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审美情趣

2024-10-06

东方审美情趣(共8篇)

东方审美情趣 篇1

风景画在融合东西方画的优势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韵味, 表达了自然之美、生机之美和艺术之美, 灵活展示了大自然中无处不在的美丽, 引起欣赏者情感的共鸣。风景画创造中所蕴含的丰富东方审美情趣充分体现出民族文化的内涵和艺术创造的魅力。

1 风景画创作的特点

1. 1 结合了自然美和艺术美。风景画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仅展现了自然风景的优雅和魅力, 还结合了艺术的手法将自然、原生态的美淋漓尽致的以绘画的形式予以展示, 赋予了作品自然和美术的美感。成功的风景画提升了自然美景的韵味, 展现了艺术手法的审美, 更为作品融入了更多想象的空间, 在欣赏者在欣赏风景画的过程中不仅领略到优美的自然风光, 还能更深入的感受到和谐的艺术美感, 充分表现了东方审美情趣, 以较高的审美角度鉴赏和品味风景画。

1. 2 融合了生机和审美。风景画由于绘画的主体是自然风景, 自然风景往往代表着浓郁的生机、祥和静谧的气息和难以言喻的和谐美感, 可以表现出大自然和人类和谐相处的美好环境, 因此风景画的创作融合了生机和审美, 展现了悠远的意见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凝聚了东方审美的情趣, 物化了现实中的美和自然。欣赏者可在风景画中感受到浓郁的生机, 从自身的审美角度观赏风景画的内涵, 而作为风景画的创作者也会在展现自然风景之美的同时融入自身的审美情趣。

2 东西方审美情趣的差异性

2. 1 东西方历史发展的差异性。东西方的历史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每个国家和每个民族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和淘汰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历史, 沉浸了符合当地色彩和文化历史。再加上在历史中东西方各国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造成了东西方审美情趣的差异性, 而风景画的创作中的审美情趣的融入便充分展现了双方历史和文化的差异性。

2. 2 东西方所处地域的差异性。由于东西方地理环境、纬度、地区、居住人群、温度等均有所差异, 也因此形成了具备当地特色的地域文化, 东西方地域文化差异性更为明显, 也因此决定了各个地域内的人群所受到的文化熏陶和人文风情的不同。也正是由于地域性的文化特征加上人文作用的影响赋予了每一个不同地域人们不同的审美情趣。

2. 3 东西方风俗习惯的差异性。不同历史、不同地域导致东西方风俗习惯存在较大的差异, 而风俗习惯又体现在人们日常的生活活动中, 包括绘画创作也是日常生活举动的一种, 也正是在当地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熏染下养成的一种文化、精神、审美追求。东西方风俗习惯的差异性自然而言的引起了创作中和欣赏中的审美情趣差异性, 因此东西方人们有着不同的文化价值定位和文化审美情趣。

3 中国风景画与西方风景油画创造的融会贯通

在中国古典风景画中更注重的是在风景画中融入自身的感受, 表达出深远的意境, 绘画者们追求的风景画最高境界是神韵深远, 而不要求太像客观真实的风景; 而西方的绘画风注重写实, 在现代艺术发展阶段, 中国风景画逐步融合了中西优势, 在中国传统文化神韵和意境之下不断更新艺术花样, 既体现出西方绘画的科学性, 也服从了中国传统民族绘画所彰显的精神。

目前风景画的创作在符合东方审美情趣下更加富有创新精神, 超越了大自然主观抽象和客观的表现而又不脱离意境的表达, 融入了绘画者自身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体现了中西风景画完美的结合, 例如绘画作品《月下玉龙山》、《山》、《荷》均充分展示了中西融合风格。

由于东西方审美情趣的差异性, 东西方风景画创作仍具备一定的差异, 在自然景观为绘画对象表达下展现了不同审美情趣下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 但是在速度加快的全球化基础之下也拉近了东西方艺术审美, 缩短了东西方艺术之间的审美和创作距离。

4 风景画创作中的东方审美情趣

4. 1 气韵美。在风景画中可感受到古典美学所独特具备的气韵美学, 其创作体现了气韵美的东方审美情趣, 用艺术的手法展现出了大自然的魅力, 展现出了富有内涵的生活乐趣, 彰显出深刻的人生追求。在气韵美下塑造了优雅的艺术形象, 通过直观的印象深刻感受到融合了主观和客观两者神韵的情趣美, 达到精神和外形统一结合。

4. 2 色彩美。色彩不仅仅在传统的中国风景画上是重要的元素, 在西方风景画中更是被重点关注的元素, 在目前中西方结合的风景画创作中, 合理的色彩可体现出不一样的效果和魅力。色彩搭配既具有一定的规律, 又蕴含着创新的形式, 可表达出多种内涵形式, 满足东方审美情趣的特征需求, 更可以满足视觉和思想上的震撼审美, 赋予风景画创作恰当的艺术特征。

4. 3 造型美。造型是风景画创作中的布局和展示的重要基础, 不同的造型可展现出多种审美特征, 在现代风景画的创作中充分利用了线元素的作品, 通过多层次的轮廓线、结构线描绘出多种质感。在东方审美情趣下的风景画创作更加追求原汁原味, 采用简明富有力量和表现力的曲线塑造构型, 既凸显了风景画的表现力, 又展现了风景画独特的造型美感。

4. 4 刚柔美。刚柔美是风景画创造中的东方审美情趣之一, 不同的风景画展现的风格特征有所区别, 阳刚的作品展现出蓬勃向上的力量, 让欣赏者感受到雄浑、大气、奋进的气势; 柔美指的是绘画作品展现出更多的神韵, 空灵秀逸、清明婉约、意境悠远的让人心生喜爱。

结束语: 风景画创造中展现的气韵美、色彩美、造型美和刚柔美体现了艺术特性, 融合了民族文化特色和精神, 让欣赏者获取心灵的享受, 感受到艺术世界的东方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吴大鹏.风景油画创作中的东方审美情趣[J].神州, 2010 (10) :56-58.

[2]耿聪.色彩对油画风景创新的意义[J].艺术百家, 2012 (12) :21-23.

[3]李娟, 周晨阳.论苏天赐风景画的东方审美情趣[J].美与时代旬刊, 2012 (7) :40-41.

东方审美情趣 篇2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

中学语文课本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资源和美的表现。它“集各种美的形态之大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兼容着内容美与形式美。一方面,因其所反映的古今中外包罗万象的人文历史,社会生活与自然景观的无限丰富性而显得气象万千,另一方面,它又包含着文学作品多姿多彩的形态美、形象美、情景美、章法美等——轻柔和谐的优美、奋发激越的壮美,催人泪下的悲剧美,诙谐睿智的戏剧美,华丽与古朴,典雅与流畅,严谨与浪漫,以至于那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风格和意境,

亲历审美过程 培养审美情趣 篇3

中学各学科都兼有美育教学的任务, 但是, 语文学科美育的广泛性和深刻性远远超过其他学科。美育的主要任务, 就是通过作品的形象、感情去熏陶感染学生, 塑造学生的灵魂, 丰富与净化学生的感情, 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语文学科教学恰恰最具有感染熏陶、潜移默化、形象诱导的特色。因为语文课本中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 文质兼美, 脍炙人口, 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这就给语文课对学生进行语言美、形象美、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情感美的美学教育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现在, 和谐社会的建设、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语文教师越来越感到美育教育的重要, 可以这样说,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机进行审美教育, 已经成为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必须正确面对的课题。

四十五分钟, 三尺讲台, 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相同的, 但教学效果却大相径庭:有的情趣妙生,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兴趣盎然;有的平板乏味, 课堂沉闷窒息, 学生昏昏欲睡。这里面虽有诸多因素, 但毫无疑问与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学艺术一定有关:缺乏情感的震撼, 忽视审美教育。

审美过程虽然也有理性活动, 但更多的是情感活动。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就应该注重美的教育, 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感的培养。美育的根本特点是其直观性、可感性, 它以感情活动为中介, 如果将感情活动这一中介淡化或去掉, 必然会使教学陷入一种枯燥无味、呆板无趣的泥沼之中。总之, 随随便便埋怨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积极性不高, 张口闭口嫌弃学生在课堂上不很好配合, 恐怕是我们的一面之词。因此,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 需将学生的感情引入到诗文中去, 做到披情入文, 使语言中的形象也和自己具有同样的情感, 达到审美客体 (审美对象) 和审美主体 (欣赏者) 的情感上的交流融合、升华共鸣。例如, 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时, 可先把自己录制的朗诵和演唱磁带放给学生欣赏, 从感情、气魄、意境上先声夺人, 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然后, 让学生闭上眼睛, 这时浮现的是一幅气魄宏伟、意境深邃美丽, 似景如画的北国风光图, 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同时为理解诗词下阙作了很好的铺垫。

审美的又一特征是情感体验。换言之, 就是对作品的深刻理解,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 才能更深刻地去感受它。学生对美的感受, 还处在比较低的层次上。因此,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 必须通过对作品的分析与品评, 让学生来感知其中美的因素。如自读课文《邓稼先》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 手有没有颤抖?”学生可能对这句话理解不深。教师对此就要分析:邓稼先身负重任, 在研制核武器时每一个数据都要精确, 如果不能做到胸有成竹, 会给核武器事业带来很大的损失。作者关心邓稼先签字时手有没有颤抖, 正是对半个世纪的朋友的关心, 对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关注。这样的分析与品评, 能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两位科学家那半个世纪的友情之深厚, 从中得到真情实感的审美体验。

如今, 语文教学已经不再单纯传授语文基础知识, 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愈来愈显得有其重要意义。只有把学生的这种情感活动充分调动起来, 使学生自己也处于作品之中, 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正确地评价作品中的人物, 品味作品的艺术特色, 尽情地欣赏, 以期取得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如鲁迅的《孔乙己》主要是通过孔乙己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出现在咸亨酒店的不同外貌、语气、神态、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 反映作品主题的。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对鲁迅先生塑造的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有美的评判:心地善良 (给孩子们吃茴香豆) ;少与人争 (不在乎人们的嘲笑) ;品行还好 (从不拖欠) ;受尽凌辱 (被丁举人打折了腿) 。只有深刻而透彻地产生了这样的情感活动, 才能领悟到鲁迅先生写《孔乙己》的目的, 在于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揭露和批判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罪恶, 从而更激起学生对迫害孔乙己的封建制度的愤恨。这种审美教育活动的开展, 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 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效果自然就不错的。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还要注意美育与德育的关系。其实美育和德育在目的、价值上具有一致性。如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中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纯粹的人”, 既蕴有美的情感形态, 又放射着崇高的道德感情的光辉。应该看到, 美育可以引导学生认识道德的价值与道德美, 要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完美的人格。还应该看到, 在语文实施美育的过程中, 我们要求的道德上的“善”是与“美”相存在的。德育的内容是在美育中起主导作用的, 学生的道德观决定着他的审美观, 会影响他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态度, 在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人物美时, 如果学生的道德观不同, 那教师对这位学生的审美教育就是无法实施的。比如让学生学习雷锋形象, 如果教师从道德思想教育方面促成学生接受, 那么学生可能是不愿意接受的, 因为这个学生认为“雷锋不是美的, 而是有点笨”, 那么教学审美效果就无法达到。

东方审美情趣 篇4

一、培养小学生感受教科书中的内在美

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许多内容和题目都体现着数学的内在美,只要我们稍加点拨,学生是能体会和感受数学美的存在的。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拿出不同的实物,如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圆等物件,让学生感受这些物体有边有角,表面光滑,再加上各种色彩,有的小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说出太美了,他们会不由自主地用手摸一摸、拿一拿,真是爱不释手。我在教学《加法估算》时,第一次学习“≈”,对于符号的讲解就可以让学生产生美的感受。我告诉学生约等号表达了大约的意思,为什么约等号会是这样的呢?因为它和算式的真正结果相比,多一点或少一点,因此就是现在的模样。用数学语言的美去唤醒学生对数学的感悟,唤起生命的激情和自由的感受,获得审美情趣。

二、培养学生体会数学内容的思想美

思想教育不仅仅是班会课、思想品德课、语文课的教育内容,数学课也应如此,也应体现出数学的思想美。教材的内容在于教师的挖掘,小学数学的德育教育也在于教师结合教材的内容挖掘和补充,利用生动形象的图表和有说服力的数据及古老悠久的数学史对学生进行形象具体的教育。如苏教版数学课本中,六年级下册第15页的第4题,通过认识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分别与世界人均拥有量相比较,说明我国水资源匮乏和人均耕地面积少,却养活了占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唤起学生的爱国心,使其树立学习志向,激发爱国学习的强烈情感。另外,教材中利用“你知道吗?”的小栏目,介绍古今中外数学著作、数学家、数学发明与应用等知识。

三、培养学生探究数学规律美

从表面上看,数学符号是单调的,数学公式是枯燥的,数学内容是无味的,但正是这些内容构成了数学大厦的美丽与壮观,同时也蕴含了一种哲学的美,一种朴素的美,一种理性的美。在数学中,我们通过模型的建构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这种模型在小学数学中,可以简单地说是某种规律、某个公式。在新课改中,“找规律”被列为一个独立的部分,这部分内容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数学美——“规律美”,为学生探索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探索美”。有人说得好:“数学中的美,美在人们对和谐有规律的事物的喜爱以及从事物中发现普遍性与统一性的秩序和规律。”进一步地说,数学因“规律”而美丽,“规律”因“探索”而更美。不同类型规律的认知特点不同,对学生思维水平的要求也不同,因此,“探索规律”应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地安排内容。数的规律,具有简洁和抽象的特点,是数学思维最直接的体现,而图形的规律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一般在教学时,我们先教学探索图形的排列规律,从这类相对直观的简单图形规律让学生初步了解规律的内涵。规律的探索,从“简单图形”到“复杂图形”,从“实物(图形)”到“数”,从“数”到“式”,从重复性规律到递增性规律,再到关系性规律,从基础到思维的发展,追寻思维发展正是“探索规律”美的体现。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找规律”有一题:

每一题的结果,都与前面一题的结果巧妙地联系起来,存在美妙的计算方法。正如有的数学教育心理学认为:数学活动中的美学动机是不可忽视的。数、式、形的变化规律本身就很美。排列有法的奇巧美,用符号、字母表示规律、公式的简约美,思维有序的秩序美等。

四、培养学生感悟数学的简洁美

数学的简洁美不需要多么华丽的语言,也不需要长篇大论,一道题目不需要太多的文字,只要简单的几个数字和字母就能表达题目的完整意思。如五年级的解方程:

这类题型描述的不再是数与数之间的简单关系,而是寻求数与数之间的客观规律,并且能够用简洁的数学方程式来将其表示出来。统计表和统计图也能表达数学的简洁美。统计图表是表示数据的重要手段,正所谓“一图胜过千言万语”,把收集来的数据绘制成统计图表,能更形象直观地反映事物之间的关系。

审美情趣需要培养 篇5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作,有引人入胜的意境,有优美生动的词句,有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和纯洁高尚的审美理想。如《海上日出》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朝霞、旭日梦幻般的色彩之美,《观潮》使学生领略到奔腾壮观的声势之美,《桂林山水》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山水清、静、奇的玲珑剔透的图画之美,《索溪峪的“野”》使学生感受到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体现了诗的意境美,郑振铎的散文《燕子》则塑造了燕子小巧玲珑、活泼可爱、声形俱佳的意象美,《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体现了人格魅力的美……所有这些,都是美育的极好内容和形式,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美、形体教学的艺术美、润物细无声的情感美、教学设计的结构美以及板书设计的形式美、内容美等,对学生而言都是潜移默化的美的教育,能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教师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受、领悟、体验,会达到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滋养情感的作用,使学生进入美的境界,形成美的思想。

东方审美情趣 篇6

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点,补充美术“话题”,增加美的内容

美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无处不在。对于智障学生来说,明明生活在“美”的身边,却感受不到“美”的存在。要让他们欣赏到自然界的美和生活的美,必须通过一系列审美活动来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对生活的感知、鉴赏、创造能力;注重提升审美境界,完善他们的心理素质,让美洋溢在他们的心中。审美教育必须符合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切点,合理补充生活中的美术元素,增加美的内容,链接他们的生活经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在设计教案时,内容不可过深,要让智障学生欣赏那些看得见、摸得着、易于接受的直观内容。设计“大象”教学方案时,发现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大象。如果还是遵照原教材以大象为教学内容,就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符。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将大象改成学生熟悉的小猪。结果,学生在课上侃侃而谈:“我家养了几只猪,它们长得很胖”“我喜欢小猪,它们很可爱”“它们是白色的、圆圆的”。实践证明,对于智障学生来说,教学内容要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主线,紧紧围绕他们的生活,再现生活,才能使他们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审美情趣。

二、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交点,拓展“读画”空间,增加美的享受

同一作品,不同的人必定有不同的感受,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里对同一作品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所以,要针对每一位智障学生的实际,制定相应的一对一的教学方案。要引领他们逐步学会品味美的东西,在“读画”空间中有所拓展,感受艺术魅力。因此,教师讲授时间不可过长,内容不可过多过滥,不能让他们生厌。学生S对于动物形象很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尽可能展出他喜欢的动物作品,引导他对作品进行了解、领会和感悟。在欣赏过程中,S会说一些简单的解说词,但由于词汇量贫乏,每次就这几个词,毫无新意。不过他的模仿能力还不错,比如看到电视上有人说相声,他会惟妙惟肖地进行模仿。因此,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他去模仿一些优美的解说词,培养他的审美情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S已能说一些词汇量比较丰富的解说词,能够简单地评价一些作品的优劣,在学习中得到审美的快乐。实践证明,只要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焦点,拓展“读画”空间,增加美的享受,加上注重因材施教,就能使精神不振的智障学生振作起来,能使过度兴奋的智障学生归于平静,能使茫然的智障学生得到启迪,能使无信心的智障学生增强自信。智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合作,感受到艺术美,提升了审美能力。

三、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起点,巧设赏析“阶梯”,增加美的感悟

在审美过程中,学生是审美的主体,教师不必越俎代庖。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起点,巧设赏析“阶梯”,是促使学生增加美的感悟的有效方法。可以运用大量富有吸引力、启发性的美术课件,直接将智障学生带进一个真实生动、利于理解的图画世界,然后巧妙设计梯度问题,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学习“圆形变变变”时,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展示一个圆,提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圆。”接着,以动画的形式将圆涂成红色,外面加几根黄色的线条,问学生:“这又是什么?”学生答道:“太阳。”教师再问:“你们还可以把它变成其他什么东西?”有的学生说能变成西瓜,有的学生说能变成大饼,有的学生说能变成气球,等等,这样把学生带入一个充满想象的殿堂。实践证明,巧设赏析阶梯,对培养智障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尤其重要。通过教师不断引领,智障学生踏上审美这条道路不再遥远。审美教育除了要符合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还要将课件、动画、游戏融入美术教学,激发智障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激发智障学生审美情趣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结合智障学生的心理特点,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切点,补充美术“话题”,增加美的内容;以他们的个性差异为触点,拓展“读画”空间,增加美的享受;以他们的认知水平为起点,巧设赏析“阶梯”,增加美的感悟,是提高智障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姜海英.如何提高智障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J].美术教育研究,2013(12).

[2]沈周.新美术[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3]王一兆.美术审美[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让语文课堂充满审美情趣 篇7

语文阅读教学从教学内容来看,是以品读赏析和体味感受作品为主的形象性与情境性的教学,对作品的欣赏是一种美的认识过程,它始终伴随着对活生生的形象的情感反应及理性思维对作品的审美评价。对此,笔者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原因入手,对如何更好地实施审美教育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在阅读内省中引导审美再现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努力开阔学生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确立了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重要地位,初中语文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精神,其中编选了大量的诗歌、散文、戏剧和小说,这些文学精品蕴含着浓郁的审美情趣和精美的艺术形象,它们都是作家对现实生活艺术的再现。它们与一切文学艺术作品一样,是现实中最美好、最奇特、最典型的事物之形象的再创造。它不仅有合乎美的比例的外部形态,而且有深刻的内容,是作者向人们展示最理想、最崇高、最悲壮的境界和对世间事物之本质方面的观照。在教学和鉴赏文学作品时,运用接受美学的观点,引导学生对文学本文进行再创造,这种再创造的思维活动,就是美学中的审美再现。

审美再现主要是审美主体的内省活动,因此,语文教学不是教师的自我陶醉和自作多情式的分析评价,而是要唤起学生的内省。这是审美再现的精要所在,是使审美达到登堂入室的境界,从而培养其审美品质的手段。

审美再现可以体现在朗读和默诵中,自古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这里的“义”,既指内容,又包含艺术形象),是有其科学道理的。按当代心理学的观点,人在思维过程中,对现实的反映要借助于词、言语,人的思维是“言语的思维”。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衣。思维和语言是不可分的,没有语言,就没有人的理性思维:同样,没有思维,也就不需要作为承担工具的语言。朗读,特别是对节奏明快、音调铿锵的诗文的朗读,能对大脑形成乐音性质的刺激,通过朗读和默诵,唤起审美的欲望和知觉。如果诵读的遍数越多,审美感受就越深刻,审美再现就越明显,强烈时怎不使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比如,人们欣赏音乐,往往觉得最美的不是最新的曲子,而往往是耳熟能详的乐曲。在文学鉴赏中,人们鉴赏诗歌和散文,正是如此。学生在阅读内省中,给予恰当的点拨、提示,不仅能够扩大和丰富鉴赏范围,而且能使其把握精要,美的再现就会更为明显和强烈。

二、在文言文教学中接受情感美的陶冶

文言文教学是继承优秀中国古文化的途径之一。教师所进行的文言文教学,其目的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阅读,领会蕴涵在文章中的情感美,接受情感美的陶冶。当然,这种美主要依靠学生自己的主动阅读,即在老师指导下的主动接受,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深入文本,发挥想象,换位思考,是实现欣赏情感美的有效途径。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崔琦指出:“我注意到中国学生驯服权威,美国学生则喜欢挑战权威,中国学生需要凡事怀疑,因为书本所讲未必对。”文言文教学为什么一味徘徊于文字化、主旨化剖析的老路,学生审美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为什么一直得不到合理培养,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帮助学生建构一个动态化的审美模式。学生审美活动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必然会丧失自我意识,而建构一个动态化的审美模式就等于教给学生具体的、可操纵的审美方法。

文学作品之所以扣人心弦,就是寓形象、意境于模糊集合中。模糊观念带有意义的不确性,比明晰的观察更富于表现力,它的表现力体现在不同的读者可以通过不同的创造性思维来完成对作品的理解,“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道理。读者在阅读活动中不是在被动地接受作品信息,而在积极地思考,对情节推进、意义展开都在不断地作出期待、预测和判断。“读诗就是再做诗,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能维持住,也要读者帮忙才行,读者的想象和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首诗的生命也就是生生不息的,它并非一成不变的。一切艺术作品都是如此,没有创造就不能有欣赏”。中学生已拥有相当的知识积累,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我们认为以“发现学习法”为主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更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课文前太详细的提示放在文后作参读材料,抛弃以往老师解说课文时强行灌输的模式,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有方法指导的审美活动才是自觉的审美活动,它可以激发学生尝试的欲望。正是在这种尝试中,学生的能动性才会得以极大发挥。

三、在欣赏优秀作品中提高审美品位

学生正处在科技进步社会变革的环境,他们的成长,需要正确的引导和优秀思想文化的熏陶。他们要有正确的思想,才会有远大的理想,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意境”两字在许多人心目中似乎只属诗歌,其实不然,“意”,情思也,境,形象也。例如,散文既然是一种自由多样、关注真实世相的文体,自有其对特定意境的追求;古有“诗文一家”、“文中有画”之说,也揭示了意境美不独为诗,也为散文所有。并且,现代人对于“散文是美文”的界说,也在认同散文文质相承、形神兼美的同时,实质上承认了散文的特征之一是:用独具质感的优美的语言创设特定的情境以寄托自己的哲理情思。

应该说,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经过历史长河冲刷而流传下来的作品,当然是思想文化的精华,至少也是可以让我们批判地接受的优秀遗产。而充分发掘出这些作品中的思想之美,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先秦的“百家争鸣”,各种学说都奠定了中国文化的思想基础,此后千百年来思想的发展更是无比丰富。对这些思想有一些初步了解,以及初步接受优秀思想的照耀,也是古诗文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之一。观照世界,无论作者或读者都不能不基于一定的角度,而受制于一定的时空,因此,无论他们寄寓或所感受到的哲思都逃脱不了注定的命运—————被历史淘汰。社会历史的复杂性却时时提醒人们不可以用一种模式来诠释世界,无限纷繁的世界、各式各样的感悟,需要以多元的精神为导引,开放性地接纳、理解,由此而拓展自己的认识空间,从而更好地提高审美品位。

发挥教材优势,提高审美情趣 篇8

一、欣赏美

1.听故事, 欣赏画面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何在课文开始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呢? 在《画家和牧童》的教学中, 我采用了“播放课件引入故事”的办法, 使学生在欣赏美的画面中感受到戴嵩的画技是非常高超的。教学时, 我通过播放课件引入故事:“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 他非常喜欢画牛, 他画的牛跟真的一样。瞧, 这就是戴嵩的作品, 其中《三牛图》、《归牧图》、《斗牛图》非常有名, 《斗牛图》还被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看到这幅《斗牛图》, 也许有的同学会说:‘咦, 这幅《斗牛图》怎么跟书上的不一样呢? ’对, 这是戴嵩后来画的《斗牛图》。说起课文中的《斗牛图》, 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赶紧翻开课本95页读一读, 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 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出示戴嵩的画作时, 以优美的语调讲解他的名作《三牛图》和《归牧图》, 并配以悠扬的古筝乐曲, 学生不由自主地被屏幕上的图吸引, 听得仔细, 看得细心。看后让学生说说:“看了这几幅图, 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由衷发出赞叹, 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体会到了戴嵩画技的高超。

2.重视识字写字, 欣赏汉字美。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最大特点是识字量大, 认写分开。识字中要引导学生仔细发现汉字的美, 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如《荷叶圆圆》这篇课文“我会认”的生字很多, 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这课大部分生字是由熟字加偏旁组成的。教学时我把一个个生字写在美丽的荷叶上, 然后抓住汉字结构美的特点对生字进行分类, 以游戏和活动为主, 注意联系学生以往的识字经验和生活经验, 通过开展“你指我认、当小老师领读、猜猜找找”等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识字的积极性, 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让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二、感悟美

学生的审美情趣由视觉上的欣赏美转变为在文字中感悟美, 不但强烈地激发他们了解课文内容的兴趣, 而且顺利实现了字词的教学目标。人教版第三册《小柳树和小枣树》这篇课文的文字非常优美, 如何让学生感悟文字美呢? 我主要采用“读”这种最简单又最有效的方式。

1.初读课文, 寻找美的句子。

朗读是第一学段教学的重点之一。只有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文本, 才能产生感悟。我牢牢把握住“读”这条主脉, 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 在读中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熏陶。在感悟小柳树外形美这一部分时, 我出示自学要求: (1) 默读课文1—4自然段, 用横线画出小柳树外形特点的句子; (2) 美美地读一读画下来的句子, 与同桌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自学、讨论后, 进行集体交流。

2.精读课文, 品味美的词语。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文本时“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要实现这个目标, 语文教师就要努力捕捉课文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 引领学生悉心品味, 细细咀嚼, 使学生获得有益的启迪。当学生找到优美的句子后, 我说:“孩子们真棒!一会儿就找到了那么多的好句子。哪些词能看出小柳树长得美呢? ”学生自读感悟后, 我引导学生发现“浅绿色”“又细又长”等词语的妙用, 通过品味这些美的词语, 不仅让学生感悟到小柳树的外形美, 而且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

3.品读课文, 营造朗读氛围美。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称朗读为“美读”, 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朗读要美, 重要的不是技巧, 而是情感, 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相通。有了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师就已经为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 让学生通过美美朗读, 对这篇课文更深刻的理解, 已是不在话下。更何况, 《小柳树和小枣树》有较多的对话, 很适合朗读。在欣赏完字词句后, 我让学生选择看图想象读、评读、分角色读等不同方式进行美读, 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感悟小柳树的“美”。

三、品评美

一堂好的语文课不仅体现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掌握, 更在于对文中精神内涵的剖析, 确定做人的正确方向。两者水乳交融, 相辅相成。教师如何潜移默化地利用语言文字所塑造的人物影响学生, 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就成了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

《搭石》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人间真情”中的第二篇, 课文通过对摆搭石、走搭石等画面的描写, 表现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教学《搭石》这篇课文时, 我紧扣文本及本组专题, 以“搭石, 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为主线, 在读中寻找美, 在读中感悟美, 在说写中品味美, 让学生顺着这条主线不断深入文本、自主探究, 品评感悟乡亲们美好的心灵。

上一篇:管理与处置对策论文下一篇:清洁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