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视角

2025-01-11

客观视角(共11篇)

客观视角 篇1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职业教育要实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2011年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全国职教科研工作会议上指出“:企业切实全方位、深层次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加强校企合作的法律制度和运行机制研究,建立有利于校企双方深度合作、互利双赢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从经济学角度,探讨高职体育和企业体育合作发展的客观动因,能为校企体育合作提供理论依据,促进校企体育合作发展,达到“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目标。对加强高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具有重要作用。

1校企体育合作发展的内涵

1 . 1校企体育合作发展

“校企体育合作发展”是指“高职学校体育”和“企业职工体育”之间的合作发展。是指校、企双方在政府主导或行业指导下,对体育设施、体育人才、体育经费等资源进行合理交流和有效整合,形成一种高职学校体育主动为企业职工体育服务和企业职工体育主动参与高职学校体育建设的氛围,最终实现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目标。

1 . 2高职学校体育

“高职学校体育”是指高等职业院校学校体育工作,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高职教育要提高学生的职业体能,促进学生掌握职业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因此,高职体育直接针对社会职业岗位,具有鲜明的职业定向性特点。高职体育要根据学生所学工种特点,结合专业对学生职业体能的要求,加强开发高职体育课程资源,编写职业实用性体育校本教材,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提升高职体育教育质量。

1 . 3企业职工体育

企业职工体育是指企业组织开展的职工体育活动。企业职工体育承担着促进企业职工体质健康的战略任务,是促进广大劳动人民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是企业加强管理、促进生产和提升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和组织形式。企业职工体育是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企业职工体育事业,是提高国民体质的要求,是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客观动因分析

运用经济学“供给—需求”理论,对高职和企业的体育设施、体育人力、体育经费三大资源,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论证。

2 . 1高职体育资源的“供给”

在体育设施、体育人力的提供方面,高职院校具有较强的实际“供给”能力。经济分析中所说的“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供应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或劳务量。实际“供给”是指能实现的供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供给欲望;二是具有供给能力。

2.1.1在体育设施、体育人力方面,高职院校具有很强“供给欲望”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大部分体育设施主要由国家投资建设, 但是体育场馆设施后期的日常管理、养护费用都由学校自筹资金解决,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体育部门承担了体育场馆管理维护费的自筹任务。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场馆设施维修、管理等费用逐渐增加。面对体育经费短缺的压力,在确保学校教学、训练、竞赛的前提下,高职体育部门必须采用经济效益手段,利用学校体育资源开展有偿服务,获得合理的经济效益,补充体育经费。他们一方面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实行体育设施的对外开放经营;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优势,想方设法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体育服务。所以,在体育设施、体育人力资源方面,高职体育具有很强的“供给欲望”。

2.1.2在体育设施方面 ,高职院校具有一定“供给能力”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明显加大对高职院校办学经费的投入,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把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作为学校的形象工程,因此,综合性体育场馆成为很多高职院校的标志性建筑。综合性体育场馆,能开展众多项目的体育活动,确保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课外群体文化活动以及运动训练和比赛活动的开展。但由于校园管理、校园安全等方面的原因,虽然学校体育场馆对外有条件开放,但是并没有充分、有效地开放利用,大部分场馆设施在周末和假期基本闲置。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设施开放率是84.9%,虽然开放率比较高,但是利用率却很低[1],目前我国体育设施利用率能达到标准的只有41.9%[2]。国际上一般认为,体育设施利用率达到80%时,方可达到满意的程度。因此,高职院校体育设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闲置”,具有较强的“供给能力”。

2.1.3高职体育人力资源具有较强“供给能力”

高职院校拥有较为庞大的师资队伍,拥有一批职业教育体育专家。他们接受过高等的体育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组织能力,合理的体育知识结构和丰富的体育专业经验。通过对全国68所高校体育教师情况的调查分析,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平均年龄不到38岁。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占19.1%,学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占92.7%。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副教授以上职称占40.4%,讲师以上职称占82.7%。学校开设项目较多、体育课程平均15.5门[3]。目前,高职体育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每周5次、每次2节体育课),拥有丰富的课余时间。因此,高职院校体育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闲置”,具有较强的“供给能力”。

2 . 2企业对体育资源的“需求”

企业对体育设施、体育人力资源有强烈“需求”。经济分析中所说的“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且有支付能力购买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实际“需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购买欲望,即愿意购买;二是具有购买能力,即能够购买。

2.2.1企业对体育设施的需要具有迫切“欲望”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调整及企业的改制、转型,我国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企业职工体育课题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 我国企业职工体育的组织形式并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体育的组织形式,职工体育的场地设施大部分是转制前所建设的,远远不能满足职工体育活动的需要。企业的体育场地设施一直是影响职工体育正常开展的关键性因素[4]。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03m2。而美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4m2[5]。由此可见,目前我国体育设施的缺乏,直接影响着企业职工体育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体育设施已成为我国开展全民健身体育活动的“稀缺资源”,企业开展职工体育活动非常“需要”体育设施。

2.2.2企业对体育人力资源“非常需要”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主要力量,企业职工体育是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职工体育活动非常需要体育技术指导。然而,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存在较大的问题,不能够满足广大职工的需求。以上海市为例,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存在三大问题,(1)年龄偏大,平均年龄57岁,参加社会体育指导时,动作示范感到力不从心。(2)学历偏低,高中以下学历占总数50%以上,体育专业知识缺乏,徒有虚名,不能满足广大参与者的体育需求[6]。(3)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只占社会体育团队全体成员总数的1.90%,与日本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大约相差10倍[7]。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非常缺乏,直接影响着职工体育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已成为我国开展全民健身体育活动的“稀缺资源”,是企业开展职工体育活动的迫切“需求”。

2.2.3企业对体育设施、体育人力资源具备一定“购买能力”

目前,企业一般都有固定的职工体育经费投入,具有“人均较少、总量较大”的特点。显然,企业体育经费投入远远不足以自己新建体育设施,企业职工体育也难以自谋出路、独立发展。但是,企业职工体育还是具有较低价位的“购买能力”。由此可见,企业对体育设施、体育人力资源不但有迫切需要的“欲望”,而且具备一定的“购买能力”。所以,企业对体育设施、体育人力资源有强烈的“需求”。

2 . 3高职体育资源“供给”符合企业体育资源“需求”

2. 3. 1在体育设施方面

第一,高职体育设施满足企业职工“就近锻炼”偏好。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属于行业企业院校,为了方便企业与学校的沟通、管理;为了方便学生的工学结合;为了学校师生生活上的便利。高职院校一般都在行业企业的职工住宅区附近建校。因此,高职院校大都靠近企业职工生活区,符合他们“就近体育锻炼”的偏好。

第二,高职校园环境符合企业职工“风俗习惯”偏好。高职院校大部分属于行业企业院校,具有鲜明的职业定向性。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文化,强化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为了让高职学生尽快从“校园人”转变成“企业人”,增强学生的企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建立面向行业企业的办学特色,已成为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建立企业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是高职校园环境建设的目标。因此,高职校园不仅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而且具有企业特色,符合企业职工“风俗习惯”偏好,是企业职工进行体育活动的理想场所。

第三,高职体育服务价格和企业体育消费水平相匹配。体育高职院校的大部分体育场馆设施主要由国家投资建设,属于非营利组织的“准公共物品”,具有共享性、福利性等特点,它提供的服务是低收费或者零收费。但是,体育场馆设施后期的日常管理、养护费用都由学校自筹资金解决,这就要求高职体育设施必须低价位“合理收费”。这非常适合企业职工体育消费群体。根据“供给—需求”理论,二者之间完全能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条件——“均衡价格”,实现校企体育的合作发展。

2.3.2在体育人力资源方面

国家规定:对在职体育教师、教练员和优秀运动员在申请授予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时,可以适度放宽要求,直接批准授予二级以上等级称号[8]。高职体育教师、优秀大学生运动员、教练员都是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后备人才,是潜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高职院校丰富的体育人力资源,能很好地解决职工体育活动中指导力量薄弱的问题,完全能满足企业职工体育发展的“需求”。

3结论与建议

(1)上述分析表明,在体育场馆设施、体育人力资源等方面,校、企之间不但有强烈的“供求关系”,而且高职体育的“供给”能满足企业体育的“需求”。基于经济学理论,在“市场效率”作用下“,供求”力量能有效地调节、配置校企双方的体育资源,达到相互需求的“完美共生”。这种能实现的“供求关系”是校企体育合作的直接动因,是校企体育合作发展的客观现实基础。

(2)在生活实践中,高职院校要争做校企体育合作的发起者、组织者,积极、主动推荐“供给”,努力满足企业职工体育的“需求”,为企业参加合作创造条件。只有企业参与了高职体育的发展建设,才能真正实现“校企体育合作发展”,最终实现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目标。对加强高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客观视角 篇2

曾经有个寓言故事,说的是有个小毛驴和小猴共同生活在一个主人家。一天,小猴玩得起兴,就爬到了主人家的房顶,上蹦下跳的,主人一个劲地夸小猴灵巧。为了得到主人的夸奖,小毛驴也爬到了房顶,费了好大劲,但是却把主人的瓦给踩坏了。主人见状,便大声赶它下来,并又打了它一顿。小毛驴感到很委屈:为什么小猴能上房,而且还能得到夸奖,而我却不能呢?从这边可以看出里面有很多和我们遇到的情况很相似,我们很多都处于一个小盒子里,走不出来,很迷惑,又不知道原因。这也就是我们都不能正确认识的原因,那么现在我们先从什么是自我来开始认识。

自我,在心理学上讲是一个独特的持久的同一身份的我,主要包括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简单地说就是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

物质自我指生物学上的我,包括人的外貌、身高、体重、衣着等方面;社会自我指一个人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以及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精神自我指人的性格和价值观,即“我”的内部主观存在的意识。

对于现在的大学生,年轻气盛、心浮气躁,充满着知和行的困惑,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言行,关键在你能否客观的正确的认识自我。错误的认识自我会导致两种后果。一是自卑。因为有些同学注重外在的自我,认为自己身体有缺陷,长得不好看,打扮的也不如别人时尚;还有些同学注重内在的自我,认为自己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都比他人差,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久而久之,这些都会增加一个人的自卑感。云月华老师说:“我就是我,独一无二的我,没有人可以替代,所以你要增加自信,客观分析自己。”二是自负。过度的自信,目中无人,认为自己在各方面就是最好的,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云月华老师指出,认识自我是建立在一个客观分析的基础上,不仅要看到自己的优点还要看到自己的缺点,这样才能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同时找到前进的动力。因此,我们要经常进行自我评价,以来为客观认识自我做基础。

自我评价是指适当地对自己的感知、所思所想、自己的想法、期望、品德、行为及个性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自我评价可以是正确的,好可以是不正确的,正确地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存在的价值和自己的所作所为,就能够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这有利于发扬优点和克服缺点,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或过低,都不能全面地、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的心理生活和行为,势必不能发扬长处,好不利于克服弱点,从而造成自己在社会中的不适应。如果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觉得处处不如人,就会丧失信心,遇事畏缩不前,可能使人形成怯懦、沉闷、无生气等特点;如果一个只是看到自己的长处,认为自己处处比人强,自我陶醉,孤芳自赏,这样的人容易形成盲目乐观、做作、固执已见、自以为是等不良的人格品质。

例如自卑感,所谓的自卑感是对自己不满,否定的情感,往往是自尊心屡屡受挫的结果。这类人自我认识不客观,往往只看到自我缺点而忽略了自我的长处,不喜欢自己,不能容忍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否定、抱怨、指责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或夸大自己的不足,感到自己什么都不如他人,处处低人一等,丧失信心,严重的还可能由自我否定发展为自我厌恶甚至走向自我毁灭。自卑感的产生不是来自“事实”或“经验”,而是来自我们对事实的结论与对经验的评价。在进行自我评价后,我们才能杜绝像自卑感这种悲观情绪的产生,这样自

我概念也才能形成。

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比较稳定的看法,它的形成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正确的自我概念的形成首先需要对自我的积极关注,但仅仅是关注还不能保证得到的认识就符合事实。常言到“当局者迷”,一个人的认识能力毕竟有限,会受到来自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干扰与蒙蔽,从而导致自我概念中的偏差。也就是说我们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不仅需要懂得自我评价,还必须懂得反省,主要才能将我们一些错误认识矫正,树立正确的观点。反省是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方法。成功学专空罗宾认为:不妨在每天结束时好好问问自己下而的问题“今天我到底学到些什么?我今天都做了一些什么事情?我是否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满意?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反省,改进自己的能力,并且过得很快乐,必然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丰富人生。真诚地而对这些提出的问题就是反省,其目的就是要不断地突破自我的局限,审察自己,开创成功的人生。

采取客观分析态度 篇3

《外国民族学史》的俄文原版出版于一九七八年。它是作者八十高龄撰写的一部供苏联大学历史学和民族学专业使用的教科书。这部著作按时间顺序系统地考察了十九世纪中叶以来民族学的发展史,逐一介绍了欧美民族学的各种流派,分析了五十四位各派代表人物的基本著作和主要理论,并作出了评价。

这部著作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把民族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力求阐述民族学同当时当地主要社会思想流派的联系。作者认为,各种民族学理论的出现和斗争、各种民族学流派的形成和交替,不是孤立的、偶然的现象,它是社会意识形态发展过程和斗争的反映,民族学的发展是与社会和意识形态发展的总趋势相一致的。因此,作者在评述民族学的各种理论和流派时,注意紧密联系其社会根源和思想基础。在《民族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形成》一章中,作者一方面揭示了民族学是在殖民贸易的发展后,为适应殖民者掠夺的需要而产生的,另一方面,作者也指出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自然科学的巨大进展,以及进化思想的影响,对这一学科迅速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这部著作的第二个特点是,作者对民族学史上的各种流派和理论采取了比较客观的态度。只有深入探讨和正确评价各种思想和流派,才能阐明民族学发展的历史。如果将民族学史上交替出现的各种流派和理论全盘否定,或对某种积极因素视而不见,使民族学史成为一部谬误堆砌的历史,那就谈不上科学的历史观。即使一些流派总的说来具有反动倾向,但在其代表人物的著作中,往往也可以发现应予肯定的因素。因此,必须把思想流派同各个学者的科学活动区别开来,他们的具体研究可能对科学做出积极的贡献。作者对博厄斯(一译鲍亚士)学派、功能学派及社会学派的评价就贯彻了他自己提出的这一指导思想,因而使人比较信服。功能学派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殖民体系趋于解体时,为适应帝国主义殖民政策的新理论,就其体系来说,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该学派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曾到非洲等地做过大量的民族调查,著作很多。从其研究内容来说,功能学派把重点放在各族当代的生活方式和现状上,这就使其著作不仅有认识上的意义,而且有实践和应用意义。作者实事求是地指出:“功能主义奠基人的著作为殖民主义当局所利用,这一点不应当归罪于他们。他们本身根本不是为这种目的所鼓舞的。”正是由于作者坚持了对各种思想流派持客观分析的态度,才使本书成为一部比较信实、科学的民族学史。

本书译者汤正方,从事民族研究和翻译工作数十年。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特别注意准确地反映作者的意图,文字力求确切、精炼、朴实。在使用专业术语时,照顾了非民族学专业读者的接受能力。此外,书后还附有主题索引与人名译名对照索引,为读者检索提供了便利。

客观视角 篇4

一、媒介的内部自主性是保证新闻客观性的基础条件

为什么客观性如此被人们所重视?客观性是如何成为衡量新闻的标准的?有人用“科学”来确认新闻学、法律等专业的客观性, 视科学为通往知识真、确、佳的途径。科学通常被认为是和意识形态相对的, 但在这里却险些变成意识形态了。“显然同其他专业一样, 新闻业对客观性的信念不仅关乎我们应该信赖何种知识, 同时也是一种道德观, 关乎我们在进行道德判断时应遵循何种标准。他同时还是一种政治承诺, 指导人们应该选择哪些人来评判我们的言行。”[1]

那么如何来保障新闻的客观性呢?舒德森在《发掘新闻》一书中指出, 保障客观性有两种社会机制:第一种是高级教育和职业培训, 用科学知识和客观的态度, 使受教育者放下个人的喜好和情绪。比如, 医学培训能使医生冷静超然, 从而可以面对一般人无法面对的病痛。法学学生在培训中要区分“法律”问题和“道德”问题;第二种是通过使用科技语言、行话术语还有制度性的机制, 譬如法律学者认为法庭比立法机构更加客观, 因为从体制上来看, 法官比议员要更加远离选举政治的压力等方式与公众绝缘。

但是在现实新闻实践中, 新闻业的客观性理念不具备上述两种社会机制:记者接受的培训不会颁发他们塑造他人世界观的执照;记者也不掌握高深的技术和语言。报纸直接依赖市场生存, 直接面对民意取向。新闻业无法与大众绝缘。那么新闻的客观性就成了无稽之谈, 无从做到。

诚然, 高级教育和职业培训以及使用行话术语与公众绝缘对保障新闻客观性是重要的。但我认为, 新闻媒介自身是否具有内部自主性才是最为根本关键的。媒介的内部自主性, 简单的说就是媒介在多大程度上不受政府、政党和商业势力的干扰。而内部自主性应当说首先保持媒介自身经济上的独立, 才能保证其客观立场。那么途径只有一个, 就是媒介的收入来源于社会公众, 例如英国的BBC。如果新闻媒介依附于政治、政党, 媒介则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新闻媒介依附于商业, 则受商业支配。

对此, 我可以援引布尔迪厄的“媒介场域理论”来说明。1994年3月, 皮埃尔·布尔迪厄 (Pie rre Bourdie u) 和他的合作者编写的以“新闻的影响”为题的“社会科学研究”专集, 发展了一种以“媒介场域” (media field) 概念为中心的新闻社会学研究新范式, 其中心论点是面对经济场域已然增强的影响和渗透性, 新闻的自主化生产领域的自主性减弱了。新闻媒介, 作为统治权力的代言人 (agent) , 正在削弱其他文化领域的自主性, 因此也损害了科学知识生产和艺术创作的最佳社会条件。新闻生产被高度的商业化所侵蚀。布尔迪厄认为, 一个传播机构的“内部自主性”与广告的进账或是国家补助的多寡成反比关系, 换句话说, 传播机构越是依赖于政府补助与广告代理商提供的广告收益, 其内在自主化的程度就越低。

二、媒介的政治经济依赖性削弱了媒介的内部自主性

舒德森在《发掘新闻》的绪论中指出, 客观性的理念是:要忠于“事实”、将事实和价值判断区分开来。新闻的客观性对应的是现实世界发生的事实, 追求的是对事实真相的报道。然而, 新闻的客观性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控制和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当属经济和政治因素。奥斯楚尔 (J.Herbert Altschull) 在其《权力代言人》 (Agent of Pow e r, 1984) 一书指出, “完全独立的报纸不可能存在, 在任何体制中大众传播媒介都是那些掌握经济、政治、社会权力的人的代言人。”[2]而且新闻媒介的内容总是反映资助报纸的那些人的兴趣。

通过舒德森所梳理出来的美国报业自19世纪以来的社会史, 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政治、政党和商业力量对新闻客观性产生的重要影响。19世纪三十年代之前, 美国新闻界根本就不考虑客观性问题, 当时的美国报纸都只代表某一党派的观点, 而不中立。到了19世纪三十年代, 杰克逊时代, 一个无论贫富贵贱、人人机会平等的时代, 随着城市中产阶级的崛起、市场经济的扩张、商界政界的民主化进程在向前推进, 中产阶级的便士报则真正确立了现代新闻业。不管便士报的政见偏向哪一方, 它都是通过组织销售、招募广告、重视新闻、迎合大众、忽视社论等方式, 呼吁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建立一个平等的社会。舒德森指出, 只有在这样的土壤中, 才能产生相信“事实”而不是相信“现实”或者价值的“客观性”的信念。到了19世纪四十年代电报发明后, 利用其传播新闻的快捷性, 纽约的一些报纸在1848年组成了美联社, 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商业利益, 美联社收集的新闻要提供给各种政治立场不同的报纸, 为所有成员和客户接受, 在这种条件下, 美联社只有尽可能使其报道“客观”。

不过, 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甚或六十年代, 美国新闻业还没有产生共同的理念和理想, 还未发展成为一项职业或产业。到了1880年后新闻业开始成为一种职业, 然而此时的新闻报道以讲故事为主, 煽情化、低俗化的报道居多。到了19世纪九十年代, 新闻类别中除了讲故事以外, 最重要的是以《纽约时报》为代表出现了信息, 即客观报道。因此, 可以说直到19世纪末, 美国新闻业才在诸多行业中确立了自己的专业理念和理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政府加强了对信息的管制, 亲身体验了战时政府的宣传的新闻工作者与大众一样对民主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基础失去了信心。所谓的真实的信息其实是不能信任的, 选择客观性只是为了使媒介的权力正当化。20世纪二三十年代, 新闻的客观性成为一种意识形态, 记者开始信奉一整套规章制度, 此时的新闻报道其实是利益集团为新闻工作者建构而成的。“事实已经不再是世界本身的呈现, 而是对世界共识的表述。”[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越南战争期间, 政府对新闻的管制变成了国家安全机制的建立问题, 政府对新闻业的管理越来越让人揪心。

从上可以看到, 美国报业从最初的明显的政党倾向, 根本就不考虑新闻客观性。到后来随着中产阶级的兴起、媒介技术的进步, 为了实现市场经济的扩张从而获得更多的商业利益, 新闻逐渐转向无党派, 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 煽情化、低俗化的“故事”模式报道充斥报纸版面, 再到《纽约时报》摒弃“故事”模式, 开始针对富裕阶层读者, 强调“信息”模式的报道, 这其实都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是差异化竞争策略的表现。后来的一战、二战和越战这些战时和战后时期, 新闻则直接受到政府的管制, 而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宣传的工具。

在新闻客观性的社会史演变过程中, 我们可以发现, 其实媒介在整个社会中实际上处于非核心的边缘地位, 而政治和商业这些在社会中起主导支配作用的力量对新闻客观性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媒介的这种政治经济依赖性不可避免地会削弱其自主性。

三、作为新闻专业主义的理想, 客观性依然是新闻业的重要准则

虽然媒介的政治经济依赖性不可避免的会削弱其自主性, 客观性也遭受众多质疑, 甚至有观点认为不如干脆直接放弃客观性, 但是客观性依然是媒介从业者的一种理想追求。

因为科学的理念和客观性的理想会在我们的文化中产生共鸣。在20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 无论批评者还是拥护者都承认, 客观性是新闻界的象征。无论将其视为新闻业的致命伤还是最高美德, 大家都公认客观性就是新闻业的精神所在。而且舒德森在书中指出, 新闻业对客观性的信念不仅关乎我们应该信赖何种知识, 同时也是一种道德观, 关乎我们在进行道德判断时应遵从何种标准。复旦大学谢静博士认为:“批评新闻客观性, 目的是要争取更加好的客观性, 就像在科学研究中一样:严格训练的观察、深入研究, 在承认利益与前提可能影响新闻生产的基础上, 真正克服它”。[4]

无独有偶, 作为当代美国最重要的社会学家之一的著名学者赫伯特·甘斯也认为:“客观性原则并不是永恒不变的, 只是要发尽其所有替代性的标准, 新闻界必须培养更多具有较高认知层次、能够融会贯通, 并评估新闻资料的记者及编辑。以取代一些纯粹以汇集、报道新闻为主的一般新闻人员, 而这将会大幅度提高新闻制作的成本。因此, 在社会大众或者其他人 (例如政府) 愿意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援之前, 我们只得继续仰赖低成本的新闻。单就这一原因, ‘客观性’恐怕仍将是新闻业最主要的一项专业准则”。[5]

此外, 从记者的角度来说, 就像陆晔和潘忠党那篇著名的文章《成名的想象》中所讲的, 记者有自己的职业追求, 记者渴望“成名”, 即“成为著名的新闻从业者, 或者是获取专业或职业的名望。”[6]那么记者要想树立起专业声望, 就必须恪守并践行新闻专业主义, 因为新闻专业主义是新闻从业者所普遍认可的一套准则规范, 而客观性则可以说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内容, 不管是西方新闻专业主义还是《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都强调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都强调记者是社会的观察者、事实的报道者。从这个角度来讲, 客观性也依然是新闻业的重要准则。

四、结语

一个多世纪来, 尽管新闻报道的体裁、方式变化很大, 客观性理念和报道方式也受到很大的冲击。但是, 不管新闻客观性怎样受到怀疑, 作为新闻专业主义的理想或追求, 现在依然是人们评判新闻工作的一种原则, 著名学者哈克特和赵月枝将客观性称为“不死之神”。而舒德森的《发掘新闻》这本著作, 恰恰探索了新闻客观性的生产机制, 然其独特之处在于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史研究囿于描述性或阐释性的窠臼, 通过将报业的发展置于美国近现代社会史的宏阔框架之内来深刻揭示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结构对新闻业和传播理念的建构过程, 从而开创了美国新闻史研究的社会科学流派, 因而使得《发掘新闻》这本著作长年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3]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M].陈昌凤, 常江,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5, 4.[1][3]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M].陈昌凤, 常江,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5, 4.

[2]沃纳.赛弗林, 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345.[2]沃纳.赛弗林, 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345.

[4]谢静.建构权威, 协商规范——解读美国的新闻媒介批评[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122.[4]谢静.建构权威, 协商规范——解读美国的新闻媒介批评[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122.

[5]Herbert J.Gans.The Famine in American Mass-Communi-cations R esearch[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2:77.[5]Herbert J.Gans.The Famine in American Mass-Communi-cations R esearch[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2:77.

按客观规律办事 篇5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识记规律、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等概念;帮助学生理解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原理;明确物质和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初步培养学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逐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判断正误、是非的能力、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等;通过小组调查、问卷调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研究性学习等方法,让学生在明确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世界是发展的,以及因果联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等观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清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应该按客观规律办事。

3、 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1)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坚持联系的发展的态度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作风,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孤立的、静止的地看问题, 违背客观规律。

(2)情感目标:结合有关教学内容让学生理解国家两个文明建设的方针、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增强爱国情感。

(3)价值观目标: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建议

关于第三节重点、难点分析

第一、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二,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三,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是不是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历来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焦点。

(3)人和规律的关系: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律,也不能违抗规律,否则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但人在规律面前有不是无能为力的,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第二,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1)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实事求是,就是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统一就统一在使思想符合客观实际上。客观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要实事求是;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要使思想符合变化发展了的实际而不被旧观念所束缚,就要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关于第三节教法建议

(1)、总体思路:哲学原理或观点的形成和理解,都是典型分析和综合概括的结果。每一个普遍性的哲学命题,都是对世界万事万物的某一方面普遍性分析基础上的总结和抽象。所以,每个重点难点的突破都是由具体到抽象,而且要从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三个方面列举事例,只有这样得出结论才带有普遍意义。

(2)、具体建议:

a.对“规律的客观性”的教学可采用调查法。把全班分成4个小组,围绕“我们学过哪些规律?具体的规律和哲学上讲的规律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点?社会上有哪些规则?规律和规则的区别是什么?规律客观性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表现?人和规律的关系是怎样的?调查结束后,各小组将调查结果在全班作汇报,教师可就其中的疑点再带领学生进一步探讨。

b.对”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这个知识点的分析,教师可由一个辨题引入,如解放思想,就不能实事求是;要实事求是,就会限制解放思想。在辩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关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掌握规律的含义;懂得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明确规律和规律的表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理解规律与规则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能力目标:培养和训练透过现象认识规律的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锻炼学生的比较能力。

3、 觉悟目标: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规律馆,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从而坚定学生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教学重点: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规律的概念

教学方法:启发式、问题教学法等综合运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

设计思想: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具体的事例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归纳,上升为抽象的哲学道理,注重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运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怎样?

客观价值论 篇6

我曾在发表的“客观经济论”一文中已经指出所谓“价值”实际上是一种信息,只存在 有判断能力的活人的头脑中,客观现实中“价值”这个范畴的存在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判 断主体”、“被判断客体”和“判断基准”。缺少任一要素,谈论“价值”就没有意义,任 一要素状态发生变化,得出的“价值”结论也会发生变化。严格地来说,“价值”是无形的 ,只能被认识、被发现,而不能被创造。人类劳动创造的是“价值物品”,是物化的“价值 品”。把“价值”想像成某种普遍的、抽象的“价值实体”,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努力。就好 比,在现代具备一定科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基因”也是一种信息,是一种构成某种生物体 的基本元素程序安排的信息,每一种“基因”一定针对某种生物体,如果有人去想像一种普 遍的“基因实体”,只能被认为对“基因”概念无知。当然现代人无权责备马克思,因为当 时整个人类社会尚未建立关于信息的概念。而且,事实上“劳动”与“价值”的确存在直接 的联系。什么是劳动?劳动是人类为了某种目的不得不进行的活动,正因为是不得不进行的 活动,所以人类对这种活动始终有节约的动机,从而有度量的需要。因此,劳动是人类价值 判断意识中最原始、最根本的参照基准,人类所有关于价值度量的获得,都可以追溯为劳动 的度量。但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物品”有没有价值,就要看劳动者心中的目标而定,如果 不是他想要的东西,或者他无法直接利用的东西,那么这个“价值品”对这个劳动者来就没 有价值,他的劳动对他自己来说就是无效劳动。但是这个“价值品”并不等于一点价值也没 有了,很可能以后某个时候还有用,或者对别人就直接有用,这样,这个劳动者当时拥有的 无法利用或不知利用的劳动产品,对这个劳动者来说,就变成了“剩余价值品”,“剩余价 值品”中包含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马克思最伟大的发现,但是他并没有给出完整的表述,因而导致他无法 正确理解商品真正的内涵和市场经济的本质。

而我们如果正确规范了“剩余价值”的定义,理解商品和市场的本质就不再困难,商品 就是人类为了充分利用“剩余价值”的产物,商品交换过程,就是“剩余价值”变成“价值 ”的过程。纯粹的商品活动都是自愿、平等的交易活动,市场就是自主的经济活动主体,寻 找、发现和利用“剩余价值”的平台,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积聚了大量“社会剩余价值”的 基础上,以充分利用“剩余价值”为主要特点的经济活动形式。

的确,正如马克思敏锐地观察到商品活动会带来严酷的剥削,如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 ,从表面上看,劳动者将自身的劳动力作为商品与资本家掌握的货币进行等价、自愿交易, 是一种公平的活动,因为要出卖自己劳动力的人如果找不到买主,他的劳动力就会变成剩余 价值,甚至会威胁到他的生存,同样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如果没有劳动者去开动,出不了产品 成果,资本家掌握的资本也会变成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不加以利用,其包含的价值就会“价 值消散”,“价值消散”是一种社会财富损失。没有商品活动和商品活动不发达的社会必然 存在大量的“价值消散”,该社会财富的增长必然缓慢。从而不同角度充分利用剩余价值, 则能使同一个经济物品实现更高的价值,即所谓“价值增值”。充分的“价值增值”和“价 值品增量”是社会财富膨胀的二个基本因素,而“价值增值”往往比“价值品增量”更能迅 速增加社会的财富而花更少的代价。而资本和劳动这两种商品一经交易,生产活动开始运转 ,双方的剩余价值都变成了价值,客观上的确是一种双赢的活动。但是人们从按资本主义方 式运行的社会中看到造房子的工人住陋屋、种粮食的农工吃不饱、织布的女工穿破衣,而资 本家只需花很少的劳动却占有社会绝大部分的财富。经典的共产主义将这种现象定义为资本 家剥削工人的结果。无数共产党人为推翻和改变这种现象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和毕生的精力。 但是至今几乎仍然没有弄清楚这种剥削是如何进行的,仍然没有找到消除这种剥削危害的方 法。

要解释这种剥削,首先也应规范“剥削”的定义,所谓“剥削”,在汉语的语义中是一 种非常形象的描述,是不经所有者同意用某种方式获取所有者所有物品的行为。“剥”和“ 削”都是获取者强暴的主动行为。合在一起更加鲜明地表现这种行为的不正当性。

按资本主义方式运行的社会资本家的确如马克思所揭示,是剥削了工人的剩余价值,但 是这种剥削不是源自商品交换,也不是源自信息不对称,而是源自人权不对称。在人类长期 的运行中形成有一些最基本的公理,谁劳动创造的物品归谁所有,谁首先发现的宝藏归谁所 有,但是自然形成和历史上遗留的财富归公共所有。劳动者的劳动力无疑是劳动者自己的所 有物品。但是资本家用资本控制的生产资料,可能有一部分是资本家自己的劳动产品,但是 更大部分无疑包含了大量历史上前人的劳动成果,即前人的剩余价值,历史形成的剩余价值 和财富从人权平等的角度来看,当时社会的每个人都应当有权享受,但是资本家用资本所有 的名义独占了这些权利,剥夺了工人享受这部分剩余价值的权利,另一方面在人类的经济活 动中也有一条极其重要但尚未被人揭示的原理,就是“计价迟后原理”。价值是人们心中的 一种意识,包含了价和值两种含义,“价”表示可以度量,“值”表示有一定的目标,合成 “价值”就描述“实现某种目标的度量”。价格是其外在的沟通形式,货币是普遍沟通价值 意识的工具,货币就是真正的一般等价物。

人们评估某一物品的价格,总是根据已知和可见的参照物来作出度量。但是随着人类知 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人们创造劳动产品的效率不断飞速提高,而人们对同一种劳动产品 和要素的价格度量往往还是按原来的生产价格作为基准,甚至仍然使用原来的价格来度量, 这就是“计价迟后原理”。“计价迟后原理”是形成社会剩余价值最主要的源泉,也是社会 财富转移的主要原因和工具。

劳动者与资本家的交易中,往往是以劳动者原始劳动维持生存的度量作为基准来计价, 但是劳动者用新的技能、先进的生产工具,创造大量新的价值品,由于未被计入劳动者的价 值目标,又成为劳动者无法利用的剩余价值而被资本家独占。即由于劳资双方只能按已知和 可见的参照物计价原理,劳动者被剥夺了及时、平等计价的权利,这就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剩 余价值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现代西方国家,由于工人阶级长期的自主抗争,实行对资本收入征收高额税的政策,实 际上就是以社会的名义向资本家要回上述两种社会剩余价值,用于保证社会中每一个公民的 基本权利,同时,又尊重资本家以发现和利用各种剩余价值的劳动获得适当收益的权利。

客观视角 篇7

一、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客观构成要件的刑法解读

本罪的客观实行行为包括两种:一是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二是有能力支付而拒不支付。虽然刑法修正案 (八) 以“或者”一词将该两种行为连接在一起, 但是这两种行为方式之间并不是并列关系, 而应当是一种包容关系, 后一种行为方式包含了前一种行为方式。我国刑法第313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中也有相似的规定, 即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不执行, 情节严重的行为。其中, “被执行人隐藏、转移财产, 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属于“有能力执行而不执行, 情节严重”的行为之一, 二者属于包容关系。因而, 笔者认为, 对于本罪的罪状, 可以直接叙述为“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数额较大, 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对于“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可以作为“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的表现方式之一在司法解释中明确规定。[1]

对《刑法修正案 (八) 》中关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规范, 根据刑法构成要件的理论, 本罪的犯罪客观方面应当包括:

(一) 行为人实施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

也即行为人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逃匿”是指行为人为逃避支付劳动报酬或者为躲避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的追究而逃离当地或躲藏起来。[2]“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 要求有行为人同时具有支付的义务和能力, 并且拒绝支付。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具有多种表现形式, 包括部分不支付和全额不支付等情形。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虽支付劳动报酬, 但支付不合法的情况, 如支付的内容和时间不合法, 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克扣劳动报酬。[3]

(二)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必须达到数额较大

作为《刑法修正案 (八) 》新增设的犯罪, 立法目的旨在借助刑罚严厉性, 迫使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个人和单位积极履行支付义务, 惩治和防范严重侵犯劳动者利益, 影响社会稳定的恶意欠薪行为。然而, 此罪在数额认定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之处。因而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及其是否构成犯罪设定一个合理的界限, 明晰规范, 以期准确适用法律显得尤为紧迫。刑法修正案 (八) 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立法规定是一种“定性+定量”的模式, 即行为是否构成本罪需要由行为的性质及其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共同决定。“社会危害性是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或可能造成这样或那样损害的特性。”[4]判定该行为危害程度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拖欠劳动报酬的数额, 然而如何界定“数额较大”, 目前尚没有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鉴于拖欠劳动报酬数额的大小成为该欠薪行为是否入罪的关键因素之一, 有必要对“数额较大”做出明确规定, 否则会在司法实践中难以操作。

对“数额较大”的认定方法, 从我国刑法的立法情况看, 无非下列几种方法: (1) 、直接规定一个绝对数值, 达到该数值即为数额较大。 (2) 、以一定的比例来确定数额较大。以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为基数, 再看用人单位逃避支付的数额。逃避支付的数额占到支付总额的一定比例, 即构成数额较大。 (3) 、前述两种方法的结合, 即以一定的绝对值加上一定的比例, 两者都符合即构成数额较大。偷税罪中即是用这种方法认定数额。[5]

笔者认为, 在认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是不是“数额较大”时, 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不宜采取一个绝对数值, 应结合当地薪资平均水平予以确定。因而, 对“数额较大”可以解释为“劳动者工作所在地平均工资的三倍以上”, “三倍以上”的规定能够反映出用工者的主观恶性。在认定“数额较大”时,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也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从劳动者的角度看, 拖欠两个人工资, 每人欠1万元, 共拖欠2万元, 可认定为数额较大;从欠薪者的角度看, 拖二十个人工资, 每人欠2000元, 共拖欠4万元, 也可认定为数额较大。因此, 对于数额较大的认定, 不能仅仅以总数额来确定。在实践中, 如果出现用工者拖欠多人工资, 但只有少数几个人向司法机关控告, 此时在确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数额时, 笔者认为应当以控告人所主张的数额为基准。对于其他劳动者, 可能因种种原因并不愿控告, 此时并不宜将这些劳动者强拉进来而一味扩大追究范围。

(三)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必须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而仍不支付

刑法修正案 (八) 在正式颁行前, 修正案草案历经多次修改, 其中关于本罪的规定主要做了三处的修正和完善。第一, 将“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调整到“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之前, 使得本罪的罪状表述在逻辑上更加紧凑, 但实质上没有区别。二是将草案中的“情节恶劣”修改为数额较大。[6]这是充分考虑“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作为侵犯财产类犯罪, 其犯罪对象是财产性利益, 将抽象的“情节恶劣”改为更容易量化的数额, 体现了财产犯罪的本质。第三, 增加“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构成要件, 作为本罪的一个前置性程序。这是修正案草案中对本罪做出的最大修改, 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客观方面的一个重要规定。

刑法修正案 (八) 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做出这样的规定, 是为了限制本罪的适用范围, 避免将所有的欠薪行为都纳入刑法调整范围。“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是一种“客观的超过要素”, 在犯罪构成中的作用是“使违法性的程度达到值得科处刑罚的程度。”[7]如果一味对欠薪者采取刑事处罚措施, 可能会使劳动者更难讨回劳动报酬。因而, 增加该限制性条件, 是为了避免过多地运用刑事诉讼程序来解决社会问题, “这有助于保护劳动者权益, 又缩小了打击面, 平衡了两方的利益。”[8]但是, 对于该规定, 还有一些问题亟需明确, 否则在司法实践中便难以操作。例如对“政府有关部门”的界定, “责令程序”如何启动, “政府有关部门”不作为时如何救济, 行为人逃匿时如何责令, 对于这些问题, 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首先, 对于“政府有关部门”, 笔者认为既然是“政府”, 那就只能包含国家行政机关, 而应将法院和检察院排除在外。至于是政府何种部门, 从工作职能的角度, 应当认定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较为合理, 这是主管劳动关系的行政机关。“责令支付”程序如何启动, 笔者认为应当包括两种启动方式:一是政府有关部门依职权主动启动责令程序;二是劳动者申请政府有关部门启动责令程序。另外, 如果是劳动者申请启动, 还应有一个期限, 即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一定的期限内做出是否启动的答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95条的规定, 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职责, 或者违法行使职权, 给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造成损害的, 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 如果对于劳动者申请启动责令程序, 政府有关部门不作为时, 劳动者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时, 发现欠薪者逃匿的, 此时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公告送达的方式。欠薪者在公告期内仍然未支付劳动报酬的, 可以认定为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

二、刑法之外的思考

虽然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已被刑法修正案 (八) 所确立, 但是由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本身的复杂性, 且由于经济、社会、历史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仅靠本罪并不能消除欠薪行为的发生。英国著名法学家边沁说过, “温和的法律能使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具有人性:政府的精神会在公民中间的到尊重。”[9]现在人们也都认识到刑法不是万能的, 希望借助本罪的设立而完全消除恶意欠薪的现象也是不现实的。从长远来看, 建立有别于恶意欠薪与因故欠薪的全国统一的欠薪保障制度、完善执法机制、为中小企业开通便捷高效的融资渠道, 才有可能真正减少和消除欠薪的发生。[10]

通过本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八) 》中关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规定的研究, 希望对本罪的立法完善和司法实践能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孟传香.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法律适用问题研究[J].行政与法, 2011 (10) :121.

[2]黄太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八) 》内容解读[J].刑事司法指南, 2011 (2) :133.

[3]谢天长.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法律适用问题探讨[J].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1 (11) :49.

[4]高铭暄, 马克昌.刑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8.

[5]谢天长.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法律适用问题探讨[J].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1 (11) :50.

[6]黄继坤.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几个重要问题—对《刑法修正案 (八) 》的解读[J].当代法学, 2012 (3) :52.

[7]张明楷.犯罪构成体系与构成要件要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227.

[8]周广权.刑法修正案 (八) 的深度解读[J].中国司法, 2011 (5) :44.

[9]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7.

客观视角 篇8

检察官客观性义务为德国首创, 其目的是让检察官“担当法律守护人的光荣使命:追诉犯罪者, 保护受压迫者, 并援助一切受国家照料之人民”、“在对被告的刑事程序中, 作为法律的守护人, 负有彻头彻尾实现法律要求的职责”[1], 而非单纯的打击犯罪。随后, 欧陆以及亚洲其他大陆法系国家或在立法或在司法中确立了检察官的客观性义务。在欧洲大陆国家, 如比利时、丹麦、希腊、意大利、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刑事司法构造中都能或多或少找到德国法上客观义务的痕迹, 显示出德国法在这一方面的深远影响。此外在亚洲, 包括日本、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刑事诉讼中也都规定了检察官的客观义务。在我国, 如龙宗智教授所说“检察官客观义务, 是指检察官超越控方立场, 坚持客观公正, ”“检察官为履行打击犯罪的职责需成为热情的控方当事人, 又因客观义务而应当冷静的、无偏倚的司法官”[2]。而对于检察官客观性义务的内涵, 通常认为有发现真实、守护法律、保持中立的义务。所谓以事实为依据, 这种事实应该是真实的, 检察官应当履行全面审查和忠实于事实真相的义务。如德国刑事诉讼法学者米德迈尔说:“检察官应该力求真实与正义, 因为他知晓, 显露他片面打击被告的狂热将减损他的效用和威信, 他也知晓, 只有公正合宜的刑罚才符合国家的利益。”[3]检察官为了防止警察国家和法官的擅断主义出现的, 是法律的守护者, 萨维尼在探讨检察官制度时曾指出, “警察官署的行动自始蕴藏侵害民权的危险, 而经验告诉我们, 警察人员经常不利关系人, 犯下此类侵害民权的错误。检察官的根本任务, 就为杜绝此等流弊并在警察一行动时就赋予其法的基础, 如此一来, 此新创制 (指检察官) 才能在人民眼中获得最好的支持”[4]。检察官中立是指检察官在诉讼或办案中, 严格依据案件事实和法律, 客观公正地作出处理, 不受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不受人情干扰, 妥善处理和平衡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关系。

二、公诉权之侦查权能属性

各国检察官都有一定的侦查权, 我国检察官也不例外, 但在侦查权的范围上各国也有所侧重。联合国大会1990年批准的《关于检察官作用的准则》对检察官侦查权的认同范围是很宽泛的:“检察官应当适当注意对公务人员所犯罪行, 特别是对贪污腐化、滥用权力、严重侵犯人权、国际公认的其他罪行的起诉, 和依照法律授权或当地惯例对这种罪行的调查。”但作为公诉权之侦查权能 (以下简称侦查权能) , 其和侦查权 (包括自侦权和刑事案件侦查权) 是既有共同点, 又有区别的。其共同点在于都是有权机构依法进行的专门的调查活动, 而区别在于:

1.侦查权能具有补充性。侦查权可以在受理案件后直接启动侦查程序, 是立案基础上启动的, 而侦查权能是事后救济措施, 没有侦查权早先启动的侦查程序, 就没有该侦查权能的行使;侦查权主要是为了收集证据, 查获犯罪, 查明案件事实, 而侦查权能主要是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明确的前提下, 查清证据不足、事实不清的部分。

2.侦查权能具有选择性。这是在侦查权能的补充性上产生的, 因为侦查权能的补充性决定了不是所有的刑事案件都在审查起诉中继续侦查, 只有符合一定条件的案件才需要补充侦查。

3.侦查权能具有监督性。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专门法律监督机关, 这使得检察权成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权, 有监督性, 而作为检察官的公诉权之侦查权能自然也具有了监督性。审查起诉中, 检察机关要对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 对违法侦查活动要提出纠正意见, 并重新侦查。其侦查权能的行使也是对侦查权的一种制约和监督。

4.侦查权能具有服务性。作为公诉权之权能的侦查权能主要还是服务于公诉权的, 该侦查权能的行使, 要保证刑事案件的公正性, 要保证控诉罪犯的准确性, 要保障人民的人权。

5.侦查权能具有引导性。侦查权能在司法实践中的实现主要有自行侦查和退回补充侦查, 无论是哪种行使, 其侦查活动就会对侦查部门的侦查活动产生引导的效果。

侦查权能和侦查权的联系和区别是和公诉权的属性及检察官的客观性义务密切相关的, 证实因为公诉权具有指控犯罪的天然属性, 而检察官的客观性义务又促使该权力不能狂热片面地打击犯罪。海德堡大学教授认为:检察官应力求真实正义, 因为他知道, 显露他 (片面打击犯罪) 狂热就减损他的效用和威信。同时, 国内有学者认为检察官客观性义务的精髓是“超越”, 它解决的是一个超越当事人的问题, 即为了发现真实情况, 检察官不应该站在当事人的立场, 而应该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进行诉讼活动。正是如此, 才使得该侦查权能和侦查权发生密切联系, 又产生区别。

三、侦查权能和侦查权关系的理论和实际

(一) 从检警关系看两者的关系

从我国现有立法来看, 无论是现行宪法还是刑事诉讼法典, 都在总则中明文规定,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 应当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以确保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而且该原则还被宪法确认为一项公认的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这种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是在我国长期的刑事诉讼实践中确立的, 是我国刑事诉讼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分工负责, 是指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公、检、法三机关按照法律的规定行使职权, 各负其责、各尽其职, 不可混淆也不可替代。互相配合是指三机关应该通力合作、协调一致, 共同完成刑事诉讼的任务。互相制约是指三机关在分工负责、互相配合的基础上还要对其他机关发生的错误和偏差进行纠正, 以达到互相牵制、互相约束的目的。所以长期以来, 我国便以“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作为调整我国检警关系的指导性准则。但该原则在司法实践出现不少问题, 如无法及时查清全部案情, 配合太多, 制约不够等。因此, 我国理论界对大陆法系的“检警一体化”模式抱有极高的赞誉, 并将其进行积极地移植, 力图使其在我国生根发芽, 于是就有学者对我国构建“检警一体化”的检警关系模式作出了如下构想:1.确立检察官在侦查阶段的主导核心地位, 并增强检察机关对侦查程序的监控力度, 使侦查机关的所有诉讼行为, 特别是调查、取证行为, 必须服从检察机关的领导、指挥和监督, 从而使检察官真正成为影响侦查、公诉程序进程的核心力量。尽管侦查机关的法定职能分工仍然是以侦查为主, 但不再赋予其完全独立的司法权力, 即明确规定侦查权完全是一种依附于检察权的司法权力, 废除调整。公、检两机关之间相互关系的所谓“分工负责”及“相互制约”的诉讼原则。这是侦、检一体化模式的基本理念。2.在具体诉讼制度的设计上, 要突出强调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对侦查机关的侦查取证行为的领导、指挥、监督权;在司法体制改革中, 就应当将承担侦查职能的司法警察划归检察机关领导和管理, 即采取司法警察与治安警察分离制度, 对现行公安管理体制进行改革。3.建立检察机关对立案、撤案、结案统一审查制度, 防止执法机关擅自枉法分流刑事案件, 这既是侦、检一体化模式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检察机关发挥其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形式。由此, 侦查机关不能再独立享有立案、撤销案件、终结案件的诉讼权利, 只有检察机关才享有最终的审查决定权。另一方面, 要逐步弱化检察机关的侦查职能, 强化其侦查领导、侦查指挥、侦查监督、审查公诉的职能, 使之更具有准确性、权威性, 以保证侦、检一体化模式能够持续高效率运作。

但也有学者对检警一体化提出了否定意见, 其中以龙宗智教授为代表, 其理由为:其一, 从现代检察制度设立的意义看, 需要保持检警的适当分离以形成必要“张力”, 从而维护对侦查进行“过滤”以及对侦查活动实施法律控制的机制。检察制度的创设, 除了为实现诉审分离以维系审判公正以外, 还有一项目的, 即以一个受严格法律训练及法律拘束的公正客观的官署, 通过对侦查结果进行“过滤”实现刑事追诉的需要, 同时保证警察活动的合法性, 避免警察国家的形成。其二, 将刑事警察从警察机关剥离, 将大大损害刑事警察的侦查能力。从总体上看, 这种剥离将大大削弱刑事侦查的能力。这是因为, 警察机关刑事侦查能力的构成, 决不仅仅取决于它的专业刑侦力量, 而是在相当程度上依靠警察机关 (公安机关) 的总体构成和综合能力。刑侦不仅与治安相互依存、相互支援, 而且警察机关的其他部门对刑侦也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其三, 由检察官全面负责刑事侦查在一定程度上是强其所难, 不利于保证侦查的专业化和实现侦查的效能。一是因学养不同。由于检察官的学养为法律学养而非侦查学养, 对刑事案件侦查的素质不足。二是因思维方式有区别。侦查思维是讲求实效性、具有机敏性的行动思维, 而法律思维是追求合法性、注重审查的评判性思维。三是心理上有障碍。传统观念上认为检察官是实施审查、监督和指挥作用的“书桌官署”, 而司法警察则系实际从事犯罪侦查工作的“行动官署”。

笔者认为, 由检察官客观性义务决定的该侦查权能不宜直接参与侦查活动, 而应站在客观立场引导侦查, 即使在德国, 警察的侦查权力依然具有独立性, 检察官不能全面干预侦查活动。

(二) 引导侦查和提前介入侦查

2000年9月, 在全国检察机关第一次侦查监督工作会议上, 最高人民检察院最初提出了“依法引导侦查取证”工作的思路。尔后, 一些地方检察机关纷纷探索建立检察引导侦查的工作机制, 目前已经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所谓的检察引导侦查机制, 是指在现行的法律框架下“检察机关为指控、证实犯罪, 保证侦查活动的合法进行, 通过适时介入, 参与指导公安机关重大案件的侦查活动, 围绕批捕、起诉标准, 引导公安机关确立正确的侦查方向, 依法准确、全面地收集、提取、固定证据, 并对侦查活动进行法律监督, 使侦查、批捕、起诉工作相互协调的一种工作机制”[5]。在检察工作的实践中, 检察引导侦查的具体做法是: (1) 是检警双方定期与不定期地通过召开联席会议, 提高办案水平和证据意识, 协调解决刑事诉讼中出现的问题。 (2) 重大要案亲赴现场, 强调对犯罪实况的亲历性与直观性, 并适时开展引导侦查取证工作。 (3) 通过制作补充提纲及提供法律审判所需证据材料意见书, 督促侦查机关完善证据体系, 进一步引导其侦查取证工作。检察引导侦查的基本功能和目的在于通过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提前介入侦查工作, 引导侦查机关全面及时地提取收集证据材料, 明确侦查阶段收集证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从而使侦查机关树立侦查服务于公诉和审判的自觉性和针对性, 提高侦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但作为公诉权之侦查权能在引导侦查中, 和侦查监督部门还是有所区别, 其更应当保证立场的客观性。那么, 在引导侦查过程中, 提前介入侦查活动是否合适?笔者以为, 从客观性义务出发, 检察官不宜过多提前介入侦查活动, 虽然提前介入能够增强案件的亲历性, 加强对侦查活动中的监督和证据的完善, 但过多地提前介入, 必然损害检察官的客观性地位, 亲历性会导致主观性, 提前提出证据要求将可能导致事后补证的不可能性。因此, 除非有组织犯罪, 笔者以为还是不要提前介入侦查的好。

2. 自行侦查还是退回补充侦查?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侦查权能的实现主要通过自行侦查和退回补充侦查来实现。司法实践中, 由于不少公安机关对退回补充侦查在考核中视为扣分事项, 通常侦查人员对退回补充侦查比较反感。而有人也从司法效率出发, 认为应当多自行侦查, 少退回补充侦查。如《关于北京市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补充侦查进行情况的调研报告》中认为:“自补能保证案件质量, 加强庭审效果, 提高诉讼效率, 节约有限的司法资源。自补不仅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补充庭审所需证据材料, 而且, 由于起诉人员对自补所得证据的证明力充分自信, 对经自补的案件事实有更清晰的了解, 因此, 在出庭时往往能做到胸有成竹。同时, 与将案件退补相比, 自补虽然增加了起诉人员工作量, 但由于免去了退补手续, 节省了案件往返所用时间, 缩短了办案周期, 提高了诉讼效率。”[6]

笔者以为这实际上在混淆侦查权能和侦查权, 侦查活动的主要实施者依然是侦查机关, 检察机关承担的是侦查权能, 如果混淆两者关系, 必然导致检警不分, 导致司法资源的重置和浪费。因为要自行侦查, 检察机关必然要加强侦查力量的配备, 这必然和侦查机关的资源配置产生重复和浪费。同时, 这也有悖于检察官客观性义务, 不利于对侦查活动的监督。对于案件应当自行侦查还是退回补充侦查应当给予自由裁量, 具体案件具体分析。笔者在办理案件过程中, 曾就一起案件的司法精神病鉴定在审查起诉过程中要求公安机关重新鉴定, 这时应当是自行侦查, 要求公安机关配合。但公安机关以当事人未申请且该犯罪嫌疑人只是智力发育迟滞为由拒绝, 后退回补充侦查, 该嫌疑人为部分刑事责任能力。笔者在办理案件过程, 还曾引导和参与了公安机关的侦查实验。在该侦查实验中, 公安机关是组织者, 按照其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进行侦查实验, 检察机关是倡议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但不指挥, 非见证, 作为一种监督者的身份对该侦查实验的客观性和合法性实施法律监督。

参考文献

[1][3]林钰雄.检察官论.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99, 32-34.

[2]龙宗智.中国法语境中的检察官客观义务.法学研究, 2009, (4) .

[4]林钰雄.刑事诉讼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2005, 117.

[5]莫燕珍.在检察引导侦查机制中检察机关的角色定位.法制日报, 2004-7-29.

客观视角 篇9

新闻的客观性是新闻报道中最为基础的一个原则之一。 根据《新闻学简明词典》的叙述, 新闻的客观性原则是指“新闻报道要尊重客观事实, 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反映它”。我们必须承认新闻是具备客观性的, 它是与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相辅相成的概念。但是, 在记者的实际新闻报道当中, 不可避免地对新闻事实有自己的主观分析和主观角度。那么, 如何在新闻实践中更好地贯彻新闻客观性呢?为了更好地体现客观性原则, 我们选取两个相近的题材来进行分析, 这就是BBC在2011年推出的纪录片《中国人来了》 (Chinese are coming) 和中央电视台在2016年2月播出的系列片《中国人在非洲》。

二、内容简介

BBC的《中国人来了》是英国广播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2集纪录片。该纪录片采用主持人出镜讲述、亲历旅程的方式, 探讨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会给世界造成什么影响。此处选取的是《中国人来了》的第一集。在这一集时长59分12秒的节目中, 主持人贾斯丁·罗拉特 (Justin Rowlatt) 从非洲的安哥拉出发, 沿公路或铁路穿越赞比亚、刚果金、坦桑尼亚, 深入到非洲人民中间, 以印证中国如何在非洲开展贸易活动, 以及当地人对此的态度和反应。

中央电视台的《中国人在非洲》则是于2016年2月推出的一部6集系列片, 总时长约300分钟。该节目通过记录在非洲工作、生活的有代表性的中国人的故事, 展现中国对非洲作出的实实在在的贡献, 讲述中非人民跨越文化和种族的局限, 共同成长的经历。节目采用跟踪纪实拍摄的方法, 聚焦人物故事, 通过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展现中国人民对非洲人民的帮助和贡献, 也同时展现了非洲人民对此的反应和看法。

三、报道手法的客观性

在《电视新闻节目研究》一书中, 作者叶子认为, 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原则, 关键在于报道手法的客观性。她指出, 美国学者博耶在访问了50家报社编辑之后, 归纳出六项客观报道的要素, 即平衡与公正地呈现一个议题中的各方面手法;正确与真实的报道;呈现所有主要的相关要点;将事实与意见分来, 但是将意见视为相关;将记者本身态度、意见, 或涉入的影响减至最低;避免偏颇、怨恨, 以及迂回的言论。以这六点客观报道要素为基础, 我们分别对BBC的纪录片《中国人来了》 和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中国人在非洲》进行分析与对比。

(一) 议题选取的客观性

这两部电视节目, 看起来叙述的主题都较为一致, 主要记录了中国人在非洲的投资和贸易活动, 以此来展现这些活动对非洲人的影响。但是, 这样一个宏大的主题要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进行展现?这就体现了两部电视节目各自不同的客观性表现手法。

BBC的《中国人要来了》在安哥拉的部分, 主要选取了修建商场的某中国建筑企业、在安哥拉翻新铁路的中国建筑企业, 以及一个在安哥拉做摩托车生意的中国小商贩的故事。 在赞比亚, 节目主要选取了野生动物保护、中国养鸡农场的故事、卢安夏铜矿企业的故事。在刚果金, 节目仍然选取了矿业主题, 讲述了一家不允许拍摄的中国矿业公司的故事。在坦桑尼亚, 节目采访了坦赞铁路的中国工程师, 也探访了一家小型的以生产碟子为主的企业。同时, 节目还特别提到了津巴布韦对中国人的看法。由此可以看出, 《中国人来了》这一节目在题材选取上, 主要集中在大型建筑企业、矿业公司上, 对小商贩的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比如全篇讲述赞比亚中国人开办养鸡场的故事时长约10分钟, 占篇幅的1/6。此外, 提及的津巴布韦部分涉及西方媒体最感兴趣的“人权”话题。

《中国人在非洲》讲述的小故事主要有在肯尼亚做野生动物保护的中国人、在肯尼亚为中国企业进入非洲提供咨询工作的年轻人、埃塞俄比亚的中国电信运营商在偏远山区架设基站、莫桑比克的农业技术推广、苏丹炼油厂的建立、坦中友谊纺织公司解决用工危机、赞比亚卢安夏中国有色金属铜矿融入当地社会的故事、埃塞俄比亚- 吉布提铁路建设、津巴布韦医疗队、南苏丹维和部队、乌干达顶峰银行创始人的故事、乌干达的“中国媳妇”的故事、津巴布韦汽车修理厂老板的故事、中国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中国电子商务、四达时代的中国电视节目推广等。由此可以看出, 《中国人在非洲》的节目题材选取非常广泛, 不仅涉及铁路建设、石油冶炼、矿产开发、小商小贩这些传统领域, 也涉及电信运营、农业技术、医疗援助、和平维护以及新兴产业、野生动物保护等多个方面, 更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人在非洲的活动情况。

从题材选取的对比上可以看出, 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中国人在非洲》的选材更加全面, 符合客观性要素中的“平衡与公正地呈现一个议题中的各方面手法”“呈现所有主要的相关要点”等要求。而BBC的《中国人来了》则主要集中在建设、 矿产等传统领域, 对中国人对非洲的援助活动等视而不见, 没有全面展现事物的全部要点, 因此在题材选取方面, 《中国人在非洲》比《中国人来了》更具备客观性。

(二) 叙事主体的客观性

《中国人来了》全篇采用主持人出镜叙述的方式, 由主持人贾斯丁进行讲述、亲历、串场和采访。例如, 全篇一开始, 贾斯丁就采用“记者亲历”的手法, 担任了一天中国建筑企业的工人, 对中国的企业文化进行体验。之后, 贾斯丁坐上了由中国人翻新的“本格拉铁路”, 他在沿路采访中, 在铁路沿线做生意的当地人都感谢中国人的工作。但是贾斯丁在最后的出镜中总结称“安哥拉得到了铁路, 中国人得到了石油和利润丰厚的施工合同”。而这一结论似乎与他沿路的体验和采访毫无关系, 主持人将铁路和石油这两个主题生硬地拉在了一起。在《中国人来了》当中, 主持人的主观倾向性最受争议的是, 在讲述赞比亚的中国鸡贩与当地鸡贩的竞争中, 贾斯丁在现场分别品尝了两只鸡, 最后得出结论“赞比亚的鸡更好吃”, 这个环节就更具备明显的主观判断。

《中国人在非洲》则采取了第三人称视角来进行叙事, 全篇未曾出现记者或者主持人的角色。它主要是通过对拍摄对象的跟踪记录, 真实表达中国人在非洲亲历的各种故事。例如, 第2集中讲述了埃塞俄比亚中兴公司在偏远地区架设基站, 由于道路泥泞, 工程车无法通过, 只能靠雇用毛驴来进行设备运输的故事。这些真实的场景通过电视镜头展现在观众眼前, 比主持人的出镜报道和结论阐述更具有说服力。

由此可以看出, 在叙事主体这一方面, BBC的《中国人来了》主要采用主持人讲述的手法, 对事物的展现和结论的得出都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而中央电视台的《中国人在非洲》 则全篇采用第三人称记录的手法, 更加真实客观。

(三) 采访对象的客观性

BBC的《中国人来了》在采访对象的选取上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他们不在乎采访对象到底说了什么, 无论采访对象怎么说, 他们都有办法把意思解释成自己希望的内容。例如, 在讲述中国人潘伟志在赞比亚开办养鸡农场一事时, 主持人采访了农场的当地工人, 工人们表示中国老板很好相处。这本来是一段很正常的采访同期, 但是主持人贾斯丁紧接着就用画外音表示“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会当着老板的面讲真话”。 很明显这是因为主持人希望这些工人对中国老板进行批评, 但是在采访中又没有如愿, 因此用这样的方式来进行“逆转”。 最为偏颇的采访对象选取, 则是卢安夏铜矿的故事。故事的梗概是英国人废弃了赞比亚境内的卢安夏铜矿, 中国人开始进行接手并重建矿区, 片中希望讨论中国人对矿区的建设给当地带来的影响。但是片中的采访对象, 既没有中国企业代表, 也没有当地居民, 而是选取了一对白人夫妇, 主持人与他们一起坐在山顶, 对着夕阳回忆起英国人还在矿区时的美好生活。 主持人因此得出结论, 称中国人可能会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 也不给当地人就业机会。

中央电视台的《中国人在非洲》第3集中, 正好也同样展现了卢安夏铜矿的故事。片中则选取了中方代表、当地工人代表、当地政府官员等多个采访对象, 从各个角度来还原卢安夏铜矿真实的情况。在采访中, 当地官员称, 英国人的离去使得小城变成鬼城, 是中国人使这里恢复了生机。当地工人也表示, 以前曾经因为奖金等问题爆发过罢工和冲突, 但是现在公司管理上财务公开, 化解了矛盾。在高层管理人员中, 当地人占60%, 这是对BBC节目中“不给当地人就业机会”结论的最佳驳斥。中方代表的采访则集中在回馈当地社会上, 中国企业捐助当地小学, 着眼长远利益, 在当地兴办冶炼加工、建立矿区工业体系等。

由此可以看出, BBC的《中国人来了》在采访对象的选取上充满了主观性, 只选择自己想要的对象和想要的内容, 在筛选采访对象同期的时候, 也是由主观性来引导的, 只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部分, 并存在随意曲解采访对象言论的行为。而中央电视台的《中国人在非洲》则通过选取多角度的采访对象, 全面地展示和还原事情真相, 更加具备客观性。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比议题选取、叙事主体和采访对象选取等三个方面, 不难看出, 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中国人在非洲》具有更强的新闻客观性。而BBC的《中国人来了》则有失偏颇, 有试图抹黑中国人形象的嫌疑。对于BBC这样的报道方式, 我们应该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中引以为戒, 在报道中应尽量避免主观讲述和观点植入等手段, 应多用客观叙事的方式来展开对新闻的报道, 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原则。

摘要:新闻的客观性是新闻报道中最为基础的一个原则之一。但是, 在记者的实际新闻报道当中, 不可避免地对新闻事实有自己的主观分析和主观角度。那么, 如何在新闻实践中更好地贯彻新闻客观性呢?本文选取了两个题材相近的节目, 即BBC在2011年推出的纪录片《中国人来了》 (Chinese are coming) 和中央电视台在2016年2月播出的系列片《中国人在非洲》, 来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节目中是如何体现新闻客观性的, 在贯彻新闻客观性的实践操作中应避免哪些雷区。

关键词:新闻客观性,叙事主体,采访对象,报道手法

参考文献

[1]劭志择.新闻客观性原则:态度和方法的悖谬[J].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7 (1) :41-44.

[2]黄旦, 孙藜.新闻客观性三题[J].新闻大学, 2005 (2) :10-16.

[3]王长杰.对新闻客观性的辩证分析[J].新闻爱好者, 2014 (9) :70-73.

[4]单波.重建新闻客观性原理[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1999 (1) :28-35.

[5]高金萍.西方新闻客观性的陷阱与未来[J].新闻记者, 2007 (11) :49-51.

[6]常丽娟.新闻客观性的局限性及其现实意义[J].新闻爱好者, 2012 (12) :3-4.

客观视角 篇10

1

一个多世纪来, 新闻报道的体裁、方式变化很大, 客观性理念和报道方式受到很大的冲击, 因为许多西方学者都发现, 客观性理念指导下的新闻报道并不客观, 于是有些学者接着论证了新闻不可能客观、新闻不必客观等等观点。但是, 不管新闻客观性怎样受到怀疑, 作为新闻专业主义的理想或追求, 现在依然是人们评判新闻工作的一种原则, 因而被称为 “一个不会死的上帝” ( a god that won't die) 。现在的情形就如有是学者所说: “客观性尽管并不完美, 却是一个可行的 ‘规定原则’。客观性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新闻语汇和普遍模式。”作为一种理念, 客观性的目的是 “使有理性的读者更便于发现真相”。

当我们谈到新闻要 “客观”时, 是同时包含理念层面和技术层面的, “新闻客观性”的内涵应该是理念和技术的统一。当然, 在统领关系上, 客观首先是一种职业理念和行业规范, 而客观报道作为一种报道形式, 是这种理念和规范的具体体现。没有客观性的思想, 就没有客观报道方法。客观性作为一种新闻工作的原则, 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实践, 已经形成了相对公认的规范性认识。客观的报道形式非常重要, 客观报道的形式本身也应是客观性的本质表现;但是, 也有不少学者将真实性作为客观性理念的重要范畴, 而且列于前位。换句话说, 作为形式的客观报道与作为客观性理念之一的真实性要求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2

新闻真实: 新闻真实着重于 “新闻事件”和 “新闻报道”的关系上, “新闻真实”就是说, 两者具有某种 “同一性”。新闻客观性着重于 “新闻人”和 “新闻报道”的关系, 新闻客观性就是说两者具有 “同一性”。“新闻客观性”就是 “新闻人”保证自己不撒谎, 但是并不保证 “新闻事件”和 “新闻报道” 的关系上, 具有 “同一性”。

新闻的真实与客观是人们评判新闻工作的原则, 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想想和追求, 但实际操作中, 我们只能从相对意义上去衡量与要求, 绝对的真实与客观是不存在的, 就好像数列中的极限, 理论上极限值是存在的, 但我们永远只能无限接近那个数值, 却不可能得到那个数值。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尽管并不完美, 却是一个可行规定准则。

首先, 记者受认识上的局限, 不可能一下子看到事实的整体, 所能看到的往往是事实的一部分。其次, 记者受自身新闻判断与思想认识的影响, 对所获悉的客观事实必然有所取舍。再次, 记者受报道上的限制, 不可能事无巨细都作报道。还有文字本身在表义上的局限、记者驾驭文字的能力等等。所以记者难以将一个客观事实完整地复制出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李普曼在 《公众舆论》一书中指出: “即使是目击者也不可能原原本本地再现事件的全貌。因为经验似乎证明, 他本人会对事后减弱了的现场印象作些添枝加叶的处理, 实际上, 更常见的并不是他凭想象去描绘一个事件, 而是对它进行改编”, “绝大多数事实似乎都在某种程度上经过了有意加工”。

强调了新闻真实的相对性, 新闻报道是否因此就可以放弃对于事实真相的追求呢? 当然不应该。就新闻界而言, 报道客观事实只是记者的基本要求, 至于这个 “事实”是否为其真相, 端赖记者的认识、眼光与求实精神。也就是说, 记者在了解了事实的基础上, 在主观上还要尽求证核实的责任, 以去伪存真。当记者能秉持这样的理念, 将它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 方能使报道不断地去接近事实真相。当然, 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 记者只能尽其所能去接近事实的真相, 要求记者的报道 “完全真实”是不切实际的。

新闻客观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与规律, 新闻客观性是客观报道这一形式出现的内在原因。但新闻客观性这一理论范畴的出现却是与客观报道这一形式的出现分不开的。客观报道即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不偏不倚公正的报道新闻事实并不发表任何意见。

新闻客观性与客观报道有着本质区别。客观报道是一种形式, 新闻客观性是运用这种新闻形式进行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原则, 是新闻的本质于规律, 是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具体存在。

新闻的主观与客观是矛盾统一的关系, 即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新闻主观性与客观性分别是新闻主题与客体的特征。由新闻事实暗示出来的思想, 观点和意见, 只能说是新闻传播者的思想倾向而不能算作新闻主观性。

3

所谓客观真实, 就是客观世界确实存在过的事实。人类通过无穷尽时间和精力不断地探索真相, 可以不断地接近客观真实。

客观报道就是客观真实的体现, 而所谓 “客观报道”, 是指新闻报道要忠实于客观事实, 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地反映它和报道它, 切忌将对客观事物的观点和意见与其相混同。客观报道原则之所以能历经百余年, 至今依然被世界新闻界所认同和遵循, 除了它作为一种报道原则和报道形式的独特优势外, 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的那种新闻理念和职业精神。坚持客观报道原则就意味着, 新闻媒介及新闻从业者要坚守新闻传媒作为社会公共媒介的责任, 尊重公众的知情权, 尽可能客观公正的向他们提供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真实情况的事实信息。

真实性最简单的定义为, 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首先, 新闻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条件, 在事实和新闻之间, 是先有真实, 后有新闻,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 新闻只是对事实的报道。

事实真实是新闻真实的首要要求, 其含义有三: 第一, 该事实必须是真实发生或存在的, 有据可查、有证可验; 第二, 新闻要素必须是完全真实的, 即何人、何事、时间、地点、过程、直接原因、直接背景、直接后果、直接反馈、直接影响等必须确凿无误;第三, 新闻整体事实的真实与新闻细节的真实是统一无悖的。新闻报道与记者采写的最高境界是反映事实本质。在尚无法达到这一境界时, 至少要做到 “一般真实”, 即新闻必须是真正发生的、真实存在的事实或现象。不虚构、不夸大、不 “移花接木”、不 “张冠李戴”、不 “合理想象”是维护新闻 “一般真实”的最低要求。

4

新闻报道除了报道某一具体事件外, 相当多的时候还要对涉及某一事实的大量相关事实进行整体的综合、概括与分析。这个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 这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对新闻真实性所提出的要求。

4. 1 事实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而转移的客观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是指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 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实践活动。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 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事实作为物质存在的客观范畴, 无疑具有独立于人的精神而存在的特质, 能否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 体现在新闻报道中则取决于事实本身所具有的新闻价值以及发现、挖掘这种新闻价值的敏感度和辨识能力, 事实的存在是客观的, 能否被反映则是主观的, 事实的存在并不以人的主观愿望而更移。 “事实是客观事物已经发生过的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过程。”这个定义就明确了事实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规定性。任何事实都是客观的, 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主观事实。无论什么人, 无论他怎样判断, 事实就是事实。事实既不因人判断它不存在而消失, 也不因人对它加工改造作判断而改变其本来面目。事实一旦发生, 过程一旦结束, 它就不可更改和移易。正如曾轰动一时的 《纸做的包子》的虚假新闻报道, 从中可以看到两个事实: 包子是否为 “纸做的”, 真相一查便知, 事实本身并不因新闻报道而改变; 《纸做的包子》一经播出, 便为众人所瞩目, 后被证实为假新闻, 令人震惊和愤怒, 这一新闻事件本身也是事实。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第一、精神第二, 存在第一、意识第二的唯物观, 再次得以印证。事实作为客观存在, 不是任人捏搓的面团。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事实不仅是新闻报道的内容, 而且是检验新闻真实与否的唯一尺度。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事实是第一性的, 新闻是第二性的。

4. 2 事实的客观性制约着新闻的真实性

论过失客观化 篇11

关键词:过失;规则;过失客观化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96-01

一、过失客观化的概念

过失客观化即“以善良管理人社会生活上之注意义务,作为过失判断之根据”。行为人如果违反了“善良管理人”或者“合理人”应当具有的注意义务而实施了相应的行为,除了有法定免责事由以外,无需考虑行为人内在心理状态的可非难性,就可以从其外在行为表现上直接判断行为人是否存在过失以及过失的程度。过失客观化体现了认定过失标准的客观性,是现代侵权责任法在过失认定上的发展方向。

二、过失客观化的体现

(一)过失客观化的一般规则

1、过失客观化判断一般情况下过失的规则

在过失客观化中,过失一般被认为是违反了某种特定标准的行为,过失的认定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某种行为可非难性的一种考量。在大陆法系,过失客观化通常以“良家父”、“善良管理人”、“法定的行为”等行为规则对一般情况下的过失进行判断。在英美法系,过失客观化则通常以“理性人”、“合理人”等行为规则对一般情况下的过进行判断。

过失客观化中“良家父标准”来源于罗马法,在罗马法中将注意分为“疏忽之人”和“良家父”两个等级,未尽到“良家父”的注意义务,就会被认为有轻过失。

在大陆法系,过失客观化还存在着另外一种重要的运行方式,即以“法定的行为”规则判断过失。《德国民法典》第 276 条第 2 款规定:“疏于尽到社会生活上的必要注意,属于有过失”。在过失客观化运行的过程中,德国法学家在对“法定的行为”规则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又建立起了“交易安全义务理论”。在该理论中,“人际交往安全义务”又构成了新的判断过失标准。另外,德国民法的过失客观化在判断过失时又区别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了同职业、同年龄人的行为准则作为认定过失的客观标准,更加合理准确。

在英美法系,过失客观化通常以“理性人”和“合理人”的行为规则对一般情况下的过失进行判断。“理性人”标准被定义为一个有普通预见能力的人应当具有的注意程度。在英国的制定法上,设定了很多法定注意义务,如果行为人违反了这些注意义务,就会被认定为有过失。“合理人”行为规则是美国侵权责任法中过失客观化对一般情况下的过失进行判断的依据。

2.过失客观化对过失程度划分的规则

过失客观化在认定过失的基础上,以善良管理人的注意程度为中心线,将人们在生活上的注意程度划分为五个等级,最高等级为一般人所不能注意,是不可抗力所产生的损害;其次为一般人所能注意的极限,是事变产生的损害;接下来是善良管理人的注意,如未能尽到这种注意将构成抽象轻过失;再往下是自己处理事务同一的注意,未能尽到该注意将构成具体轻过失;最后是一般人所能注意的起点,未能尽到此种注意将构成重大过失。除去由于不可抗力和事变造成的损害,违反其他三种相应的注意造成了损害,行为人才可能具有过失。在侵权责任法上,判断过失所依据的客观标准被划分“普通人的注意”、“应与处理自己事务为同一注意”以及“善良管理人的注意”。过失客观化将相应的被判定行为人分别构成重大过失、具体轻过失和抽象轻过失。

(二)过失客观化的特殊规则

1.“违法视为过失”规则

“违法视为过失”是指在特定的案件中,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具有违法性,则可以认定该行为人具有过失。

法国法院在解决相邻关系纠纷案件中运用相邻权和近邻损害规则创立了“忍受限度论”。如果行为人造成的损害超过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忍受的限度,首先可以认定其行为是违法行为,然后再依据一定标准就可以认定行为人有过失。体现了过失客观化在特殊领域内运行状况。

德国民法运用过失客观化对违法行为的进行过失判断直接表现为法律规定。

在英美法系,侵权责任法运用过失客观化对违法行为进行过失判断,只要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违反保护他人的制定法、自治条例、法院成例的行为,就可以认定行为人有过失。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在受害人难以证明行为人有过失的特殊侵权案件中。

2.以危險的不合理性判断过失规则

针对危险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行为人是否具有过失的问题,美国侵权法学家 Terry 创立了一种以危险的不合理性判断过失的新模式,由此导致了侵权责任法危险责任的出现和发展。他认为过失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而不是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危险行为所造成的损害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否则引发危险事故的行为就是过失行为。

3.以经济利益判断过失规则

为了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侵权责任法中的过失客观化在对预防损害行为进行过失判断时引入了经济学原理,其中“Hand”公式及 Posner 的“成本和收益理论”代表了这一认定过失的模式。

三、过失客观化对侵权责任法的影响

(一)过失客观化与侵权责任法过失主观化理论的衰落

在现代社会,法律的社会属性得到了加强,法律要优先保护社会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所以过失主观化理论出现了衰落趋势而过失客观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按照过失主观化理论,对同一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因为行为人的不同,承担的法律责任就很有可能就不同,造成不平等适用法律的事实,有悖于法律的公平原则。按照过失客观化理论,即使是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也要对其实施的侵权行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加强了对受害人的保护力度。

过失客观化以客观标准判断过失是否存在,减轻了受害人的举证责任,恢复了侵权责任法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功能,形成了覆盖面很广的认定过失的结构体系。

(二)过失客观化与侵权责任法归责原则的多元化

进入现代社会,无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侵权责任法归责原则都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过失客观化在客观上刺激了无过错责任、危险责任、公平责任的产生和发展。在无过错责任、危险责任、公平责任与过错责任相分离的过程中,过失客观化发挥着中间桥梁和催化剂的作用。过失客观化对疑难案件中过失行为的判断,又使侵权责任法回到了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道路上来,有利于侵权责任法维持“个人自由”和“社会安全”之间的平衡。

(三)过失客观化与侵权责任法的社会化

在现代社会因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密切,需要用一套客观行为标准来认定过失,以实现法律的正义。由于过失客观化的存在,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时只要尽到了一般人的注意义务,对由其行为造成的后果就可以不承担或少承担法律责任。将行为人的注意程度提高到了维护他人权益的高度,保护社会大众的权益不受侵害,使侵权责任法充分发挥了保障社会安全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黄世轩《论现代侵权法的标准化、客观化趋势》[J].法制与社会,2008(6)

[2]洪森《侵权过失主客观主义的价值衡平机制研究》[J].法学研究,2012(4)

[3]张宏武《主观过错与客观过错在司法实践中的融合》[D].孝感学院院报

作者简介:张艳(1992-),女,汉族,陕西西安人,现为西北政法大学法律史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

【客观视角】推荐阅读:

主客观视角07-17

客观要件01-13

客观事实05-16

客观评估05-30

全面客观06-17

评价客观07-04

客观形势07-27

客观需要08-22

客观表达08-28

客观现实09-15

上一篇:精神卫生知识下一篇:产业经济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