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的课堂精彩的学生

2024-10-16

多变的课堂精彩的学生(精选7篇)

多变的课堂精彩的学生 篇1

长久以来,在评价一堂课好与坏的标准上,一直没有十分明确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我们习惯根据老师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但老师的表现怎样才能算好呢? 沉着冷静,从容不迫? 雍容大气,挥洒自如? 激情四溢,多才多艺? 睿智深刻,深入浅出? 究竟哪一种教学风格才是最好的呢? 其实很难下一个定论。首先每个老师的教学风格是无法统一的,教无定法,我们不能肯定哪一种教法是最好的,更不能强迫每一位老师都按照同一种教学风格教学。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就拿语文教学来说,同一篇课文,让不同老师来教,其教学过程肯定是不一样的,听课时会惊讶地发现:十个老师有十种教法。其实不必惊讶,每个老师的教学风格都是在长期教学中积累形成的,往往融入自己最真切的心得和感受,所以往往是最适合自己的。如果让他改变风格,一味地模仿别人,那么最终结果只会是东施效颦、不伦不类, 甚至可能是邯郸学步, 搞得连自己原有的教学风格都忘记了, 效果只会适得其反。每个学生的个性爱好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喜欢智慧型老师,有的学生喜欢幽默型老师,有的学生喜欢激情型老师众口难调,很难用一种统一的风格让每个人都喜欢。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课才算是好课呢? 我认为评价一堂课不仅要评老师的表现,更要评学生的表现。学生的精彩才是课堂真正的精彩。

在新课程理念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知识是否得到增长,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思维是否得到拓展,学生是不是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有没有真正体会到课堂的乐趣,这些围绕学生产生的种种思索,才是我们评价课堂、评价老师的真正标准。

我们现在在各种场合都不停地宣扬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似乎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可事实上,许多老师在课堂上真的贯彻落实了吗? 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问题,让学生多一些发言机会,仅仅做到这些就够了吗?有些课看上去很热闹,学生分小组讨论,气氛很热烈,发言时也很积极踊跃,与老师的配合也很好,但这样的课堂很多时候就像在表演。我经常在听课之后思索:这真的是我们要的课堂吗? 就真的是新课程改革追求的以生为本吗?这真的是教育教学目标吗?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真的能成为主体吗?

很多时候,在看似热闹的课堂背后,我总觉得似乎缺失了一些什么,而这缺失的东西正是教学中必需的东西。认真研究这些课之后,我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课堂上都是学生配合老师,而不是老师配合学生呢? 谁配合谁不正体现了谁为主谁为次吗?

许多看上去很热闹的课其实冷静下来仔细分析, 就会发现在看似热闹的背后,还是老师在唱独角戏。整堂课依然按照老师事先设置好的路线进行,在老师的控制之下,一个一个步骤,一个一个环节,按教案上写的程序逐步完成,如此而已。

我在听课时发现,当老师提问时,如果学生的回答不符合老师的教学思路, 那么不管这个学生的回答有没有讨论的价值,有没有进一步挖掘的意义,老师就断然加以否定,并且马上开始“循循善诱”,把学生往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上引导,追求所谓的“流畅”、“一气呵成”,一心要完成教学任务以致错过很多课堂上即时生成的东西。

一次听课,一位老师反复地“引导”,叫了好几个学生,可就是不往他的思路上走,紧张得满头大汗,我同情之余又觉得有些可悲。其实有两个学生的回答很独到,只要适当引导,课堂反而会更出彩,更能上出新意,留下可供人回味的东西,但教师往往没能抓住。现在的课堂就像老师事先设置好的跑道老师是导航员,学生的思维就像跑道上的赛车,不管赛车速度有多快,性能有多棒,只能按固定速度、固定路线跑,如果超速了,或者“大逆不道”地想另寻一条更近的赛道,就会被“好心的“导航员”引回“正轨”。

由此看来,课堂主体其实很多时候依然是教师,虽然不似以前那样明显,以孤家寡人的一言堂形式呈现,但其实只不过换了一种面貌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多大差别。学生可能从表面来看似乎获得了一定的发言权,但事实上依然是任老师摆布的傀儡,只不过操控的线变得更长、更隐蔽。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传授的,学生学到的,可能仅仅是知识而已,学生根本没有获得思维拓展和能力提高。可能有人会反问,老师的职责不就是传授学生知识吗? 但古人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授知识只能算是授业而已,根本谈不上解惑,更勿论传道了。语文学科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学科,就是因为它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机械的知识传授绝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如果老师仅仅把目光停留在单纯的知识传授上,那么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或者说语文之所以是语文的基础和根本就全都丧失了。

语文首先应该是一门有趣的学科, 学生应该在语文课堂上获得更多乐趣,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思维的拓展、能力的提高、精神的熏陶和灵魂的成长。课堂为什么不能变得更有趣一些,是不是每堂课都非要按事先设定好的既定思路进行学生是有血有肉,有自己思想、情感和需求的人,不是我们按统一要求、统一规格制造出来的千篇一律的产品。如果学生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无法从情感上喜欢甚至热爱这门学科仅仅为了学习知识而上课,那么学生能学到多少东西呢? 这样的课堂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和成长吗? 当这种不喜欢变成厌倦甚至厌烦时,教育能说是成功的吗? 老师的存在意义是什么呢?

思绪不禁回到千年前,当年先圣孔子坐在大树下,面对三千门徒时,他是如何传道授业解惑的呢? 他当年提出的因材施教我们今天做到了吗? 他对学生举一反三的要求我们今天实现了吗? 难道21世纪教育却落后于千年前的古人? 当今天的我们面对课堂上那一双双求知的目光时,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呢当有一天这求知的目光渐渐黯淡,即将消散时,我们又应该何去何从呢? 当我们现在走进课堂时,又能看到多少学生是带着期盼、求知的目光注视我们呢?

教学的科学规律应该是有教有学、教学相长。今天的课堂依然以教为主、以学为辅,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中心,学生依然被无形的枷锁束缚、牵引,又怎么能感受得到学习的收获和乐趣呢? 当老师依然陶醉于自己的恣情发挥时,事实上正是教育失败的表现。只有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让课堂由以教为主变成以学为主,让课堂由学生配合老师转变成老师配合学生,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学生的精彩才是课堂上真正的精彩。

摘要:评价一堂课好坏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课才算是成功的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究竟该如何体现?热闹的课堂其实并不是真的象征着学生话语权的获得,很多时候,传统教学只不过换了一种面目出现。撕下假面,真正面对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才是教师必须做到的。其实,学生的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

关键词:评价,课堂,主体,精彩

学生的“需求”才是课堂的精彩 篇2

苏教版第二册《统计》这节课, 新课部分大致情况如下:

(一) 创设情境, 回顾旧知

1.由喜羊羊作为原型带饼干给好朋友吃。饼干有圆形、星形、花形三种形状。

2.想想有什么好办法清楚知道每种形状的饼干各有几块?

3.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来统计每种饼干的块数。 (引题:统计)

(二) 探究新知

(第一次放动画)

1.喜羊羊看到了好朋友——小猴, 就分了一些饼干给小猴。统计小猴每种饼干各吃了几块?讨论发现要用纸和笔记下来。 (板书:记)

2. (小组讨论) 准备怎样记录, 才能清楚每种饼干的块数呢?

请一个报幕员, 学生只需听名称用水彩笔记录在练习纸上!

(第二次放动画)

1. (记录结束) 三种资源: (1) 按顺序画; (2) 用图形但是分类了; (3) 用数字代替; (4) 用统一的符号可以是|或√代替。

2.比较得出:为了记录方便会用统一的符号来代替

3.这个小朋友也是用符号来代替记录的。

4.总结:在统计时我们选用简单、统一的符号。小朋友选用的是竖线、圆圈也是可以的, 数学上一般选用的是画√的方法。 (板书:画√)

5.想让别人看明白, 我们在统计之前先要写上名称, 小朋友不会写字也可以用画图。

(第三次放动画) 总结方法后再次记录。

1.先准备写上三种图形的名称。记录——校对

2.把结果记录到这张统计表中, 计算合计。

3.从这张统计表中能知道什么?

显然, 本节课老师关注到了学生喜欢什么, 兴趣在哪里。本以为只要课堂的节奏掌握好, 应该是一节成功的课。可效果却差强人意, 甚至有些问题无法进行下去, 只能由老师来“代劳”, 为什么会这样呢?接下来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思考。

【反思】

一、“喜欢”不一定是最“需求”的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以牺牲学生的个性来换取学生未来的成就的, 现在我们提倡教师关注儿童世界、进入儿童的生活。既热闹, 学生又有所得的局面才是双赢的课堂。那么, 本节课中, 看似学生“喜欢”的表面下是什么呢?是什么导致课堂的“冷场”?我觉得学生看热闹似的看完了“小猴吃饼干的动画”, 一部分的孩子就仅仅是看了一个动画片, 早就把老师的问题抛到了脑后, 还有一部分孩子由于老师的问题不够明确, 将问题理解成了“一共有几块饼干?”所以基本上第一次的动画是失败了,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 教师不可能再放第二遍。因此, 学生就没有了要记录的需求。没有了第一次的需求, 接下来怎么会去想“怎么记录”这个问题呢?

没有了学习的需求, 这样的课堂怎么能进行。从学生喜欢感兴趣的事物入手, 没错。但是放任兴趣, 而不能引导好, 甚至为了“喜欢”而放弃了数学的意义, 无法完成教学的目标, 这样的课堂肯定是失败的。调整后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 创设情境、回顾旧知 (同上, 略)

(二) 探究新知

设计:交警叔叔让小朋友帮忙统计一下我们学校门口一分钟内来往的每种车辆分别有几辆?【第一次视频:学校门口一分钟内来往的车辆】 (后面环节基本不变)

教学的最初起点是现实世界, 就是学生熟悉的校门口。还是帮助孩子们比较崇拜的交警叔叔完成一个任务, 学生自然是比较起劲, 听得也会更仔细!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原型创设教学情境, 并指导学生对这些原型进行观察、研究和探讨。从中归纳出方法, 帮助他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但是作为教师, 我们也应清楚认识“生活中的数学”并不是数学的全部, 还是要使数学回归到数学中去。

二、多样的教学方法, 提升学生的“需求”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能使用于各种教学情境中, 只有适应一定的社会条件、教学环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等才是最佳、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统计》调整后的教案, 是适应了学生的需求, 但“需求”还没有最大化。如果条件允许, 可以将孩子们带到校门口, 观察一分钟来来往往的车辆, 感受车辆的繁忙、交警叔叔的辛苦。接下来, 帮助交警叔叔完成一个任务, 效果会更好。第一次就让学生在校门口数每种车辆的数量, 产生光数不记, 无法完成任务这个矛盾!那么要记录, 我们回教室, 老师把刚刚小朋友看到的拍下来, 可以再放一次。学生会更兴奋, 更会把握好这个机会, 还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怎样记录更好呢?”

现在, 大多数教师会利用课件代替学生真正的实践操作, 这肯定是不行的。学生体验不到位的话, 就无法产生学习的需求, 是在老师的暗示和指引下学习。有机会带孩子们真正地体验一次, 要比老师在教室讲上10次可能都会好。记得前段时间教学《认识厘米、米》, 我带学生量教室长、篮球场的长、宽, 并走走要几步。虽然时间要多花不少, 可是学生的体验却是实在的。

高效课堂如何让学生的回答更精彩 篇3

一、扎实基础

“千锤百炼方成钢。”只有在打好基础不断磨炼中,才能把自己最闪亮的一面展示在观众面前。独学是对学、群学、展示的基础,学生只有学会独学,各个环节才能顺利开展。对小学生来说,独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要教给学生独学的方法,做好示范、监督,在独学的过程中学会抓住课文重点和文中精彩的部分,并做好旁批,如有不理解的地方,要打上问号,或者是查阅相关资料解决问题,如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要提出来,向同学或老师寻求帮助,借助别人的力量解决问题。知识基础扎实了,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写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二、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能够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在课前预习中,学生对课堂上要学习的内容已经有了大致了解,哪些地方看懂了,哪些地方没看懂,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在听课时会轻松跟上课堂的节奏。课前预习,有四个步骤:(1)浏览教材,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和知识框架。(2)找出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学习新知识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这些知识。(3)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作为听课的重点。(4)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画出来或记入预习笔记本。预习做得好的学生,在完成导学案时,写出的答案往往会更合题意。

三、读题、审题

精彩的答案,是紧扣题目的要求展开的,因此读题、审题是答题的关键。题目中有几个问题?关键词是什么?要结合哪些方面的知识点进行解答?认真读题、审题,反复思考、斟酌,抓住要点,言简意赅地组织语言进行答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课堂中要培养学生读题、审题的能力,让学生理解题意,能根据题目的要求去答题,答案才会更精彩。

四、反复斟酌,去枝留干

在答题时,学生的书面文字表达中经常表述层次混乱,描述的内容主次、详略不分等。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引导学生找准答题的切入点,根据原文进行回答,或自己组织语言、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进行回答,在想好答案后,不急于写出答案,而是反复斟酌,抓住重点,去枝留干,做到言简意赅。

五、及时评价

正确评价学生,早已成为现代教育关注的焦点。“给我一次机会,还您一份惊喜”,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评价,是对学生回答的肯定,并加以适时点拨,会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把机会让给学生,相信他们,他们就会有更精彩的答案。

多变的课堂精彩的学生 篇4

一、尊重学生,允许出错

首先,在学习中出错,是学习者的权利,更是小学生的权利。教师、成人在学习中尚且出错,那么对于认知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的小学生来说,在学习中出错就更是正常现象了。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宽容他们的错误,允许他们出错,以平等、信任的心态尊重他们,小心翼翼地呵护他们的情感,热情地鼓励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其次,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他们的焦虑感成反比。在教学中,如果学生一出错,教师就批评或指责,就会在无形中给学生很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加重他们的学习焦虑感,使他们有话不敢说,有问题不敢提,这样教师就很难真实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反之,如果教师宽容对待学生的错误,允许学生出错,那么学生就会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数学思维会更活跃,学习效率会更高。

二、分析原因,巧妙纠错

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出现的错误,必然有其原因。错误和原因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原因或浅或深,或明或暗,或内或外,可能多个原因导致了一个错误,也可能一个原因导致了多个错误。正所谓“正确的思路也许相似,错误的思路则各有各的不同”。因此,教师对学生数学课堂中的出错要认真研究,研究错误产生的原因,研究引导学生纠正错误的方法,做到善于对待学生数学课堂中的出错。

比如,我教《近似数》一课时,一个学生出现了如下错误:16.476≈17(保留整数)。开始,我以为是这个学生对“四舍五入”的方法掌握得还不透彻,于是我提醒并帮助他纠正了错误。然而,在后面的练习中,相似的错误仍在出现,我不得不对自己的判断提出质疑。于是,在他得出9.48≈10时,我让他说说是怎么想的。当学生告诉了我思考的经过后,我才知道了问题的症结:原来在求近似数时,他是从最后一位数想起,然后逐次进行“四舍五入”的。找到原因后,我作了针对性的启发与引导,错误很快便改了过来。看来对学生的错误,我们不能只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而要“蹲下身”来细心听取他们的真实想法,了解错误背后的真正原因,这样才是解读学生错误的有效途径。

三、巧用出错,引发探究

布鲁纳曾说过:“探究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究,便没有数学的发展。”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出错是其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必然伴随的现象之一。对于似是而非、学生不易察觉的出错,如果教师只告诉正确的做法,就难以触及问题的实质,更容易抑制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如对这些出错巧妙地加以利用,因势利导,多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这不仅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发现错误,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如在教学中解决习题:要把一块木条锯成5段,每锯一段用3分钟,求多少分钟可以锯完?”一开始学生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地说:“15分钟。”我思索了一下:如果硬把我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未必就学得好,我还教得累,倒不如把难题交给他们自己去解决。于是我问了一句:“真的是15分钟吗?谁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结果有的拿纸条折,有的用小棒折,有的画图分析,还有的列表等。通过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学生自己找到了错误的原因,得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学生的潜能汇聚在一起发挥,智慧汇拢到一处碰撞。

四、将错就错,绽放精彩

在教学中教师“将错就错”的方法是非常明智的。它是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错误”展示出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使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的原因,从而改正错误,获得正确的认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句很经典的话:“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出错”也是一种教学资源,正是因为有错,才使得教师有了引导、点拨的机会,学生有了质疑、探究的机会。

例如,在探索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我问到:“三角形就是由三条线段连接起来构成的吗?”受定势和经验的干扰,学生很快就答“是”。我没有立即反驳,因为学生的回答有他的合理性。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拿出三根长度分别是2cm、5cm、8cm的小棒让学生摆一个三角形。学生通过亲自操作才明白“不是任意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是有条件限制的”。这样很自然地就引到了“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这一新知的探究上。

多变的课堂精彩的学生 篇5

一、小组合作解决大问题

岭南版第12册第四单元《快乐的小鸟天堂》有三课, 即《展翅的小鸟》、《会打鼓的鸟》、《会跳舞的鸟》。这一单元以“爱鸟”为人文主题, 以“美术与科技活动玩具”为创新课程取向,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既欣赏感受传统民间活动玩具的工艺美, 又探究设计鸟玩具的科学原理与制作方法, 同时感悟“人与鸟类,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追求, 凸显“美术·人文·科技”融为一体的创新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深受学生喜爱, 但现在却不交作业, 这是为什么呢?笔者就此怪像进行了探究———

这是新教材, 对于这几节课的教学内容, 我还真是第一次教;正因为是第一次教, 我备课时特别认真, 学习了教参, 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对教学进行了精心安排。备课时, 心里还是稍稍有些担忧:上课要进行“爱鸟教育”, 要设计一只漂亮的小鸟, 还要组合成玩具, 两个课时行吗?思来想去, “爱鸟”教育不能空谈;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 其环保知识可能比我还丰富。因此, 引导学生设计出漂亮的小鸟玩具, 才是潜移默化的教育。通过画小鸟、制玩具、同学一起游戏, 在玩的过程中学习, 在玩中喜爱鸟类, 在玩中热爱生活与大自然, 才是我们的目的。

把民间玩具与民俗文化纳入美术课程, 这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在欣赏民间玩具的同时, 我们就体验了民间艺人就地取材、使用环保材料创作玩具的过程;同时玩具中运用了科学原理, 使得看似普通的玩具, 闪耀出智慧之光。教学内容可以分成三部分, 即欣赏、设计制作、游戏活动, 可以肯定教学内容是很好的。

我在上课前按作业要求体验了一遍制作过程, 感到制作玩具第一个关键是准备材料。在深圳的家庭, 哪怕要找一段小铁丝、电线都是难事。我自己在找一截适合做小鼓槌 (牙签太细, 铅笔笔杆太粗) 的木棒都花了许久时间。支撑鼓的铁丝太细了就不牢固, 太粗又没有办法用手弯曲。因此, 我一方面布置学生准备各种材料, 如车轮———可以用瓶盖, 鼓———可以用卷筒纸芯等;另一方面我也帮助学生准备一些材料, 如粗细适合的铁丝、橡筋、卡纸等。

上《会打鼓的小鸟》一课时, 学生兴致高昂, 大部分都准备了材料;只是学生的动手能力没有我想象的强, 设计一只鸟就要差不多一节课, 做一只小鼓也费了很多时间, 两节课下来只有几个人全部完成。从课后交的作业看, 有些还打不响鼓, 主要是不能固定牢鼓、鼓在摇动时会松动, 有的是鼓槌不适合。虽然课堂教学还是蛮顺利的, 只是课堂上完成不了作业, 总让我感到些许缺憾。规定交作业的日子, 全班54人, 只有10多个学生交作业, 我只好让每个人自己定交作业的时间, 但一周后仍有13人缺交。

实践证明制作过程时间长、学生材料不足是造成作业欠交的主因;教师必须对作业形式进行调整。在后面的几节课中, 我将3、4个学生自由组合成一组, 明确分工, 小组共同完成一个玩具。这样学生的材料比较多, 时间上也充裕, 共同协作的过程还增强了集体精神的培养。一个细小的合作学习、合作作业的方式改变了结果。

由此看来, 教师在处理教材和教法上要多作研究, 否则, 课堂上一个小小的遗漏都可能出现问题。大教育家说“教学相长”, 是真的伴随教师终身的啊!

二、环保材料会让作业更出色

毕加索对公牛题材情有独钟, 除了经常在画面中表现公牛的形象外, 还用立体的形式来表现———简简单单地把自行车座凳及其车把手进行组合, 就让栩栩如生的公牛头诞生了。我们不得不佩服大师在材料运用上的独特眼光。各种颜色的纸张也让马蒂斯创作出强烈视觉效果的艺术品。在艺术家眼中, 材料是有生命的, 等待着你的发现利用。

民间艺人制作玩具都是就地取材, 十分注重材料的节俭。美术课在欣赏民间玩具的同时, 要引导学生增强环保意识, 准备材料和制作时同样要节约材料, 尽量使用环保材料;还要注意进行课后整理归类。如以前上课时, 课本上的范画和制作步骤出现用纸杯制作, 轮到学生制作一个提线小鸟玩具就要用9、10个纸杯!我与学生商讨这一问题, 结果, 学生形成了自己的看法:不使用新的纸杯, 收集用过的旧纸杯也不现实, 最好的办法是用其他废旧材料代替, 如利用卷筒纸的芯、旧水瓶等。又如在上剪纸课《大嘴巴纸玩偶》和《有趣的吊饰》时, 我就让学生使用其他班上老师已经批阅过的作业纸, 进行再次作业, 同时也是一次近距离相互欣赏、学习的机会。

美术课不仅仅是美的教育, 也是人与生活、环保的教育。让身边不起眼的材料产生第二次作用, 再使用, 就是环保, 也是素质。

三、过程的精彩比结果更重要

新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 这一理念简约而明确地要求教师构建一种全面完善的、重过程、重创新的教学体系, 而美术评价也不例外。作为美术教师, 同样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关注对学生学习目的、态度、审美意识的评价, 注重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与评价。

没有完成作业情况下, 我们该怎样进行评价?学生的作业是否一定要完成?在课程改革中, 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是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和对学习评价的转变。由此, 我想到了美术学习过程性评价非常重要。

过程性评价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评价之一。学习的过程性评价, 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习动态, 激励学习兴趣, 调控学习行为。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知水平及交流表达能力都在活动中反映出来, 因此, 全面客观地对学生的学习进展和结果进行评价, 还离不开平时教师对学生的观察、交谈等手段。

按照以往的习惯, 作业一定要完成, 才能进行评价, 否则评价等第就算有也很低。根据这一类课型, 改变评价方式, 如评价课堂表现、结合课前准备 (包括材料准备和是否带好课本等) , 而不是以课堂作业作为唯一标准。当然, 学生能够完成作业, 会有一定的成就感, 增强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但如果没有完成作业, 也应该进行评价, 并且鼓励学生在课外完成。为了让学生的美术素质得到较好发展, 教师重视过程性评价就显得格外重要。

当我们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路、换一种教学方法、换一种评价手段的时候, 做一个有智慧的美术老师, 你的课堂就会更精彩。

摘要:学生无法完成作业的原因各种各样。身为美术教师的我, 试图从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材料准备和过程评价等方面来解决问题。

用多变的形式保持学生练习的兴趣 篇6

游戏方法:

学生以教师为圆心, 以间隔为两臂侧平举的距离绕教师站成一个圆 (也可站成一个椭圆或一个不规则的封闭图形) , 教师组织学生从某位学生开始 (一般从女生开始) 进行1~5报数, 将学生以5人为一组分为若干组;然后, 所有报5的学生到教师处领取一面三角旗。比赛开始, 听到哨声后所有报5的学生逆时针绕圆外跑动, 跑完一周后回到原来的位置, 并把旗子交给右边报4的学生, 报4的学生在跑一圈后交给报3的学生, 以此类推, 最后看哪一组的1最后回到原来位置, 则这一组的5位学生全部受“罚”。练习前, 要求学生在交完旗子后要快速地蹲下或坐下, 以便于教师观察后面的练习情况和判定胜负。再次练习时, 由原来报1的学生再传给右边报5的学生,最后看哪个组报2的学生最后回来,则报1及其右边的4位学生受罚,相当于重新分组。以上都是男女分开评比。

游戏分析:

此练习不但可以通过间隔人数的多少来随意调整练习密度,也可通过增大学生的间隔距离来增加运动强度。学生都是逆时针跑动,比赛中安全系数较大,三角旗都是用纸和布做成,对学生的身体不会造成伤害。由于每班人数的不同,分组时不可能正好是某个间隔人数的倍数,当不够一组时可以让他们在小组内反复循环,也可将相邻的女生或男生分给下一组,小组循环时可能会有学生意识到自己要跑2次或3次,会有一些抵触情绪,这时需要教师采取语言激励。如,“其实你们占了便宜!你们的身体素质不是最差的,还可以连续跑来减少传接棒耽误的时间,无论怎么比你们都不可能倒数第一,最多你们输了,不让你们做俯卧撑”。一般通过这样的语言调动后,学生都会较高兴地接受。将相邻男生分给女生时,要明确他们是和女生评比,这样男女生都会感到自己占了便宜而欣然同意。

拓展与提高:

如果场地充足,也可以把两个人当一个人进行间隔分组,让两个人手拉手一起接力,这样不但增加了练习的难度,还可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在练习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意识和合作意识。为了不断变换练习形式,也可间隔相同人数发一面三角旗,听第一次信号后,同时逆时针将旗依次传给下一位学生,当听到第二次信号后,当前持旗的学生加速逆时针绕圆外跑一圈,最后回到原来位置的学生受罚,由于个别学生会有懒惰思想,会出现听到第二次信号时相互推让的现象,有时还会出现旗子掉在地上并相互埋怨的情况。对此,只需提前采用语言调动便可解决,如,“在体育课中,特别是一些集体项目中,我很容易就能看到一个同学的思想品德如何,如果出现旗子掉地或相互推让的现象,就证明有人是自私的、懒惰的,当然不排除无意的,大不了跑得慢做几个俯卧撑,可千万别让人看不起,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是诚实的。”

思考:

探寻初中语文课堂多变教学手段 篇7

一、运用绘画,吸引学生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与多样化。其中,绘画是初中生喜欢的教学手段,可创设生动形象便于学生自学、师生互动的多变情境,改变单纯讲授方式,给单调教学增添趣味与活力,让学生学得津津有味。为了让语文教学更富有美感,更生动活泼,教师也要将绘画适度地运 用到课堂中,以形象生动的画面表现书本上的语言文字,满足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促其积极愉悦地学习,有所收获。

首先,教师可利用现代电教手段,给学生展 示相关图片资料,创设图文并茂的情境,提高教学吸引力,给学生想象与思考空 间,并在形象 图片刺激 下有更深 的感触。其次,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粉笔 勾勒相应的简笔画或示意图,让学生一目了然,降低知识理解难度。同时,根据具体需求适当留白,带动学生思考,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进行补白,促进师生互动。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这篇小说的情节线、人物情感变化线以及体现文章主题的亮线,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概括补充完整。另外,当学生阅读课文内容有所了解后,还可鼓励他们自主绘画,形象地表现课文内容,表达自己的阅读理解与感受,发挥主体性,得到多种能力的锻炼。如学习《天净沙·秋思》一文,鼓励学生动手尝试给这首诗配上一幅画,再现文本内容与意境,感受“诗情画意”。学生绘画后,相互评出优劣,表扬优胜者。而后投影范画,让学生学习与借鉴。

二、播放音乐,营造氛围

语文与音乐是密切相关的,不少音乐作品是依照文学作品而创作的,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同时,语文中的诗词富有音乐性,而高质量的音乐歌词可以算是一首诗,会运用到拟人、虚实结合等手法。正如著名作家叶文玲所说的“音乐和诗是天然契合的艺术”。大多数初中生喜欢音乐,也深受音乐影响,教师若能将音乐适度地引入课堂中,能满足学生需求,吸引学生注意。教师可根据教学需求与教学契机,灵活引入音乐,营造氛围,拨动学生心弦,让语文课堂在美妙的音符中活跃起来。

首先,利用音乐自 然导入,渲染氛围,奠定感情 基调,调动学生情 绪,引人入胜。其 次,文本探究 与鉴赏时,播放相关音乐,让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角色,得到深切的感受,升华情感,加深领悟,或者配乐朗读,依照音乐的旋律与节奏,展示文本美感,让学生深刻领悟文学作品的内容与情意。如教学《海燕》时,伴着起伏变幻的音乐旋律,教师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想象意境,发掘海燕精神的内涵。另外,借助音乐,拓展延伸,激发与保持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不少学生喜欢许嵩的歌,他所写的歌词弥漫着古典韵味。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找来许嵩唱的《清明雨上》《半城烟沙》《庐州月》等歌曲,让学生明白这些歌词可以如此美,正是丰富化用了古典诗词与典故,增添了意境,细腻而含蓄,启发他们只要细心留意,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发现诗词之美,激发古诗学习兴趣。

三、引入游戏,玩中学习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霸占 课堂,教学也非常严肃,学习氛围太过紧张,学生学得沉重而压抑,其学习积极性、创造力也日渐消失。实际上,语文教学 也可以是生动活泼、轻松愉悦的,这样才会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才会有思维火花的绽放。新课程改革中,教学观念与方式有所改变,教师要积极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有利氛围,创造条件诱导学生主动探究、广泛合作与交流,课堂从控制转向开放。游戏在本质上体现了积极参与,需要学生通过竞争与合作来自主解决问题,并获得快乐体验。教师可适当引入游戏因素,如表演游戏、竞赛 游戏等,让语文学习活动变成宽松、民主、开放、愉悦的 师生交流与探究过程。

如教学《背影》一文时,教师可请几个学生模仿文中父亲走路的姿势、爬月台的系列动作,台下的学生根据文中语句来纠错,并思考讨论:“蹒跚”这个词何用?爬月台动作描写有何作用与艺术魅力?于是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来,这也是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体现。

上一篇:微血管系统下一篇:汽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