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普中学德育工作计划

2024-05-21

渡普中学德育工作计划(通用7篇)

渡普中学德育工作计划 篇1

渡普中学德育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离不开德育工作。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对于全体师生精神面貌的改善,全校教与学良好氛围的形成,以及素质教育全方位的推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充分发挥德育工作“为首”的作用,制定本计划。

二 工作目标

1.德育工作管理规范化、常规化。

2.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管理网络,形成学校、社会、家庭 “三结合”“三位一体”。使德育工作在教导处、团总支、班主任、学生会的协助配合下正常开展。

3.强化政治思想工作,规范全校师生日常行为。坚决杜绝打架斗殴、吃烟喝酒、拉帮结派、游荡、擂肥等不良现象创建名牌学校、创建文明学校、争创文范班级体。

4.广泛开展各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如升旗、成立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广播宣传、橱窗宣传、黑板报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情操。

5.德育工作做到期初有计划,期中有检查,期末有总结。做到班级工作、团总支、学生会一条龙管理,使德育工作落实到位。

6.做到“五评一讲”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树立全面的互帮、互学、互教、互督活动,为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建立健全机构。期初调整充实团总支、学生会、团委组成人员。2.优化班主任管理,并进一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严格实行“末位淘汰制”。

3.认真开好“法制教育会”与“家长协调会”,健全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

4.进一步做好如下工作。

①每日“两操”,即课间操和眼保健操。②每日晨、晚扫,每日升降旗。③每周三大扫除。④每周一次班(团)会。⑤每月两次黑板报

⑥每期两次对学生异动情况记载 5.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竞赛活动

6.进一步抓好对各班的量化积分评比,创建“文明班集体”活动。四.工作安排

1.严格按照上述工作,有序的开展各种活动。

2.搞好各分支的具体工作,做到有各项具体活动安排和记载活动。

渡普中学教导处

2008-9-1

渡普中学德育工作计划 篇2

关键词:“苗圃计划”,中学与大学,同济大学,贯通式培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需要苗圃,树人更离不开苗圃。 对大学而言,招生就像是“选苗”,高中阶段的教育就是“育苗”, 是“苗圃”。笔者所在的同济大学所开展的“苗圃计划”携手全国20多所知名高中,结合我校相关学科专业进入中学设立基地,建立相关学科专业的兴趣小组,由我校教授、专家直接到中学参与种植培育,遂定名为“苗圃计划”。使学生身在中学校园,就有机会接受大学教授的面对面指导,传播科学与工程的相关知识、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潜质。实践证明,“苗圃计划”是实现中学与大学贯通式培养的有效方式,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连续性,下面结合实际谈谈我们山西招生组做苗圃工作的一些体会。

一、实施“苗圃计划”的必要性

1.人才培养必须抓住高中阶段“关键期”。教育是为了培养人,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教育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小学、初中、高中再到大学本科、硕士、博士,虽然对于高级专门人才和拔尖人才培养,大学阶段有其特殊性,但之前各阶段对于学生知识、能力和人格养成的培养同样重要。尤其在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兴趣、思维方式、 动手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有研究表明,作为一种智能品质,个体的科学创造力在17岁时趋于定型。倘若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创新素质仍没有得到“发育”,那么进人大学后即使有再好的条件和平台也难以成为拔尖人才。“苗圃计划”的实施,正是抓住了高中阶段的“关键期”,为培养更多创新人才创造了条件。

2.“苗圃计划”的实施解决了高中人才培养的“无米之炊”问题,保持了人才培养的连续性。高中阶段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期”,但由于高中单方面力不从心,需要大学力量的介入,这种介入不仅仅是大学向高中生传递教育思想,还需要大学直接向高中输送教育资源,提供各方面的办学支持。因为人才培养需要大批具有创新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或专家,需要有一定的环境氛围和物质技术条件,这些都是普通高中学校难以完全具备的, 而大学却存在非常明显的优势。实施“苗圃计划”的中学,教授除了经常到中学指导学生、培训有关教师外,还专门安排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参与到中学生的课外培养中去。在同济大学师生和中学老师的协同指导下,中学生们的兴趣受到激发、能力得到培养。同时,同济大学还邀请中学生参加各种比赛项目。在2011年—2014年期间,实施“苗圃计划”的中学参加了全国性大学生汽车挑战赛、大学生结构比赛和大学生“建造节”比赛、FTC机器人挑战赛等,中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丝毫不逊色于大学生。 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的具体实践中,我们有一个深刻感受, “苗圃计划”的实施不仅激发了中学生的专业兴趣,引导培养他们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还建立了他们对同济大学有关学科 (专业)及教学科研团队,甚至具体教授之间的深厚感情。实践证明,通过自主招生选拔,这些同学招到同济大学并进行跟踪考察,发现他们进校以后各方面表现都非常优秀,“苗圃计划”的实施解决了高中人才培养的“无米之炊”问题,保持了人才培养的连续性。

二、同济大学与太谷二中、山大附中“苗圃计划”的实践探索

同济大学招办在山西“苗圃计划”选择了太谷二中、山大附中两所学校。太谷二中创建于1978年9月,现为山西省示范高中,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在山西省建立的第一个“飞行学员早期培训基地”,多次受到省、市、县的表彰奖励。山大附中在山西实力非常雄厚,80%以上的学生升入全国重点大学,在2014年全国高考中理科山西省前10名山大附中有9人,全省前20名山大附中14人,一本达线率为93.8%。这两所学校在各方面的突出表现以及综合方面的良好成绩吸引我们选择进行“苗圃计划”的实践探索,截至目前为止,在这两所学校“苗圃计划”的实施主要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兴趣引导为目标,主要面向高一学生。结合高中既有的素质教育开展,通过教授进中学举行学科(专业)讲座等形式,在广泛层面上传播科学与工程的相关知识、培育中学生的专业兴趣。自我校招办与中学签订“苗圃计划”合约以来,先后有廖宗庭、贺鹏飞、黄一如、李岩、郑百林、沈海军、康劲松、赵红晓、 沈水明、李军等教授来中学讲座过。贺鹏飞教授做了题为“从科学研究的角度了解同济大学”,贺院长从国外不同专业与我校对比,全面介绍了同济大学各个学院及各个专业的特点,为学生全面了解同济大学各专业,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是非常有益的,受到了学校领导及学生的好评。郑百林教授做了电池新技术———应用与发展,郑老师用许多案例分析了电池新技术———应用与发展,电力如何取代燃料、放电充电过程及面对电动汽车、电动火车、飞机时代到来,电池能源应该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学生兴趣浓厚,对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态度是非常有益的。黄一如教授做了建筑方案设计的构思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介绍了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国际化办学特色等问题,黄教授娓娓道来,总揽全局,表述生动活泼,整个过程中,大家多次报以热烈的掌声,深受广大师生的喜欢。沈海军教授介绍了“飞机为什么能够飞”的科普讲座,重点讲解了飞机的诞生历程,并在中学首创了飞机设计、制造一体化研发团队,辅导学生制作了“动力纸飞机”、“古代玛雅飞机”,探索了多层次小飞机渐进培养的新机制,并与中学师生一起交流航空模型活动的心得,指导学生放飞了若干自由飞飞机模型与皮筋动力飞机,让学生充分体验了实践活动的快乐和收获。赵红晓教授从仿生学的角度给同学们介绍了蜻蜓翅膀的微观结构对其飞行性能的影响。详细讲解了组成蜻蜓翅膀的翅膜、翅脉、翅痣的微纳米结构和形貌,阐述了翅脉表面波浪状形貌有利用提高蜻蜓的飞升力;介绍了蜻蜓翅痣中的纳米纤维层状复合材料,中空状的翅痣可以调控蜻蜓飞行的平衡和防止颤振;介绍了多层次、多尺度和多功能的蜻蜓翅脉微纳米结构及其功能。之后还增加了与学生的互动环节,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期待做出仿蜻蜓的微型飞行器。通过上述一系列丰富多彩、类型多样的前沿科学讲座及实践活动让学生受益匪浅,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阶段以能力与人格养成培养为目标,面向小范围的高二学生。学生经由大学与中学共同商定的程序和办法自愿报名、 共同选拔后,组成各种类型的兴趣小组,以不占用高中基础课程教学时间为前提,合理利用中学原课表中拓展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时间,外加少量的课外时间,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型小课题研究、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创新活动等。在这一阶段工作实施之前, 我们认真做了三件事,首先请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李军老师给学生做了进行“创新实践项目的选择和实施”的主题报告。向同学们介绍了什么是创新、同学们参与创新实践项目的意义,结合实例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如何选择创新项目,以及项目实施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其次,指导同学们进行创新实践项目的选择和开题报告撰写。鼓励同学们从自身的内心需求,以及学习和生活娱乐中发现问题,并从中凝练出创新实践项目。帮助同学们学会查阅参考文献,认真分析项目内容,发现其中的关键问题,通过研究计划的清晰描述,指导学生完成项目申报书的撰写。最后,经过我们对学生所报项目认真面试,在两所中学进行了选苗定题目并经招办立项,组成了许多兴趣小组。山大附中有四个兴趣小组:(1)手机充电线整理器的评估与改进;(2)自融雪沥青路面混合料的配制及性能试验;(3)便携式袖珍折叠凳元件式家具的拼接组装———以床为例;(4)对于学校自行车车棚的改进。太谷二中有五个兴趣小组:(1)攻角对低速翼型气动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2)旧衣服的回收处理研究;(3)手动式充电宝研究;(4)特色超级电容自由飞飞机设计与性能分析;(5)蝴蝶仿形飞机设计与性能分析。

项目选定后,我们同济大学的老师经常利用中学课外时间, 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型小课题研究、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创新活动,山大附中就多次参加了各种比赛并获奖,2011年王平老师带队辅导的三名学参加上海同济大学全国中小学结构比赛中,获得单项二等奖;2012年三名学生参加上海同济大学全国中小学结构比赛中获得团体三等奖;2013年王平老师带队辅导的三名学生参加上海同济大学全国中小学结构比赛中,获得结构单项二等奖,获得团体三等奖;2014年3月参加上海同济大学举办的FTC机器人挑战赛,获全国总决赛设计奖第二名。

第三阶段现在还没有实施,计划在第二阶段参与各类创新训练、创新活动的基础上,以“选苗”和部分大学课程的提前植入为特征,高二年级结束时,按照双向选择原则,同济大学对有关学生进行自主招生选拔,确定真正成为“同济苗子”的学生名单, 享受同济大学的自主招生优惠政策。

三、开展“苗圃计划”的一些体会

同济大学“苗圃计划”在山西太谷二中、山大附中的实践探索,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不仅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而且也保持了人才培养的连续性,使得学生身心得到了发展,是实现中学与大学贯通式培养新新人才的有效方式,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

1.“苗圃计划”不仅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而且也保持了人才培养的连续性,是实现中学与大学贯通式培养新新人才的有效方式。教育资源包括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育理念等。 由于受到资金和条件的设置,相较于大学而言,中学的教学设施相对落后、陈旧。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利用了其自身优势和中学进行合作,进行资源共享。在实施“苗圃计划”的过程中,大学可以利用其丰富的教学资源为中学、中学生服务。使学生身在中学校园,就有机会接受大学教授的面对面指导,传播科学与工程的相关知识、指导各类兴趣小组,激发引导了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潜质。在学生参与前面两个阶段各类创新训练、创新活动的基础上,高二年级结束时,按照双向选择原则,同济大学对有关学生进行自主招生选拔,确定真正成为“同济苗子”的学生名单,享受同济大学的自主招生优惠政策,这样进入“苗圃计划”的学生进入高三以后,由于进入同济大学的高考分数要求降低了,学生应试的压力大大减小,时间也相对充裕。这样,同学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前选修一些由同济大学安排的大学基础课,甚至一些学科基础课和概论课等。使中学生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中拓展自己的知识,先一步与大学生活相衔接。实践证明,“苗圃计划”不仅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而且也保持了人才培养的连续性,是实现中学与大学贯通式培养新新人才的有效方式。

2.实现了师资力量的共享。教师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大学有健全的科研机构和系统科研机制,大学教师在科研方面受过专业训练,有较强的研究意识、开阔的研究视野、有开放的信息系统,能够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各种必需资料。而这些恰恰是中学开展科研工作的薄弱环节,因此,大学主动帮助中学开展科研工作,定期请大学教授以专题报告、讲座等形式对中学教师及学生进行辅导,以各种类型的兴趣班、实验课题等形式让先进的教育理念进入课堂,加强与中学的合作与沟通,提高了中学教师的素质,实现了师资力量的共享。

中学德育工作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依照《中学德育大纲》,进一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认真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把学生素质的可持续性发展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目标。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水平,努力探索德育工作有效方法、途径,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稳定为主旋律,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不断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把我校的德育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二、主要目标:

1.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管理,提高教师师德修养。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能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3.让德育回归生活,从细节入手,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4.构建完善的家校网络机构,拓宽德育途径,促进教育的有效性。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德育教育队伍建设,营造和谐的德育环境

1.抓学习,提高每个教师的德育素质。营造全员德育的氛围,明确“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本学期要结合教育局工作计划的实施,组织教师进一步认真学习《德育大纲》,加强目标管理,形成人人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氛围,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教育法规,增强遵纪守法、依法执教的自觉性,提高教师科学育人的水平。

2.建队伍,打造一支品行好,能力强,工作踏实、乐于奉献的班主任队伍。并通过组织学习、参观,以及老教师的传、帮、带,不断提高班主任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鼓励班主任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开展校本培训,继续推行每学期两次的班主任校本培训,通过谈一谈、写一写、议一议等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强化育德理念,认真学习落实教育部新颁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结合当前社会上的教育热点话题和学校实际开展“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对工作要树立“三心”,即:“爱心、耐心、信心”;“三不”,即:“不埋怨、不嫌弃、不放弃”,真正做到对学生负责,使班主任工作规范化、方法艺术化、教育多样化,整体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加大班主任考核的力度。通过班级常规管理评比、班级各项活动的评比,学生座谈会及家长问卷等综合评价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并与考核挂钩。

(二)加强法制、安全教育,创建和谐校园

1.加强法制教育。法制教育紧抓不放,重点做好教育防范工作。充分利用法制教育报告会、政治课、班会课、校会、国旗下讲话等进行普法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学生知法、守法,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切实落实学校法制教育内容。

2.着力构建学校安全教育的主体网络,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安全常识、安全制度,增强师生、家长和全社会的安全意识。邀请公安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安全专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逃生技能。学校将通过组织广大学生学习安全知识,普及安全教育,使安全教育有声有色、入脑入心。

3.以“珍爱生命”教育为学校德育的主线,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内容,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要求和重点。要求学生懂得生命的存在、时间的宝贵,主要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主。要求学生初步懂得生命的意义,能合理把握学习时间,主要通过榜样让学生体验。要求学生初步理解生命的价值,在集体生活中体现人生的价值,主要通过生活和社会实践领悟。

(三)开展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营造温馨的校园文化。

1.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开展各类活动。

2.以校 “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为抓手,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开展专项教育活动:服务社区(学雷锋)活动、感恩教育活动、为孤寡老人和班级特殊生送温暖活动、青春期教育活动、环保教育系列活动和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传染病防治、远离毒品等安全专题教育活动,尤其是扎实开展好体育运动,狠抓学生的课间操、眼保健操,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的习惯;开展消防、交通、饮食各类活动,组织校园消防逃生演练和宿舍文化建设等活动。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外德育基地的实践活动,完善常规德育考评和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及各类榜样评比等活动。

3.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站、宣传栏、班级黑板报以及校外实践活动基地等宣传阵地,多表扬宣传身边先进教师、突出学生的感人事迹,弘扬正气,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文明习惯、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真正做到学校无小事,事事教育人,学校无闲处,处处教育人。

4、以学生社团为重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本学期在开展好书法协会、志愿者协会、读书协会、美术社团、棋类社团、篮球社团、音乐舞蹈协会、乒乓球协会的基础上,增设科技创作协会、英语协会、记者协会并开展活动。

(四)抓常规德育教育,促进规范管理。

1.抓好行为规范教育,重视同学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落实年段文明督导队工作责任制,坚持每日常规检查,强化学生的的全面规范管理,促成学生规范养成,学校组织学生会干部每天对班级的纪律、卫生、两操、黑板报进行检查评分,各班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贯彻《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在校生一日常规》,并做到及时检测反馈,经常检查学生的行为习惯,发现问题及时批评教育。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

2.对学生校服容易丢失问题,拟对学生校服根据入学时间按年段进行编号,确实保障学生财产安全。

3.继续根据不同时段的实际情况定期开展仪容仪表、手机、mp3等与学习无关物品禁带等专项整治,尤其是手机给学生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学校上学期已经在教学楼、宿舍等场所安装电话供学生无偿使用,在条件已经成熟的情况下本学期将禁止学生把手机带入校园,政教处、保卫处将不定期组织人员深入教室、宿舍对学生是否携带手机进行检查,一经发现坚决给予没收并贴上封条装入密封袋直至学生毕业方可领回。通过各种专项规范整顿、规范专项教育来进一步

规范我校学生校内外行为。

4.建制度,实行行政值日、保卫值日制度和值日班主任制度三位一体的检查督促力度,对学生在校时间实现全程规范管理。完善各类班级考核评比制度,加强常规管理,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

5.坚持每周周一升国旗制度,让国旗班成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以及学生荣誉感培养的重要载体,并为班级、同学间互相学习提供了平台。充分利用了升旗仪式的教育感化作用。

6.开展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通过观看有关教育片及青春期知识讲座,充分心理辅导室的疏导作用,做好青春期教育和心理教育工作,促进同学们健康成长。

(五)发挥家校联系作用,拓宽德育途径

1.继续加强家校联系活动。要求各位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按要求做好家访工作。家访要本着关心学生,沟通理念的目的,提高家访质量。让家访成为建立起教师、学生、家长互动的三者关系,成为德育工作的有效抓手。

2.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密切与家庭、社会的联系与配合,营造学生成长的良好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特别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等特殊家庭孩子的教育和管理。

3.努力办好家长学校,发挥指导功能,构建良好的家校网络。形成了学校与家庭齐抓共管的局面。

(六)加强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关注特殊生

后进生转化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措施,勤总结,重在落实,强化考核。要求教师耐心细致地做好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到不讲过头话,不扣大帽子,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帮助,严格控制学生流失。对贫困生、单亲生等特殊生给予关注,认真做好“爱心营养餐”的拓面工程。

中学德育工作计划 篇4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把德育队伍建设放在首位。

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和水平决定了教育管理的层次和效果,因此,加强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不断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提高责任意识,管理水平和施教能力,是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1、完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增强德育队伍人力,由副校长主管德育,主持全面工作。实行层级管理,明确职责范围、工作对象和操作方式。每月第一周定期进行例会活动,加强对德育工作的计划、督促及考评。

2、班主任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主力军,提高班主任的管理素质是重中之重。特别本学期年轻班主任比较多,为提高班主任的素质和管理水平,本学期专门制定班主任培训工作计划,充分利用每周周一班主任例会,举办多层次、多类型的培训研讨活动,开展科研探讨、班主任工作论坛、经验交流、知识讲座、工作方法培训等活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培养班主任的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

二、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的作用。

1、加强学生干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与培训。对学生干部要严格要求,使其既成为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有力助手,又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培养学生干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解决问题处理班工作及矛盾的方法,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角度去培养干部,使用干部。

2、实行“班级量化考核制”,继续抓好各班级文明班、标兵班评比工作,充分发挥各年级级委参与、民主管理作用,教育学生以强烈的责任心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准确性,并根据学校发展要求,学校统一评价内容,及时上报,在校园宣传栏和网站公布,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评价。

三、常规教育

1、实施文明班、标兵班评比,抓好行为规范教育。

分别组织力量对各年级行为规范进行检查,落实文明班、标兵班评比制度,强化行为规范教育,着重点在于纪律、卫生养成教育与学生职责意识教育,包括迟到、头发、饰物、校服、课间操、午休、礼貌等方面。

2、实行学生自主管理及值周班制度

中学德育工作计划 篇5

1、制定《班主任选拔使用管理条例》。

2、贯彻“三不”、“四勤”和“五心”的工作要求。

3、加强班主任考核评定工作,完善奖励机制。

二、践行“立志树人”理念,深化德育体系建设

1、构建“层次化”养成教育体系。

初一学年重点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

初二学年读书与演讲表达习惯养成。

初三学年重点是文明礼仪习惯养成。

初四学年注重“健康心理”培养。

2、结合不同学年特点开展主题班会教育。

3、开展“好习惯”示范生、示范班评比活动及阳光教师、阳光学生表彰大会。

4、继续完善三级德育管理模式即班级管理、学年管理、学生处管理,实行月考核,年汇总。

5、构建“模块化”体验德育体系,巩固好五大社会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学年为单位,组织学生走进工厂、农村、军营、社区,法制基地开阔视野,增强实践能力,提高全面素养。

(1)三月份志愿者服务进社区。

(2)四月份缅怀先烈,祭扫烈士墓活动。

(3)五月份走进田野,体验农耕农业劳动实践。

(4)六月份法在我边,法制教育活动。

(5)九月份走进军宫,热爱国防活动。

(6)十月份走进工厂,热爱科技实践活动。

6、构建“立体化”家校联动体系。

(1)定期召开家长会(每学期一至两次)。

(2)举办家长培训班(每学期两次)。

(3)召开家长座谈会(每年三至四次)

三、开展爱国、爱校、爱班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

1、开展迎“国庆”诗歌朗诵会。

2、祖国在我心中征文比赛。

3、坚持开展国旗下演讲活动。

4、美化校园,爱护环境,开展“弯弯腰、伸伸手”活动。

5、开展“青春寄语”编辑评比活动。

6、开展班歌、班训、班徵评比活动。

四、继续做好潜能生转化帮扶工作

1、认真填写潜能生帮扶档案。

2、定期与潜能生谈话。

渡普中学德育工作计划 篇6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 目前举办的许多教师培训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 培训对象的需求与“国培计划”项目的培训目标不统一。参培教师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参培教师, 对理论学习相对不重视, 他们主要希望学到具体的课堂操作方法。而“国培计划”的目标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进均衡发展, 促进基础教育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旨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和促进改革, 培训一批“种子”教师, 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和教师培训。由此可以看出, 培训对象单纯要求学习课堂教学方法是远远达不到“国培计划”的高标准和高要求的。

第二, 培训观念落后, 培训模式陈旧。由于受传统培训观念的影响, 目前许多培训机构仍然以集中培训和专家讲座的模式为主, 参培学员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未体现“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和“参与式”“探究性”“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培训新模式。

第三, 培训目标与培训内容不一致。这主要指培训内容受到专家讲座题目的限制, 不能完全按照“国培计划”的培训目标设计培训内容, 培训针对性不强。

第四, 实践和参与环节不足, 形式单一, 可操作性不强。

第五, 只注重短期培训效果, 缺少对教师长期发展的指导和远程培训环节。

二、在实践中探索中学英语教师培训的新模式

(一) 调研培训需求, 依据培训目标设计培训方案, 突出培训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笔者自2003年来一直参与四川教育学院承办的国家级、省级培训和“国培计划 (2011) ”———中学英语教师培训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工作。在实践中笔者体会到:改变传统的培训观念, 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教师培训新模式, 并在实践中探索, 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国培计划”是高标准的国家级培训, 各地选派的参培学员都是当地德、能、勤、绩的拔尖者, 因而不仅要在培训前做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 充分考虑和体现参培教师的需求, 还要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国培计划”的高要求、高标准设计培训方案, 突出培训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保证培训的高质量。

(二) 培训模式的设计思路

《〈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解读》中指出:“推进课程改革, 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在研究、实验新课程方案过程中, 加强对‘师资培训’工作的研究, 建立起新型的教师培训模式。”查有梁先生在《教育模式》中指出:“模式研究, 作为一种科学方法, 它的要点是分析主要矛盾, 认识基本特征”;“模式, 推上, 有理论基础, 推下, 有实践操作, 模式是理论与应用的中介。在理论与实践之间, 模式能够承上启下。”培训模式的设计必须遵循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思维方法, 尤其是体现实践方面的指导。许多参培教师“虽然在理念上赞同和支持新课程, 但是在课程实施方面却有不少的困难, 主要是缺乏切实有效的方法”, “迫切需要在课堂实施层面得到更具体和更直接的指导和帮助。”我们在设计培训模式时应当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体现以人为本, 按需施教, 突出重点, 注重实效, 有利于自主学习的设计思路。培训将根据英语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实际教学需要, 以问题为中心, 分专题探讨, 理论学习与案例剖析相结合, 在教学观摩和实践中帮助学员更新观念, 深入理解新课标, 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 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成为实施新课程的骨干教师。

2.遵循“针对性”“整合性”“参与性”与“实践性”的原则。针对新课改的要求和参培教师的需求设计培训模式;整合省内外专家、一线优秀教师与优秀参培学员三方面资源, 同时整合培训内容, 包括理论学习、案例分析与教学实践;设计与新课程紧密相关的各类活动, 营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气氛, 促进参培学员主动积极参与培训;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使学员亲身体验新课程的改革思想、内容和措施, 引导学员针对自己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进行交流探讨, 在随后的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能力。

(三) 培训模式的实施

1.培训内容的确定

在需求调研中笔者发现:中西部中学英语教师教学理念较陈旧, 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实践与操作能力有待提升。培训要引导参培教师按照国家关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这里, 专业能力涉及“专业情感, 包括终身从教的专业精神、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以及积极健康的教师个性;专业知识, 包括较为宽厚的文化底蕴、必需的学科知识及教育学科、心理学科知识;专业技能, 包括课堂教学能力。”因此, 培训内容的设计需以学科为重点, 研讨基础教育改革和英语教学新理念, 更新观念, 提升教学与实践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重点应包括以下五大板块: (1) 外语教学改革最新动态与新课程基本理念; (2) 教师成长与专业能力提升; (3) 课堂教学方法与教材分析; (4) 教学观摩与实践; (5) 微型课题研讨。每个板块有各自独立的内容和安排, 板块之间联系紧密, 并配有“培训菜单”供选择。

2.培训形式的选择与组合

培训模式为:专家理论引领 (专题讲座、对话交流) →参与互动 (案例剖析、互动交流) →教学观摩 (示范课例展示、说课、评课) →实践反思 (微格教学实践与反思) →校本研修 (与一线优秀教师对话切磋、专题探讨、交流合作) 。这种创新模式, 打破了传统的专家讲座单一方式, 以参培教师为主体, 以问题为中心, 以反思为重点, 注重研讨过程, 强调参培教师的主动参与, 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理念, 从需求调查研究入手,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观摩, 充分利用参培教师自身的经验和资源, 充分调动发挥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员在师生参与互动的培训氛围中, 亲身体验主动、合作、探究性学习, 更新观念, 在学习、观摩、研讨、交流与反思的过程中促进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提高。

3.培训模式实施中的关键环节

(1) 注重训前学员需求调查。深入参培学员中调查研究, 采取学员填写问卷调查表, 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等方式, 突出培训的实效性。

(2) 组成富有特色的、高水平专家团队。聘请包括国家新课标研制组专家, 高校对新课改有深入研究的教授和一线优秀教师, 整合一支富有特色的培训者队伍;同时建立有效的管理团队协调配合管理。

(3) 专题理论学习与典型案例的观摩研讨紧密结合。以问题为中心, 以案例为载体, 每一专题在理论研讨的基础上, 到中学观摩与之配套的典型示范课, 课后任课教师说课, 专家点评, 学员讨论, 反思总结。

(4) 加强学员的教学实践与合作学习。建立导师制, 以任务型研修为主要方式, 组织学员小组活动, 通过集体备课、讲课、评课等微型教学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及时整理培训简报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进行小组教学科研课题研究等活动, 通过学习、合作、实践与交流共同提高。

(5) 建立反馈机制, 落实培训的评估与改进环节。培训学员每天填写调查表, 收集对培训的反馈意见, 及时改进和提高;培训结束后进行跟踪调查, 导师与学员保持长期联系, 并指导、督促学员发挥示范引领的骨干作用, 促进学员的专业成长和继续教育。

三、小结

中学德育工作计划 篇7

根据市区寒假工作的要求,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为宗旨,开展各种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寒假活动,指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愉快、有益”的寒假。

二、寒假具体安排

(一)开展“弘扬民族传统,饯行文明礼仪”系列活动。使学生感受活动的快乐,并在活动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修养。延续“一份情”系列活动,方案如下:

1、各班同学在家制作一份新年礼物送给父母。做个有心人,看看父母平时需要点什么,可以是小而精细的东西,不一定要用多么的钱,也可以用废品利用,让父母亲感受我们对他们的一份心意。

2、利用寒假学一种传统技能:例如,钉纽扣

开学后学校会组织一系列的“一分情”反馈活动如制作评选,编织大赛。目的是让同学们在思想上对爱有更深的体会和了解,使学生知道爱的来之不易,要珍惜生边的爱。

(二)“冬日阳光“为主题的新春帮困送温暖活动

以社区为基地,以敬老、助残等形式为主要内容。也可以是对困难家庭学生的关心,通过各种形式,各班委自行组织班干部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目的:引导学生主动关心身边的弱势群体,强化中学生的社区服务理念。

(三)开展信息互通活动。

上一篇:工匠精神演讲稿参考下一篇:一年级地校课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