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技巧运用(共12篇)
新闻采访技巧运用 篇1
新闻报道是社会群体对于公共信息获取认知的重要途径, 也是精神文化建设体系的重要组件之一, 而新闻采访则是新闻信息传递释放的的基本前提与关键环节, 也是调节辅助新闻资源在社会舆论传播方面持续纵深、快速延伸、有效拓展的“利刃”, 灵活合理地运用新闻采访的技巧策略, 每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独特效用。而在当下新闻采访工作者群体的采访技巧与综合素质呈现参差不齐、良莠交杂的阶段背景之下, 进一步加强侧重多元开放、创新细致的新闻采访技巧方法的拓展改进, 从而协调科学地实现新闻事业的健康良性延伸发展。这不仅是新闻工作者群体自身的时
看作是讲故事的人, 而当成了其他人, 比如律师或学者”这样是不对的。
面对大众讲故事, 文字要直白, 有市井气息, 这显然需要我们深入到新闻事件现场, 挖掘新闻事件的本质, 并且了解社会生活, 深刻理解社会。而这些, 只是坐在办公室里是永远不可能达到的。
做一个合格的电视新闻记者, 首先要做一个拥有生活气息的人, 然后才是一个有着犀利视角和独特见解的观察者。关注电视新闻的是大众, 只有更好地让大众接收信息, 才是电视新闻应该关注的, 写好故事, 让观众用一种更易于接受的方式获取信息, 是电视新闻发展的方向。
同时, 电视新闻是依托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的, 声画的配合是电视新闻区别于报纸、杂志、广播的最重要的特点。然而声音与画面的配合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 如何将声音与画面完美地结合在代职责, 也是社会群体的共同的切实愿景。
1 口要勤快谨慎, 发问适当
勤快少讲、谨慎适当是“问”的原则与诀窍。而在实际具体的采访流程之中, 相关新闻工作者, 尤其是见习记者同时也要意识到“自然得体、简明扼要”也是需要紧密兼顾的重要理念。结合采访之中的几种常见的发问方式, 笔者认为采访工作群体需要熟练掌握问答式、引导式以及追忆式这三大类别的基本原则与相关技巧。这里以最为主要的前两种发问模式作为解析对象。首先, 问答式是最为简易固定的互动交流模式, 要做到最初发问的礼貌性、后续问
一起, 是想要增强电视新闻趣味性必须思考的问题。
同期声, 是指在拍摄人物讲话的同时录下的讲话声和背景声, 包括现场效果同期声 (伴随新闻事件发生而同时发出的各种音响) 和现场采访同期声 (新闻现场中被采访对象说话的声音) 两种。生动、典型的现场同期声特别是人物富有个性的语言和其他典型性的背景声, 能够充分体现电视新闻声画互补、水乳交融的整体完美宣传效果。可以以记实的手法营造真实感, 增加新闻的可信性。
电视新闻的故事化, 不能仅仅停留在解说词的写作中, 它也应该存在于画面的展示上。只有当我们的画面和解说词叙述同一个故事的时候, 电视新闻的故事化创作才结束。
4结论
不论电视新闻怎样发展, 它的最终目的是使观众通过电视新闻, 更轻松愉题的连贯性以及整体流程的协调性, 切忌随心所欲、空洞浮泛的前言不搭后语式的粗陋发问;其次是引导式, 这需要采访者群体能够具体针对不同采访对象, 灵活合理地进行不同形式的启发沟通、多元交流以及诚实探讨。譬如在采访少年儿童这一群体之时, 就需要采用轻松活泼、简单日常的话语进行引导发问, 要多以这一群体喜闻乐见的动漫游戏、趣味故事等针对性的话题来活跃整个采访氛围, 进而获取对采访对象的真实全面的价值信息。
2 耳需灵敏专心, 听取精确
“耳听”是对于“口问”所得的信息的初步择取与整体处理, 它直接制约
快地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 让电视新闻变得更加人性化, 更具人文内涵。不论电视新闻向谁学习, 它的最终目标都是使电视新闻脱离冷冰冰的解说词和毫无意义的画面, 变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呈现在大众的视线中。电视新闻的故事化, 是电视新闻发展的必然方向, 同时, 电视新闻也必将不会成为大众眼中的娱乐小丑, 它会以其独特的趣味性和叙事方式走在电视传播的路上。
参考文献
[1][美]威廉·E.布隆代尔.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M].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6.
[2]曾励, 周涛.电视会议新闻同期声运用初探——央视、凤凰卫视“十六大报道为例”[J/OL]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1255.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电视系, 北京100024)
影响与之衔接的“看想记”这三大环节。这一技巧的原则诀窍在于“灵敏专心、择取精确”, 具体结合新闻采访的铺展推进, 就是要将经过发问所得的关于采访对象的信息进行一个初步的总结归纳, 然后在脑海之中基本形成所要记录的内容轮廓。
譬如新闻采访工作者在进行类似行政机关、公司企业、社会团体的例行新闻发布会这一类的信息覆盖广、流转环节快、听取难度大的采访对象之时, 侧重灵敏、精准全面的实时听取就显得必要而关键。听仔细、听关键、听全面, 一心一意、紧抓重点、兼顾全局, 这是基本要求也是实用技巧, 针对一部分许多采访新手由于心理素质弱、人生阅历浅而在以上场合进行群体性采访听取之时出现的“茫然四顾, 不知所措”,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加以强化锻炼提升:首先是多跟随阅历深厚、经验丰富的老记者练习采访信息点的听取能力, 多跟老记者交流沟通、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其次是需要多派遣老新闻工作者在重大新闻现场对采访新手进行针对性的采访听取的即时询问、反复考验, 迅速强化其对“听仔细、听关键、听全面”的实际掌握;第三则是在采访工作结束之后, 及时组织相关老新闻工作者集中对本单位的新闻采访新手进行总结交流, 鼓励其各抒己见、积极为其答疑解惑, 从而有效达到趁热打铁、拓展提升的切实效果。
3 眼则四方兼顾, 瞄准关键
“眼看”是瞄准关键、兼顾全局的简要总结, 它要求采访工作者要将自身的心态意念、情绪思维、判断能力调整至饱满敏捷的状态节点之上, 所谓的“精气神儿活现”指的就是这一“眼看”的环节, 眼睛明亮、灵动机敏、不漏关键、大小兼顾, 采访工作预期目标的稳步实现自然事半功倍。而具体结合一些大型户外活动、街头流动团体等对“眼看”要求相对较高的场合环境的采访铺展, 相关新闻采访工作者就需要充分保持敏锐的“眼力”, 灵活做到“俯瞰整体、瞅准局部、找出关键、统筹全局”。
譬如在对某地区的“反日游行”的社团队伍进行跟进采访之时, 就需要先对社会队伍的整体精神风貌进行如实概括, 把握好采访主题的原则基调;接着要针对性的挑选一些个人对象进行细致具体的问答采访, 全面准确地将其言行举止进行综合扼要的归纳总结;最后需要将具备突出性、普遍性、科学性的个人行为与的群体行为进行协调交互, 从而立足全局, 最终确立本次采访报道的中心思想、价值导向以及宣扬目标。
4 心须随机应变, 脑筋活跃
“心想”是新闻采访工作者进行采访之时的理性科学的精神理念的整体概括, 它包含采访之时的心态思维与采访流程执行理念两个层面。在心态思维层面, 其要求新闻采访工作者剔除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 秉持务实、踏实、切实的思维导向进行采访工作的统筹规划, 具体涉及到采访之前的具体问题的充分准备、合理分配、针对设计以及采访过程之中的思路调整、模式转换、技巧更新;而在采访流程执行理念之上, 则倡导回归新闻报道的本身属性, 新闻工作者需要以实事求是的基本理念去进行采访对象的语言沟通、情绪互动以及思想交流, 审时度势、随机应变。
譬如在采访对象情绪欣喜之时, 需要迅速跟进追问, 并灵活合理地对潜在信息进行深度挖掘;而在其情绪低落之时, 则要侧重慰藉式的冷静理性地和缓引导, 并做到发问采访的适可而止、话题转移。从而用“心”去“想”, 用“想”去“做”, 最终协调完成一系列采访任务预期目标的扎实实现。
5 手求迅捷利落, 记录全面
“手记”是对“问听看想”这四大要素的文字式总结性呈现, 这是新闻采访最终成文的资料来源, 也是新闻采访的周期完结。所谓“迅捷利落, 记录全面”就是对于这一收尾环节的整体要求与概括总结, 鉴于一部分见习记者在采访现场出现的问记脱节、听记失准、看记迟缓、心记混乱等诸多问题,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先机械记、后整理记”的基本原则来锻炼强化其对于这一收尾工作的协调完成。具体而言, 需要分三个步骤进行。其一是机械式、条件反射式地记录。譬如在进行对某机关团体的采访之时, 采访工作者就可以一边发问一边记录, 力求手写快速、笔迹清晰、层次明朗, 这样对先对采访信息进行了“录像式”地记录, 也为之后的细致具体的分类整理提供了原始资料;而在完成上述的机械式记录之后, 采访工作者需要抽取时间迅速依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这五大要件进行脉络的理清、语言的重组、段落的划分以及中心的明确, 这样就可以在短期内调节提升新闻采访新手的现场心理素质以及临场应变能力。
6 结语
口问、耳听、眼看、心想、手记作为新闻采访之中的五大要素与关键技巧, 对于新闻采访工作者群体流程操作的整体导向确定、临场应变调节以及综合素养提升无疑具备切实有益的辅助效用。及时全面地进行新闻采访之中的五大要素技巧培训锻炼策略机制的结构改造与内容更新, 持续强化推进对于新闻工作者在实际采访之中的五大要素技巧运用的实时磨砺、适时指正以及综合考评, 从而快速有效地实现新闻采访工作群体职业水准与综合素质的巩固拔高, 最终有力助推新闻传播运转系统的协调、快速、长效发展。
摘要:基于切实灵活地运用“问听看想记”这五大技巧要素进行新闻采访的客观报道, 持续拓展新闻传播的社会效益以及正确凸显新闻媒体传播真实的理念价值, 进一步改进优化现阶段我国新闻采访之中关于五大要素运用策略的思维导向、模式途径以及方法技巧, 最终协调实现我国新闻采访机制革新与新闻事业全面发展的交互双赢。
关键词:新闻采访,技巧运用,针对解析,改进拓展
参考文献
[1]胡卫卫.论新闻采访中的语言顺应现象[J].新闻知识, 2011 (7) .
[2]刘子英.关于新闻采访报道基本要求的探讨[J].今传媒, 2011 (10) .
[3]吴兵兵.新闻采访技巧的运用分析[J].科技传播, 2011 (12) .
[4]许宁池.新闻采访技巧之我见[J].活力, 2012 (2) .
新闻采访技巧运用 篇2
摘 要:新闻的播报离不开信息的采集,也就是相应的新闻采访工作,对于从事新闻行业的人员来说新闻采访是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本文根据我国目前新闻行业的实际情况,对相应的采访技巧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对相应的新闻行业从事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采访;技巧;新闻;
新闻报道首先是对需要采访信息的认知,然后通过对时间的一系列研究探讨或是相应的采访工作,对时间进行深入的分析,相关问题的询问,对采访对象话语的记录,对采访者的细致观察,从而思考采访者的内心世界,然后通过写作将采访信息进行整理以及阐述相关的观点。从实质上来讲,新闻采访就是找寻新闻热点,查找事实真相的调查活动,可以说是对对于社会事件的研究活动。
一、采访中需注意的事项
新闻工作者在采访中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有驾驭全局的能力,并及时把握机会,准确捕捉到有效可靠的信息资源,及时抓拍重要图片。但社会新闻一般情况下是不可预测的,因此,要求记者必须掌握抓拍的技能和具有善于发现的眼光。要和新闻当事人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和互动联系,这就要求新闻采访者在采访被采访对象时进行进一步沟通,沟通中记者要始终把自己扮演成为普通人的角色,不能刻意拔高新闻事件或篡改新闻事件的本质内容。新闻事件本身有其发展规律,不可逆转,不可导演,更不能为了提高效率而随意去改变当事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质。因此,在平时生活中就应做好理论准备、政策准备、情况准备、知识准备及应急准备,收集相关资料,打有准备之仗,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找准对方的心理动向和弱点,拟定采访计划,调查纲目,检查相关文件等前期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尽职尽责地做好新闻采编工作。
二、新闻采访所需要的准备
(一)收集被采访者的资料
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会面之前,必须先收集被采访者的基本资料,对其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或文化程度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了解,才能与被采访者在采访规定的短时间内,进行顺利有效的交流。
(二)遵循客观公正的采访原则
调整心态,把握正确的采访动机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而言,是采访的重要前提。正确的采访动机,需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采访内容的真实性,要求自己做到认真负责,报道出来的内容也要做到健康向上,为社会传播正能量。
(三)全面考虑采访的过程
新闻采访者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紧急的突发情况,这就需要采访者对采访过程有一个全面的`考虑,对采访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加以设想,并进行相应的备案。在工作时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确保采访工作能够顺利地完成。尤其需要根据采访内容,抓住问题的真相,做出吸引大众眼球的报道。
三、采访提问时需要的技巧
(一)拉近距离,投其所好
采访过程中需要我们了解被采访者的基本情况,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提一些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拉近与被采访者之间的距离,消除被采访者紧张拘谨的心态,营造一种和谐友爱的交谈气氛,促进采访的顺利进行。
(二)平心静气,欲速则不达
为了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有效的新闻素材,一些记者经常会一开始采访就唐突地问采访者自己想问的问题,过于开门见山,多少会让被采访者反感。所以要新闻记者要谨记欲速则不达,不要急于求成,循序渐进的采访方式有利于双方进行愉快的交流。
(三)学会随机应变
采访者要学会如何根据采访对象的情况来转换采访方式。在采访过程中,采访者要注意观察采访对象的情绪和态度。例如,采访对象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此时就需要耐心引导,循循善诱,适当放慢采访节奏;如果采访对象的性格比较外放,就可以抓住时机,适当问些大胆的问题和敏感的话题。
(四)注意场合和时机
新闻事件常常五花八门,发生的地点也各有不同。采访环节的差异性也是需要采访者注意的。例如:在采访重大自然灾害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时,采访者要尽量体谅被采访者的心情,需要格外注意自己的采访方式,注意自己的措辞,不要加重被采访者的痛苦。
(五)站在对方角度思考
学会换位思考是采访者需要具备的采访技巧。不仅要尊重被采访者的身份和地位,还要尊重采访者的情绪和心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记者和被采访者地位是平等的,要做到不因被采访者身份低微而瞧不起他人,也不因被采访者位高权重而过分谄媚。被采访者的情绪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应该被尊重。
(六)切忌不懂装懂
采访前应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只有全面了解了采访对象的特征才能根据这些资料提出有建设性的问题,而当采访时遇到不曾涉足的领域或话题时,可以谦虚的向对方请教,切忌不懂装懂。
(七)控制自身情绪
要顺利地完成一次采访,需要采访者保持良好的情绪。过于紧张可能导致采访过程中错误频出,影响采访的质量;态度不够和蔼,用词不够恰当可能会影响到被采访者的心情,使采访无法顺利进行。双方只有在亲切和谐的氛围中,才能愉快地交流,也方便采访者在适当的时机引入更多的提问技巧。
(八)正确的提问方式
采访者在与被采访者的交流中,是通过提问这种方式来实现新闻的采访工作。提问就是采访工作的中心。学会正确的提问方式可以帮助新闻工作者们顺利完成采访工作。首先,要认识到采访者与被采访者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然而,在尊重被采访者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其次,提出的问题要直接明了,不要冗长复杂,这样既节约采访的时间,又不会让被采访者产生厌烦情绪。再次,提问不要带有个人偏见,要保证报道的公正和公平。最后,问题一般分为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开放式问题在大范围将问题定义,使被采访者的回答有一定选择性;封闭式问题是让采访对象对问题进行详细具体的回答。采访者要合理利用这两种提问方式来进行采访。
新闻采访的时间虽然是短暂的,但它也是人与人交流沟通的一个过程,想要做好新闻采访工作,需要新闻工作者长期的经验积累,运用娴熟的采访技巧,具备独特的思维方式,同时表现出自己真诚与热情的态度,才能保证一份新闻采访工作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吴兵兵.新闻采访技巧的运用分析[J].科技传播,,(8):11,9.
[2]沈艳玲.浅析如何提高电视新闻采访技巧[J].中国科技博览,,(27):214-214.
[3]陈卓.试论新闻采访技巧的运用[J].新闻研究导刊,,5(5):48.
小议新闻采访的提问技巧 篇3
【关键词】采访准备;技巧;尊重;真诚;氛围
现代社会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每天会带给你最真实的第一手的新闻材料,同时,他们的工作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的。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在做新闻采访时提前做好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并且在做新闻采访时要注意提问问题的技巧,能够准确有效的抓到自己想要的点,同时在采访提问的过程中要尊重对方,时刻要以一种真诚的态度去和被采访对象交流,这样才能和被采访者更好的拉近距离,并且能够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从而让被采访者能够畅所欲言。这样新闻工作者才能在采访时得到自己想要的新闻材料。
一、 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前要提前做好采访准备。
我们每个人在某一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计划准备往往会进行的比较顺利,新闻工作者也不例外,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访前提前做好准备会给其在采访时解决不必要的困难。首先,在新闻采访前要明确将要采访的对象,然后对采访的对象做一下初步的了解,其次,要根据采访的对象设置采访的问题,在整体上要整理一下自己采访的思路以便在采访时能够进行的比较顺利,相比之下比在采访时随机应变要好很多。因为只有这样有目的的去做某一件事事往往会事半功倍,所以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前一定要做好采访前的准备,这是采访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 新闻工作者要注意采访时的提问技巧
新闻工作者在从被采访者身上获得新闻材料时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提问的形式来得到自己想要的材料,这就要新闻工作者在采访时要注意提问问题的技巧。首先,设定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和被采访对象息息相关的,提问的问题不一定要多但是一定要精炼,提问问题的本身要以被采访者为主,争取用最少的问题获取最多的材料。其次,要提问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当問题具体时这样被采访的对象会更明白问题的意思,同时,问题的具体性也使得被采访者能够更全面的回答你提问的问题。最后,提问的问题一定要有针对性,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前的准备一定要做好,对采访的对象能够深入的了解,这样在采访问题时才能更有针对性,提问的每一个问题都要抓去被采访者身上的点,要时刻的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采访者要设置不同的问题,同时,同一问题也可以在不同采访者身上做出不同的问法。新闻采访者只有能够在采访时运用有效的提问技巧才能获取重要的新闻材料。
三、 在新闻采访时要时刻尊重被采访者
新闻工作者的言谈举止,礼节礼貌往往会影响到采访的效果。首先,作为一个新闻采访者是社会的公民,在当下社会要遵守公民道德,同时要树立自己的职业道德,在做新闻采访时一定要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其次,当和采访的对象交流时,一定要抱着尊重的态度去采访他们,可以说你在采访他们时一定要以平等的姿态来进行采访,这样才能拉近你和被采访者的心理距离。同时,在采访时要注意自己的礼节礼貌,这样可以让被采访者知道你是一个尊重人的人,才能形成彼此的尊重,有利于采访的进行和效果。再就是要对采访者提问的问题不能太唐突,不咄咄逼人,提问的问题要得体,不能让对方太难堪。所有问题的提出都是要以尊重采访对象出发,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最后,当被采访者回答你的问题时一定要仔细认真的倾听,同时要认真的记录,不要去随意打断被采访者的思路,让采访者能够侃侃而谈。
四、 在新闻采访时一定要态度真诚
在现代社会态度真诚往往是和别人沟通的关键,新闻工作者要想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想要的材料,必须要以真诚的态度去沟通,这样才能得到被采访者的信任。只有得到他们的信任之后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共鸣,从而,被采访者能够讲出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这样采访者就能更好的进入到被采访者的心灵深处,随而能够更好的获取更真实的更具有价值的新闻材料。要相和采访者拉近彼此的距离就必须要在情感上真诚的沟通和交流,要自觉的站在被采访者的角度上想问题,同时,要在采访时不能缺少亲和力,这样被采访对象就能更好的配合你的采访。
五、 在采访时要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
记者在采访时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是采访成功的基本条件。 记者和被采访者可能不是一见如故,但是如果你能够营造良好的交流环境,消除彼此的陌生才能够让被采访者更好的在一种和谐的提问环境中和你交心。所以,记者在和被采访者交流时一定要在良好和谐的氛围中进行,这样记者才能获得很有价值的新闻材料。
结语:总之,本文通过对对新闻采访时的有效提问技巧的论述,让我们认识到新闻采访的提问本身是一门艺术,只有在新闻采访时做好准备,掌握提问的技巧,并能够在尊重被采访者的基础上真诚的去沟通,积极去营造一种良好的交流氛围,才能保证采访的顺利和成功,从而能够获取最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新闻材料。新闻采访掌握一定的技巧,必定能更好的适应当下新闻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王立凤 等.新闻采访中的提问艺术[J].新闻传播.2009.11
[2] 牛翠翠.浅谈新闻采访中如何打开采访对象心扉的技巧[J].魅力中国.2009.8
[3] 雷海涛.试析电视新闻采访技巧[J].2010.4
(作者单位:富锦市广播电视台)
电视新闻采访技巧的运用探究 篇4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访,事件,事件现场
一、电视新闻采访易出现的问题
1. 电视新闻采访内容在准备上不够及时
电视新闻采访的记者如果在前期内容准备上不及时, 就不会取得好的结果。因为在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要求记者充分了解整个事件的起因, 才会使电视新闻采访结果紧扣主题, 使采访过程沟通顺畅。例如一些涉及两方对立的法律问题上的采访就会使记者对于事件的掌握不够清晰, 造成主观的倾向情绪, 使其内容不能够真实地呈现给人们, 造成不良的影响。
2. 电视新闻采访不能紧扣主题, 提问偏离主题
对于采访的整个流程来说, 提问是主要的交流导向。那么, 在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抓住重点实质性的提问才能起到对问题的针对性和提问结果准确地表达给人们的目的, 事实证明, 目前来看由于一些记者初来乍到没有经验, 有时对于提出的问题就会偏离主题, 发现不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以致被采访者的回答也就模糊, 不知如何作答, 电视新闻采访也就失去了意义。例如, 记者对一件事情没有了解就开始问被采访者:“你有什么想法?”对于这样的提问得到被采访者简单的回答就是没有意义的。在电视采访过程中我们可以跟采访对象就一些轻松的话题谈起, 一点点地嵌入主题, 记者大致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才能进一步地找出问题的发展方向, 取得有质量的采访结果。
二、电视新闻采访的运用技巧分析
1. 从前期的准备工作入手, 做好所提出问题的归纳
对于电视新闻采访前我们应该首先知道被采访者的基本信息和资料, 做出整个采访过程的文案工作, 这些设计通常可以根据采访者的自己的实际经验来设计, 并无具体界定。我们还要把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在采访前预先设计好, 提前做好防范措施。文案工作做好之后, 我们还要检查现场的设备情况, 保证电视采访过程中设备良好, 不会影响采访的顺利进行。如果我们对于采访过程中的突发事件不能做到一开始的预防, 那么我们就要从那些近期的热点新闻中搜集信息, 取得的消息越全面越充分我们在电视采访过程中遭遇突发情形时才会不至于那么被动。在此, 笔者拿事故发生现场举例:当事故发生时, 一定会有很多围观的群众, 记者并不能第一时间发现当事人, 那么如果事先了解了新闻热点, 了解当事人的体貌等特点也就会使采访变得更加顺利。
2. 事件发生后, 及时到达事发现场
电视新闻采访中, 及时和真实地表述事件是采访的关键。如果我们想第一个获取信息, 必须第一时间进入事发现场, 才能获得真实性的信息增强报道的准确性。例如:在交通事故新闻采访过程中, 及时赶到事发的现场才能对事件的认识比较清晰, 提高新闻的价值。也就是说, 作为一名记者要随时与外围环境相沟通, 多发现, 建立热线电话, 使得事件发生后记者能够及时跟踪事件的来龙去脉, 到达事件现场时更要积极与现场的救援人员沟通交流, 以便真实地了解现场的营救细节问题, 这样才能提高社会的关注度, 做出具有实效性的新闻素材。对于采访记者也要多跑多观察, 注意事发现场的微妙变化, 只有掌握这些才能使信息的影响力提高, 使新闻的最终价值和线索呈献给社会。
3. 电视新闻采访中对于非语言符号的运用
非语言符号是指从被采访者的心理状态出发, 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 利用自己的神色、状态、手势等展现自己情感的一种符号。那么对于记者在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 不仅要理解被采访者的语言, 也要注重观察被采访者的非语言符号, 正确地使用这种非语言符号可以获取被采访者利用神态和表情、手势等的肢体语言所表达的情感信息。现实要求记者要用和蔼可亲的沟通方式, 使被采访者与记者能够放松交流, 被采访者一旦放下心理负担, 发自内心地与采访者交流, 那么采访者也就能够掌握有利的新闻线索, 采访过程也能如期取得良好效果。
4. 学会聆听, 注意提问方法
记者在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作为一个引导者, 要引导被采访者快速进入主题, 把采访当成一项心理互动过程, 因为每个人都有聆听的主观意愿, 采访者把被采访者带入主题后, 其次就要学会聆听。被采访者放下心理紧张的负担, 陈述自己的事情, 采访者在这个过程中根据论述最终总结出重要的信息来还原事情的过程。待被采访者论述完之后我们再提出关键性的提问。此外, 采访中一定会遇到各种阻碍, 例如在对整个事件的调查过程中, 基于被采访者与事件发生中的人认识等诸多原因, 使得他们不愿意接受媒体的采访, 在这种时候, 采访者就有必要先不表明自己的身份, 采用旁敲侧击的提问技巧、以日常谈话的形式为开端, 例如:“这里发生什么了?”等等简单性的提问。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 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一定要站在中立的角度去采访, 持有公正的观点。
参考文献
[1]吴兵兵.《新闻采访技巧的运用分析》, 《科技传播》, 2012 (8)
电视新闻报道的采访表现及其技巧 篇5
电视新闻报道不同于传统形式中的报纸和杂志期刊等文字式的新闻报道,而是一种声画结合与图文并茂形式下的实时媒体,它在为观众传播新闻图像的同时还需要有声音的同步传送。具体来说,电视新闻报道主要是由记者采访和电视摄影以及后期的剪辑制作等程序组成的,同时在新闻节目制作完成后还要配上合适的解说词,这样才可以把最完整的新闻报道展示给广大观众。此外,电视新闻报道在时间上也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说较短的电视新闻报道不宜有太长的采访时间,而对于一些特定场合下的大型新闻报道,则需要新闻记者充分把握采访的原则和采访技巧,以获得最佳的新闻报道视角和传播效果。电视新闻报道中新闻记者的采访表现和采访技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电视新闻报道中新闻记者的采访表现
当前各大电视台的新闻报道节目涉及的题材大都是一些重大和复杂曲折的新闻事件,要提炼出好的新闻报道主题 就需要新闻采访人员积极做好新闻采访的策划与准备,并注意在采访中有效把握电视采访的原则,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采访记者要加强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随着现代新闻传媒的发展,当前的电视采访不再是过去的单人采访,而是由两个以上新闻记者组成的采访小组。同时根据新闻事件和采访任务的需求,采访小组中还要有摄像、录音和采访等不同的分工,必要时还需要有主持人、灯光师和相关的技术人员。这就需要采访小组的成员在进行电视新闻采访时要加强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力求最优化的完成新闻采访的任务,进而提高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2.加强采访模式的革新,强化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一般来说,较为成熟的电视新闻报道常常有其固定的采访模式。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或避免采访中出现较大的错误,许多新闻记者在采访时经常依照电视新闻采访的固定模式和基本规律。这种采访形式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采访工作的效率,但另一方面又限制了采访人员创造力的发挥。因此,在实际的电视新闻采访时,新闻记者要注意摆脱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加强对采访模式和采访手段的创新,并有意识地激发自身的创新精神,从而以创造性的思维来做出更多有新意的新闻采访来。
3.加强采访中的理性思考,避免空洞浮泛的报道
由于新闻采访记者自身水平的差异性较大,再加上实地调查研究精神的缺乏,使得许多新闻记者在采访时由于信息量不足而出现空话和套话较多的问题,导致缺乏对新闻人物和事件的深度分析,从而失去了新闻采访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实际的新闻采访时,采访人员要注意对新闻人物和事件的具体考察和了解,加强新闻采访中的理性思考,注重自身对新闻事件的独特认识和见解,从而避免新闻报道的空洞浮泛。
电视新闻报道中新闻记者应注意的采访技巧
与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相比,电视新闻报道最大的优势即在于能够再造或者重现新闻事件的发生场景。在新闻报道强调临场感和时效性的今天,电视新闻记者必须要切实提高自身的采访技能才能做出更好地新闻报道采访,从而提高电视新闻报道的竞争力。1.重视调查研究,加强人脉关系的建立
调查研究是提高新闻报道真实性的主要途径,也是记者发现新闻线索和新闻现象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新闻采访之前,记者要能够深入生活,注重对社会事件的调查与研究,并在调查研究中培养自身的观察力和新闻敏感度,从而为观众挖掘出更有价值的新闻来。此外,由于新闻记者职业的特殊性,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时免不了要与社会上不同的人群打交道,这就需要新闻记者在平时的工作中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从而为更好地进行新闻采访提供信息保障。
2.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善于捕捉精彩的新闻画面
真实而精彩的画面是电视新闻报道节目独特的优势,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新闻记者要注意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从而能够在采访时捕捉到精彩的新闻画面,以扩大新闻表现的视觉张力。同时,新闻记者在采访时还要善于捕捉新闻事件中的典型场景和现场精彩的画面,从而增强电视新闻传播优势。
总结
新闻记者现场采访的技巧 篇6
众所周知,新闻是否能获得观众朋友的喜欢,决定权就在采访的成功与否。也就是说在很大程度上,新闻作品成功的关键便是采访的成功与否,并且,作为新闻作品撰写的基础也是采访,而采访中尤为至关重要的就是现场采访。一般来说,新闻记者在进行现场采访时,会通过各方面的观察、交谈等去挖据更具有新闻价值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新闻事实。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撰写出更具特殊魅力的新闻,让观看新闻的广大观众加深对新闻的记忆,并产生情感共鸣,促使新闻节目取得良好成果。
一、新闻记者现场采访还存在那些问题
未能做好现场采访的准备。众所周知,采访的成功与否,是影响新闻节目成功的因素,而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是否达标,则是影响采访成功的关键所在。理论上来说事前准备资料新闻记者所必须具备的职业要求,但是在实际中,新闻记者往往会为了节省时间,而不去充分的准备资料,因为现场采访的前期准备是极为复杂的,它包括了被采访对象的了解和选择、在采访环节中提问的顺序设计,或是在不同的情况下被采访对象必须要回答相应的答案等。可是事前的准备不周,或是对相关事件的流程不清楚,常常会导致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出现偏题的现象,使得所采访的新闻内容既不全面又缺乏真实性,从而失去了新闻原本的价值意义。
对情感的控制不到位。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在对待同一件事情上所表达的情感也就不同,这一点对于进行现场采访的新闻记者来说是极为关键的,因为在进行现场采访的过程中,新闻记者可以说是面对面的去感受这些情感的相互碰撞过程,同时还要将真实的情感交流呈现出来。所以,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时既要投入相应的情感,又要保持平静的心态,但是实际上人都是属于理性动物,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新闻记者的情感波动往往更高,特别是对于现场的声音情境味道,都会致使新闻记者产生兴奋的心情,最终阻碍了正常开展现场采访的工作。
语言技巧不到位。在进行现场采访的时候,如果语言技巧不到位会直接影响采访的质量。很多时候由于对采访的过度重视或紧张等原因,新闻记者极有可能会在对被采访者进行提问时产生顾虑,无法更清晰直白的表达出进行新闻采访的主题,而这样的心态最终会影响到语言的艺术感和逻辑性,无法对现场进行一个很好的掌控,既表达不出主题,影响到新闻的最终质量,还降低了观众对新闻的兴趣度,最终导致新闻的失败。
二、如何提升新闻记者现场采访的技巧
准备好现场采访所需的资料。现场采访的事前准备是极为繁琐的,他有着多方面的要求,首先就是对被采访对象的选取和了解,在进行现场采访的时候,新闻记者一定要对被采访对象的各种资料进行研究了解,以确保在进行采访时达到预期效果。另外就是采访过程的问题设计,由于不同的被采访对象有不同的性格特点,新闻记者在进行现场采访之前,务必要针对被采访对象的性格特点设计相关提问,以便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采访素材。其次,也就是对采访资料的收集,因为在进行现场采访时,针对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都是无法通过现场知情人的采访,而呈现给观众的,所以,这些资料的呈现就要靠我们的新闻记者自身去收集整理,再通过新闻最终呈现给我们的观众。
深入本质,凸显主题。一般现场的采访都要求新闻记者深入事件的本质,毕竟停留在事件表面的采访,是不可能凸显出事件的主题的。但新闻的主题却是在采访过程中才会逐渐形成的,这就需要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时随着主题一步步更深入的进行采访,因此对主题进行深化提炼,就要进行更深入的采访,要从现象透过本质。一旦明确了具体的采访观点,就能挖掘出典型题材,为后期能否顺利的做剪辑工作打下夯实的基础。
控制感情的投入。由于每个人在对待同一件事情上,其情感是不同的,所以新闻记者要在采访过程中投入并表达出相应的感情,但是新闻记者不能感情论事,不管面对现场的重大还是微小事件,都要以平静的心态面对。新闻记者一旦产生过大的情感波动,就会影响到敏锐观察现场的能力,造成采访的正常开展,因此,在进行现场采访时,虽然需要投入情感,但新闻记者务必要保持平静的心态,进而真实真诚的将新闻呈现给观众。
作为连接公众和新闻的记者而言,具备高尚的品格和丰富的情感是极为关键的,要对新闻事件进行理性的采访,才能挖掘出更多的新闻价值。而且真挚的情感不仅能引发观众情感共鸣,拉近观众的心,还能使被采访对象更放心的进行采访,加强新闻的真实性。
仔细的观察。作为有计划目的的视知觉行动,观察是一种主动认知现实感的形式,而在现场采访时,观察指的是新闻记者的整个感知器官,包括眼耳口鼻等,只有这些感知器官同时运用,才能使得新闻记者完成对新闻的采访。而这里面新闻记者常用的就是以眼睛为主的采访模式,通过对被采访对象的举动、仪表等进行观察,新闻记者能够更好的进行现场的采访。但观察不是简简单单说说就行了,这要求我们的新闻记者事先心中要有数,要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并选择合理的时空和角度,把眼睛当成扫描仪,对各个细节,以及极富特色的事物进行扫描认知,最终反应出新闻事件采访的主题所在。
语言技巧的处理。其实语言技巧是最为简单的采访,他要求新闻记者具备良好的逻辑性,强烈的艺术感,现场采访的组织者就是我们的新闻记者,所以在进行采访时新闻记者无需拘泥忌讳,大胆直观的问出与希望事件有关的问题,在面对现场各种可能发生的事件,新闻记者更要发挥出事件对新闻有利的作用,来提升现场采访的质量。此外,现场采访的动感是极强的,现场采访是将事件的发展同步到观众的眼中的,因此新闻记者要多呈现事件的动感,并进行相应的解说,以达到现场采访的真实感和即兴特征。
在信息时代发展的今天,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其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之一就是采访技巧,也是新闻记者赖以顺利完成采访的重要技能。
电视新闻采访技巧的运用探究 篇7
一、电视新闻采访中的问题分析
(一) 内容准备及时性不高
从本质上来讲, 如果电视新闻采访的记者对新闻采访内容的准备不够及时, 就会使采访的效果大打折扣。在实际的新闻采访过程中, 需要记者充分了解整个事件的起因与过程, 才能够确保其采访的结果紧扣主题, 并确保整个采访过程的顺畅沟通。例如, 针对一些关系到两方对立的法律问题, 记者在实际的采访过程中, 如果对事件本身缺乏一个全面的了解, 就很容易导致出现主观情绪, 影响内容的真实性, 进而产生不良影响。
(二) 采访问题不能紧扣主题
对于整个新闻采访流程而言, 提问是双方最主要的一种交流导向。因此, 在实际的采访过程中, 只有抓住重点问题来进行提问, 才能使采访有针对性, 并且能够将采访结果明确地传达给人们。事实表明, 现阶段部分记者因为缺乏足够的采访经验, 在实际采访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偏离主题的问题, 难以掌握问题的关键, 导致被采访者的回答也就缺乏实质性的意义。[1]例如, 记者在对事件缺乏了解的情况下, 就问被采访者“针对这件事情, 你有什么看法”, 被采访者所作出的简单回答, 对于采访本身来说就缺乏意义。
二、电视新闻采访的运用技巧分析
(一) 做好采访前的充足准备
首先, 要求记者应当对新闻题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再通过目前新闻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 来确定一种能够对新闻采访模式加以优化的采访方式, 以此实现对新闻题材的科学掌控。最后, 在进行实际采访之前, 应当对受访者的经历、性格以及需要采访的问题等进行充分的了解, 为采访工作奠定基础。例如, 记者在制定采访计划时, 应当全面考虑新闻采访的各个细节, 科学布置新闻采访的场地, 其中, 在布置场地时, 应当依据所需要采访的主题内容进行。此外, 采访者应当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 积极学习, 不断汲取采访经验, 做好新闻采访的准备工作, 确保新闻采访能够顺利开展, 并取得满意的效果。
(二) 电视新闻采访要有针对性
从本质上来说, 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的沟通, 就是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的一种心灵交流。在面对不同的事件、不同的被采访者的时候, 也要求因人、因事而异, 运用不同的采访方式, 制定不同的采访策略。也就是说, 记者在进行电视新闻的采访过程中, 应当对被采访者的学历、年龄、性格等方面进行充分的了解, 如对于性格比较开朗、外向的人, 记者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采访方式, 直奔采访的主题;而针对那些性格相对内向、不善表达的被采访者, 则应当顺从被采访者的心理与喜好, 采取迁回战术, 慢慢引导, 使之打开心扉。[2]针对不同的被采访者, 采用不同的采访方式, 才能够真正获得理想的采访效果。除此以外, 在实际的新闻采访过程中, 记者还需要充分考虑时间因素, 在不同的时间段, 应当运用不用的采访方式。例如, 在采访的初始阶段, 可以让采访者针对该事件的走势提出自己的看法, 以此来获得被采访者的观点。
(三) 确保到达事发现场的及时性
真实性与及时性是电视新闻采访的两个关键要素。记者想要在第一时间获得事件的信息, 就必须及时到达事发现场。例如, 记者要采访交通事故的有关新闻, 只有及时赶到事发现场, 才能够确保记者对事件的起因、经过以及目前的情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提高新闻的真实性。因此, 作为一名优秀的记者, 应当时刻保持与外围环境的交流, 通过热线电话等方式, 来确保对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一个及时的跟踪报道, 并且在到达事件的现场之后, 要积极地和现场救援人员进行交流与沟通, 才能对现场的营救细节有一个实地的了解, 掌握最有效的新闻素材, 以此来提高社会的关注度, 提升新闻的价值。
(四) 学会聆听, 注重提问的方法
在实际的新闻采访过程中, 记者所起到的是重要的引导作用。记者需要快速引导被采访者进入主题, 并将整个采访过程当作一种心理上的互动过程。由于每个被采访者都有被聆听的主观意愿, 因此, 记者在将被采访者引入主题之后, 应当认真聆听被采访者的倾诉。只有这样, 才能让被采访者放下自己心理上的负担, 紧张情绪得到放松, 进而陈述事件, 而这个过程, 就是记者获取信息并还原事件的重要过程。在被采访者将事件论述完之后, 记者再提出关键性问题, 才能真正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同时, 在实际的采访过程中, 记者往往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在对事件进行整体调查时, 被采访者因为种种原因而拒绝采访。在这种情况下, 记者就有必要先不表露身份, 而是通过日常谈话的形式, 或者是旁敲侧击的方法来了解事件, 如可以通过“这里发生什么了?”的简单提问, 来轻松地进行事件调查。此外, 在实际的采访过程中, 最关键的一点, 就是要求记者必须站在中立的角度进行采访, 以此来确保采访的公正性。
三、结语
新闻采访是电视新闻工作的重要基础, 只有做好采访工作, 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新闻播报, 这就要求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 从全新的角度收集新闻素材, 然后依据采访事件的特点, 全面了解和掌握整个新闻事件的全过程之后, 选择有针对性的采访方式, 将自己独特的新闻见解传达给观众。
参考文献
[1]邓萍.对电视新闻采访技巧分析及思考[J].才智, 2010 (09) :165-166.
报纸新闻中即兴采访的技巧运用 篇8
1 报纸新闻中即兴采访重要性
报纸新闻是人们精神层次消费的一种形式,是人们获知周围变化、社会发展状况、国际信息以及政策信息等的主要渠道之一,报纸新闻存在的主要价值意义是传播信息、丰富人们精神生活、推进各种政策的推广、社会发展同步化等,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容忽视的影响效果。报纸新闻对于采访形式较为讲究,采访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分为计划性采访、演练式采访以及非计划性采访,即兴采访是非计划性采访,即兴采访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够进展的,需要根据环境以及采访进度进行相应的判断,如在每一部分添加即兴采访能够引出更为深层次的信息,需要判断即兴采访的增加是否具有实际的价值。报纸新闻中即兴采访的重要性体现在即兴采访不受到过多的限制,即兴采访能够从整体上增加新闻的可信度,即兴采访能够增加采访的现场感,能够引出被采访者的深层次情感以及掩藏的信息,能够使得报纸新闻获得第一手资料,增加报纸新闻的价值以及收益,即兴采访还能够丰富新闻内容以及丰富采访形式,即兴采访存在的另一个优势是能够在不影响或者对整体采访产生较小影响的情况下融合连接采访内容。报纸新闻中即兴采访形式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推动报纸新闻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具有相应的研究价值以及相应的研究必要性,即兴采访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提升采访者的整体能力以及水平,对于采访者所掌握的即兴采访知识以及即兴采访技巧进行相应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际的改进研究,从根本上完善以及提升采访者的技巧以及即兴采访能力,进而增加经验以及成 功率。
2 报纸新闻中即兴采访技巧分析
报纸新闻中即兴采访技巧所讲求的方向较多,不单单需要考虑即兴采访场所、被采访对象、采访环境、采访者,还需要考虑采访内容、采访时间规定、采访安排以及采访环节等,即兴采访技巧讲求的关键是准备、洞察力、顺势应变能力、主动权以及规划节奏掌握。报纸新闻即兴采访对于采访者而言是一种挑战,采访者需要通过没有准备的问题以及语言上的引导,在被采访者还未完全反应的情况下进行深层次问题的探究以及信息的获取,即兴采访的引入不能够影响整体采访规划节奏,同时不能够影响之后的采访进展,采访者对于度的把握较为重要,采访者在即兴采访中不能够过于急躁,防止即兴采访引入过于突兀,给被采访者造成不佳印象,不利于该报纸新闻与被采访者的再次合作,对于该报纸新闻的推广性发展,人际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由此可见,采访者掌握报纸新闻中即兴采访技巧是极为必要的,进行报纸新闻即兴采访技巧探讨是有实际价值和意义的。
2.1 提前准备了解分析以及洞察力
报纸新闻对于被采访者的安排是相对固定的,采访者在确定采访对象之后,需要进展的工作是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对采访计划以及采访规划进行熟知,这样能够保证采访者相对稳定的把握采访节奏,在突发情况发生时能够较为稳妥的应对,再对采访环境、采访内容以及采访对象进行全面的调查,确定采访对象的基本性格,确定采访对象的大致底线,采访对象的人际关系,关注采访对象中较为密切的联系对象,同时确定采访的主旨内容以及环境中会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的探讨,对于即兴采访可能发生的状况有模糊的方向,还需要进展的步骤是在采访过程中随时关注被采访者的情绪变化,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各个问题的反应,加深对于被采访者的了解,确定被采访者能够接受最大的问题尺度,同时快速的对被采访者的回答进行分析,对于其中潜在信息量较大的,需要进行重点注意,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即兴采访引入,进行潜在信息挖掘,对于潜在信息的大致方向采访者需要自己进行逐步分析探究,这对于采访者的耐心要求也是相对较高的,采访者需要进行逐步的引导,需要自己创建合适即兴采访的环境,不能够生硬的引入,防止对采访的整体连贯性造成影响,影响采访的整体质量。
2.2 语言表达技巧以及控制能力
对于采访者而言最为重要的是语言表达能力,需要清晰的、没有偏差的将自己所想要表达的内容以及问题表述出来,主要防止的是被采访者对该问题所表达的意思产生误解,所回答的内容与采访者预期的回答差距甚大,对于采访的进展产生影响,对于即兴采访更是如此,即兴采访是完全脱稿进展的,语言组织以及语言表达都是现场进行的,采访者需要多方位的锻炼自身的语言功底,对语言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透析,在与人交流过程中随时注意语言表达,养成语言表达透析习惯,同时在即兴采访过程中,采访者言辞不可过激、情绪不能有过大的变动、动作需要缓和平稳,防止被采访者受到惊吓以及被采访者对此产生厌恶不予以配合,语言技巧也是采访者所必须掌握的,语言技巧包括语言陷阱,采访者在即兴采访中所提出的问题存在相应的关联性,各个问题交织组成语言陷阱,进而获取自身所预期的答案方向。在即兴采访中最为主要的一个技巧以及能力是全场控制,采访的走向需要掌握在采访者手中,采访者在即兴采访引入之后,进行问题深度的逐步加深,将问题逐步引导到所期望的方向上,同时掌控时间,掌握采访的整体步调。
2.3 应变能力以及情感引导
即兴采访发生的环境不一,情况不尽相同,采访者会面临被迫进行即兴采访的状况,这对于采访者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以及现场感要求较高,要求采访者能够在采访内容中添加与情况相适应的采访内容,同时不能够过于突兀,需要由环境进行一定的引导,采访者随时需要调整自身心态,随时进行自我情绪稳定,能够顺势而下,进而稳定采访对象的情绪,让采访能够顺利进展。情感引导简单的来说是采访者将自身带入该环境,通过质朴真实的言语引起被采访者的情感共鸣,而后吐露出掩藏的信息以及最为真实的信息。
3 报纸新闻中即兴采访技巧运用研究
报纸新闻即兴采访技巧运用主要方式是让采访者进行实地演练,将这些技巧进行熟练化应用,对于采访者进行相应的要求,让采访者在相对有压力的环境中快速自身自我技巧以及采访能力,对于报纸新闻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在实地的采访应用中,采访者也能够逐步累积经验,逐步完善自我。
4 结束语
报纸新闻中即兴采访的技巧方向明确,各种技巧所发挥的作用清晰,对于采访者而言最为主要的是练习。
参考文献
[1]徐艳.广播新闻即兴采访中的心理方法[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8(10):101-102.
[2]隋丹.浅谈即兴采访——如何增强报道生动性与真实性[J].才智,2014(10):270.
[3]张连英.浅谈广播新闻中即兴采访的技巧运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158-159.
[4]陈晓.电视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计划采访与即兴采访方式[J].新闻与写作,2011(8):94-96.
报纸新闻中即兴采访的技巧运用 篇9
关键词:报纸新闻,即兴采访,技巧,运用
即兴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主要形式, 对新闻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新闻记者做好准备工作, 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掌握即兴采访的多种技巧。本文将详细地对即兴采访的技巧进行阐述。
一、报纸新闻传播的特点以及受众心理情况分析
(一) 报纸新闻传播的特点
和杂志刊物等平面媒体相比, 报纸的及时性更强, 它更多的是报道社会上发生的新鲜事物或者新鲜的人物, 并且版面有限, 这就要求报纸新闻记者在采访中要善于抓住新闻事件的精髓, 加强对话引导, 有效控制采访的进度, 这样才能实现采访的最终目的。
(二) 受众心理
报纸的受众群体多为中老年男性, 如何抓住中老年男性的心理需求, 更好地满足这一类受众的要求, 是报纸媒体人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掌握受众的心理, 有利于报纸媒体增强新闻信息传播的针对性, 从而提升新闻传播的效果。从另一个层面来说, 报纸新闻传播价值的体现受读者接受程度的限制, 也就是说受众对报纸新闻的接受度越高, 报纸新闻传播的价值就越大。目前,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 受众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性, 对新闻信息的好恶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但是大多数受众仍然更关心自己感兴趣、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信息, 并且会产生一定的反应, 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 对受众进行正确的引导, 并抓住受众的心理, 吸引更多的关注和目光。①
二、即兴采访的基本要求
即兴采访是新闻记者需要具备的职业素质之一, 具有一定的基本要求。首先, 需要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使采访活动顺利进行, 并提高采访的效果。其次, 新闻记者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新闻洞察力, 并保持耐心, 对受访者进行正确的引导, 在简短的采访活动中发现更多具有价值的信息。最后, 新闻记者要注意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使自己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 以便在现场出现突发事故时进行很好的处理。
三、即兴采访的技巧运用
(一) 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全面了解采访对象和采访事件
“磨刀不误砍柴工”, 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是做好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对于即兴采访活动来说, 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同样重要, 有利于保障采访活动的顺利进行, 并保证采访的效果。首先, 新闻记者要对新闻事件进行全面地把握, 对于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从而整理出此次采访活动的关键词, 以便对采访活动进行理性的提炼, 提高采访获得效果。其次, 新闻记者还需要对采访对象有一定的了解, 根据采访对象的情况来确定合适的采访方式, 从而挖掘出更多的有价值的新闻信息。②
(二) 掌握采访的主动权, 有效控制采访活动的发展进程
在采访活动中, 新闻记者是对话的引导者, 掌握着更多的主动权, 这也是保证采访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首先, 新闻记者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掌握采访的主动权, 调节采访现场的氛围, 有效把控全局, 和受访对象进行有效交流, 从而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这里要注意一点, 就是掌握主动权和盛气凌人、咄咄逼人是完全不同的, 记者要利用采访的技巧来获得受访者的信任。其次, 新闻记者要对采访活动的发展进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把握好采访活动中每一个环节的节奏, 给予受访者足够的关注, 了解受访者对于所谈话题的喜爱程度, 从而不断做出调整, 以实现自己的采访目标③。
(三) 树立明确的采访目标,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明确的采访目标有利于使采访活动沿着既定的方向发展, 保障采访活动的质量。因此, 新闻记者要根据新闻主题明确新闻采访活动的目标, 制定采访活动的基本框架, 对采访者进行有效的引导。另外, 新闻记者要进行自我剖析, 全面而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缺点和长处, 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和完善自己, 进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 运用感性采访的方式引起情感的共鸣, 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对话的引导, 发现更多的新闻线索
在采访活动中, 由于提问不当, 会导致受访者不愿回答或者是敷衍回答, 为了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新闻记者要运用感性采访的方式, 站在受访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和受访者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在此基础上, 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素质对受访者进行积极引导, 并通过受访者的动作和语言发现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提升采访的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 在报纸新闻采访中, 利用即兴采访的方式可以发挥很多好处, 有利于提高采访活动的效果, 而要想正确使用即兴采访的方式, 就一定要掌握即兴采访运用的技巧, 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即兴采访的积极作用。
注释
1 陈晓.电视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计划采访与即兴采访方式[J].新闻与写作, 2011, (8) :94-96.
2 赵伟明.论新闻报道中如何发挥即兴采访魅力[J].中国传媒科技, 2012, (18) :218-219.
论新闻采访技巧运用中的五要素 篇10
一、发问适当
勤快少讲、谨慎适当, 是“问”的原则与诀窍。在具体的采访流程之中, 相关新闻工作者尤其是见习记者要意识到“自然得体、简明扼要”是紧密兼顾的理念。结合采访之中的几种常见发问方式, 笔者认为采访工作需要熟练掌握问答式、引导式以及追忆式这三大类别的基本原则与相关技巧, 这里以最为主要的前两种发问模式作为解析对象。首先, 问答式是最为简易固定的互动交流模式, 要做到最初发问的礼貌性、后续问题的连贯性以及整体流程的协调性, 就要切忌随心所欲、空洞浮泛、前言不搭后语式的粗陋发问;其次是引导式, 这需要采访者群体能够针对不同采访对象, 合理地进行不同形式的启发沟通、多元交流以及诚实探讨。譬如, 在采访某市小学的少年儿童这一群体之时, 就需要采用轻松活泼、简单日常的话语进行引导发问, 要多以这一群体喜闻乐见的动漫游戏、趣味故事等针对性的话题来活跃整个采访氛围, 进而获取对采访对象真实全面的价值信息。
二、听取精确
耳听是对于口问所得信息的初步择取与整体处理, 它直接制约与之衔接的“看想记”这三大环节。掌握这一技巧的诀窍在于“灵敏专心、择取精确”, 就是要将经过发问所得的关于采访对象的信息进行一个初步的总结归纳, 然后在脑海之中基本形成所要记录的内容轮廓。譬如, 在面对类似行政机关、公司企业、社会团体的例行新闻发布会这一类听取难度大的采访对象之时, 侧重灵敏、精准全面的实时听取就显得必要而关键, 听仔细、听关键、听全面, 一心一意、紧抓重点、兼顾全局, 这是基本要求也是实用技巧。针对许多采访新手由于心理素质弱、人生阅历浅而在以上场合进行群体性采访听取之时出现的“茫然四顾, 不知所措”,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加以强化锻炼提升:首先是多跟随阅历深厚、经验丰富的老记者学习听取能力, 多跟老记者交流沟通、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其次是派遣老新闻工作者在重大新闻现场对采访新手进行针对性的即时询问, 强化其对“听仔细、听关键、听全面”的实际掌握;第三是在采访工作结束后, 及时组织相关老新闻工作者集中对本单位的新闻采访新手进行总结交流, 鼓励其各抒己见, 积极为其答疑解惑, 从而达到趁热打铁、拓展提升的切实效果。
三、瞄准关键
“眼看”, 就是瞄准关键、兼顾全局, 要求采访工作者要将自身的心态意念、情绪思维、判断能力调整至饱满敏捷的状态节点上, 要眼睛明亮、灵动机敏、不漏关键、大小兼顾, 则采访工作预期目标自然会稳步实现, 并且事半功倍。具体结合一些大型户外活动、街头流动团体等对“眼看”要求相对较高的场合环境的采访铺展, 新闻采访工作者就需要保持敏锐的“眼力”, 灵活做到“俯瞰整体、瞅准局部、找出关键、统筹全局”。譬如, 在对某地区“十八大重要精神宣讲”的社团队伍进行跟进采访之时, 就需要先对宣讲队伍的整体精神风貌进行如实概括, 把握好采访主题的原则基调;接着要针对性地挑选一些个体对象进行细致具体的问答采访, 例如对于十八大会议精神的总体认知、新理论知识的自我理解等等, 从而全面准确地将其言行举止进行综合扼要的归纳总结;最后需要将具备突出性、普遍性、科学性的个人行为与群体行为进行协调交互, 立足全局, 最终确立本次采访报道的中心思想、价值导向以及宣扬目标。
四、脑筋活跃
“心想”是新闻采访工作者进行采访之时理性科学精神理念的整体概括, 包含采访之时的心态思维与采访流程执行理念两个层面。在心态思维层面, 要求新闻采访工作者剔除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 秉持务实、踏实、切实的思维导向进行采访工作的统筹规划, 具体涉及到采访之前具体问题的充分准备、合理分配;而在采访流程执行理念之上, 则倡导回归新闻报道的本身属性, 新闻工作者需要以实事求是的基本理念去与采访对象进行语言沟通、情绪互动以及思想交流, 审时度势、随机应变。譬如, 在采访对象情绪欣喜之时, 需要迅速跟进追问并灵活合理地对潜在信息进行深度挖掘;而在其情绪低落之时, 则要侧重慰藉式的冷静理性地和缓引导, 并做到发问采访的适可而止、话题转移, 从而用“心”去“想”, 用“想”去“做”, 最终协调完成一系列采访任务预期目标的扎实实现。
五、记录全面
“手记”是对“问听看想”这四大要素的文字式总结性呈现, 是新闻采访最终成文的资料来源, 也是新闻采访的周期完结。所谓“迅捷利落, 记录全面”, 是对于这一收尾环节的整体要求与概括总结, 鉴于一部分见习记者在采访现场出现的问记脱节、听记失准、看记迟缓、心记混乱等诸多问题,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先机械记、后整理记”的基本原则来强化其对于这一收尾工作的协调完成。具体需要分三个步骤进行:其一是机械式、条件反射式地记录。譬如, 在进行对某市党委机关的年度工作总结新闻发布会的采访之时, 采访工作者可以一边发问一边记录, 诸如在飞速记录“部委本年度的人员配比、经营支出以及机构增删”之时, 可先不必追求具体数字, 而是力求手写快速、笔迹清晰、层次明朗, 先对采访信息进行录像式的记录, 也为之后的细致具体的分类整理提供了原始资料;在完成上述机械式记录之后, 采访工作者需要抽取时间迅速依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这五大要件进行脉络的理清、语言的重组、段落的划分以及中心的明确, 这样就可以在短期内调节提升新闻采访新手的现场心理素质以及临场应变能力。
六、结语
口问、耳听、眼看、心想、手记作为新闻采访之中的五大要素与关键技巧, 对于新闻采访工作者群体流程操作的整体导向确定、临场应变调节以及综合素养提升无疑具备切实有益的辅助效用, 及时全面地进行新闻采访之中的五大要素技巧培训锻炼策略机制的结构改造与内容更新, 持续强化推进对于新闻工作者在实际采访之中的五大要素技巧运用的实时磨砺, 适时指正以及综合考评, 可以快速有效地实现新闻采访工作群体职业水准与综合素质的巩固提高, 最终有力助推新闻传播运转系统的协调、快速、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卫卫.论新闻采访中的语言顺应现象[J].新闻知识, 2011 (7) .[1]胡卫卫.论新闻采访中的语言顺应现象[J].新闻知识, 2011 (7) .
[2]刘子英.关于新闻采访报道基本要求的探讨[J].今传媒, 2011 (10) .[2]刘子英.关于新闻采访报道基本要求的探讨[J].今传媒, 2011 (10) .
[3]吴兵兵.新闻采访技巧的运用分析[J].科技传播, 2011 (12) .[3]吴兵兵.新闻采访技巧的运用分析[J].科技传播, 2011 (12) .
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探究 篇11
关键词 电视记者 采访技巧
通常来说,电视记者在进行实际采访时,记者能有效获取报道内容的重要途径是提问,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采访意图和报道效果的是采访记者提问技巧的高低。为了可以确保观众在观看节目后形成强烈的共鸣,从而达到报道的目的,这就需要进行高质量的采访,同时,这样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开掘报道内容内在的价值,这样可以使得报道的内容更加深刻化、具体化。
一、对记者自身素质的要求
通常来说,记者以用观念的形式认识和把握客观事实的主人身份从事新闻采访活动。就这项活动自身而言,采访活动的主体就是记者。不管你是哪种媒体的记者,作为记者来说,就需要具有学、识、才三方面的修养,具体来说,就是除了具备科学的世界观和较高的政策水平和政治理论水平作指导以外,还有真知灼见、有学问,同时,还需要精通业务。由于电视记者的业务需要和摄像机、话筒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说,电视记者还需要具备控制现场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在镜头前随机应变的能力。在镜头前,电视记者如果想和采访对象进行交流,这就需要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可以确保对方充分明白自己的问题,也让电视机前的观众能听得懂自己的提问。在进行实际提问时,值得注意的是,在提问方式的选择上,尽量选择浅显易懂同时又有特点的,不仅要做到高度的概括,而且还应该注意对细节进行把握。就新闻事件而言,通常来说,特别是突发性的新闻事件,经常会表现出较大的随机性,没有人可以预料接下来会出现什么事情;就采访对象的谈话来说,也表现出不确定性,同样,也没有人可以预料你的采访对象下一分钟会说什么话。因此,要想做一个合格的电视记者,应该需要拥有控制现场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如果一个仅仅懂得照本宣科的人,肯定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电视记者。在进行实际采访前,有时记者虽然做了一部分的前期准备,但是到了新闻现场后,会发现有些事情可能会和自己的预想不太一样,甚至出现明显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记者能够进行从容的进行应对。
二、访前准备工作
在进行一些重大策划报道、技术性强的报道,以及名人访谈时,在进行实际采访前,一定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第一,为了能够更好的判断哪些资料是有价值的,这就需要大量查找相关资料,充分利用网上搜索等方法,这样就可以找到采访对象的所有资料。第二,为了能尽可能的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这就需要拟订好采访提纲,按照目前已经掌握的材料,同时,进一步结合自己需要得到的内容,对采访完的提纲进行进一步的制作。当然,一旦出现不充分的准备时,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对采访效果起到不利的影响,如果情况严重的话,可能会直接造成尴尬的局面。
三、采访过程中的技巧运用
1、创造和谐平等的交流氛围
采访者与被采访者,通常来说,双方的权利是对等的,在进行对名角采访过程中,一旦出现过于随便的言语,过于简单的称呼,没有把名角称呼为“老师”,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给人造成浅薄、缺乏素养的印象。这就会直接导致名角们出现轻视,不信任感,甚至说产生不愿与其深入交谈的现象。正因如此,在进行实际采访名角时,大家应该态度谦卑。反过来说,在对普通戏迷朋友进行实际采访过程中,考虑到他们很少接受采访,难免会在镜头面前出现紧张的情况,这时就需要记者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不能过于重视言谈举止礼仪和提的问题过于文绉绉,这样将会直接拉开与被采访对象的距离,为了使得他们感觉到亲近,对普通的戏迷可以称呼成“伯伯”、“叔叔”、“婶婶”等,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同时,在与普通戏迷进行进一步的交谈过程中,尽可能的使用地方方言和戏迷易于接受的语言。
2、寻找兴趣点、逐渐深入
通常来说,采访对象有着不特定性的特点,这就直接造成记者在进行采访时,不能对被采访对象进行选择。比如:陕西电视台《秦之声》栏目组一名记者谈到,在的采访过程中,戏曲界的一些名角往往会被采访到,这里由于这些名角得到了观众的掌声和来自社会的赞誉声比较多,因此,在受到记者采访过程中,往往容易表现出对不十分愿意配合的情况。当然,这里有部分的名角通常会表现得较为配合记者的采访,这样整个采访过程也就显得较为轻松。当然,不可否认,还是会存在一部分名角不十分愿意配合记者的采访,当记者碰到这样的情况时,为了能够尽可能的激发出被采访者的访谈兴趣,记者只有尽可能地去寻找被采访者的兴趣点,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尽可能的做完整一些,这样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部分名角排斥记者采访的态度,然后,利用进一步交谈的机会,慢慢的深入到主题,最终,完成核心问题的访谈。
3、增强随机应变能力
在记者进行实际采访过程中,一般来说,记者应该先准备一些问题,然后在采访过程中按顺序的进行提问,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就需要记者具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首先,记者需要进行仔细的观察,通过被采访者的表情及语气来改变采访切入点。当然,在很多情况下,不能及时找到很好的方法进行处理时,这时就可以选择倾听的方式,以不变应万变。这主要是由于倾听是营造和谐的有力武器。同时,倾听也是对采访对象的一种尊重态度。
四、结论
总之,一个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深入扎实的工作作风,是老一辈工作者给我们留下的巨大的财富。在记者进行职业活动过程中,一个十分最重要的环节是,在进行实际采访时,需要讲究技巧、方式、方法。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就必须掌握各种采访的技巧和方法,并进行灵活的运用,此外,还应该加强学习,视野开阔,关心政策,阅历丰富,并具备纵横驰骋的思考能力和敏锐的新闻捕捉能力。这就要求记者深入生活实际,深入到群众中去,时时将自己处于采访的环境中,事事留心,勤于积累。
参考文献:
[1]王前.新闻采访的提问要素[J].记者摇篮,2009.4.
[2]公强.说说新闻采访的提问技巧[J].新闻传播,2009.4.
[3]王家彬.采访提问的技巧[J].记者摇篮,2009.6.
[4]李思娆.浅谈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J].新闻传播,2011.9.
新闻采访技巧运用 篇12
关键词:同期声,视新闻,采访,编辑
电视新闻同期声的存在和使用,是帮助记者表达新闻事件内涵的重要元素,在电视新闻的采访过程中,虽然有记者的后期解说,但同期声的运用能够更加真实地还原新闻现场,表达更加真实的现场感情。因此,在电视新闻的采访和编辑过程中,新闻同期声的运用非常重要。
1 电视新闻中运用同期声的意义
在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同期声的运用对于新闻的表达,内容的表现,及新闻核心思想的表现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电视新闻中使用同期声,能够进一步更加真实地表现新闻现场。电视新闻的重要特点,就是在新闻表现中比较全面的通过音频、视频的方式还原一个真实的新闻现场,而这个新闻现场的展现过程中,视频和同期声及后期的新闻解说是融为一体的。同期声作为新闻中最终元的元素之一,其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实现对新闻内容的进一步丰富,提升新闻内容的真实性。特别是在电视直播新闻的采访报道中,适当采用同期声,能够帮助采访更加有真实性,提升现场的画面感。新闻报道的目标是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的还原和解读,而为了保障这样的新闻事件能够以更加真实的面貌呈现在受众面前,需要适当的加入同期声,特别是一些新闻现场的新闻当时人的口述表达等等。另外,通过同期声,让新闻当事人对事件进行解读并表达感情,这是电视新闻同期声运用中的重要途径,也是通过同期声真实展现新闻事实和表达真实的感情的途径。
其次,在电视新闻的采访和编辑过程中,新闻同期声的运用还能够更好地实现对新闻元素的合理搭配。单纯的新闻采访需要同期声和后期解说并行,同期声不同于新闻解说的意义在于,同期声能够辅助电视新闻采编提升新闻的质量,为新闻内容补充更加丰富的元素。从受众的角度来讲,受众关注新闻,更关注新闻的真实特点,所以,在新闻的采访过程中,多融入同期声元素,受众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新闻现场,这样的新闻也会更加符合受众的关注需求。
2 电视新闻中同期声运用的技巧分析
在电视新闻的采访和后期编辑过程中,无论是记者还是编辑,都要充分重视同期声元素的运用,将同期声与视频编辑,采集及现场采访等等内容充分结合,实现同期声作品在新闻表现中的重要作用的发挥。具体分析,在电视新闻的采编工作中,同期声的运用技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电视新闻的采访和编辑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的做好同期声的比例的安排,同期声在电视新闻中所占据的比例不能太长,要有一个适当的时间短是留给同期声来表现的。同期声的食品长度目前控制在一分半钟以内,在这样的情况下,记者在进行同期声方面的视频采访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采访技巧,记者要把握好对采访对象的采访要求,引导受访对象能够用最言简意赅的话语来回答记者的问题,这样,后期的新闻剪辑过程中,同期声的表现力才会更强,体现出的新闻事实才会更加有价值。从后期编辑的角度来讲,电视新闻播放过程中,受访对象的每一句话体现的都是新闻事实,编辑在同期声的编辑选择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受访对象语言的层次逻辑,做到条理清楚明晰,让观众在观看电视新闻时,能够在最直观的条件下,通过对受访对象的语言了解来理解新闻表达的主旨含义,这个过程中,考验的是编辑的新闻逻辑技巧的把握。
其次,同期声的编辑要做到与新闻的后期解说词达到和谐和统一。解说词是对新闻采访的内容进行全面说明的内容,这对于新闻事实的展示和解读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作为新闻内容一部分的电视同期声,也要做到与电视新闻解说词所表现的内容达到逻辑上的契合。记者在采访新闻当事人时,要注重对当事人的选择,尽量采访一些表现能力比较强的当事人,这样对于同期声的素材采访有帮助。同时,在后期的新闻编辑方面,作为编辑,要注重同期声的剪辑与解说词的逻辑性联系,提升同期声对于电视新闻解说词的展现作用,更好地提升电视新闻同期声的作用。
3 结语
电视新闻同期声是对电视新闻的良好表达,其不仅展现着新闻的真实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视新闻对于受众的吸引力,对于整体新闻事实的表现等。无论是记者采访还是编辑的后期整理,都需要对同期声进行运用技巧分析,更好地发挥好同期声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波.试论电视新闻同期声运用[J].新闻研究导刊,2012(4).
【新闻采访技巧运用】推荐阅读:
新闻采访中技巧运用01-11
新闻采访技巧研究05-12
民生新闻采访技巧07-25
新闻采访的技巧08-23
新闻采访写作技巧11-22
电视新闻的采访技巧05-15
电视新闻采访提问技巧06-16
民生新闻的采访技巧10-29
新闻记者采访技巧小议07-17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技巧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