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客观性

2024-10-17

媒体客观性(通用8篇)

媒体客观性 篇1

客观与公正不仅是新闻界公认的报道原则, 而且也是新闻媒体良知的底线。新闻媒体舆论的客观是指按照事物本来面目去反映, 摒除个人主观性, 并且不受他人意见所影响;新闻媒体舆论的公正是指在报道和评论事件时必须保持公平、正直、平等的态度, 没有偏失。当前, 新闻媒体所反映和引导的舆论应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客观公正地反映人民心声。因此,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新闻媒体需注重舆论反映的客观公正。

一、新闻媒体需处理好引导舆论与反映舆论之间的关系

从某种角度上讲, 我们可将舆论的来源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来自于领导层及决策层的决定、意愿、法规和政策, 属于引导舆论;而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广大群众的要求、心理、呼声以及情绪, 属于反映舆论。新闻媒体想要客观公正的反映舆论, 就必须将引导舆论与反映舆论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按照表现形式可将舆论分为自在型和自为型两种。自在型舆论主要是指公众对当前社会上的一些重要问题的口头评论, 这种形式常表现在街头巷议, 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雏形, 其具体特征为广泛性、公开性、差异性以及可塑性等。这类舆论既真实生动又模糊粗糙, 不仅带有流变性, 而且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时常还会伴随着某种盲目与偏激, 缺乏应有的理性。自在型舆论好比一把双刃剑, 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而自为型舆论相对而言, 较为成熟、稳固、理性程度较高, 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科学性。具体表现为上级领导决策层通过对公众正确意见集中后而提出的主张。作为新闻媒体应尊重自在型舆论, 并积极传播其中正确的舆论, 但在这一过程中, 不可复制、照搬, 而是要进行导航, 并用自为型舆论统一社会公众的思想认识, 以此来将我党的意志与群众的意愿统一起来。

二、新闻媒体需把握舆论引导的时机和方法

站在传播心理学的立场上看, 先入为主是受众在接受信息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规律, 这也是新闻媒体追求时效性的原因之一。所以舆论引导也必须重视时效性, 并尽可能做到先入为主。当某些重大事件刚刚发生时, 新闻媒体应先于公众对该事件的社会影响给予准确和全面的认识, 尤其是要清楚的认识到事件当中可能存在的社会矛盾, 然后及时将自己的判断传播出去。为此, 新闻媒体在引导舆论时, 应尽量做到传播与事态发展同步, 这样有利于在事件发展的各个关键环节中均能体现到媒体的存在。而这种存在应体现出新闻媒体的价值, 并不是随波逐流的言词, 或是自己认为正确权威的观点。应当是用事实说话, 用最详实的报道, 传达出媒体对整个事件的意见倾向, 这样既可以影响舆情, 可更能体现出舆论反映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三、新闻媒体需坚持客观公正的媒介评价

批评在社会意义上的体现主要是反思及揭示, 为了使新闻媒体能够真正做到在舆论反映上的客观公正, 应加强对其的批评。对于新闻媒体而言, 其需要理论的指正和专家的批评。可以说媒体批评是对法律监督及政府监管的有效补充, 它在一些行政及法律无法企及的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总的来说媒体批评就是给政府以适当的补充、给受众以理性、给媒体本身以压力。现如今, 新闻媒体越来越多, 彼此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而新闻记者在写新闻时, 虽然讲求的是一个时效性, 但也必须把握好新闻的度, 不要为了获取效益, 而随意妄为。如商业炒作、盲目跟风、耸人听闻等现象均属于新闻失度的表现, 这种做法是可以提高煤体的眼球效应, 但却违背了客观公正的原则。为此, 必须加强对新闻媒体的批评, 通过理论的指正、专家的批评和受众的忠告, 给媒体提供一种较为理性的思考, 这样有利于舆论反映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四、新闻媒体需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新闻舆论监督主要是指在我国相关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利用新闻媒体传播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看法和意见, 以此来对公共政策以及社会权利等进行监督和评价。在某种意义上讲, 舆论监督就是人民群众的监督, 即社会公众通过各种媒介提出建议、反映呼声、抨击错误、揭露丑恶。舆论监督的作用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能够有效地防止社会不良现象的发生。如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丑恶行为, 可以利用新闻媒体进行谴责和揭露, 这样可以给予人们一定的警示, 促进人们自我约束, 进而端正思想和行为方式;其二, 新闻舆论监督能够有效地缓解社会中的一些矛盾, 并对社会关系进行整合, 从而增强社会的亲和力、凝聚力以及吸附力;其三, 能够使人们发现并服从真理, 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其四, 新闻舆论监督在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落实执行上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类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均需要利用传媒向社会予以公布, 从而使公众对此能够及时了解、掌握和执行。为使新闻媒体在舆论反映上能够做到客观公正, 必须充分地发挥出舆论监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贾学义.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J].实践 (思想理论版) .2007 (7) [1]贾学义.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J].实践 (思想理论版) .2007 (7)

[2]杨仲侠.浅谈新闻媒体舆论导向的方法[J].发展.2011 (5) [2]杨仲侠.浅谈新闻媒体舆论导向的方法[J].发展.2011 (5)

[3]史雅娟.我国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思想解析[J].新闻爱好者 (下半月) .2010 (11) [3]史雅娟.我国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思想解析[J].新闻爱好者 (下半月) .2010 (11)

[4]柳红兵.武小菲.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如何传播与引导公众舆论[J].民风.2008 (19) [4]柳红兵.武小菲.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如何传播与引导公众舆论[J].民风.2008 (19)

多媒体与小学数学直观性教学 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直观性

我作为一名小学低年级教学教师,长期以来,一直被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高、主动性不强所困扰,尽管自己尽心尽力地开展教学,课堂教学效果总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就是教学的直观性不强,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这是因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还没能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抽象的数字教学,对小学生来说当然是很枯燥的。相反,对于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对于生动形象的事物,小学生就很容易接受。而今,现代教学手段日益普及,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将学生的情感与认知、感受与理解、动手与动脑、学习主体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起来,能促进学生数学智能整体而和谐地发展。下面就本人在采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谈谈多媒体教学是怎样解决小学数学教学直观性问题的。

一、多媒体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较短,持久性较差,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首要任务。若将数学知识置于一个生动而活泼的情境中去,学生的学习兴趣便可得到大提升。多媒体的使用就能营造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教学环境,从真正意义上解决直观性教学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认知过程中获取新知识。

我在教学“时、分、秒”内容时,先利用多媒体出示一张宇宙表象图,让学生观察地球自转一圈需要多长时间,调动了学生的有意注意。地球自转一圈需要24小时,再认识“时、分、秒”,我利用多媒体设计动态的钟面,从学生对本课感兴趣方面入手,对“认识钟面”展开教学。知道钟面由哪些部分组成,各表示什么,根据学生的讲述,多媒体随机演示;接着是认识时间:时、分、秒,知道1小时=60分,1分=60秒,在让学生理解时与分的关系时,又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从而揭示时与分的内在联系。又向学生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从而揭示时与分的内在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得以调动。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观察,感知要学的知识,然后说出来,引导大家讨论,最后再由教师归纳、总结。

二、多媒体能形象化解教学中的疑难环节,其直观优势得以凸显

以我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为例,学生分析三角形的内角数量关系不难,要想让学生轻松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算理却不容易。我们如果用传统的板书画三角形,再拆角、拼角的方法,不但误差很大,学生还很难理解。但我采用多媒体,对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等具有代表性的各类三角形,通过投影片拆、抽、拉的动画演示,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全过程,就可以清楚地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的概念,这样通过多媒体分解既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还能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算理,从感性认识自然转化到理性认识,既易了解又易记忆,解答实际问题也就得心应手了,从而,多媒体直观性便凸显出来。

三、多媒体能让学生少走弯路,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组织、引导作用,多媒体能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氛围,实现自主学习,少走弯路。如,教学三年级数学广角的“等量代换”问题过程中,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解答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我设计出“曹冲称象”的动画进行演示,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课堂上的气氛也沸腾了起来,这时,我提出一个问题:石头的重量和大象的重量有什么关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便有效地发挥了出来。在此基础上,我又演示了三只小鸡的重量和一只兔子的重量的动画,并提出二者之间的重量有何关系的问题,学生很快就能准确地掌握等量代换的知识。

四、多媒体能整合多个学科,对数学教学产生更大的帮助

在数学教学中,有时教学内容必须运用到多学科知识的整合。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和学习实际,利用多媒体融音乐、美术、科学、思想品德等学科于其中,多媒体直观性特点以及声、光、图兼备和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均可凸显出来,使其发挥独特的优势,让学生乐学、爱学、易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对数学教学会产生更多的帮助。

我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制作了不同面积大小的图片,融合不同的音乐,形成一个融音乐、美术、数学为一体的多媒體课件,让学生能在轻松的音乐中学习数学的同时,再演示美术格里表面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的大小,让学生立刻明白面积单位的正确合理应用,并使之产生深刻的印象。我再让学生通过对中国地图的认识,对中国与其他如日本、阿联酋等国家面积大小的对比,加深小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综上所述,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学生的感官能得到充分调动,图文并茂、声情结合,其直观性得以显现,学生学习的活力得以增强,数学教学的枯燥和乏味基本会消除,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自然能体现。我敢断言:多媒体教学,单凭它具有直观性特点,必将成为今后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

媒体客观性 篇3

新闻的客观性是新闻报道中最为基础的一个原则之一。 根据《新闻学简明词典》的叙述, 新闻的客观性原则是指“新闻报道要尊重客观事实, 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反映它”。我们必须承认新闻是具备客观性的, 它是与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相辅相成的概念。但是, 在记者的实际新闻报道当中, 不可避免地对新闻事实有自己的主观分析和主观角度。那么, 如何在新闻实践中更好地贯彻新闻客观性呢?为了更好地体现客观性原则, 我们选取两个相近的题材来进行分析, 这就是BBC在2011年推出的纪录片《中国人来了》 (Chinese are coming) 和中央电视台在2016年2月播出的系列片《中国人在非洲》。

二、内容简介

BBC的《中国人来了》是英国广播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2集纪录片。该纪录片采用主持人出镜讲述、亲历旅程的方式, 探讨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会给世界造成什么影响。此处选取的是《中国人来了》的第一集。在这一集时长59分12秒的节目中, 主持人贾斯丁·罗拉特 (Justin Rowlatt) 从非洲的安哥拉出发, 沿公路或铁路穿越赞比亚、刚果金、坦桑尼亚, 深入到非洲人民中间, 以印证中国如何在非洲开展贸易活动, 以及当地人对此的态度和反应。

中央电视台的《中国人在非洲》则是于2016年2月推出的一部6集系列片, 总时长约300分钟。该节目通过记录在非洲工作、生活的有代表性的中国人的故事, 展现中国对非洲作出的实实在在的贡献, 讲述中非人民跨越文化和种族的局限, 共同成长的经历。节目采用跟踪纪实拍摄的方法, 聚焦人物故事, 通过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展现中国人民对非洲人民的帮助和贡献, 也同时展现了非洲人民对此的反应和看法。

三、报道手法的客观性

在《电视新闻节目研究》一书中, 作者叶子认为, 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原则, 关键在于报道手法的客观性。她指出, 美国学者博耶在访问了50家报社编辑之后, 归纳出六项客观报道的要素, 即平衡与公正地呈现一个议题中的各方面手法;正确与真实的报道;呈现所有主要的相关要点;将事实与意见分来, 但是将意见视为相关;将记者本身态度、意见, 或涉入的影响减至最低;避免偏颇、怨恨, 以及迂回的言论。以这六点客观报道要素为基础, 我们分别对BBC的纪录片《中国人来了》 和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中国人在非洲》进行分析与对比。

(一) 议题选取的客观性

这两部电视节目, 看起来叙述的主题都较为一致, 主要记录了中国人在非洲的投资和贸易活动, 以此来展现这些活动对非洲人的影响。但是, 这样一个宏大的主题要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进行展现?这就体现了两部电视节目各自不同的客观性表现手法。

BBC的《中国人要来了》在安哥拉的部分, 主要选取了修建商场的某中国建筑企业、在安哥拉翻新铁路的中国建筑企业, 以及一个在安哥拉做摩托车生意的中国小商贩的故事。 在赞比亚, 节目主要选取了野生动物保护、中国养鸡农场的故事、卢安夏铜矿企业的故事。在刚果金, 节目仍然选取了矿业主题, 讲述了一家不允许拍摄的中国矿业公司的故事。在坦桑尼亚, 节目采访了坦赞铁路的中国工程师, 也探访了一家小型的以生产碟子为主的企业。同时, 节目还特别提到了津巴布韦对中国人的看法。由此可以看出, 《中国人来了》这一节目在题材选取上, 主要集中在大型建筑企业、矿业公司上, 对小商贩的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比如全篇讲述赞比亚中国人开办养鸡场的故事时长约10分钟, 占篇幅的1/6。此外, 提及的津巴布韦部分涉及西方媒体最感兴趣的“人权”话题。

《中国人在非洲》讲述的小故事主要有在肯尼亚做野生动物保护的中国人、在肯尼亚为中国企业进入非洲提供咨询工作的年轻人、埃塞俄比亚的中国电信运营商在偏远山区架设基站、莫桑比克的农业技术推广、苏丹炼油厂的建立、坦中友谊纺织公司解决用工危机、赞比亚卢安夏中国有色金属铜矿融入当地社会的故事、埃塞俄比亚- 吉布提铁路建设、津巴布韦医疗队、南苏丹维和部队、乌干达顶峰银行创始人的故事、乌干达的“中国媳妇”的故事、津巴布韦汽车修理厂老板的故事、中国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中国电子商务、四达时代的中国电视节目推广等。由此可以看出, 《中国人在非洲》的节目题材选取非常广泛, 不仅涉及铁路建设、石油冶炼、矿产开发、小商小贩这些传统领域, 也涉及电信运营、农业技术、医疗援助、和平维护以及新兴产业、野生动物保护等多个方面, 更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人在非洲的活动情况。

从题材选取的对比上可以看出, 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中国人在非洲》的选材更加全面, 符合客观性要素中的“平衡与公正地呈现一个议题中的各方面手法”“呈现所有主要的相关要点”等要求。而BBC的《中国人来了》则主要集中在建设、 矿产等传统领域, 对中国人对非洲的援助活动等视而不见, 没有全面展现事物的全部要点, 因此在题材选取方面, 《中国人在非洲》比《中国人来了》更具备客观性。

(二) 叙事主体的客观性

《中国人来了》全篇采用主持人出镜叙述的方式, 由主持人贾斯丁进行讲述、亲历、串场和采访。例如, 全篇一开始, 贾斯丁就采用“记者亲历”的手法, 担任了一天中国建筑企业的工人, 对中国的企业文化进行体验。之后, 贾斯丁坐上了由中国人翻新的“本格拉铁路”, 他在沿路采访中, 在铁路沿线做生意的当地人都感谢中国人的工作。但是贾斯丁在最后的出镜中总结称“安哥拉得到了铁路, 中国人得到了石油和利润丰厚的施工合同”。而这一结论似乎与他沿路的体验和采访毫无关系, 主持人将铁路和石油这两个主题生硬地拉在了一起。在《中国人来了》当中, 主持人的主观倾向性最受争议的是, 在讲述赞比亚的中国鸡贩与当地鸡贩的竞争中, 贾斯丁在现场分别品尝了两只鸡, 最后得出结论“赞比亚的鸡更好吃”, 这个环节就更具备明显的主观判断。

《中国人在非洲》则采取了第三人称视角来进行叙事, 全篇未曾出现记者或者主持人的角色。它主要是通过对拍摄对象的跟踪记录, 真实表达中国人在非洲亲历的各种故事。例如, 第2集中讲述了埃塞俄比亚中兴公司在偏远地区架设基站, 由于道路泥泞, 工程车无法通过, 只能靠雇用毛驴来进行设备运输的故事。这些真实的场景通过电视镜头展现在观众眼前, 比主持人的出镜报道和结论阐述更具有说服力。

由此可以看出, 在叙事主体这一方面, BBC的《中国人来了》主要采用主持人讲述的手法, 对事物的展现和结论的得出都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而中央电视台的《中国人在非洲》 则全篇采用第三人称记录的手法, 更加真实客观。

(三) 采访对象的客观性

BBC的《中国人来了》在采访对象的选取上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他们不在乎采访对象到底说了什么, 无论采访对象怎么说, 他们都有办法把意思解释成自己希望的内容。例如, 在讲述中国人潘伟志在赞比亚开办养鸡农场一事时, 主持人采访了农场的当地工人, 工人们表示中国老板很好相处。这本来是一段很正常的采访同期, 但是主持人贾斯丁紧接着就用画外音表示“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会当着老板的面讲真话”。 很明显这是因为主持人希望这些工人对中国老板进行批评, 但是在采访中又没有如愿, 因此用这样的方式来进行“逆转”。 最为偏颇的采访对象选取, 则是卢安夏铜矿的故事。故事的梗概是英国人废弃了赞比亚境内的卢安夏铜矿, 中国人开始进行接手并重建矿区, 片中希望讨论中国人对矿区的建设给当地带来的影响。但是片中的采访对象, 既没有中国企业代表, 也没有当地居民, 而是选取了一对白人夫妇, 主持人与他们一起坐在山顶, 对着夕阳回忆起英国人还在矿区时的美好生活。 主持人因此得出结论, 称中国人可能会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 也不给当地人就业机会。

中央电视台的《中国人在非洲》第3集中, 正好也同样展现了卢安夏铜矿的故事。片中则选取了中方代表、当地工人代表、当地政府官员等多个采访对象, 从各个角度来还原卢安夏铜矿真实的情况。在采访中, 当地官员称, 英国人的离去使得小城变成鬼城, 是中国人使这里恢复了生机。当地工人也表示, 以前曾经因为奖金等问题爆发过罢工和冲突, 但是现在公司管理上财务公开, 化解了矛盾。在高层管理人员中, 当地人占60%, 这是对BBC节目中“不给当地人就业机会”结论的最佳驳斥。中方代表的采访则集中在回馈当地社会上, 中国企业捐助当地小学, 着眼长远利益, 在当地兴办冶炼加工、建立矿区工业体系等。

由此可以看出, BBC的《中国人来了》在采访对象的选取上充满了主观性, 只选择自己想要的对象和想要的内容, 在筛选采访对象同期的时候, 也是由主观性来引导的, 只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部分, 并存在随意曲解采访对象言论的行为。而中央电视台的《中国人在非洲》则通过选取多角度的采访对象, 全面地展示和还原事情真相, 更加具备客观性。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比议题选取、叙事主体和采访对象选取等三个方面, 不难看出, 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中国人在非洲》具有更强的新闻客观性。而BBC的《中国人来了》则有失偏颇, 有试图抹黑中国人形象的嫌疑。对于BBC这样的报道方式, 我们应该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中引以为戒, 在报道中应尽量避免主观讲述和观点植入等手段, 应多用客观叙事的方式来展开对新闻的报道, 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原则。

摘要:新闻的客观性是新闻报道中最为基础的一个原则之一。但是, 在记者的实际新闻报道当中, 不可避免地对新闻事实有自己的主观分析和主观角度。那么, 如何在新闻实践中更好地贯彻新闻客观性呢?本文选取了两个题材相近的节目, 即BBC在2011年推出的纪录片《中国人来了》 (Chinese are coming) 和中央电视台在2016年2月播出的系列片《中国人在非洲》, 来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节目中是如何体现新闻客观性的, 在贯彻新闻客观性的实践操作中应避免哪些雷区。

关键词:新闻客观性,叙事主体,采访对象,报道手法

参考文献

[1]劭志择.新闻客观性原则:态度和方法的悖谬[J].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7 (1) :41-44.

[2]黄旦, 孙藜.新闻客观性三题[J].新闻大学, 2005 (2) :10-16.

[3]王长杰.对新闻客观性的辩证分析[J].新闻爱好者, 2014 (9) :70-73.

[4]单波.重建新闻客观性原理[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1999 (1) :28-35.

[5]高金萍.西方新闻客观性的陷阱与未来[J].新闻记者, 2007 (11) :49-51.

[6]常丽娟.新闻客观性的局限性及其现实意义[J].新闻爱好者, 2012 (12) :3-4.

媒体客观性 篇4

1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物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多媒体教学使课堂缺少发挥空间

目前, 很多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完全脱离了粉笔和黑板, 从而导致讲课思路已经不以教师为中心, 而是完全依赖多媒体课件的固有顺序进行;因此, 严重制约了教师的思维发展, 也无法体验到黑板具有的即时重现、随时增删内容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时会突发灵感, 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 也是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 但却因无法加入板书而产生遗憾。

1.2 多媒体课件代替了一切

多媒体是现代教学工具, 在教学实践中的确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但把多媒体看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 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 过分地依靠多媒体的教学形式, 致使学生成了看戏者, 教师成了放戏者, 多媒体变成了主角, 使教师和学生失去了主导和主体的地位。作为教师首先应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不能只当解说员和播放操作者, 而应该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 使多媒体教学实现价值最大化、效率最高化, 同时要从人与多媒体、教学内容与多媒体的关系入手, 探讨多媒体在教学运作中的基本教学规律和要求, 使多媒体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2]。

1.3 多媒体课件过于花俏或简单

多媒体课件使教学活动更加直观, 具有动感效果, 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使长期困扰教师的一些抽象、单调、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和教学难点迎刃而解。但是, 教师在欣喜之余, 将大量图片、声音、特效和录像片段等统统用到教学中去, 使课件每点击1次鼠标都会发出声音, 产生特效, 甚至有的录像和声音与教学内容关系并不密切, 导致学生看得眼花缭乱, 注意力也离开了教学内容, 更多的是关注课件的形式, 这样不但没有起到呈现知识点的作用, 反而降低了教学效果[3]。另外, 还存在一种极端现象, 即将多媒体课件做成讲稿的复制品, 讲课过程就是借助大屏幕宣读讲稿文字的过程, 这必然会让学生感到课程的单调与乏味。

2 提高多媒体技术直观性的方法

多媒体教学之所以出现如此多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欣赏和崇拜技术的同时, 忘记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没有将所学到的教学设计思想用于指导自己的多媒体教学。要解决多媒体教学中的问题, 关键在于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首先, 要让教师自身想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其次, 教师也有能力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再次, 还要系统掌握教学设计思想, 科学地设计自己的多媒体课件, 认真选择多媒体教学策略和方法, 理性地实施多媒体教学,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效果。

2.1 必须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对于新任课教师, 必须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查阅资料, 设计并明确自己的教学思路, 然后制作多媒体课件, 确保多媒体以教师的教学思路为主线, 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辅助教学的目的。开发的多媒体课件要随时修改、即时更新, 以达到尽量完美地展示教学内容的目的。

2.2 利用活体实验动物进行投影教学

对于个体微小的无脊椎动物, 需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过去学生只能在显微镜下看到观察对象, 部分结构和生理过程观察得并不细致, 甚至也不全面。现在将显微镜和投影设备连接使用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缺陷, 学生通过观察, 可以真切地看到微小动物 (如原生动物) 体内各细胞器的作用, 以及对刺激的反应等现象。

实物展示台是一种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的学生实验结合起来实现活体投影的现代教学媒体和工具, 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 “环节动物门”代表动物—— 环毛蚓的教学安排在实验室进行, 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台放大环毛蚓, 然后设疑:环毛蚓为什么是环节动物?如何分辨它的前后端?它是如何运动的?环毛蚓对光线有何反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然后动手解剖, 并通过投影展示已解剖的环毛蚓内部结构。学生将自己的解剖结果与投影中的结构进行对照, 从而对环毛蚓内部的结构有更全面的认识[4]。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还挖掘了学生的潜能, 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此外, 由于实物投影的轮廓鲜明, 可以避免学生分散注意力, 在某些实验材料短缺的实验中还可以解决由于标本或实物少, 多数学生不能同时仔细观察的矛盾。

2.3 利用动态影像制作多媒体课件

录像、VCD、Flash及动画课件等形式的多媒体材料具有直观、逼真、生动和形象的特征, 可以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内容形象化。笔者将以往带领学生进行动物学野外实习时拍摄的照片和录像片段整理编辑成完整的多媒体课件, 在每年实习前为学生播放几次, 课件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现了整个实习过程、注意事项, 以及主要识别的物种及环境特点等内容。这种方式很好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野外实习的积极性, 使他们很快就能进入角色, 从而大大提高了实习效果。

动态影像资料还可以加强对实验教学的指导。目前, 全国高校开展的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已经充分说明利用电子信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和优越性, 尤其对于直观性和实践性强的课程更是如此。动物学实验是一门重要的实践训练课程, 重点讲解动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特征;因此, 在实验前播放相关的示范性的实验操作过程及结构图示, 用准确、规范的动作, 清晰、简练的画面, 结合科学、准确的语言, 向学生做示范性指导, 对实验动物的解剖是十分必要的, 这将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实践操作能力和标准化程度也将大大提高。

3 小结

综上所述,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教师的教学增添了助力, 也使教育改革能够分享科技进步的成果, 推广应用多媒体技术也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利用这一技术能更好地进行开放式教学、个别化教学、协作学习和小组学习, 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构建丰富多彩的课堂环境, 这也将是未来教学领域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白文林, 尹荣焕, 杨桂芹, 等.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科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24) :7667-7668.

[2]杨大光.浅析当前多媒体教学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21:228-229.

[3]王高才, 王淖, 刘先锋.高校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分析[J].电脑与信息技术, 2006, 14 (3) :84-86.

论法律解释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篇5

然而在解释法律的时候, 解释者都面临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这就是解释主体在解释成文法以前, 是假定解释内容的客观性已存在于成文法内由解释者去发现它, 还是假定成文法的含义处于未定状态, 由解释者最终确定和揭示它。此即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 或是“严格解释”与“自由解释”之说[1]。在西方这二种观点此消彼长, 既维护了法治的尊严, 又克服了法律的僵化, 进而也推进了法律解释学的发展。如果按照客观主义的解释取向, 认定成文法的客观性已先于解释而潜伏在典籍中, 解释者的任务就是努力去发现其中的含义, 解释的成败就取决于成文法本身是否具有客观原意。并由解释主体去阐明文本应有之意。如果按照主观主义的解释取向, 假设成文法中的意义仍在时间的流动中存在着未定因素, 解释主体就应致力于把成文法中的模糊含义在理解分析中固定并明晰起来, 大胆创释其新的意义。

笔者将对这两种模式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以期对法律解释有更为明确的认识。在研究之前先明确一个概念, 即“法律解释”。本文所指的法律解释, 非广义的法律解释, 而是单纯厘定为一种司法机关或者说法官进行的法律解释[2]。

一、对法律解释客观性的考察

在19世纪的西欧大陆, 法学界倾向于第一种解释成文法的方法。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概念法学派认为法律解释是一种纯粹理论的认识, 其客观性在法律解释者理解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因此解释主体不得将个人的价值判断掺杂进法律解释中, 解释者的任务就是就是探求立法者已经明示或者可以推知的意思。只排除了法律解释者的主观意图, 才能保证法律规范的确定性、可预测性, 进而保证法律的稳定性、权威性。这正如哈特和萨克斯所说:“法院应当努力通过想象将自己放在采取这些步骤的立法者的位置上……除非出现了毋庸置疑的相反事实, 法院应假设立法机关是由合理地追求合理目标的人制定的。”[3]

在法律解释客观性的研究道路上, 作为整体性法律的代表者, 德沃金的“法律解释的客观性是在重构中再现”[4]的基本观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同时也为法律解释的客观性的实现开辟了新的途径。我们认为法律解释是对法律的重构, 因为不管法律制定得多么完美, 理论表述多么精当, 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 法的意蕴总是要通过我们对法律的理解、解释和实践才能表现出来, 这种对法律的运用过程实质就是重构。正如陈金钊所说“法律解释的过程就是一个在成文法的基础上重新构造意义的过程, 立法者在创造完其作品————成文法后, 他便已死去, 成文法的意义只能寄附在文本中, 由解释者去阐释”[5]。

在德沃金的法律解释理论中, 法律是一种“阐释性概念”, 即法官审理案件的过程就是对法律进行阐释的过程。他认为, 法律不仅仅是指规则系统, 同时还包含原则与政策[6], 它们都是法院或法官据以进法律解释的根据。审视德沃金的理论, 表面看法官超越了法律规则, 似乎法官通过解释在“创造法律”, 实则不然。他的法律观是“整体性的法”, 也就是说法律除了规则之外, 还有隐藏在规则背后的原则和政策, 所以, 法官的判决和解释仍然是对“整体性的法”的适用, 而不是什么所谓的“造法”。也正是由于有“整体性的法”存在, 不管多么疑难复杂的案件, 也有“唯一正确”的答案, 而不存在“法律漏洞”问题, 即使语言表达有缺陷, 社会发生重大变化, 或法本身存在不协调, 整体性法律的“自给自足”仍可实现对纠纷的“无漏洞保护”, 只要我们注意到了“法的整体性”因素, 法律解释就能达致客观。

在著名的里格斯诉帕尔玛遗产继承案中, 法律整体性原则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伊尔法官曾这样评说:“不应在孤立的历史背景中解释文本中的制定法, 而应根据法律的一般原则的宏大背景, 在解释法律文本时, 法官应使制定法的解释尽可能地符合法律设定的一般原则, 设想立法者在制定遗嘱时如允许谋杀者可以继承遗产, 这是十分荒谬的。法律必须尊重一个基本原则, 那就是不能因过错而获得利益。如果法官生硬地适用法律的规则而判决谋杀祖父的帕尔玛获得了继承权, 就违背了法律本身所包含的公平、正义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讲, 法官对法律做出解释时, 要求法官必须具有高度的法律认知以及良好的政治道德素养。所以, 德沃金在“重构”法律时, 总是非常强调、特别注重隐藏在条文背后的标准[6]。他认为, 在司法实践中, 法律的规定是概括、抽象的, 不可能把现实中每个个案的具体情节规定的相当完善。这就要求法官在解释法律规定的过程中必须善于发现隐含在规则背后的内容, 比如一些抽象的原则、不言而喻的事实、经过合理推理的结论等等所谓的“隐含法律”。只有发现了这些“隐含法律”, 法官才能够将纷繁复杂的个案进行分门别类的比较研究, 从而达到相同情况相同对待的基本要求。

通过仔细地研究我们不难发现, 德沃金的法律解释理论, 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 这种理想的实现不仅以法的确定性、规定性为基础, 同时还要以高素质的法官为依托, 法官们对法律的解释并不随心所欲的, 相反, 他们是在“整体性”法律既定的框架下和范围内, 对法律进行“建设性的诠释”。换句话说, 他的目的就是根据既有的法律素材和框架, 使解释“变成最好”。这种理论看上去很能说服人, 然而它毕竟是建立在一种假设的基础上, 是建立在对立法者全知全能的迷信和对形式逻辑完备性的崇拜基础上的。笔者不由的追问, 在一个法治善不健全的国度, “整体性的法”如何得以确定?若“整体性的法”不能确定, 法官又如何据此对个案做出公正的判决?以中国为例, 中国制定的法律规则不仅含混不清, 而且规则之间相互冲突、矛盾的情况大量存在, 至于规则背后“隐藏的”的原则与政策更是令人无法把握, 处于飘忽不定之中。中国的司法解释受制于政治制度以及社会环境, 基本上是一种政策解释, 而政策的可变性之强我们是有目共睹的。在此背景下, 我们对法律的解释如何达致客观,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而波斯纳对“整体的法”做出的刻薄评价“从这玄之又玄的东西中, 我什么也没得到”[7]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对法律解释主观性的探究

到了19世纪末期,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剧烈变革, 使制定法落后于时代精神的缺陷越来越突出地显露出来, 安定性之外的那些法律价值也愈发顽强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法典万能”的神话开始破灭。在司法实践中, 法律具有的不确定性也很容易让人体会到, 比如, 在面对一个具体案件时, 我们往往会对法官或法院最终的判决无法作出准确的预期, 甚至还会做出错误的预测, 这里面甚至包括法学家。这种错误的预测就是法律的不确定性在作怪。以耶林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法学最早提出了法律解释的主观性, 他们认为, 在法律解释中解释者的主观意图和价值判断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主观性是法律解释的根本属性, 解释本质上是创造性的, 因此法官解释法律时必须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 超越纸上的规范, 去“科学地自由发展”社会生活中生成的“活法”, 发掘法律现时的“客观的合理意义”, 以寻求个案公平妥当地解决, 维护法的妥当性价值。如霍姆斯法官宣称“法律的生命是经验而非逻辑”。他对法律的客观性提出质疑, 他说:“法律的生命始终不是逻辑, 而是经验。可感知的时代必要性、盛行的道德理论和政治理论、公共政策的直觉知识 (无论是公开宣称还是无意识的) , 甚至法官及其同胞所共有的偏见等等, 所有这一切在确定支配人们所应依据的规则时, 比演绎推理具有更大的作用。”[1]可见这种理论更加注重法律的现实性利益, 试图把法律解释的目的拉回到“实质正义”上来。

与德沃金的法律解释重构论相反, 波斯纳极力主张对法律解释的客观性进行解构。他认为, 寻求法律解释客观性的努力是白费的, 因为“法律是对法官面临一个具体案件时将会做出什么样的判定”, 解释者是不可能与立法者在同一立场上理解法律的。而解释中有许许多多的因素控制着解释者, 因此法律解释自然也就无法达致客观。为了说明了这个问题, 他以文化举例证明:“演讲者与听众所在的社区联系越紧密, 解释工作就越容易, 同样, 交流的社区越同质, 克服交流中不可避免的杂音的成本也就越低。”[8]这些文化、时间、地域等等就是直接影响法律解释的因素, 也是它们决定了法律解释难以保证客观。在波斯纳的法律解释论中, 法官在处理案件时, 应该更多地考虑解释的社会效果, 在众多的解决方案中, 通过解释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哪一个结果是最佳的?而没有必要关注我们的解释能真实地反映了立法者或宪法的创制者的意图。正如卡多佐所说“最重要的不是源头, 而是目标。除非我们知道道路通向何方, 否则我们对道路的选择就没有任何智慧可言……对法官来说, 最后的挑选原则……是适合某个目的。”换句话说, 法官不是法律的发现者, 而是法律的创造者[9]。

仍以里格斯诉帕尔玛遗产继承案为例为加以说明, “谋杀者”是否应该继承财产?众所周知, 遗嘱法规中并没有对遗嘱中的受益人谋杀了立遗嘱人的情况作出例外规定, 为什么该案中法官仍可以不按规则办呢?从实用主义的观点看, 这其实对于减弱立法者在起草法律文件时小心谨慎的压力大有裨益, 这样做可以避免已经超负荷运行的立法机构承担更多的工作, 另外, 从后果上讲, 假若我们判决谋杀者可以继承遗产的话, 这无异于鼓励谋杀, 这是不可以想象的。因此剥夺谋杀者的继承权恰恰是实现而不是违背了立遗嘱人的意愿, 这正是遗嘱法规的最终目的。从常理来推断, 立遗嘱人如果预见到谋杀, 是不可能将谋杀者指定为遗嘱的受益人, 所以这不是法律的原则和政策问题, 而是由法律的适用性决定的。法律的适用性则是由“实质正义”来支配的。而法官在分配这种“实质正义”的过程中无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法律认知及政治道德素养直接影响着案件的审理结果。

总之, 法律解释的主观主义注重的是解释者的“主观能动性”, 它要求解释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调动其各方面的法律知识、法律技能以及法律素养对法律条文做出精当的解释。在整个法律解释的过程中, 社会的公平正义得到了良好的体现,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 法律主观论者主观主义过分强调法律解释的主观性, 它试图以人的因素补救规则因素的不足, 要求法官做出“科学地自由发现”, 然而它仅仅是对法律和法治的一些基本原则, 甚至是法律规则本身提出了种种置疑和批判, 并没有提出可行的标准与方法, 这使得法律及其推理都不确定, 法律成了广泛弥散、应时而变、因人而异的东西, 其结果只能是彻底破坏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 导致社会的无序与混乱。

三、法律解释的正当性———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结合

在对法律解释的主观性与客观性进行了一番详尽的解释之后, 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客观主义的法律解释论所倡导的单纯的逻辑推演方法尽管可以极大地保证法律的确定性、可预期性, 维护制定法的权威地位, 但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面前却是行不通的。而主观主义的法律解释论者强调法官在法律解释中的能动作用, 注重在解释中弥补制定法的缺陷, 确保解释在个案适用中的妥当性与正义性, 但这种理想却很难安全地得以实现, 因为我们很难保证在具体的司法实践过程中法官能克服其缺点和能力的限制, 客观、准确地解释法律。由此笔者认为, 法律的适用过程就是适用主体的主观意志具体化为个案的过程。但在一个法治国家, 这种适用主体的判决绝不是产生于某个任意的无预见的决定, 而是产生于对整个情况的公正的权衡。有效的法律解释是一个主客观相结合的过程, 法律解释过程是受制于法律文本与法律事实客观性制约的法律解释者主观创造性的活动, 具有主观性;但法律解释结论却是法律解释主体遵循法律解释程序原则的主观性判断客观化的产物, 具有客观性。没有主观性的解释, 法律就会成为僵化的无实效的东西;但如缺乏对解释者主观性的制约, 解释就会成为法律解释者个人恣意与专横的工具。

因此, 法律解释的理想状态应该是:“法官在坚持法律的稳定性或一致性与坚持法律的正当性或适应性之间保持应有的平衡, 在冷冰冰的逻辑理性和温暖的价值关怀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10]法律之所以为法律, 就在于它能一视同仁, 给人们提供足够的安定预期。为此, 在万变之中确定不变的规范, 防止具体判断的主观性流于恣意, 应是法学家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谢晖, 陈金钊.法律:诠释与应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100-231.

[2]陈金钊.法律解释学的转向与实用法学的第三条路[G]//郑永流.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 (四)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3][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134.

[4]德沃金.法律帝国[M].李常青, 译, 徐宗英, 校.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364.

[5]陈金钊.法律解释的意义及其对法治理论的影响[J].法律科学, 1999, (2) .

[6][美]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M].信春鹰, 等, 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40-196.

[7][美]波斯纳.超越法律[M].苏力, 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462.

[8]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272-285.

[9]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M].苏力,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27-33.

浅析纪实摄影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篇6

关键词:纪实摄影,主观性,客观性

一、纪实摄影概念的界定

所谓的纪实摄影, 是指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摄影爱好者, 在充分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 将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景以及真实生活以照片或视频等方式记录下来, 其根本目的就是为观众展现出一个真实的世界或事物, 让人们真正了解被摄对象的生活, 从而唤起人们对被摄对象的关注。纪实摄影将现在以影像的方式保留下来, 为以后留下实证, 同时还是人与环境、人与社会活动之间关系的解说性照片。

二、纪实摄影的主观性

优秀的纪实摄影作品追求客观, 但不能完全客观。摄影师在纪实摄影过程中, 往往需要通过个人主观完成构图与曝光等, 纪实摄影的主观性表现在抓拍与摆拍两种技术中。所谓的抓拍, 指的是拍摄目标对象自然状态下的瞬间形象;摆拍则是拍摄对象根据摄像师的意愿, 在设定条件和环境下进行的一种意识拍摄。抓拍和摆拍在摄影界曾引发了热烈的议论。虽然两者属于不同的拍摄手法, 但是它们之间又存在很大的关联性, 并非是完全对立的。纪实拍摄本身就是来自生活, 但是它的表现形式又高于生活。

另外, 纪实摄影是一种光线的游戏, 对一部纪实作品进行评价时, 光线犹如画家的颜料, 如果没有光, 也就无法进行拍摄。无论是摄影师自己的主观想法, 还是客观物象, 都需要通过光源来呈现。

三、纪实摄影中的客观性

在纪实摄影中, 客观性主要指的是发现问题, 并且从理性角度分析问题。其中发现问题就是在以事实为前提下, 通过理性的认识进行拍摄。就如著名摄影家卡蒂埃·布勒松提出的那样:“对于摄影家而言, 照相机是摄影家看待社会的眼睛。”也可以说, 照相机对于摄影家来说更像是一本日记, 纪实摄影并不是“发明者”, 而是通过“日记”来充当事实的“发现者”。纪实摄影将事实作为技术, 再融入摄影师自己的观念, 进而创作出摄影作品。

四、纪实摄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一方面, 纪实摄影利用主客观的统一强调感受, 我们都会直观地把照片理解成真实的事件, 可是在我们直接看照片、看问题的时候, 不能忽略摄影师运用摄影技术给人们的心理暗示, 摄影师运用暖色会使人们感觉更温馨, 而运用灰暗调则会让人们感觉到沮丧, 这也是最容易让人们理解的摄影技术。想要运用这些拍摄手段让人们有不同的心理感受, 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那么就不能进行直观拍摄, 而是需要运用一些技术手段达到拍摄的目的。

另一方面, 纪实摄影重视人文精神。在我国纪实摄影发展之初, 纪实摄影的创作方式和创作理念都是以文学为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实践, 纪实摄影已经逐步转变为将镜头作为一种观察手段和思考手段的形式, 从而能够体现出摄影师的观察力。当摄影师在纪实摄影中注重人性理念时, 就需要注重拍摄手段。洞察人性并不是摄影师的专利, 更是文学家等共同关注的问题, 但是不同领域对人性表达的方式不尽相同。在我国, 纪实摄影不但具有人文关怀的价值, 更需要在作品中融入对我国社会的洞察。只为拍摄而拍摄的纪实摄影只能成为一种消费品, 社会的商业化和工业化时时刻刻都在制造那些缺乏内涵的垃圾作品, 但是有时人们依然无法区分纪实优秀作品和垃圾作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注重纪实摄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从真实的生活中感受鲜活的表情, 表达属于当时社会的情感, 通过纪实摄影来展示当代社会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

五、结语

纪实摄影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事物本来的面貌, 拍摄者应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 表达创作的态度, 将再现和表现紧密结合起来, 再现基础上的表现是纪实摄影基本的创作手法。用图片纪实方式来反映社会的千姿百态、记录社会的发展变化、揭示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聚焦社会边缘群体的生存状况等, 纪实摄影成为揭示社会现象的手段和工具。在功利化和利益化的今天, 能否利用纪实摄影真实地记录社会, 已然成为摄影工作者、摄影记者、传媒从业者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贾清.影像的力量——中国纪实摄影视角下的弱势群体影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13.

[2]李科燕.当代中国大陆社会纪实摄影的沿革与时代背景的关系[D].西安美术学院, 2012.

[3]陶佳玮.大众传播视角下国内地震灾害纪实摄影思考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4]张秉政, 李鑫.当代传播环境下的纪实摄影[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06) :115-118.

[5]杨健.图像传播的视觉表征——视觉文化下图像传播对世界的反映[J].青年记者, 2011 (35) :55.

[6]邹吉文.灾难事件中纪实摄影的价值探析——以汶川地震为例[J].科技信息, 2011 (35) :17.

[7]孙茜.摄影文化传播中的艺术审美取向[J].大众文艺, 2011 (19) :198.

[8]黄自然.网络流行语体的传播机制与传播动因探析[J].新闻界, 2011 (06) :98-100.

[9]王辉.纪实影像:基于特定时空的信息传播媒介——兼议真实、客观的四个理解原则[J].国际新闻界, 2011 (06) :124-126.

试论音乐价值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篇7

“价值”概念是从人对是否满足其需要的外界物及相互关系中产生的。价值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的客体的功能与主体的合理需要相符, 这就是说主体的价值判断。个人的价值观所持的价值标准是相对的, 只能由社会实践来检验, 尽管社会实践也有相对性, 但是, 迄今为止, 历史中社会实践活动还是我们逐步接近绝对真理的唯一途径。

在音乐美学的研究中, 波兰美学家卓菲娅·丽莎的《音乐美学新稿》“论音乐价值”, 我国学者王次火召的《价值论的音乐美学》都对“音乐价值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有所论述。音乐价值的构成关键是音乐现象中提供了哪些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功能属性。音乐现象中的声音具有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功能属性。音乐是两种功能的结合, 二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音乐的意识内容就是通过音乐的形式美而存在的。它们分别提供“语义学信息”和“美学信息”, 前者是作品表达了什么语义学意义, 后者则是表达得美与不美。从二者的关系来说, 二者互相成反比。虽然, 审美活动不具有狭义的、物质的、社会的功利性, 但并不排除广义的、对人有益的社会功利性。这一认识, 与把音乐声音的自然属性和功能属性截然分离的观点完全不同。

1 音乐价值的客观性

既然要探讨音乐价值的客观性, 那么首先要确定音乐价值的客体。价值的客体则是价值关系中具有能满足价值主体生存与发展需要的事物, 它可以是外界物, 也可以是人及其精神产品。音乐的价值客体应包括一、二、三度创作的成品。在此要不要把包含非音乐因素的音乐作品排除在外?是仅以绝对音乐为出发点, 还是包括已载入音乐史与写在音乐教科书中的各种类型的音乐?无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 还是从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角度来看, 都不适宜把音乐价值客体的范围限制在绝对音乐中。

先从音乐的发展史来看, 先是声乐为主、器乐为辅的阶段, 接着交响乐代表了绝对音乐兴起, 以及现代社会中的多元化音乐的发展。在这里笔者想解释一什么是“绝对音乐”, 它是由作曲家自主创作的, 与人民的社会生活关系不大, 只是单纯的一种纯美的音乐。当然这种“绝对音乐”最能体现音乐特殊性, 是最纯粹的音乐。但是, 音乐美若仅以绝对音乐为全部内涵, 则是违反音乐发展的历史规律的。丽莎指出:“从整个音乐艺术的历史发展来看, 我们必须承认, 音乐在几乎每一个发展阶段, 都以不同的方式与途径力图超越其特殊性所造成的局限。所以, 一方面我们有权力在器乐的基础上来判断音乐的特殊性, 而另一方面也必须强调, 音乐总是倾向于通过与那些能使内容具体化的其他艺术之间的结合来补偿自己在反映现实上缺乏具体性的特点。音乐趋向与其他艺术的结合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其表现能力, 丰富音乐美的价值体系。若音乐美排除了绝对音乐外的其他音乐体裁, 那么音乐的历史岂不是要改写, 许多非绝对音乐的作曲家则与音乐无缘了。

再从实践的角度来看, 歌曲、标题音乐与人民的社会生活关系最密切, 在群众音乐生活中影响最广泛。无视这些音乐体裁在现实中的作用, 只考虑绝对音乐的纯粹功能, 就会割断音乐与人民, 与社会的联系, 终因缺乏社会基础而枯竭。况且, 在交响乐、室内乐等绝对音乐获得高度发展的当代, 其他的非绝对音乐并没有被取代, 也没有日趋凋零。当今世界倾向多元化的发展与选择, 音乐也应满足人民多层次的需求。在任何领域都切忌大一统。既不能形成样板戏的大一统, 也不能形成绝对音乐的大一统。如果含有非音乐因素的歌曲不算音乐, 那么, 在音乐刊物上连篇累牍地讨论流行音乐的问题不是太多余了吗?

2 音乐价值的主观性

所谓“有价值”就是对于主体有价值, 而主体是从个人的价值观来看待价值的, 价值观是对客观存在的一种主观反映。主观的, 也就是说, 只是对观察者才存在的。音乐价值的主观性在于它的音乐审美价值, 音乐情态美的审美功能在于它能对人类情感交流、体验、宣泄、调节等需要的满足, 使人们在音乐情态中找到自己与人类世代流淌的情态之流的连结点、交汇点、融合点。并在移情、交流、共鸣的过程中让人类美好的情态流入自己的心灵, 使之更纯净、更高尚。

首先, 音乐之情态可使人们的内心世界互相沟通。在共鸣中个体的心灵与整个人类的心灵交融共振。音乐的情感之流, 冲破了人们与外在世界隔离的堤防, 使一颗颗孤寂的心汇聚在广阔的情态海洋中得到充实与慰藉。

其次, 无比丰富的音乐情态让审美主体在欣赏中获得各种体验, 使自己的情感世界更有内涵、更有张力、更有深度。音乐激活的审美情感的无功利的自由形式运动, 使欣赏者的身心处于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 从而获得快乐与丰富的感悟。同时, 欣赏者在作品展现的立美主体的感情世界中与创造者的灵魂对白, 心灵亦会感到更充实。比如, 一位参加过卫国战争的前苏联军官不仅在贝多芬的《哀格蒙特序曲》中听到了他在艰苦战争岁月中的体验, 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胜利的欢乐, 还从中体会到人类的爱心, 以及对自由的向往。正如玛克斯·德索所讲的:“在听音乐时, 我们的内心倾向———记忆、思想、情感、联想———呈现出某种微妙的特质, 这种特质在我们欣赏其它艺术品时是不存在的。它们势不可挡地被软化吸收到音乐中来……音乐就象圣灵降临时圣灵的疾风一样裹挟着我们, 使我们能用陌生的语言讲话。”

当然音乐价值具有它的取向问题, 比如说欧洲古典乐派重理性、重善;浪漫乐派重感情、重真;印象派重创造、重形式;某些现代派音乐扬弃形式美, 重哲学、重观念、重善;某些又返璞归真。中国同样存在重善、重真和重美的作品和作曲家。音乐充分展示了人类各个时代、各个区域、各个民族的审美理想、审美需求、审美趣味, 反映了人们的价值目标的追求。它既是历史积淀的审美意识在不同时期、民族的立美主体创造中的表现, 又是立美主体按照音乐美的内在规律与主体的价值尺度进行的创造。它显示了立美主体本质力量的自由实现, 又以有组织、有选择的声音动态把主体的立美创造固定下来, 使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的双向活动在美的规律中达到统一、和谐。因此, 这种音乐是合目的性的、合规律性的, 既符合主体价值需求、审美创造的目的, 又符合音乐本体内在的自组织运动的目的。既符合主体按照美的法则创造的规律, 亦符合音乐有序发展的内在尺度。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 音乐美学的价值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在迅速提高。我们应充分重视和发挥音乐美学的社会作用和审美作用, 为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做出有益贡献。

摘要:音乐价值属于音乐美学的范畴。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学科。音乐现象中的声音具有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功能属性。音乐是两种功能的结合, 二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音乐的意识内容就是通过音乐的形式美而存在的。音乐是合目的性的、合规律性的, 既符合主体价值需求、审美创造的, 又符合音乐本体内在自组织运动的目的, 既符合主体按照美的法则创造的规律, 亦符合音乐有序发展的内在尺度。

关键词:音乐价值,客观性,主观性

参考文献

[1]王次火召.音乐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浅析法律的相对客观性 篇8

波斯纳从三个层次上认定了法律的客观性,一是法律本体论上的,即客观被理解为与外部实体相符;二是科学意义上的,即说某一发现是客观的是指,虽然调查者没有共同的意识形态或其他偏见,他们还是都肯定会对某一问题有一致的意见;三是交谈意义上的,即仅仅将其理解为合乎情理,而所谓合乎情理是不任性、不个人化和不政治化,就是既非完全的不确定,也不要求本体论意义上的或科学意义上的确定,而是只要有有说服力的解释,并总是伴随有这种解释,就可以修改答案。[1]

二、法律有无客观性?

而本文认为的客观性是指法律的确定性,有些类似于波斯纳认为的科学意义上的客观性。至于确定性该如何理解?什么确定算是确定?确定到何种程度?本文认为法律的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法律文本的确定性,即是否存在一套可以被保证的实在法,拥有形式上的、适用上的稳定性,不因适用者、遵守者的个性而易,是非个人化、非政治化的。二是法律方法的确定性,即有一套可以保证司法判决的客观、确定、非个人化的分析方法。比如法律推理和法律解释。在法律推理中,法律的客观性能否保证法律推理顺利进行,反过来法律推理能否促进法律的客观性,以及利用解释是否能保证法律的客观性,这些都是亟待讨论的问题。

(一)法律文本的确定性,我们主要考察自然法学派、历史法学派、实证法学派的主要观点

自然法学家认为,通过运用理性的力量,人们能够发现一个理想的社会制度,因此很自然,他们都力图系统的规划出自然法的各种规则和原则,并且将它们全部纳入一个法典体系中。但是,自然法学家想依靠一套“自然法原则”保证实在法,这种“自然法原则”是绝对正义和有效的,殊不知,这套“自然法原则”到现在也没有形成共识。虽然社会中存在着那么一些正义原则,但是也是不断变化的,很难说是“永恒的”。即使靠“自然法原则”制定了一套“包罗万象”的法典,但是由于事实的不确定性,法律只能满足一种形式上的确定性,即制定一套关于一般正义的规则,而不是应用于一切社会现实的,适合于所有个案的规则体系。而且制定法律也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社会价值观、人的需求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就很难保证法律还会满足新的历史阶段的需要。

历史法学派认为法律深深地植根于一个民族的历史中,而且其真正的源泉乃是普遍的信念、习惯和“民族的共同意识”。他们厌恶制定法,认为法律制度具有显著的民族性。他们认为法律制度源于一个民族的历史中,立法者是发现法律,而不是在制定法律,而且法律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因此可以看出历史法学派观点中的法律的客观性观点非常弱。由于历史法学派不承认制定法,所以走向了法律客观性的对立面。我们也不能认可这种观点,毕竟制定法不仅是对历史的发现、总结,而且还是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升华,其中包括立法者自己的目的和意图,所以说立法者确实是在制定法律。

而实证主义观点认为,凡是实际存在的法律就是法律,无视这种法律。决不能认为在法律上是正当的。可见实证法学家认为法律是客观的,是明确的,是能够被大家所理解的。而实证法学派到达的是法律客观性的极端,他们过分注重客观性,又往往忽视了其非客观性的一面。

美国大法官卡多佐曾经说过:“确定性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必须同进步的需求相协调,因而不能把先例原则看成是一种永恒且绝对不变的真理。”虽然他属于社会法学派中的较为激进的一支法律现实主义的代表,而且立足的是美国的现实,关注的是先例原则,但是仔细想想,他的话对我们讨论法律的客观性问题仍是带有某些启示性的。

(二)法律方法的确定性。本文主要讨论法律方法中的法律推理和法律解释

1. 法律推理。

法律推理主要包括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演绎推理要求有一个明确的前提,即通过法律的系统化、固定化、概念化来实现,这样就把人类复杂的价值问题凝结在了由系统化的概念和规范组成的具有逻辑自足性的体系之中。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正确形成前提。法律推理存在严重的缺点,它在前提错误的情况下通常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而且在面对概念模糊时常会无能为力。不能否认演绎推理往往“自身难保”,难免对法律客观性的保证、促进造成影响。而法律的另一主要推理方式类比推理本身就有损于法律的确定性,因为类推所依据的判断标准不能依其本身所提供,其明确性和可靠性程度都有限。

2. 法律解释。

德沃金认为,要拯救法律的客观性,法律解释是唯一的路径。但是法律解释能否担当此重任?法律解释是否是确定的、客观的呢?

法律解释何以可能?法律解释的标准可以有主观说即探究立法者原意,客观说即追求立法者目的,或者主客观相结合说。对我们现在来说,探究当时立法者原意几乎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简单,我们不是立法者,何以理解立法者立法之时所思所想。而关于追求立法者目的,我们想的立法者目的,不能不说已经掺杂了我们的“前理解”,我们何以知道我们认为应该的立法者目的不是当时立法者认为应当摒弃的?所以,从忠于法律的角度来看,法律解释几乎不可能。我们不禁要问,法律解释的目的是什么?有没有必要为了解释法律而违背原来的制定法?我们要尊重的是法律还是立法者?也许对于法律至上者来说,问题的提出本来就是个错误。法律解释的目的是寻求法律的目的,本文认为这不同于立法者的目的,法律的目的包括立法者的目的,最重要的它还包括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已被人们接受的正义观念。立法者的目的可以是主观的、矛盾的甚至是恶的,但正义观念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却是客观的。但不能否认有些正义观念会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所改变。这就又出现一个问题,是遵循立法当时的正义观念还是遵循法律适用时的正义观念?法律适用有一个原则,既解决问题。适用时的正义观念毕竟和现实社会联系更紧密一些,能使人们更容易接受,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法律解释的最终目的是让法官更明晰地适用法律,以达到实质公平。那么法律的客观性何在?对于我们来说,法律至上至少包含了法律的确定性、客观性及法律文本的至上性,而法律解释是否违背这些值得我们探讨。这就要看法律解释后的结果与法律的客观性在解释者心目中孰轻孰重的问题了。

以上的说明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法律不是客观的,但这样说未免又太绝对。也有很多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受住了时间和变化了的正义观念的检验延续了下来。正如卡尔拉伦茨所说:“法律研究的客体虽然具有短暂性,但其所拟解决的问题却经常———稍微改变其形态———一再出现,因此法这个事物的确有一些固有问题存在。”[2]所以可以说法律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这个“一定程度上”的客观性依赖于语言发展过程一定程度的稳定性、正义观念发展过程一定程度的稳定性、规则所处体系发展过程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及整个社会、法秩序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如果上述稳定性可以被保证,法律还是可以呈现一定确定性的。

参考文献

[1][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下一篇:建筑节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