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用10篇)
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篇1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 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摸索, 我感到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来进行数学教学, 有以下四个好处。
一、有利于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数学本身是抽象的, 但数学的原型来源于生活实际, 是具体的。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来讨论有关的数学问题, 使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与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物直接相关, 可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 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时, 老师首先是创设情境:“3月12日是植树节, 学校组织四 (1) 班和六 (1) 班的同学去植树, 一共带了340棵树苗, 请同学们帮忙分一分, 看四 (1) 班该植多少棵?六 (1) 班该植多少棵?”学生听完题目后, 都跃跃欲试。第一位同学说:“我认为可以把340棵树苗平均分给两个班, 每个班植树340÷2=170棵。”听完第一位同学的发言后, 大部分同学都露出了满意的神色。这时, 第二位同学站了起来, 他说:“我不同意第一位同学的分法, 我认为这样分不太合理。”一石激起了千层浪, 顿时下面响起了一片叽叽喳喳的声音。老师这时就顺势提出:“平均分不太合理, 那么, 按什么标准来分较为合理呢?”学生分小组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后, 提出了两个不同的看法, 一种看法是:按班级人数来分, 人数多的多分些, 人数少的少分些。另一种看法是:按两个班的工作效率来分, 工效快的多分些, 工效慢的少分些。在这个基础上, 老师提出: (1) 六 (1) 班有43个学生, 四 (1) 班有42个学生, 两个班各应植树多少棵? (2) 六 (1) 班与四 (1班的工作效率比是6:4, 两个班各应植树多少棵?
这样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由学生的发言引出了这节课需要讨论的问题, 既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能主动、自主地去探求新知, 又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有利于拓展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
教材所出现的知识、所讨论的问题, 都经过了深层次的加工, 问题的解决方案和结果都趋向于单一性和封闭性, 这样编排有利于系统知识的学习, 但却不利于学生积极参与, 自主探索, 不利于学生自主思维的养成。而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它的解决方案和结果却是开放性的, 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就可以得到不同的解决方案和结果, 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自主探索, 就能得到不同的收获。例如:
育才小学45名教师, 带着765名学生去公园秋游。公园的门票有三种: (1) 成人每张60元, (2) 儿童每张30元, (3) 团体每张40元 (50人及50人以上) 。请同学们帮忙设计出购买门票的方案, 并计算出购买门票的费用。学生在经过充分考虑后, 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第一层次的方案是:成人票买45张, 儿童票买765张, 共需费用:60×45+30×765=25650 (元) ;第二层次的方案是:买团体票810张, 共需费用:40×810=32400 (元) ;第三层次的方案是:买团体票50张, 买儿童票760张, 共需费用:40×50+30×760=24800 (元) 。
生活实际中的数学问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思维空间, 使每个学生经过思考后都能有所得, 使不同能力的学生在数学上可以得到不同的发展, 让数学活动富有个性化。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 数学在现实世界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会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学数学就是为了用数学,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如:在学生学习了正比例的知识后, 要求学生分小组测出校园里水杉树的高度。学生经过实践, 根据同一时刻、同一地点影长与树长成正比例的知识, 都算出了水杉的高度。数学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 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 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同学们在实际活动中, 既学到了知识, 又发展了技能, 同时强化了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四、有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数学教学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通过学生收集、整理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实在在的数据, 有助于学生重视平时被忽略的事实, 改正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 有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例如在学习了“时、分的认识”后, 要求学生查一查, 在实际生活中, 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学生通过调查、交流发现:1分钟学生可以做20道口算题, 可以拍100下皮球, 高速采摘机可以采西红柿69千克, 1台新型太阳能水泵可抽水3.8吨, 1台高速转轮印刷机可印报纸1300多张, 1条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可组装1.5台电视机……这些数据真真切切地告诉学生, 时间就是效率, 时间就是金钱。
数学学习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篇2
摘要:数学的产生源自于生活实践,数学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的生活。学生只有学会了数学知识,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达成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衔接,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才是学习数学的真谛。
关键词:数学 知识 联系 生活 实际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教学要求上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生活问题顺利地走进数学课堂,让课堂知识巧妙地融入社会生活呢?笔者结合课堂教学过程,浅议数学教师要怎样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
一、引用生活实例,创设问题,导入数学知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过程的导入环节,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数学知识,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数学知识的强烈愿望。
如在教学“百分数”时,我是这样问的:大家经常喝牛奶,可牛奶盒上写着的“脂肪3.3%、蛋白质2.9%”……这些3.3%、2.9%等是什么意思?在引出单位“1”的量时,我这样讲道:有两家商店都在卖“大圣”童装,却标着不同的打折方法,一家标着八折大酬宾,一家标着九折优惠的招牌,你准备到哪家去买呢?在教学“平均数”时,课前请一名同学唱歌,请每组的组长和老师当评委,当评委亮分后发现分数不一致,自然地引出“平均数”。
即使让老师们头疼的“加减混合计算式题”,也可通过“公共汽车上的上、下客”现象来导入。只要我们做有心人,不难发现小学数学中的每一个题型,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这些导入环节的设计,效果一定会很
好,打破了死沉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合理利用本地教学资源,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的掌握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并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媒体演示,可以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
比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为了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是由长方体体积转化而来的,可利用动画先将圆柱体等分成许多小块,然后又将这些小块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从而由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又如,“面积单位”可以这样教学:先出示大小差别比较明显的两个三角形,让学生比较他们面积的大小,得出:面积的大小可以用眼睛看出来;在出示两个等宽不等长,面积差不多的长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得出面积的大小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出来;然后出示不等长也不等宽,面积差不多的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学生深思后得出:可以画方格,再通过比较方格数的多少来比较面积的大小;最后出示两个方格数相等,但面积明显不等的图形,引导学生讨论。方格数相等为什么面积不相等?从这个现实问题中得出,方格的大小必须有统一的标准。这时引出“面积单位”,已是“水到渠成”了。这样组织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面积单位的概念,而且了解了面积单位产生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经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知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着眼所学内容,设计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期的学生活泼好动。他们渴望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学生动手动脑的活动过程,既是他们活动得到满足的过程,也是对知识进行探索,理解,应用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练习或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将数学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从而使数学知识得以巩固。
如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后,我们设计如下家庭作业:测算出给定苹果(或其他物体)的体积。第二天上课时让学生汇报测算过程。各学习小组在汇报时都想出了好几种解决方案,有利用长方体饭盒加满水,把苹果放入水中,计算出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苹果的体积;有的利用圆柱形茶杯测算出苹果的体积;还有的学习小组经过实践得出结论,如果有足够大的容器,就可以测算出任意大小,不规则的物体。这样的家庭作业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增加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
四、深入学生现实生活,应用数学知识
多年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偏重于脱离实际的机械训练和题型教学。长期这样的训练导致了学生思维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而新的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我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比如,如“五一”节快到了,创设这样一个情境:王亮的父母准备给他1500元钱要他到上海旅游3天,但不得超过3天,回南京不能超过晚上10点。让学生帮王亮查找到南京到上海的火车、汽车、轮船、飞机时间表,票价和旅游点的门票价,制定旅游计划,鼓励学生进一步查找资料。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体会到了创新来自实践的道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培养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这样让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富有魅力,对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都十分重要。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 篇3
关键词:数学,生活,实际
教师应充分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是实实在在的, 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应用价值, 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如何在教学中贯彻这一点呢?下面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见:
一、合理组织教材, 提高学生数学意识
作为教师必须开放小教室, 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如六一节去儿童公园玩, 我让学生观看儿童公园几个游玩项目的录像, 然后了解学生想要知道什么, 接着根据学生所说出示价格表问:“你想玩哪些项目?根据你的玩法, 算一算共需要多少元?”小组讨论、交流后得出:有的项目可以和别人合作, 因此可以减少开支。我再问:“如果每人给20元的游乐券, 你能设计一个游玩方案吗?”这节实践活动课, 以学生熟悉喜爱的生活情景为背景, 提出一系列实际问题。从观看录像→出示价格→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等有条理的教学程序中, 将实际问题数学化, 建立数学模型, 并加以解释和应用的教学规律。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就是在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且还通过交流、讨论、合作等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良好的与别人沟通的能力。这样采用从儿童游玩中学习数学, 使数学知识融入生活气息,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 对数学知识有了新的认识,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注重实践活动,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 可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 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主动思考。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问题时, 我给学生设计这样的问题:老师有1000元钱想存银行, 2年内不花, 请同学们帮忙替老师设计, 如何存钱合算?这样, 学生们自己去了银行, 了解利率, 存款方式, 注意事项等。自然, 他们想要知道什么是利率及有关存款的内容等。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 到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介绍自己发现的问题, 自己如何来解决问题的, 从而使同伴知道如何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 逐渐培养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 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 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十分的重要。
三、联系生活实际, 加深学生理解数学
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 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在教学中,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 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 达到能力的创新。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 我曾经让学生做过这样一题:180-98=180-100+2, 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2, 难以理解。于是, 我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想:老师带了180元钱去超市买了一盒98元的点心, 准备给妈妈吃。我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 (应把180元减去100元) , 营业员找回2元, (应加上2元) 。所以, 多减去的2应该加上。经这样一说, 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 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 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学生都理解了为什么要再加2。在以后的加减简便运算中, 他们也都能联系生活中的实际, 自己获得经验支持。实践与理论的辨证统一, 在这里, 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四、创设数学情境, 鼓励学生解决问题
我们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想关键之处还是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的问题,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创设数学情境, 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数学活动。如:在进行《年、月、日》教学时, 我们可以联系同学生活实际, 给学生出这样一道思考题:爸爸出差了, 李明在家一天天地数日子, 等着他快点回来。两个月后, 爸爸回来了, 猜猜李明一共数了多少天?他们思考了后, 出来的答案有好几种。我就让他们来个辩论, 陈述认为自己的答案对的理由。大家振振有词, 最后每人都有道理, 都让持不同意见的同学心服口服。在这里, 要结合生活实际, 考虑到邻近两个月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答案当然也是多样化。在这次陈述中, 我相信他们都能从生活中学, 又用于生活,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提高解题的技巧, 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而不断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紧密联系生活提高教学质量 篇4
关键词:语文;教学;联系;生活;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0-0086-01
一位教师在《语文教学手记》中说:不关心广阔的社会生活就很难学好语文。这不仅是她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真切感受,也是对我国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脱离社会生活现状的反思。长期以来,我们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许多教师眼睛只盯着分数,一门心思抠“知识点”,不愿花精力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往往被消磨殆尽,效益低下。所以,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加强课内外的沟通。这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高度重视开门教学,眼光既看书本,也要关注社会。
一 精心做好课前准备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加以精心设计和考虑,使语文课堂教学有其和谐的大课堂环境,产生强烈的语文课堂教学共鸣,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指导,优化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课堂环节,有机结合实际,切实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推动中学语文教学向纵深发展。比如,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课前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写作背景。然后上课时,由学生来介绍,一方面节省了上课的时间。另一方面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了加强。学生上课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由学生来解决,解决不了的,可由学生再查找资料解决。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肯定,学生的荣誉感得到赞赏,学习语文的大课堂就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正如捷克思想家、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动手实践记忆犹新,而只听不做则易记易忘。
二 建构生活化语文课堂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我们所过的生活及生活所必须的一切东西,便是我们生活教育的内容”。他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美国著名教育家华特又做出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论断。
《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强调语文课程生活化,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小学语文新课程实现了生活化拓展,学生利用自己经验学到的和教育者试图带给他们的一切,都是语文课程,语文教育不能与生活脱节,语文学习和生活息息相通,天然联系在一起。正如语文大师吕叔湘先生说的“语文跟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
三 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关注社会现实
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我注意精心组织开展,使其成为联系课堂和社会的纽带。我坚持组织学生轮流每节课前作5分钟演讲,并要求内容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学生从中交流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如国企脱困问题、农业改革问题、官员腐败问题、社会中黑恶势力问题、同学关系和男女交往问题等。我及时予以点拨和引导,从中增强了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并作理性思考的能力。我还组织每周一至两次语文课外活动,如“读书读报沙龙”、“社会观察汇报会”、“专题辩论会”等。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紧联系起来。有一个学生在“读书读报沙龙”活动中介绍了自己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报道:在珠江三角洲,物质的富裕造就了一批“不读书、不务农、不做工、不经商”的“四不青年”。这个学生还从“不要做物质的富翁,精神的乞丐”、“小富则安的小农意识要不得”等角度对此加以评论。我深深感受到,不能小看我们的学生,只要加以引导,他们是很能发现和思考社会问题的。
2011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我及时向学生介绍会上讨论的“十大热点”问题 (“十二计划”、住房、就业、打假、西部开发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开阔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学以致用,动手实践
生活需要语文,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必须依靠语文。学以致用,知识才能成为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放开学生的手脚,鼓励他们到生活的海洋中去:学习了写通知,各种各样的会议通知可以让学生拟写;师生在比赛中获奖,可以让学生写贺信;工厂出了新产品,可以让学生编广告词;元旦春节,还可以让学生编写春联互相赠送……这样,让学生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密切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也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引入了一泓不绝的活水,使他们切身体会到生活需要语文,学习语文就是为解决生活问题服务的。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现实生活”“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师把学生的视野引向生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放飞心灵的权利,唤起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活用生活,渗透生活,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应用性因素,利用生活情景,让学生运用知识积累再现生活情景。由于内容贴近生活,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整个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充溢着浓浓的亲情、温情。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必将发芽,开花,结果。
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篇5
关键词:应用实践能力,数学,生活实践
一、体验数学无处不在的乐趣和应用价值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 必不乐学。”的确, 学生提不起兴趣的强制性教学势必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长此以往, 只会形成机械、呆板的纯注入式的教学效果, 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就决然不会主动去学习和应用。引起学生兴趣就是要使学生感觉到某种技能或某种学习内容有学习和应用的必要。这就需要教师将每节课的知识渗透于实际生活中,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提出数学问题, 从而知道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继而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 主动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中去。
例如, 教学“万以内的加法”, 教师不再是直接出示几道计算题, 而是从商店收集几件儿童常见的商品的价格:足球205 元, 复读机176 元, 小提琴1280 元, 电视机3456 元, 遥控汽车231 元。要求学生选购两件喜欢的商品算一算要付多少元?这样的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让学生有了“看得见, 用得着”的亲切感, 为学生的乐学和应用意识的形成铺下了基石。
又如在教学等式时, 让学生收集有关等式的资料, 学生兴趣浓烈。有的学生说:“曹冲称象就是运用等量来解决的。”有的学生摘录了彩票广告:2 元+ 运气=38 万元……如此设计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了数学无处不在的应用价值, 继而逐渐形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理解生活的习惯。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学生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后, 要学会将这些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 这就是应用意识。在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在应用题的呈现方式上, 不再像过去那样单一采用文字叙述方式, 更多的是以对话、图表的形式出现, 很多问题还以条件多余、信息不足的形式呈现, 为学生的知识应用提供生动的情境及开放的空间。例如, 在二年级设计一个逛花店的情境, 在这个花店有玫瑰、马蹄莲、康乃馨、郁金香……妈妈给了你30 元钱, 你想买什么样的一束花?假如你是商店的老板, 来了一位顾客他要扎一个50 元的花篮, 你怎么向他推荐?学生有各种各样的想法, 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搭配。由于题目本身的开放性, 不仅把应用题真正同生活联系起来, 而且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在解题的过程中使人人都有收获, 人人都体验到成功, 满足了当今世界对个性化创新人才的需要。
另外, 量的计量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教师不妨让学生多做些调查, 了解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数量, 如收集下列数据:①人步行、骑自行车或摩托车每小时大约行多少千米?②你每天步行上学大约需要多少时间?估计自己上学四年来一共行了多少千米?③你家大约每月吃多少千克的大米?多少千克面粉?④请你说出你家每个成员的生日……学生收集的方式多种多样, 有问大人的, 有亲自实践的, 甚至还可以上网查询等。学生有开阔的实践空间, 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才能不断巩固, 才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才能逐渐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审视生活。
三、给学生提供开阔的应用与实践空间
课程标准中增设了“综合实践”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我认为, 综合实践活动就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教师应创设实践活动情境, 引导学生探索,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深入实践, 自己收集材料, 进行分析研究, 动手操作, 合作交流, 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例如, 让学生分组活动, 测量一个磁带盒的长、宽、高;计算磁带盒的表面积和体积;现有4 盒磁带, 可以怎样包装, 哪种包装方式更节省?如果有6盒磁带, 怎样包装更节省?这一个实践活动的设计综合了测量、估算、计算物体的表面积、体积以及选择最佳方案等有关的知识和方法, 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此可见,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要抓住综合性、实践性, 体现数学性, 不拘一格体现民主, 尊重个性, 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又如“1 亿有多大”这个活动, 学生进行分组活动, 自主选择主题, 有的组测量“一亿张纸有多厚”, 有的计算“骑自行车1 亿千米要多久”, 有的计算“跳1 亿次跳绳要多少时间”等, 然后由学生自主确定研究方案, 得出研究结论。
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篇6
一、紧密联系社会生活,激发读写兴趣
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总结,在语文课堂上,总能找到联系生活的切入点。在教学中将课文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从而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意蕴, 又能对活生生的社会有更理性、深刻的理解,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高尔基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读写兴趣是创新读写的羽翼和风帆。它使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读写的强烈愿望, 赋予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使读写变得主动愉快而又有效。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是个人思想的主宰者,聪明智慧的拥有者, 才会主动地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 用睿智的头脑去思索, 用独到的见解去表达,从而萌生创意,有所创新。从社会生活中来, 又回到社会生活中去,是紧密联系社会生活,激发读写兴趣的最高境界和最好的目标。如文言文教学时,笔者不仅注意字词句式等知识的教学, 还特别重视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的传统,及其与当代社会的联系。还着重分析 儒家学说 对当代中 国社会, 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负累。从而帮助学生辩证地分析古人古籍, 自觉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 提高了他们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
二、紧密联系社会生活,提升认知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紧密联系社会生活, 把语文实践作为一种方式, 将社会生活看作试验基地,培养学生用心灵去潜心观察、思考,提升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只有提升 了中学生 的认知能 力 ,才能让他们 形成良好 的读写习 惯 ,为创新读写开拓广阔的视野。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科的教学不仅 应着眼于 学生知识 的积累,基本语文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使学生 在潜移默 化的过程 中 ,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其健全人格。对于创新读写教学的开展可谓至关重要, 有这样的观念作基础, 老师就会自觉地摒弃一系列为应试教育而教的做法, 努力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视野开拓了,读写教学何愁不新。
提升中学 生的认知 能力 ,就要大胆创新, 就必须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交给他们“金钥匙”, 让学生们学会独立阅读,学会写读书笔记,鼓励他们。授之以渔,教给他们普遍的阅读技巧。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 具备了基本能力,发展和创新就有了基础。例如在语文课堂上, 引导和提示中学生多联系生活, 老师要求中学生能够做到独立阅读, 能够写读书笔记 ,在鼓励学 生多思 ,多评 ,多写的过程中, 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水平, 大面积提高中学生的语文水平。
三、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做到学用结合
长期受僵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 好多中学生的作文远离生活,虚情假意。在语文教学时,采取读写结合、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的办法,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 坚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写出反映 社会、思考 人生 ,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协调读写与社会生活语文实践的沟通,开拓视野,引导学生欣赏、运用、学用结合。引导学生会发现、会质疑、会欣赏、会运用。学用结合,注重全面感知,注重听说读写的整合训练。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无论从哪个方面去分析,语文本身就是一种工具,作为工具,读写尤为重要,因为社会生活是通过语文来反映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读写与社会生活、语文实践息息相关。它们互相关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中学课文教学中, 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做到学用结合,需要长期坚持,才会取得一定成效。在课堂上, 语文老师既要注意课文中读写知识的传授, 又要有选择地联系社会生活。应把握好读写和社会生活的分寸, 既不能上成讲读课,又不能全盘撒手,老师适当引导,做到学用结合。
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篇7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生活
从参加工作以来, 我一直从事小学品德教学工作。在品德课堂上, 我经历了从刚开始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 到随着新课改的热潮, 教师的角色发生改变, 在课堂中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 成为课堂的“引导者”, 再到新课标修订之后, 我对品德课堂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
通过学习新课标, 让我认识到品德课堂教学要因地制宜地拓展教学时空, 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 通过“增补—删减—拓展”等方式, 重组教学内容, 力争使教学内容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实用性。以活动为主线、以育人为主旨、重视道德行为的践行、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 寓教育于活动中, 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感悟做人的道理。
基于此, 我在平时的品德课堂教学中, 积极研究、努力探求一条符合学生生活实际、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道路。课堂中我紧紧围绕“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多角度、多方位地深入研究课程、教材、教学, 使之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生活, 引领和发展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充分发掘本地区的教育资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学习。
一、源于生活
在每节课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上, 我不拘泥于教材, 而是在理解教材设计意图及其承载的价值和目标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来“活用”教材, 从而沟通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社会生活、已有生活经验的联系, 使课堂教学对学生具有生活和生命的意义。
例如, 在教学《做个聪明的消费者》一课时, 教材第二版块中提到各种商品包装袋上的学问很多。 (出示电子书) 如果让学生———分析每一类商品的包装, 那么学生会混淆不清, 更何况有的商品, 学生并不熟悉, 为了能更好地教学本版块内容, 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 根据学生购物经验, 我了解到学生对食品包装袋最熟悉, 所以在教学中我以食品包装袋为例, 让学生充分了解包装袋上的信息及用途。然后“以点带面”, 辐射到了解其他包装袋上的学问, 这个知识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二、引领生活
小组合作学习, 实现资源共享。教学中以一个个活动串联起整个课堂,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在交流中学习。
例如, 《规则有什么用》一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生活中的各种规则, 重点了解学校规则,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 了解规则的意义及作用, 并能学以致用。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我在教学准备时, 用相机拍下了平时学生在校的生活照片, 有正面题材的, 也有反面题材的, 在上课的时候, 我没有一味地以本为本, 而是充分利用了现有学校的资源, 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 从生活实际中找到规则, 然后小组合作学会给规则分类, 了解每条规则的制定都是有其作用的, 因为是从学生身边找到的规则, 所以学生接受起来相对比较容易。
事实证明, 通过本课的教学, 学生开始意识到在学校应该积极遵守学校制定的各类规则, 这样助于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更快地养成, 从而引领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也能做遵德守礼的好公民。
三、深入生活
让学生亲历生活过程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通过探究性活动,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体验, 使学生获得知识, 提升能力, 突出“做中学”的目的。
在教学《走进盲人》时, 上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体验活动:把学生分为两组, 一部分学生观看, 然后找11个学生上台体验, 其中6个学生蒙眼, 5个学生分别搀扶着蒙眼学生, 剩余1个蒙眼学生没有人搀扶, 请所有上台学生绕教室走一圈后, 我分别采访了被蒙眼的学生、搀扶的学生、自己蒙眼走的学生和观看的学生, 通过亲身体验, 我们听到了学生最真实的心声:被蒙眼的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不便, 心里很恐慌;搀扶的学生感受到当引路人也不容易;自己蒙眼走的那位学生在谈感受时说着说着竟然哭了, 因为他害怕、无助。而观看的学生的感受是很想去帮他们一把。
看!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体验活动, 我们的教学目标就达成了, 没有过多的语言, 学生的内心自然形成了对盲人的同情, 真心愿意去帮助生活中的残疾人。
四、回归生活
以生活为本, 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付诸于平时的生活实践中,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使品德教学回归日常生活。
在教学《通信连万家》一课时, 为了突破本课的难点, 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 使用相应的通信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我设计了关于通信的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 我主要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来展开, 活动中我采用了递进式、分层次的教学方式。
首先, “简单文件的传递”, 同一份文件, 在不同的条件下, 为了突出一个“实效性”, 也就是本着花最少的钱办高效事的原则, 让学生快速、恰当、合理地做出选择。
其次, 从生活中列举了三个事例:第一个突出电信通信的快。第二个突出邮政的便利, 弥补了电信通信的不足。第三个是突出在面对可以同时有多种选择的通信方式时, 教给学生高效办事的方法。———突出方便、实用、快捷的特点。
最后, 设计了一个拓展, 那就是从个人事到国家事的选择。联系生活实例, 当大家同时面对一件国家大事时, 我们应如何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与之联系。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 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来做出恰当的选择。
课堂最后师生互留联系方式, 也是想让学生回到生活中, 让学生感觉到这些通信方式就在我们身边, 它一直被我们使用着, 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便利。
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篇8
在我们的中学生中, 将来能够搞科研的毕竟是少数, 因此,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就不得不注意到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即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下面, 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 将联系现实生活实际, 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做法与广大同仁进行交流。
1. 做好课前预习, 积极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物理学科主要分为力、热、电、光、原几部分, 而每一部分的内容都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到相应的物理现象。因此, 我在遇到相应的情况时, 总要先向学生讲明这一物理概念, 然后让学生将其作为一项家庭作业去做, 在生活中去发现符合这一概念的物理现象, 不管对错, 只要你认为是符合, 乃至差不多, 就把它记下来。以讲摩擦力一章为例, 要先明晰概念:什么是摩擦力, 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有哪些?并且强调其中必要的条件:一是两个物体;二是必须接触;三是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四是注意产生摩擦力的地点。最后一项只有在受力分析时用得上, 此时可以不予考虑。
2. 结合课本内容, 分析生活中的事例, 激发学生兴趣
上课时先让学生举例, 尽量多举生活中的。此时, 并不指出“孰是孰非”, 要悉数尽取, 然后老师先取其中几个讲解分析, 最好对错都有。最简单易懂的方法就是用所讲的四个条件去“生搬硬套”, 并逐个分析学生难懂的例子, 为什么它是, 为什么它又不是。然后再请学生试着分析几个, 看是否真的明白了。
3. 从事例中发现共同点, 再回到课本上来
在分析过程中我们会发现, 有不少的例子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 还以摩擦为例, 车轮和旱冰鞋的原理相同, 都是轮子, 这与箱子在木板上移动时的摩擦又有何不同呢?细心的学生会发现也会有所疑问, 仔细分析, 是接触面发生了改变, 推出课本上的内容, 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经此一分析, 学生既明白了两者之间的区别, 又把学生拉回到书本上来, 弄明白了两个概念。
4. 充分利用物理优势, 让学生在实验中产生兴趣并得到知识
每一件事如果学生是手、眼、脑三者并用, 他的理解和记忆就会更快, 实验恰恰就起到了这样一个作用。力、热、电、光、原几个部分都有很多的实验内容, 这包括室内的和室外的, 室内的就是在实验室中完成的。值得注意的是, 室内实验一定要做好预习工作, 否则, 当学生“两眼一抹黑”地走讲实验室时, 实验只会越搞越糟, 最终一塌糊涂。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还会令其感到枯燥无味, 从而产生厌烦感, 每一次实验要让学生有一种实实在在的成就感。室外的实验都是一些简单的工具就可以了。如筷子提米, 筷子为什么折了等有情趣、易懂的小型实验;而像利用太阳能的热水器炒花生, 甚至于土电铃等一些复杂的并有危险的实验, 老师就予以必要的指导, 并要及时地对他们的成果加以肯定, 并且应鼓励学生用自己所学的东西多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实验,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生活体验, 感悟物理知识
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物理知识既有利于理解掌握有关的物理知识, 同时也能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学习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后, 要求学生在坐火车或汽车时, 在车站观察并排的车的运动情况, 体验由于运动的相对性而带来的神奇的现象, 并在开车和刹车时体验由于惯性使人体向后倒和向前倾的现象。自行车是同学们的重要交通工具, 对它非常了解, 它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都是用什么方法增大和减小的?同学们都有这方面的亲身体验, 对学习摩擦的有关知识帮助甚大。
6. 引导学生利用物理知识, 解决现实问题
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从而提高他们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学习密度及其应用后, 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农民选稻种时需用密度为1.03×103kg/m3的盐水, 今配制2L盐水, 称得质量2.4kg, 请你检验这样的盐水是否合乎要求?若不合要求, 是加盐还是加水?每2kg原来的盐水应加多少盐或水?这是一个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的问题, 解决的过程中必然用到混合物质的密度知识, 在知识的迁移过程中, 无形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学习热学有关内容及大气压后, 可提出下面的问题:有人想买一个腌菜的坛子, 要求密闭性良好, 不然里面的菜容易变质, 怎样才能快速选出一个不漏气的坛子?这个问题一提出, 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因为它是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过了一天, 有一位同学在全班讲了他的最佳选择办法:先在坛子口的水槽中加上水, 然后将一张点燃的纸丢进坛中, 稍等一会儿盖上坛子盖, 若槽中的水能被吸进坛子里面, 说明坛子不漏气, 否则坛子漏气, 并说明了他的选择原理。
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篇9
关键词:思想品德;生活;理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071-02
一、引导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为远大理想打好基础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在这个时期生命开始了全新的阶段,步入了更高层次的学习生涯;同时在这个阶段,每个人都充满理想与信心,最具潜在的力量和创造性。另外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梦想更多了,激情更加澎湃,开始思考着远大的抱负,对未来充满了憧憬。然而由于学生自身的身心发育不同步、综合认知能力较弱,可塑性较强,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为日后的学习发展打好基础。
近些年来的青少年犯罪案件、青少年受害案例逐渐增多,青少年作为家庭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教学中我们要引导他们珍爱我生命,远离危险。例如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命安全,树立安全意识,呵护自己的生命;当生命受到不法侵害时,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还要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能(如防震,防雷,防火知识;在面对危险的时候,永不放弃生的希望,敬畏,尊重生命;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技能,让生命变得充实,对社会有所贡献,对他人有所帮助;更要远离不良诱惑和危险,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进入青春期后,学生的身体机能发育迅速,不少学生因此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产生好高骛远、盲目自大的不良习惯。然而由于缺乏一定的社会经历、生活经验,往往会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不少的挫折。这就需要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磨练意志:在战胜挫折的过程中磨练意志,同时在磨练意志的时候要需要持之以恒;在不懈追求目标的过程中磨练意志,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
“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学阶段正是学习的好时期,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认知能力,培养自设的高雅情趣。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良好的兴趣爱好开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要有乐观上进的精神状态,抵制低级趣味,为自己的日后学习发展打好根基。
二、引导学生做好人际交往,为实现理想拓宽渠道
人是群居动物,人际交往是每个人日常学习生活中必须经历的事情。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和谁都合得来,和大家的关系都很好,朋友多;而有的人大家都不愿意和他接触,朋友较少。这就是交往技能差别带来的不同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协作探究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学生作为未来的建设性人才,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做好人际交往,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大家喜欢与什么样的人交往呢?经过大家的论述,得出诚实守信、相互信任、彼此尊重等几个关键词。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延伸:大家都希望与这样的人交往,那么只要大家都成为了这样的人,就能够和拥有良好交往品质的人交往了。引导学生认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品质。
对于不少学生好吹牛、喜欢忽悠人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做到:重视承诺,要对自己的承诺负责,努力完成自己的承诺。另外也要慎重承诺,作出承诺时要量力而行,不要承诺自己做不到的事。更要做到认真负责,在实现承诺时要按自己的许诺去做,不推脱责任。
对于男女关系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种正常心理反应:随着年龄的增长,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往往会对异性产生好感,这时一种正常现象。但如果沉溺于其中,就会影响大家的学习和情绪,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当异性向我们表达爱慕之情时,要学会坚决的拒绝,但要尊重对方的情感,为对方保密,以适当的方式提醒对方,在交往的过程中应保持适当的距离,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与对方友好相处,正常交往,这样才能够让我们更好的开展学习生活。
三、引导学生过好社会生活,为实现理想做好行动
在少数民族偏远地区,小学生大多每天都回家、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较少,进入中学后,学生的交往范围进一步拓展,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更多。教学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抵制不良诱惑:比如要有较强的自控能力,该做的就做,不该做的就不做。还要培养自身健康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课下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主动避开不良诱。也要慎重交友,对于对不良诱惑和不当要求坚决拒绝。
在面对可能的暴力侵害时,既要靠自己,远离暴力侵害是第一道防线,同时依靠自己的智慧,准确做出判断,采取灵活的措施保护自己。也要善于积极寻求他人的帮助和社会的保护,如:及时向学校,家长报告;向公安机关或政府主管部门报告,不盲目行动;运用法律武器等。
在防止伤害的同时也要提升自身的法制意识,避免伤害他人:学生要树立法律意识,知法懂法,依法办事。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事多考虑可能引起的后果。
总之,想要引导学生过好社会生活,就要引导学生做到:在家庭内部,应该尊敬长辈,与同辈平等相处、相互扶持;在学校里,我们要履行好受教育的义务,还要爱护学校设施,维护学校和班级的荣誉;对国家和社会,我们应该积极维护民族尊严,维护国家统一等。
四、引导学生做好行动计划,为实现理想做好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年之计在于春”,青春期正是学生立志的重要时期,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科学做好未来规划:比如理想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避免不切合实际的空想。也要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爱好确立。还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另外也要要“立长志”,勿“常立志”,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随便更换自己的理想。
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篇10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主张:“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也提出:“在生活里找教育, 为生活而教育。”课堂是学校教师与学生最主要的生活空间, 是教师教学的舞台, 课堂教学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任何教育教学改革如果没有真正触动课堂的话, 那么这种改革就不能说是彻底的。
教师必须从传统的“知识中心主义”“纯课本”“小课堂”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 从课本、教案的束缚中走出来。多研究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多研究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 使课本内容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使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入课本的教学内容, 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生活化。例如, 我在教学五年级第十一册数学《推导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时, 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师:同学们, 下面我们进行小组合作。 (1) 取一排4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 仔细观察长、宽、高与体积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学生:通过观察我发现体积是4立方厘米时, 长是4厘米、宽是1厘米、高是1厘米。 (2) 取三排同样长方体摆3排一层, 继续观察长、宽、高与体积有什么样的关系。生:体积是12立方厘米, 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高是1厘米。 (3) 再6排同样长方体摆3排2层, 再次观察长、宽、高与体积有什么样的关系。生:体积是24立方厘米, 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高是2厘米。就这样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景下, 经过自己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思考, 学生发现了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宽、高的乘积这一定理。
教学中, 要使学生由传统的“听”数学、“练”数学变为“做”数学。让学生从身边的事情中发现数学, 通过身边的事情学习数学, 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在课堂上, 要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让每一个学生加入到“做数学”的创造活动中来, 体验知识, 获得过程, 享受“做数学”的乐趣, 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教师要注意课堂管理模式生活化, 少一些惩罚、命令, 多一些对话、鼓励。教师要作为与学生平等的一员与学生互动。师生之间友好地传达、交流信息, 而不是被动地让学生服从命令, 要让每个学生感到在课堂上不是压抑, 而是愉悦。最后, 学习环境的布置要生活化, 依据教学的内容为学生营造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二、情景设计要注意生活化
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 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 使学生如身临其境,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加强感知,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激发思维。那么, 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呢?
(一) 采用生活化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导入对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起到关键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多采用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易懂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话题进行导入。
在对《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进行教学时, 由于百分数在电视、报刊等媒体上经常出现, 所以学生对于我们要学习的这一课的新知识可能处于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 于是导入时, 我就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学校“小广播站”今天为您播送新闻片段如下:
第一条:2010年,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了64%。
第二条:2010年,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
第三条:2010年, 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4.2%。
第四条:2010年,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5.3%。
(学生自读)
然后教师提问:“新闻中出现的这些数你们认识吗?在哪里见过?”从而引出课题。用这组新闻进行导入, 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到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把百分数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从而体会到学好百分数对于指导我们的生活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二) 再现“生活情景”使学生易懂、易学
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 可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 让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并且因此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 练习生活化, 做到学以致用
学习数学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把数学知识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使其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所以, 在教学完一部分新知识后, 我们就要设计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解答, 用以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开展活动生活化──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拓展数学知识
开展数学课外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对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解题和应用能力, 都有积极的意义。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教学活动, 促使学生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 并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使小学数学教学成为开放的在对社会探求活动中自我积累的完善过程。
参考文献
[1].张春兴, 《教育心理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
[2].《中小学数学》
[3].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5].王建军, 《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4
[6].王玉林, 《昆山教育研究》, 1999
[7].张奠宙, 《中国数学双基教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8].李善良, 《现代认知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 2005
【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推荐阅读:
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07-30
数学课堂与生活的联系09-09
联系生活的数学教学06-19
联系生活 学用数学09-01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10-25
联系生活进行数学教学08-20
数学与生活的融合08-28
数学与生活的完美融合05-11
数学教学与幼儿的生活07-19
数学教学与生活的关系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