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新闻(共9篇)
客观新闻 篇1
客观性是新闻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是各个时代新闻工作所追求的重要目标。新闻客观性是对新闻从业者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 即新闻从业者在对新闻进行采写的过程中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 尊重客观真实, 将自身主观影响尽量予以排除。人的主观倾向是客观存在的, 新闻客观性是新闻从业者所面临的一个永恒课题。
1 新闻客观性的内涵
新闻客观性是所有新闻从业者的职业使命所在, 也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特性。一直以来, 我们所要追求的新闻客观性, 是相对意义上的客观性, 是客观真实和主观相结合的相对客观。新闻是新闻从业者搜集、整理新闻资料, 并用主观语言予以展示, 这一过程中融合了新闻从业者的主观意愿, 这也使得新闻客观性具有了自身的生存空间。对于新闻受众而言, 最想看到的是对事实予以真实还原的报道, 新闻报道的生命在于客观, 对于新闻从业者而言, 要尊重客观真实, 忠于客观真实。新闻从业者对客观事件所作出的能动性反映就是新闻报道, 从这一角度来分析, 不管如何强调突出新闻客观性, 新闻采编过程中的主观倾向都是无法避免的;媒体属于社会组织的一种, 任何媒介组织都拥有自身风格和倾向, 从而给新闻从业者的判断产生一定的影响。绝对意义上的客观只可能停留在梦想层面, 实践中几乎无法实现新闻报道的绝对客观。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放弃新闻客观性, 只是不必追求绝对层面的客观, 努力实现相对意义上的新闻客观, 即主观与客观辩证统一的客观即可。相对意义上的新闻客观是给新闻从业者提出的一项最基本的要求, 只有达到这一标准的新闻报道才具有新闻报道的意义和价值, 并且这一要求在实践起来难度并不大, 只要努力、注意控制主观情绪就可以实现。但长期以来, 经历数代新闻从业者的努力, 新闻客观性效果依旧无法令人满意, 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并且随着互联网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这种局面恐怕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掌控。
2 新闻工作者面临的新闻客观性挑战
新闻客观性是新闻学能成为一门专业学科的基础和关键所在。新闻学也和其他很多专业一样, 最初并不是一个专业而只是一个职业。从一个职业转变成一个专业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文艺复兴时期, 理性主义的出现是新闻从职业变成专业的哲学基础。理性主义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科学的发展, 它为社会科学提供了更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而在新闻学的发展中, 客观性显然以一种理性的姿态使其具备成为一门科学的可能, 客观性原则成为理性主义在新闻学科发展中的重要准则。新闻客观性原则促进了新闻专业主义的进程, 使新闻学也能同其他社会学科一样充满理性色彩。简言之, 新闻客观性的历史作用就是促进新闻从一个职业到专业的转变, 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基础。随着互联网影响范围的日益扩大, 网络新闻的吸引力使传统新闻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新闻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发布, 其及时性及交互性更强, 信息量更为丰富, 实现了新闻资讯的高速流动, 但是随着人们对网络新闻熟悉程度的越来越高, 其自身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 其中最受质疑的就是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工作已经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工作发生了巨大改变, 从事该项工作的并非只有新闻记者, 只要愿意, 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 这也是导致新媒体时代新闻客体性遭受质疑的一大主要因素。
对于诸如传统新闻网络版、商业门户新闻网站以及政府机构新闻网站等专业性质的新闻网站而言, 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新闻客观性问题,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 网站新闻标题及专题的制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网站的主观性及创造性, 但在制作新闻标题及专题的过程中会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进而影响到新闻客观性。不管是对于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 广告占据着生命线的重要地位, 广告商判断网络媒体的投放的重要指标就是流量, 也就是页面的浏览量, 受此影响, 网站经营者为提升流量就会在制作新闻标题和专题的过程中采取一系列非常规的作法, 从而导致新闻客观性降低的后果;第二, 网页中新闻的高度及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其不客观性。对于网站而言, 浏览首页与二级页面的人数及所产生的效果均存在一定的差别, 从这一角度来说, 放置新闻的位置及时间会对新闻客观性造成影响;第三, 传统媒体所报道的新闻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不客观性, 而传统媒体是网络新闻的一大重要来源, 这就意味着网络新闻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原本就不客观的新闻。
随着互联网影响范围的迅猛扩展, 发布新闻的渠道相应增多, 既有利用公共资源的专业性质的, 也有社区网站、在线聊天等非专业性质的, 也就是说, 只要愿意, 任何人都可以发布新闻, 这也导致了新闻客观性问题。首先, 普通网民都具有明显的主观倾向, 爱憎分明, 对于事件的报道无法做到绝对真实的还原事实真相, 多多少少都会融入自身的主观情感, 受主观情绪的影响;其次, 网民在发布新闻的时候会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网站, 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闻客观性。例如, 论坛中被加精或者置顶的帖子, 会吸引更多的网友关注, 一旦这些帖子与客观真实性相背离, 就会对新闻客观性造成负面影响;最后, 新闻发布者并不能保证做到面面俱到, 这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新闻客观性。
除此之外, 网络新闻还存在其他信息来源, 比如当前比较流行的P2P软件, 也就是广播域电视在线直播, 在线直播最大的特色就是与新闻同步同效, 表面上看, 将网络与电视很好的予以了融合, 但是还要看到其有可能给新闻客观性造成的威胁, 因为目前部分电视新闻自身客观性就值得怀疑, 在转化为网络直播新闻的过程中, 会经过剪辑, 剪辑人员的主观倾向会不可避免的融入其中, 其不客观性将会更加显著。
3 网络时代新闻客观性的重塑
在新媒体时代, 新闻客观性面临质疑和挑战, 对此必须及时进行一场彻底而深入的改革, 为新闻逐步逼近客观真实创造有利外部环境。重塑新闻客观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 不断坚定用于追求新闻客观性的信心和决心, 建立并完善促进新闻客观性的有效机制。对于每个新闻从业人员而言, 要在内心树立起不断追求新闻客观性的意识, 真正认识到新闻客观性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这并非一件易事, 虽经数代新闻从业者的不懈努力, 效果依然无法令人满意, 对于当前的新闻从业者而言, 还要坚定追求新闻客观性的信念, 并在这条道路上勇敢的走下去, 这不仅是对新闻从业者提出的要求, 对于非专业的新闻工作人员而言, 也要将新闻客观性作为发布新闻信息的一项重要的制约条件。对于那些毫无公信力而言的网友, 曾经采取过将其账号予以封闭的作法, 但实践证明, 这种作法的效果十分有限, 因为对于内心没有新闻客观性意识的网友来说, 获得一个新的ID并非难事。在笔者看来, 可以对那些非专业的新闻发布者采取较为缓和的应对措施, 同时配合以强硬的约束措施, 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等。大众是新闻的最终消费群体, 所有的新闻报道都是面向大众的, 大众对于新闻报道是具有选择性的, 所以, 对于新闻媒体而言, 可以从新闻受众群体入手, 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使其积极主动提供新闻线索的同时, 对新闻报道进行监督, 这对于提升新闻客观性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 新闻客观性是一种相对而言的客观性, 绝对意义上的客观性是无法实现的, 在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之后, 要对客观性和主观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予以关注, 尽可能的减轻主观性对新闻客观性的影响, 对于新闻从业者而言,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 就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 新闻从业者要对自身的主观意识予以主动控制, 在进行新闻采编及报道的过程中尽量的不融入自身的主观意愿;其次, 新闻从业者要熟练掌握新闻报道技巧, 尽可能使用简单、明了、直观的语言, 让受众一看便知, 这就需要新闻从业者具备良好的语言驾驭能力及政治修养;最后, 新闻机构及相关的政策法规也要积极配合新闻从业者, 给新闻从业者进行新闻报道提供有利外部环境。
4 结语
综上所述, 对于新闻从业者而言, 新闻的客观性是其永恒的职业使命, 永远的追求目标。随着互联网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 新闻客观性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重塑新闻客观性势在必行, 一方面, 要不断坚定用于追求新闻客观性的信心和决心, 建立并完善促进新闻客观性的有效机制;另一方面, 要充分认识到新闻客观性所追求的是相对客观, 要重视客观性和主观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尽可能控制主观意愿对新闻客观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邓年生.新闻价值是事实价值与认识价值的统一——与《新闻价值是一种认识价值》一文商榷[J].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02)
[2]李红娟, 吴凡林.新闻报道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思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02)
[3]崔雪茹, 王菲.新闻报道的道德底线——论西方媒体对拉萨暴力事件的歪曲报道[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4)
[4]陈沛芹.论新闻客观性规范与国际媒体的对华报道[J].汕头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03)
[5]田永刚, 宫欣旺.第三者眼中的原生态报道——试论新闻客观性的异化[J].陇东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02)
[6]樊希, 崔妮.试论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合目的性[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2)
客观新闻 篇2
关键词 新闻采访 电视民生 日常生活 客观性
在民生新闻领域中,采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采访者会从各个角度出发从而去了解平民百姓的生活,突出民生的重要性和平民內容。很多采访者在进行报道时经常出现语言组织、用词不准确的现象,从而影响到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
一、分析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的特性
(一)民生新闻采访应遵循客观性
民生新闻采访的大多都是一些比较底层的人员,当被采访者会因为个人利益的冲突下所阐述的观点与事实会有所不同时,需要采访者采取措施,要多询问、多观察、多比较,从而得出准确客观性的答案。采访者要尽量去挖掘事情的真相,但也要掌握方法。
(二)做到在客观事实下要有限度的传达真实的信息
人们都期望新闻采访和原本的事实是相符合,并且不掺杂任何元素的。当然,民生新闻传播的真实性是有限度的,但这不等同于民生新闻采访就是没有真实客观的存在。民生新闻采访讲究的是事实,但有些变动和突发情况是采访者为了引起读者们的重视而采取的措施,从而忽略了信息真实的客观性。
(三)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的主要特点
想要确保采访的客观性,首先在选题材上要掌握好,要以平民的视角来看待,所以当搜集民生新闻采访的资料时要从百姓的角度着手,在写报道时要多用一些平民百姓的语气,用他们的语言和视野来看待事情,站在他们自己的立场上去想,多去考虑百姓的思想,会让民生新闻具备客观事实的效果从而也突出了亮点,抛开传统的思想,把政治文化降低,多去了解一些关于百姓的问题,一切以赢得百姓的观点赞同去改变。
二、把握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的主要对策
(一)民生新闻采访中的转变
在民生新闻报道中,最多的还是那些影视名人、知名的企业家等这些比较官职性的报道,从而影响了民生新闻的市场,人们也忽略了民生新闻的重要性,面对这一局面,在民生采访中采访者应多注意一些百姓的实际需要,多把百姓的想法放在第一位,多去注重百姓所讲述事情的真实性,这会充分的体现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与可靠性。
(二)民生新闻保持客观性要具备的因素
采访者要敢于坚持正确的舆论,要明确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的核心,能从政治上和客观事实上表达的具有一致性,一定不能为了新闻采访的收视率效果而只是走走形式,不能一味的去迎合满足观众的目光而放下对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我们要从各个方面入手,要让新闻更具有真实性的成分,民生报道上的语言要有肯定性,不能用迷糊不清的言语,要突出民生新闻的重点,要让人们感到有可关注的价值,为了加强民生新闻的客观性采访者要做足准备工作。
(三)增强采访者的工作自身素质
在采访的行业里要多注重自己的职业道德,在民生新闻采访中最注重的一点是坚持理想化的思想,不断地去寻找采访的自身价值。民生新闻采访的主要信息是直接来源于百姓,采访者要面对一些群众所提供的新闻信息,一定要学会分析和判断,不要因为某种原因的关系就妄自下结论。一个采访者的自身素质就是不弄虚作假,会把真实完整的信息传递出去。
(四)打入群众内部获得最真实的信息
要做好民生新闻采访就要以群众的视觉来反映整个社会的问题,在收集资料时必须深入底层,多注意陈述者的生活状态和语言表达的各个环节,从而去分析事情的真实性。在采访者写报道时要和事情发生的地点相同,才会让人们有种强烈的一致性感觉。想要报道有价值的民生新闻,采访者必须深入群众,主动去挖掘民生新闻的线索,并获得第一手信息,从而在大量的线索上进行分析整理,采访者在平时要多关注民生的生活问题,这样才能为民生新闻采访打好客观基础。
(五)在采访时要注意询问的方法
在采访者进行采访时要多注意询问的方式,被采访者在讲述时会有和现实不符合的地方,在这种不具备客观事实的情况下就要换一种提问方式,有时被采访者会因为他的经历和性格而说一些不符合实际的内容,这要看采访者在搜集资料是否做足了准备,在采访之前要对被采访者做一个大体的了解,才会明白如何的去询问,自然会避免一些不会发生的事情。
(六)及时报道从而保持新闻的客观性
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及时性也是保障客观性的重要原因,报道的时间与事情发生的时间越接近,越说明事情具有超强的说服力和客观事实,相关的问题越清晰,新闻就越有价值。但要错过了最佳的采访时期,离新闻的事件越远,会使人们的信任率降低,不但达不到传递的效果还会影响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在保证新闻采访效果的同时,就应对事情做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以免产生一些不好的负面效果。
能够达到反映普通群众意愿的电视民生新闻,已经得到百姓的认可和信赖。然而新闻一旦缺乏真实性,就会严重降低百姓们的信赖感。采访者一定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应多去一些民生新闻的起源地去了解、观察、询问当地的人们,从而来证实事情的可靠性和客观性。通过以上的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来分析可知,凡事都要拿事实来说话才能保证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
参考文献:
[1]季凯.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新闻客观性——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为例[J].吉林经济广播电台,2012.(12):174-175.
[2]叶平.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新闻客观性——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为例[J].铜陵电视台,108-109.
客观新闻 篇3
1
一个多世纪来, 新闻报道的体裁、方式变化很大, 客观性理念和报道方式受到很大的冲击, 因为许多西方学者都发现, 客观性理念指导下的新闻报道并不客观, 于是有些学者接着论证了新闻不可能客观、新闻不必客观等等观点。但是, 不管新闻客观性怎样受到怀疑, 作为新闻专业主义的理想或追求, 现在依然是人们评判新闻工作的一种原则, 因而被称为 “一个不会死的上帝” ( a god that won't die) 。现在的情形就如有是学者所说: “客观性尽管并不完美, 却是一个可行的 ‘规定原则’。客观性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新闻语汇和普遍模式。”作为一种理念, 客观性的目的是 “使有理性的读者更便于发现真相”。
当我们谈到新闻要 “客观”时, 是同时包含理念层面和技术层面的, “新闻客观性”的内涵应该是理念和技术的统一。当然, 在统领关系上, 客观首先是一种职业理念和行业规范, 而客观报道作为一种报道形式, 是这种理念和规范的具体体现。没有客观性的思想, 就没有客观报道方法。客观性作为一种新闻工作的原则, 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实践, 已经形成了相对公认的规范性认识。客观的报道形式非常重要, 客观报道的形式本身也应是客观性的本质表现;但是, 也有不少学者将真实性作为客观性理念的重要范畴, 而且列于前位。换句话说, 作为形式的客观报道与作为客观性理念之一的真实性要求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2
新闻真实: 新闻真实着重于 “新闻事件”和 “新闻报道”的关系上, “新闻真实”就是说, 两者具有某种 “同一性”。新闻客观性着重于 “新闻人”和 “新闻报道”的关系, 新闻客观性就是说两者具有 “同一性”。“新闻客观性”就是 “新闻人”保证自己不撒谎, 但是并不保证 “新闻事件”和 “新闻报道” 的关系上, 具有 “同一性”。
新闻的真实与客观是人们评判新闻工作的原则, 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想想和追求, 但实际操作中, 我们只能从相对意义上去衡量与要求, 绝对的真实与客观是不存在的, 就好像数列中的极限, 理论上极限值是存在的, 但我们永远只能无限接近那个数值, 却不可能得到那个数值。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尽管并不完美, 却是一个可行规定准则。
首先, 记者受认识上的局限, 不可能一下子看到事实的整体, 所能看到的往往是事实的一部分。其次, 记者受自身新闻判断与思想认识的影响, 对所获悉的客观事实必然有所取舍。再次, 记者受报道上的限制, 不可能事无巨细都作报道。还有文字本身在表义上的局限、记者驾驭文字的能力等等。所以记者难以将一个客观事实完整地复制出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李普曼在 《公众舆论》一书中指出: “即使是目击者也不可能原原本本地再现事件的全貌。因为经验似乎证明, 他本人会对事后减弱了的现场印象作些添枝加叶的处理, 实际上, 更常见的并不是他凭想象去描绘一个事件, 而是对它进行改编”, “绝大多数事实似乎都在某种程度上经过了有意加工”。
强调了新闻真实的相对性, 新闻报道是否因此就可以放弃对于事实真相的追求呢? 当然不应该。就新闻界而言, 报道客观事实只是记者的基本要求, 至于这个 “事实”是否为其真相, 端赖记者的认识、眼光与求实精神。也就是说, 记者在了解了事实的基础上, 在主观上还要尽求证核实的责任, 以去伪存真。当记者能秉持这样的理念, 将它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 方能使报道不断地去接近事实真相。当然, 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 记者只能尽其所能去接近事实的真相, 要求记者的报道 “完全真实”是不切实际的。
新闻客观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与规律, 新闻客观性是客观报道这一形式出现的内在原因。但新闻客观性这一理论范畴的出现却是与客观报道这一形式的出现分不开的。客观报道即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不偏不倚公正的报道新闻事实并不发表任何意见。
新闻客观性与客观报道有着本质区别。客观报道是一种形式, 新闻客观性是运用这种新闻形式进行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原则, 是新闻的本质于规律, 是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具体存在。
新闻的主观与客观是矛盾统一的关系, 即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新闻主观性与客观性分别是新闻主题与客体的特征。由新闻事实暗示出来的思想, 观点和意见, 只能说是新闻传播者的思想倾向而不能算作新闻主观性。
3
所谓客观真实, 就是客观世界确实存在过的事实。人类通过无穷尽时间和精力不断地探索真相, 可以不断地接近客观真实。
客观报道就是客观真实的体现, 而所谓 “客观报道”, 是指新闻报道要忠实于客观事实, 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地反映它和报道它, 切忌将对客观事物的观点和意见与其相混同。客观报道原则之所以能历经百余年, 至今依然被世界新闻界所认同和遵循, 除了它作为一种报道原则和报道形式的独特优势外, 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的那种新闻理念和职业精神。坚持客观报道原则就意味着, 新闻媒介及新闻从业者要坚守新闻传媒作为社会公共媒介的责任, 尊重公众的知情权, 尽可能客观公正的向他们提供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真实情况的事实信息。
真实性最简单的定义为, 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首先, 新闻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条件, 在事实和新闻之间, 是先有真实, 后有新闻,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 新闻只是对事实的报道。
事实真实是新闻真实的首要要求, 其含义有三: 第一, 该事实必须是真实发生或存在的, 有据可查、有证可验; 第二, 新闻要素必须是完全真实的, 即何人、何事、时间、地点、过程、直接原因、直接背景、直接后果、直接反馈、直接影响等必须确凿无误;第三, 新闻整体事实的真实与新闻细节的真实是统一无悖的。新闻报道与记者采写的最高境界是反映事实本质。在尚无法达到这一境界时, 至少要做到 “一般真实”, 即新闻必须是真正发生的、真实存在的事实或现象。不虚构、不夸大、不 “移花接木”、不 “张冠李戴”、不 “合理想象”是维护新闻 “一般真实”的最低要求。
4
新闻报道除了报道某一具体事件外, 相当多的时候还要对涉及某一事实的大量相关事实进行整体的综合、概括与分析。这个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 这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对新闻真实性所提出的要求。
4. 1 事实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而转移的客观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是指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 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实践活动。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 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事实作为物质存在的客观范畴, 无疑具有独立于人的精神而存在的特质, 能否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 体现在新闻报道中则取决于事实本身所具有的新闻价值以及发现、挖掘这种新闻价值的敏感度和辨识能力, 事实的存在是客观的, 能否被反映则是主观的, 事实的存在并不以人的主观愿望而更移。 “事实是客观事物已经发生过的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过程。”这个定义就明确了事实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规定性。任何事实都是客观的, 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主观事实。无论什么人, 无论他怎样判断, 事实就是事实。事实既不因人判断它不存在而消失, 也不因人对它加工改造作判断而改变其本来面目。事实一旦发生, 过程一旦结束, 它就不可更改和移易。正如曾轰动一时的 《纸做的包子》的虚假新闻报道, 从中可以看到两个事实: 包子是否为 “纸做的”, 真相一查便知, 事实本身并不因新闻报道而改变; 《纸做的包子》一经播出, 便为众人所瞩目, 后被证实为假新闻, 令人震惊和愤怒, 这一新闻事件本身也是事实。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第一、精神第二, 存在第一、意识第二的唯物观, 再次得以印证。事实作为客观存在, 不是任人捏搓的面团。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事实不仅是新闻报道的内容, 而且是检验新闻真实与否的唯一尺度。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事实是第一性的, 新闻是第二性的。
4. 2 事实的客观性制约着新闻的真实性
客观新闻 篇4
一19世纪30年代,新闻客观性雏形:独立于党派纷争,热衷于商业利益
19世纪30年代,政党报纸逐渐没落,被塔贝尔称为“资本家公器”的便士报相继出现,美国报业走上了商业化道路。
为了争取最为广泛的读者,便士报发明了现代的“新闻”概念。不同于党派立场鲜明的政党报,大部分便士报宣称政治立场中立,“不考虑党派立场,也不畏惧其压力”。它们把自己看做是客观新闻的提供者,反对政党报刊的陈腐方式及其政治倾向。与此同时,19世纪40年代电报的发明促成美联社的成立,而美联社的诞生又带动了客观报道的发展。通过创造“新闻”这个专业信条,大众化商业日报预示了现代新闻客观性观念的形成。这一时期报业对客观性的关注,表现在他们声称要独立于党派纷争之外,提供独立、公正的信息,使读者在此基础上对各种事件得出自己的观点。
然而,这种“政治立场中立”的姿态并不意味着完全与政治无关。在当时政党报刊依旧存在并对便士报展开口诛笔伐的报业环境里,对于夹缝中崛起的便士报来说,脱离了党派在经济和政治上的控制,便是一种值得宣扬的伟大的客观姿态。更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一时期便士报所谓的客观性诉求,更多的是集中在政治立场层面,对于经济层面最主要是广告商的警惕则未被纳入考虑范围。事实上,当时的便士报正在为广告商带来利润盈利而狂欢,它们的广告政策是“来者不拒”,几乎不对广告信息的真实性进行考证。
这一时期形成了新闻客观性雏形,其基本内涵是独立于党派纷争之外,宣称政治立场中立、不偏不倚,但不避讳谈论自己对商业利益的追求,甚至为此不择手段。显然,这个时候的媒体将自身定位为盈利性企业而非社会公器,其对于内容和方式的选择也多是出于趋利动机。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朴素实证主义客观性:崇拜事实。有闻必录,据实直录
19世纪中叶之后,很多便士报虽然逐渐摆脱了政党的阴影,客观性理念曙光乍现,却又很快陷入了“黄色新闻”的困境。舒德森认为19世纪90年代的美国报业界存在着两种新闻:以《世界报》《新闻报》为代表的娱乐新闻业和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信息新闻业。“’前者或许为现代发行量巨大的新闻业确定了步调,但是后者却在1896年后为美国新闻业确立了标准。
1896年,阿道夫-奥克斯接管《纽约时报》后提出“不偏不倚,不畏惧、不徇私,不受任何政党、教派和利害关系左右”的办报方针。在当时“黄色新闻”泛滥的报业环境中,《纽约时报》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向世人证明了这种客观报道方式的商业价值,这种“客观”思想也借助于《纽约时报》的巨大影响力推向社会,逐渐为整个报业认同。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闻界相信:“事实是众人可知的,报纸的工作就是不计个人的好恶去收集事实,并使它们为大家所用,以便人们能够形成自己的意见。”
这一时期的报纸之所以极力推崇事实的神圣性,是因为受到工业革命带来的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实证主义建立在真实世界独立于观察者的存在意识这一基础之上。在实证主义的视角下,通过某些特定的观察技巧和数据资料,我们可以发现世界本来的面貌,进而可以毫无曲解地把知识传送给别人。在这种思潮影响下,对“事实”的崇拜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不论是公众还是新闻从业者都毫不怀疑报纸如照相机一样客观反映现实世界是必须的和能够做到的。
在这利,思潮之下,新闻被赋予了不偏不倚、清晰、中立地表达外部世界的潜能。新闻工作者可以把事实与观点、价值判断区别开来,其工作就是准确、公正、平衡地反映真实世界。而且,新闻记者作为独立的观察者能站在客观世界的事件之外,还能够把事件的真相和含义通过运用诸如标准报道格式(如倒金字塔结构写作)这样的报道技巧和中性的语言传达给读者。
三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客观性成为职业理想:为事实不可信的世界设计的方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新闻业直接卷入,在战时新闻管制下,“独立”与“客观”不堪一击。战争煽动宣传取得惊人成功,显示“对集体情感进行系统的、全国化的大规模操纵”成为可能。
在这利,情况下,新闻业内外产生了一股怀疑主义思潮,李普曼是这一时期新闻界怀疑思潮的代表者之一。必须注意的一点是,李普曼批判了朴素的现代主义事实观,但却从未想过要否认新闻报道客观性之必要,相反,他是战后新闻界客观性理想最睿智、最强势的代言人。事实上,一战后的新闻界清楚地意识到主观因素的不可避免,却又拿起了客观性的长矛来为自己开辟前进的道路。“客观性”这个在一战前的新闻界鲜有人用的词语,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却成了新闻业界的常用术语之一。在这个看似矛盾的行为背后实际上有一条清晰的逻辑:当曾被视作如科学研究一般精确且可达到目的的客观报道方式无法再作为新闻产品质量的衡量标准,对非理性的恐惧和怀疑情绪使新闻界迫切需要对其进行调适与修正,并使之上升为新闻业的道德哲学——一种较为理想化的行业日标和实践方针——以减少主观随意性的干扰来保证新闻业的实质不被歪曲。
一战后的新闻业建立了行业道德规范,并将客观性的要求奉为神祗。1924年,一本《新闻伦理》问世,作者Nelson Crawford用了整整三章的篇幅讨论客观性的原则。这是客观性第一次以新闻伦理的面貌正式出现。1935年,美国报业协会的道德规范正式认定了客观性理念,其规定:“报社从业人员的首要职责是向大众提供准确、无偏见的新闻报道。”
这样,早期的客观报道方式在经过修正之后,作为道德规范和职业理想被新闻界普遍接受为“客观性法则”。与19世纪的客观报道雏形相比,现代意义上的“客观性法则”的升华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从对“客观性”的态度上看,客观不再被视为一种唾手可得的目标,而更多地被认为是新闻从业者努力探寻并呈现事件本来面目的职业态度;其次,在其性质上,它已从报业实践中引以自豪的操作原则上升为新闻从业者的道德约束与职业理想;第三,在其目的上,从精确地反映客观现实演化为尽量减少主观偏见力争最终逼近客观现实。
至此,可以清晰地看到,客观性作为新闻界的职业理想,其所依赖的哲学思想本身就是奇特而不牢固的。作为职业理想的新闻客观性的崛起,与
其说是因为天真的经验主义和对事实的盲从,还不如说是对战后怀疑主义的辩证应对。用舒德森的话说便是:它最终表达的不是对事实的信任,而是“专门为连事实都不可信的世界所设计的方法”。
四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客观性吸纳主观性:从“客观记录”到“客观解释”
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尤其是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后,人们对接踵发生的一切感到茫然无措。在这样的背景下,解释性报道在此间成为美国新闻界最重要的职业趋向。
与此同时,新闻从业者也不再相信事实能够不证自明,不再相信真相可以唾手可得。在新闻实践中,记者用自己的方法把解释性报道与客观性结合在一起,途径之一就是“归属解释”,即记者把对某一事件的简介或评价以出自一个相关来源的引语的形式放在报道中,以示“解释的客观性”。
可以看出,无论是在概念表述层面还是新闻实践层面,解释性报道仍从属并受制于客观性。广义的“客观性”概念的内涵在重新定义后包含了解释与分析,是以承认新闻无可避免地带有某种程度的倾向性或主观判断为前提的。当一个事件发生时,只把“直接报道”当做客观性是过时的,是浅显、幼稚又狭隘的,人们更希望新闻界提供中立、均衡、明了的解释。解释性报道的出现以及它在实践层面的成功运用,是新闻客观性传统内部的一次有节制的改革,而不是对它根本性的变革。这种改革,使得“新闻客观性”的内涵从“客观的记录”拓展为“客观的解释”,这无疑为当时的新闻业发展找到了一个历史出口。
五20世纪中后期。浴火重生的客观性:从“权力帮凶”到“不死之神”
在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麦卡锡事件”之后,人们开始看到,在客观性的堂皇外衣之下,新闻业过分强调那些所谓科学的操作步骤和要领,非但无助于反映客观现实的本来面目,反而可能使报刊丧失道义上的责任转而维护和掩饰现行权力结构中的不公平和非正义。到了动荡的60年代,“客观性”已经成为新闻界一个“侮辱性的词语”。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本身受到了质疑。新闻业的客观性理念原来还被视为对抗偏见的良方,而现在却突然变成了“最阴险的偏见”,因为所谓“客观报道”营造出的社会现实“拒绝审视威权和特权的基本结构”。“纯客观新闻”不仅味同嚼蜡、左右受限,并且最危险的一点是:“宣扬中立的客观性本身就是一种参与的形式,暗中同官方新闻合谋,自以为是地声称高于一切政治之争。”
但即使这般“四面楚歌”,新闻界也不曾公开宣称要放弃新闻客观性的理念。针对20世纪中后期风起云涌的批评浪潮,新闻界的回应集中在实践层面,即更多地宽容和鼓励不同的写作方式,而非职业理念的彻底革新。解释性新闻稳稳地站住了脚跟,得到了普遍认同。一两种与新闻客观性相对立的传统——文学和“扒粪”,在60年代又获得了新生,并衍化出新新闻学和调查性新闻。“新新闻”强调以小说性技巧以及第一人称的经历,对社会问题和政治事件进行主观性解说。调查性新闻则在“水门事件”中达到了顶峰。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至少在表面上,20世纪60年代确实开创了新闻业的新纪元。在铺天盖地的批评声中新闻界鼓起勇气逆风而上,掀起了一系列运动以图改革或修正美国新闻业的缺陷。直到今天,那个时代在人们的印象中依旧是一个“拒绝倒下、拒绝死亡”的年代。
尽管非议不断,但在整个20世纪,客观性无论是在专业讨论上,还是在社会实践中,都经受住了挑战。90年代兴起的公共新闻(public journal—ism)曾被认为对新闻客观性的权威地位提出了有力挑战。公共新闻要求新闻放弃超脱的姿态,通过发起理性的、有批判精神的公共讨论来达成共识。公共新闻被认为是“认为客观性不存在的逻辑性的自然延伸”,它甫一出现,就在新闻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研究者对公共新闻的批评颇为尖锐:公共新闻的一个潜伏陷阱是,它可能会通过有控制的大众性参与来掩盖媒体自身的政治议程,并使之合法化;更为重要的是,公共新闻过高估计了社区共识的可能性和可取性,因为它低估了不同利益和立场之间的冲突程度。因此,时至今日,公共新闻虽在读者范围相对固定并比较单一的中小城市的报纸中有着强劲势头,但它最强有力的反对者来自《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传统大报。或许,是因为这些大报的合法性和声望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对新闻客观性的坚守。
总之,在整个20世纪,尽管处在批判文化思潮的外部挑战与内部矛盾之下,新闻客观性作为新闻界职业理念的地位并未明显式微。相反,在新闻专业主义的旗帜下,集结了一大批为新闻业作为社会公器的“合法性”而战的从业者和研究者。因此。有学者将客观性比作西方新闻界的“不死之神”,这虽难免夸大,但却值得深思。
六结论:客观性的潜隐假设——对大众理性的不信任
纵观新闻客观性在19世纪、20世纪的发展历程。尽管其具体内涵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不断变迁,但仍会发现,客观性内涵中稳定不变的一点是:客观性所指涉的一系列能力和素质是要经过专业训练的。换言之,客观性的一个隐含命题是:未经训练的普通民众通常很难做到客观。正因为如此,新闻从业者敢于宣称自己对事实的把握能力和掌握程度超出了普通民众,因为普通民众不能像自己一样时刻具有自省意识,从而避免自身偏见和情绪对信息的扭曲。或许,这种带有精英主义色彩的自我认定,正是新闻从业者得以安身立命的思想精髓所在。
至此,便可得出新闻客观性传统的一个潜隐假设,即对大众的理性的不信任。不同于“大众社会理论”对大众的松散性、孤立性和盲目性的不信任,新闻客观性对大众的不信任源于他们认为大众的判断容易受到情感、道德、偏见和传统的干涉。这样,新闻界以一己之力承担起维护新闻客观性的道义,拒绝其他力量的介入,将自己塑造成“孤胆英雄”的角色。此外,新闻界还以一套专业主义的话语对参与讨论的主体资格进行限制,轻视了大众的主体性,忽视了大众可能发挥的建设性力量。
进入新媒体时代后,基于新媒体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而勃兴的“公民新闻”被不少学者认为是对公共领域的伟大实践。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于公民新闻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基本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公民新闻的前景及其可能引发的联动效应尚需时日观察。或许,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公民新闻实践的最大意义在于,让人们意识到大众媒体的职业记者并不一定是它所报道领域的权威专家,很可能对于某一领域而言,“受众或受众集体的智慧更应该受到关注”,而这无疑会触动新闻客观性关于“大众不可信任”的潜隐假设。这种触动,虽不至于引发对新闻客观性观念的彻底变革,至少可以启发人们思考更为广泛的实现客观报道的途径。如真能如此,或许在未来的日子里,新闻界就无需再自虐式地将“客观”的担子独自扛下。他们只需要从信息的主体提供者变为信息的网际组织者,从信息的单向发布者变为信息的全程管理者,然后设计好一套促进客观、规避偏颇的网际协作规则即可。在这个意义上,公民新闻的实践,或许可以成为身处困境的新闻客观性的福祉。
舆论监督新闻必须做到客观公正 篇5
马克思、恩格斯说过, 人是自然的产物, 但人又是社会的产物, 人更多的是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人不能孤立地存在于自然和社会中, 人必须按一定的联系方式在社会中生存, 这就是说人不能孤立地存在于家庭、单位和各种集体或组织中, 就是说人是社会的人, 广义地说, 人存在于社会大家庭中。因此, 一个人, 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中的人, 必然受到社会舆论、社会道德和法律的约束。舆论监督就是社会监督的一种, 舆论监督本身并不带任何强制性, 其威力在于唤醒社会, 激起社会民众发出正义的呐喊, 从而产生巨大的舆论精神压力, 还原事物的庐山真面目, 达到伸张正义, 维护社会良好秩序的功效。正因为舆论监督的社会意义重大, 舆论监督新闻与其他宣传事物好的方面新闻相比, 舆论监督新闻做到客观公正, 非常接近事物本来面目是其生命力所在。
一、舆论监督新闻要做到客观公正, 必须从采访入手, 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 以建立和谐社会为落脚点
舆论监督新闻采访是关键。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知名舆论监督栏目曾经一度收视率很高, 看问题解决问题方面做得都很好, 关键在于用事实说话, 使被曝光者无法抵赖, 更无法把曝光者投诉。舆论监督新闻报道要想保证其公正性, 记者采访是第一位的重要关口是重中之重, 因为记者直接面对当事人, 面对要曝光的新闻事件要详细调查取证, 调查过程要多听双方当事人的陈述, 也要多听有关事物相关方面的言证和物证。舆论监督新闻更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对于被曝光方而言爆炸性强, 如果事实证据不充分, 还可能引起被曝光方的法律投诉, 使记者和他服务的媒体吃官司, 陷于被动。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中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法律意识, 在舆论监督新闻的采访调查中要不厌其烦的去探究事件的真相, 弄清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记者才能不偏不倚兼听则明, 保证新闻不失实。说话不能以偏概全, 加强字句斟酌, 用词要准确, 留有余地, 不绝对化。
举一个例子:2009年3月, 国内媒体相继报道了强生婴幼儿沐浴产品在美国查出含有有毒物质。3月25日, 某报刊发了题为“建议停用强生婴儿卫浴产品”的文章, 文章见报后, 立即引起了当地强生产品代理商的质疑。原来, 早在3月20日, 国家质检总局就已经发布信息, 在当地质监部门对强生 (中国有限公司) 现场检查中, 未发现企业在化妆品添加二恶烷和甲醛, 仅有一个批次检出含有微量二恶烷。在国家质检部门以发布结果后, 仍报道产品有问题, 厂家当然不能接受。最后在当地销售商的坚持下, 这家媒体不得不又发表了国家质检结果, 以正视听, 挽回影响。这件事如果记者采访时责任心强, 密切注意要曝光事件的官方信息, 发这类稿件时注意一下事件动态情况, 就不会陷于被动, 让人找上门来。
笔者在当专职记者时接到一回单位领导指定的采访, 要求曝光者是当时一家国有菜站的经理, 要投诉的对象是当地铁路有关部门。据这名经理讲由于铁路也有多种经营公司经营, 品种也包括蔬菜水果, 他的公司也经营这些种类的蔬菜水果, 双方存在竞争关系, 而铁路有关部门利用管铁路的特权经常把他的货物“暂扣”一些时间, 推迟他货物进站卸货时间, 使他失去竞争力, 并造成一定损失。要求曝光对方并赔偿损失。这是一件并不轻松的采访, 说“暂扣”有力证据在哪里?对此笔者不知在两家单位间不停奔跑多少回, 不厌其烦地听取双方的陈述, 调查走访了解事件真相, 还找地方菜站一些货主了解情况。大致理清了双方的责任。笔者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 先是把双方当事人叫到一起, 让他们当面和谈解决, 但双方还是谈不成。但报社不是法律部门, 不能判定谁是谁非, 最好也不直接出面把事件以记者调查形式发表进行所谓的曝光, 经与主管领导研究商量, 要求两家单位据实以读者来信形式曝光, 通过讲事实摆道理的论辩方式, 所谓事情越辩越明, 让读者来看事件的来龙去脉, 实现事件的解决。最终一家退出了论辩, 事件算是较好地解决了。作为记者和服务的媒体都没有偏袒任何一方, 做到不偏不倚, 又较好地实现了新闻舆论监督应发挥的作用。
通过这一回有关舆论监督新闻采访过程, 进一步证明了舆论监督一定要让双方当事人都说话, 不能只听一方当事人情况介绍就写稿, 只采访一方就报道, 这样容易引起另一方的异议和不信任认为记者是一方的代言人, 从而陷入事件本身之中去, 无法进行公正客观有效的新闻舆论监督。真实是新闻舆论监督的生命, 舆论监督要解决问题必须让当事方都说话, 都有发言权, 都把自己的理摆出来, 讲透彻, 谁是谁非自然就能分出来, 群众自有公论。
二、舆论监督要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 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为促进社会和谐做贡献
本报在新闻舆论监督方面曾经做得很好, 有的老记者也很好地把握了舆论监督新闻的写作客观公正要求。本报曾经曝光某对外服务单位卫生不好, 见报后引起当事方的高度重视, 也找记者了解沟通情况, 并立即整改, 整改后要求对取得的效果给予宣传报道, 本报舆论监督新闻在此事件上可以说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那么正面宣传也是顺理成章的。本报还曾经报道一家饭馆卫生不好, 引起饭馆老板的激烈反响, 多次到报社找领导理论, 最后报道记者与被曝光方也面对面交换了意见, 尽管被曝光者还有很多怨气, 但还是促使他加强了饭馆卫生的管理, 为消费者赢得了安全的消费用餐环境。
客观新闻 篇6
一、新闻与事实的距离, 使得新闻“失实”
一般认为,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报道的真实, 要求必须确有其人、其事、连时间、地点、人物、细节都必须是真实的”[4]、“新闻必须完全真实”[5]、“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第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 (when) 、地点 (where) 、人物 (who) 、事情 (what) 和原因 (why) 都得经得起核对。”[6]可以说, 新闻的真实就是事实的真实。但是一篇新闻的产生, 是记者以描述 (描写) 的方式来实现的。没有记者的描述 (描写) , 就没有新闻, 自然也就不存在新闻真实了。由于新闻是对事实的叙述, 而不是事实本身, 于是新闻与事实之间也就有了一定距离。这个距离的大小, 也就决定的新闻真实性的大小, 距离越大, 真实性越小, 距离越小, 真实性就越大。当距离为零时, 新闻就完全真实了。但这有可能吗?早在1922年, 美国学者李普曼就曾说过:“新闻和真相并非同一回事, 而且必须加以清楚地区分。新闻的作用在于突出一个事件, 而真相的作用则是揭露隐藏的事实, 确立其关系, 描绘出人们可以在其中采取的行动的现实画面。只有当社会状况达到了可以辨认、可以检测的程度时, 真相和新闻才会重叠”。[7]然而, 即使“社会状况达到了可以辨认、可以检测的程度”, 新闻与真相 (真实) 也仍会存在距离, 因为新闻的时效性使得新闻无法等到“隐藏的事实”被揭露之时。一案件发生了, 如果要等到案件侦破之时才报道, 那这新闻可能就不是新闻了。这就是说, 要实现新闻的完全真实是不太可能的。
决定新闻与事实之间的距离的大小, 其因素有很多。
(一) 新闻的简洁性、时效性与事实的复杂性、长期性, 使得新闻真实成为一种过程
除了报告文学外, 新闻的写作都要求简洁明了。“新闻要短小精练, 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8]但一件事情发生, 又往往是纷繁复杂, 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我们可能会“抓大放小”, 即只叙述与主题相关的某些方面的内容, 而舍弃貌似与主题无关某些内容。在这取舍之间, 我们可能会给人以新闻“失实”的感觉。我们对一个人物的采访, 同期声采访回来可能是10分钟, 但真正用在新闻中, 可能也就1-2分钟。这样, 就不可能避免会出现挂一漏万的现象, 被采访者认为一些重要的内容却被我们删除掉了。2009年, 央视播出了一条《刘猛春节留守灾区》的新闻。新闻播出后, 作为志愿者的当事人刘猛站了出来, 在腾讯网上发出了博客文章《独家:央视专访志愿者被剪掉的对话》, 称“理性思考部分悉数被切掉……通过CCTV给出来的仅剩下感动和飘扬”。[9]这当然不能怪记者, 新闻的简洁特点要求记者必须这么做。
“新闻与生俱来的基本特点是两个:一是真实, 二是新鲜, 由此而延伸出新闻报道上迅速及时的要求。”[10]然而, 事实的发生和演变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 人们对事实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探究和深化的过程。当一事件发生时,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事件的表象,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事件的真相才有可能渐渐露出水面。这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 这个过程有时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上百年。这样就必然和新闻真实产生冲突。当年美国“9·11”事件发生时, 当时所有的媒体都报道说, 这是一起恐怖袭击事件。然而最近, 却不断有暴出“9·11”事件的真正原因是“‘9·11’事件是一个美国政府自编自导自演的苦肉计”。[11]到底真相如何, 笔者想, 在近期可能还是无法完全求证的。然而, 这并不能说当时媒体对“9·11”事件报道的新闻就是“失实”的新闻。受众对此也是可以理解的。对二者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用“有机运动”来解决。他说:“只要报刊有机地运动着, 全部事实就会完整地被揭示出来。”[12]这就是说, 新闻报道一开始就把整个事件都十分真实地报道出来, 不符合事物本身发生的规律;而等到全部事实都十分明了时再进行报道, 又违背新闻规律。因此, 新闻的真实, 往往表现出是一个过程的真实。如果这个事件可以连续报道或追踪报道的话, 那么越后期的报道可能就越接近真实, 甚至后期的报道有可能还会否定前面的报道。
还有一件事便更能反映出这种情况, 1997年12月6日, 俄罗斯一架安-124大型军事运输机在伊尔库茨克上空坠毁。《人民日报》12月8日, 报道:“造成至少10人死亡。”9日, 该报又报道:“从瓦砾中挖出尸体41具, 还有32人下落不明。”11日又报道:“死亡人数已达120人, 尚有3人下落不明。”21日又报道:“这次空难的确切死亡人数为125人。”同一事件, 前后4次的报道, 竟然如此迥异, 第一次报道的伤亡人数不足第四次报道的十分之一, 如果按照“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的标准来衡量, 无疑, 前面三条新闻都不是新闻, 或者说是虚假新闻, 是“失实”的新闻。但其实不然。在新闻报道中, 新闻的真实都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事件本身在发展, 人们对事件的认识也在发展。8日报道称“造成至少10人死亡”, 符合当时人们对坠机事件的认识, 是真实的。后来的报道称:“确切死亡人数为125人”, 是人们在经过调查鉴定后的结果, 同样也是符合人们对事件的认识。由此可见, 新闻的真实程度与人们对新闻事件认识深入的程度是成正比的。
像这种现象, 在一些具有较强时效性的新闻报道中更会经常碰到。如突发事件中伤亡情况、赈灾捐款数量等, 都是如此。
(二) 记者的工作方式使得事件的真实情况难以得到展现
在现实世界中, 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往往纷繁复杂, 不仅“当局者迷”, 就连“旁观者也未必会清”。比如一个案件发生后, 基本案情应该是会清楚的, 但新闻报道如果要按照5个“W”来要求的话, 那就不那么容易了。时间 (Whe n) 、地点 (Where) 大体应该会比较容易搞清楚, 但人物 (Who) 、原因 (Why) 、经过 (What) 就有难度了。嫌疑犯是谁、谁被杀、案件为什么会发生、案发经过、最终结果会如何……这些都不是一下子能搞清楚的。即使采访现场目击证人、或者办案民警, 也都有可能得到并非真实的结论。这样, 作为记者, 又如何能够保证所采写的新闻就一定能完全符合事实呢?显然记者不能, 也没必要像警察那样对自己所采写的新闻事实进行全面、彻底的调查论证。如果真的要这样的话, 那新闻的报道就无法进行了。其实记者所要做的, 只是记录当时所发生的事实, 尽管这些事实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 可能会不正确。“一个新闻记者在极其忠实地报道他所听到的人民呼声时, 根本就不必随时准备详尽无余地叙述事情的一切细节和论证全部原因与根源。何况这样做需要许多时间和资料。一个新闻记者可以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复杂的机体中的一小部分, 他在这个机体里可以自由地为自己挑选一定的职能。”[13]
(三) 媒体的参与, 可能会掩盖了事情的真相
随着媒体在现代社会之中的影响力的日益扩大, 媒体也逐渐成为各方利益的“角力场”, [14]他们都想利用媒体来引导受众朝自己有利的方向来思考, 或者把对自己不利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从而树立起自己良好的形象, 因此, 当事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只说好话不说坏话”。在这种情况下, 记者又如何能保证得到的新闻能完全是真实的呢?比如, 2010年福建省某市台报道《“110”辛苦的一天》, 由于记者一直在现场跟踪拍摄, “110”民警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好的一面:很耐心细致地去处理一些鸡皮蒜毛的事情:小学生打架、一大娘在菜市场被偷了50块钱等等。而这些事情又恰恰跟人们在现实中对110民警形象不相符。
二、如何防止新闻“失实”
新闻“失实”现象的产生, 既有记者的主观原因, 也有现实的客观原因。我们分析新闻“失实”的一些客观原因, 并不是要为虚假新闻应当被批判寻找开脱的理由, 更不是纵容记者去采写虚假新闻, 而是让我们更好去把握新闻真实的内涵, 采写出更真实、更可信的新闻。要防止新闻“失实”, 记者除了要做好树立职业道德、增强大局意识、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等方面的“软功夫”外, 还要练好“硬本领”。
(一) 深入采访, 寻找“平衡点”
这是减少新闻“失实”的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我们说, 新闻与事实之间的距离, 是新闻真实与“失实”的分水岭。如果这个距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那么尽管新闻事实并不完全符合事件事实, 受众也是会认可的。而要缩短这个距离, 就要求我们记者在采访时, 要深入、深入、再深入, 不断探询“新闻背后的新闻”, 多倾听各方当事人的意见, 寻求各方的“平衡点”, 从多个角度去挖掘, 努力构建起体现事件各个方面的综合体。比如儿童“失学”这个社会现象, 记者只有深入采访, 才能得出导致儿童失学的原因或是贫困, 或是“留守家庭”无人管教, 或是“家长存在上学无用论”思想, 或是儿童对上学没兴趣等等多方面的原因。正是由于记者的关注点、侧重点的不同, 才使得关于“失学现象”的报道完整而全面。同时, 深入采访还可以在众多的材料中区分出哪些材料是真实的, 哪些是虚假的。记者通过深入的采访, 可以不断地发现真相, 验证事实, 使得整个事件的报道显得更准确可信。
(二) 在表述时勿作合理想像
由于新闻是记者主观创作的产物, 那么记者在表述事件时, 就要尽量做到客观、公正。这其中, 重要一点, 就是勿作合理想像, 不要用那些主观色彩强烈的词语, 如“始终”、“从不”, (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 他上班“从不”迟到。太武断了, 要是有一次迟到, 你的新闻不就“失实”了吗) 、“千万次” (如:这样的事, 在他的一生中经历过千万次。到底是一千次, 还是一万次, 新闻表达的是事实, 是一千次就一次, 一万次就一万次) , 等等。
有一则故事, 虽然是文学方面, 但用来说明新闻, 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传说有一天, 李白和老师外出赏景, 正漫步河岸桥头之时, 忽见一女子尸体漂于桥下水中。老师随即吟诗一首:“二八女多娇, 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波转, 七魄翻浪涛。”李白就问:“老师, 你怎么知道她是‘二八’?又怎晓得她是被风吹到桥下的?那‘三分’随波, ‘七魄’翻浪你又是如何看到的?”老师问:“那你看怎写才好呢?”李白吟道:“谁家女多娇, 何故落小桥?青丝随波转, 粉面翻波涛。”老师赞道:“改得好啊!”在这里, 老师用的是文学手法, 李白用的是新闻写法, 特别是后面两句, 完全是现场的客观描写。
(三) 力戒概念化失实
浅析大数据时代新闻客观性 篇7
一、大数据及数据新闻
(一) 大数据概念及大数据的“大”辨析
在20世纪80年代, 大数据这个概念由美国人提出, 时至今日, 学界对其这样定义:所谓大数据是这样的数据——规模大、非结构化、数据集彼此无关联, 需要快速地分析, 且分析依赖新兴的技术和人才,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规模性、多样性、高速性和有价值。[1]而大数据里的“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大, 提到“大数据”的“大”, 一般人认为指的是它数据规模的海量。对此, 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指出, 这其实是一种不得要领、似是而非的认识。其实, 大数据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它的大, 而在于它的全——空间维度上的多角度、多层次信息的交叉复现;时间维度上的与人或社会有机体的活动相关联的信息的持续呈现。[2]即大数据已经过了信息处理受限的时代, 世界分析数据选取样本的已成为了历史, 在大数据时代, 一种全新的数据模式开启, 即样本等于总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全面意味着精确, 但是对于新闻来说, 全面并不一定代表真实, 有可能会掩盖本来的新闻真实。所以在这里, 大数据似乎不能由于其数据的大而全面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二) 数据新闻里的“数据”
先有事实, 后有新闻, 毋庸置疑变动产生新闻。在传统媒介, 记者不仅仅要从事实出发找新闻, 而且必须从事实的变动中着手找新闻。大数据时代, 数据的产生与变动成了新闻的来源之处, 数据源的开放与否决定了数据新闻的有无。数据新闻的来源主要来自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主动公开的数据库。虽然这些数据为新闻报道提供了充分的统计学数据, 有助于数据新闻对社会宏观现象的报道和对新闻事件的宏观描述, 但是, 出于保护国家机密、商业秘密的需要, 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是不公开的, 媒体可获得的数据是有限的, 在此情况下所做的数据分析很可能是不准确的。另外, 也不能排除一些企业、机构为自身利益而发布虚假信息, 如果记者对此不加核实, 其经过数据抓取、整理和分析之后的数据新闻也很可能会出现失实。[3]由于数据源的种种限制, 再加上数据是由专门的人或机器处于某种目的收集而来的, 所以在数据产生和收集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数据出错, 也不排除编辑人员在处理数据时有意还是无意导致的数据出错, 从而影响到数据新闻的真实客观性。
(三) 数据新闻里的“新闻”
在早期的新闻写作实践中, 大部分媒体人只是把数据作为新闻叙事环节的解释与说明, 用来支撑新闻的真实性和可读性。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在20世纪50年代就产生了由计算机辅助报道的新闻, 到70年代又产生了精确新闻。进入新媒体时代, 随着大数据的应运而生, 在新闻传播学领域, 产生了“数据新闻学”这一新兴的分支学科。从大数据的定义看出, 大数据要求的数据越多越好, 这就是说在大数据时代要求我们重新审视精确性, 而事实上大数据不仅让我们不再期待精确性, 因为大数据所包含的巨量信息或数据是普查的结果, 可以对事件进行充分的报道, 但就数据本身而言, 其仍然是对事实某方面属性的反映, 而不是全部。因此, 单凭数据并不能形成对事实的全面反映。而新闻客观性要求精确, 尽量做到符合客观做到真实, 所以数据新闻正是由于大数据的某些特点在根本上是与新闻客观性所要求的精确性理念是相悖的。
二、“把关人”理论和数据新闻的客观性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库尔特·卢因提出“把关人”这个概念, 并在1947年其《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论述这个概念, 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 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把关人”的理论告诉我们, 决定什么样的新闻进入传播渠道首先就要涉及新闻信息的客观性问题上。根据陆定一“新闻是关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定义, 可以看出新闻信息真实和及时的两个本质属性。那么在新闻选择中, 真实标准作为第一要义, 规范化的媒介组织都会遵守, 但是又由于有了新闻选择的业务标准和市场标准, 往往会与真实性标准产生矛盾甚至冲突。有些媒体为了迎合市场标准, 一味降低其业务标准甚至真实标准, 如黄色小报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当然, 新闻选择还要受到经营目标、受众需求、社会文化等其他因素的制约, 但最终体现在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上。正因为以上原因, 由于作为支撑数据新闻的海量数据的易篡改性强, 对于各种把关标准来说, 更加易于操作符合传媒组织立场方针的数据新闻报道, 其新闻客观性就要大打折扣。
三、拟态环境与数据新闻的客观性
我们生活在各种环境之中,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教育环境等等。随着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 人们由于各种限制, 不可能与其相关的整个外部环境都保持经验型接触, 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机构”去了解, 而人的行为对环境所做出的反应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反应。所谓“拟态环境”即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 即由传播媒介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而这种由大众媒介促发形成的信息环境, 时时刻刻受到信息的制约, 同时, 李普曼指出, 信息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并且通过前者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
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 信息的本质发生了某些变化, 我们现在的信息时代有一些基本特征, 比如说人人平等, 信息的极大丰富, 信息共有共创共享。任何一个网站信息都可以说是按需分配, 按需索。[4]可是相反, 我们又处在一个极易形成信息霸权的时代。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霸权和信息寡头会让互联网公司和媒介成为信息寡头, 使得信息越来越单一、越来越霸权化。而霸权必须会导致信息的失真和不符合客观实际, 因为当信息为某一利益个人或集团服务时, 自然而然就离信息的客观真实愈行愈远。当媒介沦为信息霸权主义的奴隶时, 我们所处的拟态环境所影响的现实环境将是可怕的, 以至于我们不管是出于现实环境中还是某种信息环境中, 我们都离信息即新闻真实客观很远, 或是我们根本不可能分清两者的区别。
四、结语
大数据时代, 被宣称为是数据量化一切的时代, 这种过度的对数据的推崇甚至是崇拜, 恰如曾经风靡一时的“魔弹论”, 把受众想象成应声而倒的靶子。数据新闻的产生似乎在说明机器垄断新闻的年代已经来临, 但事实上机器是无法独立思考的, 而真正完成深度思考的还是要依靠人类的脑力劳动。诚然, 大数据的确为我们提供了之前我们很少涉及的从另外一个维度看世界的工具, 也为新闻领域的变革提供了技术手段和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我们还是要冷静客观的看待大数据的数据力量, 就像我们要重新审视数据新闻给我们带来繁荣的同时, 也要看到数据带给新闻客观性的挑战与考验。
参考文献
[1]黄玉洁.大数据时代呼唤数据新闻[J].计算机世界.
[2]杨雅.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新闻传播的新范式——“大数据与新闻传播创新”研讨会综述[J].国际新闻界, 2014 (03) .
[3]韦中华.数据新闻可视化的不足与改进[J].青年记者, 2014 (07) .
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把握 篇8
一、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现状
(一) 电视民生新闻的特点
从2002年电视民生新闻出现开始, 它便成为一种潮流而迅速流行开来, 所涉及的报道内容包括教育、劳动、环境、就业、社保等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 使新闻报道真正做到了贴近生活、贴近百姓, 其报道的内容、立场及方式等, 无不体现了以民生为本的主张, 受到广大百姓的欢迎。
(二) 电视民生新闻采访存在的客观性缺失问题
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 在吸引百姓关注、为电视台争取收视率的同时, 也给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带来了挑战, 在目前的电视民生新闻中, 新闻的客观性上存在着极大的漏洞。
首先, 新闻的真实性不够。新闻的客观程度决定了新闻内容及报道是否真实, 而新闻的真实性也反映了报道是否客观。在民生节目中, 采访的对象主要是普通百姓, 由于知识、见识等方面的短缺, 他们在对一些问题的叙述和理解上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再加上各自的喜好不同、对人对事存在偏见, 在接受采访时所做的叙述难免会与真实情况存在差距。其次, 新闻语言有失客观。在民生新闻报道中时常会出现主持人评论这一环节, 如针对新闻事实, 主持人站在百姓的立场上对事情进行批判或赞扬, 在给节目收场的同时, 也给观众一种明确的态度, 这体现了对新闻客观性的无视。新闻的作用就是报道事实, 在让百姓了解相关情况的同时, 得出自己对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民生新闻中夹杂的一些评论, 使得新闻报道在传递事实的同时也传递了观点, 影响了大众的舆论, 这本应是新闻评论的工作, 不应掺杂进新闻报道中。再次, 记者的报道语言也对客观性构成一定的影响。在民生新闻采访中, 记者为了与百姓进行有效沟通, 有时不得不用一些有违客观性迎合他们情绪的形容词, 而过度或夸张使用形容词是新闻采访中保持客观性的禁忌。此外, 一些不明确的, 如最近、差不多等词汇的使用, 也导致新闻要素含糊不清, 影响了新闻采访的客观性。
二、把握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
新闻采访要保持客观性, 民生新闻也不例外, 要在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中做到客观公正, 新闻工作者就要先从自身做起。
1.树立客观性意识, 加强自律
新闻工作者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新闻报道的原则, 将新闻客观性贯彻到新闻采访和报道的各个方面。在采访时要保持客观, 不能诱导被采访者说出不符合新闻事实却能达到一定新闻效果的话, 不能为了抓住观众的眼光而对新闻进行不真实的报道, 更不能用偏激性的语言达到哗众取宠的目的, 这会在无意中误导受众对事件的看法。
2.注重社会效益
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新闻工作上最大的区别是, 我们的新闻事业是我党工作的内容之一, 因此在我国, 新闻采访报道更加注重社会效益, 尤其是民生新闻, 面对百姓在经济、生活和人际关系之间产生的越来越多的问题, 民生新闻要起到为大众提供全面了解事实、了解生活的渠道, 引导大众采取合理的方式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因此, 新闻工作者要秉持客观性原则, 客观报道新闻事实, 做到不偏不倚。
3.提高自身的新闻工作能力
在电视民生新闻报道中, 所涉及到的大多是家庭、邻里或社区里发生的生活琐事, 牵扯到的人和事往往头绪乱、是非多, 且各执一词, 很难分清谁是谁非, 这时就需要记者靠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摆正态度、头脑冷静, 对客观事实进行分析, 对从采访对象处得到的信息进行甄别, 去伪存真, 对事实做出全面、合乎情理的整理, 才能使报道更具说服力、更符合客观性。
结语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而要达到这个要求, 就须保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这是新闻工作者矢志不渝的信念。新闻报道的目的和意义是向大众提供新闻事实、反映不同的声音, 为大众建立起了解世界的桥梁, 新闻工作者既要努力达到这个目标, 又不能超越了这个界限, 对大众舆论施加压力, 在民生新闻采访中, 更应如此。
参考文献
[1]叶平.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客观性——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为例[J].业务探索, 2009 (4)
[2]季凯.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客观性——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为例[J].新闻与出版, 2012 (7)
新闻摄影的客观记录与主观表达 篇9
既然摄影最本质的功能是记录, 那么以客观记录为主要内容的新闻摄影必将是摄影领域很重要的分支。新闻摄影主要是以瞬间的影像来表述新闻事实、传播新闻信息的。新闻照片所包含的信息越多, 就越有新闻价值。新闻摄影作品必须讲究时效性, 对于客观的突发新闻、预知的重大活动, 不容摄影者随意地寻觅或等待。好的角度、构图和典型表意有很大的偶然性, 而新闻追求时效性却又是必然。摄影者不可能要求事件重新演示, 瞬间发生的情况稍纵即逝。所以从求新的角度看, 时效是新闻摄影的生命, 决定着新闻价值的高低。对于新闻摄影来说, 真正比较经典的瞬间并不多, 稍纵即逝的经典瞬间隐藏于事物发展的过程中。以视觉效果来看, 这种典型瞬间的出现时机, 对不同事物、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会有所不同。有的可能是在高潮到来前的瞬间, 有的可能是在高潮到来时的瞬间, 有的也可能是高潮过后的瞬间。这就要靠摄影者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娴熟的摄影技术技巧了。一般来说, 把握新闻摄影瞬间, 贵在快速, 难在典型性和表意性, 成在摄影者技术熟练程度和艺术根底及在瞬间的迸发程度。因此新闻摄影作品的时效性、典型性、表意性、技艺性构成了瞬间把握的要素。
新闻摄影之所以作为一门艺术, 在视觉艺术领域内必定有其必然的基础内涵, 但与其他的艺术门类比较, 它是技术的升华。“技”是技巧, 而“术”则是具体的人为创造, 在普通的摄影艺术中, 除了一般的将影像定格技巧外, 更多的是拍摄者对客体完美性表现的人为摆布。而新闻摄影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反对创作主体过多的主观干预, 要求主体以“第三方状态” (区别于主体与客体的事件参与者的状态) 出现, 用照相机无限接近现实地去记录, 是技术中术的升华。想更多地认识新闻摄影必须将现实的美丑与拍摄者的审美情感统一结合。新闻摄影作为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交融的视觉艺术, 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视觉世界, 更给历史留下了真实的资料。
新闻摄影作为一种技术报道手段, 是文明社会观察与传播新闻事件方式上的一大技术性革命, 运用现代摄影技术记录了真实世界的“表象”, 但这里的“表象”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再现, 它是有意识的、有主观目的性的艺术再创作过程, 它深层反映着新闻摄影者的思想与内涵, 呼吁新闻受众对“美”的思考。新闻摄影是利用技术手段, 通过摄影图片完成报道, 叙述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过程中的事件。其最终目的便是将事实发展过程瞬间定格并快速传达给受众。这就要求摄影记者在掌握基本摄影技术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艺术的审美和修养, 在一张摄影图片上尽可能丰富地浓缩新闻要素和对事物认识的导向, 并最终传达给观看者画面图像所表达的视觉信息和思维信息, 即用摄影照片来进行语言的表达。摄影天然的还原力已经使它在直观感受上占了优势, 形象、生动、煽情, 但却没有那么多进入其中的壁垒。只要你有心并且有本领借影像记录目前的人与事, 任意的一个主体都可以成为积极的参与者, 以个人的新闻摄影报道加入对人生命运的记录与深思, 那普天下的人的命运都可得到简朴但却同样感人的反映。
传统摄影技术是新闻摄影报道能够实现艺术表达的基础, 只有当摄影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 摄影者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体会与思考。只有这样, 新闻摄影记者才有能力去考虑拍摄思维和自己所想表现的目的, 图片语言才会更加真实和生动, 才能震撼观者的心灵。作为一种视觉传媒的工具, 新闻摄影图像语言的质量则是其能够产生积极效果的前提。新闻摄影所要表现的主体应占据照片的主要视觉空间。主体的表现不能是孤立的, 它同样需要气氛的烘托。“5·12”汶川大地震中有一幅照片给人的印象格外深刻:一位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东汽中学的老师和学生们一同被埋在倒塌的学校楼房里, 据被救出来的孩子们称“就是他在黑洞洞的废墟里, 用这只手刨哇刨, 使我们数十名同学死里逃生得以生还。不知道他怎么就没有出来……”我们见过许多手, 但这只手却与众不同。这是一只多层脱皮已经残损不堪的手, 这是一只英雄的手, 是把活的机会留给了学生的手。在这一新闻摄影画面语言表达中, 典型气氛的渲染有力地辅助了主体的表达。主体是新闻摄影的主要信息载体, 仅仅依靠气氛来烘托是不够的, 然而如果新闻摄影作品中缺少对主体细部的刻画, 其语言表达也是有缺陷的, 会使新闻摄影作品平淡无味。气氛渲染仅仅是对环境的交代, 在特殊环境下, 记者运用摄影本身的技巧就可以刻画, 但对主体一个细部的刻画, 有时其魅力和感染力能远远超过画面本身。新闻摄影是通过摄影记者的第三只眼来发现画面的“美”, 而不是臆造, 这才是新闻摄影作为一门新闻报道艺术真正存在的意义。
塔格曾说, 摄影不仅是审视, 也是评价世界的方式。新闻摄影作为一种瞬间平面造型艺术, 它不是摄影者能够轻而易举捕捉到的, 不单纯是一种偶然性的收获, 而是拍摄者的美学内涵、文化素养和人生观乃至新闻嗅觉的产物。新闻摄影记者在采访过程中, 一方面必须深入地观察并判断出新闻事实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和意义, 另一方面必须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 体会其中的本质, 同时还要迅速地决定以何种方式去诠释这种本质。也可以说, 摄影记者在现场的拍摄过程中, 必须分析两方面的问题:第一, 新闻点是什么;第二, 如何调动观者的参与意识, 于事实之外, 尽可能地引导观者去思考隐含在事实之后的深刻内容。而这些工作都必须在瞬间完成。但是这瞬间的选择, 却需要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和对生活的体会。所以, 摄影记者必须注重平时在艺术修养、文化知识以及摄影理论等方面的积淀。
被誉为新闻“摄影之父”的阿尔弗莱德·艾森斯塔特的肖像作品揭示了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他的照片有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 使观众仿佛也置身其中。他在二战胜利日拍摄的一名水兵和一名护士接吻的照片, 尽管在后来引起很多争议, 但是已经成为摄影史上不朽的经典之作。这幅题为《胜利日》的照片在世界各地的报纸杂志上发表了上千次, 是有史以来发表最多的新闻摄影作品。1945年8月15日, 人们在纽约时代广场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艾森斯塔特以一位水兵抑制不住战争胜利的喜悦心情亲吻素不相识的姑娘的画面, 表达了普天同庆的欢乐场面。拍摄后艾森斯塔特记下了水兵和少女的地址, 并在43年后的1988年, 又找到了当年的两位主人公, 让年逾花甲的他们再次来到纽约时代广场, 并别出心裁地让女主人公穿上和当年相似的白色连衣裙, 摆出同样的姿势又留下了一张照片, 为这幅著名的摄影作品又添上了一段佳话。如果说艾森斯塔特没有经历战争年代的生活, 如果他没有对生活本身深刻的理解, 他也不会记录下这一经典的瞬间。
苏珊·桑塔格说, 解说词的确会凌驾于我们看到的证据, 但任何解说词都不可能永远限定一幅图片的含义。“眼见为实, 耳听为虚”就是这个道理。一幅好的新闻图片, 其魅力就在于, 它是新闻事实的精确性与意蕴内涵的模糊性的完美结合, 即镜像与意象的统一。它不但能指明确, 而且所指深远。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启发和调动读者的想象力, 引导读者领悟到“新闻背后的新闻”。审美因素是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新闻图片中去的, 与新闻事实水乳交融, 而决不是游离于新闻事实之外的。此时, 作为记者捕捉到的意蕴的载体———新闻图片, 它是意蕴的呈现者。接受美学把其称之为“第一文本”, 因为它只是将作者所理解的意蕴展示出来, 提供的仅仅是一种可能性, 至于它能否为读者所共享, 能否真正渗透到读者的内心当中, 还要看读者的理解与感悟。因此新闻摄影最基本的单位的影像, 仿如一个个生活的斑点, 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它们可以是有直接联系的, 也可以是松散而毫无瓜葛的, 这种不规则恰恰使它抹去了自身的痕迹;它们纵横交错、内容充盈却又充满了一种随意感, 渴望着人类对它们说更多的话, 将它们按某一逻辑编入整体。
1979年迪尔特·阿佩尔特拍摄了一双从废墟中挖出来的手。左手已经干裂得仿佛大旱时节的土地, 而右手也破碎得惨不忍睹。长时间的暴露使人类的双手呈现出一种从未有过的形态, 凝固而又碎裂的时间在这双手上展现, 这一瞬间可以被凝滞成碎片, 而阿佩尔特的照片把时间的碎块凝聚在了平面上。这双手不禁让人想起汶川地震时的另一只手:孩子的小手握着一支沾满灰尘的圆珠笔。这些手中握的是对灾难的沉痛和伤感, 同样刺痛人心。新闻影像记录的固然只是一只手, 但是这只手背后连接的是整个灾难。汶川地震让整个中国都为之撼动, 成为这片大陆上抹不去的伤痕。孩子的手, 揪紧了全国人民的心, 通过照片传递给读者的伤痛让每个人铭记、让每个人感动、让每个人在那一刻都发自内心地展现自己的人性关怀。此时这只小手里握的, 其实是希望, 是对生命权利的不舍弃, 是对美好生活的不愿放弃, 此时, 影像记录的是废墟中的强者力量, 是人性光辉的放射。巴黎的穆费塔街头, 一个小男孩怀抱着两大瓶红酒, 雄赳赳气昂昂地迈着快乐的步子, 神采飞扬之间, 仿佛一个凯旋的士兵, 骄傲地向路上的行人致敬。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拍摄于1958年的这幅《决定性瞬间》作品没有什么深刻的历史背景, 只是生活中某一个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瞬间写照, 没有历史事件的沉重, 生活的平凡也能感动得让人落泪。那孩子的衣服甚至都没有塞好, 可是却那么自然而又与众不同。人性的光辉在这里被影像张扬得淋漓尽致, 读者会禁不住内心的激动感谢摄影师的伟大, 他把人们渴望已久的真实的幸福生活信息传递给了大众。
用照相机的镜头来关注生命和情感, 这正是新闻摄影记者的职责所在。一代又一代新闻纪实摄影者都把镜头当成自己的眼睛, 记录着生命中或震撼或平凡或悲伤或喜悦的每一刻。其实, 摄影师在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 就已经完成了人性思辨的过程, 镜头里呈现的画面就是他思考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约翰·伯格[英]、让·摩尔[瑞士]著, 沈语冰译:《另一种讲述的方式》,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2].苏珊·桑塔格[美]著, 黄灿然译:《论摄影》,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年版。
[3].雅克·拉康:《视觉文化的奇观》,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