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珠》教学设计

2024-07-12

《东方之珠》教学设计(共7篇)

《东方之珠》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课文《东方之珠》介绍了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赞美了这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层次清晰,用词优美、准确。

[设计理念]

(1)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2)对话贯穿于整个课堂的始终,给学生提供一个互动平台。

(3)把选择和表达的自由还给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充分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认两条绿线里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闪耀”、“倾听”造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看图、创设情境等一系列体验过程,让学生感受香港的美丽与繁华。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充分品读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品味本课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对香港的赞美与热爱,激发学生爱香港、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通过上网、图书馆查阅,搜集有关香港的文字资料;教师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和旅游景点,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设计特色]本课教学简单、实在、清晰,强调学生的主体体验,实施个性化阅读,放飞学生的思想,把自由还给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一、扣题生疑,入境激趣

(1)师板书“东方”,提问:你们知道“东方”指哪儿?接着把课题补充完整为“东方之珠”,再提问:看了课题,你们还有什么想问的吗?生提问题。

(2)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去美丽繁华的香港走一走,看一看。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79页,听老师为你们一一介绍。(师范读课文。)

[设计意图]学会倾听也是一种艺术,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到教师如诗如画的朗读中,每个学生都会有所收获。

(3)交流刚才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交流的机会,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或多或少,但这都是学生感悟所得,这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了解学情,理清脉络

(1)听完老师的介绍,你们觉得香港美不美?这种美,老师觉得你们应该自己去欣赏、去体会。自己读一读好吗?①对照书后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对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②说一说课文写了香港的哪些地方?

(2)学生自由读课文。

[设计意图]要求明确,富有情趣,使学生读得有兴趣。同时,也为学生感受作了重要的铺垫。

(3)生字词检查。

沙滩沐浴舒服夜晚聚集精彩热闹剧场商店

(4)上面这些生字不仅要求我们认识,而且要求我们会写。但是,有些生字只要求认识,我们一起来认一认。

街市倾听铜锣湾人流如潮摩天鳞次栉比

[设计意图]“平平淡淡才是真”,生字教学简单、实在,做到有层次地识字。

(5)请学生分节读课文。

(6)课文写了香港的哪些地方呢?(板书: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使学生能够抓住文章叙述重点。

三、学第一节:充满想象

(1)自由朗读,说一说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创设一个表达的空间,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

(2)介绍香港的地理位置,出示地图并口述:香港地处我国南方,是个港口城市……

(3)作者从三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香港的美丽与繁华。(明确: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引读:那里有迷人的沙滩……我国竟然有这样美丽、繁华的地方,你们有什么感受?(自豪、充满遐想……)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生齐读。)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揣摩,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读有情境。

四、学第二节:迷人沙滩

(1)过渡:跟随着课文,首先我领同学们到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看一看。(板书:浅水湾。)

(2)课件出示:这就是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看一看图,再读一读第二节课文,然后告诉老师,如果是你漫步在这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舒服、陶醉……)学生通过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多元解读,学生的真情自然流露,对此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

(3)迷人的浅水湾真是个好地方,它是……(引说: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假”是多音字,生练习多音字扩词。)

(4)人们来到了这迷人的沙滩,感受又是如何呢?引读:每逢节假日,人们结伴来到这里,漫步在(),沐浴着(),倾听着(),真是舒服极了。

(5)创设情境,指导朗读:同学们,漫步在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播放海浪的声音),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此时此刻的感受吗?(舒服。)

[设计意图]用优美的引述带领学生去感受沙滩的迷人。

(6)不错,来到了这迷人的沙滩,人们的感受真是(舒服极了),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人们舒服的感觉吧!(听录音:第二自然段。)这么美丽的沙滩,我们不把它留在心中,岂不可惜?(学生看着填空试背诵。)谁能把这迷人的沙滩向大家介绍一下呢?(指名背,齐背。)

[设计意图]教师用煽情的语言使学生走进教材,走进作者的内心。背诵课文更是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五、意犹未尽,深情展望

迷人的沙滩让我们流连忘返,下节课我们再跟着作者尽情地去逛一逛那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六、学习写字,夯实根基

(略。)

七、课外实践,漫游香港

①课后查阅有关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的资料;②查一查香港还有哪些著名的景区和特产(任选其一或全做)。

我还要给它们说说外面的很多新鲜事。

……

师:同学们的想象合情合理,替Cornelius说出了心里话。那说到这里,你们的心里又有什么想法呢?想对谁说些什么呢?

生1:我想对Cornelius说,你与其他鳄鱼不同,你非常好学,还能坚持不懈。我要向你学习!

生2:我想对别的鳄鱼说,你们不要觉得难为情,不用背着Cornelius学倒立。如果不会,它会很乐意教你们的。

生3:我也想对别的鳄鱼说,其实你们也有很大的潜力,应该像Cornelius那样多去外面看看,学学新本领。

生4:我想对同学们说,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我们要像Cornelius那样好学、努力,不能像别的鳄鱼一样不走出去,也不学新本领。

生5:我觉得这叫“安于现状”。

生6:我们努力学习就会变得与众不同。

……

师:谢谢你们!一则小小的寓言,通过读、问、说、写,和大家分享了这么多收获。看,寓言给人的启示真不小!课外,老师建议大家再去收集收集,读一读,想一想,问一问,多和同学交流交流,相信你一定会变得更与众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寓言故事的续写,引导孩子展开合理的想象。写话练习既加深了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又从中得到了启发,同时引向更多寓言故事和书籍的阅读。鼓励孩子们通过阅读、思考和交流,成为更加与众不同的孩子!

附:

Cornelius

Cornelius是一只鳄鱼,它从蛋里孵出来的时候,不是爬上河岸,而是走上河岸。这和别的鳄鱼不同。

“我这样能够看得很远。”它说。

“那又怎么样?”别的鳄鱼说。

“我可以从河岸上看到河水里的鱼。”它说。

“那又怎么样?”别的鳄鱼说,它们有一点怨怒。

它决定离开别的鳄鱼。

它遇到一只猴子。

它对猴子说:“我会站着走,我能看到远处的东西。”

猴子说:“我能倒立,我还可以用尾巴把自己吊在树上。”

Cornelius便向猴子学倒立,学用尾巴把自己吊在树上。

Cornelius一直努力,再努力,又努力,它想学的都学会了。

它回到河边,对它的鳄鱼朋友说:“你们看啊!我会头朝下倒立。”

别的鳄鱼说:“那又怎么样?”

它说:“我会用尾巴把自己吊在树上。”

可是别的鳄鱼只是皱皱眉头重复地说:“那又怎么样呀?”

Cornelius失望,生气,决定离开它们,去和猴子在一起。它刚转身,却回头看到那些鳄鱼在学它倒立,学它用尾巴把自己挂在树枝上。

Cornelius微笑了。

《东方之珠》教学设计 篇2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

2、学习本课生字,学写“倾、舒”两字。【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香港的美。

2、指导朗读、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彭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同学们,你们最喜欢、最向往的是哪个城市?谁来为我们介绍一下。

2、师:确实我们的祖国以地域辽阔、风景迷人矗立于世界的东方。而香港这座城市却是中国这条巨龙头上璀璨的明珠。有“东方之珠”的美誉。(欣赏歌曲)伴着悠扬的歌曲,让我们一同走近香港。

3、出示课题:东方之珠。

二、初读课文。

课文对这颗“东方之珠”作了更具体、更精彩的描述,请同学们打开书,听录音。

1、听配乐朗诵后,谁能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出示:香港

2、自由轻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须,准备读给大家听。

3、检查初读效果。

①认读生字词。

②指名选读,及时矫正。

(板书:沙滩公园街市)

三、细读课文。

1、师:刚才几位同学读的很好,我们知道有

(板书:沙滩公园街市)但是,“东方之珠”的魅力,不仅仅是因为它有沙滩、公园、街市,而是因为它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

请一个同学用一句话把这个意思说出来:

香港有(香港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这句话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就叫总领全文。

2、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指导朗读。

(听出来了吗?课文首先交待了香港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说她是“我国南大门”,接着简要介绍那里的、、和多么美啊,多让人自豪啊,一起读读看,是不是有这种感觉)

③齐读。

④练背。

3、学习第二自然段。

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想想每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试试怎样读出文中的意思。

①各自轻声读。

②指名读。

③谁想好了,第1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板书:浅水湾好地方)

④在这句话中,作者用了哪两个词点明了这个好地方的迷人之处,那就是……(浪平沙细、阳光和煦)

⑤作者仅用了“浪平沙细、阳光和煦”就描绘了一同美妙和画面。温暖柔和的阳光洒满了波光粼粼的海面……再细读读看,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⑥在这如仙境一般的沙滩上,人们感到真是

⑦人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大家轻读第2句,去大胆想象、体会。

a、出示:因为人们……,所以感受到了“舒服极了”。

b、人们只所以感受到舒服极了,是因为他们……。

⑧知道怎样读了吗?谁来试试。(指读、齐读)

4、指导背诵。

(1)指投影引读。

(2)抽词语填空读。

(3)看板书试背。

(4)看图试背。

四、总结:

在同学们深情的朗读下,让我不由的感受到香港无愧于“东方之珠”这个美誉。

五、拓展研读

信息技术让《东方之珠》闪亮 篇3

二十一世纪的课堂,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度融合已成为教育改革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何正确、科学、艺术地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以及让这些技术完美地与课程融合在一起,是我们所讨论的热门话题。应用信息技术助推传统课堂教学,会使语文课更有魅力。

大家知道,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把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提高语文能力。”因此,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下面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东方之珠》的教学为例,谈谈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融合下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点做法,敬请各位指教。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东方之珠》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这三方面内容,语言简洁、优美,用词准确、生动。课文从字里行间让学生感受到“东方之珠”的美丽、繁华。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视频感情朗读,体会语言

在网络平台下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促进学生的认识活动由感性向理性飞跃,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小学语文《东方之珠》第二段讲风光旖旎的浅水湾,用词贴切,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好样本。因此,本段的教学侧重点我放在视频感情朗读上。初读后,让学生找出这段中最美的句子:“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如何能读出“舒服”的感觉?这是一大难点。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结合多媒体视频再现浅水湾风光,尽情领略“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海湾风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漫步沙滩,沐浴海风,倾听声响”的优美意境中,再配以入情入境的老师范读,让学生边听边闭上眼睛,享受心儿“飞翔”的快乐,学生一下子体味到了这种“舒服”感。视频感情朗读,为运用语言埋下了伏笔。

二、配图用心感悟,品赏语言

“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融合,由网络提供的多媒体文本、图形、图像创设了图文并茂、形神兼备的课文情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大大提高了他们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与感悟能力,发展了他们的个性品质与智慧潜能。

小学语文《东方之珠》中铜锣湾一段描写概括简洁,但“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三个词语较难懂,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地利用多媒体,通过对照画面,联系句子,化抽象概括的语言文字为形象具体的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间建立起联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如理解“鳞次栉比”,出示形象的多媒体画面,让他们看看香港的摩天大厦是怎样的,学生都说“摩天大厦很多很多。”“摩天大厦一幢挨着一幢,一排接着一排。”“摩天大厦密密麻麻的。”就这样很好地悟出了“鳞次栉比”的意思是形容楼多。接着再出示香港大街上人流如潮和商店里琳琅满目的画面,学生一看,就能形象地理解词语的意思了。

香港的夜景更是瑰丽无比,教学第四小节时,我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夜香港图,让学生观察想象美景,通过朗读比较,理解“港湾里的灯光”和“马路上的车灯”一是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一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一静一动,美丽极了。学生反复朗读这两句,再次体会香港夜景的绚烂多姿,感受香港的美丽与繁华,感悟文字带来的精彩画面和巨大魅力。

三、录像情境背诵,积淀语言

多媒体赋予了语文教学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艳丽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栩栩如生,在儿童的认识与教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他们能愉快地探索知识的奥秘。背诵又是积累语言的方法,学习语言需要适当的记忆。学生的头脑中积累了一个个生动的词语,一段段精彩的句群,乃至一篇篇精致的美文,会给他的语文功底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东方之珠》是一篇背诵积累语言的好教材。学生通过多形式的朗读已经初步体悟到课文语言的精炼优美,在熟读的基础上,我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背诵积累。比如第三自然段“海洋公园”的背诵指导,我首先抓住重点句子的重点词语,如“碧波荡漾”“顶球”“钻圈”“嬉水跳跃”等,再让学生观看网络录像视频,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指导朗读,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学生基本上都能背诵出来,而且背得很轻松。借助网络录像视频,让画面定格于学生脑海,感受这份快乐的场景,事半功倍地积累语言,达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发展学生的语言品质。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请你努力做到,使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不要让知识变成不动的、死的“行装”,而要使他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的相互关系中,在精神财富交流的生动的、不断的过程中活起来。由此,小学生语文学习、语言积累的过程不应该是痛苦而机械的过程,相反,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趣、感悟体验的过程。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完全应该为语文教学锦上添花。可以这样说,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工具,学生学习的工具,也是人们用来获取知识、传授知识、运用知识的媒介,让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为阅读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助一臂之力。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坐稳“信息化船”,品好舌尖上的语文。

在“东方之珠”学翻译(一) 篇4

2008年9月,正值大四上学期的我,需要作出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到底是读研还是工作。高考的时候,与心仪的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失之交臂,阴差阳错地调剂到了中南大学英语系,本来对英语的感情就不深厚,所以读不读研对我来说也没有太多所谓。

但是我的导师告诉我,与其盲目选择工作,不如到外面的世界看看,提升一下自己。而且我的专业是翻译,应该选择一个中文和英文都融会贯通的地方,这样才能真正地掌握翻译的精髓。经过几番思索,我最终锁定了香港浸会大学的翻译系,然后着手准备申请资料。

申请香港的大学有两种方式,一是网上递交资料,二是将资料邮寄到香港。我选择的是前者,准备好相关资料,比如成绩单、推荐书、毕业证之类的,然后上传到网上,再向学校指定的账户汇去200元申请费,就静等通知。所谓的通知并不是录取通知,而是面试和笔试的通知。

因为距离较远,香港浸会大学采用的是电话面试的形式,整个通话大概15分钟,问题五花八门,有对翻译理论的考查,也有对生活的见解。在忐忑不安地等待了20天之后,我终于等到了笔试通知,地点在珠海。两个小时的考试时间里,考场静得吓人,大家都在展开一场无声的厮杀,等待着对方倒下。明明才四月,我走出考场时,已是大汗淋漓:最后一关了,我到底能不能顺利过关呢?看着跟我一起申请的战友们陆续收到通知书,而我的却杳无音讯,终日惴惴不安。终于,五月初,我收到了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

历时一年的申请之路,总算是有了个Happy Ending。从2008年9月考虑是否读研,到2009年2月递交申请材料,再到4月参加面试笔试,这一路真是一波三折。

小房子也有大未来

到香港之前,我对这片热土是多么的期待。大四的夏末,我常常坐在校园的操场旁,看着夕阳的余晖,幻想着几个月之后身在香港的生活。可惜,很快这幻想就被残酷的现实戳破了,摆在眼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住宿。

因为香港的大学住宿是不对研究生开放的,我开始在香港一些大学的BBS论坛上找房子,很快就联系上了一个女生。受TVB的毒害太严重,我以为香港的房子都很宽敞,设施超齐备,所以当她打开QQ视频的时候,我彻底被震惊了。一个不足10平米的房子,摆着一张极窄的上下床,一张小桌子可怜地卡在床和墙壁中间,再也放不下任何多余的东西,而一个床位的价格,就要2 500块。我愣愣地坐在电脑前,脑袋一片空白,眼泪刷刷流了下来。我不敢相信,未来的一年,我就要在这样的“鸽笼”里开始所期待的美丽新生活。害怕、茫然、压抑充斥着整个盛夏,机票被我改了又改,终于在开学的前一天,我不得不挣扎着踏上去香港的飞机。

初到香港,除了忙就是累。房间里除了床以外,什么都没有,所有东西都需要我和室友一起去添置。去宜家买家具,直接奔向特价区,捡最便宜的。香港的劳力很贵,为了省钱,我们两个女生,能扛着上百斤的木头坐地铁回家,然后自己在家组装家具。

生活的主旋律似乎就是生存,很少能有时间停下来享受生活,只是偶尔,我和室友会在夜晚看着窗外维港的灯火,一起聊聊天,憧憬未来。

终于具备了当香港人的素质

“这个学校真迷你!”这是我第一次踏进浸会大学时,发出的由衷感叹。作为香港八大公立大学之一的浸大,看起来更像是所小学,一个主教学楼,一个行政楼,一个图书馆,两个食堂,几幢学生宿舍,一眼望去,尽收眼底。哎,谁让它位于香港著名的富人区九龙塘呢?

附近的香港城市大学,更加迷你,除了学生宿舍之外,只有一幢大楼,所以我也算找到点安慰。不过很快我就被这个朴实无华的大学给征服了,舒适整洁的环境,人性化的服务与管理都让我体味到了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刚开始,语言不通让我很是头疼,虽然香港现在的开放程度已经很高了,但是主要使用的语言还是粤语,通常内地学生到港后就要学习粤语,学校和教会也都会有免费的粤语班供学生们选择。虽然在来之前,我就在看港剧学习粤语了,等到真的身临其境,才发现自己的发音极其不标准。

我最终选择了教会开设的粤语班,除了学习氛围比较轻松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有免费的大餐吃。每周五晚上七点,教会在教堂的活动厅举办“粤语之夜”,大家一起先向上帝祷告,吃上美美的一餐之后再开始上课。神父会先跟大家分享《圣经》,然后确定当晚的讨论主题,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用广东话进行探讨,最后再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表感言。

《东方之珠》教学设计 篇5

1、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人们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

3、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学习搜集使用相关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指导朗读。

教学准备

1、收集与香港有关的资料。

2、制作有关香港情况的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你心中最向往的某个城市的资料。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看同学们准备得怎么样?

2、学生汇报交流。

1、过渡:香港,她为什么被称为“东方之珠”呢?今天我们一起到香港看一看。

二、整体感知

1、师指名学生读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1)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香港被称为“东方之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2)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课文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3、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4、交流汇报。

(1)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并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所画的“问题泡泡”。

【设计理念:口头提问是学生质疑的一种方法。让学生学画“问题泡泡”,却更具情趣和诱惑,同时使学生与课文、编者之间的“对话”成为可能。】

(2)交流自读收获。

重点汇报:“香港为什么被称为‘东方之珠’”?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生依据课文及课前搜集的香港的图片及资料汇报,师相机板书: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天地、灯的海洋……

(3)师生交流中,相机解决学生自读时所提出的问题。

三、诵读体验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

2、诵读展示: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其他同学参与评价。

3、美读欣赏:师播放香港风光片及课文配乐朗读。

4、交流感受。

师:看了录像,听了同学们的朗读,你想说些什么呢?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个性化的阅读是建立在个性化的理解、体验、积累、评价基础之上的。】

四、拓展研读

1、研读谈话:同学们说得真好!香港无愧于“东方之珠”这个美誉。课前大家还收集到了香港其他方面的哪些资料呢?

2、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师引导学生侧重从以下几方面的话题汇报研读成果:

(1)香港的历史

(2)香港是航运中心

(3)香港是贸易中心

(4)香港是金融中心

【设计理念:展示收集的资料,并围绕由课文生发的问题进行研讨,为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提供范例。】

五、尝试运用

1、尝试练笔。

师: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吗?

师用课件出示练笔提示:

(1)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

(2)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贸易中心

(3)香港是

学生练笔,师巡视学情。

【设计理念:三年级学生刚进入书面写作初始阶段,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经常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要做到个性化的阅读总是与个性化写作相伴相生的。】

2、班级交流

3、演读课文:师再次播放香港风光片,并让学生装扮成导游,向游人介绍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内容。

六、总结下课,布置作业

1、师述:被英国侵略者奴役150多年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香港拂去蒙在明珠上的灰尘,发出璀璨的光芒。同学们可知道,我们的祖国还有一个孩子,也曾蒙受了和香港一样的耻辱,你知道它是哪里吗?(澳门)播放《七子之歌》,老师带领同学一起深情哼唱。

2、提问:有谁知道澳门的历史?

东方之珠香港:为重新璀璨而战 篇6

被左超右赶,香港驶入慢车道

由于缺乏新经济增长的元素,加上可供开发的土地匮乏和劳动力增长停滞等因素,过去十年,香港GDP年均增速不到5%,扣除通胀和汇率因素,香港经济近乎停滞不前。与此同时,深圳过去十年GDP年均增速超过10%,2012年人均GDP接近2万美元,已经超过台湾。按目前趋势,深圳GDP总量3年内将超过香港,人均GDP10年内实现赶超。

香港地区回归以前,喜欢与亚洲另一“四小龙”新加坡比较,在回归后喜欢与上海比较,而这两个城巿的GDP和港口吞吐量在过去十年都分别超过了香港。现在的香港,已不再是上世纪亚洲经济的宠儿。

时势造奇迹,香港模式无法复制

香港经济腾飞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是它扮演了内地与西方经贸交流中转站的角色。中转站优势在上世纪下半叶最大化,使得香港一跃成为国际级大都市,这样的机会之前和之后都很难再遇到了。

改革开放初期,中西方贸易规则互不熟悉,需要牵线搭桥、协调沟通的中间人,香港人熟悉大陆内地,即使在中西方关系最冷淡的五六十年代,内地与香港也保持着相对稳定的人员、贸易往来;同时,香港受英国殖民统治一个多世纪,对西方法律、贸易规则都很熟悉。这些有利条件让香港迅速获得中国内地与西方贸易往来的中转站地位。

除此之外,香港同时还充当了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联系桥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两岸关系缓和,直到两岸建立起“大三通”,大陆与台湾的人员物质往来,绝大多数都选择经香港中转。

数量巨大的转口贸易让香港迅速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同时来至西方国家的资金要流入中国大陆内地,同样需要一个便捷的交易结算地,香港金融中心随之确立。

中间人角色丧失,香港产业亟待转型

随着中国内地与西方以及台湾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直接经贸往来越来越容易,香港作为贸易和资金中转站的地位逐渐褪色。传统优势和支柱产业难以为继,产业调整和转型迫在眉睫。

但是,香港产业转型面临诸多困境:一是人多地少和高房价制约第一、二产业发展,没有几个企业的利润率能够承受如此高的用地成本。二是相较内地,香港要具有明显的产业发展优势,否则难以避免产业内迁。三是转型产业要能够提供数量客观的就业岗位,只能让少数人暴富的产业不能成为支柱产业。

现实说明,香港人坐在家里就能日进斗金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未来的道路将会有更多挑战,革新需要魄力和牺牲。不过,香港依然拥有诸多核心优势,如完善的金融和司法制度、开放透明的资本市场等,如能够充分发挥,东方之珠一定能重获璀璨。

《东方之珠》教学设计 篇7

9月10日, 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主办的西藏供暖发展技术应用研讨会在拉萨召开, 国家辐射供暖供冷技术委员会委员、伊思特公司董事长刘国选在“发热电缆电地暖在西藏的应用”演讲中介绍了电地暖在西藏自治区的应用优势以及为西藏地区量身打造的特殊采暖方式。

西藏自治区居民在地面装饰上多数采用地毯等厚重装饰。从严格意义上讲, 发热电缆电地暖适用地面不能有厚物覆盖。因为这样做首先会导致热量不能很好地辐射出来, 其次是当地毯下的热量聚集到一定水平, 温度会升高到90℃以上, 引发故障。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伊思特公司从实际情况出发, 研制出了可用于地毯覆盖地面的耐高温发热电缆, 完全克服了这个困扰。按照国家规定, 发热电缆的芯线发热温度最高为90℃, 电缆PVC外套最高为65℃, 而伊思特高温发热电缆的芯线发热温度最高可达100℃, PVC护套最高温度可耐90℃。伊思特公司的破坏性试验数据为:发热芯线140℃, 地毯下面温度为100℃, 地毯表面温度48℃。地毯厚度为10mm, 试验时间180天24小时不间断, 耐高温发热电缆还在继续工作, 而对照实验组同等条件下用厚物覆盖的普通发热电缆在通电11天后就已经损坏, 不再制热。从此, 地毯装饰地面用电地暖再无后顾之忧。

拉萨作为全球的日光城, 在电地暖应用有其得天独厚的一面。伊思特公司把拉萨的太阳能发电和电地暖结合起来, 白天将太阳能发的电输入发热电缆, 把低品味的热能累积在屋内, 晚上利用低谷电给电地暖蓄热。此外, 伊思特公司设想用空气源热泵把白天空气中的低品位热能通过水暖方式输入房间并保持一个基本的温度。当晚上气温降低后, 再用发热电缆电地暖供热。

让“奢侈品”进入百姓家

在伊思特公司, 有一个职务不是董事会任命的, 而是员工们授予的——“首席工程师”, 尽管这个职位的所有者田明现在已是公司的总经理。回想当年, 引进北欧技术之初, 田明带着他的发热电缆满怀信心地走进中国市场, 迎来的却是一盆当头浇下的冷水——在那个热炕头、暖气片盛行的年代, 发热电缆不过是一套不实用、不贴合大众需求的“舶来品”。但正是这极为贫乏的市场需求状况, 让田明看到了发热电缆电地暖在中国的美好前景。

“中国人比外国人更懂得中国人的采暖需求”一直是田明所坚持的理念。但是这个理念在执行初期就遇到了两大难题——进口成本过高, 进口产品不符合中国人的采暖需求。当时电地暖是普通人家高攀不上的“奢侈品”, 就在这时, 田明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要研发生产中国人自己的发热电缆。这条从模仿到摸索中国自己的发热电缆之路, 一走就是十多年。靠着仅仅十余人的技术团队埋头苦干, 从1997年开始钻研到1998年, 伊思特啃下了这个硬骨头, 生产出第一条国产发热电缆, 让电地暖产品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在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里, 通宵达旦地研究技术问题已经成为田明的“家常便饭”, 他往往是来得最早走得最晚, 吃饭上班睡觉看书无时无刻不在琢磨着发热电缆的研发, 很多时候一次小的灵感碰撞就诞生了一件专利产品, 克服了一个技术难关。

能值班还会“加班”

众所周知, “足暖全身皆暖”。地暖由下而上的立体式身体加热方式, 是目前公认的最舒适的采暖方式, 伊思特两大主打产品是“春晓”蓄热式电地暖和“悦己”快速式电地暖。蓄热式是用水泥砂浆填充层将发热电缆覆盖起来, 一般厚3CM左右, 其上面再铺瓷砖、石材或木地板甚至是地毯。通电2~3小时后, 地面温度就会达到24~28摄氏度, 室内温度16~18摄氏度。伊思特公司还研制出人性化的“春晓电地暖智能值班系统”。上班前, 系统会提前90~120分钟将电地热自动开启, 下班之前该系统会提前120分钟断电。碰到晚上或节假日加班, 只要在办公室按下“加班”按钮, “春晓”电地暖就会一直陪伴左右;当加班完毕, 系统则自动返回值班模式。而周末两天“春晓”电地暖自动休息, 只对加班的办公室响应“加班”模式。而且现在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就如手机, 平板电脑一样简单操作、方便可行。

而对于采暖时间没有规律性的环境, 比如客厅、会议室、书房等, 伊思特公司又推出“悦己”快速式电地暖系统。快速式电地暖是将发热电缆镶入绝热材料的导热条内, 其上铺设导热的金属铝板, 然后直接铺地暖专用木地板, 传热速率快, 一般20分钟暖足, 40分钟暖屋。它能在短短的15分钟之内升温, 仅是传统地暖预热时间的1/5, 可最大限度节约能耗20%~30%。

一个难题带来一个专利

“春晓”、“悦己”两大主导产品除了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广泛应用, 伊思特公司还承接大型项目的电地暖安装项目, 如贵州国际生态会议中心、贵阳中天凯悦酒店、云南省保山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山东龙口一中、南方汇通科技园办公大楼等, 伊思特的工程不胜枚举。

而大规模施工的普遍难题就是接线口太多, 不仅不利于施工, 而且会大大降低电地暖的使用寿命, 也是故障的原因之一。出现问题就要想办法克服, 伊思特公司专利“小金属丝对接方法”便由此诞生。它的焊接方法是将发热丝与冷引线溶为一体, 解决了冷热交替带来的膨胀和接触不良, 确保发热电缆冷引线、发热丝平滑焊接过渡, 使发热电缆一气呵成, 进而保证发热电缆使用的可靠性、安全性、防水及抗机械外力破坏, 以此来延长发热电缆的使用寿命。最为重要的是, “伊思特”发热电缆在冷热接头处, 用喷码的方式准确标识在发热电缆上, 给地暖施工与检验带来极大的方便。

拿凯悦酒店来说, 在设计方面, 仅以4374m2的3000人宴会厅为例, 该宴会厅长81米, 宽54米。首先, 设置供热采暖分区36个, 形成的每个区长为27米, 宽4.5米, 而每个分区之间设置伸缩缝, 防止热胀冷缩效应的同时进行区域划分, 每条线路采用小金属丝对接方式, 铺设时间大大缩短。采用控制盒外加交流接触器实现一个温控器控制6条发热电缆的方式, 最后, 明细铺设点面。若是采用传统的接线方式, 这4374m2的地面尚且不知何时才能完成施工, 更不用说要保证项目的安全可靠性。

在控制方式方面, 伊思特系统也有其独到之处。因运营需要, 多数采暖区域需要每天长达十多个小时的启动运行, 对于此种情况, 伊思特公司采用KG316T微电脑时控开关, 省时省力省事。而针对入住时间不能确定不能使用于整体控制的贵宾房间, 伊思特公司将电地暖与门禁系统搭配, 客人入住即通过门禁系统实现电地暖工作运行, 达到采暖要求, 客人离开之后便停止, 便恢复到保温状态。

适者生存研发为王

上一篇:掌握解题规律下一篇:广告语的言语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