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第二课堂(共12篇)
精彩的第二课堂 篇1
长久以来,在评价一堂课好与坏的标准上,一直没有十分明确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我们习惯根据老师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但老师的表现怎样才能算好呢? 沉着冷静,从容不迫? 雍容大气,挥洒自如? 激情四溢,多才多艺? 睿智深刻,深入浅出? 究竟哪一种教学风格才是最好的呢? 其实很难下一个定论。首先每个老师的教学风格是无法统一的,教无定法,我们不能肯定哪一种教法是最好的,更不能强迫每一位老师都按照同一种教学风格教学。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就拿语文教学来说,同一篇课文,让不同老师来教,其教学过程肯定是不一样的,听课时会惊讶地发现:十个老师有十种教法。其实不必惊讶,每个老师的教学风格都是在长期教学中积累形成的,往往融入自己最真切的心得和感受,所以往往是最适合自己的。如果让他改变风格,一味地模仿别人,那么最终结果只会是东施效颦、不伦不类, 甚至可能是邯郸学步, 搞得连自己原有的教学风格都忘记了, 效果只会适得其反。每个学生的个性爱好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喜欢智慧型老师,有的学生喜欢幽默型老师,有的学生喜欢激情型老师众口难调,很难用一种统一的风格让每个人都喜欢。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课才算是好课呢? 我认为评价一堂课不仅要评老师的表现,更要评学生的表现。学生的精彩才是课堂真正的精彩。
在新课程理念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知识是否得到增长,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思维是否得到拓展,学生是不是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有没有真正体会到课堂的乐趣,这些围绕学生产生的种种思索,才是我们评价课堂、评价老师的真正标准。
我们现在在各种场合都不停地宣扬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似乎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可事实上,许多老师在课堂上真的贯彻落实了吗? 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问题,让学生多一些发言机会,仅仅做到这些就够了吗?有些课看上去很热闹,学生分小组讨论,气氛很热烈,发言时也很积极踊跃,与老师的配合也很好,但这样的课堂很多时候就像在表演。我经常在听课之后思索:这真的是我们要的课堂吗? 就真的是新课程改革追求的以生为本吗?这真的是教育教学目标吗?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真的能成为主体吗?
很多时候,在看似热闹的课堂背后,我总觉得似乎缺失了一些什么,而这缺失的东西正是教学中必需的东西。认真研究这些课之后,我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课堂上都是学生配合老师,而不是老师配合学生呢? 谁配合谁不正体现了谁为主谁为次吗?
许多看上去很热闹的课其实冷静下来仔细分析, 就会发现在看似热闹的背后,还是老师在唱独角戏。整堂课依然按照老师事先设置好的路线进行,在老师的控制之下,一个一个步骤,一个一个环节,按教案上写的程序逐步完成,如此而已。
我在听课时发现,当老师提问时,如果学生的回答不符合老师的教学思路, 那么不管这个学生的回答有没有讨论的价值,有没有进一步挖掘的意义,老师就断然加以否定,并且马上开始“循循善诱”,把学生往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上引导,追求所谓的“流畅”、“一气呵成”,一心要完成教学任务以致错过很多课堂上即时生成的东西。
一次听课,一位老师反复地“引导”,叫了好几个学生,可就是不往他的思路上走,紧张得满头大汗,我同情之余又觉得有些可悲。其实有两个学生的回答很独到,只要适当引导,课堂反而会更出彩,更能上出新意,留下可供人回味的东西,但教师往往没能抓住。现在的课堂就像老师事先设置好的跑道老师是导航员,学生的思维就像跑道上的赛车,不管赛车速度有多快,性能有多棒,只能按固定速度、固定路线跑,如果超速了,或者“大逆不道”地想另寻一条更近的赛道,就会被“好心的“导航员”引回“正轨”。
由此看来,课堂主体其实很多时候依然是教师,虽然不似以前那样明显,以孤家寡人的一言堂形式呈现,但其实只不过换了一种面貌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多大差别。学生可能从表面来看似乎获得了一定的发言权,但事实上依然是任老师摆布的傀儡,只不过操控的线变得更长、更隐蔽。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传授的,学生学到的,可能仅仅是知识而已,学生根本没有获得思维拓展和能力提高。可能有人会反问,老师的职责不就是传授学生知识吗? 但古人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授知识只能算是授业而已,根本谈不上解惑,更勿论传道了。语文学科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学科,就是因为它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机械的知识传授绝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如果老师仅仅把目光停留在单纯的知识传授上,那么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或者说语文之所以是语文的基础和根本就全都丧失了。
语文首先应该是一门有趣的学科, 学生应该在语文课堂上获得更多乐趣,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思维的拓展、能力的提高、精神的熏陶和灵魂的成长。课堂为什么不能变得更有趣一些,是不是每堂课都非要按事先设定好的既定思路进行学生是有血有肉,有自己思想、情感和需求的人,不是我们按统一要求、统一规格制造出来的千篇一律的产品。如果学生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无法从情感上喜欢甚至热爱这门学科仅仅为了学习知识而上课,那么学生能学到多少东西呢? 这样的课堂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和成长吗? 当这种不喜欢变成厌倦甚至厌烦时,教育能说是成功的吗? 老师的存在意义是什么呢?
思绪不禁回到千年前,当年先圣孔子坐在大树下,面对三千门徒时,他是如何传道授业解惑的呢? 他当年提出的因材施教我们今天做到了吗? 他对学生举一反三的要求我们今天实现了吗? 难道21世纪教育却落后于千年前的古人? 当今天的我们面对课堂上那一双双求知的目光时,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呢当有一天这求知的目光渐渐黯淡,即将消散时,我们又应该何去何从呢? 当我们现在走进课堂时,又能看到多少学生是带着期盼、求知的目光注视我们呢?
教学的科学规律应该是有教有学、教学相长。今天的课堂依然以教为主、以学为辅,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中心,学生依然被无形的枷锁束缚、牵引,又怎么能感受得到学习的收获和乐趣呢? 当老师依然陶醉于自己的恣情发挥时,事实上正是教育失败的表现。只有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让课堂由以教为主变成以学为主,让课堂由学生配合老师转变成老师配合学生,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学生的精彩才是课堂上真正的精彩。
摘要:评价一堂课好坏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课才算是成功的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究竟该如何体现?热闹的课堂其实并不是真的象征着学生话语权的获得,很多时候,传统教学只不过换了一种面目出现。撕下假面,真正面对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才是教师必须做到的。其实,学生的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
关键词:评价,课堂,主体,精彩
精彩的第二课堂 篇2
吴老师拿出了她的“百宝袋”,在一盆水里撒了一些东西,紧接着,围观的同学们发出了一声声的欢呼。他们到底是在干什么呢?还得从一小时前说起!
第二节课刚刚开始,吴老师便端上来了一盆水。紧接着,吴老师又拿出了一个“百宝袋”,吴老师又在搞什么花样了吧!我们兴奋不已,想看看吴老师到底是要做什么?这时,吴老师拿出了三个鸡蛋,同学们顿时发出了轰堂大笑,看着鸡蛋和水,我有些不解,难道吴老师要煮鸡蛋吗?不太可能!这可是课堂,干嘛要煮鸡蛋?我的心里顿时有了一万个疑问:“吴老师到底要干什么?”过了一会儿,吴老师又拿出一个锈迹斑斑的勺子,这时大家的疑问更深了,看着这个锈迹斑斑的勺子,同学们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紧接着,吴老师说道:“可别小看我这个勺子,它可是纯银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又大笑起来,直到笑声平息后,吴老师又拿出了一袋盐。此时,吴老师才正式宣布道:“今天,我们要来让鸡蛋浮在水面上”!
实验开始了,只见吴老师往水中放了一颗鸡蛋,接着又放了一颗,直到最后把第三颗鸡蛋放进去后,那锈迹斑斑的汤勺便出场了,吴老师拿着汤勺舀了一勺盐小心翼翼的撒进水里,只见盐落在水中如同飘舞的雪花,慢慢地沉到水底。这时吴老师又拿起一支铅笔在水底搅盐,直到盐都被溶解之后,鸡蛋还是懒洋洋的躺在水底一动都不动,可是吴老师并没有灰心,她又舀了一勺盐放进去并且她放盐的速度也加快了起来,等盐溶解完后,她又连续放了两勺,这时的鸡蛋像是刚睡醒的娃娃似的,迷迷糊糊的抬起了头,只见吴老师实在是忍不住了,一口气放了15勺盐,水里的盐一下子四散开来,像天女下凡时的云雾一般,接着吴老师又用起了“定海神笔”去搅盐,不过一会儿,鸡蛋就像个翩翩起舞的仙女一样,打了个转,又掉了下去。吴老师干脆把盐袋里的盐全部倒了进去,只见鸡蛋开始上升了,随着盐一点点的溶化,鸡蛋也一点点的上升,最后,鸡蛋终于冒出了水面,哇!我们成功了!
精彩的第二课堂 篇3
一、创设奇妙的问题情景导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构建精彩的“序幕”
课前导入时,教师有意识地设置某些难度适当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在语文教学课堂伊始就在老师的引领下带着各种疑问和好奇心走进文本中积极思考、积极探索,从“渐入佳境”到“如痴如醉”,从而为构建精彩的语文教学课堂揭开精彩的序幕。比如,笔者在教晋代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是这样揭开序幕的:“请问,哪位同学能够告诉我‘世外桃源‘无人问津这两个词语的出处和意思?”笔者的话音刚落,同学们便纷纷翻开语文书快速浏览起来。不一会,就有同学举手发言:“老师,‘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环境幽静、不受外界影响、生活安逸的地方。现用来比喻一种虚幻的超脱社会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境界。‘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访求、探求。这两个成语都出自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笔者赞扬了这位学生的才思敏捷后,马上又抛出第二个问题:“同学们猜猜看,我们今天会学习那哪课文?”“《桃花源记》”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之后便非常自觉地、快乐地走进了富有浓浓的诗情画意的《桃花源记》,并在《桃花源记》中与远古时代的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对话与交流。这种创设奇妙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导入方式,起到了揭开构建精彩的语文教学课堂“序幕”之作用。
二、运用作者的照片及歌唱家对作品的深情演唱视频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强烈共鸣,构建精彩的“序幕”
这种导入方法主要运用于名人名篇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因为只有名人名篇才会产生如此的名人效应。中小学生虽然年纪不大,阅历不多,但是对于教材中出现的某些名篇的作者还是有一点了解和一定的崇敬之情的。比如,同学们对伟大领袖毛泽东,对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鲁迅等,都异常崇敬。所以,教学这类伟人的名家名篇时,我们可以采用展示作者的照片、播放网络中的配乐朗诵视频等方式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笔者在教学当代伟人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时,就采用这种导入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时,笔者一边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毛泽东主席的照片,一边对同学们缓缓地说道:“这位就是我们当代最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理论家,还是被《时代》杂志评选出来的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更是一位热情洋溢的伟大诗人。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就是他在1936年2月满怀激情创作地千古名篇《沁园春·雪》。现在,我们先欣赏歌唱家霍勇激情演唱的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随着雄宏、激越的音乐声与霍勇的深情演唱声在教室里激扬飘荡,同学们顿时沉静在了美妙的听觉盛宴中;之后,便不由自主地走进了教材。不用说,这种以作者的照片和歌唱家对作品的音乐演唱视频导入的方式,起到了吸引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之作用,起到了揭开构建精彩的语文教学课堂“序幕”之作用。
三、运用网络中的音画素材导入,可以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的上审美体验,构建精彩的“序幕”
网络中有不少制作精美的音画作品。教学时,我们可以选择某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作品进行导入,让同学们在美美的视觉盛宴和美美的听觉盛宴中美美地、不知不觉地走进文本。比如,笔者在教学现代诗人戴望舒的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时,就是用网络中的音画朗读视频《我用残损的手掌》导入的方式将同学们引领到戴望舒的诗歌所营造的具有深沉、悲壮、强烈的爱国主义氛围之中。当音画视频中的名家朗诵在教室里悠扬飘荡之时,同学们也被作品中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染,禁不住在音画视频低沉、悲壮的背景音乐声中声情并茂地诵读起了这首诗:“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那里,永恒的中国!”笔者发现,同学们在诵读这首诗歌时,其神色与平时对经典美文的朗读截然不同:他们精力集中、表情凝重,他们的目光时而显得忧郁时而显得明亮,他们的语速时而显得缓慢时而显得激越,他们的感情基调时而忧伤时而欢快……不用说,他们已经被戴望舒在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对“永恒的中国”的深情赞美所感染和陶醉了。不用说,这种选取网络中与教材内容相同的音画朗诵视频导入的方式,给同学们带来了视觉、听觉等方面妙不可言的审美体验,起到了揭开构建精彩的语文教学课堂“序幕”之作用。
打造精彩课堂赢得课堂精彩 篇4
一、打造精彩课堂,必须打造自己的教学思想
因为思想是第一位的,唯有思想,才能让课堂更精彩。没有自己主张的课,根本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只有教学思想滋养的课堂才最精彩。我们知道,课堂是教师思想的灵动,是学生思想的激活,是师生双方思想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优美的舞蹈,是思想撞击激活之后绽放的一条条多彩的弧线构成的一道道美丽的彩虹。只有思想才能启发思想,只有思想才能成就梦想,也只有思想才能打造精彩课堂。有了思想,课堂就有了源头活水,课堂就会泛起层层生命的涟漪,就会催生生命的活力。课堂,也因思想而新;因思想而实;因思想而壮。拥有教学思想,才拥有精彩课堂,因为课堂这块沃土,是教师的立身之根、生长的依赖。如果没有课堂,就没有教师教育教学愿望的实现;如果没有课堂,就没有了教育生命的开花和结果。一个没有思想的课堂,永远只能看见“地面”的风景。
二、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体
剖析当今教学现状,尽管我们走在新课程的路上,在全力探索新课程的理念,但仍有不少人认为,课堂是属于教师的。不可否认,课堂离不开教师。但从全方位看,课堂既不专属于教师,也不专属于学生,它共同隶属于教师和学生。教师专横课堂,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学生占满课堂,教师只能坐山观虎,那必定是一盘散沙。所以,我们倡导教师不能专横课堂。教师必须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 精心引导学生,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收获。教师还必须走在课堂前面,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掌握学生在课堂上努力的方向。只有这样,课堂才能真正为学生服务。教师如果不能让自己“活”起来,先学生一步成长起来,先课堂一步优先起来,那么,也只能是备一堂课,然后重复几十年,这只能是苦了教师,害了学生。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作为学生,离不开课堂这片净土。因为课堂是他们成长的摇篮,是他们走向未来的起点。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丰满成长与发展的羽翼;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武装;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增强合作、探究的团队精神;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获取成功与成才的机遇与希望。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是学生收获知识的阵地,是学生提升能力的殿堂,是学生生命得以体现和精神得以成长的乐园。所以,有了课堂中的学生,打造精彩课堂才有了一定基础。
三、精彩课堂不需要修饰
精彩课堂,不需要雕琢,不需要修饰,一切讲求朴实和有用, 以学生为出发点,重引导的朴实;教材是载体,重开发的朴实;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切中学生之法贵在朴实;课堂无须修饰,简单才能彰显朴实。朴实的课堂,才是真实的,才是有用的。朴实,才有创新的空间,也才有创新的结果。一个没有关注基础,没有创新的课堂,是不可能精彩的。只有朴实的课堂,才能使课堂更茁壮,更具活力,使学生充满生命力。朴实的课堂,就是我们用以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大胆前行的动力。课堂精彩不精彩,关键看学生学得好不好,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施展自己的才华,这样的课堂才更精彩。
四、课堂是生命成长的地方
特级语文教师王崧舟老师说:一堂好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王老师所说好课三境界,实是教师对课堂的追求。追求无极限,成长才始终如溪流一般奋勇向前。“人在课中,课在人中”,一个“在”字,按王老师的话说,便是“身在”“意在”“思在”,也只有三者皆“在”,那么,才能进入第一重境界。“人如其课,课如其人”, 可以说,“课的风格就像你的性格,你的人格”。“人即是课,课即是人”,“人课”合一,这样的课堂,看不出课在哪里,也看不出人在哪里,生命已融入其中。达到第三重境界,在我们的课堂中,师生与课已是物我两忘,生命和灵魂已经成为课堂的亮丽风景。
五、精彩课堂是用教材教
精彩课堂,不能忘记师生亲历课堂智慧探险的载体———教材,我们必须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对于教材,它永远需要我们在切合学生实际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启迪,否则,教材反而会成为我们课堂的绊脚石,贻误课堂。教师要能够充分地理解教材,创新地运用教材,找到教材内容与学生学习发展区的最佳结合点,集中教材的优势,突出教材在学生的知识接受和能力培养上的价值。要想用教材教,教师必须做到“两个熟悉”:一是熟悉教材内容,一是熟悉学生。教师首先要了解每一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有哪些知识点和能力因素,难度、难点在什么地方等。教师其次要看学生是否具备所需的基础知识,对将要学习的问题是否有兴趣,学生的接受能力如何等。这“两个熟悉”是用教材教的依据。这两方面的情况决定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在教材的处理上,还要注意突出教学的主体,突出教学的主体,就必须突出用教材教,就是让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突出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资源,体现新教材意图,为学生创设一个个富有激情与挑战的学习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精彩课堂,是一种常态,唯有成为常态,我们的课堂才能更加精彩。课堂是一个智慧的“场”,精彩课堂,就是使“场”和谐,使师生时时有“在场”之感。
精彩的课堂作文 篇5
你看那五颜六色的花儿,它们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竞相开放。春天有迎春花,夏天有荷花,秋天有菊花,冬天有梅花。从它们那里,你可以看到生命的五彩缤纷!
你看,燕子在空中飞得很高,看上去很小很小,那么明天准是个好天气;如果你看到蚂蚁正忙着搬家,它告诉我们出门要带上雨伞……
你看那碧绿的小草,它们顽强、蓬勃、生生不息。在它们小小的躯体里蕴藏着不为人知的力量。它们神情坚定地挣扎着向上的样子,那是一种让人敬佩的勇敢与执着。就算是在悬崖峭壁上,不怕被人类践踏,也不怕被石块压着。它告诉我们:学会承受一切,那是一种顽强的精神;忍耐所有,那是一种恒久的意志。
是呀,这也是课堂。从它们那里,你可以看到它们的坚强不屈。它告诉我们,要活出一种精神,要活出一种境界,要活出一种高尚与美丽。
还有蚂蚁,一种团结协作的微小生物,它们用纤细的触角彼此沟通。它让我们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团结。
从大自然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其实,大自然也是课堂,只不过是没有在学校上课的那种紧张。你可以在大自然中放开身心,自由快乐,从中获取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让恰当的课堂评价成全精彩课堂 篇6
课堂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课堂评价可以激活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思想感情的发展。每一节课,面对学生的不同表现,我们都要给予不同的评价。下面,介绍几个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收效较好的评价方法与大家共享。
一、评价语简单准确,让学生听得明白
老师的评价语应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简洁明了,不冗长,不含糊,对于着意要强调的某个方面,要讲得清清楚楚。
教学《四季》,导入新课后,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要读准字音。然后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教师出示词语,学生齐读。根据学生读的情况,教师评价:“齐读得很整齐,那么是不是每个同学也能读得很漂亮呢?”接着,指名读词语,一学生的发音既准确又响亮,教师给予了充分肯定,这位学生带着大家兴致勃勃地读起来。
教师导的语言简明,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学生学得很投入,教学效果相当不错。由此可见,准确性是教师评价语言的灵魂,没有“灵魂”,教师的评价语言就没有生命力。即使用词再考究,语句再华美也会苍白无力。
二、评价语饱含激励,让学生获得自信
人人都想得到别人的赏识,人人都需要他人的鼓励。因此,教师充满激励的评价语言能让学生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教学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引导学生体会了诗人情感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学生的理解程度不同,对于感情的表现力就会不同,教师的评价也会有所不同。
三、评价语富于变化,让学生常听常新
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多用语言评价的方式,评价语言若老是单一、老套的左一个“你真棒”,右一个“你真棒”,学生听后肯定会感到厌烦。因此,教师评价的语言要有鲜明的个性、或幽默、或机智……此外,适当地运用肢体语言,也能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激发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升华情感。外显的口头评价语言和含蓄的体态语言的和谐统一,能给学生以恰到好处的点拨。
四、评价语情真意切,让学生如沐春风
教育,是一种温暖的爱抚,评价性语言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赞美必须是真诚而亲切的。如在教学《老人与海鸥》一文时,理解重点句子: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地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一名学生发言:“老人给海鸥起了名字,说明他太了解它们,太喜欢它们了,海鸥能听懂老人的话,可以看出海鸥也很喜欢老人,他们相处得非常好。”多全面的理解呀,我由衷地对发言的学生说:“你真有思想!”
学生听了这样的评价语,内心肯定比吃了蜜还要甜。反之,那種虚情假意、言不由衷的评价语,不但无针对性、实效性,而且会深深地伤害学生的心灵。
五、评价主体多元化,重视学生间的评价
对学生的发言,以往的教学中都是教师评价得较多,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其实在关注教师评价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之间的评价。如教学《可贵的沉默》第一至九自然段时,让学生认真朗读后进行表演。一小组表演后,教师问:“他们演得怎么样?请你根据刚才独到的课文来评一评。”一名学生说:“我觉得他们演得不错,把那种骄傲、神气十足的样子演了出来。”……学生紧扣课文的评价多准确呀。学生再读再演,惟妙惟肖。这种在师生对话基础上的学生互评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发展。
课堂评价语多数产生于即兴,要想让课堂评价语言准确而得体,生动而有效,决非一日之功。教师唯有懂得多,看得远,想得深,才能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才能在评价中为学生捧得一眼清泉,打开一扇通往广阔天地的窗口。
(作者单位 湖北省松滋市实验小学)
“打”出的精彩课堂 篇7
一、从课题读出“打”字, “提领一顿, 百毛皆顺”
课题是“林冲棒打洪教头”, 能不能概括为一个字?从这个“打”字, 你会有什么样的疑问?
本文偏重于叙事, 而叙事的文章必须得抓住情节, 这个“打”字就是主要的情节, 为什么打, 怎么打, 打的结果如何?看似简单的问题, 却串起了整个故事, 这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质疑能力的突破口。这样一来, 一篇文章对于学生来说就了然于胸, 教师的教学也简约、扎实、有效。
二、从文章追问“打”字, 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文章的主要人物是林冲, 他是“打”的施动者, 这种“打”是一种怎样的打呢?是逞强斗勇地打?是惩恶济善地打?还是申张正义地打?这个问题冲破了平庸的情节铺陈, 直逼文本细节和人物的形象。
1.“打”得有理。
洪教头是无礼的, 百般讥讽林冲“依草附木”“骗吃骗喝”;洪教头是霸道的, “跳起来”“越发想要跟他交手”;洪教头是显摆的, “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 独自耍了一阵”;洪教头是贪婪的, “洪教头恼恨林冲, 又想赢得这锭银子”;明明是一场武艺切磋, 洪教头却下手凶狠, “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劈头打来”“气势汹汹”。
面对这样的一个飞扬跋扈的恶人, 谁能不义愤填膺?所以林冲打得有理。
2.“打”得有法。
面对着洪教头的“把火烧天”的狠招, 林冲用了一招“拨草寻蛇”轻轻化解;林冲“打”得非常镇定, 能够及时抓住对手的漏洞“他一个踉跄, 还没有站稳”, 巧妙出招, “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
中华武术讲究四两拨千斤, 林冲不是以硬对硬, 而是采用了迂回的方法予以化解, 并能够抓住时机巧妙出招。这样, 一个武艺超群、有勇有谋的林冲便跃然纸上。
3.“打”得有智。
面对着不公平的比武, 他在战了几个回合之后, 出乎意料地跳出圈外, 说“小人戴着木枷, 就算是输了吧”。好一个“就算是”, 委婉的话中有话, 这不是智慧的表现吗?
4.“打”得有度。
一开始林冲是百般地忍让, 实在是被逼无奈, 才交了手, 而且在交手的过程中不求进攻, 重在化解, 即使在最后阶段, 也还是扫中对手的小腿, 不伤要害, 点到即止。
三、从课外拓展“打”字, 让学生亲近经典文学
《水浒传》中, “打”字还有很多, 如, 第二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十六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第二十回“虔婆醉打唐牛儿宋江怒杀阎婆惜”, 第二十二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 ……每一次“打”都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每一个“打”字都“打”出英雄风骨, 每一个“打”字都“打”出了大仁大义。
《水浒传》不仅告诉了我们“打”“该出手时就出手”, 更向我们传递了仁义的思想和敢作敢为的英雄气概, 大家课外如果走近《水浒传》, 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导”出课堂的精彩 篇8
一、情境渲染型
情境渲染型的导语设计方法是以“导”激“情”, 注重的是学生情感的挖掘。即上课伊始, 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摹一幅图景或一种意境, 或者借助挂图、音乐等教具作为辅助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所蕴含的情境, 从而让学生深受感染, 激情澎湃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琦君的《桂花雨》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童年是美好的, 在每个人记忆的花园里, 总会有一些常开不败的花朵, 给人留下永久的回忆。同学们, 你有过在雨中嬉戏的经历吗? (学生回答) 可是你有过在桂花雨中陶醉的经历吗?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每当桂花盛开时, 满树生香, 花香随风飘逸, 弥漫四方, 一切都沉浸在花香里。你抱住那桂花树, 使劲地摇, 尽情地摇, 任由桂花像雨点一样纷纷落下来。落在你的头上、脸上、肩上、脚上, 落得满身都是。你沐浴在香甜的桂花雨中, 整个人都陶醉了, 你忘情地喊着:‘啊!真像下雨, 好香的雨啊!’”然后我让学生睁开眼睛, 顺势引入新课:“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 去感受一场美丽的桂花雨, 和作家共同分享童年的欢乐。”
这段导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切入, 然后用充满感情的语言为学生描述了摇桂花的场景, 激起学生对作者童年生活的向往, 也唤起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 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可见, 描摹具体的实境可以让学生如临其境, 从而得到情感共鸣。
二、设疑启思型
质疑导入时, 教师要切入文章的关键处, 找准学生的兴趣点, 让学生质疑于思维的兴奋点, 他们的思维才能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从而提出“聪明的兴趣”, 再通过自行质疑, 得出“聪明的回答”。
我在讲《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 这样设计导语:上课时, 我在黑板上板书“有一个地球”。学生见老师写错了, 便齐声喊道“写错了, 写错了!书上的标题是‘只有一个地球’。你少写一个字。”我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说:“唉呀, 只少写一个字, 意思还不是一样吗?”“不一样!”学生抢答道。“那作者用‘只有一个地球’做标题, 用义何在?”我又故作一脸疑惑地问。疑问自然产生, 学生带着要极力辩倒老师的目的阅读文本, 探索欲望自然增加。
三、故事激趣型
小学生是率真、活泼、爱玩爱闹的孩子, 特别喜欢听故事, 因此, 在课堂上以谜语、故事作为导语, 既能活跃课堂气氛, 又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心, 使学生思路开拓, 兴趣变浓, 让他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走进课文, 用一种轻松的心态去学习, 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如我在教学《荷花》一课时, 课前让学生猜一猜“一个小姑娘, 长在水中央, 身穿白衣裳, 坐在绿盘上”是什么。利用猜谜语的方式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又让学生很容易就猜到是“荷花”, 并兴趣盎然地进入课文的情境。
“问”出课堂的精彩 篇9
1. 营造“敢问”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秀的表现和发展。因此,要学生敢问,必须营造民主平等的宽松氛围。
1.1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应创设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此,教师要努力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而不在学生中人为地划分等级。在彼此的交往中,不仅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言语表扬,而且要用微笑、点头、注视、肯定的手势以及关怀性的接触方式进行鼓励。比如,摸摸头、拉拉手等一系列动作都能把你和学生的距离拉近,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捕捉“问”的契机,放心大胆地去问。
1.2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积极地看,认真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要及时采纳并给予充分肯定。有了这样适宜的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
2. 创设“爱问”情境
问是学生学习的动力;问是学生学习的起点;问是点燃智慧的火花。巧妙设障布疑,把学生置身于研究数学问题的氛围中,能诱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小学生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问题情境,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想问与乐问。
2.1 游戏创境
例: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一开始可先跟学生做个“拍手游戏”。具体要求:学生拍手的次数是我的一半。我拍四下,学生拍两下,我拍两下,学生拍一下,当我拍一下时,有的学生就不懂拍了,有的就轻轻地拍了一下,这时就让学生思考提问,此时学生的思维就活跃起来,纷纷提出问题:能拍吗?用什么数来表示?这种数怎么写?……这样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思维。
2.2 故事创境
例:在教学《年、月、日》时,可通过故事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小头爸爸与大头儿子的故事吧。今天林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有关他们父子俩的故事:有一天,小头爸爸正在书房看书,忽然,大头儿子哭哭啼啼地跑进来,边哭边说:“爸爸,人家小东每年都过生日,可我今年都12岁了,你才给我过了3个生日,我也要年年过生日嘛。”小头爸爸听后哈哈大笑:“傻儿子,不是爸爸不给你过生日,而是因为你不是每年都有生日呀。”咦,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此课教学中,教者用讲故事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促进了思维发展,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一个高潮。
2.3 媒体创境
例:在教学《纳税》时,可首先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出税务局的工作人员收税的各种场面,介绍一下税收的意义,让学生亲眼目睹税收人员工作的辛苦,并让他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有了真实的镜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既然税收这么重要,那是怎样收税的呢?从而一个个问题就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课堂也活跃了。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的问题意识,还对他们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3. 培养“会问”能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是教师工作细心的一种素养。当学生还未养成提问的习惯时,教师要从各方面入手,用多种方法,潜移默化,培养学生“会问”能力,从而逐步让学生养成问问题的习惯。
3.1 示范训练法
学生的提问是从模仿开始的,如果教师善于提认知水平高的问题,学生会以教师为榜样,提出的问题质量也较高。因此,教师要做好提问的言传身教,不仅要鼓励学生提问题,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提问,为学生的提问做出示范。长此以往,在教师的熏陶下,学生所提的问题自然不会表面化、肤浅化,从而使提问做到“准”、“活”、“精”。
3.2“空白”思考训练法
每一节课,都要留出探究创新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静静地思考,不要把每一课时都安排得满满的,否则,学生就没有思考的时间。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留有时间,让学生在思索中挖掘问题,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来。例:学完了《分数应用题》后,我给学生出了“甲数是20,乙数是30”这两个已知条件,留下“空白”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提问题,再解答。学生提了很多问题:“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甲数比乙数多几分之几?”……
经过长期的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提问兴趣,还拓展了学生思维。
3.3 实践训练法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对于提出的这些问题可表扬他们观察得很仔细,然后让他们带着这些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学生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长期训练,不仅加强了学生自觉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而且养成了学生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的事物习惯。
美丽的错误, 精彩的课堂 篇10
一、尊错, 显露学生思维
课堂上学生的错误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错误是美丽的, 是孩子最朴实的思想最真实的暴露。我们的学生, 有着参差不齐的思维水平, 难免就会出错。出错, 是因为学生还不成熟, 哪怕确实明显有错, 也是正常的。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一文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 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 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视而不见, 充耳不闻, 更不能为其掩盖, 要有容错的气度, 尊重孩子们的想法, 耐心地从学生的角度看待这些错误, 让学生坦诚自己的想法, 倾听他们的表述, 不轻易否定学生的答案, 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 与学生一起经历挫折, 不断鼓励, 把错当作最好的资源加以合理利用。
学习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后, 同学们埋头做这样一道题“一个包装盒, 如果从里面量长28厘米, 宽20厘米, 体积为11.76立方分米。爸爸想用它包装一件长25厘米, 宽16厘米, 高18厘米的玻璃器皿, 是否可以装下, 想想为什么?”汇报时, 有的同学说此题是比包装盒和玻璃器皿的体积, 也有的同学说这是比它们的长度。霎时, 教室里响起了一片争论, 一双双眼睛都看着我, 期盼着我一锤定音。究竟是比体积还是比长度?面对意外, 我是直接告诉学生, 还是让学生自己发现?既然有学生提出了不同意见, 何不将学生抛过来的球再抛给学生, 让出现的问题转化成一种教学的资源, 由学生主动去探究呢?短暂的思考后, 我微笑着对学生说:“请大家安静, 是否能装下究竟是比体积还是比长度, 口说无凭, 你们能想办法证明一下吗?请四人一组研究一下吧”学生兴致盎然地开始活动, 有的说, 有的比划, 有的思考着……过了两分钟, 李敬茹组高高举起了手, 接着其他组也纷纷举起手来。我叫起了李敬茹, 她说:“老师, 我赞同比长度。”说着拿着盒子和笔走上讲台, 她一边把笔放在盒子里一边讲诉。她的娓娓道来, 一下子找出了比体积的错误症结, 她精彩的讲述把比体积的同学说得心服口服。若是没有孩子们的错误出现, 我想这堂课的效果或许没有如此成功吧。
所以, 用资源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错误, 尊重他, 我们教学的天空会更广阔。
二、将错就错, 因势利导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 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是的,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不仅要宽容错误, 更要挖掘利用好学生的错误资源, 让学生在纠正错误中开启智慧, 迈入知识的殿堂。教学时, 教师如果从学生出现的错误做法出发, 进行引导点拨, 不仅能引出正确的想法, 还可以“将错就错”, 拓宽学生思维。
如应用题“桃树有45棵, 比梨树的3倍多6棵, 梨树有多少棵?”学生列出的算式有: (1) 3× () +6=45; (2) 3×45-6; (3) (45+6) ÷3; (4) (45-6) ÷3; (5) 45÷3-6; (6) 45×3+6……解法很多, 究竟谁对谁错?通过学生合作, 结合线段图, 学生很快“统一”了答案, (1) 、 (4) 是正确的。这时, 教师“将错就错”, 因势利导:如果是其他算式, 你能改变原题中的条件, 改编出应用题吗?学生的思维打开了, 针对其他算式改编出应用题。这样的“将错就错”, 举一反三, 既丰富了知识, 又拓展了思路, 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诱错, 激发探究欲望
音乐界有这样一个故事, 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当初参加一次世界性的比赛时, 曾连续三次中断了指挥, 因为他认定乐谱中出现了“错误”。其实, 这正是评委们故意设下的“陷阱”。事实上, 对这个“陷阱”的大胆否定, 正验证了小泽征尔作为音乐指挥家的真正实力。教师也应善于恰当设置一些这样的“陷阱”, 让学生在这种真实、饶有兴趣的考验中摔打, 这样, 他们的选择、辨析、批判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认真钻研教材, 根据学生发生错误的规律, 凭借教学经验, 可以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哪些错误。在学生尚未发生错误之前, 把某些错误设法显示出来,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认识, 凭借已掌握的数学知识识错、改错, 从而达到预先控制, 并加深印象。
我曾听了一堂精彩的数学课:学习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 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师故意设置“陷阱”:能被2、5整除的数, 要看它的个位。同学们猜想一下, 个位上是几的数能被3整除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个位上是0、3、6、9的数能被3整除。这时, 再结合具体的数字, 师生共同验证。学生很快便发现这个“答案”是错的, 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看个位的思路是不正确的。在此基础上, 教师及时诱导, 引领学生变换角度去探求新知。学生走进了“陷阱”, 又从“陷阱里”走了出来, 继续去寻找新的答案, 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课堂中“裁剪”的精彩 篇11
一、裁“杂”剪“乱”——简单课堂才是“真”
纵观当前数学课堂,不少教师为追求课堂中所谓“精彩”费尽心机,所设计的教学环节繁杂琐碎,结果累坏了教师又苦了学生;教学时间过度紧凑,学生缺少思考和探究的时空;教学结构纷繁复杂,结果课堂教学无主次,实效不高。臃肿的课堂,所显现出来的则是肤浅和低效。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应以最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删繁就简,用最简单的方法引领学生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
简单的课堂最为朴实有效,也是最为和谐的。华应龙老师一把剪刀、一张纸条将“莫比乌斯带”的教学演绎得出神入化;黄爱华老师以“俄罗斯方块”与“平移接力”两个游戏就串起“平移”的教学。他们都凭借着对数学素材灵活、高效的使用,展现出了简单而生动,充满活力的课堂魅力。一位教师在教学“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一课时,用学生熟悉的几张扑克牌,就把抽象、深奥的分数“玩”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教师先拿出含有一张“大王”(Joker)的两张扑克牌让学生观看,倒扣在手掌上,任意摸一张并提问:“摸到‘大王’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再加进去一张扑克牌,摸到‘大王’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再加进两张扑克牌?摸到‘大王’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如果摸到‘大王’的可能性是九分之一,一共要有几张牌?”简单的几张扑克牌,简约的几个问题,就让学生理解、掌握了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这样省时、省力、省资源的简单教学,去除臃肿、走向凝练,去除烦琐、走向精干,留住了更多对话和动态生成的时空,既凸显了教学研究主题,又保证了教学的连贯性,是一种高超的、富有实效的教学艺术,值得学习与借鉴。
二、裁“泛”剪“滥”——简约课堂才是“实”
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应是为了学生更真实、方便、有效地学习。“文灭质,博溺心。”(《庄子·缮性》)不少教师的教学设计就像写剧本:题材的包装精致却失真,美丽却失魂,容易引起学生视觉混乱,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有的教学活动多而杂乱、灵活却无序,既不利于组织教学,又降低课堂实效;就会给学生的视、动、听、触觉套锁戴枷,学生的体验、想象和思考更是被折翼缚绳。数学知识本身蕴涵着简约美。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精确把握教学中各种要素,使课堂简洁、清晰、流畅,极力达成教学的优质和高效。
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一位教师在导入环节,用课件播放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国庆节升旗仪式”等一系列视频,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从刚才的录像中看到了什么?”学生兴趣盎然,纷纷回答:“看到了奥运五环旗”“看到了很多中国运动员”“看到了奥运会火炬”等。得不到想要的答案,教师决不罢休,继续引导:“赛场飘扬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国旗。”教师着急地问:“上面有什么呢?”学生回答:“五角星!”“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五角星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恢复了自然的神情。台下听课的教师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位教师是要让学生从视频中找到“五角星”这个轴对称图形,而这个“探究”过程足足用了十二分钟。这样的引导,实在没有必要,也无任何价值。另一位教师在这节课的导入环节,先让学生观看《千手观音》视频,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个节目带给人们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享受,你觉得节目中这些造型有什么特点?”教师的适时点拨自然地引出了“对称现象”。这样精美、直观、动态的课件,简约却很有效,发挥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三、裁“娇”剪“俏”——简朴课堂才是“美”
教学评价本来是激活学生思维,开启学生智慧的手段。观察当前流行的教学评价模式,许多教师为了课堂显得“精彩”,评价方式花样百出:有“班长点评”,有“小助手拉网式点评”,还有请“听课老师点评”等;原本只需几分钟的作业展评,却使用“班级大展评”“游戏大演评”等。言过其实的“满堂赞”也比比皆是:“你太有才了!”“你太棒了!”“你是小天才!”这样的教学评价,不着边际,不得要领,华而不实。只有真心实意的赞美,与恰如其分的评价,学生才能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简朴的课堂,数学的“美”才能充分得以演绎。
一位教师在教学“有趣的图形”时,先用课件播放一段以森林为背景的视频。教师问:“同学们,在美丽的森林里,住着四个可爱的好朋友。大家想认识他们吗?”学生虽然不知教师所指何物,却也异口同声回答:“想。”教师似乎很满意学生的回答,微笑着肯定:“真是一群爱交朋友的热心孩子!”在教师生动语言的旁白描述下,课件继续精彩展示:松树上掉下一个长方形,柏树上落下一个正方形,樟树上飘下一个三角形,桦树上飞来一个圆形……教师:“同学们,看到什么了?”学生:“我看到长方形是从松树上掉下来的。”教师:“对,你真是火眼金睛呀。”学生:“圆形是从桦树上飞来的,圆很大个。”教师:“对极了!孩子你的眼睛太明亮了。”学生:“圆最大个,三角形最小。”教师:“真是太厉害了,大眼睛的孩子眼力就是好。”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总是给予高度赞誉。如此华丽花哨的教学,只有高度吸引学生眼球的作用,对于引发学生问题意识,诱导探究欲望是毫无裨益的。另一位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传统民宅,让学生观察,找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与圆形,然后引导学生将“图”与“形”结合,探究其特征。其间,教师评价语言合理,学生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这位教师的教学,素材简单、教法简要、语言纯朴,让生活实际与数学逻辑相结合,把凝固的数学知识转化为鲜活的生命形态,悄然绽放数学的“美”。
数学教学在追求教学情境别出心裁、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教学语言充满激情时,要避免纷繁复杂与虚情假意,让数学教学回归简单、简朴、简约,散发其特有的“数学味”。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浔中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
有效的等待 精彩的课堂 篇12
一、学生动手操作时请你“等一等”让活动深入有效
我们的数学课很多内容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才能很好地完成。如创造性地剪一剪, 画一画, 做一做, 拼一拼, 摆一摆等。这些动手操作活动既要动脑, 又要动手。操作时就应给足时间, 让孩子在动手活动中能发挥想象, 开启智慧的大脑, 使众多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任务。在教学《搭一搭》一课中, 我出示这样一道练习题:“由5个小立方块搭成的立体图形, 从正面看是4个正方形, 从左面看是3个正方形, 你知道这个立体图形是什么样的吗?搭一搭。”题目出示给学生后, 我让学生独立思考, 摆一摆, 搭一搭看一看能有多少种搭法。为了防止个别学生拿着小立方块瞎玩, 我告诉学生, 思考的时间只有两分钟。学生很快进入了思考状态, 一会儿, 就有学生陆续举手示意完成任务了;有的学生急切地想展示自己的结果, 就大喊“有4种摆法”“、不对, 有6种”……看到学生这样激烈争论的场面, 我就示意学生“再摆摆看, 用实践来证明对错”。当我说时间到时, 有几个学生要求我“等一等”。或许是学生认真努力的劲头感动了我, 我就多等了几分钟。几分钟过去后, 果然那几个提议“等一等”的学生也举起手来。我笑着问大家, “还需要再等一等吗?”出乎意料, 许多学生都说, “再等一等, 会想出更多的方法”。我同意了, 直到没有学生要求“再等一等”为止。开始汇报了, 学生汇报的结果大大出乎我所料, 学生竟然先后找到了8种不同的搭法, 其中有两种方法是我没有预设到学生能想到的, 就连那些后进生也提出了几种方法。课后, 我暗自庆幸, 多亏自己“等了一等”, 要不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收获呢。
二、回答问题时请你“等一等”让后进生有话说
每个班都有所谓的后进生, 他们往往在成绩和语言表达方面相对都比较差, 由于害怕老师的指责, 同学的嘲笑, 他们往往选择生活在教室的“角落”。面对老师的问题, 由于基础较差或者理解能力不够, 他们往往不能很快地理解题目意思, 当老师很快带过时, 他们来不及积极思考问题, 只能被动地接受别人的答案, 久而久之, 他们就成了课堂上的旁观者。因此, 我们要试着放慢课堂飞驰的脚步, 等一等, 给学生梳理思考消化的空间, 等一等那些即将掉队或已经掉队的孩子们, 让孩子在我们的耐心鼓励期盼中找回自信, 在我们的等待中不断进步。一位老师在教学苏教版《生日快乐》一课, 创设了“生日”情境后, 提出“小女孩生日是一年的倒数第三天, 你知道她的生日是哪一天吗?”的问题。题目一出, 就有几个小孩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 而几位所谓的后进生却露出疑惑地眼神。此时, 这位老师没有立即请学生回答, 而是给他们几分钟时间自己尝试想办法解决。此时, 孩子们有的在练习本上列举, 有的拿出手指数, 有的在讨论着自己的想法, 每一个孩子都在思考着。这时班中一位典型的后进生, 经过一番思考, 偷偷地举起了手, 老师示意他带着自己的“作品”上台。在同学们怀疑的眼神中, 他走上讲台, 摊开自己的练习本, 轻轻地说:“一年有12个月, 12月是大月, 共有31天, 所以倒数第三天应该是31、30、29, 12月29日。”说完, 他抬头偷偷地看了我一眼, 又看了其他同学一眼, 生怕自己说得不对。只到大家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他才笑着走下讲台。因为这短短的几分钟, 这位学生得到了独立思考的时间, 有了这几分钟, 他不再被动地接受, 而是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即使得不到完整的答案, 也能形成自己的见解。
三、学生出错时请你“等一等”让学生自我否错误
一位教育家说过:课堂就是学生犯错的地方。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不允许学生出错, 就没有教师存在的必要.我们静下心来思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 或理解有偏差, 或思维不够深刻, 或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同。因此,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要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捕捉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宝贵教学资源, 特别是要等待学生的错误资源, 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功能, 提供他们自主探索的空间, 让他们合作交流, 各抒己见, 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在上《平均数》一课时, 出示一个五一期间 (5月1日—5日) 北京博物馆参观人数的条形统计图, 让学生估计这5天 (1200、1300、100、800、700) 参观的平均人数大约是多少人?学生纷纷进行估计, 有的说估计有1300人, 有的估计有1000人, 也有的估计900人, 可有个学生说有1500人。对于学生的估计结果, 吴老师未做任何评价, 而是说:“你估计的准吗?请你计算一下。”等结果一出来, 吴老师首先肯定了估计结果是1000的学生, 并赞扬他说:“你估计的可真准啊!”然后, 吴老师又把话筒递给估计1500的这位同学:“你去采访一下他们, 怎么会估计的这么准。”估计结果是1000的同学非常自豪地介绍了自己的想法。这时, 吴老师又回过头来问估计1500的同学:“你现在有什么启发?可以介绍给全班同学听一下吗?”最后, 吴老师同样热情洋溢地表扬了这位同学:“虽然错了, 可是他能从同伴那么得到启发, 不但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而且学到了好的学习方法, 以后学习一定会进步的”。面对学生的错误, 吴老师放慢脚步, 与孩子同行。用真挚的爱去欣赏着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点点滴滴, 真诚地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 即使是原先错误的学生, 也能在与同伴的交流和对话中, 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原因, 从而进行自我否定。
【精彩的第二课堂】推荐阅读:
延伸课堂的精彩07-30
小学数学的精彩课堂07-06
演绎精彩的科学课堂09-24
预约生成课堂的精彩10-28
用心营造精彩的课堂11-28
精彩的课堂评价语06-17
多变的课堂精彩的学生10-16
开放的课堂精彩的生成10-29
把孩子们领进精彩的课堂论文07-22
精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读后感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