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发展趋势研究

2024-05-30

企业管理发展趋势研究(精选12篇)

企业管理发展趋势研究 篇1

前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也随之进行了不断的完善和成熟,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 企业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如何在这样的挑战下, 快速提升企业的国际竟争力, 打造国际品牌的企业, 成为当前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其中采购管理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采购是要有很多的任务的, 最重要的任务是要做到合理的分配和管理, 主要包括合理分配供应商、采购资金、采购时间等, 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达到降低成本, 同时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笔者的企业是从事化工医药的研究、生产与开发, 依靠自身强大的科研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不断提高和改进生产工艺, 采取顺应市场以及合理的营销手段和策略, 雄踞化工医药市场。但全国化工医药产量逐年增加, 已经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行业竟争非常的残酷。因此, 对一个化工企业来说, 加强采购管理, 降低生产成本, 成为微利时代保证企业利润增长的最有效途径。对物资采购过程必须要进行有效的规范, 提升管理水平, 是减少资金占用, 降低生产成本, 提升企业核心竟争力的关键所在。

一、采购预算与计划

化工医药行业的原料市场具有很多特点, 例如品种多, 原料价格变化的快, 品种之间具有很大的联动性等, 根据以上的特点进行分析, 为了高效的完成采购工作, 化工企业的采购人员必须做好原料的信息收集工作, 充分做好市场调研, 灵活掌握市场的变化, 预测好产品和原料的价格走势。采购部门必须根据产品的销售情况进行合理的预测, 结合实际生产的存量, 生产的实际需要量, 以及市场的供应状况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进而编制完善的采购计划, 有预见性地进行批量订货工作, 减小库存量和采购费用。

二、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采购管理

1. 建立采购管理模型

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和探索,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 采购管理变得越来越关键, 是一个被引以为重视和关注的环节和过程, 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大企业的重视和青睐。供应链管理是采购管理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趋势, 因此, 非常有必要根据化工企业的特点来进行采购管理模型的建立和完善工作, 在建立模型的整个过程中, 采购部门的组织、控制、协调作用要发挥好, 在整个采购过程的进行环节要起到支撑作用, 采购部门是要将自己的企业与供应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起到一个纽带的作用。供应商要积极的处理企业传递的信息, 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和信息处理速度, 将企业的需求进行有效的预测和评估, 在订单确定后要及时的给企业发货, 货物要保证质量和档次, 不出现欺瞒企业的现象。

2. 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的管理也是非常关键的, 一定要做好供应商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对供应商的绩效评估要选择好一定的指标、考核内容, 产品质量、档次和价格以及供应实力、竞争力最为关键, 售后的服务态度和水平和稳定性也是至关重要的。选择供应商要看资格认证的情况和绩效评估最后得出的结果。对于供应链中合作伙伴的选择, 可以遵循以下的原则和方法:

(1) 合作伙伴必须具备强大的品牌效应和巨大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在行业的深度影响力。合作企业拥有了强大的品牌效应和巨大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在行业的深度影响力, 并使核心竞争力、深度影响力和自身的优势以及品牌效应相结合好, 才能将供应链的运作、实施的效果和服务效率得到较大程度上的提高, 从而为这个企业的发展和运营做出积极的贡献。

(2) 企业价值观以及发展战略和思想要有诸多的相同点。因为只有具备了上述的相同点才可以更好的合作, 不断地增进相互的了解, 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联系。

3. 零库存管理

零库存有很多的优势和特点, 零库存管理可以将资金周转的速度加快, 库存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 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市场变化对企业的影响, 还可以避免产品升级或者提升档次和质量引起降价等。这种拉动型的采购管理模式如果得到强化和实施, 会增加和改善企业间的合作、建立联盟的创新体系关系, 增强了企业对市场和政策变化的反应能力。

4.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实施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实施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1) 采购管理系统要有多方面的回报和效果反馈, 绝对不是单一的效果反馈, 要有效的解决一个企业在运营和经营过程中的成本等一系列的问题, 使成本得到有效的、合理的下降或减少, 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也要在整个实施的过程中得到显著的提高, 并且客户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也要的到相应的提升, 除此之外, 采购人员的物流管理水平以及业务素质、能力也要得到加强和拓展。

(2) 对企业的采购、物流管理的工作程序以及运作流程要进行合理的策划, 进行精心的分析和细致的研究、探讨, 找出价值链方面所需要完善的内容。

(3) 确定物流管理发展的目标和定位, 如何进行物流管理模式、管理水平、管理流程的设置, 物流信息分享、信息决策的原则和机制等都需要很好的完成。

(4) 系统要具有安全性, 网络系统的安全要保护好, 杜绝因为网络安全对企业的采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除此之外, 开放性和扩张性也要考虑到。

5. 采购管理的信息化

信息共享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可以为实现和实施好供应链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 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要在良好的信息技术系统环境下才能发挥良好的效果和作用, 而且信息技术系统必须是可靠的、稳定的运行, 否则供应链管理的作用是很难在实际的运用中发挥出来。

ERP可以给企业采购和采购管理以及有效的实施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管理效益。ERP是一个提供管理和决策的信息平台, 主要的目的是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为管理好企业的员工, 做好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解决手段, 它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并提出的一个经营、生产、管理等完整的计划体系和管理模式。ERP在1990年前后有美国人提出的, 此后不久被很多研究人员应用到诸多的领域和行业, 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和接受, 对企业的管理、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四、化工企业采购案例分析

近年来, 化工生产原料的产品价格以及质量更是发生了巨大的市场变化, 化工企业的生产、建设、维护和维修等所用的材料、原料等种类非常广, 每种材料和原料的需求量、市场供应量也各不相同。而采购却没有真正的发挥应用的作用, 成为讨价和还价的工具, 无法与供应商建立一个良好的、长期的、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和创新体系, 最终导致供应商出现了供货能力下降、抬高物价、互相推诿、以次充好等现象, 影响了化工企业的正常生产进度。

以上说明, 保证化工企业的正常生产进度和工程的工期, 表面看来要靠采购部门才可以完成, 实际上是供应商的高质量服务和持续的供货能力来完成的。化工企业的采购任务是非常明确的, 对于我们的企业实际来说, 我们根据原料市场的特点进行分析, 在供应链模式中, 为了高效的完成采购工作, 我们充分的做好市场调研, 灵活掌握市场的变化, 预测好产品和原料的价格走势。采购部门根据产品的销售情况进行合理的预测, 结合实际生产的存量, 生产的实际需要量, 以及市场的供应状况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进而编制完善的采购计划, 有预见性地进行批量订货工作, 减小库存量和采购费用。经多年考核通过成为战略合作伙伴的供应商, 我们会签订一份战略协议, 战略协议后我们可以做到零库存。

结论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以企业最低成本生产最想要的产品。化工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跟, 就必须依据自身的发展现状和信息技术的更新状况, 适时调整企业采购管理策略。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化工企业对客户的需求能否快速反应, 建立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采购管理模型,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系统的优秀成果和良好的经验, 解决供应商和化工企业之间的合作和联系问题, 为客户提供良好的、周到的服务, 同时降低化工企业的采购物流成本, 为化工企业创造更大的收益和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何海燕.基于供应链的企业采购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2005.

[2]马士华, 林勇, 陈士祥.供应链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3]姚娟, 一体化的供应链.企业研究, 2002; (9) .

[4]陈鸿雁.中小企业采购管理现状解析及策略[J].中国商贸, 2011, (8) .

[5]覃汉松, 欧阳梓祥.供应链中信任关系的建立和发展.经济管理.2002, (16) .

[6]赖盛杰.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采购管理研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2014, (7) , 24-26.

企业管理发展趋势研究 篇2

3结语

中国的经济要想朝着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模式发展,首先要做到摒弃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经济管理模式和经验。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生产经营的特色,逐步完善我国的经济管理体系,让我国的企业在社会经济市场当中仍旧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管理逐步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我国的企业要及时把握住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根据现代经济发展的方向制定企业的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进行民主科学的企业管理,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经济管理水平,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1]赵奕.刍议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J].现代商业,2015(30).

[2]袁杰.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J].湖南社会科学,2015(6).

企业管理发展趋势研究 篇3

关键词: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探究

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企业当中的管理者,并没有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当然无法从战略角度来进行部署。在部分管理者的观念中,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制定工资、人员培训等,由人事部门直接管理即可,不需要过多的关注。落后观念的存在,导致国内很多的企业目前还保留着人事部门,并没有设立更为高层的人力资源部分,不能够按照企业的要求对员工进行长远的规划,各种激励、绩效措施没有制定,人力资源难以发挥具体效用。

(二)漠视人力资本的投入。大多数的企业并不重视员工的培训,哪怕存在员工培训也只是被动的行为,没有系统化的培训目标,员工培训往往被视为短期行为。有些企业具备一定的投资能力却不进行教育培训,员工们对于某项技术完全不了解,但是企业的管理者却并不在意,认为获得所有的利益已经足够,没有必要对人员培训投入大量的资金。

(三)忽视各级管理者素质的提高。我国的企业管理与国外的企业管理有明显的不同,国外的企业注重员工能力的不断提升,而国内则恰恰相反,只注重有限开发员工的能力不注重能力的提升。企业想要实现长远发展,不断提升各级管理者的素质显然尤为重要。作为企业当中的高级管理者,需要对企业当中各项业务有全局性的把握,有效分析和判断各种状况。

(四)绩效考核体系不科学。员工的评价与考核,从员工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的评定,属于员工管理当中的关键内容,量化考核能够帮助企业更为了解员工。我国的企业目前还是使用较为传统的考核方式,显然难以跟上企业的发展,最终影响了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提高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人力资源管理其实就是对人员的管理,管理过程当中应该把“人”作为核心,在人员和工作之间找到融合点。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往往忽视人员的潜力。由于我国属于典型的人力资源大国,部分企业管理者认为想要获得人力资源并不困难。其实真正并非如此,国内的人力资源虽然多,但是质量低。企业不注重人力资源投资,则导致企业人员的素质偏低,在行业内不具备竞争力。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来说,需要抛弃传统的观念明确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人员具备竞争力,那么企业才会具备竞争力,人力资源属于第一资源。企业需要尊重人才,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员工能够与企业共同进步。

(二)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有机结合。我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没有将员工纳入统一的规划当中,也没有对人员的激励、选拨有系统的规定。人力资源管理者,首先需要了解企业的日常运作情况,其中附加值低的人力资源活动需要進行调整,让信息化进入人力资源的管理中,分析如何才能够为各个部分提供全面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当中如存在与发展战略不相符的问题应提前预警,为发展战略的执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企业在制定了发展战略以后,人力资源体系应该去主动影响,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战略制定之初,就需要明确内部的人力资源状况,这个体系能否有效支持。当面临战略转型,需要了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否可以给予支持或者进行调整,让人力资源管理能够真正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三)建立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由于我国的特殊国

情,人力资源工作基本需要从底层开始做起,如果没有底层的基础工作,那么人力资源管理的层次不能够提升。人力资源的管理系统、管理制度建立之后,需要定期进行审查,了解企业外部状况,并根据统计分析外部资料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当然,还可以学习和借鉴西方的管理方法,需要坚持正确的方式方法,并且根据国内的企业情况进行创新,如果照搬照套肯定无法适应国内的企业情况。将西方先进的管理方法融入目前的传统管理当中,实现经营方式、经营观念、经营范围的全面改革。

(四)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要想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第一,绩效考核的建立需要特殊的环境,由于部分企业还无法适应规范化的管理,所以最终导致工作的效率不高。建立绩效考核,能够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让员工更为积极的参与到工作当中,创造理想的工作环境。第二,通过制度方面的变化,为绩效考核的运作创造基础。我们国家当中的企业虽然表面说着制度化,但是真正能够实现制度化的企业并不多。即使是制度化,基本也是文本层面的制度化,没有真正落实到位。绩效考核在实施的过程当中,部分工作人员认为绩效考核就是填表,就是为了应对而应付,显然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企业需要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建立明确的工作标准,实现全程监督,全程控制,最终将问题有效解决。各个部门需要及时分析制度,充分了解每个岗位当中的职责和权限,这样管理人员才便于实行监督和管理,绩效考核的效果才更为理想。绩效考核能够帮助员工明确自身的差距,从而不断努力,最终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孙会; 徐永其.企业社会责任前移视角下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J].企业经济. 2012(09)

[2] 王双苗.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2(02)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发展趋势研究 篇4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管理制度,发展趋势

1 我国企业现行的基本管理模式

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符合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 逐步建立起来的, 而且还具有具体的表现形式。

1.1 在成本控制方面。

实行制造成本法进行核算, 结合企业经济责任制, 逐步建立了制造成本法与目标责任制相结合的成本控制制度。

1.2 在财务分析方面。在与国际惯例接轨同时。建立了规范的财务、报表体系。初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财务分析体系。

1.3 在资金管理制度方面。

逐步建立和完善资本金制度, 实行资本保值增值、资本保全原则。同时。取消传统的专用基金专款专用、专户存储制度, 企业资金由企业统筹运用、统一管理。

1.4 在筹资方面。

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 所以国家应该放宽经济政策, 进行宏观调控, 让资金流向企业, 使企业能健康有序的发展, 企业自身也应该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发展新科技、新产品来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

2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

2.1 对于过去我国企业管理的传统模式的分析

我国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没有健全的法律维护制度, 大部门企业最初都是人为的根据企业状况而建立管理模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相对于灵活简易, 但是并不具备统一和严格的正规财务制度。单一的对内财务管理缺少与外界的联系, 不能即使提供企业所需的信息、数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难以适应多变的环境, 无法保持企业发展在当今的格局屹立不倒。

2.2 21世纪财务管理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 企业需要不断扩大规模以寻求更好的发展, 在企业发展壮大过程当中, 随之而来的大量的财务管理也处于日益重要的位置。传统的财务管理办法已无法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会计方法和会计工作组织的发展变化, 对会计数据处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的财务管理已进入信息化管理的时代, 利用信息、抓住机遇、开拓市场, 才能大幅度提高物质资源的利用率, 提高生产附加值和经济集约化程度。有助于能源材料等资源的合理配置, 充分开发和利用财务信息资源, 企业领导者方能根据企业内部条件外部环境, 确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如何, 各种经济活动的比重结构经济前景, 都需要会计及时提供信息才能掌握。

3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运用中出现的问题

比较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和21世纪新的环境对财务管理提出的要求不难发现, 两者间的差距还较大。由此可以推想,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实务发展的一般水平还远未能达到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但是, 这也给我国未来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为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因此, 财务管理首先在理论研究上要加大提升, 成果要绝对的运用到实际当中。相对滞后的理论成果会严重制约财务管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财务管理理论研究附属于会计理论研究, 财务管理实务几乎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任何制度的建立和运用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 就好比是一个方向盘, 掌握前行的方向。丰富有效的理论成果有助于企业在采取财务管理方法上避免一定的错误, 降低风险率。

3.2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极度缺乏

这一缺陷制约着我国现代化企业的发展速度, 面对现代经济迅猛的发展, 外界的宏观条件一切处于不断变化当中, 需要专业的财务人士对其变化进行风险分析, 以至来避免企业会受到经济危机的重创。

3.3 我国目前企业组织结构正处于大变革阶段, 至今没有比较

成熟规范的企业改制, 公司改组, 兼并与收购、跨国经营等财务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

4 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运用的对策分析

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管理, 而企业管理的核心又在于企业的财务管理。随着国民经济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变革。通过上述分析企业传统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对策, 为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 并对未来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在知识和人才上进行必要的积累

第一、要建立一支稳定, 高水平的财务管理研究队伍, 创办专门的财务管理刊物, 倡导财务管理理论研究。

第二、要切实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育, 加快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定期对企业的财务专管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以提升财务专管人员的专业技能。

第三、要进行科研攻关, 加强对企业改制、公司改组、兼并与收购、跨国经营等财务管理专题研究。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 以提高企业的专向财务管理能力。

4.2 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层次

我国企业目前的财务管理是以营运资金管理为主的日常性财务管理,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 企业筹资和投资、企业资本结构、财务风险控制以及财务分析等所占比例较低, 使人感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层次较低, 不能从大局上把握。然而, 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却要求财务管理特别注重以上几方面, 因此, 注重财务管理的大局, 提升财务管理的层次是很有必要的。理论界要与实务界合作, 开展企业财务管理的专向调查研究工作, 进行案例研究。将先进的财务管理思想传授给企业, 共同促进财务管理发展。

4.3 夯实财务管理工作基础

从发展现状看, 涉及现金、应收应付、存货等的营运资金管理是目前企业财务管理的“主旋律”。然而, 尽管如此, 这些工作在目前也不是尽善尽美的, 一些管理手段仍比较落后。另外, 在应收账款管理中, 事后“催收”方法很常见, 但在信用分析, 账龄分析却很少。这说明, 虽然日常财务工作比重大, 但在管理水平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5 结束语

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如何, 各种经济活动的比重结构经济前景, 都需要会计及时提供信息才能掌握。所以财务信息是企业的生命, 企业只有全面及时地掌握财务信息, 才能充分掌握时机, 获取胜利。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是现在代管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佳春, 宁宣熙.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十大发展趋势[J].上海会计, 2002年第12期.[1]张佳春, 宁宣熙.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十大发展趋势[J].上海会计, 2002年第12期.

[2]吕运福.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运作机理及发展探索[J].经济师, 2003年第6期.[2]吕运福.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运作机理及发展探索[J].经济师, 2003年第6期.

企业管理发展趋势研究 篇5

项目建设安全管理具有系统性强,因果链复杂等特征,目前单纯依靠安全人员经验进行现场安全监督、参照施工安全技术方案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等常规方法进行安全管理存在随意性大、非结构化,无法对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动态管理等问题,无法适应建设工程大规模、快速集成化安全施工的需要。在建设行业,如何以职业安全健康生产为首要目标,拓展建设项目管理先进理念,对建设项目现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实施以信息化和IT技术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构建标准化安全管理系统,通过基于时间维和空间维的现场危险源管理核心技术理论模型研究为基础,构建建设项目现场施工危险源管理标准体系,研究开发时间连续、空间连续模式下的动态危险源辨识系统和基于知识积累、知识集成的危险源评价系统中的关键技术、模型方法,并最终完成内含知识系统的先进安全管理体系的项目建设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运用科技创新提升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水平之根本所在。它的实现,能加快我国与先进发达国家接轨,提高我国基础产业对灾变事故的控制能力、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能力以及事故分析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

一、国外建设安全管理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从世界范围来看,建设项目施工中的事故率平均水平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在安全管理堪称典范的英国,由于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达项目总成本的3%~6%;而根据美国1996年的一项研究,美国工程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占到其总成本的7.9%~15%.如何降低工程建设领域的事故发生率,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和迫切等待解决的任务。

在大量参阅国外文献资料基础上,我们总结出目前国外在工程项目安全管理领域的先进思想和理论创新,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这些先进理念和方法正逐步为我国学者所意识,但尚需要消化吸收并根据现实情况加以创新应用。

(一)确定了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在安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并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得到认可和正式应用。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通过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认证,但形式重于实质。构建一套具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质内涵的应用型建设安全管理体系则是当务之急,唯其如此,才能够真正提高危险源的辨识水平,降低安全事故率。

(二)系统管理的思想和主动安全管理思想,用来争取充分的和必要的危险消除和危险预防时间。我国现存的安全管理指标大部分是事后指标,主动性指标数量不足,同时存在局限性大、指标不健全、难以反映整个安全系统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等问题,需要我们改变整个安全管理体系和辨识、评价系统,重新构建科学的安全管理指标体系。

(三)将项目管理理论和安全管理实践有机融合成为一种新的探索和有益尝试。一直以来,学者和企业管理者将两者归为两个互不相干的领域,甚至认为安全管理是进行有效项目管理的障碍,降低了劳动生产效率。但最新的理论提出,良好的现场安全管理往往意味着较高的施工生产效率,而通过应用项目管理理论将时间维和空间维集成到静态安全管理中实现动态、连续的危险源辨识、评价过程,可以使得现场危险源的全面、充分辨识成为可能。

(四)在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和安全管理技术开发方面,信息化和IT技术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段。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历经近10年时间,积累了大量丰富经验,并仍在发展。如何将3D模型、GIS和虚拟现实等先进信息化工具应用到安全管理中,实现智能化安全管理,是目前发达国家研究的热点,并将成为一种潮流。

在本领域的研究中较为突出的主要有Rowlinson和Hadikusumo等人,他们提出了用安全过程设计工具来获取安全知识,以帮助安全工程师辨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危险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Gambatese提出在设计阶段考虑建筑工人安全,随后通过收集各种最佳设计实践和设计建议,开发了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安全设计工具,为设计者提供安全知识以及针对具体项目的安全设计建议,从而将建筑工人的安全融入到设计中。Wang建立了一个基于仿真的安全模型SimSAFE,将安全管理信息整合到项目进度计划中,通过分解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提供敏感性因素,使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在哪个时间段需要对哪些活动和危险源进行控制以减少施工意外。

在美国,建筑安全软件公司依托伊利诺斯大学开发了各种安全管理软件,其强大的数据库为用户提供了有关项目的全部信息,比如建筑施工规章制度、各种事故信息等,用户通过注册,可使用其开发的施工安全监控软件、安全绩效评价软件等来进行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辨识和安全评价、制定安全管理计划,进而预防施工现场事故的发生。

可以看出,整合安全管理理论和项目管理理论,运用信息化和IT工具,实现科学安全管理,开展安全管理实践是当今世界建筑业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

二、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由于我国对工程建设中的安全事故原理掌握粗放,因此安全事故发生随机性大。据原建设部发布的《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2007)显示,2006年,全国共发生工程建筑施工事故起数为886起,死亡总数1048人;2007年全年伤亡事故起数为859起,死亡总数1012人。事故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可以看出建设项目安全生产在我国日益得到重视;但资料也指出我国建设施工中发生的事故状况仍反映出安全生产中“靠天吃饭”的落后现状。

项目建设工程需要多家施工单位及多工种密切协作,作业工序复杂,作业条件及环境差异性大,导致危险源复杂多变,存在大量不确定性,这些都给安全施工带来极大困难。随着我国基本建设规模的迅猛发展,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生产也提上议事日程,正在成为我国政府、行业主管单位和企业十分重视的一个重大主题。但就现状来看,建筑业已经开展的现代安全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还远远无法跟上现实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的需要,但可喜的是,这种状况正在改观,以下几个方面将成为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研究和应用的重点。

(一)建立具有项目建设安全管理特点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完善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是项目施工现场保持良好安全管理业绩的基本保障。安全管理委员会,安全责任人制度以及各类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准则、安全规定及安全程序,都是组织安全生产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借鉴国外成熟经验,我国建筑业和企业正在对此进行完善和体系化。根据工程系统观的观点,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具有明晰的层次结构和协同性特点。需要企业、项目、作业现场三位一体进行整体协同管理,单纯依靠现场努力进行安全管理的效果并不佳。其系统结构如图所示。

(二)运用信息化和IT技术进行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开发内含知识管理系统、安全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和监测监控智能系统等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以适应建设项目的实际安全管理需求;实现传统安全管理中人力无法企及的安全管理目标,简化安全管理流程,加速安全信息流在各个组织层面的传播;以信息化促进安全管理信息数据资料的积累,安全数据统计模型方法的研究和安全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建立安全数据采集规则、促进安全数据标准化,把经验型数据、感悟性信息转化为安全信息数据乃至安全知识,进行安全知识集成管理;实现安全管理在时间维和空间维的实时动态和数量化管理模式。

(三)有机融合项目管理理论和安全管理理论。将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有机集成到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充分利用项目管理信息平台中的应用软件和信息数据,实现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和安全一体化综合管理。

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正在发生着一日千里的巨大变革。真正意识到安全健康是建设工程高于一切的目标,在发达国家也还是最近5~10年的事情。在我国,这种观念正在被借鉴引进,特别是石化建设、核电建设等特大型行业企业,他们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起着排头兵的作用,他们正在探索应用现代安全管理科学理论和先进安全管理技术解决施工现场安全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基于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体系框架的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体系正在形成。从建设企业层面来看,科学的安全管理同样具有重大的企业经济社会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安全问题的深层次因素在于管理缺陷,解决了安全问题就意味着企业在管理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避免企业由于较高的事故率导致直接经济损失的同时,还避免更为巨大的潜在损失(如信誉的损失,承接工程的限制)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也是我国走向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生力军,安全事故不仅仅影响于企业,还严重影响行业在社会中的形象,乃至中国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因此,通过技术管理手段,迅速有效地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质量和效率,是巩固中国大国地位,与发达国家接轨,竞争国际大型复杂项目的现实迫切需要。

企业管理发展趋势研究 篇6

关键词成本会计;应用;发展趋势

一、我国企业成本会计的职能与存在的弊端

我国企业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是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成本决策是成本会计的重要环节,在成本会计中居于中心地位。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决策是成本计划的依据,成本控制是实现成本决策既定目标的保证,成本核算是成本决策预期目标是否实现的最后检验,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决策目标的有效手段。然而,我国企业传统成本会计核算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一)企业成本管理侧重于宏观需要

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本管理的主体应该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动力也应来自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但是有些企业并未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成本管理仅限于国家颁布的财务法规中有关成本条例的遵守和执行上,成本管理侧重于宏观需要,而忽略成本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

(二)企业成本管理理论和内容僵化、手段老化

许多企业只注意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忽视供应过程和销售过程的成本管理;只注意投产后的成本管理,忽视投产前产品设计以及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的成本管理。一些企业的事前成本管理薄弱,成本预测、成本决策缺乏规范性、制度性,可有可无;成本计划缺乏科学性、严肃性、可增可减,因此,造成事中、事后成本管理的盲目性。

(三)传统成本管理过分依赖现有的成本会计系统

不能满足企业实行全面成本管理的需要 传统成本管理系统未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成本方法,使得成本管理陷于单纯的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的怪圈,不能提供决策所需的正确信息,不能深入反映经营过程,不能提供各个作业环节的成本信息,以及各个环节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有时甚至出现连编制成本报表的人也难以解释自己的“产品”成本构成的尴尬局面,从而误导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

(四)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

传统的成本核算系统建立在“业务量是影响成本的唯一因素”这一假定基础之上,成本的核算过程过分简装化。在过去高度劳动密集型企业里,对核算所作的这种简单假定,通常不会严重扭曲产品成本。但在现代化的制造环境下,直接人工成本比例大大下降,制造费用所占比例大幅度上升,再使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会产生不合理现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完善的过程中,深化成本会计应用改革一直是一个突出而又迫切的问题。市场经济一方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任意驰聘的广阔天地,另一方面使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就必须苦练内功,采取各种措施改进成本管理,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水平进行生产经营,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现代企业管理需要更加关注成本会计应用,成本会计应用也必须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

二、当前成本会计应用的变化

成本会计的新变化起源于企业制造环境的变迁及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而前者决定后者。在新的经济环境中,知识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与劳动力两大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企业之间竞争的成败因素已不再是资本资源而主要是知识资源。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和国外跨国企业的进入使国内的众多公司所面临激烈竞争,管理者愈加重视企业的成本核算,更想知道准确的成本信息。

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自动化和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使企业能够从事产品多样化生产,并解决了产品精致化的要求。当以很低的直接人工去分配很高的制造费用时,就会使会计信息失真,从而导致经营决策失误。技术的飞速发展缩短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因此,发现成本计算错误时,公司没有时间做出成本计算调整,迫切需要企业成本计算的正确性。网络的普及使电子商务日益风行,改变了成本会计核算前提。传统意义上的核算实体已不复存在,由于网络交易的临时性,当某项交易完成后虚拟的交易主体就会解散,在成本计算时将短暂的经营期限再划分为若干会计期间显得没有必要,成本计算方法将发生根本变化。

三、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及完善对策

成本会计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成本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已经或正在取代手工记账,而且在企业建立内部网情况下,实时报告成为可能。②成本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成本控制已变得不可或缺。

(一)完善我国成本会计的理论体系

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理论研究者必须冲破传统会计观的束缚,解放思想、勇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应本着创新精神、务实态度和严谨作风,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同实际工作者密切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广泛开展案例分析,从理论高度提炼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讲究实效,建立成本会计理论成果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成本理论研究对成本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实行行之有效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成本会计方法

长期实践中,国内企业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经验,从班组核算、车间核算及企业内部经济核算制,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调动职工管理的积极性,强调以人为本,职工参预控制成本,本人到过某个铸造厂,该厂实行经济核算制,从原材料购入的分类-进入化铁炉熔化-铁水浇铸-毛坯打磨-精加工-成品包装-销售及售后服务,从原材料进入企业开始,提高铁水利用率,降低废品率及各种消耗。这种从根本上把关以经济责任制为目标,由于它直接影响到职工的切身利益,职工必将把节能降耗放在首位,使成本最低化,以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这就需要成本会计对各核算环节提供服务,使成本会计由简单的算账功能转向分析预测功能,从而能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各种详细经济资料,成为企业基层与决策层的桥梁。这种方法延续至今,使众多企业受益匪浅,为发展成本管理、丰富成本会计内容做出了很大贡献,我们必须深入研究,认真总结,采取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并进一步完善。

(三)努力实现成本会计电算化

企业成本会计工作以电子计算机为手段,大大加快了信息反馈速度,增强了业务处理能力,对于及时、准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有效地实施成本控制,全面地考核、分析成本都有重要意义。成本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有高、低之分,服务对象的层次越高,所需求的成本会计信息越具综合性、全面性,反之亦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组合、分类后,可以形成全然不同的成本信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这就需要科学预测和管理控制。很多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在产品市场的开发中具有前瞻性,他们需要最先进、最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而目前的会计电算化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比较突出的是当前会计电算化应用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只能进行事后反映,仅仅停留在模仿替代手工核算阶段,无法进行科学决策、预测和事中控制;②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供应、销售、人事、财会等子系统相互分割,尚未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③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只是财务会计信息,因此必须加快会计电算化从核型向管理型转变,为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四)完善成本会计组织,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

企业管理发展趋势研究 篇7

现代意义的企业价值管理 (Value Based Management) 是在股东价值理论与利益相关者价值理论的较量中产生并不断发展完善的。自1963年斯坦福研究所提出利益相关者概念以来,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影响逐渐扩大。在20世纪60年代, 已经有许多公司接受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观点, 开始关注员工福利、社区利益并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关注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行为激起了理论界对股东价值的重新关注, 以往被限制在学术圈的股东价值的思想发现了一块肥沃的土壤并且随着财务咨询的活跃而溢出 (Michel Aglietta, 2008) 。一些被Wheeler&Sillanpaa (1997) 称之为“公司劫掠者”的小公司和金融家联手, 掀起了一场“股东价值保卫战”, 将并购矛头对准了那些善待利益相关者的大公司。这次并购自美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 一直到垃圾债券市场崩溃才宣告结束。股东价值理论支持者认为这次并购将导致公司行为的持久变化, 尤其是对那些顽固的、自我防护的管理者, 杠杆收购能够促进公司的变化, 这为公司的CEO提了个醒。要么通过改善公司业绩来提高公司的股价, 要么面对敌意收购的威胁。然而, 从利益相关者价值角度看, 这次并购浪潮带来的几乎是整个经济世界的动荡。在这次动荡中, 无论是公司、管理层、普通员工还是股东几乎没有人完全是受益者, 员工大量失业、管理层被解雇、股东长期利益受损。为了避免被敌意并购, 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只操心把红利分给股东们, 或者通过每股收益和股票价格的上涨来增加他们的收益。……过分强调价格—收益比, 不惜以牺牲对将来必要的投资为代价, 结果是首席执行官们保持免于被接管的最低安全限度, ……却使公司面临竞争性的攻击、迅速的衰败和最终被合并的命运” (Freeman, 1984) 。同时, “这样的直接后果是给社会责任留下更小的空间, 使权利更加集中, 对资本市场的长期投资更少, 而对短期要求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Wheeler&Sillanpaa, 1997) 。并购浪潮的这种结果引起了人们关于企业价值评估的深入思考。理论界和实务界均看到了以会计数字对公司价值进行评估所带来的短期利益取向。1994年, Jim Mc Taggar正式提出Value based management (简称VBM) 这一术语, 现代意义的价值管理理论逐渐发展起来。根据Ittner and Larcker (2001) 的研究, 规范的VBM应该包含六个基本步骤:选择能够导致股东价值提升的特定的内部目标;选择与实现选定目标相一致的战略和组织设计;识别具体的业绩变量或价值驱动因素, 给定组织战略和组织设计, 他们确实能够在公司创造价值;发展行为计划, 选择业绩指标, 并且在价值驱动因素分析中优先识别的基础上设定目标。评估行动计划的成功性并且引入组织的和治理的业绩评价。对组织内部目标、战略计划和控制系统根据现有结果进行持续性的评估, 如果需要就修正他们。而当前价值管理理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业绩衡量指标设计、价值驱动因素识别以及价值管理模型设计等领域。

二、价值管理理论发展回顾

(一) 业绩衡量指标发展回顾

1986年, Alfred Rappaport提出公司价值等于未来自由现金流量的现值, 确定了以自由现金流量为基础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然而, 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方法在实物中因其操作困难, 多为评估公司所采用, 实务界需要更加简单的方法来引导价值管理实践。1989年Finegan提出了“经济增加值” (EVA) 的术语, 并经斯图尔特咨询公司的Joel Stern和Bennett Stewart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宣传推广后, 这一建立在剩余收益基础上的指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克服EVA指标单期评价时的短期倾向问题, 斯图尔特咨询公司又推出了市场增加值 (MVA, Market Value Added) 的概念。然而, EVA指标中, 收益被定义为NOPAT (net operating profit after tax) , 受折旧方法和资产使用年限的影响, 与ROI一样会随着时间的过去而增加, 即使经营业绩不变 (Strack&Villis, 2002) 。瑞典学者Erik Ottosson和Fredik Weissenrieder (1996) 提出的现金增加值 (CVA, Cash Value Added) 弥补了EVA的缺陷。CVA指标的目的是从股东角度持续衡量公司价值的增加。即从现金流开始, 对战略投资和账面投资加以区别, 并认为只有五年的平均现金增加值指数的折现值等于或大于l, 才意味着创造了价值 (马格丽特·梅, 2002) 。20世纪90年代, 波士顿集团还提出了投资现金流回报 (CFROI) 的概念。Wheeler&Sillanpaa (1997) 曾评论道, “EVA就是芝加哥学派自由市场理论的一个产物。这些方法都没有考虑到执行官更广泛的责任:带动真正的经济活动, 保障所有利益相关者的生计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 还需要其他一些衡量业绩的措施”。Strack&Villis (2002) 也认为这些概念 (EVA、CVA等) 依然更多的集中在投资资本上, 很难解释和管理在今天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中的价值创造现象。雇员、顾客等这些新的价值创造资源在当前被广泛使用的资本导向的经营控制标准中没有发挥任何作用。进而他们提出了能够将顾客、供应商以及员工等主要利益相关者纳入其中的实物资产价值提高器 (RAVE, Real Asset Value Enhancer) 来实现EVA或CVA的增加。RAVE不仅增加了顾客、供应商和员工三个价值维度, 还建立了三个维度同EVA或CVA数量上的联系, 能够更加有效的将顾客、供应商和员工管理与企业最终财务目标结合起来。但RAVE只是在价值管理中引入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元素, 是利益相关者价值理论的最初表现, 但指标本质上依然服务于股东价值最大化。Freeman (1984) 、Blair (1995) 、Donaldson and Preston (1995) 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学者普遍认为, 企业决策应该是平衡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而不仅仅是最大化股东的利益。Jensen同意企业价值管理必须要考虑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观点, 其在对利益相关者价值管理中的多重经营目标批评的基础上提出了“进步价值最大化”的理念, 并有“当经济中所有公司企图最大化自身总价值的同时, 社会福利也达到最大”的著名论断。然而, Jensen的进步价值最大化, 必然是建立在市场强势有效的基础上, 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统一说来解决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问题, 这实际上依然是股东价值最大化的有效捍卫。从价值管理业绩衡量指标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 从单纯的股东指标, 到重视包括股东、顾客、供应商和员工等更加广泛的利益相关者指标, 价值管理理论在股东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了部分利益相关者理论元素, 呈现出理论融合的趋势。

(二) 价值驱动因素识别发展回顾

在Ittner and Larcker (2001) 提供的价值管理理论框架中, 价值驱动因素是价值指标的细化, 也是设定目标、制定行动计划的基础。Copeland (1994) 指出, 价值的根本驱动因素就是投资资本回报率、企业预期增长率。Alfred Rappaport (1986) 通过贴现现金流量模型揭示出企业价值的七大驱动因素:销售增长率、销售利润率、所得税率、固定资本增长率、营运资本增长率、现金流量时间分布和加权资本成本。Morin&Jarrell (2001) 指出EVA指标暗示了企业价值的三个基本动因:一个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数量、时间和风险。Strack&Villis (2002) 认为, 除了这些以投入资本为基础的动因外, 还应该对顾客价值增加值、雇员价值增加值以及供应商价值增加值分别进行价值动因的识别。他们提出价值动因分析可以分为五步:评估现有指标;度量新的指标;价值驱动树;场景/行动分析;实施报告系统, 并认为这五步不仅能够分析出价值驱动的显性因素, 还能找出价值驱动的潜在因素, 如顾客价值增加值的潜在动因包括回头率、取消预订和应答率等。但这些驱动因素主要是从股东价值的角度出发得出的, 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使得利益相关者管理对于企业价值创造不可或缺。蒋茵 (2003) 认为企业价值的影响因素不仅包括“物要素”, 更主要的还在于“人要素”, 企业价值含量中除了包括实物资本的财务价值外, 还应包括人力资本价值和良好治理结构的价值含量。尹美群 (2008) 认为, 企业价值动因不应该仅锁定企业内部资源, 她在借鉴Kathandaraman等 (2001) 的价值网模型的基础上, 认为除了传统的价值动因外, 顾客价值、核心能力和企业间关系是在供应链竞争时代的价值动因。Wheeler&Sillanpaa (1997) 在其著名的《The Stakeholder Corporation》一书的导论中写到:我们相信, 纳入利益相关者忠诚的关系的发展今后将成为决定企业活力和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 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关系作为价值动因的重要观点。Lougee&Wallace (2008) 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声誉也是企业价值驱动因素。可见, 在价值动因方面, 单纯的股东价值驱动因素正在向更加关注利益相关者价值动因的方向转变, 由完全的财务指标转向关注客户、供应商、员工管理, 甚至直接将利益相关者关系、社会责任声誉等作为价值驱动因素, 显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对股东价值导向的价值管理的影响。

(三) 价值管理模型发展回顾

价值管理模型的构建是价值管理理论中最富成果的领域之一。Morin和Jarrell (2001) 在《Corporate Value:Driving Shareholder Value》一书中, 提出了一个包括公司战略、公司理财和公司治理以及公司价值四个基本模块的完整的价值管理模型。Morin和Jarrell认为通过这四个基本模块, 企业可以有效的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流行较为广泛的价值管理模型还有麦肯锡管理模型、德勤价值管理模型、阿尔弗雷德·拉帕波特价值管理模型、加利·阿什瓦斯价值模型等[。这些模型虽然各有侧重, 但对股东价值最大化的价值管理目标则达成了一致。Liu和Leung (2002) 提出了一个“软性价值管理模型”, 模型包含利益相关者投入、利益相关者价值、潜在的价值矛盾、目标、行为和项目产出结果五个组成部分。其中, 投入代表了利益相关者通过过去的经验、未来的希望、当前实际环境所形成的个人价值;目标是被个人价值系统所支撑的、对高业绩的特殊性需要;价值管理被描绘为受环境中内部和外部输入触发所导致的决策制定程序, 这个程序决定了结果;而价值管理系统的输出变成了对其他系统的输入。Liu和Leung的贡献在于:一方面将利益相关者因素引入价值管理中, 明确了利益相关者与价值管理目标互动的影响机理, 另一方面软性价值管理模型是一个循环体系, 能够有效体现出企业长期价值的塑造过程。我国学者在价值管理模型方面的论述也十分丰富。杜胜利 (2003) 在总结了国内外CFO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 提出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市场经济中, CFO要扮演五大角色, 并相应地从17个方面构建CFO管理模型及价值管理系统框架, 称为“CFO17BM”。汤谷良、林长泉 (2003) 结合我国实际构建了价值型财务管理模式。罗菲 (2007) 构建了一个以股东价值目标为基础, 考虑期权, 涉及财务驱动因素和非财务驱动因素、包括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业绩评价在内的一套价值管理模型。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支持者侧重于以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来构建价值管理模型。Freeman (1984) 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型 (SHM模型) , 从理性、程序和交易层面阐述了在战略制定以及执行过程中应该如何将利益相关者考虑在内。Freeman和Liedtka (1997) 重新阐释了利益相关者的概念, 提出了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模型 (Stakeholder Capitalism Model) , 并认为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代表了公司的最好状态。我国学者王乃静 (2005) 将价值链理论和价值分析理论结合起来, 提出了“全面价值管理”的概念, 并设计了“现代制造业中的价值创造型企业”的框架。该框架中的价值包括企业社会价值、顾客价值和企业产品价值。社会价值的提出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思想。综上可见, 国内外价值管理模型已经开始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利益相关者理论, 将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纳入到模型中, 并且从利益相关者价值的角度探讨价值管理问题。然而,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支持者的角度看, 在价值管理模型中适度引入利益相关者因素的做法还不够, 关键的问题是企业最终价值应该是实现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 而非仅仅是股东价值最大化。但遗憾的是, 到现在为止, 利益相关者价值依然是一个定性的“平衡说”, 尚未有量化的办法, 这对于以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价值管理体系的构建是十分不利的。

三、价值管理理论未来发展趋势

(一) 价值管理目标的多样化

Wheeler&Sillanpaa (1997) 曾指出:生态学的主要原则就是多样化是生物界力量的源泉。在任何地方, 其物种越少, 它彻底崩溃和毁灭的可能性就越大。不同实体间的相互依赖性是现今许多生态哲学和“体制思考”的中心。我们所处的经济社会正逐渐由单一的物质资本主宰向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资本、信息资本以及关系资本并驾齐驱方向转变。与之相对应的是企业所有权形式的多样化将成为一种历史必然。我国2007年6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中规定的有限合伙制则进一步印证了企业所有权的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虽然该类企业依然被称为合伙企业, 但财务资本投资者的有限责任为这类企业适应现代资本市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将来或许会打破股票市场专为公司制企业服务的现状。价值管理理论也必须要适应所有权多样化的需要, 摒弃单一的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导向, 发展出更具兼容性的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多样化目标导向, 而该多样化的目标导向并非意味着企业同时有多个目标, 只是说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价值管理的目标可能是不同的。

(二) 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归属和计量研究

利益相关者价值是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核心内容, 也是利益相关者价值管理的基础。从文献回顾中不难看出, 价值管理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结合的趋势十分明显。但受制于利益相关者价值本身的模糊性和定性性, 利益相关者价值管理理论研究依然十分薄弱, 解决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归属和计量问题将是未来价值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三) 价值驱动因素的系统化、微观化

价值驱动因素是影响或推动价值创造的决策变量Thakor (2000) , 是企业将日常经营活动与价值管理目标, 与企业最终运营目标连结的桥梁。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来说, 其价值驱动因素也不尽相同。不能要求所有企业都按照同一种方式来经营, 因而也不应该要求所有企业都对统一的价值驱动因素进行管理。价值驱动因素应该与价值管理目标保持一致, 并且形成一种完整的、自循环的系统, 即价值驱动因素会直接决定企业价值创造的效果;反之, 价值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也应为价值驱动因素的动态调整提供依据。价值驱动因素还必须尽量细化、微观化, 以最终落实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基层, 便于管理和控制。

(四) 价值管理模型的简约化、柔性化

供应链管理战略与发展趋势研究 篇8

21世纪以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供应链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不断地发展。供应链管理是同一供应链上的所有结点企业, 包括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等, 将所处的供应链中各种资源进行集成, 并对供应链中的各种运作进行同步化、集成化管理, 从而形成高度竞争力, 使得该供应链的产品在快速多变的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一种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得到国内外企业的广泛应用, 成为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二、供应链管理战略

供应链管理战略就是要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考虑管理的事关全局的核心问题。认识和制定供应链管理战略, 就是要解决企业在具体实施供应链管理方式时所依据的方法论和策略, 避免走弯路或出现失误。

2.1供应链管理从运作层向战略层的转移

供应链管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现已在发达国家的企业中得到了较为成功的应用, 而且随着人们对供应链管理认识的不断深入, 供应链管理本身也得到了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 要想进一步发挥供应链管理的潜在作用, 不能仅仅将其看作是一种操作方法, 而应该将供应链管理作为企业的战略性问题来考虑。

目前虽然绝大部分制造企业将供应链管理列为关键或重要管理活动, 但是只有极少数的企业达到了世界级水平, 大约有75%的企业在平均及以下水平。一个主要的原因是, 50%的企业虽然大多数有供应链的计划, 但没有正规的供应链管理战略。其他原因包括:缺乏应用和集成技术的能力, 改革关键流程的阻力, 跨职能的障碍, 缺乏有效测量供应链绩效的评价指标等。

以上情况反映出一个问题, 即供应链管理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和它在实际运作中表现出的绩效不成比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不是供应链管理理论本身有什么大问题, 而是企业没有将它看做企业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 需要一个从全局的角度进行规划的战略性思考, 才能彻底解决上述问题, 因为所有这些影响供应链管理绩效的因素都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够解决的, 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2.2建立供应链管理战略系统的主要内容

2.2.1组织战略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不同于一般管理的模式。虽然这里用了“管理”一词, 但是其含义与过去只在一个企业内部发生的管理行为不一样。供应链管理是同一供应链上的所有结点企业, 包括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等, 将所处的供应链中各种资源进行集成, 并对供应链中的各种运作进行同步化、集成化管理, 从而形成高度竞争力, 使得该供应链的产品在快速多变的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一种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合作企业间的协调问题, 供应链企业要认识到这一点, 并在组织结构上进行重新设计, 使之能够适应供应链管理的运行要求。如果发生在一个大的集团公司内, 公司总部将起到计划和协调的作用。

2.2.2改革企业的经营思想

创立供应链优势、改变传统采购模式不仅是一种职能, 而且是一种战略思想。认识到这一点是改革企业原有经营管理思想和模式的重要前提。供应链管理的实践已经表明, 它不是一种单纯的操作性方法, 而是一种改变人们对企业职能再认识的战略。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和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区别主要有:传统企业的目标是为了销售而制造, 而供应链企业的目标是按订单安排生产;传统企业的管理目标是减少与优化库存, 而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创新;传统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方法是增加批量, 而供应链企业提高效率的主要方法是提高企业的柔性。因此实施供应链管理只有在经营思想上提高认识, 才能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目标和供应链管理运行规律的战略。

2.2.3共享信息战略

企业能够共享信息是供应链的优势。通过共享竞争信息, 使供应链上的企业及时制定及调整它们的生产策略, 以便在市场上占据主动。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愿意彼此开放, 并且愿意及早进入供应链。

2.2.4利用先进技术的战略

企业从物流过程自动化、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等基本技术做起, 把先进技术作为支持供应链协调运行的基础, 随着技术的发展, 向新的、更先进的技术推进, 为供应链获得优势。

2.2.5绩效度量问题

系统运行绩效是执行层努力的结果, 绩效度量是保持战略层和执行层迈向共同目标的黏合剂, 绩效度量是实施任何一种战略主要内容之一。

2.2.6供应库战略

为了保持企业具有较大的选择余地, 与供应商建立广泛的关系就成为战略。通过供应链创造优势的企业清楚地懂得每个供应商在资源组合中的应用, 因而把与供应商关系看作是高度战略化的工作。

三、供应链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经营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和通信技术、运输技术的不断进步, 使得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也在不断的演变和发展。

3.1供应链管理绿色化

供应链管理绿色化, 就是要发展绿色供应链。现在非常强调绿色化概念, 因此, 企业要从整个生命周期来考虑供应链, 企业在设计、生产、物流等各个环节要考虑消耗的能源, 要减少对环境污染。要让环保理念渗透到整个供应链管理中。

3.2差别化与定制化供应管理

按照顾客的需求来响应、定制化供应链, 强调顾客或消费者差别化, 企业生产产品定制化, 差别化与定制化, 把供应链跟别人区别开进行针对性管理。

3.3面向顾客的价值流管理

首先要从顾客考虑, 提供给顾客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从供应链的时间和成本来考虑, 关注顾客的价值流。

3.4集成化供应链动态联盟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单个企业难以取胜, 往往要多个企业即与本企业经营内容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结成“联盟”, “盟友”即是供应链上的成员。集成供应链就是这样的企业联盟。目的是在整个供应链中创建生产制造与物流功能的无缝连接, 使其成为一个有效的竞争武器。企业要从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向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模式。集成化供应链动态联盟是基于一定的市场需求、根据共同的目标组成的, 通过实时信息的共享来实现集成。

四、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供应链管理得到国内外企业的广泛应用, 加强和实施供应链管理, 可使企业组织简化, 提高管理效率, 可从经营战略上加强企业的竞争优势。供应链管理能力已经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成为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凤山, 叶素文.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12

[2]Richard Owens, 供应链中的IT应用[J].IT经理世界, 2011, 15

[3]周清林.供应链共赢需要提倡合作和外包[J].中国储运.2011, 8

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发展趋势研究 篇9

关键词:消防监督管理,模式,现状,发展趋势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方面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不但在数量上大幅度增加,而且在行业上也不断向多样化、复杂化、高科技化发展;另一方面,社会对良好的安全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仅由消防机构来对企事业单位进行管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消防安全的需要。

1 当前国内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消防法规存在的问题

一些急需的消防法规和消防技术规范、标准尚未制定出来,尤其是涉外的、与WTO规则接轨的消防法规和消防技术规范、标准更是缺乏。因此,我们要根据实际的需要制定合理的消防法,建立健全消防法律法规体系,改进和强化消防监督工作,为实现全社会消防安全提供前提和基础[1]。

1.2 消防监督管理内容繁多

消防机构实行的行政领导技术的管理机制,运用法律法规以及消防技术规范,为单位个人提供全面的保姆式服务,导致消防机构在人力和物力上不堪重负。一方面,消防机构作为政府的业务主管部门,承担着诸如消防工作会议、消防规划、消防宣传、消防培训、消防安全检查、消防组织建设等政府行政管理职责。另一方面,公安消防机构承担法律赋予公安消防机构的社会消防管理职能。如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开业审批,确定重点单位,限期消除隐患,火灾事故调查等社会消防管理工作。

1.3 警力不足是消防监督不力的先天性缺陷

繁杂的消防管理内容,要求基层消防监督工作有八种岗位,建审、监督、火调、宣传、规划、产品、法制、内勤。实际工作中需要更多,什么审验分离,专业分工,导致更多的岗位产生。而基层消防监督人员编制极少,一般三四人,有的地方只有一人。在实际工作中,因为管理内容较多,光重点单位和列管单位的定期检查,加上各种专项治理,就已经人困马乏了。结果是消防机构忙于应付,碰到什么事,说什么事,根本不可能按计划行事,没有精力和时间对业已存在的火灾隐患死盯不放,更不可能监督到位[2]。如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公众聚集场所消防专项治理工作,大部分人员就被抽出来专门搞消防专项治理,其他建审业务、开业审批等工作只能搁置。

1.4 消防宣传培训和教育制度不规范

近年来,我国的消防宣传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全社会普遍认识到消防宣传教育的重要作用,目前,消防知识得到广泛的传播,但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我国的社会消防培训仅仅是消防部门对相关人员进行临时性培训,但是,对于专业上有差异,层次上有差异的相关人员,没有制定相匹配的培训教材、提出更适合每类人员的要求和标准,培训质量不尽相同。特别是从这些年来我国发生的重特大火灾来看,我国公民还是很缺乏消防安全意识[3]。消防法虽然规定了政府部门需要承担消防宣传教育的义务,但是实际上却没有很好地进行消防宣传、也没在社会上造成较大的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消防工作社会化。

2 当前部分发达国家的消防现状

2.1 消防职责和法规方面

国际上许多国家的消防监督管理都是由单独的部门或和政府几个部门联合实施,并且还建立专门的部门对他的执法进行监督。

例如,德国消防队伍承担的任务为消防、救灾、救护“三位一体”,具体职能包括:防火灭火、交通事故救援、水上灭火和救生、空中救援、紧急救护、以及其它灾害救援和国际救援等。德国各州涉及消防的法律法规有消防法、建筑法和消防标准。各州消防法主要规定了消防部门的职能、任务;建筑法包含了建筑工程消防设施的内容;消防标准涵盖了消防产品标准和消防技术规范。按照德国法律规定:凡常住人口超过8万人的城市,就必须设立全勤消防队,每天24小时受理消防业务。不足8万人的小城镇,要设日勤消防队,雇用消防职员,办理日常消防业务。

2.2 消防人员的配置和待遇方面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将消防工作视为是一种职业性的工作,有的国家还将它划分为危险职业。在这里主要对国外的消防人员的数量和待遇进行分析。

2004年日本总人口大约1亿2千万人,平均每820人中就有一个消防职员,每139个人中就有一个消防团员。工资按照职务等级划分,横滨市消防职员的月工资最低等级是159,500日元(约11,960元人民币),最高是581,100日元(约43,580元人民币)。另外还有灾害出场补助。

德国16个州有24个消防局,3.4万名消防职员,130万名义勇消防队员。女性消防职员135人,女性义务消防队员4.5万人。德国伍伯塔尔市消防局共有350名消防员,政府每年拨款约8000万欧元,其中医疗急救收入为600万欧元。

芬兰拥有520万人,其中超过千分之四的消防人员,包括职业消防人员4800人,志愿消防人员1.1万人,以消防工作为主的临时消防人员4.3万人,而且还有11.2万经过相关培训的青年消防人员,他们活动在全国范围内。

芬兰消防经费充足,全国消防部门年均7200万欧元,另加4000万欧元民间防火经费。职业消防人员轮班工作,每周工作42小时,月薪约为2000美元。通过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国外对消防的重视程度,而我国13亿的人口大国,消防人员占到0.3‰,消防人员的待遇也比较低。

2.3 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方面

2.3.1 注重消防宣传教育

国外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做的相当全面和到位,他们认为这是提高人民防火意识和预防火灾的最佳方法。这里我们来看两个比较典型的事例:英国把社会消防宣传和媒体消防宣传等统称为“消防教育”。

伦敦市、伯明翰市、爱丁堡市都在每年的8、9月份确定一周为"消防安全教育周"或"防火周",在这期间会举办一些消防安全教育活动。针对伦敦市社区居民中有很多的异国人,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人们使用各种不同的语言等情况,伦敦市消防部门用60多种语言文字和图画印制出消防教育资料供居民阅读。他们还在所辖社区消防站设置了宣传车,车上配有消防宣传图板、电视机、厨房火灾扑救演示、模拟报警简易电话等,不定时的给社区的居民演示,向居民宣传消防知识,居民不仅仅可以观看,还能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效果明显。他们对青少年实行分年龄教育,尤其重视小学阶段的消防教育。

伦敦市消防局从社会聘用了15名专职教师对在校学生进行消防教育。该市规定,这些聘用的专职教师要对7~11岁的学生进行相关的消防教育,每年要保证全部学生都要接受一次消防安全教育,每次都要保持在2个小时以上。

日本为了减少火灾、提高公民防火意识,消防厅每年春秋,分两次实施全国火灾预防运动,通过普及宣传,让每一个公民自觉做好火灾预防。日本东京有规模宏大的消防博物馆,收集了2500辆各国的微型消防车。几乎每个城市都建有防灾馆,防灾馆是进行防灾教育的场所,在防灾馆能够进行各种体验,如地震体验、烟体验、灭火体验、风速达50m/s的暴风雨体验、119报警体验、黑暗逃生体验,还能学习急救治疗。大人小孩们能够在娱乐中学习防灾知识和自救本领。

在日本火灾案例公开程度高,《近代消防》杂志每期都刊登化学危险物品火灾案例。东京消防厅的网络通讯上随时可以查询相关化学危险物品的火灾案例,提醒市民提高警惕预防火灾。日本政府还有一个法定的纪念日,叫危险物品防火纪念日,纪念1964年7月14日东京川宝组化工公司胜岛仓库发生的爆炸火灾。日本对妇女和青少年儿童教育也很重视,他们成立妇女防火俱乐部、少年消防俱乐部、幼年消防俱乐部。

2.3.2 注重消防人员的培训环节

在国外消防人员都是经过严格培训后才能参加工作,并且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消防学校和有关消防的学科,具有很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科学含量。俄罗斯制定了比较合理的消防教育体制。教育培训主要是从三方面开展的:高级消防管理干部的培养工作由莫斯科消防学院来完成;高级消防技术人员的培养工作主要由列宁格勒消防工程学院来完成;中、初级消防干部的培养任务主要由一些其他的消防技术学校来完成。

在众多优秀的欧洲现代化消防培训基地中,芬兰消防学院培训中心算得上是著名的,不管是从教学设备的现代化程度来讲,还是从教程内容上来说,都是很出色的,与欧洲著名的英国消防学院、意大利罗马消防学院培训中心不相上下,这个学院中的教授都毕业于国立芬兰技术大学,这里曾是北欧5国高级消防官员进行培训的地方。芬兰消防人员培训工作按人员层次分两大部分,一般消防人员在本地消防学校培训,各级消防官员在国家消防学院培训中心培训。在美国,国家有消防学院,基本上所有的州都有消防学校,即使是市或者是县也会有消防学校,只是水平上有一定的差异,有的是大专水平,有的是中专或中技水平。

现在美国的不少大学中都设有消防系,培养消防硕士、博士等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意大利首都罗马有1930年墨索里尼统治时建立的消防学校,因为其设备现代化,具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在国际消防界的地位都是很高的,在这里不仅是各级消防官员和普通消防员成长的摇篮,同时还培训海、陆、空军事人员。

3 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发展趋势

从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社会发展程度来看,在以后的消防监督管理模式中主要要注意消防工作的社会化,逐步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并且要不断建立健全消防监督检查体系和消防监督检查的社会化模式。

3.1 消防工作社会化是消防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消防工作的社会化是由消防工作的性质决定的。消防工作性质就是公众性,火灾的最大特性是不确定性,这两大性质确定了消防工作是一项社会化的工作。

3.1.1 转变政府的消防职能

利用政府的公共权威、公信力,引导、培育和规范各类消防中介组织,推动消防社会化,协调解决重大复杂的消防安全事务,以弥补社会自我消防安全管理能力的有限性。确保公平公正原则,保证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

3.1.2 加快消防培训和宣传教育的社会化进程

教育是有针对性的主动工作,注重的是结果,而宣传注重的是过程,是让群众被动接受,实际效果很难知晓。所以加快消防培训和宣传教育的社会化进程,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是必然的趋势。

3.1.3 建立和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

因为消防工作在技术上要求比较高,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过关,各项技能达标,所以我们可以吸取律师、会计师等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准入制度的一些优点,实行注册消防工程师、注册消防审核员等制度,对最低资格制定相关的要求,倡导消防中介服务活动。而且,我们应从消防部门的职权中分离出消防设施检验检测权、消防安全信用等级评定权等,由中介组织服务享有这些权利。

3.1.4 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度

目前,国内的社会成员单位由于长时间受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对消防工作普遍存在着惰性思想和依赖主义,自觉性比较差,没能够清晰的认识到消防工作的重要性,不能主动的承担起责任主体义务。《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等法规的制定将有利于消防工作的进行,我们在以后的消防工作中要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使社会单位具有更强烈的消防安全主体意识,具有更强烈的自身防火意识。

3.2 实施消防保险和消防队伍多元化

现代火灾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相对而言,其预防和扑救难度也越来越大。一旦出现事故不但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严重的影响,给家庭在精神上、经济上也会造成严重的打击。而在国外被视为危险工种的消防工作所面临危险也就会更大,为了能够减少出现事故后消防人员家庭的各项负担,就现行社会的发展可考虑由国家为消防人员加入保险,这样可以同时减轻家庭和国家的负担。同样火灾危险性较高的企业和在其环境中工作的人员也可加入保险,也就是说国家可出台有关消防保险的政策。同时,保险业为了自身利益,也会参与消防工作,从而实现互动互利。

4 结束语

在经济不断繁荣,社会飞速发展的条件下,再加上新型企业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高新科技产品,这样就难免会加大火灾的危险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消防工作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同时,也要求消防工作和法规制度发生相应的变化,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根敬.浅谈我国加入WTO后消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消防科学与科技,2002,(4):49-51.

[2]宋春红.消防监督管理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45-47.

管理学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研究 篇10

发展一百多年的管理学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它过去的这些研究理论是财富, 它不断发展的新理论更是财富, 这些经验和理论对于我国管理学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 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管理学的概念

管理学的含义有很多, 比较权威的是泰罗、法约尔、德鲁克、孔茨等管理学家对管理学的定义, 总体来说, 管理学被分为广义和狭义, 泰罗和孔茨提出的是广义的管理学, 包括很多管理学科, 涵盖对象很广泛, 适用的领域也是十分广泛的;法约尔和德鲁克提出的则是狭义的管理学, 只适用于特定的领域,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类社会的管理活动进行了阐述。总之, 管理学是一种专门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原理的管理科学, 即一般管理学, 它是一种基础学科。

管理学在我国是一个学科门类, 下面设有五个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和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它经过多年发展在我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是管理学在我国发展的重要成就。

二、管理学的发展现状

管理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 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理论和体系, 它们都各有特点, 都为它们所处的时期和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些理论也不是完全独立的, 它们之间都互有借鉴, 存在一定的联系, 管理学的现状同过去相比, 有一定的特色:

(一) 从目标上来说, 管理学都是为了促进组织的发展和完善, 使组织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社会的竞争是很激烈的, 组织要想在竞争中生存谋发展, 就必须改善管理方式, 提高自身的效率, 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和壮大,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目前, 各个国家的管理学派都在寻找最佳的途径, 通过不同的研究手段和和论证方法,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对管理学适用的领域展开科学的论证和研究;

(二)

从管理方法上说, 现在的管理学有显著的量化特征, 决策工具对于管理学来说是很重要的, 它必须能起到建议和决策的作用, 简明一些来说, 决策工具就是把现实中存在的经验数据作为数据输入, 用量化的方法进行科学的评估, 它主要有两个方向, 一个是保留最优化, 一个是满足设计。一般的决策工具只会选择一个方向进行建模, 达到量化的目的, 可是, 在目前管理学的理论中, 这两个方向是同时存在的, 不论是行为理论还是决策理论, 一般都会在这两个方向徘徊, 任何一个方向都没有偏废, 这是过去的管理学所没有的;

(三)

从“人”的因素来说, 传统的管理学中人都是理性的, 研究的重点都放在了“事”和“物”的上面, 人的因素没有那么重要, 但也不是忽略人的因素, 泰罗、吉尔布雷斯等人还是很重视人的因素的, 把人也作为了研究的范畴。现在的行为科学理论对传统的管理学有所突破, 将人的因素放在了第一位, 并融合了新的研究成果, 提出了“复杂人”、“社会人”等假设, 对人的研究更加深刻和理性, 但是这个理论也不是完美的, 它过分重视人的感情和社会作用, 对其他方面的积极作用研究较少, 令人遗憾。总的来说, 对于人在组织中的评价, 各个学派都有自己的说法, 难达成统一的意见, 但有一点可以可定, 虽然角度和说辞不同, 但是各个学派的研究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互相借鉴的, 它们都对人的因素进行研究;

(四)

从宏观和微观来说, 现在的管理学已经不仅仅是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管理了, 宏观和微观的管理只是适应于某个社会的某个时期, 目前, 管理学已将朝多元层次发展, 如果还是依靠过去的两种方式进行管理是达不到理想目标的, 必须用系统而综合的方式进行管理;

(五)

我国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源远流长, 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学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却只有几十年, 主要有三个时期:

(1) 建国之前的萌芽时期;

(2) 1949年到1978年的初步形成期;

(3) 1978至今的创新发展期;

中国管理学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 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例如管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我国企业的管理模式取得重大进展等等。在管理学的研究上我国也积极引进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 自身也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 取得了一些进步, 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例如阿里巴巴、微商等等, 就是管理学先进经验的典型代表, 这些现象引起了国外一些管理学专家和学者的重视。

三、管理学的未来趋势研究

(一) 管理学的地位不断提高。

众所周知, 管理水平是生产力水平的影响因素之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管理学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地位越来越重要, 它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 很多国家的高校内都开设了管理学课程, 无论是否是管理学专业的学生, 管理学的知识都会被列为一门课程, 课程的种类和设置也比较多, 足见管理学的重要性。目前的管理学适用领域更广, 更加重视人的因素的影响, 管理学就是把不断积累着的经验和实践抽象出来, 进行概括, 进行总结, 达到预期的目的, 尤其是信息技术出现以后, 这种抽象和概括更加迅速和便捷, 计算机技术的推动, 会让管理学的创新和发展速度更快, 发展程度更高, 也会让管理学的地位不断提高。

(二) 管理丛进一步延伸。

随着社会的发展, 管理学的管理丛不会停止不前, 而是会向前, 向四周不断延伸, 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 管理学所体现出来的理论水平就越高。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复杂和变化, 一定会打破管理学现有的格局, 管理学研究的课题会日趋复杂, 同其他学科融合, 例如行政管理学、教育管理学、金融管理学、现代关管理学等等, 都是不断发展着的管理学问题, 同时, 管理学还和心理学、数学、哲学等学科交叉, 组成新的分支, 这些新兴的分支将会为管理学丛带来全新的课题和生机, 为管理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 理论会更加联系实际。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社会的结构和生产力水平都会发生变化, 在这些不断的变化中取得的经验和实践将会为管理学提供大量的研究对象, 再加上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管理学将会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靠经验和家族式的管理方法已经不适应这个社会, 更多的管理人员选择的是科学的管理学理论, 他们在科学的管理学理论的指导下, 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 把理论结合实际, 才会有大的发展。不断发展着的管理学理论为企业保驾护航, 企业的实践经验也为理论提供实证, 理论和实践的互相吸引, 互相作用, 互相联系, 是管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四) 我国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我国管理学虽然初有成效, 但是却谈不上成功, 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 我国的管理学还有很多路要走, 首先, 要处理好继承和引进的问题, 我国的管理思想传承千年, 祖先的智慧之中有很多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的, 我们要保持本土化的特色, 构造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在重视本土管理文化的同时, 我们还要引进国外的先进理论和经验, 把握好本土和非本土的区别, 处理好继承和引进的问题;其次, 我国管理学在未来发展上要处理号基础理论和现实热点的关系, 在关注热点的同时, 重视对基础理论的巩固和研究;最后, 在管理学的教育问题上, 要区分开学院型教育和实用型教育, 针对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市场培养不同的管理学人才, 为我国的管理学培养理论人才和管理人才。只有做到以上三点, 中国管理学的未来才有希望。

四、结语

总之, 管理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不断创新和完善的, 它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 有着光辉的未来, 国际上的管理学成绩斐然, 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的我国当然不能落后, 虽然中国管理学发展较慢, 这是劣势, 但是市场经济中的我国实践经验丰富, 能提供丰富的资料和实践经验, 这是重大的优势, 需要好好利用。在不断的发展中开创出具有我国特色的管理学, 指导我国的市场主体在国际竞争中乘风破浪, 才是我国管理学未来的重要使命。

摘要:管理学在国外的发展已逾百年, 理论体系较为完善, 整体发展较为成熟, 中国管理学发展仅仅几十年, 发展较为缓慢, 与国外管理学相比, 有很大的差距,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阐述了管理学的概念, 分析了管理学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并结合我国管理学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对我国管理学做了较为深刻的反思, 希望能对我国的管理学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管理学,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中国管理学

参考文献

[1]李传军, 管理学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年2月, 第28卷第一期:128-132

[2]陈海涛, 管理学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管理世界, 2014年12月刊 (总第480期) :89, 91

企业管理发展趋势研究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档案管理;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随着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落实,提升大学生档案管理实施的有效性正日渐成为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此基础之上,高校对于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利用与开发也更加深入,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得到了有效提升。所谓大学生档案管理,主要是指对在校期间大学生整体的社会活动、校园生活以及创新研究等内容的概括整理记录过程,这一信息档案的整理是大学生今后参加就业的重要基础,也是用人单位评估和考核人才使用状况的有效依据,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大学生档案管理的现状分析

档案管理工作在高校的开展既是展现自身校园特色的重要途径,同时对于提升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体现自身管理水平也是一个有效的衡量标准。在当前教育形势发展下,高校的办学规模和层次处于急速扩大之中,如何使自身的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也能与学校规模相适应就成为了高校管理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高校党政管理事业的发展无疑是一次崭新的突破,这对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大有裨益。然而,从当前各大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一些弊端也日渐凸显,其中具体包括:

1.落后的管理制度严重阻碍了档案信息的有效补充。在大学生档案信息管理的制度执行方面,存在着极其严重的滞后性。高校新生的档案信息管理较为粗放,无论是管理制度的执行还是管理手段的实施都难以满足现代化高校档案管理的需求。学生档案信息归档之后,只是临近毕业时才将学生信息临时补充完整,这就造成了不少企业对于学生在校时期的档案信息持有怀疑态度,影响了学生的顺利就业。

2.片面的管理内容和陈旧的管理方式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执行。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档案信息应不仅仅包括相关的学业档案、奖惩档案、品德档案,在特定的学术范围内的档案信息建立,以及必要的德育档案、心理档案都应当成为学生档案管理的涵盖范围。这些资料今后都将构成社会企业衡量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准,而当前高校在进行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时管理内容的片面以及管理方式的陈旧显然阻碍了档案管理的有序执行。

3.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执行缺少了必要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关于大学生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迟迟难以落实到位,这就使得高校档案信息工作的开展缺少了必要的法律条文作为支撑,无论是档案管理制度的生成还是管理模式的优化都很难在法律的保护下得到有效开展。多样化的档案管理模式并没有在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得到体现,高校的档案管理资金投入也极为有限,管理工作显得较为凌乱。

4.专门负责大学生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素养。在档案管理的人员配置方面,高校并没有安排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门负责,而是一些教学人员甚至是班级辅导员在完成这一工作,针对提升高校大学生档案管理的有效性显然极为不利。非专业性的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档案管理知识,管理手段也较为陈旧,专业素养的缺失也严重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

二、提升高校档案管理实施效果的对策研究

除了主要的教学任务之外,高校还肩负着学生档案管理的重大职责,只有真正将学生档案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才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融入现实的社会生活当中,更好地为高校科研以及教学工作的开展出一份力。随着当前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严苛,而学生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之一正是在于发展学生的社会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与社会环境的有效融合。规范化的档案管理是提升管理质量的主要环节,只有在高质高效的管理环境下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才能实现最大的实施效果。针对当前大学生档案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加以改善:

1.从规范化的角度促进大学生档案管理相关制度的建立。大学生档案管理的实施不仅是对学生真实情况的一种记录,对于高校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大有裨益。在规范化准则的指导下完善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绝非仅仅是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一种体现,而是新形势下高校管理工作发展的最终走向。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下,高校应针对学生信息的不同特点进行档案信息的有效归类,从根本上保障學生的基本权益。

2.优化档案管理内容的同时实现信息技术与档案管理的融合。大学生档案管理内容设置的优化体现为档案信息的内容应具有涵盖面广、特征突出等实践优势,保证学生档案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此外,从档案管理的实施方式来看,信息技术的有效渗透也是体现高校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现代信息技术指导下的高校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便利了学生档案信息的搜集和记录,方便了学生信息资源的分类,大大提高了大学生档案信息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3.从法律建设的角度提升大学生档案管理的理论保障。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撑下,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才能遵循基本的实施原则有序执行,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执行效率。在当前大学生档案管理的基本实施现状之上,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是极其必要的,同时法律知识的融入也能使得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更加清晰,管理质量有所提高。

4.优化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配置。在专门性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配置上,应从专业素质的角度出发,切实考虑到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内在修养,提高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质量。这一对策研究的进步意义在于从人的角度优化工作的实践效果,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理论建设和高校档案管理的实施水平。

5.加强档案服务的质量和范围。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档案信息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加,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不断地进行服务形式的创新,这样才能进一步满足人们对档案信息的需要。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改变服务态度,丰富服务方式,加强对档案部门的宣传力度,这样才能使档案信息得到更全面的利用,尤其是在一些大型活动上,如校庆、学士学位评估等,档案管理部门要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这样才能使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不断地提高。

三、结束语

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动下,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的实施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关于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无论是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还是高校管理工作的完善都极为重要。当前教育形势发展下,提升大学生档案管理实施的质量已经成为了高校管理领域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高校自身必须从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在实践过程中落实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此外,档案意识的形成也是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促进校园文化迅速拓展的必然路径。

【参考文献】

[1]王艳,颜毓娟.如何做好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J].西藏科技,2005(01).

[2]贾海军.加强大学生档案管理的对策及思考[J].档案管理,2009(04).

企业管理发展趋势研究 篇12

关键词:高校,科研,二级管理

科研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的、 能动的科研管理工作能够提高在整个高校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高校的科研管理模式主要是指高等院校在对科研工作的管理中所采用的基本思路和方式,是针对高校各级别项目、课题的具体化管理。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高校管理逐渐形成校、院二级管理体系,实现高校科研管理的多元化和专业化。

1高校实施科研二级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促进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

随着国家对高校科研支持与投入的增加, 各大高校也纷纷重点发展学校科研水平,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的科研工作取得很大的成绩。 高校科研氛围逐渐浓厚,科研项目数量也不断增多,但是科研管理队伍建设还不完善,科研管理人员缺失,高校现有科研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科研活动。 因此,科研管理并不仅仅是高校的工作, 高校中各个学院也需要参与至科研管理工作中, 高校科研管理模式逐渐由校管理部门全权管理转变为各个学院为管理主体的模式, 科研二级管理模式的形成促进高校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有利于充分发挥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的主动性

在科研项目的申报、 审查等过程中, 科研项目的具体可行性、创新性、合理性等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科研二级管理模式的实施,使高校各个学院的教师深入科研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调动学院科研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主动性。 各个学院科研教师对本学院、本专业的学科方向、专业领域等情况深刻了解,能够在科研选题、内容、科研方法、技术路线上保持科学性和创新性,并且熟悉本院的教师和本院各个学科的优势及特色, 能够及时抓住科研的重点发展方向, 运用学院的资源更好的调动科研教师的积极性和配合度,形成全新的科研二级管理团队。

1.3 有利于理清科研管理的责、权、利关系

传统以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为主的科研管理模式中, 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掌握整个学校科研管理的权利, 管理部门将科研管理中的各个环节传达至各个学院科研工作团队中, 限制了各个学院科研工作的主动性, 不利于充分调动各个学院科研教师的积极性。 在高校科研考核制度中,学校与各个学院承担的科研权利与义务没有完全理清,在科研工作中易造成职权不分的情况。科研二级管理制度明确划分了学校和各个院校在科研管理工作的职责和权利,理顺各项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增强科研教师的责任意识,形成新的科研考核机制。

2完善高校科研二级管理模式的思考

2.1 转变管理理念

高校科研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专业人才的培养, 面对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增高,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应转变管理理念,将发展教育与人才培养作为科研工作的最终目标,不断完善高校二级科研管理模式。 科研二级管理模式的实施,首先要解放高校科研的管理权力, 将各个学院科研管理工作转变为自主经营、自主发展的管理模式;各个学院要加大办学改革力度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和科研管理水平; 高校还应制定各个院校的专业规划和建设,制定学院科研管理的培训,提高各个学院职能部门的管理水平。

2.2 转变机关职能

高校各个二级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与层级化管理相一致,配合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总体规划, 同时充分发挥学院的优势与特色;学校和学院职能部门要转变职能理念,树立服务理念,实现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人才机制, 为学院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建立高校和学院职能部门的评价机制,确保职能部门的工作与科研工作保持一致、同步进行;加强高校领导与各个院校科研人员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二级科研管理体制的民主性。

2.3 完善学院科研管理规章制度

科研二级管理模式注重学院的自主经营, 建立并完善学院科研管理的规章制度, 确保各个学院科研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时效性。 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学院行使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运用规章制度合理整顿各个学院的资源,制定学院科研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和运行机制,促进各个学院科研环境的规范性。

2.4 协调二级学院之间的关系

高校科研二级管理模式的实施有利于防止各个学科专业研究的交叉现象,防止资源的重复浪费,因此各个学院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协调好各学院的关系,共同完成学院之间资源的整合和科研的顺利进行; 完善各个学院科研资源共享和交流的平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科研工作的效率,促进高校科研二级管理模式的现代化。

3结语

上一篇:精度的提高下一篇:新闻报道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