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科技报道

2024-09-16

做好科技报道(共11篇)

做好科技报道 篇1

徐迟在《哥德巴赫猜想》中曾写道, “理解一个人本来就不容易, 而理解一个数学家就更难了。”写好科技报道, 正属于这更难的一类。科技报道往往逃不开“晦涩”的“魔咒”, 因为高科技本身没有华丽的装饰, 它是“冰山上的雪莲, 绝顶上的灵芝”, 往往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经验相距遥远。因此, 做好科技报道, 非下一番功夫不可得也。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强调“科技创新是提升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为新闻媒体, 更应努力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 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下面笔者结合多年做科技报道的体会, 浅谈如何化难点为新闻点, 做好科技新闻。

化“瓶颈”为“亮点”

科技报道通常约访难、采访难、写好难。如何突破瓶颈, 将难点变为新闻点, 将科技新闻写得鲜活可读, 更是对媒体人的一种挑战。

采写为“神舟”和“嫦娥”配套的黑龙江科研单位, 是科技报道中难啃的硬骨头之一。首先, 采访涉密, 有关单位多三缄其口;其二, 由于采访的都是高精尖的技术, 科研人员的介绍理论性极强、术语繁多;其三, 技术要求苛刻、精准, 写出来往往晦涩难懂, 不招人看。

笔者深入科研单位, 一方面, 在了解相关高新技术的原理后, 将其转化为形象易懂的大众语言, 用形象的比喻诠释深奥的科技原理;另一方面努力挖掘科研人员的科研精神, 将科研人员的崇高精神作为报道的突破口。而在实践中, 绝大多数科研人员虽能将自己研究的技术说深说透, 但一谈到个人的付出却总是显得无话可说。所以采访这些为航天事业默默奉献的科研人员, 使笔者油然而生敬佩之情, 但是, 最能表现人物精神的细节总是缺位, 很难将他们潜心钻研、勇攀高峰、贡献卓著、不计名利的科研精神充分展现。

思路一转天地宽。在采写通讯《龙江“智造”助力“嫦娥”再探月》时, 笔者转变思路, 逆向思维, 将采访“瓶颈”化为新闻“亮点”, 用采访难衬托科研人员的崇高精神, 写出了为科研精神咏叹的小言论《低调的执著》。该言论画龙点睛, 广受好评, 使稿件在众多同类题材的报道中脱颖而出, 最终斩获2010年度黑龙江科技好新闻一等奖。

可见, 做科技报道不能拘泥于人物、事件本身, 常常要跳出科技看科技, 才能写出好文章。

在会议中“淘金”

“低调”是科技界的普遍状态, 因此科技新闻线索的获得, 绝大多数来自于会议。作为科技报道的记者, 应擅于在会议采访中“淘金”, 并通过深入采访使金子闪闪发光。

获得2010年度黑龙江科技好新闻消息类一等奖的作品《大豆丰产增效技术获重大突破》, 就是一篇来自会议上的消息。笔者采访“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成果鉴定会, 没有拿了材料就走, 而是认真倾听课题负责人的汇报及专家提问, 最终捕捉到新闻点“不论气候条件如何恶劣, 只要使用该项目创建的大豆丰产增效技术, 保证能达到亩产260公斤以上, 超越了发达国家的大豆抗逆减灾能力。”并将此作为副题进行了报道。编辑慧眼识珠, 当即安排在要闻版面头题进行刊发。

通讯《大农机崛起启示录》也是在会议中淘到的新闻。采访一个新型联合收割机的成果验收会时, 笔者认真听会, 抓住了技术人员偶然提到的与国外著名品牌的较量这条线索, 深入采访, 总结了国产农机品牌在夹缝中创新求生、克敌制胜的成功之路。

2010年度中国科技新闻奖作品、通讯《石墨由“平民”变“贵族”路有多远?》的灵感也来自于会议。笔者在黑龙江省科技厅与鸡西举办的厅市共商会议中认真倾听市委书记的发言, 捕捉到了材料之外的宝贵信息———精、粗加工的石墨售价有着天壤之别。笔者敏锐地感到, 石墨令人痛心的现状正是我国稀土长期面临的状况。于是, 深入当地石墨粗加工现场, 采访了有关人员, 剖析了“黑金子”卖成“白菜”价的原因及对于出路的探索。可见, 会议中隐藏着大量的“金子”, 只有勤“淘”才能收获更多。

在日常采访中累“金”

一项新技术从酝酿、研发到结果, 再到产业化, 往往是十年磨一剑, 技术的特性使得科技报道不像民生报道那样感人的例子随处可见。而新闻报道若离开事例空谈, 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 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

《黑龙江日报》2008年策划的《聚焦·发挥好十大资源优势》报道, 科技资源是其中之一。一版头题消息配发整版报道, 时间紧, 任务重。正值北京奥运年, 笔者将在日常采访中积累到的多项黑龙江人创造的“科技奥运”世界之最一一列举, 作为综合消息的开篇, 引出成果背后有着强大的科研队伍作为支撑, 即科技资源优势。该报道吸引了无数眼球, 连科技主管部门也为之一振, 因为有的事例他们也是通过笔者的报道才知晓。

如果说挖掘科技新闻难, 那挖掘对俄科技新闻就是难上加难。“多做少说”是科技主管部门和对俄科技人员一贯的遵循。笔者觉察到对俄科技合作几乎是新闻报道中的真空, 于是有意积累, 将从多个角度获悉的黑龙江对俄科技合作的素材优化整合, 最终形成了消息《我省成对俄科技合作桥头堡蓄水池》。该报道令人眼前一亮, 获得2009年度中国科技新闻奖。

这一个又一个的素材就如同散落的珍珠, 在合适的时机, 将其聚集、优化整合, 就可以呈现出一条魅力四射、光彩夺目的珍珠项链———积累的奥秘正在于此。■

(作者单位:黑龙江日报)

做好科技报道 篇2

当好特约通讯报道员

今天到会的既有各单位负责宣传报道工作的领导同志,又有在基层工作并肩负通讯报道任务的员工。总的看,都是我们集团宣传报道工作的骨干和精英。集团公司的宣传报道工作搞得好不好,水平怎么样,除了领导的支持以外,就看我们在座的这批人了。集团党委已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宣传报道工作的通知》,各单位也都按要求成立了“宣传报道工作领导小组”,应该说大气候很好。但要把集团党委的要求落到实处,还要看大家的努力。

“做好新时期的宣传报道工作,当好通讯报道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认为至少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要学会四个“两手抓”

1、一手抓对内,一手抓对外。

对内鼓舞士气,对外提高名气。

2、一手抓当前,一手抓长远。

当前—-近期的活动,突发事件;

长远---有计划有组织,一年准备干几件大事,有影响的事。

3、一手抓写稿,一手抓组稿。

写稿是宣传报道工作的基本功,写不好稿子可以提高,写

1多了就会摸到规律,就可以成为行家里手。但是不写稿就失去了特约通讯员的独特价值,失去了锻炼提高自己的机会。一个从不写稿或很少写稿的人,就象不去游泳或很少游泳的人,恐怕哪个游泳队都不会要他。

但是只靠自己写稿是不够的,“浑身是铁你能打几根钉”?因此,作为合格的宣传报道工作者,还要善于发动群众,学会组织稿件,你的信息源多了,素材多了,就容易写出好稿子。

4、一手抓提高,一手抓普及。

管理理论中有一个著名的“二八率”。即一个团队里,往往是20%的人干了80%的活。抓住这20%的人,工作就能够事半功倍。宣传报道工作也是一样,不可能人人都会写稿,一定要善于发现、培养骨干,努力提高他们、激励他们,爱护和关心他们,宣传报道工作才能出成绩。

另一方面,还要放宽眼界,善于从群众中、从各行各业的骨干里发现乐意写东西的人,及时的给予鼓励、支持和培养,以壮大我们的宣传报道队伍。

二、面对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要强化“十种意识”

1、大局意识。

了解、服从、服务大局(国家、集团、本单位),不能自己爱写什么就写什么,应该是大局需要什么就写什么。这也叫宣传报道工作的党性原则。

对于写稿来说,也要注意不就事论事,要善于透过现象看

本质,从大局的角度看问题,你才能够做到“高屋建瓴”,一滴水反射出阳光。

2、开放意识。

善于学习一切先进的东西(经验、观点、思路)

敢于尝试一切有益的方法(引入目标管理,建立激励机制,在不同的媒体上发稿,给予不同的奖励)

学会应用一切科学的手段(互联网、短信)

3、超前意识。、要有预见性(最简单的---“三八”妇女,“五一”劳动,“七一”党建,集团企业文化宣贯),干今天的活,想明天的事。

4、品牌意识。

为什么买海尔的电视?名牌质量好、售后服务好。要经常想:我这里有没有能为新兴集团、为本单位增光添彩的事情?对个人来说,经常投稿、写出好稿的人,就是你的品牌,编辑部用起来就放心。

5、推销意识。

对外----媒体攻关

对上——争取支持

6、投资意识。

宣传报道也是一种投资行为,而且往往花钱少回报多。“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新趋势。

从宣传报道自身的需要来看,也要讲“感情投资”,与有关

媒体建立密切关系,人家了解你、信任你,你的稿件当然就比较容易登。(《央企要情》例)

7、群众意识。

一是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坐在办公室“闭门造车”,肯定没有生命力;

二是为群众服务、说话,为群众里的英雄好汉“树碑立传”,不能眼睛只盯住领导,写稿只看见头头。

8、信息意识。

从一定意义上看,宣传报道工作就是信息加工处理工作。因此,采集信息要多,分解信息要准,加工信息要精,传递信息要快。

9、自强意识。

宣传报道工作不好做,写一篇稿子挖空心思,有时还出力不讨好,或者投了稿也没给登。这都是事实,我已经干了15年还不知道吗?但是宣传报道工作又是任何一个单位离不了的工作,也不是谁都可以干、谁都能干的活。因此我们既要看到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又要看到它所带给我们的光荣感。一定不要埋怨客观,要有自强自立的精神。(英国有一位既聋又瞎又哑的作家叫海伦。她写过一篇传遍世界的文章,题目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为才有位!

10、奉献意识。

不怕吃苦,不求名利,责任感、使命感。

三、面对领导的信任和重托,要努力做到“六个要”

1、政治要强----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基础理论要有相当的理解,对党在新时期的大政方针要有比较好的掌握。

2、观念要新----不能僵化保守,要勇于开拓创新。不追求时髦,要走在时代前列。

3、知识要广----政治、经济、生产、经营、法律、文化等等。不可能成为全才,要努力成为通才、“万金油”。

4、业务要精----采访、调研、分析、归纳,各种题材的写作(消息、通讯、言论等),摄影等。

5、作风要实----扎实肯干,勤学苦练,不浮夸,不虚荣。

如何做好校园新闻报道 篇3

关键词:校园新闻;深度报道;采访

一说到校园新闻,一般理解为校园里发生的新鲜事、有趣事。正面的有某某学生攻破科研难题,“神童”出现,校园志愿者积极参与校内校外的志愿工作;负面的如学校治安不好、校园偷盗问题

等等。

一、思考:要从“记者被狗咬”想到“校园是否准许养狗”

《纽约太阳报》博加特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种描述对于校园新闻来说是不确切的。

现如今网络及时、海量的新闻信息使报纸削减了传统优势,更不用说半个月、一月一期的校园报纸。受众选择报纸的理由也随之发生改变,受众对报纸的期望更多地倾向于新闻报道的深度与

宽度。

热点新闻深度化报道是这一观点的可行办法,它大多有三个

特征:时效性、多数性、关键性。要想抓住好热点题材,校园新闻记者首先要有敏锐的嗅觉,要在第一时间里感觉到热点所在,在第一时间里搜集到最多的相关信息,准确地抓住新闻事件的报道点,及时地把握住新闻报道时机。

同时新闻记者要有平民视角,这里的“平民”指的是校园中的广大师生和员工。因为校园新闻热点通常是广大师生员工有所见、有所思、有所议的新闻事件,所以校园新闻记者要从广大师生员工的心态和角度出发。

二、采访:重视发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在校园新闻采访中,不外乎要采访的问题就是举办此活动的

初衷与意义,形式则是找来一位负责此项活动的老师访问其举办活动的意义,搜寻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谈谈参加活动感想,不难看出其同质化倾向特别严重。

例如,《沈阳师范大学报》的文章《华商晨报记者进校园》与《华商晨报》的文章《本报十佳记者进校园》相比,前者更多的是对现场气氛的描述,而后者是大量采访所得到的学生的直接引语。“来自沈阳师范大学的姜同学说:通过与社会媒体的记者零距离接触,使我明确定位了新闻记者真正的价值是什么,也使我明白作为未来的新闻人我现在应该锻炼与提高自身哪些素质,才可以为我以后工作做好准备。”众多学生表达了自己对记者职业的理解,使文章有很强的贴近性和可行性。

从上面的案例不难看出,校园新闻不同于一般新闻,不是一条简单的消息就可以概括的,同样是学生活动,对不同的学生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与价值。所以校园新闻采访要多发现背后的故事,不要仅仅停留在表面。

三、写作:走出“周期性”,新闻写作有新意

都说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供大家捕捉和选择的信息很多。特别是在校园中,事件的发生是以学年度为周期的。有些内容的反复采写,久而久之会严重削弱了高校新闻的可读性,这就需要形成特有的风格和个性。通往一个新闻事实,选择不同的报道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每年三月、九月报道学生开学,一月、七月学生考试,辩论会、迎新晚会、学生干部改选都是每年的“传统”,其在时间、事件上都带有周期性。每年都有运动会、社团纳新、教师节,如果新闻报道仅仅报道活动本身,而不是选择新的角度和切入点,将会毫无新意。从人物、事物、问题的侧面入手,给读者新的信息,让读者得知今年的辩论赛涉及了社会上的敏感话题;告诉读者今年的运动会上男子百米第一人的身高只有一米六;教师节当天古代文学系的吴老师给自己11岁的孩子做了一天的语文教师,这样写出的新闻必定会吸引读者。

同时新闻采写时,提倡真情表达,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一篇好的新闻稿件应饱含着作者的真情,只有作者“用心”的文章才能吸引读者。当然这里的“感情”不同于主观感情报道。特别是在报道校园新闻中,学生之间需要用感情进行交流,夸夸其谈、远离生活的报道,不会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这样即使再好的新闻线索,再富有文采的文学创作也不会赢得读者的认可。

新闻作品与读者的沟通首先是从感情开始的。在校园新闻采写中,要善于从人情的角度来选择和把握自己所采用的新闻素材,新闻采写时要抓住能打动读者内心的新闻点。只有在内容上以情生文,才能打动读者、留住读者。校园中的学生记者本身也是受众的一部分,其应该用心灵去感受身边的新闻事件,时刻保持一种激情,用心灵去捕捉采访事件中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个侧面。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提升校园新闻的内涵价值。

这其中要求我们抓住典型事例进行具体的采访报道,积极采访校园师生,将讲各种讲座、活动、比赛真实地呈现给受众,让没有参加的师生通过报道也能知晓事情的过程,从中获得知识。

作为校园新闻的采写者,校园记者要对当下的校园活动保持足够的热情,拥有敏锐的新闻视角,善于在方寸之地和日常生活中寻找线索,并积极实践,只有这样才可真正写出生动而有深度的校园新闻。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做好企业报科技新闻报道初探 篇4

一、科技新闻报道首先要做到真实无误

新闻报道对真实性有严格的要求, 即报道的必须是事实, 不能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而随意捏造事实, 对各种概念、原理和研究数据甚至意义的报道, 必须准确、客观, 不以主观臆断或者任意拔高, 更不能随意捏造。《铁道设计报》刊发的消息《我院秦岭隧道修建技术获科技进步一等奖》及随后发表的科技通讯《用科技打造中国第一长隧》, 以记录的手法, 真实反映了铁一院在秦岭铁路长隧道中不断创新勘察设计技术, 勇攀科技高峰的过程以及设计人员忘我工作、不断探索新技术的精神, 这些报道既真实客观地反映了铁一院在技术创新道路上的不断探索、勇于创新, 也通过其间的人物和故事表现了铁一院人为勘察设计事业不懈努力的精神。

纵观科技报道都具有晦涩难懂的特点, 在进行科技报道的时候, 要求语言通俗易懂, 不可过分枯涩乏味, 不然会让读者望而生畏, 要以大众的视角为出发点, 使用非科技的视角报道科技, 对科技做深入浅出的报道。《世界之巅:筑就创新的长城》这篇深度报道, 通过通俗的语言, 真实客观地报道了铁一院勘察设计的青藏铁路, 经过三代勘察设计者艰苦卓绝的努力, 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 让人们了解了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冻土的特性, 同时也将铁一院针对这些特性进行的一系列科技创新展现于读者面前, “变矮的珠峰与变长的桥梁”、“穿越冻土深处”、“碎石堆起的‘天然冰箱’”, 通过这些通俗贴切的小标题, 达到了吸引读者深入阅读的目的。这篇报道结构严谨, 既真实客观又通俗易懂, 是铁道设计报科技报道的成功范例, 该报道被《科技日报》、《人民铁道报》等多家媒体采用。

二、科技新闻报道要倡导人文性、体现贴近性

科技新闻报道要严谨但并不排斥形式和手段的创新, 而是要将新闻报道写活, 让人易懂, 而不是生硬的数据和专业术语的堆积, 要不断创新报道形式以及手段, 使报道的内容更加灵活生动、通俗易懂, 这样才能保证报道内容的真实可信和具体亲切, 真正体现科技新闻报道的人文性和生活性。科技报道还需运用比喻、举例等方法, 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和形象化, 使专业术语更加通俗易懂, 要尽量减少数字的陈列、生硬的分析和专业术语, 寻找贴近读者理解的角度突出新闻的特点, 使枯涩的科技新闻报道更多地体现人情味, 增加新闻报道的趣味性和生活性, 引起人们的关注。《东方巨龙徜徉世界之巅》是一篇反映青藏铁路勘察设计创新的报道, 通过“‘冷’与‘热’的考问”、“‘闯’与‘创’的协奏”、“‘美’与‘爱’的呵护”这样三个新颖、贴切的小标题, 将青藏铁路面临的三大世界性难题与铁一院为此展开的技术公关展现开来, 让枯燥、严肃的科技报道一下子就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文章通过拟人、比喻等手法, 让一些生涩技术问题读来有趣、易懂。数据和公式是新闻报道的主要因素, 这并不意味着新闻报道只是对抽象概念的罗列和组合, 通过采访记者能够体味到科技成果蕴含着科技工作者付出的大量心血和智慧并呈现于报道中, 使科技新闻报道生动而鲜活。

三、做好科技人物的采访报道

科技成果离不开科技人物, 正是因为诸多科技人物的辛劳工作, 才会有一个个骄人的科技成果, 要尽可能地多宣传科技人物, 在企业内宣扬一种勤奋向上、刻苦钻研的精神, 这种精神与铁一院“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新”的青藏铁路尖兵精神是一致的。

1. 开设专栏。

根据企业评选出的优秀科技人才, 《铁道设计报》注重策划、思路清晰, 以科技人物为散发点体现报道的技术成果和烘托人物的奋进精神, 进而引起了企业职工的阅读兴趣和情感共鸣。报纸先后开设了科技人物专栏“一院英才”、“科技一院创新一院年度人物”和展现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青春我作主”等栏目, 介绍了近年来企业的科技英才和技术新秀。

2. 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要选取企业内有影响力、有重大成果或者是企业的先进科技工作者, 围绕科技人物报道科技成果, 更多地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人物通讯的写作要突出“两条线”, 一条是“过程线”、一条是“思想线”。“过程线”是要表现人物在科技工作中的经历和过程, 它是事物的表面现象;“思想线”则要根据人物事迹提炼出新闻的主题——中心思想, 它贯穿于人物的典型事迹中, 反映着事物的本质意义。《俯仰天地无愧高原》这篇人物通讯, 介绍了铁一院青藏铁路项目设计总工程师李金城, 把一个要面对世界难题的总工程师所面临的困难、承受的压力、接受的考验、经历的艰险与困苦及长期工作在高原所带来的生理上的考验, 真实地再现于读者面前。《隧道就是我的梦》是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勘察设计大师、铁一院隧道专家梁文灏的通讯, 文章叙述了梁文灏自参加工作以来扎根西部, 在秦岭铁路长隧、终南山公路隧道、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等长大隧道的设计、修建技术方面付出的心血和所取得的成就, 通篇体现了敬业、探索、坚持、执着的精神。这些人物通讯报道的科技人物是企业内的典型代表, 他们的科技成果、他们对事业的执著精神、他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是企业员工的榜样, 也将激励青年技术人员勇攀科技高峰。

3. 做好重点项目的采访与报道。

要着重报道职工关注的重点铁路建设项目中的科技创新点, 比如青藏铁路、郑西客运专线、西安地铁等项目, 这些项目具有技术含量高、社会关注度高, 参与人员广泛。要注重阶段性策划, 派记者深入采访, 采访前要了解项目的基本情况, 以使报道深入浅出。所谓深入, 就是对新闻采编人员提出的知识结构方面的要求, 要求他们要有意识地涉猎科技知识, 在报道前, 事先储备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所谓浅出, 就是要把报道内容翻译成老百姓的生活语言, 通晓、明白地表述出来, 同时还要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段, 把深奥难懂的术语、概念和科技成果, 形象而准确地解释、描述出来。

四、做好科技新闻报道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做好科技新闻报道的策划。

从采访、报道阶段、报道形式、报道角度到编辑出版等, 通过整体策划使科技报道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突出阶段性和逻辑性, 要通过策划特刊、专版等大力宣扬企业内的科技创新, 在企业内鼓励更多的员工学科技、用科技, 大胆创新, 对外则可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报道中还要提供足够的背景资料, 以利于为受众解惑。在主题报道外, 链接相关的报道、背景和知识, 不仅可以很好地解释新闻, 还能起到科普的作用。

2. 将标题做得有吸引力和生活味是科技新闻引人注目的有效方法。

科学技术是理性的东西, 如果不动脑筋, 报道就会陷入枯燥干瘪的语言困境。科技报道的语言表达是多种多样、灵活丰富的, 编辑记者一定要投入精力去打磨, 如反映铁一院青藏铁路环保的纪实报道《藏羚羊可以作证》, 这个标题就大气、生动, 充分体现了铁一院在青藏铁路建设中的环保成果。又如《物探新技术“触电”拉日线》、《让青藏铁路通信更加智能化》、《将环保进行到底》、《速度与激情———乌鞘岭特长隧道动态设计扫描》等科技新闻标题, 既一目了然, 又具有吸引力和可读性。

3. 做好科技新闻报道的采访。

科技报道的记者在采访中, 一般应注意以下问题:尽可能取得原始资料, 避免从网站下载, 以讹传讹;头脑清醒, 注意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什么;由于自己无法全部掌握某个领域的进展, 善于请教权威专家便成了最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求深出新做好成就报道 篇5

呼伦贝尔电视台的《呼伦贝尔新闻》是一档报道呼伦贝尔市各地、各条战线一年来最新成就的节目。为了搞好成就报道,《呼伦贝尔新闻》近年来一般选择在国庆或岁末年初进行连续报道,以形成一定的声势。如近年来每年国庆前后、市“两会”前后,或在元旦前后都集中推出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成就报道,在《呼伦贝尔新闻》中设立专门栏目。在内容选择上,侧重报道各地、各条战线一年来的最新成就;报道优秀党员、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者的典型事迹。

在策划上,我们将成就报道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酝酿、准备、出点子、定计划、安排采访、精心制作,一般在节日前半个月或十天左右开始陆续开播,以一定规模形成适度的宣传强势。

在具体操作中,成就报道往往遇到的报道难题是:一、工作性太强,让观众乏味的套话多,空洞无味的数字多。二、报道面较窄,让观众感到亮点少。三、时效性较差,常常让观众觉得没有新闻由头和新闻事件,贴近性较弱。《呼伦贝尔新闻》的具体做法是:

一. “离观众近些、再近些”是《呼伦贝尔新闻》近年来成就报道中追求的目标。成就报道年年要搞,如果纯粹从工作角度写,就很容易变成“老一套”的工作总结,缺乏有效信息,枯燥乏味,篇幅占得不小,效果却不见得好。因此,《呼伦贝尔新闻》在成就报道的写作和编排方面花大力气进行创新,作为成就报道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之一。为了兼顾宣传性和可视性,特别注意从群众的视角出发,精心选择群众关心和感兴趣的角度、形式、内容、标题等,把抽象的理念、思想变成丰富的画面,做到“成就年年报,年年出新招”。

二. 做好“百姓文章”,新闻报道要有鲜明的导向和倾向。成就报道作为一种主旋律报道,尤其要讲党性、讲政治,体现思想性、政策性。但是,新闻报道必须用事实说话,成就报道也要选择有典型意义的材料,从尽可能小的角度表现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主题,从而化平庸为新鲜、变枯燥为生动,增强说服力。

今年年初,在呼伦贝尔市“两会”召开之前,《呼伦贝尔新闻》推出成就报道的主题是反映呼伦贝尔市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重大突破,从一个侧面、一个缩影反映呼伦贝尔市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灿烂如画的前景。在确定这一主题后,《呼伦贝尔新闻》选择了近几年变化较大、市民感受较深的几方面进行报道,如反映住房条件改善的《安得广厦千万间棚户区改造建设全面铺开》,反映小城镇建设的《小城新貌》等20多篇。

实践使我们感悟到:要使成就报道出新出彩,就得做好以下几点:

1. 选择好由头,抓好切入点。成就报道要紧扣“三贴近”,气势恢宏,厚度深广,形式活泼,画面精美,现场感强。

2. 选择好视角,以小见大。成就报道要想出新出彩,寻找平民的视角至关重要。要用观众视角去发现和挖掘新闻点,用平民眼光看成就,从小处着手,找出这些成就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关联点,贴近生活,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关注。通过小处一些看得见、摸得着、令人信服的变化,折射和反映整体全局的变化,体现党和政府带领群众奋斗所取得的骄人业绩。

3. 选择好主题,深入浅出。作为成就性报道的采编人员要善于进行点面结合的立体采访;善于综合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质,进行深层挖掘,能够从事实报道中总结出宝贵的经验教训或得出发人深思、给人启迪的道理。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电视台)

做好科技报道 篇6

关键词:经济发展,科技报道

0 引言

科技报道因其涉及行业多、覆盖面广、专业性强,难以为公众解读,所以对许多媒体记者来说,是一个不具有很强吸引力的领域。如果再加上记者的属地限制,一般只在自己所属的省份进行报道,要想做出很好的新闻业绩,的确不容易。但不易并不等于不能。笔者从2006年至2011年,连续六年获广东省科技好新闻一等奖报道谈起,地方记者想在科技报道方面有所斩获,最好的方法是跳出科技范畴,从全局的视角看问题,在战略的层面想问题,透过具体的专业技术,考察隐含的趋势性问题,从而完成“既是历史记录、又是时代前瞻”的新闻使命。

1 把握经济发展大势

笔者是科技日报驻广东记者,在这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沿省份,几乎每月都有新技术、新工艺、新科技项目和相关政策产生。一般来说,作为地方记者,只要如实报道属地新近出现的这类新信息,就算称职。但也仅仅只能是称职而已。因为,任何一项新技术、新科技项目的产生,都离不开需要它、孕育它的大环境和大背景。科技记者要想做出有深度的报道,要想使自己笔下的科技新闻重要起来,除了依赖新发明、新技术本身的重要和分量,还要靠记者自身对本省乃至全国政治经济大势的准确把握。

以广东为例,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改革开放之初,它的发展依靠“三来一补”模式,即以加工贸易为切入点参与国际分工;以经济国际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从而形成了以外源带动、劳务出口、外延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1]。进入21世纪,在人们都担心广东这个改革前沿省份即将优势用尽,恐怕会后劲不足时,广东经济发展依然高速。那么,是什么成为了新时期广东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呢?作为长驻广东的记者,笔者从分析研究全省经济发展状况入手,透过一个个数据,寻找到了发展的推手。

笔者看到,2005年广东全省生产总值22366亿元,较2001年的12039亿元,五年内翻了近一番;人均生产总值24438元,较2001年13852元,五年内增长76%;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总收入4432亿元,在全国所占比重提高到约1/7。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从2002年的45.82%增加到2005年的49%[2]。而这些数据中,2005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959亿元,较2001年的3542亿元,五年内翻了近三倍;高技术产品增加值由2001年的970亿元增加至2005年的3047亿元,番了近三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由2001年的223亿元增加至2005年的836亿元,番了近四倍[3]。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和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导力量,从而使广东经济综合实力实现了新跨越,经济增长方式明显转变。

透过这些数字,能够清楚地看到广东经济总量之所以连续保持全国第一,是因为全省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它不仅有一个个明珠般的高新技术企业,像顺德的那个拥有多国专利的创新技术——四缸直锁液压注塑技术的“泓利机器”;也有一批像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群体;还有集中了这些企业、群体的产业园、高新区、珠三角高新技术发展城市群。点、线、面,交叉立体,高新技术发展成为新世纪广东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先锋和动力。

经过这样一番跳出经济看经济的分析,笔者找到了隐藏在这些数据背后的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于是2005年,撰写《广东省科技自主创新述评:高速经济的原动力》的报道,这篇综述获得了第10届广东省科技好新闻一等奖。

找到了广东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下一步还要找准发展的大趋势。如果广东满足于眼前的经济数据,今后继续依靠大规模、粗放式发展,即使广东成为中国制造的最大基地,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业也只能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只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靠付出大量劳动去获得菲薄收入。如果不尽早改变这种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状态,广东甚至中国的经济发展高速度不仅不可持久,而且会付出资源和环境的重大代价。这种结局已经日渐清晰。

那么,出路在哪里?科技在转变产业结构方面能发挥什么作用?

2 找准经济发展的创新命脉

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在2007年6月广东省和科技部、教育部召开的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上,采访了广东省省长黄华华。他认为:广东核心技术少,自主创新能力弱,仍然是阻碍产业结构升级、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瓶颈。广东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形成“大开放、大科技、大协作”的自主创新格局,自主创新不是“自我创新”。因此,要努力聚集国内外最优最强的科技创新资源,加快完善广东自主创新体系,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社会经济发展[4]。

也就是说,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变,靠几个科研团队,几项孤立的新发明、新技术,靠一县、一地、一省的创新之力远远不够。必须借用各方力量,形成有规模的自主创新的体系。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政府和科研团队,和企业共同形成合力,形成互动,持续推出新政策、新合作方式、新发明、新技术、新工艺,才能逐渐将广东的产业能力推上新的台阶。

借力创新,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这就是下一步广东经济发展的创新命脉。笔者就此写成了《区域创新战略的新突破 广东省省长黄华华谈省部产学研结合》,获得了第11届广东省科技好新闻一等奖。

2008年9月间,笔者又连续发表了4篇观察综述性报道《抉择的力量》、《抉择的智慧》、《抉择的战略》和《抉择的高度》,来具体报道广东实现经济转型之路。

笔者的观察是:由于传统经济已经无法驱动高速的经济巨轮,于是就有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抉择;低端合作已经无法整合院校的创新资源,于是就有了从自发到高端的抉择;产业结构已经无法适应土地人群的需求,于是就有了从固守到转移的抉择;眼光见识已经无法眺望科学发展的远方,于是就有了从国内到世界的抉择[5]。

作这类全方位的系列报道,选择哪些科技政策、科技举措或创新技术来解读广东省的发展战略,是报道成功的关键。笔者的体会是:记者不要局限于一个个科技事件本身,而要跳出事件之外,找到具有代表性的事例。

比如广东开展的“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这些特派到100家企业的100名年轻的博士、学者不只是广东本省的科技人才,他们选自全国几十所高校,因此就像一粒粒科技创新的种子,把各高校科技创新的新思维、新项目、新技术带到了企业。通过报道这项行动,读者可以体会到这些年轻的博士、学者,在新时期的市场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再如,为了深化科技创新体系,广东在全省已形成专业镇的基础上,又开展专业镇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把专业镇支柱产业的技术创新工作,从几个,到几十个,到两百多个……单家独户的形式,集成为区域化创新平台,从而直接支撑集群产业中的每一个企业[5]。

从分析这样两项具体的工作入手,笔者根据全省经济发展的背景和现实状况,推导出广东积极开展省部产学研结合探索的必然结果,从而使这两项具体的科技工作具有了促进经济转型的典型意义。

我们知道,科技与金融合作以及产业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大问题,大难题。银行有钱,该贷给谁?政府有地该怎么用?

广东作为改革的前沿省份,有着率先破局的能力和责任。笔者在《抉择的战略》一篇中,介绍了广东为解决产业升级、结构调整、资源重构、改革深化等一系列问题,将科技与金融结合,在广东省科技厅设立“广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风险准备金”。同时科技厅与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签署“科技与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授信额度为180亿元。正是这些战略性举措的实施,使科技厅在启动不到一年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申报工作中,先后受理和评审242个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申请贷款总金额达37亿元。然后按照专家的评分和意见,科技厅向国开行广东省分行推荐贷款项目,从而使科技与金融合作工作进展顺利[6]。

这篇报道中还介绍了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的情况,这是在广东省政府颁布《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出台3天后,由中山火炬开发区和阳西县联手开发建设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对这种科技园区,广东有一个形象的叫法“腾笼换鸟”。腾出寸土寸金之笼,换进高新技术之鸟。

一篇报道,两个实例,醉翁之意不在事,在于选择战略也。这一组报道获得了第12届广东省科技好新闻一等奖。而此后对这一转型问题的继续报道《提升产业竞争力,提升自主创新力,广东吹响“双提升”战略集结号》又在2009年获得了第13届广东省科技好新闻一等奖。

3 抓住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方向

讲经济发展大势,讲经济发展命脉,难道科技记者就真的不用报道具体的科技术了吗?非也。

2010年,广东最大的新闻事件应该是第16届亚运会的召开。在这样一个体育盛事的报道上,作为科技记者,除了关注199块金牌,更有责任告诉读者本届亚运会更是一场高科技、低碳绿色的盛会,有责任为读者展现支撑本次体育盛会的科技力量。在亚运会闭幕后的第三天,笔者在科技日报发表了长篇报道《第200块“金牌”回望广州科技亚运》,此报道获得了当年第14届广东省科技好新闻一等奖。

笔者在这篇报道中,分层次介绍了广州亚运会的各类科技保障技术,不仅有亚运会安保体系中的科技管理,科技服务团队的情况,有让整个广州亚运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运行管理的基础保障的四大网络——语音通信和宽带互联网两大通信网络,以及亚运赛事和亚运管理两大专用计算机网络的情况,还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全光纤化的通讯网络以及主数据中心(MDC)对大会实现平安高效运转的具体保障功能,甚至尽量生动地再现了精确、直观的计时记分系统——“GPS裁判系统和模拟图像演示系统”对比赛结果的高质量判定[7]。

广东亚运会从开幕式到闭幕式,向世界展示了LED城市绿色照明的最高技术成果。它一方面运用世界领先的数字集群指挥调度系统;智能可视的交通调度指挥和服务系统;高精准的立体安保技术;覆盖面广的物联网和RFID技术;便捷智能的数字家庭技术等等。另一方面,还在全球首推免费无线宽带上网的数字生活新模式、下一代宽带移动通信网络试验以及自主知识产权的3D电视试验等等[7]。其实,这一切技术的整合与创新,揭示了广州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方向。所以,笔者在报道最后写到:广州亚运使广州成为新技术的展示场,新生活的体验场。广州亚运的谢幕将是开启创新广州、智慧广州的大幕。

2011年底,笔者采写了《我国第一部促进自主创新地方性法规在广东出台》,并配评论《当创新拥有了法制保障》获得了第15届广东省科技好新闻一等奖。这篇新闻突出强调:自2006年以来,广东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前茅,综合创新实力跻身全国前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自主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现代产业体系等方面的法规建设。汪洋书记在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上强调,自主创新是加快转变广东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推动力。因此,要加快自主创新立法,为全社会营造自主创新氛围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广东省自主创新条例》作为全国第一部促进自主创新活动的地方性法规,标志着广东自主创新进入法制化管理阶段。它既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成功经验;又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东依靠自主创新立法,推动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的重大探索[8]。

笔者在评论中写道:自主创新,法制为基。广东从早期“摸着石头过河”,积累探索科技政策法规经验,到如今直接架起自主创新的“法制大桥”,让千军万马“过自主创新大河”,实现了新发展、新跨越[8]。

这两篇报道都关注了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让笔者有了对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战略方向把握,它们就具有了引领下一步经济发展的前瞻性意义。

4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作一名常驻地方的科技记者,只关心科技,不研究经济和社会是不行的,但不理解、不看重每一项新的科学技术在改变生活上的关键点所在,也同样会使我们不了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看不清它对经济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在哪里。因此,作为科技记者,我们必须要不断地,尽可能地学习,学政治,学经济,学科技。活到老,学到老。

参考文献

[1]左朝胜.广东省科技自主创新述评:高速经济的原动力[N].科技日报,2005-09-19

[2]广东科技统计.全省国民经济主要指标(2000~2010)[EB/OL].http://www.sts.gd.cn/list.asp?ClassID=39,2011-11-01

[3]广东科技统计.全省高技术产品主要指标(2000~2010)[EB/OL].http://www.sts.gd.cn/list.asp?ClassID=33,2011-11-01

[4]左朝胜.区域创新战略的新突破——广东省省长黄华华谈省部产学研结合[N].科技日报,2007-06-26

[5]左朝胜.决策的力量—创新型广东建设的观察与思考之一[N].科技日报,2008-09-22

[6]左朝胜.决策的战略—创新型广东建设的观察与思考之三[N].科技日报,2008-09-28

[7]左朝胜.第200块“金牌——回望广州科技亚运[N].科技日报,2010-11-29

如何做好热点问题报道 篇7

热点问题在每一个社会每一个时期都有, 它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出现。当今,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轨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在社会新旧体制的交替中, 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其中, 许多问题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问题, 这些问题因为它所具有的典型性决定了它的发生、发展和解决, 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热点问题是一种敏感的社会问题, 如果解决处理得好, 就可以提升党和政府的形象, 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赢得民心;如果解决处理得不好, 就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失去民心。因此, 新闻媒体在对热点问题报道时要十分谨慎, 要站在党和人民最高利益的立场上去写, 在对热点问题的报道中, 写出无愧于时代的新闻作品。在这方面, 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改革开放初期, 农民的温饱问题是当时社会的热点, 从中央到地方, 各级领导都在研究这个问题, 全国几亿农民更是热切渴望解决这个问题。对于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 吃饭确实是头等重要的大事。正当人们对解决这个问题踌躇满志然而却一筹莫展时,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梨园乡小岗村农民创造了承包土地解决温饱问题的经验。这时, 各新闻媒体纷纷派出记者前往采访报道。在这样的问题面前, 记者不是一个旁观者, 而是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站在党和人民利益的基础上, 去主动关心这个问题, 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挖掘和探索这件事情的典型意义。随后, 全国各地的农民也都学习小岗村的办法, 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短短几年时间, 各地农民在党中央政策的指引下很快解决了温饱问题并开始向小康社会迈进。

反映热点问题, 不能不加分析地把人民群众的议论和意见一股脑儿地端出去, 对于热点问题要能冷静地去分析, 有选择地去报道, 要让自己的报道对问题的解决起促进作用, 决不能使倒劲、帮倒忙。2007年6月, 江苏省无锡市发生了太湖蓝藻事件, 严重污染了无锡市的饮用水源, 直接造成了无锡市数百万群众饮水困难, 许多新闻媒体都对这一事件迅速进行了跟踪采访报道。在中央电视台的报道中, 那飘浮在太湖上绿色发臭的蓝藻呈现在观众面前, 刺痛着人们的心。然而, 对问题的报道并没有停留在事件发生的叙述上, 在采访中记者对从居民家里的自来水中流出的污水进行了拍摄, 对居民喝不到水进行了采访, 对纯净水销售商借机哄抬物价进行了曝光, 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告诉观众, 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措施, 迅速解决人民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这一系列报道, 它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事件本身, 它引起了人们对社会环境的纵深思考和对饮用水源问题的密切关注。南京、郑州等地迅速清查饮用水源并制订应急预案, 全国各地都在对企业污染水源的排放问题进行清查和关注……这些热点问题的报道, 都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这些报道的成功, 主要取决于记者能够怀着美好的愿望, 把为人民群众解决困难的真实情感融进新闻报道中, 使报道充满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帮助人民的高尚情怀。

那么, 如何才能做好热点问题的新闻报道昵?

要做好热点问题的新闻报道, 首先是记者要有真情。记者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 因而对待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议论不能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漠不关心。对待热点问题要有同感, 要善于体察民情, 把充满感情的镜头对准人民, 用饱蘸感情的笔去写新闻, 要把反映热点问题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并用饱含真情的镜头和文字去报道、去写作。2007年6月7日, 一篇题为《谁来救救我们的孩子———400位父亲泣血呼救》的帖子在网上流传:数百名河南儿童被拐卖到山西黑窑场当苦力, 孩子们每天都遭受着非人的折磨。根据这一线索, 河南电视台记者和孩子家长一起三上山西, 冒险以“家长”的名义拍摄了部分照片。短短几天, 帖子引起百万人点击, 数万名网友留言表示愤慨;上百家媒体转载了报道, 全国舆论一片哗然。河南警方迅速组织抓捕“人贩子”“黑职介”集中行动, 山西警方也展开专项行动, 捣毁不法黑窑场。近日, 这个事件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重视,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亲笔作出批示, 要求对此事进行严肃查处, 中华全国总工会派人赴山西对当地黑窑场的查处行动进行督察。这次报道的成功, 缘于记者的正义感和对人民群众的一片真情。在采访后记者说:“我3次奔赴山西, 走访了大大小小1000多个黑窑场, 我无法用语言描绘出这些黑窑场的情景……我见过各种惨烈的车祸、悲惨的火灾现场, 但从未见到这样的情景, 看到他们, 我的眼睛湿润了……”记者的真情融入这一报道中, 打动了千千万万的人。

要做好热点问题的新闻报道, 就要站稳党的立场, 当好党和政府的耳目和喉舌。新闻报道不能煽动与党对立的情绪, 要善于把党的政策化为群众的实际行动, 化为改造社会、改造自然、解决热点问题的实际力量。众所周知,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于“民生”等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关注问题的焦点, 又十分突出地集中在2008年的“两会”上。在“两会”召开之前, 人民日报国内政治部和人民网就老百姓最关注的“两会”热点问题, 联合在网上开展调查, 内容是:您对今年“两会”有哪些建议和期盼?您最关注哪些热点话题?对热点问题疏通渠道, 搭建平台, 发表建议。在“两会”上, 住房、物价、教育、医疗、就业等热点问题, 成为代表、委员的热门话题。在报道中, 众多新闻媒体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解决民生问题的系列措施进行深入地开拓式地报道。在对这些热点问题的报道中, 新闻媒体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实在的道理生动化, 用崭新的思路、独特的视角、生动的阐述, 把党和政府的民生政策, 演化为激励人民群众积极向上的实际行动。在“两会”热点问题的报道中, 新闻媒体以“两会热点分析”、“两会热点解读”为题, 深入浅出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解读解决热点问题的办法, 并把代表、委员的发言和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讨论内容结合起来, 让人们从代表、委员的讨论热议中, 看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看到新的希望。

要做好热点问题的新闻报道, 就要认真把握报道主题与全局的关系, 掌握好“火候”, 把握好“度”。反映热点问题要从安定团结的大局考虑,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 不利于解决问题的东西不写, 不利于解决问题的话不说。在热点问题报道中, 要防止“过度”, 也要防止“不及”。2008年9月8日,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发生特大尾矿库溃坝事故, 新闻媒体迅速作出反应, 跟踪报道救援情况。9月11日, 媒体报道搜救工作继续进行, 救援人员仍在尽最大努力寻找失踪人员。9月13日, 临汾市委召开常委会, 对这次重大事故中负有领导责任的襄汾县委书记亢海银、县长李学俊作出停职检查的决定, 新闻媒体迅速报道。同时报道了具体的死伤人数, 受灾群众已全部安置, 确保每个群众有房住、有衣穿、有饭吃。9月14日媒体继续报道, 山西省负责人对临汾溃坝事故负有领导责任, 省长孟学农引咎辞职, 副省长张建民被免职。9月20日, 新闻媒体报道, 山西省临汾市委书记夏振贵、市长刘志杰分别被停职、免职。新闻媒体对山西尾矿库溃坝事故的跟踪报道, 让人看到了一个“领导干部问责制”的诞生。这一系列报道, 充分发挥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要做好热点问题的新闻报道, 记者不能拘泥于报道本身, 还要找到希望, 提出解决热点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报道热点问题, 图一时痛快, 对一些现实问题和矛盾一报了之, 那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要帮助政府和人民群众分析问题, 想点子, 找办法, 给人民群众指出希望, 正确疏导人民群众的思想情绪,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从而正确引导社会向和谐的方向发展。2008年5月12日, 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自然灾害。但从新闻媒体的报道中, 我们却看到解放军在第一时间挺进灾区;温家宝总理赶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全国人民慷慨捐助;国际社会大力支持;受伤群众被安排到全国各地进行救治;全国人民捐款捐物送往灾区;灾区群众生活被妥善安置, 灾后重建工作正在进行……在不久前发生的“三鹿事件”中, 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到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 各新闻媒体纷纷报道这起惊动中央、遍及全国、坑害儿童的恶性事件。在报道中我们不仅看到三鹿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田文华被刑事拘留, 石家庄市委书记吴显国被免职, 国家质监总局局长李长江引咎辞职的相关报道, 而且更多地看到党中央、国务院对全国患病儿童救治的重视和对儿童身体健康的关心。同时, 也让我们对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怎样发展民族企业?怎样审视人们的道德?怎样建设一个具有良好道德、良好素质的国家?

怎样做好现场报道 篇8

现场报道具有一般普通的新闻报道的特点, 但比一般普通的新闻报道更有优势, 更加能吸引观众的眼球:

1.现场报道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为借助现在高科技传播技术和卫星传播手段, 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同时完成述说、采写、播音和录制工作。这比一般普通的新闻报道来说, 省去了记者写稿、播音员播稿、编辑后期制作等工序, 达到了与事件发生同步地报道。

2.更强的真实感、现场感。现场报道的记者是在现场面对观众进行新闻报道, 让观众身临其境, 亲眼直接目睹现场事件的发生, 这就使新闻事件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同时, 记者在现场进行现场报道, 记者的个人情感, 或喜或怒或悲或欢, 直接传达给电视机前的观众, 观众直接感到了记者的情绪。这跟一些普通报道的稿件由播音员播读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由于现场报道中情景可以让观众触景生情, 可以激起观众感情的波涛, 现场报道更具有感染力。2008年, 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 举国欢庆。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了各项比赛的实况, 每当我国运动员获得一个比赛项目的奥运会冠军时, 现场观众都会情绪激动, 欢呼雀跃等现场的画面使电视机前的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但是, 不是所有的新闻事件都能用现场报道。这种报道有题材的限制, 现场的限制以及记者本人素质条件的限制。例如, 一次20分钟的项目开工仪式, 可用现场报道;一个持续一个季度的工程就不宜用现场报道。因为前者时间集中, 场面小, 内容单一, 事件展开有层次, 记者容易把握, 在现场可以完成“录采播”;后者场面大, 内容庞杂、分散, 记者不易把握, 很难一次完成采录播。

一、要选择适宜的题材。

适合用现场报道这种形式的题材是:内容单一而有层次, 场面比较集中, 新闻发生的时间跨度小。这种题材便于记者边观察、边述说、过录像, 采录播在现场一次完成。在经济报道方面, 一个工程的竣工剪彩, 一艘巨轮下水航行, 可用现场报道的形式, 因为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时间短, 内容集中、有层次。而一项重大的工程从头至尾的建设直至投产过程的报道就不宜用现场报道, 有的甚至不能用录音报道, 因为除了时间长、场面大外, 许多音响稍瞬即搬家, 记者没有捕捉下来, 就不好用录音方式报道。

二、要有合适的现场。

如果现场不适合, 现场报道就搞不成。什么样的新闻现场适合采用这种报道形式呢?一般说来, 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现场要有新闻价值。有新闻价值的现场记者借助它进行采、录、播, 可增强宣传效果, 现场的新闻价值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现场的重要性、显著性和人们所关心的程度。如中国的天安门广场、美国的白宫、日本的岚山风景区等。当新闻五要素中需要特别强调“何地”时, 就要考虑用现场报道这种形式。如报道国王访问农民家庭, 一个普通的农民家, 不如总书记家那样显要, 但由于国王的来访, 它成了引人注目的场所, 对这样的题材作现场报道, 效果会很好。

(2) 现场要有典型画面。画面是进行一切报道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典型的现场画面, 就搞不好现场报道。《祖国在我心中》这则现场报道所以生动感人, 重要原因之一是得益于现场的典型画面:5·12汶川大地震中战士们舍身忘我的救灾抢险的场面, 有力地表现了战士们奉献精神的典型环境, 突出了报道的主题。

这样的现场, 事件的展开不是多点而是单点, 记者能在现场统观全局并作流动采访。如体育活动的现场、重要节日活动的现场、一些外宾访问活动的现场。有的时候, 新闻事件本身需要报道, 现场又有新闻价值, 但这个现场是不宜记者出声的, 就不能用现场报道这种形式。

三、记者现场的口述要好。

现场报道中, 记者的口述是很重要的, 它是整个报道的血肉。记者通过口述把观众引到现场, 使观众了解、认识现场, 对现场有一个完整的形象的认识。记者现场口述的主要作用在于更好地表现主题, 完成段落之间、画面之间衔接和过渡, 使现场报道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所以录好记者口述是搞好现场报道的关键。对于记者的现场报道的要求, 总的来说要注意“景、情、声”的协调配合, 使三者各具特色, 互为补充, 融为一体, 以发挥表现主题的作用。

总之, 在当下的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 媒体之间为了争夺新闻的首发权, 都加强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因此, 现场报道这种形式也被广泛应用。可见, 现场报道有着广阔的前景, 随着记者报道水平的提高和传播技术的发展, 现场报道的形式将更加灵活多样, 丰富多彩。■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篇9

一、把好选题关是关键。

首先, 新闻深度报道是关于重大新闻事件、影响深远的社会现象的深入报道。对于一般的不具有影响的新闻事件, 尤其是偶发性事件, 新闻做得再长也不能算作深度报道。其次, 有思想深度是深度报道的必要条件, 但光有思想深度而缺少对新闻要素和事件意义等方面的深度挖掘也不能称为深度报道。一般来说, 深度报道的选题应抓住四个字。一是“热”字, 就是把选题的目光投向社会热点, 贴近群众, 真正起到传递百姓心声之功效;二是“新”字, 就是选题要有新意, 既要敢选前瞻性的问题, 又要敢作别人做过的文章;三是“难”字, 就是在社会公认的难点问题上做文章;四是“疑”字, 就是要选择社会疑点作为报道和评论的对象。因此记者要把好新闻深度报道选题关, 要高瞻远瞩, 严格按照新闻价值的标准来筛选题材。只有这样才能使深度报道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练好采访基本功至关重要。

首先在选好题之后, 记者要苦练采访功。深度报道的题材, 多是事实比较复杂、问题成因多的新闻事件。因此, 记者必须通过细致入微的采访, 进行大量的新闻调查, 从而把握新闻事实。记者不能偏听偏信, 不能以偏概全。记者不但要动口动笔, 更要动腿动脑。要对新闻事件进行理性的分析、多侧面的现场展示, 引发观众连绵的反思和情感的追随, 把观众从具体事件引向广阔的社会空间。正如新闻工作者的楷模穆青说的, 记者不仅要亲耳听到, 更要亲眼看到。其次采访过程中的提问也是至关重要的, 关系到你能否拿到第一手素材。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的很多记者在提问过程中都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很多出镜记者并不漂亮, 也不潇洒, 但提问过程中的尖锐老辣、棉里藏针、步步紧逼却着实让人佩服。主持人王志曾经说过, 在吃透选题之后, 要用不同的体态语言和不同的语言句式, 针对不同人的个性提出不同的问题, 并且时刻跟被采访对象站在同一个层面上, 这样才会更好地去交流, 达到更好的状态。当你忘记你是在采访的时候, 这个采访往往是最成功的。

三、运用各种电视表现手法, 增强传播效果。

深度报道在内容上对事物作多层次的主体化的展示和理性思考, 但在表现形式上若单一地采用直露的、简单化的、说教式的方式, 把电视观众放在受教育的地位, 显然过于古板, 不会取得好的效果。我们应是不拘一格因事而异。既可以做成纪实性的、解释性的, 也可以做成透视性的、评述性的;既可以做成连续性的、系列性的, 也可以做成类属性结合式、互补性组合式的。不管哪种形式, 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要增强深度报道的传播效果。同时, 我们还应注意到, 电视是多种表现手段的综合艺术, 为了增强深度报道的传播效果, 一是在正常报道的同时, 适当地加上主持人或记者的出镜, 适时地在镜头前阐述观点、分析情理, 会让整个片子生动不少。如果让记者或主持人贯穿新闻事件的始终, 不用另外的配音和解说, 将现场画面和现场音响进行有机的结合, 则会形成更加强烈鲜明的现场感;二是在拍摄阶段, 拍摄的手法可以灵活多样, 可以适时运用抢拍、偷拍、隐拍、追拍、跟拍。如果是现场报道, 还应该多使用长镜头, 因为长镜头能够再现真实的时间流程和真实的空间纵深。这一点与动态短消息不同, 动态消息多采用分切镜头, 三秒钟一个镜头, 如果在深度报道中也这样组接镜头, 尽管独立的镜头是真实的, 但形成一条新闻后, 真实性就会受到冲击。为了追求真实性, 记者跟随当事者行进时的画面, 一气呵成的长镜头, 即使图像摇摇晃晃, 也完全可以使用, 因为这样更有真实感, 它能够让观众仿佛跟随摄像机镜头来到事发现场一样, 大大提高新闻的真实可信性;三是记者在编辑时, 要善于将影像、声音 (同期声、效果声、音乐) 、字幕等多种电视手段有机结合, 科学运用, 从而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

四、深度报道应把握一个“度”。

做好突发事件报道的意义 篇10

一.做好突发事件报道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

我们当前社会的改革正处在关键时期,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还有利益的格局,应当说都是在变化之中。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变化过程当中,社会的思想意识也是非常复杂、多元化的。另外从经济生活当中现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矛盾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一些和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还不时出现,所以做好突发事件的报道应当是对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有直接影响的。如果舆论上把握不好、引导不好,群众就有可能对个别人的意见转嫁到党和政府的身上、转嫁到改革开放上,也是败坏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当中的形象。所以这种突发事件需要把握好度。

二.做好突发事件报道是国际舆论形势的需要

从国际上来看,现在思想文化的表现也可以用六个字概括“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围绕发展模式和价值观的争论也是时起时伏,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斗争是很尖锐复杂的,特别是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国际传播当中占据着垄断地位。全世界国际新闻报道80%以上都是由西方几个主要的媒体垄断。所以像国际上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发言权、解释权、报道权,很多程度是掌握在西方少数几个新闻的占有垄断地位的几家大的媒体身上。而且这些媒体,从西方媒体目前总的来看对我们很不友好,这个应当从深层次来说也都是国家利益。象丑化、妖魔化中国,从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目前现在又是讲中国责任论,应当说各种奇谈怪论此起彼伏。从渗透的渠道上他们也注重三个渠道:地下宗教、非政府组织、媒体渗透。像“七五事件”应当说是一个很典型的突发事件,这样的突发事件我们报道的好不好直接牵扯到维护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形象,有利于使我们在国际舆论斗争当中争取主动。

三.做好突发事件报道是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现状的迫切需要。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很快,特别是有了互联网、手机,从传播方式来说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舆论的环境更加复杂,传播的途径也更加多样化。根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的一个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我国网民人数达到4.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应当说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上互联网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庞大的网民群体和较高的互联网普及率成为突发事件扩散、传播的客观条件,给它的传播提供了客观条件。另外从传播的特性来说,网络传播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比较少,因为现在一个地方发生的突发事件只要一上网,全球同步第一时间就都可以知道,这是过去没有过的,也就是说一个地方发生的突发事件,上网就可能全都知道了。另外加上互联网的传播具有直观、形象、通俗、大众化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感染力,也成为了现在网络传播突发事件的重要原因。往往是好多事情一呼百应,一个局部性的事件就能够很快的波及全国,甚至传到国外。这个说明现在网络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所以说在网络化、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报道,应当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个考验。

正确认识做好突发性事件报道的意义,可以在竞争中把握先机,占据主动,使我们的报道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群众。但突发事件不是报道的全部,要正确处理好突发事件报道同日常社会报道的关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怎样做好电视会议报道 篇11

笔者认为, 可以把日常报道中的会议从新闻内容的角度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党政的重要会议, 第二类是行业会, 第三类是通告会, 第四类是学术会。要想写好会议报道, 就要研究这几类会议报道的特征, 然后选择不同的新闻形式和风格, 才能报道好会议新闻。

第一类是党政的重要会议, 如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以及影响政治经济生活的重要会议。这类会议新闻信息量大, 内容重要, 是报道的重点。这类会议的报道风格应该是庄重、翔实、准确、直接鲜明。且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写作模式:何年何月何时何地召开什么会议, 会议的主要议程有什么, 某领导出席讲话, 强调、指出什么等等。我们不否认会议新闻的这种模式, 因为它符合新闻规律, 能全面准确地传达会议信息。

那么, 这类会议在采访写作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首先要“开好会”, 就是说不能拿了材料就走人, 否则就可能出现诸如领导名字张冠李戴、会议主题偏离等问题。其次是“写短写活”。要用新闻的语言来写会议报道, 而不要用以往写会议的老语句来写。写活的关键点是“开懂会”, 开懂会就在于有会前的积累, 积累的越多写起来就能活。写活还在于把会议上百姓所关注的内容提炼出来。第三要“突出重点议题”。有的记者在报道一个会议时, 几乎将会议所有的议题都列到报道中来, 像是会议记录, 没有报道重点。重点是什么?重点是人们所关心的重大问题。这就要求记者要有准备, 要有思想, 知道轻重。第四是“吃透精神, 用自己的话写”。这就需要认真听会, 把领导的讲话精神吃透, 转化为新闻语言, 而不是通篇都是“指出、强调”。第五要“用百姓的视角写会议”。有的会议不需要逢会就写某领导参加, 某领导说或指出, 可以根据会议向百姓传达的信息量, 从百姓的视角来写, 如城市建设会议, 百姓最关心。第六要“面向市场”。新闻是一种消费品, 就要讲究市场, 要考虑怎么报道才有读者, 而不要把党委政府的会议简单地传达给读者。第七要“准确把握主题”。写活会议报道, 不是根据记者个人喜好来决定的, 还必须遵循新闻规律, 也就是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既不放大, 也不缩小。需要强调的是, 对这一类的会议报道不要忘记“讲政治要放在第一位”, 要始终与党委政府保持一致, 什么能报什么不能报, 要有政治头脑。

电视会议新闻报道正在不断改革, 如报道中“某某主持会议”这一会议议程, 都放在新闻的结尾处。新闻画面也从大会的会场中跳出, 或者是字幕板, 或者是相关的工作画面, 使新闻更活泼和突出信息量。另外, 用综合报道组合拳的方式, 或者是配发评论、综述, 或者是现场采访, 或者是新闻特写, 全方位的展示会议报道。

第二类是行业会。其采写风格更注重新意, 要找出这个行业的变化, 从变化中找到新闻。因此行业会的报道要在采访前就开始, 了解到会议所涉及的主题和以前的状态, 才会在会议中找到重点、找到新闻。

从形式上看, 行业会的表现形式更灵活, 会议画面有时甚至“一个带会议标语的全景、一个主席台、一个下面的全景“就可以了, 其他就用这个行业的资料画面。这样的电视会议报道, 让人知道你是从这次会议上获得新闻源, 让观众既有信任感, 又有深刻印象。这类会议报道最重要的是找好新闻角度, 突显个性特点。2001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获奖作品《秋收之后话粮改》, 就是通过行业会上得到的消息而写就的。一个个朴实真切的小事, 反映出粮食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过程。

第三类是通告会。其风格应以快为先。通告会上一般会有很多的信息量, 这就要求记者在众多的信息选择中, 还要选择出最具新闻性的报道内容。记者还要在第一时间获取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抢先播发独家报道, 力争与新闻事件同步。

第四类是学术会。可突出争鸣性强、气氛活泼的特点。在形式上多采用新的形式轻松展示。电视新闻要充分发挥电视声画的多元素电视语言, 采用现场直播、深度报道、系列报道、字幕滚动播出等多种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的日益提高, 电视传媒理念已从传播者为中心转向了以受众为中心。这就是要求电视新闻不能停留在传递时间、地点、人物、事物等简单的新闻要素的交代上, 还应该在电视形式上有所突破。尤其是学术会, 内藏更多的新闻源。实际工作中, 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去参加会议采访的记者, 回来后会绘声绘色的说着关于会议的趣闻, 但是新闻写出来, 却仍是一张冷面孔。如果以一个读者的心去感悟这类的学术会, 去写这样的学术会、去拍摄与剪辑这样的学术会, 相信我们能看到一个别样的学术会。

上一篇:持续泵入治疗下一篇:常见参数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