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性(精选12篇)
客观性 篇1
法律解释具有方法论意义上的客观性的观点由来已久, 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占据主流观点的位置, 谈及此问题必然涉及法律文本的客观性, 人们相信人类理性的产物———法律能够达到完全涵盖客观世界的完美状态。法律被认为是逻辑自足的, 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 最终都可以在法律文本中找到唯一正确的解决方案。然而现实并非如法典规划的那样条理有序, 当法官手持厚厚的法典时会发现, 再完备的法律在变化多姿的现实面前也显得过于抽象和概括, 现实生活中的案件纠纷鲜见直接对应适用某一法条的情况, 此时最易得出的结论便是法律已滞后于现实, 必须借助于解释才能便于适用。
然而在解释法律的时候, 解释者都面临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这就是解释主体在解释成文法以前, 是假定解释内容的客观性已存在于成文法内由解释者去发现它, 还是假定成文法的含义处于未定状态, 由解释者最终确定和揭示它。此即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 或是“严格解释”与“自由解释”之说[1]。在西方这二种观点此消彼长, 既维护了法治的尊严, 又克服了法律的僵化, 进而也推进了法律解释学的发展。如果按照客观主义的解释取向, 认定成文法的客观性已先于解释而潜伏在典籍中, 解释者的任务就是努力去发现其中的含义, 解释的成败就取决于成文法本身是否具有客观原意。并由解释主体去阐明文本应有之意。如果按照主观主义的解释取向, 假设成文法中的意义仍在时间的流动中存在着未定因素, 解释主体就应致力于把成文法中的模糊含义在理解分析中固定并明晰起来, 大胆创释其新的意义。
笔者将对这两种模式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以期对法律解释有更为明确的认识。在研究之前先明确一个概念, 即“法律解释”。本文所指的法律解释, 非广义的法律解释, 而是单纯厘定为一种司法机关或者说法官进行的法律解释[2]。
一、对法律解释客观性的考察
在19世纪的西欧大陆, 法学界倾向于第一种解释成文法的方法。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概念法学派认为法律解释是一种纯粹理论的认识, 其客观性在法律解释者理解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因此解释主体不得将个人的价值判断掺杂进法律解释中, 解释者的任务就是就是探求立法者已经明示或者可以推知的意思。只排除了法律解释者的主观意图, 才能保证法律规范的确定性、可预测性, 进而保证法律的稳定性、权威性。这正如哈特和萨克斯所说:“法院应当努力通过想象将自己放在采取这些步骤的立法者的位置上……除非出现了毋庸置疑的相反事实, 法院应假设立法机关是由合理地追求合理目标的人制定的。”[3]
在法律解释客观性的研究道路上, 作为整体性法律的代表者, 德沃金的“法律解释的客观性是在重构中再现”[4]的基本观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同时也为法律解释的客观性的实现开辟了新的途径。我们认为法律解释是对法律的重构, 因为不管法律制定得多么完美, 理论表述多么精当, 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 法的意蕴总是要通过我们对法律的理解、解释和实践才能表现出来, 这种对法律的运用过程实质就是重构。正如陈金钊所说“法律解释的过程就是一个在成文法的基础上重新构造意义的过程, 立法者在创造完其作品————成文法后, 他便已死去, 成文法的意义只能寄附在文本中, 由解释者去阐释”[5]。
在德沃金的法律解释理论中, 法律是一种“阐释性概念”, 即法官审理案件的过程就是对法律进行阐释的过程。他认为, 法律不仅仅是指规则系统, 同时还包含原则与政策[6], 它们都是法院或法官据以进法律解释的根据。审视德沃金的理论, 表面看法官超越了法律规则, 似乎法官通过解释在“创造法律”, 实则不然。他的法律观是“整体性的法”, 也就是说法律除了规则之外, 还有隐藏在规则背后的原则和政策, 所以, 法官的判决和解释仍然是对“整体性的法”的适用, 而不是什么所谓的“造法”。也正是由于有“整体性的法”存在, 不管多么疑难复杂的案件, 也有“唯一正确”的答案, 而不存在“法律漏洞”问题, 即使语言表达有缺陷, 社会发生重大变化, 或法本身存在不协调, 整体性法律的“自给自足”仍可实现对纠纷的“无漏洞保护”, 只要我们注意到了“法的整体性”因素, 法律解释就能达致客观。
在著名的里格斯诉帕尔玛遗产继承案中, 法律整体性原则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伊尔法官曾这样评说:“不应在孤立的历史背景中解释文本中的制定法, 而应根据法律的一般原则的宏大背景, 在解释法律文本时, 法官应使制定法的解释尽可能地符合法律设定的一般原则, 设想立法者在制定遗嘱时如允许谋杀者可以继承遗产, 这是十分荒谬的。法律必须尊重一个基本原则, 那就是不能因过错而获得利益。如果法官生硬地适用法律的规则而判决谋杀祖父的帕尔玛获得了继承权, 就违背了法律本身所包含的公平、正义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讲, 法官对法律做出解释时, 要求法官必须具有高度的法律认知以及良好的政治道德素养。所以, 德沃金在“重构”法律时, 总是非常强调、特别注重隐藏在条文背后的标准[6]。他认为, 在司法实践中, 法律的规定是概括、抽象的, 不可能把现实中每个个案的具体情节规定的相当完善。这就要求法官在解释法律规定的过程中必须善于发现隐含在规则背后的内容, 比如一些抽象的原则、不言而喻的事实、经过合理推理的结论等等所谓的“隐含法律”。只有发现了这些“隐含法律”, 法官才能够将纷繁复杂的个案进行分门别类的比较研究, 从而达到相同情况相同对待的基本要求。
通过仔细地研究我们不难发现, 德沃金的法律解释理论, 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 这种理想的实现不仅以法的确定性、规定性为基础, 同时还要以高素质的法官为依托, 法官们对法律的解释并不随心所欲的, 相反, 他们是在“整体性”法律既定的框架下和范围内, 对法律进行“建设性的诠释”。换句话说, 他的目的就是根据既有的法律素材和框架, 使解释“变成最好”。这种理论看上去很能说服人, 然而它毕竟是建立在一种假设的基础上, 是建立在对立法者全知全能的迷信和对形式逻辑完备性的崇拜基础上的。笔者不由的追问, 在一个法治善不健全的国度, “整体性的法”如何得以确定?若“整体性的法”不能确定, 法官又如何据此对个案做出公正的判决?以中国为例, 中国制定的法律规则不仅含混不清, 而且规则之间相互冲突、矛盾的情况大量存在, 至于规则背后“隐藏的”的原则与政策更是令人无法把握, 处于飘忽不定之中。中国的司法解释受制于政治制度以及社会环境, 基本上是一种政策解释, 而政策的可变性之强我们是有目共睹的。在此背景下, 我们对法律的解释如何达致客观,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而波斯纳对“整体的法”做出的刻薄评价“从这玄之又玄的东西中, 我什么也没得到”[7]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对法律解释主观性的探究
到了19世纪末期,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剧烈变革, 使制定法落后于时代精神的缺陷越来越突出地显露出来, 安定性之外的那些法律价值也愈发顽强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法典万能”的神话开始破灭。在司法实践中, 法律具有的不确定性也很容易让人体会到, 比如, 在面对一个具体案件时, 我们往往会对法官或法院最终的判决无法作出准确的预期, 甚至还会做出错误的预测, 这里面甚至包括法学家。这种错误的预测就是法律的不确定性在作怪。以耶林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法学最早提出了法律解释的主观性, 他们认为, 在法律解释中解释者的主观意图和价值判断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主观性是法律解释的根本属性, 解释本质上是创造性的, 因此法官解释法律时必须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 超越纸上的规范, 去“科学地自由发展”社会生活中生成的“活法”, 发掘法律现时的“客观的合理意义”, 以寻求个案公平妥当地解决, 维护法的妥当性价值。如霍姆斯法官宣称“法律的生命是经验而非逻辑”。他对法律的客观性提出质疑, 他说:“法律的生命始终不是逻辑, 而是经验。可感知的时代必要性、盛行的道德理论和政治理论、公共政策的直觉知识 (无论是公开宣称还是无意识的) , 甚至法官及其同胞所共有的偏见等等, 所有这一切在确定支配人们所应依据的规则时, 比演绎推理具有更大的作用。”[1]可见这种理论更加注重法律的现实性利益, 试图把法律解释的目的拉回到“实质正义”上来。
与德沃金的法律解释重构论相反, 波斯纳极力主张对法律解释的客观性进行解构。他认为, 寻求法律解释客观性的努力是白费的, 因为“法律是对法官面临一个具体案件时将会做出什么样的判定”, 解释者是不可能与立法者在同一立场上理解法律的。而解释中有许许多多的因素控制着解释者, 因此法律解释自然也就无法达致客观。为了说明了这个问题, 他以文化举例证明:“演讲者与听众所在的社区联系越紧密, 解释工作就越容易, 同样, 交流的社区越同质, 克服交流中不可避免的杂音的成本也就越低。”[8]这些文化、时间、地域等等就是直接影响法律解释的因素, 也是它们决定了法律解释难以保证客观。在波斯纳的法律解释论中, 法官在处理案件时, 应该更多地考虑解释的社会效果, 在众多的解决方案中, 通过解释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哪一个结果是最佳的?而没有必要关注我们的解释能真实地反映了立法者或宪法的创制者的意图。正如卡多佐所说“最重要的不是源头, 而是目标。除非我们知道道路通向何方, 否则我们对道路的选择就没有任何智慧可言……对法官来说, 最后的挑选原则……是适合某个目的。”换句话说, 法官不是法律的发现者, 而是法律的创造者[9]。
仍以里格斯诉帕尔玛遗产继承案为例为加以说明, “谋杀者”是否应该继承财产?众所周知, 遗嘱法规中并没有对遗嘱中的受益人谋杀了立遗嘱人的情况作出例外规定, 为什么该案中法官仍可以不按规则办呢?从实用主义的观点看, 这其实对于减弱立法者在起草法律文件时小心谨慎的压力大有裨益, 这样做可以避免已经超负荷运行的立法机构承担更多的工作, 另外, 从后果上讲, 假若我们判决谋杀者可以继承遗产的话, 这无异于鼓励谋杀, 这是不可以想象的。因此剥夺谋杀者的继承权恰恰是实现而不是违背了立遗嘱人的意愿, 这正是遗嘱法规的最终目的。从常理来推断, 立遗嘱人如果预见到谋杀, 是不可能将谋杀者指定为遗嘱的受益人, 所以这不是法律的原则和政策问题, 而是由法律的适用性决定的。法律的适用性则是由“实质正义”来支配的。而法官在分配这种“实质正义”的过程中无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法律认知及政治道德素养直接影响着案件的审理结果。
总之, 法律解释的主观主义注重的是解释者的“主观能动性”, 它要求解释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调动其各方面的法律知识、法律技能以及法律素养对法律条文做出精当的解释。在整个法律解释的过程中, 社会的公平正义得到了良好的体现,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 法律主观论者主观主义过分强调法律解释的主观性, 它试图以人的因素补救规则因素的不足, 要求法官做出“科学地自由发现”, 然而它仅仅是对法律和法治的一些基本原则, 甚至是法律规则本身提出了种种置疑和批判, 并没有提出可行的标准与方法, 这使得法律及其推理都不确定, 法律成了广泛弥散、应时而变、因人而异的东西, 其结果只能是彻底破坏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 导致社会的无序与混乱。
三、法律解释的正当性———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结合
在对法律解释的主观性与客观性进行了一番详尽的解释之后, 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客观主义的法律解释论所倡导的单纯的逻辑推演方法尽管可以极大地保证法律的确定性、可预期性, 维护制定法的权威地位, 但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面前却是行不通的。而主观主义的法律解释论者强调法官在法律解释中的能动作用, 注重在解释中弥补制定法的缺陷, 确保解释在个案适用中的妥当性与正义性, 但这种理想却很难安全地得以实现, 因为我们很难保证在具体的司法实践过程中法官能克服其缺点和能力的限制, 客观、准确地解释法律。由此笔者认为, 法律的适用过程就是适用主体的主观意志具体化为个案的过程。但在一个法治国家, 这种适用主体的判决绝不是产生于某个任意的无预见的决定, 而是产生于对整个情况的公正的权衡。有效的法律解释是一个主客观相结合的过程, 法律解释过程是受制于法律文本与法律事实客观性制约的法律解释者主观创造性的活动, 具有主观性;但法律解释结论却是法律解释主体遵循法律解释程序原则的主观性判断客观化的产物, 具有客观性。没有主观性的解释, 法律就会成为僵化的无实效的东西;但如缺乏对解释者主观性的制约, 解释就会成为法律解释者个人恣意与专横的工具。
因此, 法律解释的理想状态应该是:“法官在坚持法律的稳定性或一致性与坚持法律的正当性或适应性之间保持应有的平衡, 在冷冰冰的逻辑理性和温暖的价值关怀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10]法律之所以为法律, 就在于它能一视同仁, 给人们提供足够的安定预期。为此, 在万变之中确定不变的规范, 防止具体判断的主观性流于恣意, 应是法学家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谢晖, 陈金钊.法律:诠释与应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100-231.
[2]陈金钊.法律解释学的转向与实用法学的第三条路[G]//郑永流.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 (四)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3][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134.
[4]德沃金.法律帝国[M].李常青, 译, 徐宗英, 校.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364.
[5]陈金钊.法律解释的意义及其对法治理论的影响[J].法律科学, 1999, (2) .
[6][美]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M].信春鹰, 等, 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40-196.
[7][美]波斯纳.超越法律[M].苏力, 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462.
[8]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272-285.
[9]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M].苏力,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27-33.
[10]王洪.论制定法推理[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8, (专刊) .
客观性 篇2
《名作欣赏》二零零六年六月号上半月刊刊发的彭运生教授的《古诗赏鉴四题》,在阐发了自己对四首古诗(或其中名句)的独特理解的同时,也对某些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科学性发出了质疑。读过该文,感慨良多,禁不住也要对其中涉及到的一些问题发表点个人的看法,并与彭先生商榷。
一
读过彭先生的文章,最大的感受就是对文学鉴赏的主观性特点又有了鲜明而深刻的体认。
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单纯来自于作家的赋予,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读者的阅读和接受。“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一为我们所熟知的名言正道出了文学鉴赏活动的主观性特点。而这并非只是经验之谈,二十世纪西方接受美学的创立者姚斯对此有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无论是接受美学的理论,还是文学鉴赏活动的实际都表明,每个读者在文学鉴赏活动中,都是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性情气质、审美趣味以及价值观、艺术观等方面出发去看待作品的。面对以语言符号构筑的文学形象和意境,读者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丰富的想象、联想能力,融入深邃的情绪情感体验,借助敏锐的感悟能力和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通过对作品符号的解码,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复现、体验、理解了作品的内容和意义,而且还渗入自己的情感、思想、性情气质和人格精神,对原有的艺术形象和意境进行开拓、补充和再创造,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从而使作品的意义“溢出”了作者原来设定的意义框架,产生出作者所意想不到的意义来。这就是对一部文学作品,不仅不同时代的读者,甚至同一时代的读者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的原因。
彭先生在文章中,分别就四首古诗(或其中名句)质疑了同时代的其他几位论者的理解和阐释。如认为郭应德、过常宝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对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的解释是“顺着天然信仰说出来的话与科学无关”;认为张世英先生在《新哲学讲演录》中对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的“艺术上的考证既不必要,也不合法”;认为王一川先生在《文学理论》中讲解杜甫的《蜀相》时“所言‘诗人不禁热泪涟涟’,不仅言之无据,而且似乎意味着此诗是诗人悲伤、无望心情的产物”。与此同时,彭先生以“在我看来”为引领,分别出示了自己对这几首古诗或其中名句的理解与阐释。然而,在笔者看来,彭先生的解释亦不过是体现了文学鉴赏的主观性的一家之言而已,并未真正实现其所追求的文学批评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如其对《早发白帝城》的“妙处”的阐释,尽管颇有逻辑性和哲理性,但仍不免使人困惑:“此诗内在雄辩地暗示了象征着‘高度’的‘白帝城’的价值”,这一结论从何而来?言之所据又在哪里呢?所以,尽管彭先生从“科学”出发“断然拒绝”考证和想象、联想这类“我们面对文学作品时的本能反应”,但事实却是,拒绝了考证的彭先生,却无意识地而又不可避免地落入了想象的陷阱,其充满个人主观性的作品意义阐释,最终让我们也只能把它当成是一种想象的结果而已。
这就启示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文学鉴赏的主观性特点,认识到“不同的读者在作品中投入不同的情与理,就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接受和意义阐释,但任何一种阐释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都有其合理性”(胡经之、王岳川主编《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年版,第347页),,谁也不能说自己对某一作品的欣赏才是最正确的体验和最完美的解释(当然彭先生也并未如此说),而且正是不同的解释使作品的意义宽泛深远起来。
二
然而,肯定文学欣赏的主观性,并不意味着否定文学批评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因为,建立在文学鉴赏活动基础上的文学批评,与文学鉴赏虽然有密切的联系,但又有着很大的不同。文学鉴赏以对作品的审美体验、审美享受为目的,富于主观性、感受性和个人倾向性;文学批评以对作品意义和价值的审美理解、审美判断为旨归,要求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和不带个人好恶的公正性。而要保证文学批评的客观性、公正性,科学的批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在此仅对彭先生文章中所涉及到的考证法和文本分析法做些必要的探讨。
关于文学批评活动中的考证法,彭先生是持反对意见的,认为“艺术上的考证既不必要,也不合法”。在他看来,“这样的考证,实质上是想到日常人生中去寻找艺术的本质”,这说明他不认为艺术的本质与日常人生有什么联系;可紧接着他又说:“而实际上,我们更多地只能通过艺术而理解人生的实质”。我们不禁要问:既然艺术的本质与日常人生无关,那么为什么我们又“更多地只能通过艺术而理解人生的实质”呢?从这自相矛盾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彭先生在艺术本质与日常人生的`关系问题上的认识还不甚明了,而这恰恰影响了其对考证法在文学批评中的必要性与合法性的认识。
其实,无论是艺术发生学的研究还是艺术生产(创造)的研究都表明了,艺术从根本上讲来源于生活又超越了生活。作为文学艺术体裁之一的诗歌,其本质就在于或抒情言志,或阐发事理。而诗人所抒之情、所言之志、所释之理,既来自于日常人生经验的激发,又显示出超越日常人生经验的努力和追求。关于诗歌的这一本质,并非“人类的一种天然信仰”,而是被古今中外的诗歌创作实践所证明了的一种事实、真理。也正因如此,我们在进行诗歌批评时,便可以采用考证法,即由孟子提出、后被广为运用的“知人论世”法。当我们了解了作者的性格、志趣、生平经历、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就会对作品中的“情”“志”“理”的内涵有更具体更深入的理解。例如,当我们了解了杜甫一生由开元盛世的读书、壮游到奸臣当道求仕不得的十载长安困守、安史之乱爆发后的陷贼逃难与为官遭贬及至生命最后十余年的漂泊西南客死舟中的命运遭际,了解了其“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内心情感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社会理想,就不难理解其在《蜀相》中借对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命运遭际的慨叹而抒发的自身壮志未酬的悲愤了,也就不会再发出“所谓‘诗人不禁热泪涟涟’又是从何得知的信息?难道诗中的‘英雄’是诗人的自指?”这样的疑问了。拒绝考证,拒绝“自由任意的想象”和“只能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出到作品之外”的联想的彭先生,在对作品进行文本分析时,也显示出了一定的问题。比如,他在反对其他论者对《滁州西涧》的分析时说:“所谓‘独处’和‘自由’、‘幽冷’和‘孤寂’以及‘诗人内心的凄怨和忧郁’,郭应德先生又是怎么知道它们的存在的呢?它们不是天然信念支配下的无意识虚构或捕风捉影吗?它们不就是批评家对诗中‘独’和‘幽’等字眼儿见了风就是雨的结果吗?”这里姑且不论他所批评的郭应德先生的见解是否正确,仅以他对文本语言批评(即他所谓的就作品中的某些字眼儿“见了风就是雨”的“捕风捉影”的分析)方法的反对而言,笔者是不能苟同的。众所周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言为心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人正是靠着对语词的精心选择和组织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旨趣的。因此,我们应该也完全可能通过对文学作品语言符号辞面与辞里意义的解码,来探寻作者赋予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甚至进而发掘出超出作品原来意义框架的“言外之意”。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注重炼字炼句,因此,采用“咬文嚼字”法或英美“新批评”家所谓的“细读”法进行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如果脱离了蕴涵着作家的情感、思想的文本语言而大谈特谈作品的意义,岂不真正成了“无意识虚构”或“自由任意的想象”?
另外,彭先生在分析《滁州西涧》一诗时说:“这首诗共有四句,但后两句本身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并就“小舟缘何偏‘自横’?”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认为,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看,其在方法上犯了断章取义、肢解整体的错误。任何文学作品,不管是一首小诗还是一部长篇小说,其作为一件艺术品,都是一个由各个构成要素有机统一而成的整体,作品的意义、价值也正存在于这有机统一的整体之中,如果将这一整体割裂开来,抽取其中的某一部分,并不顾其与整体中其他构成要素的内在联系而单纯地片面地加以分析和引申,所得出的结论便不会是作为整体的原作本身应有之义,而文学批评却要求我们尽可能客观、公正、科学地分析作品本身原有的内涵,并正确地指出其艺术价值和历史的、现实的意义。因此,如果以文学鉴赏而论,彭先生采用“摘句”法对“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两句所做的“妙处在于创造出了需要救助的弱者以及诱使弱者接受救助”的解释,还是可以作为体现了彭先生个人的性情、人格、思想、情感的一家之言而被我们玩味一番的(尽管我们可能也可以不表示赞同),但是,如果上升到彭先生极力倡导的“科学”的文学批评的高度来看,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断章取义的批评方法,就只能因其“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与作品应有之义相去甚远而引起我们的不满了。
形式的客观性的探讨 篇3
关键词:形式;五个概念;客观性;结构主义
文章编号:978—7—80712—971—4(2012)01—048—02
在美学讨论的领域中,“形式”的概念经久不衰。至于其经久不衰的原因,亦是百家争鸣,莫衷一是。正是因为其经久,其意义往往因为累积的缘故,也就显得愈分歧。透过西方美学史家的眼光来看,“形式”主要拥有五大概念:
1.形式是指各个部分的一个安排,我们可称之为形式甲。2.形式是指直接呈现在感官之前的事物,我们称之为形式乙。3.形式是指某一个对象的界线和轮廓,我们称之为形式丙。4.形式是指某一种对象之概念性的本质,我们称之为形式丁。5.形式是指吾人心灵对其直觉到的对象所作之贡献,我们称之为形式戊。
以上对五大概念的诠释与划分与西方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技术的进步印证了西方二元思维的优越性,使其以空前发达的生产力创造了坚固的物质基础。这种对物质领域的绝对占有和绝对优势又反过来进一步肯定了人的无限可供挖掘的潜力。
一、形式概念本源的客观性
形式的概念最早源于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主张美包含在各部分的比例和安排之中,表述的更为精确些,即美包含在各部分的大小、性质、数目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之中。美即是数的比例之间的和谐,即形式甲。形式甲的理论建立在伟大理论的基础之上并伴随着伟大理论的充实和丰富衍生了形式乙和形式丙的概念史。从缘起的角度讲,形式乙是形式甲在诗学领域的进一步诠释,而形式丙是形式甲在视觉艺术领域的进一步解读。古希腊时期,诗歌是不属于美的领域之中的,因为美是建立在技艺和技巧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技工”在一定程度上可被认作那个时代美学家的代名词。这个概念的定义无限扩大了美所包含的的领域和内容;同时也彻底的把美建立在了数的比例与和谐的形式之上。毕达哥拉斯学派声称:“秩序和比例是美妙合适的”。这里的“秩序”与“和谐”的概念既是抽象的,同时亦是客观的。从视觉领域的感受来讲,以绘画为例,给予我们感受的不是线条与色彩的孤立体,而是由色彩和线条协调作用映现在我们的视觉之中的,但是这种感受必须是和谐的。而这和谐的原因主要建立在两方面:一方面即无论是作为形式丙的线条与轮廓还是作为形式乙的色彩和谐的表象都深深地植根于形式甲的抽象而客观的数的比例之间的和谐之中。另一方面,时代所给予我们的形式积淀以及形式感是我们感受事物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何抽象艺术最初无法被人所接受而随着时代的演进而最终被认可。
二、客观唯心主义中形式的客观性
形式丁的概念史虽然缘起于亚里士多德,但是把其发挥到极致的乃是黑格尔。亚里士多德的“附质料于形式”把形式视作事物的本质,把其他为外来的成分。他说:“我用形式表示每一件事物的本质。”而这里所谓的“形式”从本质上讲就是柏拉图“理式”的概念。“理式”是世界的本源,不增不减、不生不灭,即永恒的第一位。故“理式”是客观的,形式亦是客观的。形式戊缘起于康德,他将形式视为我们心灵的一种属性,强迫我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或“形式”去经验事物,这种形式是一种先验的形式,我们无法从对象身上去找到它,因为它是主体加到事物上去的。从起源的角度上讲,形式戊是主观的,但是它却拥有普遍和必然的属性。因为在康德看来,这种先天综合能力是客观的,它是一种客观的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一种存在。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之中,他坚持时间和空间、实体与因果都是普遍而必然的。因此事物作为时空中的存在,其形式的客观性是无庸质疑的。然而在美学领域的讨论中,形式丁和形式戊则显现的有所不同。黑格尔主张:“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仍然坚持理念是第一位的,不过此时的黑格尔思想的光辉性也逐渐的展露出来:辩证法。黑格尔坚持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的统一,理念只有得到显现方称其为美。而康德却在《判断力》批判之中,认为美是取决于艺术天才的独创的禀赋,又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圈套。
三、形式中的结构主义
列维·斯特劳斯认为,社会是由文化关系构成的,而文化关系则表现为各种文化活动,即人类从事的物质生产与精神思维活动。这一切活动都贯穿着一个基本的因素——信码(符号),不同的思想型式或心态是这些信码的不同的排列和组合。他通过亲属关系、原始人的思维型式和神话系统所作的人类研究,试图找到对全人类(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心智普遍有效的思维结构及构成原则。形式甲乙丙三大概念史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建立在数的的比例的和谐的基础之上,而数的比例与和谐就是结构主义中信码的不同的排列和组合,即是一种关系。而黄金分割的绝对和谐是这种关系的极致表现,故在形式的范畴之中,基本上凡是符合黄金分割的比例都是和谐的,即美的。这被认为是一种普遍的思维结构和构成原则。形式丁与形式戊之中,都展示了对于恒常而又必然的形式的期许和追求。形式的五大概念史在一定程度上与结构主义是相切合的。
四、形式客观性的原因与影响
西方主客的二元思维方法使得客体只能是被征服和占有的对象。从形式缘起于数的比例的和谐来看,这是建立在科学主义的基础之上的美。而科学主义的内涵即是精确性和可操作性,这就决定了美即是形式是可以被操作的,它是一种可以被掌控的客观存在的形式。在这种思维的掌控下,西方科学家、哲学家、美学家都致力于愈加精细而精准的形式研究及美的研究。随着家时间的推移,西方意识到了这种主客分离所带来的异化的现象。由此开始了寻求一条链接主题与客体之间的桥梁,但这个桥梁并不是所谓的单纯的“天人合一”,不是简单的“回归自然”。西方本初就没有脱离精神而孤立的研究物质客体,它在精神的伟大王国里一直寻觅着,只不过现在渴望以一种全新而舒适的方式来理解和诠释“二元论”。
参考文献:
[1]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康德.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客观性 篇4
1
一个多世纪来, 新闻报道的体裁、方式变化很大, 客观性理念和报道方式受到很大的冲击, 因为许多西方学者都发现, 客观性理念指导下的新闻报道并不客观, 于是有些学者接着论证了新闻不可能客观、新闻不必客观等等观点。但是, 不管新闻客观性怎样受到怀疑, 作为新闻专业主义的理想或追求, 现在依然是人们评判新闻工作的一种原则, 因而被称为 “一个不会死的上帝” ( a god that won't die) 。现在的情形就如有是学者所说: “客观性尽管并不完美, 却是一个可行的 ‘规定原则’。客观性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新闻语汇和普遍模式。”作为一种理念, 客观性的目的是 “使有理性的读者更便于发现真相”。
当我们谈到新闻要 “客观”时, 是同时包含理念层面和技术层面的, “新闻客观性”的内涵应该是理念和技术的统一。当然, 在统领关系上, 客观首先是一种职业理念和行业规范, 而客观报道作为一种报道形式, 是这种理念和规范的具体体现。没有客观性的思想, 就没有客观报道方法。客观性作为一种新闻工作的原则, 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实践, 已经形成了相对公认的规范性认识。客观的报道形式非常重要, 客观报道的形式本身也应是客观性的本质表现;但是, 也有不少学者将真实性作为客观性理念的重要范畴, 而且列于前位。换句话说, 作为形式的客观报道与作为客观性理念之一的真实性要求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2
新闻真实: 新闻真实着重于 “新闻事件”和 “新闻报道”的关系上, “新闻真实”就是说, 两者具有某种 “同一性”。新闻客观性着重于 “新闻人”和 “新闻报道”的关系, 新闻客观性就是说两者具有 “同一性”。“新闻客观性”就是 “新闻人”保证自己不撒谎, 但是并不保证 “新闻事件”和 “新闻报道” 的关系上, 具有 “同一性”。
新闻的真实与客观是人们评判新闻工作的原则, 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想想和追求, 但实际操作中, 我们只能从相对意义上去衡量与要求, 绝对的真实与客观是不存在的, 就好像数列中的极限, 理论上极限值是存在的, 但我们永远只能无限接近那个数值, 却不可能得到那个数值。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尽管并不完美, 却是一个可行规定准则。
首先, 记者受认识上的局限, 不可能一下子看到事实的整体, 所能看到的往往是事实的一部分。其次, 记者受自身新闻判断与思想认识的影响, 对所获悉的客观事实必然有所取舍。再次, 记者受报道上的限制, 不可能事无巨细都作报道。还有文字本身在表义上的局限、记者驾驭文字的能力等等。所以记者难以将一个客观事实完整地复制出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李普曼在 《公众舆论》一书中指出: “即使是目击者也不可能原原本本地再现事件的全貌。因为经验似乎证明, 他本人会对事后减弱了的现场印象作些添枝加叶的处理, 实际上, 更常见的并不是他凭想象去描绘一个事件, 而是对它进行改编”, “绝大多数事实似乎都在某种程度上经过了有意加工”。
强调了新闻真实的相对性, 新闻报道是否因此就可以放弃对于事实真相的追求呢? 当然不应该。就新闻界而言, 报道客观事实只是记者的基本要求, 至于这个 “事实”是否为其真相, 端赖记者的认识、眼光与求实精神。也就是说, 记者在了解了事实的基础上, 在主观上还要尽求证核实的责任, 以去伪存真。当记者能秉持这样的理念, 将它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 方能使报道不断地去接近事实真相。当然, 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 记者只能尽其所能去接近事实的真相, 要求记者的报道 “完全真实”是不切实际的。
新闻客观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与规律, 新闻客观性是客观报道这一形式出现的内在原因。但新闻客观性这一理论范畴的出现却是与客观报道这一形式的出现分不开的。客观报道即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不偏不倚公正的报道新闻事实并不发表任何意见。
新闻客观性与客观报道有着本质区别。客观报道是一种形式, 新闻客观性是运用这种新闻形式进行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原则, 是新闻的本质于规律, 是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具体存在。
新闻的主观与客观是矛盾统一的关系, 即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新闻主观性与客观性分别是新闻主题与客体的特征。由新闻事实暗示出来的思想, 观点和意见, 只能说是新闻传播者的思想倾向而不能算作新闻主观性。
3
所谓客观真实, 就是客观世界确实存在过的事实。人类通过无穷尽时间和精力不断地探索真相, 可以不断地接近客观真实。
客观报道就是客观真实的体现, 而所谓 “客观报道”, 是指新闻报道要忠实于客观事实, 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地反映它和报道它, 切忌将对客观事物的观点和意见与其相混同。客观报道原则之所以能历经百余年, 至今依然被世界新闻界所认同和遵循, 除了它作为一种报道原则和报道形式的独特优势外, 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的那种新闻理念和职业精神。坚持客观报道原则就意味着, 新闻媒介及新闻从业者要坚守新闻传媒作为社会公共媒介的责任, 尊重公众的知情权, 尽可能客观公正的向他们提供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真实情况的事实信息。
真实性最简单的定义为, 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首先, 新闻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条件, 在事实和新闻之间, 是先有真实, 后有新闻,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 新闻只是对事实的报道。
事实真实是新闻真实的首要要求, 其含义有三: 第一, 该事实必须是真实发生或存在的, 有据可查、有证可验; 第二, 新闻要素必须是完全真实的, 即何人、何事、时间、地点、过程、直接原因、直接背景、直接后果、直接反馈、直接影响等必须确凿无误;第三, 新闻整体事实的真实与新闻细节的真实是统一无悖的。新闻报道与记者采写的最高境界是反映事实本质。在尚无法达到这一境界时, 至少要做到 “一般真实”, 即新闻必须是真正发生的、真实存在的事实或现象。不虚构、不夸大、不 “移花接木”、不 “张冠李戴”、不 “合理想象”是维护新闻 “一般真实”的最低要求。
4
新闻报道除了报道某一具体事件外, 相当多的时候还要对涉及某一事实的大量相关事实进行整体的综合、概括与分析。这个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 这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对新闻真实性所提出的要求。
4. 1 事实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而转移的客观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是指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 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实践活动。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 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事实作为物质存在的客观范畴, 无疑具有独立于人的精神而存在的特质, 能否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 体现在新闻报道中则取决于事实本身所具有的新闻价值以及发现、挖掘这种新闻价值的敏感度和辨识能力, 事实的存在是客观的, 能否被反映则是主观的, 事实的存在并不以人的主观愿望而更移。 “事实是客观事物已经发生过的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过程。”这个定义就明确了事实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规定性。任何事实都是客观的, 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主观事实。无论什么人, 无论他怎样判断, 事实就是事实。事实既不因人判断它不存在而消失, 也不因人对它加工改造作判断而改变其本来面目。事实一旦发生, 过程一旦结束, 它就不可更改和移易。正如曾轰动一时的 《纸做的包子》的虚假新闻报道, 从中可以看到两个事实: 包子是否为 “纸做的”, 真相一查便知, 事实本身并不因新闻报道而改变; 《纸做的包子》一经播出, 便为众人所瞩目, 后被证实为假新闻, 令人震惊和愤怒, 这一新闻事件本身也是事实。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第一、精神第二, 存在第一、意识第二的唯物观, 再次得以印证。事实作为客观存在, 不是任人捏搓的面团。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事实不仅是新闻报道的内容, 而且是检验新闻真实与否的唯一尺度。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事实是第一性的, 新闻是第二性的。
4. 2 事实的客观性制约着新闻的真实性
真理与知识的关系及其客观性论文 篇5
什么是知识?我认为,知识是人有目的地反映和把握客观对象的观念和方法,并在一定时期内具有正确性。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并认知到关于客观世界的正确观念,从而形成知识,或是自己实践探索得到,或是通过教育、书籍等等方式获得。换一种说法,我们在实践和思考的过程中认识到真理,进而又通过学习传播的方式将其转化为知识,为人类所认知。
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才是真理。以自然科学为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中,恩格斯说:十八世纪以前的自然科学知识只是“零散地、偶然地出现的成果”,只有当知识揭示了“它们的必然性和它们的内部联系”的时候,才使“知识变成了科学”,“才取得了科学的形式”。因此,在《选集》第三卷中他说 “建立各个知识领域间的正确联系”,在每一个研究领域中有系统地和依据知识材料的内在联系加以整理,这样,“自然科学便走进了理论的领域”。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辩证发展的。自然科学在近代必须用辩证发展的理论去思考和研究,而不是机械唯物主义式地停留于对自然知识的整理和分类。所以,自然辩证法推崇系统地、客观地反映世界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也就是说,只有当知识能把握客观世界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时候,并且受到实践的验证为真并成为系统的理论,才成为真理。综上,可以归纳出知识成为真理的两个条件:一是成为辩证发展的系统的理论,二是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内在联系与规律。这个“正确”要靠实践来证明。
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因为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是客观的。而有时我们发现,关于同一客观事物的真理在不同的时代总会被人解释为不同的内容,显得具有主观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可以这么说,真理本身是客观存在的,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真理被人类表达出来的方式是主观的。而生活在一定时代的人的常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不带有鲜明的历史印记和局限;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中,我们可以知道,客观物质世界在不断地运动,变化;认识方式和手段多样化,人类的认知限度也在不断扩展,对客观真理的主观认识也更加确切和清晰。在《费尔巴哈论》的第一部分中,恩格斯批判地分析了黑格尔哲学之后写道:“我们就把沿着这个途径达不到而且对每个个别人也是达不到的‘绝对真理’撇在一边,而沿着实证科学和利用辩证思维对这些成果进行概括的途径去追求可以达到的相对真理。”可以这么说,我们能认识到的是一种相对真理。这种相对真理也是在不断辩证发展的。客观世界和主观认识都在不断变化发展,人类的认识是向着真理逐步无限趋近的。
高校媒体新闻的客观性原则问题 篇6
一、新闻客观性原则的价值和意义
新闻的客观性是新闻最重要的专业概念之一。西方国家把客观性原则作为新闻媒介遵循的重要信条之一,它不仅是新闻工作的一种专业规范,也是主要的新闻专业理念。在我国,客观性原则也被作为新闻报道的基本特性之一,在理论上有其普遍性和根源性,同时又和我国的现实环境密切相关。马克思把客观报道概括为“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恩格斯认为是“完全立足于事实,只引用事实和直接以事实为根据的判断——由这样的判断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本身仍然是明显的事实”。①作为最重要的新闻专业概念之一和一种新闻理念,新闻的客观性是指新闻事实不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的基本特性,新闻传播者在从事新闻报道时,要尊重事实,要如实地反映事实的本来面目。新闻客观性的目的是“使有理性的读者更便于发现真相”。②
当然,新闻传播的客观性不仅仅指向主体对客观事实的符合,还意味着新闻传播主体的理性互动,即超越对事实的单面符合和个体理性能力的片面限制而达到“综合理性”。法国新闻学者贝尔纳·瓦耶纳在《当代新闻学》中,也持相似的观点。他说:“的确,要做到客观性是很难的,也是自相矛盾的,因为从根本上说来,人们要报道什么事情,这本身就是思想的产物,必然会有报道者智力的介入,因而也就必然包含个人的系数在内。报道者不可避免地会把自己摆到他所描述的情景之中,不仅表现在他自己的参与上,尤其表现在他对事实事物的连续性的剪裁上和他所采用的形式上。”③
可见,所谓的新闻客观性包含着动态地呈现客观事实的理性过程,除了准确、公正、多面地报道之外,还深入事实,通过理性的解说道出真相。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客观性是新闻报道做到真实、全面、准确的前提条件,只有客观,才能接近事实;只有不断接近并揭示事实,才能得到真实;在这个过程中,全面和准确才得以存在,新闻的价值和意义才得以体现。
二、高校人文环境对新闻客观性要求
高校是人才荟萃之地,新闻受众更集中地体现出高知识、高认知水平和不同于一般受众的理解能力。在高校的特殊人文环境里,师生思维相对活跃,思想相对超前,求知求真的愿望更加迫切,表现在对新闻客观性的要求上,更要求体现出新闻客观表达的原则,彰显客观认知的意义。
在我国,目前一般高校校园媒体主要是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和校园网络。其中校报、校园广播和校园电视是校园媒体的传统形式,校园网络则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出现的新媒体。随着大学开放式办学观点的普及,从后勤社会化开始,大学社会化进程不断加快,学校与外界的联系逐步扩大,特别是占了我国高校50%以上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与企业、社会互动頻繁,校园新闻来源更加广泛,新闻报道的内容也更多地融入了社会各方面的观点和态度。由此以来,校园媒体在审视、编辑新闻报道时,要更加注重对新闻的客观性要求。如果媒体报道没有很好地做到这一点,那么校园受众就可能怀疑报道的客观性,而报道对象则会对报道的公正性质疑。校园高层次受众不但具有对事物更高的理解力和判断力,而且对知识和真理具有更迫切的渴望,同时,崇尚人权与法制,渴望积极参与也是高层次受众的特点。因此,高校人文环境对新闻的客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校园媒体新闻的客观性报道方法
所谓的客观性报道方法是指在具体的新闻报道实践中,传播为达到报道的客观性所运用的一系列的报道手法。由于新闻报道的互动性,人们又很难做到纯粹的客观报道,但是,作为校园媒体编辑,客观性原则却是在新闻事件的处理和发布中首先应该做到的。编辑在审视新闻报道是否做到了客观公正,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考察:
1.看报道是否呈现了双方的观点和意见。校园媒体由于报道范围的有限性,在进行新闻报道时一般来说要求对新闻事实查证。报道者对于要求进行及时迅速地报道事实但又一时不能查证的情况下,为对媒体受众负责,比较安全的办法就是呈现双方的意见,提高确信度。
2.看报道是否直接用引号指明这是消息来源而非记者主观断言。正像科研论文的引用部分必须注明资料来源一样,在新闻报道中直接引述别人所说的话,也是一种提出证据的方式,这样借他人之口,让事实自我表明,更能体现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性。
3.看报道是否提供了代表这些真实主张的确切陈述。有人举例说:当记者在报道中说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在某市举行了一场音乐会时,编辑应当追问“你如何断定他是一位著名的音乐大师而不是一位普通的音乐师”。如果记者在报道的其他部分提出了事实证据,如“这位音乐大师曾担任英国皇家交响乐团的指挥”,那么编辑就可以放心了。④
4.看报道是否依据提供最多的“事实材料”的方式组织报道。即把最重要的事实放在导语中,然后再将其他事实依照重要性逐减的方式排列。
5.看新闻报道是不是写成了新闻评论。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不同,不能用写新闻评论的笔法去陈述新闻事实。新闻评论作者的观点应该鲜明,支持什么,反对什么,立场明确,具有强烈的倾向性。而新闻报道则与之有着明显的区别,它要求尽量不显露倾向性,尽量以客观的、辩证的态度去解说事实。
当然就一篇具体的作品而言,要做到形式与内容的完全客观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的认识具有客观实在性,而同时又具有主观性。校园媒体报道体裁、题材多种多样,作者认识上存在着差异,各类作品的写作要求也不一样,因此作者可能会在作品中或隐或显地表露出自己的价值观念,甚至编辑在作品公布时所安排的位置、时间等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高校媒体报道者的使命,就是要尽一切可能,使这种主观倾向性与高校教育的理念和终极目标,或者说教育者的美好愿望保持一致。
高校是传播文明、教化社会的神圣场所,高校新闻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首先应该牢记新闻的生命在于客观、真实这句老话。同时,高校媒体工作者时刻不能忘记要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去统一思想和行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探索和改善引导舆论的新途径、新方法,营造良好、健康的校园舆论环境。
注释:
①陈力丹《精神交往论》 北京 开明出版社 1993年 P330-334
②斯拉姆等《报刊的四种理论》 新华出版社 1980年中文版 P103
③贝尔纳·瓦耶纳〔法〕 《当代新闻学》 新华出版社 1986年版 P34
试论音乐价值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篇7
“价值”概念是从人对是否满足其需要的外界物及相互关系中产生的。价值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的客体的功能与主体的合理需要相符, 这就是说主体的价值判断。个人的价值观所持的价值标准是相对的, 只能由社会实践来检验, 尽管社会实践也有相对性, 但是, 迄今为止, 历史中社会实践活动还是我们逐步接近绝对真理的唯一途径。
在音乐美学的研究中, 波兰美学家卓菲娅·丽莎的《音乐美学新稿》“论音乐价值”, 我国学者王次火召的《价值论的音乐美学》都对“音乐价值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有所论述。音乐价值的构成关键是音乐现象中提供了哪些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功能属性。音乐现象中的声音具有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功能属性。音乐是两种功能的结合, 二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音乐的意识内容就是通过音乐的形式美而存在的。它们分别提供“语义学信息”和“美学信息”, 前者是作品表达了什么语义学意义, 后者则是表达得美与不美。从二者的关系来说, 二者互相成反比。虽然, 审美活动不具有狭义的、物质的、社会的功利性, 但并不排除广义的、对人有益的社会功利性。这一认识, 与把音乐声音的自然属性和功能属性截然分离的观点完全不同。
1 音乐价值的客观性
既然要探讨音乐价值的客观性, 那么首先要确定音乐价值的客体。价值的客体则是价值关系中具有能满足价值主体生存与发展需要的事物, 它可以是外界物, 也可以是人及其精神产品。音乐的价值客体应包括一、二、三度创作的成品。在此要不要把包含非音乐因素的音乐作品排除在外?是仅以绝对音乐为出发点, 还是包括已载入音乐史与写在音乐教科书中的各种类型的音乐?无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 还是从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角度来看, 都不适宜把音乐价值客体的范围限制在绝对音乐中。
先从音乐的发展史来看, 先是声乐为主、器乐为辅的阶段, 接着交响乐代表了绝对音乐兴起, 以及现代社会中的多元化音乐的发展。在这里笔者想解释一什么是“绝对音乐”, 它是由作曲家自主创作的, 与人民的社会生活关系不大, 只是单纯的一种纯美的音乐。当然这种“绝对音乐”最能体现音乐特殊性, 是最纯粹的音乐。但是, 音乐美若仅以绝对音乐为全部内涵, 则是违反音乐发展的历史规律的。丽莎指出:“从整个音乐艺术的历史发展来看, 我们必须承认, 音乐在几乎每一个发展阶段, 都以不同的方式与途径力图超越其特殊性所造成的局限。所以, 一方面我们有权力在器乐的基础上来判断音乐的特殊性, 而另一方面也必须强调, 音乐总是倾向于通过与那些能使内容具体化的其他艺术之间的结合来补偿自己在反映现实上缺乏具体性的特点。音乐趋向与其他艺术的结合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其表现能力, 丰富音乐美的价值体系。若音乐美排除了绝对音乐外的其他音乐体裁, 那么音乐的历史岂不是要改写, 许多非绝对音乐的作曲家则与音乐无缘了。
再从实践的角度来看, 歌曲、标题音乐与人民的社会生活关系最密切, 在群众音乐生活中影响最广泛。无视这些音乐体裁在现实中的作用, 只考虑绝对音乐的纯粹功能, 就会割断音乐与人民, 与社会的联系, 终因缺乏社会基础而枯竭。况且, 在交响乐、室内乐等绝对音乐获得高度发展的当代, 其他的非绝对音乐并没有被取代, 也没有日趋凋零。当今世界倾向多元化的发展与选择, 音乐也应满足人民多层次的需求。在任何领域都切忌大一统。既不能形成样板戏的大一统, 也不能形成绝对音乐的大一统。如果含有非音乐因素的歌曲不算音乐, 那么, 在音乐刊物上连篇累牍地讨论流行音乐的问题不是太多余了吗?
2 音乐价值的主观性
所谓“有价值”就是对于主体有价值, 而主体是从个人的价值观来看待价值的, 价值观是对客观存在的一种主观反映。主观的, 也就是说, 只是对观察者才存在的。音乐价值的主观性在于它的音乐审美价值, 音乐情态美的审美功能在于它能对人类情感交流、体验、宣泄、调节等需要的满足, 使人们在音乐情态中找到自己与人类世代流淌的情态之流的连结点、交汇点、融合点。并在移情、交流、共鸣的过程中让人类美好的情态流入自己的心灵, 使之更纯净、更高尚。
首先, 音乐之情态可使人们的内心世界互相沟通。在共鸣中个体的心灵与整个人类的心灵交融共振。音乐的情感之流, 冲破了人们与外在世界隔离的堤防, 使一颗颗孤寂的心汇聚在广阔的情态海洋中得到充实与慰藉。
其次, 无比丰富的音乐情态让审美主体在欣赏中获得各种体验, 使自己的情感世界更有内涵、更有张力、更有深度。音乐激活的审美情感的无功利的自由形式运动, 使欣赏者的身心处于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 从而获得快乐与丰富的感悟。同时, 欣赏者在作品展现的立美主体的感情世界中与创造者的灵魂对白, 心灵亦会感到更充实。比如, 一位参加过卫国战争的前苏联军官不仅在贝多芬的《哀格蒙特序曲》中听到了他在艰苦战争岁月中的体验, 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胜利的欢乐, 还从中体会到人类的爱心, 以及对自由的向往。正如玛克斯·德索所讲的:“在听音乐时, 我们的内心倾向———记忆、思想、情感、联想———呈现出某种微妙的特质, 这种特质在我们欣赏其它艺术品时是不存在的。它们势不可挡地被软化吸收到音乐中来……音乐就象圣灵降临时圣灵的疾风一样裹挟着我们, 使我们能用陌生的语言讲话。”
当然音乐价值具有它的取向问题, 比如说欧洲古典乐派重理性、重善;浪漫乐派重感情、重真;印象派重创造、重形式;某些现代派音乐扬弃形式美, 重哲学、重观念、重善;某些又返璞归真。中国同样存在重善、重真和重美的作品和作曲家。音乐充分展示了人类各个时代、各个区域、各个民族的审美理想、审美需求、审美趣味, 反映了人们的价值目标的追求。它既是历史积淀的审美意识在不同时期、民族的立美主体创造中的表现, 又是立美主体按照音乐美的内在规律与主体的价值尺度进行的创造。它显示了立美主体本质力量的自由实现, 又以有组织、有选择的声音动态把主体的立美创造固定下来, 使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的双向活动在美的规律中达到统一、和谐。因此, 这种音乐是合目的性的、合规律性的, 既符合主体价值需求、审美创造的目的, 又符合音乐本体内在的自组织运动的目的。既符合主体按照美的法则创造的规律, 亦符合音乐有序发展的内在尺度。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 音乐美学的价值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在迅速提高。我们应充分重视和发挥音乐美学的社会作用和审美作用, 为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做出有益贡献。
摘要:音乐价值属于音乐美学的范畴。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学科。音乐现象中的声音具有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功能属性。音乐是两种功能的结合, 二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音乐的意识内容就是通过音乐的形式美而存在的。音乐是合目的性的、合规律性的, 既符合主体价值需求、审美创造的, 又符合音乐本体内在自组织运动的目的, 既符合主体按照美的法则创造的规律, 亦符合音乐有序发展的内在尺度。
关键词:音乐价值,客观性,主观性
参考文献
[1]王次火召.音乐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汉英科技翻译客观性研究 篇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对外科技交流日益加强。在科技交流中, 翻译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客观性是科技文献的重要特征之一。为了使译文体现客观性, 了解和研究实现客观性要求的方法和手段是十分必要的。
1 客观性是科技文体的重要特征
科技文献主要是以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为研究对象, 反映的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 客观性是科技文体的重要特征。这里的客观性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内容上的客观, 二是表达形式上的客观。首先, 译文的内容是客观的, 必须符合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建构主义翻译观认为“译者与作者通过文本的对话交流中, 两个视域的冲突与碰撞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知识的客观性为评判尺度的” (吕俊, 侯向群, 2006:239) 。译文是否符合知识的客观性, 是我们判断译文对错的首要标准。其次, 这种客观性还表现在译者所采用的语言表达形式上。在汉英科技翻译要求译者坚持客观公允的态度, 采用客观性句型等手段来满足客观性要求。
2 熟悉专业知识, 保证译文内容的客观性
要使科技译文的内容符合科技知识的客观性, 译者不仅要从语法结构上正确理解原文, 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领域知识。如果译者是业内人士, 熟悉专业词汇, 翻译本行业的资料, 译文会比较地道。但有时候译者需要翻译自己不熟悉的科技资料, 这时专业知识就是制约译者的最大障碍。例如, 一个不熟悉光学术语的译者很可能把anamorphic optics (变性光学系统) 翻译成“合成光学系统”或“消像光学系统”;也可能把cut-on filter (截止滤光片) 翻译成“切断滤波器”。再看下面这个例子:
例1:The tendency for the oil to oxidize is greatly increased by the presence of air, water and certain fine metal particles produced by wear.
译文:磨损产生的空气、水和某些细微金属颗粒的存在能够加速促使油的氧化。
仔细将这句译文和原文比较, 我们发现从语法结构和语义上讲译文似乎都忠实于原文, 然而从知识的客观性来考察, 具备基本科学知识的人都知道, 空气和水不是磨损产生的, 显然违背了客观性原则。原句中的分词短语“produced by wear”修饰的名词只有一个, 即“certain fine metal particles”, 正确的译文应该是:空气、水和磨损产生的某些金属颗粒的存在能够加速促使油的氧化。所以科技翻译者应当具备相关的科技专业知识。
3 体现客观性的几种手段
众所周知, 科技英语涉及科学技术, 科技人员在研究和解决科学技术问题时, 必须要从客观事物出发, 尽可能做出客观、准确地描述和论证。为了保证这种客观性, 从语法结构上讲, 科技文献自然会采用大量以客观事物、研究对象为句子主语的句式非人称句, 采用表示客观事实的时态, 等等 (冯志杰, 2000) 。因此, 译者要恰当使用被动语句、一般现在时, 非人称的名词结构等语法手段来体现科技英语翻译的客观性
3.1 使用被动语态
被动语态在科技文献中大量使用, 因为被动语态避免了采用第一、二人称或施事者为主语而造成的主观臆断, 使句子意思表达清晰, 结构简洁, 客观性强 (闫文培, 2008)
例2:为了连接金属部件, 常用机用螺钉、固定螺丝钉和帽螺钉。机用螺钉常用螺丝刀来固定。
译文1:For fastening metallic elements, people frequently use machine screws, setscrews and cap screws.They usually apply machine screws with a screwdriver.
译文2:For fastening metallic elements, machine screws, setscrews and cap screws are frequently used.Machine screws are usually applied with a screwdriver.
比较这两句译文, 译文1采用主动语态, 分别用“people”和 “they” 作主语, 使译文带上主观色彩, 在科技翻译中应该尽量避免。而译文2采用被动语态, 两个主语都指向客观事物, 如此表达体现了很强的客观性。
3.2 使用一般现在时
在描述客观真理和科学事实时, 包括原理、规律、性质、特征、科学结论、调查结果和试验数据等, 需要采用一般现在时。翻译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态, 体现科技文献的客观性。
例3:Many years ago, scientists were convinced that malaria is caused by a germ carried by a certain species of mosquito.
译文:很多年以前, 科学家们就认识到疟疾是由病菌引起的, 该病菌是由某种蚊子携带的。
本句中主句谓语动词用一般过去时were convinced介绍所做过的研究, 从句描述疟疾是由某种蚊子携带的病菌引起的这一事实, 不能错误地使用一般过去时, 必须用判断词“is”来表述规律或事实, 才能显示出强烈的客观态度。
需要注意的是, 在汉语科技论文摘要中所表达的信息是一种客观存在, 不随时间而变化。
例4:本文讨论概率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译文:This article presents a discussion on applying probability theory to economic.
另外, 在介绍论文中所附图表示也要用一般现在时, 如:
例5:图2示出了炼油厂的总布置图。
译文:Figure 2 shows the principal layout of an oil refinery.
3.3 采用名词化结构减少主观色彩
科技英语描述客观世界, 因此, 用名词作为语句的表述主体可以有助于客观的表达技术、学术、专业的内容, 能够体现研究者或表达者的客观态度。采用名词化结构代替一般名词作主语, 可改变句型和动作行为的表达方式, 使之由表示动作变为表示状态、特征或事实, 从而增加表述的客观性。
例6:氧气也是穿过耐火炉壁向上喷吹到熔池中, 从而达到热状态与化学条件的严格控制。
译文1: Oxygen is also injected upwards into the molten bath through the refractory walls to control thermal and chemical conditions closely.
译文2: Oxygen is also injected upwards into the molten bath through the refractory walls providing close control of thermal and chemical conditions.
对比这两个译文, 译文1用动词control, 强调“控制”这个动作, 带上了主观色彩;译文2 用名词化形式“control of”来表达动作意义, 强调客观存在的事实, 而非某种行为, 体现了客观态度。
4 结束语
客观性是科技英语翻译的要求, 译者应该从内容上和表达形式上满足这种客观性的要求。学习和了解专业领域的知识, 灵活采用表达客观性的手段, 做好科技英语翻译。
参考文献
[1]冯志杰.汉英科技翻译指要[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2]吕俊, 侯向群.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3]闫文培.实用科技英语翻译要义[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客观性 篇9
经济评价的主观性:经济评价不仅仅是一个评价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一种决策过程。在项目的决策中评价主体或者评价结果的需求者难免根据自身的某种需要、选用一定的指标、模型和方法而作出或者对某些数据进行人为的添加和舍取的, 甚至臆测。故经济评价的过程表现出一定的主观性。
综上可知, 要得到准确的经济评价, 在控制评价方法和模型的同时, 关键的问题在于进行经济评价的过程, 在于评价主体或者说我们自身, 如何建立约束评价过程的机制。从外部建立约束机制, 还是从方法本身来建立约束机制, 笔者认为从外部来建立约束更具有操作性和现实意义, 因此保证过程的客观和独立性, 就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下面结合具体的房地产项目来探讨这个问题, 并提出协调主客观性的一些方法。
项目概况:本项目为重庆某某房地产公司开发的住宅项目, 项目用地居于重庆城市几何中心。总用地面积110713.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231056.50平方米, 7栋高层+花园洋房。定位为中高档建筑。总投资103066.59万元, 总建造成本4460.67元/平方米:见如花园洋房定价表格:
我们可以采用各个同类项目的价格对比来完成本项目的项目定价。除此之外, 本项目定价参考了五个不同的类似项目定价, 但在给各个项目分配权重的时候也出现了随意的现象, 为了保证结果具有科学性, 最后采用团体成员打分 (其实质专家打分法或德尔菲法) 来确定权重系数的, 这种方法具有科学和客观性, 多人的认识可能会趋近于市场的反应。因此, 为了协调主观性, 在涉及到类似需要主观决策的问题的时候尽量寻找科学的决策方法, 避免主观性, 专家打分法不失为一种好的避免个人主观性的方法。
再看经济评价中内部收益率的变化。本可研主要用作决策使用, 兼有融资的目的, 经过调整, 本项目最后税后内部收益率达32.70%。之前内部收益率仅为16.85%, 经过和业主多次沟通, 对方授意调整投资和收入, 导致现金流的变化, 最终得出内部收益率为32.70%。这确实有悖于实际情况, 当然,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 投资额业主是有信心控制, 鉴于房地产市场近期乐观的反应, 业主也有充分理由抱有较高的期望值。但是未来确实是变化的, 经济评价的很多数据我们可以通过多方调查考证取得, 但对于未来预期的把握是否正确, 没人敢保证。
因此, 经济评价总是随着主体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发展。经济评价的这一特点, 反映出其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但是经济评价包含以决定论为基础的预见, 经济评价一般都是自觉、有意识的评价, 包含着对一定价值关系可能后果的预见、推断。而这些预见、推断必然以一定的决定论意识为基础和前提, 即确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因果联系, 当然, 没有这种联系就不能进行经济评价。不管这是优点也好, 缺点也好, 它总归是经济评价认识过程中的事实。
对此, 关于如何协调经济评价中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问题, 应该注意一下几方面:
1、对于经济评价方法的选择, 保证科学。这是客观的前提, 要使方法适用于具体的项目。这是经济评价保证客观性的前提条件。
2、对于经济评价中数据的筛选、控制是协调主观性和客性的核心内容。涉及到筛选和控制主要是人的因素。评价的人即评价主题要有客观公正的意识, 约束人的机制建立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问题, 笔者认为目前可以加强于团体参与, 如上文中提到的专家打分法。这样也利于沟通与合作。除此之外, 也要强调人的经验的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3、做到了以上两点之后, 笔者认为不应再过分强调主客观性, 除非是拍脑袋似的出数字和做决策。因为在评价活动中, 总有主体的“我”在内, 因此它总是包含着主体的态度、选择、情感、意志等在内。而主体又是具体、历史及不断变化着的, 并且具有一定需要的, 经济评价则是把一定的或变化着的事实, 同不断发展着的主体和主体需要以及认识的客体-即评价的项目联系起来的认识。经济评价的这一特点, 反映出其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但是经济评价包含以决定论为基础的预见, 包含着对一定价值关系可能后果的预见、推断。而这些预见、推断必然以一定的决定论意识为基础和前提, 即确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因果联系, 当然, 没有这种联系就不能进行经济评价。有时候事物的发展又刚好需要这样的评价;如带有期望的房地产售价的上涨, 恰恰也可以在一方面促使实施者往这方面努力, 当然, 我们还是需要一个客观的评价的, 一个带有主观性的客观评价。因为不管这是优点也好, 缺点也好, 它总归是经济评价认识过程中的事实。
参考文献
[1]刘让同, 严灏同.主观评价及其主观性与客观性分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4.8.
[2]巫世峰.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国外建材科技.2006.
浅析大数据时代新闻客观性 篇10
一、大数据及数据新闻
(一) 大数据概念及大数据的“大”辨析
在20世纪80年代, 大数据这个概念由美国人提出, 时至今日, 学界对其这样定义:所谓大数据是这样的数据——规模大、非结构化、数据集彼此无关联, 需要快速地分析, 且分析依赖新兴的技术和人才,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规模性、多样性、高速性和有价值。[1]而大数据里的“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大, 提到“大数据”的“大”, 一般人认为指的是它数据规模的海量。对此, 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指出, 这其实是一种不得要领、似是而非的认识。其实, 大数据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它的大, 而在于它的全——空间维度上的多角度、多层次信息的交叉复现;时间维度上的与人或社会有机体的活动相关联的信息的持续呈现。[2]即大数据已经过了信息处理受限的时代, 世界分析数据选取样本的已成为了历史, 在大数据时代, 一种全新的数据模式开启, 即样本等于总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全面意味着精确, 但是对于新闻来说, 全面并不一定代表真实, 有可能会掩盖本来的新闻真实。所以在这里, 大数据似乎不能由于其数据的大而全面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二) 数据新闻里的“数据”
先有事实, 后有新闻, 毋庸置疑变动产生新闻。在传统媒介, 记者不仅仅要从事实出发找新闻, 而且必须从事实的变动中着手找新闻。大数据时代, 数据的产生与变动成了新闻的来源之处, 数据源的开放与否决定了数据新闻的有无。数据新闻的来源主要来自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主动公开的数据库。虽然这些数据为新闻报道提供了充分的统计学数据, 有助于数据新闻对社会宏观现象的报道和对新闻事件的宏观描述, 但是, 出于保护国家机密、商业秘密的需要, 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是不公开的, 媒体可获得的数据是有限的, 在此情况下所做的数据分析很可能是不准确的。另外, 也不能排除一些企业、机构为自身利益而发布虚假信息, 如果记者对此不加核实, 其经过数据抓取、整理和分析之后的数据新闻也很可能会出现失实。[3]由于数据源的种种限制, 再加上数据是由专门的人或机器处于某种目的收集而来的, 所以在数据产生和收集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数据出错, 也不排除编辑人员在处理数据时有意还是无意导致的数据出错, 从而影响到数据新闻的真实客观性。
(三) 数据新闻里的“新闻”
在早期的新闻写作实践中, 大部分媒体人只是把数据作为新闻叙事环节的解释与说明, 用来支撑新闻的真实性和可读性。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在20世纪50年代就产生了由计算机辅助报道的新闻, 到70年代又产生了精确新闻。进入新媒体时代, 随着大数据的应运而生, 在新闻传播学领域, 产生了“数据新闻学”这一新兴的分支学科。从大数据的定义看出, 大数据要求的数据越多越好, 这就是说在大数据时代要求我们重新审视精确性, 而事实上大数据不仅让我们不再期待精确性, 因为大数据所包含的巨量信息或数据是普查的结果, 可以对事件进行充分的报道, 但就数据本身而言, 其仍然是对事实某方面属性的反映, 而不是全部。因此, 单凭数据并不能形成对事实的全面反映。而新闻客观性要求精确, 尽量做到符合客观做到真实, 所以数据新闻正是由于大数据的某些特点在根本上是与新闻客观性所要求的精确性理念是相悖的。
二、“把关人”理论和数据新闻的客观性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库尔特·卢因提出“把关人”这个概念, 并在1947年其《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论述这个概念, 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 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把关人”的理论告诉我们, 决定什么样的新闻进入传播渠道首先就要涉及新闻信息的客观性问题上。根据陆定一“新闻是关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定义, 可以看出新闻信息真实和及时的两个本质属性。那么在新闻选择中, 真实标准作为第一要义, 规范化的媒介组织都会遵守, 但是又由于有了新闻选择的业务标准和市场标准, 往往会与真实性标准产生矛盾甚至冲突。有些媒体为了迎合市场标准, 一味降低其业务标准甚至真实标准, 如黄色小报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当然, 新闻选择还要受到经营目标、受众需求、社会文化等其他因素的制约, 但最终体现在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上。正因为以上原因, 由于作为支撑数据新闻的海量数据的易篡改性强, 对于各种把关标准来说, 更加易于操作符合传媒组织立场方针的数据新闻报道, 其新闻客观性就要大打折扣。
三、拟态环境与数据新闻的客观性
我们生活在各种环境之中,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教育环境等等。随着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 人们由于各种限制, 不可能与其相关的整个外部环境都保持经验型接触, 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机构”去了解, 而人的行为对环境所做出的反应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反应。所谓“拟态环境”即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 即由传播媒介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而这种由大众媒介促发形成的信息环境, 时时刻刻受到信息的制约, 同时, 李普曼指出, 信息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并且通过前者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
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 信息的本质发生了某些变化, 我们现在的信息时代有一些基本特征, 比如说人人平等, 信息的极大丰富, 信息共有共创共享。任何一个网站信息都可以说是按需分配, 按需索。[4]可是相反, 我们又处在一个极易形成信息霸权的时代。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霸权和信息寡头会让互联网公司和媒介成为信息寡头, 使得信息越来越单一、越来越霸权化。而霸权必须会导致信息的失真和不符合客观实际, 因为当信息为某一利益个人或集团服务时, 自然而然就离信息的客观真实愈行愈远。当媒介沦为信息霸权主义的奴隶时, 我们所处的拟态环境所影响的现实环境将是可怕的, 以至于我们不管是出于现实环境中还是某种信息环境中, 我们都离信息即新闻真实客观很远, 或是我们根本不可能分清两者的区别。
四、结语
大数据时代, 被宣称为是数据量化一切的时代, 这种过度的对数据的推崇甚至是崇拜, 恰如曾经风靡一时的“魔弹论”, 把受众想象成应声而倒的靶子。数据新闻的产生似乎在说明机器垄断新闻的年代已经来临, 但事实上机器是无法独立思考的, 而真正完成深度思考的还是要依靠人类的脑力劳动。诚然, 大数据的确为我们提供了之前我们很少涉及的从另外一个维度看世界的工具, 也为新闻领域的变革提供了技术手段和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我们还是要冷静客观的看待大数据的数据力量, 就像我们要重新审视数据新闻给我们带来繁荣的同时, 也要看到数据带给新闻客观性的挑战与考验。
参考文献
[1]黄玉洁.大数据时代呼唤数据新闻[J].计算机世界.
[2]杨雅.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新闻传播的新范式——“大数据与新闻传播创新”研讨会综述[J].国际新闻界, 2014 (03) .
[3]韦中华.数据新闻可视化的不足与改进[J].青年记者, 2014 (07) .
客观性 篇11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采访;新闻采访的客观性;客观性的把握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2-0109-02
电视新闻越来越把关注民生作为新闻采访报道的主体,其特色是贴近生活、贴近民众,体现出平民化的色彩。作为与人民群众接触最为密切的民生新闻采访,要想真正的贴近生活、贴近民众,最重要的还是要在新闻采访报道中把握好新闻的客观性原则,不偏不倚、公正平衡的报道新闻事实,客观真实的反映事实的真相。但是,在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报道中,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容易被忽视,在采访报道中更多的是体现出一种感情色彩,如何把握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值得我们进行探讨和思考。
一、新闻的客观性
新闻客观性是新闻采访报道中重要的原则之一,其含义就是在新闻采访报道中,做到采访的事实必须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做到不偏不倚、公正平衡,具体来说就是在新闻采访中的五要素要客观、真实。
二、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中客观性的缺失表现
(一)新闻采访记者对自身职责定位的偏离
新闻记者作为新闻的采访者和报道者,其主要工作就是客观、真实的采访新闻、报道新闻。但现实中,新闻记者化身为事情的处理者和调节者,甚至是社会的全职管理者,这样的现象在现实中并不少见。
比如:每到年终的时候,农民工的工资成为了一大热点,也成为了电视台采访、报道的一大重点。以平邑电视台新闻为例,新闻记者遇到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件就会赶赴现场进行采访,倾听农民工的诉说,然后在农民工的带领下前往厂家说理,最后,在各方的帮助下,终于帮助农民工要回了工资。其实,这种事情还是要依靠政府解决的,新闻记者只需要把这件事情客观真实的采访、报道出来。新闻记者对自身职责定位严重偏离,角色不再是单纯的采访者和报道者。
(二)新闻采访资料缺乏客观上的真实
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的立足点是关注民生,所采访的多是基层群众,理解上和表达上并不会那么的完整、准确,所讲述的事实并不一定就是实际中的客观事实。事件的发生,有的群众可能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也有的群众对此事件的描述可能是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描述。
比如,对城管和小贩起纠纷这件事,在当前社会,很多民众大多都会站在小贩的立场上,替小贩说话。这是同情心也好,对强权的藐视也好,其实,现场民众心中的天平已经倾斜。现场的民众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可能对事件描述可能会出现差异,导致事件的不公平性。
(三)评论的主观色彩浓厚
电视民生新闻采访更多的是关注民生,聚焦民生,接触的大多是社区民众的家长里短的事情,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往往更多的是进行指手画脚的评论,主观色彩非常浓厚,对事实的描述不够客观公正。
(四)新闻采访语言笼统、含糊,不准确
在新闻采访报道中,我们经常听见这样的词语,“近日……”、“采取了各种方式……”、“前不久……”这些词汇比较含糊、笼统,使得新闻的客观性大打折扣。比如在一期《平邑新闻》中主持人的开头白:“板桥路金桥商贸城附近的占道经营现象我们曾多次进行报道,但是记者近日走访中发现占道经营的现象依然严重……。”
三、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中客观性的把握
(一)深入群众,获得全面的采访资料
电视民生新闻是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通过群众的心声来反映社会问题。在电视民生新闻采访工作中,要想把握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新闻记者应当深入群众,充分挖掘新闻线索,保证被采访对象的广泛性,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反映事情的真相,不能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比如:在城管与小贩起冲突这件事上,新闻记者就应当深入群众,全面的了解信息,而不能全听小贩或者是城管的一面之词,而应当充分保证被采访对象的广泛性,既要采访当事人,也要采访现场的群众,还要采访政府部门并且调取相关监控画面取证。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还原事情的真相,最大程度上保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二)慧眼识别,避免主观臆断
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的对象一般都是基层群众,事件一般都是与他们的利益息息相关的,新闻记者在采访他们的时候,出于利益或者其他方面的考虑,被采访者有的时候很难讲出实情或有一些难言之隐,导致新闻记者采访的资料的客观真实性很难保证。新闻记者对采访的对象和资料不要感情用事、主观臆断,更不能对采访的对象和资料带有色眼镜,否则,很难保证新闻采访的客观性。因此,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新闻记者应当对采访的资料仔细甄别和筛选,最大程度上保证民生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作为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新闻采访者应当充分认识到采访的复杂性,要多采访,细心观察,凭借自己的敏锐的视角尽量追求事实的客观真实性,而不能仅听一面之词。新闻记者有责任、有义务去追求事实的真相,还社会一个真实的面孔。
(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
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在新闻采访报道中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党性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真实的反映事情的真相。在新闻采访过程中,新闻媒体应当摒弃以眼球抢收视的观念。真真正正地贯彻关注民生、聚焦民生的宗旨,真真正正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抵制低俗之风,摆正心态,如实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做好党和人民的喉舌。
平邑电视台为切切实实的做好电视民生新闻采访工作,于2012年3月推出自办栏目《阿坤说事》。该栏目以“关注社会、关注民生”为宗旨,聚焦民生,情暖百姓。新闻记者承载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指导,在新闻采访中身体力行,做好民生新闻节目。
(四)提高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避免工作失误
电视民生新闻反映的都是人民群众生活、工作中切切实实的事情,有好多都是繁琐小事。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面对民生新闻剪不断、理还乱的是非。电视民生新闻的新闻记者要想做好民生新闻报道,客观、真实的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新闻记者应当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丰富个人阅历,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具备极强的工作能力,有着很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在具体的采访工作中,新闻记者应当摆脱那种当局者迷的状态,身处复杂事情而不乱,全面、客观、真实的报道民生新闻。
四、结 语
新闻客观性是新闻采访报道中的重要原则,是新闻采访报道的生命。以贴近生活、贴近民众为特色的电视民生新闻,要想办成人民群众满意的新闻采访节目,就要在新闻采访报道中深入群众,充分挖掘新闻线索,保证采访对象的广泛性,把握好新闻的客观性原则,不偏不倚、公正平衡的报道新闻事实,客观真实的反映事实的真相。
参考文献:
[1]刘欣星.浅谈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新闻客观性[J].青年文学家,2012(13).
[1]李宏波.小议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客观性—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为例[J].人文论坛,2012(17).
[2]叶平.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客观性—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为例[J].新闻世界,2010(8).
谈新闻采访的客观性把握 篇12
关键词:新闻采访,客观性,必要性,方法
一、前言
新闻采访的客观性与新闻本身的真实性与全面性不能等同。新闻采访是在特定的关系中对新闻做出价值判断, 会受到新闻采访工作者主观意识的影响, 也会受到新闻受众兴趣爱好的影响。客观的新闻采访工作可以将真实的社会现象反映出来, 能够让新闻真实地传达社会大众的想法, 体现新闻事业的意义。做好新闻采访客观性把握工作, 是提高新闻质量的重要手段。
二、把握好新闻采访工作客观性的必要性
第一, 受到新闻本身性质的影响。新闻, 就是对最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是广大人民群众想要知道的, 但是却不知道的重要事件。因此, 新闻具有客观性与真实性。也就是说, 客观性是新闻本身的一个属性, 也是新闻在报道当中首先应该遵循的属性, 新闻采访工作者需要在采访和报道过程中坚持客观性。另外, 要正确坚持客观性的新闻工作原则, 主要涉及以下四点内容:其一, 新闻事实性真实, 新闻一定要以事实为基础, 杜绝虚假消息、没有被核实的消息等。其二, 过程性真实, 新闻采访过程是围绕事实开展的, 在叙述时, 不单要详细描述新闻发生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保证过程必须真实, 不能有夸张和虚构。其二, 讲解有限度事实, 新闻绝对真实很难保障, 在最大限度上保障新闻的真实性, 是新闻采访工作者的原则和基本素养。其四, 即时性真实, 关注新闻采访工作的时效非常重要。
第二, 虽然客观性是一个人尽皆知的新闻属性, 但在真实的新闻采访工作中, 客观性却很难得到。新闻采访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水平不尽相同, 他们对于自己的新闻采访职责理解不同, 很容易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或者观众的喜爱进行新闻采访和描述, 没有重视新闻采访工作的客观性。其次, 采访资料的客观性得不到保障。新闻采访的对象一般为社会大众, 部分新闻采访工作者会将采访对象讲述的事实作为客观事物进行报道, 这其中难免就掺杂了社会大众的个人看法。最后, 采访体制不尽健全。新闻行业相关职能部门责任感的缺失, 让新闻采访工作得不到合理的监督与控制, 影响了新闻采访工作的客观性。
第三, 做好新闻采访工作的客观性把握, 对于新闻媒体行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新闻媒体是政府与人民交流的桥梁, 从国家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 对已经发生的客观事物进行报道, 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只有真实反映事件的新闻, 才是好的新闻。
三、把握好新闻采访工作客观性的方法
对新闻采访工作的客观性进行有效把握, 需要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重视新闻采访工作的客观性, 也需要新闻工作管理者重视新闻工作定位。
(一) 加强新闻媒体的正确定位
新闻媒体是我国政府重要的宣传工具, 也是社会大众表达意见的重要平台。加强正确新闻采访与报道意识的建立, 从政治高度出发开展新闻采访工作。将新闻采访工作与国家的方针政策结合起来, 有利于国家利益与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新闻媒体的工作质量, 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只有说真话, 做实事, 肩负起新闻媒体的责任, 才能很好地实现新闻采访工作。新闻媒体不能只追求收视率或者经济利益, 要站在真实与客观的基础上进行新闻事件报道, 为做出优秀新闻而努力。除此之外, 新闻媒体应当建立一套健全的新闻报道制度, 规范每一位新闻采访工作者的行为, 杜绝一切新闻信息失真现象的产生。加强对国外媒体的学习, 严格执行标准, 用新闻采访工作给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表达看法的平台。
(二) 提高新闻采访工作者素质
新闻工作者是新闻采访工作的组织者与一线执行者, 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对于新闻采访工作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新闻工作者整体素质的提高, 对于新闻采访工作客观性的把握有着重要的影响。新闻工作者要从思想上重视新闻工作的客观性, 积极进行自我专业素养的提高。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 应当积极接受工作单位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站在国家与人民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 让新闻工作真实地反映社会大众的想法, 有效地传递国家的相关政策。加强自我积极, 积极去熟悉国家的政策方针, 丰富个人阅历, 提高自身判断能力, 都是把握新闻采访客观性的手段。
(三) 关注新闻采访与报道的时效性
时效性, 是新闻采访与报道的重要特点之一, 也是保障新闻采访客观性的重要基础。具有时效性的新闻采访工作才具有新闻价值, 重视新闻采访的实效性, 就是在把握新闻采访的客观性。新闻采访与报道的时间与重大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越接近, 其时效性就越高, 新闻价值就越大。错过了新闻采访的最佳时间, 采访得到了新闻信息价值也会下降。所以, 新闻采访工作者要抓住新闻采访的最佳时间, 在保障新闻报道时效性的前提下, 对新闻事件的客观性给予保障。引导采访对象积极配合采访工作, 提出重要问题, 有利于采访客观性提高。
四、结语
客观性是新闻采访工作的原则之一, 做好新闻客观采访, 是主观见之于客观, 客观见之于主观的一种现象。作为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 应当积极提高自身素质, 将客观作为新闻采访工作的首要原则, 从社会大众的利益出发开展新闻采访工作。利用客观的新闻采访工作, 在社会大众与政府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桥梁,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宏波.小议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客观性——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为例[J].才智, 2012 (17) :171-172.
[2]季凯.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客观性——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为例[J].中国传媒科技, 2012 (24) :174-175.
[3]叶平.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客观性——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为例[J].新闻世界, 2010 (08) :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