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的现状与启示

2024-06-24

舆论监督的现状与启示(通用8篇)

舆论监督的现状与启示 篇1

中国舆论监督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自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舆论监督”的概念后,我国的舆论监督伴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一步步的完善中,出现了舆论领袖,媒体审判,媒介批评等现象,舆论监督的利弊也在中国民主化建设的过程中显现出来,当然,虽然,互联网时代从web1.0 到web2.0的发展,舆论监督也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

广义的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公众通过一定的方式对社会公共领域内的食物进行检查和督促,而狭义的舆论监督指新闻舆论监督,是公众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 对党和政府机关以及工作人员的不良现象进行有效的监督, 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曝光的一种社会行为。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的推进,众多因素推动着当前舆论监督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我国的舆论监督尚不成熟,还面临着许多困境,因此寻找新途径加强舆论监督建设, 成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舆论监督的现状:

(一)舆论监督与我国的法制建设:

1.舆论监督不断完善法制建设:

众所周知,我国的法律一直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而其中舆论监督对于法制的不断完善有很大的作用,媒体通过新闻报道,专题讨论来监督司法权力的正当使用,对司法活动进行监督,对从事司法工作的人员进行监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司法腐败以及司法过程中的不合理,能够有效的推进法制的建设。我们看到,舆论监督,有效地推进了司法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和纠正司法偏差的作用。被誉为改变了一个国家一部法律的孙志刚案件就是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南方都市报》冲破重重阻挠,终于于2003年4月25日发表了记者陈峰、王雷的长篇报道《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由于SARS蔓延引起的媒体管理上的开放,并借助于网络技术发展的东风,“孙志刚事件”引发了全国乃至许多海外媒体的报道浪潮。网络世界里更是谴责之声汇聚成巨大的抗议浪潮。同年6月18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通过报道一个公民非正常死亡,导致一部法规的废除,这在共和国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这个案件中,媒体很好的对于司法机关的行为作了曝光,使得很多的暗箱操作得以大白于天下,孙志刚得以沉冤得雪,而新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出台更是反应了媒体对于法制建设的作用。而更多的事件,媒体起到就是对于司法过程的监督,成为揭露社会弊端的利器。

2.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也在为舆论监督提供法律保障: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舆论监督被党提升到非常重要的位置。自1987年开始,“舆论监督”连续五次出现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其中,十七大党的政治报告要求,要“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同时,十七大报告中还提到了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2005年4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 对新闻舆论监督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2008年5月1日起我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通过立法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的义务,保障公民享有政府信息的知情权, 给舆论监督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其实,狭义的舆论监督,指的就是新闻媒体的监督,不管是传统纸媒通过新闻报道,专

题策划,新闻评论来进行监督,还是电视媒体的栏目监督,还是现在越来越火热的网络的强势网络问政,网络围观的效应,使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力道越来越大,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1.新闻媒体的监督队伍不断的壮大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 媒体也随之迅速发展和扩张。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跨国传媒集团逐步进入中国,国内传媒市场走向国际化。凤凰卫视等境外媒体收看率飞速提高,另外也涌现了许多的专门的调查性报道的记者,例如王克勤这位调查性报道的都斗士,08年的山西疫苗事件引发了全国性的轰动,山西疫苗使得近百位孩子死亡,而王克勤不顾外界的重重阻挠,冲破了山西政府的政治压力,打破了孩子家长固步自封的坚冰,在山西采取了半年的潜伏式采访,终于让这件震惊全国的事件水落石出。不光这样的业务经营,还有南方周末的团队,凤凰卫视的监督,一系列的新闻工作者组成了媒体舆论监督的有力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媒体的监督队伍不断壮大,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也会越来越完善和强有力的2.伴随着媒体的市场化,媒体越来越敢说真话

不管是早期的《东方时空》,《焦点访谈》,还是现在各个卫视的监督类节目,不管是早期的南方周末独此一家,还是现在的各种报纸,例如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等都开始大力进行舆论监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使我们看到舆论监督的的不断壮大。

3.网络监督的不断强势,全媒体融合的舆论监督更加有力

杭州的胡斌飙车案,我爸是李刚的网络造句大赛,还有李双江的儿子打人事件,还有官员强奸幼女等事件,无不体现出了网络舆论监督的力量,在官员们的遮遮掩掩再也没用,当法官和官员的勾结被曝光于天下时,我想,舆论正在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网络媒体提出了很大的平台,提供海量的信息,很多的信息都是通过网络首先曝光出来的,而近年来越来越强势的新浪微博更是成为了舆论监督的强势利器,在微博上,普通人也可以进行舆论监督,对于政府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江西宜黄拆迁事件,官员微博开放事件,微博逐渐成为了互联网舆论监督的阵地,微博监督的典型流程如下:先是有网友发微博披露某个事实(或某个网友微博引起质疑),然后众网友跟进评论和转发,相关网络衍生品(如漫画、恶搞歌曲)也开始出现,接着在网络或传统媒体上出现深度评论和调查,并同时伴随着微博上不间断的“爆料”,一场微博事件就此达到舆论监督的高潮。

2010年的7.23动车事件更是凸显了网络的强势的舆论监督作用,从刚开始爆发出的事故,铁道部含糊不清的解释,到发布会上“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言论成为网络流行语,再到网民对于事故结果分析的质疑,最后到王勇平的下台,铁道部对于高铁动车速度的调整,之后由微博引发的报纸,电视等媒体介入和报道,媒体的大动员和大融合都体现了处处舆论监督的作用

(三)网民的不断参与,使得舆论监督的参与者越来越大,意见领袖领导的平民监督作用也不可小觑。

随着媒体的多元化,随着媒体开放的参与平台越来越大,随着民众的素质不断提高,大家监督意识的提高,普通大众也组成了很大的监督队伍,像韩寒,方舟子等一系列的意见领袖也在引领者舆论监督。从2009年重庆打黑事件至今, 在破除黑恶势力的过程中, 除了行政、司法机关的投入, 舆论监督在事件发展中功不可没。重庆打黑事件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庞大的网络跟帖队伍,众多论坛博客对打黑行动的点评, 在此事件中对揪出和拔掉地方恶势力起到

了积极的督促和配合作用。全国各地百姓对此事件进展的关注, 无疑都反映出民众监督意识的不断增长。

二、我国现阶段的舆论监督的问题:

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我们应看到舆论监督正处于局部繁荣,整体较弱的状态。舆论监督是对党政机关的政务活动以及工作人员的有效监督,所涉及的问题比较敏感,所以舆论监督困难重重,主要表现为舆论监督的不力、舆论监督的不易、舆论监督的错位。

在一些重大问题方面, 我国新闻媒体在事件发生、发展阶段出现普遍“缺位”和“失声”现象, 没有起到对舆论监督的监测和预告作用,待矛盾突出尖锐后,新闻媒体才去报道,才群起而攻之。这种事后监督,虽然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但是已经没办法弥补此问题对社会所造成的重大危害。

媒介在监督的过程中,尤其是对于司法的监督过程中,往往出现媒介审判的情况,媒体的过度敢于给法官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影响了司法的公正

此外受到政治,经济等外界额压力,媒体的舆论监督也会失语

三、我国舆论监督的发展趋势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同时又是社会主义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舆论监督要摆脱“青涩”走向“成熟”, 就必须寻找新途径, 加强舆论监督。、完善我国舆论监督的法律体系, 建立舆论监督的保护伞我国的舆论监督十分需要用法律形式来指导和支持、从而保障从事新闻工作人员相关的合法权益。这样使得舆论监督有法可依, 走上法制化轨道。尽快制定和完善新闻相关的法律, 如《新闻法》、《新闻侵权责任法》等。

2.提高媒介从业者的素质,为媒体更好的进行舆论监督提供智力支持;

3.全媒体的大融合监督:要提供更加广阔的监督平台,领导要给予支持,媒体之间要相互协作,利用多种新闻手段、多种报道方式,有节有度地形成舆论监督合力, 周密严谨地切实推动问题的解决。

4.当然未来的趋势,民众也会更加的参与到舆论监督里去

综上所述,我国的舆论监督在不断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

舆论监督的现状与启示 篇2

所谓舆论,一般是指社会生活中大部分公众对某一事态的意见和看法。而监督,有“监察督促”之意。人人都有发表言论的自由,彼此也有相互监督之权力。面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和行为,人民舆论如何表达?公众监督如何实现?社会情绪又该如何传递?新闻媒介这一社会公器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民可以通过新闻手段来揭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发表自己的 意见和看法、形成舆论并促使其解决, 从而对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以及社会上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实行制约。

正是因为新闻媒体具有监督权、报道权,可以代表民众行使知情权、言论权,所以,它在关注焦点的同时自己也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然而近些年来, 伴随着中国传媒业的蓬勃发展,记者受贿勒索、假新闻泛滥成灾、有偿新闻的集体腐败、左右干涉司法政务……部分媒体时常僭越法律准绳和道德底线对自 身监督权力“寻租”现象的接连产生, 在社会上带来了极其负面的影响,动摇到了民众对“无冕之王”公信力的尊重与认可,逐渐引发了社会公众对于媒体监督的重新审视。媒体可以监督社会, 谁又来监督媒体呢?

新闻舆论监督的现状与问题

1.舆论监督不当

(1)党性薄弱,立场错位

监督是新闻舆论的基本功能之一。一些批评、揭露性质的报道也更加淋漓尽致的体现出了强烈的监督特性。但如果只是简单的把舆论监督和批评揭露, 甚至是批评揭露党与政府划上等号未免太狭义了。新闻舆论监督的前提是为了更好地稳定改革发展大局,更好地上情下达、沟通民意,更好地帮助人民群众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支持,更好地推进社会进步、政治清明。监督只是手段,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绝不能为了监督而监督、为了轰动而监督、为了收视而监督,为了出名而监督,扰乱民心、动摇根基,把党和人民放在对立面上互相抨击。媒体人应时刻牢记, 新闻舆论监督的权利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必须坚持对党和人民负责的高度一致性。

(2)滥用权力,越俎代庖

以司法为例。司法审判向公众公开,接受传媒监督,是司法民主进步的标志。新闻媒体的介入,本意也是为了集中反映民意需求,监督司法机关工作过程,防止司法腐败、保障公民权利。但是在现实实践中,媒体有时重新整合的案情会导致偏离真相,有时为搏版面会提前曝光案件关键人物或证据,有时又会制造舆论裹挟民意绑架司法,极端时还会出现一边倒的公允缺失。特别是一些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案件,经常会让法院审判陷于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两难境地。甚至法院会迫于舆论压力,被动做出在法律层面略有瑕疵的回应以平抑激昂的民意,之后又被掀起新一轮的舆论争议。如此恶性循环,皆因媒体没有摆正位置,滥用新闻自由权力,以监督强权破坏司法独立、损害司法公正。类似超越组织监督、行政监督和法制监督,甚至取代执法部门行使权力现象在其它方面也都有或多或少的体现。

2.舆论监督不力

(1)监督缺失

在信息资讯纷繁复杂的当下,人们迫切需要可信度高的新闻舆论披荆斩棘、引领视听。然而无论是出于“有偿不闻”,还是地方保护,当前舆论监督普遍存在“监督的范围有限,报道的数量偏少,批评的力度不够。监督基层多、高层少,监督一般问题多、重大问题少,事后监督多、事前监督少”的现象。而这种舆论缺位会使新闻媒体逐渐失去社会影响力,媒体从业者也会丧失应有的尊重与威信。

(2)监督过度

一方面体现在尺度过大。如上文提到的司法监督,媒体有时已不再满足于做一个监督者,而是恨不能做个审判者,片面渲染、大肆鼓动,往往严重干扰正常司法程序,甚至制造冤假错案。另一方面体现在力度过大。报道时机不当,或是针对某一点某一人某一事长篇累牍密集舆论造势,往往会给问题的解决造成很大的被动,给当事人造成极大的压力和困扰,甚至会诱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再一方面体现在手段过度。偷拍、暗访、监听甚至诱导,这些游走在法律边缘的采访方式已经成为了媒体惯用手段。虽然可以因此揭露很多暗箱黑幕,但也因极易侵犯到公民的正当权益而易引起公众对媒体的抵触心理。

3.舆论监督失实

(1)无心失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报道必须是多方佐证、翔实准确的。但有些媒体业者工作不够严谨,报道内容不清晰、描述事件不全面,数字、细节有错漏, 以致新闻失实、舆论误导,反而制造出新的社会矛盾。

(2)虚假新闻

相较于“无心之过”,制造虚假新闻对于整个媒体行业来说更是一种毁灭性打击。无论出于何种目的,欺骗性的制造新闻噱头、颠倒黑白、断章取义、演绎生造、哗众取宠,都是抛却职业道德、泯灭社会良知、为社会所不齿的恶劣行径,更是滋生新闻腐败的温床。

4.舆论监督不易

(1)采访难

门难进、脸难看、不合作、不理睬,甚至扣押、砸抢、恐吓、殴打等等,都曾严重阻挠过媒体记者的新闻采访,甚至威胁到生命财产安全。

(2)发稿难

摸爬滚打、东躲西藏、千辛万苦采来的一堆素材或是写完的一篇稿子,没等审定就在各种“说清者”的轮番轰炸中不得不“胎死腹中”,媒体业者的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极受打击。

(3)官司难

既是舆论监督,难免得罪结怨。媒体记者经常遇到新闻纠纷,多数属于被监督者心生怨气刻意滋事。如忙于应付官司,必然影响正常工作生活。所以尽管新闻官司胜诉率不低,但更多媒体人宁可选择庭外调解。

新闻舆论监督的完善与发展。

1.完善行业机制

我们必须看到,目前舆论监督的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其一,媒体监督法律地位不明确,其后果就是媒体监督权的削弱和被侵犯。其二,媒体行业的制度建设不完善,一些缺乏自律性和社会责任感媒体人由于监管不到位便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甚至新闻造假、收贿索贿。所以,要顺利地实现舆论监督功能,就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保证,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监督环境。

2.提高从业素质

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行业生产质量的高低,舆论监督工作更是如此。随着新闻队伍的急剧膨胀,各种良莠不齐的人员鱼龙混杂。要务之一,提高新闻从业门槛,吸纳真正优秀人才组合队伍。要务二,尽快提高从业者素质,通过专业教育再造和行业法规约束,树立其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要务三,尽快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加强自我监督。例如,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就先后制订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并受理有关记者违反职业 道德的社会投诉。对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

3.主动接受监督

媒体要在敢于监督的同时接受监督。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打铁还需自身硬。主动接受监督,勇于坦承不足,努力改进完善,不仅仅是督促自身发展进步的需要,更是对社会公众的基本尊重。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放在阳光下运作,寻求更为有效的形式和途径,实现新闻工作者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的协调统一,才能更好的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公平正义。

结语

新闻舆论监督实质是人民借助新闻力量公正发声、抨击时弊、抑恶扬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商业竞争导致低俗化,摒弃职业操守和社会公德,全然不顾铁肩担道义的新闻使命,只会让新闻媒体离人民越来越远。行使权力就必然要承担义务。舆论监督更需要行业自律与法律法规的健全制约,方能行得端、走得稳,底气十足。

瑞典舆论监督的特点及其启示 篇3

一、瑞典舆论监督的特点

(一)体现出“民主、自由、平等、团结”的价值理念。瑞典国民的价值理念是“民主、自由、平等、团结”,这一价值理念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舆论监督也不例外。民主在舆论监督方面的具体体现为民众广泛的政治参与;平等则意味着被监督者不论其职位高低、社会地位高低,都被置于监督的范围。

“民主需要积极的公民。民众运动一直是民主对话的重要载体。”①新闻媒体的监督在当代是接触民众的最广泛的信息来源和监督形式。舆论监督使民众的利益表达渠道得到了扩展。舆论监督越发达,群众的政治参与积极性就越高,利益表达渠道就越宽阔,有利于形成全民监督的文化氛围。

瑞典法律赋予新闻媒体以充分的知情权和报道权,法律规定政府不得干预新闻报道,新闻媒体有据实报道的自由。媒体接到投诉会负责地做出调查,并予以曝光。瑞典的报纸等媒体在监督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随报刊登有关监察官的调查报告和声明,刊登公众对官员的批评。电视台可现场报道监督机关对政府内阁成员及至首相询问、质疑的全过程。记者对官员的丑闻十分关注,行动迅速,穷追不舍,往往迫使其辞职。通过媒体的揭发和检举,将官员的不合法行为公布于众,暴露在“阳光之下”。这种曝光,可以促使官员保持洁身自好,保证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廉洁。

在“民主、自由、平等、团结”价值观念的影响下,瑞典民众的民主政治参与意识、监督意识很强。在他们看来,反腐败不仅仅是检察官和法官的事,而是事关自身利益的大事,是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的事,因此也就形成了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社会风气。

正是因为受到这种价值观念的影响,瑞典国家和政党的官员积极地约束自身,更多地从民众的角度出发来办事,而且不论何时都十分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腐败现象自然就会减少,瑞典由此成为世界上较为廉洁的国家之一。

(二)通过健全法制影响舆论监督,依法治理舆论、保障舆论自由。瑞典是世界上最早确立新闻出版自由的国家。1718年,瑞典进入了“自由时代”,自由时代的思想观念导致了1766年《新闻出版自由法》的制定。这部法律被赋予基本法的地位,属于世界首创。它极大地增强了公众通过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体自由表达思想的权利。但是历史的发展总是曲折的。这部《新闻出版自由法》几经兴废,直到1949年瑞典国会通过《出版自由法》,并在经过长期争论后,于1991年制定了《表达自由法》,作为《出版自由法》的补充。这两部法律为瑞典的新闻出版自由提供了十分坚实的法律保障和基础。法制建设对瑞典舆论监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依法保障舆论自由,保护舆论不受外界干扰,保证其报道的准确、有力。瑞典社会十分重视保护出版自由、表达自由以及信息自由的基础和核心作用。《出版自由法》在界定出版自由的定义时,特别强调对因出版物内容引起的法律责任只能通过法院加以追究,并将其作为出版自由的基本属性之一。这一原则同样对表达自由以及寓于出版自由和表达自由中的信息自由适用。《出版自由法》和《表达自由法》还确立了一项对媒体有利的审判原则,即法官在审判涉及出版自由和表达自由的案件时,始终必须牢记出版自由和表达自由是自由社会的根本。瑞典法律还规定任何人不得追查消息的来源,任何人都无权去调查是谁向媒体举报,也不能实施打击报复,否则会受到法律追究。正因为有了法律的保障,才使得瑞典的舆论监督能够保持较大的独立性,才能及时、有效地对国家和政党展开监督。

二是依法规范舆论监督,指导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瑞典法律保障舆论监督自由,并不意味着瑞典政府不对报刊进行任何行政管制。按照《出版自由法》第五章的规定,报纸以及其他定期出版物的出版须得到政府的许可。主管机关在颁发许可证后,有权基于法定事由,撤销许可。“未经许可出版报刊,在申请书中故意提供虚假材料,报刊所有人不及时将报刊印制地点、出版计划以及责任出版人的变动情况向主管机关报告等,皆属违法,有关责任人员将被处以罚款,情节特别严重构成犯罪的,将被处以1年以下的监禁。如果出版物内容违法并构成犯罪,责任出版人将被判处1年以下的监禁。”②同样以法律规定来约束舆论,为舆论提供正确的导向,才能保证舆论监督的有效性、科学性。

(三)舆论监督机构设置科学,管理有序,以组织自律来保证监督的有效。舆论监督自身的机构设置科学,管理有序。瑞典的新闻界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协调不同媒体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组织了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如全国出版者俱乐部、瑞典报纸出版人协会、瑞典记者联盟、瑞典无线电广播者联盟。在这些舆论媒体的组织机构中,新闻出版督察专员公署和新闻出版理事会是实施监督的主要机构。

新闻出版督察专员公署是瑞典于1809年首创的一种权利保护与法律监督机制,由新闻出版组织设立和任命,属于非政府机构,是公共机关的一部分。是将国家体制中的督察专员制度引入新闻出版自我管理领域的结果。既维护新闻和言论自由,又维护职业道德,还负责受理公众对违反新闻道德的投诉。

新闻出版理事会成立于1916年,由全国出版者俱乐部、瑞典报纸出版人协会、瑞典记者联盟共同创设,由6人组成,主席(理事长)由1名法院法官担任,理事由报业选出2名,公众推出3名。这种人员组成,目的在于表明此机构是代表百姓利益的,而不仅是代表报业的利益。理事会负责审查并就报刊的行为是否违反职业道德规范作出决定。凡是提交到新闻理事会的对违反新闻道德的投诉,其处理都是最后判决。公众代表不得与报刊发行人或媒体机构有任何利益上的关系。

这种机构设定,一方面将各类舆论媒体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舆论监督的力度;另一方面保证了舆论监督的组织性,使舆论媒体在监督外部事务的同时,也受到内部组织的监督,保证其监督的正确、公正。

瑞典还严格规定了舆论媒体的职业道德操守,要求组织自律。早在1923年,瑞典全国出版者俱乐部就颁布了一部新闻出版道德守则。现行守则由瑞典新闻组织合作委员会于1995年9月制定。守则的目的一方面在于维护大众媒体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特别是保护个人名誉,防止发生侵犯隐私、诽谤以及其他有害的公开行为。另一方面,就是促进媒体从业人员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和态度。

职业道德不仅要求媒体按照一套规范的准则活动,更主要的是要求媒体在履行其职责时要有正确的态度。瑞典媒体职业道德守则主要有:公开报道规则、职业规范、新闻广告防治规则。通过严格的职业操守的规范,舆论媒体自身从内部做到了自律,保证了对外监督的科学性。

(四)通过信息化技术支持,保证舆论监督的高效。开放性是瑞典社会的一个基本原则。瑞典有着全球最高的电脑拥有率和上网率,“瑞典拥有家用电脑的人数已经达到了70%,远远超过了美国(55%)。”③

2001年瑞典社民党的新党纲里指出:“信息流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大。现代信息技术意味着知识占有的真正民主化。”④这种“知识占有的民主化”要求:“知识的传播不仅必须以尊重事实为基础,也应该提供所需工具,以便人们能独立地解释和判断信息,理解其社会背景并区分事实和评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知识民主化。”⑤所以,要实现知识的民主,就必须适应时代发展,提供满足知识民主的工具。

瑞典政府在一开始就将公民这一需求放在了重要地位,提出建立一个“公民需求为中心”的电子政府。还将电子政府视为加快国家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电子政府与电子民主紧密联系在一起。瑞典社民党领导的政府执政的新特点就在此,顺应历史潮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成果来加强党和政府的民主建设。

随着新闻媒体的报道阵地转移到网络上,舆论监督更多地开始体现出信息化的特点。瑞典国家对民众言论自由的重视,使得信息化的舆论监督机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为民众对党和政府的监督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网络,民众舆论的自由度大大提高,信息获取渠道也大大地拓宽。同时,传统媒体的监督理念、法制建设等情况也依然适用于网络化的舆论监督。通过对信息化舆论监督进行有效的管理,保证了其监督的真实性、有效性。

二、瑞典舆论监督对我国舆论监督的启示

通过对以上四个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瑞典的舆论监督非常完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其经验及长处为我国的舆论监督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和启示。

(一)完善的舆论监督需要科学的监督理念。有效的行动需要科学理念的指导。从瑞典的舆论监督可以看出民主与平等在监督过程中发挥的重大作用。民主,保障民众的舆论自由以及其积极的政治参与,为舆论监督提供动力;平等,各级官员应该自觉接受监督,才能达到监督的效果。在舆论监督中,应该大力发扬民主,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平等地接受监督,从思想上认识到接受监督的重要性。

(二)完善的舆论监督需要外部法制保障和规范的环境。瑞典舆论监督的法制建设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果,制定了《新闻出版自由法》、《表达自由法》等一系列的法律。通过法律来治理和保障舆论监督的开展,这也成为其舆论监督的主要特点之一。相对而言,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在法制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有法可依、依法监督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完善的舆论监督需要内部机制建设来净化。瑞典舆论媒体的组织化和自律机制建设是其显著特点之一,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职业道德规范,建立一系列的机构来完善自我监督。相比而言,我国的舆论媒体的组织化和自律机制建设还有待于加强。建立媒体行业的自我监督组织与机构、制定媒体职业道德规范,是保证舆论监督的真实与科学,促进其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手段。

(四)完善的舆论监督需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瑞典国家的舆论监督呈现出信息化的特点,使得舆论监督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其监督的范围和广度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我国网络化的舆论监督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还应该看到其中的不足:一方面,网络化舆论监督的地域差异。网络化舆论监督是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结合的。地域之间差距的存在,使得网络舆论监督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比较发达,中西部则相对欠发达。另一方面,网络化舆论监督的监控力度薄弱,我国许多网络论坛和网络博客都存在管理缺位的现象。所以,我国要发展网络化舆论监督,就需要进一步提高网络媒体的普及程度,同时加强对其管理的力度。

注释:

①④⑤高锋译,时红校:《瑞典社会民主工人党党纲》——2001年11月6日威斯特罗斯代表大会通过。

②冯军:《瑞典新闻出版自由与信息公开制度论要》。

③顾俊礼:《欧洲政党执政经验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第210页。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我国舆论监督的理论与建构 篇4

出现传媒与司法之间的矛盾是正常的,问题在于找寻两者之间的平衡点。特别是传媒方面,报道和批评司法工作时,当事人的头脑要冷静,需要格外认真地考察新闻源的可靠性,使用语言要准确和适当,并通过“更正与答辩”的传媒运作机制随时纠正报道中的差误。现在中国的舆论监督和司法工作都存在职业程度不高的问题。某些司法部门一方面未完全履行职责,另一方面又越权或扩张权力为己谋私利。有些媒体也在利益的驱动下,以舆论监督的名义炒作新闻,对案件报道过分热心,加上传媒长期以来有“舆论审判”传统积习,于是常出现干扰司法公正的情形。例如媒体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和其律师的辩护进行批判,未宣判前媒体就已经宣称某犯罪嫌疑人该死刑或该判多少年徒刑,或发出种种违反法律程序或法律意识的评论等等。

虽然司法腐败方面的问题较多,舆论监督是必要的,但是传媒方面还要考虑到,司法是解决社会纠纷的基本的、最后的合法手段。在任何情况下,一个国家的司法要给人以希望、安全感和信赖感。如果当事人规模化地找寻记者解决各种纠纷,说明司法和行政功能存在某些缺失,这是很不正常的,传媒方面不宜过分炫耀自己在这方面的监督成绩,而应探寻深层次的问题。对于司法工作,把握报道的平衡,既要监督司法是否公正,也要使群众更多地了解司法知识和司法部门的工作特点,给群众指出通过司法正确解决纠纷的路子,给他们以信心。

从长远考虑,仅靠平衡报道是无法根本解决问题的,需要至少在以下三方面形成传媒与司法关系的法律框架:一、界定传媒在双方关系中的地位、权利与义务。主要解决这样一些问题,诸如新闻自由不能侵犯到司法独立,不能在报道中违背“无罪推论”的原则;在此前提下,传媒有权利报道和评论庭审活动。如果报道失实,传媒应承担后果的责任。二、明确舆论监督与公正审判权相互协调的制度空间。这需要规范传媒介入司法程序的范围、传媒评论司法的职业道德方面的限定,诸如不能诽谤和有失公正等等,以建立的必要的监督程序。三、改革司法,减少司法公正对外部因素的依赖。在改革司法方面,同样有传媒监督的广阔天地,监督司法人员的非职务行为、职业行为中的违法行为;同时监督各种干预司法独立的外部行为。

在这些法律框架没有形成之前,法学界和新闻传播学界要有经常的学术交流,首先在职业道德方面达成共识,什么是可以做的,做到什么程度为限,什么是不可以做的等等。活跃而健康的舆论监督不应是司法的障碍,它在更大的程度上保障了司法公正。司法公正主要由司法独立来保证,舆论监督则通过客观地展示和评论司法过程,协助实现这种公正。

三、传媒监督徘徊在公共领域和利益领域之间

计划经济时代,传媒是党政机关的一个部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公共权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很大的权威性。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传媒在政治方面的根本性质没有变化,但是国家基本上不再给传媒拨款,于是传媒本身同时也成为重要的社会利益单元,较多地受到广告商的制约,为了取得经济利益而最大限度地争取受众。当传媒实行舆论监督时,它应该代表公共利益,鉴于关于舆论监督的报道通常具有较大的新闻价值,于是,出于传媒本身的公关需要,常常会出现将严肃的舆论监督话题进行有意炒作的现象,以及传媒越权干预行政、司法的问题。有些传媒以舆论监督的名义做的话题,其实是一种“自恋”,自己做了,然后大肆宣扬自己的成功,以维护公共利益的名义在搞自身的公关。

过去记者追求名利被视为资产阶级思想而遭到批判,现在提倡人才脱颖而出,鼓励记者出名,于是在这种新环境的刺激下,记者以舆论监督的名义夸大其词,有意造成某种舆论监督的态势,目的并非主持社会公道,而是个人出彩。有的传媒与资本势力结缘,以监督社会底层和“外地人”为乐事,对主要的监督对象,即不法权势集团,则曲意逢迎。这种情况有呈现趋向的倾向,需要警惕。

新时期网络舆论监督的问题与出路 篇5

近年来,互联网逐渐成为舆论监督阵地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基于此,人们对于网络舆论监督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是尽管互联网拓展了舆论监督的疆域,成为传统舆论监督的重要补充形式,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网络舆论监督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仍然面临着制度、专业、伦理以及法律等方面的诸多困境。

一、舆论监督的制度困境:

任何舆论监督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之下进行的。监督的方式和效果受到社会制度或制度性因素不同程度的制约和干预,网络舆论监督同样如此。

行政管制依然严格。媒体网站一样受到行政规制的约束,在很多舆论监督事件中传达的是权力部门的话语权。行政力量对门户网站舆论监督的管制依然有效,不过是以间接的方式完成而已,那些被认为有危险性或者溢出许可范罔的舆论往往被要求删帖、封杀ID、甚至最终以关闭网站的方式处理。法律建设相对滞后。目前我国现行的有关新闻性的法律法规,对舆论监督的义务强调多、管制多,而对舆论监督的权利规定少且操作性弱。对于网络舆论监督进行有效规范与保障的法律建设非常薄弱,没有对舆论监督的主客体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的清晰厘定,更缺少对抵制甚至粗暴干涉舆论监督的行为的有效制裁,这极大地增加了网民进行舆论监督的成本。经济利益不断诱导。经济力量对于舆论监督的破坏古已有之,无论是媒体舆论监督还是网络舆论监督都同样要面对来自经济利益的诱惑。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前提下.网站依据强大的技术优势.通过屏蔽、删帖等手段阻挠和压制网络舆论的生成与发展。

二、网络舆论监督的信息困境

网络舆论监督具有速度快、波及范围广,声势浩大的特点,传播主体的匿名性、信息把关功能的弱化导致构成舆论监督基础的信息本身的真实、客观与全面得不到保证,从而削弱了舆论监督的效果。信息虚假导致意见谬误。虚假信息引发的舆论不仅不能形成有效的舆论监督.反而会造成对监督对象的伤害,导致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危机。网络传播中把关人的缺失使得大量虚假信息乘虚而入.这些信息会影响人们正确的判断.最终导致意见谬误,损害舆论监督的严肃性,降低网络传播的可信度。信息片面导致监督偏向。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人们对于事件的判断往往因为缺少足够的事实支撑而容易走向偏差。互联网上很多信息未经任何过滤就传播出来.每位网民都可以仅从自我的利益诉求出发传播信息而不必考虑事实的客观与平衡,这往往造成网民对事件的认识出现偏见甚至歪曲真相.最终违背舆论监督的初衷。权威性不足,不得不借力传统媒体。网络信息传播的非专业性使得网络舆论监督的优势更多地体现在信息爆料阶段.而在事件的连续性报道、信息的挖掘与整合、报道角度的平衡与客观方面,传统媒体无疑具备更大的优势,因此在网络舆论监督事件中如果没有对传统媒体的倚重和借力,监督的效果往往很难尽如人意。

三、网络舆论监督的伦理困境

由于缺少专业的把关人员.缺少理性的规范,网络舆论的产生更多地呈现出自由随性的特点。激情有余而理智不足,宽容有余而严谨不足,自由有余而规范不足。言语暴力无处不在。以互联网为个体的匿名状态提供了最为便捷、畅通的平台,摆脱了社会现实束缚的网民可以无所顾忌地释放内心的情绪和意见。谩骂、攻击、诅咒、威胁成为网络语言表达的常态.由此在众多网络舆论监督事件中.很多网民的意见超出了对事件正常评价的范畴.上升为人格侮辱和人身攻击,以片面愤激的语言宣泄代替了理性充分的意见探讨的行为.消解了舆论监督的严肃性,最终伤害的是舆论监督行为本身。非监督化的舆论审判。从现有实际情况看.网络舆论监督有着明显非监督化的审判倾向,复杂的事件往往被简单化处理。网民占据道德或正义的制高点对监督对象及其行为任意评判。无所顾忌。网络上盛行的“网络通缉令”、“悬红追凶”、“网络追杀令”等行为更是让人恐惧于网络舆论赤裸裸的暴力审判。粗暴的权益侵犯。网络舆论监督的伦理困境还深刻表现在网民对于事件的监督往往溢出了应有的范畴,以维护正义道德为目标的监督行为最终却超越了道德甚至法制的底线,背离了监督的初衷。网络虚拟的性质使得很多网民越过理性的樊篱,高挥道德和正义的大棒,迷失在进攻的快感之中。备受争议的“人肉搜索”和“网络通缉”正是因为肆无忌惮地对公民权益的侵犯而被称之为“网络暴力”。

为了充分发挥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基于我国目前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需要在以下方面着力完善和突破。

第一,加强新闻媒体立法,建立健全监管网络舆论的法律法规,实现新闻言论自由和舆论监督权健康有序

发展的统一。特别是针对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过程中存在的侵权现象,要求综合运用多种措施加以防范和调控。为此,必须加强网络应用管理的立法,明确舆论监督权的法律界限,包括具体的禁止性规范和惩罚措施,以有效解决网络侵权纠纷。另外,要加强对互联网站的管理,建立健全一整套的网站新闻信息采集发布的审查把关制度,严厉打击利用网络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造谣惑众的行为。

第二、加强对网络从业人员和网民的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道德观教育。首先增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强化职业道德建设,以向大众提供真实、快速、全面的信息,确保对网络虚假信息和网络舆论的控制和引导,提高网络舆论的社会公信力。同时,网民自律和网络素养教育是正常开展网络舆论监督的关键。因此要加强对网民的网络素养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网络舆论问题的消除,关键在于广大网民要提高自身素养,不能逾越法律的底线,侵犯他人权利。

第三、充分发挥网络“设置议题”的功能。互联网是一个全人类共同拥有的信息平台,在众多的热门话题中,网络新闻媒体同传统新闻媒体一样具有为公众设置议题的功能。网络编辑通过“议题设置”,对公众的认知、价值、态度和行为进行全面的引导,从而把网民的注意力和社会公众关心的问题引导到特定的方向,帮助网民提高对环境的认知,达到引导网络舆论的目的。

第四、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意见领袖”一方面能够体察民间草根的声音,做到热情而不浮躁,另一方面,他们也能够理解中国经济社会政治问题的特殊复杂性,做到深刻而不偏激。当网络上出现大量虚假信息和极端言论,受众无所适从时,他们对评论权威的依赖会更强烈,这就需要“意见领袖”为他们解惑,这就要让他们根据网站的开版宗旨,确立并保持该版的主题和风格,及时删除有明显错误和失据、含不雅文字、有人身攻击的言论,并经常发表有关文章和回答其他网民提出的问题等,强化主流言论,孤立非主流言论,从而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如何解决社会舆论监督与和谐社会 篇6

和谐社会建设的任务是,要弥补前段时期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这就为舆论监督节目进一步拓展报道空间提供了新思路。如前所述,当前中国的社会问题在社会观念和社会心理层面的表现也是比较突出的,这两个层面的问题如再不被重视和解决,对下一阶段的改革会带来根本性的影响。而“新闻纵横”前一阶段的报道,对这两个领域关注较少。从当前的社会现状看,舆论监督类报道在这两个领域还是大有作为的:

一、新阿媒体要对社会伦理道德领域的失序现象进行监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变化,必然作用于观念领域,要求社会观念领域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而相对于社会结构层面的变化,观念领域的变化往往相对滞后,这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状态:社会原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规范体系因不适应新的经济基础,而被普遍怀疑、否定,或严重破坏,逐渐失去对社会成员的影响力和约束力,而新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规范体系又尚未形成,或尚未被普遍接受,从而引发社会成员发生价值意义危机,出现某种明显的价值混乱或茫然,人们普遍感到心里失落而又无所适从。由于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伦理共识,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系列失序现象:在道德价值领域,道德功利化倾向日益明显,终极道德价值观式微,工具性道德价值观勃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充斥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在社会公共领域,常听到社会责任感下降、社会公德意识淡薄的叹息,职业道德领域的渎职腐败行为屡

见不鲜。在私人生活领域,旧的家庭伦理不断受到现代观念挑战,传统的婚姻爱情乃至性观念,父母子女的责任义务等问题也不断困扰公众。处理社会关系时,人们要改变熟人社会的交往习惯,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规范,如公平竞争、公事公办、遵守规则等。“新闻纵横”前一阶段的报道,较关注职业道德和市场经济伦理层面的问题,但对伦理道德失序引发的道德价值领域的消极伦理观问题,只有零星的被动报道,较少主动策划,有意监督引导。

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工作要为构建和谐的社会心理服务。由于我国改革开放进程较迅速,一个时期内公众对于迅速发生的社会转型缺乏必要心理准备,社会生活、文化观念都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在某些方面出现了观念和信仰的“空白期”,实际上形成了主流价值观的缺位。很多人感到焦虑不安、困惑茫然。在我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如社会竞争加剧、升学压力增大、就业形势严峻、贫富分化和城乡差距拉大等社会问题,这都是造成社会心理不和谐原因。和谐的社会心理向社会释放的是向心力,不和谐的社会心理带给社会的是离心力。和谐社会说到底在于人与人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心理上的和谐。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心理和谐是社会成员的美好追求。新闻媒体应利用舆论监督的方法,抵制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社会歧视、失落不满、仇视社会等等不健康社会心理的传播,加强舆论引导,倡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社会需求决定新闻报道走向,我国的舆论监督报道,作为新闻媒介对偏离

或违背社会正常运行规则的行为依法实施的新闻批评,一直以来紧紧围绕着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展开报道,是社会正义的维护者、社会秩序的守护者,社会矛盾的减压阀。另一方面,新闻报道也在不断影响着社会发展,新闻报道的这种影响力并不总是正面的,因此媒介只有随时调整定位和策略,才能真正做到守望环境、观念引导、解疑释惑。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担负着“监督”的职责,既要求媒介人有“铁肩担道义”的胆识,更要求有把握时代脉动的能力。第一。新闻舆论监督必须结合中国国情。我国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正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显著特征就是公众的个性张扬还不太成熟,没有形成理性化,这就要求现阶段的舆论监督。必须避免仅仅关注极个别的不公正事件而陷入普遍的悲情式的舆论宣传之中。由于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法制还不太完善,在这样的情况下,新闻舆论监督要有一定的是非辨别力。不能人云亦云,必须有舆论宣传主体自身鲜明的态度和观点。另外,要正确认识西方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也就是说.要认识到西方社会新闻舆论监督的两面性,既要认识到其对社会发展的正面效果和积极作用。也要认识到其为了特殊集团利益而进行监督的虚伪性和欺骗性。第二。坚持全面、客观的基本原则,将新闻舆论监督与群众监督有机结合。揭露问题要具有建设性,不从个人和小团体利益出发.而从改进工作、解决问题、扶正祛邪、维护稳定、服务大局出发.弓I导积极、正确的舆论监督方向;不为追求轰动效应而猎奇、炒作或渲染甚至无中生有。由于社会转型过程中会出现利益多元化以及利益分配不均的现象。所以新闻舆论监督必须秉持公

平、公正、合理的原则.避免监督主体在批评过程中出现自身倾向性问题。第三,新闻舆论监督要把握好度。舆论监督报道的内容要适宜。要选择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样既符合党和政府的总体部署。又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能促进问题的尽快解决。报道力度要适当,要掌握分寸.恰如其分。既不能态度暖昧,批评不到位;也不能矫枉过正,造成过度伤害。问题和错误的性质不同,监督的力度应有所不同。对于大是大非、危害严重的问题和现象要无情批判。以惩前毖后,警示后人;对于一般性错误、问题和现象要善意批评,留有余地,以帮助其改正。我国的新闻事业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舆论监督的数量要适当,以免给人造成错觉。影响公众对社会的正确认知.造成消极不良后果。违背舆论监督的初衷。第四,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在法律、政策规定和社会道德允许的范目内进行。目前,我国还没有<新闻法),新闻舆论监督的外部环境不尽如人意。在„新闻法)未出台之前,媒体所能做的只有保持冷静的头脑和独立的判断能力.对监督对象实施舆论监督时,既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又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和分寸技巧。和谐社会要求国家权力的运行与新闻舆论监督进行互动。这是新闻舆论监督产生实质性效果的一种表现。但是.新闻舆论监督主体不能越俎代庖.国家权力的运行尤其是法律程序的运行。都应该按照相关法律的要求进行.舆论不能代替法律,不能影响政府部门的正常运作。第五。新闻舆论监督本身要自党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其中主要的就是要做好自身的清康和公正。在我国,由于媒体所具有的政治属性,传媒的舆论工具在某种程度上是党

舆论监督与被监督的辩证思考 篇7

一、舆论监督的根本属性

马克思舆论监督观认为, 如果把报刊比喻为驴, 舆论则是驴子驮着的麻袋。由此看来, 报刊是舆论的载体, 舆论监督则是报刊多种表现形式中的一种, 是为了让受众借助新闻媒介来表达自己对社会行为的看法和意见, 从而实现监督的权利。

舆论监督具有别的监督方法不能替代的特点和作用, 它能调动尽可能多的人来批评和监督尽可能多的事, 而且这种批评是面向社会公开批评, 具有极大的尖锐性和威严性;舆论监督的特性还在于它的评判性和监督促进性, 因为只有对某个问题进行评判, 公开性才有意义, 评判才格外有力量。

舆论监督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在西方社会, 不少媒体把自己当做超然于立法、司法、行政之外的“第四种势力”, 然而, 在中国, 新闻舆论监督, 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 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因此, 舆论监督与法律监督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当前, 媒体从业人员实施舆论监督尚无新闻法可依, 这就要求在实施舆论监督的过程中, 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不可越雷池半步, 否则就无法正确有效地开展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需要公正透明。我国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封建专制历史的国家, 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官本位、一言堂, 法治制度不健全带来的党内党外腐败等陋习, 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在个别党政部门办事人员身上。舆论监督就是要对这些不良现象实施监督并开展批评, 既然监督就必然会涉及敏感问题、部门和人员, 这就要求舆论监督必须公正透明, 否则就会出现舆论监督不力或监督过度甚至监督错位等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 舆论监督的公正透明是依法行政、从严执政的重要保障。

舆论监督以预警和警示为主。新闻舆论监督是由新闻媒体根据社会舆情和历史经验所进行的提醒式监督。当前, 个别媒体重大事件报道不及时或者不敢报, 以警示为主的事后反思报道发掘不深, 舆论监督给人一种不疼不痒的感觉, 达不到镜鉴高悬、警钟长鸣的作用。媒介的预警式舆论监督更是如凤毛麟角, 这就导致媒体不能及时发现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 起不到社会“瞭望哨”的作用。因此, 舆论监督尤其是以新闻评论形式出现的舆论监督, 切不可泛泛而谈, 不可没有明确对象, 不可给人“无的放矢”的感觉, 这样达不到舆论监督的作用。

随着社会发展, 人们观念的转变, 我国现阶段的舆论监督环境已经有了较大改善。但是, 监督主体的监督意识不强, 舆论监督的法制建设滞后, 舆论监督组织结构不健全等问题, 依然制约着舆论监督的正确实施。

二、舆论监督需要“被监督”

舆论监督是一种受之于众的社会监督形式, 监督所产生的特殊效应是其他监督形式所不能企及的。正因为此, 舆论监督权力不可滥用。因为媒体对受众的认知影响巨大, 一旦这种话语权被误用、滥用, 监督就会偏离事实。媒体实施舆论监督, 不仅要对所监督的事实本身负责, 而且要对后果进行预判, 不能出现偏差。

从某种意义上讲, 新闻单位也是拥有一定权力的部门。在行使舆论监督权力时, 存在着如何正确监督的问题。无论从政治责任还是职业操守来衡量, 新闻工作者都没有滥用监督的权力, 更不能以舆论监督谋私利、以舆论监督耍威风、以舆论监督泄私愤。掌握舆论监督的部门, 必须接受社会的监督;掌握批评权力的人, 同样也要接受社会各界的批评。

舆论监督对上可以实现对权力的约束, 对下则应“战战兢兢, 如履薄冰”。因为舆论监督不是新闻单位的监督、不是记者编辑的监督, 更不是新闻从业人员手中的鞭子, 看谁不顺眼就给谁一鞭子, 这种变了味的舆论监督, 是媒体自我约束缺失、社会监督缺失的表现。让舆论监督“被监督”, 就要求媒体从业人员不断提高监督水平, 要求在开展舆论监督时不仅仅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还必须讲究舆论监督的技巧, 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小心翼翼。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开展舆论监督, 有的放矢地扬善抑恶、激浊扬清。

舆论监督“被监督”, 对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 媒体从业人员在进行舆论监督时要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变化新趋势, 不熟视无睹、不主观武断、不推波助澜, 在掌握新规律的基础上, 力求舆论监督的方向更准确, 把握更适度、更科学, 这样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下使舆论监督水平不断提升。舆论监督“被监督”, 才能正人先正已, 媒体从业人员从事宣传报道需要遵循新闻纪律, 开展舆论监督更应严守新闻宣传纪律, 做到一身正气, 秉持大义, 不失小节。到位不越位, 依法实施舆论监督。

长期以来, 开展舆论监督都是新闻媒体的“兴奋点”, 但如何有效开展舆论监督, 又是媒体一直都努力破解的难题。尤其是进入新媒体时代后, 舆论监督环境更为复杂。从表面上来看, 舆论监督仿佛无门槛无禁区, 事事都可以监督, 人人都可以监督。可是, 很多人忽略了舆论监督必须在法律法规约束下进行这一基本要求。正确开展舆论监督, 应该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 不能为吸引眼球, 刻意夸大问题;不能听一面之词, 歪曲事实;不能为扩大影响, 渲染炒作。

三、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

无论报纸、电视还是网络, 广大受众既可以是舆论监督的对象, 也可以是舆论监督的监督人。他们有权对舆论尤其是舆论监督施行监督并给予评判, 舆论监督符合事实, 他们就支持, 舆论监督不符合事实, 他们就会采取种种措施加以抵制, 或是给予媒体的不信任, 或是在网络上“拍”出及其有分量的“板砖”, 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广大受众正确的认知观, 从一定程度上约束了舆论监督者, 让媒体在开展舆论监督时不得不以事实为依据。

复杂的社会环境造成了舆论监督难这一社会现实。如今, 媒体记者从事舆论监督, 面对很多利益的诱惑, 面临方方面面的压力, 这些外在因素, 都有可能影响媒体舆论监督的正确性和公正性。因此, 做好新时期舆论监督, 一要有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在我国,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也是新闻事业的主人。人民通过舆论工具实现监督, 舆论工具应体现来自人民的监督;二要明确舆论监督的目的。开展舆论监督, 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 为了监督而监督。媒体有责任及时解答广大受众关心的重大问题, 有义务反映群众的呼声、批评、意见和要求, 有责任开展批评报道, 真正发挥舆论监督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作用。

总之, 正确的舆论监督和正确的监督舆论是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舆论监督对于社会痼疾是个良医, 只要社会矛盾存在, 舆论监督就有存在的必要。但是, 无论何种媒体, 开展舆论监督都要受到法律和制度的监督, 受到党和人民的监督。只有正确的舆论监督和正确的监督舆论, 才能保证媒体信息的真实, 保证舆论监督的公正, 保证媒体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陈力丹.舆论导向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

舆论监督中的网络优势与趋势 篇8

网络在舆论监督中的独特作用

舆论监督的本意是指公众对各种权力组织及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众人物等自由表达看法,从而对议论客体形成的一种客观效果。在我国,通常所说的“舆论监督”与本来意义上的舆论监督有较大差别,它指的实际上是“传媒监督”,而二者实质上存在差别:舆论监督是自然存在的公众集合意见造成的某种效果,而传媒监督就不能不带有媒体自身的主观意图以及媒体背后政治、经济因素对其的控制。我国传媒所有权和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决定了舆论监督的特殊性。①正是媒介对政府的依附,决定了中国的新闻传媒在对权力实施舆论监督、特别是批评报道方面处于天然的劣势,从而产生“只打苍蝇,不打老虎”的问题。②

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舆论环境和舆论监督空间较之以前的巨大改善,各个层次、各种范围的多样话题讨论空前丰富,对话交流的形式也空前活跃,这些都为舆论监督的改善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其中网络在舆论监督中的独特作用日益凸显,从南丹矿难到孙志刚事件,再到刘涌案等事例都充分说明,网络舆论监督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力量正为更多的人所关注,网络舆论的巨大优势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网络在舆论监督中的优势

在《如此让人恶心的三亚》事件中,网络在舆论监督中体现出如下一些优势——

第一,网民意见的发表门槛低、接近性强。此次事件中的受害人曾多次电话联系当地的报刊媒体,希望通过它们来反映情况、化解矛盾,但当这些媒体得知矛盾的中心与当地的职能部门相关联时,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回避或者沉默。这表明在特殊情况下,传统媒体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把关人”地位会大大地削减或弱化民意,而网络开放、自由的特质为民意的表达提供了一个便捷的通道。在网络的世界里,没有权力大小和财富多少的差别,任何人都可以从自身的角度来发表观点、感受及对问题的看法和意见。在传统媒体占绝对优势的时代里,我们追求的这种平等和接近只有在网络的新空间里才能真正实现。

第二,民意表达更直接、更准确。在现实条件下,任何一个通过传统媒体发表意见和观点的人都必须有所顾忌,因为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直接和间接的方式确认当事人的真实身份,而如果是处在威胁利诱的现实外在压力下,人们更难直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意图。也正因为如此,受害人在三亚遭受到不公对待时(明明我们是受害者!我们是被殴打的受害者,现在居然要求我们向施暴者赔礼道歉!!!!试问天理何在???良心何在???)仍然选择了赔礼道歉。而在网络虚拟的世界里,匿名功能使得网民在表达个人意见时能畅所欲言、直抒胸臆,而不必顾忌、担忧,因此网上的声音往往代表了发言人最直接的个人感情,网上的意见常常是发自网民内心的声音。

第三,舆论的形成更具广泛性、代表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19次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12月31日,内地网民已经达到1.37亿。网民数量的急速膨胀预示着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行业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出发,通过发表多元化的意见和评论,撞击出智慧火花,在不断反馈和修正中形成不同的舆论中心,最终形成广泛的、代表主流民意的网络舆论。《如此让人恶心的三亚》最初发表在“四川旅游网”上,引起了一部分爱好旅游网民的关注,影响也只限于四川本地,而后随着参与讨论人数的急剧增加以及关注人群的泛化,一些政治、经济,甚至汽车、时尚论坛以及个人的博客都开始纷纷转帖并开辟专区供网友评论。这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去过三亚旅游并且拥有不愉快经历的网友,他们对事件的评价实际上代表的不仅仅是受害者本人,而应该是长期以来在广大游客当中形成的对三亚旅游现状的固有的态度和意见。正是借助网络这个极具群众基础的舆论平台,对这一特定焦点事件评论,进而形成了代表广泛民意的网络舆论。

第四,监督效果更快速、更公正。网络在舆论监督中的“快”一是指信息传播速度快;另一方面表现为网络舆论形成快。

传统媒体通过对特定事件的反复报道即“议程设置功能”来吸引社会的关注,而社会舆论的形成与反馈则有一个滞后期,这个过程受传统媒体报道的技术手段和发布制度影响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网络却能够绕开这种种不确定的限制性因素,加上网络传播本身兼具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两种特性,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互补关系,因此在形成社会舆论方面网络有着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快捷优势。

网络在舆论监督过程中的公正与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发表意见的人是否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即观点的多元化和全面性;另一个则表现为是否具备让各种意见反馈、交锋及最终形成主流意见的可能性及其空间。比较这两个因素,后者在舆论监督过程中对公正性的影响更为关键。

在传统媒介占主导的传播环境中,“沉默的螺旋”是舆论形成的真实写照,媒体上出现的舆论多是知名人士的言论或媒体自身的意见,普通百姓的观点难得一见,其结果就是“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各种利益因素和政治因素的制约,媒体的言论有时并不能如实地反映公众的观点和意见,而人们的从众行为和趋同心理成为推动主流意见形成的关键,因此无法保持舆论监督过程的公正性。而在网络这样一个尊重个体的空间里,个人的意见和个性的表达不再被忽视。普通百姓真正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群体的压力得以释放,意见的个性化特征明显增强,在遇到不同的观点时,不再消极地通过从众或沉默来保护自己,而是积极地在网络中寻找同盟军,形成新的意见气候。各种意见气候在碰撞、反馈、融合、吸收、汇总的基础上形成大体一致的公众意见,从而以舆论的强大精神力量对国家权力和公共事务进行监督。

由此网络在舆论监督过程中撇开了程序上、技术上和地域上的限制,从而真正实现了公民舆论监督的公正性。

网络在舆论监督中的趋势

趋势一:网络在舆论监督中呈现出与传统媒体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当前在舆论监督领域实现跨媒体联合已然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网络监督力量的加入使得媒体间联动合作趋势日益明显。以《如此让人恶心的三亚》事件为例,最初是《成都晚报》、《重庆晚报》等给予了高密度、大篇幅的报道,之后《南国都市报》、《海南经济报》等做了相关的后续报道。在整个报道过程中网络提供了最初的新闻线索,平面媒体顺着这个线索进行了大量的细节核实及其深度挖掘工作,同时与其他媒体保持一种良性的互动和资源的共享,并及时将反馈意见和处理结果披露,从而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形成一种舆论强势,有利于问题的快速解决。

尽管网络与传统媒体之间未来在新闻领域内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竞争,但是在舆论监督的进程中,网络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合作是无法回避的,它们之间是一种互补关系,其结果是要达到“共赢”的格局。可以预见这种合作产生的舆论强势将大大提升监督的力度和强度,网络和传统媒体间的良性互动必将推动我国舆论监督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趋势二:网民在实施舆论监督中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一般在谈到社会责任时更多的是指传统媒介,而不会要求匿名性及个性特征极强的网络言论也体现社会责任,特别是当信息的发布者本身就是受害人时。而在《如此让人恶心的三亚》事件中,我们看到了网民在实施舆论监督时的社会责任感在不断增强。比如当事人在表述他发帖的初衷时说:“……是想告诉大家三亚目前旅游秩序的真相,不希望看到网友因为这个事件而产生争吵,……如果哪一天,三亚真的管理好了,我们还是会回去。”这段话表现了当事人为其他网民着想,希望他们从中吸取教训,不至于上当受骗,而对肇事方并没有表现出一味地批评和指责,取而代之的是宽容和信心。从实际效果看,很多网友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不仅仅是问题本身,而是促进问题的解决,同时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和观点。

进一步来看,当前许多网友发帖并不是为自己鸣冤叫屈或是讨回公道,而是在寻求一种宣泄、慰藉和共鸣,他们的言行往往能够得到大量理性的、有责任心的网民的认同;同时一些极端的言词和意见也大量存在,但并不能成为主流而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而且传统媒体在挖掘新闻线索和转述网络舆论时,处于自身的特殊地位一般都会收录一些体现责任、理性和建设性的观点,而这种对“舆论的议程设置”反过来会引导网络舆论朝着体现社会责任的方向发展。由此看来网络舆论的个性、开放和不确定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网民心态的端正和素质的提高,加上传统媒体适时、合理的介入使得网民在实施舆论监督时的社会责任(民主参政)意识不断增强。

趋势三:网民在实施舆论监督时的文明意识不断增强。在《如此让人恶心的三亚》事件中,尽管当事人受到了非常不公的待遇,但是在表述事件的过程中并没有使用过于偏激的言词,更没有在网上实施讽刺、谩骂、歪曲事实或者无端指责。同样许多网友所发的帖子也都是理性分析、据实评论,这与前些年网上情绪化的极端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另一方面,网民的文明意识还体现在理性的自我保护意识上。比如在帖子的结尾处公布了在海南期间所拨打的相关职能部门的电话号码,这种做法极大地提升了事实本身的真实性和针对性,同时也便于传统媒体介入展开新闻采访调查、核实工作,亦为相关部门调查处理事件提供了依据。

网民在实施舆论监督时的文明意识不断增强说到底是网民维权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增强。不可否认,网络中的有些信息是不完全真实的,虚假的乃至有害的,对此一定要保持充分的警惕和清醒的认识,但随着网民文明意识的不断增强,有针对性地采取分析、鉴别、规范的科学态度,网络在舆论监督和促进社会民主方面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注释:

①陈力丹、刘津:《认识我国舆论监督的性质》,传媒学术网专家论坛,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cademic-zjlt-1w-view.jsp?id=4564。

②郭镇之:《关于当前舆论监督的结论和建议》,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chinalww.com/20060914/115824465842971.shtml。

(作者系华东政法大学新闻系教师)

上一篇:游博物馆作文200字下一篇:领导教师节慰问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