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客观规律办事高二政治优质教案(精选10篇)
按客观规律办事高二政治优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识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含义。
理解:
①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是统一的;
③蔑视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运用:
①运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事例,说明规律的客观性。
②运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人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能力方面
①通过交流个人遵循学习规律搞好学习的体会,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②通过“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相统一原理的学习,分析改革开放中的典型事例,从而培养和提高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
觉悟方面
①通过本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思想,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②认识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基础、精髓、出发点和根本点,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我们党的科学态度、工作方法和优良传统。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教学重点
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教学难点
规律的客观性,特别是思维规律的客观性。
教学方法
导与思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①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②如何理解规律的客观性?
(设计以上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讲授本课新知识,明确规律是客观的,人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哲学上所讲的规律就是物质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不是外力强加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的,由于规律是客观的,所以,又把规律叫做客观规律。既然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又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我们就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按客观规律办事高二政治优质教案 篇2
1、复习ABAB排列顺序。
2、通过情景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操作过程中初步掌握AABB、ABB排列顺序。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粉色、紫色气球、蓝色、粉色旗子、红色、黄色花、木头、塑料凳子、红色、黄色杯子、桃子、香蕉。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熊猫贝贝:小动物们好,我是这次新年联欢会的设计人熊猫贝贝,想请你们去帮我一起布置会场好吗?我们一起去会场看看我是怎么摆放的呢?请小动物们按照我的规律去摆放。
二、观察物体的规律
1、观察气球的规律
2、观察花的摆放规律
3、观察凳子的摆放规律
4、观察旗子的规律
5、观察水杯的摆放规律
6、观察水果的摆放规律
三、按照物体的排列规律进行排序熊贝贝:小动物们你们都观察了我的摆放规律,那现在我们一起动手吧?请小动物们摆放好以后仔细检查互相帮忙哦!
四、美丽的会场
1、熊贝贝:小动物们,你们辛苦了,都帮我把会场布置的这么漂亮,为了会场不出现差错,我们一起来检查一次哦!
2、按照会场的摆放和小动物们一起来说说规律。
小动物们你们很棒哦!会场这么美丽都是大家的功劳,现在呀我请你们去我家做客。
活动反思:
小学英语教学要按规律办事 篇3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包天仁
今天我报告的题目是“小学英语教学要按规律办事”。我们无论是生活、生产还是教学都是有一定规律的,而这些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的教育教学有教学原则,有教学原理。这些东西,有些是主观的,但是教学规律就不是主观的了,它有客观规律需要我们研究和遵循。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几个规律。
第一,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背景和类型。我认为,中国的小学英语教学是应该依靠学得,而不是依靠习得。大家非常清楚,我们中国的英语教学客观条件有限制。法国著名作家伏尔泰上个世纪20年代曾说过:中国有不同于我们国家的民族,他们的历史文化不同于我们,还有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不同于我们西方。同样,我们中国英语教学必须走具有中国化的道路,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三条路(the third way)。俄罗斯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其专著《Language and Thought》中写到:我们在学校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与我们学习母语的过程是不一样的,因为这涉及到两个完全不同的认知过程。母语是自主的过程,而外语的发展是非自主的过程,它需要我们用母语作为中介语来学习,也需要我们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教授来学习。小学英语是起跑线(the beginning),学生基础薄弱,要进行启蒙教育,要以学得为主,靠母语式的习得英语是不行的,这是外语学习的规律。
第二,小学英语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阶段侧重的原则。我们必须要懂得由知识到技能,再到素养的转换过程,正如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中所提倡的抓住双基、培养能力这么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由易到难,由部分到整体,此顺序不能颠倒。现在的课改往往忽视了这个规律,这样就实现不了小学英语教学应该达到的目标。因为目标决定了方向,目标错了,方向就错了。语言学习的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容否定,刚才刘道义老师讲了很多关于双基的问题,像:语音、词汇、语法以及其他各项技能。如果这些知识不扎实,基础就不扎实,那么所谓的“交际能力”就根本谈不上。我们很小就不知不觉地习得母语了,但我们不会外语,就必须得学习。学习中就得首先抓住双基,如果我们不注重双基,就好比一个人还没学会走路就想跑,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外研中心通过开展全国性 教学研讨活动,包括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大赛、大中小学生英语学科竞赛、夏令营活动,主要提倡英语教与学要首先从打牢基础开始。我发现学生们最需要的一是词汇,二是语法、语音含义,其中,通过掌握和运用这些英语知识,掌握读、听、写、说、译各项基本技能,我们回避不了双基。英国有一个著名学者说,我们应该把语法视作一个好的仆人(a good servant),而不是坏的主人(a bad master)。有人把语法比作拐棍,比作建筑材料中的钢筋,而词汇是建筑材料中的水泥和砖,没有他们是不行的,是建不成任务这栋高楼大厦的。所以说,这些东西是我们教与学的关键要素。学习外语是知识的积累、技能的训练,综合运用能力的掌握,如果没有word-building(词的建造),那些技能是根本掌握不了的。所以说,我们必须要强调小学英语教学的基础性,但是我们可以适当的集中将一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培养分别侧重于某一个教学阶段,比如说,小学的三年级、四年级侧重于听说这一块,但同时又不能忽视读写,不能忽视基础语音和语法知识教学,否则我们最后还得回头补这些东西,读写说等技能需要融入听说技能当中学习,也可以在听说技能训练中做到读写技能的培养。
第三,英语教学当中还有必要讲究精讲精练,体现讲练结合。多讲多练已经
被证明是低效的,精讲多练的提法和做法也是不对的,因为多练实际上就是题海战术,也行不通。因为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该讲的要讲,该练的要教,要控制讲和练的质量和数量。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我们的教学过度的强调交际,强调听说、强调意义(meaning-focused),特别是我们过多的强调在做中学、用中学,强调学以致用。这种想法已经被最近的国际语言教学实验否定了,实践证明聚焦形式(form-focused)、以输入为主(input-based)的教学比聚焦意义、以输出为主的教学效果更好。聚焦形式并不等于丢掉意义,因为形式本来就承载意义,真正的交际是要靠形义结合的。意义必须要通过形式体现出来,如果学生不掌握正确的语言形式,没有扎实的语音词汇、语法作为基础,教师是无法进行教学的。没有交际的内容,没有交际的题材,相当于无米之炊,无木之林,它们是因果关系。刚才刘老师讲,要注重把现在教学当中的归纳法、演绎法、对比法等各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现在的小学、初高中、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过多的采用归纳法,我们也不提倡。而现在尤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归纳,把某些知识点挑出 2 来,画龙点睛或轻描淡写,强调一下,就完事了。学生们不知其结构也不知其所以然,这也是不行的。教师总是和学生捉迷藏,就是不告诉学生这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该怎么办,不仅费时费力,还折腾学生,特别是初学者,他们自身还没有自主建构的能力,需要老师的明示。教师不直截了当地教授、示范和辅导,学生是学不好知识的,更谈不上能力什么的。综上所述,我认为小学阶段英语教学要以演绎法为主,以归纳法和比较法为辅,或采用综合式教学法,主要采取聚焦形式的教学,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教学中要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温总理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我们日常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的作用是不可低估、不可边缘化的。我们强调多元原则,老师也是其中一元。现在的英语教学从宏观上强调以学生学为主,这是不妥的。有些学者提出,语言教学就是教语言,老师如果过分的强调学生学,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对老师的角色(role)的说法可能有上百种,但对他主要的一个称呼还是teachers,由teach演变而来,所以说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教体现了老师的两个基本功:语言基本功和教学基本功。我们的课堂少则有30来个学生,一般为50来个学生,多则近百个学生。学生们的学习风格多样,个体差异比较大,但是他们有很多的共性。所以老师授课过程中应该“抓中间”,即抓大部分学生共性的部分。在课堂指导,分组对学生进行提问时,应该照顾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这样可以把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抓上来。学习方面,老师是学习动力的提供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也是知识的传授者。现在我们不太提倡灌输式教学,而是提倡采用启发式,采用兴趣教学,利用游戏等方法辅助教学。我认为灌输式、接受式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也不是坏的教法。但是要注意用什么教法、理念、和模式教学,最终要落到知识、技能和语言上。综上所述,老师的主导性的把握不仅不能动摇而且要加强,老师应掌握好学生、教材、考试三者关系,把握好动态,起到主导作用。我听说,中央领导在清华大学校庆的报告中否定了现行的一种说法:由以老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换,由考试的一元评价制向多元评价制转换。所以我们要注意中央的精神,要学习最新颁布的规划纲要精神。我们老师还是要注意主要的一条:按规律办事,这就是我今天报告的主旨。
下面我跟大家讲一讲目前外语教学界的一些教学热点话题,有十五六个之 3 多,在这里提出来供大家一起探讨。第一个就是“小学不必要开设外语课”。从1999年开始,全国已大规模开设了十几年,成绩显著。我们拥有理念、教材,有很多地方小学英语课程开得不错。中央决定小学开外语,是从国际竞争的战略上所做的重大决策。所以说不开小学外语,或者取消小学外语的想法是不对的。那到底什么时候适合开呢?有人说越早越好,有人说晚开好,我个人认为都不好,应该是恰当的时候开才好。应该小学三年级左右开设外语课。因为学生已经开始在课堂上学习母语,懂得一些学习规律,具备一定的母语读写能力了,这个时侯学一门外语(a foreign languange)比较合适。国外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作过一些科研,研究表明,儿童到六岁的时候,80%的孩子的智力已经完成,七八岁的时候,孩子通常以自我为主,三四年级的时候,学生开始社会化,开始理解自主的概念,渐渐变成自主人。在这个时候学一门外语是最好的。所以国际语言学研究领域普遍认为,学生9-10岁的时候,从生理上和心理上讲开始学习一门外语是最佳时间。我们国家规定在三年级时给学生开设一门外语,我觉得这个政策没有错。但是有些地方过早的开设英语课程,比如在幼儿阶段,现在的很多双语幼儿园,让孩子过早的学习英语,并不符合规律,而且有可能影响其小学、中学甚至终生的英语学习效果,造成过早地产生“石化”现象,要慎重。小学开外语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理念出了方向性错误,需要纠正,像知识、技能、习惯、兴趣这些问题怎么处理需要研究清楚,大家不能“盲人摸象”。小学教外语,教师要考虑到:初中、高中、大学各需要小学阶段学生外语水平达到什么样的基础,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但是有一点,小学外语必开,这是谁都不能否定的。现在西方国家像英国还决定从2011全面开设外语,英国已决定从四年级全面开始开设外语(a foreign language)。我国小学开设外语一开始要求比较低、准备不足,特别是在、政策、教法、教材、教师、测试等方面不到位,走了一些弯路,但不能全面否定因噎废食,叫停小学外语。
第二点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小学开设外语不一定要听说领先。包括在座各位一定认为小学开外语一定要听说领先。这个看法我探寻了几十年。为了这件事,去年的这个时侯我专门去广州,见原广州外院院长桂诗春教授。我们谈过好几次了,我问:为什么不能听说领先?他说:因为这是被实践否定了的。无论是小学、初高中、还是大学,外语教学中都不能听说领先,它也领先不了。那我说,听说 4 不领先的话,可不可以听说入门?他说:那也不行,应该是读写入门。读写入门这个程序里是需要有听说作为基础的,教学目标一定要落实到读写上,否则教学就会落空了。2004年,美国有关方面做了调查,调查对象是美国四年级小学生,其中38%的孩子不会读写。所以美国国内也是比较害怕的。美国著名学者沃尔夫说,必须让学生从小开始接触书本、文字,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因为专家说过,阅读、读写、语法和词汇都是后天学得的,不是先天就存在的。我去参加美国波斯顿召开的TESOL年会的时候,沃尔夫展示了一幅大图,在场教师看到后哄堂大笑。图上显示:一个小孩一边含着奶瓶吃奶,一边拿本书看着。这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因为幼儿不识字,是根本看不懂书的,它必须通过教育具备阅读能力才能看得懂书。沃尔夫还说,中产阶级孩子的阅读能力要远比低下阶层孩子的阅读能力高得多。所以我们的教育就是要解决孩子的读写能力。因此,小学的外语教学一开始就不能够忽视教师应尽的责任,比如说小学的音标教学,有些老师一开始就不教授音标,一两年以后再来归纳教授音标。前一两年听说有误,学生无法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怎么办?所以应该一开始就解决100个符号,把26个字母大小写(52个)和48个国际音标全部解决,然后在一两年之内逐渐解决重音、连读等语音问题,因为这些都属于基础知识。这些基础打不好,不掌握拼读这个学习能力,就谈不上学习单词、语法了。一般来说,五六年级的时候,就得转换学习重心了,要以读写为主。主要以句子为单位,特别注意语篇的理解,不能老是抓住单词不放。另外,单词必须要记忆,语法规则该讲还得讲。方法可以活一些,趣味性强一些,可以将单词一点一滴贯穿于教学中(little and often),可以采取放松法,也可以适当集中。但总的看来,应该直接讲,不要老是绕圈子,避开要讲的词。新的课标是按照语法、词汇的要求都增加和提高了。教材却发生了虚化、淡化,教学知识点被藏起来了,不是采取显性教学,使教学复杂化,学生学习更难了。另外,教材编写上是理念和内容上有问题,难教难学,等等。老师们要善于处理教材。
还有第三种说法:语法不必教了,点拨点拨就行。语法是一种规则,怎么能仅靠点拨呢?必须得靠系统地教和学。因为语法点之间,各个语法项目(词法、句法、惯用法)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一个句子当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语法点、语法现象。我个人反对整体教学法(whole language teaching)。这种语法教学过分 5 强调将语法整体照搬教给学生,老师会觉得自己已经教过了从而忽视了单个语法点的讲授。所以语法教学宜采用直接讲授法。有的老师采用发现法,也违背外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外语教学聚焦形式,该讲就要讲,教师自身不会就需要学,但是教师不能避开知识点。实践证明,哪个老师如果忽视了语法,就是忽视了规则和规律,那么他必然要经受失败,学生必然会吃亏。因为语言是由规则主导的(rule-governed language),否则语言就不会存在。英语拥有上百万词汇,这些都是从其他语言借鉴发展过来的,包括汉语也是这样。刚才刘老师讲,英语语法并不难,难度与汉语的差不多,正迁移的比负迁移的多,负迁移的地方是句子的重点、难点。抓住难点、考点、疑点就行。过去某些所谓专家说:他们不反对语法教学,而是反对直接教语法。我认为不对,是悖论。
第四个误区,词汇不用记忆。有人主张词汇不要死记硬背,认为死记硬背是不好的习惯。我不这样看,记忆是我们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学校应培养学生的一种技能,也是学生学能中的一个关键能力。学生的记忆能力,认知能力,处理能力,提取加工能力都与记忆有关。如果老师不运用这些策略,学生记忆单词就会很难。学生记单词需要量化,积累到一定的数量才能达到质变,有规模才能有效率。由单词到词组到短语到句型。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语言形式最主要的方面。语法中最重要的就是词法和句法。所以对此我们不能犯糊涂。小孩子学英语主要靠自主记忆,而成年人学外语主要靠分析、逻辑记忆,但不记忆不行。我们教学生的时候,既要培养他的记忆认知能力,也要培养他的逻辑分析能力。
第五个误区,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皮亚杰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提出兴趣原则(pleasure principle)。皮亚杰的理论有一定道理,小学生如果没有兴趣,看见英语就烦,见到英语老师就厌倦,给英语老师找麻烦,上课就捣蛋,这是学不好英语的。所以在小学阶段,要玩(play, game, dance, sing)是应该的,但是不要忘了这是手段(techniques),不是目的。通过这些,不管怎么闹腾,不管怎么活泼,最终一定要落到语言技能上。日本、韩国、法国等国家一直在反思教育教学宽松化所造成的分化问题,我们也一样,该玩玩,该学学,学中玩、玩中学,但都要落到学上。小学阶段如果把培养兴趣作为教学的目标,教学目标就会虚化,落不到实处,还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目标不管怎么样,那是每一 6 节课需要实现以及达到的方向性问题,不能虚化。
第六个误区,“做中学”。我们的语言教学需要有很多的陈述性、事实性的知识、科学、文化,包括语言类。但这些知识,我们也可以在做中学,用中学,因为技能训练需要用到知识。行为主义语言教学在国际语言学研究领域已经被否定了。在语言知识贫乏的情况下,如果过分的强调用英语,忽视淡化了学,会使我们不务正业,使我们最终的学习到不了位。这一点是非常值得反思的。当然,我们教学本身就是当中需要交际,课堂上需要很多活动。在历届的国际学术年会上已经得出结论,“任务”(tasks)指的是一种大的练习,不是我们中国国家所提倡的那种重视过程的教法。但是我们可以把任务型教学中国化。语言教学需要动力驱动,其实做任务这只是一小部分。实际上,只有学生学到知识以后才更有信心去用,才会想获得更好的成绩,这个动力又能够促进他们学习。
第七个误区,只能多元理解(Multiple Intelligences)。美国的霍华德·加德的(Howard Gardner)开创了这一理论学说。此理论只适合于个别特殊学校的个别学生,现在在很多国家也风行起来了。该理论否定了主流认知智能因素,否定了学生所必需的智力,强调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学生的确存在个体差异,但是教育主要是面对全体学生,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开发全体学生的智力,把他们培养成创造型人才。所以对于多元智力,我们要警惕,它的很多说法是站不住脚的。现在在很多论文当中,总是提倡元认知策略,提倡非智力因素,这是有偏颇的,大家可以深入研究一下。
第八个误区,先学后教的“学案式”教学。现在的课堂都成表演课了,让学生多说,老师尽量少说,运用一些教学模式。提出要多创造培养学生的学习活动。现在有一句俗语:Teaching is caught, not taught.老师应该根据课型决定一堂课所要讲的内容,而不是一律的多讲或少讲。所以先学后教的原则是否定教师作用和教学主导的教学,这里面存在一些深层的所谓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的思想根基,已经受到批判和抵制,但是一些地方正大行其道,大家可以静观其变。
第九个误区:分层教学。该理论实际上就是把一些不太懂事的男学生、很多有潜力的学生过早的踢出校门,过早“判他们死刑”,不给他们机会。这是一种教育不公平。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无论是公立的还是民办的学校,这种分班式的差异性教学政策,是对学生的严重不公平待遇。实际上,这种政策本身违 7 法,且负面效果会非常严重。我认为,老师要抓住中间学生,促尖子生,带差生。因为小学、初中生心理和生理上都还没有成熟,属于叛逆期,分层教学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不平衡,造成更大的“两极分化”。
第十个误区,多元目标。现在“多元”的说法很时髦,前面已经讲过“多元智能”,但凡提到“多元”两个字就得警惕,中国文化是一元驾多元。无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还是教学考试评价,都不能搞多元化。多元就是无元。所以说要警惕多元目标的说法。最近十年来,小学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不量化。第十一个误区:全脑开发。现在社会上有好多培训班,好多培训学校打着全脑开发的旗帜,号称左脑、右脑一并开发。根据生物语言学,左脑的前半部分是语言中心,是控制人们学习语言的。全脑开发是不科学的。
第十二个误区:双语教育(注意区分,与双语教学是不一样的)。我们外语教育由于需要母语参与,所以我们要经常搞一些双语教学,即上课两种语言都要使用。必要时,我们可以运用汉语解释、翻译,全用英语去上课教学,是不实际的,不科学的,也是不经济的。用英语去教别的学科,到最后学生既学不好外语,也学不好学科知识。除非个别班级可以做到,这需要教师、教材等许多条件限制。基础教育这块,按双语教育是行不通的。而在国外,包括香港、新加坡、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搞了多年的双语教育都不成功。像马来西亚,利用英语来教授理科,物理、化学,最后都失败了,只得全面取消、政府检讨。双语教育在泰国也是失败的。这些国家都行不通,中国怎么能行呢?师资、教材以及语言环境都是无法解决的。
第十三个误区:小学英语要全英语教学。上英语课不用翻译,不用中文是错误的。不管是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学生,都不可能那么做,都达不到全英语教学的标准。国外很多专家都出版专著,否定小学全英语教学。教授语法时,如果没有中文转换,学生是很难理解的。
第十四个误区:有效教学,高效课堂。这些说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基础上的。有学者说,建构主义本身就是无效的。要求当堂课有输入就要有产出,还有要求先产出再输入,这一点很可笑,没有输入,学生得不到理解和内化,拿什么产出呢?所以现在基本不谈有效教学了,开始谈多效教学多效课堂。我个人认为对这些口号要小心谨慎。教育是一种长期投资,需要一点一点慢慢来,不要听一些专 8 家的时髦的奇谈怪论。我们的教学不能离开规律,要按规律办事。我个人认为每个老师都要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但是教师需要学习怎么能够更科学地教学。我本身就是一名老师,我这辈子全身心贡献给英语教学和研究了。我明白,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以及自己的客观条件,兼容并蓄,创新适合中国的教学理念,形成自己的教学理风格。争取用更科学、务实、高效的方法、技巧培养学生。在教师教学基本功会议上,我们要聚焦到语言基本功和教学基本功上,并且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具体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在听课当中探讨,会下老师也可以相互交流,并不是全靠专家们说什么是什么。
总而言之,中国的外语教学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有很多的误区、战雷区,我们外语教师就像“神鬼战士”那样在蹒跚前行。但无论前进的路上多么坎坷,多么艰难困苦,我们必须坚持探索下去,首要一点就是要按规律教学,按规律办事。必须要走自己的路,但是自己的路并不等于完全靠我们费时费力地慢慢探索,我们需要传承自己好的教育教学理念,外国有些好东西可以在实践中直接运用,有些东西可以学习借鉴。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和教师研讨会议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研讨交流平台,希望大家可以珍惜和把握这个机会。以上我所说的,仅代表我个人意见和感想,可能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以上文字根据包天仁教授在2011年5月29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暨教学观摩研讨会上的报告录音整理,并经本人同意发表。)
按规律排序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比较,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活动准备:
教具:各种小动物、彩色串珠项链、涂色卡纸
学具:(1)、不同颜色的纸苹果(2)、彩色小花、瓶盖、线(3)、纸片、水彩笔
3.环境创设 :森林里的故事会 活动过程 :
(一)以“森林里的故事会”,各种动物去参加聚会,小朋友也要去参加聚会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今天动物园里开故事会,各种小动物们都想去参加,但是,狮子大王说了,动物们必需排好队,才能去。小朋友们来看看,小动物们是怎么排的队:先出来的是大象,然后是小马,又来了一头大象,一匹小马,大象,小马。小朋友们,这些动物是按什么规律排队的?
动物园里动物要开故事会,你们想不想去呀?“想”。想去的小朋友们也要排队,老师先给几个小朋友排一排,然后,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是按什么规律排队的,你们再排队去,好不好?先排一个男孩,再排一个女孩,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小朋友,下面该排男孩还是女孩?我请一个同学上来排一排。(排对了,棒一个,奖励一朵小红花)
小动物们都来到了动物园,看到你们桌子上的苹果,他们想吃完苹果再听故事。请你们回到座位上,把你们桌子上的苹果按老师排序的方法排好,发给小动物们吃,看哪个组先排好,排好的就举手。
出示样图:一个红苹果,一个绿苹果,一个红,一个绿、、、(二)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第一组最先排好,来,我们为他们棒一个、、、动物园里的故事会讲完了,大象伯伯的故事讲得最好,老师要给它发一个奖品。会是什么奖品呢,来,看老师变魔术。这是什么东西,报纸,里面有没有东西?没有。哦,没有,是不是老师不小心把它弄丢了呀,来,看老师变一个。左边找一找,右边找一找,前面找一找,再撒一点魔术粉,变变变变,这是什么,串珠项链。老师是咋串的呢?第一个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形。这是按形状排序。那按颜色排序,是怎么排的呢?哪个小朋友来告诉我?三角形是什么颜色的?红色。圆形是什么颜色的?绿色。红色、绿色、红色、绿色,这是按颜色排序。
大象伯伯的脖子太粗了,老师的这条项链实在不够长,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给大象伯伯串条项链呀。想。好,那拿起你们桌子上的水彩笔,在纸上给大象伯伯的这条项链按照红色、绿色的规律涂上颜色。
先涂好的举手。X X涂得又快又好,来,我们给他棒一个。老师这里也给大象伯伯画了一串项链,小朋友们看看有什么不一样。一个红的,两个绿色的,一个红的,三个绿色的,一个红的,四个绿色的。老师是按什么规律排序的?按绿色珠子数量有一个一个有序增加排序。
4.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动物们去听故事会时,一头大象,一匹小马,一头大象,一匹小马,是按动物的种类排序;我们给小动物分苹果时,一个红苹果,一个绿苹果,一个红苹果,一个绿苹果是按颜色排序;老师给大象的这串彩色项链是按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形,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形,三角形是红色,圆形是绿色,是按形状和颜色排序的;老师给大象伯伯画的项链是按绿色珠子数量一个一个增加排序的,排序的方法还有很多种,下面请小朋友们给小动物们设计一张“黑白配”的毛巾,小朋友们设计完了,给老师讲一讲你的排序规律是什么。
按规律排序大班教案 篇5
1、能够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2、培养观察力和思维推理能力。
3、轻松愉悦地参与操作活动,充分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重难点分析:
重点:引导幼儿发现规律、掌握规律。
难点:能按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教具:图片蝴蝶、小狗各一张、苹果、草莓图片若干;几何图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各三个);磁带(欢快音乐);照片若干;火车胸饰一个。
学具:幼儿每人一份操作卡材料;
分组操作材料:A、卡片手套、泥娃娃若干;B、小圆卡片、雪花片(红、黄、蓝、三种颜色);C、几何图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各若干);D、小花片(大小不同若干)。
活动过程:
一、做游戏 ,感知规律。
师幼听音乐,做拍手、转手腕动作,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请你听音乐跟随陈老师来做拍手动作好吗?提醒幼儿记住自己做过的动作。
提问:刚才咱们做了什么动作?拍了几次手?手腕转动了几次?我们做的动作有什么规律?
小结:我们刚才做的动作规律是:拍两次手,转两次手腕,拍两次手,转两次手腕,如果记住了规律,就容易记住动作。再次放音乐,让幼儿根据规律记动手,体验规律对记忆的帮助。
二、情景导入 ,发现规律、表现规律。
1、出示苹果、草莓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规律。
师:我们用苹果和草莓把刚才的动作记录下来,两次拍手我们用2个苹果来记录,两次转腕用2个草莓来记录。
提问:
你发现了苹果和草莓排在一起有什么规律?(2个苹果2个草莓)
接下来排什么?(还是2个苹果2个草莓);
第一组排列和第二组排列一样吗?
小结:不同物体排在一起,可以按一定的规律来排,设计出第一组规律后,第二组与第一组完全一样,第三组与第二组完全一样,依次这样排下去就叫按规律排序。
2、出示小狗图片和图形卡片,引导幼儿掌握规律。
师:有一只小狗要回家,陈老师用几何图形为小狗铺了一条回家的路,我们来看有什么规律?(角圆方;角圆方)老师用笔将第一组划出,请幼儿来划出第二组和第三组,请幼儿读出规律。
3、出示蝴蝶卡片,引导幼儿补充规律。
师:有一只蝴蝶飞到花丛里,小花排序有什么规律?(红红、黄黄、蓝蓝)
请幼儿将第二组空缺的小花补充完整。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三种排序方法:第一种按不同的物体排序,第二种按不同的图形排序,第三种按不同的颜色排序。想一想还能按什么来排序?
4、游戏“开火车”。
师:“走我们一起来坐火车吧,按一个女孩一个男孩的规律上车”,老师戴上火车胸饰扮演司机,幼儿按规律有秩序上车,将火车开一圈。
5、联系实际,应用规律。
其实按规律排序还能美化、装饰、点缀我们的生活。
想一想,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按规律排序的物品?(婚礼上气球装饰等)。
6、出示各种生活中规律装扮生活的图片。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组图片,请小朋友观赏。
7、分组操作练习,鼓励幼儿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创造一定的规律排序。
教师介绍不同的操作材料,明确操作要求。
分四组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A、按实物排序:手套、 泥娃娃卡片若干;
B、按颜色排序:小圆卡片、雪花片(红、黄、蓝、三种颜色);
C、按形状排序:几何图形若干(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D、按大小排序:小花片(大小不同若干)。
5、展示作品,评价作品。
将个别作品展示出来,先提问排序规律再评价、展览。
三、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回家中与爸爸、妈妈一起找家中和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欣赏生活中的规律美。
zhang按规律排序的教案 篇6
执
教:张水冰
指导教师:刘小青
上课时间:2013年1月5日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自由探索的活动中学习不同的排序方法。
2、体验按规律排序活动操作的乐趣。活动准备:
1、背景图,动物队列等。
2、学具:串珠、幼儿排序的图形,活动过程:
一、游戏激趣,引出课题——规律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盒子。只要你吹一口神气,就会马上变出来的。123变,是花。(出示没规律的一串)个别说是蓝的花,黄的,红的,谁来猜一猜,接下去会是一朵什么颜色的花呢?(幼儿猜测)
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吗?看清楚了(拉出小花进行验证)
2、师:没猜对的小朋友别灰心,我们再来一次。(出示有规律的一串)红的,黄的,绿的,红的,黄的,绿的,接下去应该是什么颜色的了?(红色)
2、师: 为什么第一串大家猜不对,而第二串都能够猜对了呢?(幼儿回答)
提示:
因为第一串小花排列没有规律,而第二串小花的颜色排列是有规律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规律,让我们去找找规律吧!
二、发现规律:
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开运动会了。老师带小朋友们去运动场看
看
1、你在运动场周围看到了什么?它们是怎么排队的?”
2、仔细观察一下,发现了什么?(根据幼儿说的,教师逐一出示小图示)它们是怎么排队的?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它们的规律。简单小结。
3、运动员要进场了,它们是怎么排队的?
四、巩固规律,制作奖品。
1、教师交代任务,讲清操作要求。
2、分组自由操作,制作奖品。
幼儿园按规律排序教案 篇7
1、出示邀请卡,激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今天老师收到了一张邀请卡,我们来看看里面写了什么?”
老师:“亲爱的小朋友,我是图形国王,我想邀请大家来参加我们的音乐会,希望你们打扮的漂亮点!”
2、出示一个图形单一的花环。
老师:“老师也想去参加音乐会,所以我已经准备好了一个花环,我想戴着漂亮的花环去音乐会,老师戴上这个花环,好看吗?”
(老师戴上花环,激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漂亮的花环是怎么做的?”
让幼儿仔细观察花环,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老师:“咦!这是什么?”(指着小红旗)
告诉幼儿观察花环的时候要从小红旗这边看过去。
老师:“好,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图形是怎么排列的?”
小红旗:黄色圆形红色圆形黄色圆形红色圆形……
(可以引导幼儿一起来说一下规律)
小结:老师准备的花环是用相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图形有规律的排队的。
3、出示另一个图形较多的花环。
老师:“刚才花环的形状太简单了,老师还准备了一个更多图形的花环。”让幼儿再观察这一条花环,并且让他们与上一条进行比较。
小红旗:黄三角形蓝圆形黄三角形蓝圆形……
小结:原来这个花环是由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图形有规律的排列的,所以很好看。
4、引导幼儿根据图形排列规律接着排图形。
老师:“这边老师还有一条更加漂亮的花环,不过老师还没做好,老师想请小朋友来帮帮老师的忙,你们愿意吗?”
可以叫小朋友上来继续完成,并给予评价表扬,再引导小朋友来总结一下。
5、操作活动:(装饰花环)启发幼儿依样接着给图形排序。
老师:“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花环,不过老师一个人做的太慢了,还没有全部粘好,小朋友自己去完成,好不好?”
老师出示为幼儿准备的操作材料,有头带、各种图形,请幼儿按照图形规律依样接着有规律的排序。
老师:“好,我们开始做,做好了,请双面胶帮忙。”
6、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7、活动评价。
①老师展示个别幼儿的作品,请幼儿说说,他是怎样做的?
②表扬做的好的幼儿。
8、出示一条排列更复杂的项链。
老师:“老师为了把自己打扮的更漂亮,还准备了一条项链,这条项链很长,你们来看看这条项链是怎么做的?”
小红旗:黄正方形绿三角形绿三角形黄正方形绿三角形绿三角形……
小结:这条漂亮的项链原来是更多图形按规律排列的。
9、操作活动:(装饰项链)启发幼儿依样接着给图形排序。
老师:“小朋友想不想自己也有这么一条漂亮的项链呢?”
老师:“老师已经帮你们准备好了材料,就等着你们给自己做一条漂亮的项链了。
10、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11、活动评价。
①老师展示个别幼儿的作品,请幼儿说说,他是怎样做的?
②表扬做的好的幼儿。
③带领幼儿一起去参加音乐会。
12、老师:“好,音乐会开始了,我们快点戴上漂亮的花环和项链一起去参加吧!”
按客观规律办事高二政治优质教案 篇8
1.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幼儿的数学要来自于幼儿的生活,并运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按规律排序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并不陌生,生活中也有很多物体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排序的。本次活动是在大班幼儿已有经验上的一个提升,以“四季舞会”为切入点,让幼儿在自主操作、比较中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鼓励幼儿大胆设计排序方法、大胆讲述自己的排序方法,发展观察、比较、探索的能力,体验创新成功的快乐。
2.重点难点
重点:自主设计排序方法、能大胆讲述自己的排序方法。
难点:发现物体递增、递减的规律并进行排序。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在动手操作、比较中,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
2.能大胆讲述自己的排序方法,发展观察、比较、探索的能力。
3.大胆设计排序方法,体验创新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观察过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物体。
2.物质准备:
(1)彩旗两条:一条按红黄蓝规律排序;一条按2红2绿规律排序。
(2)彩链两条:一条按红色黄色不变绿色递增的规律排序;一条按红色黄色不变绿色递减的规律排序。
(3)幼儿操作《幼儿用书》17、18、19、20、23、24页,双面胶、绳子若干。
(三)活动过程
1.以“四季舞会”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最近我们一直在讨论四季,四季真美丽,我们开个四季舞会好吗?
(2)大家一起来布置会场,我们该如何布置呢?
(3)刚才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布置会场的方法,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材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评析:这一环节是导入环节,通过与幼儿讨论布置会场的方法,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发现并说出彩旗和彩链的排列规律。
(1)教师出示制作好的彩旗1,提问:这条彩旗上有什么颜色?是怎样排列的呢?它是按照红黄蓝的规律排列的。
(2)教师出示彩旗2,提问:接下去应该怎样排呢?为什么?它是按照2红2绿的规律排的。
(3)教师小结:刚才两条彩旗,一条是按照红黄蓝的规律排列的;还有一条是按照2红2绿的规律排的。如果把颜色的规律改变就能排出各种各样美丽的彩旗。
(4)提问:你想用什么颜色,排列成一条有规律的彩旗呢?
(5)教师出示彩链1,提问这条彩链有个什么秘密?你发现它是按照什么规律来排的?什么颜色没有变?绿色是怎样变化的?
(6)教师小结规律:这条彩链是按照:红色黄色不变,绿色一个比一个多的规律来排列的。
(7)教师出示彩链2,提问这条彩链跟刚才的一条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什么地方不一样?你发现它是按照什么规律来排的?
(8)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规律:这条彩链是按照:红色黄色不变,绿色一个比一个少的规律来排列的。
(9)教师小结:刚才两条彩链,一条是按照红色黄色不变,绿色一个比一个多的规律来排列的;还有一条是按照红色黄色不变,绿色一个比一个少的规律来排列的。如果把数量改变也能排出各种各样美丽的彩链。
评析:这一环节是引导幼儿发现并说出排列的规律此时教师主要通过实物演示并伴随语言的讲解,帮助幼儿理解规律,解决活动的重难点。
3.幼儿自主探索物体排序规律。
(1)教师介绍两种不同的操作材料,并提出操作要求:按照一定的排列规律设计彩旗和彩链,每张桌子上的材料都可以去做,大胆设计,细心操作。听到音乐回到座位上。
(2)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幼儿的亲手实践,动手操作,使幼儿在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内化对排序的理解,自主探索物体的排序规律,由一般规律的排序到学习递增递减的排序。
4.活动讲评
(1)请个别幼儿上来介绍自己的操作材料,要求幼儿说出排列规律。
(2)请幼儿跟自己的同伴大胆介绍自己设计的彩旗和彩链,说出排列规律,互相检查。
(3)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排列的,请小朋友们回家注意观察,下次我们再来交流。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规律排序 篇9
1、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封闭式数数方法,初步积累封闭式的数数经验;
2、发展幼儿的 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做客游戏的快乐。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发展幼儿的思维准确性,数出正确的实物数量;
2、难点: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发现封闭式的数数方法。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实物,各种水果,点心若干;男孩,女孩; 笔、标志数卡。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尝试封闭式数数 1、出示图片:围坐在桌子旁有8个小朋友 今天我们娃娃家请客,我们一起来看看来了几位客人?(幼儿自由数数) 2、谁来数给大家看看,你是怎样数的? 师:怎么不数过去,这 个娃娃数过了吗?你怎么知道已经数过了?谁有办法数得又快又准确? 小结:刚才我们从高女孩戴帽子的女孩做为记号开始数,这样一圈数下来再回那个记号前。这样就不会数错了,今天娃娃家一共来了8位客人。
(二)提供数量 品种,图案,大小不同的`实物,练习数数。出示三盆品种、图案、大小有细致差别和颜色花纹一样的实物。 师:谢老师知道我们大班的小朋友很热情,想不想拿些好吃的东西招待客人。在你们的桌子上有三盆好吃的实物,等会我们三个小朋友一起数一数,看看那些实物给客人吃最合适,找到送上来。
(三) 交流分享 提升积累数数的经验 你们这组送上来的水果是什么?有几份?你们是怎么数的?(颜色,大小、品种不一样,全都一样) 小结:刚才我们以实物颜色,大小品种不一做为开始数的记号,这样一圈数下来再回到那个记号前就知道总数了。但对一样大小,颜色同一品种的数数应在里面找任何一个贴有标志或用手指做标志,这样会数地又快又准确。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新的教育 理念给我们这样的启事,学前教育课程的设计应注意整合性。对于我班的孩子来说他们有一定的相关的“10以内开放式数数”的知识经验。于是我就启发他们应用已有的熟悉并掌握的知识经验对应,大小,颜色等知识来挑战8以内封闭式数数,从而获得新知识、新经验使孩子思维的灵活性,多样性的表达出来,使孩子的想象力得以和谐发展。
1、活动式的形式,教具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能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按客观规律办事高二政治优质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理解:
①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义。
②列举社会生活中的实例或联系个人经历,比较不同性质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
运用:运用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的原理,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能力、概括能力。
本框题在叙述方式上的特点是:依照意识反作用的领域为顺序,在每一领域中再依照意识反作用的性质来安排叙述的次序。先讲不同性质的意识对自然界的两种不同的反作用,再讲不同性质的意识对社会的两种不同的反作用,由此概括出不同性质的意识起着不同的反作用,再进而概括出“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的观点。教学中要注意这一思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能力、概括能力。
觉悟方面: 提高学生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⑴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义。
⑵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论意义。
教学难点
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义。
教学方法
(1)基本理论观点的教学可采用讲述的方法。
(2)联系实际的问题,比如重视精神的力量,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组织参观、调查、座谈、讨论等教学实践性活动,以加深对理论和观点的理解与把握,提高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l)什么是意识?意识为什么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其主观原因是什么?
(2)意识怎样才能正确反映事物?
(设计上述提问,意在通过复习前两框题的内容为学习新课打基础。)
导入新课
通过第一、二框题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个反映有如实反映和歪曲反映。因而意识有正确反映和错误反映之分。影响意识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观原因是:
第一,立场不同。第二,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第三,知识构成不同。只要我们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不断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就一定能够在正确认识世界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这里我们已经知道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那么,意识对物质有没有反作用呢?意识是怎样反作用于物质呢?
下面我们做个游戏:现在请同学们把“一”字“想”到黑板上去,我们不用手写,而是只用脑“想”,能把“一”字“想”到黑板上去吗?为什么?这节课我们为解决这类问题,学习第三框。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物质和意识现象。书上说的“蓝图”属于什么现象?(意识)“新型建筑物”属于什么现象?(物质)新型的建筑物为什么和蓝图一样呢?蓝图起了什么作用?(指导什用)蓝图又是怎样变成新建筑物的呢?(指导并通过工人的劳动)
意识能不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呢?(不能)意识是怎样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呢?
1.意识对客观事物反作用的基本含义
为了使学生理解并记住课本文字定义的表述,可通过建筑材料变成建筑物来具体形象地说明:“在实践中,意识指挥工人使用劳动工具这种物质力量,作用于建筑材料从而使零散的建筑材料这种物质具体形态变成建筑物这种物质具体形态,这就叫做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讲解时要突出:意识存在于人的头脑里,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物质的东西只能用物质的东西去直接改变,但意识能起“指挥”作用,告诉人们“做什么”和“怎样做”。最后,准确完整地指导学生在课本上划下这一定义。
教师讲解:意识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人们只能用语言表达它,用文字记录它,但不能用它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正如不能把“一”字“想”到黑板上去一样,蓝图也不能直接变成新型建筑物。但是,意识却有一种本领,那就是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不停地告诉人们,应该去做什么,怎样去做。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就是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议一议:蓝图为什么不能直接变成建筑物呢?
(请同学们讨论,结果可在第24页第1、2、3自然段找,但只能用自己的语言回答,教师归纳。)
物质的东西只能用物质的东西去直接改变。
(l)意识对自然界反作用的积极表现和消极表现
意识对自然界的反作用,人类世代都在发挥着、并不断积累下来。其中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它们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学生回答)事实表明,正确的意识在人们改造自然界中起着积极作用,错误的意识在人们改造自然界中起着消极作用。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有意识能思维,意识的能动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意识可以根据客观实际形成“超前反映”,在观念中构筑客观上尚未出现的事物,并经这一观念为指导进行实践活动,使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制造成新的东西。动物虽然也会经自己的活动作用于它周围的事物,引起周围事物的变化,但都是无意识的,是一种本能活动。以建筑活动来说,先有蓝图,后有实际建筑物,因为头脑中的蓝图是根据客观实际设计的,仍然是先有物质,后有意识。先在“头脑中建成”蓝图,然后才有建筑活动,这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请同学们举例说明,意识对自然界反作用的积极表现和消极表现。)
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蓄水成功
“火星探测漫步者”之一
上图:北京出现扬沙天气午后街头一片昏黄
6月16日,三峡双线五级船闸试通航成功
既然意识对自然界具有反作用,不同的意识对自然界有不同的反作用。那么,意识对人类社会有没有反作用呢?如果有反作用,其结果是不是一样的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2)意识对社会发展的有利作用和阻碍作用
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曾长期处于盲目状态中,但意识的指导作用仍然是存在的,改造社会就是改变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但由于人们基于不同的利益关系有着不同的思想,因而社会关系的改变就表现为不同意识的冲突。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都以各自的思想意识指导自己的行动,并试图来影响社会的发展。进步阶级的意识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反动阶级的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
淮海战役
伊拉克战争
根据所学历史知识议一议:某一社会历史时期两种不同性质的意识是怎样冲突的?正确反映和歪曲反映各起了怎样的作用?
多媒体显示:
正确――→促进
错误――→阻碍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两种性质的意识为什么是相反的?产生两种不同性质意识的原因是什么?(阶级利益对抗--―两种不同性质的意识所起的作用不同) 科学理论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无可辩驳的事实告诉我们,正确的思想意识,科学的理论学说,对客观世界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总之,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l)要重视和调动人的精神能量
多媒体显示: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毛泽东
教师讲解:毛泽东语录说明,调动人的精神能量就会有力地推动社会和人自身进步。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这是教学的重点。可采取讲解、讨论、辩论相结合的`方法。在结论上步步推进:第一步,从意识反作用的两种情形,说明方法论的要求――重视精神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第二步,重点分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特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第三步,启发学生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提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有哪些?
(学生看教材第26页最后一段内容回答。)
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又是万万不行的。人类进行活动,不但需要物质资源,而且需要精神资源。杜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物质文明的进步,也包括精神文明的进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物质文明是基础,但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经济搞上去了,要不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如果不抓思想政治工作,社会风气坏下去,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社会也会变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难以实现。经济上去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又能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第24页第4自然段楷体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提问: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意义是什么呢?怎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要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达,越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否则,欺诈一旦横行无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会遭殃。
(3)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多媒体显示: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的讲话
青年学生应该自觉地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既是我国公民的权利,也是不可推卸的义务。我们应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以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讨论: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一个学校有什么影响?如何对待网络时代?
(请同学们联系本校和自己的实际,分组讨论,回答时应运用理论说明问题,教师归纳。)
总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可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删去:“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该内容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不利于学生掌握意识的能动作用。)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意识财物质的反作用,明确了意识是怎样反作用于物质的。因此,在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应注意做到言行一致。
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多媒体显示)
1.“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说明 ( )
A. 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反映物质
C.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D. 意识决定物质
【按客观规律办事高二政治优质教案】推荐阅读:
入党思想汇报:按客观规律办事11-12
客观经济规律08-28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09-28
求客观规律之真心得体会07-22
按规律排序中班教案06-17
按规律排序得教案10-01
中班数学 按规律排序06-25
公开课:按规律排序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