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精彩的科学课堂

2024-09-24

演绎精彩的科学课堂(共10篇)

演绎精彩的科学课堂 篇1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经验的教师在上课前一般都会精心设计, 采用恰当的开课方式, 创设出热烈而有趣的教学氛围, 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使学生对新目标作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使他们能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保证一堂课的顺利进行。

导入新课的技巧很多, 下面略举几例, 与同行共同探讨, 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设疑导入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根据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 进行开课布疑, 一上课就给学生提出疑问, 设置陷阱, 使学生感到疑惑, 引起学生思考, 以此擦出学生思维之火花, 使学生为解决问题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 特别是当疑问得到解决、陷阱得到破除, 获得了成功时, 学生会从成功的喜悦中看到自己的力量, 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例如, 通过下面两个问题来引入最优化问题的教学:

1. 在小河一侧有两个居民点A和B, 要在河岸边修建一座抽水站, 建在何处能使铺设的管道总长最短? (图1)

2. 有三个居民点, 打算共建一个水站, 问建在何处可使铺设的管道总长最短? (图2)

二、悖论导入法

悖论来自希腊语“para+dokein”, 意思是“多想一想”。悖论是自相矛盾的命题, 其结论会使人们惊异无比。教学上可通过似是而非或似非实是的理论, 来激发学生为探求矛盾所在的迫切愿望。

例如, 在学习“极限”中的“无限项之和”时, 可举如下悖论为例进行导入:

求和S=1+2+4+…

这样来解:S=1+2+4+…=1+2 (1+2+4+…) =1+2S,

解得S=1。

显然, 这与S→∞不相符合。

进而说明“无限项之和”与原来“和”的概念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有限个”数的运算法则不适用于“无限个”数的运算。从而引入“无限个”数相加的“和”的求法的新知识———极限。

三、悬念导入法

悬念的设置就是要通过学生的好奇心, 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由教师提出问题, 看似不可能的结果, 却往往真实地发生。然后由教师进行解释, 学生会豁然开朗。经过这样的引入, 学生的思维会被激活, 学习的欲望更强烈, 得到的结论记忆效果会更好。

例如, 有位数学教师在讲“等比级数求和”问题时, 首先讲了一段故事———国王的失算:传说古印度有一国王, 要重赏发明64格国际象棋的大臣西萨。他说西萨想得到什么奖赏都能满足他。西萨说:“我想要点麦子。您就在这棋盘的第一格赏我一粒麦子, 第二格赏两粒, 第三格赏四粒, 第四格赏八粒, 依此类推, 后一格的麦粒比前一格多一倍, 您就把棋盘上64格内的麦粒的总和赏给我吧。”国王听后连连说:“你的要求太低了。”讲到这里, 教师转而问学生:“大家说说, 这个要求真的太低了吗?谁能迅速算出麦粒的总数?”老师在黑板上写下18、446、744、073、079、551、615一串数字, 并解释说:“这就是西萨所要求的麦粒总数, 如果以重量计算, 约为5 270吨重, 差不多是全世界2000年内生产的全部小麦。”学生兴趣盎然, 教师顺势导入新课:“这么大的一个数字怎样才能迅速算出, 这是一个‘等比级数求和’的问题, 学习了今天这节课后就清楚了。”

四、实验导入法

学生如果能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 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 这样的引入会使学生具有更深刻的印象, 这样既符合中学生的好奇心理, 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那么无疑对他们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

例如, 在讲授椭圆的定义时, 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准备图钉、绳子和纸, 由他们自己动手来画椭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完成了椭圆, 那种洋溢在学生脸上的成就感, 使他们既体会到了自己动手的快乐, 又从更深层次理解椭圆的定义。

五、类比导入法

类比法是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存在相同或者相似的性质, 从而推知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性质。这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数学思维方法。通过类比, 可以找到新旧知识的共同点,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类比, 也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巩固旧知识。

例如, 在学习双曲线这一节时, 就可以利用椭圆的第一定义类比引入, 在学习抛物线时, 又可利用椭圆和双曲线的第二定义类比引入。通过类比, 学生会发现三种圆锥曲线的定义都有很强的类比性, 可以联系着去记忆。

教无定法, 教无定则。新课导入的方法和技巧很多, 可以借助与教材内容有密切关联的历史事故、数学家的生平轶事或数学思想、数学猜想或名题趣题、身边的生活趣事等。此外, 在每一章的起始教学中, 都蕴涵有十分丰富而又生动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是新知识诱导教学的良机。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 以及接受能力, 结合教材内容, 因时制宜地选用。

导入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步入“正题”, 不能喧宾夺主, 不要为了把课堂搞得花哨, 离题万里, 顾此失彼, 冲淡了主题;导入内容的时间一般以5分钟左右为宜, 点到为止。

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因此, 课堂引入还有待我们去更好地研究和运用。

参考文献

[1]胡炯涛.数学教学论[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2]郭启明, 赵林森.教师语言艺术[M].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8.

[3]魏本义.对数学“问题情境”设置的思考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 2008 (1) .

用智慧演绎课堂的精彩 篇2

一、精心预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不要预设,而是要改进预设。这种预设更多地关注课堂上学生的精神生活。正如叶澜教授所说:“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地预设,才能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一)开放设计

线性设计以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的完成为目的组织课堂教学,一步步往前走,甚至每一步走几分钟,在事先的设计中也都有明确的规定,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仿佛是一条线上的若干个点,这种教学已经落伍了。

新课标提倡的是框架设计,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现状拟出多种假设,拟定一个大致的框架、轮廓或者是学习的最佳路径,以供学生选择,并在运用中随时得到调整。这种设计更凸显开放性,更体现其弹性、空间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反馈做出选择,并且能根据学生的需求临时调整,在预设的方案中开放地纳入灵活的成分,从而彻底摈弃以线性、严密、机械的方式构筑起来的教学流程。

如教学《丑小鸭》时,我只是设计了三个框架:

第一框架:读了文章,你想对丑小鸭、伙伴、妈妈、老农他们说什么?

第二框架:你觉得丑小鸭变为天鹅后,见到了自己的伙伴、妈妈、老农,它会说什么?

第三框架:伙伴、妈妈、老农等见到了由丑陋演变而来的天鹅时,会说什么?

整个过程,教师在备课前是很难用线性结构把过程预设好的,只能在课堂上随时生成,如学生对丑小鸭要说的话有许多“版本”,可以是劝慰丑小鸭:“丑陋并不可怕,假如后来没变天鹅也要有生活的信心。”可以是得到启示:“从丑小鸭的历程知道,事物是在变化的。”可以是告诫:“丑小鸭不要出走,要学会与以前的伙伴怎样和睦相处。”每种说法都要根据课文的语言,从文本中找到依据,这在课前是很难预设的,只有随时生成。

(二)多维导向

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在预设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进行多种考虑,主观上尽可能考虑各种可能,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学生也才可望获得如坐春风、如沐春雨的学习享受。如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我预计到揭题后组织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时,学生可能会提出:“谁向谁借箭?为什么借箭?是怎样借的箭?借到箭没有?”等一系列问题,也预计到学生一读课文就可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正因为如此,教学的预设就直扑重点,将整个课应组织讨论的问题扼要揿定在“草船借箭”实为“草船‘骗箭”上,并又据此做了具体的设计:如有学生提出这问题,则直接组织讨论;如学生一时提不出这问题,则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做深入思考。对于该问题的答案,或许学生能侧重说出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对于“暗示着这些箭在随后的赤壁大战中要‘还给曹操——射向曹军”的答案,若学生说不出,则要启发学生联系“赤壁大战”做链接思考。这样的多维预设及导向,不仅体现了教师的服务意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精彩生成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语)教学需要预设,但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成功的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体。如果说高质量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那么动态生成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一)把握契机

1.捕捉错误

错误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建构自身知识和能力体系螺旋上升中的一个插曲。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在学生与教材、教师、自身对话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我们要巧妙地利用和发挥好“错误”这一教学资源,真正挖掘出蕴藏在错误背后的“富矿”,化错误为神奇,引导学生自主建构。

下面以一位教师执教《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文为例,谈谈错误资源的巧妙利用。

当一位学生错把书中蝈蝈的叫声“咯咯”读成了“蝈蝈”时,引来了同学们善意的笑声。常规的做法是老师马上纠正一下了事。但是,这一位老师没有轻易了事,而是大做一番文章,层层剥笋。

先是表扬:“哟,这只小蝈蝈叫得多欢哪!他的叫声与众不同。同学们能不能学一学他的叫声。”老师这样一启发,顿时,课堂里蝈蝈声响成一片。

二是体验:“蝈蝈除了这样叫之外,还会怎样叫呢?”于是,同学们各种各样的叫声,成了一曲动听的旋律。

三是启示:“蝈蝈为什么叫得这样欢?”联系课文,学生自然而然地从蝈蝈欢快的叫声中,感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四是纠正:“我们读书时,还是应该按书上写的读。来,我们把书上写的这种叫声也读出欢快劲来。”孩子们同样也会兴趣不减,都能读出自己的情趣来。

一个小小的错误,竟能生成出这么多的教学资源。试想,这样一来,哪位学生不愿意读书呢?

2.利用疑点

随着学生认识的不断深化,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这正体现了课堂学习动态的生成性特点。为体现生成性的课堂教学过程,我们在备课时务必要留出时间,给学生质疑的机会,以读促思,以疑促读,读思结合。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并不能全面掌握学生会有什么疑问,也就决定了课堂的生成是至关重要的。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赤壁之战》时,先让学生提问题,有一个学生提了一个极有价值的问题:“我对故事有怀疑,整个过程有许多破绽,只要出一个问题,故事也许就不是这样的结果,黄盖的计策一定能成功吗?周瑜也会轻易同意?”

表面看来小学生提这样的问题是相当正常的,或许有许多学生在上了这篇课文后,也会有这样的疑问。但这位教师能及时地利用这一疑点,结果上出了一堂精品课:

师:好,请同学们仔细考虑,一般会有哪些破绽可能露出,可以写在黑板上。

生1:曹操接到黄盖的信产生怀疑——黄盖是真的投降吗?

生2:曹操看到东南风很急,为什么想不到敌人要火攻?

生3:一旦看出黄盖前来投降是假,曹操出兵怎么办?

生4:为了安全,曹操怎么不先派兵拦截检查?

师:这些问题提得好,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书,结合文中的语言,想想为什么这些假设结果都没有发生?

学生认真读书,一遍又一遍,一个个问题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曹操自视为强(有几百万军队,有轻视之弱点),黄盖计谋巧妙,安排周密(主要研读“信”的内容),所以这些问题都不可能发生。

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及时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教学资源,集中力量攻破疑点。疑点解决了,全文整个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一个精彩的教学在“生疑——解疑”的及时生成的过程中降生了。

(二)尊重个性

学生是一个主动的发展者、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不但教师会影响学生,学生的反应也会影响教师。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语文教学尤其应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思维方式和多元表达。

如教学《春天的雨点》,我范读课文之后,请学生质疑,学生兴趣高涨,很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问题:竭力、深情、发誓等词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课文用“春天的雨点”作为题目?为什么达丽玛摸着自己干燥的衣服,深情地望着老师的背影?为什么用“望”,不用“看”?为什么达丽玛要发誓,而且在补课前发誓?为什么达丽玛听不到隆隆的春雷声?达丽玛为什么不送伞给老师,或者请老师在家里坐一会儿?……我引导学生将自己的问题写在纸上,然后问学生:“你觉得哪些问题有价值?”梳理出几个主要问题之后,我进一步引导:你们对哪个问题最感兴趣?我原来以为学生可能会对许多问题感兴趣,但是出乎我的意料,大多数学生竟然把目光都聚焦到“为什么用春天的雨点作为课题”这个问题上。于是我就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地解答问题,课堂教学就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推进,达到高潮。

从上面的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头脑里充满着问题,关键看教师肯不肯将课堂教学的提问权还给孩子,敢不敢让学生自主合作、多元地解答问题,是否允许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但是这样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很多时候,学生的提问与教师原先设计的问题不一致,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根据重点问题来深入学习课文,顺着学生的思路,在动态的过程中,达到甚至超出预想的效果。

唱响歌谣, 演绎品德课堂的精彩 篇3

一、在导入中唱歌谣, 增强学习兴趣

在课的导入环节中, 特别讲究“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课堂教学中, 一个合适而精当的开头, 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 引起积极有效的学习体验。歌曲和配有音乐的诗歌, 常常被用来导入新课, 因为音乐能打动所有真诚而富有的心灵, 陶冶情操, 激发灵感。如果在导入时播放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或一段配乐的诗歌, 使学生受到直接的情境感染, 激起学生的情感, 唤起学生的经验, 使学生尽快进入课文需要的情境中。这样, 学生增强了学习兴趣, 集中了注意力, 也获得美感。如老师在执教《城乡巨变》时引用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在舒缓幽怨的旋律中, 屏幕上打出歌词, 学生听着音乐, 轻轻朗读着歌词, 老师的一句发问“妈妈的家会是什么样的?”十分自然地导入课堂教学。

二、在学习中诵歌谣, 深化知识与技能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告诉我们, 在教学过程中, 要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 尊重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 在品德课堂教学中, 把解决问题的方法, 指导生活的知识与技能, 精心编写成童谣、儿歌、诗歌等形式, 通过设计诵读歌谣活动, 让学生在轻松欢快中掌握知识, 增强了技能, 提高了认识。如《我是小小安全员》的教学中, 有位老师设计了“安全隐患扫描”这一板块, 引导学生看图、联想、讨论, 指出居家生活中的安全隐患, 提出预防措施, 最后出示歌谣, 让学生用快板表演, 加深了对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理解。

烧菜端汤防烫伤, 小心谨慎忌慌张/烧饭烧水避火灾, 炉火打开人要在;

高处取物易摔伤, 一人爬高太危险/拖地洗衣地易湿, 小步走路防摔倒;

煤气泄漏酿大祸, 阀门一定要关牢。

对于小学生来说, 简单化、成人化的说法是不可取的, 是达不到教学目的的。歌谣概括了教学内容, 使之成为琅琅上口的三言两语,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唱, 便于理解、记忆教学内容, 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三、在过渡中念歌谣, 概括活动感受

学生的社会性形成和发展, 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活动, 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所以, 品德教学倡导活动化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就以几个活动板块的形式呈现。在一个活动板块结束之际, 出示教师事先精心编写的歌谣, 通过诵读, 小结这个环节的教学内容, 总结探究的方法和技能, 也概括一下学生的活动感受或情感体验, 又为进行下一个活动板块做铺垫,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紧凑了课堂节奏, 理清了课堂条理。如《父母的难处》, 老师通过组织学生课堂采访, 播放课前拍摄的各行业劳动者的劳动场景, 讨论哪些难处和“我”有关, 引导学生与父母沟通, 理解父母的为难之处, 潸然动情时, 出示了小诗《父母的爱》:

父亲的爱, 深沉如山/母亲的爱, 柔情似水/面对父母伟大而无私的爱/我们怎能不为之动容?/面对父母的难处/我们怎能无动于衷?

让学生深情地朗诵, 升华了学生的情感, 调节了学生的课堂情绪, 陶冶情操, 激发美感, 放松心情, 缓解疲劳, 为下一个板块“我为父母分忧”做好了铺垫。

四、在理解中吟歌谣, 提升感悟与表达

小学生的社会性认识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 就是形成概念, 理解分析, 判断推理都离不开感性材料的支持。因此, 品德课堂教学时最好能提供一个比较直观且简洁的内容, 来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构建。儿歌、童谣是能让小学生体验快乐的一种载体, 它的生活性是创作者基于人们对日常生活的描述和解释, 朴素而真实, 却充满了生活情趣, 贴近真实生活中的儿童。所以在教学中引入歌谣, 吟诵歌谣, 能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习惯, 提升学生对社会的感悟能力, 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 并对这种感受做出合适的表达, 升华了情感。

如周老师在执教《竞争与合作》时, 让学生理解合作的方式和意义时, 诘问学生:生活离不开竞争, 生活也需要合作, 我也在想合作到底是什么?然后出示小诗:

合作是一双力量的手/它把一股细线揉成了一根结实的绳/合作是杂技场上飞旋的伞花/合作是奥运场上高奏的凯歌。

合作是一朵智慧的花/它把神州5号送上太空遨游/合作是音乐厅中悠扬的旋律/合作是生意场上一杯庆功的酒。

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 形象的比喻, 昂扬的情感, 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到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明白了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 有竞争, 也有合作, 合作多于竞争, 竞争与合作并存, 我们既要培养竞争的意识, 也要具备合作的素养。

五、在践行中唱歌谣, 强化道德判断与选择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 社会道德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品德课堂教学的最好效果是达到知行合一, 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和价值趋向。在教学中借用歌谣, 让学生知道该做什么, 不该做什么, 判断是非善恶。通过唱读歌谣,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在道德践行中, 强化道德的正确判断与选择。如《我来试试看》 (苏教版) 老师在最后的教学环节里出示小诗《试一试》:

小朋友, 学做事/遇到许多第一次, 大家一起来试试/动动脑筋勤思考, 多多练习很重要/碰到困难多请教, 不断努力要记牢/要想学好真本事, 鼓起勇气试一试。

通过小诗的朗诵, 揭示了教学的真正意图是, 鼓励学生敢于实践, 敢于尝试, 明白尝试是创新的前提。

歌谣是教者匠心独运, 将教材的内容浓缩其中, 将教材的意图蕴含其中, “它有着清新的内容, 流畅的语言, 和谐的韵律, 活泼的形式, 鲜明的节奏, 诙谐的风格, 朗朗上口, 悦耳动听。”它的趣味性为学生所喜爱, 很多教师往往仅在结课时十分喜欢借用歌谣, 或以富有哲理的小诗, 或以活泼欢快的儿歌, 风趣盎然的童谣, 将课堂里获得的体验与感悟、过程与方法、认知与情感, 指导于社会实践和道德实践。其实, 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 都可以唱响歌谣, 以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小学德育.2009, (3、15、16) , 2010, (3) .

用朗读演绎语文课堂的精彩 篇4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学生引入最优的朗读情境,让朗读教学焕发出她应有的光彩,演绎语文课堂的精彩呢?

一、创新读的形式,使朗读情趣盎然

有了朗读兴趣,才能百读不厌。因此,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年段特点等采用不同的形式,在课堂中不断进行花样翻新,使每一次朗读都在趣味中进行,使每一次朗读都成为学生与文本和作者积极的、动态的对话过程。

如特级教师黄亢美执教《雷雨》一课,在指导学生朗读“哗,哗,哗,雨下起来了”这一句话时,方法巧妙、形式新颖、极富情趣,值得借鉴。

师:怎样读,才能读出下雨的情景?

(指名一生读,生读得很响亮)

师:你的声音很响亮,一开始就是大雨了,是吗?来看课件。

师:(出示:哗、哗、哗,雨下起来了)改成顿号,行吗?(不行,太快了,一下就停了)

师:(出示: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那改成句号,行吗?(不好,停得太久了,变成一阵一阵持续地下了)

师:(出示:哗,哗,哗,雨下起来了)看看字体有什么变化。(由小到大)表示声音怎么样啊?(由小到大)

师:下面试着下一下雨看,由小到大,越下越大,越下越大!

(生挥动白纸演示雨由小到大的情景)

师:光这样还不行,我们还要读出来。怎么读呢?第一组读第一个“哗”,两个组读第二个“哗”,全班读第三个“哗”。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试读两次,读出了“雨”由小到大的变化)

看似简单的一个句子,在黄老师的课堂中却被演绎得如此有声有色。首先在标点符号的调换中,学生明白了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在朗读中起到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其次黄老师对三个“哗”字的处理,使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在读这三个“哗”时声音也应该由轻到重;再借助全班力量,从人数的变化中读出了雨声的变化。就在这样充满情趣的引导下,学生的朗读怎能不越来越出色?

二、强调“情”的参与,让学生心临语境

朗读是情感体会的重要方法,而这种情感是随着阅读的深入而逐步产生的。要使学生凭借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涵,理解文字蕴含的情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因此,对一些情感丰富的内容的朗读指导,教师必须带领学生走近作者,进入课文,通过语言文字去体会蕴含其中的丰富情感,一步步缩小他们与作者、与文中人物的情感距离,从而使朗读达到“言自口出”“情自心达”的效果。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结尾有这么一句话:“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教师先请了一位学生读。这位同学读得很抒情,语气、语调中洋溢着幸福感,这显然与文本的情感基调是不符的。

师: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很好,很有感情。

师:他所表达的情感对不对呢?(学生茫然)我们来体会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和思想情感,相信大家马上会明白的。

师:(在“曾经多么幸福”下面画了一条横线)请同学们联系上文想一想:小女孩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感到过幸福?

生:她产生了幻觉,看到了火炉、烤鹅、圣诞树和奶奶,这时候她感到很幸福。

师:她是在产生幻觉时感到了幸福。我们在除夕夜也希望得到这样的幸福吗?

生:不想!

师:(在“新年的幸福”下面画一条横线)小女孩享受的新年的幸福是穿着新衣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拜年、逛商场、游公园吗?

生:不是!她已经死了。

师:小女孩幻觉中的幸福是多么令人心酸,死了的幸福又是多么令人恐惧啊!你觉得这句话该怎么读呢?

(学生重读,此次读得非常深沉、低缓,充满了对小女孩的同情)

这个片段给我们的启示是,朗读中,立足于文本语言的感悟是第一位的,它使学生用心地与文本对话,获得自我感受。这里的朗读该带着怎样的感情并不是教师给予或批示的,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领悟到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与自己的生活对话,引导学生入其境,通其心,感其情,进而通过有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朗读,这样的朗读是有效的。

三、创造角色体验情境,让读入情入境

一些对话体课文的朗读教学,我们常常设计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人物的心情,感悟人物的品质。但在一些非对话体的课文的教学中,一些客观的叙述往往很难使学生读出味来。如果我们能打破常规思维,将课文内容合理地改造、组合,让学生以“我”的姿态介入,就会将学生带入课文描绘的情境之中,产生非同一般的情感冲击力。

如在《珍珠鸟》一课的教学中,一位教师对朗读进行了如下处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课中,教师扮演作者,学生扮演小鸟,两者进行了下列对话。

师:渐渐地你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生:我先是离你较远,见你不去伤害我,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你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你的反应。

师: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你亲近的情意。你——

生:我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啄着你颤动的笔尖。你用手抚一抚我细腻的绒毛,我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你的手指。

师: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你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轻轻一抬肩,你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原本很客观的叙述,经教者这一创造性的设计,将文本内容变式化,给学生创造了生动的角色体验情境。这样的朗读就好像让“我”跟小珍珠鸟进行了心贴心的沟通和交流,学生真正把自己的情感带到了朗读中,对文本的理解在朗读中完成了。

四、拭去刻意评价的痕迹,让学生读有目标

评价,是朗读训练的重要环节。有情有趣、不露痕迹的朗读评价不仅能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朗读水平,也是教师教学机智、教学智慧的体现。在朗读指导实践中,教师若能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巧妙点拨,就能使学生豁然开朗,使朗读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如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指导学生朗读《小稻秧历险记》中的“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一句时,是这样引导的。

师: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让人感到它有气无力了?

生:(声音大,速度快)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师:你没完。要么你的抗毒能力强,要么我的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喷洒一下。说完,于老师又朝该生身上“嗤嗤”的喷了几下。(生大笑)

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学生喘着气读)

师:我听到你喘气了,但是声音仍然很大,说话的声音这么大,能算完了吗?

生:(小声地断断续续地)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师:好,掌声鼓励!这就是“有气无力”啊!

于老师的这段朗读指导真是幽默诙谐,妙趣横生,精彩绝伦,堪称经典。于老师对学生开始时的朗读,似乎并没有作正面评价,而是开了个玩笑。在学生读得不到位时,于老师用自己充满幽默的评价语非常巧妙地把指导朗读和理解词语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悟”的过程,学生对“有气无力”的感悟比简单的字面理解有了本质的飞跃。这种情趣性的评价,拭去了刻意评价的痕迹,使课堂少了理性与机械,多了份感性与灵动。

叶圣陶先生说:“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抱着这种享受的态度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径。” 这便是语文课朗读所应追求的境界。让我们期待,让我们行动:让琅琅的读书声回响在课堂上,让朗读串起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个动态过程,演绎语文课堂的精彩!

让师生共同演绎语文课堂的精彩 篇5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是否就此淡化教师的作用呢?现在的课堂上经常可见一些教师, 无论学生如何回答问题, 都说很好, 无原则地予以肯定和赞赏, 这种过于廉价的表扬只会误导学生以为自己的答案真的很好, 从而沾沾自喜。如果对学生肤浅的感受不导其深入, 对错误的看法不纠其偏差, 那等于怂恿学生浅尝辄止和随意解读, 实质上是对学生发展权利的漠视和不尊重。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这一千个哈姆雷特肯定因为读者的境界差异而存在天壤之别。只让学生各抒己见, 而没有教师精当的讲授和点拨, 很难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教师在接纳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 应发挥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作用。新课标强调,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作过程。教师的角色从教学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作为“首席”的教师, 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提出合理的预设话题。教师必须根据文本正确的价值取向, 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教学内容作为课堂对话的话题。课堂上动态的对话过程和相对固定的预设话题之间产生矛盾时, 如何解决矛盾, 使之达到最终和谐, 则是教师组织引导才能的又一体现。

课堂上, 教师要把握研讨的方向, 掌握研讨的节奏。如今的课堂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体验, 关注过程和体验中即时生成的资源。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双慧眼, 敏锐地发现、捕捉、利用这些资源。教师的作用在于把舵、纠偏、导航。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不都是课堂上生成的资源, 也不是所有的问题均必须在课堂上一一回答或者一一展开讨论, 除非是专门的答疑课, 否则会由于问题的五花八门、枝枝节节而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任务的完成, 教学时间的控制就难以得到落实。学生的问题可能流于表面和肤浅, 甚至有可能使课堂陷于混乱。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内心体验, 把握一定分寸, 使评价符合实际, 让学生心悦诚服。而有些问题确实是可贵的教学资源, 是学生进入学习的高度兴奋状态有所思、有所感才能提出来的, 往往有一定深度、难度, 与课文主旨有联系但又不是显露的, 而是有较深层次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给予中肯的评价, 使学生积极性得以发挥。

教师要努力构建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 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凸显的新型学习环境, 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的平台, 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 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从而使学生能在课堂上不断生成促进课堂发展的教学资源。例如, 于漪老师在教《宇宙里有些什么》时, 课文中有一句“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这时, 一个学生提出了问题:“老师, 万万等于多少?”大家都笑起来, 提出问题的学生只好灰溜溜地坐下了。于老师觉得他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 于是她问:“既然万万等于亿, 那么这里为什么不说宇宙里有几千亿颗星星呢?”这一问, 学生都哑了。过了一会儿, 一个学生站起来说:“用‘万万’有两个好处。第一, 用‘万万’听起来响亮, ‘亿’却听不清楚;第二, ‘万万’好像比‘亿’多。”这时, 学生们又笑了。于老师当场给予了肯定。这时, 学生们都用钦佩的目光看着那个学生, 而于老师却说:“我们今天学到的这个新知识, 是谁带给我们的?”这时, 大家才将目光集中到第一个提出问题的同学, 这个学生十分高兴, 这对于他以后敢于大胆提出问题起到了很好的鼓励作用。在这堂课上, 于老师以其睿智的眼光敏锐地发现这一动态的教学资源, 并及时营造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 因势利导, 创造性地组织起适合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 既让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 更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培养了学生敢于提问的精神, 使原本尴尬的课堂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收到了不可预约的精彩。

由此可见, 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淡化教师的作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依存的, 教师在教学方案设计中要有“弹性区间”, 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在新课改背景下, 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课堂理念, 即课堂是动态的、生成的, 充满变化的、富有个性的情境对话场所是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的场所。教师要根据课堂的变化随时注意调整课堂的节奏、内容和进程, 利用衍生的课堂资源动态的处理课堂。

新课改下教师的教不是权威解释的强加, 而是点拨、渗透, 以自己对文本或问题的深层体验与理解去启发、深化学生的认识, 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知识创新。新课程呼唤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构建、共同发展的平台, 是师生共同演绎的精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课堂导入,演绎数学课的精彩 篇6

新课的导入, 在课堂教学中是导言, 是开端, 是教学乐章的前奏, 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 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

在新课开始时, 教师如果精心设计教学的导入过程, 创造教学过程的情境, 则可以唤起学生注意, 安定学生情绪, 激起学生兴趣, 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投入课堂学习.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有些教师对新课引入的作用认识不足, 认为新课引入无足轻重, 也有的是没有掌握引入新课的方法和技巧, 缺少必要的知识和资料.为解决好这些问题, 有必要探讨一下新课导入的基本环节和所采用的方法.

二、新课导入的三个基本环节

1. 引起注意

人的注意力在高度集中时, 对所注意的事物专心致志, 甚至会忘记其余一切.人的注意力越集中, 对周围其他干扰的抑制力就越强.因此这时接受信息快, 信息的传输效率也最高, 这时人对事物观察得最细致, 理解得最深刻, 记忆得最牢固.所以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进入教室后情绪尚未稳定、注意力尚未集中之前, 运用适当的手段或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到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上来.

2. 激发动机

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性以及克服困难的毅力是与其数学学习动机密切相关的.构成学习动机是多方面的,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明确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主要手段.加涅也认为要使学习得以发生, 必须有被激发起动机的学习者, 要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就要使其具有一种达到某种目标的动力, 教学要引起学生的兴趣以激发其动机.

3. 建立联系

导入不是教学目的, 是一种手段, 教师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所要学的知识之间建立一个桥梁,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前后联系很紧密的学科,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把握前后的联系, 做到在联系当中教, 引导学生在联系当中学.

三、新课导入的方法

1. 搭桥铺路, 以旧联新

“以旧联新”是常用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活动规律,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思维积极性.根据教育学理论, 一切新知识的真正获得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以旧联新, 以旧促新, 既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又激起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得新知识.比如:在教一元一次方程时, 我先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 从而引出了移项的概念, 然后让学生利用移项的方法来解方程, 当然因是第一次接触这部分内容, 所以在方程的选择上, 都是移项后同类项的合并比较简单, 与前一节内容相比较, 可轻易感受到这种解法的简捷性.

2. 激发兴趣, 启动认知

创设情境, 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是激发学习兴趣, 萌发求知欲望, 启动认知的有力措施.如教一元一次方程中的打折销售问题时, 为了在课堂伊始使学生产生新奇感, 启动思维, 同时也为分散教学难点, 一上课, 我把“商场一角”引入课堂, 模拟了打折销售的购物环境, 让学生在模拟购物的环境中真正理解什么是折扣, 什么是利润, 以及商品的售价与标价之间的关系,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这样的教学导入, 不但突破了知识形成过程中的难点, 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由形象具体的实物表象直接转入认识数字排列规律,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 设障立疑, 激发思维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思维一般都从问题开始.在导入新课时, 可以适当创设“问题意境”, 提出疑问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积极思维.这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 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 创设矛盾, 设置悬念, 引起思考, 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 诱导学生由疑到思, 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如在教学“合并同类项”时, 我先出示代数式5a+4ab+7ab-4a-11ab, 然后让学生来考老师, 学生任意说出一组a, b的值, 不管数值多大, 老师都能又快又正确地说出代数式的值, 学生感到很惊讶, 立刻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老师计算得这么快呢?是不是有什么秘诀?老师适时提出:“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吗?”很自然地引入新课.学生很想知道答案, 这一下兴趣盎然, 学习非常主动.教师再提出:“看到课题———合并同类项, 你想知道什么?”学生马上提出:“什么是同类项?什么是合并同类项?怎样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能解答哪些问题?”由于这些问题都是学生自己提出的, 特别想知道答案, 所以有了探索的欲望, 也明确了自主学习的目标.

4. 设置悬念, 引导探究

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 具有强烈的诱惑力, 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这是老师常用来设计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设置的悬念应具有“精”“新”“奇”的特点, 在技巧上则应“引而不发”“令人深思”.如在教不等式性质之前, 先提出一个问题:试比较a与-a的大小.肯定有部分学生会认为a>-a, 教师就给出一些数据, a=-2, 则显然-2>- (-2) 是不成立的, 由此产生悬念.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创设情境, 激发求知

情境式导入新课的特点是把形、情、境、理熔于一炉, 利用音乐、投影、录音、录像等手段以渲染课堂气氛, 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特定的情境.同样, 教学“从不同方向看”, 我问:大家去过庐山吗?如果没有的话, 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因为庐山的风景真的很美丽, 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庐山的图片.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从不同方向拍摄的庐山照片, 然后说:我国宋代诗人苏轼也去过庐山, 并且写下了一首很有名的《题西林壁》, 大家还记得吗?学生一起背诵: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教师问:你知道苏轼是从哪几个方向来观察庐山的吗?学生答:横看, 侧看, 远看, 近看.教师说:在这首诗中还隐藏着一些数学知识, 这个知识让我们懂得应该怎样去观察一个物体,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从三个方向看”.由学生欣赏庐山图片, 背诵苏轼的《题西林壁》开始, 学生心里会想:数学课怎么背起古诗来了?通过这种方法是先吸引学生注意力, 这样就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主动探究、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

四、新课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1. 要有目的性

引入新课时所选用的材料必须紧密配合所要讲述的课题, 不能脱离正课主题.不然不但没有起到帮助理解新知识的作用, 反而干扰了学生对新授课的理解, 给学生的认识过程造成了障碍.导入本身就是一个手段, 运用这一手段, 要有明确的目的, 教师设计任何一种导入, 都要十分清楚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以及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

2. 要有高效性

新课引入时不能信口开河, 夸夸其谈, 占用时间过长, 就会喧宾夺主, 影响正课的讲解, 应该简洁、明了、准确.

3. 要有灵活性

导入新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方法, 符合本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应该找到一种最佳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总之,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数学课堂的导入形式是千变万化的, 多姿多彩的.无论用哪种方式导入, 必须使问题情境结构、数学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结构三者和谐统一.以创设良好的导入技能为教学中心,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杰航.初中数学课堂引入的实证研究[J].维普资讯.

[2]陶国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入艺术[J].基础教育研究.

把准“有效”演绎课堂精彩 篇7

一、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启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 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体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教师则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 而并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教师可以提出有趣的情境以刺激学生的动机, 教师也可以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考。

尊重学生, 相信每人孩子都能学好, 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异议甚至批评。教师巡视时, 优先关照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课堂批改, 重点批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作业;小组议论, 安排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先发言;课堂提问, 优先考虑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等。对他们的每个微小进步及时予以鼓励, 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正确看待学生的答错、写错情况, 对待学生要多宽容、鼓励和引导, 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

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爱好, 尊重他们的个性, 投其所好, 鼓励其每一次的成功和与众不同。如果“心中喜悦”, 势必会引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从而能充分全面地进行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提倡六个“允许”, 即:答错了允许重答;答的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有想好的允许再想;不清楚的允许发问;不同意的允许争论;教师错了允许补充, 甚至必要时允许学生不举手自由发表意见。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让学生体验数学

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活动中理解和发展, 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语言表达是思维的外化过程, 让学生借助表象用语言来探究新知识的过程, 学生可以通过语言对一些知识进行比较、分析、综合, 从而抽象概括。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堵住学生的嘴, 无疑就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看”是获得知识必要的前提, 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观察机会, 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品质。科学家爱因斯坦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讲课时, 每当在黑板上写出一个方程式之后停顿下来, 留给学生静思的空间, 让学生自己先悟一悟, 即独立思维。因此教师在备课时, 要合理安排时间和内容, 精心构思, 合理布局, 使整个教学过程疏密有间, 紧驰有致, 根据教学的要求,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 把课本中的例题、讲解、结论等书面的东西, 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教学中, 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 多一点活动的余地, 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 多一点成功愉悦的体验。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五不”:凡是学生自己能看懂的, 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能自己学会的, 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出的结论, 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做到的, 教师不做;凡是学生自己能说的, 教师不说。

三、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让学生有效地学习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为学习提供了一个自主发现、研究、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不再是把现存的知识讲授给学生, 而是尽量做到围绕教学目标, 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中, 让学生通过对新知识的感知———概括———应用去发现、掌握规律。合作学习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了契机, 实现了教学中的多向交流, 每个成员都能大胆地将个人学习成果进行汇报,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念, 鼓励学生求异求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师要创造真正意识上的让学生参与尝试的机会, 要提供让学生参与的时机。一般应当在讲授新课前做好铺垫, 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尝试解答新知识, 使所有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 享受成功的喜悦, 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下面的学习。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在教学中, 能让全体学生动手、动口的就不让部分人代替, 能让多数人动口、动手的就不让少数人或个别人代替。

四、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大胆的与文本对话

《学记》上早有论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 后其节目, 及其久也, 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之。”可见, 只有“善问”, 课堂气氛才会活跃, 学生的思维才能激活;也只有“善问”, 学生才能体验到由“问”所带来的交流之乐, 才能真正把问题转化成知识与能力的纽带, 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当学生提出问题时, 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当学生提出问题有偏差时, 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肯定, 赞扬学生敢于提问的勇气, 而后再给予启发。课堂教学中对话的主体有三个, 即教师、学生和文本, 其中教师和学生是生命状态的主体, 文本是待发掘的主体, 是潜在的主体。我们在承认文本、尊重文本的同时, 也要引导学生敢于怀疑文本, 大胆地与文本对话。我们教师也应把备课的着眼点放在使学生对新授知识产生问题, 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自主解决问题上。教学时应在使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会问”上做文章。

品读教材演绎精彩课堂 篇8

一、通读教材, 感知教材, 悦纳教材精髓

读懂教材首先要通读教材, 通读教材也就是要知道教材呈现给我们什么。大家都知道,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教材设计采用了“问题情境——建构模型——解释应用”的结构模式。也就是先提供一定的情境图, 再通过“试一试, 说一说, 练一练”等大量的数学活动, 在“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是怎样想的, 怎样算的”等活动中进行开放式、个性化的展现。由于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认知的水平不尽相同, 对同一知识的认知深度也不同, 所以每套教材都遵循着同一知识“分段”“螺旋式上升”、不同知识“交替式增长”的编排特点。

如“分数”部分。在苏教版教材中, 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分别是:三年级上册, 把一个物体平均分, 认识几分之一。如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几份, 这样的一份就表示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一;三年级下册是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数平均分, 认识分数。如把4 个苹果平均分给4 个小猴子, 三个小猴子就得到这些苹果的四分之三;五年级下册综合揭示分数的意义, 认识单位1, 分数单位等;六年级上册进行延伸, 学习百分数, 应用百分数。这样整个编排过程让学生经历分数的“初步认识—进一步认识—再认识—学习百分数”四个阶段;从学习目标上来看, 是从“知道、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逐步提升;从“分”的形式看, 是从“任意分—平均分—按比例分”分段推进的。

所以, 通读教材要做到:读整套教材——感悟新理念, 体会设计意图;读教师教学指导用书——把握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关键点。读懂教材中的显性知识点, 准确把握贯穿于知识领域之间、单元章节之间的主线, 还要读出隐性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 从而把握数学教学的本质。

二、读透教材, 理解教材, 掌握新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生为本, 实施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实施关键是我们一线教师。但无论从核心理念上讲, 还是实施关键上讲, 最终都要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来实现。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就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因此, 教学时要做到变教师传授为学生自主学习、变教师演示为学生动手实践、变教师解疑为学生质疑问难、变教师分析为学生合作讨论、变教师总结为学生反思感悟,

比如,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千克和克》。了解千克、认识千克与克的关系, 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充分体验, 从而体会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感悟到问题的解决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1) 猜一猜: (出示2 袋1 千克的食品) 哪袋会重些? (2) 称一称:到底哪个重? (3) 说一说:你们怎样知道重1 千克? (4) 拎一拎:感受千克有多重。 (5) 比一比:老师提供的实物中, 有重1 千克的物品吗? (6) 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大约1 千克的物品吗? (7) 估一估:1 千克的鸡蛋会有多少个?为什么? (8) 称一称:称出1 千克的鸡蛋, 看估计的对不对? (9) 想一想:周围的物体还有什么, 大约重几千克?感受一下。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 学生可以有效思考, 全方位、多层次地加深对千克的理解。

这样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 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 在我们的教学当中, 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得出的, 我们不要包办代替, 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 我们不要去暗示, 凡是学生难以理解或不易接受的, 要适当创设机会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三、读深教材, 领悟教材, 寻找思想方法和情感目标

教材显现的是知识, 蕴涵的是思想, 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的本质。如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8+4”在教材中呈现了四种计算方法, 分别是:摆小棒、运用计数器转化、口算、竖式等多种方法。小棒是计数单位的直观模型操作, 体现的是10与1的关系;运用计数器转化, 体现的是位制关系;口算利用数的意义, 体现的是分与合的思想;竖式体现的是抽象的模型, 珠子的个数被数字直接代替, 左、右位置直接代表了数位。这样编排不仅从多角度揭示了“相同数位要对齐、满十进一”的道理, 还让学生体验算法多样化, 其中还蕴涵着模型、转化、数形结合、类比、特殊化等思想方法。

四、读活教材, 驾驭教材, 演绎精彩课堂

面对具体的知识、具体的内容, 要想读懂教材情境、理解教材、突破重难点、挖掘出教材内涵及思想方法, 那就必须在有效用“活”教材上下工夫。

首先用好情境图。教材采用漫画、对话、表格、图表、文字等形式呈现的情境图, 数学信息丰富, 有时有多余信息。因此, 使用情境图时做到:观察时配上一段解说词, 观察中给学生必要的提示, 变观察情境为直接体验, 变静态知识为动态探索, 将陌生的数学转化为熟悉的生活实际。

比如,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找规律》, 笔者是这样演绎教材、演绎课堂的。先通过让学生画“○”和“△”, 让学生明白“○”和“△”是间隔排列的, 在汇报“○”和“△”的个数关系时, 学生用了“一一对应”进行阐述, 不知不觉中, 学生明白了第一个数学思想方法“一一对应”, 为观察主题情境图、发现规律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再通过出示主题情境图, 让学生观察, 充分说一说哪些物体是间隔排列、一一对应的, 哪个物体比哪个物体多1, 哪个物体比哪个物体少1。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 让学生充分的去说、去交流, 学生在观察发现, 汇报交流中理解了情境图, 明白间隔排列、一一对应的两种物体谁比谁多1, 谁比谁少1。接下来进行动态演示、抽象主题情境图, 用“○”和“△”的方式进行提升, 既学习了新知, 又沟通了学生头脑中的旧知, 更巧妙地体现了数学的第二思想方法“符号化思想”。

其次用好习题。教材中习题的综合性、开放性、思考性很强。因此, 我们要把握习题设置的目的、层次, 寻找例题与习题、习题与习题间的本质关联, 琢磨习题中的方法、策略, 考虑变式、拓展的方向, 思考其价值, 充分挖掘习题资源, 让习题“才”尽其用。

关注课堂生成 演绎精彩课堂 篇9

一、抓好预设环节。期待精彩生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必然有无法预知的生成。因此,备课前教师必须熟悉学生,从学生出发,灵活采取多种手段。拓宽教学空间的视野,拓宽收集信息渠道的视野,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制定多维目标,创设各种探究情境,尽可能多地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设到,为课堂生成奠定基础。

然而,哪怕预设再充分,由于学生的不同,教学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会发生意外的情况。而这些稍纵即逝、非预期性的因素往往拥有无穷的教育价值,利用好这些即时的生成性因素,将其变成新的教学资源,可使原来可能成为病点的问题将转化成课堂教学的亮点。而课堂教学的现场生成源于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它存在很大的变数,很多的不确定性,所以教师只对教学环节进行预设是不够的。

二、找准课堂切入点。提升预设方案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应视为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的课堂教学资源,应对这些问题进行筛选,通过比较、判断、鉴别,选择恰当的问题做切入点,提升即时问题情境的思维价值,利用生成的信息补充、修正、提升预设方案,使之成为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的课堂教学资源,让动态生成真正地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从而提升学生的认识,挖掘学生的潜能。

三、调动知识积累。驾驭生成资源

首先。当课堂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生成。运用“化腐朽为神奇”之能力,在学生认知偏离目标处,在情感冲突时,在能力欠缺时,巧妙点化学生,驾驭即时生成信息,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体验过程中提高能力。

其次,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要区别对待。不能因为要尊重学生就一味地肯定。区分课堂生成好坏的标准至少要有这么几条:第一是要看它是不是符合已经被千百万次实践和科学证明了的客观规律,这是生成的价值之所在;第二是这种生成能否引导大家逐渐逼近事物的本质,这是生成的核心与关键;第三是这种生成是否确确实实具有创新的思维,这是有价值生成的基本特征。例如,有位教师教学《皇帝的新装》,请学生评价那个说真话的小孩,一个学生评价说那个小孩是“白痴”。这个生成的答案就明显背离文本主旨,背离正确的价值取向,教师就应及时加以否定。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课堂生成的信息进行重组。在语文课堂上,一切的生成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语文,体会语文。其他的超出语文范畴的生成,无论多么精彩,教师都应该用巧妙的方式将学生的视角引回到语文上来。对于即兴闪现出来的火花,教师应敏锐捕捉,给以适当的鼓励,加以正确的指引。还要在收集处理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新的生成点。

第四,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按一定“预设”进行,但决不能被“预设”所禁锢,当学生自主选定的学习目标与教师课前预设发生偏差。教学不能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时,就应该运用教师的教学机智进行必要的调控和科学的引导,甚至果断地放弃预设以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这样才能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个好教师与一个普通教师的差别在于两点:课前准备是不是充分,有没有为学生的“学”竭尽全力;对生成性问题(确切地说是资源)的处理方式,是利用还是回避。是有效利用还是形式主义。精心预设,强化生成。是我们想在课堂教学上有所作为的教育追寻者必须反思的一个重要话题。

白板演绎精彩英语课堂 篇10

●功能独特, 演绎精彩

电子白板除了具有传统黑板的书写、擦除功能外, 其独有的对象拖放、旋转、克隆、锁定、等比缩放、照相、隐藏、拉幕、涂色、匹配、探照灯功能等, 提升了视觉效果, 使教学更加方便、生动、有趣。

例如, 在教学Unit 9 Where?这一课时, 我利用了隐藏与探照灯功能, 设计了一个暗室寻宝游戏。让学生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室, 利用微弱的手电光寻找一把钥匙。整个过程充满了神秘感, 学生注意力专注, 教学效果极其显著。

●形象直观, 演绎精彩

电子白板能使抽象的教学变得形象直观, 并能根据需要, 将教学内容在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零与整、虚与实之间实现灵活的相互转化, 从而使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事物、现象、过程、情景等交融地再现。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 介词on、in的学习是个难点, 于是我设计了一个箱子, 通过电子白板的拖动功能, 将plane拖动到箱子的不同位置。边拖动, 边问学生:“Where’s the plane?”学生回答:“It’s on/in the box.”介词教学的难点通过形象直观的演示被解决了。接着我还让学生走上讲台, 自己动手, 并充当小老师来提问, 这样一来, 令学生既巩固了这两个介词的用法, 又充分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师生交互, 演绎精彩

以往的英语课堂,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交流。电子为师生交互、生生交互提供了平台。在课堂上, 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考随时写在电子白板上, 方便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能有效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记得教学Unit 8 In class时, 我向学生出示了一段范例:Stand, stand, stand up, please.Draw, draw, draw a picture.Nice, nice, it’s very nice.Thank you.让学生根据教师给的例子, 小组合作完成一首chant。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每个小组都编出了他们自己喜欢的小诗。随后, 他们把自己编的小诗写到了电子白板上, 朗读的同时还不知不觉地加上了表演。

●资源兼容, 演绎精彩

以往在PPT中插入音频文件、视频文件是非常麻烦的, 上课的时候有时还需要切换, 顾此失彼, 狼狈不堪。而电子白板的兼容性强, 音频文件及视频文件的插入非常方便。教师在上课时只要播放课件即可, 一笔在手, 轻松搞定。

Unit 5 Plus and minus一课的内容是小海豚学数学。课中从加法教学到减法教学的过渡这一环节, 我是通过一个故事来引出的。这个故事是一个视频文件, 因为电子白板兼容性强, 操作十分方便, 学生丝毫没有因为复杂的操作而长久等待, 也就不会影响他们欣赏故事的心情。

上一篇:两岸高科技产业集群下一篇:公路工程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