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电视批评报道(共8篇)
做好电视批评报道 篇1
批评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媒体通过公开揭露社会上的一些违法乱纪、违背道德行为, 形成强大的舆论震撼力。可以说, 批评报道树立了新闻媒体扶正祛邪、伸张正义的良好社会形象。同时在现代社会千家万户关心的莫过于批评报道。由于批评报道揭露时弊鞭挞丑恶, 反映了百姓的心声和愿望, 体现了舆论监督的力量, 因而受到社会和观众的高度关注。然而, 做好批评报道不容易, 特别是做好地方批评报道更是不容易。
开展批评性报道, 必须在统一的政策前提下进行,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序、有度、有力、有节、有效。
(一) 真实性是批评报道的“生命”。
批评报道不同于其它方面的报道, 可以根据领导的讲话稿、简报、重大活动的新闻通稿、通讯员的电子邮件来写稿子。批评报道要求记者必须亲历现场, 深入调查, 尽可能地做到全面、公正, 使被批评者心服口服, 从而达到批评报道的预期目的。
比如, 我们《我县闯红灯现象屡有发生》的报道, 记者先后深入到全县六个交通信号灯区域, 抓拍到了几组触目惊心的镜头, 让市民看了都为镜头里的人捏了一把汗。
镜头一:红灯亮时, 一位手挎菜篮的老大娘大摇大摆地穿过马路, 车辆在大娘身边急速行驶。
镜头二:一位年轻的妈妈, 推着婴儿车, 完全不顾红绿灯, 在马路中穿梭。车辆在她身边呼啸而过。
镜头三:中学生背着书包, 不顾红绿灯, 在马路上嬉笑打闹。
这篇报道之所以成功, 是因为记者深入现场, 把最真实的一面展示到百姓眼前, 所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我国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没有调查, 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用在批评报道的采写, 就显得尤为重要。到现场去、到新闻事件的中心去, 亲身经历, 这样才能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二) 批评报道要坚持有利于改进工作, 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则。
这实际上是党和政府对舆论监督工作提出的要求。报道负面新闻, 开展舆论监督, 动机和目的大凡不外乎一方面揭露和鞭挞丑恶, 去恶扬善, 促进工作, 另一方面, 达到举一反三, 警示社会, 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
比如, 我们《莫让东西牌坊变成广告牌坊》的报道, 就是从巴彦的东西牌坊说起, 报道指出古牌坊是清光绪二十一年巴彦苏苏商佃人等为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署将军齐齐哈尔副都统增祺所建的德政坊。牌坊系木结构无斗拱、圆顶飞檐建筑, 底部八块莲花扁方石合抱四根方形木柱, 石外各有两道铁箍稳固。牌坊檐顶龙首相顾, 飞檐斜翅, 每个檐角各系一铁制风铃, 微风吹拂, 铿锵作响。两牌坊各有黑底红字正匾二、配匾四。牌坊几经沧桑, 历尽四个朝代, 如今已有百年的历史。伪大同元年 (1932年) 6月末东牌楼曾被农民抗日队伍大刀会的顺利通过折腰俯首, 忍痛被锯, 后重新修复。1965年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 将原匾撤下, 换上充满时髦语言的金字红匾。十年动乱期间, 牌坊又倍遭蹂躏, 险些被锯倒。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牌楼经过重新彩绘, 装点一新, 挂上了原有的牌匾。如今它正昂首挺立, 目睹家乡变化, 见证巴彦历史。
但是, 就在这古老的牌楼墙上, 已经成了小广告的滋生地, 乱贴乱画行为极其严重, 这些广告让古老的牌坊成为了广告牌楼, 古老的牌坊因为小广告成为了人们嫌弃的窗口。由于这篇报道记者对牌坊进行了实地踏勘, 拍了不少小广告的近距离的特写, 写出的文章真真切切, 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具有说服力和震撼力。新闻报道发出后, 相关部门清理了小广告, 同时加强了监管, 古老的牌坊又焕然一新。
开展批评报道时, 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 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发现问题后要研究问题, 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 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特别是对于那些本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应通过批评达到改进工作, 增进团结的目的。力戒以偏概全, 不要随意渲染, 杜绝无限上纲。
(三) 批评性报道必须符合法律规范, 要在法律上立于不败之地。
目前我国的法制法规建设正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 任何人、任何团体都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力。批评报道多涉及到一些敏感问题, 因此, 这就要求采编人员要有高度的法律意识。对重大问题, 不仅要提高主管部门的审定, 还要征求有关法律专家的意见。
我们强调批评报道要符合法律规范的同时, 也要强调法律法规对新闻舆论监督自身的规范。在当前有关新闻舆论监督的专门法缺位的情况下, 一些有关保护新闻舆论监督的条例和规定, 应被新闻采编人员掌握和运用。
总之, 笔者认为, 批评报道是一把双刃剑, 一篇好的批评报道能充分行使媒体的监督职能, 揭露社会不良现象, 促进解决存在的问题。而一篇不够严谨的批评报道, 也可能影响事情按正常规律发展并解决。甚至还可能对被批评者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因此, 我们要坚持用事实说话, 切实利用好批评报道, 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提高记者素质以做好电视深度报道 篇2
关键词:深度报道;记者素质
近年来,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电视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满足观众渴求多层次、全方位了解新闻事件的要求,各个电视台纷纷推出了深度报道这一形式,从目前的运作情况来看,除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以及少数省级电视台的深度报道节目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外,(市、县)级地方台真正有深度、有分量的电视深度报道并不多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与记者的素质不够高有很大关系,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地方电视台深度报道的质量,就必须提高电视记者的素质,充分发挥记者的潜能。
一、电视记者强烈的主体意识是深度报道崛起的主观条件
新闻表现方式的改变,首先是记者思维方式的改变,深度报道的风靡一时,也应运而生了许多崭新的新闻观念。作为一名电视记者,新闻的采写面临着一种选择,在新闻作品中,不光要有宣传和解释,还要进一步担当起社会认识和社会思辨的功能,因而,深度报道中“让事实经过理性的过滤,全息摄影的特征”,都表明了电视记者的主体意识从单纯齐一向多样统一的方向超越,更表明了驾驭深度报道的电视记者审美意识的长足进步。在新闻报道中,电视记者是对新闻事实进行思考和观察的审美主体,只有这种美学意义上的深度的审美体现,才能是观众从新闻中获得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震撼,深度报道融事实与电视记者主体意识的理性思考为一体,在作品中将宏大的历史场面进行纵横的剪辑,同时将记者的感受比较乃至困惑,真诚地留给观众。近年来,我国各新闻媒体大量运用深度报道这一报道形式,其中不乏成功之作。就中央电视台而言,出现了《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以及经济新闻中深度报道节目。在地方上深度报道节目也纷纷登场,如上海卫视的《新闻透视》、北京的《今日话题》、海南台的《今日聚点》及甘肃卫视的《今日聚焦》等形式多样的深度报道节目。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社会影响之大,范围之广,反馈及时,有些节目播出不久,便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地反响。
二、电视深度报道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记者
电视深度报道的发展顺应了时代的需要,现代社会的进步,电视记者必须担当深度报道的重任。随着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电视记者认识到电视同样能做深度报道,而且它更加全面生动和具有说服力。相比报纸,通过电视报道去深入了解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收效并不显著。真正有深度、有分量的电视新闻报道并不多见,但电视深度报道的实践更具独创性,甚至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就电视记者而言,人们更看重伴随电视深度报道而体现出的电视人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修养,以及所形成的学者风范。但是,长期以来,电视深度报道的一些低质量节目,使社会各界,尤其是其他媒介的从业人员,总认为电视记者的素质偏低,无法与飞速发展的新闻事业相适应,而今天,当电视节目在中国迅速发展的时候,电视记者的主体意识和文化素养就显得格外重要。一个记者对社会生活是否有特别的观察和觉悟,能否把观察的觉悟和结果,通过语言表述出来,以及叙述是否准确,是衡量一个电视记者文化修养的重要标准。
三、深度报道的特点决定电视记者要不断地更新观念、增强自身的主体意识。
要做好深度报道,最重要的还是要从了解电视深度报道这一报道形式的特点入手,进一步增强电视记者的主体意识,创作出深受观众喜闻乐见,融艺术性和思想性为一体的电视作品。
(一)深度报道应该有一个社会关心的热点,或一个新闻事件引发的焦点,以它为基础建立一个叙述的系统,阐明真正的社会意义。比如在中央电视台1996年12月17日《焦点访谈》节目《巨额粮款化为水》中,就展现出了专业电视记者的敏锐思维和对新闻价值的正确把握。
(二)深度报道要有一个完整的结构。它在时效性的要求已不同于新闻,它虽与新闻事件、社会热点有关,但它在于对新闻事件和热点的深思和全方位的观察,不在于快速,而在于深刻。深度报道的篇幅一般都较长,必须要有一个严密的结构,观众才能很好地理解,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为此,记者通过提出问题,阐释主题,然后调查访问的过程,点出报道的主旨,从感性上升为理性,这需要倾注记者的心血和对事物的全面考虑,没有活跃的思维和理性的判断,就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 ,自然而然,不会有特色的深度报道节目产生。所以,变革记者的思维模式,对于增强节目的深度和力度都是至关重要的。
(三)记者要有能力对中心事件展开纵向的、横向的联系和比较。比如新闻调查节目《公交能否优先》记者通过横向的相互联系、相互比较的网络,使观众对公交优先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焦点访谈》节目《看病哪能添心烦》记者逐一追踪事件中涉及的一些重要人物,并提供背景材料、简历和个人特征等,增强了人物的立体感,增强了新闻事件中角色份量,如果没有这些丰富的背景材料,要想使报道富有价值是不可能的。
做好电视批评报道 篇3
关键词:批评性报道,问题,对策
一直以来, 人们习惯性地将批评性报道与舆论监督看作同一个概念, 认为批评性报道就是指舆论监督。事实上, 批评报道只是舆论监督的一种主要形式, 属于舆论监督的范畴。批评性报道, 是新闻事业对现实中缺点、错误或问题的报道。它是目前经常使用也是影响最广泛的一种舆论监督方式, 经常被作为考察衡量新闻舆论监督开展得如何的重要标准。
1 目前电视批评报道面临的问题
1.1 批评性报道环境越来越复杂
随着媒体业的发展及批评性报道在广度、深度加强, 批评性报道面临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主要表现在:
1) 批评对象暴力抗拒采访的现象越来越多, 记者正当采访常常遭到阻挠甚至殴打, 人身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胁。中国记协维权委曾对九个省区市的16个城市进行了调研, 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记者在新闻采访中遭遇过不同程度的阻挠。茂名市广播电视台《一线关注》是一档民生新闻, 每天批评性稿件约占所有稿件的三分之一, 文字、摄像共18个记者, 都遭遇过阻挠采访、围攻的经历。有调查表明, 记者已经成为国内高危职业之一。
2) 批评对象维权意识、法律意识越来越强, 有过度维权的倾向。报道稍有不慎, 新闻单位和记者就被告上法庭, 这给批评性报道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时即使报道合理合法, 也会有批评对象上门讨说法, 像“医闹”一样在电视台门口拉横幅、喊口号, 给采访部门、记者造成很大的压力。
3) 批评对象应付采访的技巧越来越娴熟、圆滑。近年来, 政府部门和大企业纷纷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针对对记者的采访、特别是批评报道的采访有一套应对的方法。不少批评对象对事件采取避重就轻、掩藏真相, 或“耍太极”式的应对方法, 采访难度越来越大。
1.2 题材甄别越来越困难
当今信息时代, 获取批评性报道的信息渠道十分广泛, 给批评性报道选取题材提供了便利条件。但这也给鉴别批评性新闻题材的真伪增加了难度。网络论坛、微信等, 为吸引大众的眼球, 往往都会夸大事情严重程度, 甚至杜撰假信息;有些报料人为了自身利益而向新闻媒体投诉, 希望新闻媒体采访报道的事件, 投诉人只反映对自己一方有利的事实, 记者往往到达现场后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 导致报道“流产”。
2 相应的对策
2.1 防止、减少批评性报道引发的矛盾冲突
1) 报道客观、真实、公正、全面。
“客观、真实、公正、全面”这是批评性报道的基本要求, 是避免发生矛盾冲突的根本保证。记者对自己的身份必须时刻谨记, 记者只是新闻的传播者, 对事件的是非曲直, 并没有权利进行“裁判”。记者要“行得正, 走得直”, 不收受任何利益输送, 在感情不上受任何因素、特别是涉事双方的影响, 站在中立的角度看问题。记者要对批评事件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的调查, 必须深入采访涉事各方人员, 知情群众和相关部门。
2) 引导批评对象走出“批评性报道=负面报道”的误区。
批评性报道就是媒体报道事物的缺陷和不足, 分析问题的根源和症结, 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或者揭露假、丑、恶现象, 教育引导群众从事积极、健康、向上的活动。但在很多群众、甚至领导干部的眼里, 批评性报道就等同于负面报道, 为此, 一提到批评报道, 就想方设法干扰、阻止记者的采访。因此, 记者不能在站在批评对象的对立面, 要在采访交流的过程中让批评对象理解:监督批评是记者的职责, 不是故意找麻烦, 更不是要整死对方。要引导批评对象认识到, 批评是为了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促进和谐。我们曾经做一个企业污染农作物的批评报道, 一开始企业也非常抗拒记者的采访, 找领导、找关系阻止采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 由于工厂附近的农民因为污染问题经常堵工厂大门, 破坏设施, 掘断通道, 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 企业也很苦恼。通过交流, 企业也认识到, 必须解决污染问题企业才有出路, 最后同意报道, 表示认真整改, 取得村民的谅解。事情报道后也引起了环保部门的重视, 帮助企业解决了污染问题, 企业也有恨记者转变为表扬记者。
3) 批评与服务相结合。记者在搞批评报道时, 不但要引导批评对象走出“批评性报道=负面报道”的误区, 还要有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如有个电视台记者在做一个问题种子坑农的报道中, 当了解到种子公司并不是故意坑农, 而是技术上的原因导致种子问题时, 记者从双方的利益出发积极调停, 让公司出面解析了原因并赔偿了农民的损失。记者又根据相关规定协助公司向农业部门申请到一定的补贴, 联系农科所为公司解决了种子的技术问题, 还建议公司投入一定的农业保险, 使公司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2.2 正确处理采访过程中发生的冲突
批评报道的矛盾可以防止、减少, 但不能完全避免。搞批评报道必须做好矛盾冲突的处理预案。
1) 及时报警, 防止事态扩大, 保障记者人身安全。
2) 保留证据, 正确维权。对批评性采访要在设备、人员上做足准备。如果是重大事件, 或估计可能会发生冲突的事件, 要做好明、暗两种采访的准备, 两种采访又要配备足够的人员。一旦发生冲突, 保证有暗访摄录设备正常运作, 为报道留下素材, 也为解决纷争、维护记者权益留下证据。
3) 尽快撤离现场。碰到野蛮的批评对象, 早一分钟离开, 多一份安全。
2.3 批评要有“度”, 选材要有“方”
批评报道应从维护党、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目的, 推动社会进步, 促进深化改革,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批评报道的出发点应该是积极的、建设性的。对于批评性报道所产生的后果应能够预知。要以让报道的事情得以解决、相关部门工作得以完善以及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作为最终效果。因此, 批评报道一定要把握好尺度, 做到既揭露了事情的真相, 又不将矛盾扩大化, 利用好批评报道这把“双刃剑”;对画面上一些容易引起法律纠纷的图案、文字、人物应作模糊处理。在选材上, 不能只考虑报道的效应和收视率, 有些影响重大, 可能会引发群体性事件、引起社会动荡的事件, 可以以内参的形式, 反映给政府和相关部门。
2.4 记者要有较强法律意识
在强调依法治国的时代, 做批评报道的记者更加要有法律意识。要加强法律学习, 要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 打好法律根底。要学会与律师、专家打交道, 必要时引用律师说法, 请专家分析评论。批评性报道中, 应保证内容证据的有效性, 使批评报道中的内容, 即便到法庭上也可以被认可。
3 结论
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要把握好自己在其中的角色, 发挥应有的作用, 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作为舆论监督的重要方式, 新时期的电视批评性报道更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以现实为依据, 运用正确的方法, 把握好方向, 把握好尺度, 实现最好的批评效果。
参考文献
[1]贺明华.群体性事件深度报道话语分析——以瓮安6·28事件深度报道为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3:95-100.
[2]骆峰.论当代教育话语模式及其发展趋向[J].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19-23.
[3]刘惠玲.话语维度下的赛义德东方主义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1.
怎样做好电视会议报道 篇4
笔者认为, 可以把日常报道中的会议从新闻内容的角度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党政的重要会议, 第二类是行业会, 第三类是通告会, 第四类是学术会。要想写好会议报道, 就要研究这几类会议报道的特征, 然后选择不同的新闻形式和风格, 才能报道好会议新闻。
第一类是党政的重要会议, 如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以及影响政治经济生活的重要会议。这类会议新闻信息量大, 内容重要, 是报道的重点。这类会议的报道风格应该是庄重、翔实、准确、直接鲜明。且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写作模式:何年何月何时何地召开什么会议, 会议的主要议程有什么, 某领导出席讲话, 强调、指出什么等等。我们不否认会议新闻的这种模式, 因为它符合新闻规律, 能全面准确地传达会议信息。
那么, 这类会议在采访写作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首先要“开好会”, 就是说不能拿了材料就走人, 否则就可能出现诸如领导名字张冠李戴、会议主题偏离等问题。其次是“写短写活”。要用新闻的语言来写会议报道, 而不要用以往写会议的老语句来写。写活的关键点是“开懂会”, 开懂会就在于有会前的积累, 积累的越多写起来就能活。写活还在于把会议上百姓所关注的内容提炼出来。第三要“突出重点议题”。有的记者在报道一个会议时, 几乎将会议所有的议题都列到报道中来, 像是会议记录, 没有报道重点。重点是什么?重点是人们所关心的重大问题。这就要求记者要有准备, 要有思想, 知道轻重。第四是“吃透精神, 用自己的话写”。这就需要认真听会, 把领导的讲话精神吃透, 转化为新闻语言, 而不是通篇都是“指出、强调”。第五要“用百姓的视角写会议”。有的会议不需要逢会就写某领导参加, 某领导说或指出, 可以根据会议向百姓传达的信息量, 从百姓的视角来写, 如城市建设会议, 百姓最关心。第六要“面向市场”。新闻是一种消费品, 就要讲究市场, 要考虑怎么报道才有读者, 而不要把党委政府的会议简单地传达给读者。第七要“准确把握主题”。写活会议报道, 不是根据记者个人喜好来决定的, 还必须遵循新闻规律, 也就是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既不放大, 也不缩小。需要强调的是, 对这一类的会议报道不要忘记“讲政治要放在第一位”, 要始终与党委政府保持一致, 什么能报什么不能报, 要有政治头脑。
电视会议新闻报道正在不断改革, 如报道中“某某主持会议”这一会议议程, 都放在新闻的结尾处。新闻画面也从大会的会场中跳出, 或者是字幕板, 或者是相关的工作画面, 使新闻更活泼和突出信息量。另外, 用综合报道组合拳的方式, 或者是配发评论、综述, 或者是现场采访, 或者是新闻特写, 全方位的展示会议报道。
第二类是行业会。其采写风格更注重新意, 要找出这个行业的变化, 从变化中找到新闻。因此行业会的报道要在采访前就开始, 了解到会议所涉及的主题和以前的状态, 才会在会议中找到重点、找到新闻。
从形式上看, 行业会的表现形式更灵活, 会议画面有时甚至“一个带会议标语的全景、一个主席台、一个下面的全景“就可以了, 其他就用这个行业的资料画面。这样的电视会议报道, 让人知道你是从这次会议上获得新闻源, 让观众既有信任感, 又有深刻印象。这类会议报道最重要的是找好新闻角度, 突显个性特点。2001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获奖作品《秋收之后话粮改》, 就是通过行业会上得到的消息而写就的。一个个朴实真切的小事, 反映出粮食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过程。
第三类是通告会。其风格应以快为先。通告会上一般会有很多的信息量, 这就要求记者在众多的信息选择中, 还要选择出最具新闻性的报道内容。记者还要在第一时间获取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抢先播发独家报道, 力争与新闻事件同步。
第四类是学术会。可突出争鸣性强、气氛活泼的特点。在形式上多采用新的形式轻松展示。电视新闻要充分发挥电视声画的多元素电视语言, 采用现场直播、深度报道、系列报道、字幕滚动播出等多种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的日益提高, 电视传媒理念已从传播者为中心转向了以受众为中心。这就是要求电视新闻不能停留在传递时间、地点、人物、事物等简单的新闻要素的交代上, 还应该在电视形式上有所突破。尤其是学术会, 内藏更多的新闻源。实际工作中, 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去参加会议采访的记者, 回来后会绘声绘色的说着关于会议的趣闻, 但是新闻写出来, 却仍是一张冷面孔。如果以一个读者的心去感悟这类的学术会, 去写这样的学术会、去拍摄与剪辑这样的学术会, 相信我们能看到一个别样的学术会。
驻外记者怎样做好电视报道 篇5
领导人出访:直播有惊无险
2004年1月,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法国总统希拉克的邀请对法兰西共和国进行正式访问。为了做好这次访问的新闻报道工作, 台里由当时的新闻中心主任李挺亲自带队, 率领专门报道国家领导人出访的时政记者和摄像先期抵达巴黎, 为报道作准备。
那一年是中法建交四十周年, 用当时中国驻法大使赵进军的话说, 中法两国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我们的报道也有了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对于胡锦涛主席抵达法国巴黎的报道, 我们要做直播。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访, 在抵达时就做直播, 这在中央电视台历史上还是首次。
各路人马都到齐了, 时政记者, 专业摄像, 负责卫星线路的技术, 还有我们驻巴黎记者站的两名记者。就在中国代表团将要下榻的莫里斯酒店, 新闻中心主任李挺和我们开会, 详细讨论了直播方案中的各个细节, 并把任务落实到个人。为了做到直播万无一失, 我们特意租了两辆卫星转播车, 其中一辆作为备份, 以防万一。我的任务是在转播车上, 负责中、法双方技术人员之间的沟通, 特别是与音频技术人员的交流。
一切准备就绪, 就等专机抵达了。
可问题出现了。
负责摄像的一位时政记者发现, 他的摄像机的电池显示, 只剩下最后一格了。也就是说, 他的摄像机最多只能工作10分钟, 而此时专机快要到了。
而且还不是一块电池出了问题, 他绑在腰间的所有备用电池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怎么会有这种低级事故出现呢?事先法国技术人员交给我们的电池, 可都是早已充足电了的啊。
当时, 我在转播车上, 就听到耳机里传来前方摄像急切的叫声, “怎么搞的, 电池快没电了, 这可怎么办?”
事后我们分析, 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那些电池的使用年头已经很长了, 充电无法达到百分之百的状态。
二是当天的天气相当寒冷, 还下着雨。在气温很低的条件下, 电池的耗电速度会大大加快, 所以还没有怎么使用, 就所剩不多了。
当时负责在转播车切换的导播, 显得异常冷静。她用柔和的语气对那位摄像说:“你先关机, 不要用摄像机试拍镜头了, 等专机抵达再开机。”
耳机里的叫声停息了下来。不一会儿, 载着胡锦涛主席的国航专机徐徐降落在巴黎奥利机场, 转播车里的气氛一下子似乎凝固了。大家都屏住了呼吸, 紧张地盯着电视屏幕。三台摄像机拍摄的画面, 同时出现在监视器上。“一号机准备”, “切一号机”, “三号机准备”, 随着导播一声声清脆的指令, 我们的直播就这样有条不紊地开始了。
这样的直播, 后来我又经历过几次, 但都不如这次印象深刻。寒冷的天气, 热烈的场面, 细致的准备, 突发的问题, 最后都归结于整个直播报道的圆满完成。
重大事件的直播, 体现的是团队的整体协调能力和应付突发事变的现场反应和处理能力。大家各司其职, 恪尽职守, 再加上那么一点运气, 离成功就不远了。当然, 运气也是给有充分准备的人准备的。
采访希拉克:文化为先锋
到任的第二年, 我采访了当时的法国总统希拉克。希拉克总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 对中国情况很了解, 对中国的文化尤其感兴趣, 并有很深的造诣。考虑到这个因素, 我在准备问题时, 就以希拉克总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作为切入点, 再展开一系列的问题。事后证明, 从文化视角切入, 以对方熟悉和感兴趣的话题为由头, 对采访问题层层展开, 是很有效果的, 比一上来就直接问两国关系要自然得多。
其实从得到总统府接受采访的确认, 到实际采访, 也不过两个多星期的时间。这段时间, 我一边准备采访问题, 一边联系技术人员, 忙得不亦乐乎。站里一共两个人, 单靠记者站自身的力量, 完全不可能完成这么重要的一次专访。和我们长期合作的一家法国公司, 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
我们约定, 采访那天提前两个小时抵达总统府爱丽舍宫。偏偏法国人迟到了一个小时。法国人的迟到是有名的, 迟到似乎成了法国的一种文化。可是这次, 在这个紧要关头, 偏偏迟到, 让我急出了一身汗。我只有不到一个小时的准备时间。总统府负责新闻的官员把我们带到爱丽舍宫内的一个大厅, 并告诉我们, 总统接受电视媒体的采访一般都在那个厅, 这次也不例外。于是, 一大帮人就开始忙活开了, 选景, 测光, 化妆。采访进行得很顺利。
突发事件:两条战线同时作战
如果说, 上面提到的领导人出访, 对领导人的专访等都是可预见的话, 那么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 则是对驻外记者的真正考验。
2004年11月,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病重被送到法国, 在巴黎郊区一家军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他的入院治疗成了世界瞩目的焦点。一时间, 各路媒体记者云集阿拉法特所在的医院门口, 通宵达旦开始了媒体大战。大家纷纷占据有利地形做直播报道, 在马路的尽头则停着大大小小各种卫星转播车, 欧广联、美联社、路透社等各大媒体的都有。我们巴黎记者站在医院门口坚守了三个星期, 直到阿拉法特病逝, 遗体运回巴勒斯坦才最后撤离。
这三个星期, 几乎天天做直播连线, 多的时候一天就有近十次直播, 而且都是视频直播, 而不光是电话连线。这么密集的直播连线, 对记者的要求很高, 需要记者随时了解现场动态, 病情的发展, 各方的关注, 以及其他媒体的反应。为此, 我和记者站的另一位同事分工, 他在现场做直播, 我在后方搜集各种资料。每当我掌握了一些确切的最新消息, 或者是台里节目部门的最新关注焦点和报道要求, 我就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电话或者短信通知在现场报道的同事。事后同事对我说, 他在现场和其他媒体的记者聊天, 许多电视同行也是通过同样的方法获得信息, 再加上在现场观察和感受到的东西, 就成了电视直播报道中很好的内容。
日常报道:关键在积累
日常的电视新闻报道相对轻松。在自己确定了一个报道题材, 或者接到一个报道任务以后, 所要做的无非就是联系采访对象, 拟定采访问题, 准备现场记者出镜, 拍摄一些和报道内容相关的画面, 然后进行后期制作。在日常报道中也会遇到一些矛盾, 解决这些矛盾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 但也有一些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首先就是在平时积极开拓业务, 广交朋友, 和驻在国的各个部门, 各行各业建立联系, 为新闻采访建立记者自己的人脉资源库。
除了必须建立日常联系的一些政府机构和部门外, 一些学术研究机构、专业组织、媒体同行, 也都是新闻采访的重要对象或者信息来源。与这些机构建立良好的业务联系甚至私人关系, 对平时的新闻报道很有帮助。
另外, 工作方式要不拘一格, 灵活多样。在法国许多采访都要事先预约, 费力费时, 但预约不是惟一的方式。有时在现场抓住机会, 直接提问, 也会有很好的效果。这一点, 在采访重要的政府官员时尤其奏效。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 篇6
电视深度报道的特性包括:
1.报道的时新性。深度报道的选题都是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或备受热议的话题, 因此它具有显著的时新性, 要以当前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为报道的切入点, 及时推出有影响力的报道, 来满足观众了解事件来龙去脉和未来发展趋势的需求。
2.内容的深刻性。深刻性是深度报道的灵魂。报道题材要显现深刻性必须充分拓展并延伸新闻信息, 揭示事物或事件深层的发人深思的内涵和本质, 从而给予观众以启迪。
3.思考的科学性。各地新闻节目常常将好的选题做成平庸之作的报道, 其根本原因是记者缺乏科学思考, 宏观意识。宏观意识是电视新闻工作者把握大局、纵观全局、领悟真谛的能力, 它会帮助记者提高观察力, 更好地抓住稍纵即逝的时机, 在报道中出精品。
如何做好电视深度报道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把好选题关。深度报道的题材应具有这样的特点:一是有重大影响或典型意义;二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正是基于以上特点, 新闻记者要严格按照新闻价值的标准来筛选题材。笔者2007年曾做过一个四集的系列报道, 报道的是黑龙江省农垦齐齐哈尔管理局绿色草原牧场草原生态保护的做法和所取得的成绩, 属于典型经验报道。绿色草原牧场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国有牧场, 由于多年粗放经营和固有的放牧习惯, 致使草原沙化、碱化和退化日益严重, 从2004年起牧场通过禁牧、草原承包育草、草原防护林建设等方法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 还带动了当地草原生态旅游热的兴起。他们的做法在当时我国东北地区治理草原沙化碱化过程中很有借鉴和推广意义, 也契合了“保护生态环境, 共建和谐社会”这一时代主题。
2.注重策划。策划是新闻深度报道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正确把握党和政府的重要政策、时代主旋律的基础上, 从主题的选定到组织架构、采访拍摄、后期制作, 都要进行精心的策划。笔者2010年做了一个关于黑龙江垦区齐齐哈尔管理局沙化盐碱地综合治理的系列报道, 也是典型经验报道。农垦齐齐哈尔管理局是黑龙江垦区资源较少的一个管局, 而沙化盐碱地就有40万亩, 占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十。通过3年的治理, 沙化盐碱面积减小到现在的3万亩, 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题, 契合当时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倡导。如何做好这样一个命题作文, 笔者下了一番功夫, 详细了解管理局各农牧场沙化盐碱地治理的有效措施和办法, 归纳提炼现有材料, 构思每一集要表达的主题, 大致框架出其采写结构和采写内容 (包括记者出镜、采访对象、同期声的设计等) 。另外管理局各农牧场较为分散, 还需要选好最佳路线, 做到不走冤枉路。由于前期策划得好, 我们用3天时间就完成了5个农场的采访。后期制作成五集系列报道:《绿树锁黄沙生态得改善》《大规模种草恢复草原生态》《盐碱地种稻“碱巴拉”生金》《推广“滴灌”节水增效》《废弃地上建大棚设施农业显成效》, 播出之后许多单位纷纷来管理局实地取经。报道的成功, 精心的策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体现好报道内容。当今观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较广, 尤其是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更是十分关注。事件发生前因后果是什么, 背景是什么, 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是观众所迫切要知晓的。这就需要记者深入调查, 全面报道。在展示新闻内容上要追求新表达。“说故事”是向人们传递信息时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的一种方式。能一下子就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让人觉得有看点。
4.练好采访基本功。深度报道的题材, 多是事实比较错综、问题比较复杂的新闻事件, 因此记者不仅要动口动笔, 更要动腿动脑, 对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理性的分析。采访有深浅之分, 有高低之分, 这就需要记者要注重练好采访基本功。报道水平并不是单纯指电视新闻的写作水平、拍摄技巧、后期制作, 还要具备在新形势下通过电视新闻报道这一手段, 把握、驾驭和调解各种复杂矛盾, 使报道能更加有效地为经济建设中心服务。更加细腻、更加科学、更加接“地气”的报道方式, 是电视新闻记者编辑应该追求的。
5.科学运用各种表现形式。既可以做成纪实性的, 解释性的, 也可以是连续性的, 系列性的。报道中的表现手法可以用记者出镜进行现场报道, 或者寻访当事人, 或用一些早期电视资料、老照片、老报刊等让深度报道生动好看。同时电视是多种表现手段的综合艺术, 记者编辑要善于将画面、同期声、效果声、音乐、字幕等多种电视手段有机结合, 科学运用, 从而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和手法, 其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要增强深度报道的传播效果。
如何做好会议电视新闻报道 篇7
1找准角度突出特点使会议电视新闻报道内容新鲜有看点
1) 抓住一个“新”字做好会议电视新闻的报道。每年年初, 各地方党委政府都会相继召开许多会议, 诸如: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经济会、党建会等等, 会议内容非常多, 会议要传达、研究、解决的事情涉及方方面面, 作为电视台新闻记者如果不知取舍提炼, 按照会议的时间、地点、参会人员等信息就会议报道会议, 那样只不过是报道了会议的议程和程序, 落入了会议报道程式化的误区。因此, 记者在报道会议时, 不仅要在报道形式上有突破, 更要在报道内容上有创新, 记者要清晰会议新闻报道给谁看的定位, 要善于在繁杂的会议内容中进行筛选, 提炼与广大受众关系较为密切的重大决策、重要决议等会议的最新信息进行报道, 要知道广大的电视受众更关心的信息是会议制定哪些新措施、出台哪些新政策, 将给自己带来哪些新变化, 把这些会议上的新信息作为报道重点, 比泛泛概括更能把会议的精神实质反映出来, 更能挑动受众的神经, 给他们留下新的印象, 做到“年年会议相似, 岁岁内容不同”, 真正达到会议报道的效果。
2) 突出一个“实”字做好会议电视新闻的报道。许多会议电视新闻经常是这样, 画面里主席台、参会者, 台上一组镜头台下一组镜头, 加上某月某日举行某会议、某领导出席并作重要讲话等等文字解说, 这样的新闻很难调起受众的“胃口”。殊不知, 受众的没“胃口”是新闻记者造成的, 谁出席会议、多少人参会等一些信息普通百姓不会关注, 按照受众的收视特点, 与自身相关, 为人所关注、所感兴趣的事实, 才是他们眼里的新闻。现实生活中, 无论是社会新闻还是时政新闻, 都会与受众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甚至有时还比较紧密。这就要求记者要在会议新闻报道时要学会“挤水分抽干货”, 例如:每一时期、每一阶段, 人们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话题, 有些像交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民生类话题更会涉及千家万户, 为了让会议新闻报道有的放矢, 在报道会议时要有机结合当地干部群众对热点问题的反应, 把会议重点落到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上, 使会议落脚点的含金量体现出来。这样既能突出会议的主体, 也能及时表达政府的观点, 又能顺应百姓的呼声, 使会议报道更加充实、更加全面、更加深入。
3) 体现一个“活”字做好会议电视新闻的报道。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 如何让受众真切地感受到会议现场的氛围, 这就要求记者必须运用好电视画面的特殊语言——现场同期声。要恰当使用现场同期声, 增强会议报道的现场感, 做活“真”字文章。不仅能让受众看到会场的怎样的画面, 还要让他们听到会议现场的声音。同时, 记者还要在文字稿件上巧做“活”字文章, 我们知道, 会议报道内容一般比较枯燥, 并且带有一些必须报道的数字, 如何将会议内容和数字以电视受众容易接受的大众化语言报道出去, 这就要求电视新闻记者真正的改文风、转作风, 在稿件的写作时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日常使用的口语, 用这些生活化语言增加会议新闻的可感性和生动性, 避免会议新闻趋向教条化、呆板、僵化, 拉近会议新闻与电视受众的距离, 让他们在会议新闻中品出乐趣, 这样才能使会议新闻活起来。
4) 重视一个“广”字做好会议电视新闻的报道。做“广”会议新闻是会议类电视新闻报道一个颇为巧妙的角度, 电视区别于其他媒体的显著特征就是画面, 在会议报道时要充分利用好这个特征。在一些程式化的电视会议报道中, 出现在电视画面里的就是会场中台上、台下, 画面缺乏生机活力, 因此, 为了让受众得到更多的信息, 会议电视报道应把镜头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 伸向会场之外, 用鲜活的画面来提高电视受众的兴趣, 例如:当进行会议新闻报道时, 稿件提到工业建设、交通物流、城市建设、农村发展等内容时, 编辑一组组相关行业的镜头, 来替代会场上的画面, 这样不仅丰富电视报道的内容, 而且还加深受众对会议内容的理解。使会议本身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得以传递。
2练好内功讲究技巧不断创新会议电视新闻报道方法
1) 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 首先加强自身修养, 努力学习理论知识, 切实提高自己的政治敏感性, 深入了解本地的改革、发展趋势及其他重要信息, 同时还要熟知当地党委政府当前一段时期的工作重心和工作重点, 要及时掌握当地各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学会观察的良好习惯, 研究分析各种各样问题和现象, 积累各种各样的素材和知识, 做到报道有根基, 有深度。
2) 一名电视记者, 要扎实做到“三贴近”认真开展“走转改”。最鲜活、最真实、最接地气的新闻素材都来自于基层一线, 新闻素材就像“园中菜水中鱼”一样, 要把镜头对准基层和群众, 从群众的视角去发现新闻线索。因此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就一定要树立群众观念, 经常深入生活、了解基层干部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这样做出的新闻报道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3) 熟练使用摄像器材掌握拍摄技巧。会议新闻具有其特殊性, 那就是会议程序不可重复, 会议不会因为记者漏拍了某个程序而重新来过, 这就需要摄像记者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在拍摄过程中, 摄像记者应注意拍摄时机的把握和选择, 拍摄会议画面时要力求做到景别丰富到位, 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要有序搭配, 为后期剪辑提供丰富的素材选择。
4) 认真做好会前准备, 对会议的内容, 程序以及会场灯光设施、参会人数、座位布置情况有个初步的了解, 对本次会议新闻的机位设置、拍摄角度、画面构成等做到心中有数, 只有事先对会议的背景、内容做到了如抬掌、拍摄起来才会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同时, 要注重细节画面的拍摄, 使会议新闻的画面鲜活丰富, 起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总之, 成功的会议电视新闻报道, 应该从电视新闻的特点出发, 从电视受众的收视需求着眼, 找准切入角度, 创新报道形式, 让会议电视新闻报道有内容、有新意、有看点、有效果。
参考文献
[1]罗春.如何改进电视会议新闻的报道[J].新闻界, 2004 (3) .
[2]李登清.突出信息扮靓会议报道[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5 (1) .
[3]史红帅, 李颖江, 高大山.要学会写电视会议报道[J].新闻传播, 2007 (3) .
县级电视台如何做好涉农报道 篇8
由于县级电视台涉农报道受众对象主要是农民, 报道时就要本着贴近农民、贴近基层、贴近农村实际的原则, 广大农民群众需要看什么样的新闻就报道什么, 这样就能使节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满足农民的需求, 具体做法如下:
一、不断创新, 突出贴近性, 努力增强节目的影响力
因为县级电视台是最接近农村的基层媒体, 所以制作电视节目时就可以随时走出制作室, 到农民身边去和他们近距离直接对话, 以增加节目的现场感。例如我台开办的《农民之声》栏目中有一期就采用主持人现场主持和聊天的方式进行报道。镜头拍摄从一群农民热火朝天盖房子切入, 现场主持人出镜介绍这个村的基本情况, 并向屋主询问为什么要盖房, 屋主说在他们村附近是县里的一个扶贫经济开发区, 这几年吸引了不少外地企业前来投资建厂, 村里的闲置劳动力不但到厂里打工实现了劳动力转移, 还在自己家建起了出租屋、超市、饭店, 专门为外来打工人员提供服务, 这样下来每年收入很可观。这期节目的制作不但反映了县里招商引资政策给农村农民带来变化, 还因为现场采访使用了唠家常的形式, 拉近了媒体和农民间的距离, 使他们觉得媒体很亲近, 像是朋友一样, 增加了对媒体的好感, 也间接增加了节目收视率。通过近距离采访发现, 许多农民在现场接受采访的时候, 经常因为受教育程度不高、紧张等因素而不知所云, 这样在采访时可以先用唠家常的方式, 如经济收入、子女上学工作、生活状况等农民身边的话题入手, 并为农民的不同境遇而做出情感联动, 这样往往可以挖掘出更多、更深层次的问题, 得到最真实、朴素的素材。同时还可以做一些现场参与感比较强的栏目, 如农业技能大赛, 既宣传了农技信息, 又增强了农民参与节目的积极性, 加强了基层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
主持人也可以采用说新闻的方式, 和农民朋友聊聊天, 增加节目的亲和力, 在节目具体的制作方法上, 要变训导式为诱导式, 变灌输式为启发式, 解说词尽量通俗易懂, 也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幽默元素、音乐, 一些场景还可以使用绘画、FLASH动画等时尚元素来表现, 增加节目的新鲜感和可看性。使观众在收看节目后更易产生共鸣, 引发思考。
二、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点
在节目播出上也可以根据地方农时进行调整。农闲时节多做些发生在农民身边的趣闻, 策划开办与农民有关的节目, 如农民歌手大赛、秧歌表演等文化活动, 农忙时, 可以适当播出科学管理技术讲座、农作物市场销售情况等节目, 并调整播出时间, 让农民在忙碌了一天后依然可以看到自己关心的时事, 县级电视台还可以适当使用家乡话进行采访和播出, 增加节目的亲切感和乡土气息, 如山东电视台的《啦呱》栏目就采用了济南方言, 节目播出后受到了各地观众的普遍欢迎。“为农民说话”、“让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 这些“土话”虽然比不上普通话洋气, 却更能引起受众的共鸣, 使整个农村电视节目变成一块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文化品位的沃土。
三、节目“下乡”突出参与性, 让听众动起来, 让节目活起来
【做好电视批评报道】推荐阅读:
做好电视新闻编辑09-07
怎样做好电视新闻编辑06-26
做好电视科技新闻节目论文10-04
怎样做好电视购物节目10-27
赵斌在全省切实做好当前农业生产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上的讲话06-21
华为做好自我批评07-06
做好科技报道09-16
怎样做好人物报道09-15
做好网络新闻报道单元05-14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