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与主观

2024-10-18

客观与主观(精选10篇)

客观与主观 篇1

什么是摄影?160多年前法国人的科学实验产生了伟大的发明, 也许连它的发明者也不会想到, 如今的摄影术是如此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纪实到广告, 从艺术到科学, 摄影渗透到很多领域, 也影响着人们观看世界的方式和习惯。摄影技术也从传统的银盐影像过渡到今天的数码影像。现在的摄影似乎更加“亲民”, 每个普通人都可以用照相机来进行拍摄, 摄影技术也似乎越来越简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照相机变得越来越智能, 想得到一张可用的照片似乎不难。然而, 这种状况往往将专业摄影者置于一种近似尴尬的境地。摄影者不得不思考摄影最本质的东西。摄影术刚刚出现的时候, 只是作为绘画的辅助工具而存在的, 摄影术从一种新兴的技术发展为独立的艺术形式的过程也是比较艰难的, 那么是什么让摄影脱离绘画的影响而独立成为一门艺术形式的呢?那就是摄影对客观事物真实的记录能力, 这种直观的快捷的记录真实的能力是其他视觉艺术形式所难以企及的。

既然摄影最本质的功能是记录, 那么以客观记录为主要内容的新闻摄影必将是摄影领域很重要的分支。新闻摄影主要是以瞬间的影像来表述新闻事实、传播新闻信息的。新闻照片所包含的信息越多, 就越有新闻价值。新闻摄影作品必须讲究时效性, 对于客观的突发新闻、预知的重大活动, 不容摄影者随意地寻觅或等待。好的角度、构图和典型表意有很大的偶然性, 而新闻追求时效性却又是必然。摄影者不可能要求事件重新演示, 瞬间发生的情况稍纵即逝。所以从求新的角度看, 时效是新闻摄影的生命, 决定着新闻价值的高低。对于新闻摄影来说, 真正比较经典的瞬间并不多, 稍纵即逝的经典瞬间隐藏于事物发展的过程中。以视觉效果来看, 这种典型瞬间的出现时机, 对不同事物、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会有所不同。有的可能是在高潮到来前的瞬间, 有的可能是在高潮到来时的瞬间, 有的也可能是高潮过后的瞬间。这就要靠摄影者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娴熟的摄影技术技巧了。一般来说, 把握新闻摄影瞬间, 贵在快速, 难在典型性和表意性, 成在摄影者技术熟练程度和艺术根底及在瞬间的迸发程度。因此新闻摄影作品的时效性、典型性、表意性、技艺性构成了瞬间把握的要素。

新闻摄影之所以作为一门艺术, 在视觉艺术领域内必定有其必然的基础内涵, 但与其他的艺术门类比较, 它是技术的升华。“技”是技巧, 而“术”则是具体的人为创造, 在普通的摄影艺术中, 除了一般的将影像定格技巧外, 更多的是拍摄者对客体完美性表现的人为摆布。而新闻摄影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反对创作主体过多的主观干预, 要求主体以“第三方状态” (区别于主体与客体的事件参与者的状态) 出现, 用照相机无限接近现实地去记录, 是技术中术的升华。想更多地认识新闻摄影必须将现实的美丑与拍摄者的审美情感统一结合。新闻摄影作为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交融的视觉艺术, 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视觉世界, 更给历史留下了真实的资料。

新闻摄影作为一种技术报道手段, 是文明社会观察与传播新闻事件方式上的一大技术性革命, 运用现代摄影技术记录了真实世界的“表象”, 但这里的“表象”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再现, 它是有意识的、有主观目的性的艺术再创作过程, 它深层反映着新闻摄影者的思想与内涵, 呼吁新闻受众对“美”的思考。新闻摄影是利用技术手段, 通过摄影图片完成报道, 叙述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过程中的事件。其最终目的便是将事实发展过程瞬间定格并快速传达给受众。这就要求摄影记者在掌握基本摄影技术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艺术的审美和修养, 在一张摄影图片上尽可能丰富地浓缩新闻要素和对事物认识的导向, 并最终传达给观看者画面图像所表达的视觉信息和思维信息, 即用摄影照片来进行语言的表达。摄影天然的还原力已经使它在直观感受上占了优势, 形象、生动、煽情, 但却没有那么多进入其中的壁垒。只要你有心并且有本领借影像记录目前的人与事, 任意的一个主体都可以成为积极的参与者, 以个人的新闻摄影报道加入对人生命运的记录与深思, 那普天下的人的命运都可得到简朴但却同样感人的反映。

传统摄影技术是新闻摄影报道能够实现艺术表达的基础, 只有当摄影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 摄影者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体会与思考。只有这样, 新闻摄影记者才有能力去考虑拍摄思维和自己所想表现的目的, 图片语言才会更加真实和生动, 才能震撼观者的心灵。作为一种视觉传媒的工具, 新闻摄影图像语言的质量则是其能够产生积极效果的前提。新闻摄影所要表现的主体应占据照片的主要视觉空间。主体的表现不能是孤立的, 它同样需要气氛的烘托。“5·12”汶川大地震中有一幅照片给人的印象格外深刻:一位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东汽中学的老师和学生们一同被埋在倒塌的学校楼房里, 据被救出来的孩子们称“就是他在黑洞洞的废墟里, 用这只手刨哇刨, 使我们数十名同学死里逃生得以生还。不知道他怎么就没有出来……”我们见过许多手, 但这只手却与众不同。这是一只多层脱皮已经残损不堪的手, 这是一只英雄的手, 是把活的机会留给了学生的手。在这一新闻摄影画面语言表达中, 典型气氛的渲染有力地辅助了主体的表达。主体是新闻摄影的主要信息载体, 仅仅依靠气氛来烘托是不够的, 然而如果新闻摄影作品中缺少对主体细部的刻画, 其语言表达也是有缺陷的, 会使新闻摄影作品平淡无味。气氛渲染仅仅是对环境的交代, 在特殊环境下, 记者运用摄影本身的技巧就可以刻画, 但对主体一个细部的刻画, 有时其魅力和感染力能远远超过画面本身。新闻摄影是通过摄影记者的第三只眼来发现画面的“美”, 而不是臆造, 这才是新闻摄影作为一门新闻报道艺术真正存在的意义。

塔格曾说, 摄影不仅是审视, 也是评价世界的方式。新闻摄影作为一种瞬间平面造型艺术, 它不是摄影者能够轻而易举捕捉到的, 不单纯是一种偶然性的收获, 而是拍摄者的美学内涵、文化素养和人生观乃至新闻嗅觉的产物。新闻摄影记者在采访过程中, 一方面必须深入地观察并判断出新闻事实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和意义, 另一方面必须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 体会其中的本质, 同时还要迅速地决定以何种方式去诠释这种本质。也可以说, 摄影记者在现场的拍摄过程中, 必须分析两方面的问题:第一, 新闻点是什么;第二, 如何调动观者的参与意识, 于事实之外, 尽可能地引导观者去思考隐含在事实之后的深刻内容。而这些工作都必须在瞬间完成。但是这瞬间的选择, 却需要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和对生活的体会。所以, 摄影记者必须注重平时在艺术修养、文化知识以及摄影理论等方面的积淀。

被誉为新闻“摄影之父”的阿尔弗莱德·艾森斯塔特的肖像作品揭示了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他的照片有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 使观众仿佛也置身其中。他在二战胜利日拍摄的一名水兵和一名护士接吻的照片, 尽管在后来引起很多争议, 但是已经成为摄影史上不朽的经典之作。这幅题为《胜利日》的照片在世界各地的报纸杂志上发表了上千次, 是有史以来发表最多的新闻摄影作品。1945年8月15日, 人们在纽约时代广场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艾森斯塔特以一位水兵抑制不住战争胜利的喜悦心情亲吻素不相识的姑娘的画面, 表达了普天同庆的欢乐场面。拍摄后艾森斯塔特记下了水兵和少女的地址, 并在43年后的1988年, 又找到了当年的两位主人公, 让年逾花甲的他们再次来到纽约时代广场, 并别出心裁地让女主人公穿上和当年相似的白色连衣裙, 摆出同样的姿势又留下了一张照片, 为这幅著名的摄影作品又添上了一段佳话。如果说艾森斯塔特没有经历战争年代的生活, 如果他没有对生活本身深刻的理解, 他也不会记录下这一经典的瞬间。

苏珊·桑塔格说, 解说词的确会凌驾于我们看到的证据, 但任何解说词都不可能永远限定一幅图片的含义。“眼见为实, 耳听为虚”就是这个道理。一幅好的新闻图片, 其魅力就在于, 它是新闻事实的精确性与意蕴内涵的模糊性的完美结合, 即镜像与意象的统一。它不但能指明确, 而且所指深远。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启发和调动读者的想象力, 引导读者领悟到“新闻背后的新闻”。审美因素是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新闻图片中去的, 与新闻事实水乳交融, 而决不是游离于新闻事实之外的。此时, 作为记者捕捉到的意蕴的载体———新闻图片, 它是意蕴的呈现者。接受美学把其称之为“第一文本”, 因为它只是将作者所理解的意蕴展示出来, 提供的仅仅是一种可能性, 至于它能否为读者所共享, 能否真正渗透到读者的内心当中, 还要看读者的理解与感悟。因此新闻摄影最基本的单位的影像, 仿如一个个生活的斑点, 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它们可以是有直接联系的, 也可以是松散而毫无瓜葛的, 这种不规则恰恰使它抹去了自身的痕迹;它们纵横交错、内容充盈却又充满了一种随意感, 渴望着人类对它们说更多的话, 将它们按某一逻辑编入整体。

1979年迪尔特·阿佩尔特拍摄了一双从废墟中挖出来的手。左手已经干裂得仿佛大旱时节的土地, 而右手也破碎得惨不忍睹。长时间的暴露使人类的双手呈现出一种从未有过的形态, 凝固而又碎裂的时间在这双手上展现, 这一瞬间可以被凝滞成碎片, 而阿佩尔特的照片把时间的碎块凝聚在了平面上。这双手不禁让人想起汶川地震时的另一只手:孩子的小手握着一支沾满灰尘的圆珠笔。这些手中握的是对灾难的沉痛和伤感, 同样刺痛人心。新闻影像记录的固然只是一只手, 但是这只手背后连接的是整个灾难。汶川地震让整个中国都为之撼动, 成为这片大陆上抹不去的伤痕。孩子的手, 揪紧了全国人民的心, 通过照片传递给读者的伤痛让每个人铭记、让每个人感动、让每个人在那一刻都发自内心地展现自己的人性关怀。此时这只小手里握的, 其实是希望, 是对生命权利的不舍弃, 是对美好生活的不愿放弃, 此时, 影像记录的是废墟中的强者力量, 是人性光辉的放射。巴黎的穆费塔街头, 一个小男孩怀抱着两大瓶红酒, 雄赳赳气昂昂地迈着快乐的步子, 神采飞扬之间, 仿佛一个凯旋的士兵, 骄傲地向路上的行人致敬。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拍摄于1958年的这幅《决定性瞬间》作品没有什么深刻的历史背景, 只是生活中某一个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瞬间写照, 没有历史事件的沉重, 生活的平凡也能感动得让人落泪。那孩子的衣服甚至都没有塞好, 可是却那么自然而又与众不同。人性的光辉在这里被影像张扬得淋漓尽致, 读者会禁不住内心的激动感谢摄影师的伟大, 他把人们渴望已久的真实的幸福生活信息传递给了大众。

用照相机的镜头来关注生命和情感, 这正是新闻摄影记者的职责所在。一代又一代新闻纪实摄影者都把镜头当成自己的眼睛, 记录着生命中或震撼或平凡或悲伤或喜悦的每一刻。其实, 摄影师在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 就已经完成了人性思辨的过程, 镜头里呈现的画面就是他思考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约翰·伯格[英]、让·摩尔[瑞士]著, 沈语冰译:《另一种讲述的方式》,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2].苏珊·桑塔格[美]著, 黄灿然译:《论摄影》,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年版。

[3].雅克·拉康:《视觉文化的奇观》,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4].陈红梅:《论新闻图片审美意蕴的互动性》,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3) 。

客观与主观 篇2

首轮复习要注重理解并且能够在脑海中建立学科知识体系,复习哲学的时候这一点尤为重要,我们在复习哲学考点的时候要理解哲学原理,并且最好能够针对每个原理举出例子,这样能真正的理解原理。下面老师就针对初期准备考研政治的学生,带领大家学习唯物论的一个考点――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是事物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的根本特点是客观性,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蔑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是人们可以利用这种规律认识知道实践,并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规律分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首先,明确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①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④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其次,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作用。①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客观规律性为前提。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再次,了解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应当注意的几点。①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③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三、习题演练

为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种类与营养的不同需求,中国农艺师引进了多种新品种洋菜,根据北京地区及周边省市的海拔高度来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与运输方案,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遵循的哲学依据是( )

A.人不能创造规律,但可以改变规律

B.人可以创造规律并被人利用

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

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

试论音乐价值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篇3

关键词:艺术创作;音乐价值;客观性;主观性

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是从人对是否满足其需要的外界物及相互关系中产生的。它由两方面的因素构成,一方面是客体属性,即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功能属性;另一方面是主体需要,其需要是客观、合理的;两者相互依托,缺一不可。一部音乐作品,其价值取决于作品本身的内容属性和表现形式,即作为音乐艺术所具有的各种特征和听众对音乐艺术的欣赏需求之间的关系;并且赋予这种关系以实践的意义,才能使这部音乐作品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音乐的价值,顾名思义就是音乐这种艺术客体所给人带来的功用意义。但是音乐是艺术的艺术,它不能直接被概括为是对客观世界的直接反映;根据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推理,音乐这种艺术客体并不直接具有符号的所指意义,它是通过主体而使客体生成价值。如此看来,音乐这种艺术客体与音乐价值之间并不是直接相互作用的,音乐价值的实现则最终取决于音乐艺术是否具有满足主体需求的可能性及其程度。

音乐现象中的声音具有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功能属性。音乐价值的构成关键是:音乐现象中提供了哪些满足人需要的功能属性?音乐是这两种功能的结合,二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音乐的内容情感就是通过曼妙的节奏旋律而传递,而音乐的形式美反过来又更好地诠释与升华了音乐的意识内涵。对于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来说,都应是充实的内容和上乘的技巧的完美结合,音乐作品也不例外,它是音乐内容与音乐形式的矛盾统一体。音乐语言作为构成音乐形式的材料,与音乐形式共居一方;音乐题材作为表示内容的客观材料和外部载体,与音乐内容共居一方;中间一个环节是体裁,它具有双方的综合性质,其实质意义就是“形式与内容的纽带”。因为,体裁既表现为形式的特征——它是广义的形式,有其习惯性的音樂语言特征;同时它又表现为内容的特征——在具体生活风俗的历史发展中,总与某种题材、内容联系在一起。它的左边是工艺内容,右边是意识内容,体裁正好是从对形式的分析走向对内容的理解桥梁。可见,体裁对于一部成功的音乐作品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真善美是文艺批评的基本标准。“真”,是指艺术作品的真实性,即作品在多大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生活内容,这是衡量一部艺术作品价值最基本的方面。真实性对于文艺创作来说,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它不但关涉到思想的深刻性,而且取决于艺术家的人生态度和创作态度。“善”,是指作品的思想水平和道德观念,即看这部作品是引人向恶,还是引人向善,而对于善的判断,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善恶正误的辨别上,还要进一步对作品的思想深度做出分析评价。“美”,说明艺术鉴赏行为是一种审美活动,鉴赏对象的美丑当然要成为文艺批评的重要标准。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艺术作品中的美丑,不是指内容上的,而是强调形式上的美。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总能深刻地反映生活真实,具有强大的思想力量,同时又有高度的艺术性。

音乐作品在语义学信息与美学信息统一的基础上,还要讲究语境之美。音乐作品中的“小语境”就是指具体音响的上下结构;而音乐作品中的“大语境”则是指人类整体的历史、文化、社会等大的现实背景与实践活动。音乐与现实生活中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产生于人类的认知-反映活动中;音乐表达的关于人思想观念的性质,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利害关系中;音乐的形式美则产生于人类的审美-创造活动之中。这三种关系对应于艺术的真善美标准,基本构成了音乐的社会使用价值。

任何文艺创作对于艺术家来说,都是主客观相统一的过程。客观生活是艺术创作的现实基础,是艺术作品反映的对象。只有忠于生活,从生活实际出发,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即使艺术家的灵感,也无不是从生活的点滴细节中,索取源泉。但是往往对于同一组生活,同一种景象,不同的艺术创作者又会表现出不同的情感意义,这是由于在客体塑造中渗入了不同主体的意识。艺术家通过主体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体现在客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成为人的创造物和现实性。音乐的形式美就是艺术家主体才能、经验、劳动态度等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一首音乐由何种形式表现,不仅是创作者主体选择的结果,更是由作品本身所要反映的内容决定的。

在音乐中,大多数的作曲家都是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和谐的,但在作品的价值构成中,突出其中一个因素的事情时常发生。突出善,突出真,或者突出美,都是作曲家主观意识的选择和判断,反映了作曲家的价值取向。此外,演唱者、欣赏者的审美判断和价值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又为作品提供了生成意义的无限可能,但确实以作品所提供的可能性为前提。总之,作曲家和演唱者、欣赏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创作者要通过歌唱家的演唱来发挥其感染熏陶的教化功能,实现其社会价值;而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会与创作者产生共鸣,其反映情趣会再次激发创作者的创作意识。

不管主体是否意识到,任何系统的存在都是以目的性作为必要前提的。音乐之类的精神产品为什么存在?其合理性、目的性也只能在历史实践中加以考察。从物质方面看,物质生产之所以必要,是因为离开物质消费人就不能活;从精神方面看,人们为什么要去影响别人的思想精神呢?因为意识形态的内容总是与人们“意识到这种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种种矛盾相联系,也就是说大量的东西是与解决社会矛盾相联系的。这里存在着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共同之点,即都是为了掌握规律,以达到人类生存和幸福之目的的活动。

审美价值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社会价值,它与人的某种物质需求的满足不同,在审美体验上总是与现实生活中功利态度保持一定的距离;音乐以美的声音形态浓缩成生动可感的音乐形象,渗透到人的潜意识层,从而起到陶冶情操、淳化民风的作用。音乐的价值不仅应关注纯音乐形式的美,还应关注通过唤起广泛情感反映的认识与思考。音乐的审美价值永远是本质的、第一性的,其他的现实功能和价值只能是从属于它。音乐并不能直接通过音响运动向人们展示其他社会功能的具体内容,而是依靠审美主体对其想象和联想达到目的。

叔本华曾说:“音乐是这样一种伟大而又非常优美的艺术,它有力地影响了人的内在本性,就像一种宇宙语言那种完整而深刻地被人的内心所理解,它的独特甚至超越了感知世界本身。”音乐是艺术中的艺术,它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它的声音距离灵魂最近。

参考文献:

[1]吴中杰.文艺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3] 修海林,罗小平.音乐审美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新闻的客观报道与主观介入的融合 篇4

客观报道与主观策划应该说两者是矛与盾的关系。因为客观报道, 要求本质的真实, 不允许主观愿望对新闻事实所包涵的自身意义的扭曲, 不允许随意赋予新闻本身并不具有的意义而成为某种观点的诠释与注脚, 所以任何策划, 都必须在对新闻事实的意义了解之后, 对报道时机、报道方式等做出恰到好处的选择。就一般意义来讲, 具有周期性的事件和非事件性新闻, 更适于报道策划。前者, 如一年一度的“两会”报道, 各大媒体无不在报道策划上倾尽全力, 从栏目的设置、话题的确定、版面的安排等等, 各呈异彩。毫无疑问, 这些报道的事实都是客观的, 报道客观性与策划的合理性、创造性达到了有机的统一, 报道的导向性实现的效果也愈佳。这类周期性事件, 在全国乃至地方, 都有很多, 搞好其前瞻性与后续性报道, 为报道策划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对非事件性新闻的报道策划, 以地方媒体更为多见。如对国企改革、农业结构调整等地方工作的典型性报道等等。当然, 报道策划有时亦适用于某一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 佳木斯《三江晚报》以《19岁佳籍女孩绵阳求学遭遇地震周雨婷:我终于回到家了!》为题, 报道了四川省发生地震后, 当地一名在震区求学女孩的安危, 牵动了家乡人民的心, 很多读者给报社打来电话, 询问女孩的近况。为此记者多次与其家人和女孩本人联系, 当得知女孩在震区与当地人民一道奋力抗震救灾后, 即将安全返家的时候, 记者第一时间赶到车站迎接, 获取了第一手独家新闻, 并连夜写出了这篇报道。当全市人民从报纸上得知女孩在灾区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后, 各个异常兴奋和高兴, 并纷纷认为, 这是一篇时代感强烈的报道。通过女孩的现身说法, 激发了当地人民二次捐款的热情, 像这类事例在新闻实践中不胜枚举。

其实, 任何客观报道, 其背后都蕴含着报道者明确的主观认识与主观意图。由于立足点与着眼点的不同, 对同一新闻事件, 人们的主观认识与见解并不一致。20世纪80年代末, 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席卷采金热潮。很多媒体竞相报道采金获取的巨大经济效益, 而《佳木斯日报》却以《掘得黄金三万两问君何处买绿洲》为题, 报道了采金船“挥师讨伐”, 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1996年佳木斯市一位副市长在一次工作会议上强调, 在宜林“两荒”上造林植树, 就此有的媒体写成了工作性报道, 而《佳木斯日报》却抓住了那位副市长批评的统计上报数字虚假的问题, 掘出新意, 写出《按上报数字推算锅台都是树, 靠浮夸数字唬弄无法实现小康》的报道。还如佳木斯市《三江晚报》以《个人集资建房因省钱“孕育”因管前“流产”我市首倡者被信用挡在房外》的报道, 就是说高房价下探索美好“住房梦”, 才逼出了个人集资建房的新做法, 尽管这次尝试以失败告终, 但这篇报道却从另一个层面告诉了人们这样一个信息, 今后房地产市场的开发形式会出现多元化, 还会出现新的探索者, 从这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我们得到的将不是遗憾, 而是欣慰。从稿件发表后引起的强烈社会反响可见一斑。这些报道, 应该说都是客观的, 但哪一个更有价值, 更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是不言而喻的。

在大量的报道中, 报道者都是“站在报道背后”的, 但也有些报道, 由于报道者的主观介入与参与, 既无损报道的客观性, 又增强了报道的效应。在这方面, 近年来中央与地方媒体都有许多成功的实践。如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中的“生活空间”栏目,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报道, 都有记者的积极介入, 从而推动了新闻事件的发展与问题的解决, 有的促进了事件向好的方向转化。

在新闻报道中, 记者的积极介入, 首先有赖于题材的适宜性。毫无疑问, 并非所有新闻事实都适于记者介入。一般来说, 具有较明确发展趋向性的事件新闻和人物新闻, 可能适于介入性报道, 这里有一个重要原则, 就是不能违背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新闻题材的适应性是报道介入成功的前提。1998年初冬, 佳木斯市一个不满18个月的小男孩刁云鹏不慎被开水严重烫伤, 生命垂危。小云鹏的父母双双下岗, 根本无力支付其昂贵的医疗费用。佳木斯电视台对此以《小云鹏, 你别哭》为题发出连续报道, 引起社会关注, 十几天便收到社会捐款近万元。后来, 该媒体记者与当地慈善组织设立了救助困难儿童基金。

新闻媒体的介入性报道, 往往能产生积极的报道效应。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是如此, 在经济报道中也是如此。佳木斯市有一家聚脂布厂, 生产出一种新的防水材料聚脂布, 面市7年在南方日益抢手, 在本地却无人问津。当地媒体以“墙内开花何以墙外红”为题做出报道, 4个月后, 全市仅有1家施工单位与其订货。对此, 记者再度跟踪报道, 在省、市报纸发出《惊雷滚滚何无雨———聚脂布在产地推广受阻的原因索隐》一文, 深入分析这一经济现象, 该市主要领导两度批示并现场办公, 该厂产量迅速翻番。像这样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影响的报道效果, 正是新闻媒体进行报道介入的初衷所在。

在新闻实践中, 大量的客观报道需要我们认真搞好报道策划以提高其导向性, 同时, 对那些适于介入性报道的题材, 则有待于我们不失时机地予以把握和恰到好处地进行报道, 对新闻客观报道与主观介入水平的提高, 会使报道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客观与主观 篇5

《名作欣赏》二零零六年六月号上半月刊刊发的彭运生教授的《古诗赏鉴四题》,在阐发了自己对四首古诗(或其中名句)的独特理解的同时,也对某些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科学性发出了质疑。读过该文,感慨良多,禁不住也要对其中涉及到的一些问题发表点个人的看法,并与彭先生商榷。

读过彭先生的文章,最大的感受就是对文学鉴赏的主观性特点又有了鲜明而深刻的体认。

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单纯来自于作家的赋予,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读者的阅读和接受。“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一为我们所熟知的名言正道出了文学鉴赏活动的主观性特点。而这并非只是经验之谈,二十世纪西方接受美学的创立者姚斯对此有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无论是接受美学的理论,还是文学鉴赏活动的实际都表明,每个读者在文学鉴赏活动中,都是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性情气质、审美趣味以及价值观、艺术观等方面出发去看待作品的。面对以语言符号构筑的文学形象和意境,读者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丰富的想象、联想能力,融入深邃的情绪情感体验,借助敏锐的感悟能力和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通过对作品符号的解码,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复现、体验、理解了作品的内容和意义,而且还渗入自己的情感、思想、性情气质和人格精神,对原有的艺术形象和意境进行开拓、补充和再创造,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从而使作品的意义“溢出”了作者原来设定的意义框架,产生出作者所意想不到的意义来。这就是对一部文学作品,不仅不同时代的读者,甚至同一时代的读者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的原因。

彭先生在文章中,分别就四首古诗(或其中名句)质疑了同时代的其他几位论者的理解和阐释。如认为郭应德、过常宝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对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的解释是“顺着天然信仰说出来的话与科学无关”;认为张世英先生在《新哲学讲演录》中对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的“艺术上的考证既不必要,也不合法”;认为王一川先生在《文学理论》中讲解杜甫的《蜀相》时“所言‘诗人不禁热泪涟涟’,不仅言之无据,而且似乎意味着此诗是诗人悲伤、无望心情的产物”。与此同时,彭先生以“在我看来”为引领,分别出示了自己对这几首古诗或其中名句的理解与阐释。然而,在笔者看来,彭先生的解释亦不过是体现了文学鉴赏的主观性的一家之言而已,并未真正实现其所追求的文学批评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如其对《早发白帝城》的“妙处”的阐释,尽管颇有逻辑性和哲理性,但仍不免使人困惑:“此诗内在雄辩地暗示了象征着‘高度’的‘白帝城’的价值”,这一结论从何而来?言之所据又在哪里呢?所以,尽管彭先生从“科学”出发“断然拒绝”考证和想象、联想这类“我们面对文学作品时的本能反应”,但事实却是,拒绝了考证的彭先生,却无意识地而又不可避免地落入了想象的陷阱,其充满个人主观性的作品意义阐释,最终让我们也只能把它当成是一种想象的结果而已。

这就启示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文学鉴赏的主观性特点,认识到“不同的读者在作品中投入不同的情与理,就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接受和意义阐释,但任何一种阐释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都有其合理性”(胡经之、王岳川主编《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年版,第347页),,谁也不能说自己对某一作品的欣赏才是最正确的体验和最完美的解释(当然彭先生也并未如此说),而且正是不同的解释使作品的意义宽泛深远起来。

然而,肯定文学欣赏的主观性,并不意味着否定文学批评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因为,建立在文学鉴赏活动基础上的文学批评,与文学鉴赏虽然有密切的联系,但又有着很大的不同。文学鉴赏以对作品的审美体验、审美享受为目的,富于主观性、感受性和个人倾向性;文学批评以对作品意义和价值的审美理解、审美判断为旨归,要求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和不带个人好恶的公正性。而要保证文学批评的客观性、公正性,科学的批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在此仅对彭先生文章中所涉及到的考证法和文本分析法做些必要的探讨。

关于文学批评活动中的考证法,彭先生是持反对意见的,认为“艺术上的考证既不必要,也不合法”。在他看来,“这样的考证,实质上是想到日常人生中去寻找艺术的本质”,这说明他不认为艺术的本质与日常人生有什么联系;可紧接着他又说:“而实际上,我们更多地只能通过艺术而理解人生的实质”。我们不禁要问:既然艺术的本质与日常人生无关,那么为什么我们又“更多地只能通过艺术而理解人生的实质”呢?从这自相矛盾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彭先生在艺术本质与日常人生的`关系问题上的认识还不甚明了,而这恰恰影响了其对考证法在文学批评中的必要性与合法性的认识。

其实,无论是艺术发生学的研究还是艺术生产(创造)的研究都表明了,艺术从根本上讲来源于生活又超越了生活。作为文学艺术体裁之一的诗歌,其本质就在于或抒情言志,或阐发事理。而诗人所抒之情、所言之志、所释之理,既来自于日常人生经验的激发,又显示出超越日常人生经验的努力和追求。关于诗歌的这一本质,并非“人类的一种天然信仰”,而是被古今中外的诗歌创作实践所证明了的一种事实、真理。也正因如此,我们在进行诗歌批评时,便可以采用考证法,即由孟子提出、后被广为运用的“知人论世”法。当我们了解了作者的性格、志趣、生平经历、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就会对作品中的“情”“志”“理”的内涵有更具体更深入的理解。例如,当我们了解了杜甫一生由开元盛世的读书、壮游到奸臣当道求仕不得的十载长安困守、安史之乱爆发后的陷贼逃难与为官遭贬及至生命最后十余年的漂泊西南客死舟中的命运遭际,了解了其“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内心情感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社会理想,就不难理解其在《蜀相》中借对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命运遭际的慨叹而抒发的自身壮志未酬的悲愤了,也就不会再发出“所谓‘诗人不禁热泪涟涟’又是从何得知的信息?难道诗中的‘英雄’是诗人的自指?”这样的疑问了。拒绝考证,拒绝“自由任意的想象”和“只能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出到作品之外”的联想的彭先生,在对作品进行文本分析时,也显示出了一定的问题。比如,他在反对其他论者对《滁州西涧》的分析时说:“所谓‘独处’和‘自由’、‘幽冷’和‘孤寂’以及‘诗人内心的凄怨和忧郁’,郭应德先生又是怎么知道它们的存在的呢?它们不是天然信念支配下的无意识虚构或捕风捉影吗?它们不就是批评家对诗中‘独’和‘幽’等字眼儿见了风就是雨的结果吗?”这里姑且不论他所批评的郭应德先生的见解是否正确,仅以他对文本语言批评(即他所谓的就作品中的某些字眼儿“见了风就是雨”的“捕风捉影”的分析)方法的反对而言,笔者是不能苟同的。众所周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言为心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人正是靠着对语词的精心选择和组织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旨趣的。因此,我们应该也完全可能通过对文学作品语言符号辞面与辞里意义的解码,来探寻作者赋予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甚至进而发掘出超出作品原来意义框架的“言外之意”。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注重炼字炼句,因此,采用“咬文嚼字”法或英美“新批评”家所谓的“细读”法进行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如果脱离了蕴涵着作家的情感、思想的文本语言而大谈特谈作品的意义,岂不真正成了“无意识虚构”或“自由任意的想象”?

另外,彭先生在分析《滁州西涧》一诗时说:“这首诗共有四句,但后两句本身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并就“小舟缘何偏‘自横’?”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认为,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看,其在方法上犯了断章取义、肢解整体的错误。任何文学作品,不管是一首小诗还是一部长篇小说,其作为一件艺术品,都是一个由各个构成要素有机统一而成的整体,作品的意义、价值也正存在于这有机统一的整体之中,如果将这一整体割裂开来,抽取其中的某一部分,并不顾其与整体中其他构成要素的内在联系而单纯地片面地加以分析和引申,所得出的结论便不会是作为整体的原作本身应有之义,而文学批评却要求我们尽可能客观、公正、科学地分析作品本身原有的内涵,并正确地指出其艺术价值和历史的、现实的意义。因此,如果以文学鉴赏而论,彭先生采用“摘句”法对“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两句所做的“妙处在于创造出了需要救助的弱者以及诱使弱者接受救助”的解释,还是可以作为体现了彭先生个人的性情、人格、思想、情感的一家之言而被我们玩味一番的(尽管我们可能也可以不表示赞同),但是,如果上升到彭先生极力倡导的“科学”的文学批评的高度来看,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断章取义的批评方法,就只能因其“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与作品应有之义相去甚远而引起我们的不满了。

客观与主观 篇6

众所周知, 一家企业能否在产业中获得应有的地位和价值, 主要取决于其所涉及产业的主客观条件。即客观的市场前景和存在的挑战及主观上的技术和影响力等。

在此我们不妨先看看英特尔坚持不放弃的可穿戴设备市场。

目前业界公认可穿戴设备市场老大 (按出货量计) 为Fitbit, 据统计, 截至2015年年底, Fitbit的“活跃用户”从上一年的670万增加到了1690万, 增长率超过150%;但Fitbit的总用户数是2900万, 这意味着Fibtit的活跃用户只占到58%, 有42%的用户买了Fitbit后却较少使用。需要说明的是, Fitbit的境遇颇具代表性。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NPD Group的统计, 约有40%的运动手环用户在购买这类设备后6个月选择停用。至于在可穿戴设备 (手环类) 排名第二的小米, 虽然其在2015年实现了1200万部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 相比此前一年的110万部暴增951.8%, 市场份额也从4.0%上升到了15.4%。不过, 从2015年全年各个季度市场份额数据变化来看, 小米曾在2015年第一季度达到市场份额的峰值, 到了第四季度却有所下滑, 而小米之所以销量增长迅猛, 主要得益于其价格战略, 其健康手环的售价普遍在11美元~20美元之间。

而近期发布的科尼报告表明, 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开发者们发现, 可穿戴智能设备作为一种新兴的产品, 虽然经过了一段较长时间的发展, 但是却很难完成其作为一个消费型产品到商业核心产品的过渡。也就是说可穿戴设备即便出货量很大, 但其给相关企业带来的商业价值并不高, 这对于习惯了高利润模式的英特尔来说, 显然是不适合的产品品类或者说是投入产出比太差。

业内知道, 与智能手机市场类似, 英特尔进入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时间并不晚。早在2013年9月, 英特尔就成立了NDG事业部 (the New Devices Group) , 该事业部隶属英特尔新技术事业群 (NTG) ;2014年, 又收购了运动手表厂商Basis, 并且被并入NDG事业部, 这一收购被业内认为是英特尔进军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关键和标志。与此同时, 英特尔还发布了专用于物联网和智能硬件的Edison (爱迪生) 平台。但不幸的是, 今年夏季, 英特尔的可穿戴设备计划开始出现问题。今年6月, 由于可能出现过热风险, 英特尔召回了Basis Peak设备。根据英特尔的说法, 这一问题影响了约0.2%的用户。英特尔并未提供设备的更换, 而是直接停止销售这款产品。随后, 英特尔还宣布于今年底结束对Peak的软件支持 (包括云存储服务) 。

不知各位读者看到此作何感想?“过热”一词无非让我们又重温英特尔在智能手机市场的短板, 即芯片的功耗与ARM架构相比始终是个难以逾越的鸿沟, 而到了可穿戴设备市场 (低功耗仍是主要诉求) 这种短板更会被有意或无意间放大。正应了高通CEO史蒂夫·莫伦科夫曾经说过的话:“对可穿戴设备的看法与平板电脑相似, 它是智能手机技术的重要延伸。如果在智能手机领域没有取得成功, 就很难在可穿戴设备上有好的表现。”事实也的确如此, 据称高通今年年初其骁龙处理器已经用在了65款主流可穿戴设备上, 预计年内还会增加50款。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 鉴于可穿戴设备市场的低价值和存在的行业挑战以及英特尔自身芯片始终存在的短板, 加之此前这种短板最终导致英特尔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铩羽而归的前车之鉴, 尽管可穿戴设备市场前景可期, 但英特尔理应结合产业特点及自身的优势做到有所为的同时, 也要有所不为。由此看, 我们更希望外界的传闻能够成真, 而英特尔所谓坚持的官方回应也仅是一种姿态而已。

浅析纪实摄影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篇7

关键词:纪实摄影,主观性,客观性

一、纪实摄影概念的界定

所谓的纪实摄影, 是指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摄影爱好者, 在充分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 将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景以及真实生活以照片或视频等方式记录下来, 其根本目的就是为观众展现出一个真实的世界或事物, 让人们真正了解被摄对象的生活, 从而唤起人们对被摄对象的关注。纪实摄影将现在以影像的方式保留下来, 为以后留下实证, 同时还是人与环境、人与社会活动之间关系的解说性照片。

二、纪实摄影的主观性

优秀的纪实摄影作品追求客观, 但不能完全客观。摄影师在纪实摄影过程中, 往往需要通过个人主观完成构图与曝光等, 纪实摄影的主观性表现在抓拍与摆拍两种技术中。所谓的抓拍, 指的是拍摄目标对象自然状态下的瞬间形象;摆拍则是拍摄对象根据摄像师的意愿, 在设定条件和环境下进行的一种意识拍摄。抓拍和摆拍在摄影界曾引发了热烈的议论。虽然两者属于不同的拍摄手法, 但是它们之间又存在很大的关联性, 并非是完全对立的。纪实拍摄本身就是来自生活, 但是它的表现形式又高于生活。

另外, 纪实摄影是一种光线的游戏, 对一部纪实作品进行评价时, 光线犹如画家的颜料, 如果没有光, 也就无法进行拍摄。无论是摄影师自己的主观想法, 还是客观物象, 都需要通过光源来呈现。

三、纪实摄影中的客观性

在纪实摄影中, 客观性主要指的是发现问题, 并且从理性角度分析问题。其中发现问题就是在以事实为前提下, 通过理性的认识进行拍摄。就如著名摄影家卡蒂埃·布勒松提出的那样:“对于摄影家而言, 照相机是摄影家看待社会的眼睛。”也可以说, 照相机对于摄影家来说更像是一本日记, 纪实摄影并不是“发明者”, 而是通过“日记”来充当事实的“发现者”。纪实摄影将事实作为技术, 再融入摄影师自己的观念, 进而创作出摄影作品。

四、纪实摄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一方面, 纪实摄影利用主客观的统一强调感受, 我们都会直观地把照片理解成真实的事件, 可是在我们直接看照片、看问题的时候, 不能忽略摄影师运用摄影技术给人们的心理暗示, 摄影师运用暖色会使人们感觉更温馨, 而运用灰暗调则会让人们感觉到沮丧, 这也是最容易让人们理解的摄影技术。想要运用这些拍摄手段让人们有不同的心理感受, 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那么就不能进行直观拍摄, 而是需要运用一些技术手段达到拍摄的目的。

另一方面, 纪实摄影重视人文精神。在我国纪实摄影发展之初, 纪实摄影的创作方式和创作理念都是以文学为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实践, 纪实摄影已经逐步转变为将镜头作为一种观察手段和思考手段的形式, 从而能够体现出摄影师的观察力。当摄影师在纪实摄影中注重人性理念时, 就需要注重拍摄手段。洞察人性并不是摄影师的专利, 更是文学家等共同关注的问题, 但是不同领域对人性表达的方式不尽相同。在我国, 纪实摄影不但具有人文关怀的价值, 更需要在作品中融入对我国社会的洞察。只为拍摄而拍摄的纪实摄影只能成为一种消费品, 社会的商业化和工业化时时刻刻都在制造那些缺乏内涵的垃圾作品, 但是有时人们依然无法区分纪实优秀作品和垃圾作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注重纪实摄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从真实的生活中感受鲜活的表情, 表达属于当时社会的情感, 通过纪实摄影来展示当代社会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

五、结语

纪实摄影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事物本来的面貌, 拍摄者应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 表达创作的态度, 将再现和表现紧密结合起来, 再现基础上的表现是纪实摄影基本的创作手法。用图片纪实方式来反映社会的千姿百态、记录社会的发展变化、揭示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聚焦社会边缘群体的生存状况等, 纪实摄影成为揭示社会现象的手段和工具。在功利化和利益化的今天, 能否利用纪实摄影真实地记录社会, 已然成为摄影工作者、摄影记者、传媒从业者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贾清.影像的力量——中国纪实摄影视角下的弱势群体影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13.

[2]李科燕.当代中国大陆社会纪实摄影的沿革与时代背景的关系[D].西安美术学院, 2012.

[3]陶佳玮.大众传播视角下国内地震灾害纪实摄影思考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4]张秉政, 李鑫.当代传播环境下的纪实摄影[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06) :115-118.

[5]杨健.图像传播的视觉表征——视觉文化下图像传播对世界的反映[J].青年记者, 2011 (35) :55.

[6]邹吉文.灾难事件中纪实摄影的价值探析——以汶川地震为例[J].科技信息, 2011 (35) :17.

[7]孙茜.摄影文化传播中的艺术审美取向[J].大众文艺, 2011 (19) :198.

[8]黄自然.网络流行语体的传播机制与传播动因探析[J].新闻界, 2011 (06) :98-100.

[9]王辉.纪实影像:基于特定时空的信息传播媒介——兼议真实、客观的四个理解原则[J].国际新闻界, 2011 (06) :124-126.

客观与主观 篇8

经济评价的主观性:经济评价不仅仅是一个评价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一种决策过程。在项目的决策中评价主体或者评价结果的需求者难免根据自身的某种需要、选用一定的指标、模型和方法而作出或者对某些数据进行人为的添加和舍取的, 甚至臆测。故经济评价的过程表现出一定的主观性。

综上可知, 要得到准确的经济评价, 在控制评价方法和模型的同时, 关键的问题在于进行经济评价的过程, 在于评价主体或者说我们自身, 如何建立约束评价过程的机制。从外部建立约束机制, 还是从方法本身来建立约束机制, 笔者认为从外部来建立约束更具有操作性和现实意义, 因此保证过程的客观和独立性, 就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下面结合具体的房地产项目来探讨这个问题, 并提出协调主客观性的一些方法。

项目概况:本项目为重庆某某房地产公司开发的住宅项目, 项目用地居于重庆城市几何中心。总用地面积110713.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231056.50平方米, 7栋高层+花园洋房。定位为中高档建筑。总投资103066.59万元, 总建造成本4460.67元/平方米:见如花园洋房定价表格:

我们可以采用各个同类项目的价格对比来完成本项目的项目定价。除此之外, 本项目定价参考了五个不同的类似项目定价, 但在给各个项目分配权重的时候也出现了随意的现象, 为了保证结果具有科学性, 最后采用团体成员打分 (其实质专家打分法或德尔菲法) 来确定权重系数的, 这种方法具有科学和客观性, 多人的认识可能会趋近于市场的反应。因此, 为了协调主观性, 在涉及到类似需要主观决策的问题的时候尽量寻找科学的决策方法, 避免主观性, 专家打分法不失为一种好的避免个人主观性的方法。

再看经济评价中内部收益率的变化。本可研主要用作决策使用, 兼有融资的目的, 经过调整, 本项目最后税后内部收益率达32.70%。之前内部收益率仅为16.85%, 经过和业主多次沟通, 对方授意调整投资和收入, 导致现金流的变化, 最终得出内部收益率为32.70%。这确实有悖于实际情况, 当然,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 投资额业主是有信心控制, 鉴于房地产市场近期乐观的反应, 业主也有充分理由抱有较高的期望值。但是未来确实是变化的, 经济评价的很多数据我们可以通过多方调查考证取得, 但对于未来预期的把握是否正确, 没人敢保证。

因此, 经济评价总是随着主体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发展。经济评价的这一特点, 反映出其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但是经济评价包含以决定论为基础的预见, 经济评价一般都是自觉、有意识的评价, 包含着对一定价值关系可能后果的预见、推断。而这些预见、推断必然以一定的决定论意识为基础和前提, 即确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因果联系, 当然, 没有这种联系就不能进行经济评价。不管这是优点也好, 缺点也好, 它总归是经济评价认识过程中的事实。

对此, 关于如何协调经济评价中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问题, 应该注意一下几方面:

1、对于经济评价方法的选择, 保证科学。这是客观的前提, 要使方法适用于具体的项目。这是经济评价保证客观性的前提条件。

2、对于经济评价中数据的筛选、控制是协调主观性和客性的核心内容。涉及到筛选和控制主要是人的因素。评价的人即评价主题要有客观公正的意识, 约束人的机制建立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问题, 笔者认为目前可以加强于团体参与, 如上文中提到的专家打分法。这样也利于沟通与合作。除此之外, 也要强调人的经验的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3、做到了以上两点之后, 笔者认为不应再过分强调主客观性, 除非是拍脑袋似的出数字和做决策。因为在评价活动中, 总有主体的“我”在内, 因此它总是包含着主体的态度、选择、情感、意志等在内。而主体又是具体、历史及不断变化着的, 并且具有一定需要的, 经济评价则是把一定的或变化着的事实, 同不断发展着的主体和主体需要以及认识的客体-即评价的项目联系起来的认识。经济评价的这一特点, 反映出其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但是经济评价包含以决定论为基础的预见, 包含着对一定价值关系可能后果的预见、推断。而这些预见、推断必然以一定的决定论意识为基础和前提, 即确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因果联系, 当然, 没有这种联系就不能进行经济评价。有时候事物的发展又刚好需要这样的评价;如带有期望的房地产售价的上涨, 恰恰也可以在一方面促使实施者往这方面努力, 当然, 我们还是需要一个客观的评价的, 一个带有主观性的客观评价。因为不管这是优点也好, 缺点也好, 它总归是经济评价认识过程中的事实。

参考文献

[1]刘让同, 严灏同.主观评价及其主观性与客观性分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4.8.

[2]巫世峰.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国外建材科技.2006.

客观与主观 篇9

传统的社会科学评价法大致有两类, 一是直接评价法 (对成果直接进行价值等方面的评价) , 二是间接评价法 (不对成果本身进行评价, 对成果的影响进行评价) 。不论是直接评价法, 还是间接评价法, 尽管被定量化了, 但是都包含一定的主观因素, 如影响力如何确定, 价值如何确定。因此, Shiro Ishikawa认为, 测度理论应该被称为“模糊的测度理论” (fuzzy measurement theory) , 由主观的测度理论 (subjective measurement theory) 和客观的测度理论 (objective measurement theory) 两部分构成。

对搜集到的国内外研究方法进行主观性与客观性分析, 可以了解各种方法的定量化程度, 然而各种方法不是定量化程度越高, 方法的可行性越高, 有时专家的主观分析, 可能更为准确。怎样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 结合程度有多大, 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从评价实施的过程来看, 评价的前两步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制定评价方法。

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应该从被评价对象的构成要素出发, 确定一级评价指标, 二级指标, 再将一级指标细化, 依此类推, 通过各个要素之间的结果关联,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由于构成要素、各个要素之间的关联, 都具有主观性, 因此, 从哪个方面入手, 确定什么指标, 主观性比较强。

2. 制定评价方法。

在指标确定之后, 将不同的评价方法应用到相同的指标体系上, 可能出现有差异的测度结果, 因此, 评价方法的选择影响评价结果, 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是, 评价方法本身是客观的, 是建立在一定量化数据基础上的, 而且, 尽管不同的方法可能产生不同的测度结果, 这些测度结果的差异性也不会很大。如果差异性很大, 尤其是出现截然不同的测度结果, 可能所使用的测度方法不适宜应用在评价上。所以, 可以认为, 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评价方法究竟是具有主观性比较强, 还是客观性比较强, 取决于采用的是什么评价方法, 如果采用的是专家调查法这类人为因素较多的方法, 则主观性比较强;如果采用的是统计方法、数学方法等建立在数据基础上的方法, 则客观性比较强。

3. 根据评价实施的前两步, 明确社科研究方法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确定原则:

(1) 如果某一测度研究论文, 只采用了指标体系, 没有提供测度方法, 则认为其主观性相对较强, 客观性相对较弱。 (2) 如果某一测度研究论文, 同时采用了指标体系与测度方法, 但是测度方法是统计方法、数学方法等方法, 则认为其主观性与客观性是均衡的。 (3) 如果某一测度研究论文, 同时采用了指标体系与测度方法, 但是测度方法是专家调查法这类人为因素较多的方法, 则认为其主观性比较强, 客观性比较弱。

二、社会科学测度方法主观性和客观性实证分析

1. 数据的量化方法。

(1) 搜集数据。选择国内外研究用期刊, 从中搜集测度研究采用了指标体系的论文, 将其按照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确定原则归类, 统计论文研究的总篇数。

(2) 确定主观性与客观性得分。根据对主观性和客观性的认证, 分别给予一定的分值, 如果将只有指标体系的论文确定为第一类, 将主观性与客观性是均衡的论文确定为第二类, 将人为因素较多的论文确定为第三类, 则测度方法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得分为:

2. 社会科学测度方法主观性和客观性国内外比较分析。

主观性和客观性总体得分为某类测度方法论文总数与主观性和客观性得分的乘积, 除以国内、国外某类论文总数。如第一类主观性得分为2, 国内该类测度方法论文篇数为61篇, 国内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测度方法论文篇总数为69篇, 则国内第一类主观性总体得分为2×61÷69=1.7681, 依此类推, 计算各个类国内外测度方法主观性和客观性得分。

从表2所示数据来看, 总体上国外指标体系的应用水平略微高于国内, 但是国内比国外更重视应用统计方法的量化研究。

由于第三类数据均为零, 因此可以推断, 国内外测度方法研究过程中, 几乎不采用主观性非常强的测度方法。相对于第一类数据而言, 第二类数据非常小, 所以可以推断, 国内外测度方法研究过程中, 主观性和客观性共同采用的测度方法比较少。第一类数据比较大, 表明国内外测度研究都是重视指标体系研究, 并且在注重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 注重量化研究, 对于专家的主观影响力重视不够。

3. 社会科学测度方法主观性和客观性学科比较分析。

主观性和客观性学科总体得分为某类某学科测度方法论文总数与主观性和客观性得分的乘积, 除以国内、国外某类某学科论文总数。如经济学科第一类主观性得分为2, 国内该学科该类测度方法论文篇数为16篇, 国内该学科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测度方法论文篇总数为21篇, 则国内经济学科第一类主观性总体得分为2×16÷21=1.5238, 依此类推, 计算各个学科各个类国内外测度方法主观性和客观性得分。

三、模糊数学评价方法的应用

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方法, 建立隶属矩阵, 评价国内外各个学科测度研究方法的主观性性客观性。首先对表4所列数据进行标准化, 经过变换后, 每个变量的均值为0, 标准差为1, 并可以消除量纲的影响, 但不一定在[0, 1]上。

接着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极差变换, 经过极差变换后有0≤x"ik≤1, 且消除了量纲的影响。

然后, 采用最大最小法建立相似矩阵, 计算rij, 则有[3]:

最后, 采用布尔矩阵法进行聚类。求模糊相似矩阵R的λ截矩阵Rλ, 取λ≥1, 则有。

因为Rλ中不含特殊矩阵所以是等价的。因此由Rλ可得原数据在λ水平上的分类。

通过模糊聚类分析, 国内社会科学主观性、国内社会科学客观性、国外社会科学主观性、国外社会科学客观性为一类;国外经济科学主观性、国外经济科学客观性、国内情报科学主观性、国内情报客观性、国外教育科学主观性、国外教育科学客观性为一类;国内教育科学主观性、国内教育科学客观性、国外情报科学主观性、国外情报科学客观性、国内经济科学主观性、国内经济科学客观性为一类。

通过模糊聚类分析,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国内外社会科学由于不重视测度方法研究, 所以主观性和客观性水平都比较低。

2. 在经济学科领域内, 国外比国内注重测度方法研究, 因此, 国外主观性和客观性水平都比国内高。

3. 在教育学科领域, 国外比国内注重测度方法研究, 因此, 国外主观性和客观性水平都比国内高。

4. 在情报学科领域, 国内比国外重视测度方法研究, 国内外情报学科比较重视对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结合使用。

5.从整体上看, 国内外测度方法主观性和客观性方面存在两个趋势:一是国外各个学科普遍比国内注重测度方法研究, 情报学科例外;二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研究具有一致性, 即二者同时受到重视, 在测度研究时, 一般是主观性和客观性并用。

参考文献

[1].蔡曙山.对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现状的分析.学术界, 2000 (1)

[2].Shiro Ishikawa.Statistics in measurements.Fuzzy Sets and Systems116 (2000) 141-154

客观与主观 篇10

从而有意识的调节胸腔、鼻腔、横膈膜等歌唱器官,发出科学、动听、高位置的声音。为声乐教学提供更为便利的教学手段。这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频谱仪如何使声乐载体从主观感觉转化成客观图像。

因为传统声乐教学墨守成规的束缚,至今国内关于此项研究仍处于空白阶段,虽然人们喜爱唱歌,但很少有人会将歌唱升华到用科学仪器来研究,并发掘出声音训练的秘密,这方面的书籍和可以参考的资料很少,在这个领域还有很大的空间等着我们研究。人们对如何把自身发出的声音训练的更加完美这一项目具有浓厚的兴趣。该研究项目对学校本学科的发展有着突破性的提高,对形成本学科的科研特色和加强本学科教学优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项目与学校学科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借助数字技术的便利,使学生的声乐状态更加科学、演唱水平更加稳固。科学仪器的介入,也为声乐提供了客观、有效的学习条件,使传统声乐教学得以突破、创新。极有可能会建立一个更加科学有效地声乐教学体系,甚至有可能会形成新的声乐系统,这样才符合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在自然界中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人们听到的声音之所以不同,主要是物体振动的频率和体积各不相同。之所以声乐教学很困难就是因为声带的振动看不见摸不着,如果通过科学的仪器(频谱仪),就可以客观的看见声带的振动状态,并根据物体声音振动的物理特性和客观规律来进行直观的调节,使声乐教学从主观教学变成客观教学。人在歌唱中发出声音的频率主要是由声带振动的部位、体积、气息走向、气息强弱以及共鸣腔体所决定的。根据学生的发声条件、语言信号的特点、声音的特殊要求以及传声器的特性来选用适当的拾音器以及音频软件。音频编辑软件也是声音检测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在众多的软件中其实有着很大的相似性。软件功能界面看似复杂,但只需经过反复的实践,就可以轻松掌握。

研究目标:将频谱仪应用在声乐教学中,形成本学科的科研特色和加强本学科的教学优势,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紧紧围绕推进建设教育强省进程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为我国声乐教学的开拓创新,科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研究内容:首先要学生知道什么是好的声音频率曲线,然后根据人声频率曲线的特点和人类发生的物理特点,将频率曲线分成几大部分,如人发低音是主要是胸腔共鸣,从低到高依次是胸、咽、口、鼻、头、五大腔。频谱仪声音曲线(如图)

从左至右边、分别是:

低频噪音频率段-胸腔频率段-咽腔频率段-口腔频率段--鼻腔频率段-头腔频率段-气息频率段

(注):头、鼻、口、咽、胸各个腔体对应各频段声音震动频率,低频噪音和高频气息声并没有切除。

本项目是国内的空白项目,属于打破传统的突破与创新。项目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现代设备的功能及参数,具体的研究声乐演唱和教学,应用频谱仪和拾音器等设备,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处在初级阶段,中小城市设备的缺失,技术的落后给我国该项科学研究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运用现有的声乐理论和现代科学仪器相结合。研究中将学生录音频率线和标准频率线进行对比研究。

本人因酷爱声乐艺术,参加工作后,近十年的声乐教学中一直都喜欢研究声乐演唱及教学中客观规律,所以主动申请了和该科学研究项目相关校级课题并于2010年顺利结题,利用频谱仪和拾音器,在经过长期课堂教学与实践中发现,人声的频率范围大约在50HZ到20000HZ左右。在反复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将人声从高音到低音大致分为七个部分:如图

作为一位歌者经过训练,这七个部分经过训练完全可以调节其腔体声响比例,所指导学生,曾在省、市声乐比赛项目中多次获奖。

我相信未来声乐教学,绝对不可能还保持着口传心授,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的传统教学模式。该研究极有可能会建立一个更加科学有效地声乐教学体系,将改变未来声乐教学模式,也极有可能会形成新的声乐教学系统,这样才符合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声乐艺术实力,弘扬我国民族传统声乐文化,促进我国人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我国软件应用实力。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行各业都竞相应用高科技的电子设备或仪器来完善发展自己。唯有声乐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艺术门类,从古至今一直保持着口传心授,极其主观的声乐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种现象,声乐载体如何从主观感觉转化成客观图像成为本文的论述焦点。

上一篇:对比式教学下一篇:从紧的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