的精髓。

3. 可以深化作品的和谐性

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最为推崇的就是“天人合一”的理念, 还有“虚实相生”、“无中生有”、“虚虚实实”、“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等观念, 这些观念中蕴含着极其深厚的哲理。我国现在努力构建的和谐社会,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都能从中找到依据。目前, 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 就是在告诫我们的设计人员要树立传统文化思想的理念, 顺应自然, 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以此为基础理念, 汲取西方艺术设计理念的精髓, 设计出具有民族文化底蕴的现代设计产品, 达到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境界, 从而为社会、为人类造福。

三、传统文化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的主要途径

我国古代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如故宫、颐和园、圆明园、乐山大佛、悬空寺等等, 这些建筑都深刻的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 在为当代人民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 也为当代的艺术设计者们带来的无穷的灵感。

1. 复制仿制传统文化元素

在我们现代艺术设计中, 吸取传统文化元素中的精髓, 把传统文化中某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加入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之中, 创造出新的作品, 表达新的含义和思想。或者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新, 使作品既具有传统文化的神韵, 又具有现代文化的气息。

2. 继承创新传统文化元素

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中, 要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加以继承并要不断的去发展创新。在设计中, 既有传统的文化元素, 使作品既具有传统的建筑特征, 突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要蕴含现代的审美特征和建筑风格, 展现出创新性。世界建筑大师贝律铭设计建筑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就是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继承和创新的典范。其建筑设计的理念是在高度把握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精髓和深刻的内涵基础之上, 运用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理念, 并合理的运用了建筑材料的特征与特性, 完美的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理念的结合美。使得新馆非常完美地融入到苏州古城之中, 与苏州古城的忠王府交相呼应, 互为依托, 形成了古今融合的和谐建筑群, 是当代建筑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21世纪的今天, 在环境艺术设计的作品中创新传统文化元素, 就要求作品不但要具有现代气息, 还要具有民族的特征和文化特征。只有具有了这些特征, 才能说明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作品, 是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作品。

孔子研究院位于山东曲阜, 是吴良墉先生设计的, 可以说这个建筑作品是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经典创新。其设计方式采用古代书院的方式, “设计中, 在建筑群北而堆土、象征坐山, 南而堆土、象征案山, 建筑群左而设计建成一条引水渠, 隐喻青龙, 建筑群正而设计建成一条小沂河, 隐喻风水学中的“金带环抱”, 整个布局体现了传统的文化观和传统的风水说”[2]其设计参考多种传统建筑元素, 并以现代设计观点加以提炼, 可以说是对传统文化元素继承和创新的经典之作。

综上所述,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吸取传统文化元素, 使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相结合, 其实质应该是传统文化元素的精髓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中的自然反映, 而绝不能生搬硬套。他要求设计师们要对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对传统文化要有深厚的、真挚的情感。只有设计师自己本身具有深刻的文化底蕴并且对民族传统文化有深厚的感情, 那么他在设计作品中才能自然而然的流露出对传统文化的情感, 才能够得心应手的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的精髓, 才能设计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有具有现代气息的上等作品, 才能与时俱进不断提升环境艺术设计水平, 才能推动环境艺术设计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沙, 乔薇.传统民间美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11 (4) :226-227.

传统艺术元素 篇9

从传统的艺术宝库中挖掘有用的元素, 并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加以诠释, 是当今中国设计中体现民族特色的重要手法。传统文化元素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对中国的设计创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继续发掘、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艺术形式, 弘扬民族风格, 是中国设计创作发展与繁荣的必由之路。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认识

传统, 对人类文化而言, 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 在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所积累起来的文明成果, 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是后人不断继承与发展前人知识及技能的基础。认识传统, 其价值在于促发创新的可能性, 从而推动现代设计的发展。

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 经过相当长的历史发展, 逐渐形成了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的传统艺术样式。传统艺术样式不仅形式丰富, 而且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体现着各地域的风俗习惯、情感心理和审美情趣。在现代设计中, 传统艺术时常被设计师所借用, 它成为高信息、高科技时代不可或缺的设计元素。因为当人们身不由己地置身于工业文明产品理性而冰冷的世界时, 就更渴望自然、温馨, 而传统艺术犹如一泓清泉, 给人枯涸的精神以滋润, 让人疲惫的心灵得以净化。

中国几千年的民族传统文化, 已形成独有的风格, 历久弥新, 别具魅力, 是现代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因此, 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认识和分析是必须的。下面从有利于人们理解和认识的角度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进行归类。

1.建筑:长城、故宫、华表、牌坊、园林、寺院、钟、塔、庙宇、亭台楼阁、四合院、井、石狮、琉璃瓦、兵马俑、陵墓;

2.文化: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 (毛笔、墨、宣纸、砚台) 、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竹简、国画、山水画、写意画、十二生肖;

3.娱乐:笛子、二胡、古筝、萧、鼓、古琴、琵琶、象棋、围棋、对弈、棋子、棋盘、皮影、脸谱、木偶;

4.生活:茶、中药、筷子、饺子、长命锁、糖葫芦、古钱、元宝、如意、刺绣、丝绸、景泰蓝、玉器、漆器、瓷器、青铜器;

5.民俗:对联、门神、年画、谜语、舞狮、月饼、赛龙舟、剪纸、风筝、桃花扇、红灯笼、唐装、绣花鞋、虎头鞋、旗袍、泥人;

6.图案:中国结、龙凤纹样、饕餮纹、雷纹、回纹、祥云、太极图、飞天、如意、双喜、盘长;

7.宗教:佛、道、儒、少林、峨眉、武当、阴阳、五行、罗盘、八卦、风水、玉玺、圣旨、笏板、惊堂木;

8.自然:长江、黄河、五岳、大熊猫、鲤鱼、四君子 (梅、兰、竹、菊) 、岁寒三友 (松、竹、梅) 、牡丹、寿桃、莲花、葫芦。

中国地域辽阔, 历史悠久, 因而传统文化元素也不胜枚举, 但由于本人学术水平有限, 仅归纳以上几点供同行参考, 更多的传统元素还要我们不断加深学习传统文化, 在设计、生活中细细体会, 深入研究。

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一) 传统文化元素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北京奥运会已过去近两年了, 姚明等体育健将在赛场上的拼搏画面仍留在记忆中, 2008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枚“中国印”——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这方“中国印”镌刻着一个古老文明民族的奥运精神, 是诚信与自信的展示, 也是庄严的承诺, 更深深地烙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迹。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以印章为主体表现形式, 将中国传统特色的色彩与奥林匹克运动所要传承的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 经过艺术手段的加工, 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人形, 人的造型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 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 使人回味无穷。

陈绍华为首设计的2 0 0 8申奥标志“太极人”, 恰到好处地演绎了“中国结”和奥运五环两种画面, 同时蕴含着中国书法、太极、绘画等多种传统文化元素, 因其承载大量中国文化的信息而长时间被人们津津乐道。

再如中国联通公司的企业标志, 更是明显地由中国传统的古代吉祥图形“盘长”纹样演变而来。回环贯通的线条, 象征着中国联通作为现代电信企业井然有序、迅达畅通以及联通事业的无以穷尽、日久天长。而标志色彩的中国红, 是中国情结最具代表性的颜色。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在众多的标志设计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也体现出了超凡的价值, 对现代企业文化的传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 传统文化元素在影视动漫设计中的应用

享誉国际的华人导演李安, 在他的“家庭伦理三部曲” (《推手》、《喜宴》、《饮食男女》) 中, 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内容, 尤其是这些影片中的三位不同父亲形象, 更是鲜明地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卧虎藏龙》以功夫片的形式, 讲述了一个东方悲情的武侠故事, 中国儒家的礼教传统, 贯穿着影片始终。影片中李慕白和岳秀莲, 他们虽然深深相爱, 却永远不能结合, 因为岳秀莲的丈夫是李慕白的师兄, 而且为保护李慕白不幸遇害, 因此, 李慕白和岳秀莲只能“发乎情, 止乎礼义”, 遵循儒家礼教传统。

近年来, 美国电影的“中国风”也是越来越劲, 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 电影中的中国元素越来越多, 中国传统文化色彩越来越浓。包含有书法字体、中国国画、水墨山水、京剧、长城、面条、包子、卷轴等中国符号, 还有熊、猫、虎、蛇、鹤、猴、螳螂等武术大师的动物形象, 无不体现出悠久而浓厚的中国韵味。更让人叫绝的是《功夫熊猫》全片充满写意的中国山水背景, 缤纷的世外桃源, 白云缭绕的山林, 描绘出一个活生生的中国武侠世界。功夫和熊猫,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世界性的内容, 代表着中国形象及中国文化形象。将这两个元素挖掘出来, 结合在一起, 其文化想象力非同一般。同时, 这也是对中国文化的毫不客气的借用。功夫, 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传统文化元素, 深得广大民众喜爱, 并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积极的中国文化表达力之一。熊猫, 作为中国的国宝, 憨态可掬, 惹人喜爱, 同时, 熊猫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 因此功夫和熊猫出现在同一部电影中, 足以令中国观众兴奋, 也足以让中国之外的各国观众充满兴趣。于是, 这个美国人塑造的功夫和熊猫结合体, 刮起了一场席卷世界的“功夫熊猫风”。

(三) 传统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 造就了中国独特的文化风俗, 许多传统的包装一直以其优美的造型而深受世人的喜爱。如梅瓶是古代盛装酒水的包装, 由于其造型结构特点是细口、短颈、宽肩、收腹、敛足、小底, 整体比例修长, 形体气势高峭, 轮廓分明, 刚健挺拔, 因而一直沿用至今。

茶叶包装中体现的传统文化尤其明显, 茶文化与书法都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用书法字体作为茶叶包装的视觉元素恰到好处。茶是最契合自然之物, 它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底蕴。茶的包装设计中运用书法这一传统元素, 使茶的清香和高雅与中国书法的气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在现代的礼品包装设计中, 更是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息, 如在月饼的包装中, 成功借鉴中国传统龙纹, 将龙的形象与中国人传统的中秋节融合在一起, 它的艺术语言深深吸引着消费者。中国吉祥图形“团花”纹样和唐装中的盘扣、用于烘托喜庆气氛而装饰的中国结都被巧妙地融入月饼包装, 使之洋溢着浓郁的传统情结和节日气氛。

再来看看现代酒类的包装, 不论是材料、造型还是色彩上, 大多都借助于传统的元素来设计, 比如洋河蓝色经典系列包装的色彩就源于民间青花的色调, 以蓝色为主调, 展示了酒的久远, 突出了传统元素中特有的儒雅和广远。洋河蓝色经典一反常态的设计包装, 既打破了白酒以红色、黄色为包装主调的老习惯, 又借鉴传统文化元素中的蓝色, 将蓝色固化为产品标志色, 突出了产品差异化, 彰显产品个性。

三、设计师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设计师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设计师的文化底蕴决定了设计作品的品质优劣。我国的设计师从建国到文革结束, 经历了一段传统文化断层时间, 传统文化的教育一片空白, 造成了现代设计师传统文化底蕴的先天不足。针对现状, 我国设计师应该借鉴和学习民族传统文化典籍, 了解其流派, 研究其内涵, 吸取其精华, 将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完美结合。

设计生产是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相结合的非常特殊的社会生产部门, 它不同于科学研究, 也不同于纯艺术创造, 设计创造是以综合为手段, 以创新为目标的高级、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作为设计创造主体的设计师, 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包含专业设计技能和自然与社会科学的知识技能等。设计师的综合文化艺术修养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其设计作品的成败, 也成为设计师自身价值能否体现的重要影响因素。

任何民族向现代化奋进, 都不能摆脱传统文化的根基。同时, 我们应当看到对传统文化的应用决不能简单地照搬。这里可以借鉴鲁迅先生主张的“拿来主义”, 拿需要拿的, 丢应该丢的。我们要在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的同时, 正确运用现代科学知识, 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一条适合现代中国设计发展的道路。不仅要很好地继承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传统, 更要让其发挥更大的功效, 获得更大的发展。继承不是固守传统, 要继承, 还要发展。

四、结束语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形式多样, 内涵丰富, 流传久远, 在国际设计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国际上许多著名的设计作品都蕴含有中国元素的气质和神韵。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我们古老民族创造和审美的基本精神, 是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研究传统文化元素可以拓宽我们的设计思路, 适度借鉴和应用相应的传统文化素材, 可以体现民族性和地域性。在对传统元素借鉴、应用的时候, 不能仅仅是停留在对“形”的简单挪用和堆砌上, 还必须对其中的观念性意义、文化内涵予以领悟和把握, 同时还要吸收现代设计的理念, 适应现代审美习惯, 扩展设计思维空间, 在造型、表现手法、精神内涵等方面对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加以改造、提炼、运用和创新, 形成特有的, 民族化的设计艺术, 作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通过认真学习分析传统艺术形式、造型规律和文化内涵, 发掘和提炼出传统艺术的元素, 以现代的形态构成和视觉符号理论去研究中国的传统元素, 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审美规律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逐步建立起现代中国文化元素的语意系统。

摘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发掘、深化与延伸, 努力将其与现代设计融为一体, 可创造出具有时代感、民族感的新元素。中国现代设计应立足于传统文化, 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 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 又要反映现代人追求时尚的精神需求。设计师将传统元素融入设计当中, 这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作为设计从业人员, 如何很好地使用传统文化元素, 从而让中国传统元素得到继承和发扬, 这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叶永平.视觉传达设计.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2]凌继尧.艺术设计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3]尹定邦.设计学概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5]郭晶.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看现代设计.南京工程学院学报, 2009

[6]唐邕.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12)

传统艺术元素 篇10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不曾中断。也正由于这个原因, 中国人对传统元素情有独钟。在艺术方面, 中国传统元素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 引发了现代设计师们的激情, 他们心里有着一种无法忘却的传统情结, 影响着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实践。近年来, 由于国外各种新思想的不断涌入和渗透, 使得我们固有的价值观与审美情趣受到影响。如果对传统元素不加扬弃, 必将导致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发展的停滞。因此, 要正确把握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使中国现代设计从中国传统元素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并使现代设计既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传统, 对人类文化而言, 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 在生活、生产等各方面所逐渐积累起来的文明成果, 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是后人不断继承与发展前人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中国传统元素大体包括中国书法、中国画、文房四宝 (砚台、毛笔、宣纸、墨) 、篆刻印章、剪纸、风筝、龙凤纹样、如意纹、祥云图案、彩陶、紫砂壶、汉字、观音手、八卦等[1]。除此之外, 还有很多具有中国味的元素。每一个中国传统元素又包含多个不同的内容。在这些传统元素中, 颜色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中国的色彩观念很早就出现并形成了, 在汉代的画像砖、画像石上就得到了集中体现。颜色是我们最能看清的元素, 而颜色亦足以烘托整个设计艺术的气氛。中国有着独特的色彩文化:青色, 体现了青铜器古朴凝重的美;红色, 代表着民族的喜悦情绪;黄色, 是中国封建社会皇权的象征。色彩在中国的设计艺术中可以诠释出更大的空间, 既是构成因素, 也是表意符号。色彩虽然是一种形象, 但归根到底是一种心象。我们所要做的是用心去感受色彩, 而不是为了色彩而去用色彩。在现代的设计中, 合理地运用传统色彩, 恰当地表现色彩的文化内涵, 可以使作品散发中国传统元素的艺术魅力。

艺术设计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 是社会经济、文化的体现。它不仅以一种物质形态出现, 同时又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体现。在全球化进程的影响下, 艺术设计已成为全人类进行社会活动、思想交流、信息传播、情感沟通所不可缺少的通用语言。艺术设计的内涵应是传统元素和时代特征高度融合的产物, 应是民族风格和民族精神在特定时代中的广义的延伸。现代与传统之间, 也应是渗透融合, 传承、超越是适应现代设计所必需的。

一、独有的艺术形式

中国传统元素独特的艺术形式首先体现为中国传统元素艺术中特有的民族的形式语言。中国传统元素是中国文化对形式美感的总结, 如中国书法, 它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书法已成为现代设计里的一种重要的传统元素, 它充盈着旺盛生命力和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在吕敬人大师的书籍装帧设计中我们就能发现书法的运用。书法艺术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就是偏旁部首, 设计者为了将这一理念体现在平面中, 就用汉字中基本元素的撇、捺来表明主题[2]。由于人们对传统书法有着极强的接受能力及喜好, 所以书法已成为现代设计里的一种重要传统元素, 被广泛地运用。经过历史的锤炼, 岁月的琢磨, 中国文字至今仍充盈着旺盛生命力和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中国书法千变万化的特别效果, 几笔轻松淡雅或气势雄浑的墨迹, 在扩张与内敛、动与静中取得平衡和谐, 为现代设计创造了更多的视觉感受。因此, 中国传统元素简约的美感在现代设计中屡见不鲜。在设计中, 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不是形式而是内容, 具有深层含义。在现代设计中, 人们追求简约, 以此来构成画面的特点, 使画面的中心思想集中于一点。中国传统元素中的水墨画, 画面中的元素极其简单, 但水墨效果却给人以诗一般的意境, 展现出作者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修养, 显示了高雅的文化品位和人文情怀。

中国传统元素表现出民族的审美心理和价值取向, 从根本上揭示了事物的变化和规律;另一方面, 表现为重视以虚拟实、“虚实相生, 无画处皆成妙境”[3], 用简洁完美的图案表达丰富的文化、精神内涵。通过中国传统元素合理的完美运用, 进一步使人的精神思想超越表象、超越时空, 进入到一个以物抒情、以情达意的幻想化世界, 从中可以品味那优美而恬静的传统元素意境。

中国传统元素在其特有的形式表现的基础上, 以它简单含蓄的形态, 反映着一个以“形”延“意”的思维意趣, 印证着民族内在的积养、品性和操守, “形”和“意”的和谐统一构成了艺术作品中的意境[4]。中国传统元素之美成为当代设计师们的普遍追求, 他们多方面地从中国传统元素中汲取审美智慧。在表现对象时, 重视对神态的把握, 注重表现对于物象的“形”, 追求在不似中求“似”的审美意境, 使形象更具概括性和艺术性, 调动欣赏者联想, 从而使人更加深刻地体会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美。在靳埭强先生的海报《自在》系列中, 文字图形交融一体, 行云流水般的传统水墨元素与表达主题的物体共同出现在画面中, 在海报中大量运用自然和生活中的视觉元素, 结合书法文字, 在随心所欲的构图中探求诗意的新境界, 其画面元素安排风格各异, 给人以气韵生动之感[5]。靳埭强先生一直在自己的设计中探索中国传统元素语言与设计语言的交融, 追求构图的简略与传达的丰富性的融合。中国的艺术设计要以本民族的审美心理为支点, 寻求丰富饱满的笔墨水韵, 为本土设计注入一股创新的时代潮流, 让它真正地激起千层涟漪, 谱写出自然的诗文, 弹奏出动听的乐章。

二、传统元素中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人们生活的集中体现, 它本身含有很多丰富的内容, 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更是设计资料的宝库。在文化传承方面有着很高艺术造诣的靳埭强先生, 他的作品蕴含着和谐之美。看到他的海报作品, 往往扑面而来的就是中国传统元素的灵韵水墨, 那种无法抵挡的中国传统韵味。1993年靳埭强在台北设计讲座海报中的大片余白使观者产生一种沉静空灵之感, 同时这大片的余白又凸显主题的凝重强烈, 使画面产生出一种对比与和谐。白色作为海报的底色, 不但充满了诗意, 而且彰显了主题, 散发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如图1) 从“形”上来看, 余白为海洋, 石与纸间为海峡;从“意”上来看, 余白为空间、意念, 石与纸间为交流、沟通, 以静凸显动, 以余白凸显主题[6]。笔和墨描画出来的不是什么绘画, 也不一定是字, 只不过是饱蘸墨液的毛笔在运走时表现出的优美墨迹, 那些由黑色到灰色所呈现的奇妙的浓淡, 使人感到东方文化的跃动, 那简洁的画幅, 以蜿蜒游动的造型设计成的海报, 虽并不鲜艳夺目, 却有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感觉, 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已成为他的海报创作的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他的设计以东方传统思想为创作灵魂, 从中国文人绘画、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 结合现代手法, 表现出一种具有现代感的民族化设计。他的设计语言是现代的、国际的, 核心却是中国的。

三、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

现代设计通过与传统元素相结合, 能够形成简约的美、空间的美、意境的美等审美特征。但设计艺术是为了满足现代商业化发展的需要, 以实现经济效益为目的, 带有很强的商业性, 而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美感却只是表达作者当时的审美感受。审美与非审美在艺术活动中的呈现层面不同, 所占比重也多少不同。在不同的设计作品中, 这种融合比重可能会存在某种倾向。比如公益海报, 审美价值层面可能浓重突出, 非审美价值层面可能淡化或减弱;而商业礼品包装、日用工艺品的平面设计, 非审美价值层面日益突出, 审美价值层面就相对减弱[7]。因此, 在设计艺术作品中, 那些非审美价值因素, 如科学知识、经济利益、生活需求等, 都被融入审美层面之中, 那些纯理性和纯感性需求在艺术品中都得通过设计的“过滤”[8], 从而使理性的东西富有情感魅力, 使感性需求为理性所引导而走向文化。

我们的前辈创造了昨天优秀的传统文化, 我们正在创造明天辉煌的传统文化。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每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都不尽相同, 从而出现了不同国家的民族风格, 但正是因为这些区别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 也才形成了深刻的传统文化痕迹。总之, 无论是对传统的继承还是对外国文化的借鉴, 都要重视做好创造性工作的改变, 做到能把古代和外国的精华都为现代所用。继承传统元素不是食古不化;做设计的民族特色、东方气派, 决不是要将中国符号生搬硬套到现代设计作品中。只有当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不满足于照搬符号, 以及形式上的简单模仿, 而是用心对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进行把握, 站在时代的高度进行综合创造, 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能自然地流露出东方文化气韵。中国文化有着数不尽的精粹, 我们要学习和吸收传统文化, 在现代生活的体验过程中, 把感情融入其中, 创造新的文化, 要赋予传统元素现代的意义, 为中国的现代设计注入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2]杨晶晶.现代融合与继承——浅析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6 (5) :16页、32页

[3][4]靳埭强.中国平面设计与包装设计[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203页、106页 

[5]杭间、张夫也、孙建军.装饰的艺术[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1.54页

[6]王晓松等编著.靳埭强·身度心道—中国文化为本的设计·绘画·教育[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8.45页

[7]黄静.包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J].包装工程, 2005 (1) :45页

传统艺术元素 篇11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在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的背景下,只有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并借鉴其他国家优秀文化精髓,才可以在世界文化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只有突出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民族特色,赋予环境艺术作品持久的生命力,促进环境艺术设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设计艺术中可以在追求现代化元素的同时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使设计出来的作品更加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

1 传统文化对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意义

我国传统习俗中历来讲究含蓄、深沉,这也直接映射到了当代环境设计领域。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我国当代的环境艺术作品大部分都注重理性思维和感性艺术的表达,艺术表现力含蓄而深沉,通过多种含蓄的艺术表现形式给民众留下了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产生充足的艺术感染力,进而提升整个民主的艺术创造力,这也正是中华文化的艺术魅力所在。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的表现结合传统文化的理念,将其融入环境建筑理念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在展现丰富的外观形态的同时,将传统文化充分地体现出来。

2 传统文化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相互融合

传统的图形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以直接附着在某一项现代的载体上,这样便能够形成一种全新的视觉环境,也能传达出传统文化中图形本来的意义。这种直接的运用体现的是一种整合的观念,也是一种积极的创造和创新,同时,需要考虑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周围环境的契合,这样才能充分地表达出图形的意义,赋予现代环境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

如上海的经贸大厦虽然建设历史较为久远,而且设计者不是中国人,但是,其形象和所表达出来的文化却符合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这是因为其设计师受到陕西大雁塔的启发,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因素融入到了钢结构的建筑中。

在古代的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大多使用含蓄的手法来表达情感,无论是外观还是室内布局,都通过合适的物品陈列和文化图案来承载文化情感,这种表达手法被称为隐喻。在现代环境艺术中,这种隐喻的表达方式仍然受到青睐,通过各种传统文化因素组合的方式来表达环境本体之外的情感,这也是传统文化独有的表达方式。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要求对于传统文化元素应该用现代的审美观点进行审视,并且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艺术手段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融合。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其在线条表达上具有长宽度和方向,同时,也带有强烈的厚重感。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不仅能使环境艺术设计充满诗情画意,也能使传统文化的精神获得更大的展现空间。如著名的苏州博物馆,既有传统的文化元素,又不乏现代审美概念,多层石板组成的山水结构充满了中国情调。

3 传统文化元素赋予环境设计新的生命力

当前,青睐中华传统文化的设计师更多采用的是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新,即从具备传统文化涵义的视觉形态或抽象形态中提取关键题材,将其转换并科学重构。我国传统文化中美的元素数不胜数,设计师可从中捕捉到合适的元素,对其进行二次甚至多次加工。形成的物质形象必然要与设计理念及现代审美情趣相符合,这就需要设计者拥有丰富的阅历、敢于尝试的耐心和足够抽象的思维,只有这样,方能寻得传统与现代、东方和西方的文化结合点,给予传统文化新的释义,形成散发历史气息的现代环境设计作品。

我国的传统文化虽璀璨如繁星,却保持着内敛,因此,走传统路线的作品,其设计风格多以素雅、朴实为主。传统文化元素使现代环境艺术多了一份诗情画意,与应用空间结构线条相比,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使作品有了“温度”,也更容另被怀旧、慕古的大众所接受。在众多试图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实例中,苏州博物馆无疑做到了完美,苏州博物馆是由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贝聿铭及旗下事务所设计而成的,建筑内部及每个角落都充满着江南风韵。贝聿铭参考古代园林风,巧妙地将现代设计理念与建材为一体。苏州博物馆与忠王府等古建筑朝夕呼应,成苏州城中一支绚丽的玫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很多时候是一个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对外形象,因此计者规划整体蓝图时,可以基于传统文化的设计背景,继承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结合当代设计理念和城市规划要求,从而创作出具有历史文化意味的时代作品。将古典元素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相结合,是基于现代人们审美心理需求,以及城市整体规划的需求。环境艺术设计者要在迷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有机结合,不仅要凸显现代环境艺术特色,还要彰显传统文化的精髓。

4 结语

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今,现代环境设计师有意识的融入传统民族文化的创作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更多地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符号,运用现代化的艺术创作手段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完美的体现本地区的民族文化特色,并为当地民众提供用以居住、欣赏、艺术交流的空间造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创作模式,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设计艺术的飞速发展。

目前,我国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水平不断提升,从国际文化角度来看也产生了一些新的设计风格与审美思想,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方向也有所变化,由以前的注重现代感转变为崇尚古典美的设计风格。将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在设计中,往往会采用一些古典元素,从而使设计作品一方面具有现代设计风格,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悠久的历史感,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设计可以提高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水平,向世界展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堃.论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D].河北大学,2007.

[2]张羽薇.浅谈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

[3]论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5).

[4]邱寥娟.中國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品牌,2015(6).

传统艺术元素 篇12

再造艺术创作, 贯穿着的是一条看不见的线索, 脉络为一种灵活的思维方式。同样面料的再造, 它是随着服装设计师艺术视野的升华、扩展并对时尚个性不断的追求中, 对面料纹样装饰图案运用其完全另类的方式进行, 其作品效果达到和以往的不同, 于他人的不同。

面料单独存在时, 它的品质色彩用途也单独存在。但运用到服装, 成为服装的基本构件后, 便使其更充分扮演出了本身的多重角色。对面料经过剪裁及组合, 继而添加描绘、缝制以及多种手法的二次艺术肌理加工, 使其之单一展示出多元, 用无序代替有序, 从具象型走向抽象式, 让平面趋向立体, 却並不因此而失去它原來的面貌———即物质材料, 重新赋予面料一种冲击视觉的独特效果。

在艺术设计再造创作过程中, 首先是激情和兴趣, 然后才是技术和能力, 把艺术像生活一样去享受去追求, 如同让凤凰的“羽毛”要找到自己的“前世”那样, 面料再造的表现有很多方面, 同样表达风格多样。从款式, 从设计, 同时从面料入手进行再造设计, 国外高级服装也专注于此, 如平面缝线、刺绣、编结、缀饰、镶拼、镂空、蜡染、扎染、印染、砂洗、水洗、手绘、喷绘等。还可用对多种面料和纤维材料进行叠加组合, 制造出刚柔相间的别样效果, 还有起褶、编织等立体形式让服装设计凸显出源于咱中国自己个性的特点, 传统国画入面料中的应用就成为了在面料设计中出彩的一笔。

传统艺术在面料再创造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画白色为底, 黑色为骨, 用最基础的黑色, 做到墨透纸背, 华滋华彩, 而留白之处更显层次感, 韵味十足, 引人入胜, 饰以虚着实的无限遐想。

我曾设计过的一些作品, 即采用面料再造的手法, 展现服装图案整体的水墨画效果, 在对面料的中国画再造制作中, 综合运用了云纹、叠加、丝线等不同质感材质的再造尝试, 最终利用纤维的粗糙肌理与丝滑面料的对比冲击, 恰如其分地营造出虚虚实实、面面变幻、层次莫测的水墨印象, 让面料艺术效果更加丰富多采 (图1) 。然而在中国传统画与面料结合的绘制过程中, 不管先前有多么细致的构思和设想, 当毛笔与绢绸织品的材料特性相遇时, 水、墨的含量, 下笔力度的轻重, 画面的最终效果必定是与预想存在一定距离。这个距离绝不能覆盖重画来挽救, 而是因势利导, 利用水墨在面料上形成的变幻效果, 添加不同质感材料或纤维融入整体晕染效果, 这些重现在面料再造的构成中, 以达到其意想不到、天然偶成的艺术效果 (图2、3) 。

提升再造面料的传统艺术性

一个艺术家潜移默化的功底是选用最原始的材料进行创作。为作品艺术增加看不见的平面内容, 进而升华到立体意念层次。而这艰难复杂的提升过程, 一定要保留材料元素在原生命中的趣味, 在此高度的提升是前人经验的实践重构。本文就是以纺织材料的再造运用, 表现传统中国画的面料新形式, 我们的作品只有在对传统文化的消亡拯救中, 取长补短, 设计创新, 才能更加充实、深厚。

中国传统资源中的国画书法、篆刻印章、木版水印、剪纸脸谱、太极竹简、玉雕漆器、刺绣蜡染等元素, 足够辅助我们在艺术领域高瞻远瞩。在继承发扬传统资源的同时, 用各种形式创新艺术表现形式, 才有提升我们民族新文化延伸的可能性, 若背离传统, 刻意追求没根基的元素, 作品则定浅薄、苍白、无力。

上一篇:专用加工夹具论文下一篇: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