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客观真理的作文

2024-10-25

追求客观真理的作文(共8篇)

追求客观真理的作文 篇1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真理,即使真理被埋藏在深渊。

我向来都是笑着说:“美丽的风景向来都呈现在风雨之后。”

片片桃花雨后娇。就是最现实最有力的描述。

其实真理,尤如风景。只有领会它的人,才会欣赏到这世间最美丽的风景。

春天的季节已经到来,冬日的寒流已渐远走。真理也尤如走过了世间的冬天,终于在明媚的暖阳下呈现出春的风景。而且流光溢彩。

有人说,真理与黑暗常是对立的方面。

是的,一点不假。往往在真理即将到来的时候,四处都布满了黑暗。

真理其实都得在驱散了黑暗才会大放光芒。始终,黑暗无法掩埋真理。

冬日的夜,漫漫悠长。真理,在到来之前,往往如晨曦前的夜一样漆黑,是伸手不见五指。在大放光芒之前,常是被可怕的黑暗阴森笼罩。其实,那是黑暗对真理最后的威胁。最终,真理会战胜黑暗。让天下大白。

真理往往很简单。从处理事情来说,公平合理的原则就是真理。从享受待遇来说,公平合理的标准就是真理。所以在当今时下,公平合理就是真理。

往往人们在为公平合理的真理奋勇顽强的抗挣过程中,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真理,实在来之不易。追求真理的过程,实属艰难。

现实中,有不少的人,明知道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但只好见风使舵随大流,故意混消是非。稍有激进者,也只是静观其变,慢慢等待真理的一方占上上风浮出面来。唯有对真理激烈崇拜、忘身舍我的人,才会不懈的追求真理,这部分人,往往成了真理迎得胜利的牺牲品。

真理与黑暗的较量,往往是生与死的较量。真正为真理勇于奋斗的人,大多都最后被真理的光芒照射的是身躯。

追求真理,常是死里来死里去。因为真理,常是被现实中的阴霾势力罩着。真理的出现,意味着阴霾腐朽势力的灭亡。

其实真理与阴暗仅一念之间,完全可以和谐的过度转变。但因为欲望的贪婪,阴暗始终想处于主流,为了自己一方的私利,而使世间的真理无法和平到来。

真正的事实,最终真理还是战胜了黑暗。其实和平的让真理到来,这世界没有破坏,只有不断的进步、发展。

让我们所有的人都将观念转变,和平的迎接真理的到来吧。全世界的人,因为都分得清什么是真理,什么是阴暗,最终都会选择追求真理。

追求客观真理的作文 篇2

对于生命的意义, 相信人人都有自己的见解。臧克家在《有的人》一诗中写道: “有的人死了, 但他还活着, 有的人活着, 但他已经死了。”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说: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就连最淳朴无华的老农也对生命之意义津津乐道一番, 一小孩这样问他爷爷: “爷爷, 你怕不怕死?”爷爷说: “不怕”。“为什么呢?”爷爷说: “因为人活着就像树一样, 树老了总是要枯萎的。这是自然的呀”。小孩接着问: “那你觉得你这辈子最大意义是什么?”老人回答, “不懂! 没想过。”小孩似乎一脸的茫然和好奇, 又问: “爷爷, 那让你这辈子最高兴的事是什么呢?”“最高兴呀! 我看着你们下一代长大、成人, 比我们好, 我心里自然就高兴啊。”由此可见, 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生命的长短, 也不在于生命之中你获得了多少, 而在于有生之年你有没有实现其自身价值, 而每个人毕生所追求的价值, 实质上就是他理想中的真、善、美的境界, 获求真理, 从而实现人的真正自由。

一、认识自己

恩斯特·卡西尔在其《人论》第一章开篇写到: “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蒙田曾经也认为: “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可见, 认识自我乃是我们人生最基本的职责。继而, 卡西尔认为“为了欢享真正的自由, 我们必须努力打破把我们与外部世界联结起来的锁链”, 以此来证明人类自我认识的危机就在于人们固守“主客体二分”的认识方式。因此, 我们应以“主客体合一”的认识方式来对事物进行完整性的认识, 通过了解人的生活和行为, 进而认识自我。以基督教的观点, 在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面前人是无知的。人应当是一个不断对自身进行探索的存在物, 是一个在其生命存在中时刻对自身生存状况进行查问和审视的存在物, 且时时对自己各种感觉、知觉、情绪、思想进行直接意识。须知,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 恰恰就存在于这种对人类生活的批判态度中。

人的本性是丰富的、微妙的、多样的和多面性的。卡西尔认为, “所有那些从外部降临到人身上的东西都是空虚的和不真实的。人的本质不依赖于外部的环境, 而只依赖于人给予他自身的价值。”财富、地位、社会差别, 甚至健康和才智上的天赋——所有的这些都成了无关紧要的, 都外在于人的本性, 与灵魂的价值无涉。即使我们集富贵、健康、聪明睿智等这类的优越性于一身, 但也不能将之视为人的价值而因此骄傲; 反过来, 我们即使丧失了这一切, 我们作为人的尊严丝毫也不会受损。因为, “唯一要紧的就是灵魂的意向、灵魂的内在态度; 这种内在本性是不容扰乱的。”

二、实现自我

明代的袁了凡在其《了凡四训》中写道: “相由心生, 命由己造。”既然命自我立, 掌握在自己手中, 那就得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实现自我。因此, 自我启蒙, 自我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见习心法, 改其心性, “八识转四智”, 以之唤来对生命本真的意识, 从而使那颗坚硬的心柔软起来, 能为他者流泪, 让他鲜活、生机、跳动。使自我的直接意识每一个瞬间都去参与, 作我们生命中的异乡人, 并通过对话式的交流, 使我们的懈怠心、傲慢心转为精进心、恭敬心, 怀着善念来行事, 真正做到“感同身受”, 真正起用自己生命的创造力, 做一个“实在的人”, 进而使真理得以实现。

自我生命的活力在于热爱智慧, 去获知存在是存在者的来源, 存在者是存在的显现, 这存在即是那道、一。存在每时每刻在变化, 当我们进入“此在” ( Desein) 时, 运用我们的五官、经验由外知觉进入内知觉, 体验一种异乡人的状态, 保持主客体合一, 身心一致, 通过开启右脑, 平息& 波, 引领自己从肉身见那原初的道, 直观我们当下, 洞察其自明性。这或许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实现自我。

三、追求真理

卡西尔在《人论》中总结道: 真理, 不像经验的对象, 它必须被理解为是一种社会活动的产物, 需要人的参与。真理不是某种现成的东西, 不可能仅靠思考者的独自努力而被把握, 并能轻易传递和传达给其他人。就其本性而言, 它就是辩证的思想的产物。换句话说: 真理从人们一问一答对话的冲突中产生, 对话中有一种共鸣, 一种反观。我们用人自身内在固有的批判力、判断力和辨别力去把握、辨别, 从而得出真理, 这个真理才是客观可靠的。

海德格尔认为真理是“一个崇高的、同时也被用滥了的、几近晦暗不明的字眼, 它意指那个使真实成其为真实的东西。”“真理”是存在者之解蔽, 通过这种解蔽, 一种敞开状态才成其本质。人类一切行为和姿态都在它的敞开之环境中展开。因此, 人才能以绽出之生存的方式存在。“真理的本质即是揭示自身为自由。”尼古拉·库萨曾在《论隐秘的上帝》中写道: 真理, 就是理性的生命, 是理性世界中唯一的理性对象。理性以各种感觉为中介物在这个世界上所寻觅的就是真理。

真理就是对至善的认识, 当我们的知性精神以其理性的力量而具有那种成为上帝之子的潜能, 并在信仰者身上升华达到与上帝类似时, 也就达到了理性的最高完善, 同时, 也就达到了对真理的真实把握。可见, 真理是借助神圣的道的刺激而在信仰者身上得到实现的。谁不信仰, 它就绝不能升华。没有信仰, 就不能达到任何东西。信仰使我们精神家园的流浪者走上自己的道路而返回伊甸园。

当我们拥有全面的知识的导师水准时, 我们的理性也就依照导师水准的方式包容了一切事物。因为全面的知识通过理性的接纳包容了一切可以知晓的东西, 而真理并不能避开它, 在它之外。为了在真实的和永恒的事物中永恒地享有最惬意的理性生命——真理, 那么, 就不该使其追求局限于感性世界的短暂的阴影之中。而是应在理性的意义上使用它们的可理解的内涵, 不应过分迷恋于感性的事物。因为它们只是真实东西谜团般的符号, 而是要理清思绪, 考虑到我们的缺陷而远离具有玷污作用的迷恋来理智地使用它们。我们应是在感性的事物当中静观理性的东西, 达到“致虚极, 守静笃”的境界。借助对不成比例的事物进行比较, 从暂时的、变化无常的、有时间的、其存在处于不稳定的流变之中的事物上升到永恒的事物, 在这里, 所有的前后相继都被控制在静止的那种恒定的绵延之中。这样, 我们就将专注于思辨那真实的、正直的、愉悦的生命, 期盼自己远离那使自己堕落的一切污秽, 以便能够以追求永恒的那种热情, 通过由此解脱而达到导师水准, 从而进入上面所说的那种生命。也即真正实现人的自由, 这便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四、绽放自由

“自由” ( Freiheit) 一词字面意思即是“由自”, 自己根据自己的内心本性行事而不逾矩, 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现世中存在太多的诱惑, 太多的功利心, 人们受到遮蔽、浊染, 而不知自律、节制, 人们身心被奴役, 被束缚, 被异化, 当人们沉浸在大千物质世界的享受时, 自然同时也对人产生另一方面的负面作用, 那就是自然对人的异化, 试想一下, 当人们有一天停电了、电脑坏了, 你是否会感觉到局促不安呢? 你是否会觉得坐卧不宁呢? 这时你会觉得你是自由的吗? 所以, 只有当自身觉醒时, 对客观事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去把握的时候, 他方能实现自己的自由。

海德格尔说: “自由是绽出、解蔽着的让存在者存在”。任何一种开放行为都在“让存在者存在”中漂浮不定, 且每每对此一或彼一存在者有所作为。自由的本质是让存在者存在。让存在——即让存在者成其所是, 即存在之本真的问题——这就意味着: 参与到敞开之境及其敞开状态中, 每个似乎与之俱来的存在者就置身于这种敞开状态中。作为“让存在”, 本身就是展开着的、是绽出的。着眼于真理的本质, 自由的本质显示自身为进入存在者之被解蔽 ( 解开遮蔽) 状态的展开, 自由是绽出的。

自由 ( Freiheit) 就是摆脱和敞开, 而敞开总是要向某某敞开, 或者说, 总是要让某某呈现 ( 显现) 。自由意味着回到自身的存在本性, 与自身存在合一, 与上帝相遇。上帝深藏于我心中, 我必须得守于主位, 作为精神而存在, 走向内心。走向内心, 并不意味着沉迷自我, 相反, 走向真正的内心不仅是走向自我, 且是走向他者, 迎向他者, 与他者相遇。即与上帝相遇, 觉悟上帝的存在, 不断超越自己, 提升自己, 完善自己, 走向自由。通过爱, 去迎候与见证神圣之光。爱就是奉献一切经验事物, 也就是放弃它们, 仅存自己那纯粹的“生命”, 纯粹的自在的自身 ( Selbst an sich) 。爱就是从经验世界退回于自身。敞开“心窍”, 敞开思想, “设身处地”地思想着 ( 他) 而让 ( 他) 自由—自在。

从卡西尔、海德格尔、库萨、黄裕生等学者的见解中, 我们可以得出: 人的生命存在不在于活着的岁月长短, 而在于活得是否有意义, 是否体认得生命的价值。在这漫漫求索价值过程中, 应当学会全心一意地, 为真理、为自由而活。所以说, 人要活在当下, 不断认识自我, 实现自我, 获求真理, 绽出人的真正自由。

参考文献

[1] (德) 恩斯特·卡西尔;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3, 9, 11

[2] (德) 马丁·海德格尔;刘烨, 王劲玉译.海德格尔的智慧[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7:119, 128~129:130

[3] (德) 尼古拉·库萨;李秋零译.论隐秘的上帝[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6:36~41

追求客观真理的作文 篇3

[关键词]真理;主观与客观;统一

传统教科书认为,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真理的客观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内容是客观的,即真理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二是指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即只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客观性的上述两层含义,都不是纯客观的,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从真理的内容看,由于真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获得的反映事物客观规律性、具有普遍可证实性的认识,因而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即它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但真理的内容绝不是纯客观的,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主客交融的过程,主体对真理的追求与获得,是一个主观感受的过程。

首先,人们对真理内容客观性追求的内在动因在于主体的主观性。内容的客观性表明,真理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体现着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的符合。但是,人们并不是为了认识真理而认识真理,而是为了成功地改造世界以满足自己的需要,才去认识真理。认识的目的在于实践,真理的追求在于实践的成功。追求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力图使自己的认识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容,恰恰是因為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实践的成功和人的需要的满足。

其次,主体的主观性制约着真理内容客观性的实现程度。尽管真理体现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的符合,但这种符合的实现,又总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符合程度总是相对的、近似的,这种相对性和近似性其实就是真理内容客观性的实现程度。人们并不是抽象地追求主观与客观符合度或真理客观性实现程度的提高,而是从实践的需要出发,在具体实践和人的历史需要的限度内追求这种符合程度和实现程度的提高。因此,真理内容客观性的实现程度,是受主体的需要、动机、目的等具有主观性因素决定的。

从真理的检验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1]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但真理的检验也不是纯客观的,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首先,从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本身看,它不是纯客观的。具体讲,实践是兼有主观和客观之优越性,是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的中介,即实践是主体有目的有意识地变革客体的感性物质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是沟通主观与客观的桥梁。同时,实践还兼有直接现实性和普遍性的优越性,人的认识通过实践作用,引起客观世界的变化,产生出直接现实的结果,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又具有主体间共同遵守的规则、方式和程序,它们作为“行动的格”规范着人们的活动,是实践成功的保证。这种实践的规则是客观的、不容违背的,否则就会危及人类的生存。

其次,从实践对真理的检验看,它也不是纯客观的。所谓检验,就是检验者对实践产生的直接现实结果进行评价。一般来说,一种认识指导实践达到了预期的结果,那就证明这种认识是正确的。可见,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依赖于检验者对实践结果成功与否的评价。这种评价显然是一种主观性的活动,评价者立场、态度和认知图式的不同,对同一认识指导下的实践结果的评价结论也是不同的。因为评价不是主体对特定主客体关系的机械反映和简单认定,而是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同时,这种评价也是客观的,尽管评价的尺度由人提供,但却并非主观任意,而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公共的、客观的尺度,它保证着评价的客观性、一元性。因而这种评价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由此可见,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真理之所以不是纯客观的,其根源在于真理的获得与检验是一个主体创造的过程,是各种主体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主体性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主体认识图式。它作为认识活动中主体先存心灵状态,是个体在一些先天无意识心理倾向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操作活动,由后天经验逐步形成的。就其本质而言,主体认识图式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社会文化的积淀,是理性与非理性、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统一。下面就真理获得与检验的主要主体性因素作一具体分析。

其一,主体的生理状况与心理因素。主体的生理状况,如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年龄本身是一个时间概念,它反映着主体的生命发展的基本阶段和生理、心理机能的大致情况,反映着主体的个人经历与社会体验;男女性别之分也会对主体的认识和评价产生影响;主体的健康状况,则表明各种生理机能能否正常发挥,它影响着主体的生理和精神,从而影响着主体的认识和评价。主体的心理因素也会对主体的认识与评价产生重要影响。这里,主体心理因素主要指欲望和动机、情感和情绪、兴趣和爱好、信念和信仰、气质与性格等心理内容,它们共同参与主体对真理的追求和获得,推动着认识的发展。正如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2]

其二,主体的社会意识。这里,主体的社会意识是指社会意识为个体所接受的个体意识,主要包括角色意识和社会规范意识(政治态度、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等) 。他人意识、社会意识,作为一种外在于个体的客观精神、先于个体而存在的客观意识,是主体认识活动的外部社会文化氛围。个体认识图式的形成和发展,时时受到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

熏陶,但它不能直接参与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过程。只有当这些社会文化因素为主体所接受而转化为个体意识时,才凝结为图式的内在部分,从而对认识发生影响。一旦这样,它也就不成为他人意识、社会意识了,而成为主体的个体意识。

主体的社会意识影响着主体对真理的追求和评价。在社会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人们所扮演的角色不同,会常常左右他对对象的认识和评价。而主体所接受的社会规范,如政治态度、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等等,不仅是其个人行为的准则,而且也常常是其评判自己或他人行为的标准。特别是不同特质的文化传统,通过作为主体的人的社会化过程,不断地渗透到他的观念、习俗、理想、信仰、思维方式、情感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主体的社会属性之中,影响着主体特定的社会评价模式。[3]

其三,主体的知识结构与思维方式。主体的知识结构对于主体对真理的获得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认识的获得离不开知识(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特别是理性的评价主要根据知识来进行。因此,认识主体所掌握的知识数量和质量、实践经验的丰富与否制约着其认识、评价的水平和程度。

主体的思维方法、思维方式等对主体的认识与评价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理性的思维方式在认识的建构与认识成果的表达中具有重要作用,而非理性思维方式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运用,起着导向、选择、激发和调节等作用,因而在认识和评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科学发展史上,许多重大发现都与这些非理性因素有着重大关系。

由此可见,从抽象意义上看,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随着思维的进一步前进,真理的这种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属性在思维具体中展现为真善美的统一。真善美的统一是真理在具体层面上的本质属性。任何一种认识,缺乏其中任何一种属性都不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真理,或者说,不能成为历代志士仁人所追求、为文学家和哲学家所称颂的真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列宁全集:第20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55.

[3]孙伟平.论价值评价的主体性与客观性[J].求索,2000,(6):53.

追求真理初中作文 篇4

光是波动性还是粒子性的?从牛顿时代开始,这个话题一直争论不休。而到了波尔,他的“互补原理”完美地平息了争论。他认为,波动性与粒子性不会同在一次测量中出现,所以二者在描述微观粒子时是互相排斥的。就像我们的双眼,如果看到一样物体的正面,它的反面是不可见的(除非它是透明的)。

带着浓浓的哲理,波尔的“互补原理”竟成功地解开了物理谜团。也就是这样,“互补原理”,事物的两面性,更让我们深刻地了解这个世界……

中国的太极图,又被称为“中华第一图”,其形状如阴阳两鱼互纠在一起。两条阴阳鱼,又各有对方的一个小点,形象地表达了对立又互补的阴阳理论。波尔的“互补理论”就深受太极图的启发。

在微观粒子中,所有原子都有正负电荷数,而他们的正负电荷的个数都是相等平衡的,这才成为如今和谐世界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社会,也同样有正反两面性。明与暗,善与恶,战争与和平……。这些都是常态。我们时常会认为,暗,恶,战争,都应该消灭干净,而这些真的是坏的吗?没有黑暗哪会有光明?没有邪恶,怎会体现出善良?没有战争,怎么能体会出和平的重要性……而这些所有的两面性,成就了我们如今美好的世界。

我们可能会认为,拥有一样事物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但是我们往往会忘却不拥有或失去一件事物也同样重要。举个例子,你拥有一个很小的房子,却拥有非常多的家具,多余的家具全有没地方放。你一定多么希望失去这些剩余而装不下的家具!

有失才有得,有得才有失,失和得的结合也许是学习的真谛,也是我们人生的真谛。阴和阳的结合,它们互补成为了世界的真谛,真理的真谛……

追求真理初中作文 篇5

第一次读《论语》,似懂非懂;当再次品读时,便让人体会到“论语”的睿智。这就是《论语》的魅力所在。一个人在学习上要想有所进步,就必须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论语》告诉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如果一个人不能正视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探求知识或了解事物的过程中不懂装懂,那他永远也无法体会其中的真理,得到满意的答案。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论语》告诉我们“学而时习之”。学习求知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经常温习,才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的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知识,必须把“学”和“习”统一起来。

今天的文盲是不会与人交往的人,为了避免我们成为“文盲”,必须要懂得待人处事之道。让我们一起听听孔子的意见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论语》教给我们的忠恕之道。只有懂得忠恕之道,才可以消除别人对自己的偏见,缓和人际关系。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注重“忠”、“信”,时常反省自己,才能塑造理想人格。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中,似乎看到这位空怀壮志却无从施展的老人面对着郁郁松柏而深思的情形。正如他的一生,在千万次试练后才放出光芒。这句感慨无限的话既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也是他对我们的勉励。他是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人们;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的品质。深刻而平静的思考,活泼而诗化的表达,这或许是我们不得不去重温这部经典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高中开学第一天作文:追求真理 篇6

还记得我小时候常依偎在妈妈怀里,听妈妈讲她儿时的故事。有一次,妈妈的数学老师为学生们讲解题目,发现老师的答案与自已的不同,便悄悄地跟旁边的同学说:“老师讲错了,我想去请教”。“老师讲的答案怎么会错,难道你比老师还聪明?”旁边的同学笑了。妈妈不服气,鼓起勇气还是去问老师。果真是老师不小心算错了……妈妈的心甜滋滋的,脸上总是扬起一丝丝微笑。听了妈妈这段故事,我不解地问“为什么您不怕同学取笑呀?”妈妈抚摸着我小脑袋,“孩子,妈妈追求的是真理啊!”

我现在长大了,才明白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古今中外,有多少文人墨客、伟大学者执著追求真理,而不惜付出自已的毕生精力,自己的青春,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伟大的科学家——哥白尼,他是对真理最虔诚的追求者。他倾尽心血研究他的“日心说”,可恨遭到野蛮的教会反对,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只是为了追求真理,打破腐朽思想,把真理告知世人。还有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他们又何尝不是冒着生命的危险来追求伟大的真理?

我国伟大的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在青年时期目睹了祖国山河遭到侵略者的蹂躏,百姓遭到帝国主义的压迫,他立志要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李大钊曾经说过“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他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领导革命运动,把人民的解放和祖国的复兴当作自己毕生的事业,为“我理想之中华”而奋斗不息,直到生命尽头仍坚信革命必胜的真理。可见真理的小小钻石是多么罕见难得,但一经开采琢磨,便能经久、坚硬而晶亮。

他们为了真理奉献了一切。为此,我们不禁自问:难道追求真理是这么难的吗?是的,真理与苦难是孪生姐妹。当我们极力追求真理时,苦难总会出来阻碍我们,只有勇敢无畏地奔跑,才能到达真理的目标。真理本是黯淡无光的沙粒,只因有了追求者,才把它磨成绽放光芒的珍珠。经历苦难后,我们又何尝不是享受到修成正果的喜悦?

专题十四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篇7

【考点一览】

1.哲学的物质概念 (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3.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4.哲学的运动概念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5.物质运动的规律 (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6.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7.实践 (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

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9.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与谬误)

10.认识过程 (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

【考点解读】

1.哲学的物质概念 (世界的物质性) 。

(1)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 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 也具有客观物质性。

(3)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本质) 。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其内容来自客观存在, 是客观的, 但其反映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这说明,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意识是派生的, 物质决定意识。

3.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作用) 。

(1)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1) 意识具有能动性, 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 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类意识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4.哲学的运动概念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

(1)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①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④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机械唯物主义。

(2)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①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5.物质运动的规律 (运动是有规律的) 。

(1)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 规律是客观的 (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既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 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

(3)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 而不能违背规律。

6.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1)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 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 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

(2)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①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就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经过调查研究, 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 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的要求。第一, 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断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第二, 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 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 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

7.实践 (实践及其特点) 。

(1) 实践的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 实践的特点。①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都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 这个过程及其结果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 也具有客观性。②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 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 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 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

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 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3)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主观认识、客观事物自身都无法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通过处在主观与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 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 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4)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脱离实践, 不为实践服务, 认识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9.真理。

(1)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受主体因素影响, 人们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有多种不同的认识, 但是, 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 即真理只有一个。

(2) 真理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离开了这一特定的过程, 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3) 真理的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 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4) 真理与谬误。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 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0.认识过程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

(1) 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受主体、客体和实践水平的限制,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 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 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主体、对象和社会实践都是无限发展的, 因此,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 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我们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归纳拓展】

1.物质、意识的关系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物质、意识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决定意识, 二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前者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而不是意识。只承认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 只承认后者则是唯心主义。

(2) 意识的能动作用也包括两个方面: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 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前者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 认为意识与物质具有同一性, 物质世界具有可知性。

(3)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意识的关系的理论不仅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而且进一步回答了意识对物质、思维对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的哲学基础。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 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3.实践的概念和特点是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基础。

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和能动性的特点, 决定了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 使得实践成为一切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意味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具有差异性, 这使得实践是无限发展的, 也是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的重要原因。

【易混易错点】

1.认为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

简析:物质是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哲学物质概念与万事万物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不是万事万物的简单相加。

2.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简析: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3.认为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着的。

简析: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 并通过物质的具体形态表现出来, 而不能独立存在着。

4.认为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 不可分离。

简析:物质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 不依赖于意识, 而意识则依赖于物质。

5.认为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

简析:意识的生理基础是人脑而非大脑, 意识是人脑而非大脑的特有机能。

6.认为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错误的意识则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简析:无论意识正确与否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7.认为任何规律都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

简析: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是物质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仅从这个意义上说规律是永恒的。但具体规律的存在及作用的发挥需要一定的条件, 不是永恒的。

8.认为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简析:思维规律的形式是主观的, 内容是客观的。思维规律是由外部世界的规律所决定, 是外部世界的规律在人的思维过程中的反映。思维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 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思维规律的要求, 是否遵循思维规律进行认识活动, 思维规律都存在并起作用。

9.认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简析:办事情能否取得成功, 其决定性因素是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

10.认为实践既是一种客观活动, 又是一种主观活动。

简析: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但本质上说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而非主观活动。

11.认为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 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简析:实践的社会性, 否定的只是孤立的 (离开社会的) 活动, 其实单个人的活动也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12.认为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服务实践。

简析: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是认识的根本任务。服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理论联系实际】

1.我国军民融合向深度发展。

2016年7月2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 (简称《意见》) 。《意见》“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 明确了新形势下军民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政策措施, 是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解读:《意见》“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 是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体现了意识、实践的能动性。《意见》立足军民融合发展的“新形势”, 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 “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 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这条道路来之不易, 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 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 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解读: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 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持续探索发展道路的过程, 是变革社会的伟大实践, 是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过程, 也是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的伟大实践和意识能动作用的体现。

3.“观天巨眼”主体工程正式完工。

2016年9月25日上午, 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观天巨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FAST) 在贵州平塘县落成, 从此中国科学家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数据。

“观天巨眼”覆盖了当今射电天文的三大主流热点方向:宇宙演化、脉冲星探测和星际分子, 能以很高的灵敏度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观测脉冲星、探测星际分子, 给人类绘制完整的宇宙图景提供了一种可能。

为了给“天眼”找到一个合适的“眼窝”, 科学家经过反复踏勘筛选, 最终在贵州平塘县找到了“大窝凼”。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天然地貌, 保证了望远镜不受雨水侵蚀, 远离人类的极其宁静的自然环境也使其少受无线电干扰。

解读:“观天巨眼”主体工程正式完工, 是实践的成果, 也是实践基础作用的体现;是意识能动性的体现, 也是认识和利用规律、进一步揭示世界物质统一性的重要手段。

【高考真题】

例1 (2016·全国文综卷Ⅲ·23) 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 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 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生活的内容, 如“地冷宜亲火, 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 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1) 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2) 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3) 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4) 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 (1) (2) B. (1) (3)

C. (2) (4) D. (3) (4)

解析:从题干看, “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生活的内容”, 这是意识内容的变化, 而“西方社会生活的内容”是先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而存在的, 故 (3) 错, (2) 可选。产生这个变化的原因在于“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 可见, 这种变化从本质上说不是“人的反映方式” (意识的形式) 的变化, 而是人的反映对象、社会实践的变化, 故 (1) 错, (4) 可选。答案为C。

例2 (2016·全国文综卷Ⅱ·22) 在长征途中, 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 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 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 寻找敌方薄弱环节, 灵活调动军队, 四渡赤水, 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1) 重视调查研究, 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 (2) 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3) 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 (4) 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

A. (1) (2) B. (1) (3)

C. (2) (4) D. (3) (4)

解析:从题干看, 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准确掌握不断变化的情报并据此决策, 故 (1) (3) 可选。 (4) 与材料无关且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军事行动是社会实践, 出发点只能是客观实际, 而不是认识, 故 (2) 错。答案为B。

例3 (2016·全国文综卷Ⅰ·20) 习近平强调, 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 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重视智库建设的认识论依据是

(1) 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 (2) 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 (3) 不同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发现真理 (4) 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真理性

A. (1) (2) B. (1) (4)

C. (2) (3) D. (3) (4)

解析:习主席的论述集中表达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价值、目标, 科学决策需要克服认识、决策主体的局限性, 智库是有效方式, 故 (2) (3) 符合题意。直接现实性是实践活动区别于认识活动的特征, 故 (1) 错。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把“认识主体认同”作为真理的标准, 是对真理客观性的否定, 故 (4) 错。答案为C。

例4 (2016·全国文综卷Ⅱ·23) 《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 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 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 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 军队在后面跟着, 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1) 老马的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 (2) 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 (3) 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4) 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

A. (1) (3) B. (1) (4)

C. (2) (3) D. (2) (4)

解析:客观实在性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属性, 故 (1) 错误。人之“智”是意识, 源于实践, 而马之“智”非意识, 是条件反射, 是物质性的东西, 是人们认识和利用的对象, 故不源于实践, (4) 错。用老马之“智”是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和利用, 故 (2) (3) 符合题意。答案为C。

例5 (2015·全国文综卷Ⅱ·39) 抗日战争期间, 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 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 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 “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 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 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 最终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 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结合材料, 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抗战精神对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作用。

解析:材料的有效信息概括起来是两个方面。一方面, 中国抗战胜利是“以弱胜强”, 这是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 体现了意识能动的反作用。另一方面是中国为什么能够“以弱胜强”。中国之“弱”在于物质力, 中国之“强”在于抗战精神, 抗战精神之“强”在于“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 这体现了精神的力量。

答案:意识是对事物的能动反映, 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抗战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抗战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斗志, 增强了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国力弱、武器装备落后等困难, 坚持持久抗战, 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例6 (2016·全国文综卷Ⅲ·39)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 困扰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 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 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 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 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 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 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 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 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 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 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 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屠呦呦说, 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 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 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结合材料, 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说明我国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疟疾新疗法的。

解析:我国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疟疾新疗法的?材料给出了答案。 (1) 源起:疟疾威胁人类生命几千年, 常用药物的药效已经减弱。这说明发现疟疾新疗法是实践的需要。 (2) 发现过程: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新药项目, 科研人员协同合作, 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 这体现了实践的社会性, 体现了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检验和发展真理, 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从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 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 体现了实践的能动性和基础作用;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答案: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受主客体条件的限制, 追求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具有反复性。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课题。克服困难、反复试验, 经历多次失败仍坚持不懈。发挥团队精神, 协作攻关。发掘中国传统中医中药学资源, 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疟疾治疗实践, 接受检验。

第二部分考点演练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6年9月25日, 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观天巨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FAST) 在贵州平塘县落成, 可实现更大天区面积、更高精度的天文观测, 为人类寻找银河系以外的脉冲星提供了有利条件。FAST建成的哲学意义在于

(1) 可进一步证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 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和水平 (3) 证明先进的认识工具也是认识的来源 (4) 可进一步证明世界的可知性

A. (1) (2) (3) B. (1) (3) (4)

C. (2) (3) (4) D. (1) (2) (4)

2.某校研究人员最新设计出一种专门用于寻找癌细胞受体的自组装纳米粒子, 这种自组装纳米粒子的外部涂有一层特殊的蛋白, 通过该蛋白可以寻找特定的肿瘤信号, 从而提高核磁共振成像 (MRI) 扫描的有效性, 进而帮助医生提高癌症诊断率。这一科学成果表明

(1) 人的意识只有正确反映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 (2) 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3) 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客观事物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4) 人能够通过实践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A. (1) (2) B. (3) (4)

C. (1) (3) D. (2) (4)

3.“阿尔法围棋”在与李世石的“人机大战”中以3∶0取胜。科学家认为“阿尔法围棋”所用的关键技术是“深度神经网络”, “建立神经网络要收集大量数据样本, 然后选择合适模型, 让模型学习样本, 从中找出数据的内在规律。“阿尔法围棋”正是通过学习海量棋谱和自我对战, 训练出不凡“武功”。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1) 人工智能只执行特定的指令, 并不探求任务本身的社会意义和社会后果 (2) 人工智能的发展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 将超越并替代人类智能 (3) 人工智能是机械的物理过程, 是对人的部分意识活动、思维活动的模拟 (4) 人工智能能够从大量纷繁杂乱的现象中发现规律并抽象到理论高度

A. (1) (2) B. (3) (4)

C. (1) (3) D. (2) (4)

4.2016年7月20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 扶贫开发“要坚持时间服从质量, 科学确定脱贫时间, 不搞层层加码”。这是因为

(1)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一个过程 (2)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客观的 (3) 物质运动是绝对的, 人对事物运动过程无能为力 (4) 主观能动性不是无限的, 要受客观实际的制约

A. (1) (2) (3) B. (1) (3) (4)

C. (1) (2) (4) D. (2) (3) (4)

5.2016年7月25日《科技日报》发表文章称, 过去近150年间, 全世界教科书对地衣的定义是“一种真菌和一种藻类或蓝细菌组成的共生体”即两物种共生。而美国科学家利用最新基因测序技术研究发现, 全世界主要的地衣物种都是三物种共生体。这说明

A.真理是有条件的, 新的发现并不否定原来定义的科学性

B.意识具有能动性, 意识活动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新物种

C.实践具有能动性, 但已有的认识会阻碍人们在实践中获得新知

D.科学实验不仅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而且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6.腐乳又被称为“中国奶酪”, 传统中医认为腐乳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等作用。现代营养学证明, 豆腐在经过发酵后会产生更多利于消化吸收的必需氨基酸、烟酸、钙等矿物质, 尤其发酵还能得到一般植物性食品中没有的维生素B12。这体现出

(1) 腐乳的自然属性是其具备特定营养的物质性基础 (2) 腐乳的营养成分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丰富和提升 (3) 人们研发的特殊工艺是腐乳获得相应营养的源泉 (4) 现代营养学的研究提高了人们对腐乳营养价值的认可

A. (1) (2) B. (2) (3)

C. (1) (4) D. (3) (4)

7.谷子是起源于我国的古老作物, 但人们对谷子遗传资源的群体结构缺乏了解, 限制了对谷子基因资源的高效发掘和深度利用。经过努力, 我国科学家率先绘出谷子基因组图谱, 这将对未来谷类作物的品种改良、能源作物的遗传解析产生深远的影响。这说明

(1)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 人们对事物的新知常常来源于已有的认识 (3)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 (4) 认识水平影响人们实践活动的效果

A. (1) (2) B. (2) (3)

C. (1) (4) D. (2) (4)

8.网传, 酷热天气时, 打开暴晒小汽车一侧车门, 将另一侧车门开关五次, 可使车内温度下降数度。王先生试用此法, 发现在中午时效果不明显, 反复数十次开关车门后才有一定降温效果;傍晚温度下降时使用, 效果则较为明显。这表明

(1) 外部环境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状态有重要影响 (2) 经过一次实践检验就能够辨别网传观点的真伪 (3) 只有亲身实践得来的正确观点才具有指导意义 (4)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确定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A. (1) (2) B. (2) (3)

C. (1) (4) D. (3) (4)

9.为解决城市内涝频发的问题,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运而生。它要求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 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 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 促进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体现了

(1) 在遵循自然规律基础上改变城市发展规律以利于人类生存 (2) 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自然和城市发展的本质联系 (3)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能有效提高城市的整体效能 (4)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决定着城市发展水平和状态

A. (1) (2) B. (2) (3)

C. (1) (4) D. (3) (4)

10.“当真相还在穿鞋, 谣言已经走遍天下”, 相较于方兴未艾的辟谣平台, “科学”谣言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更能蛊惑人。它披着“科学”的外衣, 让人难辨真假, 不少人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接纳它。“科学”谣言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更能蛊惑人的主要原因是

(1) 人们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2) 一切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3) 复杂事物的本质暴露需要一个过程 (4) “科学”谣言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A. (1) (4) B. (1) (3)

C. (2) (3) D. (3) (4)

二、非选择题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建立起来的。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搞现代化, 只能靠社会主义, 不能靠资本主义。历史上有人想在中国搞资本主义, 总是行不通。我们搞社会主义虽然犯过错误, 但总的说来, 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让发展更有质量, 让治理更有水平, 让人民更有获得感。”

(1) 从“真理和谬误”的角度, 指出邓小平同志的上述论述对我们的启示。

(2) 结合材料, 用“认识过程”的知识说明中国人民制度选择的历程。

(3) 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 说明我们怎样推动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和发展。

12.“定力”本来是佛教用语, 是指处变不惊、临危不惧的一种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同志把这个词拿过来加以改造, 赋予它特别的含义。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 但怎么改、怎么完善, 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 如何适应和引领新常态, 我们的认识和实践刚刚起步, 有的方面还没有破题, 需要广泛探索。关键是要保持战略定力, 应势而谋, 深入研究管用的措施和办法。”在经济新常态下, 唯有保持战略定力, 增强发展自信, 我们才能做到不为任何风险所惧, 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才能在“乱花渐欲迷人眼”时保持沉着冷静, 在“千磨万击”和“东西南北风”中“咬定青山不放松”, 向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协力奋进。

(1) 结合材料, 从“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的角度, 指出保持战略定力的依据。

(2) 定力内在表现为思想意志控制力, 外在表现为行为的坚持力。结合材料, 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的知识, 说明我们怎样才能保持战略定力。

1.D题干的有效信息是, FAST开阔了人类的视野, 为人类寻找银河系以外的脉冲星提供了有利条件。前者是认识能力的提高, 后者是新物质形态的发现, 故 (1) (2) (4) 符合题意。认识的来源是实践而不是认识工具, 故 (3) 错。

2.D设计出新工具说明人的认识在实践中变成了现实, 是意识能动性的体现;新工具可以帮助医生提高癌症诊断率, 反映的是实践的发展推动认识水平提高, 造福了人类, 故 (2) (4) 符合题意。正确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也是意识能动性的体现, (1) 错误。只有通过实践, 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才能变为现实的存在, 故 (3) 错误。

3.C人工智能是机械的物理过程, 是对人的部分意识活动、思维活动的模拟, 不是意识本身, 故 (2) 错。透过现象发现规律并上升为理论是意识的主动创造性, 故 (4) 错。

4.C“科学确定脱贫时间”, 科学的本质是主观符合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 不能无限夸大人的能动性搞主观主义, 更不能搞数字脱贫。故 (1) (2) (4) 符合题意。物质运动是绝对的, 但具体事物运动过程包括过程的长度等人是可以改变的, 故 (3) 错。

5.D美国科学家的最新成果, 只是发现而没有创造物种, 故B错。这一成果否定了“两物种共生”定义, 所以A错误。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是科学实验活动, 是基本的实践形式, 既推动了认识的发展, 也对原教科书定义做了检验, 故D符合题意。正确的认识能促进实践发展, 因而也有助于人们获得新知, 故C错。

6.C腐乳的营养源泉在于其自然属性, 现代营养学和工艺的研究只是发现和开发了这些营养, 故 (2) (3) 错误。

7.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故 (2) 错误。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是观念的东西, 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是实践活动, 故 (3) 错误。

8.C王先生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了多次试验, 故 (1) (4) 符合题意, (2) 错。正确的间接经验也有指导意义, 故 (3) 错。

9.B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 既防止内涝, 又充分利用雨水, 减少地下水的过量使用, 实现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优化, 故 (2) (3) 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 故 (1) 错。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才能促进城市发展水平提高, 故 (4) 错。

10.B“科学”谣言不是真理, 故 (2) 与题意无关。错误意识也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故 (4) 错。

11. (1) (1) 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2)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 (1) 认识具有反复性。受到主体、客体和实践水平的限制,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 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历史上有人想在中国搞资本主义, 总是行不通, 我们搞社会主义虽然犯过错误, 历史和人民最终还是选择了社会主义这条正确的道路。 (2) 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主体、客体和实践都是无限发展的, 因此,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选择, 也需要更加成熟定型。

(3) (1)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断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 用科学理论指导制度创新;立足中国国情, 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2) 要科学谋划, 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主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3) 要勇于实践, 推进制度的变革和完善。意识活动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社会主义制度创新不仅是理论创新, 也是社会变革。

12. (1) 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绝对运动的同时也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相对静止就是事物的稳定性。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无论形势如何变化, 无论怎样改进, 始终都必须抓住的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柳青是不断追求真理的人 篇8

第一阶段1916年出生到1938年,柳青是思想“左倾”激进的一个文学爱好者。

第二阶段1938年到1952年,柳青创作了《种谷记》《铜墙铁壁》。他的创作有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有非常强的纪事性,都是以小说的形式来写的,记事性色彩特别强。

第三阶段1952到1966年,他在长安县14年写《创业史》的阶段,他时刻记着自己的身份,就是作家的身份,作家就是好好写作。他不赞成一个作家挂职就成为一个地方的领导,柳青这点非常明确,他就是作家。他不愿意在作家协会参与好多的工作,他觉得行政的东西对他的创作有影响。《创业史》从中国当代文学史,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认为都是一部重要的作品,这也可能是柳青唯一可以拿出来的一部作品。对于柳青的《创业史》肯定也罢,批评也罢,都是一部绕不过去的作品。这部作品是我们共和国(1949年—1966年)17年文学一个经典性作品,也是17年文学的一个代表作,代表了最高成就。中国的合作化,在人类的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伟大的运动,而《创业史》就是写了这段历史,这段历史的所有成就和问题都体现在这部作品里。总的来说,人们不愿意走合作化道路,愿意让群众走合作化道路的主要是我们党和我们党的干部以及一些宣传干部和一些文学工作者。所以,我觉得柳青就是这样一位文学工作者,我们党的文学工作者。所以他塑造的梁生宝这个形象不是真实存在的一个人,他是柳青塑造的一个文学形象,只有梁三老汉是真实的。我们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问题,而不是想象以后就说他是如何如何。

第四阶段1966年到去世,一共12年的时间。自从1967年元旦那天,他被造反派拉去批斗,再就没有回西安。这个时候柳青开始读历史书。读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主要是二战后的世界历史。他对世界历史,对中国的道路,对合作化运动都有非常深刻的反思,他晚年说,我如果有可能,我就不应该写小说,应该写回忆录。他说到了纪事,他的《创业史》的“史”具有历史的成分,历史的东西是什么,就是纪实和真实的东西,他说我觉得可能写回忆录更有价值,因为要写小说的话必然要虚构一些人物、内容,创造一个艺术的世界来表达你要表达的东西,没有回忆录这种纪实的东西来的更真实、真切。就是说,柳青一生其实是追求真实的,包括他作假的一次劳动,他是后悔的。

从这个方向去发展,柳青是个不断追求真理的人,追求真理就是一个真理永远在前面,它没有被掌握所以要寻找,我觉得柳青就是这样的形象。柳青是一个寻找、追寻者的形象,即寻找到光明也有很多失误,所以他的身上是斑驳的,历史的斑驳的痕迹都在柳青的身上沉积着和堆积着,他是一个有历史深度的人。柳青是个历史人物,只要我们回头望,柳青一定是我们要关注的、要注意的、要研究的、要重视的、不可忽略的一个人物。

上一篇:巨人与孩子教学反思下一篇:民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