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客观性原则

2024-10-15

新闻客观性原则(通用9篇)

新闻客观性原则 篇1

发生在今年三月的哈医大杀医惨案, 不仅让社会舆论再一次聚焦扭曲的医疗体制和医患关系, 也引发了有关新闻职业伦理的深度思考。信息时代里, 新闻媒体具有营造拟态环境、建构社会现实的功能, 所以媒体要对当下现实中危机四伏的医患关系负一定责任, 这不仅是事发后众多医务人员的抗议和声辩, 也是面对一系列野蛮伤害医生的事件后, 中国媒体人集体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的结果与共识。这种反思应引向深入, 力争形成有效机制, 确保媒体始终将维护公共利益放在首位。

“媒体不应鼓励仇恨”———新闻人对杀医案的反思

3·23事件中, 哈医大实习医生王浩无辜惨死, 另外三名医生不同程度受伤。此前不到半年, 则有北京同仁医院女医生徐文被患者砍成重伤, 面对这一系列涉医血案, 在全社会的震惊、呼吁和反思中, 新闻媒体也自发地展开了深刻的新闻职业伦理反思。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勇敢地承认, “杀医案:我们可能也是‘凶手’!”在3月26日晚上的“新闻1+1”节目中, 白岩松深切检讨了媒体自身的问题:“我觉得我们自身也要反思, 我们传媒人恐怕也有责任, 在过去很多的事件当中, 我们应该就事论事, 哪儿有问题就批评什么, 而不是在报道当中去有意识地用吸引人眼球的方式在确立一种仇恨, 甚至在鼓励一种仇恨, 我觉得从此之后我们应该引以为戒。”

显然, 这不是白岩松一个人的忏悔, 而是大多数新闻工作者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的良知回归。至少应该是面对惨案后, 中国所有新闻工作者和媒体应该固守的一个职业行为底线:媒体再不能鼓励仇恨!

3月30日, 《人民日报》也刊出一篇访谈形式的长文, 检讨媒体在医患关系报道中的责任和未来应有的做法。该文坦陈:在过去一些年中, 媒体的相关报道对于持续恶化的医患关系, 一定程度上属于“火上浇油”:有的媒体为了吸引眼球、获得更大的轰动效应, 放弃了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 出现了过度商业化、娱乐化、媚俗化的倾向。这些做法对于医患关系的恶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比如, “缝肛门”、“八毛门”等, 这是值得深刻反思的。

如此坦诚的反省和自责, 也再一次证明了央视和白岩松所确定的行为底线的必要性, 即“媒体不能鼓励仇恨”。而且, 《人民日报》的文章在认同这些“底线”和“禁区”的同时, 还指出了下一步应该追求的目标和应该恪守的报道原则, 也就是媒体对于社会和谐、对于医患关系改善所应负的道义责任:“多传递温暖和希望, 少传递冷漠和绝望”。具体地说, 就是在对待类似医患关系等敏感话题时, “更应该以事实本身的是非曲直作为报道取向的依据, 一就是一, 二就是二, 不能看人下菜碟儿, 人为地偏向于任何利益相关方。作为有社会责任的媒体, 应该准确、全面、客观报道事实, 不去人为夸大。”

综上所述, 实习医生王浩的无辜惨死以及白医天使们的愤怒呐喊, 让新闻界陷入了对自身行为的反思。这些思考达成了以下共识:

第一, 新闻媒体不能为了迎合受众情绪和吸引眼球, 就去煽动仇恨和对立;

第二, 新闻报道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 公平地对待各方利益诉求, 恪守新闻专业主义;

第三, 善待社会, 应该“多传递温暖和希望, 少传递冷漠和绝望”。

其中第一点属于新闻界的“底线伦理”, 是禁止性的要求。违背这一点不仅会受到舆论的指责, 还要接受法律或纪律的处理。比如针对央视披露的个别媒体报道深圳“缝肛门”事件存在失实的问题, 署名“怡然”的作者即在《新民晚报》上发表文章, 要求对莫须有的“缝肛门”报道进行责任追究, 并且严肃指出, “对‘缝肛门’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也须开展一个全面调查, 寻找根源, 分清责任, 引出教训, 否则真对不起虚假新闻的受害者, 也对不起公众和舆论。”[1]第二点属于新闻业务规范, 是新闻能够取信于社会, 新闻界能够自立于社会的根本前提, 当然它也应该成为新闻人的道德追求。第三点共识, 则是要求回归于正面报道的原则。即多传播优点和成绩, 少报道消极面或者暂时难以解决的问题。

上述反思及成果难能可贵, 但是否从此媒体就能以此自律, 一改以往的积弊呢?显然还无法确定, 所以首先要将反思继续深入, 要看到罔顾公益无视社会责任才是当下媒体的根本问题, 其次要力争从体制方面入手进行改革, 确保媒体将践行社会责任放在首位。这样, 由杀医案引发的反思才能真正汲取教训, 使危机变为新闻业的转机。

责任意识缺失———当下媒体问题的根本症结

以央视和人民日报为代表的新闻伦理反思, 已经意识到了社会责任的问题。其实社会责任意识缺失, 正是近年来我国新闻媒体包括炒作医患关系在内的一系列问题的症结所在, 新闻操作中的不理智、不客观现象及危害, 其根源都在于此。媒体的反思只有由此深入, 才可能有助于解决当下的问题。应该明确, 新闻不仅要坚持客观报道和正面报道, 更要重的是负责任地报道, 即从有利于社会的角度去报道。

早在上个世纪的40年代, 美国学者们就提出了新闻报道的“社会责任理论”, 其针对的恰是美国媒体实践中长期存在和积聚的问题。当时美国报刊已经走过了近250年的历史, 其间先是在建国初的五十年里, 媒体成为政党间相互攻讦的工具, 沦为“新闻史上的黑暗时期”。1830年代走市场化路线的“便士报”曾一扫积弊, 使信息提供和娱乐消遣成为报刊的主要内容。但市场化经营运作很快就使媒介走上了耸人听闻一味逐利的道路, 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年流行的这类黄色新闻, 被指为“没有灵魂的新闻”, 遭到有识之士的强烈反对。像普利策和享利·雷蒙德等报人都在那个世纪之交, 即开始倡导对社会尽责服务公众的新闻业, 强调报刊“不能污染早餐桌布”。

社会责任理论则将普利策的理想系统化了。在新闻自由委员会形成的著名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中, 一方面坚持维护美国新闻自由的传统理念, 要求报刊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另一方面是当时急于强化的方面, 即新闻界要对全社会负责, 要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 “对每日的事件给予真实的、全面的和理智的报道, 并将它们置于能显示其意义的特定的前后联系之中”, 报刊还要“完全接近每日的信息”, 并且应该能够“提出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

社会责任理论问世后, 很快赢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普遍认同, 而且随后便风行西方各国媒体, 成为西方大多数国家的主导性理论[2]。这种理论扼制了传媒张狂的逐利冲动, 缓和了媒体和社会之间的张力, 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与此同时, 也锻造了一批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主流价值的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媒体。

反观中国的新闻媒体, 在抵抗外敌和建立新国家的各个历史时期, 均能感应责任与使命, 发挥过不可或缺的作用。改革开放之后, 其信息产业属性得到了认同, 媒体自此成为政治引领、信息服务和文化娱乐的全方位提供者, 社会价值进一步彰显。

但由于市场化经营的不断推进, 媒体公益服务和自身赢利之间的张力越来越大, 以至于封口费、低俗化、假新闻和误导受众价值观等问题不断涌现, 由此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就以医患关系的报道为例, 在缝肛门事件报道中, 媒体屡次三番置医生解释和专家鉴定结论于不顾, 一味地迎合社会刻板印象, 偏执地炒作新闻, 最后弄得当事的医患双方两败俱伤, 留下一声叹息。同样地, 在“八毛门”事件中, 媒体偏听偏信, 视医生的科学诊断为谋财借口, 以猜疑和想像为依据进行选择性报道, 妖魔化医院和医生, 并以此吸引眼球, 以正义之名而行自己之私。

凡此种种弊端, 均可视为争一己之虚利浮名、罔顾事实真相与社会责任的行为, 都应认真借鉴社会责任理论之细致要求。要心存敬畏, 强化认识, 付之实践, 并持之以恒。如此方能回归媒体公益本位, 以期大有为于社会与民生。

公共利益:媒体行为选择的根本指针

社会责任, 在不同的时代和国家, 可能表现为互不相同的使命与任务。比如致力于思想启蒙、进行反侵略动员和组织经济建设等。但抛开具体形式, 社会责任又总是要求媒体站在多数人利益方面, 感应时代趋势的召唤, 而展开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一句话, 媒体的责任, 就是发挥其公益性质, 始终维护公共利益。这一点, 恰是媒体各种具体新闻报道活动的行为指针, 是在复杂的利益冲突和话语争斗中最需要恪守的底线。

“职业行为的崇高标准, 是要求献身于公共利益。”[3]离开了这一条, 其他漂亮的修辞和决心, 都可能成为一种形式, 甚至是遮掩。

比如“多传递温暖和希望, 少传递冷漠和绝望”的愿望, 完全可能导致媒体从此回避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 而只选择积极的正面事件进行报道和宣传, 像医生医术精湛关心患者, 患者深怀感恩全家致谢等等。如此一来, 媒体也就失去了守望社会的职责, 而大量的矛盾则被放任和无视, 这当然也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

坚持舆论引导和客观报道, 这本身就是媒体面对的一对冲突性义务。但这两者统一于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公共服务属性。客观报道是负责任的媒体题中应有之义, 但立场鲜明地引导舆论也是媒体的社会责任, 因为其出发点是维护公共利益。是客观报道还是积极引导舆论, 完全应以公共利益为转移。在捍卫公共利益时便无须再顾虑所谓“偏袒一方”的指责。正如在反对强拆的多数居民和肆意枉为的开发商之间, 媒体选择旗帜鲜明地站在百姓一边一样, 立场分明才是守望正义。

即使新闻报道一定要遵循客观平衡原则, 但是媒体还可以以评论的形式来公开支持冲突的一方而批评另一方, 只要它言之有据就无可厚非, 当然前提是它早已站在了维护公共利益的立场上。

所以在面对医患纠纷类敏感事件时, 新闻不仅要坚持客观报道, 更重要的是站在公共利益的角度, 进行负责任的报道和舆论引导。客观性是新闻报道的原则, 但新闻业反对的只是昧于私利或者哗众取宠的不客观和不公平, 而不是反对不客观和不公平本身, 出于维护公共利益的不客观不公平不仅不应反对, 甚至应该大力提倡。只是此时它不应再称为不公平不客观, 而应看做是旗帜鲜明地维护社会正义, 或者是为弱势群体仗义直言, 也就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公共性公益性不仅是媒介特权的依据, 还是衡量其一切行为正当与否的指针。明乎此, 在面对医患关系这一敏感话题时, 就不能仅止于一般的客观报道, 我们完全可以以捍卫公众利益作为出发点, 凡是有利于医患关系改善的措施, 有利于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办法, 有利于医生专心行医的行动, 媒体就应大力报道, “多传递温暖和希望”。反之, 任何损害医患关系, 容易引发医患纠纷的体制、加重医生患者负担的现象, 媒体均应不避艰险大力挞伐, 直至促成其最终改善。哪怕这一过程中向少数个人或机构“传递了绝望”也绝不罢休。因为只有这样, 媒体才能全方位地彰显自己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怡然:《莫须有的“缝肛门”亦应追责》, 《新民晚报》2012.2.29

[2]李良荣:《新闻学概论》 (第三版)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8

[3]联合国新闻自由小组委员会:《国际新闻道德信条 (草案) 》, 引自蓝鸿文《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新闻客观性原则 篇2

关键词 新闻采访 电视民生 日常生活 客观性

在民生新闻领域中,采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采访者会从各个角度出发从而去了解平民百姓的生活,突出民生的重要性和平民內容。很多采访者在进行报道时经常出现语言组织、用词不准确的现象,从而影响到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

一、分析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的特性

(一)民生新闻采访应遵循客观性

民生新闻采访的大多都是一些比较底层的人员,当被采访者会因为个人利益的冲突下所阐述的观点与事实会有所不同时,需要采访者采取措施,要多询问、多观察、多比较,从而得出准确客观性的答案。采访者要尽量去挖掘事情的真相,但也要掌握方法。

(二)做到在客观事实下要有限度的传达真实的信息

人们都期望新闻采访和原本的事实是相符合,并且不掺杂任何元素的。当然,民生新闻传播的真实性是有限度的,但这不等同于民生新闻采访就是没有真实客观的存在。民生新闻采访讲究的是事实,但有些变动和突发情况是采访者为了引起读者们的重视而采取的措施,从而忽略了信息真实的客观性。

(三)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的主要特点

想要确保采访的客观性,首先在选题材上要掌握好,要以平民的视角来看待,所以当搜集民生新闻采访的资料时要从百姓的角度着手,在写报道时要多用一些平民百姓的语气,用他们的语言和视野来看待事情,站在他们自己的立场上去想,多去考虑百姓的思想,会让民生新闻具备客观事实的效果从而也突出了亮点,抛开传统的思想,把政治文化降低,多去了解一些关于百姓的问题,一切以赢得百姓的观点赞同去改变。

二、把握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的主要对策

(一)民生新闻采访中的转变

在民生新闻报道中,最多的还是那些影视名人、知名的企业家等这些比较官职性的报道,从而影响了民生新闻的市场,人们也忽略了民生新闻的重要性,面对这一局面,在民生采访中采访者应多注意一些百姓的实际需要,多把百姓的想法放在第一位,多去注重百姓所讲述事情的真实性,这会充分的体现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与可靠性。

(二)民生新闻保持客观性要具备的因素

采访者要敢于坚持正确的舆论,要明确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的核心,能从政治上和客观事实上表达的具有一致性,一定不能为了新闻采访的收视率效果而只是走走形式,不能一味的去迎合满足观众的目光而放下对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我们要从各个方面入手,要让新闻更具有真实性的成分,民生报道上的语言要有肯定性,不能用迷糊不清的言语,要突出民生新闻的重点,要让人们感到有可关注的价值,为了加强民生新闻的客观性采访者要做足准备工作。

(三)增强采访者的工作自身素质

在采访的行业里要多注重自己的职业道德,在民生新闻采访中最注重的一点是坚持理想化的思想,不断地去寻找采访的自身价值。民生新闻采访的主要信息是直接来源于百姓,采访者要面对一些群众所提供的新闻信息,一定要学会分析和判断,不要因为某种原因的关系就妄自下结论。一个采访者的自身素质就是不弄虚作假,会把真实完整的信息传递出去。

(四)打入群众内部获得最真实的信息

要做好民生新闻采访就要以群众的视觉来反映整个社会的问题,在收集资料时必须深入底层,多注意陈述者的生活状态和语言表达的各个环节,从而去分析事情的真实性。在采访者写报道时要和事情发生的地点相同,才会让人们有种强烈的一致性感觉。想要报道有价值的民生新闻,采访者必须深入群众,主动去挖掘民生新闻的线索,并获得第一手信息,从而在大量的线索上进行分析整理,采访者在平时要多关注民生的生活问题,这样才能为民生新闻采访打好客观基础。

(五)在采访时要注意询问的方法

在采访者进行采访时要多注意询问的方式,被采访者在讲述时会有和现实不符合的地方,在这种不具备客观事实的情况下就要换一种提问方式,有时被采访者会因为他的经历和性格而说一些不符合实际的内容,这要看采访者在搜集资料是否做足了准备,在采访之前要对被采访者做一个大体的了解,才会明白如何的去询问,自然会避免一些不会发生的事情。

(六)及时报道从而保持新闻的客观性

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及时性也是保障客观性的重要原因,报道的时间与事情发生的时间越接近,越说明事情具有超强的说服力和客观事实,相关的问题越清晰,新闻就越有价值。但要错过了最佳的采访时期,离新闻的事件越远,会使人们的信任率降低,不但达不到传递的效果还会影响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在保证新闻采访效果的同时,就应对事情做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以免产生一些不好的负面效果。

能够达到反映普通群众意愿的电视民生新闻,已经得到百姓的认可和信赖。然而新闻一旦缺乏真实性,就会严重降低百姓们的信赖感。采访者一定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应多去一些民生新闻的起源地去了解、观察、询问当地的人们,从而来证实事情的可靠性和客观性。通过以上的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来分析可知,凡事都要拿事实来说话才能保证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

参考文献:

[1]季凯.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新闻客观性——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为例[J].吉林经济广播电台,2012.(12):174-175.

[2]叶平.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新闻客观性——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为例[J].铜陵电视台,108-109.

把握好深度报道中的客观性原则 篇3

2004年, 中国国家男篮为备战雅典奥运会, 于当年年初专门从美国聘请了洋教练, 一方面赛事重大, 另一方面这是中国男篮历史上首次聘请外籍教练, 因此吸引了众多国内媒体空前关注, 中国男篮也因此享受了之前只有国足才能享受到的待遇———贴身采访。

2004年4月6日, 男篮进行队内1对1分组对抗练习, 张云松和刘炜两人一组, 一攻一守, 刘炜在防守时动作较大, 两人一起摔倒, 起身时双方互相推搡, 随后训练又继续正常进行。当时洋教练尤纳斯、篮管中心主任李元伟均在场。在现场观看训练的《现代快报》记者就此写了一篇报道, 题目为《男篮训练刘炜张云松拳脚相加, 李元伟严肃批评2人》 (2004年4月6日17:27《现代快报》) , 节选如下。

虽然离篮管中心公布出征雅典奥运会的名单还早, 但为了给外教留下好印象, 国家男篮集训队里的火药味也越来越浓, 加上一些本不应有的人情关系带到国家队里, 导致矛盾在昨天下午激化。来自上海的刘炜和北京队的张云松在训练场上拳脚相加, 干了起来!

昨天上午, 国家男篮进行了1对1的对抗训练, 刘炜在和张云松的对抗中, 由于动作大了一点, 吵了两句之后, 两人就扭打在一起。在场观看训练的篮管中心主任李元伟当场把脸拉得老长, 其他队员也赶快上前将两人分开。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难堪的场景, 并非两人一时冲动。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队员介绍, 张云松在国家队里受到恩师闵鹿蕾不少照顾, 这让刘炜颇为不满。……

《现代快报》的这篇报道见报之后引起了广泛关注, 多家报纸都进行了转载, 网络上也出现了很多相关报道。但4月7日, 国家篮管中心、国家男篮教练以及当事双方球员都出面, 在中央电视台《体育新闻》节目中郑重否认了该报道内容的真实性。随后几天, 此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认为《现代快报》的这篇报道是不负责任的, 是新闻炒作, 是故意夸大事实以博取轰动效应。如央视体育新闻主持人评论说, 记者应该把他们的目光更多地集中在赛场上, 而不是赛场以外的东西上面;新华社著名体育记者徐济成也写了一篇报道以帮助澄清事实。

关于此案例的分析

新闻是否应该关注事件的负面细节。不可否认, 当前新闻业界确实存在一种非常不好的风气即新闻炒作, 尤其在娱乐和体育报道中炒作之风盛行。之所以会出现此种状况,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行业竞争、市场竞争。为争取更大的市场生存空间, 纸质媒体以及媒体记者既要面对内忧, 也要迎战外患。所谓内忧, 是指媒体内企业化管理机制给从业者带来的压力。所谓外患, 一方面指报纸与报纸之间的竞争, 另一方面是指报纸与广播、电视、新媒体之间的跨媒体竞争。

在内外双重压力之下, 平面媒体以及新闻从业人员采取了两种不同的应对方式;一种是前文所提到的新闻炒作, 没新闻就编新闻, 小新闻“做”成大新闻, 这种做法是绝对不符合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原则和新闻职业道德的, 应坚决抵制。

与此同时, 面对压力的另外一种应对方式是, 做负责任的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 这种报道和新闻炒作有本质的差别。在笔者看来, 《现代快报》的这篇报道就应该算是一篇负责任的、比较完整的、小型的深度报道, 而不是新闻炒作。

首先, 它依据了一个基本事实, 那就是两个球员确实存在互相推搡的非正常动作。如对这一非常态细节视而不见, 不加以关注和报道, 要么是记者缺乏新闻敏感, 要么是浪费新闻资源, 而且说不定会因此错过其他更重要的新闻线索。

其次, 它不仅仅叙述了事实, 还对事实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分析, 给出了一些背景资料, 此外还给出了关于此事件的一个后续结果, 因此它应属于深度报道的范畴。但是非常遗憾的是, 记者没有把握好深度报道的分寸和技巧, 或者说没有把握好深度报道中的客观报道原则, 才会落下新闻炒作之嫌。

深度报道应该如何关注事件的负面细节。无独有偶, 中国男篮打人事件两天之后, 中国国奥足球队也出现了一件类似的非正常事件, 时任国奥足球队队长的杜威在训练中因身体冲撞受伤, 《足球》报就此事件也做了一个小型深度报道, 比较一下《足球》报记者处理敏感新闻点的分寸技巧, 可以看到两者的不同。 (2004年4月8日11:02《足球》报)

……意外发生在第三节比赛中, 当时杜威带球突破后上篮准备投球, 对方的王栋、曹阳、安琦、姜波等几名队员与杜威同时起跳进行争抢, 就在几个人的身体冲撞中, 突然有人踩了杜威一脚, 连左脚的球鞋都被踩脱掉在了地上, 杜威一边喊痛一边垫着脚单腿跳了几步。

谁是肇事者?

当时因为起跳争球的人太多, 也没人看清到底是谁踩了杜威。杜威坐在场边休息, 王栋后来一直坐在杜威身边关心他的伤情, 不少队员都据此判断, 王栋可能是“肇事者”。王栋称, 当时几个人一起跳起来争球, 场面很混乱, 自己也不清楚是不是踩到了杜威, 只是当时自己正好下场休息, 就坐到杜威身边跟他聊天。……

《足球》报的这篇深度报道同样没有忽略最有看点的细节———关于肇事者和肇事原因的分析, 或者甚至可以说是记者在报道中刻意强调了这部分内容, 但《足球》报的这篇深度报道却没有给人留下新闻炒作的口实。那么, 如何在深度报道中反映事实细节, 笔者认为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 不忽略事件中具有新闻价值的任何细节。新闻深度报道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 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发展趋势等方面深入分析事实的意义的报道方法。深度报道应对新闻事态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还原和再现, 既要关注那些对新闻当事者有正面积极影响的事件细节, 也不回避那些对当事人有负面影响, 但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细节, 力求做到全面呈现事态。

其次, 不夸大事件中的负面细节。深度报道对事件细节的关注是基于事实的关注, 是对事实现象的还原, 应该以记者现场观察采访中感官 (眼耳口鼻、四肢) 接收到的信息为准。为保证事实细节的陈述既准确, 又尽可能详尽, 记者的现场观察应做到细致、敏锐。

再次, 不主观猜测、不下结论。记者不应空泛地分析解释, 更不能主观猜测, 甚至为事件定性。《足球》报在“谁是肇事者”这部分内容里没有一句话是结论性的, 既没有肯定肇事者一定是王栋, 也没有说王栋是故意而为之;反观《现代快报》的报道, 则下结论说“并非两人一时冲动”, “火药味也越来越浓”, “把不应有的人情关系带到国家队里”。

应该如何表现新闻中的负面细节。显性事实的陈述。所谓显性事实是指现场记者通过感官接收到的信息。深度报道中关于显性事实的陈述是报道的逻辑起点, 是其他相关内容的基础。新闻写作中关于显性事实应该以白描的手法进行表现。首先, 在语句结构上尽量使用简单句、陈述句, 即由主谓宾构成的句式。《现代快报》中出现“由于动作大了一点, 吵了两句之后, 两人就扭打在一起”, 显然不符合以上原则;其次, 在遣词上应尽量使用中性词, 摒弃情感色彩较重的词汇。例如“扭打”、“拳脚相加”、“干起来”等均属于情感色彩较重的词汇, 可以将“扭打”替换为“肢体非正常接触”;再者, 陈述应尽可能详细, 不遗漏任何细节。例如《足球》报陈述, “连左脚的球鞋都被踩脱掉在了地上, 杜威一边喊痛一边垫着脚单腿跳了几步”即属于细节性陈述。

隐性事实的陈述。隐性事实是指记者通过感官无法接收到的, 或者记者不在现场时所发生的事实, 例如新闻当事人的所思所想等。新闻深度报道中关于隐性事实的陈述应注意三点, 第一, 以对当事双方以及目击者的采访内容构成该事实的陈述内容, 例如“王栋称, 当时几个人一起跳起来争球, 场面很混乱, 自己也不清楚是不是踩到了杜威”;第二, 内容表述应该以直接引语表述, 即对采访内容加注引号, 直接引用对方原话, 如《足球》报引用的即是新闻当事双方的原话;第三, 非特殊境况下, 应公开被采访者姓名, 不使用匿名信息。如“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队员介绍”就应尽量摒弃。

解释、分析性内容的表述。解释、分析是深度报道区别于其他新闻报道类型的主要特征之一, 不仅应该, 而且值得花更多的笔墨进行挖掘。但客观来说, 此部分内容也是最容易涉嫌新闻炒作的内容。该部分内容的文字表述应把握的分寸是, 以事实解释事实, 以事实分析事实。对新闻事件的解释、分析并不是记者自己进行语言的逻辑推理和演绎, 而是通过深入采访, 在全面了解事实的基础上, 将记者认为重要的连带事实用陈述性语言进行表述, 用以揭示事件的原因、背景。所谓连带事实, 是指之前已经发生的, 与当下事件存在逻辑因果关系的, 并且已经被证实的事实。例如《足球》报关于肇事者的解释分析, 就是关于国奥队此前比赛中连带事实的陈述, 以事实说明事实。

深度报道中客观性原则的把握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 深度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类型之一, 它与新闻炒作有着本质区别, 新闻记者应该更多地采用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等形式, 为受众提供内容更加详实、更有说服力的新闻而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消息。但同时必须强调的是, 深度报道应该把握一定的分寸和技巧, 我们既要充分挖掘新闻资源, 把新闻做深、做细, 同时还不能过火, 过火就有炒作的嫌疑, 就会违背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如何把握深度报道中的分寸和尺度,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以注意。

第一, 从报道理念看, 新闻记者既要有做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的意识, 同时应时刻绷紧客观报道这根弦。面对事件中出现的负面细节, 记者应该首先判断其新闻价值大小, 与整体事实的关联度如何, 然后再决定采用何种报道方式和表现形式。第二, 从报道内容看, 深度报道与新闻炒作之间仅仅只有几步之遥, 如若不能正确聚焦新闻细节, 就有可能滑入新闻炒作的泥潭。尤其在涉及新闻事件负面细节时, 要像摄像机特写镜头一样, 如实进行还原和再现。第三, 从表现形式看, 深度报道求实, 报道中的文字表述、遣词造句应该采用写实、白描的表现手法, 以陈述性语言为主要表现形式, 语法简单, 语义清晰。

回顾新中国新闻业务的发展历程, 我们可以看到, 初期我们强调的是“讲道理”, 后来是“摆事实, 讲道理”, 再后来是“摆事实”, 这是新闻从业人员业务风格转变的过程, 同时更是我国新闻理念转变和更新的过程。而如今, 一个新的问题又摆在了新闻从业者的面前, 那就是如何客观地“摆事实”。“客观报道”毕竟只是一个名词、一个概念、一个新闻报道原则, 要将其具体落实到我们日常的新闻业务活动中, 落实到我们稿件的字里行间, 并非易事, 只有通过不断地摸索总结, 我们才能更好地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

新闻客观性原则 篇4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幼儿观察时往往受其特殊的心理、生理特点的局限,对周围事物缺乏足够的注意力,且对那些需要进行描绘的事物特征掌握不住。因此,我们设计了大班写生画《桌面上的静物》,旨在巧妙运用直观性原则,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感知,捕捉写生对象的明显特征,拓宽幼儿绘画创作思路,用自己创造的造型或图形符号等表现静物组合独特的美,而不是片面追求画得像,从而培养幼儿细致观察的习惯和能力。

一、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感知静物的前后遮挡关系

1.观察一组静物,初步感知前后遮挡关系

教师:“前面的桌子上摆放了一些什么?” “这些摆放在桌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叫做‘静物’。看看这些静物谁离你最近?谁离你最远?” “你看到谁躲在后面?怎么看出来它是躲在后面的?” “你看到橘子被挡住了多少?”

教师疑惑的表情:“奇怪!桌上的静物没有动,怎么大家看到静物离自己的远近不一样、被遮挡住的东西不一样、遮挡住的多少也不一样呢?”

幼儿七嘴八舌,气氛热闹,有的还用手比划着说:“我知道,我们坐的位置不一样。” “因为我是从这个角度看的,××是从那个角度看的。” “方向不一样。”……

小结:“原来坐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静物离我们的远近不一样、被遮挡住的东西不一样、遮挡的多少也不一样。”

2.进一步观察,感知前后关系和遮挡关系的变化

教师:“大家玩一个《互换位置》的游戏,找一个离现在位置远一点儿的位置,再来看一看,你看到的静物是不是和现在看到的一样?有什么变化?”

小结:“我们换了个位置,发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静物离我们的远近、相互遮挡的情况发生了变化。”

【评析】

直观实物演示法在幼儿写生教学中的应用。大班幼儿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从本次活动内容的需要出发,选择幼儿熟悉又喜欢的,形状典型的水果、瓶子等实物,精心设计组合的数量、摆放的位置,从而增加幼儿的直接经验,丰富静物前后遮挡关系的感性知识,促进幼儿观察、思维等综合能力的发展。

直观教学与游戏相结合法在幼儿写生教学中的应用。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学与游戏相结合的方法,让幼儿在《互换位置》的趣味游戏中,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活跃和探究状态。使他们在欢乐的比较性观察氛围中,大胆思考、真切感受在不同位置、不同角度观察到的静物前后关系和遮挡关系发生了变化,陶j台情操,发展思维。

二、观察幻灯片,了解画静物组合的步骤

1.教师边播放幻灯片,边引导幼儿领会如何表现静物的形态特征,以及前后遮挡关系

教师:“我把这些静物画下来。先画离自己最近的,没有被遮挡的静物。”(梨子)“再画离自己远一点儿的,躲在后面的静物。”(橘子)“看到它的身体露出来的多,就多画一点儿出来。如果看到它露出来的少,就少画出来一点儿。” “接着画离自己再远一点儿的东西”(苹果)“瓶子是什么样的?”幼儿:“脖子长长的。” “高高大大的。”教师: “瓶子应该站在哪里呢,)”幼儿:“站在后面的中间。”

2.了解静物是放在桌面上的

教师:“有根小线条调皮地从纸上走了过去,纸被分成了上、下两个部分,哪里是桌面?”幼儿产生了意见分歧:“下面是桌面。”“不对,上面是桌面。”……

教师:“究竟哪里是桌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同时手指着桌子上的实物引导幼儿观看静物是摆在哪里的。幼儿:“上面是桌面。” “因为上面大。” “上面摆了东西。”……

教师:“原来有静物的一边是桌面。” “小线条调皮地又换到上面去走一走,啊呀!碰到了瓶子,瓶子太高了,怎么办啊?”幼儿:“停下来。”飞过去。” “跳过去继续走。”……

教师:“高高的瓶子挡住了桌子的一小部分。这会儿纸又被分成了上、下两个部分,现在哪里是桌面?为什么?”幼儿:“下面是桌面,因为下面摆了东西。” “静物是放在桌面上的,有静物的一边是桌面。”

【评析】

直观课件演示法在幼儿写生教学中的应用。教师通过演示自制的逐帧动画《静物组合》课件,并配合适当的讲解、提问,幼儿清楚了写生桌面上静物的步骤:先画离自己最近的,再画离自己远一点的、躲在后面的,最后画躲得更远的。同时,由于课件中的水果、瓶子与桌面上实物的造型、大小比例吻合,而且摆放的位置也一致,这不仅形象地引导幼儿将物体由立体转换成平面,而且使幼儿由浅入深地了解静物从个体到组合的构图步骤,以及如何表现前后遮挡的关系。此动画最巧妙之处,就是让一根小线条先后穿过画面的下面和上面,虽然都将纸分成了上、下两个部分,但是桌面在画纸上的位置却截然相反,幼儿经过争议、讨论,以及比对着看实物的桌子和静物,得出了摆放静物的一边是桌面的结论,较好地帮助幼儿解决了活动的重难点。

直观语言、手势演示法在幼儿写生教学中的应用。课件演示中教师简洁明快、生动形象的直观语言和手势的讲解启发,引起幼儿共鸣,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不但符合逻辑、准确精练、通俗易懂,而且还让幼儿在情绪愉快的氛围中,形象化地了解了静物的形态特征、遮挡关系等。

三、交代要求,幼儿创作

教师:“我在每组的桌子上摆放了不同的静物组合,请小朋友挑选一组自己喜欢的静物把它们画下来。想一想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先用油画棒完成静物组合的部分,并给静物涂上漂亮的颜色,然后再用水粉颜料让桌布也穿上你喜欢的花衣服。”

幼儿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细致观察,表现一组静物组合中水果、瓶子,以及桌布的形态特征。

2.鼓励幼儿尝试运用前后遮挡的方法进行构图。

【评析】

在幼儿绘画过程中,教师进一步指导他们细致观察,捕捉静物组合的形态特征和前后遮挡关系。在完成写生后,鼓励其发挥想象,用油水分离的方式画出心中喜爱的桌布,突出主体物,增强画面立体感,同时增加其创作乐趣。

四、展示作品、欣赏评价

将画同一组静物的幼儿作品集中在一起展示。

教师:“你喜欢哪幅作品?喜欢它什么地方?” “这里的4位小朋友画的是同一组静物,为什么画出来静物的位置、露出来的多少不太一样呢?”

【评析】

新闻客观性原则 篇5

1 公民新闻的理念

1.1 主体的平民化。

公民新闻又称草根新闻, 它依赖于强大的技术推动力, 摄像手机, DV等新闻采集工具的普及以及博客、维客、播客和公民网等多种网络新媒体形式的出现, 促使公民个人不再是新闻信息的消费者, 而是新闻报道的参与者, 使公民可以脱离大众媒体的操控, 主动地、自发地运用这种新媒体技术传播自己的所见所闻。这大大降低了公众参与的门槛, 为受众带来更多的海量信息。

1.2 内容的个性化。

新闻报道的多角度化、多元化, 使得公民新闻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新闻, 而是大家的新闻。由于公民来自不同阶层, 不同地域, 他们拥有不同的思想, 所以“公共新闻”以其报道公共领域新闻的新颖方式, 成为我国新闻业界推崇的一种新闻方式。公民新闻作为一种公开的、非正式化的新闻, 它的内容所涉及的公共性、政治性都是跟据个人素质来决定的。

1.3 报道的及时性。

对突发性报道的及时性是公民新闻的又一重要特点。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发现突发事件的公众可以轻敲键盘、上传图片或发送手机短信、图片, 以最快的速度将所见所闻散布出去, 而不需要取得发布新闻的资质, 发送信息也不需要通过严格的审查。同时, 公民新闻在报道突发性事件时, 大多是本人亲眼目睹或者亲身经历的事实, 报道多以第一人称自居, 增加了新闻的说服力, 这是传统新闻所不可比拟的。

1.4 传播方式的多元化。

传统的新闻媒体报道方式多局限于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而互联网时代, 公共新闻需要的仅仅是公民手中的一部手机、一台DV或者只是一双眼睛。公民可以将第一手资料通过网络上传到个人博客或者BBS等新闻论坛, 供受众有选择性的阅读。它也可以通过手机进行相互传阅, 速度同样是传统新闻所望尘莫及的。

1.5 公民新闻的随意性。

公民新闻的随意性是它另一个主要特点, 也是其所存在的制约因素。公民新闻作为一种发自社会底层的声音, 有着较强的“草根性”特征与“平民化”色彩, 然而其发布者范围却很有限。报道空间是网络自由空间, 缺少了把关人制度, 新闻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网络的匿名性更加滋生了这种不正之风。再者, 公民记者不具有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对责任、公平、真实、准确等新闻基本价值观也不一定认同, 使新闻组织和受众不能确认新闻来源的可靠性从而对其真实性产生质疑。同时一些假新闻也涉及到一些道德伦理及法制问题, 这就使得公民新闻的可信性遭受很大冲击[1]。

2 新闻客观性的概念

所谓新闻客观性, 是指新闻是一种不受新闻人主观意志而改变的, 对实际发生的事件与牵扯到的人物进行综合、全面、客观的分析与报道, 给受众提供最真实, 最原始的新闻事件的文体。由于新闻对受众了解新闻的角度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其客观性也就显得非常重要。具体来讲, 可以从四个层次来分析新闻客观性的概念。

2.1 作为业务规范和叙事框架, 即站在新闻文本生产实践的角度,

将新闻客观性视为新闻报道和编辑的原则、方法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一套具体的新闻写作样式。在这个语境下言说新闻客观性, 其意涵往往随着媒体功能、政见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要素和形式条件:中立、真实、准确、平衡、公正、全面以及事实与意见分开, 等等。在写作上, 强调纯新闻报道, 事实与意见分开, 禁止记者涉人事件或在论题上有立场, 要求公平与公正地呈现各方意见。

2.2 作为策略仪式。

记者崇尚价值中立、形式平衡的客观报道, 其真实意图在于尽量回避对事实真相进行评估, 以在规定的截止时间之前发稿;尽量避免得罪权势阶层, 以规避法庭纠纷等职业风险。同时, 对于媒体组织来说, 通过采用客观性这一通则, 也可有效地确保新闻生产流程的高效, 降低运作成本和控制难度。

2.3 作为专业信念。

新闻客观性虽然在技术上永远没有办法达到, 但其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价值观”, 其“骨子里是一个职业团体对自己职业规范、职业理想的明确申明和维护”, 是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信念和道德准则”。

2.4 作为话语体制。

新闻客观性是建立为在广大民众反映心声的基础上的, 作为一种话语宣言代表, 新闻必须具备客观性才能形成这样一种话语体制, 因此, 具备新闻客观性必须成为新闻传播的前提条件[2]。

3 公民新闻理念与新闻客观性的关系

通过上述对公民新闻特点以及对新闻客观性的分析, 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公民新闻理念普遍应用的今天, 多元化的新闻传播方式与手段在为新闻客观性提供更多素材的同时, 也给新闻客观性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即公民的积极参与, 使更多最真实的新闻事件被披露传播,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媒体垄断的话语权, 为受众还原了一个更真实更客观的新闻环境。

然而也正是由于公民对于新闻的参与不受限制, 范围较广, 也使的公民新闻存在很大的问题, 大大降低了新闻的客观性与可信度。首先, 公民新闻信息发布者的素质良莠不齐, 造成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受到质疑。其次, 公民新闻中对“把关人”的解构, 使新闻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再次, 把关人的解构还带来了一些道德伦理问题和法制问题。最后, 公民新闻的技术门槛较高, 限制了缺乏经济实力、文化程度偏低、拥有传播工具稀少的平民的话语权[3]。

结束语

由此可见, 公民新闻理念的广泛运用对于新闻客观性的影响是存在两面化的, 公民新闻即对新闻客观性有促进作用, 也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这就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积极引导民众正确、真实、客观的传播新闻事件, 加大对虚假新闻的整治力度, 树立新闻客观性的传播原则, 使新闻媒体能够更好的体现其基本职能, 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的提高。

摘要: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 新闻媒体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 信息传播更加快捷迅速, 这就促使新闻的发布与传播范围更为广泛, 也更加随意。在此条件下, 公民新闻理念与新闻客观性就存在了一定的矛盾。现本文在分析公民新闻的特点, 阐述新闻客观性的概念的前提下, 探讨公民新闻理念与新闻客观性的关系, 并谈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公民新闻,新闻客观性,平民化,多元化,随意性

参考文献

[1]李异平, 李洁玉.从公民新闻的发展看公民意识的觉醒[J].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4) .[1]李异平, 李洁玉.从公民新闻的发展看公民意识的觉醒[J].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4) .

[2]张羽, 赵俊峰.我国公民新闻的发展现状与问题[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3) .[2]张羽, 赵俊峰.我国公民新闻的发展现状与问题[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3) .

新闻客观性原则 篇6

1 影响新闻拍摄客观性的主要因素

拍摄用具和基础器材, 对拍摄事实会形成一定的客观作用, 所产生的舆论效应也会对被拍摄对象的心理预设产生影响。加之客观拍摄行为对事实本身就具有干涉意向, 也会使被拍摄主体产生刻意的行为变化, 对整体新闻的客观真实性产生不良的导向作用[1]。

2 基本镜头反应行为类型

2.1 不自在行为反应模式

由于被拍摄对象的镜头经验不足, 在面对镜头时, 会产生比较自然的应激反应, 不仅表现在心理层面上的紧张和焦虑, 也会在声音、表情等方面产生呆滞或者是僵化状态。这样的情况下, 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体拍摄效果, 造成影像无法延伸, 整体画面的结构和节奏也会被破坏, 对于新闻拍摄者来说, 是非常棘手的问题[2]。

2.2 配合行为反应模式

这种情况的被拍摄对象与前者不同, 因为镜头经验非常充足, 会出现刻意配合的行为, 在整体新闻拍摄过程中, 为了更好的迎合新闻拍摄工作, 在情节设定中明显运行有利于拍摄的动作。某些行为看似很不合乎常理, 但是对整体事实的真实反映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2.3 表演行为反应模式

这种情况主要针对的是, 被采访者对于新闻采访有一定的有目的性, 利用记者的采访行为为自己宣传, 非常关注自身形象的树立, 在实际采访中有意的掩盖真实行为, 过度夸张和美化自身价值[3]。并在实际的新闻采访过程中, 利用新闻记者的镜头制造表演来掩饰自身的不足, 利用镜头制造假象欺瞒观众。在整体拍摄过程中, 过多的添加了人为干预因素, 导致整体拍摄效果失真。

2.4 对抗行为反应模式

除了温和的拍摄现场以外, 还有一些披露性题材的拍摄, 在拍摄过程中, 由于被采访者拒绝拍摄, 甚至会出现遮挡镜头和抢夺摄像设备的过激行为, 这便是急转行为的升级——对抗行为。

在对基本的行为反应类型分析的过程中, 我们会发现, 记者的拍摄行为会直接影响图像的采摄结果。相关新闻工作者要对相应的镜头反应进行有效的预估, 以保证具体应对措施的完整以及合理化。

3 拍摄手法对新闻真实客观性的良性影响

3.1 提升抓拍技能

在新闻拍摄过程中, 相应的拍摄人员要积极运用必要的拍摄手段, 以实现对新闻信息的真实还原。拍摄人员要科学利用抓拍技能, 对拍摄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 集中对图景材料进行优化整理。拍摄人员要依据基本的专业素质并结合必要的拍摄技巧, 利用适合的拍摄角度和拍摄时机对被拍摄对象进行全方位的观察, 并及时分析和判断, 以保证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4]。相关拍摄人员要有效的避开不利于镜头记录的镜头反应, 抓拍真实有效的基础图像, 整个拍摄过程不仅要平稳的推进, 必要时候也要保证快速和精准。

3.2 优化直观拍摄

对于镜头反应, 相关新闻工作者不能一味的回避, 有时候也可以将镜头反应作为记录的一部分, 通过真实坦率的记录, 最为直观的展示要拍摄的内容。相关拍摄人员要利用主观拍摄, 实现对拍摄对象的全景还原, 彻底曝露整个事件的真实情况, 或者是被采访人员的真实反应。观众能通过直观拍摄了解事情的真相, 也能对整个拍摄行为以及拍摄结果建立最基本的信任感。这样的直观拍摄主要运用于内幕的曝光、事实真相的揭露、案件调查的跟拍等新闻拍摄行为中, 能保证观众获取最直观的认知感受。

3.3 利用隐蔽拍摄

有直观拍摄, 就要对应的隐性拍摄, 在新闻图像的采集过程中, 会利用隐藏的拍摄手段和拍摄机器, 在被拍摄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隐蔽拍摄。在电视新闻图像采集以及拍摄过程中, Candid cemera是隐蔽拍摄的统称, 最大的拍摄特点就是机器和行为的隐蔽性。这样的拍摄手段主要集中在对隐蔽性强的拍摄对象进行拍摄记录时, 能有效避免刻意的镜头反应, 真实还原事情的真相, 也是图像采集中难度最大的拍摄手段。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只有实现时间、空间以及对象的优化整合, 充分展示新闻播报的真实性以及客观性, 才能有效建立更加完整的电视新闻拍摄行为。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电视传媒系统得到了优化升级, 不仅要实现时间空间以及对象的同步运行, 也要保证最基本的新闻真实性, 对于拍摄过程中出现的配合行为、表演行为以及对抗行为等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镜头反应做出更加合理的预判, 积极践行优质高效的拍摄行为。文章对于影响新闻真实客观性的相关因素以及镜头反应类型进行了分析, 并阐释了相关拍摄路径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旨在提高同行业者的工作意识, 提升电视新闻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电视新闻,拍摄要素,真实,客观性

参考文献

[1]李亚强.浅谈电视新闻拍摄中要把握的几个关键因素[J].青春岁月, 2013, 14 (15) :161.

[2]王成良, 吴苏苏.影响电视新闻摄像质量的关键因素探析[J].视听, 2015, 14 (1) :178, 179.

[3]武增瑞.电视新闻剪辑过程中信息真实有效的表达途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5, 14 (19) :131, 132.

新闻客观性原则 篇7

假新闻现象一直存在, 并且不止被媒体重视, 媒体会互相纠错;被受众重视, 特别是网络受众会自行揭示假新闻;被国内学者的研究。但是这么一个一直以来被各界广泛关注, 并明文要求避免的现象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这就说明, 这一现象还是有值得探讨的必要性的。那么, 假新闻现在的特征是什么, 发生了什么变化?新闻客观性与假新闻之间有没有联系?是如何联系的?应该如何应对具有新特征的假新闻?

一、引言

1. 文献梳理

到现在, 关于假新闻研究的专门著作几乎没有, 更多的是散见于报刊杂志的关于虚假新闻现象的文章。在知网中, 关键词键入“假新闻”, 搜出了1280条信息, 其中研究生论文8篇, 期刊刊载1272篇, 足见大家很关注假新闻这一现象。

期刊中, 2009年共有119篇文章, 2008年131篇, 2007年160篇, 2006年82篇, 2005年94篇, 2004年74篇, 2003年89篇, 2003年之前527篇。也就是说, 从2005年开始有关假新闻的文章激增, 但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没有发表于新闻专业期刊, 而是发表于非专业期刊, 如《西部大开发》、《中国纺织》、《晚霞》等。

这些文章主要阐述的问题集中于于假新闻的成因和对策两个方面的研究上。这类文章是假新闻研究的主要方面。如吴谷平, 《警惕, 虚假新闻愈演愈烈——析虚假新闻在当前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载于《新闻记者》2005年第10期;郑保卫, 《呼唤新闻良知, 杜绝虚假新闻——浅谈虚假新闻与道德误区》, 载于《新闻界》2001年第2期。

可以说, 这些文章主要是提出假新闻的成因和对策, 而且是从宏观层面提出解决方案, 可操作性强的不多。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文的研究试图找出目前假新闻的特征, 而不仅仅是分析它的成因, 只有通过具体的例子分析假新闻的变化, 才能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本文选取2009年《新闻记者》评选出的十大假新闻为样本, 采用内容分析法具体分析目前假新闻的特征及其变化。

本文也未拘泥于传统的研究模式, 本文的着重点在于对假新闻现有新特征结论的得出, 以及站在新闻客观性的角度如何应对假新闻, 以这样的角度透视假新闻的生产模式, 保证建议的可操作性, 因而省略了假新闻的生成原因。这是因为, 这部分各种研究众多, 且结论几乎大同小易, 主流的观点是媒体的市场化和产业化为假新闻泛滥提供了温床。

3. 相关概念

3.1.假新闻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新闻界用“假新闻”来描述非真实的新闻。假新闻是没有任何客观事实根源的“新闻”, 即假新闻依据的“新闻事实”是想象、臆造、捏造的产物, 是通过想象思维虚构的“事实”。“在其‘纯粹’的形式中, 假新闻完全不包括一点事实”。因此, 假新闻的根本特性是新闻事实源的虚假性。[1]可以简单地说, 以虚构出的新闻事实为本源的“新闻”就是假新闻。

本论文中谈到的假新闻, 均指广义上的假新闻范畴, 即违背了客观事实的报道。假新闻包括虚假新闻和失实新闻, 二者的共同之处即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前者属于“造假”, 报道的是子虚乌有的东西, 整体事实不真实;后者属于“失真”, 与事实的原貌不相吻合, 或部分事实不真实, 或细节不真实, 或本质不真实等。

3.2.客观性

客观性, 已经在新闻界内成为公认的标准, 各种教科书上对此都有涉及。客观性要求对事实进行准确的报道, 同时, 它禁止在报道中公开地采取某种立场。客观性的要求是全面地、中立地、平衡地报道争议的问题, 让受众了解各方面的意见, 以便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

但是, 绝对的客观是不可能达到的, 许多西方新闻工作者已经认识到, 客观性是值得追求但永远不可能达到的目标。新闻界普遍认为, 这种解释应该而且也可以采取一种客观的形式, 这种构造应该而且也可以采取一种专业所允许的规则, 从而使主观意志与客观事实的冲击降到最低限度。于是, 客观性从一种信念变为一种程式, 变为一种对新闻事实的处理常规。[2]

客观性是西方发展起来的, 但是传到中国后, 中国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本土化, 中国将西方谈论客观性时所强调的“真实”、“平衡”、“公正”换成了“倾向性”和“立场”。

也就是说, 中西对于客观性的认定不同, 但是都有一个共同认识, 媒体不能脱离人民和国家的利益来谈新闻的客观性。客观性原则作为一种职业理念和行业规范, 在新闻业有一定的通用性。并不妨碍我们通过客观性开看假新闻, 虽然对客观性的讨论还在继续, 但是客观性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报道模式。

客观性能较好的解决媒介与社会各个方面, 特别是媒介与政府和人民的关系。而假新闻正使媒介与受众的关系面临考验, 从这个意义上, 可以从客观性出发探讨假新闻。

二、分析《新闻记者》2009年十大假新闻

1. 样本的选取

《新闻记者》从2001年开始与人民网传媒频道, 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推出“中国十大假新闻”评选活动, 至今已经9年了, 在广大受众、媒体从业者、大众传媒中都引起了较大反响。这个结论的得出是因为, 很多与假新闻相关的论文中, 都会提到《新闻记者》评选的假新闻, 如《如何根治造假新闻》。

《新闻记者》是上海新闻学会会刊, 是一本新闻学专业期刊, 它在评选时所设定的假新闻的条件更具专业眼光, 所评出的假新闻更有代表性, 能够较为清晰地反映出当年假新闻的一些特点, 从而为相应得选取应对措施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2. 具体的分析

2.1从稿件来源看

从2009年十大假新闻中, 可以看出媒体的稿件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社会自由撰稿人或通讯员的稿件, 二是记者稿件;三是编辑引用或者转载来源不详的稿件。

根据以上表格, 可以看出, 大半假新闻是记者所为, 其次为编辑, 最后才是外来投稿人。稿件来源, 即新闻稿件的采集, 把关人是记者, 除此之外, 自由撰稿人或外来投稿人与记者他们是第一重新闻把关人;稿件到受众的手中, 还要经过编辑的把关。

经过以上统计, 造假的源头是专业的把关人, 记者和编辑。在2009年, 记者的6篇假新闻报道中, 《中国海军索马里护航逼出跟踪潜艇》、《电影促进法及电影分级制度将出台?》属于故意造假, 《老板手头紧让五情妇PK》、《女黑老大包养16个年轻男子供自己玩乐》、《奥巴马送金正日i Phone和苹果电脑》、《陈永贵之子陈明亮涉赌涉毒被刑拘》是道听途说, 《中国0.4%的最富裕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国考最热岗位报录比超4700:1》是采写失误。分析结果是, 在6篇记者造假新闻中, 记者道听途说造成的假新闻最多, 有4篇。记者失误的主观动机值得假新闻预防思考。

编辑造假主要源于转载网上新闻。在编辑为假新闻主要责任人的2篇新闻中, 都是编辑直接采用网上的文章或图片, 没有经过任何求证, 以讹传讹。

2.2从发布媒体看

传统媒体现在都有自己的网站, 纸媒体上的信息, 都会发布在网站上, 在网站上查阅。从表中可以看出, 传统媒体仍旧是假新闻的制造大户, 但是很多新媒体, 如网络会大量引用或转载假新闻, 如《中国海军索马里护航逼出跟踪潜艇》一文, 虽然由《华西都市报》首先刊登, 但是随后有许多权威新闻网站如凤凰网、央视网、中国网都转载此文, 都标明来源于《青岛晨报》, 尽管世界上并没有《青岛晨报》这张报纸。

虽然, 地方媒体造假比中央媒体多, 但是中央媒体也会出现假新闻。相对而言, 商业媒体, 也即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媒体更易出现假新闻。

2.3从报道题材看

通过以上表格, 可以看出假新闻以社会假新闻为主, 这可能与造假者迎合受众的“求新求异”心理有关。总体来看, 这次的假新闻都是受众日常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信息。比如, 《国考最热岗位报录比超4700:1》, 是受众比较关心的信息, 但是因为记者采访时将时间弄错, 是去年的时间, 因此一篇假新闻就产生了。《奥巴马送金正日i Phone和苹果电脑》, 是国际上的事情, 这种包含政治性信息的一些消遣性的新闻, 也出现了假新闻。

2.4从消息来源看

稿件中称有明确消息源的, 也是值得怀疑的。如《杨振宁证实夫人翁帆怀孕3个月》, 杨振宁先生向新闻媒体证实, 明确说杨振宁是消息来源, 但是事后证明并不是。《奥巴马送金正日i Phone和苹果电脑》一文中, “据英国《卫报》10日消息, ”确实是来自《卫报》, 但是原文来自于《卫报》一个恶搞专栏。《中国0.4%的最富裕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稿件中, 消息来源为“中国权威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 ”但实际上仅仅是某专家在一次专题讨论会上称, 国外一家研究机构估计的数据。

现在的记者编辑已经认识到要增加报道的可信度, 就必须有明确的消息来源, 以此来使受众相信自己的报道是真实的。因此, 在消息来源上开始造假。

3. 当前假新闻的特征

3.1政治性的花边新闻出现假新闻

虽然假新闻更易出现在文化新闻、社会新闻等与受众日常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领域。但是在政治性、比较严肃的报道中, 假新闻少, 而软新闻出现假新闻的可能性更大。如今年的假新闻《奥巴马送金正日i Phone和苹果电脑》。

3.2假新闻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互相转载

传统媒体上的假新闻, 被网络媒体不加核实, 随意转载;网络上的假新闻, 也被传统媒体没有严加把关, 随之转载。如《中国海军索马里护航逼出跟踪潜艇》, 最早刊登在《华西都市报》上, 但是随后被新闻网站如凤凰网、央视网、中国网转载;《女黑老大包养16个年轻男子供自己玩乐》, 首先是在《时代周报》的网络版2009年9月24日被刊出, 随后《时代周报》的报纸2009年9月28日转载了自己网络上的这一假新闻。

3.3隐性假新闻增多

隐性假新闻是指应当明确消息来源但却故意含糊或捏造新闻来源, 造成部分要素失实的新闻报道。[3]之所以称其为隐性, 是因为它介于假新闻与新闻之间, 常常以“真新闻”的面目出现, 受众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一般比较难以识别, 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假新闻的造假技巧越来越高, 更多的是真中有假, 假中有真, 让人莫辩真假, 假新闻让你更加难以辨别。比如权威信息源未必权威, 新闻媒体不能过于相信权威信息源, 而应尽力独立采访, 查明真相。

3.4假新闻对要素进行强化或忽视

在假新闻的文本中, 可以发现假新闻对信息进行过滤、选择, 使得一部分信息被强化了, 而另一部分信息被刻意忽视。假新闻追求新闻的显著性和反常性, 不顾新闻的真实性, 名人、新奇已经成为假新闻的要素之一。如《老板手头紧让五情妇PK》就是利用了受众的猎奇心理, 在标题上吸引受众眼球。

三、用客观性应对假新闻

1. 记者编辑要正确报道事实

新闻必须报道事实, 把SWIH交待清楚, 严格核对事实, 重要事实尽可能通过两个以上不相干来源证实。要注意细节的准确:重要的数据、人名、地名、机构名等, 要有核对者表示正确无误的记号。如《中国海军索马里护航逼出跟踪潜艇》, 编辑采用了社会自由撰稿人的稿件, 但是没有进行核对。在文中, 我军赴索马里水域执行护航任务的舰队遭到不明身份潜艇的跟踪, 我军舰与之斗智斗勇, 最终成功逼其浮出水面逃走。该报道并未指出潜艇的国籍, 这就是事实不清楚, 如果编辑认真核对相关细节, 估计这篇假新闻也不会出炉。

2. 注意交待可靠的新闻来源

路透社在其采编人员手册中明确规定“路透社的每篇报道都应清楚明确的交待新闻来源。”法新社也有类似的规定:“通讯社的消息都要说明来源。来源要尽可能准确。评论、判断、估价核对事件的描述都要有来源。任何稿件都不能例外。”为什么交待新闻来源这么重要呢?路透社这样解释:交待新闻来源“一是为了使用户能对报道的可信性做出自己的判断, 二是为了在报道受到质疑时保护我们的声誉。”[4]

显然, 在西方媒体看来。交待消息来源一方面可以表明新闻事实是有根据的, 并非凭空捏造, 从而增加新闻的可信性;另一方面则可以证明这些事实及蕴含其中的观点是由别人提供的, 记者不过是转述而己, 是否可信由读者自己判断。现在的假新闻也意识到消息来源的重要性, 但是这些消息来源都是记者自己编撰的, 目的是为了增加新闻的可信度。与路透社解释自己交代新闻来源的第二点不同, 那些假新闻在报道受到质疑时不是维护媒体的声誉, 而是使媒体的声誉更加受损。

编辑看到报道中出现前后不一致的事实或者未明确交代消息来源的有争议的说法, 编辑应该提出质疑。如果发现消息来源有问题时, 值班编辑必须与新闻作者沟通。如《人民政协报》刊发的《中国0.4%的最富裕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 提到消息来源, “中国权威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 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 财富集中度高于美国。”《人民政协报》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的机关报, 是唯一的全国性统一战线报纸。在这个假新闻被发现后, 新闻出版总署点名批评了该报, 使得该报的声誉不能说没有受到影响。

3. 将事实与价值分开

新闻客观性的基本主张是对事实进行准确的报道, 同时禁止在报道中公开采取立场。客观性, 主张将客观事实与主观意见区别开来。其主要假定是, 新闻事实是客观的, 对每个接受者都同样有效;个人意见是主观的, 对他人而言缺乏合法性。

新闻工作者的职责, 就是向公众提供这种“客观的事实”。比如2009年的假新闻《杨振宁证实夫人翁帆怀孕3个月》一文, 文中也有作者的判断, “这件事情的出现, 引起的震动不亚于我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具备了划时代的意义。”就是将作者的主观判断强加于虚假的事实。

4. 国家、受众、媒体监督, 防止假新闻

4.1国家与受众的他律

2009年2月20日, 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山东省新闻出版局分别对刊登有关我护航编队假新闻的《华西都市报》、《青岛早报》给予警告、罚款3万元等行政处罚, 将造假者列入新闻从业不良行为记录数据库, 终身禁止从事新闻采编工作。与此同时, 新闻出版总署还印发《关于采取切实措施制止虚假报道的通知》, 要求各地新闻出版单位采取8项措施, 制止虚假报道, 切实维护新闻单位的公信力。11月, 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又查处4家转载引用虚假报道的报纸, 并将采取三大措施进一步加强管理, 规范报刊采编活动。新闻出版部门对《人民政协报》刊登虚假新闻提出严厉批评, 下达警示通知书, 并责成报社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

国家采取即时揭露, 及时制止, 严厉处罚的做法, 可以起到相当有效的震慑遏制作用, 使媒体刊登假新闻的成本加大, 从侧面保证媒体积极维护新闻客观性, 预防假新闻的出现。

由《半岛都市报》刊发的《老板手头紧让五情妇PK》一稿, 并不是由媒体首先发现是假新闻的, 而是由报纸的读者发现的。青岛崂山市民在网上投诉:“我是一名青岛崂山市民, 在崂山生活了20年, 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崂山有个叫龙王庙的地方。《半岛都市报》记者为什么要捏造假新闻陷害我们崂山, 给我们崂山抹黑, 给我们崂山人抹黑, 给青岛抹黑?”

4.2媒体自律

媒体对虚假新闻的调查情况和处罚程序缺乏透明度。作为大众传媒, 不仅应当对自己刊发虚假新闻的行为及时纠正, 而且更应当向全社会公开对虚假新闻的调查过程、具体的处罚程序等全部信息, 包括给予责任人公开说话的权利和空间。虚假新闻的处罚要分两种情况:一是对蓄意造假者, 应当采取严惩不贷的做法, 清除出新闻行业;一是对职业能力欠佳、新闻素养不够者造成的无心之过, 则需遵循“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 而不能简单地开除了之。[5]无论哪种做法, 都应当坚持做到处罚信息透明公开。

《老板手头紧让五情妇PK》一经发现是假新闻的第三天, 2009年2月18日, 《半岛都市报》发表《致歉声明及解聘公告》:“2月15日, 本报在A3版刊登了《老板手头紧让五情妇PK》一稿, 后经查证, 该稿系本报记者栾磊剽窃加工《知音》杂志励志刊2009年第4期2月版《1死5伤!花心老板紧急‘裁减’二奶酿惨祸》一文而成, 该记者的做法严重违反了本报关于采编队伍作风建设的有关规定, 损害了报纸公信力, 误导了广大读者。经本报编委会和采编队伍作风建设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研究, 决定对记者栾磊给予解聘处理, 自即日起, 栾磊不得再以《半岛都市报》记者名义从事任何采访活动。”

李希光教授曾指出:“在饥肠辘辘的中国商业化媒体环境里, 中国的记者正在变成一个整天为生活奔波劳碌的人。”“中国的下一代新闻记者正在变成新闻民工, 连一些基本的权利都缺乏。”[6]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出, 人在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媒体的主力军新闻从业者们对自己的生存状况不满意, 如何能全身心投入工作, 新闻从业者如何维护新闻客观性, 与假新闻决裂。

四、小结

假新闻现象一直存在, 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很多研究中已经对假新闻存在的原因给予了阐述, 本文未对原因进行论述, 着重于通过《新闻记者》2009年的十大假新闻, 观察假新闻的最新特征, 期望从新闻客观性的角度对假新闻提出一些应对策略。假新闻的存在有体制层面上和操作层面上两方面原因, 虽然本文力图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但是体制层面上的因素依然会制约具体的操作, 要破除假新闻这一现象, 必须从两方面共同着手。因此, 假新闻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本文的研究局限性在于对体制层面上的建议没有具体阐述, 只关注了具体操作层面上的途径。但是仍然希望对解决假新闻有一些帮助。

摘要:新闻的真实性被认为是新闻的生命, 与此相对的假新闻是在缩短新闻的生命, 且假新闻这一现象一直存在。本文跳出以往分析假新闻的框架, 分析假新闻的原因与对策, 希望通过选取《新闻记者》2009年十大假新闻为样本, 试图得出现在假新闻的特征, 以新闻客观性的视角得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应对假新闻的策略。

关键词:客观性,假新闻,自律,他律

参考文献

[1][美]利昂·纳尔逊·弗林特著.报纸的良知——新闻事业的原则和问题案例讲义[M].萧严,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33.

[2]郭镇之.舆论监督、客观性与新闻专业主义[J].电视研究, 2000, (3) .

[3]潘新.隐性假新闻的成因及规避对策[J].东南传播, 2009, (10) .

[4]唐润华.全面认识和大胆借鉴客观报道手法[J].国际新闻界, 1997, (4) .

[5]李韧.虚假新闻处罚中存在的问题[J].新闻记者, 2008, (1) .

[6]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M].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5:48.

新闻客观性原则 篇8

1 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现状

电视民生新闻主要涉及到基层群众的生活, 关系到时事政治、科教文化、卫生医疗等多个方面, 着眼于基层百姓的生活和视角, 具有采访对象复杂, 新闻线索隐蔽的特点。在采访的过程中, 需要通过走访群众获得线索, 也需要相关部门的领导的配合, 当下的电视民生新闻具有以下特点。

1.1 采访资料缺乏客观上的真实

在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中, 被采访者往往是基层的群众, 他们对高端信息的接触较少, 理解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这种情况导致民生采访的结果存在着讲述者所讲述的事实、客观存在的事实、采访到的资料是否客观, 掌握在被采访者手上。记者在进行资料总结的时候, 不应该把采访者所讲述的事实等同于客观事实, 在关系到自身利益的情况下, 被采访者可能会有意无意地表达出与客观事实不一致的意愿, 针对这种情况, 采访者要多走访, 多观察, 以敏锐的视角和恰当的提问方法尽量靠近事实, 得出客观的采访材料。

1.2 报道体制尚不够健全

在我国目前的政治体制下, 新闻自由由相关法律和法规进行保障, 但是针对民生报道而言, 在采访方面一旦确实发现有关问题, 都是针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 具有极强的针砭时弊的作用。这使得往往在采访过程中得不到相关部门的配合, 民生采访要获得有效资料的成本较高。也有部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 过于注重吸引观众眼球, 缺乏必要的社会价值, 奇闻怪趣一般无法真实反应民众的生活状态, 边缘题材的新闻不具有普世价值, 在民生新闻的报道中, 记者在采访时要注意题材的选择。

2 民生新闻客观性的重要性

新闻应该是针对现在正在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 进行及时的客观报道。新闻工作者应该从政治高度上与党和国家的方针保持高度一致, 电视民生新闻从出现之初, 即成为政府和民众关心的对象, 肩负着说真话传实情的责任, 在采访的过程中, 更应该注意新闻事实的真实性。

2.1 以真实的材料才能发出底层的声音

媒体工作者的工作任务, 其中就有对政府的工作进行舆论监督这一项, 民生报道的出现, 也是媒体合法行使监督权的一种具体表现。在民生新闻的采访过程中, 必须以既定事实为基础, 利用真实的材料做出推断, 表达基层群众对政府职能部门的看法, 让来自社会底层的声音得到有效地传达。

2.2 以真实的过程才能表达民众的意愿

电视新闻本身就应该具有真实性, 具有独特的传播方式和表达形式, 能达到传统平面媒体以及新兴的网络媒体所不能达到的效果。真实的新闻事实和采访过程, 不应该因传播手段和形式而出现问题, 对既有事实的高度再现就体现在新闻传播过程的真实性上, 真实的新闻过程可以使新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得到保证, 以正规的渠道使民众的意愿得以有效表达。

3 在采访中怎样如何把握民生新闻的客观性

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在采访的过程中坚持理性的职业思维, 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信息大多数都来源于基层的人民群众, 他们提供的信息一般都带有极强的个人感情色彩, 要体现民生新闻的客观性, 就需要新闻工作者掌握真实的新闻线索, 确保素材的有效性。

3.1 准确选题, 体现新闻价值

电视民生新闻从产生之初, 就受到新闻界的广泛研究, 在取得较大的发展的同时, 也存在不少问题。不少的民生新闻为了吸引群众眼球, 导致选题上的偏差, 使整个采访内容流于低俗, 缺乏新闻应有的深度和广度, 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许多电视台都有同城的民生新闻报道, 这类报道一般都是针对已发生的新闻线索进行采访, 在无法准确定位采访主题的时候, 就会产生较多内容基本相同, 形式上也没有太大差异的同质化民生新闻, 造成民生新闻的内部竞争日益恶化。

3.2 深入群众, 获得第一手资料

电视民生新闻实际上就是以群众的视角反映出社会问题, 在进行采访和资料收集的时候, 必须深入群众, 注意采访对象的地域性和广泛性, 不能以偏概全, 需要以体现群众的意愿和发出底层的声音为宗旨。电视民生新闻的发生地和受众, 一般都位于同一个地域, 具有极强的同一性, 要想真实地体现其新闻价值, 就要深入群众中间, 主动发掘新闻线索, 获得第一手资料, 在广泛收集材料的基础上, 再进行分类和整理, 记者在平时更要积极关注民生问题, 为民生采访打好理论基础。

3.3 理性甄别, 避免主观臆断

民生新闻的采访对象, 一般都是普通的群众, 采访的内容具有广泛性, 民众在面对采访的时候, 在敏感问题或者关系到自己的利益的问题上, 都无法讲出实情。面对这种情况, 进行采访和材料整理的记者就需要理性甄别, 以冷静的心态对所收获的资料进行筛选和分析, 避免主观臆断, 不带有色眼镜, 以保证民生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记者在进行新闻材料的整理时, 需要一定的思维策略, 但是一旦在采访之前, 就对相关事件形成了某种固定认知, 必然会对民生新闻的客观性带来巨大影响。

3.4 巧妙提问, 获得可靠材料

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 因为种种原因, 被采访者所讲述的情况与事实情况之间会有一定的不一致, 这种情况会导致新闻报道缺乏客观真实性, 要想通过获得准确的资料, 来保证新闻事实的客观性, 就需要记者在提问过程中, 注意提问的方式。一般的被采访者在面对采访时, 因性格和经历的原因, 往往不能直接坦率地表达出采访所需的材料, 在采访之前, 要对被采访对象有一定的了解, 避免因提问的问题过于尴尬造成冷场局面, 使采访陷入僵局。

3.5 及时报道, 保证新闻的时效性

电视民生新闻的时效性是保证其客观性的重要因素, 也能具体体现其新闻价值, 事件发生的时间与报道的时间越接近, 就具有越强的时效性, 相关的线索也能越清晰, 越具有新闻价值。一旦错过了事件发生的最佳采访时机, 脱离了新闻时效性, 被采访者在提供线索的时候会缺乏主动性, 不能积极配合采访从而使新闻材料失真。在保证新闻时效性的前提下, 应该对事件进行全面的调查, 避免采访中的噪音, 达到良好的采访效果。

4 结语

作为能够反应普通民众意愿的电视民生新闻, 已经成为政府管理人员与百姓之间的沟通桥梁, 民生新闻的失真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新闻工作者在采访过程中必须保证新闻内容真实性和客观性, 在进行采访时应该主动到基层去, 到民众中去, 寻找新闻的发源地, 通过让事实说话保证民生新闻的客观性。

摘要:新闻采访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客观真实, 在采访的过程中如何保证新闻事实的客观性, 一直是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工作重点。电视民生新闻从出现之初, 即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 将贴近百姓生活的新闻客观描述, 进行及时准确地传达, 是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的责任。本文主要介绍新闻采访工作中客观性的重要作用, 以及采访中的注意事项, 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闻采访,民生,客观性

参考文献

[1]李宏波.小议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客观性——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为例[J].才智, 2012 (17) .

[2]杨天陶.新闻采访中的讲述真实和客观真实[J].理论月刊, 2006 (7) .

[3]邓萍.对民生新闻采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活力, 2010 (2) .

[4]师晓宁.如何让采访对象“真实地讲”[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 2008 (12) .

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把握 篇9

一、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现状

(一) 电视民生新闻的特点

从2002年电视民生新闻出现开始, 它便成为一种潮流而迅速流行开来, 所涉及的报道内容包括教育、劳动、环境、就业、社保等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 使新闻报道真正做到了贴近生活、贴近百姓, 其报道的内容、立场及方式等, 无不体现了以民生为本的主张, 受到广大百姓的欢迎。

(二) 电视民生新闻采访存在的客观性缺失问题

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 在吸引百姓关注、为电视台争取收视率的同时, 也给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带来了挑战, 在目前的电视民生新闻中, 新闻的客观性上存在着极大的漏洞。

首先, 新闻的真实性不够。新闻的客观程度决定了新闻内容及报道是否真实, 而新闻的真实性也反映了报道是否客观。在民生节目中, 采访的对象主要是普通百姓, 由于知识、见识等方面的短缺, 他们在对一些问题的叙述和理解上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再加上各自的喜好不同、对人对事存在偏见, 在接受采访时所做的叙述难免会与真实情况存在差距。其次, 新闻语言有失客观。在民生新闻报道中时常会出现主持人评论这一环节, 如针对新闻事实, 主持人站在百姓的立场上对事情进行批判或赞扬, 在给节目收场的同时, 也给观众一种明确的态度, 这体现了对新闻客观性的无视。新闻的作用就是报道事实, 在让百姓了解相关情况的同时, 得出自己对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民生新闻中夹杂的一些评论, 使得新闻报道在传递事实的同时也传递了观点, 影响了大众的舆论, 这本应是新闻评论的工作, 不应掺杂进新闻报道中。再次, 记者的报道语言也对客观性构成一定的影响。在民生新闻采访中, 记者为了与百姓进行有效沟通, 有时不得不用一些有违客观性迎合他们情绪的形容词, 而过度或夸张使用形容词是新闻采访中保持客观性的禁忌。此外, 一些不明确的, 如最近、差不多等词汇的使用, 也导致新闻要素含糊不清, 影响了新闻采访的客观性。

二、把握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

新闻采访要保持客观性, 民生新闻也不例外, 要在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中做到客观公正, 新闻工作者就要先从自身做起。

1.树立客观性意识, 加强自律

新闻工作者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新闻报道的原则, 将新闻客观性贯彻到新闻采访和报道的各个方面。在采访时要保持客观, 不能诱导被采访者说出不符合新闻事实却能达到一定新闻效果的话, 不能为了抓住观众的眼光而对新闻进行不真实的报道, 更不能用偏激性的语言达到哗众取宠的目的, 这会在无意中误导受众对事件的看法。

2.注重社会效益

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新闻工作上最大的区别是, 我们的新闻事业是我党工作的内容之一, 因此在我国, 新闻采访报道更加注重社会效益, 尤其是民生新闻, 面对百姓在经济、生活和人际关系之间产生的越来越多的问题, 民生新闻要起到为大众提供全面了解事实、了解生活的渠道, 引导大众采取合理的方式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因此, 新闻工作者要秉持客观性原则, 客观报道新闻事实, 做到不偏不倚。

3.提高自身的新闻工作能力

在电视民生新闻报道中, 所涉及到的大多是家庭、邻里或社区里发生的生活琐事, 牵扯到的人和事往往头绪乱、是非多, 且各执一词, 很难分清谁是谁非, 这时就需要记者靠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摆正态度、头脑冷静, 对客观事实进行分析, 对从采访对象处得到的信息进行甄别, 去伪存真, 对事实做出全面、合乎情理的整理, 才能使报道更具说服力、更符合客观性。

结语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而要达到这个要求, 就须保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这是新闻工作者矢志不渝的信念。新闻报道的目的和意义是向大众提供新闻事实、反映不同的声音, 为大众建立起了解世界的桥梁, 新闻工作者既要努力达到这个目标, 又不能超越了这个界限, 对大众舆论施加压力, 在民生新闻采访中, 更应如此。

参考文献

[1]叶平.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客观性——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为例[J].业务探索, 2009 (4)

[2]季凯.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客观性——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为例[J].新闻与出版, 2012 (7)

上一篇:动态密钥下一篇:直流变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