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工作计划

2024-09-27

中学德育工作计划(精选8篇)

中学德育工作计划 篇1

一、工作重点:

1、回顾少先队历史,进行队史教育

2、树立“健康第一”的意识,落实“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

二、具体安排:

1、欢庆国庆,做个文明守纪的小公民

2、树立“健康第一”的意识,贯彻落实“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

3、指导学生、家长使用好《小学学生成长手册》,完成本学期第一次评价

4、组织学生参加庆祝奥运倒计时300天活动,进行“迎奥运知识竞赛”继续深入开展奥林匹克教育

5、回顾队史,进行少先队知识宣传教育

6、加强安全教育,进行紧急疏散演练

7、继续进行文明课间的评比

8、完成本月班级、学校展板的更换

9、选拔新一批“红领巾广播站”播音员,开展红领巾广播

10、开展科技节宣传动员报名工作。

范文网

中学德育工作计划 篇2

关键词:“苗圃计划”,中学与大学,同济大学,贯通式培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需要苗圃,树人更离不开苗圃。 对大学而言,招生就像是“选苗”,高中阶段的教育就是“育苗”, 是“苗圃”。笔者所在的同济大学所开展的“苗圃计划”携手全国20多所知名高中,结合我校相关学科专业进入中学设立基地,建立相关学科专业的兴趣小组,由我校教授、专家直接到中学参与种植培育,遂定名为“苗圃计划”。使学生身在中学校园,就有机会接受大学教授的面对面指导,传播科学与工程的相关知识、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潜质。实践证明,“苗圃计划”是实现中学与大学贯通式培养的有效方式,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连续性,下面结合实际谈谈我们山西招生组做苗圃工作的一些体会。

一、实施“苗圃计划”的必要性

1.人才培养必须抓住高中阶段“关键期”。教育是为了培养人,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教育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小学、初中、高中再到大学本科、硕士、博士,虽然对于高级专门人才和拔尖人才培养,大学阶段有其特殊性,但之前各阶段对于学生知识、能力和人格养成的培养同样重要。尤其在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兴趣、思维方式、 动手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有研究表明,作为一种智能品质,个体的科学创造力在17岁时趋于定型。倘若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创新素质仍没有得到“发育”,那么进人大学后即使有再好的条件和平台也难以成为拔尖人才。“苗圃计划”的实施,正是抓住了高中阶段的“关键期”,为培养更多创新人才创造了条件。

2.“苗圃计划”的实施解决了高中人才培养的“无米之炊”问题,保持了人才培养的连续性。高中阶段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期”,但由于高中单方面力不从心,需要大学力量的介入,这种介入不仅仅是大学向高中生传递教育思想,还需要大学直接向高中输送教育资源,提供各方面的办学支持。因为人才培养需要大批具有创新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或专家,需要有一定的环境氛围和物质技术条件,这些都是普通高中学校难以完全具备的, 而大学却存在非常明显的优势。实施“苗圃计划”的中学,教授除了经常到中学指导学生、培训有关教师外,还专门安排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参与到中学生的课外培养中去。在同济大学师生和中学老师的协同指导下,中学生们的兴趣受到激发、能力得到培养。同时,同济大学还邀请中学生参加各种比赛项目。在2011年—2014年期间,实施“苗圃计划”的中学参加了全国性大学生汽车挑战赛、大学生结构比赛和大学生“建造节”比赛、FTC机器人挑战赛等,中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丝毫不逊色于大学生。 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的具体实践中,我们有一个深刻感受, “苗圃计划”的实施不仅激发了中学生的专业兴趣,引导培养他们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还建立了他们对同济大学有关学科 (专业)及教学科研团队,甚至具体教授之间的深厚感情。实践证明,通过自主招生选拔,这些同学招到同济大学并进行跟踪考察,发现他们进校以后各方面表现都非常优秀,“苗圃计划”的实施解决了高中人才培养的“无米之炊”问题,保持了人才培养的连续性。

二、同济大学与太谷二中、山大附中“苗圃计划”的实践探索

同济大学招办在山西“苗圃计划”选择了太谷二中、山大附中两所学校。太谷二中创建于1978年9月,现为山西省示范高中,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在山西省建立的第一个“飞行学员早期培训基地”,多次受到省、市、县的表彰奖励。山大附中在山西实力非常雄厚,80%以上的学生升入全国重点大学,在2014年全国高考中理科山西省前10名山大附中有9人,全省前20名山大附中14人,一本达线率为93.8%。这两所学校在各方面的突出表现以及综合方面的良好成绩吸引我们选择进行“苗圃计划”的实践探索,截至目前为止,在这两所学校“苗圃计划”的实施主要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兴趣引导为目标,主要面向高一学生。结合高中既有的素质教育开展,通过教授进中学举行学科(专业)讲座等形式,在广泛层面上传播科学与工程的相关知识、培育中学生的专业兴趣。自我校招办与中学签订“苗圃计划”合约以来,先后有廖宗庭、贺鹏飞、黄一如、李岩、郑百林、沈海军、康劲松、赵红晓、 沈水明、李军等教授来中学讲座过。贺鹏飞教授做了题为“从科学研究的角度了解同济大学”,贺院长从国外不同专业与我校对比,全面介绍了同济大学各个学院及各个专业的特点,为学生全面了解同济大学各专业,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是非常有益的,受到了学校领导及学生的好评。郑百林教授做了电池新技术———应用与发展,郑老师用许多案例分析了电池新技术———应用与发展,电力如何取代燃料、放电充电过程及面对电动汽车、电动火车、飞机时代到来,电池能源应该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学生兴趣浓厚,对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态度是非常有益的。黄一如教授做了建筑方案设计的构思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介绍了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国际化办学特色等问题,黄教授娓娓道来,总揽全局,表述生动活泼,整个过程中,大家多次报以热烈的掌声,深受广大师生的喜欢。沈海军教授介绍了“飞机为什么能够飞”的科普讲座,重点讲解了飞机的诞生历程,并在中学首创了飞机设计、制造一体化研发团队,辅导学生制作了“动力纸飞机”、“古代玛雅飞机”,探索了多层次小飞机渐进培养的新机制,并与中学师生一起交流航空模型活动的心得,指导学生放飞了若干自由飞飞机模型与皮筋动力飞机,让学生充分体验了实践活动的快乐和收获。赵红晓教授从仿生学的角度给同学们介绍了蜻蜓翅膀的微观结构对其飞行性能的影响。详细讲解了组成蜻蜓翅膀的翅膜、翅脉、翅痣的微纳米结构和形貌,阐述了翅脉表面波浪状形貌有利用提高蜻蜓的飞升力;介绍了蜻蜓翅痣中的纳米纤维层状复合材料,中空状的翅痣可以调控蜻蜓飞行的平衡和防止颤振;介绍了多层次、多尺度和多功能的蜻蜓翅脉微纳米结构及其功能。之后还增加了与学生的互动环节,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期待做出仿蜻蜓的微型飞行器。通过上述一系列丰富多彩、类型多样的前沿科学讲座及实践活动让学生受益匪浅,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阶段以能力与人格养成培养为目标,面向小范围的高二学生。学生经由大学与中学共同商定的程序和办法自愿报名、 共同选拔后,组成各种类型的兴趣小组,以不占用高中基础课程教学时间为前提,合理利用中学原课表中拓展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时间,外加少量的课外时间,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型小课题研究、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创新活动等。在这一阶段工作实施之前, 我们认真做了三件事,首先请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李军老师给学生做了进行“创新实践项目的选择和实施”的主题报告。向同学们介绍了什么是创新、同学们参与创新实践项目的意义,结合实例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如何选择创新项目,以及项目实施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其次,指导同学们进行创新实践项目的选择和开题报告撰写。鼓励同学们从自身的内心需求,以及学习和生活娱乐中发现问题,并从中凝练出创新实践项目。帮助同学们学会查阅参考文献,认真分析项目内容,发现其中的关键问题,通过研究计划的清晰描述,指导学生完成项目申报书的撰写。最后,经过我们对学生所报项目认真面试,在两所中学进行了选苗定题目并经招办立项,组成了许多兴趣小组。山大附中有四个兴趣小组:(1)手机充电线整理器的评估与改进;(2)自融雪沥青路面混合料的配制及性能试验;(3)便携式袖珍折叠凳元件式家具的拼接组装———以床为例;(4)对于学校自行车车棚的改进。太谷二中有五个兴趣小组:(1)攻角对低速翼型气动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2)旧衣服的回收处理研究;(3)手动式充电宝研究;(4)特色超级电容自由飞飞机设计与性能分析;(5)蝴蝶仿形飞机设计与性能分析。

项目选定后,我们同济大学的老师经常利用中学课外时间, 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型小课题研究、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创新活动,山大附中就多次参加了各种比赛并获奖,2011年王平老师带队辅导的三名学参加上海同济大学全国中小学结构比赛中,获得单项二等奖;2012年三名学生参加上海同济大学全国中小学结构比赛中获得团体三等奖;2013年王平老师带队辅导的三名学生参加上海同济大学全国中小学结构比赛中,获得结构单项二等奖,获得团体三等奖;2014年3月参加上海同济大学举办的FTC机器人挑战赛,获全国总决赛设计奖第二名。

第三阶段现在还没有实施,计划在第二阶段参与各类创新训练、创新活动的基础上,以“选苗”和部分大学课程的提前植入为特征,高二年级结束时,按照双向选择原则,同济大学对有关学生进行自主招生选拔,确定真正成为“同济苗子”的学生名单, 享受同济大学的自主招生优惠政策。

三、开展“苗圃计划”的一些体会

同济大学“苗圃计划”在山西太谷二中、山大附中的实践探索,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不仅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而且也保持了人才培养的连续性,使得学生身心得到了发展,是实现中学与大学贯通式培养新新人才的有效方式,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

1.“苗圃计划”不仅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而且也保持了人才培养的连续性,是实现中学与大学贯通式培养新新人才的有效方式。教育资源包括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育理念等。 由于受到资金和条件的设置,相较于大学而言,中学的教学设施相对落后、陈旧。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利用了其自身优势和中学进行合作,进行资源共享。在实施“苗圃计划”的过程中,大学可以利用其丰富的教学资源为中学、中学生服务。使学生身在中学校园,就有机会接受大学教授的面对面指导,传播科学与工程的相关知识、指导各类兴趣小组,激发引导了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潜质。在学生参与前面两个阶段各类创新训练、创新活动的基础上,高二年级结束时,按照双向选择原则,同济大学对有关学生进行自主招生选拔,确定真正成为“同济苗子”的学生名单,享受同济大学的自主招生优惠政策,这样进入“苗圃计划”的学生进入高三以后,由于进入同济大学的高考分数要求降低了,学生应试的压力大大减小,时间也相对充裕。这样,同学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前选修一些由同济大学安排的大学基础课,甚至一些学科基础课和概论课等。使中学生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中拓展自己的知识,先一步与大学生活相衔接。实践证明,“苗圃计划”不仅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而且也保持了人才培养的连续性,是实现中学与大学贯通式培养新新人才的有效方式。

2.实现了师资力量的共享。教师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大学有健全的科研机构和系统科研机制,大学教师在科研方面受过专业训练,有较强的研究意识、开阔的研究视野、有开放的信息系统,能够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各种必需资料。而这些恰恰是中学开展科研工作的薄弱环节,因此,大学主动帮助中学开展科研工作,定期请大学教授以专题报告、讲座等形式对中学教师及学生进行辅导,以各种类型的兴趣班、实验课题等形式让先进的教育理念进入课堂,加强与中学的合作与沟通,提高了中学教师的素质,实现了师资力量的共享。

2014年《中学教师》组稿计划 篇3

《中学教师》2014年全新改版,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有了较大改进。旨在通过提升本刊办刊品位,提高本刊服务质量,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聚焦教育教学热点,关注教师健康成长,展示教师光辉人生。

诚邀广大读者踊跃投稿,并提出宝贵意见。

五大板块设置:

【学校管理】

研究学校领导方略、先进治校理念,探索管理科学方法、优秀经验、实践规律。

栏目设置:名校之光、管理纵横、局长论坛、校长视点、教育时评

【教育理论】

相关教育理论的创新研究,教师工作的理论内涵探讨。

栏目设置:理论创新、课程探索、课题研究、学术前沿

【教师发展】

优秀教师的成才之道、班主任工作指导、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教师成长进步感悟。

栏目设置:教师专业化、教育科研方法、班主任之窗、教师心语

【教育与文化】

教育传播文化,文化承载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教育改革繁荣。

栏目设置:校园文化、名师人生、专家论丛、教师随笔、海外校园专栏

【教学研究】

研讨教学理论创新,总结科学教学规律,宣传先进实践经验。

栏目设置:校本科研、生态课堂、学科教研、评价与考试

投稿要求:

3500~6000字为宜。稿件请发入本刊电子邮箱,同时提供作者如下详尽信息: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单位全称、职务、职称、邮编、电话。《中学教师》所发表文章,均进入“中国知网”(CNKI)等全国权威学术期刊网络检索系统全文备查。

四封宣传征集:我刊2014年向全国中学和教育单位公开征集四封宣传图文。彩印封面、封二、封三、封底和部分内文版面的图文组合,详情请询我刊编辑部。

联系方式:

地 址:吉林省长春市湖波路65号(邮编:130022)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期刊出版中心

电 话:0431-85336138 0431-85336718

E-mail:zxjszz@126.com

中学德育工作计划 篇4

2013-2014学年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重要工作内容,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把握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强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和班集体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育人功能。努力创设良好的学校德育环境,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主动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平安、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

二、工作思路

积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切实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加大德育工作力度,以德促智,优化育人环境,努力抓好学校的德育、体育、卫生、安全等各项工作。注重评价改革,注意各项管理规范化,健全各种制度。

三、工作目标

师德建设目标:用心做事,爱心育人,真心服务,诚心奉献学生管理目标:文明、守法、遵纪、爱校。无重大违纪现象,安全责任事故和犯罪率为0,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要有较大提升,充分发挥学生会作用。

坚持科学发展观,举“以人为本“之旗,走和谐管理之路,把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确定为:"培养富有责任感、创新精神,具有个性特长、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主要工作和措施

1、健全德育管理体制

学校的德育工作与管理,要有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为此,我们将继续建立校、年级组和班级三级德育管理体制,成立由校长、政教处、班主任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从校长到班主任要形成一种垂直的并沟通各处室之间的横向联系,要保证上下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

2、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制度

坚持每一国旗下演讲制度,三个一天制度,完善纪律考核制度、卫生评比制度和班级考评制度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事项。

3、本学期将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学生严格遵守一日常规,争做优秀的武种人。

4、抓好德育队伍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①发挥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核心作用,定期召开德育工作会议,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及时研究部署德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不断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

②加强师德建设,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德高为师、学生至上、服务第一的思想,发挥学科教育主渠道的作用,以良好的师德促进学生品行的健康发展,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

惯、行为习惯、思维品质、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③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落实班主任工作职责,增强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坚持把“学会做人”放在首位,倡导科学民主的管理方法,要重视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全面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开好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例会,及时点评、沟通、交流、部署工作,加强班级常规管理方法的研究,争取每会必有收获。

④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指导学生会、各部的学生干部工作,加大卫生部和纪律部的自查力度,不断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发挥团员的先进性作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5、继续加强防差转差工作,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帮教,转化后进生,继续建立好后进生档案,关爱问题学生,对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组织守则、规范和一日常规的学习,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6、加强学校的体育、卫生等工作,抓好三操,强化学生的卫生环保意识,本学期将增加个人卫生检查制度,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7、加强安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安全自我防范意识。

坚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加大执勤值班管理力度。帮助学生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微杜渐的意识,实行安全隐患检查及报告制度,及时有效地消除安全隐患。坚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努力营造安全和谐的育人环境。加强校舍及消防安全教育和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学校楼梯、走廊做到不封闭、不封堵、不占用,强化楼梯、走廊秩序,排好楼梯值班老师,下课放学坚持做到专人专门管理,教育学生文明乘车,遵守交通法规。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教育,看好门,管好人,学生到校后未经允许不得离开校园。

8、加强礼仪教育 提高文化素养。

为进一步发扬我国“礼仪之邦”的传统美德,净化校园风气,提高师生文化素养,形成高尚的道德准则和完整的礼仪规范。本学期我校将高度重视礼仪教育,坚持从小事和生活细节的礼仪教育抓起,针对中学生思想实际和礼仪存在的实际问题,以举止礼仪、形体姿态和致意礼仪为主要内容,对中学生的坐姿、走姿、鞠躬礼、注目礼进行检查。结合学生上下课、升旗活动应如何讲礼仪提出具体要求。

9、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学校将继续通过多媒体为学生上法制课、通过法制宣传图片、思想品德课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德育活动安排

9月份

主题-----“新学期新打算”、“遵守学规学法、做文明武中人”“感恩父母、感恩教师”、“安全教育”。

主要活动:

1、演讲

2、主题班会;防震演练。

10月份

主题-----“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期中考试表彰大会”

主要活动:

1、背诵一日常规

2、开展行为习惯排查月活动

11月份

主题------安全教育、参加县冬季篮球运动会、师德考核

主要活动:

1、冬季流感预防

2、主题班会及专题黑板报

3、预防煤气中毒

12月份

主题------学习方法培养、队列队形广播体操比赛、拔河比赛

主要活动:

1、演讲

2、古诗文背诵、数学例题默写、英语单词背诵

3月分

主题------开展行为习惯排查月活动、学雷锋活动

主要活动:

1、书写习惯评价

2、卫生大检查

4---5月份

主题------安全教育、春节田径运动会

主要活动:

1、防震、防水、防火、交通知识讲座

2、法制教育、防震演练、消防演练。

6月份

主题:---------迎接升考

主要活动:

1、考前宣誓签名活动、中考考前动员讲话。

2、学习方法介绍

7月份

主题:--------升级考试、假期安全教育

主要活动:

1、考前教育大会

2、假期安全教育大会、致家长一封信

武池初中

中学德育工作计划 篇5

认真贯彻落实《20连云港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创新开展德育工作,使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举措,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以“中国梦、港城梦、我的梦”激励学生,创设有利于培养青少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培养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的时代新人,力争使我校德育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重点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对班主任队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

2、培养学生干部,发挥学生干部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培养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3、以“推动班会课程化,打造精品班会课”为主题,进一步推进班会课程化建设。积极开展主题班会课赛课活动,完善并实施校本德育课程。

4、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促进班级建设。利用班校会时间上好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班会课,在此基础上继续开展创建特色班集体活动。

5、继续开展各项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本学期学校将开展“三爱”教育、“节水型学校”等创建活动,以这些活动为契机,通过主题班会、演讲、广播、板报宣传等各种途径开展专项活动,同时配合团委举办各种体育、艺术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团结进取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美的能力。

6、加强家校合作,通过形式不同的家访,促进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架起理解的桥梁。利用社区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办好家长学校,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共同提高教育的合力。

三、具体活动措施:

(一)常规教育常抓不懈

1、继续抓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各班利用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赣马高级中学学生养成教育内容开展班级活动,政教处将利用不同形式进行检查。通过对学生集中进行行为规范系列教育,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具体的强化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管理评价,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终身受益。以政教处、年级、班级管理为一体,共同对常规活动进行管理,值班行政、值班教师和学生会加强常规检查的反馈、督促,使常规管理达到精细化。

2、以校园礼仪为重点,继续开展“三爱”教育,“学八礼四仪、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国梦、港城梦、我的梦”征文活动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结合我校学生特点开展说文明话、做文明人活动。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

3、进一步规范学校升降旗制度,开展内容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利用重大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4、加强环保行为教育,提倡绿色生活时尚。

通过创建节水型学校,把绿色环保教育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要求结合起来,为创造良好的班风校风营造良好的氛围。课堂中的有机渗透,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使学生所接受的环境教育,从表层开始深入到了内心,再转化为自觉的行为。

5、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抓好各年级学生管理。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抓好学生不同阶段的管理和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本学期要求各年级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活动,制定循序渐进的德育养成程序,以培养学生的竞争及诚信自立的意识。

6、做好学生法制教育。

认真开展法律知识普及教育,切实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知识知晓率;坚持开展“学法守法”专题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普法宣传周”活动,举办普法知识竞赛、报告会、模拟法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学法、懂法、用法、守法,降低青少年违法犯罪率。积极发挥法制副校长教育、管理作用。

(二)以活动为载体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积极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通过广播、板报的形式把民族精神扎根于学生心中。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团课等教育平台继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2、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现代化教育设备,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时空,定期播放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影视片。

(三)推进德心融合,助推学生健康成长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形成合力,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以心育德”,提升学校德育实效。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引领,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效融合,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从德育的价值着眼,使德育在学生心理需求上凸现时代烙印,为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个背景更为广阔的理论支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积极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寓德于乐,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2、“以德养心”,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在德育工作中以学生成长需要为基点,以积极心态调适为抓手,既灵活运用传统德育方法,也巧妙借助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术,构建以德育为主导,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以情感体验为基本途径,最终达到德心共育培养人、发展人的目的。

(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班主任工作座谈、班主任工作例会,提高班主任队伍整体水平。

1、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反馈信息,交流经验,逐步推广好方法、好举措。

2、进一步优化班主任的过程管理,要求班主任做好德育课的备课记录和典型案例的收集,掌握学生最新思想动态,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班主任工作的新面貌、新成果。

中学德育工作计划 篇6

一、主要思想:

重视全体学生和学生全面发展,落实德育工作摆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分层施教,认真贯彻落实新的《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初一新生重点是加强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他们讲卫生、守纪律、讲礼貌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初二学生重点是进行以责任感为主要内容的品德教育,学会尊重他人,对他人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初三学生重点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思想道德教育,树远大理想,明确目标,扎实学习,力争升入自已理想的高一级学校。

二、具体设想和要求:

建立健全德育教育组织网络,以学校领导、政教处、团总支、学生会、班主任为德育工作主体,提倡全体教师全员参与,设想把德育工作与全体教师的考核挂沟,真正做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也能有效体现教师“为人师表”的风范。

加强新《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不断完善《班主任月津贴发放办法》和《文明班级竞赛施行方案》,制订《争创文明学生细则》。积极开展“学校卫生日”(是学校的窗口)和“学校安全宣传日”(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基点)活动,对卫生、纪律、寝室等常规工作做到每天检查评比、每周小结公布,每月总评考核。通过文明班级、文明学生的评比,积极引导学生的健康、文明的人生道路。

突出一个重点:现阶段问题学生多,面小却危害大,对这些学生有必要进行特殊教育。进行心理辅导是一方面,改变其不正确认识、看法,采用耐心倾听学生倾诉自已的想法,与学生平等地谈心,讨论对问题的看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识,避免居高临下的评比与灌输,学生易于接受,并有可能愿意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开展结对帮困又是另一重要方面,开展对学习、行为等到方面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帮教结对,建立后进生转化制度。

三、着手要做的具体工作:

1、每学期开学前召开第一次班主任会议,具体步骤收费、常规卫生、寝室安排等工作。

2、住校生会议,加强住校生纪律、卫生、财物的管理工作。

3、召开第二次班主任工作会议,商讨班级工作考核细则和布置班级具体工作,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4、建立学生会,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加强学生自已管理自已的机制。

5、加强新《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制观念,力求“知法”、“守法”、“用法”;加强安全第一的意识,努力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把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贯穿于全学期德育教育过程。

6、每学期期中考试后,建立后进生转化制度(学习和思想后进等方面)和心理健康教育,并通过结对帮困活动,努力促进后进生转化工作。

7、每学期期中考试后,由教务处、政教处、团总支共同负责,召开各年级学生会议,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要求,有针对地在学校层面上开展教育活动(除班主任抓学生思想工作外)。

8、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优化育人环境,形式合力。(可以通过电话、家访、约见家长、家长联系卡等形式)

9、加强门卫工作的管理,做好教师考勤和学生考勤工作,加强师生上下班纪律。

10、一些其他工作设想(是否开展):

如学校田径运动会;学校层面的书法、绘画等活动;迎元旦活动;家长会、升旗仪式等。

中学德育工作计划 篇7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 目前举办的许多教师培训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 培训对象的需求与“国培计划”项目的培训目标不统一。参培教师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参培教师, 对理论学习相对不重视, 他们主要希望学到具体的课堂操作方法。而“国培计划”的目标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进均衡发展, 促进基础教育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旨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和促进改革, 培训一批“种子”教师, 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和教师培训。由此可以看出, 培训对象单纯要求学习课堂教学方法是远远达不到“国培计划”的高标准和高要求的。

第二, 培训观念落后, 培训模式陈旧。由于受传统培训观念的影响, 目前许多培训机构仍然以集中培训和专家讲座的模式为主, 参培学员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未体现“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和“参与式”“探究性”“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培训新模式。

第三, 培训目标与培训内容不一致。这主要指培训内容受到专家讲座题目的限制, 不能完全按照“国培计划”的培训目标设计培训内容, 培训针对性不强。

第四, 实践和参与环节不足, 形式单一, 可操作性不强。

第五, 只注重短期培训效果, 缺少对教师长期发展的指导和远程培训环节。

二、在实践中探索中学英语教师培训的新模式

(一) 调研培训需求, 依据培训目标设计培训方案, 突出培训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笔者自2003年来一直参与四川教育学院承办的国家级、省级培训和“国培计划 (2011) ”———中学英语教师培训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工作。在实践中笔者体会到:改变传统的培训观念, 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教师培训新模式, 并在实践中探索, 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国培计划”是高标准的国家级培训, 各地选派的参培学员都是当地德、能、勤、绩的拔尖者, 因而不仅要在培训前做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 充分考虑和体现参培教师的需求, 还要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国培计划”的高要求、高标准设计培训方案, 突出培训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保证培训的高质量。

(二) 培训模式的设计思路

《〈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解读》中指出:“推进课程改革, 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在研究、实验新课程方案过程中, 加强对‘师资培训’工作的研究, 建立起新型的教师培训模式。”查有梁先生在《教育模式》中指出:“模式研究, 作为一种科学方法, 它的要点是分析主要矛盾, 认识基本特征”;“模式, 推上, 有理论基础, 推下, 有实践操作, 模式是理论与应用的中介。在理论与实践之间, 模式能够承上启下。”培训模式的设计必须遵循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思维方法, 尤其是体现实践方面的指导。许多参培教师“虽然在理念上赞同和支持新课程, 但是在课程实施方面却有不少的困难, 主要是缺乏切实有效的方法”, “迫切需要在课堂实施层面得到更具体和更直接的指导和帮助。”我们在设计培训模式时应当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体现以人为本, 按需施教, 突出重点, 注重实效, 有利于自主学习的设计思路。培训将根据英语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实际教学需要, 以问题为中心, 分专题探讨, 理论学习与案例剖析相结合, 在教学观摩和实践中帮助学员更新观念, 深入理解新课标, 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 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成为实施新课程的骨干教师。

2.遵循“针对性”“整合性”“参与性”与“实践性”的原则。针对新课改的要求和参培教师的需求设计培训模式;整合省内外专家、一线优秀教师与优秀参培学员三方面资源, 同时整合培训内容, 包括理论学习、案例分析与教学实践;设计与新课程紧密相关的各类活动, 营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气氛, 促进参培学员主动积极参与培训;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使学员亲身体验新课程的改革思想、内容和措施, 引导学员针对自己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进行交流探讨, 在随后的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能力。

(三) 培训模式的实施

1.培训内容的确定

在需求调研中笔者发现:中西部中学英语教师教学理念较陈旧, 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实践与操作能力有待提升。培训要引导参培教师按照国家关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这里, 专业能力涉及“专业情感, 包括终身从教的专业精神、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以及积极健康的教师个性;专业知识, 包括较为宽厚的文化底蕴、必需的学科知识及教育学科、心理学科知识;专业技能, 包括课堂教学能力。”因此, 培训内容的设计需以学科为重点, 研讨基础教育改革和英语教学新理念, 更新观念, 提升教学与实践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重点应包括以下五大板块: (1) 外语教学改革最新动态与新课程基本理念; (2) 教师成长与专业能力提升; (3) 课堂教学方法与教材分析; (4) 教学观摩与实践; (5) 微型课题研讨。每个板块有各自独立的内容和安排, 板块之间联系紧密, 并配有“培训菜单”供选择。

2.培训形式的选择与组合

培训模式为:专家理论引领 (专题讲座、对话交流) →参与互动 (案例剖析、互动交流) →教学观摩 (示范课例展示、说课、评课) →实践反思 (微格教学实践与反思) →校本研修 (与一线优秀教师对话切磋、专题探讨、交流合作) 。这种创新模式, 打破了传统的专家讲座单一方式, 以参培教师为主体, 以问题为中心, 以反思为重点, 注重研讨过程, 强调参培教师的主动参与, 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理念, 从需求调查研究入手,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观摩, 充分利用参培教师自身的经验和资源, 充分调动发挥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员在师生参与互动的培训氛围中, 亲身体验主动、合作、探究性学习, 更新观念, 在学习、观摩、研讨、交流与反思的过程中促进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提高。

3.培训模式实施中的关键环节

(1) 注重训前学员需求调查。深入参培学员中调查研究, 采取学员填写问卷调查表, 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等方式, 突出培训的实效性。

(2) 组成富有特色的、高水平专家团队。聘请包括国家新课标研制组专家, 高校对新课改有深入研究的教授和一线优秀教师, 整合一支富有特色的培训者队伍;同时建立有效的管理团队协调配合管理。

(3) 专题理论学习与典型案例的观摩研讨紧密结合。以问题为中心, 以案例为载体, 每一专题在理论研讨的基础上, 到中学观摩与之配套的典型示范课, 课后任课教师说课, 专家点评, 学员讨论, 反思总结。

(4) 加强学员的教学实践与合作学习。建立导师制, 以任务型研修为主要方式, 组织学员小组活动, 通过集体备课、讲课、评课等微型教学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及时整理培训简报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进行小组教学科研课题研究等活动, 通过学习、合作、实践与交流共同提高。

(5) 建立反馈机制, 落实培训的评估与改进环节。培训学员每天填写调查表, 收集对培训的反馈意见, 及时改进和提高;培训结束后进行跟踪调查, 导师与学员保持长期联系, 并指导、督促学员发挥示范引领的骨干作用, 促进学员的专业成长和继续教育。

三、小结

中学德育工作计划 篇8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这个环节,教师要重点处理好的问题包括:

1. 准备好实验器材,将生活中的镜子和玻璃板同时给出,让学生自主选择完成实验。

2.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1)如何选用器材?

(2)如何确定像和物大小关系及像的位置?

(3)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4)如何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5)演示:“水中蜡烛”实验,启发学生思维。

3. 设计完毕,个别组展示设计方案,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展开实验。

4. 推荐的实验装置:(见上图)

5. 推荐设计表格:

[设计意图:教师应有效把握这个环节,从不同角度进行指导,通过介绍实验器材,引导设计思路,确定分组方案,把探究的猜想与假设具体化、程序化。充分调动并培养学生设计方案,选择实验器材的能力。]

师:通过我们的讨论,已经知道要探究的问题有:

①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

②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③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镜面的关系。

为了探究以上问题,我给大家提供如下的实验器材供选择:生活中的平面镜、玻璃板、形状相同的蜡烛、干电池、棋子、刻度尺、夹子、火柴、白纸、方格纸。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选取合适器材,并组织讨论,研究设计实验方案。5分钟后汇报设计方案,尤其要注意平面镜与玻璃板的选择。

生1:我探究的问题是:①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

师:你想用平面镜还是玻璃板来做实验呢?

生1:我用平面镜。

师:为什么没有选择平玻璃板呢?

生2:因为,我认为选择平面镜做实验成像比较清楚。

师:其他同学有什么不同意见?

师:演示:“水中蜡烛”。通过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3:老师,我和几个同学观察后想到: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同时看到镜后的物及镜前蜡烛在镜中的像,再用刻度尺来分别测量蜡烛和像的替代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就可以比较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

生4:老师,我有一个想法:清楚的像是用点燃的蜡烛来实现的,而不是用电池或棋子。

师:为什么用点燃的蜡烛,而不是用电池或棋子?

生4:因为点燃的蜡烛是光源,光线充足,而电池或棋子反射的光线很微弱,成像不清楚。

师:很好!你帮大家解决了用什么物体做实验成像清楚的问题, 是否还存在其他问题呢?

生5:老师,我在照镜子时,感觉离镜子越近,镜中的像越大呢?(引出第②个问题。)

生6: 我想,通过改变物体的位置,观察镜后的像,再移动镜后像的替代物,然后通过观察物像之间的关系,我想这样就可以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所以我选择两个等大的蜡烛来做实验。

师:真的很好!已经解决了两个问题,还有问题③。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镜面的关系还没有解决,其他同学是怎么设计的实验呢?

生7: 我把玻璃板立在白纸上,用笔描出玻璃板的具体位置,在确定了像与物的位置后,再把他们连线进行观察?

师:很好,但其他同学想一想,这样容易观察出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间的关系吗?

生8:我在测量距离时除了用刻度尺测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外,还用了方格纸,因为方格纸中有相互垂直的线,这样在探究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镜面的关系时可能会更容易些。

上一篇:施工组织设计保温下一篇:公路收费管理处收费员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