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存在

2025-01-09

客观存在(精选7篇)

客观存在 篇1

萨义德从“流亡者”的角度出发, 认为知识分子有边缘流亡和业余的生存两种状态, 并认为知识分子要有独立自由人格, 批判反对的思维及对权势说真话的发言等特点。其中, 知识分子的具体客观存在是其人格思维的形成和话语发言的立场的背景,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他两方面的形成。

一、地缘边界

萨义德对知识分子的定义最明显的特色就是将“流亡者”内涵融入到其特质中, 在族类观念极强的西方社会, “流亡”已被看做是仅次于死刑的酷刑之一。地缘的分离, 边界的变化使“流亡者”存在于一种新旧环境交合中间状态, 陌生环境使“流亡者”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拥有自己的判断力和自强的生存力。萨义德认为是“流亡既是个真实的情境, (就我的目标而言) 也是个隐喻的情境。”[1]就真实情境而言, 无论是在社会史还是政治史中, 知识分子甚至整个人类的流离失所和迁徙并不少见。隐喻情境中有“圈内人”和“圈外人”的划分, “圈内人”是“完全属于的这个社会的”;“圈外人”则是“永远处于不能完全适应的状态”。“流亡者”和 “圈外人”类似之处在于被迫或主动的远离熟悉和中心, 这带给了知识分子的除了漂泊不定和被边缘化等困境, 还有一些有利之处, 如看事情的要有双重视角、不同于固定的职业生涯的生机勃勃、无休止的自我发现等。萨义德认为流亡是一种模式, 这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迁徙, 更是知识领域的分离, 并且这种流亡模式是有利于知识分子思考的, 真实地理位置上的移民或放逐和思维方式上游离在圈子之外都是这种模式的具体实现形式。地缘边界是知识分子个体存在的地理位置, 圈子的中心与边缘是知识分子思维活动的圆心和直径, 知识分子的人格思维的形成和话语发言的立场都有赖于知识分子这一主体具体存在的地域范围, 而地缘边界的改变也会使知识分子人格和话语的改变。

二、民族设限

“民族或种族的认同是知识分子又一个不可抹去的客观现实存在, 站在民族立场为民族利益代言是大多数忠诚的知识分子的选择。”萨义德针对知识分子的“种族”背景, 强调“绝不把团结置于批评之上。”[2]团结是以整个民族利益为出发点, 尊重且服从于集体的思考模式, 而批评则来自个人心灵的质疑和存疑。为知识分子的民族设限, 就是突出强调知识分子个体要拥有批判和质疑等精神。知识分子可以是民族主义者, 代表民族利益使用民族语言为民族发声, 但民族团体背后的个人思考的价值也不应该被忽视和覆盖, 民族主义不应该成为知识分子抹杀个人批判和质疑的理由。 阐述了个人和民族的距离之后, 萨义德认为知识分子是集体民族的一部分, “不仅代表自己民族的集体苦难, 更在于明确地把危机普遍化, 从更宽广的人类范围来理解特定的种族或民族所蒙受的苦难, 把那个经验连接上其他人的苦难。”[3]可见“为知识分子的民族设限”并不是抛弃民族利益, 单纯强调个人批判意识, 而是要个人对普及化的民族苦难更加的关注, 要有更宽广的批判精神。民族背景经常是知识分子人格建立的源泉之一, 也是影响其话语立场的因素之一, 知识分子的“良心”也常具有民族色彩。从否定狭隘传统的民族主义到加入个人批评意识, 再到超越民族个体普及种族整体, 萨义德为知识分子在民族与个体之间找到了恰当的距离分配。

三、社会距离

知识分子的社会距离体现在要有 “业余性”, 即不为了利益或奖赏所动, 只是为了自己的喜爱和兴趣。“业余性” 的知识分子是独立自我发声个体, 不受到人和其他外在因素的约束和限制。相反, “专门化”则是依赖受制于某些机构, 这样的知识分子已经成为了机构 (我们通常说的“有薪水的大学”“党的路线”“智囊团”等) 的附庸物, 失去了表达个性的情境。在现实中, “专业性”的知识分子不仅数量庞大, 且对整个社会意识的发展有着发声权和认可度。兼顾理想与现实, 萨义德认为个人走向“专业化”的压力主要有四重: 1. 狭隘知识领域的专门化。2. 专业专家的崇拜话。3. 权利权威的雇佣化。4. 市场资本的普及化。四重压力虽为知识分子走向“专业化”找到了理由, 但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性仍然重要, 并且“业余者”的身份更适合知识分子的初衷和延续。个人与社会不是相互排斥的, 问题在于如何更好地融入到社会, 萨义德根据当今社会背景, 首先强调“业余者” 身份, 其次他认为知识分子要有“道德的关心度”, 社会应该提供“活泼活动的参与模式”, 最后知识分子在社会实践的中要体现出“个人的原创思想”, 这样最终在实践中价值获得提升。在广泛的社会中存在的知识分子具体的, 萨义德兼顾理想和现实, 把最终落脚点放在个人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中获得提升, 导向价值意义明确。

参考文献

[1][2][3]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48, 33, 41页。

客观存在 篇2

给位评委,对方辩手以及到场的观众,大家晚上好 下面由我来代表正方进行开篇立论 我方观点是:美是客观存在

我们欣赏西施的美貌;我们感慨霓虹灯的绚丽;我们徜徉桂林的山水;我们赞叹蒙娜丽莎那微笑的神秘„„无论是西施还是蒙娜丽莎,无论是霓虹灯还是桂林山水„„这一切都让我们产生了美的感受,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不难发现,让我们产生着美的感受的美,是实际存在的。

首先,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什么是美,什么是审美,什么是美的感受。我们说美是一种属性,而非一种标准,他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审美则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看法。并且,审美同时受制于客观因素。如所处的时代背景,自身的文化程度等等。因此,审美所得到的美感并非完全是人主观意愿的体现。接下来我们看看什么是美感。美感就是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特征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由此可见,我们是通过“审美”从“美”中得到了“美的感受和体会”。那么,美其实就并不等同于美感了。举个例子,针是尖的和你被针扎到有尖的感觉,这两个尖就不等同。如果说这个例子很难理解,那么我们换一种语言就很好解释了,譬如英语,用最简单的词汇来说,美,可以是beauty,而美感则是the sense of beauty,其中的差别就不言而喻了吧。

其次,我们再来说说美是客观存在。所谓客观存在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人们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则是由于人们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导致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存在不同,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都是客观因素所致。所以应该是客观的。就好像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再到现在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变得不是世界,也不是我们的主观感受,而是我们对客观世界的了解又有了一定的加深。美也一样,我们是否能从一件事物得到美的感受,事物中美的属性其实没变,不同的是人们审美能力。所以,美是客观存在的。

最后,如果我们非要说美是主观感受,那么每个人的主观感受都不尽相同,那是不是说每个人得到的感受都是正确的呢?既然都是正确的,那我们为什么还存在着审美能力的强弱,为什么还会说品味的高低呢?为什么社会还在提倡提升每个人的审美能力呢?这似乎有些矛盾吧!

客观存在 篇3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 我们就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智能结构、学习兴趣、学习倾向和学习方式的不同特点, 灵活地选择和创设多种多样的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充分、自由发展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下是笔者在日常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1. 根据学生自学能力差异布置课前预习任务

大多数数学教师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时, 因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或提出了过于统一的要求, 而忽视了不同学生的不同自学能力, 导致大多数学生对预习不感兴趣或预习效果较低, 预习成了形式主义。其实课前预习, 不但益于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自学能力, 也为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打下基础。要想使学生对预习感兴趣, 并能有一定效果,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自学能力, 对预习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2. 学习方式兼顾不同层次学生

在日常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不顾班上学生的素质差异, 要么从头到尾全部让学生发现学习, 要么全部让学生接受学习。结果优生吃不饱, 后进生吃不了, 教师吃力不讨好, 教学质量难提高, 教师教学热情、学生学习兴趣大减。教学有法, 而无定法, 贵在得法, 判断学生学习方式优劣的标准, 并不在于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 而在于所有学生是否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是否都在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在日常数学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根据学生实际, 面向全体学生, 正视差异, 合理选用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 课堂提问因人而异, 体现层次性

不少数学教师课堂提问采用了传统的填空式, 一问一答, 让人乏味。其实, 课堂提问需要因人而异, 体现层次性。针对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不同, 提问宜先易后难、先浅后深, 并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 教师要提高提问的艺术水平, 有时可缜密, 有时可跳跃, 有时可单刀直入, 有时可迂回曲折, 总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兴趣,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4. 合作交流, 张扬学生个性

合作学习、集体讨论交流时, 教学平淡低效, 学生个性特长张扬不够是当下数学课堂不良现象之一。在日常教学的合作交流学习环节中, 我们要为每个学生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 让不同个性的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取长补短, 学会尊重与欣赏他人, 善于倾听他人的观点, 互相配合, 共同完成任务;在集体讨论时, 学生能有个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各种需要,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5. 评价标准变单一为丰富

数学教师的评价标准不可单一, 应分层化, 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上的不同要求, 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同时评价要适度, 要有利于各个学生今后的发展。我们要多用拇指、少用食指, 多赞赏、多关心, 广泛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 细致到学生每一个微小的进步。

6. 作业形式变机械重复为富有弹性

数学作业设计应从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出发, 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能, 而不是使作业成为令人厌倦的负担。我们可设计弹性作业, 将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 必做题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双基, 选做题供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提升练习;另外也可提供给学生信息多元、条件不完全性、结论不确定性、解题策略多样的开放题, 让不同学生各展其长;还可让学生做一些实践性作业, 到生活中去调查统计, 测量计算, 设计创新。

重视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 树立“尊重差异、追求个性、宽容另类”的现代教学观念。大力培养他们的个性品质和独特特征, 使学生的发展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势头, 成为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客观存在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识记:(1)哲学的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理解:(1)列举实例表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正确与否,取决于主观是否符合客观;(2)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说明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过程与方法

教师可以结合近代革命的事实以及现阶段我国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行为习惯以及了解中国国情,从而激发为国争光的爱国热情。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一、坚持从实际出发的第一点理由:

所谓实际,包括事物的状况、属性和规律。认识了这些,按它的要求行动,事情才能办好。教材主要是通过列举各方面的实例来表明这一观点。道理不难懂,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并由学生举出他们了解的当地实际事例予以说明。在理论上要注意,客观实际包括客观事物的状况、属性、规律等内容,但不必去解释属性、状况、规律的含义,学生自己体会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

二、坚持从实际出发的第二点理由:

要分为两层来说明问题。一是制定路线,二是执行路线。

关于第一层可以这样处理:第一步,联系民主革命的史实,对比错误路线与正确路线的具体内容;第二步,启发学生进一步分析两种路线在认识上的根本区别,由此明确制定路线与从实际出发的关系;第三步,先由学生谈谈什么叫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什么叫主观与客观历史的统一,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再对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作出适宜学生接受的解释,不宜采用新的哲学概念。比如可以这样讲解: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符合当地(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的实际。不同的国家、单位、事物是有差别的,人们的主观认识要着眼于这些不同之处,从具有不同之处的实际出发,主观才能准确地符合客观,这就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符合当时的实际(或者叫变化了的实际)。同一个国家、单位、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情况,只有从随时变化着的情况出发,主观才能准确地符合客观,这就是主观与客观历史的统一。

第二层以教师讲述为好。要以当地发展经济的实例为基础,联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政策,通过分析指出执行方针政策也要从实际出发。在理论上不要提出新的概念(如个性、共性),可参照上述关于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思路来处理。

三、坚持从实际出发的第三点理由:

教材主要运用第一、二节的基本原理来阐释这一理由,这又一次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第15段是第一框题的理论核心,是前十几段的理论升华。因而要着重进行理论说明。教材的思路是这样的:

第一,人们活动中要处理的客观与主观的关系,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想问题就是主观、意识在实践基础上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过程,办事情就是主观、意识通过实践反作用于客观物质世界的过程。所以,人们活动的过程就是客观与主观、物质与意识发生了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

第二,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最重要的是物质世界不依赖于意识,同时意识又可以正确反映它和反作用于它。教材从世界的本原和意识的性质、作用两个方面,提出从实际出发的哲学原理根据。

客观存在 篇5

1

一个多世纪来, 新闻报道的体裁、方式变化很大, 客观性理念和报道方式受到很大的冲击, 因为许多西方学者都发现, 客观性理念指导下的新闻报道并不客观, 于是有些学者接着论证了新闻不可能客观、新闻不必客观等等观点。但是, 不管新闻客观性怎样受到怀疑, 作为新闻专业主义的理想或追求, 现在依然是人们评判新闻工作的一种原则, 因而被称为 “一个不会死的上帝” ( a god that won't die) 。现在的情形就如有是学者所说: “客观性尽管并不完美, 却是一个可行的 ‘规定原则’。客观性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新闻语汇和普遍模式。”作为一种理念, 客观性的目的是 “使有理性的读者更便于发现真相”。

当我们谈到新闻要 “客观”时, 是同时包含理念层面和技术层面的, “新闻客观性”的内涵应该是理念和技术的统一。当然, 在统领关系上, 客观首先是一种职业理念和行业规范, 而客观报道作为一种报道形式, 是这种理念和规范的具体体现。没有客观性的思想, 就没有客观报道方法。客观性作为一种新闻工作的原则, 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实践, 已经形成了相对公认的规范性认识。客观的报道形式非常重要, 客观报道的形式本身也应是客观性的本质表现;但是, 也有不少学者将真实性作为客观性理念的重要范畴, 而且列于前位。换句话说, 作为形式的客观报道与作为客观性理念之一的真实性要求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2

新闻真实: 新闻真实着重于 “新闻事件”和 “新闻报道”的关系上, “新闻真实”就是说, 两者具有某种 “同一性”。新闻客观性着重于 “新闻人”和 “新闻报道”的关系, 新闻客观性就是说两者具有 “同一性”。“新闻客观性”就是 “新闻人”保证自己不撒谎, 但是并不保证 “新闻事件”和 “新闻报道” 的关系上, 具有 “同一性”。

新闻的真实与客观是人们评判新闻工作的原则, 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想想和追求, 但实际操作中, 我们只能从相对意义上去衡量与要求, 绝对的真实与客观是不存在的, 就好像数列中的极限, 理论上极限值是存在的, 但我们永远只能无限接近那个数值, 却不可能得到那个数值。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尽管并不完美, 却是一个可行规定准则。

首先, 记者受认识上的局限, 不可能一下子看到事实的整体, 所能看到的往往是事实的一部分。其次, 记者受自身新闻判断与思想认识的影响, 对所获悉的客观事实必然有所取舍。再次, 记者受报道上的限制, 不可能事无巨细都作报道。还有文字本身在表义上的局限、记者驾驭文字的能力等等。所以记者难以将一个客观事实完整地复制出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李普曼在 《公众舆论》一书中指出: “即使是目击者也不可能原原本本地再现事件的全貌。因为经验似乎证明, 他本人会对事后减弱了的现场印象作些添枝加叶的处理, 实际上, 更常见的并不是他凭想象去描绘一个事件, 而是对它进行改编”, “绝大多数事实似乎都在某种程度上经过了有意加工”。

强调了新闻真实的相对性, 新闻报道是否因此就可以放弃对于事实真相的追求呢? 当然不应该。就新闻界而言, 报道客观事实只是记者的基本要求, 至于这个 “事实”是否为其真相, 端赖记者的认识、眼光与求实精神。也就是说, 记者在了解了事实的基础上, 在主观上还要尽求证核实的责任, 以去伪存真。当记者能秉持这样的理念, 将它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 方能使报道不断地去接近事实真相。当然, 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 记者只能尽其所能去接近事实的真相, 要求记者的报道 “完全真实”是不切实际的。

新闻客观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与规律, 新闻客观性是客观报道这一形式出现的内在原因。但新闻客观性这一理论范畴的出现却是与客观报道这一形式的出现分不开的。客观报道即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不偏不倚公正的报道新闻事实并不发表任何意见。

新闻客观性与客观报道有着本质区别。客观报道是一种形式, 新闻客观性是运用这种新闻形式进行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原则, 是新闻的本质于规律, 是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具体存在。

新闻的主观与客观是矛盾统一的关系, 即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新闻主观性与客观性分别是新闻主题与客体的特征。由新闻事实暗示出来的思想, 观点和意见, 只能说是新闻传播者的思想倾向而不能算作新闻主观性。

3

所谓客观真实, 就是客观世界确实存在过的事实。人类通过无穷尽时间和精力不断地探索真相, 可以不断地接近客观真实。

客观报道就是客观真实的体现, 而所谓 “客观报道”, 是指新闻报道要忠实于客观事实, 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地反映它和报道它, 切忌将对客观事物的观点和意见与其相混同。客观报道原则之所以能历经百余年, 至今依然被世界新闻界所认同和遵循, 除了它作为一种报道原则和报道形式的独特优势外, 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的那种新闻理念和职业精神。坚持客观报道原则就意味着, 新闻媒介及新闻从业者要坚守新闻传媒作为社会公共媒介的责任, 尊重公众的知情权, 尽可能客观公正的向他们提供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真实情况的事实信息。

真实性最简单的定义为, 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首先, 新闻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条件, 在事实和新闻之间, 是先有真实, 后有新闻,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 新闻只是对事实的报道。

事实真实是新闻真实的首要要求, 其含义有三: 第一, 该事实必须是真实发生或存在的, 有据可查、有证可验; 第二, 新闻要素必须是完全真实的, 即何人、何事、时间、地点、过程、直接原因、直接背景、直接后果、直接反馈、直接影响等必须确凿无误;第三, 新闻整体事实的真实与新闻细节的真实是统一无悖的。新闻报道与记者采写的最高境界是反映事实本质。在尚无法达到这一境界时, 至少要做到 “一般真实”, 即新闻必须是真正发生的、真实存在的事实或现象。不虚构、不夸大、不 “移花接木”、不 “张冠李戴”、不 “合理想象”是维护新闻 “一般真实”的最低要求。

4

新闻报道除了报道某一具体事件外, 相当多的时候还要对涉及某一事实的大量相关事实进行整体的综合、概括与分析。这个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 这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对新闻真实性所提出的要求。

4. 1 事实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而转移的客观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是指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 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实践活动。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 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事实作为物质存在的客观范畴, 无疑具有独立于人的精神而存在的特质, 能否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 体现在新闻报道中则取决于事实本身所具有的新闻价值以及发现、挖掘这种新闻价值的敏感度和辨识能力, 事实的存在是客观的, 能否被反映则是主观的, 事实的存在并不以人的主观愿望而更移。 “事实是客观事物已经发生过的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过程。”这个定义就明确了事实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规定性。任何事实都是客观的, 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主观事实。无论什么人, 无论他怎样判断, 事实就是事实。事实既不因人判断它不存在而消失, 也不因人对它加工改造作判断而改变其本来面目。事实一旦发生, 过程一旦结束, 它就不可更改和移易。正如曾轰动一时的 《纸做的包子》的虚假新闻报道, 从中可以看到两个事实: 包子是否为 “纸做的”, 真相一查便知, 事实本身并不因新闻报道而改变; 《纸做的包子》一经播出, 便为众人所瞩目, 后被证实为假新闻, 令人震惊和愤怒, 这一新闻事件本身也是事实。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第一、精神第二, 存在第一、意识第二的唯物观, 再次得以印证。事实作为客观存在, 不是任人捏搓的面团。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事实不仅是新闻报道的内容, 而且是检验新闻真实与否的唯一尺度。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事实是第一性的, 新闻是第二性的。

4. 2 事实的客观性制约着新闻的真实性

客观存在 篇6

1 新闻客观性的内涵

新闻客观性是所有新闻从业者的职业使命所在, 也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特性。一直以来, 我们所要追求的新闻客观性, 是相对意义上的客观性, 是客观真实和主观相结合的相对客观。新闻是新闻从业者搜集、整理新闻资料, 并用主观语言予以展示, 这一过程中融合了新闻从业者的主观意愿, 这也使得新闻客观性具有了自身的生存空间。对于新闻受众而言, 最想看到的是对事实予以真实还原的报道, 新闻报道的生命在于客观, 对于新闻从业者而言, 要尊重客观真实, 忠于客观真实。新闻从业者对客观事件所作出的能动性反映就是新闻报道, 从这一角度来分析, 不管如何强调突出新闻客观性, 新闻采编过程中的主观倾向都是无法避免的;媒体属于社会组织的一种, 任何媒介组织都拥有自身风格和倾向, 从而给新闻从业者的判断产生一定的影响。绝对意义上的客观只可能停留在梦想层面, 实践中几乎无法实现新闻报道的绝对客观。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放弃新闻客观性, 只是不必追求绝对层面的客观, 努力实现相对意义上的新闻客观, 即主观与客观辩证统一的客观即可。相对意义上的新闻客观是给新闻从业者提出的一项最基本的要求, 只有达到这一标准的新闻报道才具有新闻报道的意义和价值, 并且这一要求在实践起来难度并不大, 只要努力、注意控制主观情绪就可以实现。但长期以来, 经历数代新闻从业者的努力, 新闻客观性效果依旧无法令人满意, 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并且随着互联网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这种局面恐怕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掌控。

2 新闻工作者面临的新闻客观性挑战

新闻客观性是新闻学能成为一门专业学科的基础和关键所在。新闻学也和其他很多专业一样, 最初并不是一个专业而只是一个职业。从一个职业转变成一个专业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文艺复兴时期, 理性主义的出现是新闻从职业变成专业的哲学基础。理性主义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科学的发展, 它为社会科学提供了更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而在新闻学的发展中, 客观性显然以一种理性的姿态使其具备成为一门科学的可能, 客观性原则成为理性主义在新闻学科发展中的重要准则。新闻客观性原则促进了新闻专业主义的进程, 使新闻学也能同其他社会学科一样充满理性色彩。简言之, 新闻客观性的历史作用就是促进新闻从一个职业到专业的转变, 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基础。随着互联网影响范围的日益扩大, 网络新闻的吸引力使传统新闻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新闻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发布, 其及时性及交互性更强, 信息量更为丰富, 实现了新闻资讯的高速流动, 但是随着人们对网络新闻熟悉程度的越来越高, 其自身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 其中最受质疑的就是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工作已经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工作发生了巨大改变, 从事该项工作的并非只有新闻记者, 只要愿意, 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 这也是导致新媒体时代新闻客体性遭受质疑的一大主要因素。

对于诸如传统新闻网络版、商业门户新闻网站以及政府机构新闻网站等专业性质的新闻网站而言, 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新闻客观性问题,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 网站新闻标题及专题的制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网站的主观性及创造性, 但在制作新闻标题及专题的过程中会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进而影响到新闻客观性。不管是对于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 广告占据着生命线的重要地位, 广告商判断网络媒体的投放的重要指标就是流量, 也就是页面的浏览量, 受此影响, 网站经营者为提升流量就会在制作新闻标题和专题的过程中采取一系列非常规的作法, 从而导致新闻客观性降低的后果;第二, 网页中新闻的高度及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其不客观性。对于网站而言, 浏览首页与二级页面的人数及所产生的效果均存在一定的差别, 从这一角度来说, 放置新闻的位置及时间会对新闻客观性造成影响;第三, 传统媒体所报道的新闻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不客观性, 而传统媒体是网络新闻的一大重要来源, 这就意味着网络新闻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原本就不客观的新闻。

随着互联网影响范围的迅猛扩展, 发布新闻的渠道相应增多, 既有利用公共资源的专业性质的, 也有社区网站、在线聊天等非专业性质的, 也就是说, 只要愿意, 任何人都可以发布新闻, 这也导致了新闻客观性问题。首先, 普通网民都具有明显的主观倾向, 爱憎分明, 对于事件的报道无法做到绝对真实的还原事实真相, 多多少少都会融入自身的主观情感, 受主观情绪的影响;其次, 网民在发布新闻的时候会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网站, 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闻客观性。例如, 论坛中被加精或者置顶的帖子, 会吸引更多的网友关注, 一旦这些帖子与客观真实性相背离, 就会对新闻客观性造成负面影响;最后, 新闻发布者并不能保证做到面面俱到, 这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新闻客观性。

除此之外, 网络新闻还存在其他信息来源, 比如当前比较流行的P2P软件, 也就是广播域电视在线直播, 在线直播最大的特色就是与新闻同步同效, 表面上看, 将网络与电视很好的予以了融合, 但是还要看到其有可能给新闻客观性造成的威胁, 因为目前部分电视新闻自身客观性就值得怀疑, 在转化为网络直播新闻的过程中, 会经过剪辑, 剪辑人员的主观倾向会不可避免的融入其中, 其不客观性将会更加显著。

3 网络时代新闻客观性的重塑

在新媒体时代, 新闻客观性面临质疑和挑战, 对此必须及时进行一场彻底而深入的改革, 为新闻逐步逼近客观真实创造有利外部环境。重塑新闻客观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 不断坚定用于追求新闻客观性的信心和决心, 建立并完善促进新闻客观性的有效机制。对于每个新闻从业人员而言, 要在内心树立起不断追求新闻客观性的意识, 真正认识到新闻客观性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这并非一件易事, 虽经数代新闻从业者的不懈努力, 效果依然无法令人满意, 对于当前的新闻从业者而言, 还要坚定追求新闻客观性的信念, 并在这条道路上勇敢的走下去, 这不仅是对新闻从业者提出的要求, 对于非专业的新闻工作人员而言, 也要将新闻客观性作为发布新闻信息的一项重要的制约条件。对于那些毫无公信力而言的网友, 曾经采取过将其账号予以封闭的作法, 但实践证明, 这种作法的效果十分有限, 因为对于内心没有新闻客观性意识的网友来说, 获得一个新的ID并非难事。在笔者看来, 可以对那些非专业的新闻发布者采取较为缓和的应对措施, 同时配合以强硬的约束措施, 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等。大众是新闻的最终消费群体, 所有的新闻报道都是面向大众的, 大众对于新闻报道是具有选择性的, 所以, 对于新闻媒体而言, 可以从新闻受众群体入手, 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使其积极主动提供新闻线索的同时, 对新闻报道进行监督, 这对于提升新闻客观性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 新闻客观性是一种相对而言的客观性, 绝对意义上的客观性是无法实现的, 在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之后, 要对客观性和主观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予以关注, 尽可能的减轻主观性对新闻客观性的影响, 对于新闻从业者而言,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 就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 新闻从业者要对自身的主观意识予以主动控制, 在进行新闻采编及报道的过程中尽量的不融入自身的主观意愿;其次, 新闻从业者要熟练掌握新闻报道技巧, 尽可能使用简单、明了、直观的语言, 让受众一看便知, 这就需要新闻从业者具备良好的语言驾驭能力及政治修养;最后, 新闻机构及相关的政策法规也要积极配合新闻从业者, 给新闻从业者进行新闻报道提供有利外部环境。

4 结语

综上所述, 对于新闻从业者而言, 新闻的客观性是其永恒的职业使命, 永远的追求目标。随着互联网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 新闻客观性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重塑新闻客观性势在必行, 一方面, 要不断坚定用于追求新闻客观性的信心和决心, 建立并完善促进新闻客观性的有效机制;另一方面, 要充分认识到新闻客观性所追求的是相对客观, 要重视客观性和主观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尽可能控制主观意愿对新闻客观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邓年生.新闻价值是事实价值与认识价值的统一——与《新闻价值是一种认识价值》一文商榷[J].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02)

[2]李红娟, 吴凡林.新闻报道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思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02)

[3]崔雪茹, 王菲.新闻报道的道德底线——论西方媒体对拉萨暴力事件的歪曲报道[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4)

[4]陈沛芹.论新闻客观性规范与国际媒体的对华报道[J].汕头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03)

[5]田永刚, 宫欣旺.第三者眼中的原生态报道——试论新闻客观性的异化[J].陇东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02)

客观解读LOMO影像 篇7

一、客观认识LOMO的双重定义

LOMO首先是一种相机的类型, 也是Leningradskoje Opitiko Mechanitscheskoje Objedinenie (列宁格勒光学机械协会) 的单词缩写, 该厂于上世纪50年代研发了一种供前苏联间谍部门使用的可随身携带的小型低科技相机, 该机型命名为LOMO (1) 。当时谁也想不到这部不起眼的傻瓜相机日后将彻底颠覆传统的摄影态度, 它成像上的缺点竟会被当作一种个性而得到褒扬。在历经多年的发展之后, 它已生成了第二层定义, 即一种反叛传统摄影技术的拍摄方式。而现在LOMO有了新含义———Let Our lives be Magic and Open, 意思是让我们的生活开放、有魔力。这是一种“平民”化的, 自然而即兴的新摄影美学。LOMO照片几乎包含了生活的全部:神秘的、愉快的、模糊的、悲伤的, 它使摄影走下“圣台”, 成为自由生活方式的一种表达。鲜丽饱和的成像色彩, 标志性的暗角, LOMO以独特的拍摄方式、画面语言冲击着传统摄影观, 传统摄影里的精确对焦、精细构图、曝光控制、雕刻光影这些基本原则被它颠覆, 它要获取的是意料之外的影像, 而不是我们预先要获得的极致画面。这不仅迎合了当代青年的社会心理及审美倾向, 而且把先锋、实验摄影的观念与趣味吸纳了进来, 比如强调拍摄的随意, 拍摄的无意义性, 以及制造各种暗房实验中才能出现的照片效果, 从某方面来说这些都成就了LOMO摄影的当代魅力。

二、LOMO摄影的纪实特质

当下数字影像的便捷获取, 以及摄影的大众化使得当代摄影语言和审美取向都发生了很大变化。LOMO摄影在摄影创作手法上拓展了新的空间, 它使摄影观念、叙事手法和阅读方式较以前发生了变异。从摄影史来看, LOMO摄影所强调的随即性是快拍美学的翻版, 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摄影分离派”的创始人艾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 (2) (Alfred Stieglitz, 1864—1946) [3], 他在经过了艰辛的探索之后最终确立了即时现场直接摄影的风格。对照摄影史上布列松 (3) 的“决定性瞬间”[2], LOMO同样强调对稍纵即逝的瞬间捕捉, 并以此来记述真实———无论是社会意义上的还是情感意义上的, 都在不可预料的画面里呈现瞬间的意义与蕴涵。就这一点来说, LOMO不是颠覆性的, 因为它依然在利用摄影媒介的自身特点, 关照现实, 有力地反映时代社会生活。这种从个人立场出发的纪实摄影, 也就是今天LOMO摄影的精神所在, 由此我们可以找到定义LOMO摄影为现代纪实摄影的理论基础。尽管这种拍照方式更多强调的是前期拍摄的随即性、拍摄效果的偶然性, 但它确实彰显了摄影的纪实性和社会性功能, 这较之当下的数字“造像”将更有益于摄影自身的发展。

三、从现代摄影美学原则看LOMO

根据摄影史学家迈克尔·柯勒的定义, 现代摄影的美学基本原则有以下六条: (一) 摄影艺术家应该是发现, 而不是发明他的主题; (二) 他应该对被他选择的现实片断不作任何变动; (三) 在摄取照片时, 他应该尝试呈现事务如他所发现的那样“客观”; (四) 不允许在暗室里操纵被曝了光的底片; (五) 照片应该具有最高的技术完成度, 并且保持丰富的影调变化, 照片不被操纵过; (六) 摄影艺术家的创造性成果包含在他对主题的选择, 以及它们的摄影表现上。上述六条原则, 其实正是为摄影划定了一道比较完善且不可逾越的边界, 不仅可确保摄影之真, 而且讲明了摄影一旦趋于“绘画性或图形性”, 也就降低了“现实性品质”。而“现实性品质”又意味着什么呢?就是摄影的现实意义与社会价值。将LOMO摄影法则对比现代摄影的美学基本原则, 可以发现LOMO摄影并没违背现代摄影的美学原则, 并且能回到摄影朴素的纪实本质上, 它只是以形式上的异端游走在当代摄影的边缘。LOMO主义的十条黄金法则如下: (一) 走到哪儿, 就把LOMO带到哪儿; (二) LOMO不分昼夜; (三) 不用担心LOMO打扰你的生活, 它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四) 想拍哪儿就拍哪儿; (五) 近点儿, 再近点儿; (六) 什么都不用想; (七) 还要快; (八) 不必了解你要拍什么; (九) 更不必了解你拍到了什么; (十) 把以上的9条都忘掉。问题在于: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现象就是对于拍摄是否有意义这一类问题被LOMO摄影弃置了, 它忽略了拍摄的动机和目的, 乃至结果。是否有意义、是否真实这一类问题被弃置了。LOMO十条里没有一条涉及为什么要去随时随地地使用相机;强调了“要快” (第七条) , 但却是在“不要思考” (第六条) 的基础上的。它阉割了拍摄的动机和目的, 乃至结果, 因此, “不用事先知道拍出了什么” (第八条) , 甚至“事后也不用” (第九条) 。LOMO摄影美学把摄影变成了孤零零的拍摄动作, 而在这种美学下的拍摄所获得的只能是一些个人生活的影像碎片, 摄影最根本的能力———记录有意义的真实在光怪陆离的表象下被淹没了, 这是隐藏在LOMO表象之后的最大弊端。

综上所诉, LOMO摄影只是当代纪实摄影里的一个分支, 它倡导的只是一种快照美学, 时代呼唤多元的摄影大文化, 伴随着摄影风格和观念的演化, 一种新的摄影现象的出现必然有它合理的一面。我们应该正确地解读它, 客观分析它, 而不是一味地盲目推崇或棒杀, 摄影的大花园里有许多奇花异葩等待我们去发现和辨识。

注释:

(1) LOMO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列宁格勒光学机械联合企业, 它是一种应用于苏联间谍部门的体积小操作简单的相机, 由于应用领域特殊, 它日夜均可以拍摄而无须闪光。没有光圈, 只有简单的b门, 而且成像质量不高, 照片暗角比较大。由于该相机对于红、蓝、黄感光特别敏锐, 所以用正片冲出的相片色泽异常鲜艳。Lomography于1982年圣彼得堡开始兴起, 这是一种新的摄影取向, 不受传统摄影模式限制。

(2) 斯蒂格利茨是美国摄影史上的一位巨匠式人物, 他在摄影上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组织发起了摄影分离主义, 又称作“摄影分离派”。在1902年前后, 斯蒂格利茨开始对“画意摄影”的许多艺术观念提出质疑, 他力图强调摄影不仅在技术手法上, 而且要在表达个体的个性意义上更多地考虑摄影本身的规律和特点, 使摄影变得更纯粹化, 独立于绘画之外。

(3)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 法国人, 世界著名的人文摄影家, 决定性瞬间理论的创立者与实践者, 被誉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决定性瞬间”是1952年他在摄影集《决定性瞬间》中提出的摄影美学观念, 特指通过抓拍手段, 在极短暂的几分之一秒的瞬间中, 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物加以概括, 并用强有力的视觉构图表达出来。

摘要:在当下摄影语言的表达方式中, LOMO是一个新生事物, 甚至被称为前卫艺术。本文通过多个角度分析LOMO摄影存在的合理性及理论依据, 探讨了LOMO摄影在当代语境下的存在价值问题, 并为其作出了正确解读。

关键词:LOMO影像,定义,纪实特质

参考文献

[1]苏珊.桑塔格.论摄影.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9.

[2][苏]A.瓦尔坦夫.摄影的特性与美学.中国摄影出版社, 1992.

[3][法]弗伦德.摄影与社会.浙江摄影出版社, 1989.

[4]Lomo的自由崛起.守望者《厦门航空》.2007, (09) .

[5]鲍栋.LOMO虚假的美学与好玩的机器.

上一篇:情报服务模式下一篇:高质量视频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