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因素(精选11篇)
客观因素 篇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然而, 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另一政治社会问题则是, 权力腐败现象也不断增多。按照当前学界的普遍认识, 在我国, 腐败现象主要表现为不正之风、违纪行为、职务犯罪等几种形式。其中职务犯罪是最为严重的一种, 是腐败的极端而又最严重的表现形式, 又称之为腐败犯罪。
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本文仅就职务犯罪的客观因素做一个简单的分析。犯罪客观因素, 也称引起犯罪的客观因素, 是指犯罪行为和犯罪人个性形成的各种社会因素。职务犯罪行为形成的各种社会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经济制度的不完善为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当前我国正处在初步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的时期。在这一时期, 由于先前的经济体制被打破, 而新的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 因此出现了一些管理的漏洞和真空, 这给一些素质不高的国家公职人员进行职务犯罪创造了机会。具体表现如下:国家对价格的管制还未完全放开, 一些分管购销工作的主管干部及业务人员, 利用职权及职务之便, 捞取“双轨制”中的价差的现象还存在;国企改革还不彻底, 产权问题还未彻底明晰, 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主管干部和管理人员, 趁国家法律和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之机, 利用职权大肆攫取公有资产的现象还很普遍;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等金融市场还不十分成熟, 一些手握权柄的行政领导和管理人员, 借股票上市审批和土地批租之机大肆索贿、受贿等等。
二、监督机制的不健全, 使权力失去制约, 诱发职务犯罪
近几年, 我国越来越注重对权力的制约和对权力的监督, 但总的说来, 我国的监督机制还十分不完善, 略看我国现有的监督方式, 有各级国家机关自身内部的监督, 有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外部监督。但细一思量, 单位的纪检监察部门, 从行政关系上来说处于被领导地位, 它又如何去监督领导者呢?纵使实施监督, 也是底气不足, 能力不够, 无法监督到位;还有司法部门本身就受制于被监督者, 它又如何做到独立侦查、起诉、审判, 而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呢?而且这些监督都是在问题出现以后的事后监督, 具有滞后性, 不利于职务犯罪的预防。作为外部监督的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自身没有一点儿实权, 他们要通过有权监督机关行使监督权来达到监督目的, 由于缺乏相应的强制性, 他们的监督则显得更加苍白无力;其他, 还有国有企业中对经理、厂长等的监督也几乎是流于形式。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制约, 必然导致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职务犯罪行为大量产生。
三、法制不健全, 为职务犯罪主体“钻空子”创造了机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我国的法制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但事实上, 就目前我国法制建设的状况而言, 主要是停留在对静态的法的规则、制度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上, 而对动态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活动和过程则未进行有效的改善。这些不健全、不完善的法制就为职务犯罪主体实施职务犯罪“钻空子”创造了机会, 主要表现如下:立法方面, 我国刑法虽然已做了修订, 对职务犯罪的法律规定也增加了不少, 但这还是不足以规范实际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类型的职务犯罪。其他, 如对行使权力的程序和权限做出规定, 对什么样的事情政府首长或部门负责人可以决定, 什么样的事情需要政府机关集体研究决定等的规定, 缺少一部可供操作的政府工作程序法等等。执法、司法方面,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状况在我国还十分普遍。
四、腐朽堕落的思想文化, 成为职务犯罪的重要诱因
每个时代都有体现其时代精神的观念和这个时代的主体价值观由于精神空虚, 人们更易沉溺于物质感官的享受之中, 更易受腐朽堕落的思想文化影响。再加上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 总是继承了过去的社会意识成果, 而我国又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时期, 腐朽堕落的封建思想糟粕不但被继承了下来, 而且还根深蒂固, 在没有一种积极健康的文化与之抗衡的状态下, 它便很容易占据人们的头脑, 指使人们做出各种各样浸润着这种腐朽思想的行为。如把家长制带入工作中, 唯我独尊, 把自己个人的利益凌驾于国家和人民利益之上, 置法规党纪于不顾, 任人唯亲, 大搞独断专行, 为谋私利而不惜铤而走险等等。
客观因素 篇2
影响普通话水平测试信度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探析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我国为推广普及普通话而采取的一项测试,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检测.但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种口语测试,不同于笔试中的选择题和是非题,评分难以客观、准确,有很大的主观性;并且由于在试题标准、试题内容和定级评分标准上的.不成熟,影响了测试的信度.
作 者:陈忠 CHEN Zhong 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福建,泉州,362311 刊 名:重庆工学院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年,卷(期): 20(7) 分类号:H193.2 关键词:普通话 测试 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客观因素 篇3
【摘 要】当前,初中生厌学已经成为中学教育阶段比较突出的学生学习问题,特别是在城乡结合地区以及农村学校较为严重。文章结合了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分析了初中生厌学的主客观因素,以期在处理初中生厌学问题上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生 厌学心理 原因
长期以来,初中学生厌学已经成为一个令社会、学校、家长都很担忧和关心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表明:学生厌学与辍学率的增长密切相关,学生厌学放弃学业已经成为学生离开学校的直接原因。
一、厌学的含义及危害
厌学,顾名思义,就是讨厌学习,这个词语本身是和个人的情绪和行为相关的。具体来说,厌学是指学生在学习时产生负面情绪,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持续保持消极的心理态度[1]。单庆朝、崔柏君等认为,厌学表现为对至少四门学科失去兴趣,总成绩在班级平均成绩的50%以下[2]。另有研究者指出,厌学分为轻度和重度,主要表现为学习效率低、学习被动、情绪消极以及不按时完成作业,严重的发展为逃学[3]。
厌学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严重影响学习成绩,形成恶性循环;影响人际关系;危害自信、自尊。
二、初中生厌学的原因分析
初中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多种多样,总结笔者在临床心理咨询中遇到初中生厌学个案,产生厌学的主客观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学生的个人不良心理因素
中学生内心世界偏差、个人内在心理素质不好是产生厌学症状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学习动机缺乏,对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激发个人去学习的动力。动机缺乏导致的结果就是对学习没有兴趣,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很容易退缩,慢慢地,这种退缩还会泛化到个人学习的方方面面。这样的学生,提到学习产生的第一感觉就是“怕”,接着学会拖欠作业,基础自然而然就会变差,随着学习难度的提升,就会完全陷入恶性循环当中,在学习中,很少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的全是批评、否定,加之学习本身就是一件比较辛苦的事情,厌学的情绪就此滋生了。其次,自我认知偏差。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常遇到困难或遭遇失败,甚至是同学、老师、家长的冷嘲热讽,以致形成不良的自我认识,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失败者、无能者,于是自暴自弃,放弃了对学习的追求。再次,错误的学习观念。如“读书无用论”,有的学生把在校读书的时间和外出打工的时间所得到的收入做了一个对比,用获得的金钱作为衡量标准,觉得读书无用。甚至有些中学生开始质疑现有的教育培养模式,觉得很多知识现在学了但都不具有时效性,不太明白为什么要辛辛苦苦学这么多。再有,人际交往困难。初中生感情丰富而且敏感,将自己是否被人喜欢,是否被老师、同学喜欢看得很重。如果在同学中得不到接纳或是认可,就会表现得非常失望,这样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时间长了,孤独感油然而生,从而影响学习。在吴军(2007)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有25%的初中生不愿意交往,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感到在学校没有意思,因此产生了厌学心理[4]。
(二)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
首先,家庭教养方式不良。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过多的惩罚、拒绝、否认和干涉,同时又有偏爱和过度保护,更易使孩子产生心理障碍[5]。厌学发生在后进生身上的比较多,本来学习上就表现得非常无能为力了,再加上父母对其惩罚、否认,孩子面对学习自然就会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如果长时间习得性无助,慢慢地,刚开始的坚持也就不复存在了。有的父母会忽视、否认孩子,这种忽视、否认不单单表现在学习上,还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为了能让父母重视自己,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不满,比如“生病”、厌学。然而,有的父母却又过度保护,当孩子在学习上表现出畏难情绪以后,父母们不是积极地去疏通孩子的情绪,而是找退路,让孩子一直待在“安乐窝”里。
其次,父母的不良榜样作用。家长对学习的态度、学习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等都是子女模仿的榜样。家长乐学好学,孩子自然也易于养成乐学好学的习惯。在临床心理咨询中,厌学的孩子往往都会这样来抱怨自己的父母:“他叫我学习,好,没错,他陪着我但是他却在旁边玩手机。”“他不准我看电视,但是他一回家就抱着电视看。”面对这些不满、愤怒的言谈,我们的家长是否反思过“为什么时间长了孩子不愿意再听成年人的话了”。
(三)学校教育的失误
第一,学校办学思想不端正。目前,中学教育大部分继续以应试教育为主,轻视素质教育。如,片面抓升学质量,忽略了学生自我成长和音体美的全面发展;以升学为指挥棒,导致学生畸形发展,面临升学竞争压力,心理负担加重;而且,某些学校只重视尖子生,而忽略无升学希望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学校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关心和耐心帮助,以致成绩越差越厌学,越厌学则成绩更差。
第二,教师的教学水平低下。教师不注重教材、教法和学生心理的研究。课堂上“满堂灌”,课后搞“题海战术”“补差”等方式,抑制了学生的求知欲。这只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反感,很难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愉悦、成功和自豪感。
结合初中生的心理基础,在产生厌学问题上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初中生的内在因素。当然,内在因素的解决也需要外在良好环境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聂衍刚.试论中学生的厌学症与辅导[J].教育导刊,1996(Z1).
[2]马健青.心理卫生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
[3]陈学诗,李国榕.当代心理卫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4]张震.中学生厌学行为的成因分析及其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1998(06):39-40.
童鞋客观舒适性因素的探讨 篇4
童鞋在鞋靴中占有特殊的位置, 具有鲜明的特点。因为:一、儿童的脚及脚部骨骼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 设计不当会对儿童脚部和身体生长发育造成伤害;二、儿童的穿着用品一般是由父母代劳进行选择和购买的, 导致许多童鞋生产厂家为了迎合成人的购买倾向, 其童鞋的设计和生产也不得不跟随着大人的兴趣爱好而进行, 从而不能满足儿童的实际生理需求。鉴于这些原因, 本论文将主要探讨童鞋客观舒适性的因素。童鞋客观舒适性因素包括触觉舒适性、热湿舒适性、压力舒适性、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和材料舒适性, 材料的舒适性又可分为透气性、透水性、保暖性、轻量化和鞋内的柔性等。
一、不同年龄段儿童生理特征及鞋靴需求分析
儿童是一个大的年龄概念, 从儿童不同时期的脚型生理特点和对事物反应能力及其兴趣爱好角度, 儿童可分为幼童 (1~3岁) 、小童 (3~6岁) 、中童 (6~7岁) 、大童 (7~12岁) 和少年儿童 (12~16岁) 五个类别。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鞋的触觉、热湿、压力、材料、以及空间结构等要素的客观感觉舒适性要求是不一样的。
1~3岁为幼童。对于1到3岁的儿童来说, 此时幼童鞋要注意其跟脚性, 一是因为有利于幼童学走路;二是幼童行走不稳, 跟脚不好容易使儿童摔倒。幼童鞋鞋底要柔软、屈挠性好, 并且不宜过厚, 因为幼童行走抬脚高度低, 脚抬高程度判断能力差, 太后的鞋底容易使儿童判断失误而摔倒, 另外鞋底要为无跟底。幼童鞋不能太紧, 必须为脚踝部提供支持与保护。这个阶段儿童穿的鞋应该为他们的学步提供平衡感和自信心。根据我国有关部门1998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1569名儿童在出生时, 都拥有一双完美无病的脚;而被调查的成年人中60%的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脚病, 追其根源, 大部分是由于在1~3岁的幼童时期穿着不恰当的鞋造成的。
3~6岁为小童。此时儿童的智力发展迅速, 活动量明显加大, 对外界事物的接触增多, 有一定的思想和表达能力, 小童的活动地点主要是幼儿园和学校。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户外活动增加, 因此, 父母经常为孩子的安全担心。针对小童家长这种心理, 小童鞋应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开发出满足消费者这方面需求的功能鞋。
6~7岁为中童, 此时的儿童行走模式已成熟, 有节奏感且流畅, 步长保持一定, 两脚的间距小, 只有很少的脚尖点地动作。此时的童鞋要求和小童鞋几乎相同。
7~12岁为大童, 此时的儿童自我意识逐渐加强, 他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形象以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这其中包括自己的服饰形象, 所以对自己的衣服、鞋、帽的选择有了自己的见解。这个阶段的儿童活泼好动, 因此, 这个阶段的儿童鞋鞋底防滑性要特别好、抗拉伸强度好等。
12~16岁为少年儿童, 此时的儿童已经有了独立意识, 经常自己选购鞋靴, 他们的交际活动增多, 出现了明显的性别差异, 脚部新陈代谢较快。因此, 这个阶段的儿童鞋靴要求根据男、女少年儿童不同的脚型特征进行设计, 要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透湿性等热湿性能。
二、童鞋的触觉舒适性能
童鞋的触觉舒适性能指鞋靴穿着附于儿童的脚部, 与之接触的脚体皮肤接触感觉上的舒适性能。童鞋的触觉舒适性能与童鞋的热湿性能有一定的联系, 如脚部接触鞋材时的热感、冷感和粘着感等。童鞋的热感和冷感主要取决于构成鞋材的纤维的热传导率和回潮率的大小。热传导率和回潮率小, 脚接触时有温暖感;反之有阴冷感, 脚感到不舒适。关于鞋材的粘着感, 从纤维种类的角度来说, 在脚出汗量不大的情况下, 天然皮革鞋材与合成革纤维材料性能差不多;而在脚大量出汗的情况下, 天然皮革鞋材会轻松的把汗液排到鞋外, 比合成革纤维触觉舒服。特别是在潮湿气候地区, 天然皮革面料具有快干的优越性, 合成革纤维鞋材则有湿感, 皮肤触觉不适。当然, 童鞋的触觉舒适性除了与纤维种类有关之外, 与鞋材结构也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 相对粗糙的鞋材比表面光滑的鞋材触觉舒适, 因为此时鞋材与脚皮肤的接触面积小, 不易形成汗膜, 所以不会造成粘着感。
童鞋的触觉舒适性能主要是考察脚皮肤与鞋材接触时的粗糙感觉和脚受压的问题。实验表明, 接触粗糙感主要与鞋材纤维的刚度、鞋材特性有关。鞋材触觉过于粗糙, 儿童穿着时就会有磨脚的感觉。由于童鞋在其重力的作用下, 对儿童脚与鞋的接触点会产生压力, 压力太大会使人脚感到受压, 甚至肌肉的疼痛。一般情况下, 压力越小感觉越舒服。
三、童鞋的热湿舒适性能
1、热舒适性
童鞋的热舒适性能是指鞋对脚与外界进行热能交换的调节能力。当外界气候寒冷时, 需要鞋材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以御寒;当外界气候炎热时, 则需要鞋材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
儿童脚生活在外界不断变化的环境中, 不断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 而儿童脚需要恒温的生活环境, 这与外界千变万化的环境形成了矛盾, 所以儿童需要鞋靴的辅助来维护脚的健康。
2、湿舒适性
儿童新陈代谢产生的热量有一些是通过皮肤向外散发的, 同时还会使儿童脚内的水分蒸发。如果儿童的活动量增加, 体温调节机能仅依靠皮肤散热不够时, 脚就会以出汗的形式向外散热。
湿舒适性包括两个方面, 即吸湿和排湿。良好的吸湿功能可以避免儿童脚出汗后在鞋里和皮肤之间形成高热高湿状态, 引起足部的感觉不舒适;但鞋材吸湿达到饱和状态后若不能及时排出水分, 会使足部皮肤产生湿漉漉的感觉, 在夏季表现为湿闷, 在冬季表现为湿冷。
湿舒适性能是童鞋舒适性能较重要的一个方面。由于运动量较大和新陈代谢较快, 儿童脚在不停地向外排出水汽和分泌物, 因此鞋材的吸湿和散湿性能是儿童脚保持舒适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或做剧烈运动时, 儿童脚大量出汗, 此时鞋材的吸湿、散湿性能至关重要。
总之, 鞋材的湿舒适性能和热舒适性能是相互影响和统一的。
四、童鞋的压力舒适性能
儿童开始直立行走时, 由于体重的原因, 足底就承受了比身体其他部位都大得多的压力。尽管这是不可避免的, 但可采用一些比较实用的方法来改善局部压力过大引起的儿童脚不适:通过在鞋垫局部适度增减厚度、增大脚与鞋垫的面积、采用易曲挠的材料、改变楦底曲面等方法, 适度分散压力, 使压力分布均匀, 就可以达到舒适的效果;通过设计大底形状, 来减少地面对童鞋鞋底局部的反作用力, 也可以提高童鞋的压力舒适性。
五、童鞋内部空间结构的合理性
空间结构合理性是指童鞋内部的空间与儿童脚体的肉体安排、骨骼活动空间等的一致性。如果童鞋内部的空间与儿童脚肉体运动活动的空间一致时, 脚会感觉很舒适;如果鞋内部的空间与儿童脚肉体运动活动的空间不一致时, 脚会感觉不舒适, 会出现疼痛的现象。
肉体安排主要是通过楦体实现的, 童鞋的楦体结构必须符合儿童脚的基本形状, 还要充分考虑肉体运动的变形性及变形后的恢复程度。另外, 影响童鞋鞋腔空间结构的因素还有形成童鞋鞋腔结构的材料的变形性、伸缩性、材料的老化 (硬化或软化) 程度。只有鞋腔内部的材料具有变形性、伸缩性等, 鞋腔内部的空间才会随着脚运动而变化, 这样才会保护脚, 使脚舒适。
六、材料对童鞋舒适性的影响
材料对童鞋舒适性的影响最大, 涉及的因素也最多。对童鞋的舒适性存在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材料的透气性、透水性、保暖 (温) 性、轻量性、内部的柔软性等。
1、透气性
童鞋透气性的好坏对童鞋的卫生性和舒适性有极为明显的影响, 也是造成当前童鞋鞋腔发臭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其透气性。选取帮材方面无论是里料还是面料, 尽量采用透气性强的材料。例如, 通过在帮面的不同部位开孔, 在底部设计导气管装置等来达到透气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减少帮面对脚体的覆盖面积来达到透气的目的, 运动凉鞋就是其中的典型;帮面部件的镶接尽量采用活接方式;生产加工工艺中尽量减少关键部位的刷胶。研究发现, 同样材料使用刷胶的帮面镶接比不使用刷胶的透气性下降30%左右。
2、透水性
影响童鞋透水性的因素有鞋材本身的透水性、鞋的结构等。童鞋要求透水性为单向, 即鞋腔内向外透水性较高, 而外部各内部透水性较低。
3、保暖 (温) 性
影响童鞋保暖性的因素有鞋材的导热速率、鞋材的织造结构 (致密程度) 、外界温度高低、鞋的结构特点等。鞋腔温度低于15℃时, 儿童脚体会产生不舒适感。
4、轻量化
运动中, 童鞋的重量也是影响运动舒适性的重要因素, 它对体能的消耗具有明显的影响。研究表明, 当鞋的重量每增加1%, 人的体能消耗将增加3%~10%。鞋的重量除了影响体能的消耗外, 还影响穿着的疲劳程度。鞋越重, 人体越容易疲劳, 舒适性越低, 因此, 对于运动量比较大的儿童来说, 鞋材轻量化非常重要。
5、鞋内的柔性 (硬度)
童鞋内部的柔性或硬度是鞋里 (里衬、内底) 材料的物理性质之一。童鞋舒适性与材料硬度或者柔软性密切相关, 所有的柔软材料都具有良好的受力变形特点, 当受力变形符合脚自身的要求时, 就感到舒适。但也并不是一味的变形是舒适的, 还要有变形后的复原性 (弹性) 。如果鞋材没有弹性, 儿童运动将导致鞋材变形后鞋腔空间与脚空间出现较大的差异, 这样反而会造成变形后的穿着不舒适。
总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数目庞大的中产家庭的出现, 童鞋市场必定会越来越大而且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消费者对童鞋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为儿童设计生产舒适性鞋子已成为我国童鞋企业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李运河.皮鞋设计学.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
客观因素 篇5
职业生涯规划的四个方面:自我分析、设定目标(分层次、阶段)、实现目标的策略、评估与修正。
职业生涯规划需考虑的因素:专业与技能、准确的信息、职业选择、工作和家庭的协调、发展与稳定、机会成本、避免职业陷阱、机遇与职业、业绩与职业成功、单一职业和多种职业。
对于现代企业的每一位员工来说,人人都期望事业成功。俗话说“上进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人的本性。然而,事业的成功,并非人人都能如愿,问题何在呢?如何做才能使事业获得成功呢?职业生涯规划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走向成功的路径。
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呢?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通过对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事业职业目标,而预先进行生涯系统安排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也被称作职业生涯设计,其实质是追求最佳职业生涯发展道路的过程。
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在于帮助你树立明确的目标与管理,运用科学的方法,切实可行的措施,发挥个人的专长,开发自己的潜能,克服生涯发展困阻,避免人生陷阱,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最后获得事业的成功。
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意义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实施战略举措,经营美好未来
职业生涯设计或规划,简而言之就是对人才与职业进行匹配与再规划过程。职业生涯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来断发展的变化过程。职业规划不是应变之策,而是经营未来。有效的职业规划,有利于明确人生未来的奋斗目标。一个人的事业究竟应向哪个方向发展,可以通过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起来。“目标之所以有用,仅仅是因为它能帮助我们从现在走向未来。”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激励
人们去奋斗,并积极创造条件去实现目标,以免漫无目标四处漂浮,随波逐流。
二、把握自己,争取成功
职业生涯规划是以人的认识为基础,又要解决目标问题的,这些问题解决好了,也就把握住了自己。如何从一个学生转变成一个精明的从业人员,对于我们来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现实竞争的残酷,并不允许你慢慢地成长,它要求每个人不仅要看清自己,还要看清前方,快速地成长起来。对于年轻人来说,可以有困惑,可以有迷茫,但绝不允许自己放弃努力。
三、先给一个高度,经过努力会跳得更高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知识,大致设计好一个自己将要为之奋斗的目标,即自己以后要走的路。在前进的道路上,先给自己定下一个合适的高度,然后再通过自己一步一步的努力朝着那个方向前进,直至达到既定高度后再设新的高度,渐行渐高,那个前方的高度就是我们的未来。
四、没有规划的人生注定要失败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确定符合自己兴趣与特长的生涯路线。正确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有效的行动,化解人生发展中的危机与陷阱,使人生事业发展获得成功,担当起一定的社会角色,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所以,职业生涯规划能解决“社会角色”的稳定问题。
当一个人的才能得到相应的发挥,并担任一定的社会角色时,他的地位及职务也得到了提高,其待遇和报酬也必然相应提高。例如,担任了部门主管、生产经理、项目经理、部门经理、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等等。职位的提高,其待遇和报酬也必然相应提高。所以,报酬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即“获取报酬”也得到了稳定。
这样,个人潜力得到了充分调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工作积极了,人才留住了,更重要的是同样的一个人,发挥的作用大不相同了。
客观因素 篇6
关键词:现场语境 客观因素 红楼言语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语境对言语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现场语境的客观因素对红楼言语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红楼言语。以下,先阐释言语得体、语境意义的概念,再从现场语境的客观因素,即时间、空间、自然景观几个角度,分析研究红楼言语的得体性。
一 言语得体
语言得体是口语交际中的常用术语,关于“得体”《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言语、行动等)得当;恰当;恰如其分。”这个解释较为宽泛,其实,关于“得体”的解释有很多,其中王希杰的解释最具代表性,也最明确。他在《修辞学通论》中指出:“得体性指的是语言材料对语言环境的适应程度”。王希杰在书中还指出,只有在动态的言语交际中才有得体不得体的事宜,静态的语言不存在得体不得体。
言语得体实际就是言语交际的最终目标,也是语境研究的最终目标。王希杰在《修辞学通论》中明确提出,“修辞的原则只有一条,那就是:得体性原则。一切其他的原则都从属于这个原则,都是这个最高原则的派生物。这个最高原则制约着和控制着一切其他的原则”。这也就是说,研究语境最终就是要使言语交际在特定语境中最得体,切合语境的言语就得体,不合语境的就视为不得体的言语。
二 语境意义和《红楼梦》的言语
(一)语言意义、语用意义和语境意义
研究语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语义,把握好语境的特点和作用,有助于掌握具体语境中的语言意义,对于现实的言语交际具有指导作用。从语用学的视角来理解语言意义,可以分为语言意义(或称“理性意义”)和言语意义(或称“语用意义”)两个不同层面。“理性意义”,是语法、语义平面所对应的意义;“语用意义”,是语言进入语境所产生的意义,语用平面所对应的意义。语用意义有语面意义和言外之意两种,语面意义包括语境意义(与具体交际环境发生联系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语用意义)和意图意义(反映一定说话者的交际意图的语用意义);言外之意指的是“句子的语用含义和会话含义,它的意义不在话语本身,而是存在于交际双方的知识背景中”,“听话者要根据知识背景从发话者的言语中推导言外之意”。我们认为,语用意义是在语境中才能产生的,无论是语面意义还是言外之意,我们都称之为“语境意义”。“‘语境意义’是人们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下对语言形式的理解,是在言语活动中,有语言符号和语境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有别于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意义”。
(二)语境意义和《红楼梦》的言语
语境意义产生于特定的语境当中,本文拟从《红楼梦》前八十回的话语入手,以现场语境的客观性因素的研究为切入点,来分析和研究这一视角下的言语得体性问题,进而揭示红楼话语的丰富内涵、隐含意义、话外之音,及其和现场语境客观因素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
(三)现场语境
现场语境,即场景语境,“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客观性语境是由时间、地点、事件等因素构成。主观性语境是交际者参与其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语境”。主观性语境包括交际的主客体、交际的对象等。场景是语言交际的客观条件,它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客观世界,是可以看见,可以感知的,是物质的。交际过程是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这一过程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地点或场合)进行的,是由交际者参与其中,而且是围绕某个话题进行的,并非杂乱无章的。这一系列因素中,看似不起眼的客观因素不可避免地对语言的“言外之意”提供解释的理据,并对言语产生一定的制约或影响。本文意图通过对这些客观因素的研究,揭示这些因素和言语之间的依赖关系,并同时解读隐藏在这些因素之后的话语是否得体,是否还有别样的含义。
(四)现场语境的客观性因素
客观性语境由时间、地点、天气、景物等要素构成,对交际的话题、交际的内容、交际的话语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或制约,它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能使语言的潜在意义得到彰显。
1 时间和空间因素对言语的影响
时间、地点是重要的交际语境因素,是人类行动得以进行的二维载体,任一言语交际行为都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对言语交际可以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应选择不同的话语和话题,使之和特定的时间、地点相谐调,才能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红楼梦》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如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的两段对话,面对同样的问题,同一回中随时间的推移、语境的变化,黛玉就作了不同的回答:
(1)賈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瞎子罢了!”(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三回)
(2)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二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红楼梦》第三回)
第(1)段对话中,对贾母的问题,黛玉据实回答,而当黛玉问贾母姐妹们读什么书时,贾母对读书一事不以为然,在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下,人们普遍的想法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而贾母这位封建社会的大家长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后来宝玉问黛玉“妹妹可曾读书”,黛玉的回答就改为“不曾读,只上了二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这里的回答和前面回答贾母问题时不符,显然违反了合作原则的质准则和量准则。这是因为黛玉初进贾府,事事都要小心谨慎,黛玉作为具有良好教养的大家闺秀,为了顾全礼貌、迎合贾母,既符合礼貌原则,又同时避免完全撒谎,所以黛玉回答的是“上了二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这两段对话就表现了黛玉初到贾府处处谨慎的心态,生动地刻画了黛玉的聪明、灵秀和敏感。
再如,平儿说话就非常注意时间、地点的选择。第四十四回中,王熙凤在抓住贾琏偷情之后,拿平儿出气,打了平儿几下,平儿受了委屈。次日,贾母要凤姐当面给平儿赔不是。平儿作为王熙凤的贴身陪嫁丫鬟,清醒地意识到作为下人,在这种公开场合让主子给她赔礼对自己决无好处,况且王熙凤又是极好面子之人,于是她抢先给王熙凤赔礼,这段对话说得非常得体。对话如下:
(3)贾母又命凤姐来安慰平儿,平儿忙走上来给凤姐磕头,说:“奶奶的千秋,我惹的奶奶生气,是我该死。”凤姐正自愧悔昨日酒吃多了,不念素日之情,浮躁起来,听了旁人的话,无故给平儿没脸;今见她如此,又是惭愧,又是心酸,忙一把拉起来,落下泪来。平儿道:“我伏侍了奶奶这么多年,也没弹我一指甲;就是昨打我,我也不怨奶奶,都是那娼妇治的;怨不得奶奶生气。”说着,也滴下泪来了。(《红楼梦》第四十四回)
平儿这段话虽违背合作原则的质准则,但是符合使自身受损、使他人受惠的礼貌原则中的策略准则和宽宏准则。这段话非常精彩,既说主子打奴才原没有错,何况是坏人挑拨,过错不在王熙凤,又维护了王熙凤在这个等级森严的大家庭的尊严,给了王熙凤一个台阶下,这就使得王熙凤感到很愧疚,对平儿心存感激。我们也可以看出,在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发生冲突时,往往优先考虑礼貌原则,只有礼貌周全的言语才能继续言语合作。试想平儿若是礼貌不周,心安理得地等着王熙凤给她赔礼道歉的话,就不知等待她的是何种命运了。
但是,换个时间和地点,在私下的场合,不在众人面前,不让王熙凤有失身份的情况下,王熙凤也会婉转地给平儿道歉,如以下对话:
(4)里面凤姐心中虽不安,面上只管佯不理论;因屋内无人,便和平儿笑道:“我昨儿多喝了一口酒,你别埋怨。打了哪里?我瞧瞧。”平儿听了,眼圈一红,连忙忍住了,说道:“也没打重。”(《红楼梦》第四十四回)
我们首先注意到这段话发生的场合是“屋内无人”,再者,王熙凤很注意自己说话的分寸,她是主子,她不能和平儿说“对不起”、“我给你赔礼”这么直白的话语,因此,她说的是因“喝多了酒”而打错了人,然后关心“打了哪里”、“我瞧瞧”,这对于心高气傲、飞扬跋扈的王熙凤来说,已属难得了。而平儿在适当的时候,也会以玩笑的形式对王熙凤打自己提出抗议,但这也必须是在没有外人的前提下,如:
(5)平儿不等说完,偏笑道:“你太把人看糊涂了!我才已经行在先了,这会子才嘱咐我!”凤姐儿笑道:“我是恐怕你心里眼里只有了我、一概没有他人之故,不得不嘱咐;既已行在先,更比我明白了。这不是你又急了,满嘴里‘你’呀‘我’的起来了!”平儿道:“偏说‘你’!你不依,这不是嘴巴子?再打一顿。难道这脸上还没尝过的不成?”凤姐儿笑道:“你这小蹄子儿,要掂多少过儿才罢?你看我病的这样儿,还来怄我呢!过来坐下,横竖没人來,咱们一处吃饭是正经。”(《红楼梦》第五十五回)
在这段对话中,平儿和王熙凤的话都极为得体,但平儿的这种半真半假的玩笑式抗议,必须是在没有外人的场合。试想,如果是在公众场合,王熙凤决不会轻饶了她,那样的话,这样的言语也极不得体,如果不是以玩笑的形式提出抗议,而是严肃认真地提出的话,也不符合两人之间的主仆关系,反而起不到这样的效果。
结合(4)对话可以看出,对待同一交际对象,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交际方式和交际态度都会发生变化。
2 自然景观因素的作用
自然景观是现场语境的构成因素之一,包括天气、山川、草木、鸟兽、虫鱼等自然因素。各类文学作品在记叙人物言行时,常常利用自然景观来更好地彰显话语的言外之意、作品的主题、人物的命运等,《红楼梦》也很好地体现了自然景观因素的作用。
(1)自然景观因素可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
人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自然景观可以引起人们心情的变化,凛冽的寒风、狂风暴雨等,暗示形势严峻、困难重重;明媚的春日、和煦的春风等春天景象,会给人们带来积极进取向上的生活态度,或是反映人们生活愉快、志得意满,难怪人们会有春风得意的说法。自然景观实际上是时间、地点因素的具象化。文学作品中的这种自然景观,当然要应情应景应言,作者的安排不仅体现文本之中主人公的心情,也会在读者的脑海中同时出现,并进而形成共鸣画面,进而彰显言外之意。
例如:林黛玉吟唱的优美绝俗的《葬花词》,其中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如“花谢花飞香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把个“爱哭的林妹妹”的情态特征,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烘托了林黛玉悲痛的心情。而且,曹雪芹把《葬花词》安排在宝玉看到“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锦重重地落了一地”之后,以完成对林黛玉血泪交迸之作《葬花词》的铺垫。
(2)自然景观因素可以渲染背景、暗寓主题
自然景观因素在《红楼梦》中,还起到渲染背景、暗寓主题的作用。其实《葬花词》中自然景观的描写,不仅烘托了林黛玉悲痛的心情,还渲染了背景。“明媚鲜艳能几时”、“冷雨敲窗被未温”、“花魂鸟魂总难留”等凄凄惨惨的自然景观,把黛玉葬花描写得淋漓尽致,浓重渲染了黛玉悲悲戚戚的人物形象。葬花词明是写花,实际是暗寓了林黛玉之后的悲剧命运,就像那些花儿一样,而且在葬花词出现前,描写的却是宝钗扑蝶以及贾府过芒种节的欢快景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暗寓两个人物不同的际遇和命运。
三 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不难看出,现场语境中的客观因素对言语的得体性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通过这样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客观性语境与言语交际之间的关系。交际者的言语要切合特定的时空因素和自然景观因素,而时空因素和自然景观又会对交际者的言语产生影响,可以彰显言语的隐藏含义。
参考文献:
[1]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 周明强:《现代汉语实用语境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 (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影响礼服视觉传达的客观因素 篇7
一、礼服应遵循的适时原则
“T”指Time, 即时间。在日常着装中必须遵循的适时原则泛指时代、时期、季节、时令, 就是说必须遵循时间法则来着装。礼服作用中的“Time”还包含了一日当中的“晨、午、夜”三个时段。当然, 根据季节、时令来穿着礼服, 这是毋庸赘述的。时代的变迁和服饰的流行趋势对礼服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但如果只注意到这些大要领上的“Time”而忽略了一日当中的时间段, 那样的礼服着装也就失体了。
(一) 礼服具有时代性
礼服的时代性是指礼服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生的变异, 它反映的是礼服变异的历史轨迹。时代的变化必然导致礼服的变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一定时代的风尚的表现, 总是反映着时代的社会风貌, 也总是反映着一定时代的观念现象。虽然礼服的款式和色彩受时代的限制不是很强烈, 但仍有相当的变化。时代相隔得越远, 礼服的变化就越大。
(二) 一天中盛装受时间段影响
礼服有午服和晚礼服之分, 当然还有很多分类名称。但既然分出了午服和晚装, 这就规划了一天当中礼服着装的时间段。在一般的社交活动中, 女士如果有配饰完整的连衣裙或套裙, 男士有一套合体、笔挺的西服, 就完全可以充当礼服来应对白天所有的社交活动了。而切记不可穿晚礼服出现在白天的社交活动场上, 这样再漂亮的礼服只会令人感到俗气, 反而弄巧成拙了。白天的午服、傍晚的准礼服和下午6点钟以后再穿用的晚礼服为礼服的穿用划分了一个明确时间界限。
二、礼仪着装必须符合特定的场合
“P”就是Place, 指空间, 泛指地域、场所。也就是着装得体的原则, 指的是着装必须符合特定场合。
(一) 这里的场合, 首先是民族、区域的概念
礼仪着装必须遵从一定的民族习惯和地区的服饰习俗。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风格, 反映着这个民族的历史传统、观念习俗和民族精神, 也是民族文化心理的凝聚。在一定意义上来说, 尊重民族服饰传统, 也就是尊重民族文化传统, 是民族自尊心和民族精神的表现。尊重礼服的民族传统, 包含着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不能妄自菲薄民族的服饰传统, 一味地追求所谓“洋气”, 甚至不顾自己的国情, 也不顾个人的具体情况。另一层含义就是在尊重本民族服饰传统的同时, 也必须尊重其他民族的传统。不尊重其它民族服饰传统的做法, 往往会导致对民族感情的伤害。中国历史上清朝的强制汉族人剃发改装、英国汉诺威王对苏格兰民族的“禁裙令”, 都导致了较强烈的反抗, 得到的适得其反的效果。
(二) 场合还特指某一次具体活动的性质
虽然礼服因时代、地域、文化形态而形式各异, 但它是由人类早期的各种祭祀、庆典等活动而产生的, 因此古今中外人们对礼服的尊崇、关注与重视是有目共睹的。人们正是通过礼服的规范、限定, 形成了一定的人间秩序及人与人复杂多变的关系, 因此在特定的环境之下对礼服的选择与搭配便成为社交礼仪行为, 受礼法、礼规的限制与约束, 受人的思想观念、教养的支配与左右。
在不同的礼仪社交活动中, 礼法礼规对礼服的着用有着不同的限制, 因此在视觉作用上, 礼服的视觉传达受着礼仪形式性质的影响。
三、个人条件、形体影响礼服的视觉传达
Object即是前面提到的“T、P、O”中的“O”, 指的是目的、目标、对象, 也就是所谓要根据各自的个人条件, 尤其是体形来穿着打扮, 否则不仅达不到美化个人的目的, 还会适得其反。每个人适合于哪种颜色、款式、风格都必须视个人的“Object”而定。一般说来, 最基本的原则应当是扬长避短。个人条件对礼服的视觉传达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人们在着用礼服时千万不能忽略这一重要因素。
影响礼服视觉传达的客观因素除了前辈们所提出的“T、P、O”以外在这里提出两个条件仅供讨论:一是环境的布置;二是人的社会地位。
四、环境布置对礼服的视觉传达造成的影响
我们这里所说的环境布置指的是空间的大小、光线的明暗、位置的高低以及装饰是否华丽。礼服, 特别是高贵华丽的晚礼服必须是在有炫目的灯光、有宽敞的舞池的这么一个空间方能显示它的贵美。况且在服装色彩的影响之下, 礼服对光的苛求更为明显。若是身着一身黑色的晚装, 再走进一个光线昏暗的地方, 那就黑成一堆, 都看不到人在哪, 还怎么能看到礼服美不美呢?所以着用礼服时应考虑光与空间位置, 尤其是穿吸光面料及颜色或强反光面料的礼服时更不能忽略这些因素。
五、人的社会地位影响礼服的视觉传达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人民越来越关注社会交往场合穿着的礼服或带有礼服性质的服装, 只是往往存在有人为了款式或颜色而忽略了自己在社交场合中的社会角色。在礼服的穿着中, 服装的面料和色彩跟人的社会地位也有着极大的联系。以婚礼为例, 新娘初婚时的礼服为纯白色, 它象征纯洁、无瑕;再婚时则用高明度的浅淡彩色, 如粉色、淡蓝、米黄等, 新郎的礼服也要与之相配。来宾可以穿准礼服, 但一定要注意适合自己的身份, 用色不宜过于鲜艳华丽, 引人注目。亲属则以朴素、大方的装束为佳, 既陪衬出新娘的美艳, 同时又在来宾的装束中不显得抢眼。否则会使来宾在您的炫耀中自惭形秽, 因而无意中损害了朋友的感情。也就是说, 在婚礼的整个过程中, 每个人的装束都应符合自己的身份、角色, 是主是客, 是长是幼, 分清层次。在考虑个人礼仪装束效果的同时, 还要照顾到自己的同伴, 考虑到他人的呼应协调关系, 与环境、气氛的融洽关系。从整体上着眼, 使每个参加礼仪社交活动的人都能适度得体地表现自己。这样既可以酝酿出美好、舒畅、祥和、欢乐喜庆的气氛, 又可以增进友谊与亲情。
同一件礼服, 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穿, 效果可以是完全不同的。衣服穿在人身上才获得了生命。衣服不是象它那样挂在墙上让人欣赏的, 不象雕塑那样是立在门前让人瞻仰的。
服饰之美依赖于穿着者的内心期望与穿着效果的相符程度, 审美是主观的, 服饰审美更是如此。
礼服的美还需看款式是否还流行。流行的力量贯性太大, 不是任何人可以忽视的。
衣着对现代人来说太重要, 你精心着装打扮, 最终的目的不是让人欣赏你的衣着, 而是衣着下的你, 服饰之美不是独立的, 礼服也只有依附于人以及人所创造的环境才能在视觉上传达它的美。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礼仪服饰》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焦宝娥编著, 高等职业素质教育教材
[2].《色彩·服装与美》,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王蕴强、马玖成著
[3].《性别与服饰·现代服装的演变》, 东方出版社, 安妮·霍兰德著, 魏如明译
论影响翻译方法选择的客观因素 篇8
1 不同语言文化规范的处理
翻译文本时,如何处理源文本的语言文化规范,是将其转化为译入语的语言文化规范,还是保留其原文的语言文化特色,是翻译的归化和异化问题。归化和异化在某种程度上也与意译与直译、描述性翻译与规范性翻译等翻译方法等同。学界对归化和异化的态度,大体上可分为三种:主张异化是翻译的趋势,归化是“翻译的歧路”;主张归化和异化是翻译文本时译者应采用的辩证统一的两种方法;主张翻译应从规范走向描写。
主张归化与异化应结合使用的是折衷主义,其中更多主张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摒弃过渡异化。这种观点注意到两者都有自身的缺陷和优势,要想取得理想的译文,必须在二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唯有如此,才能译出既没有翻译腔,又能让读者最大限度地了解到原作风貌的译文来。因此,好的译文总是处在“归化”与“异化”之间。由于不同语言在文化和规范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为减少译文表达方式的异域性与接受性的矛盾,译者会考虑采取什么方式处理这种语言文化规范的相异性。但是,学界目前针对几种语言文化规范的相异性采取归化或异化的翻译方法上存在分歧。
1.1 不同民族在语言表达方面的不同逻辑和结构方式
各种语言规范之间存在着差异,翻译便不可避免地要在词汇和句型结构以及表达顺序方面进行变通和调整,这在东西方语言之间特别明显。如果对于源文本的语言形式和句型结构不加任何变通,译文不仅无法理解,而且会造成句子结构不清,逻辑混乱,从而使译文不成为文章。然而,基于语言规范本身的翻译方法,其性质无法以归化或异化来归类。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叫什么名字?”这句话的语素排列在很多语种的顺序里都有所不同,但却不能将其冠以归化、异化或意译、直译之名,因为这是各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它是翻译行为开始时所默认的前提。
1.2 民族固有的文化或习语
文化是多样的。因为民族的文化总是更具有历史性,而不是规范技术性。受文化浸染的语言往往包含很多民族的特色,与该民族的寓言、历史、史书等相关。
1.3 原文作者特定的表达习惯
语言同社会一样处于不断发展中。各国语言的相互交融不仅对各语言本身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而且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交流,从而提高民族国家的认同。西方翻译界强调语言形式的异化有其必要性。他们主张,为丰富本国语言提倡异化,希望通过对不同作者的著作直译的方式引进新的表达法促成本国语言的发展和成熟,并把这当成“译者的任务”,需要译者有意识去完成。翻译作为一种跨语际间的交流活动,既是语言转换的过程,亦是文化的移植和传播过程。异化产生的译文无疑有助于缩小文化间的差距,起到展示民族文化特征、拓展读者视野,加速文化融合的作用。那种用译语文化的价值观强行归化原语文化被认为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行为,已开始引起人们的反思。
2 不同语言规范的认同度
无论如何,从本质来说,翻译是一项再创作,不同的译者对同样的源文本会有不同的解读,因而就会有不同的翻译。同原作相比,翻译必然多了一些译者在介入源文本时的不同感情。归化翻译更关注这种解读、这种感情对翻译的积极作用,从而避免译文在译入语系统中受到抵制的现象。然而,从翻译的目的看,翻译是向译入语读者展现源文本的语言和文化,而非介绍该源文本。基于这样的目的,在翻译所要实现的成果上,尽量减少原文与译文之间的相异性是译者追求的终极目标。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将一种语言译为另一种语言,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译入语读者是否熟悉或理解源文本语言表达或文化风格。异化翻译回避了这一问题。在译文里保持原汁原味的异国情调,既可视为真实充分,也可视为生硬难懂。翻译可以说是一种商业行为,读者花钱买译作,主要是奔原作者去的,至少就内容而言是如此。当译入语读者面对不熟悉的交际形式时,他要么硬着头皮去适应,要么径直放弃。由此可见,正是由于异化翻译存在着忠于作者,背叛读者的问题,由此产生了归化的理论。
归化翻译存在着一个假定。即假定一般读者对异域语言文化规范是陌生的,因而要求译者去适应读者。该假定在现代社会需要重新审视。尽管源文本的语言文化同译入语相比有较大差距,但由于语言表达方式的多样化,以及最近几十年全球化所带来的一国语言在全球的推广,一般读者对异域文化包括语言表达有了很多的了解,理解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因此,不同语言规范的相异性正在缩小,相应地,语言的认同度在扩大。正如有学者提出,异化翻译的可行性有几点因素: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翻译方法论的发展;文化融合的潮流。
3 不同类型文体的表述方式和精确需要
在翻译方法的选择上,很多学者以文学为研究翻译方法的对象。一些学者在文中反复提到《苔丝》等文学著作,用以比较归化性翻译和异化翻译的优劣。如上所述,影响翻译成败的因素包括很多,既有译者主观方面的,也有译文接受的条件与环境等客观方面的因素。此外,在源文本的文体方面,翻译方法也存在不同。
一般来讲,法律文体表述相对于其他文体要更精炼和严谨。其对翻译准确性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例如,国际公约一般是由一种文字拟定,并被翻译为其他文字,在国际公约的作准文本中,通常规定几种文本有同样作准的效力。在法律文本的翻译上,归化翻译的方式是禁止使用的。作为一种正式文体,法律的特点之一是大量法律术语的存在。法律术语是法律语词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属于庄严文体,以准确严谨为其主要特点,其用词、句法结构、文体等有严格的要求。由于它直接规定有关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所以其用词体现了法律文件的庄严冷峻和不带感情色彩的语气。鉴于法律文本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和法律语言庄重、严谨和平易简约等特点,法律翻译对原文的忠实性方面要求远高于普通翻译。法律翻译者一直被人们认为仅是介于立法者和守法者之间的信息传递者,甚至有观点认为一篇好的法律翻译应该仅仅是原文的一种代码转换。显然,法律文本的翻译应特别强调“信”,因为译文的目的是适用,而非一般的阅读。
如果读者关心的是原文的思想,文学性仅占次要地位,则异化翻译不一定能取得成功。钱钟书先生曾主持英译《毛泽东选集》,后来交给英共中央,在伦敦出了第一卷。该书翻得的确很好:不但做到“信”和“达”,而且真正近乎“雅”。(绿原,2002:161)然而该译本却不受读者欢迎,当时在我国外文局工作的英国专家史平浩(Springhall)批评这个译本说,“译得太雅了,我们伦敦码头工人读不懂!”后来,外文局又另起炉灶,出了一个简明好懂的译本。)
因此,采用归化翻译还是异化翻译需要根据不同领域、不同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对译文的方式做出选择,译文能否被接受主要在于它能否在译入语体系固有的规范中得到足够程度的认可,而制定相应合理的变通策略则可使译文得以顺利进入译入语体系。而判断译文能否在译入语体系的固有规范得到认可,除了考虑译入语体系的一般固有规范外,也不能忽视该体系内专门领域的固有规范,如法律、体育、卫生等,而在这些领域,由于术语的广泛接受,异化翻译即便远未达到“达”或“雅”的程度,但也可为相关领域的读者接受。
摘要:学界对归化和异化的态度,大体上可分为三种:主张异化是翻译的趋势,归化是“翻译的歧路”;主张归化和异化是翻译文本时译者应采用的辩证统一的两种方法;主张翻译应从规范走向描写。从客观方面,影响翻译方法选择的因素包括语言文化规范相异性、不同语言规范的认同度和不同类型文体的表述方式和精确需要。
影响电动汽车发展的客观因素分析 篇9
早在19 世纪中期, 燃油汽车出现之前, 电动汽车就在公共场所开始应用[1], 但由于其充电技术不高和燃油汽车大批量生产技术的提高, 使电动汽车在20 世纪初退出了汽车市场。 由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全世界需要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二氧化碳 ( CO2) 的排放量, 新能源开始进入市场, 而作为排放污染的主要来源———汽车, 隶属交通运输部门, 为了有效的减少碳化物排放, 只能采取两种方法来实现, 或者对内燃机汽车使用生物燃料, 或者向电动汽车转变。 因此人们又重新开始重视电动汽车的发展。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的使用条件与一般的工业电机不同, 它要求电机具有效率高、功率密度大、过载能力强、质量轻、尺寸小、可靠性好及成本低等性能[2]。 起初由于驱动技术的限制, 电动汽车发展缓慢, 但近年来, 随着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 电动汽车也逐渐进入汽车市场。 为落实“ 纯电驱动”技术战略, 科技部制定了“ 技术平台一体化”、“ 车型开发两头挤”、“ 市场推进三步走”具体实施战略。 政府的激励措施和国际之间的竞争, 都成为加快电动汽车发展的催化剂。
2 发展现状
目前, 全球都在致力于电动汽车的研发及销售。 欧洲市场方面, 到2030 年电动汽车年销量占汽车车总销量的比值将增到20%。 其中美国电动汽车市场规模较大, 且销售趋势飞速上升。 2014 年的销量突破10 万辆, 较2013 年增加22.7%。 我国在2014 年全年共完成新能源汽车生产78499 辆, 销售74763 辆, 比上2013 年分别增长3.5 倍和3.2 倍, 预计到2020 年, 我国年电动汽车年产量达到500 万辆。 除了电动汽车销售的数量成为各国之间的竞争, 各种优惠补贴政策的出台也成为各个国家推广电动汽车的手段。 2014 年, 英国政府投入5000 万英镑的资金用于地方城市, 投资新能源出租车和公交车;投入3200 万英镑用于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计划到2020年在整个高速公路安装快速充电站, 可以在20 分钟内将电池充满, 大大方便了驾驶者的需求。 日本也强调生产商应该意识到发展电动汽车的重要性, 不仅因为其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已有一定的市场, 也考虑到电池技术的开发对国家实力有着一定的主导作用。 2014年, 日本给氢动力新能源汽车提供了丰厚的补贴, 这导致丰田使用氢动力燃料电池的电动汽车成本有一定幅度的下降, 大大促进了电动汽车的发展。
3 影响因素
即使有政府的补贴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电动汽车的销量还远远不能达到像内燃机汽车销量的水平。 除了电动汽车自身技术的局限, 还要考虑电力的影响。 由于电动汽车属于电的新领域, 随着汽车产业的日益渗透, 将会在很多方面产生大规模的影响。 电力部门要考虑到发电, 传输, 分配的相互连接, 也要考虑到储能技术与电池的相互关联, 还要考虑到最终用户的因素。 另外, 还有一些潜在的技术障碍也需要克服。
3.1 电力系统的影响。 电动汽车的增加最明显的后果是电力需求的增长, 包括供电, 输电和后期的分配, 这就会给供电带来一个尖峰, 但如果使用可更换电池或者车辆可以到家庭, 工作场所和其他地方进行充电的话, 就会大大减轻供电站的压力。 如果车辆可以在用户出入场所进行充电, 用户就能自主选择自己汽车中储存的能量, 如果确定哪天不出行, 就可以不用进行充电, 同时也避开了当日的高峰期。 近几年来, 我国已经投产了一定数量的充电站与充电桩, 充电方式有快充、慢充、换电池等多种, 先期的工作为后续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3.2 电池的影响。 电动车一般的电源系统电压在200~500V, 所用电池有上百只, 如此之多的电池组合在一起, 如果其中有性能不佳的电池就会影响到整个电池组的性能, 并对其使用寿命和安全造成影响。 对于纯电动汽车, 电池的寿命尤其重要, 随着电动汽车的大规模使用, 将会产生大量的废旧电池, 如何合理的处理和回收这些电池成为一大问题。 对于使用中的电动汽车, 理想的状态是能将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缩短到5min ( 与加油时间相同) 或者采用标准化的电池组可以进行更换。 更换电池主要是指成立一个相应的服务区, 电动汽车运营商可以用充满电的电池“ 更换”已经耗尽电量的电池。 这样, 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现电源不足时, 只要保证有足够的电量到达提供这种服务的区域, 就可以为车辆更换电池。 这种系统可以代替或者与快速充电的超级电容平行发展, 只是不同车辆需要不同的电池, 就要求管辖区与车辆的一致性, 还要进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这就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标准来解决。
3.3 气温的影响。 电池受气温的影响较大, 尤其是温度较低时, 容易导致电池自放电严重。 所以电动汽车如何在寒冷的气候下正常运行成为一个大问题, 比如像哈尔滨, 长春等东北寒冷地区, 在这些地区, 有时冬天温度会降到零下30 度甚至零下40 度, 有时连续几周降雪天气, 这样的气候不仅对内燃机汽车有影响, 对电动汽车更是一种挑战。 电动车在停车时, 要维持车辆热度, 就会产生附加的电负载。 假如电动车正常启动是在20 度, 当在零下7 度的气温中启动时, 电量会至少下降30%甚至更多。而且在低温条件下, 电容器储电能力也会下降。
3.4 环境的影响。 考虑到电动汽车的全周期生命特性, 汽车电池充电所需要的电力来源跟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是相关联的。 用来产生这部分电能所释放的二氧化碳, 与其他内燃机引擎耗油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是相对较少的, 但并不是“ 零排放”, 传统汽车的温室气体排放是从汽车排气管排出的, 而电动汽车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是从发电厂排出的。 电动汽车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是取决于如何充电。 在中国的七个电网中, 东北电网和华北电网的99%的电力来自于火力发电, 相对于在电网中占主导地位的水电, 核电, 天然气, 或者其它的低碳电力来源, 在电能生产环节不仅会消耗一定的能源, 还会排放更多的CO2[3]。 这无疑造成环境和能源的双重压力, 所以电动车在这些北方城市使用的时候, 并不一定节能环保, 相当于电动车的能源从汽油转成了煤炭, 而煤炭是比汽油更加高碳的能源形式, 所以电动汽车的使用会变成高碳发展模式。
4 结论
电动汽车在能源变换效率方面优于汽油机是众所周知的, 但电动汽车还有更多优点, 比如通过运动控制或能量制动回收可以提高燃油经济性, 电力可以分散配置, 还可以准确地把握路面状况等。 国家政策极力促进电动汽车的推广, 这意味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将势在必行。 国家应将城市电动汽车发展面临的阻碍因素逐一进行解决, 从而推动电动汽车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F.R.Salmasi, Control strategies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Evolution, classification, comparison and future trends,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56 (5) , 2393-2404, September 2007.
[2]王丹.电动汽车关键技术发展综述[J].中国工程科学, 2012 (9) .
客观因素 篇10
一、多元价值观的存在
多元价值观的存在是大学校园中消费主义现象出现的宏观环境。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也就是说,价值是主体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评定。价值观就是人类对某一事物价值的一种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价值观作为人类对事物价值的一种主观判断,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其形成和变化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改革开放前,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阶级斗争,反映在意识形态上就是社会长期处于一元价值一统天下的局面。“社会的每一个毛孔都流淌着意识形态的血液,上到国家政治,下到人际交往,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被由意识形态所主导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所主宰,整个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念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导致社会利益日渐分化,不同的社会阶层相继涌现。不同阶层代表了不同的利益诉求,文化背景、生活体验也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与此同时,源于国外的多元化社会思潮伴随多样化的商品源源不断地流入国内。在一个高度开放的环境中,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外来思想的洗礼,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由此产生。以往一套价值体系主宰一切的情形不复存在,社会价值观开始从一元向多元,由单一向复杂转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自由主义、利己主义等源于西方的社会思潮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接纳。当前,我国正处于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的重要时期,改革发展也进入了关键阶段,可以预计,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动和社会利益的调整,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分化将是一个必然趋势。
在多元价值观同时并存的大环境中,大学生作为其中的一员,也不免受影响。现今的大学校园已不再是和社会完全隔绝的“象牙塔”,课外实践、企业实习、校外兼职、对外交流等多种教育方式使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频繁,大学生的价值观也日益受到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和挑战。而大学生的年龄又适逢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定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大学生遇事容易跟风,左右摇摆,并无自己独立的见解,这些都是消费主义得以在大学校园盛行的重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消费主义的作用机制往往不是单一的。它既可以作为独立的价值理念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观,也可以和物质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其他多种价值理念一起形成作用的“合力”,获得大学生的接纳和认同。
二、媒介传播
媒介传播对消费主义在大学校园的肆虐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诸多社会思潮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大众媒介在传播和引领社会思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每一种社会思潮在社会的广泛流通和传播都与大众媒体的推波助澜密不可分。消费主义也借助大众媒介的易获得性、受众面广等特点在中国社会乃至大学生群体中得到了最有效的推广。以网络为例,相关调查表明,75%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中传播着多元思潮。同样,75%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上传播的各种信息与思潮对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产生了一些影响。50%的大学生在网络上关注过或了解过消费主义思潮。
在所有大众媒体中,广告作为现代商品信息最有效的宣传和传播工具,无疑是影响大学生消费观的“最大功臣”。现今,广告的营销策略已走出了凸显商品使用价值的老路,而是综合运用视觉刺激、情感诉求、角色扮演等进入消费者的心理层次,打动消费者。借助各种高科技手段,广告完美演绎了产品的个性、时尚、品味、高雅等符号特质,并融入了人类共同渴望的幸福、幸运、快乐等元素,在情感上征服消费者,激起他们的消费需求。正如加耳布雷恩所言“欲望可借广告来人工制造,借推销术来发生催化作用,借劝导者的谨慎操纵以形成,这种事实表明这些欲望是并不很迫切的。饥饿的人从不需要人们告诉他需要食物。”广告通过操纵消费者的意识以促成“虚假需要”,将各种产品强加给消费者。人们经常在广告的促动下购买大量自己并不需要的商品,消费从满足人类需要的行为变成了一种“仪式”,导致了严重的消费异化。
与此同时,大众媒体还为大学生的符号消费提供了便利条件。符号消费的本质目的是通过消费品向他人表现、展示,寻求他人的接纳、羡慕和欣赏。商品的符号信息被越多的人解读,大学生的自我满足感就越强,而大学校园的有限空间已不足以承载大学生强大的表现欲望。为此,很多大学生选择了大众媒体作为展示的平台,以使展示的范围最大化。他们把购买的承载各种符号意义的消费品上传到个人微博、QQ空间、各大论坛或者购物网站,引来众人羡慕的目光,有些人甚至有了固定的“粉丝群”。为了维持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度,他们在消费上养成了喜新厌旧的习惯,消费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由此堕入了消费主义的深渊不能自拔。媒体为大学生“炫富”提供的便利性对消费主义的盛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家庭成员的影响
家庭成员的影响是大学生群体中消费主义现象的重要因素。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行为和教育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陈旧的教育观念是大学生消费主义行为产生的动因。很多家长还有“再穷不能穷孩子”的思想,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是父母全部的希望,家长生怕在物质上亏待孩子,都想给孩子提供最佳的物质条件,对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都有求必应。具体到消费问题上,家长只是一味地满足孩子的消费要求,却从不过问消费的用途,也不具体了解消费的意义和价值,更无正确的消费指导。因担忧孩子太节省在学校会被人看不起,家长们情愿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孩子的需要。还有家长认为,学习才是大学生的根本任务,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消费支出大也无所谓。因此,对孩子每月的消费不闻不问,只是按时提供孩子每月的消费所需。消费资金来得太容易,加之消费教育的缺失,使许多大学生不懂得财富的来之不易,消费时仅从个人喜好出发,从不考虑实际需求和家庭的经济能力,也从不进行消费规划,养成了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除了教育观念的落后,家长自身的消费行为也给孩子造成了负面影响。在一个践行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其消费行为也具有明显的消费主义特征。很多大学生之所以进行高档消费或超前消费,仅仅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就是这样做的。父母的做法让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样的行为就是正确的。即便是借贷消费,在他们看来也并无不妥,因为父母会帮他们还清欠款,自己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四、学校教育缺失
和家庭一样,学校也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是开展大学生品德教育的主要阵地。长期以来,高校都强调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的灌输,涉及学生品格养成的教育内容较少,而消费教育的内容则是少之又少,大部分高校对大学生消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国内高校开设专门的消费教育课程的不多,消费教育的重要性尚未被充分认识。大部分高校消费教育的开展都穿插在其他相关课程的教育中进行,比如消费经济学和投资理财学。教育的方式也较为单一,以课堂上的理论讲授为主,脱离学生实际,教育方法呆板,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此外,在高校的课外实践活动中,消费教育的内容也不多,并且存在形式化、单一化的弊端,学生的参与度低,教育效果差强人意。总而言之,消费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长期处于可有可无的“边缘化”状态,地位较为尴尬。
摘要:消费主义现象在大学校园的出现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客观因素的影响。一方面,社会上多种思潮的客观存在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和挑战,而媒体传播在其中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一方面,家庭成员的不良示范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大学生践行消费主义的重要原因。而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在消费教育方面存在短板,未能有效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引导的重任。
关键词:校园,大学生,消费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6.
[2]吕丽艳.多元价值背景下价值教育的挑战及其转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4.
[3]焦连志,黄一玲,焦凤梅.网络多元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状况的实证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25(4):79.
客观因素 篇11
1 弱势心理产生主客观因素
一般来讲, 社会个体的自我心理认定与社会大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社会转型期, 无论身处社会那个阶层的社会成员都对未来预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确定感。就官员而言, 随着考核制度日趋完善;反腐力度的加大, “阳光公务”的推进, 以及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 时刻都在考量着官员的领导力;是许多官员神经绷得很紧, 心理压力过大, 而产生了“弱势心理”。
1.1 从主观方面看
1.1.1 “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
我国 “官本位”思想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尽管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干部队伍的建设, 但是, 由于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惯性, 即使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它仍会在我们意识中潜存很久。
1.1.2 信仰缺失、心态不正
就我国官员的构成成分来看, 身居高位、手握重权者大部分是50、60年代生人, 他们是“十年浩劫”的亲历者, 同时又是市场经济的推动者、引导者;特殊时代形成的定式思维, 随着门户开放受到了来自外部世界的多元价值的挑战, 使得部分官员对既有的信仰产生了动摇情绪;而市场经济这把双刃剑在促进他们 (特别是70、80后的新生代官员) 主体意识觉醒, 彰显个性独立、公平竞争的同时其负效应也对他们产生了极大影响, 特别是逐利原则与等价交换原则侵蚀行政领域;最大化激发了他们求利动机, 强化物质欲望, 滋生了唯利是图的庸俗实用主义和追名逐利、放纵自我的利己主义;诱发了“权力寻租”、权钱交易等行政腐败恶性。这就使得一些官员心态发生扭曲, 在工作、生活中只讲利益, 不谈信仰。工作挑肥拣瘦, 干点事就向组织索要回报, 一旦利益得不到满足, 便认为是权力不够强大。更有甚者, 认为自己有着经国济世的才能, 而现在的岗位是大材小用, 委屈了自己, 升官路线图不能按计划实现甚至落空, 终日抱怨没有伯乐慧眼识英才, 而产生弱势心理。
1.1.3 知识储备不足
21世纪被称为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而人随年龄的增长对新技术、新知识接受能力却呈现出递减趋势, 面对转型期社会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 既要做定量分析、也要理性分析, 对官员的知识储备要求较高。这对那些不重视自身的“充电”, 疲于应付各种事务, 抱着“以不变应万变”态度的官员来讲, 其结果就是在很多重大复杂问题面前力不从心、束手无策, 应对深度改革的能力明显不足而错失良机, 便由此产生弱势心理。
1.2 从客观方面看
1.2.1 “天花板”效应与用人制度的不公
人类社会的管理机构是一个“金字塔”结构, 与之对应的管理队伍也呈现出“金字塔”式。越往上空间越小, 上升几率越低, 能够走到顶端的人寥寥无几, 绝大多数人在上升到一定的层级后便会遇到自己的“天花板”, 这使相当一部分官员感到落寞产生弱势心理。另外, 用人制度上的腐败行为, 也是弱势心理产生的重要因素。
1.2.2 工作付出与收益不均衡
官员的弱势心理产生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付出与收益落差大, 感到不适应又无奈。一方面, 我们提倡为民做实事,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而在现实中, 干部晋升则更多地受制于硬性的政绩指标和上级领导的喜好。很多干部对既做民心工程又做看的见的政绩工程感很累。加之工作任务是自上而下逐级递增, 而权力、资源尤其是收益则更是自上而下逐级递减, 这也使许多中下级官员倍感弱势。阳光工资的实施再度将职务与工资挂钩, 只有晋升工资才有实质的提高。
2 官员弱势心理的有效疏导
弱势心理若不及时疏导, 易生不良情绪, 对工作消极应付。其心理情绪往往会在同类人群中得到快速而广泛响应的特点, 我们要高度重视官员的弱势心理问题, 以防止对干部队伍的消极影响, 确保干部队伍的正能量发挥。
2.1 坚定信仰、弱化“官本位”思想
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 并支配人的行为活动。没有信仰, 人就会降低做人的底线。因此, 各级官员只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才能有效抵御来自外部的各种诱惑。在官场不为名所累、利所缚、欲所惑, 正确对待得失。其实一个人价值实现的方式是多样的, 不能以权力的大小、职位高低作为评价标准。权力只是履职的需要, 而不应成为攫取私利的工具或炫耀自我成就的“饰物”。
另外, 要自觉弱化“官本位”思想, 现代社会为官要多学一些现代管理方法。用科学、民主、规范的方法管理人与事, 将权力置于阳光下, 允许公众监督, 建立常态畅通的沟通渠道, 及时了解民情民意、下属的所思所需, 确实做到上、下情通达。要从内心深处认同“领导”即“服务”的现代为官理念。
2.2 建立和完善官员心理疏导机制
要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官员弱势心理问题, 摒弃官员弱势心理就是矫情的错误认识。要关心官员们的身心健康及工作、学习、家庭、生活。切实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面临的问题和困惑。一方面, 可以借助心理机构进行科学疏导;另一方面, 也可以发挥传统政治思想工作的优势, 完善谈心制度, 使官员的心理压力得到及时释放。除此之外, 官员自己也应培养一些健康爱好, 当压力来临时要快速找到自己的压力源, 通过健康爱好来疏解压力。
2.3 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信息时代, 知识的储备对每个人都显得很重要。官员要想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工作关系, 就要有丰厚的知识储备。一是向书本学习, 学习当代一切先进理论知识, 特别学习那些与自己岗位职责密切相关的业务知识, 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 指导实践活动。二是向实践学习, 官员们要勇于放下身段, 到基层一线, 调查研究, 问计于民。自身素质的提高能强化自信心, 有效防止弱势心理生成。
2.4 完善用人制度、落实保障机制
严厉打击用人制度上的各种腐败行为。坚决杜绝无背景无钱就无晋升机会的乱象, 建立公平公正的职务晋升机制, 谨防阶层固化现象。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用健康积极的心态, 选用心态健康的人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
进一步完善细化公务员阳光工资制度, 特别是同级同职, 根据工作强度、风险作出相应的补充机制。
参考文献
[1]王慧军.领导干部弱势心理及矫正[J].领导干部科学, 2012 (03) .
[2]杨恒哲, 张捷.领导干部弱势心理的黑箱机制透析[J].领导干部科学, 2011 (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