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健康

2024-11-20

客观健康(共12篇)

客观健康 篇1

1985年, 我国建立了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制度, 之后每5年在全国范围内对多民族的7岁至22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研、分析公布结果。2000年以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规定》, 国家在之前调研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国民体质监测系统, 学生体质调研工作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中发〔2007〕7号) 的具体要求, 为评价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进一步揭示其发展变化趋势提供了研究数据。多年来, 学者们侧重于对监测数据反映学生体质的状况进行分析和讨论, 缺乏对于数据测试环节中出现的多种非生理因素造成测试数据偏差的研究。

1 体质监测数据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社会、家庭、测试者对体质健康调研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

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对促进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科学评价学校教育取得的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1]。但是在近几十年来高考指挥棒、唯“升学论”竞争下, 作为教学项目的中小学体育课尚一直是被边缘至“玩”、“可有可无”甚至“择校制度下最先牺牲的课程”的位置[2];作为非教学项目的体质健康调研, 虽然国家颁布制定了多项指导文件和改进措施, 但其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还远不如体育课受到学校、教师、学生的重视。目前除了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工作实施方案》 (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以外, 对于青少年体质监测密切相关的针对性较强的法律法规严重缺乏, 而且《实施方案》的法律效力不强[8]。其严肃性、权威性在此环境影响下大打折扣, 其结果数据的客观性、准确性也受不同地区、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的影响而有所偏差。而与此同时“我国基础教育体制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学生体质健康的诸多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都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不完善有着直接的关系”[3]。

1.2 测试激励机制不完善, 学生测试态度不积极

《2010年全国体质健康调研手册》 (以下简称《手册》) 有关奖惩激励措施提到“调研素质项目测试的结果应作为本学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以下简称《标准》) 成绩及学生体质考试成绩”。《标准》成绩中规定“达到良好及以上者, 方可参加三好学生、奖学金评选;成绩达到优秀者, 方可获体育奖学分”。“不及格者, 在本学年度准予补测一次, 补测仍不及格, 则学年《标准》成绩为不及格。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 《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肄业处理。”目前《标准》工作作为非教学项目尚处于数据的监测和上报完善阶段, 全面的落实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 因此体质健康调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奖惩激励措施形同虚设。学生的主要时间和精力被放在高考上面, 休息时间不是被家庭琐事干扰就是沉迷于网络, 游戏, 电视之中[4], 当要求他们从学业或休息中抽出时间排队进行测试的时候, 学生主观上不能缺乏积极参与动力, 多数会采取消极不认真态度, 教师同样有重负难耐之感, 再加之经费紧张, “一些西部农村中小学该项工作已陷入瘫痪状态, 为应付检查部分学校存在测试数据虚假现象”[5]。仅就这些“问题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准确反映学生真实体质健康水平便缺乏客观数据基础。调研缺乏政策导向和激励机制, 同时也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 间接影响了测试后期的对学生体质健康的评价和反馈。

1.3 测试方法不当导致数据的不准确

1.3.1 形态机能测试存在的问题

1.3.1. 1 肺活量测试要求不尽统一

肺活量数值的准确性取决于三个技术环节:一扩胸伸展等准备活动;二充分的吸气量;三充分的呼气量;前两个环节没有做到位, 会导致测试数据比真实数据偏小, 第三个环节中身体弯曲的角度会对呼气量和最终肺活量的数值产生影响, 例如为了提高肺活量的数值学生会采用蹲姿呼气方法, 即在正常站姿呼气临近结束时, 采取下蹲助力的方式, 压缩整个身体帮助向外呼气, 来增加肺活量测试数值。通过对河南工业大学300名学生进行统计, 蹲姿的呼气方法比站立姿势测得的肺活量数值平均高出319.67ml, 针对两种测试方法出现的技术偏差, 在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手册中并没有对身体躯干的弯曲角度给予明确说明。建议将呼气的最后位置明确为躯干与大腿的夹角90°左右, 大小腿的夹角135°左右, 以便于统一尺度, 增强数据的准确性。

1.3.1. 2 握力操作中存在的误差

在握力测试中, 要求被测者两脚自然分开直立姿势, 两臂自然下垂。一手持握力计全力握紧 (此时握力计不能接触衣服和身体) , 计下握力计指针的刻度 (或握力器所显示的数字) 。用有力 (利) 手握两次。取最大值, 以公斤为单位, 保留1位小数。 (要求:保持手臂自然下垂姿势, 手心向内, 不能触及衣服和身体。) 为了增加测试数值, 有些同学就会将手心旋转向外, 甚至直接曲臂将握力器压在大腿上, 这样操作会使测试数值较真实数值偏大, 另外, 在测试之前首先应将握力器的握力臂调节到适当的宽度, 然后进行握力才能到达最佳的握力效果, 但是有些同学急于测试省去调节环节, 造成手握的握力臂与自己手握合适宽度或大或或小, 尽管其他操作要领均正确, 测试的数值也偏小于真实数值。第三, 在使用电子握力器时, 有些同学在测试老师还没有按下开始键是就已经开始发力, 这种提前的发力测出的数值往往不是缓慢上升, 而是一次显示, 结果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显示一个非常小的数据, 这是由于机器在接到开始指令后, 测试者已经发力完成转为放松, 所以测试的数据过于偏小, 通常会选择重新测试, 第二是机器接到开始指令后, 测试者正好为最大发力时, 由于机器没有较为稳定的反应时间, 通常测试的数值偏大, 但后者不宜被发现, 往往就记录为测试的最终数据。因而造成最终数据的偏差。

1.3.2 身体素质测试误差分析

作为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 体育课的技术学习不仅需要教学讲解, 还需要长期的运动实践。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调查显示, 中国高中生每天在校学习、在家学习时间、在课外补习班或跟家教的学习时间都是最长的。调查还发现, 休息日里中国高中生多学习、休息或上网[2], 很少进行体育锻炼。学生们学习时间较长, 休息时间缺乏锻炼, 没有养成运动习惯, 导致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掌握均较差。

1.3.2. 1 立定跳远

在立定跳远测试中不能合理运用技术动作而使测试数据偏小。例如:两脚开立过窄、甚至并拢, 或成外八字形;双臂没有摆动, 或摆动不协调, 身体起跳前过分前倾, 身体紧张, 呼吸急促等等这些基本的起跳前准备动作不能完成, 直接影响着起跳腾空阶段双臂的协调上摆助力, 两脚的快速充分蹬地和腰腹力量的充分发挥, 致使测试数值偏小。

1.3.2. 2 跑类项目的测试的数据误差 (50米跑, 50×8往返跑, 800女生、1000男生)

短跑、长跑类项目测试中,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如:充分的准备活动, 正确的着装要求, 正常的作息和饮食习惯, 控制测试前过多饮食饮水, 不饮酒等影响数据准确性的环节;技术环节方面:长跑中合理的体力分配, 变速跑折返过程中加速和减速的时机, 协调的摆臂技术, 长跑、短跑、变速跑不同的呼吸方法等技术的运用均影响着测试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导致测试的数据偏小。

1.4 测试环境的差异使得测试标准不能统一

体育经费匮乏, 城乡差异显著, 特别是“西部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体育器材、体育专项经费等, 严重滞后于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要求”[6]。比如在测试跑类项目中, 有的学校在合成跑道上进行测试, 有的学校使用煤渣跑道, 或者一所学校随着时间的发展, 场地设施的改善造成测试结果的偏离、失真。这方面在测试手册中应有更加细化的提示。

1.5 测试组织方式不严密造成的误差

操作人员既是测试者又是组织者。因此, 规范的组织能力和操作业务水平是直接影响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关键环节。操作人员一般需要在2-4周时间内完成各单位全部数据的测试和采集, 因此对《手册》的深入学习和理解, 对测试项目的原理和方法的学习与运用, 对测试器材以及计算机使用维护的熟练掌握, 特别是高度的责任心和组织能力等方面都是对操作人员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验。调研中发现有的学校由于场地、器材、测试人员有限, 为了赶进度, 甚至将学生全部集中起来一天内完成所有项目, 虽然是按照《手册》要求项目测试顺序进行, 但长时间的疲劳测试出的数据基本失去了分析价值。有的学校将测试周期拖的太长, 学生总不能按时到齐, 缺乏应有的核查和备份, 造成资源浪费和测试数据缺失甚至虚报现象。

1.6 农村样本选择存在的误差

检测样本方法的合理性是保证监测数据质量的基础。目前样本是以学生年龄、民族、城乡、男女进行分类的, 其中, 城乡分类是以学生户口原所在地来划分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遇, 城乡收入差距明显, 刺激了农民大量外出务工。据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 2012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6亿[7]。优越的城市教育资源和医疗水平, 促使他们将子女从小就随迁在城市生活。特别是2005年以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5年) 、国务院发布《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2006年)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06年) 等文件均强调将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作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并写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有着农村户籍的农民工子女在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受教程度、思想意识、综合素质等与城市学生相差无几, 该类“农村籍城市学生”已经不能完全代表在农村就学学生, 因而其健康状况的调研有失准确。

2 建议

2.1 落实调研工作严肃性和权威性, 确保测试数据真实有效

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是国民体质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通过科学的调研, 才能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及发展趋势, 为制定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发展规划、科学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学校要高度重视, 提高对调研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成立机构, 要把开展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作为贯彻中央7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体现, 作为落实“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一项重要举措, 切实予以重视, 认真落实和做好各项工作。学校要以体质调研工作为契机, 进一步明确学生健康发展及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方向的目标, 健全学生体质检测体系, 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工作的开展而不懈努力。

2.2 构建科学、准确的技术指标体系

构建科学、准确的技术指标体系落实体质调研工作的前提。形态机能测试设计需要进一步细化, 每一环节做到标准统一, 有出处有依据, 避免缺失和有歧义;身体素质测试环节避免陷入仅学技术的怪圈, “体质测试在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作用中效果一般”[8], 体育课教学与课外练习相结合还有待完善。建议通过丰富的体育活动, 引导学生参与在课堂、课外实践运动中, 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集趣味、技术、技能和改善体质为一体, 逐渐形成“优化教学———健康促进———体质监测”的良性循环。

2.3 加强政策导向, 增加激励机制

学校需要从实施“健康第一”和与教学工作各有侧重层面来认识体质调研工作, 扩大宣传, 把重要工作的意义、重要性、举措传达给师生, 让师生了解;充分发挥报纸、网络、广播、宣传栏等宣传媒体的综合功能, 以测促学, 以测促练, 以测试结果检验教学和练习的效果。让师生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具体工作的思路、重要性、工作安排等, 统一思想、规范行动, 提升凝聚力。为学生体质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采取多种方法使体质调研、《标准》等工作更加贴切学生的生活, 数据有测、有分析、有反馈、有建议。将测试的数据进行筛选, 不仅要满足国家对学生体质监测的要求, 而且还要有利于学生运动习惯的形成和改善;给予他们适合自己的运动处方和锻炼建议。结合建议对学生进行跟踪监测, 以人为本, 帮助他们更多地了解身体的各项指标和素质健康情况。通过调动学生参加体质健康监测的内部动机, 激发动力, 使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质健康监测, 使体质健康监测数据具有较高的精确性, 能真实地反映出大学生的身体机能状况。

2.4 完善测试操作方法, 提高测试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效率

测试过程中, 合理的测试流程和实施方案, 科学有效地组织测评工作, 是保证测试数据客观、准确的重要环节。目前常用的测试模式分为集中测试模式和分散测试模式。集中测试模式适应于受测人数较少, 场地、器材、测试人员充足的条件, 有利于测试前的动员和测试中的封闭监督管理, 提高监测数据客观环境的控制力。这种模式对客观条件要求较高, 自然数据更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散测试模式是目前较为普遍的测试模式, 它能够提高器材的利用率, 充分利用有限的器材, 分批完成较多受测对象的测试任务。但是这种模式不利于对外界环境的控制, 测试时间周期比较长, 不利于控制各种干扰因素, 操作人员长时间枯燥疲劳工作, 易产生敷衍心理, 放松要求, 忽视对特殊数值或可疑数据的检测, 降低对突发事件的预防能力和应急安全保障控制力, 使获得的数据精度不高、误差较大。因此, 测试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测试模式, 保证数据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2.5 建立完善的测试数据核查和上报系统

测试数据出来后建议进行三级核查, 首先是学生当场查询成绩, 检查是否有特殊数值, 疑问数值出现, 并及时给予处理和保存。可以借鉴《健康》可以打印运动处方的方法设计体质调研数据打印运动处方的相关软件, 测试后及时将结果和建议反馈给学生;二级核查是一年级为单位, 由专人将测试数据进行核查和备份, 并进行初步的统计分析。三级核查是以学校为单位, 将汇总的年度数据进行系统的核查、备份, 整理分析, 撰写报告上报至教育管理部门。年度测试工作结束, 及时做好数据核查、备份和统计分析, 按照教育部管理部门的要求将数据及时上报, 同时应把全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统计处理, 撰写报告, 反馈给学校, 各院系体育教学部。以便采取合理措施有针对性地改善和提高学生体质状况。

参考文献

[1]廖文科.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 做好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J].中国学校卫生, 2010 (7) :769.

[2]周良云, 许良.我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趋势性变化”的解读与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3 (01) :25.

[3]马新东, 刘波, 程杰.美国青少年体质研究探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体育与科学, 2010 (1) :83.

[4]中国青少年研究课题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 2009 (06) :63-64.

[5]毛晓荣, 张波, 李继军, 朱斌, 杜小安.西部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经费保障[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2 (03) :91-93.

[6]于红妍, 毛丽娟, 张丽君, 杨漾.认知、态度、体育锻炼行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效果的多维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2 (08) :87.

[7]钱成, 刘铮.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亿[EB/OL].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3-02/23/c_132187270.htm, 2013-02-23.

[8]周进国, 周爱光, 王梦, 夏江涛, 李冰.中日青少年体质监测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3 (02) :38.

客观健康 篇2

曾经有个寓言故事,说的是有个小毛驴和小猴共同生活在一个主人家。一天,小猴玩得起兴,就爬到了主人家的房顶,上蹦下跳的,主人一个劲地夸小猴灵巧。为了得到主人的夸奖,小毛驴也爬到了房顶,费了好大劲,但是却把主人的瓦给踩坏了。主人见状,便大声赶它下来,并又打了它一顿。小毛驴感到很委屈:为什么小猴能上房,而且还能得到夸奖,而我却不能呢?从这边可以看出里面有很多和我们遇到的情况很相似,我们很多都处于一个小盒子里,走不出来,很迷惑,又不知道原因。这也就是我们都不能正确认识的原因,那么现在我们先从什么是自我来开始认识。

自我,在心理学上讲是一个独特的持久的同一身份的我,主要包括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简单地说就是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

物质自我指生物学上的我,包括人的外貌、身高、体重、衣着等方面;社会自我指一个人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以及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精神自我指人的性格和价值观,即“我”的内部主观存在的意识。

对于现在的大学生,年轻气盛、心浮气躁,充满着知和行的困惑,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言行,关键在你能否客观的正确的认识自我。错误的认识自我会导致两种后果。一是自卑。因为有些同学注重外在的自我,认为自己身体有缺陷,长得不好看,打扮的也不如别人时尚;还有些同学注重内在的自我,认为自己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都比他人差,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久而久之,这些都会增加一个人的自卑感。云月华老师说:“我就是我,独一无二的我,没有人可以替代,所以你要增加自信,客观分析自己。”二是自负。过度的自信,目中无人,认为自己在各方面就是最好的,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云月华老师指出,认识自我是建立在一个客观分析的基础上,不仅要看到自己的优点还要看到自己的缺点,这样才能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同时找到前进的动力。因此,我们要经常进行自我评价,以来为客观认识自我做基础。

自我评价是指适当地对自己的感知、所思所想、自己的想法、期望、品德、行为及个性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自我评价可以是正确的,好可以是不正确的,正确地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存在的价值和自己的所作所为,就能够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这有利于发扬优点和克服缺点,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或过低,都不能全面地、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的心理生活和行为,势必不能发扬长处,好不利于克服弱点,从而造成自己在社会中的不适应。如果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觉得处处不如人,就会丧失信心,遇事畏缩不前,可能使人形成怯懦、沉闷、无生气等特点;如果一个只是看到自己的长处,认为自己处处比人强,自我陶醉,孤芳自赏,这样的人容易形成盲目乐观、做作、固执已见、自以为是等不良的人格品质。

例如自卑感,所谓的自卑感是对自己不满,否定的情感,往往是自尊心屡屡受挫的结果。这类人自我认识不客观,往往只看到自我缺点而忽略了自我的长处,不喜欢自己,不能容忍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否定、抱怨、指责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或夸大自己的不足,感到自己什么都不如他人,处处低人一等,丧失信心,严重的还可能由自我否定发展为自我厌恶甚至走向自我毁灭。自卑感的产生不是来自“事实”或“经验”,而是来自我们对事实的结论与对经验的评价。在进行自我评价后,我们才能杜绝像自卑感这种悲观情绪的产生,这样自

我概念也才能形成。

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比较稳定的看法,它的形成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正确的自我概念的形成首先需要对自我的积极关注,但仅仅是关注还不能保证得到的认识就符合事实。常言到“当局者迷”,一个人的认识能力毕竟有限,会受到来自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干扰与蒙蔽,从而导致自我概念中的偏差。也就是说我们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不仅需要懂得自我评价,还必须懂得反省,主要才能将我们一些错误认识矫正,树立正确的观点。反省是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方法。成功学专空罗宾认为:不妨在每天结束时好好问问自己下而的问题“今天我到底学到些什么?我今天都做了一些什么事情?我是否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满意?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反省,改进自己的能力,并且过得很快乐,必然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丰富人生。真诚地而对这些提出的问题就是反省,其目的就是要不断地突破自我的局限,审察自己,开创成功的人生。

采取客观分析态度 篇3

《外国民族学史》的俄文原版出版于一九七八年。它是作者八十高龄撰写的一部供苏联大学历史学和民族学专业使用的教科书。这部著作按时间顺序系统地考察了十九世纪中叶以来民族学的发展史,逐一介绍了欧美民族学的各种流派,分析了五十四位各派代表人物的基本著作和主要理论,并作出了评价。

这部著作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把民族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力求阐述民族学同当时当地主要社会思想流派的联系。作者认为,各种民族学理论的出现和斗争、各种民族学流派的形成和交替,不是孤立的、偶然的现象,它是社会意识形态发展过程和斗争的反映,民族学的发展是与社会和意识形态发展的总趋势相一致的。因此,作者在评述民族学的各种理论和流派时,注意紧密联系其社会根源和思想基础。在《民族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形成》一章中,作者一方面揭示了民族学是在殖民贸易的发展后,为适应殖民者掠夺的需要而产生的,另一方面,作者也指出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自然科学的巨大进展,以及进化思想的影响,对这一学科迅速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这部著作的第二个特点是,作者对民族学史上的各种流派和理论采取了比较客观的态度。只有深入探讨和正确评价各种思想和流派,才能阐明民族学发展的历史。如果将民族学史上交替出现的各种流派和理论全盘否定,或对某种积极因素视而不见,使民族学史成为一部谬误堆砌的历史,那就谈不上科学的历史观。即使一些流派总的说来具有反动倾向,但在其代表人物的著作中,往往也可以发现应予肯定的因素。因此,必须把思想流派同各个学者的科学活动区别开来,他们的具体研究可能对科学做出积极的贡献。作者对博厄斯(一译鲍亚士)学派、功能学派及社会学派的评价就贯彻了他自己提出的这一指导思想,因而使人比较信服。功能学派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殖民体系趋于解体时,为适应帝国主义殖民政策的新理论,就其体系来说,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该学派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曾到非洲等地做过大量的民族调查,著作很多。从其研究内容来说,功能学派把重点放在各族当代的生活方式和现状上,这就使其著作不仅有认识上的意义,而且有实践和应用意义。作者实事求是地指出:“功能主义奠基人的著作为殖民主义当局所利用,这一点不应当归罪于他们。他们本身根本不是为这种目的所鼓舞的。”正是由于作者坚持了对各种思想流派持客观分析的态度,才使本书成为一部比较信实、科学的民族学史。

本书译者汤正方,从事民族研究和翻译工作数十年。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特别注意准确地反映作者的意图,文字力求确切、精炼、朴实。在使用专业术语时,照顾了非民族学专业读者的接受能力。此外,书后还附有主题索引与人名译名对照索引,为读者检索提供了便利。

客观健康 篇4

1

一个多世纪来, 新闻报道的体裁、方式变化很大, 客观性理念和报道方式受到很大的冲击, 因为许多西方学者都发现, 客观性理念指导下的新闻报道并不客观, 于是有些学者接着论证了新闻不可能客观、新闻不必客观等等观点。但是, 不管新闻客观性怎样受到怀疑, 作为新闻专业主义的理想或追求, 现在依然是人们评判新闻工作的一种原则, 因而被称为 “一个不会死的上帝” ( a god that won't die) 。现在的情形就如有是学者所说: “客观性尽管并不完美, 却是一个可行的 ‘规定原则’。客观性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新闻语汇和普遍模式。”作为一种理念, 客观性的目的是 “使有理性的读者更便于发现真相”。

当我们谈到新闻要 “客观”时, 是同时包含理念层面和技术层面的, “新闻客观性”的内涵应该是理念和技术的统一。当然, 在统领关系上, 客观首先是一种职业理念和行业规范, 而客观报道作为一种报道形式, 是这种理念和规范的具体体现。没有客观性的思想, 就没有客观报道方法。客观性作为一种新闻工作的原则, 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实践, 已经形成了相对公认的规范性认识。客观的报道形式非常重要, 客观报道的形式本身也应是客观性的本质表现;但是, 也有不少学者将真实性作为客观性理念的重要范畴, 而且列于前位。换句话说, 作为形式的客观报道与作为客观性理念之一的真实性要求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2

新闻真实: 新闻真实着重于 “新闻事件”和 “新闻报道”的关系上, “新闻真实”就是说, 两者具有某种 “同一性”。新闻客观性着重于 “新闻人”和 “新闻报道”的关系, 新闻客观性就是说两者具有 “同一性”。“新闻客观性”就是 “新闻人”保证自己不撒谎, 但是并不保证 “新闻事件”和 “新闻报道” 的关系上, 具有 “同一性”。

新闻的真实与客观是人们评判新闻工作的原则, 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想想和追求, 但实际操作中, 我们只能从相对意义上去衡量与要求, 绝对的真实与客观是不存在的, 就好像数列中的极限, 理论上极限值是存在的, 但我们永远只能无限接近那个数值, 却不可能得到那个数值。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尽管并不完美, 却是一个可行规定准则。

首先, 记者受认识上的局限, 不可能一下子看到事实的整体, 所能看到的往往是事实的一部分。其次, 记者受自身新闻判断与思想认识的影响, 对所获悉的客观事实必然有所取舍。再次, 记者受报道上的限制, 不可能事无巨细都作报道。还有文字本身在表义上的局限、记者驾驭文字的能力等等。所以记者难以将一个客观事实完整地复制出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李普曼在 《公众舆论》一书中指出: “即使是目击者也不可能原原本本地再现事件的全貌。因为经验似乎证明, 他本人会对事后减弱了的现场印象作些添枝加叶的处理, 实际上, 更常见的并不是他凭想象去描绘一个事件, 而是对它进行改编”, “绝大多数事实似乎都在某种程度上经过了有意加工”。

强调了新闻真实的相对性, 新闻报道是否因此就可以放弃对于事实真相的追求呢? 当然不应该。就新闻界而言, 报道客观事实只是记者的基本要求, 至于这个 “事实”是否为其真相, 端赖记者的认识、眼光与求实精神。也就是说, 记者在了解了事实的基础上, 在主观上还要尽求证核实的责任, 以去伪存真。当记者能秉持这样的理念, 将它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 方能使报道不断地去接近事实真相。当然, 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 记者只能尽其所能去接近事实的真相, 要求记者的报道 “完全真实”是不切实际的。

新闻客观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与规律, 新闻客观性是客观报道这一形式出现的内在原因。但新闻客观性这一理论范畴的出现却是与客观报道这一形式的出现分不开的。客观报道即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不偏不倚公正的报道新闻事实并不发表任何意见。

新闻客观性与客观报道有着本质区别。客观报道是一种形式, 新闻客观性是运用这种新闻形式进行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原则, 是新闻的本质于规律, 是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具体存在。

新闻的主观与客观是矛盾统一的关系, 即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新闻主观性与客观性分别是新闻主题与客体的特征。由新闻事实暗示出来的思想, 观点和意见, 只能说是新闻传播者的思想倾向而不能算作新闻主观性。

3

所谓客观真实, 就是客观世界确实存在过的事实。人类通过无穷尽时间和精力不断地探索真相, 可以不断地接近客观真实。

客观报道就是客观真实的体现, 而所谓 “客观报道”, 是指新闻报道要忠实于客观事实, 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地反映它和报道它, 切忌将对客观事物的观点和意见与其相混同。客观报道原则之所以能历经百余年, 至今依然被世界新闻界所认同和遵循, 除了它作为一种报道原则和报道形式的独特优势外, 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的那种新闻理念和职业精神。坚持客观报道原则就意味着, 新闻媒介及新闻从业者要坚守新闻传媒作为社会公共媒介的责任, 尊重公众的知情权, 尽可能客观公正的向他们提供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真实情况的事实信息。

真实性最简单的定义为, 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首先, 新闻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条件, 在事实和新闻之间, 是先有真实, 后有新闻,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 新闻只是对事实的报道。

事实真实是新闻真实的首要要求, 其含义有三: 第一, 该事实必须是真实发生或存在的, 有据可查、有证可验; 第二, 新闻要素必须是完全真实的, 即何人、何事、时间、地点、过程、直接原因、直接背景、直接后果、直接反馈、直接影响等必须确凿无误;第三, 新闻整体事实的真实与新闻细节的真实是统一无悖的。新闻报道与记者采写的最高境界是反映事实本质。在尚无法达到这一境界时, 至少要做到 “一般真实”, 即新闻必须是真正发生的、真实存在的事实或现象。不虚构、不夸大、不 “移花接木”、不 “张冠李戴”、不 “合理想象”是维护新闻 “一般真实”的最低要求。

4

新闻报道除了报道某一具体事件外, 相当多的时候还要对涉及某一事实的大量相关事实进行整体的综合、概括与分析。这个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 这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对新闻真实性所提出的要求。

4. 1 事实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而转移的客观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是指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 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实践活动。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 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事实作为物质存在的客观范畴, 无疑具有独立于人的精神而存在的特质, 能否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 体现在新闻报道中则取决于事实本身所具有的新闻价值以及发现、挖掘这种新闻价值的敏感度和辨识能力, 事实的存在是客观的, 能否被反映则是主观的, 事实的存在并不以人的主观愿望而更移。 “事实是客观事物已经发生过的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过程。”这个定义就明确了事实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规定性。任何事实都是客观的, 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主观事实。无论什么人, 无论他怎样判断, 事实就是事实。事实既不因人判断它不存在而消失, 也不因人对它加工改造作判断而改变其本来面目。事实一旦发生, 过程一旦结束, 它就不可更改和移易。正如曾轰动一时的 《纸做的包子》的虚假新闻报道, 从中可以看到两个事实: 包子是否为 “纸做的”, 真相一查便知, 事实本身并不因新闻报道而改变; 《纸做的包子》一经播出, 便为众人所瞩目, 后被证实为假新闻, 令人震惊和愤怒, 这一新闻事件本身也是事实。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第一、精神第二, 存在第一、意识第二的唯物观, 再次得以印证。事实作为客观存在, 不是任人捏搓的面团。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事实不仅是新闻报道的内容, 而且是检验新闻真实与否的唯一尺度。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事实是第一性的, 新闻是第二性的。

4. 2 事实的客观性制约着新闻的真实性

按客观规律办事 篇5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识记规律、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等概念;帮助学生理解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原理;明确物质和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初步培养学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逐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判断正误、是非的能力、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等;通过小组调查、问卷调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研究性学习等方法,让学生在明确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世界是发展的,以及因果联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等观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清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应该按客观规律办事。

3、 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1)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坚持联系的发展的态度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作风,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孤立的、静止的地看问题, 违背客观规律。

(2)情感目标:结合有关教学内容让学生理解国家两个文明建设的方针、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增强爱国情感。

(3)价值观目标: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建议

关于第三节重点、难点分析

第一、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二,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三,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是不是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历来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焦点。

(3)人和规律的关系: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律,也不能违抗规律,否则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但人在规律面前有不是无能为力的,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第二,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1)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实事求是,就是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统一就统一在使思想符合客观实际上。客观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要实事求是;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要使思想符合变化发展了的实际而不被旧观念所束缚,就要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关于第三节教法建议

(1)、总体思路:哲学原理或观点的形成和理解,都是典型分析和综合概括的结果。每一个普遍性的哲学命题,都是对世界万事万物的某一方面普遍性分析基础上的总结和抽象。所以,每个重点难点的突破都是由具体到抽象,而且要从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三个方面列举事例,只有这样得出结论才带有普遍意义。

(2)、具体建议:

a.对“规律的客观性”的教学可采用调查法。把全班分成4个小组,围绕“我们学过哪些规律?具体的规律和哲学上讲的规律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点?社会上有哪些规则?规律和规则的区别是什么?规律客观性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表现?人和规律的关系是怎样的?调查结束后,各小组将调查结果在全班作汇报,教师可就其中的疑点再带领学生进一步探讨。

b.对”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这个知识点的分析,教师可由一个辨题引入,如解放思想,就不能实事求是;要实事求是,就会限制解放思想。在辩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关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掌握规律的含义;懂得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明确规律和规律的表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理解规律与规则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能力目标:培养和训练透过现象认识规律的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锻炼学生的比较能力。

3、 觉悟目标: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规律馆,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从而坚定学生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教学重点: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规律的概念

教学方法:启发式、问题教学法等综合运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

设计思想: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具体的事例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归纳,上升为抽象的哲学道理,注重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运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怎样?

客观价值论 篇6

我曾在发表的“客观经济论”一文中已经指出所谓“价值”实际上是一种信息,只存在 有判断能力的活人的头脑中,客观现实中“价值”这个范畴的存在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判 断主体”、“被判断客体”和“判断基准”。缺少任一要素,谈论“价值”就没有意义,任 一要素状态发生变化,得出的“价值”结论也会发生变化。严格地来说,“价值”是无形的 ,只能被认识、被发现,而不能被创造。人类劳动创造的是“价值物品”,是物化的“价值 品”。把“价值”想像成某种普遍的、抽象的“价值实体”,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努力。就好 比,在现代具备一定科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基因”也是一种信息,是一种构成某种生物体 的基本元素程序安排的信息,每一种“基因”一定针对某种生物体,如果有人去想像一种普 遍的“基因实体”,只能被认为对“基因”概念无知。当然现代人无权责备马克思,因为当 时整个人类社会尚未建立关于信息的概念。而且,事实上“劳动”与“价值”的确存在直接 的联系。什么是劳动?劳动是人类为了某种目的不得不进行的活动,正因为是不得不进行的 活动,所以人类对这种活动始终有节约的动机,从而有度量的需要。因此,劳动是人类价值 判断意识中最原始、最根本的参照基准,人类所有关于价值度量的获得,都可以追溯为劳动 的度量。但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物品”有没有价值,就要看劳动者心中的目标而定,如果 不是他想要的东西,或者他无法直接利用的东西,那么这个“价值品”对这个劳动者来就没 有价值,他的劳动对他自己来说就是无效劳动。但是这个“价值品”并不等于一点价值也没 有了,很可能以后某个时候还有用,或者对别人就直接有用,这样,这个劳动者当时拥有的 无法利用或不知利用的劳动产品,对这个劳动者来说,就变成了“剩余价值品”,“剩余价 值品”中包含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马克思最伟大的发现,但是他并没有给出完整的表述,因而导致他无法 正确理解商品真正的内涵和市场经济的本质。

而我们如果正确规范了“剩余价值”的定义,理解商品和市场的本质就不再困难,商品 就是人类为了充分利用“剩余价值”的产物,商品交换过程,就是“剩余价值”变成“价值 ”的过程。纯粹的商品活动都是自愿、平等的交易活动,市场就是自主的经济活动主体,寻 找、发现和利用“剩余价值”的平台,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积聚了大量“社会剩余价值”的 基础上,以充分利用“剩余价值”为主要特点的经济活动形式。

的确,正如马克思敏锐地观察到商品活动会带来严酷的剥削,如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 ,从表面上看,劳动者将自身的劳动力作为商品与资本家掌握的货币进行等价、自愿交易, 是一种公平的活动,因为要出卖自己劳动力的人如果找不到买主,他的劳动力就会变成剩余 价值,甚至会威胁到他的生存,同样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如果没有劳动者去开动,出不了产品 成果,资本家掌握的资本也会变成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不加以利用,其包含的价值就会“价 值消散”,“价值消散”是一种社会财富损失。没有商品活动和商品活动不发达的社会必然 存在大量的“价值消散”,该社会财富的增长必然缓慢。从而不同角度充分利用剩余价值, 则能使同一个经济物品实现更高的价值,即所谓“价值增值”。充分的“价值增值”和“价 值品增量”是社会财富膨胀的二个基本因素,而“价值增值”往往比“价值品增量”更能迅 速增加社会的财富而花更少的代价。而资本和劳动这两种商品一经交易,生产活动开始运转 ,双方的剩余价值都变成了价值,客观上的确是一种双赢的活动。但是人们从按资本主义方 式运行的社会中看到造房子的工人住陋屋、种粮食的农工吃不饱、织布的女工穿破衣,而资 本家只需花很少的劳动却占有社会绝大部分的财富。经典的共产主义将这种现象定义为资本 家剥削工人的结果。无数共产党人为推翻和改变这种现象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和毕生的精力。 但是至今几乎仍然没有弄清楚这种剥削是如何进行的,仍然没有找到消除这种剥削危害的方 法。

要解释这种剥削,首先也应规范“剥削”的定义,所谓“剥削”,在汉语的语义中是一 种非常形象的描述,是不经所有者同意用某种方式获取所有者所有物品的行为。“剥”和“ 削”都是获取者强暴的主动行为。合在一起更加鲜明地表现这种行为的不正当性。

按资本主义方式运行的社会资本家的确如马克思所揭示,是剥削了工人的剩余价值,但 是这种剥削不是源自商品交换,也不是源自信息不对称,而是源自人权不对称。在人类长期 的运行中形成有一些最基本的公理,谁劳动创造的物品归谁所有,谁首先发现的宝藏归谁所 有,但是自然形成和历史上遗留的财富归公共所有。劳动者的劳动力无疑是劳动者自己的所 有物品。但是资本家用资本控制的生产资料,可能有一部分是资本家自己的劳动产品,但是 更大部分无疑包含了大量历史上前人的劳动成果,即前人的剩余价值,历史形成的剩余价值 和财富从人权平等的角度来看,当时社会的每个人都应当有权享受,但是资本家用资本所有 的名义独占了这些权利,剥夺了工人享受这部分剩余价值的权利,另一方面在人类的经济活 动中也有一条极其重要但尚未被人揭示的原理,就是“计价迟后原理”。价值是人们心中的 一种意识,包含了价和值两种含义,“价”表示可以度量,“值”表示有一定的目标,合成 “价值”就描述“实现某种目标的度量”。价格是其外在的沟通形式,货币是普遍沟通价值 意识的工具,货币就是真正的一般等价物。

人们评估某一物品的价格,总是根据已知和可见的参照物来作出度量。但是随着人类知 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人们创造劳动产品的效率不断飞速提高,而人们对同一种劳动产品 和要素的价格度量往往还是按原来的生产价格作为基准,甚至仍然使用原来的价格来度量, 这就是“计价迟后原理”。“计价迟后原理”是形成社会剩余价值最主要的源泉,也是社会 财富转移的主要原因和工具。

劳动者与资本家的交易中,往往是以劳动者原始劳动维持生存的度量作为基准来计价, 但是劳动者用新的技能、先进的生产工具,创造大量新的价值品,由于未被计入劳动者的价 值目标,又成为劳动者无法利用的剩余价值而被资本家独占。即由于劳资双方只能按已知和 可见的参照物计价原理,劳动者被剥夺了及时、平等计价的权利,这就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剩 余价值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现代西方国家,由于工人阶级长期的自主抗争,实行对资本收入征收高额税的政策,实 际上就是以社会的名义向资本家要回上述两种社会剩余价值,用于保证社会中每一个公民的 基本权利,同时,又尊重资本家以发现和利用各种剩余价值的劳动获得适当收益的权利。

“媒介真实”与客观真实 篇7

媒介的真实

媒介的存在是信息的表达,媒介的真实是对真实事物的报道和认识。真实性是媒介在新闻报道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受众从大众传媒中了解事物发展的动态,对媒介产生一种依赖心理,但是,媒介反映的真实,只是一种对客观事物的表达形式,并不是经历的,是虚幻的。

李普曼曾在《舆论学》中提出了“身外世界与脑中图景”这个命题。指出,人生活在现实世界中,脑海中存在一个虚拟的世界,这两个世界反映了一个客观的现实。就是把新闻事件通过媒介还原,使受众认知和了解。

媒介真实与客观真实的关系

在媒体报道中,通过媒介进行信息的传播,媒介传播的真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信息的价值,是新闻传播中最重要的特征。在新闻传播中,把最真实的事物发展通过媒介手段传播给受众,使受众了解最真实的情况,这是传播者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但是,媒介真实报道都是新闻工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提炼, 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主体意识。新闻事物的报道,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是, 在报道中,并不能全部的体现,往往是抓住重点和关键点,以点带面,以主观“创造”客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新闻报道的片面性和虚幻性。

客观真实是已知的,并且存在发生过的,但是,媒介真实只是客观真实片面的反映,只有具体的真实,没有抽象的真实,所以,从笼统上来讲,媒介真实只是对客观真实的一种追求,并不是完全存在的。如:同一个信息,不同观念的记者报道,立场不同,导致新闻的侧重点不同,最后报道的可能不是同一则新闻,而这样也会对受众造成不同影响。

影响媒介真实的客观因素

新闻传播是人们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的一个依据,媒介在对事物的反映方面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一是媒介片面的进行新闻报道或者是对信息错误的报道,给受众带来负面的影响, 如:美国对中国的报道总是片面放大的,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新闻的报道, 带有了强烈的种族色彩,为中国国际形象的树立带来负面的影响。;二是新闻媒介全面的、真实的反映事物的发展, 为受众提供一个健全的消息报道,使受众更好地掌握社会的发展。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大众传媒的评价是:大众媒介传播就像一个洗脑剂,随着它的影响力的扩大,媒介技术的提高,在发展过程中现实与虚幻的消息混淆到不易察觉的地步。在新闻传播中,影响媒介真实的客观因素有:政府政策的调控、政党派别的操纵、资本集团的控制等,一些主观方面的因素,同时,还有一些客观方面的因素,如:民族种族倾向性、文化背景、认知等。使媒介新闻报道不能真实的反映客观真实。例如:中国传媒的报道方针,对于一些重要的报道内容都需要由党政机关审批决定后才能实施。从这一点就可以反映出,媒介报道是有选择性和有一定标准的,并不是全面的报道。

如何更好地看待媒介世界与现实世界

媒介对事物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 为了使媒介报道与客观真实的关系更加的和谐化。

首先,对媒介报道要有正确的认识,新闻报道虽然具有真实性,但是它不能全面表达一个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侧重点,所以在了解客观现实的时候,要用辩证角度出发,透过新闻现象,接近客观现实的媒介真实。

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介技术水平的提高,我们要充分相信,在未来传媒发展中,对新闻的报道会更加贴近真实,真正意义上保障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公平性、合理性。

总结

客观解读LOMO影像 篇8

一、客观认识LOMO的双重定义

LOMO首先是一种相机的类型, 也是Leningradskoje Opitiko Mechanitscheskoje Objedinenie (列宁格勒光学机械协会) 的单词缩写, 该厂于上世纪50年代研发了一种供前苏联间谍部门使用的可随身携带的小型低科技相机, 该机型命名为LOMO (1) 。当时谁也想不到这部不起眼的傻瓜相机日后将彻底颠覆传统的摄影态度, 它成像上的缺点竟会被当作一种个性而得到褒扬。在历经多年的发展之后, 它已生成了第二层定义, 即一种反叛传统摄影技术的拍摄方式。而现在LOMO有了新含义———Let Our lives be Magic and Open, 意思是让我们的生活开放、有魔力。这是一种“平民”化的, 自然而即兴的新摄影美学。LOMO照片几乎包含了生活的全部:神秘的、愉快的、模糊的、悲伤的, 它使摄影走下“圣台”, 成为自由生活方式的一种表达。鲜丽饱和的成像色彩, 标志性的暗角, LOMO以独特的拍摄方式、画面语言冲击着传统摄影观, 传统摄影里的精确对焦、精细构图、曝光控制、雕刻光影这些基本原则被它颠覆, 它要获取的是意料之外的影像, 而不是我们预先要获得的极致画面。这不仅迎合了当代青年的社会心理及审美倾向, 而且把先锋、实验摄影的观念与趣味吸纳了进来, 比如强调拍摄的随意, 拍摄的无意义性, 以及制造各种暗房实验中才能出现的照片效果, 从某方面来说这些都成就了LOMO摄影的当代魅力。

二、LOMO摄影的纪实特质

当下数字影像的便捷获取, 以及摄影的大众化使得当代摄影语言和审美取向都发生了很大变化。LOMO摄影在摄影创作手法上拓展了新的空间, 它使摄影观念、叙事手法和阅读方式较以前发生了变异。从摄影史来看, LOMO摄影所强调的随即性是快拍美学的翻版, 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摄影分离派”的创始人艾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 (2) (Alfred Stieglitz, 1864—1946) [3], 他在经过了艰辛的探索之后最终确立了即时现场直接摄影的风格。对照摄影史上布列松 (3) 的“决定性瞬间”[2], LOMO同样强调对稍纵即逝的瞬间捕捉, 并以此来记述真实———无论是社会意义上的还是情感意义上的, 都在不可预料的画面里呈现瞬间的意义与蕴涵。就这一点来说, LOMO不是颠覆性的, 因为它依然在利用摄影媒介的自身特点, 关照现实, 有力地反映时代社会生活。这种从个人立场出发的纪实摄影, 也就是今天LOMO摄影的精神所在, 由此我们可以找到定义LOMO摄影为现代纪实摄影的理论基础。尽管这种拍照方式更多强调的是前期拍摄的随即性、拍摄效果的偶然性, 但它确实彰显了摄影的纪实性和社会性功能, 这较之当下的数字“造像”将更有益于摄影自身的发展。

三、从现代摄影美学原则看LOMO

根据摄影史学家迈克尔·柯勒的定义, 现代摄影的美学基本原则有以下六条: (一) 摄影艺术家应该是发现, 而不是发明他的主题; (二) 他应该对被他选择的现实片断不作任何变动; (三) 在摄取照片时, 他应该尝试呈现事务如他所发现的那样“客观”; (四) 不允许在暗室里操纵被曝了光的底片; (五) 照片应该具有最高的技术完成度, 并且保持丰富的影调变化, 照片不被操纵过; (六) 摄影艺术家的创造性成果包含在他对主题的选择, 以及它们的摄影表现上。上述六条原则, 其实正是为摄影划定了一道比较完善且不可逾越的边界, 不仅可确保摄影之真, 而且讲明了摄影一旦趋于“绘画性或图形性”, 也就降低了“现实性品质”。而“现实性品质”又意味着什么呢?就是摄影的现实意义与社会价值。将LOMO摄影法则对比现代摄影的美学基本原则, 可以发现LOMO摄影并没违背现代摄影的美学原则, 并且能回到摄影朴素的纪实本质上, 它只是以形式上的异端游走在当代摄影的边缘。LOMO主义的十条黄金法则如下: (一) 走到哪儿, 就把LOMO带到哪儿; (二) LOMO不分昼夜; (三) 不用担心LOMO打扰你的生活, 它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四) 想拍哪儿就拍哪儿; (五) 近点儿, 再近点儿; (六) 什么都不用想; (七) 还要快; (八) 不必了解你要拍什么; (九) 更不必了解你拍到了什么; (十) 把以上的9条都忘掉。问题在于: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现象就是对于拍摄是否有意义这一类问题被LOMO摄影弃置了, 它忽略了拍摄的动机和目的, 乃至结果。是否有意义、是否真实这一类问题被弃置了。LOMO十条里没有一条涉及为什么要去随时随地地使用相机;强调了“要快” (第七条) , 但却是在“不要思考” (第六条) 的基础上的。它阉割了拍摄的动机和目的, 乃至结果, 因此, “不用事先知道拍出了什么” (第八条) , 甚至“事后也不用” (第九条) 。LOMO摄影美学把摄影变成了孤零零的拍摄动作, 而在这种美学下的拍摄所获得的只能是一些个人生活的影像碎片, 摄影最根本的能力———记录有意义的真实在光怪陆离的表象下被淹没了, 这是隐藏在LOMO表象之后的最大弊端。

综上所诉, LOMO摄影只是当代纪实摄影里的一个分支, 它倡导的只是一种快照美学, 时代呼唤多元的摄影大文化, 伴随着摄影风格和观念的演化, 一种新的摄影现象的出现必然有它合理的一面。我们应该正确地解读它, 客观分析它, 而不是一味地盲目推崇或棒杀, 摄影的大花园里有许多奇花异葩等待我们去发现和辨识。

注释:

(1) LOMO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列宁格勒光学机械联合企业, 它是一种应用于苏联间谍部门的体积小操作简单的相机, 由于应用领域特殊, 它日夜均可以拍摄而无须闪光。没有光圈, 只有简单的b门, 而且成像质量不高, 照片暗角比较大。由于该相机对于红、蓝、黄感光特别敏锐, 所以用正片冲出的相片色泽异常鲜艳。Lomography于1982年圣彼得堡开始兴起, 这是一种新的摄影取向, 不受传统摄影模式限制。

(2) 斯蒂格利茨是美国摄影史上的一位巨匠式人物, 他在摄影上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组织发起了摄影分离主义, 又称作“摄影分离派”。在1902年前后, 斯蒂格利茨开始对“画意摄影”的许多艺术观念提出质疑, 他力图强调摄影不仅在技术手法上, 而且要在表达个体的个性意义上更多地考虑摄影本身的规律和特点, 使摄影变得更纯粹化, 独立于绘画之外。

(3)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 法国人, 世界著名的人文摄影家, 决定性瞬间理论的创立者与实践者, 被誉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决定性瞬间”是1952年他在摄影集《决定性瞬间》中提出的摄影美学观念, 特指通过抓拍手段, 在极短暂的几分之一秒的瞬间中, 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物加以概括, 并用强有力的视觉构图表达出来。

摘要:在当下摄影语言的表达方式中, LOMO是一个新生事物, 甚至被称为前卫艺术。本文通过多个角度分析LOMO摄影存在的合理性及理论依据, 探讨了LOMO摄影在当代语境下的存在价值问题, 并为其作出了正确解读。

关键词:LOMO影像,定义,纪实特质

参考文献

[1]苏珊.桑塔格.论摄影.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9.

[2][苏]A.瓦尔坦夫.摄影的特性与美学.中国摄影出版社, 1992.

[3][法]弗伦德.摄影与社会.浙江摄影出版社, 1989.

[4]Lomo的自由崛起.守望者《厦门航空》.2007, (09) .

[5]鲍栋.LOMO虚假的美学与好玩的机器.

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客观求实 篇9

说它有过时之处, 是因为原《条例》毕竟脱胎于计划经济模式, 不可避免地带有计划经济的印痕, 特别是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 原《条例》规定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经济委员会在设备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已经完全不适用了。说它也有可保留的成分, 是因为原《条例》揭示了设备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 这个基本规律是物质运动本身所固有的, 是不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也不会随着企业性质的转变而转变。不管是计划经济, 还是市场经济, 不管是国有企业、私营企业, 还是股份制企业, 设备的一生都要经过规划、设计、试制、批量制造、选型购置、安装调试、维护保养、修理改造、报废或转移产权、更新这样一个基本过程, 我们不可能抛开这个基本过程空谈设备管理。说它还有需要加以完善和补充的地方, 是因为原《条例》受时代的局限, 揭示设备物质运动规律很充分, 而揭示设备的价值运动规律则有所不足, 信息管理内容不明朗。

原《条例》对设备管理主要任务是这样阐述的:企业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 是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 保持设备完好, 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素质, 充分发挥设备效能, 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然而在今天, 本人认为还应具备对资本、资产、资源运营的快速反应能力, 为保持高效有序的生产秩序, 为提高产品质量创造物质基础和保证条件, 这应该是企业设备管理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也应该是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所应具备的基本功能之一。目前有的企业在设备管理上理念不进反退, 把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仅仅看作就是修理;他们错误地认为科技进步与设备管理关系不大, 不讲预防为主;他们片面地认为设备转起来就行, 求效率不求精度, 甚至不顾设备的技术状态, 不研究“人机料法环”的关系, 空喊提高产品质量, 确难见成效。若不改变这种小型乡镇企业初始阶段的粗放式管理方式, 企业就无法上水平、上台阶, 即使做大, 也难做强。

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约能源这三项工作都离不开设备管理与维修, 业务上的关联性决定了设备管理与这三项工作必须相互结合。在现在修订的新《条例》中, 应该明确加上坚持设备管理与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相结合的原则, 完善对设备管理基本方针和原则的表述, 以此指导企业管理者的工作实践。

辩证客观体现民意突出个性 篇10

正面宣传要辩证客观

新闻规律要求新闻报道要全面、真实、客观。新闻报道如果只宣传成绩而看不到问题, 只盯住领导而不关注百姓, 只目光向上而不反映民情, 这样的报道不可能受到人们的欢迎。

长期以来, 由于新闻理念的错误, 正面报道已经陷入模式化、片面化、狭隘化的误区。只对领导负责、只对上级负责、歌功颂德、报喜不报忧, 使得很多正面报道已经成为一个地方的工作简报, 成为一些领导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 成为一些领导会议和出行的日记。虽然这些报道在新闻报道中占据很大的篇幅, 但传播的效果往往很差, 老百姓并不买账。

正面报道如何让老百姓喜欢, 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改变报道理念, 转换思维方式, 要以辩证客观的态度进行报道, 既要看到成绩, 也不回避问题;既要看到眼前, 也要看到长远;既要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 也要做好人民的喉舌。

以经济报道为例, 近年来我们的新闻总是在讲河南的经济总量连续几年稳居全国第五, 我们是人口大省、粮食大省、工业大省, 这些报道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人心, 但是对于河南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媒体则缺少深入细致的分析, 特别是对河南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 没有明确的舆论导向。河南固然是经济大省, 但还不是经济强省, 河南与沿海发达地区存在差距是不争的事实。想要缩小这些差距, 就需要调整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河南不能总是依靠煤、电、铝这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 更重要的是要依靠科技力量发展低能耗、环保型、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方向, 也是发展低碳经济, 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社会的必由之路。虽然目前河南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还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 但是却没有理由不把它作为保持经济增长的最优和最终解决方案去努力。

由此可见, 用辩证思维指导新闻报道, 以理性的态度审视报道对象, 以发展的眼光加强舆论引导, 对于正面报道来说尤其重要。

典型报道要彰显人性

典型报道之所以不被老百姓所喜欢, 是因为典型报道的观念出了问题。长期以来, 人们提到典型报道, 就是要报道人物高大的一面, 不要报道他普通的一面;要多说他的优点, 不要说他的缺点;要突出他的功绩, 不要说他的问题。如此一来, 典型人物报道的简单化、脸谱化、神圣化使典型成为人们敬而远之的“神话”。“高”、“大”、“全”作为典型报道的惯用手法而多年不改, 造成典型人物形象脱离了群众, 脱离了实际, 脱离了生活。新闻报道最重要的是真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也是典型报道的底线, 而超过了这条底线, 过分拔高和美化, 只能显得虚假而没有生命力。

那么, 如何克服典型报道中的弊端, 如何使典型人物更有亲和力, 如何在典型报道中体现人的精神和风貌, 省委书记卢展工讲的“三平精神”应该是我们塑造河南新时期典型人物的基本原则。“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 “三平”的着眼点是“平”, “平凡”、“平静”、“平常”, 并不是平庸, 而是平凡中的奇崛、平凡中的伟大。“三平精神”是河南人的精神, 是对生命价值的创造, 是对人生境界的提升。正是由于这种精神, 那些普普通通的河南人、踏踏实实的河南人、不畏艰险的河南人、侠肝义胆的河南人, 用自己一点一滴的行动, 用自己满腔的热情, 为河南增添了光彩, 树立了河南的良好形象。

典型报道要挖掘潜藏在普通人身上人性的光辉。比如“感动中国”的魏青刚、洪战辉、王百姓、谢延信、武文斌、李隆等, 这些平凡而质朴的河南人, 在中原这块厚重的土地上, 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书写着一种不朽的精神。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中原经济发展, 必须有一种精神感动和支撑千千万万的河南人。从这个意义上讲, 典型报道在发现、挖掘、塑造、宣传河南典型方面使命艰巨, 意义重大。

舆论监督要体现民意

舆论监督难的原因之一是媒体缺乏对政府的监督。其实, 政府也和人一样, 有优点, 也有缺点。舆论监督的目的就是防止政府滥用权力、帮助政府少犯错误, 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在正常情况下, 政府是权力的拥有者和执行者。政府的所作所为应该代表民意, 为百姓谋利益。但是, 由于现代社会分工精细, 机构庞杂, 造成部门权力分割、冲突、膨胀、扯皮, 使得民意的实现遇到不少困难。而百姓由于处于弱势和被动地位, 权利往往得不到保障甚至遭到侵犯。在这种情况下, 媒体作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 一方面要做好信息沟通, 另一方面要做好舆论监督, 特别是后者。舆论监督的目的并不是与政府作对, 而是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 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行。由于舆论监督代表的是一种正面的社会力量, 表达的是民意, 是老百姓的声音, 它在客观上起到了监督政府的作用。

从一定意义上讲, 舆论监督除了有监测环境的功能之外, 还可以有序地扩大公民的参政权和管理权, 让公民参与政治, 起到制衡政府权力的作用。今年人代会期间, 温家宝总理提出要“创造条件批评政府”, 笔者觉得这是一个好消息, 一方面说明我们的政府愿意敞开大门接受群众的意见, 体现了作为人民政府的开明和气度;另一方面说明媒体要充分反映民意, 发挥好舆论监督的作用。毋庸讳言, 目前政府在处理一些事情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比如百姓反映的住房问题、教育问题、就业问题、医疗问题等, 媒体不能回避这些问题, 而应该积极反映问题。特别是要敢于揭示政府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不作为行为, 要把百姓的声音真正反映出来, 督促政府在运作过程中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真正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新时期的舆论监督对于化解各类矛盾、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增强政府与民众的联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闻舆论监督随着社会情况的变化也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方向, 做好自我创新。

新闻创新要突出个性

新闻创新难在什么地方?难在缺少个性。随着媒体越来越多, 随着人们选择媒体的多样化, 媒体要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越来越困难。现在, 已经不是媒体的卖方时代, 而是受众选择的买方时代;不是媒体产品的稀缺时代, 而是媒体的品牌时代。媒体竞争已经不是信息的多和少、快和慢, 而是信息的质量与品位。

媒体品牌的打造最重要的是要有个性。千人一面, 千部一腔, 千篇一律, 低层次的重复, 只能让观众和读者厌烦。近年来, 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呼唤新闻创新, 创新成了媒体最流行的词汇, 但是真正有影响的、有品位的报纸、广播、电视则少之又少, 原因就在于缺少个性、缺少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论过失客观化 篇11

关键词:过失;规则;过失客观化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96-01

一、过失客观化的概念

过失客观化即“以善良管理人社会生活上之注意义务,作为过失判断之根据”。行为人如果违反了“善良管理人”或者“合理人”应当具有的注意义务而实施了相应的行为,除了有法定免责事由以外,无需考虑行为人内在心理状态的可非难性,就可以从其外在行为表现上直接判断行为人是否存在过失以及过失的程度。过失客观化体现了认定过失标准的客观性,是现代侵权责任法在过失认定上的发展方向。

二、过失客观化的体现

(一)过失客观化的一般规则

1、过失客观化判断一般情况下过失的规则

在过失客观化中,过失一般被认为是违反了某种特定标准的行为,过失的认定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某种行为可非难性的一种考量。在大陆法系,过失客观化通常以“良家父”、“善良管理人”、“法定的行为”等行为规则对一般情况下的过失进行判断。在英美法系,过失客观化则通常以“理性人”、“合理人”等行为规则对一般情况下的过进行判断。

过失客观化中“良家父标准”来源于罗马法,在罗马法中将注意分为“疏忽之人”和“良家父”两个等级,未尽到“良家父”的注意义务,就会被认为有轻过失。

在大陆法系,过失客观化还存在着另外一种重要的运行方式,即以“法定的行为”规则判断过失。《德国民法典》第 276 条第 2 款规定:“疏于尽到社会生活上的必要注意,属于有过失”。在过失客观化运行的过程中,德国法学家在对“法定的行为”规则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又建立起了“交易安全义务理论”。在该理论中,“人际交往安全义务”又构成了新的判断过失标准。另外,德国民法的过失客观化在判断过失时又区别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了同职业、同年龄人的行为准则作为认定过失的客观标准,更加合理准确。

在英美法系,过失客观化通常以“理性人”和“合理人”的行为规则对一般情况下的过失进行判断。“理性人”标准被定义为一个有普通预见能力的人应当具有的注意程度。在英国的制定法上,设定了很多法定注意义务,如果行为人违反了这些注意义务,就会被认定为有过失。“合理人”行为规则是美国侵权责任法中过失客观化对一般情况下的过失进行判断的依据。

2.过失客观化对过失程度划分的规则

过失客观化在认定过失的基础上,以善良管理人的注意程度为中心线,将人们在生活上的注意程度划分为五个等级,最高等级为一般人所不能注意,是不可抗力所产生的损害;其次为一般人所能注意的极限,是事变产生的损害;接下来是善良管理人的注意,如未能尽到这种注意将构成抽象轻过失;再往下是自己处理事务同一的注意,未能尽到该注意将构成具体轻过失;最后是一般人所能注意的起点,未能尽到此种注意将构成重大过失。除去由于不可抗力和事变造成的损害,违反其他三种相应的注意造成了损害,行为人才可能具有过失。在侵权责任法上,判断过失所依据的客观标准被划分“普通人的注意”、“应与处理自己事务为同一注意”以及“善良管理人的注意”。过失客观化将相应的被判定行为人分别构成重大过失、具体轻过失和抽象轻过失。

(二)过失客观化的特殊规则

1.“违法视为过失”规则

“违法视为过失”是指在特定的案件中,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具有违法性,则可以认定该行为人具有过失。

法国法院在解决相邻关系纠纷案件中运用相邻权和近邻损害规则创立了“忍受限度论”。如果行为人造成的损害超过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忍受的限度,首先可以认定其行为是违法行为,然后再依据一定标准就可以认定行为人有过失。体现了过失客观化在特殊领域内运行状况。

德国民法运用过失客观化对违法行为的进行过失判断直接表现为法律规定。

在英美法系,侵权责任法运用过失客观化对违法行为进行过失判断,只要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违反保护他人的制定法、自治条例、法院成例的行为,就可以认定行为人有过失。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在受害人难以证明行为人有过失的特殊侵权案件中。

2.以危險的不合理性判断过失规则

针对危险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行为人是否具有过失的问题,美国侵权法学家 Terry 创立了一种以危险的不合理性判断过失的新模式,由此导致了侵权责任法危险责任的出现和发展。他认为过失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而不是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危险行为所造成的损害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否则引发危险事故的行为就是过失行为。

3.以经济利益判断过失规则

为了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侵权责任法中的过失客观化在对预防损害行为进行过失判断时引入了经济学原理,其中“Hand”公式及 Posner 的“成本和收益理论”代表了这一认定过失的模式。

三、过失客观化对侵权责任法的影响

(一)过失客观化与侵权责任法过失主观化理论的衰落

在现代社会,法律的社会属性得到了加强,法律要优先保护社会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所以过失主观化理论出现了衰落趋势而过失客观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按照过失主观化理论,对同一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因为行为人的不同,承担的法律责任就很有可能就不同,造成不平等适用法律的事实,有悖于法律的公平原则。按照过失客观化理论,即使是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也要对其实施的侵权行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加强了对受害人的保护力度。

过失客观化以客观标准判断过失是否存在,减轻了受害人的举证责任,恢复了侵权责任法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功能,形成了覆盖面很广的认定过失的结构体系。

(二)过失客观化与侵权责任法归责原则的多元化

进入现代社会,无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侵权责任法归责原则都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过失客观化在客观上刺激了无过错责任、危险责任、公平责任的产生和发展。在无过错责任、危险责任、公平责任与过错责任相分离的过程中,过失客观化发挥着中间桥梁和催化剂的作用。过失客观化对疑难案件中过失行为的判断,又使侵权责任法回到了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道路上来,有利于侵权责任法维持“个人自由”和“社会安全”之间的平衡。

(三)过失客观化与侵权责任法的社会化

在现代社会因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密切,需要用一套客观行为标准来认定过失,以实现法律的正义。由于过失客观化的存在,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时只要尽到了一般人的注意义务,对由其行为造成的后果就可以不承担或少承担法律责任。将行为人的注意程度提高到了维护他人权益的高度,保护社会大众的权益不受侵害,使侵权责任法充分发挥了保障社会安全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黄世轩《论现代侵权法的标准化、客观化趋势》[J].法制与社会,2008(6)

[2]洪森《侵权过失主客观主义的价值衡平机制研究》[J].法学研究,2012(4)

[3]张宏武《主观过错与客观过错在司法实践中的融合》[D].孝感学院院报

作者简介:张艳(1992-),女,汉族,陕西西安人,现为西北政法大学法律史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

立体电视闪烁的客观评价 篇12

实际上, 立体电视机的基本结构还是原来平板电视机的结构, 主要部件是液晶屏 (LCD) 或者是等离子体显示屏 (PDP) 及相关模组。基于这样的结构, 立体显示图像闪烁在所难免, 尤其是等离子体显示屏, 存在大面积闪烁, 这种现象的产生也是由于其自身显示原理决定的。

本文主要是基于早期平板显示图像闪烁的研究[1,2,3,4], 根据立体显示的特点, 提出一种快门式立体电视图像闪烁测试及数据处理方法, 以评估立体电视图像闪烁程度;并且针对两种主流显示屏 (LCD与PDP) 及不同尺寸的立体电视机, 进行立体图像闪烁测试比较。

1 测试系统

根据立体电视图像质量的测试方法[5,6,7], 本文闪烁测试所需仪器主要是:柯尼卡美能达 (CA2000) 高分辨率和二维色彩分析仪、芝测 (TG45AX) 多制式数字电视信号调制器、频谱分析仪等。视频输入信号格式有60 Hz与50 Hz两种, 考虑到视频信号的典型性, 本实验输入信号格式为HD-SBS (1 080/50i) , 采用双眼全白信号。测试系统如图1所示。

2 测试原理及步骤

2.1 测试原理

众所周知, 闪烁是视觉对光源信号感知随时间变化的结果, 这与立体显示原理及消费者观看的光环境都有直接的关系。早期有很多针对平板显示闪烁的测试与研究, 所构建的测试系统和数据估算模型都比较客观地定量分析了平板显示的闪烁程度。本文正是基于平板显示闪烁的研究成果[3,4], 参照ISO13406-2—2001标准数据处理方法并加以改良, 提出关于立体电视图像闪烁的测试原理及数据分析方法。

而立体显示闪烁测试其实质就是测量不同频率下亮度的变化, 本文主要是在暗室环境里, 通过亮度计测量左右眼镜观察到的屏幕中心点的亮度, 采用频谱分析仪测得亮度信息中的直流成分、交流成分, 并进行数据处理得出闪烁结果。

2.2 测试步骤

1) 将左右全白场信号分别传输到立体电视机;

2) 将被测样品调节到所支持的最高图像质量的信号格式;

3) 安装左眼镜片;

4) 通过镜片, 利用亮度计测量屏幕中心点的亮度, 并记录;

5) 利用频谱分析仪测得亮度中的直流成分, 并记录;

6) 利用频谱分析仪测得亮度中的交流成分, 并记录;

7) 换装右眼镜片, 重复步骤4) ~6) 。

2.3 数据分析

根据平板显示质量测试方法的研究成果[3]及相关文献[4], 可以用Eobs表示人眼观察到屏幕中心点亮度的能量, Epred表示不同频率点所产生的闪烁能量, 通过这两个数据的比值即, 可以描述人眼所观察到图像的闪烁程度。也就是说, 比值小于1时, 看不见闪烁现象;比值大于等于1时, 看的见闪烁。针对不同频率其具体表示为

式中:AMPn=2 cn/c0。

事实上, 根据立体电视图像质量测试[5,6,7]的特点, 立体电视图像闪烁与观看的光环境, 尤其是工频的照明环境息息相关。另外本文实验主要是检测立体显示图像闪烁现象, 不做具体的判定。因此, 结合快门式眼镜的工作原理, 为了简化测试和数据分析, 可以仅检测亮度中交流信号的帧频成分, 即50 Hz部分。

故式 (1) 可简化为

但对于立体显示图像质量而言, 将其中这两个利用数据的比值来衡量图像闪烁程度, 对测量数据具体采用以下处理分析方法。

3 样本测试结果及分析

为了更好地体现测试样品的代表性, 本文针对目前市场主流的液晶 (LCD) 、等离子 (PDP) 两种类型面板, 以及大屏幕不同尺寸 (42 in, 46 in, 50 in, 60 in (1 in=2.54 cm) ) 的立体电视机进行闪烁测试。采用上述立体显示图像闪烁测试方案, 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 测试结果及数据如图2所示。

根据图2所示数据可以看出, 两种类型 (LCD与PDP) 立体电视的图像闪烁是有明显差别的, PDP屏的立体电视图像闪烁高于同尺寸的LCD, 并且随着屏幕尺寸的增大, 闪烁有平缓上升的趋势。所以, 立体电视在成像技术和尺寸规格上都有很大的突破, 也给用户带来了立体影像的享受, 但立体电视显示技术在闪烁处理方面还有待改进。

4 结论

为了评测当前立体电视图像的闪烁程度, 提出了立体电视图像闪烁的检测方案和数据分析方法;并针对主流显示面板LCD与PDP两种立体电视机, 分别抽取不同尺寸的样品进行检测, 实验数据表明两种显示屏的立体电视图像闪烁还是有明显差异, 并且大尺寸PDP面板的闪烁现象还是比较大。

参考文献

[1]BOEUF J P.Plasma display panels:physics, recentdevelopments and key issues[EB/OL].[2013-04-20].http://www.plasma.com/classroom/plasma_physics.pdf.

[2]SALTERS B, DIJK R.Reduction of large area flicker in plasma display panels[C]//Proc.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Display.[S.l.]:IEEE Press, 2001:1098-1101.

[3]张宇宁, 雷威, 李晓华, 等.离子体显示大面积闪烁的客观评价[J].光学学报, 2007, 27 (12) :2184-2188.

[4]ISO 13406-2—2001, 平板视觉显示人类工效学要求第二部分:平板显示人类工效学要求[S].2001.

[5]沈丽丽, 张晶, 范科峰, 等.立体显示器质量测试与性能分析研究[J].光子学报, 2013, 42 (2) :219-223.

[6]MPHEPO W, HUANG Y P, SHIEH H P.Enhancing the brightness of parallax barrier based 3D flat panel mobile displays without compromising power consumption[J].Journal of Display Technology, 2010, 6 (2) :60-64.

【客观健康】推荐阅读:

客观要件01-13

客观事实05-16

客观评估05-30

全面客观06-17

评价客观07-04

客观形势07-27

客观需要08-22

客观表达08-28

客观现实09-15

客观方面10-11

上一篇:新思考的研究下一篇:《致青年教师》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