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德育研究(共12篇)
中学生德育研究 篇1
目前,在农村中学德育工作上存在着许多问题,农村家长知识水平较低,不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学生往往有不良的行为习惯。教师德育工作有“一手硬、一手软”而忽视德育工作的倾向,有在德育内容和方法上存在着脱离实际的状况,有做表面文章、搞一阵风等形式主义,等等,使德育工作收效甚微,与当前农村社会的教育现状很不适应。为此,必须加强和改进德育方式,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下面我就如何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学德育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更新教育理念是关键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大量新情况、新问题。”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只是简单重复过去的老方式、老办法,就难以收到好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拓宽思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真研究和深入探索学校教育工作新的特点和规律,形成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新观念,这是中学德育的关键所在,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环节。
1. 确立“德育核心”的观念。
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抓好德育工作,对学生终身成长将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现在的学生将是我国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他们的成长状况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因此,推进素质教育,必须确定以德育为核心的观念,真正把德育工作置于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领会、掌握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增强德育核心地位,一方面要明确德育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不断改进德育方法,特别是评价方法。另一方面要将德育有机地渗透到其他各科的课程和各项活动中去,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各环节中都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灵魂。
2. 确立“学生为本”的观念。
学生是德育工作的对象,德育的宗旨是塑造灵魂。而要使每个学生都得以生动活泼地自主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确立学生为本的观念,把学生真正摆在德育工作的主体地位上,尊重他们,相信他们,理解他们,与他们平等相待,教育他们学会做人,鼓励他们不断发展,取得成功。切忌把学生当作客体,脱离学生的实际,遭到学生厌弃。这就要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基本思想,始终坚持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根本原则,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要注意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充分满足学生发展的合理要求,科学引导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学生参与德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团队和班集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主观能动性;在抓住共性问题的同时,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把育人工作做到每个学生的心上。
3. 确立“有效德育”的观念。
有效德育,即德育的有效性,它是确立德育核心地位的落脚点。而德育有效性又有整体和个体之分,整体有效性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是隐性的;个体有效性通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有的可能效果明显,有的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效果不明显。为此,在德育工作中必须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稳扎稳打,注重实效,努力提高每一项工作、每一次活动的有效性;要遵循德育工作规律,尊重学生成长和认知规律,克服形式主义和表面上的轰轰烈烈,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入情入理入微;要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高效的运行机制、科学的评价机制、严格的约束机制、有力的激励机制,努力使个体的有效性聚集成部分的有效性,在逐步积累成整体的有效性。
4. 确立“依法治校”的观念。
健全的法律和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学校教育活动有序运行,以顺利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所以,我们必须确立依法治校的观念,为此,学校必须广泛开展普法教育,一方面,通过组织教职员工学习和领会《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的精神实质,增强他们“依法治学”、”依法育人”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建立法制学校,聘任综治校长,开展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提高他们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学校还要建立健全严格的规章制度,以此来规范、约束师生的行为;学校领导、中层干部也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遵章守法,廉洁自律,为全校师生树立榜样。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事业在健康、有序的状态下顺利发展。
5. 确立“全员育人”的观念。
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项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多面性、同一性等特点。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决不是一日之功、一人之力,而必须全员参与、全员负责。学校每位教师,甚至职员、工人等都是而且应当是德育工作者。只有提高全员育人的认识程度,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德育工作变得生动具体;只有依靠全员的渗透作用,才能使德育与其它各育有机结合起来。为此,必须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学校党、团、队要齐抓共管,德育处、教务处、总务处等各个部门要密切配合,班主任、科任教师要通力协作,形成一个以德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
二、以学会做人为本,全面均衡发展
教会学生做人,并使之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要成才,先要成人,做人做不好,知识再多也不是好人才,而做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做人,则是教育的关键所在。为此,做人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学生规范的行为习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教育、延安精神教育和基本的道德素质教育,侧重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所学的道德准则落实、内化和贯穿到每日生活和学习之中,规范他们的思想和言行,引导他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夯实做人的基础。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做人教育时,第一,在做人目标设定上要注重基础性,教育学生做一个“文明人、现代人、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人”;第二,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明确层次性,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三,在教育方法的设计上要强调主体性,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那种“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我打你痛”的被动局面;第四,在德育要求上应注意实用性,做到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做文明人、现代人”———讲安全,讲礼貌,讲纪律,讲卫生;讲学习,讲科学,讲礼仪,讲奉献。具有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人”———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
三、活跃德育主阵地,跳出教学抓教学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学生单靠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的,学校教育应着力培养一批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发现、会创造的全面型人才。当前过分注重学习成绩的现实情况,既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又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更不符合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只有开展形式灵活的德育活动,调节师生的生活,才能挖掘师生更多的潜力,才能培养好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造精神,发展学生的长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因此,我们要在不降低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切切实实开展有效的德育活动,并以此为突破口,努力拓展德育活动的空间。
四、培养创新精神是德育的侧重点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主要是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质疑精神、创新意识等。教师既要认真学习和采纳前人已有的学习方法,又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创造出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在思想上,要敢于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自己的思想与实际相符合;在工作上,既要学习借鉴他人的工作经验,又要根据本班、本年级、本岗位的实际情况,探索新的思路,积累新的经验;将来参加工作,也要积极采用新技术,并大胆改革,勇于创新。
德育工作毕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学的德育工作,提高它的实效性,是摆在每个农村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因而需要作深入探讨和研究。
中学生德育研究 篇2
《农村中学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
研 究 结 题 报 告
一、背景简述
1、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初中阶段是人类个体生命过程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初中生的心理发育十分迅速,在2至3年内基本完成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进程,并达到初步的成熟水平。但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度时期。这就形成了他们既成熟又幼稚的根本特点,所以有人将初中阶段称为“危险期”。许多学生产生了好动、焦虑、冷漠、恐惧、猜疑、抑郁、自卑、嫉妒等心理障碍。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以应对挫折,青春期闭锁等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伤人现象。因此,对初中问题学生心理现状进行调查以便采取正确的疏导措施,帮助其度过“危机年龄”,正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2、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是我校初中生心理现状的需要
乡镇区划调整后,我镇成为全区人口数量最少、经济状况最差的偏远落后乡镇。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媾合,使得农村这片天地更趋复杂。尽管物质生活水平在提高,但是思想文化的发展却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社会道德素质呈现不断下降趋势。社区教育的退化,家庭教育的滞后严重影响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部分学生心理障碍严重,行为偏执,个别甚至出现违法行为。因此,及时地调查初中问题学生的心理现状,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疏导,正是我校初中生心理现状的需要。
3、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是我校德育课题研究的需要
学校部分教育工作者缺乏理论指导,习惯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忽视了对教育对象的心理研究,德育队伍建设很大层面上体现为教育简单化的特征。往往将心理问题,上升至品德高度,致使教育的收获甚微,教育苍白无力,甚至因恨铁不成钢而发生教育行为的不恰当,导致学生受到新的挫折。因此,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正是我校当今德育研究的需要。
二、研究目的:
1、通过本课题研究,收集和综合国内外有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将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或原理跟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形成切合这部分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力求建构相应的理论轮廓,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益的范型。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较为确切地了解和归纳目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所表现的特征及其主要成因,并在区别程度、对症下药的预防、疏导、补偿、矫治的过程中,逐步地缓解和消除他们的心理柔弱、心理偏常、心理障碍乃至心理残疾等状况,促进学生的心理机能的完善和发展,提高其心理素质乃至整个人格水平。
3、通过本课题研究,尽快提高研究成员尤其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包括心理健康问题的诊断水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水平,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以及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之逐步成为研究与实践双赢互动的学术型教育行家。
三、过程概述
(一)、方案设计论证阶段(2003年12月——2004年3月)
课题调查、定位、拟题、论证,课题组组建、工作分工,课题组培训提高,课题相关理论学习、资料搜集,课题申报方案设计、申报、立项工作。
(二)、课题内容试行阶段(2004年3月——2004年9月)
初步试行课题内容,在此基础上修改课题方案,召开课题开题大会,组织开展理论学习。
(三)、课题研究阶段(2004年9月——2005年4月)
主要完成以下工作:分期(月份、年龄等)召集主题课程设计、课例方案设计大会;组织主题课程编写,开设各级各类课题相关内容研讨会,不断提出新的设想,再行组织实施、论证,撰写有关调查报告。
(四)、总结论证阶段(2005年4月——2005年12月)
总结分析一年来的课题实施情况,总结课程与课例设计要点、策略、问题;形成课例研究与教师论文专辑;撰写课题论文、鉴定报告、结题报告;总结课题开展以来的经验教训,指导性开展下一阶段课题申报或本课题研究深入探究。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
研究手段主要为: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信息测验法、个案分析法、行
动研究法。实行分类要求,分层操作,使理论指导与教育实际紧密结合,使研究成果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
五、活动扫描
1、寓心理疏导于学校各学科教学之中。教师要转变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在教育中积极地挖掘教育思想,多给学生一点爱,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埋怨,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问题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困难时,应主动关心帮助他们,要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教给他们克服困难的方法,在克服困难中培养他们的意志和忍受挫折的能力。
2、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服务。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建立问题学生心理疏导档案,使问题学生的心理疾病得到及时治疗。另外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录像、黑板报等宣传工具,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要求,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其身心发展特点,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转变不良行为,从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3、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运动会、文艺会演、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等,有助于问题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有助于培养问题学生自立自力的能力,在活动中创设良好的交际环境,舒解心中的压抑和焦虑,在交往中培养问题学生宽阔的胸怀和乐观的情绪,学会控制情绪,对不良心理反应进行疏导。
4、创设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培养方式和社会的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社会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取得家长和社会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因此,要充分利用家访、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或通过家访互相交流,让他们畅谈教育子女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而帮助家长改进教育方法。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地、辩证地认识社会各种现象,积极引进社会帮教组织,让问题学生在舒适的家庭中、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健康地成长。
六、成效分析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扎实开展,建立了在课题组带领下,以班主任和心理辅导老师(兼职)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初步形成了切合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力求构建相应的理论轮廓,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分析、探究,初步了解和归纳出目前学生心理和行为特征上的一些共性:如生活水平的自我优越感与独立生活能力的缺乏的矛盾,学习上的高期望值与学习水平的相对滞后的矛盾,摆脱家长束缚(渴望家长帮助)与缺乏亲情抚慰的失落感的矛盾„„针对诸如自私、怕苦、攀比、骄妄、浮躁、责任心薄弱,优越感过强等心理弱点,通过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在积极的课堂教学、有效的活动训练、和谐的环境陶冶中努力排除心理发展障碍,形成开朗、自信、稳健、坚毅的心理品质。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教师以及课任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得到了提高。学校和老师全面了解和关心学生,创设了气氛和谐、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学校重视教师的心育管理,营造以人为本的民主的校园氛围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教师的心理教育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师的适应力,使教师处于一种积极、自信、乐观、向上的健康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学中去。
七、成果收获
(一)增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品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和简单的心理训练方法,能自觉地在学习和生活中加以运用,提高了自身的心理素质。
(二)教师观念发生了转变。教师非常注重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态度、方法、情绪对学生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提高了教书育人效果。
(三)提高了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教育能力。教师学习了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掌握了很多心理调控训练的方法。这些知识、方法的掌握和运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且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四)构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了校长领导、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学生和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体系,利用广播站、校园网、心理信箱、校园环境等媒体,通过心理辅导课、心理咨询、社团活动等途径共同作用于学生,并积极利用家庭教育和社会力量,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建立了立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五)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的很多品德问题,是心理问题在行为上的外在表现。通过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和研究,使学生能较好地调控
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有利于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八、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还处于一个初步认识了解的层面上,如何进一步研究并建构相应的理论轮廓这一方面不够深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的成效。
2、课题研究中个案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使用较好。在下阶段研究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测评,进一步搞好学生个人心理档案,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我、发展自我,有针对性地强化心理素质训练。
中学生德育研究 篇3
【摘要】德育银行在中学德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可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本文主要从德育银行在中学德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途径为出发点,提出了在中学德育管理工作中应用德育银行的策略,从而加强德育教育的整体发展,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关键词】中学德育 有效途径 应用 德育银行
【课题项目】本文为“一般课题”,名称《德育银行在中学德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立项编号为“〔2015〕JKGHYB-1234”。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82-01
所谓的德育银行其实是一种对学生展开德育管理的工作形式,模拟银行工作的形式,将学校作为总行,各个班级为分行,而学生是每个银行的储户,由班长依据学生的日常文明表现增加或者削减学生的“德育存入资金”,并将最终的存款作为评定学生品德操作的依据。德育银行以量化、动态的形式记录和考核学生的日常品德表现,在中学德育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可有效的帮助学生树立学生的正确德育观,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一、德育银行在中学德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途径
(一)思想品德课程
中学品德课程是直接开展思想品德课程的一个重要学科,也是学生德育教育开展的主要途径,因此也是德育银行实施应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该课程中加以融合应用德育银行可为学生将来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展开思想品德课程时教师应当灵活的德育银行,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发学生自身对课堂内容进行感悟,在学习课程内容的同时深刻理解德育对于自身的重要性、对于家庭的重要性、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从而不断的调整自身不文明的行为,储备更多的“德育资金” [1]。
(二)其他学科的渗透教学
思想品德课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一部分,如果只是依靠思想品德课给学生开展教育是远远不够,更需要在其他学科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展开德育银行的应用从而加强学生德育管理。增强多个学科的德育银行应用,可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提供更为多样化的德育修养空间。其实在中学阶段很多知识都具有教育性,学生的每一个学科学习都是为了更加系统的进行服务,让他们之间能够相互联系和促进,因此在各个学科中应用德育银行可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德育修养。
(三)集体活动的开展
集体活动是德育银行应用的最佳途径,由于中学生天性好动,所以学校多组织集体活动,针对性的开展德育教育,应有到德育银行更能提升学生的兴趣,从而在集体活动中体现出学生的德育素质。比如,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开展两人三足活动,可以让学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前进中跟随同伴的节奏,通过培养小伙伴之间的合作默契增强了德育培养。选择集体活动,展开德育银行应用时,要注意从实际出发,在贴近生活实际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自身的不足之处,然后在教师的引导选择正确的方法加以改正,潜移默化的培养自身的德育能力[2]。
二、在中学德育管理工作中应用德育银行的策略
(一)让德育银行和德育教学模式有机结合
在中学德育管理工作中,建立“德育银行”管理系统,可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动态表现,具体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学习态度、行为规范、自理自律等方面进行考评量化,从而加强学生管理,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结合目前的德育教学模式,就把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信念和行为的活动。可以让储蓄员班长按照总行制定的《储蓄规则》,对学生的“德育资金”进行核算,文明行为记为收入(加分),不文明行为记为支出(减分),以学生的“德育存款余额”作为学生品德操行评定的重要依据,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二)德育教育和家庭教学的结合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言行上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孩子。因此,德育教育要把家庭和学校教育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家长要配合学校的各方面德育工作的开展,实现德育银行应用的效果,可以将学生在家庭中的行为实行德育银行的“德育资金”管理。首先需要及时的和家长沟通,了解子女在家庭的德育教育情况。其次应当实现学校和家长的互动,一方面提高家长的教育责任感,为德育水平的提升大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为德育银行的实施提供可靠实际的帮助。然后学校最好定期组织家长和学生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可以让家长和孩子有着深入的沟通,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从而诱发学生的德育活动。此外可以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让家长参与教学活动,体会到教育活动中孩子品德要改进的地方,了解品德教育的作用和意义,贯彻应用德育银行的同时提升中学德育管理工作水平。家长和学校共同参与德育银行的应用,实施德育工作的管理,研讨切实可行的德育方针,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从而形成互动的思想道德模式,真正的把德育教育落到实处[3]。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德育银行在中学德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仅仅说教是不够的,应当落实到综合实践的活动中,因此学校应当开拓创新的以新的德育教育方法应用德育银行,从而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学校可以更多的安排室外实践教学活动,一方面可以满足孩子的学习意愿。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把品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例如定期组织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去养老院看望老人,并且亲自制作小礼物给他们,让孩子在和老年人的接触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想修为,深化自己的思想感受,还可以完善德育银行的考核,增加德育银行的“存款资金”。
三、结语
德育银行管理体系的实践摸索,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为提升平时应用效果,应当结合德育教学模式,加强家庭教育环境,并不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从而在在对学校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的基础上,融合教学中的其他因素,提升德育银行的实际应用效果,推动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发展,促进学生的德育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榕.试论加强中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科技信息,2011(28):3-5.
[2]阿卜杜艾尼·尤努斯;沙米拉·阿布里米提.中学德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性研究[J].赤子(中旬),2014(02):6-8.
中美高校学生德育比较研究 篇4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对高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因此采取更加多样化的途径,让学生朝着多方向发展,就是为了学生能够有良好的品行。然而每个国家对高校学生所采取的措施不同,中国和美国是其中的典范,在德育教育途径上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课外活动
在美国的高校之中,教师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更愿意将课外活动贯穿其中,这样能够让学生的德育教育充满乐趣,而不是呆板无趣。美国高校更加注重为学生提供愉悦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氛围之中学习,在活动中感受教育的乐趣。这样学生就会更加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育,能够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之中与教师进行互动,让教师了解自己的想法。在美国的高校之中,几乎都开办了类似于“学生活动中心”的场所,供学生进行活动,当然这个过程会有教师进行辅助,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学生一定的辅导。但是这个辅导更多情况下,是针对学生的德育方面,而不是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在学习之中赋予德育教育机会,这样就能够从另外一个角度打开德育教育的空间范围。当然在很多高校之中,学生都自主地开发了类似于美术、音乐等的社团组织,这样能够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展现自身的责任感,体现自己的个性。这样的个性教育更能体现学生的德育教育,虽然没有直接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但是却在德育教育的本质上体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1)
中国的许多高校在最近几年,也将德育教育和课外活动相结合,但是这些活动更多的是为了丰富学生的业余活动,而不是为了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而在校园文化之中,社团将活动都进行了具体的划分,分为德育教育、学识教育、文娱活动等,这样很容易让学生在进行选择时,忽视了德育教育,这样就不能发挥其作用,进而没有办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1.2 教师的示范作用
美国高校的品德教育更加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思想品德影响学生的道德观,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在短时间内看不出效果,但是长时间的积累,能够让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面对人生的态度。因此为了学生能够有良好的德育教育,美国在德育工作者的选择上,付出了很多的努力,需要道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这样能够保证学生接受良好的品德教育。通过这样的措施,能够让学生变得更加有责任感,能够在社会生活之中有较高的行为品质。(2)
中国高校也十分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重视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的示范作用,这就是“为人师表”的最杰出代表。虽然如此,但是在对高校德育教师的选择上,却没有美国高校严格,只是将专业教师作为学生的德育教师。这样就没有注重教师的专业知识,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言行,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对于学生的德育也十分重要。职业思政教育者更能从专业的角度上对学生进行教育,他们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能够让学生对教师更加信服。
1.3 咨询服务
美国的高校都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能够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这些人往往都是心理学的专业人士,能够有更加专业的知识体系。对学生的困境进行处理和分析,往往站在专业化的角度上,会更加理性,想到的方面会更加充分和具体。高校的咨询人员通过和学生一对一的咨询,能够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而采取一些有效的措(下转第55页)(上接第33页)施帮助他们恢复心理平衡,提高心理素质。有了健康的心理,能够保障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美国高校的咨询服务在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中国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参考。
在中国的德育教育之中,几乎没有专门的“咨询服务”,只是辅导员在承担着这样的角色任务。这样就没有明显的教育效果,这就是中国高校德育培养上的一个很大失误,至今任然有这方面的缺陷,没有进行完善和普及。通过这样的咨询机构,能够让学生对咨询人员予以足够的信任,从而讲出心中的问题,这样也就从本质上解决了德育教育的本质问题。(3)
2 中美高校学生德育途径不同对于中国的思考
通过了以上的几个比较可知,中国和美国在德育途径的选择上有很大的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德育教育就是不好的,美国的德育教育就是优秀的,只有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上,从美国的品德教育上进行思考,将中国的德育教育建设得更加符合中国高校学生的特点。
(1)让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彰显其德育功能。美国的课外活动是中国高校可以进行借鉴的,通过学生的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教育,这样就能避免学生对德育的抵制,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学生的品质。这也是最为有效的方式,让经验丰富的教师做学生的辅导教师,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之中,提高学生的品德。(4)
(2)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中国的高校应该成立独立并且相对专业的心理服务咨询中心,通过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培训,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进而自主地进行改正。这个过程是很艰难的,一旦学生了解到自身的不足,能够为之进行改变,那么就说明品德教育缺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中国高校的领导要意识到咨询服务的重要性,在社会上广泛征集专业人才,对思政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让德育工作得以稳定、持续地开展。
(3)高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德育。只有高校重视学生的品德还不足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度,只有高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共同努力,才能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德育。高校要与学生家长之间保持联系,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思想动态,进而在家庭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其次,高校要在社会上充分调动积极性,让社会倡导文明的环境,这样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德育提高。社会上可以通过高校学生比较关注的电影或是电视台的娱乐节目,对道德进行阐述,让学生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形式,接受思想政治道德的教育。
中国和美国虽然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别,但这就是国家性质所决定的,在短时间内也没有办法进行改变。但是中国要站在发展的角度上,汲取美国德育教育中的“精华”,为中国高校的学生德育教育锦上添花。只有将中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高上去,才能让中国在未来发展的途中,有光明的未来。
摘要:由于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上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对高校学生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中国和美国在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虽有不同,但是也有一些相似,本文在此基础上对中美高校学生的德育途径进行比较,主要是为了发现我国在思政教育上存在的不足,从而寻求途径进行改革,增加中国高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水平。
关键词:高校,政治理论课,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Audrey L.Rentz.Student Mfairs Functions in Hisher Education[M].Charles Chomas Publisher,1988:103-110.
[2]何艾兵.大学生就业指导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3.
[3]范华凤.国外大学学生服务机构介绍[J].世界教育信,2007(7).
中职学校学生德育实效性研究 篇5
----以文山州财贸学校14级营销班为例
钱蛟杨
在社会巨大变革的新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活大环境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是非标准、生活方式、就业方式、社会心理环境、人口和家庭结构及获取信息的渠道等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些都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换句话说,新时期的学校德育工作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并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目前,学校的德育工作常常遇到德育现状与客观环境的变化不相适应的矛盾。这种矛盾使学校德育的实际收效与投入相比十分不协调,收效甚微,事倍功半。可以说现实中的德育工作远远达不到社会各界对青少年的期望,有时甚至出现德育工作“等于零”的结果。而提高实效是德育工作充满生命活力的根本所在,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工作。为此,我们要正确分析当前德育工作现状,把握时代特点,从德育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重新审视和调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影响德育实效的问题分析
(一)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学校德育较封闭的参与方式间存在反差 当代学生处在对外交流日益扩大、通讯传播手段日益发达、社会活动日趋多样化的社会氛围中,接受着广泛的社会信息。开放的大势一方面使人们增强了商品经济观念,另一方面“一切向钱看”也成了相当一部分人的行为准则,再加上文化市场上不健康的东西一度泛滥。而学校相对而言,就像是一片净土。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的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启蒙教育,接受的是高尚的道德情操熏陶。但在家庭中、社会上却耳闻目睹了许多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因此,学生道德品质受到腐蚀,纯洁的心灵也受到污染。所有这些都不能单纯地责怪孩子,也不能简单地埋怨老师的思想工作不力。老师不可能把学生关在封闭的校园里,校园的围墙实际上已经坍塌,八面来风拍打着教室的门窗。学校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商潮中显得单薄、脆弱。这种学校德育与学生认识社会的二律背反现象,已经成为造成学校德育实效性反差的根本原因之一。
(二)学校德育全面育人目标与家庭教育的畸形目标间存在反差 学校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家庭教育由于家长素质及其价值取向的偏差而导致了畸形发展。这二者间的反差影响了学校德育的质量。许多家长重智轻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十分迫切,在物质需求上舍得大量投资,但在孩子多方面的精神需求上却很少关心;有的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深信棍棒之下出秀才;有的家长埋头于个人事业,或受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夫妻双双外出打工,根本不过问孩子的思想、学习状况,教育子女的责任“全托”给教师;也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什么社会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什么孩子的全面发展,统统置于脑后。更有甚者,由于家长自身的道德品质低下,耳濡目染的学生自然也就“近墨者黑”;溺爱型家庭的孩子抓住父母教育子女问题上的盲点和矛盾,在道德修养之路上不断下滑;粗暴型家庭的孩子惧怕家长,养成孤僻、急躁、自卑的性格,家长的暴力手段,反而把孩子推向了社会的阴暗角落。
(三)变革的社会现实与学校传统的德育内容及观念间存在误差 在育人观念上,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造成当代学生思想观念的现实性、超前性与教育者的“怀旧心理”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这种在育人观念上的“落差”带来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双重困惑”。今天的教育者(包括家长在内),大多是在商品经济很不发达、思想文化封闭、生活条件清苦、社会变革并不强烈的时代走过来的。这种时代的烙印无疑影响着他们自觉和不自觉地以自身的人生经历和价值标准来教育和衡量下一代人。而今天学生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深刻而崭新的变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价值观的变化,都无时无刻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这就必然带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育人目标期望值上的差异。此外,学校的德育工作体系繁杂,随意性较强,其评价机制也存在很大的弊端等。
二、提高德育实效的基本方法与对策
(一)构建一体化、生活化的德育目标和内容
过去,我们往往把德育工作的目标定得“高、大、空”,脱离学生实际,要求过高过急,欲速不达。如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从幼儿园、小学一直讲到中学、大学乃至成人,不分层次,统一要求。这种缺乏层次的道德目标不能很好区分道德要求和道德追求,既高又空,导致基本的道德要求被忽视。其后果是:在德育过程中,重道德认识的灌输,轻道德体行为和道德意志的培养和塑造;在德育效果上,学生主体由于面对过高的目标要求,很容易培养这样一种学生,他们在学校时能自觉按学校要求去做,是“好”学生,到社会上则按自己的要求去做,是个“差”学生,形成虚伪的人格。
为此,我们一方面应围绕德育的总目标,有计划、按阶段、持续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德育过程成为一个多阶段、多层次、多梯度、依序进行的系统工程。即在道德认识上,要求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在道德情感上,要求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在道德意志上,要求由无意到有意,由不自觉到自觉;在道德行为上,要求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另一方面应对照德育的总体要求,选择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德育内容,使德育的内容具体化、生活化。如“学会关心”教育,可分为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祖国、关心自然环境。在小学低年级段,关心他人的教育可具体为:关心父母亲人,关心教师,关心同学,小伙伴友爱互助;关心集体的内容有: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知道集体的力量大,知道在集体中要守纪律,知道在集体中要想到他人。关心自然环境的教育要求有:关心家庭及学校的环境,爱护花草树木,注意公共场所卫生。关心国家要做到: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爱自己的祖国,知道国旗、国微、国歌、首都等,热爱自己的家乡。
(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人格素质 全面更新家长的人才观。在我国,现代考试和人才选择的制度为人才的选拔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人力资源环境,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但是这种选择制度使得大部分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只有好好读书,考上名牌大学,长大后才会有“出息”。于是,忽略了对孩子人格的培养和个性的充分发展。他们要求孩子通过严格而激烈的竞争保持较高的学习质量,更严重的是把孩子学习质量的变化视为孩子人格培养和健康成长的过程与结果;对学生来说,面对家长在学习上的严格要求,面对日益严格的标准化考试制度,每天的学习过程成了冰冷的科学知识的灌输,每天必须面对浩如烟海、题型复杂的选择题和判断题,深深地感受到了自我主体性的丧失,从而对社会和家庭的温暖视而不见。为此,我们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更新家长的人才观,使之重视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发展。
用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能力。人格特征中最核心的要素是“自尊、自爱、自重、自强”。学校德育目标在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在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养成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的品质。孟子说:“教者必以正”。而活动能集中体现学生的品格和能力,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品格和能力。我们通过组织有特色的班队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创造性活动、志趣活动以及有助于个人特长发挥的活动:如校园之声、红领巾服务队、演讲赛、诗歌朗诵会、社会调查、体育竟技等来激励、培养和促进学生去获取成功,使他们从小就充满自信心、自豪感、成就感。在活动中,还可以提高他们对艺术的鉴赏力,培养他们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增强体质,使他们人格中的积极成分不断得到发挥,品格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
(三)强化学生德育的实践体验
体验性教育是指以实践体验为主,促进心理体验,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一种教育方式。它在德育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许多道德行为、意识都要通过实践体验才能逐步内化,凡是经过亲身体验的事物,才容易接受,容易理解。而当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缺乏耐苦、耐挫精神,缺乏必要的独立生活意识和能力。体会不到劳动人民的辛苦,体会不到父母养育的艰辛,不爱惜劳动果实。因此体验性教育更显得十分必要。日本就很重视这样的的教育。一是要求学生都要从事一定的家务劳动;二是要求学生定期参加社会的公益劳动或简单的生产劳动;三是每年都有7到10天的耐苦性生活体验。让学生体验生活,品尝生活的甘苦,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锻炼机智和意志,转化学生体验生活的甘苦,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锻炼机智和意志。这值得我们借鉴。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要在家庭、社会的积极支持下,有计划有目的通过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教育阵地和途径进行各种体验性教育,使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从“你该怎样”向“我该怎样”转变,从而真正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
(四)开发家庭、社区内潜在的德育功能
把学校德育与家庭、社区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开发和利用家庭、社区内各种潜在的德育功能,扩展教育范围以增强德育效能是近年来德育的一条成功的经验。学校、家庭和社区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均不相同,各有优势和不足,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如何在这三种教育导向的前提下,全面实施德育大目标,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是提高德育整体实效性的基础,也是从全局上根本转变德育薄弱现状的重要环节。学校也可与家庭、社区联手充分发挥德育优势,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合力网络的德育大格局,使学生在校与在家的5+2天时间内都能接受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德育教育,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中学生德育研究 篇6
关键词:德育;评价;设计
以人为本,创新德育评价机制;贴近学生实际,充实德育评价内容;大胆探索,改进德育评价方式;拓展空间,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网络,是推动中学德育现代化的重要课题。
一、中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中学素质教育中的德育,就是望通过教育把一定的社会政治准则、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心理品质等要求,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和心理品质素质,从中体现出中学生的德性、精神面貌和健全人格。只有实行科学的学生德育评价,更加注重体现对学生道德行为实践的检验,德育评价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二、中学生德育评价体系设计构想
设计制订中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既要遵循德育规律,依据教育理论,保证指标体系建立在科学的教育理论基础上,又要考虑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全面构建发展性德育评价体系。
(一)中学生发展性德育评价的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②自省性原则。③现实性原则。④发展性原则。⑤可操作性原则。
(二)评价指标的权衡研究
1.指标要素的确立。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的若干意见》、《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等有关精神确立为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再把诸指标所涵盖的内容,按逻辑关系列出二级指标、三级指标,逐步实现指标内容具体化和评价可操作的要求。
2.评价标准的确立。为了保证评价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必须将三级指标的内涵再作具体细化。
3.权重和等级的确立。以百分制设计为评价的基本分,即100分为满分,再根据组成评价体系的诸要素所具有的地位和作用,设定三级指标及其相关要素的分值(比重值)和系数。
4.中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框架构建。应该将评价体系分为以下三项一级指标和17项二级指标,并应根据实际将二级指标进一步细化,形成第三级指标,并明确相应的系数。
思想品质:家庭责任感、集体观念和国家意识、明辨是非的能力、对待学习的态度、具有一定理想和追求、善于思考,崇尚科学。
道德行为:文明习惯,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尊重同学、热爱劳动,节俭朴素、社会公德,遵纪守法、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人际关系,团队精神。
个性心理品质:正确认识、评价和反思自己,自信心、毅力与承受能力,善于与人合作控制、调节情绪心理,心理健康、活泼开朗。
不同学校不同年级都可以根据以上三级指标,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完成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相互衔接、层次递进的结构。
三、中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实施运用
在构建中学生德育评价体系过程中应力求体现“目标可导向、行为可选择、过程可调控、效果可测试”的目标,努力实现指标内容、评价标准、操作方式的创新。为此,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必须掌握运用科学的评价方式。一是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德育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对照德育评价标准,对自己的日常德育行为表现进行评价与鉴定,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总结、自我培养、自我提高的目的,实现对德育品质的自我内化。
2.必须拓宽丰富多样的评价途径。一是开展家长、教师、学生的多元主体评价。通过自评、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在学习、生活中,变他律为自律,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家长参与评价,就是要在家庭生活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德行,特别是要把握孩子某种一贯的和综合的品德行为方式,从而对学生进行真实性的评价。教师评价是德育评价体系的主体。
中学德育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篇7
关键词:中学,德育德育管理,问题,对策
中国自孔子开始便以培养“贤者、君子”为目的来教书育人, 新中国建立后, 各届领导人都极为重视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工作, 抓好教育和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工作, 直接关系到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 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 因此德育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据一定地位。全国上下都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德育教育工作。五常市各个城镇中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进行了仔细筹划和实施, 但随着时代变迁, 社会的高速发展, 教育体系和制度都发生了一些改变, 与此同时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目前, 我国一些中学内, 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学校过于强调成绩, 过于重视课堂教育, 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力度不够, 这些问题急需解决。
1.对德育教育的重视不够。口号喊得很响亮执行力不够强, 迫于升学的压力, 学校之间, 学生之间相互比较的都在学习成绩、考试分数上, 因此学校对德育教育的相关课程安排较少, 甚至几乎没有任何德育相关的活动。大多数家长则认为德育教育完全是学校的责任工作, 不参与到学生的德育教育中, 而中学的学生们正处在青少年的懵懂期, 对德育没有深刻的认知, 没有良好的引导, 自身也不重视德育的培养。
2.没有完善的德育管理体制。目前基本上所有的中学专设德育处, 从数据和形式上看各个中学的德育管理体制基本完善, 但是健全的管理体制并没有得到良性运转, 德育工作执行缓慢, 效果不明显, 几乎没有任何反馈等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3.全员育人的局面尚未形成。目前各个学校的德育工作由德育校长主抓, 班主任, 辅导员老师, 德育课程老师做辅助工作, 除此之外其他自然学科的老师们对于德育教育的积极主动性不高, 对于教育的知识性和思想性没有很好地有机结合在一起, 致使中学里的德育教育队伍略显单薄。
4.德育评价理想化, 缺少对平时德育工作的检查和调整, 就容易导致我们进行德育评价时, 存在着班主任最关心学习好的学生的现状, 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大家最关心学习成绩的进步”, 因此对德育教育的理解不正确, 同时学校设立的德育目标要求过高, 也容易导致德育评价理想化。
2中学德育问题总体管理原则
对于中学德育教育存在的这些问题, 应该从社会, 学校, 教师, 学生和家长多个视角全面深入研究, 解决这一问题。
1、应该构建校内德育管理组织网。各个中学应成立由校长、德育处、教导处、年级德育工作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 这个小组由一名主管校长担任直接负责人, 直接负责学校德育工作的规划和决策, 提出任务和目标, 指导各层次的工作。中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离不开文明、礼貌、健康、清净的社会环境, 教师可以鼓励我国中学生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参与到社区环境工作, 通过从我做起的方式, 来带动周边人群, 共同营造文明的社会环境。各个学校德育管理工作还需要学生的参与, 德育工作小组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 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德育管理工作, 纠正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明确自身责任, 通过主动参与、自我教育的途径来帮助学校实施德育管理工作。
2、实施多元化德育管理方式
我国中学校园内, 德育管理工作不是一项单纯的工作, 这项工作与其他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施, 需要与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心育和劳动教育等相结合, 德育工作还应主动进入课堂, 深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同时, 学校举办的各项集体活动, 也是实施德育管理工作的有利时机, 学生可以通过营造文明礼貌的活动秩序, 让每位参与者都感受到一个优雅的德育环境的感受力和影响力。德育工作不能仅仅依赖于政治课堂, 更需要拓展到学校的角角落落, 比如操场上、食堂内、宿舍内, 让学生参与卫生管理工作、环境清洁工作、监督检查工作, 提高学生主动积极性, 促使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3、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离不开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 现代教育理念中, 家庭教育是学校领域的延续, 是学校教育密不可分的环节, 德育工作更需要家庭因素的参与, 一些家长在家中主要强调孩子的成绩, 对孩子的德育行为不够重视, 还有一些家长很少考虑到自己的一些不雅行为对孩子的影响程度, 家长的行为举止对孩子的影响程度更为严重, 这就需要学校不仅要给学生留作业, 也要给家长布置任务, 让家庭成为德育教育的第二课堂, 通过学校和家庭的有机结合, 共同实施德育管理工作。
3德育管理工作中学校和家庭相结合的实施措施
现代社会中, 一些家长认为德育工作并不重要, 只要孩子成绩好就行, 还有部分家长认为德育教育是学校的责任, 与家庭无关。其实, 这些想法都是片面的, 只有学校和家庭相结合, 才能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中学生。
1、建立学校和家庭定期联系机制
学校可以建立和家庭定期联系机制, 学校德育工作小祖可以通过家访、电话、QQ群、微信等方式, 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 一来可以了解学生在家的具体表现, 二来可以发现学生的家庭环境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消除不利因素对学生德育行为的影响和干扰。
2、建立家庭德育教育交流会制度
学校可以建立家庭德育教育交流会制度, 挑选那些德育工作实施比较好、家庭环境温馨的家庭来传授具体的实施经验, 帮助一些家庭实施改进措施, 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建立家长学校活动机制
学校可以建立学校活动机制, 通过该机制, 帮助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让家长掌握正确科学的教育方法, 让家长不再盲目随意地教育孩子, 及时与学校沟通, 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综上所述, 我国一些中学要提高学生德育的实效性, 就要求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必须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正视变化了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实际, 正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养成的内在客观规律, 反思中学德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 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学校应当建立全员育人的德育管理长效机制, 德育管理者应牢固树立道德教育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 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建构和完善主体性德育管理体系, 提高中学德育管理水平, 增强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顾海峰.学习考勤管理系统闭[J].电脑知识与技术 (学术交流) , 2007 (18) .
新时期中学德育有效途径研究 篇8
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因此, 德育始终处在教育体系的核心地位。德育为先不能只停留在文件上、宣传口号上, 而应该落实在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德育要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之中, 落实到有效的课堂教学与实践之中。现实中, 中学德育的地位着实令人堪忧, 信息时代中学德育面临的挑战更多更艰巨。
二、学校德育要注重生命化
德育是直面鲜活生命、塑造高尚人格、提升生命品质的有意识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以生命化推动德育实践、延伸德育过程、有效提升德育实效, 是当前学校德育变革的必然选择。在德育过程中, 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德育实施的关键, 教师的幸福生命体验对学生生命的发展至关重要, 没有师者的积极生命意义的提升, 谈何学生受教育的效果。
三、德育内容要融入生命教育
信息时代学校德育的内容要及时调整和充实, 以满足学生生命成长的知识、素养和能力发展的需要。生命的成长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面对诱惑和抵御诱惑, 这就需要学校在德育教学中, 及时充实对网络、对生命的认识内容,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和生命观又有国际视野和开放胸怀”的现代公民;开展网络行为的规范性教育活动, 帮助学生明确是非界限, 遵守规则, 这就是对生命的最好呵护。
四、选择适应生命成长需要的德育方法
德育有效性的载体是适合学生生命成长需要的德育方法。中学德育传统方法就是采取班级集体谈话法, 一对一或一对多的面谈法, 典型案例法等。新时期中学德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巨大, 需要采取有别于传统德育方法。生命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和独立的思考。
五、突破校园范围, 拓展有效的教育途径
传统学校德育一直囿于校园环境之内, 教育途径主要是召开主题班会、升旗仪式、家长会、政教团委定期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和学科渗透等。网络条件下, 中学德育要做出变革, 从传统的途径走向网络化平台, 构建网络德育的新途径:可以建立班级QQ群, 设计班级主页, 打造班级飞信平台等;建立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及家长之间的网络交流空间平台, 时刻关注学生成长中关注的热点话题, 及时解疑答惑, 在潜移默化的网络熏陶中, 有效渗透德育意图, 积极引导学生的道德塑造, 切实提升学校德育的有效性。
六、教育主体要实现多元化
传统学校德育主体基本上是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 任课教师或其他教育工作者都游离在教育主体阵营之外, 信息时代中学德育面临的问题决定了单一教育主体已经难以满足时代对德育的要求, 迫切需要充实和扩大教育主体。
七、建立健全校内外德育联动机制
家校互动和学校与社区联动是促进学校德育有效性的社会机制。学校是德育的核心阵地但不是全部, 家庭、社区也承担着德育的重要任务, 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社区的联系, 主动沟通。明确家庭在青少年德育中的责任与义务, 积极倡导和主动吸引社区力量加入学校德育中来, 准确把握学生人格发展的方向, 共同塑造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新时期学校德育有效性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顶层设计, 系统地科学规划, 统筹兼顾, 扎实推进, 才能打造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德育之路。
摘要:21世纪是信息时代, 互联网迅猛发展并深刻影响着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网络的自由、开放和虚拟性给中学德育的开展既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学生既感受到网络给现实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也体验到网络对个性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中学德育,信息时代,生命成长,网络
参考文献
[1]渠桂荣.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职业高中德育研究会[J].思想政治课教学, 1994 (1)
[2]张大中.新时期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个问题 (摘要) [J].思想政治课教学, 1987 (2)
中学德育的形成性评价研究 篇9
(一)形成性评价的概念
最早的教育评价,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比较系统的当推泰勒的观点,泰勒提出了一套以教育目标为核心和依据的课程和测验编制的原则,试图以此把社会的要求、学生的需要反映在课程与测验中。为了把这一思想与早期的测量区别开来,泰勒正式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概念。根据泰勒的理解,教育评价就是衡量教育活动达到教育目标程度的一种活动[1]。布鲁姆则把教学评价包含在教学目标之内,他说:“目标:行为:评价技术:测验问题。”[2]一般认为,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主要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 (summative evaluation) 而言的。传统的评价是终结性评价,是一种最后的决定性的评价,对学生的德育终结性评价,往往做出明确的不容更改的结论式的评价,好就好,不好就无法改变。这样的评价有一锤定音、不可更改、判决式的特点,因而不利于促成学生的成长。而所谓形成性评价,则“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3]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4]中学德育实施形成性评价,跳脱了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桎梏,给学生以全新的评价方式和结果,是一种发展性的、促进性的评价,有助于促成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形成性评价的价值意义
形成性评价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首先,形成性评价有助于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它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5]形成性评价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成长过程的评估和评判。它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收集、综合分析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信息,了解学生的思想、知识、能力、兴趣和需求,着眼于学生问题的矫正、劣变的预防和潜力的发展。它不仅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而且也重视对学生情感及行为能力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成长过程的各方面能力的评价与培养,加之评价手段丰富多样,而且许多活动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榜样表达思想,发展其相关的品德、行为交际能力,因此,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
其次,形成性评价极具人文性和民主性,有助于转变师生关系,优化教育环境。形成性评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的机会,有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特别地,形成性评价能有效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一些学生表现无法尽如人意,良莠并存,错误难免。起因于现实复杂,受社会影响。这需要肯定正确,剔出错误。而这正是德育的任务。研究认为,学习者在学习中的焦虑越少,在学习中有效摄入的知识则愈多,学习效率也愈高[6]。德育的形成性评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那种“一次表现定终身”和“以考分定优劣”的不公平的评价方式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助于消除学生在学习成长中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自控力。因而获得思想和行为上的成功感,这种成功感引起的满足和兴奋可以产生继续得到满足的需要,激发学习科学文化和历练人生高尚品德的兴趣,激起健康成长的内在动力,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这就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成为可能,因而在本质上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此外,形成性评价形式多样,操作灵活,便于反馈,给学生提供的学习信息是全方位、多层次和综合性的。如学习效果自评、互评、学习档案袋、成长记录袋、问卷调查、家长反馈、学习日志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风格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
二中学生德育形成性评价的实施策略
(一)更新观念,突出对学生的人本终极关注
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形成性评价,需要更新传统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评价倾斜到对学生的关怀爱护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上,突出对学生的人本终极关注,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这首先需要认真学习德育理论,通过宣传、教育和校本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广大班主任、科任教师的自觉意识,把对学生全面关注的思想、理念,转化为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具体行动,教师一定要从陈旧的评估理念中脱颖而出,把对学生的封锁、管制、挑剔和关卡,转化为对学生的爱护、发现、鼓励和引导,借助形成性评价,激励学生进步发展,通过师生教育教学方式的优化,促成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接受经典德行训练,学会健康成长。并把这种人本关怀贯穿到学生的一生。
(二)整体组合,强调评价形式的丰富多样
由于德育过程是丰富生动的,其评价过程当然也不能呆板生硬,而应强调方式方法的丰富多样和整体组合。包括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考试分数、成长记录袋评价、演讲评分、角色表演比赛评比等等,一切适合学生活动的形式都可利用,并有机组合,优化创新,整合出一套适合学生实际的德育教育形成性评价,而且贯穿在整个学期当中,典型地做出评价。例如,有学校提出的德育自评方式,是通过学生填写自我评价表的方式来实现,就很值得借鉴。样式如表1、表2。
德育活动形成性评价自评表
填表日期院
(三)整体创新,实现形成性评价的流程重组
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其流程包括评价准备、评价实施、评价结果公布等,具体流程如图1。
从图1可以看出,传统评价的核心是关注结果,其评价过程集中在学习终了阶段,而且主要以分数等量化数据作为评价指标,这些做法,有助于评价结果的简捷明了,对一些项目的判断也容易准确。但不全面,缺乏过程的掌握,对学生的发展状况,无法把握。形成性评价则能有效祛除这些不足。整体创新的结果,则要求把多种评价方式包括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等,有机整合起来,对评价过程、评价方法进行优化,重新组合其流程。按照流程重组理论,形成性评价的流传重组是很符合现代管理思想的。
流程重组亦即业务流程重组 (Business ProcessReengineering, BPR) ,是上世纪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并被广泛实施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根据哈默的定义,“BPR就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Process)进行根本性(Fundamental)地再思考和彻底性 (Radical)地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戏剧性地(Dramatic)改善”[7]。显然,BPR强调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关心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 (Function Organization) ,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Process Oriented Organization),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巨大改善。流程重组理论引用到学生德育教育的形成性评价,关键是把原有的流程中漠视学生的因素、忽略学生和家长满意度等问题,予以整改。其结果应该是评价理念的更新、评价流程的简捷、工作效益的提高和学生、家长的满意。从定义可以看出,要成功的实施德育教育评价的BPR,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硬性因素,即重新设计组织结构框架、管理体系、业务流程等;另一方面是软性因素,如转变服务理念、领导行为、教育教学行为、校园文化、沟通方式等。
我们设想,把图1的传统评价流程,按照BPR思想进行重组。优化后学生德育形成性评价的流程结构,可以是这样的:
如图2所示,优化重组后的德育形成性评价流程,评价过程和教学过程平行发展,评价准备、评价操作和结果交流三大工作板块中,突出了听取意见、反馈信息和学生家长社会满意三个环节和指标,特别是把最终目标锁定在服务对象的满意上,这就体现了形成性评价工作的宗旨,实现教育教学评价工作的人本化。流程是详细的文档,但又需要简洁清楚,易被使用者理解。流程文档(管理和操作)需要嵌入业务过程和控制。因此,如同操作过程本身的简捷一样,流程图中的准备过程和具体评价操作过程也应该是简洁的,形成的板块中体现出了细节的逻辑联系和科学规范。
中学德育形成性评价有着重要的方法论价值和创新意义,上述几条方法措施尽管无法穷极所有,但却是基本的,只要目标明确,学校重视,全体参与,脚踏实地地做好中学生德育的形成性评价,同时也一定会创新出更多的方法策略,以更好地达到评估目的,实现素质教育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玉田.学校教育评价[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8.
[2]叶澜.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中学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研究 篇10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体育,德育,德育功能
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德育教学基本上通过它来呈现。从大多数层面来看, 对学生进行德育就是通过体育教学来实现的, 并且组织纪律性、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主义精神等意志品质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行都可以通过体育教学在学生身上发挥出独一无二的优势。学校教育始终都包括德育的方面。不仅是新课标学校体育改革需要德育教学, 体育教师看法转变中也需要考虑德育教育。中学时期正是青少年形成人生观、道德观的关键阶段, 而他们的心智在这一时期也不够成熟, 这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阶段。
1 德育的涵义
教育工作者依据某种社会标准, 有目的、有规划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培育并施加影响, 使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品德, 即在心理上对受教育者进行意化作用。这包括一般概念上的道德品质, 例如, 世界观、人生观以及政治生活态度等。
学校德育教育最大的特点是指利用其自身教育的特殊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行教育, 并教授知识技能, 从而完善学生的个性和思想, 使其积极健康地发展和成长。学校体育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学校教育活动, 不但要对受教育者育体、育心, 更重要的是把育人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
2 德育的目标
由于现代化的不断完善, 近年来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 学校德育越来越重视品德的修养以及现代公民意识的强化, 社会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德育教育。总体上讲, 中学德育教学中的主要目标和内容包含:第一, 爱国主义和理想主义教育;第二, 团结互助教育、良好风尚教育;第三, 认识体育所具备的科学性, 尊重与相信科学锻炼身体的重要性;第四, 文明道德教育:诚实守信, 友爱同学, 谦虚谨慎, 尊敬教师及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第五, 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增强集体观念, 热爱集体, 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第六, 意志品质、热爱劳动及爱护公物教育:积极打扫体育场所卫生, 爱护体育场地器材, 自尊自强, 吃苦耐劳, 坚毅勇敢。
3 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功能的基本原则
3.1 学生主体性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从哲学角度讲, 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内因, 教师是外因, 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 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这样,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方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3.2 全面性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不能只将眼光局限在部分学生身上, 而应当面对全体学生。德育教育是一个全局性问题,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将德育渗透与各项体育运动结合起来, 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此外, 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 对于一些学生的思想偏差问题, 应当予以及时纠正。时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促进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发生偏离。
3.3 系统性
德育渗透的系统性原则指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应当有一个系统规划, 不应该零零散散, 毫无规律。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当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 制订详细周密的教学计划, 将德育融合到课堂教学中, 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修养。
4 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4.1 善于把握时机, 进行榜样教育
在整个中学课程体系中体育教学处于特殊地位, 但并不表明与其他课程相比体育课就是怪胎, 体育课不是简单的身体抗衡, 也不是所谓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它融合了情感、意志等各个方面, 教育者需要把握体育教学与其他课程的共同性, 同时需要将这种普遍性融合到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之中。体育包含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古希腊, 它象征着力量与美, 随着近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盛, 它又成为和平的象征。体坛上人才辈出, 他们的意志与精神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广泛, 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例如, 阿姆斯特朗, 他是从癌症患者到环法自行车赛“七冠王”的英雄人物, 体现在他身上的坚强意志品质与精神成为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模范与榜样, 我们可以将励志运动员的事迹适当地加在教学的过程中, 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影响学生的思维模式与心理成长, 锻造学生的意志, 磨砺学生的品性, 塑造学生的人格。
4.2 将德育与教学评价相结合
体育教育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双向活动, 包括师生之间进行的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交流活动。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以情动人, 寓情于教, 才能促使师生之间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 学生才能提升自身的素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行为表现真实地展现了他们的个性情感。因此,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学生, 认真分析,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对学生进行情感疏导。
4.3 注重提高体育物质文化层面
校园体育文化包括物质层面的文化、精神层面的文化和制度方面的文化, 在这三者中, 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是其他两者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基本保障, 使得整个校园体育文化系统可以正常运行。学校领导应积极认识到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形成关系到学生能否以饱满的姿态参加体育运动并热爱体育, 在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方面, 学校领导可以发挥其强有力的决策作用, 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 投入一定的经费, 统筹协调各个部门。
4.4 管理教学秩序
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 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也越发多样化, 受教育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 而这也对学生们造成了诸多困扰, 例如, 道德沦丧、自我迷失、社会冷漠等。因此,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需要师生双向活动, 严格维护课堂秩序, 正常开展教学活动,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 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品行和高尚人格的人才。
5 结语
中学体育教学改革要求德育, 教育观念的改变更需要将德育融会贯通, 教育者们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时候, 更要注意德育教学所带来的影响, 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因此, 教育者必须将德育的特点与中学体育教学相结合, 具体实施体育教育的德育内容, 使其能够看得见、能测量、可评价, 同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让体育教学在德育教育中发挥更深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秀环.初中体育与德育的融合让课堂流光溢彩[J].新课程学习 (中旬) , 2015 (1) :18-19.
[2]花美林.探析初中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途径[J].考试周刊, 2014 (31) :115-116.
[3]刘少洪.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2) :226-227.
小学生德育问题探析及对策研究 篇11
摘 要:对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维度对其德育问题进行了探析。其主要问题表现在:学校中德育过于泛化和知识化,脱离生活实际;家庭中家长德育意识淡薄,言行随性、重智轻德;社会中负面信息错综复杂,给小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结合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以品德教育为重点,以道德信仰为尺度:实现学校德育的生活化;提高家长的德育意识,德智并重:创立健康的家庭德育环境;合理监督、正确引导: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鉴别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问题;三维视角;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267-02
一、问题探析
1.学校德育泛化、知识化:脱离生活实际
在小学生的德育工作中,学校德育占据着主导地位,它不仅保证了德育工作的正确方向,而且在指导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方面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的学校德育水平却不尽如人意,显现出德育泛化、知识化等问题。从理论上来说,狭义的学校德育只包括了思想品德教育,而广义的学校德育则包括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与品德教育三个方面[1]。但在学校的德育实践中,广义的学校德育却被泛化到法纪教育、国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环保教育、劳动教育等领域。这种泛化直接导致了现在的学校德育“什么都想抓,却什么也抓不好”,即研究者普遍认为的学校德育目标定位偏移[2]。事实上,学校德育尤其是小学德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品德教育上。
此外,在实际的学校德育过程中还存在着更为严重的知识化问题。这主要归因于当前很多学校以考试分数为标准对学生进行道德评价。学校通过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大量的德育知识,要求小学生掌握所倡导的行为规范,然后采用书面考试的形式对小学生的德育水平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完全混同于普通的学科教学。学生的品德衍化为一个个的分数,且形成了考分越高品德越好的荒唐逻辑[3]。诚然,德育知识的教授是使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必备条件之一,但这种将德育知识化的片面之举却忽视了它与德育情感、意志及行为的统一性。一个人可以通晓何谓真、善、美,但他(她)未必会依据真、善、美去做人、行事。总之,由于学校德育的泛化、知识化等问题,从而导致学校德育脱离生活实际。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很多学生知行分离,书上的大道理可谓人人皆知,且人人说起来头头是道,但做起来却显得力不从心[3]。
2.家长德育意识淡薄:言行随性、重智轻德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父母的行为是否检点、品性是否端正,都与学生的行为和品性有着密切联系。可以说,孩子的表现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可是很多家长却意识不到这个道理,在日常生活中,言行随性,不计后果。如,很多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撒谎、虐待老人、说脏话、插队、随地扔垃圾等。这些不良的行为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正如马卡连柯对家长们所告诫的那样:“你们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儿童谈话,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家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议论别人,怎样欢乐和发愁,怎样对待敌人和朋友,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些对儿童都有很大的意义。”[4]
受应试教育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很多家长依然把学生的教育理解为纯智育,同样也把家庭教育理解为纯智育,继而又把智育看作单纯的成绩提高[2]。在当今教育制度和社会观念的影响下,升学被很多家长看作是孩子成功的唯一途径。因为,能否升学主要取决于成绩的高低。这使得大多数父母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和文化学习,却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教育孩子怎样做人,从而导致家庭德育事实上的缺失。有调查显示,家长对孩子的关注首先是学习成绩,其次是身体健康,最后才是道德品质[5]。不少家认为孩子只要能得高分就一定能成材,赞成对孩子施加学习压力,崇尚“分数决定论”[6]。
3.社会负面信息多样化:小学生德育工作的巨大挑战
除了学校和家庭外,每个学生的成长都离不开时时刻刻影响他们的外部社会。当前,随着网络、手机等现代化通讯工具的发展,各种社会负面信息以此为载体对小学生的德育工作产生了巨大的挑战。首先,这些不健康的负面信息极易扭曲学生道德上的价值取向。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学生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已不仅是教科书,电视、网络等传媒也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由于小学生对外部世界的新信息充满了好奇,因此大众传媒成了他们满足好奇心的重要渠道。然而,小学生的道德思想发展处于上升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这时如果没有家长和老师的监督,一些不健康“灰色新闻”、假报道以及各种垃圾信息(如暴力、色情、欺诈等)很容易使他们的人格走向不良的轨道。
此外,信息的多样化,产生了学生道德选择的无原则性和无标准性。对于现在的小学生而言,其德育知识主要通过学校的品德课堂教学获得。但是,若仅仅用课堂中学到的这些有限的知识来应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是远远不够的。现实生活中好多问题在课堂上根本没有涉及。甚至,还有很多现象与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相互冲突,如2007年的彭宇案[7]和2009年的豆饼老太案[8]。这些冲突往往使学生在心理产生巨大的矛盾,并对老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产生怀疑。最后在遇到现实问题时缺乏道德判断的基本价值观和评判标准。
二、对策研究
1.以品德教育为重点,以道德信仰为尺度:实现学校德育的生活化
学校德育不应该过于泛化,什么都去抓,而应明确目标,紧扣重点。1993年我国颁布的《小学德育大纲》明确规定学校德育应以学生的品德教育为重点[2]。从德育为先的角度来看,只要我们抓住了品德教育,也就抓住了学校教育的重点[1]。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以学生的态度、情感和行为改善为主要目标,其中心任务是造就一代品德高尚、全面发展的新人,基本内容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教育以及社会常识教育。因此,学校德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一些纯粹的道德理论知识,而应该使学生从这些道德知识中形成道德上的理解、信念和信仰,最终内化为道德信念[9]。如,学校和教师主动和少年宫、儿童少年活动中心、文化馆、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艺术展览馆等校外教育单位建立联系,充分利用这些专用场所和教育设施,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接受道德教育。
2.提高家长的德育意识,德智并重:创立健康的家庭德育环境
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导者,其德育观念、德育内容及方式方法等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决定着子女素质的发展状况[6]。倘若家长能有高尚的情操、高雅的情趣、强烈的敬业精神、健康的身心和文明的举止,那么这些良好的品质将会深深地感染孩子。故此,家长应充分意识到自身品行和孩子品行之间的关系,修身养性,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此外,家长还应正确认识到家庭教育中重智轻德的危害性。家长这些观念的改善是塑造孩子品行健康发展的家庭道德教育环境的前提。总之,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加强自身的修养,懂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3.合理监督、正确引导: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鉴别能力
小学生的思想处于未成熟阶段,其发展优劣既与学校教育有关、又与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有关。为了合理监督、正确引导其发展,学校、家庭和社会需齐心协力为学生建立一个“三位一体”的大德育网络环境。首先,学校工作人员、家长和社区服务人员都应合理监控不良社会信息的传递。其次,家长和老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给学生分析现象的具体原因,在分析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加以引导,以提高学生的道德鉴别能力。尤其是在处于德育主导地位的学校中,老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各抒己见,并加以引导,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学校品德课程的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道德鉴别能力。此外,社会有关部门也要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监控与管理,创设先进的检测方式,“过滤”流入我国的网络信息,以预防信息垃圾和网络犯罪活动的入侵。
三、结语
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虽然存在各种问题,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积极的一面:总体上社会是在进步的,人们的道德水平是在不断提高的。立足现存的德育问题并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是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提高人们道德水平的前提。为此,本文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维度对小学生德育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析,同时也探究了相应的策略,以期能为提高我国小学生的德育效果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毓,王颖.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寻[J].江西教育科研,2005,(5).
[2]陈庆挺.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3,(8).
[3]顾建亚,王勤.论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J].教育探索,2002,(7).
[4]马卡连柯.儿童教育讲座[C]//马卡连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400.
[5]赵裕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5).
[6]牛朝晖.当代未成年人家庭德育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7]男子称扶摔倒老太太反被告,被判赔4万[EB/OL].http://news.163.com/07/0906/05/3NMDBNR600011229.html
[8]捡钱归还—卖豆饼老太太被失主告上法庭[EB/OL].http://news.163.com/09/1127/11/5P4F2IU6000120GR.html
网络环境下职高学生德育思路研究 篇12
一、网络环境下加强职高学生德育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它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我国当前教育事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网络具有虚拟性和开放性。面对网络上那些虚拟的东西,职高学生很容易沉迷其中,进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同时,网络中那些肆意妄为的网评以及不健康内容很容易误导职高学生,使其价值观和道德观发生扭曲,一旦职高学生受网络错误价值观的误导而形成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不仅不利于职高学生自身的成长,同时也会危害到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而德育作为职高院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职高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面对这个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结合网络环境,充分利用网络有利的一面。
二、网络环境下职高学生德育思路
(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对德育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自身的认识,全面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道德观。
(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在职高学生德育工作中,良好的教育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这个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里,职高院校要想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就必须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首先,要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给人以鼓舞、奋进的精神力量;其次,要善于利用各种途径,如广播、宣传栏等加大德育的宣传,提高学生的认识,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另外,在德育工作中,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要鼓励学生团结互助,乐于助人。
(三)加强学生的实践
就当前职高学生来说,他们大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养成了一些坏的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主义价值观,在碰到挫折时容易极端化。为此,在职高学生德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就必须根据职高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教育,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如院校可以安排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锻炼自己,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当前职高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逆反心理较强,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同时自控能力差,由于缺乏明确具体的奋斗目标,又没有生活负担,吃穿不愁,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网络时代,学生容易沉迷于网络,养成恶习,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而在德育工作中加强心理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心理素质得到了提高,学生才能在校园的学习以及生活中积极地应对考验。首先,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法和途径,全面掌握学生的动态,在尊重学生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开设心理辅导课。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建立心理咨询平台,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服务;其次,教育工作者在德育工作中应树立自制力和荣誉感,使学生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强烈的责任感,有坚忍顽强的毅力,有细致敏锐的观察力,有永不满足的进取心,有服务社会的献身精神。同时通过各种课外活动来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可以利用网络创建聊天群,通过这种方式,消除学生空虚的心理,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在这个信息网络时代,德育工作在我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德育工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关系到我国当代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我国职高院校中,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全面加强学生德育工作,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中学生德育研究】推荐阅读:
中学德育专题研究08-23
职业中学改革中学德育08-20
中学学生德育教育08-07
中学德育08-30
民办中学德育10-19
中学德育管理07-03
中学德育问题09-13
中学生班主任德育05-11
中学生德育教育研讨09-26
城郊中学2010年中学德育工作总结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