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的雪花片

2024-09-09

多变的雪花片(共5篇)

多变的雪花片 篇1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幼儿想象力能引发幼儿情绪情感的变化,激发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对幼儿智力发展乃至未来人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玩雪花片的过程中,有的孩子可以在自己想象的意境中玩得不亦乐乎,拼装出很多种好看的东西如宇宙飞船、花篮、帆船、塔、火车等,有的孩子却只能拿着雪花片简单随便地拼拼插插,更别说能拼出自己喜欢的作品了。孩子的个体差异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了让所有的孩子能够在玩雪花片的时候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让孩子在想象的世界里天马行空,拼出自己喜欢的作品,我想了如下几种办法:

1.丰富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知识、经验

积累幼儿经验,丰富想象。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让幼儿为想象做好丰富的准备材料,有了丰富的知识经验,他们的想象才会天马行空。幼儿的想象,一般是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语言的发展产生出来的,让孩子认真细心地观察他们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物,调动孩子们的多种感官,使他们的脑子里形成丰富而深刻的事物形象,这是发展幼儿想象力的前提。

2. 给幼儿做有重点的示范

当孩子在拼雪花片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要给孩子进行及时的示范,或者是让富有想象力的孩子进行重点示范,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所突破,激发幼儿的创作火花,拼插出自己喜欢的作品。老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及实际操作情况,把难懂的技能一层一层地分解出来,使孩子大胆地发挥想象。让幼儿在玩中掌握技能,在玩中发展创造性,这样,幼儿的想象力才能被充分地发挥出来。

3. 教师进行分层指导

(1)为了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教师应该对孩子进行分层指导。对于比较有想法的孩子,给他们提更高的要求,在原有水平上不断推新,创作出更好更难的作品。对于只能拿着雪花片简单随便拼拼插插的孩子,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个别指导。

(2)针对不同的孩子给予不同的要求。对于那些比较有想法的幼儿,支持他们的独特想法,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并有意加大难度,让他们尝试困难的任务。对于只能拼拼插插的孩子,给他们提与自身能力相应的要求,要他们先拼插出一些简单的物品,再在他们的原有水平上逐渐提高要求,加高难度,极大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4. 让孩子学会合作分享

(1)给孩子分组,合作完成一件作品,利用集体的力量,能够更好更快地拼插出优秀的作品。鼓励同伴合作,共同协商拼插内容,让孩子在愉快、自主的气氛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开启智慧的大门,体验到合作游戏的快乐。从而使有想法的幼儿在同伴的赞扬中增强自信,激发其去构思、创造新的建构,让胆小的幼儿在同伴的成功中消除自卑,激发其参与建构,尝试创新的欲望。

(2)一个孩子一个想法,两个人合作,就有了两种想法,让孩子们合作一起完成作品,能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随着年龄的增长,建构内容也越来越难,用小小的雪花片做大型的物品,需花费很长的时间,单凭一个人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可以提醒幼儿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完成,注重沟通与交流,边动脑边商量,碰到难点,要一起商量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共同协商解决。

5. 创设幼儿展示作品的环境,让孩子们进行交流分享

在班上开展小小博览会,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小朋友来参观展览,可以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作品,交流想法。幼儿不会独享个人的成功,他们总要想方设法与他人分享,让别人接纳并期待得到他人的赞许,通过成人或同伴好评的反馈,幼儿会从内心感受到一种成就感。在展示与交流中,幼儿又可以从同伴那里获得启迪,激发再想象创造的灵感。

幼儿期是想象力的萌芽时期,在游戏中发掘幼儿的想象力,在快乐体验中培养幼儿想象力,在玩中学,小玩具大智慧,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与幼儿的情感发展积极联系在一起,为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激发幼儿想象的乐趣。

多变的雪花片 篇2

有一天,一位夫人到山里去砍柴,他正走在小路上,突然,他发现一片很大很大的雪花,她上前摸了一下,不到两分钟,她的.身体变得冰冰的,但是非常有力气,她刚摸到了一棵树,那棵树就在5秒之内倒下来,那位夫人很开心。于是她就把这篇雪花带回家了。

在家里,她把这一片雪花放在烤炉旁边,过了一会儿,那夫人觉得雪花越变越大,于是她就回头一看,哇!雪花变得像建房子。于是她迅速地把雪花推了出去,可是,雪花一出家门就变得和太阳一样大了,夫人非常惊奇,就把门赶紧关上。十分钟后,夫人来观察,她发现雪花又变成了1个打巨人,夫人又摸了摸,这一下子,她就变成了1个打巨人,夫人不知道怎么怎么回事,就大喊:“我这是怎么了?”在这个时候,雪花说话了,雪花说:“我是一个神奇的雪花,只要你在我眼前许愿,我就可以帮助你完成。”夫人说:“好好,那你帮我复原吧!”说着,夫人就变回了原来的身高。

从此以后,夫人就和雪花成了好朋友,形影不离都跟着夫人,砍柴的时候,雪花就可以把夫人变成巨人,很快而是棵树就砍断了。

没有两片相同的雪花 篇3

千百年来,雪与冰的纯洁美丽让人心醉不已。实际上,英语中“晶体”一词来源于希腊词语“冰”。当然,对冰雪的眷恋,不仅西方如此。虽然很多仔细观察雪花的人都注意到这些冰晶是六角形的,然而对此做第一个手笔记录的却不是西方人,是一个中国人。公元前140~131年西汉文帝时代,《韩诗外传》这本书中,诗人韩婴写下了“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的诗句。看来那时中国人已知道了这一事实,过了好多世纪,才有欧洲作品中提及这一事实。

人们一直认为瑞典大主教奥拉夫·马格努斯,是第一位做此记载的欧洲人士。1555年,他发表了一部自然史书,在书中描述了雪花,并画了一些图片。在欧洲这本书很畅销,有许多版本和译本,第一个英文译本于1558年发行。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在1611年出版的《六角雪花》中也对雪花这一特点加以描述。

然而更细致的观察需要等到显微镜发明以后再说了。列文虎克,17世纪最著名的显微镜专家,对雪花进行了细致的观察。还有一位早期的显微镜专家,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对显微镜特别感兴趣,并有意对其进行改进。1665年,他出版《显微术》一书,书中包括他画的一些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雪花图片,以及他对冰晶结构的阐述。之后几百年来,雪花因其美丽而备受人们青睐。

像植物一样“生长”

一组水分子相互吸引,结成冰晶,在形成过程中,有几个力起了作用。最重要的是表面张力和结冰时释放的潜热。表面张力拉近分子之间的距离,并使结合体表面平滑。冰箱中立方体冻冰、结冰的水池表面比较平滑,这是因为水结冰时是从外向里,外面先结冰。雪花并不是这样形成的,而是以冻结核为中心,从里向外凝结而成,释放的潜热从中心向外扩散,最后散播到大气中。这比较容易破坏冰晶的稳定性。潜热使中心的水分子升温,足以使氢键放松一些,所以它们离冰晶表面稍有一些距离,但它们因受表面张力的作用,不会离开冰晶表面而逃散到空气中。

现在这些在冰晶表面突出的小尖片,在冰晶从云层降落过程中,开始搜集水分子。一个由水滴和冰晶组成的混合云团中含有超冷水滴,从这些超冷水滴表面蒸发的水蒸气积存在冰晶表面,最后冰晶以牺牲超冷水滴为代价,从超冷水滴“吸附”水蒸气,体积不断地膨胀。凸出部分越大,在大气降落过程中就会集结更多的水分子,最后变得越来越尖,像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顶尖。

雪花变得越来越大,其中对它的平衡作用力也要发生改变。潜热释放显得越来越重要,表面张力的影响不断地减退。小雪花相遇时就会互相攀附合并形成大雪花,到达地面时,有的雪花只有2个冰晶,而大雪花可能会有200个冰晶。

研究雪花不太容易,它们非常脆弱,极易受到破坏,如果不是处于0℃的气温下,数秒之内就会融化掉。即使这样,还是有解决问题的办法。用普通的二氢化乙烯制成的聚乙烯稀薄溶液可以将雪花和其他冰晶捕获。溶液温度保持在-1℃~-2℃,外面罩上玻璃或木板(玻璃或木板温度同样为零下),下雪时把这个有外罩的盆子放在外面,收集几朵雪花,然后放在室内10分钟,这时溶剂也在蒸发。过后它的温度与室温相同,雪花开始融化,水蒸气通过盖着盘子的塑料薄膜散发出去,之后把雪花印记永远留下。

没有完全相同的雪花

在一个大云团顶层形成的雪花通常是柱状,其形成温度大致为-34℃下雪花呈柱状,而-16℃下雪花呈星形。如果雪花呈大片状,说明它们是在-12℃温度下。

表面张力影响个体分子,影响晶体的最初形状。由水分子构成一旦冰晶上的凸出部分到了一定大小,它的角棱很不稳定,其上面也会产生更小尖体、凸出部分。整个一片雪花,凸出部分处于同样一种环境,经受相同的力,因此结果自然也一样。它们都在不断变大,有快有慢,这样一片几乎完全对称的雪花形成了,正是这种对称使雪花显得格外美丽。植物和窗户上的白霜也是这样形成的,冻结从里向外,图案相当微妙、复杂。

有时对称也会消失,如果雪花很大,慢慢地水平降落,它会保持对称。如果雪花的一端比另一端上翘,就会倾斜,从外形上一端就会比另一端厚,那么自然到它离开云层时就不会对称了。

绝大多数雪花对称,但没有一片雪花同其他相邻的雪花一样, 这是因为每片雪花降落路径不同。雪花缓缓降落时都要经过移动的大气,它们会遭遇上升流或向某一侧偏移,一些雪花在空中飘移的时间较长。一些雪花会进入气温湿度稍高或稍低一点儿的大气中,大气中固体粒子的数量和类型会有所变化,这当然会影响水的凝结和冰冻速度。每一片雪花对自己经历、存在的环境作出反应,而没有哪两片雪花经历过完全相同的条件考验,所以,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雪花。

天太冷就不能下雪?

人们总说“天冷了不能再下雪”,确实说得对,冷空气是干空气。低温下,大气含水蒸气较少。水蒸气凝结,结成冰晶,空气干燥,即使最后一丝水蒸气也被从冷空气中挤出来。同温暖大气中的冰晶一样,这些冰晶降落时也收集了更多的水分,但冷空气中湿气已不多了,很难遇到。这样一来,它们长势缓慢,在温度低的条件下,其表面不可能形成使它们合并在一起的薄水层,所以它们很小,呈碎片状。一股风吹来,它们打在人脸上,人会感到很疼,用放大镜观察一下,你就会看到有些为柱形或针形,有些形状极不规则。

最小的冰晶是在-29℃形成的。这些冰晶仍要求有冻结核,但温度一旦低于-40℃冻结核不会存在,高纬度地区此气温很常见。冬季中纬度地区海拔3.3万英尺(10千米) 的对流顶层,气温为-57℃,如此低温的大气非常干燥,里面没有太多的冰晶,但稍往下一点儿的大气层中,有很多冰晶,因为这一层的大气是锋面抬起来的空气,尽管海拔高,但能清楚地看到它们,它们是四处可见的薄层卷云。有时风吹过,它们就会变成狭长的云条,在两端卷曲,称作“驴尾巴”。世界上许多地区冬季气温在-29℃以下,极地如此,北美洲、欧洲和亚洲也如此。不时地,相对潮湿的空气来到寒冷地区,冰晶形成,同时在温度稍高一点儿的云层中卷层云形成,冰晶由此降落。当然,冰晶也从高海拔的云层降落,但经过暖大气层时升华变成水蒸气。所以从低海拔云层中降落的冰晶在升华前落地,以小雪形式降落,里面是糖粒大小的冰晶。

雪暴中要学会自救

雪暴是冬春季节,在强冷空气影响下形成的暴风雪天气。雪暴来临时,气温很低,大雪随风弥漫,到处一片白茫茫,能见度极低。人车因辨不清方向而容易掉进湖泊或坠下山崖,摔死、冻死。

一片雪花 篇4

我离开了这里,向远方飘去。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我饥肠辘辘!随后,便饿晕了。等我醒来时,看见了一只松鼠,是它救了我。在我道谢后,它却对我说:“你还是赶快回去吧,要不然,你会融化,生命也会随之结束。”“我不信”我反驳。“这里是南方,冬天也快过去了,当明天早上太阳升起时,你便会化作一滩水。”我只好在与它告别,随后,又继续我的旅行。

快到晚上了,寒风刺骨,我真想好好的睡一觉啊!就在我作白日梦的时候,一位慈祥的老人来了,并把我带回家。在路上,他伤心的对我说:“孩子,你还是回家吧,要不然,你会死的。”我伤心极了,并一点害怕,不会真像这两个人说的吧。这是,我很想家与我的亲人,伙伴。渐渐地,我睡着了。

到了第二天,到了太阳升起的时候,我看见了我的同类——雪人。它也伤心的哭着,我跑飘过去,问他:“你怎么了?”“待会,我和你都要融化了。”三人传虎,听到这些,我不得不相信这些是真的了,我和雪人静静的等着太阳把我们融化,相比起太阳那强大的力量,我们也无能为力。

时间缓缓地流逝,我感到脚下有一滩滩凉水,啊,我融化了,雪人也一样,我们异口同声的说:“只好每年在相见了。”说完,

多变的雪花片 篇5

雪花插片是我班幼儿喜欢的一种拼塑材料,它需要幼儿发挥想象动手拼组。最初,幼儿能将雪花插片拼组成简单的线状或他们熟悉的平面状图形。随着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幼儿非常乐意尝试拼组一些立体图形。在教师的引导下,大班幼儿通过不断尝试,在操作前已能主动告诉教师要拼什么,并能自觉地用图画的方式将自己的想法表征出來。

活动记录:

区角活动开始了,烁烁告诉老师他要去拼插区拼一个“有炮筒和带轮子的车子”。教师问他:“那你的车子打算拼多大呢?这么大还是这么大?”教师故意夸张地用手比划了两种对比明显的车子轮廓。烁烁边说边用手比划了一下:“这么大吧!”教师又问:“你感觉要拼出这样的车子用一个活动时段够不够?需不需要和别人合作?”他想了想说:“我感觉不够,上次我没有拼完汽车就收玩具了。我和文文一起拼,用一个时间段就可以完成。”旁边的文文应和道:“我愿意和他一起拼,我们是好朋友。”

商量好后,烁烁取出纸和笔,开始画他想要拼搭的车。烁烁边画边对文文说:“车身是方形的,这是盖子,我们用一条条竖线来表示,盖子上边是个圆圆的炮筒。”文文说:“车子应该是四个轮子呀。”烁烁说:“那边的两个轮子被挡住了,我们用两个轮子来表示就可以了。好了,我画完了,你准备拼哪一部分?”文文指着“炮筒”说:“拼这一块。”烁烁回应道:“那我就拼车身和轮子吧。”商量好后,他们各自把名字写在计划图纸上(如图1),并将计划图纸放到桌子的一边开始拼组。

烁烁看了一下图纸,自言自语道:“我还是先拼车身吧,它是方形的,我上次拼过。”只见他很快用插片连接好了一个平面状的长方形,并将它放在一边说:“这是车顶。”之后,他用同样的方法拼了两个大小一样、比车顶小一点的长方形作为车子的前后两面。他在拼车身底部时注意到了自己画的轮子的位置,开始有意识地将平面拼成了两个拱形。他边拼边说:“这里是待会放轮子的。”之后,他将这四个平面状的插片首尾相接连在一起,组装成了车子的轮廓。此时,文文的“炮筒”也拼好了,烁烁看了看文文的“炮筒”说:“你这个‘炮筒’看起来怎么像梯子,这样怎么发射呀?”文文看了看自己的作品,自言自语道:“‘炮筒’是用来发射的,要圆圆的、粗粗的。”说完,他开始重新拼组“炮筒”了。他先将插片组成一个平面状的圆形,之后开始在这个圆形上沿着一个方向添加插片直至组成一个圆柱状的轮廓。与此同时,烁烁也已经拼好了四个圆形平面状的轮子,并开始把它们连接在车身底部拱形的位置上。文文在帮助他安装,并小心翼翼地把自己拼的“炮筒”斜向安装到车子顶部(如图2)。

他们的作品似乎完成了,烁烁兴奋地说:“我们拼好了!我们要放到展示台上给大家看!”但是,在放置的时候,他发现车子无法立起来,就努力调试了几下,可车子还是没法平稳站立。文文说:“是不是上面太重了,把轮子压得站不稳了?”烁烁说:“那我们试试多放点插片,让轮子变成粗粗的,这样就能撑住了!”说完,他们开始动手改装轮子。他们将轮子一个个拆下来,把这些平面状的轮子改成了短短的圆柱状的轮子。最后,他们晃动几下试了试,发现车子能立起来了,便开始去记录他们的操作结果了。烁烁说:“确定这个轮子的位置有点难,所以我想用不同颜色的笔画上记号。”说完,他用蓝色水彩笔将轮子的部位圈了起来,以此来表示他认为难的部分。文文也拿起笔圈起了炮筒和车身的连接处以及轮子这两个部位。圈完后,他们在计划图纸上画上两个笑脸来表示他们完成后的心情,并写上了日期。

在讲评作品的环节,教师问烁烁:“这是不是你们想要拼的小车的样子?你觉得拼得怎么样?”烁烁回应说:“是的,这就是我们想要拼的车子。”“那么,你们在拼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烁烁和文文都指着车轮说:“我们在拼轮子时遇到了问题,因为我们之前没有想过要加粗轮子,结果车子没法站稳,最后我们想到了要增加插片的数量把轮子变成直筒样子的,车子才不会倒。”文文补充说:“在拼这个连接处时,需要使劲地倾斜慢慢插才行。如果不慢慢拼,插片就容易散。”教师说:“在这次操作中,你们学到了什么可以与小朋友分享的经验呢?”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要有耐心,要慢慢地拼。”“拼之前要想好哪个位置是怎么拼的,拼完后还要看看能不能站住。”教师肯定了他们的表现,并请他们把作品连同图纸一起摆放在展示台上(如图3)。

解读:

在操作前,烁烁的任务意识比较强,他能计划好自己要拼什么物体,并能用言语和图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刚开始时,他的计划是笼统的,但是在看到教师夸张的比划后,他能及时将计划具体化。同时,他能结合自己以前拼小车的经验去预估任务的难易程度,提出两人合作就能在一个时间段完成作品。在画计划图的时候,烁烁不仅能画出车子的细节,而且能分配任务,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元认知知识非常丰富,计划能力较强。

在操作中,烁烁的自言自语体现出其任务知识、策略选择、对操作过程作更详细的计划以及对操作过程进行监控和修正等元认知。烁烁和文文知道自己需要拼组的部分,表现出能根据计划图纸操作和修正作品。如烁烁看到文文拼的“炮筒”像梯子,认为这样的“炮筒”无法发射炮弹,因此提醒文文,促使文文修正错误,拼搭了立体的炮筒。可见,幼儿在同伴合作学习中,不仅会自我监控,也会进行同伴监控。在轮子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体现出了他们解决问题的经验非常丰富,能及时发现车子立不起来的关键原因并进行修正。

在操作后,烁烁能对自己的操作过程进行评价,并将操作结果与计划进行比对,以进一步增强对操作过程的监控。他和文文能回顾自己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做上标记。同时,他们能对自己的操作进行反思,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回应:

教师在幼儿活动前运用启发式提问,从车子的大小及操作时间的长短等方面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帮助幼儿明确任务,启发幼儿细化自己的计划。

活动中,教师更多的是观察幼儿操作,在幼儿遇到问题时不急于介入,而是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对能力较强的幼儿来说,这样的回应方式是有效的,有利于幼儿深入思考。不适宜的介入反而会干扰幼儿的思考。

在活动后的讲评环节中,教师能引导幼儿去反思自己的操作过程,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并以将幼儿的作品摆放在展示台上的方式给予幼儿鼓励和肯定。

下一步计划:

教师可继续鼓励幼儿在操作前丰富自己的计划,在操作中做到回头看看自己的操作和最初的想法是否一致。当然,鉴于这个年龄段幼儿的思维特点,如果他们做的和想的有出入,也要给予理解。

结合幼儿本次操作和积累的经验,教师可鼓励幼儿尝试设计更复杂、更具体的计划图,并努力解决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还要给幼儿足够的操作时间,如果一个时间段里幼儿完成不了作品,可为他们提供保留未完成作品的空间,以便幼儿下次继续操作。

上一篇:实验室管理中化学实验下一篇:校园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