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的客观性(通用9篇)
联系的客观性 篇1
大部分学生表示理解困难, 则用中文结合中文PPT再讲解一遍。少数实在难以理解的同学, 推荐其课后仔细阅读中文教材, 并对其单独辅导, 力求不因双语教学降低教学质量。
经济学案例和宏观经济政策部分通俗易懂, 可以全部使用英文讲授, 少数难点部分加上中文PPT注释即可。
六、广泛列举英文案例, 积极开展讨论
西方经济学原理在现实中应用广泛.教学中可以结合每章内容, 授课前先用英语提出案例, 让学生们带着思考去学习原理, 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讲授差别定价时, 启发学生们思索身边现象, 如:机票的不同折扣, 商场的换季打折促销, 手机的各种收费套餐等。课堂气氛热烈, 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加。
学习宏观经济政策这章时, 把学生们分成几组, 分别代表不同的经济学流派, 结合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 让学生们课前充分准备, 在课堂上先用英文阐述自己所代表流派的经济学理论, 再分析这个流派为应对危机可能提出的经济刺激政策, 各组学生间展开热烈讨论, 最后教师总结, 并播放介绍当前各国经济刺激方案的英文短片。教学实践证明, 学生们热情参与, 教学效果超出了预期。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 还积极关注经济、政治事件, 学会了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法思考现实问题, 同时提高了英语表达能力。
七、督促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经济学内容繁多, 而教学课时有限, 难以面面俱到, 详尽讲授。尤其是双语教学, 学生使用原版教材会遇到很多困难, 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如果没有进行课前预习, 初步了解内容, 那么在课堂上就会对授课内容难以理解, 难以把握重点。因此应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在布置课后作业时, 不是简单地布置几道题, 而是让学生根据兴趣自己选定课题, 完成小论文。学生们首先需要透彻理解基本原理, 然后从学术期刊网和互联网上搜索中、英文文献, 仔细阅读、整理, 形成思路, 再设计结构, 组织语言, 最后完成论文。这样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 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研究能力, 为培养应用性人才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彭先进等:双语教学必须规范管理[J].理工高教研究, 2003, (3)
[2]周华:经济学科双语教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研究[J].学术探讨, 2003, (3)
[3]苑金茹:双语教学策略[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6
[4]罗君丽:关于开展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与探索, 2007, (10)
张爱春江西省上高县实验小学叶堂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互动式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理论下, 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模式, 按照现代的教学理论应用的新的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 按照不同课程教学的规律进行教学, 为学生创造愉快与和谐的学习气氛, 培养他们自学能力与创新精神,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互动式教学法与图书信息系统的客观联系
互动式教学法与图书信息系统的客观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图书信息系统为互动式教学法提供信息来源
互动式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发挥学生的潜能。互动式教学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师生互问式”、“生生互动式”、“师生身份互易式”三种类型。不论采用何种模式, 为实现互动式教学法的目标, 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图书信息系统提供完备的信息支持。
在“师生互问式”中, 对用答问式方式教学的内容, 教师需要认真研究, 充分估计学生在讨论中可能提出的问题, 然后利用学校的图书信息系统查阅相关资料, 广泛阅读相关参考书, 精心准备问题的答案, 以确保在课堂上尽可能充分地回答学生的提问。对用问答式方式教学的内容, 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对准备用师生讨论式方式教学的内容, 要充分估计学生在讨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以引导解答。
“生生互动”是在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教学方法, 其具体方式很多, 如课堂讨论、分组辩论、上台演讲、座谈等, 可以是同班同学互动, 也可以是不同班、不同年级、不同系同学之间的互动。这些互动方式都需要围绕某一主题或某一问题深入展开, 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图书信息系统精心选择讨论主题, 学生则可以充分收集理论上和实践上现有的观点、论据和操作模式。
“师生身份互易”是师生互动教学的一种典型方式, 即师生互易角色:学生做老师登台讲课, 老师换做学生听课。这一模式对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要求更高。图书信息系统需要提供充分支持, 使学生能够通过电子阅览室、资料室、图书馆等各种途径获取参考书籍、文献资料和相关动态。
2. 互动式教学促进图书信息系统创新
由于目前许多教材内容理论性强且抽象, 并且毋庸置疑的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对最新的科技发展和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难以涉及, 这就容易脱离现实, 脱离教学的实际需要, 导致学生兴趣下降。互动式教学要求坚持立足现实, 通过对现实科学、理性地分析, 及时引导学生的思维, 增强大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互动式教学对学生学习自主性、创新性的培养, 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希望能够更加广泛、深入的获取信息。任课教师的备课、指导工作也依赖于图书信息系统的支持。互动式教学法在这二个方面对信息的要求, 不仅为图书信息系统的日常工作和发展提出了要求, 更为高校图书信息系统工作的创新提供了动力和灵感。
二、图书信息系统工作的创新
互动式教学不仅需要学校图书馆不断地及时地补充馆藏文献, 科学合理地利用文献购置费, 针对教学科研的需要, 采购需要的各文种、各类型、各载体的文献资料, 满足读者对文献的需求。同时更需要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不断创新, 为广大师生创造良好的阅览条件, 为互动式教学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平台。
1.深化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
为了满足互动式教学发展的特定需要, 图书信息系统在增加藏书收藏的同时也必须深化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互动式教学法的要求和现代科技的发展, 有针对性地揭示馆藏资源, 让读者了解馆藏、熟悉馆藏。不仅要编制专题资料汇编、定题服务索引、专题索引等二、三次文献, 而且要积极向读者提供科技咨询、专题检索、信息研究等高层次服务。尤其是专题数据库的构建, 对国内外重要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等学科研究的信息分类进行汇总, 既能方便使用者查询和利用, 又能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2.提供信息超前服务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与以往相比有了更高要求。高校师生对信息的需求更是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极其关注学科的最新研究动向和未来发展趋势。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使使用者更加追求信息的时效性, 迫切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内容最新、最全、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的国内外信息。所以, 此时的用户很多时候会把目标锁定在连接方便、检索快速、内容广泛、时效性强的网络信息上。这就要求图书信息系统能够提供信息超前服务, 主动满足师生的信息需求。为此, 图书信息系统的建设应通过认真、深入细致的工作, 做好师生的需求调查、文献资源开发和信息研究等准备工作, 虚心听取师生的意见, 调整、改进工作方案;同时还应加强与其他信息服务机构的联系, 拓宽信息来源渠道, 时刻关注信息动向。
3. 提高电子阅览室信息服务质量
随着大量媒体、光盘出版物的发行和因特网上信息的日益丰富, 人类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利用图书线性系统现有人力与物力优势, 与IT公司密切合作, 加强电子阅览室建设。一方面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将现有馆藏文献数字化;另一方面要在不侵犯知识产权的前提下, 大量收集因特网信息资源, 构筑虚拟馆藏。如网络报刊、在线图书馆、电子图书等, 由于它们绝大多数存贮在相应的专门服务器上, 属于免费资源, 因而收集此类信息能迅速补充电子馆藏, 同时还能节省经费和馆藏空间。实际上, 收集网络信息资源就是收集该信息资源的URL地址 (全球资源定位器) , 由于该地址会经常发生改变, 因此应尤其注意保持更新。
4. 细化用户培训
图书信息系统要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必须搞好读者培训, 实现从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向现代的咨询服务转变, 要改变传统的被动式、偶然性的信息服务方式, 采用主动规范性的现代服务方式。采用互动式教学法, 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信息需求出发, 运用现代化的检索手段获取信息。图书馆可以指导学生学习信息处理、加工的能力, 在实践中帮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方法处理网络信息资源。
细化用户培训应遵循几个原则:一是要遵循分学科、分层次的培训原则。分学科是指针对各学科特点, 选择相应的培训课程和上机实习资料等;分层次是指培训内容分初、中、高三个级别, 针对读者的文化水平、计算机知识水平及从事科研工作类型等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培训;二是培训内容应包括基本信息理论、光盘检索知识和网络检索技能等;三是采用多种培训形式, 如利用文献检索课、新生入馆培训、举办光盘检索技巧和互联网培训班、联机在线培训、举办专题讲座、印发书面材料及设立咨询台等。
综上所述,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互动式教学法无疑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应该大力推进图书信息系统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信息素质提升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同时促进图书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
联系的客观性 篇2
论人文科学认识的客观性
如何理解人文科学认识的客观性,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和争论,并成为困扰人文科学进一步健康发展的难题,对其进行合理分析与解释有着重要意义.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为我们的.分析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客观性”概念必须重新加以界定.人文理解的多元性或不一致性并不影响其客观真实性.
作 者:柳祥美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刊 名: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WUHAN UNIVERSITY JOURNAL(HUMANITY SCIENCES)年,卷(期):58(1)分类号:B089.2关键词:人文科学 客观性 哲学解释学
试论音乐价值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篇3
关键词:艺术创作;音乐价值;客观性;主观性
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是从人对是否满足其需要的外界物及相互关系中产生的。它由两方面的因素构成,一方面是客体属性,即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功能属性;另一方面是主体需要,其需要是客观、合理的;两者相互依托,缺一不可。一部音乐作品,其价值取决于作品本身的内容属性和表现形式,即作为音乐艺术所具有的各种特征和听众对音乐艺术的欣赏需求之间的关系;并且赋予这种关系以实践的意义,才能使这部音乐作品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音乐的价值,顾名思义就是音乐这种艺术客体所给人带来的功用意义。但是音乐是艺术的艺术,它不能直接被概括为是对客观世界的直接反映;根据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推理,音乐这种艺术客体并不直接具有符号的所指意义,它是通过主体而使客体生成价值。如此看来,音乐这种艺术客体与音乐价值之间并不是直接相互作用的,音乐价值的实现则最终取决于音乐艺术是否具有满足主体需求的可能性及其程度。
音乐现象中的声音具有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功能属性。音乐价值的构成关键是:音乐现象中提供了哪些满足人需要的功能属性?音乐是这两种功能的结合,二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音乐的内容情感就是通过曼妙的节奏旋律而传递,而音乐的形式美反过来又更好地诠释与升华了音乐的意识内涵。对于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来说,都应是充实的内容和上乘的技巧的完美结合,音乐作品也不例外,它是音乐内容与音乐形式的矛盾统一体。音乐语言作为构成音乐形式的材料,与音乐形式共居一方;音乐题材作为表示内容的客观材料和外部载体,与音乐内容共居一方;中间一个环节是体裁,它具有双方的综合性质,其实质意义就是“形式与内容的纽带”。因为,体裁既表现为形式的特征——它是广义的形式,有其习惯性的音樂语言特征;同时它又表现为内容的特征——在具体生活风俗的历史发展中,总与某种题材、内容联系在一起。它的左边是工艺内容,右边是意识内容,体裁正好是从对形式的分析走向对内容的理解桥梁。可见,体裁对于一部成功的音乐作品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真善美是文艺批评的基本标准。“真”,是指艺术作品的真实性,即作品在多大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生活内容,这是衡量一部艺术作品价值最基本的方面。真实性对于文艺创作来说,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它不但关涉到思想的深刻性,而且取决于艺术家的人生态度和创作态度。“善”,是指作品的思想水平和道德观念,即看这部作品是引人向恶,还是引人向善,而对于善的判断,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善恶正误的辨别上,还要进一步对作品的思想深度做出分析评价。“美”,说明艺术鉴赏行为是一种审美活动,鉴赏对象的美丑当然要成为文艺批评的重要标准。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艺术作品中的美丑,不是指内容上的,而是强调形式上的美。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总能深刻地反映生活真实,具有强大的思想力量,同时又有高度的艺术性。
音乐作品在语义学信息与美学信息统一的基础上,还要讲究语境之美。音乐作品中的“小语境”就是指具体音响的上下结构;而音乐作品中的“大语境”则是指人类整体的历史、文化、社会等大的现实背景与实践活动。音乐与现实生活中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产生于人类的认知-反映活动中;音乐表达的关于人思想观念的性质,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利害关系中;音乐的形式美则产生于人类的审美-创造活动之中。这三种关系对应于艺术的真善美标准,基本构成了音乐的社会使用价值。
任何文艺创作对于艺术家来说,都是主客观相统一的过程。客观生活是艺术创作的现实基础,是艺术作品反映的对象。只有忠于生活,从生活实际出发,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即使艺术家的灵感,也无不是从生活的点滴细节中,索取源泉。但是往往对于同一组生活,同一种景象,不同的艺术创作者又会表现出不同的情感意义,这是由于在客体塑造中渗入了不同主体的意识。艺术家通过主体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体现在客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成为人的创造物和现实性。音乐的形式美就是艺术家主体才能、经验、劳动态度等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一首音乐由何种形式表现,不仅是创作者主体选择的结果,更是由作品本身所要反映的内容决定的。
在音乐中,大多数的作曲家都是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和谐的,但在作品的价值构成中,突出其中一个因素的事情时常发生。突出善,突出真,或者突出美,都是作曲家主观意识的选择和判断,反映了作曲家的价值取向。此外,演唱者、欣赏者的审美判断和价值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又为作品提供了生成意义的无限可能,但确实以作品所提供的可能性为前提。总之,作曲家和演唱者、欣赏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创作者要通过歌唱家的演唱来发挥其感染熏陶的教化功能,实现其社会价值;而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会与创作者产生共鸣,其反映情趣会再次激发创作者的创作意识。
不管主体是否意识到,任何系统的存在都是以目的性作为必要前提的。音乐之类的精神产品为什么存在?其合理性、目的性也只能在历史实践中加以考察。从物质方面看,物质生产之所以必要,是因为离开物质消费人就不能活;从精神方面看,人们为什么要去影响别人的思想精神呢?因为意识形态的内容总是与人们“意识到这种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种种矛盾相联系,也就是说大量的东西是与解决社会矛盾相联系的。这里存在着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共同之点,即都是为了掌握规律,以达到人类生存和幸福之目的的活动。
审美价值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社会价值,它与人的某种物质需求的满足不同,在审美体验上总是与现实生活中功利态度保持一定的距离;音乐以美的声音形态浓缩成生动可感的音乐形象,渗透到人的潜意识层,从而起到陶冶情操、淳化民风的作用。音乐的价值不仅应关注纯音乐形式的美,还应关注通过唤起广泛情感反映的认识与思考。音乐的审美价值永远是本质的、第一性的,其他的现实功能和价值只能是从属于它。音乐并不能直接通过音响运动向人们展示其他社会功能的具体内容,而是依靠审美主体对其想象和联想达到目的。
叔本华曾说:“音乐是这样一种伟大而又非常优美的艺术,它有力地影响了人的内在本性,就像一种宇宙语言那种完整而深刻地被人的内心所理解,它的独特甚至超越了感知世界本身。”音乐是艺术中的艺术,它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它的声音距离灵魂最近。
参考文献:
[1]吴中杰.文艺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3] 修海林,罗小平.音乐审美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联系的客观性 篇4
1
一个多世纪来, 新闻报道的体裁、方式变化很大, 客观性理念和报道方式受到很大的冲击, 因为许多西方学者都发现, 客观性理念指导下的新闻报道并不客观, 于是有些学者接着论证了新闻不可能客观、新闻不必客观等等观点。但是, 不管新闻客观性怎样受到怀疑, 作为新闻专业主义的理想或追求, 现在依然是人们评判新闻工作的一种原则, 因而被称为 “一个不会死的上帝” ( a god that won't die) 。现在的情形就如有是学者所说: “客观性尽管并不完美, 却是一个可行的 ‘规定原则’。客观性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新闻语汇和普遍模式。”作为一种理念, 客观性的目的是 “使有理性的读者更便于发现真相”。
当我们谈到新闻要 “客观”时, 是同时包含理念层面和技术层面的, “新闻客观性”的内涵应该是理念和技术的统一。当然, 在统领关系上, 客观首先是一种职业理念和行业规范, 而客观报道作为一种报道形式, 是这种理念和规范的具体体现。没有客观性的思想, 就没有客观报道方法。客观性作为一种新闻工作的原则, 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实践, 已经形成了相对公认的规范性认识。客观的报道形式非常重要, 客观报道的形式本身也应是客观性的本质表现;但是, 也有不少学者将真实性作为客观性理念的重要范畴, 而且列于前位。换句话说, 作为形式的客观报道与作为客观性理念之一的真实性要求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2
新闻真实: 新闻真实着重于 “新闻事件”和 “新闻报道”的关系上, “新闻真实”就是说, 两者具有某种 “同一性”。新闻客观性着重于 “新闻人”和 “新闻报道”的关系, 新闻客观性就是说两者具有 “同一性”。“新闻客观性”就是 “新闻人”保证自己不撒谎, 但是并不保证 “新闻事件”和 “新闻报道” 的关系上, 具有 “同一性”。
新闻的真实与客观是人们评判新闻工作的原则, 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想想和追求, 但实际操作中, 我们只能从相对意义上去衡量与要求, 绝对的真实与客观是不存在的, 就好像数列中的极限, 理论上极限值是存在的, 但我们永远只能无限接近那个数值, 却不可能得到那个数值。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尽管并不完美, 却是一个可行规定准则。
首先, 记者受认识上的局限, 不可能一下子看到事实的整体, 所能看到的往往是事实的一部分。其次, 记者受自身新闻判断与思想认识的影响, 对所获悉的客观事实必然有所取舍。再次, 记者受报道上的限制, 不可能事无巨细都作报道。还有文字本身在表义上的局限、记者驾驭文字的能力等等。所以记者难以将一个客观事实完整地复制出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李普曼在 《公众舆论》一书中指出: “即使是目击者也不可能原原本本地再现事件的全貌。因为经验似乎证明, 他本人会对事后减弱了的现场印象作些添枝加叶的处理, 实际上, 更常见的并不是他凭想象去描绘一个事件, 而是对它进行改编”, “绝大多数事实似乎都在某种程度上经过了有意加工”。
强调了新闻真实的相对性, 新闻报道是否因此就可以放弃对于事实真相的追求呢? 当然不应该。就新闻界而言, 报道客观事实只是记者的基本要求, 至于这个 “事实”是否为其真相, 端赖记者的认识、眼光与求实精神。也就是说, 记者在了解了事实的基础上, 在主观上还要尽求证核实的责任, 以去伪存真。当记者能秉持这样的理念, 将它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 方能使报道不断地去接近事实真相。当然, 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 记者只能尽其所能去接近事实的真相, 要求记者的报道 “完全真实”是不切实际的。
新闻客观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与规律, 新闻客观性是客观报道这一形式出现的内在原因。但新闻客观性这一理论范畴的出现却是与客观报道这一形式的出现分不开的。客观报道即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不偏不倚公正的报道新闻事实并不发表任何意见。
新闻客观性与客观报道有着本质区别。客观报道是一种形式, 新闻客观性是运用这种新闻形式进行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原则, 是新闻的本质于规律, 是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具体存在。
新闻的主观与客观是矛盾统一的关系, 即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新闻主观性与客观性分别是新闻主题与客体的特征。由新闻事实暗示出来的思想, 观点和意见, 只能说是新闻传播者的思想倾向而不能算作新闻主观性。
3
所谓客观真实, 就是客观世界确实存在过的事实。人类通过无穷尽时间和精力不断地探索真相, 可以不断地接近客观真实。
客观报道就是客观真实的体现, 而所谓 “客观报道”, 是指新闻报道要忠实于客观事实, 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地反映它和报道它, 切忌将对客观事物的观点和意见与其相混同。客观报道原则之所以能历经百余年, 至今依然被世界新闻界所认同和遵循, 除了它作为一种报道原则和报道形式的独特优势外, 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的那种新闻理念和职业精神。坚持客观报道原则就意味着, 新闻媒介及新闻从业者要坚守新闻传媒作为社会公共媒介的责任, 尊重公众的知情权, 尽可能客观公正的向他们提供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真实情况的事实信息。
真实性最简单的定义为, 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首先, 新闻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条件, 在事实和新闻之间, 是先有真实, 后有新闻,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 新闻只是对事实的报道。
事实真实是新闻真实的首要要求, 其含义有三: 第一, 该事实必须是真实发生或存在的, 有据可查、有证可验; 第二, 新闻要素必须是完全真实的, 即何人、何事、时间、地点、过程、直接原因、直接背景、直接后果、直接反馈、直接影响等必须确凿无误;第三, 新闻整体事实的真实与新闻细节的真实是统一无悖的。新闻报道与记者采写的最高境界是反映事实本质。在尚无法达到这一境界时, 至少要做到 “一般真实”, 即新闻必须是真正发生的、真实存在的事实或现象。不虚构、不夸大、不 “移花接木”、不 “张冠李戴”、不 “合理想象”是维护新闻 “一般真实”的最低要求。
4
新闻报道除了报道某一具体事件外, 相当多的时候还要对涉及某一事实的大量相关事实进行整体的综合、概括与分析。这个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 这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对新闻真实性所提出的要求。
4. 1 事实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而转移的客观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是指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 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实践活动。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 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事实作为物质存在的客观范畴, 无疑具有独立于人的精神而存在的特质, 能否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 体现在新闻报道中则取决于事实本身所具有的新闻价值以及发现、挖掘这种新闻价值的敏感度和辨识能力, 事实的存在是客观的, 能否被反映则是主观的, 事实的存在并不以人的主观愿望而更移。 “事实是客观事物已经发生过的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过程。”这个定义就明确了事实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规定性。任何事实都是客观的, 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主观事实。无论什么人, 无论他怎样判断, 事实就是事实。事实既不因人判断它不存在而消失, 也不因人对它加工改造作判断而改变其本来面目。事实一旦发生, 过程一旦结束, 它就不可更改和移易。正如曾轰动一时的 《纸做的包子》的虚假新闻报道, 从中可以看到两个事实: 包子是否为 “纸做的”, 真相一查便知, 事实本身并不因新闻报道而改变; 《纸做的包子》一经播出, 便为众人所瞩目, 后被证实为假新闻, 令人震惊和愤怒, 这一新闻事件本身也是事实。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第一、精神第二, 存在第一、意识第二的唯物观, 再次得以印证。事实作为客观存在, 不是任人捏搓的面团。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事实不仅是新闻报道的内容, 而且是检验新闻真实与否的唯一尺度。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事实是第一性的, 新闻是第二性的。
4. 2 事实的客观性制约着新闻的真实性
联系的客观性 篇5
经济评价的主观性:经济评价不仅仅是一个评价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一种决策过程。在项目的决策中评价主体或者评价结果的需求者难免根据自身的某种需要、选用一定的指标、模型和方法而作出或者对某些数据进行人为的添加和舍取的, 甚至臆测。故经济评价的过程表现出一定的主观性。
综上可知, 要得到准确的经济评价, 在控制评价方法和模型的同时, 关键的问题在于进行经济评价的过程, 在于评价主体或者说我们自身, 如何建立约束评价过程的机制。从外部建立约束机制, 还是从方法本身来建立约束机制, 笔者认为从外部来建立约束更具有操作性和现实意义, 因此保证过程的客观和独立性, 就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下面结合具体的房地产项目来探讨这个问题, 并提出协调主客观性的一些方法。
项目概况:本项目为重庆某某房地产公司开发的住宅项目, 项目用地居于重庆城市几何中心。总用地面积110713.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231056.50平方米, 7栋高层+花园洋房。定位为中高档建筑。总投资103066.59万元, 总建造成本4460.67元/平方米:见如花园洋房定价表格:
我们可以采用各个同类项目的价格对比来完成本项目的项目定价。除此之外, 本项目定价参考了五个不同的类似项目定价, 但在给各个项目分配权重的时候也出现了随意的现象, 为了保证结果具有科学性, 最后采用团体成员打分 (其实质专家打分法或德尔菲法) 来确定权重系数的, 这种方法具有科学和客观性, 多人的认识可能会趋近于市场的反应。因此, 为了协调主观性, 在涉及到类似需要主观决策的问题的时候尽量寻找科学的决策方法, 避免主观性, 专家打分法不失为一种好的避免个人主观性的方法。
再看经济评价中内部收益率的变化。本可研主要用作决策使用, 兼有融资的目的, 经过调整, 本项目最后税后内部收益率达32.70%。之前内部收益率仅为16.85%, 经过和业主多次沟通, 对方授意调整投资和收入, 导致现金流的变化, 最终得出内部收益率为32.70%。这确实有悖于实际情况, 当然,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 投资额业主是有信心控制, 鉴于房地产市场近期乐观的反应, 业主也有充分理由抱有较高的期望值。但是未来确实是变化的, 经济评价的很多数据我们可以通过多方调查考证取得, 但对于未来预期的把握是否正确, 没人敢保证。
因此, 经济评价总是随着主体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发展。经济评价的这一特点, 反映出其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但是经济评价包含以决定论为基础的预见, 经济评价一般都是自觉、有意识的评价, 包含着对一定价值关系可能后果的预见、推断。而这些预见、推断必然以一定的决定论意识为基础和前提, 即确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因果联系, 当然, 没有这种联系就不能进行经济评价。不管这是优点也好, 缺点也好, 它总归是经济评价认识过程中的事实。
对此, 关于如何协调经济评价中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问题, 应该注意一下几方面:
1、对于经济评价方法的选择, 保证科学。这是客观的前提, 要使方法适用于具体的项目。这是经济评价保证客观性的前提条件。
2、对于经济评价中数据的筛选、控制是协调主观性和客性的核心内容。涉及到筛选和控制主要是人的因素。评价的人即评价主题要有客观公正的意识, 约束人的机制建立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问题, 笔者认为目前可以加强于团体参与, 如上文中提到的专家打分法。这样也利于沟通与合作。除此之外, 也要强调人的经验的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3、做到了以上两点之后, 笔者认为不应再过分强调主客观性, 除非是拍脑袋似的出数字和做决策。因为在评价活动中, 总有主体的“我”在内, 因此它总是包含着主体的态度、选择、情感、意志等在内。而主体又是具体、历史及不断变化着的, 并且具有一定需要的, 经济评价则是把一定的或变化着的事实, 同不断发展着的主体和主体需要以及认识的客体-即评价的项目联系起来的认识。经济评价的这一特点, 反映出其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但是经济评价包含以决定论为基础的预见, 包含着对一定价值关系可能后果的预见、推断。而这些预见、推断必然以一定的决定论意识为基础和前提, 即确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因果联系, 当然, 没有这种联系就不能进行经济评价。有时候事物的发展又刚好需要这样的评价;如带有期望的房地产售价的上涨, 恰恰也可以在一方面促使实施者往这方面努力, 当然, 我们还是需要一个客观的评价的, 一个带有主观性的客观评价。因为不管这是优点也好, 缺点也好, 它总归是经济评价认识过程中的事实。
参考文献
[1]刘让同, 严灏同.主观评价及其主观性与客观性分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4.8.
[2]巫世峰.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国外建材科技.2006.
浅析法律的相对客观性 篇6
波斯纳从三个层次上认定了法律的客观性,一是法律本体论上的,即客观被理解为与外部实体相符;二是科学意义上的,即说某一发现是客观的是指,虽然调查者没有共同的意识形态或其他偏见,他们还是都肯定会对某一问题有一致的意见;三是交谈意义上的,即仅仅将其理解为合乎情理,而所谓合乎情理是不任性、不个人化和不政治化,就是既非完全的不确定,也不要求本体论意义上的或科学意义上的确定,而是只要有有说服力的解释,并总是伴随有这种解释,就可以修改答案。[1]
二、法律有无客观性?
而本文认为的客观性是指法律的确定性,有些类似于波斯纳认为的科学意义上的客观性。至于确定性该如何理解?什么确定算是确定?确定到何种程度?本文认为法律的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法律文本的确定性,即是否存在一套可以被保证的实在法,拥有形式上的、适用上的稳定性,不因适用者、遵守者的个性而易,是非个人化、非政治化的。二是法律方法的确定性,即有一套可以保证司法判决的客观、确定、非个人化的分析方法。比如法律推理和法律解释。在法律推理中,法律的客观性能否保证法律推理顺利进行,反过来法律推理能否促进法律的客观性,以及利用解释是否能保证法律的客观性,这些都是亟待讨论的问题。
(一)法律文本的确定性,我们主要考察自然法学派、历史法学派、实证法学派的主要观点
自然法学家认为,通过运用理性的力量,人们能够发现一个理想的社会制度,因此很自然,他们都力图系统的规划出自然法的各种规则和原则,并且将它们全部纳入一个法典体系中。但是,自然法学家想依靠一套“自然法原则”保证实在法,这种“自然法原则”是绝对正义和有效的,殊不知,这套“自然法原则”到现在也没有形成共识。虽然社会中存在着那么一些正义原则,但是也是不断变化的,很难说是“永恒的”。即使靠“自然法原则”制定了一套“包罗万象”的法典,但是由于事实的不确定性,法律只能满足一种形式上的确定性,即制定一套关于一般正义的规则,而不是应用于一切社会现实的,适合于所有个案的规则体系。而且制定法律也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社会价值观、人的需求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就很难保证法律还会满足新的历史阶段的需要。
历史法学派认为法律深深地植根于一个民族的历史中,而且其真正的源泉乃是普遍的信念、习惯和“民族的共同意识”。他们厌恶制定法,认为法律制度具有显著的民族性。他们认为法律制度源于一个民族的历史中,立法者是发现法律,而不是在制定法律,而且法律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因此可以看出历史法学派观点中的法律的客观性观点非常弱。由于历史法学派不承认制定法,所以走向了法律客观性的对立面。我们也不能认可这种观点,毕竟制定法不仅是对历史的发现、总结,而且还是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升华,其中包括立法者自己的目的和意图,所以说立法者确实是在制定法律。
而实证主义观点认为,凡是实际存在的法律就是法律,无视这种法律。决不能认为在法律上是正当的。可见实证法学家认为法律是客观的,是明确的,是能够被大家所理解的。而实证法学派到达的是法律客观性的极端,他们过分注重客观性,又往往忽视了其非客观性的一面。
美国大法官卡多佐曾经说过:“确定性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必须同进步的需求相协调,因而不能把先例原则看成是一种永恒且绝对不变的真理。”虽然他属于社会法学派中的较为激进的一支法律现实主义的代表,而且立足的是美国的现实,关注的是先例原则,但是仔细想想,他的话对我们讨论法律的客观性问题仍是带有某些启示性的。
(二)法律方法的确定性。本文主要讨论法律方法中的法律推理和法律解释
1. 法律推理。
法律推理主要包括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演绎推理要求有一个明确的前提,即通过法律的系统化、固定化、概念化来实现,这样就把人类复杂的价值问题凝结在了由系统化的概念和规范组成的具有逻辑自足性的体系之中。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正确形成前提。法律推理存在严重的缺点,它在前提错误的情况下通常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而且在面对概念模糊时常会无能为力。不能否认演绎推理往往“自身难保”,难免对法律客观性的保证、促进造成影响。而法律的另一主要推理方式类比推理本身就有损于法律的确定性,因为类推所依据的判断标准不能依其本身所提供,其明确性和可靠性程度都有限。
2. 法律解释。
德沃金认为,要拯救法律的客观性,法律解释是唯一的路径。但是法律解释能否担当此重任?法律解释是否是确定的、客观的呢?
法律解释何以可能?法律解释的标准可以有主观说即探究立法者原意,客观说即追求立法者目的,或者主客观相结合说。对我们现在来说,探究当时立法者原意几乎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简单,我们不是立法者,何以理解立法者立法之时所思所想。而关于追求立法者目的,我们想的立法者目的,不能不说已经掺杂了我们的“前理解”,我们何以知道我们认为应该的立法者目的不是当时立法者认为应当摒弃的?所以,从忠于法律的角度来看,法律解释几乎不可能。我们不禁要问,法律解释的目的是什么?有没有必要为了解释法律而违背原来的制定法?我们要尊重的是法律还是立法者?也许对于法律至上者来说,问题的提出本来就是个错误。法律解释的目的是寻求法律的目的,本文认为这不同于立法者的目的,法律的目的包括立法者的目的,最重要的它还包括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已被人们接受的正义观念。立法者的目的可以是主观的、矛盾的甚至是恶的,但正义观念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却是客观的。但不能否认有些正义观念会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所改变。这就又出现一个问题,是遵循立法当时的正义观念还是遵循法律适用时的正义观念?法律适用有一个原则,既解决问题。适用时的正义观念毕竟和现实社会联系更紧密一些,能使人们更容易接受,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法律解释的最终目的是让法官更明晰地适用法律,以达到实质公平。那么法律的客观性何在?对于我们来说,法律至上至少包含了法律的确定性、客观性及法律文本的至上性,而法律解释是否违背这些值得我们探讨。这就要看法律解释后的结果与法律的客观性在解释者心目中孰轻孰重的问题了。
以上的说明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法律不是客观的,但这样说未免又太绝对。也有很多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受住了时间和变化了的正义观念的检验延续了下来。正如卡尔拉伦茨所说:“法律研究的客体虽然具有短暂性,但其所拟解决的问题却经常———稍微改变其形态———一再出现,因此法这个事物的确有一些固有问题存在。”[2]所以可以说法律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这个“一定程度上”的客观性依赖于语言发展过程一定程度的稳定性、正义观念发展过程一定程度的稳定性、规则所处体系发展过程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及整个社会、法秩序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如果上述稳定性可以被保证,法律还是可以呈现一定确定性的。
参考文献
[1][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试论音乐价值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篇7
“价值”概念是从人对是否满足其需要的外界物及相互关系中产生的。价值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的客体的功能与主体的合理需要相符, 这就是说主体的价值判断。个人的价值观所持的价值标准是相对的, 只能由社会实践来检验, 尽管社会实践也有相对性, 但是, 迄今为止, 历史中社会实践活动还是我们逐步接近绝对真理的唯一途径。
在音乐美学的研究中, 波兰美学家卓菲娅·丽莎的《音乐美学新稿》“论音乐价值”, 我国学者王次火召的《价值论的音乐美学》都对“音乐价值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有所论述。音乐价值的构成关键是音乐现象中提供了哪些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功能属性。音乐现象中的声音具有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功能属性。音乐是两种功能的结合, 二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音乐的意识内容就是通过音乐的形式美而存在的。它们分别提供“语义学信息”和“美学信息”, 前者是作品表达了什么语义学意义, 后者则是表达得美与不美。从二者的关系来说, 二者互相成反比。虽然, 审美活动不具有狭义的、物质的、社会的功利性, 但并不排除广义的、对人有益的社会功利性。这一认识, 与把音乐声音的自然属性和功能属性截然分离的观点完全不同。
1 音乐价值的客观性
既然要探讨音乐价值的客观性, 那么首先要确定音乐价值的客体。价值的客体则是价值关系中具有能满足价值主体生存与发展需要的事物, 它可以是外界物, 也可以是人及其精神产品。音乐的价值客体应包括一、二、三度创作的成品。在此要不要把包含非音乐因素的音乐作品排除在外?是仅以绝对音乐为出发点, 还是包括已载入音乐史与写在音乐教科书中的各种类型的音乐?无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 还是从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角度来看, 都不适宜把音乐价值客体的范围限制在绝对音乐中。
先从音乐的发展史来看, 先是声乐为主、器乐为辅的阶段, 接着交响乐代表了绝对音乐兴起, 以及现代社会中的多元化音乐的发展。在这里笔者想解释一什么是“绝对音乐”, 它是由作曲家自主创作的, 与人民的社会生活关系不大, 只是单纯的一种纯美的音乐。当然这种“绝对音乐”最能体现音乐特殊性, 是最纯粹的音乐。但是, 音乐美若仅以绝对音乐为全部内涵, 则是违反音乐发展的历史规律的。丽莎指出:“从整个音乐艺术的历史发展来看, 我们必须承认, 音乐在几乎每一个发展阶段, 都以不同的方式与途径力图超越其特殊性所造成的局限。所以, 一方面我们有权力在器乐的基础上来判断音乐的特殊性, 而另一方面也必须强调, 音乐总是倾向于通过与那些能使内容具体化的其他艺术之间的结合来补偿自己在反映现实上缺乏具体性的特点。音乐趋向与其他艺术的结合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其表现能力, 丰富音乐美的价值体系。若音乐美排除了绝对音乐外的其他音乐体裁, 那么音乐的历史岂不是要改写, 许多非绝对音乐的作曲家则与音乐无缘了。
再从实践的角度来看, 歌曲、标题音乐与人民的社会生活关系最密切, 在群众音乐生活中影响最广泛。无视这些音乐体裁在现实中的作用, 只考虑绝对音乐的纯粹功能, 就会割断音乐与人民, 与社会的联系, 终因缺乏社会基础而枯竭。况且, 在交响乐、室内乐等绝对音乐获得高度发展的当代, 其他的非绝对音乐并没有被取代, 也没有日趋凋零。当今世界倾向多元化的发展与选择, 音乐也应满足人民多层次的需求。在任何领域都切忌大一统。既不能形成样板戏的大一统, 也不能形成绝对音乐的大一统。如果含有非音乐因素的歌曲不算音乐, 那么, 在音乐刊物上连篇累牍地讨论流行音乐的问题不是太多余了吗?
2 音乐价值的主观性
所谓“有价值”就是对于主体有价值, 而主体是从个人的价值观来看待价值的, 价值观是对客观存在的一种主观反映。主观的, 也就是说, 只是对观察者才存在的。音乐价值的主观性在于它的音乐审美价值, 音乐情态美的审美功能在于它能对人类情感交流、体验、宣泄、调节等需要的满足, 使人们在音乐情态中找到自己与人类世代流淌的情态之流的连结点、交汇点、融合点。并在移情、交流、共鸣的过程中让人类美好的情态流入自己的心灵, 使之更纯净、更高尚。
首先, 音乐之情态可使人们的内心世界互相沟通。在共鸣中个体的心灵与整个人类的心灵交融共振。音乐的情感之流, 冲破了人们与外在世界隔离的堤防, 使一颗颗孤寂的心汇聚在广阔的情态海洋中得到充实与慰藉。
其次, 无比丰富的音乐情态让审美主体在欣赏中获得各种体验, 使自己的情感世界更有内涵、更有张力、更有深度。音乐激活的审美情感的无功利的自由形式运动, 使欣赏者的身心处于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 从而获得快乐与丰富的感悟。同时, 欣赏者在作品展现的立美主体的感情世界中与创造者的灵魂对白, 心灵亦会感到更充实。比如, 一位参加过卫国战争的前苏联军官不仅在贝多芬的《哀格蒙特序曲》中听到了他在艰苦战争岁月中的体验, 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胜利的欢乐, 还从中体会到人类的爱心, 以及对自由的向往。正如玛克斯·德索所讲的:“在听音乐时, 我们的内心倾向———记忆、思想、情感、联想———呈现出某种微妙的特质, 这种特质在我们欣赏其它艺术品时是不存在的。它们势不可挡地被软化吸收到音乐中来……音乐就象圣灵降临时圣灵的疾风一样裹挟着我们, 使我们能用陌生的语言讲话。”
当然音乐价值具有它的取向问题, 比如说欧洲古典乐派重理性、重善;浪漫乐派重感情、重真;印象派重创造、重形式;某些现代派音乐扬弃形式美, 重哲学、重观念、重善;某些又返璞归真。中国同样存在重善、重真和重美的作品和作曲家。音乐充分展示了人类各个时代、各个区域、各个民族的审美理想、审美需求、审美趣味, 反映了人们的价值目标的追求。它既是历史积淀的审美意识在不同时期、民族的立美主体创造中的表现, 又是立美主体按照音乐美的内在规律与主体的价值尺度进行的创造。它显示了立美主体本质力量的自由实现, 又以有组织、有选择的声音动态把主体的立美创造固定下来, 使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的双向活动在美的规律中达到统一、和谐。因此, 这种音乐是合目的性的、合规律性的, 既符合主体价值需求、审美创造的目的, 又符合音乐本体内在的自组织运动的目的。既符合主体按照美的法则创造的规律, 亦符合音乐有序发展的内在尺度。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 音乐美学的价值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在迅速提高。我们应充分重视和发挥音乐美学的社会作用和审美作用, 为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做出有益贡献。
摘要:音乐价值属于音乐美学的范畴。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学科。音乐现象中的声音具有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功能属性。音乐是两种功能的结合, 二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音乐的意识内容就是通过音乐的形式美而存在的。音乐是合目的性的、合规律性的, 既符合主体价值需求、审美创造的, 又符合音乐本体内在自组织运动的目的, 既符合主体按照美的法则创造的规律, 亦符合音乐有序发展的内在尺度。
关键词:音乐价值,客观性,主观性
参考文献
[1]王次火召.音乐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把握 篇8
一、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现状
(一) 电视民生新闻的特点
从2002年电视民生新闻出现开始, 它便成为一种潮流而迅速流行开来, 所涉及的报道内容包括教育、劳动、环境、就业、社保等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 使新闻报道真正做到了贴近生活、贴近百姓, 其报道的内容、立场及方式等, 无不体现了以民生为本的主张, 受到广大百姓的欢迎。
(二) 电视民生新闻采访存在的客观性缺失问题
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 在吸引百姓关注、为电视台争取收视率的同时, 也给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带来了挑战, 在目前的电视民生新闻中, 新闻的客观性上存在着极大的漏洞。
首先, 新闻的真实性不够。新闻的客观程度决定了新闻内容及报道是否真实, 而新闻的真实性也反映了报道是否客观。在民生节目中, 采访的对象主要是普通百姓, 由于知识、见识等方面的短缺, 他们在对一些问题的叙述和理解上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再加上各自的喜好不同、对人对事存在偏见, 在接受采访时所做的叙述难免会与真实情况存在差距。其次, 新闻语言有失客观。在民生新闻报道中时常会出现主持人评论这一环节, 如针对新闻事实, 主持人站在百姓的立场上对事情进行批判或赞扬, 在给节目收场的同时, 也给观众一种明确的态度, 这体现了对新闻客观性的无视。新闻的作用就是报道事实, 在让百姓了解相关情况的同时, 得出自己对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民生新闻中夹杂的一些评论, 使得新闻报道在传递事实的同时也传递了观点, 影响了大众的舆论, 这本应是新闻评论的工作, 不应掺杂进新闻报道中。再次, 记者的报道语言也对客观性构成一定的影响。在民生新闻采访中, 记者为了与百姓进行有效沟通, 有时不得不用一些有违客观性迎合他们情绪的形容词, 而过度或夸张使用形容词是新闻采访中保持客观性的禁忌。此外, 一些不明确的, 如最近、差不多等词汇的使用, 也导致新闻要素含糊不清, 影响了新闻采访的客观性。
二、把握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
新闻采访要保持客观性, 民生新闻也不例外, 要在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中做到客观公正, 新闻工作者就要先从自身做起。
1.树立客观性意识, 加强自律
新闻工作者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新闻报道的原则, 将新闻客观性贯彻到新闻采访和报道的各个方面。在采访时要保持客观, 不能诱导被采访者说出不符合新闻事实却能达到一定新闻效果的话, 不能为了抓住观众的眼光而对新闻进行不真实的报道, 更不能用偏激性的语言达到哗众取宠的目的, 这会在无意中误导受众对事件的看法。
2.注重社会效益
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新闻工作上最大的区别是, 我们的新闻事业是我党工作的内容之一, 因此在我国, 新闻采访报道更加注重社会效益, 尤其是民生新闻, 面对百姓在经济、生活和人际关系之间产生的越来越多的问题, 民生新闻要起到为大众提供全面了解事实、了解生活的渠道, 引导大众采取合理的方式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因此, 新闻工作者要秉持客观性原则, 客观报道新闻事实, 做到不偏不倚。
3.提高自身的新闻工作能力
在电视民生新闻报道中, 所涉及到的大多是家庭、邻里或社区里发生的生活琐事, 牵扯到的人和事往往头绪乱、是非多, 且各执一词, 很难分清谁是谁非, 这时就需要记者靠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摆正态度、头脑冷静, 对客观事实进行分析, 对从采访对象处得到的信息进行甄别, 去伪存真, 对事实做出全面、合乎情理的整理, 才能使报道更具说服力、更符合客观性。
结语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而要达到这个要求, 就须保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这是新闻工作者矢志不渝的信念。新闻报道的目的和意义是向大众提供新闻事实、反映不同的声音, 为大众建立起了解世界的桥梁, 新闻工作者既要努力达到这个目标, 又不能超越了这个界限, 对大众舆论施加压力, 在民生新闻采访中, 更应如此。
参考文献
[1]叶平.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客观性——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为例[J].业务探索, 2009 (4)
[2]季凯.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客观性——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为例[J].新闻与出版, 2012 (7)
对新闻客观性的辩证分析 篇9
一、新闻能客观
1. 可知论为新闻客观性提供哲学基础。
对一个事物进行研究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切入点, 尤其是理论视角的确定, 一个好的视角能让研究少走许多弯路, 一个错误的视角甚至能让研究步入歧途。以往我们对于新闻客观性的研究出现比较混乱的局面, 与研究视角多少有点关系。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基本的理论视角, 同时在其基础上以新闻为背景作了一些延伸, 以此来论证新闻客观性的诸多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在于人具有自觉能动性, 而自觉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就在于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并且认为人们在尊重事物发展规律和客观实际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 人的认识是可以不断深化、发展和向前推移的, 即这个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首先, 新闻客观具有过程性。我们所说的新闻能做到客观, 这里的“客观”是一个需要辩证分析的概念。一个人在遇到一个新事物时, 关于它的认识必须构建在已有的认识资源储备之上。当然, 这里所说的“认识资源储备”既有物质的, 也有非物质的。比如, 我们在发现一种新的植物时, 我们关于它的一系列的认识可以通过与其他相似的具体植物的比较中建立, 同时也可以构建于现有植物学知识之上。同样的道理, 对于一个新发生的事件, 记者对它的认识不可避免地构建在他已有的认识资源储备之上。对于调用储备中具体事物进行的比较是较为直观的, 但是如果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 就不得不调用他的非物质储备了, 这就包括故有的知识构成、经验积累、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等。而记者调用这些非物质认识储备, 就一定程度上冒着“触犯客观”的危险了。也许起初他会不可避免地在认识和报道事件上不同程度地调用着这些非物质的认识储备, 并且认为这样已经客观, 但是随着对事件认识的逐步全面和深入, 发现以往在自己认识储备基础上构建的对事件的认识与事件本来面貌有出入时, 往往能够通过重新调整对事件的认识, 进而逐步做到新闻的客观。同时, 这也一定程度上补充和修正了他原有的认识资源储备, 又对下一次建立客观认识提供了基础。就以外国媒体关于我国的新闻报道为例,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对外的信息公开有限, 加之冷战思维下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等原因, 在外国媒体的认识资源储备中, 中国往往与“落后”“闭塞”“专制”“不讲人权”等概念联系在一起, 所以在这样的认识资源储备基础上构建的中国报道是不可能客观的, 所以在外媒中如有很大影响力的《纽约时报》对中国的负面报道居多。[3]但是在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中, 一方面中国准许国外媒体采访报道, 另一方面中国方面也做到了高度的信息公开, 所以在这一阶段的西方媒体中对中国的负面报道明显减少, 因而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也更为客观。[4]
其次, 新闻客观性具有自我验证性。世界上发生的新闻是实实在在的, 记者在已有的认识资源储备上逐步地构建关于它的客观认识并将其报道给公众。因为新闻传播是一种特殊的传播, 它是一种广泛而又公开的大众传播, 因而新闻一旦传播开来, 就等于学生将答卷上交老师批改———这里老师就是受众, 而标准答案就是客观事实。所以, 倘若记者的报道有失客观, 那么“答卷”是不能得到“老师”认可的, 因而他就必须进行修改。也就是说, 记者的报道会受到客观事实与受众的双重监督, 因而, 一篇新闻报道自它公开发表的那一刻起, 它就在事实与受众的监督下进行着自我验证, 而这种自我验证也会使新闻趋于客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出了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认识是需要过程的。相较于18世纪占相当地位的“不可知论”对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影响, 认识论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协调了人类主观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使得人的主动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种观念见之于新闻领域, 就表现出记者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自己通过努力是可以认识客观世界的, 并且通过客观的表达方式, 可以向受众传达客观的新闻。而他们通常认为的实现新闻客观的重要方法就是将事实与意见相分离。因而, 19世纪中叶以后“可知论”的流行“无形中使得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念发生了变化, 19世纪的新闻工作者确立了一种理念———可以把外部事物比较全面地报道出来。”[1]102
2. 现代传播技术为新闻客观性提供物质条件。
可知论揭示了新闻客观性成立的理论基础, 告诉新闻从业者和广大受众新闻是能够客观的, 但是新闻总是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如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因此, 新闻的客观性既需要新闻事实的真实、客观, 同时也需要记者新闻表达的客观。如果新闻基本事实是客观的, 但由于记者的新闻表现手法不当, 原本一条比较好的客观报道的客观性表现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甚至受众会怀疑其客观性。而这些新闻表现形式又是建立在各种传播技术之上的, 所以现代传播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为新闻客观性提供了物质条件。学者席勒 (Schiller) 就技术与新闻客观性的关系, 他觉得“另有一个根源可觅:19世纪后半叶那种对现实精确、准确并能被广泛辨认的照相式复制理念, 影响了后来的新闻客观性”[5]。在我国, 李大钊于1922年在北大记者同志会上的一个演说上将新闻定义为“现在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 这当中的“写真”一词就是指“照相”, 其关于当时照相技术与新闻客观性之间的认识可见一斑。当然, 对于技术与新闻客观性的重要意义不可过于夸大, 使用技术的最终效果还是由其使用者来决定, 所以传播技术可被使用者用来取得客观效果, 也可以被用来实现其他企图, 关于传播技术对新闻客观性的负面影响在下文将有所叙述。
3. 现代普遍的职业理念为新闻客观性提供思想条件。
关于新闻客观性的理念最早追溯到18世纪的英国, 1702年英国第一家日报《每日新闻》创办人马利特 (E.Mallet) 在告白中写道:“本报创办之目的, 在于迅速、正确而公正地报道国外新闻, 不加评论, 而且相信读者的智慧, 对刊载消息的确切含义, 一定有正确的判断。”[1]103这一告白中虽没有直接出现“新闻客观性”的字眼, 但含义与新闻客观性应该算是很接近了。传媒把客观性作为一种理念明确地提出则是19世纪的事情了, 1900年美联社以“社训”的形式提出“报道事实, 而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国际新闻道德信条》草案第一条就规定:“报业及其他所有新闻媒介的工作人员, 应尽一切努力, 确保公众所接受的消息绝对正确。他们应当尽可能查证所有的消息内容, 不应任意曲解事实, 也不应故意删除任何重要的事实。”国际新闻记者联合会1954年通过的《记者行为原则宣言》第三条也写道:“新闻记者仅报道知识来源的事实。不删除重要新闻, 不造假资料。”[6]在我国, 1991年全国记协制定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五条也规定:“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当然, 以上只是选取一些典型的事例加以介绍, 实际上, 现在世界各国的媒介普遍地将“客观性”作为自己的职业要求加以标榜, 这些媒介内部各种各样的规章和工作准则都对新闻客观性或多或少有所体现。
4. 受众的要求与监督是促进新闻客观性的前进。
提起新闻客观性, 其出现最为直接的推动力应该是广大的受众了。19世纪初期, 正是美国政党报刊大行其道的时候, 各政党间通过报纸互相谩骂, 甚至凭空捏造事实互相攻击, 所以这段时期被美国新闻界公认为是“政党报纸的黑暗时期”。正是这段“黑暗时期”使得报纸的公信力丧失殆尽, 受众十分反感这些充斥着恶毒骂语与虚假谎言的政党报纸, 急需一种立于政党之外的报纸, 而这种报纸的报道风格定然是需要“客观”的。于是, 19世纪30年代, 一批批大众化报纸在美国纷纷涌现, 而这些大众化报纸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开始摆脱政治的控制, 独立于政党之外。这些以盈利为目的的大众化报纸必须赢得广大的报刊消费者———受众。“其发展逻辑是, 要盈利必须大量发行, 而要大量发行, 报纸的言论又必须超越党派, 在保持中立的状态下赢得最广泛的读者, 由此客观报道应运而生。”[7]大众化报纸如此, 以各个不同报纸为消费对象的通讯社则更需要这样, 因为不同的报纸, 其所持的政治立场、价值取向是各不相同的, 通讯社在支持某一立场, 获得相同立场报纸支持的同时必然会导致与其观点相异者的抵制, 这对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商业通讯社来说无疑是愚蠢的, 于是在保持中立的状态下, 客观、中立、平衡的报道方式成了通讯社的必然选择。
此外, 受众也对种种有失客观性的新闻报道大加鞭挞与排挤。西方国家的人们对新闻自由是十分重视的, 新闻自由从最初的出版自由、言论自由发展到现在, 已经成为一个内涵丰富, 又被人们普遍珍视的自由权利, 这其中就包括“知的权利” (the right to know) , 即“知情权”“知晓权”[8]。应该说, 在民主社会, 公民有权依法闻知政府及公务员的行政行为信息的权利。而公民的知情权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新闻媒介的。由此看来, 受托于受众的新闻媒介如果传播的信息不是客观的, 受众的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 甚至被媒介捆绑被迫接受媒介的观点和立场, 这样势必会引起受众的反感与谴责, 是商业媒介自毁之道。因而, 无形中媒介会被置于受众的监督之中, 新闻是否客观, 最终还是受众说了算。
二、新闻难客观
1. 新闻客观性与倾向性的博弈。
首先, 一个人, 只要他具备思维的能力, 他就是一个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体:他的身体构成是客观的, 他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是客观的, 可同时他又是意识的产生载体。另外,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毫无疑问, 我们的新闻活动当然属于人类实践的一种。而实践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是主观联系客观、主观见之于客观。由此看来, 既然人类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 那么新闻记者也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既然实践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 那么新闻实践也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这是否与我们前面说到的记者能做到新闻客观相矛盾呢?其实不矛盾。我们在谈到人的主观性与客观性时, 往往混淆了一组关系, 那就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我们承认一系列主观因素在我们认识客观事物时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但是有些事实本身就无所谓构成主观评判要素或曰主观批判要素不构成主要矛盾, 如地球在自转、某年某月某日会有流星雨等等, 这些信息, 记者是很容易做到客观报道的。此外, 如果某种价值观念已被全人类普遍接受, 并深入到全人类的意识之中, 记者在报道新闻时会出自本能地调用这种认识资源储备来构建, 我们不应该指责他的新闻报道不客观, 甚至我们根本就意识不到要去指责。这里花这么大的篇幅在阐述新闻能做到客观, 足以说明新闻作为一种人类认识实践活动的产物实现其客观性的难度。
另外, 我们前面提到世界是可知的, 但有几个条件: (1) 尊重事物发展规律; (2) 符合客观条件; (3) 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也就是说, 人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时候还要受客观规律、客观条件以及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等诸多因素制约, 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 人的认识才可以不断深化、发展和向前推移。这样说来,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 如果想较为成功地认识并向公众客观报道一个新闻事件, 他就必须遵循与该事件相关的一系列客观规律, 借助必要的新闻认识工具和记录工具, 同时发挥极大的个人努力, 以期采集到最全面的原始信息, 然后在其基础上采用最为公正、平衡、使意见与事件相分离的手法, 来做到最大限度的客观。
2. 新闻客观性实践的挑战。
首先, 从社会历史文化传统方面看, 记者本身是一个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集合体, 他们“对待事物的客观性态度实际上已被他们身处其中的传统先验地构造好了”。当他们在要求自己客观地认识事物以求获得“属于人类的绝对多数主观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时, 他们也许会有意识地告诉自己减少主观因素的参与, 但是“传统赋予他的文化价值观, 这是他没有意识到的深层次意识, 它不是客观的, 而是作为类的整体的主观而赋予个体的主观性”[2]。正如保罗·法伊尔阿本德所说的那样, “与某些价值判断相联系的表面上的客观性产生于这样一个事实, 即使用了一种特殊的传统却没有认识到它:感觉不到的主观性并不等于证明了‘客观性’, 而是证明了疏忽”[2]。其实他们都说明了一个问题:记者是无法超越从他出生那刻起就天然作用于其身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而这种历史文化传统,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语言, 它不仅影响着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更直接关系到他关于世界认识的表述, 而这表述又与新闻报道的客观与否密切关联。
其次, 从新闻媒介的商业运作来看, 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媒介, 不管何时, 利益最大化这个总方针是不变的。媒介的商业化运作, 就其本身来说, 是一把双刃剑。但不可否认, 媒介的商业化运作对新闻客观性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新闻界一直强调新闻客观性, 却常常在实践中轻而易举地扭曲客观性原则。如果说造成这种扭曲的浅层原因是记者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不足, 那么从媒体功能的角度看, 其深层原因则是组织化的需要, 即媒体生存的需要。”[9]从宏观上说, 现在整个世界传媒业的竞争都十分激烈, 本地各媒介间、各地区媒介间、各国媒介间都存在着严酷的竞争。而现今的传媒基于传播技术的普及化、同质化, 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内容同质化现象。也就是说, 以往基于传播技术和设备上的时效性优势、独家性优势渐渐缩小, 于是媒介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争夺更多的受众, 为了追求时效, 往往在“唯速主义”的牵引下, 难对新闻事件作深入全面的采访, 一方面内容的不全面导致新闻有失客观, 另一方面过多的主观臆断因素也使客观性缺乏保障。在追求独家报道方面, 由于过于追求独一无二, 往往认识的视角也会过于边缘化, 甚至偏离客观事实, 求新求异有时会流于断章取义或牵强附会, 这断然谈不上客观, 也是对受众的误导, 是不负责任的。从微观上说, 作为具体媒介的从业人员, 尤其是记者, 在媒介商业化运作的模式下, 多劳多得, 稿件数量决定了取得的报酬多寡, 也成为绩效评估的重要参考, 所以在记者生存压力的迫使下, 为了追求用稿量, 往往会使用一些“新异”“轰动”等手法去吸引编辑, 而这些“新异”“轰动”的新闻又是新闻不客观的高发区。
再次, 从新闻职业道德来看, 自18世纪以来, 新闻客观性就已悄悄进入新闻职业要求之中, 随着大众化商业报纸的兴起, 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制约下, 新闻客观性渐渐被新闻从业者广泛接受, 并构成他们职业道德准则的重要方面, 但是不可否认, 具体到每个新闻从业人员, 他们出自种种不同的利益考虑, 往往在践行新闻客观性时就明显表现出了不足, 比如上面说到的记者为追求发稿量而采取的有违新闻客观性的做法。当然, 这只是从记者自身经济利益的角度思考, 现实的原因是很多很复杂的, 诸如政治原因、经济原因、宗教信仰原因、社会关系原因、文化传统原因等, 而这些因素大部分情况下并非单独作用, 而是呈现出多种因素综合交替式的影响, 这也说明了人们在处理新闻客观性问题时的难度之大。
最后, 从新闻传播技术手段上看, 前面我们在分析新闻能够做到客观时说了, 现代新闻传播技术手段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和技术保障, 可是物为人用, 其性在人。如果先进的技术手段被有意要歪曲新闻报道者使用则又成了新闻客观性实现的“拦路虎”。例如, 现在先进的图像处理软件可以十分微妙地任意改造甚至凭空“创造”新闻图片, 各种先进的摄影摄像设备及其编辑软件亦同样实现了修改和“再创造”的功能, 这不能不算是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的重大隐患。
三、结语
以上我们从多方面对新闻客观性进行了分析:既从哲学、现代传播技术、现代媒介职业理念以及受众的要求与监督等几个方面对新闻是否能客观做了正面回答, 同时又从这些方面看到了新闻客观性在操作上常常遇到的阻碍和挑战。通过辩证地看待新闻客观性, 既认识到新闻客观性是新闻从业者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职业追求, 又承认新闻客观性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这样我们的新闻从业者才更有信心、更有义务去追求新闻的客观, 同时也能更理性地正视这些常遇到的困难并努力克服, 而不至于限于对新闻客观性的极端失望而无视新闻客观性的存在, 或是限于对新闻客观性的盲目乐观而忽略新闻客观性遭遇的挑战。“新闻客观性原则之于新闻工作者就是这样一种信仰, 我们不必纠结于在新闻实践中究竟把客观性践行到了什么程度, 也不必纠结于新闻客观性是否真的可以完全做到, 最重要的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把客观性原则当作一种信仰, 铭记于心。”[10]
摘要:本文从哲学、现代传播技术、现代媒介职业理念以及受众的要求与监督等几个方面对新闻客观性作了辩证分析, 认识到新闻客观性是新闻从业者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职业追求, 又承认新闻客观性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新闻从业者在追求客观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阻碍和挑战。本文认为只有辩证地看待新闻客观性, 新闻从业者才更有信心、更有义务去追求新闻的客观, 同时也能更理性地正视那些常遇到的困难并努力克服。
关键词:客观性,新闻客观性,辩证分析
参考文献
[1]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2]劭志择.新闻客观性原则:态度和方法的悖谬[J].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7 (1) .
[3]潘志高.《纽约时报》上的中国形象:政治、历史及文化成因[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3.
[4]陈力丹.信息公开:从危机应对到常态现象[J].新闻与写作, 2008 (12) .
[5]黄旦, 孙藜.新闻客观性三题[J].新闻大学, 2005 (夏) .
[6]陈桂兰.新闻职业道德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7:245-251.
[7]单波.重建新闻客观性原理[J].现代传播, 1999 (1) .
[8]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8:186-188.
[9]陈英程.新闻客观性原则的扭曲及原因[J].新闻爱好者, 2011 (6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