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经济规律

2024-08-28

客观经济规律(精选3篇)

客观经济规律 篇1

本文对欧洲书业形成的客观规律, 做出了一些探讨与总结:

一、欧洲文字载体的演变, 为书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是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 这是一种书写在泥板上的文字。据说, 最初, 楔形文字是神庙里书记员的特有技艺, 用来记录契约、合同书、公文、法律条文等, 但不久, 就被商人作为记账的手段, 在社会上流行开来。于是, 写有楔形文字的泥板, 便被不断的复制、流传, 可是, 泥板作为文字载体是十分脆弱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 泥板文献的受损程度极其惊人, 几乎很难完整的保留下来, 并且不易携带、运输, 无法大面积、长时间的传播, 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很大。于是, 人们便开始探索新的文字载体, 出现了石碑。后来, 人们又将文字写在木头、玉石、贝壳上, 直到出现了最早的纸——莎草纸, 人类才看到了真正适合做文字载体的书写材料。

莎草纸是古埃及人发明的, 其原料是纸莎草的茎。他们先将莎草茎的硬质绿色外皮削去, 把浅色的内茎切成40厘米左右的长条, 再切成一片片薄片。切下的薄片要在水中浸泡至少6天, 以除去所含的糖分。之后, 将这些长条并排放成一层, 然后在上面覆上另一层, 两层薄片要互相垂直。将这些薄片平摊在两层亚麻布中间趁湿用木槌捶打, 将两层薄片压成一片并挤去水分, 再用石头等重物压 (现在一般用机器压制) , 干燥后用浮石磨光就得到莎草纸的成品。莎草纸作为当时最适宜的书写材料, 很快便在欧洲国家广泛使用。这种文字载体, 是纯植物纤维, 不可折叠, 书写时易破, 时间久了, 还会出现粘连的情况, 更严重的是水分挥发完之后, 莎草纸往往如同干枯的树叶一样一碰就碎, 其文献的损坏非常严重。欧洲历史上创造的文明成果之丰富, 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文献史料的重要性, 于是, 莎草纸被渐渐地淘汰了, 在欧洲国家又出现了更适合做文字载体的纸张——羊皮纸。

羊皮纸是用兽皮打磨制作而成的, 它韧性好, 可随意折叠, 体积小方便携带, 保存时间长。于是, 羊皮纸被作为欧洲最好的文字载体, 盛行多年。直到, 我国的蔡伦纸传入欧洲。欧洲人对蔡伦纸的接纳速度非常之快, 它不仅克服了羊皮纸昂贵的缺陷, 而且几乎继承了羊皮纸的所有优点, 这种文字载体还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广阔资源。于是, 蔡伦纸在欧洲很快被作为文字载体大量流传。

二、欧洲对知识的无限向往与追求, 促使书业开始诞生

由于书籍制作程序复杂及欧洲的统治制度, 能接触到书籍的仅限于国王、贵族、教会人士等极少数人。在欧洲国家, 基督教会出于使后世受益的诚心, 开始在修道院进行教育活动, 讲授内容多为神学与法学。这一举措, 引来许许多多求知欲旺盛的学生, 不畏长途跋涉到修道院追求知识。渐渐地, 相当数量的教授与学生被凝聚在一起, 并按照学术范围, 相互联合, 形成了一些象征性的学院, 于是, 最早期的大学诞生了。大学的兴建是西欧教育开始突破教会垄断专制, 面向世俗化的重大变革。而且, 不断繁荣起来的大学, 取代了局限于神学解释和宗教典籍整理的修道院的地位, 成为中世纪西欧知识先进、思想活跃的学术文化研究中心。与此同时, 教育范围延伸到医学、几何、算数、天文、自然科学、哲学、手工技术等诸多领域, 这样便引发了人们对书籍的空前需求。这皆与欧洲对知识的不断探索与追求紧密相关。

大学的周围成为书籍流通的主要市场, 欧洲早期的书业也初步形成了规模。由于手工抄写耗费时间长、制作工程复杂、纸张价格昂贵等原因, 显得极为珍贵, 只有祭祀、国王、教会人士、贵族阶层才能阅读得到, 书籍只在很少的一部分人手中流通, 欧洲书业虽已诞生, 但只是雏形, 并未形成较大规模, 未对欧洲的每一个角落产生较大影响。

三、欧洲对印刷机械的不断创新, 使欧洲书业的形成得以确立

在这里, 有必要提出什么是书业。所谓书业, 是指人类运用印刷或电子技术, 将文字、图画等稿件复制成各种形式的出版物并提供给众多读者所从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常性的文化传播产业。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图书复制活动达到一定规模, 所生产的出版物具有商品价值。

欧洲中世纪, 书业虽已诞生, 但由于手工抄写种种弊端, 如:不可避免的误差、抄写速度慢、造纸制作工程复杂等等, 使书籍并未真正成为大众产品, 从而得以扩散与发展。于是, 便在欧洲掀起了一场印刷机械化的热潮。自1440年, 德国人谷腾堡发明铅活字机械印刷术以来, 欧洲的机械化印刷术持续创新。随后,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 印刷机械便大量出现, 并被不断地改进着、创新着。1798年, 法国人罗伯特发明了长网造纸机, 并将他的专业带到了英国, 作了进一步改进, 于1803年展出了第一台造纸机。德国人柯尼斯在机械师弗里德里希·鲍尔的帮助下于1812年发明了高速印刷机。1814年柯尼斯又发明了双面印刷机。之后, 德国人戈特罗普·克勒尔于1844年发明了用刨碎的木材造纸的技术, 改变了用破布造纸产量不高的局面, 为书籍的推广创造了条件。

欧洲书业, 使我看到了客观规律的无限力量。欧洲书业得以形成的同时, 许多东西也在不断地被替代、被淘汰, 就比如抄写手这一行业已不复存在。人们在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创造新事物的同时, 与之并驾齐驱的客观规律也在以一定的方式发挥着作用, 从而诞生新的产业。其实, 人类社会就是这样, 总是在无限循环着。或许, 在数字网络十分发达的欧洲, 其书业也在悄然进行着变化, 一种新的、人类无法预知的产业正在酝酿之中。

期待着21世纪的欧洲书业, 会为世界书业的改变带来新的气息。

摘要: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中, 一提到欧洲, 就意味着发达与先进, 因为欧洲国家在诸多方面总是会领先于亚洲国家。图书行业, 最早也是在欧洲成熟起来的。本文对欧洲书业形成的客观规律, 做出了一些探讨与总结之后认为, 之所以书业最早成熟于欧洲, 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第一, 欧洲文字载体的演变, 为书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第二, 欧洲对知识的无限向往与追求, 促使书业开始诞生;第三, 欧洲对印刷机械的不断创新, 使欧洲书业的形成得以确立。

关键词:欧洲书业,客观规律,文字载体,知识,印刷机械

参考文献

[1]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56.

[2]姚介厚, 李鹏程, 杨深.西欧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213.

客观经济规律 篇2

1、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2、规律的含义

(1)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联系

(2)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质的联系

(3)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必然的联系

3、规律与规则的关系

探究活动

如何让我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和谐、健康?

1、我们经常抱怨我们生存的外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同时我们也实行了许多政策和措施,来净化我们的外部环境。但你是否注意到,在我们生存的人文环境中,也存在着许多污染,如狗污染,是一种新出现的城市病。还有噪音污染、污言秽语污染等。

2、探究活动的程序:以自己生活的社区或学校为调查对象,全班按自愿原则分成小组,围绕几个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准备2-3个星期的时间。调查结束后,让学生在全班进行成果交流,教师给与相应的指导和评价。

3、探究的内容:

(1)你现在生活的环境中存在哪些污染?它对人的生活会造成什么影响?

(2)你认为造成这些污染的因素有哪些?

(3)这些污染和自然环境中的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对人的影响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4)这对一种污染提出你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按客观规律办事说课稿 篇3

东湖高中 陈桂芳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上午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框题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一、说教材

(一)、说本框题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框题是第一框内容的方法论,所以它既是本课内容的逻辑归宿,也是学习本课内容的最后落脚点,因而,在本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说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等概念。

2、技能目标:逐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判断是非的能力、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①、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坚持联系的发展的态度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作风,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孤立的、静止的地看问题。

②、情感目标:结合有关教学内容让学生理解国家两个文明建设的方针、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增强爱国情感。

③、价值观目标: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重点的依据: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既是本框题的主题,也是教学最后的落脚点,同时,实事求是又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精髓、出发点和根本点,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所以,这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规律的客观性

难点的依据:这个观点学生比较难以理解,同时也是为后面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要实事求是打基础。因此,这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思想政治课学校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结合教学法。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是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它包括导读自学、材料显示、讨论探究、精讲点拨、练习反馈五个步骤。

三、说学法指导

学法的选择是根据学生学习的态度、动机、能力以及政治科的特点,运用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基本理论,并运用哲学基本观点去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读、议、练结合学习法。

四、说教学过程

本框题主要是采取“五步教学法”。第一步 导读自学(6分钟)

用神七图片或视频引入课题,让学生根据导读提纲自学掌握基本知识。(多媒体显示导读提纲)第二步 材料显示(2分钟)

在学生已掌握本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入第二个环节——材料显示。用神七相关事例材料来引导学生进行本框知识的运用,做到“事中求理”。第三步 讨论探究(15分钟)

主要是围绕与材料相关的三个问题进行进行讨论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合作学习。

这三个问题分别从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两个方面分析了人的作用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然后用所学的这个哲学原理去指导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违背客观规律的一些现象,从而明确只有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这里还通过分析一幅漫画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做到“理中求用”。第四步 精讲点拨(12分钟)

针对学生在上一环节的表现加以适当点拨,使学生加强对重点知识的把握和难点知识的突破。对重点问题客观规律的方法论——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掌握这个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二是在此基础之上,把两个容易混淆的方法论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进一步比较,让学生对实事求是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这个环节完成之后,再让学生对本框所学知识进行小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

第五步 练习反馈(8分钟)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巩固新课,运用所学知识,练习分为两个部分――课堂练习与课外探究。课堂练习是三道选择题,让学生当场完成,教师适当讲评。对于课外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五、结束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上一篇:海洋石油污染下一篇:阻燃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