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客观真实性(精选8篇)
新闻客观真实性 篇1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 人们接受外界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而新闻报道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方式。新闻, 是以报纸、电视、广播节目或因特网的形式对最新事件进行的报道和传播。不管是在通讯社、报社, 还是电视台, 或者广播电台, 新、快、准一直都是新闻的三大特性。而其中, 准, 尤为重要。准, 即准确, 即真实。陆定一同志给新闻下的定义是: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就是说, 新闻要准确地反映所报道的客观事物, 符合事实的本来面目。内容真实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 也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也就是说新闻报道必须真实,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这是新闻学的基本要义。新闻的真实性, 顾名思义最简单的定义是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新闻报道必须准确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 这是记者在新闻写作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 同时也是新闻的本质决定的, 由于真实性对于新闻存在和发挥影响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它成为新闻报道所追求的重要目标, 也成为传媒取信于受众的关键。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历来备受关注。毛泽东同志强调共产党人要讲真话, 报纸要报实情。真实性原则, 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最为核心的关键词之一, 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要理论支撑。
1
一个多世纪来, 新闻报道的体裁、方式变化很大, 客观性理念和报道方式受到很大的冲击, 因为许多西方学者都发现, 客观性理念指导下的新闻报道并不客观, 于是有些学者接着论证了新闻不可能客观、新闻不必客观等等观点。但是, 不管新闻客观性怎样受到怀疑, 作为新闻专业主义的理想或追求, 现在依然是人们评判新闻工作的一种原则, 因而被称为 “一个不会死的上帝” ( a god that won't die) 。现在的情形就如有是学者所说: “客观性尽管并不完美, 却是一个可行的 ‘规定原则’。客观性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新闻语汇和普遍模式。”作为一种理念, 客观性的目的是 “使有理性的读者更便于发现真相”。
当我们谈到新闻要 “客观”时, 是同时包含理念层面和技术层面的, “新闻客观性”的内涵应该是理念和技术的统一。当然, 在统领关系上, 客观首先是一种职业理念和行业规范, 而客观报道作为一种报道形式, 是这种理念和规范的具体体现。没有客观性的思想, 就没有客观报道方法。客观性作为一种新闻工作的原则, 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实践, 已经形成了相对公认的规范性认识。客观的报道形式非常重要, 客观报道的形式本身也应是客观性的本质表现;但是, 也有不少学者将真实性作为客观性理念的重要范畴, 而且列于前位。换句话说, 作为形式的客观报道与作为客观性理念之一的真实性要求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2
新闻真实: 新闻真实着重于 “新闻事件”和 “新闻报道”的关系上, “新闻真实”就是说, 两者具有某种 “同一性”。新闻客观性着重于 “新闻人”和 “新闻报道”的关系, 新闻客观性就是说两者具有 “同一性”。“新闻客观性”就是 “新闻人”保证自己不撒谎, 但是并不保证 “新闻事件”和 “新闻报道” 的关系上, 具有 “同一性”。
新闻的真实与客观是人们评判新闻工作的原则, 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想想和追求, 但实际操作中, 我们只能从相对意义上去衡量与要求, 绝对的真实与客观是不存在的, 就好像数列中的极限, 理论上极限值是存在的, 但我们永远只能无限接近那个数值, 却不可能得到那个数值。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尽管并不完美, 却是一个可行规定准则。
首先, 记者受认识上的局限, 不可能一下子看到事实的整体, 所能看到的往往是事实的一部分。其次, 记者受自身新闻判断与思想认识的影响, 对所获悉的客观事实必然有所取舍。再次, 记者受报道上的限制, 不可能事无巨细都作报道。还有文字本身在表义上的局限、记者驾驭文字的能力等等。所以记者难以将一个客观事实完整地复制出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李普曼在 《公众舆论》一书中指出: “即使是目击者也不可能原原本本地再现事件的全貌。因为经验似乎证明, 他本人会对事后减弱了的现场印象作些添枝加叶的处理, 实际上, 更常见的并不是他凭想象去描绘一个事件, 而是对它进行改编”, “绝大多数事实似乎都在某种程度上经过了有意加工”。
强调了新闻真实的相对性, 新闻报道是否因此就可以放弃对于事实真相的追求呢? 当然不应该。就新闻界而言, 报道客观事实只是记者的基本要求, 至于这个 “事实”是否为其真相, 端赖记者的认识、眼光与求实精神。也就是说, 记者在了解了事实的基础上, 在主观上还要尽求证核实的责任, 以去伪存真。当记者能秉持这样的理念, 将它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 方能使报道不断地去接近事实真相。当然, 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 记者只能尽其所能去接近事实的真相, 要求记者的报道 “完全真实”是不切实际的。
新闻客观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与规律, 新闻客观性是客观报道这一形式出现的内在原因。但新闻客观性这一理论范畴的出现却是与客观报道这一形式的出现分不开的。客观报道即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不偏不倚公正的报道新闻事实并不发表任何意见。
新闻客观性与客观报道有着本质区别。客观报道是一种形式, 新闻客观性是运用这种新闻形式进行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原则, 是新闻的本质于规律, 是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具体存在。
新闻的主观与客观是矛盾统一的关系, 即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新闻主观性与客观性分别是新闻主题与客体的特征。由新闻事实暗示出来的思想, 观点和意见, 只能说是新闻传播者的思想倾向而不能算作新闻主观性。
3
所谓客观真实, 就是客观世界确实存在过的事实。人类通过无穷尽时间和精力不断地探索真相, 可以不断地接近客观真实。
客观报道就是客观真实的体现, 而所谓 “客观报道”, 是指新闻报道要忠实于客观事实, 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地反映它和报道它, 切忌将对客观事物的观点和意见与其相混同。客观报道原则之所以能历经百余年, 至今依然被世界新闻界所认同和遵循, 除了它作为一种报道原则和报道形式的独特优势外, 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的那种新闻理念和职业精神。坚持客观报道原则就意味着, 新闻媒介及新闻从业者要坚守新闻传媒作为社会公共媒介的责任, 尊重公众的知情权, 尽可能客观公正的向他们提供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真实情况的事实信息。
真实性最简单的定义为, 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首先, 新闻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条件, 在事实和新闻之间, 是先有真实, 后有新闻,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 新闻只是对事实的报道。
事实真实是新闻真实的首要要求, 其含义有三: 第一, 该事实必须是真实发生或存在的, 有据可查、有证可验; 第二, 新闻要素必须是完全真实的, 即何人、何事、时间、地点、过程、直接原因、直接背景、直接后果、直接反馈、直接影响等必须确凿无误;第三, 新闻整体事实的真实与新闻细节的真实是统一无悖的。新闻报道与记者采写的最高境界是反映事实本质。在尚无法达到这一境界时, 至少要做到 “一般真实”, 即新闻必须是真正发生的、真实存在的事实或现象。不虚构、不夸大、不 “移花接木”、不 “张冠李戴”、不 “合理想象”是维护新闻 “一般真实”的最低要求。
4
新闻报道除了报道某一具体事件外, 相当多的时候还要对涉及某一事实的大量相关事实进行整体的综合、概括与分析。这个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 这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对新闻真实性所提出的要求。
4. 1 事实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而转移的客观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是指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 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实践活动。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 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事实作为物质存在的客观范畴, 无疑具有独立于人的精神而存在的特质, 能否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 体现在新闻报道中则取决于事实本身所具有的新闻价值以及发现、挖掘这种新闻价值的敏感度和辨识能力, 事实的存在是客观的, 能否被反映则是主观的, 事实的存在并不以人的主观愿望而更移。 “事实是客观事物已经发生过的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过程。”这个定义就明确了事实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规定性。任何事实都是客观的, 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主观事实。无论什么人, 无论他怎样判断, 事实就是事实。事实既不因人判断它不存在而消失, 也不因人对它加工改造作判断而改变其本来面目。事实一旦发生, 过程一旦结束, 它就不可更改和移易。正如曾轰动一时的 《纸做的包子》的虚假新闻报道, 从中可以看到两个事实: 包子是否为 “纸做的”, 真相一查便知, 事实本身并不因新闻报道而改变; 《纸做的包子》一经播出, 便为众人所瞩目, 后被证实为假新闻, 令人震惊和愤怒, 这一新闻事件本身也是事实。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第一、精神第二, 存在第一、意识第二的唯物观, 再次得以印证。事实作为客观存在, 不是任人捏搓的面团。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事实不仅是新闻报道的内容, 而且是检验新闻真实与否的唯一尺度。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事实是第一性的, 新闻是第二性的。
4. 2 事实的客观性制约着新闻的真实性
长期以来, 国内新闻界在新闻的真实性问题上基本以新闻报道是否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作为标准, 认为 “新闻真实可以定义为新闻报道与客观事实真相相一致。”有的甚至认为新闻报道 “必须同报道对象完全一致, 否则就是对被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歪曲, 就是假报道或失实报道。”也就是说新闻的真实性等同于事实的客观性与真实性。这种对新闻真实性的解说, 有其合理性, 如对一些事件性新闻的报道完全可以做到, 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结果, 甚至涉及的人物、有关数字等等, 完全可以客观地如实记录下来, 如同前面提到的 “现象真实”、“微观真实”、“浅层真实”, 这些普遍性的事实元素是新闻真实性的基本要求, 易于认定。但对于一些非事件性新闻, 诸如解释性新闻的报道, 把新闻的真实性理解为新闻报道与客观实际和客观现实完全相符, 其实是对新闻真实性的一种理想要求而已, 因为这里面有记者及新闻媒体对客观事实的主体认识问题。在具体的新闻传播中, 并不是所有的客观真实和事实真相都能够被记者甚至人类所把握和认识, 如何获得事实的真相, 有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甚至有时候是做不到的事情。从哲学认识论来看, 世界是可知的, 人类虽然能够认识世界, 但这种认识不仅需要一个过程, 而且还有高级和低级之分, 正如前面所说的 “本质真实”、“宏观真实”、“深层真实”一样, “根本属性、本来面目、事物的本质等等是无形的, 它们是由人的认识反映出来的, 而人的认识本身又受到很多限制。”因此, 界定新闻的 “本质真实”、 “宏观真实”、 “深层真实”与客观真实完全相符的尺度有时很难把握, 况且真理也有绝对性和相对性。而记者和媒体作为一种社会角色, 其任务就是报道事实, 传递信息, 进行社会舆论监督, 一些人类暂时无法认识或者很难一时弄清楚的事物和问题, 记者当然也没有能力去认清。比如沸沸扬扬的 “华南虎照片事件”, 它本身的真伪问题, 只有待权威机构科学检测以后才能尘埃落定, 记者和媒体的能力一时是无法认定的, 在真相大白之前, 只要随时跟踪报道各种现实说法并据实引用信息来源, 就算做到了新闻真实。新闻作为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客观报道, 是以现实世界的现象为报道对象的, 新闻真实性在于用事实来描述事实, 即便事实是暂时的、偶然的、片段的。新闻界应从 “现象本质真实论”、“微观宏观真实论”、“浅层深层真实论”等无谓的争论中摆脱出来。事实的客观性及客观真实性制约着新闻真实性, 新闻真实性是对事实客观性的反映, 这种说法理论上更为科学, 也符合具体的新闻实践。
立足学生真实 寻求客观评价 篇2
第一,缺少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是根据自己的直观感觉和自身的经验来判断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我们不会请授课教师拿出学情分析,也大多不会留下学生来了解教学效果,更不会对学生进行目标达成的问卷调查或者数据测查。所谓“活动设计巧妙、新颖,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的评价,是我们自己的感觉还是听了学生真实声音后得出的结论?该用什么方法去倾听孩子们真实的声音呢?第二,缺少鉴别学生情感变化的科学手段。如何唤起学生的真情,如何去感受、辨别、测量孩子的情感变化,这是课堂教学评价很重要的一个指标。但是,这样的情感变化如何感知,如何测量?第三,对学生思维方式的习得和价值观形成的评价模糊化和概念化。我们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究竟应该怎样从一节课中看学生思维方式的习得情况,如何将品德课程中价值观形成这一长期过程和一节课的短时效果结合起来看?学生在事件判断中的思维方式的评价是否科学客观?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我们对品德课堂教学的评估就只会变得模糊化与概念化,不能真正达到“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这一要求。
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笔者以为,如果要对品德课堂教学实施一种具有科学导向性的评价,使这门具有综合课程特点,融知识学习、公民素质培养以及良好情感培育于一体的课程真正收到实效,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就可以从“立足学生真实,寻求客观评价”入手,采用以下策略来避免现行品德课堂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一、实施前测,在了解学生真实学习起点的基础上进行评价
所谓前测,就是教学评价者(也可以是授课教师本人)在学生进入系统学习之前,对其能完成相应学习内容的先决条件(起点能力)进行测试评估。应该说,科学的前测是品德课堂教学评价的前提。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应该采用一种或者多种方式并用的手段来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这包括:了解学生学习新任务的先决条件或预备状态,这主要是指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是否已做好了铺垫工作;了解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可能遇到的障碍;了解学生面对新任务时情感态度方面的情况,这主要涉及学生的学习愿望、毅力、动机、兴趣等;了解学生学习新任务的自我控制能力,包括学习习惯、方法、策略及风格等。
目前,可以采用的前测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问卷调查。教师首先分析学生学习新知识需要的基础知识,然后根据分析结果编制合理的检测题目,对全体同学进行测试。比如在《父母——我特别的朋友》一课教学前,为了解孩子跟父母沟通的真实状况和本课教学前孩子和父母间真实的情感基础,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问卷调查:(1)你如果有了烦恼和心事,愿意和父母倾诉和交流吗?为什么?(2)你最喜欢和父母沟通的方式是什么?(3)虽然有过沟通,但我们难免还会和父母发生一些小摩擦。那么,你遇到过哪些烦恼或者有过什么摩擦?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这样的问卷调查能测查出学生在授课前和父母的关系,以及对待和父母摩擦时的态度和处理能力,如此,我们就了解了学生知识和情感的起点。这样的问卷调查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只适合偶尔使用。但如果授课教师本人有兴趣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自我教学评估,相信会使自己的教学变得更加科学有效。
课前问答。如果没有充足的课前准备时间,我们就无法进行细致的前测工作。对此,我们可以抓住教师课堂导入环节中的互动问答来对学生学习准备的状况进行了解。比如有位教师在教授《圆明园在哭泣》一课时,她先出示了300000的数字和一些南京大屠杀中的照片,然后问学生:“从这个数据和这些资料中,你能看出什么?”从学生的反应和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学习此课的知识基础和情感基础。记得在《我们来寻根》一课的教学中,老师请学生用各种方式来歌唱我们的母亲河。学生的聪明伶俐出乎听者的意料,他们不仅在歌唱、吟诗时没有经过任何的思考,甚至脱口而出“看到这里,我忽然想到了王维的诗……”对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就不得不重点观察,这些孩子已经知道的这么多知识中,有多少是教师课前已经铺垫好的?后续的教学中,教师有没有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认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追问有助于我们客观全面地评价这堂课。
日常演讲。品德教材都是按主题单元设计的,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例如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教材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社区、家乡、民族、世界的认识。孩子对这方面知识了解程度到底有多少?仅靠问卷和课堂问答是不可能全面掌握的。为此,在日常教学中,可采用演讲的方式来了解孩子们课前知识的拥有量和对这些问题的关注程度。所谓日常演讲,就是教师在学期的第一节课中先行进行全册课文的学习导读,让学生在学期一开始就能全面知晓本学期的学习内容,然后在以后每堂课开始的前五分钟,选择“社区、家乡、民族、世界”中的一个主题,轮流进行三分钟口头演讲。演讲内容自选,但不能离开这四个主题。此举可使孩子对这四个单元的学习兴趣、认识水平、知识拥有量等情况客观地显现出来。
我们只有在评价前做到充分关注学生、认真倾听学生,才能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起点,为后续教学作出相对客观、科学的评价。
二、课中观察,在理性分析中评判教学目标、过程和检测评估的匹配度
客观评价品德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在了解学生真实学习基础的前提下,观察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不是趋向教学的目标,也就是评价教学目标、过程、检测评估是否匹配。具体来说,我们需要从学生的情感变化、思维方式的外在行为显现和言说方式来判断教学过程是否指向知识、情感、方法以及价值观的形成。
鉴于小学德育课程的内容涉及广泛,因此,评价教学目标和过程是否匹配,除了要考虑因人施教和因学科内容差异施教之外,还要考虑学科内容背后“隐藏”的学习任务类型,做出恰当的归类,以此作为后续教学决策是否科学的评价依据。下列表格可以帮助我们得知认知领域的各任务类型与教学策略方法的一般匹配,并成为我们实施科学评价的依据。
当然,要评价这些教学策略和方法的选择是否和教学目标相匹配,我们首先要学会分析这些教学内容将要达成的目标分别属于哪些类型。也许,理性、冷静的分析会让我们摒弃那些对“虚假的浮华和热闹”的欣赏,让我们在真实的、深刻的思考和成长中共同欣赏教师教学的生长和学生思想认识的切实提高。
三、课后评估,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来测量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所谓课后评估,就是在品德课堂教学完成后,对学生已经发展或形成的学习能力再次进行测试评估,以检测预设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对于小学品德课程来说,道德认知目标的达成度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检测的。最难检测、最容易忽视的是新课标中提出的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这一目标的达成不仅影响学生在校的品德课程学习,更会对离校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观念与方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简单的方式是在课后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评判,如《父母——我特别的朋友》一课上完后,可对学生进行以下的问卷测试:(1)你对这节课的学习有兴趣吗?为什么?(目的在于测查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认知)(2)你现在怎么认识父母这个特殊的朋友?(目的在于测查孩子学习后对父母的认识有没有提升,情感是否发生了变化)(3)你和父母之间还会发生摩擦吗?你打算怎么处理?(测查孩子对沟通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对沟通方法的掌握程度)(4)如果要和父母成为永远的好朋友,你还打算做些什么?(测查孩子对行为养成的认识与态度)(5)上完这节课,你在和父母交朋友方面还有什么问题?(了解孩子对与父母沟通方面的态度和情感)
这样的问卷设计比较简单,不需要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就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但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回答总体比较抽象,要花费一些时间,不够简便快捷。因此,我们还应进一步尝试如何在知识题的检测与判断中评估课堂教学效果。
总体来说,品德课堂教学评估需要我们在立足学生真实的前提下,尽可能客观、科学、多方位地看待课堂教学效果,努力摒弃“想当然”的不良习惯,多倾听、多研究学生,从而引导教师对课堂进行真实与本质的研究。
(作者单位:杭州市时代小学)
新闻客观真实性 篇3
关键词:客观性,真实性,公信力
客观的真实性是新闻传播的生命与灵魂,这本是新闻媒体早已取得的共识,是必须坚持的一个根本原则。大家知道,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或者说是新近发生变动事实的传播。这就确定了新闻必须把事实放在第一位,新闻是对事实的客观反映,没有事实就不会有新闻。
新闻传播决不允许把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说成已经发生了,把正在做的事情是说成已经完成了;也不允许把不同人、不同机构、不同时间的某件事情,集中到同一个人,同一个机构,同一时间上;当然更不允许虚构、凭空想象捏造等。新闻传播的实践证明,只要新闻工作坚持了客观性、真实性的原则,讲究实事求是,新闻传播才能对社会、人类生活的进步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这是历史的经验教训,反之,则会造成危害。
1 新闻传播工作必须严守真实性的原则
然而近些年来,违反新闻客观性、真实性的新闻事件屡屡发生。如2006年轰动全国的《纸做的包子》假新闻事件,涉嫌损害商品声誉罪,“纸包子”事件主角自食其果,一审被判一年刑期,并处罚金1000元。2007年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镇坪县发现野生华南虎”,并公布了周正龙拍摄的两张华南虎照片。照片引起了公众的质疑,成为社会与舆论的热门话题。最后陕西省林业厅于2008年2月4日发出《向社会公众的致歉信》,承认“草率发布发现华南虎的重大信息”。“反映出我厅存在工作作风漂浮,工作纪律涣散等问题”。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发布批评通报,指出林业厅的做法很不严肃,极其轻率,违反了《陕西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政府新闻发布制度的意见》的有关规定,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的形象,但虎照是否造假欺诈,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而2008年初,陕西省“周老虎”事件余波未平,湖南省又掀起了“华南虎”风波。湖南平江县传出消息:当地电视台记者吴华在石牛寨山上拍风景时,无意中拍摄到野生“华南虎”的新闻又一次惊动了整个中国,据湖南省林业厅调查显示,这一新闻事件是不良商人伙同湖南平江电视台有关人员人为制造的假象,湖南省平江县政府对有关人员进行了处分。从这一事件得到的启示,人们认为,政府惟有摆正小集团利益,地方利益与全局利益、根本利益之间的关系位置,树立维护政府公信力至上的理念,政府公信力才可能得到应有的彰显与弘扬。
因“华南虎”事件的影响,《大庆晚报》编委会在2008年2月18日通过互联网发表了公开道歉声明。道歉声明中说:“本报记者刘为强于2006年发表的《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一稿,在全国多家媒体转载,并获得中央电视台《影响2006》年度新闻图片铜奖。本人确认,该新闻图片为PS合成图片,不是真实场景,违背了新闻记者的操守和职业道德,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大庆晚报》在声明中表示,为了吸取教训,维护媒体的公信力,决定全面整顿新闻队伍,加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刘为强退回在中央电视台获得的奖杯和证书;对摄影部副主任刘为强给予解聘处理,并取消其所获荣誉称号。(江南都市报2008年2月19日A13版)
第16届年度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金奖作品《为什么不回家》的作者,杭州某媒体记者王一主动致电评委会,承认这组作品第7号照片的天空是经过加工拼接的,并表示歉意。评委们说“如果作者不坦白,确实发现不了图片有问题。”无暇顾及甄别照片的真实性,当即取消该组图片的获奖资格。(2008年2月27日信息日报第10版)但作品作者这种主动承认错误的态度还是好的,值得同行们引以为鉴。
2 应在新闻传播工作中确保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首先,从思想认识上,牢固地树立起真实是新闻生命的观点,把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当作自己进行新闻采访活动的第一准则。只有在思想上重视了这个问题,才能在行动上注意遵循新闻必须真实的原则,也才能在整个新闻采访活动中注意不搞任意拔高,不搞夸张和编造。其次,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充分掌握第一手的精确材料,弄清事实真相,做到心明眼亮,区别真伪,准确报道。第三,在新闻传播的每个环节上,要注意层层把关,在各个主要环节与步骤上毫不马虎、含糊,以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对于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一定要注意核实,有充分的人证、物证。在最后送审过程中如果有什么差错可以得到及时的纠正。动机不纯,故意编造假新闻,这种情况虽然是极其个别的,但危害最大,在根本上背离了新闻真实性原则,给党的新闻事业的声誉造成很坏的影响。
4月11日,博鳌亚洲论坛在海南省召开,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此次论坛的关键亮点之一,是国民党2008年台湾参选领导人马英九的副手萧万长先生率团出席博鳌亚洲论坛会议。胡锦涛主席在会议期间会见了萧万长先生,并给予了高规格礼遇。国台办主任陈云林到机场迎接等等,90人的台湾媒体大军里,蓝绿媒体有着各自的观点看法。如台湾“自由时报”的记者发布消息说:萧万长先生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受到高规格礼遇是因为交了25万美元的会费原故,是“刻意矮化台湾”等等。博鳌亚洲论坛会议秘书长龙永图先生气愤的说:台湾“自由时报”媒体记者简直是不顾及新闻的客观性与真实性,这哪是新闻媒体的职业道德。
3某些西方媒体不遵守新闻传播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原则
3 月14日,一群不法分子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的
主要路段实施打砸抢烧,焚烧过往车辆,追打过路群众,冲击商场、电信网点和政府机关,使当地的秩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18名无辜群众被烧死或砍死,造成直接财产损失近2.5亿元。这是一起骇人听闻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为了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西藏自治区党委、公安及武警,对在拉萨街头十分猖狂地进行打砸抢烧的不法分子依法打击,迅速平息了事态,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维护了国家法制,维护了西藏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由达赖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的,是由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制造的。这是一场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斗争。
部分西方媒体炮制了不少不实的西藏报道真相。BBC、CNN、法新社等境外媒体,各种各样的错误报道,让人瞠目结舌,他们的报道当中,什么“军事镇压”、“武力管制”、“藏人被杀数百人”等内容全然不顾事件的骚乱本质和事实真相。CNN网站图中,把“暴徒向车辆投掷石块”的图片切去右边图片的暴徒,变成“没有暴徒向车辆投掷石块”的图片刊登出来。BBC在图片说明上竟写道:“在拉萨有很多军队”,似乎完全没有看到救护车上大大的“急救”二字。德国NIV电视台也在报道中将尼泊尔警察抓捕藏人抗议者说成是“发生在西藏的新事件”。还有《柏林晨报》网站将一张西藏公安武警解救被袭汉族人的照片“硬说成是在抓捕藏人”。不惜“张冠李戴”,有意制造假新闻。
近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转播北京奥运火炬在旧金山传递时,主持人卡弗蒂发表攻击中国的言论,妄称“中国产品是垃圾”,“在过去50年里中国人基本上一直是一帮暴民和匪徒”。一家主流的电视台,成天将客观、公允当作招牌,却肆意对一个国家的人民进行肆意侮辱,显然是到了泼妇骂街和歇斯底里的地步。暴露了西方媒体对华毫不掩饰的歧视和仇视的双重心理。跳出来充当西方权力架构的耳目喉舌,说出了西方国家权力机构想说而不能说的话。他们利用西藏问题搅局奥运,摸黑中国。可以说是新一轮反华潮流的一部分。
失实信息具有某种欺骗性和误导性,它蒙着真实的面纱,使受众判断失误,信以为真,进而作出错误的决定。西方某些新闻媒介就是有目的地传播“反间信息”和“假事件”,或者传谣,造谣,公开干涉别国内政。西藏3.14打砸抢烧事件,他们不公开谴责达赖集团搞分裂的叛国暴力行为,反而把矛头指向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西方这些媒体的倒行逆施遭到了中国政府的坚决反对和谴责,激起了广大中国海内外华人的愤怒和强烈不满。我们严正要求CNN和卡弗蒂本人收回其恶劣的言论,向全体中国人民道歉。
江西上饶青年邱国新写歌抗议反击西方媒体歪曲报道而创作的《中国的复兴不可阻挡》蹿红网络。歌词是:谁在说谎,把中国绘成妖魔之邦,把暴行说成是和平,把文明和忍让说成是野蛮,谁在狂妄,对中国内政信口雌黄,惟恐不乱挑事端,把阳光抹黑说成阴暗,中国的复兴不可阻挡,我们的前途不可限量,挑拨让我们更团结,伪善让眼睛更亮,中国的复兴不可阻挡,我们的未来必定灿烂,逆境让我们更自强,冬雪让梅花更香。成为反CNN网站的主题歌,唱出了全中国人民的爱国之心。(江南都市报2008年4月22日第一版)
前段时期西方媒体比较集中地对北京奥运会加以指责,少数人包括少数的所谓的NGO(非政府组织),急于利用奥运会对北京施加压力,以图达到他们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中国现在在国际上的地位已经跟过去不一样了,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有分量的国家,虽然不能影响大局,但我们要重视这些问题,予以澄清和反击让大家了解真相。这些西方媒体的背后,肯定有一些反华势力在操弄,既然是反华势力的喉舌,他就不可能跟中国的立场观点一样,就必然会误读、曲解和歪曲事实的真相,这不能不令广大中国人民和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失望。某些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成为广大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极好的反面教材。如CNN等不实报道带来3个意想不到的结果:(1)中国民众空前的团结;(2)让我们认识到了西方民主的虚伪;(3)愚蠢的表现手法导致了其公信力的丧失。卡弗蒂这个名字在中国过去不是很知道,现在是变得差不多是家喻户晓了,因为他在中国已臭名昭著。像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
通过以上的国内、国外媒体的实际事例,不难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新闻媒体要在一定范围内取得应有的公信力,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进行新闻传播时,一定要坚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也只有坚持确保新闻客观性与真实性的原则才能使新闻媒体的传播工作做好,才能完成历史所赋予新闻媒体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邱沛篁,张惠仁,徐怀钰,余杰.实用新闻学基础[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2]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新闻客观真实性 篇4
2014年10月19日, 台湾多家媒体报道, 有5名大陆游客在台北101大楼知名餐厅鼎泰丰用餐时, 一名随行3岁男童内急, 家长让其直接在餐厅儿童椅上尿在塑料瓶中。因尿液洒到桌上菜肴, 男童母亲要求餐厅免费更换菜肴, 遭到拒绝。台湾《苹果日报》20日刊发网友提供的101美食街餐桌前一位母亲与一位脱下裤子的男童照片, 报道标题为《没公德心101又见陆童桌边尿尿》。鼎泰丰餐厅公关吴女士21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日在该餐厅就餐时撒尿的幼童, 的确是大陆游客。但因为事发突然, 服务人员来不及制止, 但随后很快做了清洁处理, 所谓“臭翻鼎泰丰”实为媒体的夸张报道。
关于另一则大陆幼童在公共用餐场合便溺撒尿事件的报道, 台湾《苹果日报》10月20日用了近半块版的篇幅, 次日则用了不到5行的不足百字的“小豆腐块”作出更正称:“被网友拍摄的民众纪小姐来电表示, 她非陆客, 是台北人, 男童也非当众尿尿, 是因为打翻玻璃杯的水, 弄湿男童的裤子, 纪小姐只是帮小孩更换裤子, 不知遭人误会且偷拍上网贴文。本报特此澄清, 并向纪小姐致歉。”
陆童撒尿事件虽已告一段落。但在这一事件中, 个别记者不做认真调查、核实, 仅凭网文就作出报道, 媒体也未做严格把关, 予以刊发, 严重违背了新闻报道真实性、客观性原则, 值得媒体工作者的反思。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事实与新闻之间, 先有事实, 是第一性的;而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 是第二性的。新闻的本源, 是事实, 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新闻是事实的报道, 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和写真。如果一篇报道不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基础, 如果不忠实于客观事实, 那它就不能被称为新闻。
新闻的真实性, 指的是新闻报道中每一个构成元素都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经得起客观实际的检验。首先, 新闻必须完全来源于现实、引用于现实。新闻报道的是事实, 因此构成新闻事实的各种要素要真实, 即新闻要素——何时 (when) 、何地 (where) 、何事 (what) 、何因 (why) 、何人 (who) 要真实无误。陆童撒尿事件中, 记者未准确、全面了解事情始末, 过于夸大、渲染撒尿事件, “臭翻鼎泰丰”等描述, 就严重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原则。其次, 新闻报道要保证来源的真实, 并负有核实来源真实性的责任。《苹果日报》的报道, 仅凭网友拍摄照片, 不加核实, 就想当然地将本是台北人的纪小姐报道成大陆游客, 以致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其次, 对新闻事实的解说, 也要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 不可有丝毫歪曲, 避免脱离事实的主观猜想。新闻报道只有具备了这两个方面的条件, 才会经得起读者的检验。在陆童撒尿事件中, 相关媒体没有做到客观报道, 发表带有倾向性的评论, 误导了读者, 有故意抹黑大陆游客的嫌疑, 就是没有把握好客观报道的度, 造成恶劣影响。
如何确保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真实是新闻事业的生命, 也是新闻报道最基本的要求。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所在。新闻工作者要坚守新闻真实性, 在新闻采编过程中, 以客观的态度、真实的反映事物本来面貌, 把新闻真实性放在首位。
新闻报道是新闻工作者创作的产品, 新闻工作者是新闻的生产者, 新闻工作者素养决定着新闻报道品质的高低。因此, 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是确保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的基本要求。
调查研究, 是保障新闻报道真实性、客观性的前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各种新生事物、新的思想激烈碰撞。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事物中, 去伪存真, 去粗取精, 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提高辨别真伪的能力, 培养深入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 到基层去、到人民群众中去、到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去, 掌握大量的新闻素材, 然后分析、加工、提炼, 透过表层看本质, 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才能有保证。某报曾编发过这样一幅新闻图片, 文字说明是某地大力推进道路畅通工程, 为游客出行创造畅通的出行条件, 画面却是车辆在公路上排长龙的情形。虽然画面无论从构图、还是色彩上都很吸引人, 但图文矛盾, 经不起推敲, 影响了报道的真实性。
“媒介真实”与客观真实 篇5
媒介的真实
媒介的存在是信息的表达,媒介的真实是对真实事物的报道和认识。真实性是媒介在新闻报道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受众从大众传媒中了解事物发展的动态,对媒介产生一种依赖心理,但是,媒介反映的真实,只是一种对客观事物的表达形式,并不是经历的,是虚幻的。
李普曼曾在《舆论学》中提出了“身外世界与脑中图景”这个命题。指出,人生活在现实世界中,脑海中存在一个虚拟的世界,这两个世界反映了一个客观的现实。就是把新闻事件通过媒介还原,使受众认知和了解。
媒介真实与客观真实的关系
在媒体报道中,通过媒介进行信息的传播,媒介传播的真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信息的价值,是新闻传播中最重要的特征。在新闻传播中,把最真实的事物发展通过媒介手段传播给受众,使受众了解最真实的情况,这是传播者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但是,媒介真实报道都是新闻工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提炼, 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主体意识。新闻事物的报道,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是, 在报道中,并不能全部的体现,往往是抓住重点和关键点,以点带面,以主观“创造”客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新闻报道的片面性和虚幻性。
客观真实是已知的,并且存在发生过的,但是,媒介真实只是客观真实片面的反映,只有具体的真实,没有抽象的真实,所以,从笼统上来讲,媒介真实只是对客观真实的一种追求,并不是完全存在的。如:同一个信息,不同观念的记者报道,立场不同,导致新闻的侧重点不同,最后报道的可能不是同一则新闻,而这样也会对受众造成不同影响。
影响媒介真实的客观因素
新闻传播是人们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的一个依据,媒介在对事物的反映方面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一是媒介片面的进行新闻报道或者是对信息错误的报道,给受众带来负面的影响, 如:美国对中国的报道总是片面放大的,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新闻的报道, 带有了强烈的种族色彩,为中国国际形象的树立带来负面的影响。;二是新闻媒介全面的、真实的反映事物的发展, 为受众提供一个健全的消息报道,使受众更好地掌握社会的发展。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大众传媒的评价是:大众媒介传播就像一个洗脑剂,随着它的影响力的扩大,媒介技术的提高,在发展过程中现实与虚幻的消息混淆到不易察觉的地步。在新闻传播中,影响媒介真实的客观因素有:政府政策的调控、政党派别的操纵、资本集团的控制等,一些主观方面的因素,同时,还有一些客观方面的因素,如:民族种族倾向性、文化背景、认知等。使媒介新闻报道不能真实的反映客观真实。例如:中国传媒的报道方针,对于一些重要的报道内容都需要由党政机关审批决定后才能实施。从这一点就可以反映出,媒介报道是有选择性和有一定标准的,并不是全面的报道。
如何更好地看待媒介世界与现实世界
媒介对事物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 为了使媒介报道与客观真实的关系更加的和谐化。
首先,对媒介报道要有正确的认识,新闻报道虽然具有真实性,但是它不能全面表达一个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侧重点,所以在了解客观现实的时候,要用辩证角度出发,透过新闻现象,接近客观现实的媒介真实。
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介技术水平的提高,我们要充分相信,在未来传媒发展中,对新闻的报道会更加贴近真实,真正意义上保障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公平性、合理性。
总结
新闻客观真实性 篇6
关键词:还原人物,行业贡献,逻辑紧凑
在经过对两届“感动石化”人物的采访报道之后, 我发现我们的报道主题决定了我们在专题片中需要集中展示人物的风采和理念, 但如果火力过于集中、描绘过于完美, 容易让选树的典型可敬而不可亲、不易被受众认同并接受。很多时候恰恰典型人物的高尚是在情与情、情与理、情与义的矛盾冲突抉择中体现出来的, 不是“英雄总是无情”, 而是在大爱面前他们最终决定放弃小爱。
那么我们采访报道的任务其实就是:无论是以细节还是以矛盾来还原人物, 我们都要把自己的视线拉平到平视的视角来观察、了解人物;只有我们把采访对象还原成一个普通人, 我们才能够真实和立体地去表现这个普通人的伟大之处。
归纳其方法步骤, 大致有三:
一、尽量全面了解人物性格、专业背景、工作特点和行业贡献
人物报道的采访和编辑过程实际上就好比是一个数学公式的推算过程, 这二者都来源于大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归纳总结和演算呈现。与其说是感性认识的升华, 不如说是感性认识之后的理性逻辑归纳。
刘家明的事迹算得上是我工作以来接到的难度最大的报道任务了。原因在于一来斯人已去条件受限, 二来为人低调资料甚少, 三来顾虑亲属不忍追问。
缺乏最基本的视频资料, 再华丽的辞藻对于电视报道而言都是无力的。怎么办?老师提示我只有通过大量的采访、用大量旁观者的回忆来还原这个人物的伟大了。
那么问题来了, 究竟用什么来体现伟大?难道仅仅是他的顽强与病魔抗争、在工作岗位上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吗?要知道自新中国建国至今, 无论是周总理还是焦裕禄, 我们其实看到过太多太多这样的榜样了。
不是担心事迹不伟大, 而是恐怕报道同质化。
病痛是一种很难被界定、很难被量化的感受, 它并不能得到最广泛的认知, 那么也就不能被期待得到最广泛的共鸣了。这时我们需要一个载体, 一种价值观, 一个承载了足够让最广泛人群认知的情绪, 它能够超越民族、种族、国界和信仰, 放诸四海而皆准。是什么?是亲情和社会贡献。
刘家明有一个好女儿, 她拥有极高的智商、极好的修养和一颗金子般的心, 她是一个能够还原父亲为人最合适的角色。但说实话, 她也是我们这次采访报道中最不愿意去触碰的人物, 因为不忍。所以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也格外用心, 尽量点到为止, “不必非掉眼泪”。但这些已足够, 一个尚未踏入职场已失去父爱呵护的女孩, 足以让人心生惋惜潸然泪下。
再来说社会贡献。刘家明是一个国内顶尖炼化工程公司的一把手, 公司业务范围覆盖了国内半数炼化企业, 技术能够引领国内主要设备制造商。贡献可见一斑。梳理厘清线索, 已经成功一半, 接下来就要造好催泪弹。
二、深入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细枝末节, 筛选最能展现人物特点的部分来呈现
说了亲情, 说了贡献, 还有一个属于刘家明的标签——人格魅力。在采访中, 这个词被屡屡提起。工程建设公司一楼大厅正对门口墙上贴着公司的企业文化——“宽松融洽、严格规范、竞争创新、乐业奉献”。这也反映了刘家明的性格特点:宽厚、严谨、创新、敬业。
同事介绍说, 提出这个观点时的大环境还是处在严治的时代, 宽松融洽是在国家实行“和谐”大策略之前提出的。刘家明思维超前, 他非常清楚像工程建设公司这样一个知识分子组成的队伍, 只有用宽松融洽才能让大家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而他本人, 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爱戴。但是应该通过什么表现?
因为刘家明事迹报道我们用了3集的篇幅, 考虑到每集主题的区别, 最终选择了用倒叙的方式, 从他的追悼会说起。2013年1月1日, 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的门口被几千人挤得水泄不通, 人们自发从全国各地赶来, 送别刘家明最后一程。而北京本地很多人, 更是从前一晚就彻夜守灵, 希望能够护送刘家明一路走好。这段文字下, 镜头里悲恸的人们足以说明一切。
接下来, 我们用事例和采访中最点睛的语言, 去勾勒和丰富他的事迹, 让他的人格魅力更加立体饱满。
三、问题设计紧凑真诚, 采访尽量轻松自然
怎样采访、写作, 才能使典型人物的事迹更加可信可敬、生动感人?我的切身感受是, 每一个故事都应带着诚意去提问、带着思考来还原的。
为了准备第二届感动石化人物事迹展播, 前段时间我们采访了四建公司的胡道德。胡道德因甲状腺癌扩散但仍带病坚守岗位的事迹, 在今年五月当选集团公司最美青工。
采访他我也有顾虑。设身处地地想, 胡道德目前病情得到控制, 仍然跟同事们一样每天工作, 日子对他来说还很长。我们不想让甲状腺癌成为他的标签和宣传他的噱头, 给他今后的生活戴上沉重的枷锁, 同样也不想把他塑造成为一个英雄。但是如何以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去宣传他、讴歌他?我考虑再三决定从他的岗位和行业特征寻找线索。
担心摄像机镜头让他产生畏惧心理而言不由衷, 也担心提问了其他媒体无数次问过的问题而让他流于形式, 所以, 虽然我们前期拍摄计划设计了十几个问题, 我还是决定把这些问题精心准备一下“藏”进闲谈之中。除此之外, 抓住他讲述的细节继续追问也让采访有意外收获。
这次采访, 我认识了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胡道德。他不是一个任劳任怨的“老黄牛”, 他是一个拼搏感恩的“乐天派”。他说, 他是个要强的人, 说实话, 生病的人最怕别人说他没用、说他是个废物, 所以他就希望能够发挥最大的价值, 想活得有点价值, 别白活就行。感动唏嘘中我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理解, 更加钦佩和尊敬。
参考文献
[1]董广安.新闻传播精品导读——通讯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2]胡百精.危机传播管理——流派、范式与路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3]张芬之.关于典型报道的讨论综述[J].中国新闻年鉴, 2008.
新闻客观真实性 篇7
所谓证明标准, 是指证明主体对案件事实及其他待证事实的证明所应达到的程度。 (1) 在我国理论界, 关于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理论主要存在两种学说, 一种是“客观真实说”。又称为“实质真实说”, 指在诉讼中裁判人员运用证据所认定的案件事实符合案件发生时的客观真实情况, 就是通常所说的查明的案件事实真相, 是主观符合客观的真实。另一种是“法律真实说”, 指裁判人员运用证据认定的案件事实达到了法律所规定的视为真实的标准。它所要求的案件事实是证据所证明的事实, 或者说从证据角度分析是真实的事实。 (2)
(一) 客观真实说
《民事诉讼法》第7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 以法律为准绳。”将客观真实作为诉讼证明的目标, 要求法官所确定的案件事实必须与客观实际完全相符。“我国诉讼中的证明任务是查明案件的客观真实或案件的真实情况……归根到底, 就是要求司法人员的主观认识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3) 但在实践中, 该证明标准并没有得到切实的执行。曾有学者调查, “在62件民事案件中, 法官判定属于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或者事实基本清楚、足以认定的只有22件, 占34.9%。以下几种情况法官也认定了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一是根据证据基本可以确信的 (7件, 占11.1%) ;二是双方当事人对事实没有争议的 (7件, 占11.1%) ;三是间接证据基本能够形成锁链 (2件, 占3.2%) ;四是按照证明责任分配原则对方证明不足 (23件, 占36.5%) ;五是法官推定事实存在的 (1件, 占1.6%) 。” (4) 随着法制研究的不断深入, 这种在批判自由心证制度下的主观真实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元化的证明标准渐渐不能适应审判实践的需要, 其实用性、可操作性差, 不能真正解决民事诉讼证明中的问题, 主张用“法律真实”取而代之。
(二) 法律真实说
所谓法律真实, 是指裁判人员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达到了法律所规定的视为真实的标准。在诉讼证明的过程中, 法官运用证据、逻辑推理和经验法则, 对案件事实的认定符合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规定, 达到从法律的角度认为是真实的程度, 即符合法律真实的要求。“法律真实说”认为, 在民事诉讼中再现的事实, 只是法律意义上的事实, 而非原始状态下的实际事实。原始状态下的实际事实, 属于自然事实, 如不通过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规则进行审查、判断、认定, 就不能产生法律上的效力。而法律意义上的事实是事实因素和法律相结合的产物, 是获得了法律的评价, 带有法律价值判断色彩的事实。严格地说, 法律真实并不等于案件事实, 它只是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
与“客观真实说”相比, 将裁判中认定事实所达到的真实界定为法律真实是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诉讼中需要查明的是己经逝去的事实。要使这些事实“重现”于法庭, 除了通过证明活动外, 别无他径。而哪些材料可以作为证据材料, 证据的收集、提供和判断, 都是由法律加以规定的, 证明活动也是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的。
第二, 从诉讼过程看, 二审或再审由法院衡量原判决认定事实是否正确, 并不是看认定事实与诉讼前实际发生的事实是否一致 (因为无法做这种直观的比较) , 而是看是否有相应的证据证明。凡是有证据证明的, 便被判定为正确, 凡缺乏证据证明的, 便被判定为错误。
第三, 法律指示审判人员对事实作出某种认定, 但有时并不关心当事人之间的真实状况。例如, 保证人事实上只同意对部分债务承担保证责任, 但因疏忽未在合同中写明。于是, 法律便要求认定保证人对全部主债务承担保证责任。尽管这一认定与事实不符, 但在法律上却完全正确。
第四, 在实务操作层面上, 法官可以根据举证责任的配置产生对案件事实可能状况的推论, 形成法律真实的事实判断, 并据此作为裁判依据来确定有罪无罪的认定或权利义务的承担, 这样更具可操作性。
在期限、条件、规则等均有限制的民事诉讼领域, 相比较而言, 法律真实证明要求、标准及其有关的程序规则, 较好地揭示了民事诉讼证明领域带有普遍规律性的东西, 符合民事诉讼发展趋势, 因此更有利于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
二、现行的证明标准及其不足
事实上, 无论是“客观真实说”还是“法律真实说”都是对我国诉讼证明要求的概括, 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证明标准。而要达到认定法律事实这一证明要求的程度, 是需要审判人员借助具体的证明标准, 通过对证据的判断来认定的。因此, 理论界及实务界开始了对具体证明标准的探讨, 即证据材料达到了何种“尺度”, 就是符合了“法律真实”的要求, 可对证据作出认定。
在证据法学中, 证明标准是证明目标是否已经达到的分界线, 线上为已达到证明目标, 负有举证责任当事人的证明任务完成;线下则被认为证明任务没有完成, 因而其证明责任不能免除。 (5) 即民事诉讼中, 证明标准确定以后, 当证据的证明力达到了这一标准, 待证事实的真实即得到了证明, 法官就应当认定该事实, 以该事实的存在作为裁判的依据;反之, 就应该认为待证事实未被证明为真或仍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法官只有明确了证明标准, 才能够把握诉讼的进程和方向。同时, 证明标准的设立,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从而有利于司法公正。
(一) 《证据规定》中确立的高度盖然性标准
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下称《证据规定》) , 从广义的层面上确立了“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 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共识。《证据规定》中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 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 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 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 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
“高度盖然性”是法官认定某一待证事实时所必须具备的最低限度的标准, 达到了这个证明标准, 待证事实得以认定;未达到这个标准时, 待证事实不予认定。有学者对“高度盖然性”的理解是“所谓高度盖然性, 是一种可能而非必然的性质, ‘高度盖然性’即是从事物发展的高度概率中推定案情、评定证据, 它以确认的事实联系其他合理性考虑为前提, 是我们在对证据和按键事实还达不到逻辑必然性条件下不得不使用的手段”。 (6)
学者们支持“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 理由概言之有四:其一, 符合诉讼效益原则, 有助于消除法院对案件客观真实的盲目追求, 尊重了当事人的选择。其二, 有助于民事关系的及时稳定。如果将民事案件事实证明的标准定得过高, 会导致其真伪不明案件的增多, 使许多民事纠纷长期得不到解决, 使相关的民事关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其三, 有助于实现公平与正义。“高度盖然性”标准可以充分调动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积极能动性, 同时亦能保障当事人在诉讼中享有平等的机会。其四, 有利于法官掌握和实际操作。
(二) 我国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存在的不足
虽然《证据规定》在证明标准上作出了突破, 确立了“高度盖然性”这一标准, 但这一规定本身显然已经突破了《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范畴, 在客观上给审判实践中法律效果的统一形成了隐患。由于认识主体的不同, 导致审判实践中对法律、司法解释的适用产生一定的差异, 这种立法与司法解释的不统一, 又进一步导致实践中相同或相似的案件事实产生了不同的裁判结论, 法律规则的相互冲突难以为纠纷的解决提供确定性和可预见性。
另外, 《证据规定》虽然以司法解释的形式确立了“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 但并未将其确立为民事案件的一般的证明标准, 不具有普遍意义上的约束力。该证明标准的适用前提是:“双方当事人对同一案件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 但都没有足够的证据否定对方证据的”, 从内容上看, 与“盖然性标准”的适用条件相近, 使原本模糊的证明标准概念在该项证明标准的适用上变得更加模糊, 不利于实践中的把握。
三、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完善建议
《证据规定》将证据标准确立为“高度盖然性”, 这标志着我国的民事诉讼已经将“法律真实”作为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较以前将“确实、充分”的“客观真实”作为三大诉讼法的统一的证明标准, 有很大的进步。但这还不能解决理论上及审判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法律与司法解释之间的冲突, 法律适用上的不统一, 均导致了实践中不公正情形的出现。为解决上述问题, 笔者认为, 有必要以立法的形式建立一个多元的证明标准体系。
(一) 从立法上对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作出原则性的规定
我国应当在相关法律法规中 (笔者建议制定统一的《证据法》) 将“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作为一般的证明标准加以规定。在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 对于普通民事案件要件事实的证明应当适用这一标准, 即案件事实是否真实的以证据所能证明的事实为准, 当审判人员和当事人依照法定程序运用证据认定的案件事实达到了法律所规定的视为真实的标准时, 即认为达到了“真实”。
(二)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多元化
民事案件的案由错综复杂, 不同类的诉讼面对的证明事项不同, 同一诉讼的不同阶段所面对的证明事项也不同。因此, 证明标准的设定也应当体现出层次性, 根据案件的不同性质, 考虑证明主体、证明对象以及案件的不同情况, 建立一个多元的证明标准体系, 以便更好地平衡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保证民事案件的实体审理和程序运行的公正合理。
1. 根据案件性质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标准。
如当事人争讼的事件涉及国家和社会公共利、涉及当事人重大的人身权事实、涉及人类情感的最基本价值观念的案件, 民事欺诈案件, 准刑事犯罪案件以及实体法中对证明标准的要求比较高的案件 (如对我国合同法中不安抗辩权产生的事实的证明) , 应当适用比一般的民事案件更高的证明标准, 可以适用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对于另一些案件, 如产品责任、医疗事故、环境污染、高度危险作业等特殊侵权案件, 由于原告在举证上通常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因此应当降低证明标准, 可以适用英美法系盖然性占优势的证明标准, 对不同的证明对象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
2. 诉讼中待证对象不同, 需要适用的证明标准也不同。
通常对程序事实的证明要求要低于实体事实, 因为实体事实直接决定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义务, 与当事人具有直接的厉害关系。但并非所有的程序事实都适用比较低的证明标准, 只有那些与实体法无关的程序性事实才适用, 以防证明标准过高而影响诉讼的进程, 并避免当事人耗费过多精力投入到这些没有重大意义的事实上, 造成诉讼资源的浪费。 (7)
笔者认为, 根据不同案件类型设定不同层次的“高度盖然性”标准,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法官在审理某类案件时正确运用证明标准, 认定案件事实, 防止主观臆断。
(三) 确立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完善“心证公开”制度
证明标准兼有主观性和客观性。证明标准的主观性是指证明标准存在于事实认定者的内心, 并对内心发挥作用, 它与裁判者的内心确信密切相关。 (8) 《证据规定》第64条规定:“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 依据法律的规定, 遵循法官职业道德, 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 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 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这一条款意味着我国己经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自由心证。但是法官评价证据以及认定事实的自由并非指法官单方面的自由, 这个自由强调“对等的自由”, 它不仅要求法官心证, 而且要求保障当事人的权利, 保障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的“旁听自由”, 以及对审判结果 (心证结果) 进行公正评论的权利。 (9) 这就需要通过完善“心证公开”制度对于证明标准的主观性进行合理的监督和制约。
心证公开是指法官在诉讼审理中所形成的心证 (对案件事实的认识以及法律上的见解) , 在法庭或程序审理进行中, 向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阐明, 使其有所知悉、认识或了解。通过心证公开使当事人可以对法官的心证进行检验或控制, 据此了解法官评价证据和认定事实的推理过程, 以及使用了什么样的经验规则等信息, 并在这个基础上, 围绕经验规则的选择以及盖然性程度等表达自己的见解, 或展开进一步的证明和辩论, 来影响或改变法官既有的认识。我国“心证公开”制度 (包括对于证明标准的公开) 还很不成熟, 应对其进行完善, 否则在立法中确认自由心证制度无配套的制度, 很可能导致法官擅断随意, 从而导致枉法裁判。
因此, 对证明标准的立法及研究亟待学界和实务界的进一步研究、探讨, 并在将来的法制改革中加以完善和解决, 以促进民事纠纷公正而高效地解决。
摘要:我国民事审判制度已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 其深化改革也经过了十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有关证据适用方面却仍然存在认识偏差、方法欠缺及司法困惑。因此笔者认为, 有必要继续对民事证据规则中证据的证明标准问题加以探讨, 以解决审判实践中的困惑。
关键词:民事诉讼证据,客观真实,法律真实
参考文献
①常怡主编:《民事诉讼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修订版, 第215页.
②刘金友《:证据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321-322.
③陈一云《:证据法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114.
④胡建萍:《证明标准问题司法实务考察》, 《诉讼法论丛》第七卷, 法律出版社2002:150.
⑤李旸:《浅论民事诉讼中的真实》, 载于《法制与社会》2006, (24) .
⑥陈响荣:《诉讼效率与证明要求》, 1995, (5) :11.
⑦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之论析
⑧李浩:《证明标准新探》, 载于《中国法学》, 2002, (四) :130.
新闻客观真实性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参加OSCE考试的学生为护理学院2010届及2011届毕业生共277名, 其中2010届毕业生137名、2011届毕业生140名;本科100名、专科177名, 均已完成为期1年的临床实习。
1.2 方法
1.2.1 站点设计
OSCE考试站点的数量可根据考核的要求制定。本研究共设制4个站点, 分别是第1站-护理评估站、第2站-临床决策站、第3站-技术操作站、第4站-健康教育站, 基本反映出临床护理工作的流程。为达到统一时间、循环轮转, 各考点考试同步进行, 各站点时间均定为15 min, 做到了省时高效。见表1。
1.2.2 实施办法
1.2.2. 1 考场设定
考场定在四所附属医院内, 各附属医院成立考评小组, 组长由分管教学的护理部主任担任, 成员均为各科护士长和资深责任护士。
1.2.2. 2 病例筛选
在临床各附属医院内科和外科选择40个典型病例及其病人, 制定典型病例并设计相关的问题及答案, 建立专科病例库。
1.2.2. 3 教师及学生的培训
在实习前首先对参与考核的临床教师进行培训, 通过对考试流程的模拟演示使培训教师熟悉考核过程及要求并从中发现问题, 及时完善调整考核方案。实习开始后各附院考评小组对本院实习的护理毕业生进行集中培训, 在不同科室由护士长按多站点考核要求安排实习生实习。
1.2.2. 4 实施考核方案
每个考场设立1个候考室及上述的4个独立站点, 要求房间独立, 室外标志明确, 每站安排1~2名考官。考试具体要求: (1) 护理学院统一制定入院评估表、考核记录单、答题卡、各站评分标准及标准答案, 在考前发到各考评组。 (2) 学生随机抽签决定考核的顺序, 每隔15 min抽签决定考核的科室, 到科室再次抽签决定具体病例。 (3) 考试时每名学生严格按照站点顺序进行考试, 每站15 min, 超时终止考试;违反顺序者取消考试资格。 (4) 每站考官依据每名学生抽取的病例资料, 根据标准答案、学生表现及考核标准在现场打分并写明扣分原因。 (5) 护理学院在每个考场各派一位巡考教师, 负责处理协调考核中出现的问题并回收考卷及问卷。 (6) 考试结束后, 考生返回候考室填写调查问卷, 由监考老师集中进行点评。为病人赠送小礼物以示感谢。 (7) 学生入院评估表、考核记录单、答题卡、病例标准答案及调查问卷全部回收, 交回护理学院。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站点成绩及总成绩统计
4个考站的平均成绩较为接近, 考生各站成绩集中在良好段, 说明经过OSCE模式的培训及实习, 学生具备了良好的评估能力、沟通能力、操作能力及教育能力。277学生总成绩全部及格, 成绩91.00~63.85分, 平均成绩81.09分。其中80分以上者172名, 占62%, 说明大部分学生具备了良好的护理综合能力。见表2。
总成绩呈近似正态分布, 说明此次多站点考试难易度适中, 可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 见表3。
2.2 调查问卷统计
考核结束后针对毕业实习、强化培训及考核方案对全部277名学生及68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100%发放并回收问卷。74.5%的学生和56.5%的教师认为各站点考核时间和所占分值比较合适, 其余的学生及教师认为应适当延长护理决策站的时间和分值并相应减少健康教育站的时间及分值。1/3的师生认为客观结构化的考核培训及考试对于培养和考核学生综合能力非常有意义, 1/2以上的师生认为有较大意义, 只有个别师生认为意义不大。近1/2的学生反映只要面对病人多少会紧张;41.6%的学生感觉基本上不感到紧张。紧张是导致OSCE成绩下降的重要原因。经过一年的实习, 68.6%的学生对操作很有信心, 但仍有约0.7%的学生基本不敢动手, 这与实习医院对学生的管理及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很大的关系。59.9%学生认为自己沟通能力一般, 交谈不到位;有35.0%的学生和42.6%的教师认为学生最应加强沟通能力的培养, 沟通能力的考核涉及评估站及教育站, 护理专业高等教育标准将沟通能力定义为护理专业教育中的核心能力之一[2], 所以学生不仅要注重掌握医学护理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技能, 还要重视人文素质和人际沟通能力的提高。30%左右的教师认为护理决策站培训难度最大, 应加强培训力度, 学生中也有20.9%认为护理决策最难, 究其原因可能为决策站涉及大量的临床护理学知识, 在有限的时间内制定护理诊断及措施需对护理学知识有较好的掌握。见表4。
3 讨论
3.1 真实情境下进行临床考核的优势
客观结构化考核中的模拟临床场景通常由标准化病人实现, 其培训要求很高, 模拟的真实程度对评价结果具有决定性意义。但毕竟是由正常人模拟患病, 一些阳性体征无法模拟[3], 如紫绀、水肿、包块等。而在病房考核不需模拟临床场景, 住院病人阳性体征基本存在, 选择症状典型、病情相对较轻的病人配合教学, 再现入院时情景, 使评价更加客观、真实。在考前病人准备过程中各附院护士与病人的沟通顺利, 考试中病人较好地配合了学生的评估、查体及健康宣教过程, 一个科室需准备2~3名病人或病例, 平均1例病人被“使用”1次, 病人不感到疲劳, 不会出现反感、不欢迎的情绪[4];考核结束后护理学院为每位病人赠送了小礼物, 病人满意度高。
3.2 各站点设置的调整
根据学生及教师的反馈意见, 评估站依据入院评估表的内容依次进行资料的收集, 时间控制在15 min内, 但要体现出重点的评估内容及专科的体检, 占15分。决策站主要考核临床判断能力及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难度较大, 时间延长为20 min, 占20分。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实习和强化练习, 对基本操作掌握较好, 根据不同操作的特点, 操作站时间控制在15 min内 (个别除外) , 占15分。教育站考核与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宣教能力, 学生普遍反应宣教时交谈死板不够灵活, 但知识点把握准确, 所占时间可缩短为10 min, 分值10分。4个站点考试总时长仍为60 min, 在一所附属医院内多个科室同时开考, 一次可考核10多名学生, 一天可考核学生50名左右。将学生分散在各附属医院, 附属医院间不必统一考试时间, 这样比较适合大规模的OSCE考试。
3.3 OSCE考试与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展望
3.3.1 临床护理授课中采用OSCE教学模式
无论是护理学理论教学还是实验教学, OSCE教学模式均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临床护理思维, 能较好地运用护理程序并开展工作, 今后应更多地采取案例教学的方法。理论教学中可引入临床实际案例, 有针对性地加以讲解、分析, 帮助学生树立整体观念, 在案例分析中增长知识、运用知识, 提高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中可运用标准化病人的方式模拟病例, 通过护理问诊、查体找出护理问题, 提出护理诊断, 进而制定护理措施交实施, 在学习中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3.2 OSCE考核模式适用于护士培训及考试
通过OSCE考核模式进行培训和考试, 护士可建立以护理程序为核心的临床思维, 不同科室的培训及考试病例依据各自的临床特点制定, 也可由护理部安排进行地全面学习和考核。这样既可使初上岗护士熟悉工作流程, 又可考查护士在工作和学习中是否按照程序达到所需要求, 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护士深入地学习相关知识。有资料表明, 这种考试方式对护士今后的临床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同时便于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以便改进工作, 提高服务水平[5]。
3.3.3 护理学生进行课间实习及毕业实习适合采用OSCE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间实习模式通常为看完病人后进行相关知识的复习, 一般没有专科护理技能的培训;1年的毕业实习中更多的是进行忙碌的护理操作, 鲜有时间与病人接触, 巩固所学知识, 这两种方式都将学习与实践分开, 无法引起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热情。运用OSCE教学模式, 通过对真实病人的护理评估和查体, 再进行集体讨论, 找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 不仅激发学生对各种学习资源的融合与应用[6]、加深对疾病的了解, 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 模拟了临床工作的一般流程, 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使其能更快地了解和适应实际工作环境, 逐步具备合格护士所需的综合素质。
多站点毕业操作考核采用OSCE的方法, 针对毕业操作考核方法的变革, 改变了以往毕业生仅在护理实验室面对模拟人进行护理操作的单一考核方式, 在临床科室面对真实的病人, 通过设置不同的考站, 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护理实践能力, 突出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综合考核。从考核过程、结果和调查反馈可以看出, 学生通过OSCE培训获益良多, 具备了良好的护理能力。临床教师对本次考核的反响非常热烈, 认为通过相关的教师培训及对学生的培训受益匪浅;4个站点的设计科学合理, 较准确地反映了当前整体护理的工作流程, OSCE考核可以很好地评价护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护理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应持续推广运用。
摘要:目的:改变传统的护理专业毕业技能考试方式, 探索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 在护理专业毕业考核中的应用与发展, 创新一种适合大规模学生在临床病房进行客观结构化毕业考试的模式。方法:组织护理学院2010、2011两届护理专业本专科毕业实习生共277名进行真实情境下多站点的考核, 重点评估学生的评估能力、临床决策能力、护理操作能力及健康教育能力, 考核成绩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对学生及教师的调查问卷进行分类与统计。结果:学生OSCE考试的平均成绩为81分, 成绩分析及问卷调查反映出学生的沟通能力及临床判断能力相对较弱, 需重点加强培养和练习。结论:多站点培训与考核对培养和考核学生综合能力很有意义, 可以较大规模运用和持续进行。
关键词: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临床综合素质,毕业考核
参考文献
[1]陈英, 曾凡, 朱丽, 等.注重护生临床能力培养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组织管理[J].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 (26) :155-156.
[2]王斌全, 王磊, 梁芳.OSCE在护理本科生“人际沟通”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 2008, 8 (2) :33-34.
[3]杨丽, 仰曙芬, 隋树杰, 等.标准化病人在我国医学教育中应用现状与趋势[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 (3) :97-98.
[4]杨群, 马金凤, 尼春萍, 等.临床真实环境和OSCE相结合考核模式在护理本科毕业生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 (9) :109-110.
[5]钟晓凤.护理专业本科生《内科护理学》课间实习新模式探讨[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 25 (1) :96-97.
【新闻客观真实性】推荐阅读:
客观新闻10-28
新闻客观性原则10-15
坚持新闻真实性12-05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05-18
电视新闻的真实性07-13
新闻的真实性原则11-24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07-03
新闻中的真实性09-04
美国新闻自由的真实性09-05
受众情感与新闻真实性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