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审美情趣

2024-10-14

传统审美情趣(精选8篇)

传统审美情趣 篇1

中国传统绘画用笔墨“线条”作为绘画造型手段, 用“传神”作为塑造艺术形象的根本要求, 并融入诗、书、印, 使画的意境、布局、笔墨、设色完全诗化而成为“无声的诗”, 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中国传统绘画的鲜明特点使它和西方绘画形成了鲜明的区别, 使中国传统绘画具有鲜明的、独特的审美情趣。

中国传统绘画几千年来形成的一些鲜明的基本特点是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情趣联系在一起的。由于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线条为主的表现手段、随类赋彩的设色原则都与西方绘画迥异, 因此我们也不能用欣赏西方绘画的眼光去欣赏中国传统绘画, 而必须了解我们民族的独特趣味和习惯。

中国传统绘画特别讲究神似。早在晋代, 顾恺之就提出了“以形写神”的著名论点;南齐的谢赫也将“气韵生动”列为绘画“六法”中的第一法;唐代的张彦远则提出“以气韵求其画, 则形似在其间”的看法;以后, 宋元明清乃至近代的画家又有许多关于神似和形似关系问题的论述。所有这些见解和论述都表明, 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情趣不以形似为满足, 而要求“形神兼备”。

就人物画而言, 中国传统绘画不仅要求真实地反映人物的外貌, 而且特别注意通过外貌反映人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臂如陈郁曾以画屈原和杜甫为例, 谈到“写心”的重要意义。他说:“写屈原之形而肖矣, 倘不能笔其行吟泽畔、怀中不平之意, 忠义杰特之气, 峻洁葆丽之姿, 奇僻瞻博之学, 离寓放旷之怀, 亦非碗化翁。盖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这些话很生动地表述了中国传统绘画对于传神、写心的审美要求。又如郭若虚在他著名的《图画见闻》中曾说过这么一个故事:唐代名画家韩干和周肪都给郭子仪的女婿赵纵画过像。后来郭子仪的女儿看了, 说:“两画皆似, 后画尤佳。前画 (韩干所画) 空得赵郎状貌, 后画 (周肪所画) 兼移起神气, 得赵郎性情笑言之姿。”她所说的“得性情笑言之姿”也就是指到达了神似。

或许你会发生疑问:难道西方绘画就只注意外形的肖似而不注意内心的刻划线了吗?当然不是。西方绘画也是注意典型性格的塑造的。不同的是, 在西方绘画中, 外形的描绘与内心的刻划没有作为一对突出的矛盾提出来;而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标准中, 形似和神似成了一对突出的矛盾和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 引起许多人的探索。其中较辨证的提法是“以形写神”。而自从文人画产生后, 人们实际上把“神似”看得比“形似”更重要。苏东坡在论画的诗中说:“作画一形似, 见与儿童邻。”明白表示了对形似的鄙薄。在创作实践中, 许多优秀的画家也都把神似放在第一位。唯其如此, 我们在欣赏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古代画家的作品时, 便不能单以“画的像不像”、“比例对不对”为标准, 而要透过外形看到作品反映的对象的精神面貌。

为了达到神似, 古代画家作过许多的探索。顾恺之提出:“传神写照, 正在阿堵之中。”“阿堵”在无锡方言中是“这个”的意思, 这里即指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子, 因而也是绘画能否传神的关键所在。魏晋时期的元籍有两句诗:“手挥五玄易, 目送征鸿难。”顾恺之认为这可以形象地说明绘画的道理:画眼神比画手势难得多。这见解无疑是精辟的, 看一幅中国传统绘画是否传神, 眼睛的确至关重要。现代画家关良笔下的那些京剧人物的用笔极为简洁, 几乎谈不上什么细部描写, 它表现的只是舞台形象的大体感觉, 然而那一双眼睛却画得极为传神, 把握住了戏中人在一瞬间的精神状态。关良的这些作品与传统的审美情趣是十分一致的。当然, 在人物画中, 神似与否并不仅仅限于眼睛。有一个传说是关于顾恺之的, 说他为裴楷画像, 颊上加三毫, 人们看了觉得神气殊胜。可见有时神似的关键也可体现在别的部位和动作上。

在花鸟画和上水画中, 同样存在着神似的问题。以画鹰、鹞之类的猛禽为例, 李治在《画品》中有一段议论是很精彩的:“欲示其猛, 隐其所作, 鹞子坐在枯枝上, 貌甚闲暇, 注目草中鹌鹑, 作得兵家所谓鸷鸟之击, 必儒其形, 使人想其霜拳老足, 必无虚下。”这就是说, 画鹰、鹞之类, 单单画得外形相似远远不够的, 必须画出它们的猛禽特色。而真正的猛禽, 不一定总是那么张“牙”舞爪, 相反, 却“貌甚闲暇”。着“闲暇”既是迷惑对方 (鹌鹑或其它猎取物) 的需要, 也是充满自信的表现。这样的画法, 才真正表现出鹰、鹞“霜拳老足, 必无虚下”的特色和气概, 达到了神似的要求。

在中国传统绘画的标准中, 与神似相联系, 又几乎同样重要的另一标准是意趣。所谓意趣, 就是指在作品中应该有一些含蓄的、可以让人回味、咀嚼的东西。中国传统绘画追求的这种意趣与中国诗歌追求的那种含蓄的意境是很一致的。这里, 可以举一个例子:“歌归院落, 灯火下楼台。”这两句诗没有从正面去写有钱人家的酒筵歌舞, 它表现的只是酒阑席散的景象, 却使人联想到那宴会的豪华场景, 远比正面描写来得高明。同样, 有一幅无名氏的《无题》画, “画一殿廊金碧晃耀, 朱门半开。一宫女露半身于户外, 一箕贮果皮作掷状, 如鸭脚、荔枝、胡桃、榧、栗、榛、芡、之属, 一一可辩, 各不相因。”从宫女倒出的一堆“垃圾”来反映主人公生活的穷奢极侈, 与上面那两句诗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朱门不是“大开”而是“半开”, 门内的一切需要借助观者的想象去了解, 因之主题的表现就多了一道曲折, 作品也多了一层回味。相对而言, 这幅画比起那些从正面描写繁华豪富场景的作品就更富于意趣。另外, 一幅作品有没有意趣, 不仅仅与手法相关, 其实是同画家的立场、观点、感情亲密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情趣和标准是个很复杂的问题, 臂如, 传统画论中有句话, 叫作:“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造化就是自然, 就是生活。它反映了中国传统绘画在讲究神似的同时, 对于生活源泉的重视。又如, 装饰风格, 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重要特点, 如何理解这种富于民族传统的装饰风格, 也是中国传统绘画欣赏中的一大课题。再如,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 诗、书、画、印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 白石老人画的不倒翁, 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儿童玩具, 但是一旦题上这么一首诗:“能供儿戏此翁乖, 打倒休扶快起来, 头上齐眉纱帽黑, 虽无肝胆有官阶。”便赋予了隽永的讽刺意味。而书法和印章也往往以其独特的魅力在画中起着相得益彰的作用。

传统审美情趣 篇2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

中学语文课本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资源和美的表现。它“集各种美的形态之大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兼容着内容美与形式美。一方面,因其所反映的古今中外包罗万象的人文历史,社会生活与自然景观的无限丰富性而显得气象万千,另一方面,它又包含着文学作品多姿多彩的形态美、形象美、情景美、章法美等——轻柔和谐的优美、奋发激越的壮美,催人泪下的悲剧美,诙谐睿智的戏剧美,华丽与古朴,典雅与流畅,严谨与浪漫,以至于那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风格和意境,

传统文人山水审美情趣与古典园林 篇3

一、山水文学中所体现的文人审美情趣

山水文学中的山水审美源于自然, 并对山水的超然其外, 体道悦性, 立象尽意, 将天、地、宇宙视为内心的寄托, 寻找淳朴的理想精神、审美意境, 在文学中体现了大自然生命节奏变化的韵律和自我感情宣泄。作为文化主流的儒家还突破自然美学观念, 把山水比作精神, 赋予“仁、智”的社会品格意蕴, 形成中国特有的山水文化。

在山水文学中主要体现中国古代美学的核心——自然审美, 这种基于自然审美的心理体验, 极大地影响着古文人的心理方式、审美倾向和世界观表达, 文人也根据自身的经历, 赋予了山水特殊的情绪和情调:

(一) “荒寒”之美

在中国古代文人名士的生活艺术中, 对荒寒美的钟爱, 很多是为孤独寻找一个寄托和写照, 对山水的赏玩是“可窥山水之好, 初不尽出于逸兴野趣, 远致闲情, 而为不得已之, 慰藉达官失意, 穷士失职, 乃倡幽寻胜赏, 聊用乱思遗老, 遂开风气耳。” (1) 荒寒、落寞、凄美、惆怅的景观情绪, 是中国文人特有的一种心境, 以此为美, 在这种情绪中思索、悟道。这种审美被认为是高级的, 在清朝黄钺《廿四画品》中, 把《荒寒》列为一品:“粗服乱头, 有名士气。野水纵横, 乱山荒蔚。蒹葭苍苍, 白露晞未。洗其铅华, 卓尔名贵。佳茗留甘, 谏果回味。”

如柳宗元, 被贬永州, 永州山水荒寒之境与他困厄的身世遭遇及刚直不屈的个性特质互相阐发, 于是, 他借荒寒之境表现身世之感和哀怨之情。“悠悠雨初霁, 独绕清溪曲。引杖试荒泉, 解带围新竹”《夏初雨后寻愚溪》, “壁空残月曙, 门掩候秋虫”《酬娄秀才寓居开元寺秋月夜病中见寄》。

这样对景物“荒寒”意境的欣赏, 在传统园林的建设中的表现却不是主流, 然而却在日本得到发扬, 成为一派, 即“枯山水”。其实“荒寒”之境, 是可以让人灵魂沉静, 在今天城市中熙熙攘攘的“为利往来”的烦躁之中, 荒寒的沉静, 也许更能抚慰一些心灵的创伤。

(二) “仁智”之美

“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这个审美传统影响了中国文人千年, 儒家认为山水之所以能被人欣赏, 并非因为自然本身具有美的形态, 而是因为山水蕴含之精神符合了人具备的某种美德, 欣赏山水, 毋宁说是欣赏个体美好品德。乐山乐水的审美感受主要源于“观山”“观水”所引发的道德联想, 以景色比德, 寄托情志, 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从屈原用“香草美人”比喻忠贞贤良之士, 到柳宗元把原本无情的山水景物, 赋予人的感情。《商山临路有孤松》“孤松停翠盖, 托根临广路。不以险自防, 遂为明所误。幸逢仁惠意, 重此藩篱护。犹有半心存, 时将承雨露。”很难分清作者是写景物, 还是写自己, 句句写景, 字字带情。

(三) “娱悦”之美

强调一种感官的愉悦, 一种惬意的情调, 表现隐居之处或寻常百姓居家住所的怡然自得的生活景观。如苏轼《蝶恋花·赤花褪残红青杏小》“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白居易《闲居自题》“门前有流水, 墙上有高树。竹径绕荷池, 萦回百步余”。

(四) “禅”、“逸”之美

中国的大多文人受到了儒家学说影响, 都期望能入世“兼济天下”, 但事与愿违时, 便采取了隐逸的生活方式, 其中的一些人, 即使隐居山林与世无争, 也无法克制内心深处的痛苦, 于是投入到佛、道之中, 追求精神的闲适与心灵的清净。譬如王维, 他深究禅宗, 其诗歌中充满了佛理的暗示。他的私人园林辋川别业, 达到了“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园林巅峰, 处处透出禅理:

《鹿柴》“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山中》“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空”、“寂”表现的都是佛教中的色空观, 虚空冷静, 空间、时间的流逝是平静的, 生命的寂灭是无奈的, 花开花落皆随缘, 体现了王维对佛禅的体悟。其中的鹿柴、竹里馆、辛夷坞实际上是王维静虑参禅的地方, 禅宗的神秘赋于辋川别业特殊的宗教意境美。

二、文人山水审美观在园林设计的体现

文人对山水的热爱使得游览山川名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山水呈现出独立的审美价值, 对自然山水形式美注重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如何去体现这种自然美, 于是文人们把对游赏山水的极大的热情转化成为绘画以及对园林的营造, 用各种艺术手段把自然山水组织在园林中, 满足登临山水之癖, 居住在园林中, 得到一种精神寄托。住所的园林化, 舒适、有情调的生活方式, 又反过来使文人对外在的自然山水的游赏, 回转向园林山水, 实际上是一个自然美的发现到园林艺术的勃兴的转化过程。园林是一种被定义了的山水, 文人也在从事园林经营的过程中定义了自己, 将自身与自然融为一体。

盛唐以后, 中国园林与文学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文以园传, 园借文传” (2) , 相互生发。古代园林的审美观, 与山水文学的审美观, 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文人山水审美观是园林审美的根源, 园林即微缩了的山水, 是文人表达自我情操的一个载体, 对山水的审美体悟自然而然的就融入园林的设计中。

传统文人山水审美情趣在古典园林中的体现总结起来, 本文认为有四个特点:

(一) 法“自然”

自然审美是中国古代美学的核心, 儒学和道教也都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天人是相通的“万物与吾一体”, “天地以万物为体, 而万物以自然为正。自然者, 不为而自然者”, 认为天道是“不为而自然”。 (3) 这些思想使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于自然, “崇尚自然, 师法自然”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古典园林中无论是庞大的真山真水皇家园林, 还是文人门前精心营造的一小园子, 或是清寂空灵的寺庙园林, 其中的一水一石, 一亭一台, 无不体现了这种自然审美追求, 及心灵与天地的感悟、交融。

园林设计不仅做到效法自然还要保护自然, 对大自然持“为而不持、主而不宰”的态度。 (4) 如柳宗元认为在修建园林时, 要“因其地, 全其天” (5) , 意思就是不要人为破坏原本景色的天然真趣, 按照那里的地形, 保全它的天然面貌。

这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对于今天污染严重、资源紧缺的社会状况, 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二) 尚“野趣”

在对自然美的向往中, 园林里颇受欣赏的是一种“野趣”美, 这个“野”是一种“无为而治, 崇尚自然”的“野逸”美, 是对深幽、清奇、不羁、没有约束的心理需求的满足。在自然的神奇和变幻莫测中, 拓展欣赏者的心理空间, 使他们的心理空间也变得深邃委曲, 达到一种神秘的心理状态。

这种审美的追求, 在文学中表现得很直接, 如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中有:“坐潭上, 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悄伦幽邃。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而另一篇游记《袁家渴记》有:“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 山水之可取者五, 莫若钴拇潭。由溪口而西, 陆行, 可取者八九, 莫若西山由朝阳岩东南水行, 至芜江, 可取者三, 莫若袁家渴。皆永中幽丽奇处也。”柳宗元非常赞赏深幽清奇有野性美的自然环境, 尽管“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在古典的私家园林, 由于占地面积较为狭小, 要想追求“野趣”、“深幽”“清奇”, 就需要在空间结构上费尽心思开拓园林的纵深空间, 使游人获得“移步一景”的审美感受, 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想象, 想象的方向当然是“宛若天开”的野趣美。

(三) 重“奥如”

对于景物的赏玩, 柳宗元总结比较具有代表性, 大略有两类一是“旷如”, 一是“奥如”:

“如下游之适大率有二, 旷如也, 奥如也, 如斯而已。其地之凌阻峭, 出幽郁, 廖廓悠长, 则于旷宜。抵丘理, 伏灌莽, 迫速回合, 则于奥宜。” (6)

“旷”是指开阔、广阔之意, “奥”则是曲折隐蔽之意, 含义是适合游玩的山水大致有两种, 即开阔明朗和幽微曲折之地。柳氏是喜欢“奥如”的:“今所谓东丘者, 奥之宜者也”, 因此“因其奥, 虽增以茂石莱石。弯若洞谷, 劳若林麓, 不可病其邃也。” (7)

由此可看出中唐以后的文人雅士不再单纯追求那种雄阔壮大、气势恢宏之美, 而是逐渐由外扩的豪气转向内敛的雅趣, 从而对唐代以后的园林创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调整了人们对于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的审美趣味。重视风趣幽深纤巧而不局促, 经纬纵横而不混乱, 绿树青苔, 隐约卓绝之美的“奥如”的情境。这种审美在苏州园林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如隐身于民居中的清代苏州知府吴云的听枫园, 由于游客较少, 古代园林的幽雅之态仍保存完好, 宅居不广, 花木胜之, 清池一弘, 水面幽深如潭, 半亭林池花木映照, 亭廊迂回深邃, 建筑和山石连接得隐隐约约, 一步一景。

(四) 喜“生境”

中国的一些文人以陶渊明为代表, 骨子里都有一种遁世情结, 但是这个隐世的生活方式是如“桃花源”里那样的生机勃勃, 是“木欣欣向荣, 泉涓涓而始自流”生机盎然的自然美的“生境”, “宏丽轩举, 前楼后厅, 皆可醉客”的繁荣景致, 这种生气盎然的景致与前文所述的“荒寒美”不同, 是积极的。

园林, 使文人们既可出世隐居于城市山水林间, 修心养性, 又可入世阖家欢聚, 进行社交往来。融通了“出”与“处”, “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方式。即使赞赏的是“荒寒”, 有“惆怅寂寥”, 但是并不是悲风呼啸, 一片死相, 园子可以命名为“网师”“沧浪”, 但一定是优美充满生机的, 就是很欣赏“荒寒”的柳宗元, 也因为小石潭的“其境过清”而觉得不可久居。

同时, 这个“生境”适宜于耕读之乐, 中国自古以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使“耕读之乐”的生活方式扎根于文人心中, 尤其在仕途遭遇艰难挫折时, 他们更倾向于重新回归田园生活, 苏舜钦《沧浪亭》“一径抱幽山, 居然城市间”的居住环境就是靠营造居于城市中的园林来实现。

比如在《红楼梦》中就有这么一段描写:“转过山怀中, 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 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 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 各色树稚新条……”当身居要职的文人贾政看了之后, 笑道“倒是此处有些道理, 固然系人力穿凿, 此时一见, 未免勾起我归农之意。”这个归农的生活环境与马致远钟情的“小桥流水人家”和张志和神往的“斜风细雨不须归”为异曲同工。

园林的蓬勃发展, 使文人山水审美情趣物化得无微不至, 成为传统园林审美文化的主流部分, 也直接关联到对传统文学、绘画、音乐的领悟, 对文人山水审美的理解和感悟可以让我们理解传统审美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对人的心灵产生良好的净化作用和精神层次的提升。

摘要:山水文学中的文人山水审美源于自然, 并对山水的超然其外, 将自然山水作为内心寄托, 体现了大自然生命节奏变化的韵律和自我感情宣泄。然后把对山水的审美体悟融入园林的设计中, 物化出对山水的荒寒、仁智、禅道等审美的理解, 用各种艺术手段把自然山水组织在园林中, 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关键词:山水文学,荒寒,野趣

参考文献

[1]钱钟书.管锥编.

[2]余开亮.六朝园林美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7:262.

[3]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173:2004.

[4]唐鸣镝, 黄震宇, 潘晓岚.中国古典建筑与园林[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3:186.

[5]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6][唐]柳宗元.《永州龙兴东丘记》.

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篇4

一、揭示美的形象, 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美的最基本特征是形象性, 给人们带来直观的感受, 感受美是审美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感知是学生开始审美的初始阶段, 此时学生的形象思维处于认识阶段的唤醒水平上。学生获得的是感官情绪上的愉悦。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还必须引导学生运用审美判断力去理解和体验教学内容所构成的理性美和艺术美, 这就是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的内容。

譬如, 在引导学生欣赏《粮食》、《牛耕》等时, 笔者把话题引到现实生活中来, 针对当前学生劳动观念淡漠, 歧视劳动, 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等,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发言很积极, 想法各有不同。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对劳动没有积极的认识, 对劳动者有鄙视的思想, 这时笔者就对学生讲到:清晨马路上的清洁工, 烈日炎炎下辛勤劳作的农民, 工厂里、工地上挥汗如雨的工人, 他们没有去想他们的劳动多么伟大、崇高、重要, 他们的希望就是给孩子筹学费, 给年迈的老人挣医药费, 这是一种无私的奉献, 是在劳动中体现出来的最朴实、真诚的美德, 最善良的情感。同学们无论是在学校, 还是在家里, 或多或少都有劳动的经历, 有些同学能主动帮助他人, 而有些同学偷奸耍滑, 因少干活而暗自高兴, 实际上是占了小便宜吃了大亏, 时间一长, 偷奸耍滑的人不被人信任, 而那些认真踏实的学生不但养成了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而且受到老师同学的信任、赞扬。这就是劳动的魅力。通过引导, 让学生树立劳动是一种美德的观念, 加强他们感恩的意识, 并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积极参与劳动, 这将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二、感悟美的情趣, 培养学生体会美、鉴赏美的能力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情感性是美感的又一重要特征, 要充分发掘教材情感的特征, 以美感人。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先感知形象美, 进而感受情感美。以情感的体验反映客观的审美对象, 是鉴赏美的能力的提高。

如在讲《宫殿建筑》、《园林与民居》、《现代建筑》等章节的内容时, 让学生知道人类文明进展中慢慢创造和遗留下来的可观赏的景物和事物就是我们所称的人文景观。其中保留和蕴藏着丰富的民间美术、建筑、雕塑及宗教艺术。通过介绍以古建筑为主体的传统人文景观, 其中包括庙宇、祠堂、园林庭院以及古墓等这类具有传统色彩的人文景观, 可以让学生们认识到本地的民间艺术, 先辈们创造的珍贵艺术文化, 领略富有民族特色的人文建筑风格, 理解传统文化思想的含义, 用心去感受劳动人民辛勤的劳动和高度的智慧, 启发他们学会和珍惜宝贵的文化遗产, 继承和发扬中华名族优秀的传统, 使我们的民族美术更具有世界性。向学生介绍在改革开放期间新人文景观以建设新的生态环境为主题的特色, 让学生了解现代人文景观的发展方向和美术文化的作用, 使学生树立现代环保意识, 体会环境设计要与自然界和谐统一的设计思路, 促进他们进一步热爱生活和了解社会。引导他们珍惜美好的环境, 热爱大自然、加强环保意识, 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 提高各自的审美鉴赏能力, 有着必要的作用。

三、品味美的实质, 培养学生理解美、表现美的能力

在审美教育过程之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 理解美的实质, 培养审美的情趣, 提高体会美、鉴赏美的能力, 从而形成美的世界观, 并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美术欣赏课不应只是一味地欣赏, 更要让学生在欣赏中有所体会有所感想, 这种体会或感想是在欣赏过程中的一种创造, 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如何发掘每件作品特有的最突出和最感人的美的地方, 并对其做深刻分析。只有在欣赏中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剖析, 才能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

总之,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意识, 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就要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的特点, 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 挖掘出这些美感因素, 联系现实生活, 分析具体事件, 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 树立积极的、正确的真善美的观念, 陶冶美的情操, 启迪他们爱美的心智, 达到润物无声的境地, 从而达成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标。

摘要:在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 在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 始终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上, 通过美术教育提高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美术欣赏教育,审美情趣,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叶昌奎, 麦志强.审美教育模式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7.

[2]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张春新, 敖依昌.美术鉴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2.

传统审美情趣 篇5

一、培养小学生感受教科书中的内在美

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许多内容和题目都体现着数学的内在美,只要我们稍加点拨,学生是能体会和感受数学美的存在的。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拿出不同的实物,如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圆等物件,让学生感受这些物体有边有角,表面光滑,再加上各种色彩,有的小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说出太美了,他们会不由自主地用手摸一摸、拿一拿,真是爱不释手。我在教学《加法估算》时,第一次学习“≈”,对于符号的讲解就可以让学生产生美的感受。我告诉学生约等号表达了大约的意思,为什么约等号会是这样的呢?因为它和算式的真正结果相比,多一点或少一点,因此就是现在的模样。用数学语言的美去唤醒学生对数学的感悟,唤起生命的激情和自由的感受,获得审美情趣。

二、培养学生体会数学内容的思想美

思想教育不仅仅是班会课、思想品德课、语文课的教育内容,数学课也应如此,也应体现出数学的思想美。教材的内容在于教师的挖掘,小学数学的德育教育也在于教师结合教材的内容挖掘和补充,利用生动形象的图表和有说服力的数据及古老悠久的数学史对学生进行形象具体的教育。如苏教版数学课本中,六年级下册第15页的第4题,通过认识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分别与世界人均拥有量相比较,说明我国水资源匮乏和人均耕地面积少,却养活了占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唤起学生的爱国心,使其树立学习志向,激发爱国学习的强烈情感。另外,教材中利用“你知道吗?”的小栏目,介绍古今中外数学著作、数学家、数学发明与应用等知识。

三、培养学生探究数学规律美

从表面上看,数学符号是单调的,数学公式是枯燥的,数学内容是无味的,但正是这些内容构成了数学大厦的美丽与壮观,同时也蕴含了一种哲学的美,一种朴素的美,一种理性的美。在数学中,我们通过模型的建构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这种模型在小学数学中,可以简单地说是某种规律、某个公式。在新课改中,“找规律”被列为一个独立的部分,这部分内容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数学美——“规律美”,为学生探索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探索美”。有人说得好:“数学中的美,美在人们对和谐有规律的事物的喜爱以及从事物中发现普遍性与统一性的秩序和规律。”进一步地说,数学因“规律”而美丽,“规律”因“探索”而更美。不同类型规律的认知特点不同,对学生思维水平的要求也不同,因此,“探索规律”应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地安排内容。数的规律,具有简洁和抽象的特点,是数学思维最直接的体现,而图形的规律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一般在教学时,我们先教学探索图形的排列规律,从这类相对直观的简单图形规律让学生初步了解规律的内涵。规律的探索,从“简单图形”到“复杂图形”,从“实物(图形)”到“数”,从“数”到“式”,从重复性规律到递增性规律,再到关系性规律,从基础到思维的发展,追寻思维发展正是“探索规律”美的体现。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找规律”有一题:

每一题的结果,都与前面一题的结果巧妙地联系起来,存在美妙的计算方法。正如有的数学教育心理学认为:数学活动中的美学动机是不可忽视的。数、式、形的变化规律本身就很美。排列有法的奇巧美,用符号、字母表示规律、公式的简约美,思维有序的秩序美等。

四、培养学生感悟数学的简洁美

数学的简洁美不需要多么华丽的语言,也不需要长篇大论,一道题目不需要太多的文字,只要简单的几个数字和字母就能表达题目的完整意思。如五年级的解方程:

这类题型描述的不再是数与数之间的简单关系,而是寻求数与数之间的客观规律,并且能够用简洁的数学方程式来将其表示出来。统计表和统计图也能表达数学的简洁美。统计图表是表示数据的重要手段,正所谓“一图胜过千言万语”,把收集来的数据绘制成统计图表,能更形象直观地反映事物之间的关系。

音乐审美情趣的意蕴 篇6

一、审美情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深层次兴趣

如何让学生对音乐的浅层兴趣变成深层兴趣,应当成为专业音乐教师的首要研究课题。当学生带着浅层兴趣走向音乐教室时,教师要关注如何激发他们生发深层兴趣。在这里,音乐作为精神的产物,其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深层兴趣呢?笔者以为关键还是要想办法让学生在美感体验中获得审美情境。

音乐的美美在哪里?首先在于旋律,其次在于歌词。初中学生对音乐的接触有生活和音乐课堂两个方面,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往往是对流行音乐的感知,流行音乐以明快的节奏和通俗易懂的歌词,容易迅速占据学生的内心;而课堂教学中相对深奥的音乐知识、相对专业的音乐技能,往往让基于感官直觉对音乐有一种拒绝心理。而美感体验要完成的任务,就是让学生能够自如地由生活音乐向专业音乐过渡,笔者的做法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音乐,如学生比较喜欢的周杰伦的歌曲《英雄》,到之前的《青花瓷》,再到其自己填词、作曲并演唱的《听妈妈的话》等,从学生最直接喜欢的歌曲,逐渐向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歌曲引导,最后感受一位优秀青年音乐创作者是如何通过音乐描述自己妈妈的。这样的教学设计超越了教材,但却能够引导学生的心灵向音乐靠近,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发现像周杰伦这样的音乐创作者的心路历程,可以发现音乐中有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这样的认知,就是指向学生心灵的一种审美体验,而审美情境就在此过程中自然生成。

二、审美情趣激活学生天生具有的音乐细胞

必须相信,学生是天生喜欢音乐的,哪怕是五音不全的人,也总有用音乐表达内心思想的天然本能。笔者在音乐课上,偶尔跟学生聊文学,有学生跟我说:“曹文轩笔下《青铜葵花》中的哥哥虽然无法言语,但其最后嘶声而出的一声‘葵花’却是人作为人而存在的最动听的声音。”笔者拜读过曹文轩的部分作品,对学生这样的评述深表赞同,同时也在思考:我们的音乐教学是不是也应当如文学作品一样,能够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灵?基于音乐思考音乐,关键还在于如何激活学生的音乐细胞,以让学生真正体验到音乐情趣。音乐细胞活不活,关键看学生能否将自己的生活、学习感受与音乐结合起来。笔者教音乐从来不只教纯粹的音乐知识,而是在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去感知音乐。笔者常常在课间进教室看学生有无哼歌的兴趣,笔者也常常在学生走入音乐教室之后注意观察他们是否具有音乐学习的动机。笔者在音乐课开始之前往往还不是聊音乐,而是聊学生的喜好与心情好坏。然后在此基础上,判断今天要教的内容可能存在什么样的联系,今天的音乐教学内容又是否存在表达学生内心思想与需要的载体。

一次教学生欣赏电声音乐《丝绸之路》的时候,笔者观察到部分学生由于前面考试而心情不佳,于是即时调整了教学策略,先向学生提问:“如果此时用音乐表达你们的心情,你们会选择什么歌曲?”这样的问题瞬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在选择音乐时的各种表现,也逐渐让学生走出了考试成绩不理想的阴影。此时笔者结合当前国家层面推进的“一带一路”,又结合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学到的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引入课题。并提出问题:“如果用电声音乐来表达丝绸之路,会是一种什么样的音乐基调与节奏呢?”此时学生就会结合之前学习音乐的经验,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得出自己的判断。有学生认为应当是四分之一拍的节奏,有学生认为应当是表达创业艰难的基调,还有学生认为应当选择表达光明前景的电声音色……尽管学生的用词不尽符合音乐专业的需要,但只要学生在思考,就说明学生已经将自己的思维与音乐结合在一起了,音乐细胞就此而被激活了。在此基础上的音乐教学,怎么可能没有效果呢?事实上,当笔者播放了由喜多郎配乐的《丝绸之路》,并告诉学生其是日本音乐家配乐的,学生的惊叹之情溢于言表,虽然他们不能完全领会该曲的含义,但他们的心灵已经走进了音乐世界。

三、审美情境滋养初中学生的学科学习品质

传统审美情趣 篇7

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点,补充美术“话题”,增加美的内容

美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无处不在。对于智障学生来说,明明生活在“美”的身边,却感受不到“美”的存在。要让他们欣赏到自然界的美和生活的美,必须通过一系列审美活动来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对生活的感知、鉴赏、创造能力;注重提升审美境界,完善他们的心理素质,让美洋溢在他们的心中。审美教育必须符合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切点,合理补充生活中的美术元素,增加美的内容,链接他们的生活经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在设计教案时,内容不可过深,要让智障学生欣赏那些看得见、摸得着、易于接受的直观内容。设计“大象”教学方案时,发现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大象。如果还是遵照原教材以大象为教学内容,就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符。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将大象改成学生熟悉的小猪。结果,学生在课上侃侃而谈:“我家养了几只猪,它们长得很胖”“我喜欢小猪,它们很可爱”“它们是白色的、圆圆的”。实践证明,对于智障学生来说,教学内容要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主线,紧紧围绕他们的生活,再现生活,才能使他们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审美情趣。

二、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交点,拓展“读画”空间,增加美的享受

同一作品,不同的人必定有不同的感受,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里对同一作品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所以,要针对每一位智障学生的实际,制定相应的一对一的教学方案。要引领他们逐步学会品味美的东西,在“读画”空间中有所拓展,感受艺术魅力。因此,教师讲授时间不可过长,内容不可过多过滥,不能让他们生厌。学生S对于动物形象很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尽可能展出他喜欢的动物作品,引导他对作品进行了解、领会和感悟。在欣赏过程中,S会说一些简单的解说词,但由于词汇量贫乏,每次就这几个词,毫无新意。不过他的模仿能力还不错,比如看到电视上有人说相声,他会惟妙惟肖地进行模仿。因此,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他去模仿一些优美的解说词,培养他的审美情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S已能说一些词汇量比较丰富的解说词,能够简单地评价一些作品的优劣,在学习中得到审美的快乐。实践证明,只要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焦点,拓展“读画”空间,增加美的享受,加上注重因材施教,就能使精神不振的智障学生振作起来,能使过度兴奋的智障学生归于平静,能使茫然的智障学生得到启迪,能使无信心的智障学生增强自信。智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合作,感受到艺术美,提升了审美能力。

三、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起点,巧设赏析“阶梯”,增加美的感悟

在审美过程中,学生是审美的主体,教师不必越俎代庖。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起点,巧设赏析“阶梯”,是促使学生增加美的感悟的有效方法。可以运用大量富有吸引力、启发性的美术课件,直接将智障学生带进一个真实生动、利于理解的图画世界,然后巧妙设计梯度问题,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学习“圆形变变变”时,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展示一个圆,提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圆。”接着,以动画的形式将圆涂成红色,外面加几根黄色的线条,问学生:“这又是什么?”学生答道:“太阳。”教师再问:“你们还可以把它变成其他什么东西?”有的学生说能变成西瓜,有的学生说能变成大饼,有的学生说能变成气球,等等,这样把学生带入一个充满想象的殿堂。实践证明,巧设赏析阶梯,对培养智障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尤其重要。通过教师不断引领,智障学生踏上审美这条道路不再遥远。审美教育除了要符合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还要将课件、动画、游戏融入美术教学,激发智障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激发智障学生审美情趣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结合智障学生的心理特点,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切点,补充美术“话题”,增加美的内容;以他们的个性差异为触点,拓展“读画”空间,增加美的享受;以他们的认知水平为起点,巧设赏析“阶梯”,增加美的感悟,是提高智障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姜海英.如何提高智障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J].美术教育研究,2013(12).

[2]沈周.新美术[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3]王一兆.美术审美[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拓展艺术空间 品味审美情趣 篇8

一、校园环境, 彰显艺术品位

在文化建设上, 结合学校特色, 力求从“办学理念的提炼, 视觉形象的设计, 环境文化的规划”等方面构建校园文化。以“让教师理解教育, 学生享受教育”为主线, 拓展校园文化。突出一个主题, 让师生体验艺术美, 感悟生活美, 亮化一个景点, 构建墙壁文化, 展示艺术成果, 营造一种环境、让校园的每一处都充满教育。

二、有效课堂, 突出艺术教学

课堂是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鉴赏能力的主渠道, 艺术课堂教学打破了单独学科知识体系的界限和与制约。搞活三课, 以保证艺术类课程的充分落实。学科课, 夯实艺术教育基础;活动课, 拓展艺术教育舞台;潜在课, 丰富艺术教育内涵。通过快乐生活课程教学, 让学生不断获得艺术知识与技能、艺术感知与欣赏、艺术表现与创造、艺术反思与评价及艺术交流与合作等素养, 提高师生生活情趣。

三、兴趣特长, 提升艺术特色

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是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摇篮。以“课内打基础, 课外搞拓展”为宗旨, 强化艺术教育活动。秉承“人人有第一, 个个有最好”的理念, 挖掘学生内在潜能, 培养并要求学生掌握多种技能。如能写一手好字;能奏一样乐器;能歌或善舞;能掌握一种绘画技巧;能掌握一种体育竞技。开办舞蹈班、绘画班、书法班、民乐组、管乐队、声乐队等艺术类特长班, 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四、参加竞赛, 宣传艺术功效

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 校管乐队参加市少工委组织的管乐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校舞蹈队在市举办的“中小学舞蹈大赛”“星元之夜舞蹈大赛”“人寿杯舞蹈大赛”“新农村建设艺术节”等文世汇演中取得了佳绩, 并多次在市电视台录制节目;书画班700多人次的书画作品在全国各类竞赛中获奖。竞赛激励了他们对艺术的渴求。

上一篇:快速原型制造下一篇:著名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