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表达

2024-08-28

客观表达(精选4篇)

客观表达 篇1

什么是摄影?160多年前法国人的科学实验产生了伟大的发明, 也许连它的发明者也不会想到, 如今的摄影术是如此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纪实到广告, 从艺术到科学, 摄影渗透到很多领域, 也影响着人们观看世界的方式和习惯。摄影技术也从传统的银盐影像过渡到今天的数码影像。现在的摄影似乎更加“亲民”, 每个普通人都可以用照相机来进行拍摄, 摄影技术也似乎越来越简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照相机变得越来越智能, 想得到一张可用的照片似乎不难。然而, 这种状况往往将专业摄影者置于一种近似尴尬的境地。摄影者不得不思考摄影最本质的东西。摄影术刚刚出现的时候, 只是作为绘画的辅助工具而存在的, 摄影术从一种新兴的技术发展为独立的艺术形式的过程也是比较艰难的, 那么是什么让摄影脱离绘画的影响而独立成为一门艺术形式的呢?那就是摄影对客观事物真实的记录能力, 这种直观的快捷的记录真实的能力是其他视觉艺术形式所难以企及的。

既然摄影最本质的功能是记录, 那么以客观记录为主要内容的新闻摄影必将是摄影领域很重要的分支。新闻摄影主要是以瞬间的影像来表述新闻事实、传播新闻信息的。新闻照片所包含的信息越多, 就越有新闻价值。新闻摄影作品必须讲究时效性, 对于客观的突发新闻、预知的重大活动, 不容摄影者随意地寻觅或等待。好的角度、构图和典型表意有很大的偶然性, 而新闻追求时效性却又是必然。摄影者不可能要求事件重新演示, 瞬间发生的情况稍纵即逝。所以从求新的角度看, 时效是新闻摄影的生命, 决定着新闻价值的高低。对于新闻摄影来说, 真正比较经典的瞬间并不多, 稍纵即逝的经典瞬间隐藏于事物发展的过程中。以视觉效果来看, 这种典型瞬间的出现时机, 对不同事物、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会有所不同。有的可能是在高潮到来前的瞬间, 有的可能是在高潮到来时的瞬间, 有的也可能是高潮过后的瞬间。这就要靠摄影者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娴熟的摄影技术技巧了。一般来说, 把握新闻摄影瞬间, 贵在快速, 难在典型性和表意性, 成在摄影者技术熟练程度和艺术根底及在瞬间的迸发程度。因此新闻摄影作品的时效性、典型性、表意性、技艺性构成了瞬间把握的要素。

新闻摄影之所以作为一门艺术, 在视觉艺术领域内必定有其必然的基础内涵, 但与其他的艺术门类比较, 它是技术的升华。“技”是技巧, 而“术”则是具体的人为创造, 在普通的摄影艺术中, 除了一般的将影像定格技巧外, 更多的是拍摄者对客体完美性表现的人为摆布。而新闻摄影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反对创作主体过多的主观干预, 要求主体以“第三方状态” (区别于主体与客体的事件参与者的状态) 出现, 用照相机无限接近现实地去记录, 是技术中术的升华。想更多地认识新闻摄影必须将现实的美丑与拍摄者的审美情感统一结合。新闻摄影作为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交融的视觉艺术, 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视觉世界, 更给历史留下了真实的资料。

新闻摄影作为一种技术报道手段, 是文明社会观察与传播新闻事件方式上的一大技术性革命, 运用现代摄影技术记录了真实世界的“表象”, 但这里的“表象”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再现, 它是有意识的、有主观目的性的艺术再创作过程, 它深层反映着新闻摄影者的思想与内涵, 呼吁新闻受众对“美”的思考。新闻摄影是利用技术手段, 通过摄影图片完成报道, 叙述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过程中的事件。其最终目的便是将事实发展过程瞬间定格并快速传达给受众。这就要求摄影记者在掌握基本摄影技术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艺术的审美和修养, 在一张摄影图片上尽可能丰富地浓缩新闻要素和对事物认识的导向, 并最终传达给观看者画面图像所表达的视觉信息和思维信息, 即用摄影照片来进行语言的表达。摄影天然的还原力已经使它在直观感受上占了优势, 形象、生动、煽情, 但却没有那么多进入其中的壁垒。只要你有心并且有本领借影像记录目前的人与事, 任意的一个主体都可以成为积极的参与者, 以个人的新闻摄影报道加入对人生命运的记录与深思, 那普天下的人的命运都可得到简朴但却同样感人的反映。

传统摄影技术是新闻摄影报道能够实现艺术表达的基础, 只有当摄影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 摄影者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体会与思考。只有这样, 新闻摄影记者才有能力去考虑拍摄思维和自己所想表现的目的, 图片语言才会更加真实和生动, 才能震撼观者的心灵。作为一种视觉传媒的工具, 新闻摄影图像语言的质量则是其能够产生积极效果的前提。新闻摄影所要表现的主体应占据照片的主要视觉空间。主体的表现不能是孤立的, 它同样需要气氛的烘托。“5·12”汶川大地震中有一幅照片给人的印象格外深刻:一位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东汽中学的老师和学生们一同被埋在倒塌的学校楼房里, 据被救出来的孩子们称“就是他在黑洞洞的废墟里, 用这只手刨哇刨, 使我们数十名同学死里逃生得以生还。不知道他怎么就没有出来……”我们见过许多手, 但这只手却与众不同。这是一只多层脱皮已经残损不堪的手, 这是一只英雄的手, 是把活的机会留给了学生的手。在这一新闻摄影画面语言表达中, 典型气氛的渲染有力地辅助了主体的表达。主体是新闻摄影的主要信息载体, 仅仅依靠气氛来烘托是不够的, 然而如果新闻摄影作品中缺少对主体细部的刻画, 其语言表达也是有缺陷的, 会使新闻摄影作品平淡无味。气氛渲染仅仅是对环境的交代, 在特殊环境下, 记者运用摄影本身的技巧就可以刻画, 但对主体一个细部的刻画, 有时其魅力和感染力能远远超过画面本身。新闻摄影是通过摄影记者的第三只眼来发现画面的“美”, 而不是臆造, 这才是新闻摄影作为一门新闻报道艺术真正存在的意义。

塔格曾说, 摄影不仅是审视, 也是评价世界的方式。新闻摄影作为一种瞬间平面造型艺术, 它不是摄影者能够轻而易举捕捉到的, 不单纯是一种偶然性的收获, 而是拍摄者的美学内涵、文化素养和人生观乃至新闻嗅觉的产物。新闻摄影记者在采访过程中, 一方面必须深入地观察并判断出新闻事实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和意义, 另一方面必须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 体会其中的本质, 同时还要迅速地决定以何种方式去诠释这种本质。也可以说, 摄影记者在现场的拍摄过程中, 必须分析两方面的问题:第一, 新闻点是什么;第二, 如何调动观者的参与意识, 于事实之外, 尽可能地引导观者去思考隐含在事实之后的深刻内容。而这些工作都必须在瞬间完成。但是这瞬间的选择, 却需要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和对生活的体会。所以, 摄影记者必须注重平时在艺术修养、文化知识以及摄影理论等方面的积淀。

被誉为新闻“摄影之父”的阿尔弗莱德·艾森斯塔特的肖像作品揭示了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他的照片有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 使观众仿佛也置身其中。他在二战胜利日拍摄的一名水兵和一名护士接吻的照片, 尽管在后来引起很多争议, 但是已经成为摄影史上不朽的经典之作。这幅题为《胜利日》的照片在世界各地的报纸杂志上发表了上千次, 是有史以来发表最多的新闻摄影作品。1945年8月15日, 人们在纽约时代广场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艾森斯塔特以一位水兵抑制不住战争胜利的喜悦心情亲吻素不相识的姑娘的画面, 表达了普天同庆的欢乐场面。拍摄后艾森斯塔特记下了水兵和少女的地址, 并在43年后的1988年, 又找到了当年的两位主人公, 让年逾花甲的他们再次来到纽约时代广场, 并别出心裁地让女主人公穿上和当年相似的白色连衣裙, 摆出同样的姿势又留下了一张照片, 为这幅著名的摄影作品又添上了一段佳话。如果说艾森斯塔特没有经历战争年代的生活, 如果他没有对生活本身深刻的理解, 他也不会记录下这一经典的瞬间。

苏珊·桑塔格说, 解说词的确会凌驾于我们看到的证据, 但任何解说词都不可能永远限定一幅图片的含义。“眼见为实, 耳听为虚”就是这个道理。一幅好的新闻图片, 其魅力就在于, 它是新闻事实的精确性与意蕴内涵的模糊性的完美结合, 即镜像与意象的统一。它不但能指明确, 而且所指深远。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启发和调动读者的想象力, 引导读者领悟到“新闻背后的新闻”。审美因素是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新闻图片中去的, 与新闻事实水乳交融, 而决不是游离于新闻事实之外的。此时, 作为记者捕捉到的意蕴的载体———新闻图片, 它是意蕴的呈现者。接受美学把其称之为“第一文本”, 因为它只是将作者所理解的意蕴展示出来, 提供的仅仅是一种可能性, 至于它能否为读者所共享, 能否真正渗透到读者的内心当中, 还要看读者的理解与感悟。因此新闻摄影最基本的单位的影像, 仿如一个个生活的斑点, 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它们可以是有直接联系的, 也可以是松散而毫无瓜葛的, 这种不规则恰恰使它抹去了自身的痕迹;它们纵横交错、内容充盈却又充满了一种随意感, 渴望着人类对它们说更多的话, 将它们按某一逻辑编入整体。

1979年迪尔特·阿佩尔特拍摄了一双从废墟中挖出来的手。左手已经干裂得仿佛大旱时节的土地, 而右手也破碎得惨不忍睹。长时间的暴露使人类的双手呈现出一种从未有过的形态, 凝固而又碎裂的时间在这双手上展现, 这一瞬间可以被凝滞成碎片, 而阿佩尔特的照片把时间的碎块凝聚在了平面上。这双手不禁让人想起汶川地震时的另一只手:孩子的小手握着一支沾满灰尘的圆珠笔。这些手中握的是对灾难的沉痛和伤感, 同样刺痛人心。新闻影像记录的固然只是一只手, 但是这只手背后连接的是整个灾难。汶川地震让整个中国都为之撼动, 成为这片大陆上抹不去的伤痕。孩子的手, 揪紧了全国人民的心, 通过照片传递给读者的伤痛让每个人铭记、让每个人感动、让每个人在那一刻都发自内心地展现自己的人性关怀。此时这只小手里握的, 其实是希望, 是对生命权利的不舍弃, 是对美好生活的不愿放弃, 此时, 影像记录的是废墟中的强者力量, 是人性光辉的放射。巴黎的穆费塔街头, 一个小男孩怀抱着两大瓶红酒, 雄赳赳气昂昂地迈着快乐的步子, 神采飞扬之间, 仿佛一个凯旋的士兵, 骄傲地向路上的行人致敬。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拍摄于1958年的这幅《决定性瞬间》作品没有什么深刻的历史背景, 只是生活中某一个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瞬间写照, 没有历史事件的沉重, 生活的平凡也能感动得让人落泪。那孩子的衣服甚至都没有塞好, 可是却那么自然而又与众不同。人性的光辉在这里被影像张扬得淋漓尽致, 读者会禁不住内心的激动感谢摄影师的伟大, 他把人们渴望已久的真实的幸福生活信息传递给了大众。

用照相机的镜头来关注生命和情感, 这正是新闻摄影记者的职责所在。一代又一代新闻纪实摄影者都把镜头当成自己的眼睛, 记录着生命中或震撼或平凡或悲伤或喜悦的每一刻。其实, 摄影师在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 就已经完成了人性思辨的过程, 镜头里呈现的画面就是他思考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约翰·伯格[英]、让·摩尔[瑞士]著, 沈语冰译:《另一种讲述的方式》,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2].苏珊·桑塔格[美]著, 黄灿然译:《论摄影》,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年版。

[3].雅克·拉康:《视觉文化的奇观》,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4].陈红梅:《论新闻图片审美意蕴的互动性》,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3) 。

客观表达 篇2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授课人:叶凯伦

【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本课是具体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第二种类型——意象艺术。在本课中应立足于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作品通过对比来找到意象艺术的表现形式。在教学中应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学生为体,让学生思考、辨析意象艺术作品的主要特征。同时在本课中,注意在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自主找到意象艺术所追求的艺术目标

由于本课知识容量比较大,我把内容作了删减、以意象艺术的概念,如何理解意象艺术这个点来展开。【学生分析】

作为学生而言,绝大部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判断标准普遍都只有一个标杆--认为一件美术作品是否优秀,其标准就是“像”或者“不像”,“像”的就是美的,“不像”的就是没有水平或者纯粹就是乱画,根本不值得花费时间去欣赏。通过本堂课的讲解,让学生改变上述对美术作品的评判看法,丰富他们的审美知识结构具有进步意义,同时也为让学生以后进一步认识“抽象艺术”作根本性的铺垫。

学生喜欢开放式的学习方法,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激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及其特点(2)能力目标

让学生对意象艺术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并能简单表现。(3)情感目标

通过欣赏中外的意象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懂得意象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的具体体现,让学生和艺术家进行一次情感碰撞。【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并初步掌握分辨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艺术家的意图来辨析意象艺术。

【教学难点】:

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思路,以及意象艺术和作者个人主观意识的整合。【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要求同学完成第一项任务:每位同学用画笔在画纸上描绘一棵树,形式不限,三分钟完成。并根据提问讨论回答:

1、你画的树与客观的树一样吗?

2、你为什么要这样画? 教师总结:意象的含义:意象是与客观事物有一定距离的,是主观之象,是侧重表达艺术家主观思想感情的。(以此导入课题,为下面的教学内容展开做铺垫)

二.新课

1、教师结合意象艺术作品讲解概念,并说明“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象怪异?” 【对比赏析】比较欣赏两幅代表性作品(1)《蒙娜丽莎》(2)《马蒂斯夫人像》。(教师用多媒体放映两幅作品)这是两件题材相同,但表现的艺术形式不同的人物肖像画名作。让学生从本书第2课所学过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角度(画面的点、线、面、色彩、明暗、构图、意象、具象、抽象等)较为详细地寻找出《蒙娜丽莎》与《马蒂斯夫人像》这两幅名作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教师对学生发言作总结)两件作品同是肖像名作,但表现形式却迥然不同,《蒙娜丽莎》用笔细腻、描绘真实具体、形象逼真自然;而《马蒂斯夫人像》则是用笔粗放、用色大胆泼辣、表现对象特别、不符合一般常人的理解。

这说明,《马蒂斯夫人像》是画家马蒂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观点、看法而故意采取的一种表现方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意象艺术中艺术表现的主观性更为突出。

2、【对比赏析】(1)、《圣维克多山》油画与圣维克多山实景照片:

师提问

1、这幅画画的是不是这座山?

2、如果是同一座山,有什么不同?

3、画中的山、房子、树、天空不同之处?

(都变成很多细小的块面形象。用概括的形式对真实物象进行加工。)

作品分析:塞尚在他的一生中,他为此山所画的 “肖像”,竟有七八十幅之多。他深深地被圣维克多山的奇异山形及其周围的壮观景色所吸引。

师总结:全画气势庄严、崇高,又略带忧郁,就像塞尚深沉的精神世界。图中的每一个体块和造型都被处理得极为严谨,从作品可以看出艺术家表达传递出的不是艺术家的“眼”中之象,而是艺术家的“意”中之象,即“意象”

欣赏梵高的《星月夜》、达利《内战的预感》、蒙克《呐喊》

(2)、老师引导、归纳

“意象”是指艺术家把从客观现实中获取的形象在头脑中经过自己主观意识、情感的改造后所产生的不同于现实世界的艺术形象。这种不同于现实世界的艺术形象我们往往会觉得很“怪异”。(设计意图:通过对名画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直观的感受意象艺术)

意象艺术是一种既不脱离具体现实的形象又侧重于作者的主观思想、情感和观念表达,艺术家的感觉和表达的意图越独特、越强烈,其形象就可能越是与众不同。我们将如何理解意象艺术呢?

2、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理解意象艺术:(1)艺术家按照“我”想表现的意图表现世界。(2)艺术家按照“我”感受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1)在哭笑间狂歌八大山人(理解与探究、小组讨论,在这个环节,我采用问题深入法)

师提问:(1)观察朱耷画中的鱼、鸟和鸭眼睛有什么特点共同的特点?(2)这是动物的表情吗?

(3)八大山人的题字像什么?

【赏析】朱耷

中国画 《鹌鹑图》

由于时代特点和身世遭遇,他抱着对清王朝誓不妥协的态度,把满腔悲愤发泄于书画之中。所以画中出现是鼓腹的鸟,瞪眼的鱼,甚至禽鸟一足着地,以示与清廷势不两立,眼珠向上,以状白眼向青天。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表示对清廷极端的仇恨和蔑视。、八大山人画作上署名时,常把“八大”和“山人”竖着连写。前二字又似“哭”字,又似“笑”字,而后二字则类似“之”字,哭之笑之即哭笑不得之意。

朱耷用水墨画表现想表现的意图,而培根以油画的方式表现感觉到的样子,并呈现出强烈的个性特

2)【对比赏析】作品《教皇英诺森十世》与《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培根油画《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 【师生共同讨论研究】

师:

1、对比画面特点

(前者,具象 后者,意象)、画面是不是更倾向于表现培根自己内心的想法?是怎样一种想法呢?(恐惧、压抑)

3、画家想表现什么?

师总结:内心的恐惧、不安、丑陋得以充分表现。这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情感和观念表达。表达内心世界更有穿透力

培根经常利用教皇这个历史人物形象,决不是为了某种历史的含义,而纯粹是出自精神紊乱的寄寓性手法。

3)赏析说唱俑

这件说唱俑亦称《击鼓说唱俑》,是1957年四川天回山崖墓出土的大量陶俑中的一件,其高56厘米。从整体造型看,作者显然不是对生活中的说唱艺人的简单模仿,而是对生活原形有所取舍,夸张了说书艺人那种伸头耸肩、击鼓挥棒、踢腿舞步的动作和面部表情,将有声有色的说唱表演刻画得惟妙惟肖、极其传神,而且将艺人性情豪放、乐观的性格也刻画得淋漓尽致。《说唱俑》踏着鼓点舞步的动作造型和诙谐幽默的说唱表情达到了神韵十足的艺术高度,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我们从其动作和神态中,似乎可以听到爽朗的笑声,想象出他那令人发笑的说唱内容,甚至联想到他面前有一堆听众在

兴致勃勃地观看他的出色表演。

4)分析《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高更<法国>)。产生的背景哲学性:高更认为,艺术本质是运用各种艺术要素对整个世界的整体把握,他在这个作品中强调了人的原始本性和知觉的力量,以“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的提问向西方传统的理性精神提出了挑战。

总结: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异同

具象艺术1内容具体2再现客观形象3刻划真实美

客观表达 篇3

关键词:公益广告,创意

一、公益广告的创意情感诉求

公益广告的概念, 是以“免费”的意识和主张向公众输送传达某种文明道德观念, 期望获取一定社会效益和氛围。从公益广告的设计题材上, 公益广告可分为政治、社会文明和社会焦点等类别, 然而怎样利用现实中的实际物体为设计图形或者是元素, 对它们进行富有情感的创意, 是对平面公益广告提出的其中一个简明的要求。

人的态度往往是扎根于情感之中的, 如果能让人的观念依附在较易被感知的情感成分上, 就会引起人的共鸣, 而这样一种情感认知在经受过民族分裂和时常经历到天灾人祸的东方民族里尤为突出, 他们能够从艺术作品立意中去更加精准地感知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举例作品中“减少资源浪费, 造福子孙后代”作为第一广告语, 字体和颜色温暖却不醒目刺激, 力求用一种商量和探讨的语气来和人商量——我们现如今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劣, 大多都是世界人民的无节制开发造成的, 现在的我们, 能不能为了咱们的子孙后代, 从自己的一点细枝末节的改变开始, 减少哪怕是一点点的资源浪费?比如少用一张纸, 比如打印的时候利用双面打印的方式。如果能用最平淡的广告语表达我们最纯真的渴望与诉求, 让传授双方首先就拉近心的距离, 怀着一种共同的愿望, 憧憬着同样美好的未来, 那我们从情感上的引导就算是成功了第一步。

二、公益广告创意思维的表达原则

本文主要说明了运用实际生活中的图形元素通过拼凑, 让两个概念怎样运用创意进行其内涵之间的融合。作品“绿色办公室”最终指向一个中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之所以会通过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创作出不同类别的公益广告, 目的是想向公众推销某种观念或行为准则, 内容表现应该要遵循一些特定原则但又使其不生搬硬套, 比如表现形式上应以倡导的方式进行, 传授双方的交流方式应是平等交流, 不建议直接摆出教育者的架势居高临下, 这就失去了与被传达者进行思想交流、思想碰撞的机会, 也反对道德绑架, 毕竟人与人的生活环境和地域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特别是国与国之间, 思想行为和道德法律不同, 那各自欣赏艺术作品的方式和角度也就存在很大的差异。

作品“绿色办公室”将最基本的办公用品“打印机”、“纸张”和最具原始性的生物体“树木”进行结合, 这些生活和工作中最常见的物品基本不存在人物个体之间的理解差异, 所以对于物品本身的含义就可以不用进行描述, 这在意见设计艺术品中尤为关键也尤为省心。设计元素的选择首先就给人一种生活诉求, 再是想通过生活延伸到对心灵的诉求, 从最基本处向欣赏着传达着最本真的态度。

三、以《绿色办公室》为例探索公益广告创意思维中所遵从的客观规律和呈现的主观效果

创意是广告设计的灵魂, 那么在广告设计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创意, 公益广告也无法回避“创意”这个灵魂般的存在。如何让公众感到广告有趣、好奇、耐看、深刻, 从而巧妙地使公众发自内心地接收, 是制作者的又一课题。比起商业广告, 公益广告在创意上或许要相对自由一些, 不用受到广告主对形式和内容的制约。但相反的是, 一则优秀的公益广告所要具备的意义和内涵却要远超商业广告。第一, 公益广告要求我们揭示本质、剖析事理。第二, 作品要对艺术进行高度的浓缩, 并巧妙含蓄地比喻和表达。第三, 创意中要结合适当的夸张甚至是天马行空来对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进行精辟地警策。

“绿色办公室”所用到的两个基本元素“打印机”与“树木”按理说不可能有直接的关系, 可是他们之间的隐含关系确是千丝万缕, 纸张的来源就是树木的砍伐, 打印机的功能又需要纸张的配合才能完成, 我们在办公过程中或许丝毫体会不到我们正在对环境进行毁灭性的破坏, 但这一组合却能发人深省, 让上班族意识到原来这层隐藏的含义在悄悄被我们忽视。除了直接而准确地表达“保护生态环境”的诉求, 我们要对艺术元素进行组合、浓缩, 作品中没有反对的口号, 一切元素都是自然而然、相辅相成地出现, 让人突然就被引入这个故事从而产生共鸣。在借助形式上的夸张, 跳跃性地将木材升级了一级, 把它直接运用于图中表达成“纸张”, 这种适度的夸张不张扬, 却对中心思想阐述得尤为精辟, 这也是整个作品的中心点, 最佳警策点。

而从设计美感来分析, “绿色办公室”这套作品据上分析, 第一, 整体版式清新整洁, 色彩明快温和, 从感官上易于被传达者接受。图形浑然一体, 起初不会让人觉得有不对劲, 但是仔细推敲, 仔细挖掘却能从一环扣一环的图形结合中找出设计者隐藏的含义。二, 主广告语的直接表达, 是对图形所要传达的内容最为清晰的表达, 引人共鸣。小字是宣传语, 作为副标题, 准确清晰表达了直接关系。提醒我们从身边最细微处入手, 让人感到作品向我们伸出的双手, 亲切地告诉每一个人, 为这个社会, 为自然, 甚至为整个世界, 我们真的能做很多。

四、结语

设计作品的优良中差或许第一眼能从视觉震撼力中得分, 然而优秀的设计作品还是要紧抓其核心要义, 也就是“创意”。元素的结合、剖析事理的方式、创意的角度都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而最终所要求的目的无一离开情感的捕捉与诉说。

希望政治类广告能准确传达政治思想, 社会文明类广告能够鞭策行为, 焦点类广告也依然能引发共鸣。广告是客观的, 创意是客观的, 可情感却是主观的

参考文献

客观表达 篇4

效应

2、新课与学生

(1) 板书或媒体展示:

◎什么叫意象艺术?

(2) 学生回答:(略)

(3) 老师引导、归纳

在《新华词典》中:“意”为愿望、料想.“象”为形状、样子。意象艺术是对物象加于简略,对其富有表现的因素容纳作者的思想,形成概括的艺术形象。让学生欣赏本课的《圣维克多山》油画和圣维克多山实景照片,通过对比,引导学生自主找到《圣维克多山》油画和圣维克多山实景照片有啥不同的地方,从而找到什么叫意象艺术。(如经过艺术家创作出来的油画作品《圣维克多山》,画中的山、房子、树、天空都变成细小的块面形象)

(4) 板书或媒体展示:

◎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式怪异?(媒体展示名作《内战的预感》油画·达利)

(5)学生讨论、回答:(略)

(6)老师引导、归纳

美术作品不仅可以再现客观世界,而且可以表现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

板书或媒体展示:

(7)◎请同学讨论: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8)学生回答:(略)

(9)老师引导、归纳

A意象艺术更倾向于心理的真实。

B意象艺术形象更集中、典型。

C意象艺术超越了时空的限制。

老师与学生的互动

主动学习

4、提问与反馈

(1)板书或媒体展示:

◎请同学讨论:国画作品中的工笔画艺术作品和写意画艺术作品(如本案中,国画作品的图1和图2)在表现形式上有啥不同?

(2)学生讨论、回答:(略)

(3)老师引导、归纳:(略)

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应设置一个能换起学生自问、自答、探求知识的课堂环境。

如每组互提、互问、互答。

良好的学习行为

自主学习

4、练习与巩固

(1)你最欢喜的一幅画是意象艺术作品还是具象艺术作品吗?

(2)你怎样理解意象艺术的“真实”与具象艺术的“真实”?

(3)你是否认为意象艺术比具象艺术更有表现力?为什么?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板书设计】

第4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一、什么叫意象艺术?

二、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式怪异?

三、请同学讨论: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上一篇:数字视频录像机下一篇:数学与生活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