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舆论监督(共12篇)
社会舆论监督 篇1
新闻媒体凭借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肩负的历史使命, 以新闻舆论监督整个社会;社会大众也严格、广泛地监督新闻工作者的一切作为。对号称“无冕之王”的新闻工作者来说, 虽始料有及, 但其程度之深、影响之大却未必有足够清醒的认识。新闻工作者要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 要勇敢地面对社会舆论的监督, 就必须重新整理、打造自己的所有“装备”, 以迎接来自社会方面的严峻挑战, 承担起更加繁重的社会责任。
新闻工作者是高强度、高风险、被新闻移动而行动的特殊职业。从业者如果有胆量选择了这一职业, 就应该练就特别过硬的本领来从容面对任何突发事件。有人说:现在若想干新闻这行当, 你必须拥有“四大法宝”, 即“铜头、神笔、飞毛腿、再加一个大肚皮”。此“四大法宝”缺一不可, 完全拥有会所向披靡;缺少一样, 则可能四处碰壁。
一、“铜头“之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接受社会监督的能力
铜, 重金属元素之一。其坚韧性、延展性、导电性都很强。以其类比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坚定的政治信念, 政治责任感, 很是恰当。
新闻工作者贵在有异常灵活的思变能力、明察秋毫的洞察能力、高瞻远瞩的预见能力和充满无穷无尽智慧的政治头脑。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 一定要明确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懂得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深刻领会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向导, 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坚持不懈地宣传科学理论;推动经济发展、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大新闻工作者在行使这一重要职责的同时, 也将自己的监督方向、监督措施、监督能力和水平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所以, 社会公众会时时刻刻密切关注新闻舆论监督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否有利于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 从而改进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否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是否有利于端正党风、政风、反对腐败, 是否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看问题?是否从大局出发?是否假公济私、颠倒黑白?你监督的重点是否放在了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上?只要新闻工作者具备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水平、端正的工作态度、高超的专业技能、完善的个人品质修养、过硬的如纯铜般的坚韧性、延展性的本质, 就会经得起任何监督、考验和敲打, 保证新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神笔、飞毛腿和大肚皮之新闻工作者的形象树立和维护团队形象之重要性
新闻工作是一个抛头露面的特殊职业。即便是编辑、校工作的人, 也是通过你编校的稿件、版面将自己的综合性形象昭示于广大民众面前而受到监督的。所以, 完善自我形象的塑造, 他不仅关系到新闻工作者个人是否受重视、受尊敬、受赞扬, 还关系到我们供职的团队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地位。所以, 完善自我形象, 从而维护好新闻工作者团队的形象。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闻工作难做, 就在于它对其从业者的要求是绝对严格的、高标准的。试想, 一个怕苦怕累, 养尊处优, 作风拖沓, 不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 不做调查研究, 只浮在“上面”或呆在家里“编”稿子的人, 能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吗?他能报实情、讲真话, 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公正性吗?此外, 飞毛腿类比之意, 也适应了新闻报道必须具有时效性这一特征。作为新闻工作者, 我们编辑的每一个画面, 写的每一篇稿件, 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 都会作为历史的见证永久保存下来。作为公众形象, 社会大众对新闻工作者的一切行为是近于理想化的、苛刻地按完美标准来要求的。“人之为善, 百善而不足;人之为不善, 一不善而足”。在人们固有的观念中, 你是新闻工作者, 你就应该是一个堂堂正正的道德君子、一个学识渊博的睿智学者、一个能知天下的世外高人、一个行侠仗义的武林高手, 你就理所应当是一个政治、经济、哲学、军事、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专家。你某些方面没有达到人们理想的要求而招致人们的非议或挞伐, 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齐心协力, 为集体增光
就个人而言, 无论你有多大的才干, 若没有你施展抱负的平台、没有你依靠的集体, 你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关爱自己, 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就为我们所在团队树立良好的整体形象奠定了最起码的基础。与此同时, 作为新闻工作者还必须顾全大局, 克己奉公, 先集体之忧而忧, 后他人之乐而乐, 全力打造新闻媒体良好的集体形象, 使这个团队成为在任何时候、任何困难条件下都经得起任何考验的特别能打硬仗的队伍。有能力、够水平、具实力, 精诚合作, 团结奋战的集体, 才会得到公众的认可、钦佩。“铜头、神笔、飞毛腿, 再加一个大肚皮”, 通俗地解读了新闻工作者应有的正确的政治头脑、较高的文化素质、高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具备了这四样法宝, 新闻从业人员就是一个合格的让党和人们放心的新闻工作者, 每个人就会经得起任何考验, 站在时代的潮头, 接受风吹浪打, 真实地记录和书写新的历史篇章。
社会舆论监督 篇2
——加强人大监督政治文化建设路径初探
前言
人大制度的真谛之一似乎可以归结为毛泽东在40年代讲的那句名言:“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
众所周知,走向民主是近现代政治发展的主流,任何国家都不能臵身于世界潮流之外。泱泱中国可以抵制西方议会民主的冲击,但不可不推进具有自身特色的“人大民主”的发展。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让拥有权力的人民来监督政府工作,不仅是人大制度的本质体现,更是人民主权和民主政治的要求,是对人民权力的敬畏,是制约公共权力、铲除腐败温床的有力手段,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所应秉持的谦卑态度。
然而,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前所未有成就的今天,公共权力的行使违背公共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且屡禁不止,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各种寻租和腐败现象层出不穷。人大监督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代表人民所进行的监督,应该是最高层次、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本应该在规范和制约权利的行使上发挥最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人大监督往往流于表面形式,并长期存在着监督意识淡化、监督手段老化、监督机制软化、监督实效淡化等问题,其本身该具有的监督刚性却未能体现出来。笔者认为,从根本上讲,这是由于在我国民主政治文化欠成熟的大背景下,一种人大监督文化的缺失所致。
1、背景分析
事件1:2009 年12 月3 日,重庆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接受王鸿举辞去市长职务的请求,决定任命黄奇帆为代理市长。这本来是一项“寻常”的人事安排,然而与众不同的是,王鸿举亲自来到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会场,宣读自己的辞职报告。报告中,王鸿举把执政重庆七年的感受浓缩为三个关键词:敬意、遗憾、感激。期间,会场气氛热烈,短短十分钟里,王鸿举三次鞠躬,场内四次响起掌声。王鸿举此举,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赞同。尤其是他对人大的敬畏之心,殊为难得。
事件2:2009 年11 月11 日,广州市人大代表在环保局调研,当人大代表邓成明刚谈到群众反映的汽车尾气问题时,环保局长丁红都强行插话。邓成明认为,作为一个人大代表,问题还没提出来,就被局长呛了回来,且不留谈论余地,于是愤然离席。
两件事情,折射出的是政府官员在面对人大时截然不同的态度。同样是人大选举任命的干部,前者是点滴举动流露着对人大的敬畏,后者却是对人大代表的漠视。官员打断人大代表的发言,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涵养问题,由此反映出的是官员对待人大监督的态度问题。目前,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政府官员对于人大的态度,是无所谓的多、敬畏的少。
2、问题的提出
一般来说,影响人大监督作用发挥的因素有如下几个:一是党和人大的关系未理顺,使监督缺乏权威;二是各级人大成员的素质和意识待提高,使监督缺乏力度;三是监督的不独立、不专业,使监督具有被动性、滞后性;四是立法的不完善,法律制度可操作性的缺失,如重要事项的界定,宪法监督的具体化,处臵权、任免权的虚臵,使监督执行无力;五是监督体制存在缺陷,现行三重二层次模式(“三重”指选民监督人大代表,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一府两院”,上级人大监督下一级人大,“两层次”指各级人大均由人大及其常委会两个层次行使人大监督权)以及人大监督的主体和对象范围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人大监督职能的缺位和监督权威的缺失,从形式上看是一个政治监督体制与机制的问题,但从本质上却是一个政治文化的问题。在我国人大监督体制创新的过程中,传统的官僚体制政治思想、政治价值、政治心理习惯依然存在,并成为阻碍人大制度创新的深层因素。因此,加强人大监督,既要注重体制与机制的创新,也要重视民主政治文化的建设。如果看不到传统政治文化对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思想、心理、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影响,忽略有利于人大监督的现代政治文化的建设,人大监督权威缺失的问题将难以从根本上获得解决。特别在是在媒体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我们必须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增强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人大代表履行监督的权力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利用大众舆论的力量,营造有利于人大监督发挥职能作用的文化环境。
3、路径的探寻
3.1充分借助新媒体加强宣传,营造人大监督文化氛围 据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网民数量已上升至4.04亿,整体覆盖率达到30.3%,并将在未来2-3年内将突破5亿。这一迅速崛起的新生力量,在最近几年不断显示着其强大的作用力和影响力。由于网络的动态时效性和直接参与性,使之具有“零距离”的亲和力和广泛的覆盖面,并不断吸引着广大网民投身其中。人大要加强监督实效,建立起浓厚的人大监督文化氛围,让广大人民关注并参与到人大监督中来,就必须不断创新和拓展宣传的载体形式,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一新媒体,加大宣传自己的政治和法律地位。通过富有感染力的网络宣传,可增强全民的人大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让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人大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使全社会既支持人大又监督人大做好工作。
3.2增强人大自身工作的透明度,向人民公开有关信息
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一府两院”及其工作人员工作的过程和结果(特别是对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事件的处理)要及时地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向社会予以公开,以增强人大自身工作的透明度。而公开这些信息是使人民了解人大工作情况,督促代表履行监督职责,从而真正搞好人大监督工作的重在途径。对此,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根据监督案的性质、内容、类型确定人大会议是否公开以及公开的范围。人大会议公开举行是个一般规定,必要时,人大可以举行秘密会议对涉及国家机密的一些事项的辩论和表决秘密举行,这是完全必要的。问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规定决策是否保密、由谁确认、保密的程序以及议案公开的限度和范围等。
第二、完善公民旁听制度。198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建立旁听制度。1989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实施了旁听制度,增设了旁听席,邀请了一些群众团体的负责人旁听会议。这标志着人大旁听制度开始初步建立起来,但很不完善。据此认为,人大尤其是地方人大,应扩大现场旁听范围,允许一般公民通过必要的手续参加旁听,并给予旁听者提问和询问的权利,或者设立便于公民反映意见的专线电话或接待制度。
第三、根据代表的个人意见,可以在会议上印发或通过新闻媒体公布代表会议上的发言记录或摘要。
3.3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
人大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其信息来源是行政机关,而行政机关从自身利益的角度考虑,必然是提供有利于其自身的信息,隐瞒不利的信息。此种状况的存在使得人大监督工作的展开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人大监督功能的发挥。因此,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实行政务公开便成了一个必然的选择。利用当前的信息与电子技术,在政府机关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实行政务公开,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创建名符其实的“阳光政府”。如此一来,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不但有利于人大监督工作的开展,而且扩展了监督的主体,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颇和失误,改进人大监督的效果。
我们可以预见,当这样一种人大监督的观念深入广大人民和政府官员的心中,并在社会上形成一种特定的民主政治文化,那么我国人大监督当前所面临的制度和体制上的困境必将迎刃而解,鉴于种种条件,这种解决不会是快步的、急进的,而只是稳步的、渐进的。渐进不是停、不是退,渐进毕竟是进。一年一小步,几年一大步。“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邓小平语)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舆论监督 篇3
当前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
批评性稿件采访难、报道难。据笔者接触到的众多编辑和记者反映,在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工作中,对公开站出来反对、抵制舆论监督的人,新闻媒体不感到可怕,最怕的是采用各种暗箱操作来抵制舆论监督,这是新闻媒体最头疼的事。一是问题被揭露后,当事人避而不见,采用欺上瞒下的办法,动员所在单位及上级有关领导和部门,实施组织出面,给新闻媒体施加压力,达到袒护包庇的企图;二是表面欢迎监督,接受批评,甚至登门接受批评,背后却向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写报告、送材料,大呼“冤枉”,对下则散布“报道失实”、“惹不起新闻单位”等,来蒙蔽不明真相的群众,以达到逃避舆论监督的目的;三是利用舆论抵制舆论,采用“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手法,达到所谓“消毒”的作用。
新闻官司迭起,记者屡遭殴打。近几年来,一些记者、编辑一次次被迫站在被告席上,接受无谓的指控,特别是旷日持久的诉讼,把记者们折腾得身心疲倦,以至于对正常的舆论监督退避三舍,不敢问津;同时殴打记者、封杀消息也屡见不鲜。一些被监督者,面对记者的采访和报道,采取明知故问的态度,硬说记者是假记者,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殴打新闻记者等,记者的合法权益受到威胁。
地方保护主义作祟。由于新闻舆论监督的公开性和影响的广泛性,使得许多人害怕新闻批评。受“不怕内部通报,就怕公开见报”的错误思想影响,新闻媒体揭露哪个单位和地区,这些单位或地区的领导担心“家丑外扬”,便竭力阻挠和干涉新闻单位开展正常的舆论监督,以极大的和强烈的不满,制造种种借口,压制和拒绝舆论监督。
新闻舆论监督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为尊者讳”的影响。当前,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采访难、报道难等种种弊端,从表面上看是地方保护主义,怕“家丑外扬”,实质上是封建帝王“为尊者讳”的错误思想在作怪。少数领导干部、基层单位,片面理解“稳定和和谐”的方针,怕新闻批评出乱子、惹麻烦,抱着家丑不可外扬的态度,竭力保护自身缺点,千方百计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力干扰新闻媒体正常开展舆论监督,骨子里认为监督是“监上不监下”。
缺乏完备的法制保障机制。从法律体系上看,目前,我国仍然缺乏系统的相对完整的新闻法规,特别是舆论监督权仅作为一种法律精神,散见于各种法律法规之中,缺乏明确的界定。在我国法律体系中,除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大众传媒应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的规定外,一般法律对公民运用新闻媒体行使表达权(监督权)的内容及其法律保护上缺乏具体化的条款规定。因此,公民包括新闻媒体,在行使舆论监督权时,往往既没有严格的法律遵循,又没有相应的法律保障。而由舆论监督诱发的“舆论大战”,其中不乏由于评判是非的法律标准模糊而引起的,同一现象不同法规有不同的评判标准,法律本身的分歧,使得新闻舆论监督在公开性上发生了较大的偏差,给实际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新闻法制的不完善,使得新闻单位和个人,宁可绕着问题走,也决不捅那“马蜂窝”;避重就轻,监督小人物或做表面文章而不去涉及实质问题,采取明哲保身之举。
舆论监督机制缺乏相对独立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闻媒体必须适时地转变职能,既要坚持党的喉舌功能,又要强化舆论监督的作用,肩负起党和人民的重托。然而,新闻单位依附于同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之下的管理体制,使得各级党政部门等拥有新闻组织的“生杀大权”。这种在传媒受控的政治结构中,任何一级政府及其部门都不会容忍属下的传媒对自己的是非进行不拘一格的评说。而缺乏相对独立的新闻体制,难以适应当前舆论监督发展形势的需要,必然造成新闻单位不得不瞻前顾后,假如呈一时之快,后果是不难预料的。
新闻队伍素质低下。长期以来,新闻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是也确实存在着少数比较差的新闻人员,直接影响着新闻舆论监督的质量和正常工作的开展。一是“无冕之王”的思想影响较深,自封为“判官”,把党和人民赋予的监督权利私有化,变成个人的专利,以“无冕之王”自居,以稿谋私,搞钱稿交易;二是把新闻舆论监督单纯理解为新闻舆论的揭露和批评,一味追求轰动效应,忽视了新闻舆论的警示作用和教育人的目的;三是缺乏新闻舆论监督报道的基本功底,法制观念薄弱,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损害了被批评人的人格而惹了“新闻官司”,降低了新闻监督的效力。
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的措施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公正平等的权利原则之下,转变职能,强化舆论监督的作用,从而维护社会和谐。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第一,进一步激活舆论主体的民主意识,提高舆论监督主体的“自为”程度。舆论主体的“自为”程度,直接决定着舆论监督的现实水平,而影响和制约舆论主体“自为”程度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舆论监督主体——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因此,强化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是提高舆论监督水平的基础环节。当前我国正经历着一场传统政治统治模式向民主政治过渡的历史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情感及社会意识形态也在动荡、分化重组之中,在这种充满变动氛围的社会背景下,新闻舆论监督功能的正常发挥,必须进一步激活舆论监督主体的民主意识,使其在舆论监督的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第二,完善党和政府办事公开制度。“提高领导机关的开放程度,重大问题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是我们党一贯的方针政策,体现党和政府办事公开的原则。这一原则的贯彻,实质上是凡涉及人民利益而又不属于国家机密的事,都应该向人民群众公开,使每一个国家工作人员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不得借故推诿、掩饰;使人民群众都知道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只有在“办事公开”的先决条件下,各种宣传、新闻、传播工具才能进行及时、有效、针对性较强的舆论监督。第三,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政治越民主,舆论监督就越能充分发挥作用;相反,政治不民主,舆论监督的作用就难以发挥出来。只有政治民主,人民才可以参政议政。人民只有参与政事,才有可能了解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活动情况及各种行为是否合法、是否与人民有利。人民也只有了解情况,才能够运用各种舆论工具,对社会阴暗面进行揭露和批评,对优秀的事例和先进事迹进行广泛的宣传和赞扬;同时,也只有政治民主,才有受法律保护和约束下的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才能拓宽新闻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新闻舆论监督的成效。第四,改善各级党和政府对舆论监督的态度。优化舆论监督的环境,营造良好的舆论监督氛围,重要的指标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新闻舆论监督的态度。一个能够充分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必然是尊重民意的。可见,只有不断地改善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新闻舆论监督的态度,才能使舆论监督健康开展,才能真正发挥舆论的积极作用。在这里,各级领导干部是决定因素,必须端正各级领导干部的态度,以开明的态度,积极支持新闻舆论监督。
完善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保障机制。新闻舆论监督是把双刃剑,离开法律的保护,新闻舆论监督自身就会遭到破坏,最后新闻舆论会成为权势的奴仆。同样,没有法律的监督,新闻监督就会成为脱缰的野马,以致肆意践踏公民的权益。实践证明,法制不完善,监督制度滞后,是舆论监督难的重要原因,怎样用法律保障新闻传媒的舆论监督权,保障记者的采访权,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并确定侵权范围和界限,显得十分必要。当前,新闻传媒的性质、地位,新闻记者的权利、义务,在法律上都很不明晰,主要规范手段仅是现行政策和行政手段,缺乏一部专门的法律制度。所以,在新闻事业走向繁荣的今天,加速新闻体制改革、加速新闻立法进程,已成为当务之急。用法律保障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传播权,保障记者的采访权、知情权、批评权,并从法律上明确新闻媒体的性质、地位和新闻工作者的权利、义务,同时防止滥用新闻批评权,从法律上明确界定侵权的范围和界限,充分体现人民言论出版自由的法规化。同时也使党和政府把新闻活动纳入有序管理、有法可依的运行机制中,使新闻舆论监督步入政治文明的轨道。
扩大新闻舆论监督自主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身是一个公平、自主、独立的机制,在这种特定的机制的推动下,作为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新闻媒体,必然要以多元格局适合民主政治的发展。因此,加强新闻体制改革,扩大新闻舆论监督的相对自主权,实行总编(社长、台长)独立负责制,使新闻媒体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扩大新闻舆论监督的相对自主权,其实质就是在方针上以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同时,加强舆论监督;在模式上从一种职能、一种式样和一种声音转向多种职能、多种式样和多种声音(但不是噪音),造成民主的政治气氛;在方法上主要通过报道、评论和调查等形式,消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民主政治完善过程中的各种弊端;在管理机制上,充分发挥新闻单位自身作用独立行政监督的功能。
造就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一代新闻舆论监督专业人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它要求新闻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人格修养,必须具备基本的从业条件:一要政治坚定,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忠诚党的新闻事业。二要道德高尚,为文清廉,堂堂正正开展新闻监督工作。有人说: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记者笔下有人命关天,记者笔下有是非曲直,记者笔下有毁誉忠奸。虽然这是民谣,但也同时反映了记者岗位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重要性,要求记者必须有高尚的道德。三要境界崇高,立文为公,勇于自我牺牲。新闻记者必须有很高的思想境界,要用严格的规范和信条约束自己、激励自己和调节自己,锻炼至美品格,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四要作风踏实,即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五要完善舆论队伍的自我约束机制。新闻舆论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者,在行使舆论监督的同时,必须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不断完善自我约束机制,在行使新闻舆论监督权力之时,谨慎行事,不可滥用新闻自由权力,促进新闻舆论监督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①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②尤光付:《中外监督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5年。
③周鸿书:《新闻伦理学论纲》,新华出版社,1995年。
④刘建明:《天理民心——当代中国的社会舆论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
舆论监督的目的是推动社会进步 篇4
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和作用
(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
新闻舆论监督具有社会监测和社会控制职能。新闻舆论监督反映时弊,反映公众对问题、事态的意见,并动用更多的社会舆论,目的是消除阴暗面,使负面现象向正面现象转化。新闻舆论监督的监测功能是指新闻媒体把社会纳入自己的视野,通过新闻传播,不断地反映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及各类社会信息,以高度的敏感性抓住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从而引起社会的警觉和重视。新闻舆论监督的调控功能主要表现在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与抗衡。任何公共权力的正当行使都离不开监督,新闻舆论监督代表着多数人的意志,是最民主、最符合民意的权力,因而能够承担起对公共权力进行制约与抗衡的任务。新闻媒体通过舆论监督对各种滥用权力的行为进行不留情面的揭露与批评,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引导大众的参与权,形成对滥用权力者及其权力行为的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使有关方面不得不采取行动来满足公众的意愿或平息公众的情绪,达到制约与抗衡的目的。
(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
新闻舆论监督是一种借助于新闻传媒所传播的事实而形成的公众舆论,它所凭借的并不是带有强制性的行政权力,也不是法律法规的威慑力,而是由事实的广泛传播所形成的舆论力量。动用舆论力量干预社会生活,这本身只是对社会的一种“软控制”,但它的威力又是巨大的。2003年“孙志刚事件”显示了舆论监督对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大学毕业生孙志刚因未办暂住证被广州公安机关收容,并在收容所非正常死亡,竟然没有一个机关或个人对此事件负责。此事经《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等多家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和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使实施了21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散办法》被废止,收容遣散制度被取消。新闻舆论监督在健全社会监督机制、促进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推进社会民主决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 新闻舆论监督促进社会监督机制健全。
国家要保证公共权力尤其是政府权力的正当行使,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社会监督机制,以便有效地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的滋生。社会监督机制是一个综合系统,它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等许多方式。这些监督方式各有区别,但又相互联系补充,形成一个监督网络,从而保证社会的有序运行。新闻舆论监督之所以能成为社会监督机制中的重要方式,就在于这种监督机制是通过新闻媒体表达民意,反映民情,彰显良知,是一股十分重要的公众的民主力量。通过新闻媒体形成舆论的压力,往往会比较容易地促使不公的消弭和对失误的矫正。民众所谓“十年上告,不如一朝见报”,说的就是这一道理,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监督方式所无法替代的。
2. 新闻舆论监督促进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
首先,社会稳定离不开新闻舆论监督。稳定靠民心,人民群众心平气顺,就是稳定的基础。社会稳定需要“安全阀”、“出气口”,舆论监督就是平衡群众心理的“安全阀”,理顺群众情绪的“出气口”,能化解因社会矛盾积累而在群众中形成的不满情绪,促使矛盾问题向积极方面转化,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其次,改革发展也离不开新闻舆论监督。在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会涉及到新旧体制的转换,利益格局的调整,收入分配的变化,这势必会导致社会热点的增多。社会问题客观存在,问题要正视而不能掩饰回避,错误应纠正而不能姑息,时弊要鞭挞而不能回避。这正需要新闻舆论监督来揭示社会弊病,促进扫除改革发展中的各种障碍,以求得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3. 新闻舆论监督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决策。
新闻舆论监督的对象主要是一切权力和公共服务,其重点在权力和公共服务组织和决策者、执行者。舆论监督要求监督对象自觉地把自己的决策依据、决策过程、决策效果告知群众,要求决策机构赋予公民有参与讨论建议、评价决策的权利,赋予公民对错误决策和官员的不良行为有公开揭露和批评的权利。新闻舆论监督能够适时倾听民声,了解民情,顺从民意,维护民权。在包括新闻舆论监督在内的社会监督机制下,国家政权机关和公共服务机构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形成和谐融洽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
二、当前电视新闻实施舆论监督的现状
电视新闻在政治和社会生活领域实施舆论监督的广度和力度较大,往往以平民的视角、民生的价值取向观照普通百姓的生活,通过有说服力的素材,反映某一问题的起因、发生、发展及其内在有机联系,从而推动问题的解决,揭示事物的本质,为同类问题的处理提供借鉴。有学者甚至将“解气”(实施舆论监督)与“解惑”(提供服务资讯)、“解闷”(提供娱乐)一起,称作电视民生新闻的三大特色。
毋庸讳言,电视新闻栏目在进行舆论监督时也时常出现一些偏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监督意识泛化
有些记者和主持人在实施舆论监督时出现角色错位,有意无意地充当起了“舆论法官”,动辄对事件和人物进行“媒体审判”,或者以舆论监督代替正常的行政程序和司法程序。一些民生新闻栏目在报道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记者接到热线投诉后,仅对一方当事人进行了采访,就匆忙对事情定性,而且本着同情弱者的心理对另一方大加鞑伐,似乎批评不犀利,不让老百姓听得过瘾,就不足以显示民生新闻的力量。这些新闻虽然听着解气,却极有可能背离客观公正的新闻原则,甚至干扰正常的司法和行政。西安药家鑫杀人案还在审理过程中,很多媒体就集中“火力”进行“监督”,不少媒体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大量转述律师的“爆料”,将药家鑫描述成“官二代”、“富二代”,煽动群众情绪,引发媒体和网上一片喊“杀”声。舆论的压力客观上对司法判决产生了一定干扰。
(二)重情绪宣泄轻问题解决
一些舆论监督类报道蜻蜓点水,过于侧重对假丑恶的揭露和情绪化的宣泄,而缺少对事件原因理性的分析和对问题解决路径的探讨。我们在很多民生类栏目中常常看到对占道经营、环境脏乱、制假售假等现象的监督,评论也是“义正词严”,但这些报道往往是同一现象或问题换了时间和地点的重复,观众初看还有些兴趣,觉得“解气”,可时间一久就麻木了。这种浅层、平面的“监督”不仅没有起到效果,还会影响党和政府,以及媒体自身的形象。
(三)以猎奇为目的实施监督
由于收视率的压力,少数民生类栏目将猎奇和感官刺激作为实施监督的出发点,似乎不“黑”不“乱”就没有报道价值。为了吸引眼球,有媒体在报道中对各种社会阴暗面纤毫毕现、大肆渲染;有媒体刻意强调当事人身份,并将此作为“卖点”,迎合民间的仇官、仇富和仇警心理;甚至有媒体不惜人为制造“黑幕”进行“揭露”。前些年轰动一时的北京“纸箱馅包子”丑闻就是一个极端例证。
(四)由于各种利益关系进行选择性监督
随着广播电视产业化的不断深入,媒体与社会各界的利益联系日益增多,这客观上导致了新闻栏目在进行舆论监督时投鼠忌器、捉襟见肘,对各种社会现象或新闻事件根据相关单位与本媒体利益关系情况区别对待,出现“打远不打近、打疏不打亲、打下不打上、打小不打大”等现象。例如,房产行业是很多地方媒体重要的广告源,有媒体就曾在内部硬性规定“对房地产开发商一律不曝光”,这导致很多市民遇到房产质量纠纷时在媒体投诉无门,有人因此讽刺相关媒体“只打苍蝇不打老虎”,大大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
三、电视新闻如何科学开展舆论监督
批评和建设是舆论监督的两面。展开批评报道的出发点,是匡正时弊,解决问题,促进工作,是建设性的批评。从这个角度说,舆论监督与舆论导向两者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如果监督类报道具有明显的建设性目标,就会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也会实现舆论监督的目的。
今年3月,扬州电视台《关注》栏目对少数地下黑作坊利用“猪下水”熬制销售“地沟肉”的情况进行了曝光。此前,记者跟踪了近一年时间,从材料源头到加工作坊,再到下游菜场、饭店,将“地沟油”的产销链条一一查清,拿到了“铁证”。节目播出后,记者与执法部门联合出击,将“地沟油”生产链条一网打尽。不仅如此,栏目还对相关部门在监管方面存在的漏洞以及政策性缺陷进行了深入反思,揭示出问题的根源在于对生猪屠宰的多头管理导致“谁都可以管、但谁都不管”。报道播出后,政府很快对管理机制和制度进行了改进。节目看得准,说得透,充分发挥了电视报道的“透视”潜力。虽说“曝”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光”,但我们着眼于解决问题,在曝光的同时,对各部门改进工作的情况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报道,维护了政府形象,因此报道不仅没有受到非议,反而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
(二)始终坚持“以事实说话”的原则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之道在于求真,舆论监督必须完全真实,这是舆论监督的基础。只有让事实说话,让采访对象说话,这样的监督才有说服力。坚持真实性原则要做到:一是事件真实。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等要准确无误,事件中人们的所行、所言、所思、所感要真实可信,避免杜撰事实或合理想象。二是客观公正。判断是非、评价事物要以党和国家有关政策、法律为标准,防止主观臆断,感情用事。对有争议的问题要全面、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坚持以理服人。三是把握事件的本质,抓住要害。要从本质上搞清楚舆论监督的事实,不夸大,不缩小,不歪曲,不片面。
(三)讲究舆论监督的方式与方法
新闻媒介是党委、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舆论监督的目的是推动社会进步,维护党、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绝不能为批评而批评。批评什么,怎样批评,都要有助于解决问题,有利于维护党和政府的威信。新闻媒介在加强舆论监督力度的同时,还要讲究舆论监督的方式、方法。面对社会上存在的问题以及人民不满意的事情,媒介一定要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新闻事实,以不同的方式加以报道处理。对于人民群众切齿痛恨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媒介应旗帜鲜明地予以揭露和批判;对于党和政府工作中的失误,媒介应负起监督、批评之责,但不是火药味越浓越好,其动机必须是善意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对于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人民群众不满意的新问题,如果客观条件不具备、暂时无法解决的,或体制未理顺、政策不配套导致的,新闻媒介固然要为群众利益着想和呼吁,也要注意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群众的理解和配合。
社会舆论监督 篇5
“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整治司法领域中的腐败”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任务之一。在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过程中,人民法院是否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关注,人民群众通过新闻舆论实现言论自由权利和知情权,监督人民法院公正裁判,已成为促进司法公正的一个重要手段。新闻舆论监督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它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播手段,对国家、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违反公共道德或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揭露和批评,引起人们的关注,形成社会普遍性的看法,借助舆论的压力使上述不良、不法行为得以及时纠正,从而确保权力的良性运行,维护社会公平及正义。因此,新闻舆论监督是实现公民言论自由权的最根本体现,是公民参与和监督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重要途径,也是宣传社会主义国家法律的重要手段。正确认识舆论监督和司法公正的关系,对提高新闻工作者和法官的自律意识,寻求两者之间关系的平衡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正确认识新闻舆论对审判活动的监督
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社会矛盾相对比较复杂的特定环境之中,当事人寻找媒体介入几乎成了一种潮流。这一方面体现了目前我国司法功能、行政功能一定程度上的松驰无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新闻舆论监督在解决问题中的独特功能。从理论上说媒体只是一个传播工具,并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我国许多媒体具有半官方性质,有时可以通过舆论使松驰的司法功能得以恢复,并最终解决当事人的各种问题。这当中当然不免有行政力量插足后司法功能迅速恢复的因素,这种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法治尚处于初步发展的现状,但毕竟使公众的问题能得以最终解决,并因此拍手称快,1
欣喜若狂。于是新闻舆论监督就成了一些司法不公现象的特殊救济手段而为公众所普遍接受,同时对人民法院和法官在提高审判透明度,增强敬业精神,改进审判效率等方面最终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崇尚法治,尊重法律,需要新闻舆论的大力支持。新闻媒体对各类案件和法院工作的报道,是公众了解法律规定,了解司法制度,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对维护法律权威和司法权威,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1、新闻舆论的监督,有利于促进公开审判原则的落实。公开审判就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时都要公开进行,公民可以到庭旁听,新闻记者也可以采访和报道。公开审判作为对秘密审判的否定,是当今世界各国所承认的最公正、最文明的审判方式和诉讼程序,公民有权接受公开审判早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共识,其精神价值在于:以公开审判作为实现司法民主的手段之一,保证公众行使对社会事务(包括司法事务)的知情权;确保国家司法权行使的正当化和合理化。新闻媒体具有广为传播、受众广泛的基本属性和独特优势。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扩大了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公开面和透明度,使广大群众能够及时详细地知悉一些广为关注的案件的审判情况。如重庆纂江“彩虹桥垮塌案件”的庭审直播,使法庭审判得到进一步延伸和扩展。新闻媒体这种使信息迅速广为传播的优势是法院自身所无法替代的。新闻舆论在延伸和扩展法庭,公开庭审情况和裁判结果,使法院在更彻底、更有效地落实公开审判原则方面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实践中通过新闻舆论监督将审判活动置于阳光下,这本身就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国家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也是落实审判公开之宪法原则的体现。
2、新闻舆论的监督,有利于促进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增强。人民法院通过案件审判,惩处犯罪,定纷止争,化解矛盾。但法院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审判的被动性、中立性。新闻舆论通过对案件审判的报道,扩大了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在预防犯罪和纠纷的发
生,促进社会的共谐,推动依法治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媒体揭露各种违法、渎职和腐败行为,把处理的违法、渎职和腐败案件公布于众,增强人民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信心。新闻媒体揭露腐败,司法机关严查腐败,人民群众就会从中看到希望,增强信心,从而对党和政府更加信任。同时,媒体通过对具体生动的案件的报道,在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和利益的同时,在向人民群众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在全社会培育法治理念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新闻舆论的监督,有利于促进法官司法能力的提高。审判作为一种在具体案件中,通过适用法律而做出判决的专门活动,需要丰富的法律知识和专业技巧,但这不意味着审判活动可以无视社会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生活日趋复杂,利益结构更加多元,纠纷产生的概率大大增加;高度发达的现代传媒技术,使得来自社会的影响和压力无处不在;信息网络时代的来临,又使这种复杂有增无减,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排除各种干扰和影响,独立做出公正的裁判,对法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这就要求法官具有高于一般人的特殊资质和能力,具备“在法官职业的行为道德框架内,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即运用法律的能力、驾驭庭审的能力、司法调解的能力和判决说理的能力。特别是案件的审判经媒体关注报道,将促使法官不断增强自己的法律和各方面的素养,坦然面对不断增多、案情迥异的各种纠纷,运用法律审理好每一起案件,认真落实法律释明、诉讼风险告知等司法为民措施,尽量提供各种便民诉讼条件,充分发挥调解作用,以保证能够准确公正地裁判各类案件,通过正确适用法律来保障公平正义在全社会实现。
4、新闻舆论的监督,有利于促进法官审判作风的转变。法官的形象和作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当事人对法院的信任,直接影响到司法的权威。如果法官行为不慎,作风
不检,即使案子判得对,也很难让人信服。因此,法官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作风,在审判工作中体现出实事求是,扎实深入,严谨朴实,文明司法,热情服务,仪表端庄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良好的审判作风的树立,既要靠自律,也要靠他律。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会产生腐败,而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新闻舆论的监督无疑于将法院的案件审判暴露在阳光下。媒体的关注和介入,将促使法官以更加认真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和高度的责任心来审判案件,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规定,加强自我约束,谨言慎行,廉洁司法,文明办案。
5、新闻舆论的监督,有利于实现审判的公正高效。当今世界,新闻舆论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深远影响已是有目共睹。它在传播信息的同时,还扮演着监督国家司法权运作,防止司法权滥用的重要角色。在我国,新闻媒体素有“无冕之王”之称,重要的报刊、电台、电视台等还被称为“党和国家的喉舌”。人民在提到对司法权的监督时,无不把新闻舆论监督作为重要措施之一。随着我国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进行,特别是随着“中立、平等、透明、公正、高效、独立、文明”的现代司法理念的树立,阳光审判已成为广大法官行使审判权的内在要求。审判权运作过程的透明度不断提高,各种新闻媒体对司法审判工作的监督力度有了明显的增强,新闻媒体通过披露案件的起因、过程、事件的真相等报道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引起社会舆论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对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形成压力,促使法院强化审限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及时正确、公正审判,使案件得到妥善处理;通过对法庭庭审过程及生效裁判进行报道,再现人民法院对我国诉讼法所确认的诉讼制度和原则的落实情况,监督司法程序正义的实施;通过对生效判决的评判,为审判提供监督;通过对法官在法庭以外的其他职务行为及其身份不相称的其他行为进行披露评论,促进法官增强自律,防止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确保司法公正。因此,新闻舆论导向并不是强迫法 4
官接受某种意见,法官可以不接受媒体的意见,但却要慎重考虑之,并尽力做到公正。可以说新闻舆论是促进司法公正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当前新闻舆论监督审判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新闻舆论监督的地位日渐突出,人民法院在说到外部监督时,都毫无例外地将新闻舆论监督作为一种重要的监督手段。但我们必须看到。“我们只要回想一个我们的历史经验,我们就可以发现我们曾确信为正确的、公正的社会舆论事后看来也并非那么正确和公正。”在认识和实践上,新闻舆论监督审判活动存在着一些问题,以至对司法公正产生负面影响。
1、意识偏差,角色错位。舆论对司法的监督根源于人们对腐败行为的痛恨和对司法公正的追求。从广义上说,新闻舆论对司法的监督属人民群众监督的有机组成部分,新闻舆论监督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但可以营造解决问题的社会环境。因此,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过程中起的仅是“载体”的作用,但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一些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一身兼任“观众”和“裁判”的双重角色。有的新闻媒体在案件发生后,就急于报道,常常在报道的时候充当一方当事人的代言人,或者用倾向性的语言对事实进行评论。有的案件因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在法院判决之前不宜公开曝光,但有的新闻媒体为抢轰动效应,抢先把案件事实报道出去,有的媒体甚至仅凭道听途说就急于报道,以至报道失实。这种带有倾向性的、不负责的新闻报道所产生的舆论冲击波,在很大程度上给法院独立审判造成了被动,无形中会影响司法公正。
2、随意评说,误导舆论。对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来说,遵守国家法律,树立正确的舆论价值取向,保证关于司法审判活动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是其首要任务。但从目前 的情况看,我们的一些新闻媒体在这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有的媒体在报道案件事实时,喜欢评论,如加“编者按”,或者律师、大学教授、退休法官的“专家评论”,以示其报道的权威性。这种新闻舆论对法院审判案件的影响很大,一旦法院判决结果与一些“专家评论”有较大差异,很容易在公众中造成法院判决不公的嫌疑,还有的媒体对案件事实的报道前热后冷,甚至有头无尾,在侦查、起诉、审理时一阵猛炒,判决之后不合其意便缄口不提了。个别媒体这种不负责任,不计后果的宣传报道无疑干扰了法院的正常审判工作,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3、迎合受众,张扬无度。个别新闻媒体为了追求新闻轰动效应,在同行中树立“领袖群芳”的地位,不惜夸大其词,制造“卖点”,以求取独具慧眼,哗众取宠的新闻效应;一些媒体出于生存需求,为了迎合受众口味,增加发行量或提高收视率,不顾事实,不辩真伪,仅凭一面之词就抢先报道。特别是有的媒体记者在报道案件事实时,不是深入调查采访,找相关当事人核实事实,而是随意猜测,凭主观愿望想当然,有的记者甚至为求故事情节“完整”,随意添加一些细节,给相关当事人和法院审判案件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形成了很大的压力。北京大学贺卫方教授曾尖锐地提出:“媒体如何客观全面地反映被报道者的观点便是一个亟需重视的问题。近年来,我就听到一些被媒体采访过的人士抱怨他们的观点被剪裁得变了面目。编辑们喜欢搞‘六经注我’,把专家言论按需处理,变成为既定主张服务的脚注。”对法官采访中也难免出现同类问题,这里面既有新闻记者理解能力方面的原因,也是新闻记者的立场问题。
4、凌驾法律,缺少自律。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亦应成为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的职业道德守则。舆论监督权来源于知情权,它是一种“权利”而非“权力”。但有的新闻工作者却缺少自律意识,把监督权作为特权,动辄就
把当事人对法院的不满搬上报纸。报道的形式往往同出一辙,当事人如何云,法院如何云。法院作为审判机关,本身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地,其中也包括对法院的不满。因此,新闻舆论监督就变成了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的一场诉讼,“原告”是当事人,“被告”是法院,而“法官”则是隐藏在暗处的记者。在这场“诉讼”中,法院的辩白显得苍白无力,结果可想而知。殊不知,当事人与法院之间是运动员与裁判员的关系,把两者的地位等同起来,法院公正司法形象何存?还有的新闻工作者为泄私愤或为一己私利,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到处插手,干着违背职业道德甚至违法的事情,把舆论监督变成了生财的工具,大大削弱了新闻舆论监督的可信度。
5、消极对待,设置限制。法院出于对新闻舆论不当监督的抵制而设置了某些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新闻媒体采集和传播功能的发挥,引起媒体的不满。在审判实践中,出于顺利完成正当司法程序的考虑,或者出于保护诉讼当事人权益的顺利实现等原因,人民法院以各种“规定”、“管理办法”的形式对新闻媒体接近审判活动设置了非常有限的控制。这些“非常有限的控制”是通过法官在庭审中的主导地位予以实施。由于现实中新闻媒体对法院有较多的负面报道,法院出于对新闻报道不当干预的控制而要求新闻记者在采访庭审之前履行必要的程序。这种程序的设置却经常导致新闻记者的不满,因为它使“通行无阻”的记者证出现了阻碍。此外,有的法官思想认识存在偏差,认为新闻媒体介入审判活动总不是好事,说不定会捅出什么篓子,所以采取敬而远之,一味回避的态度,从而态度冷淡,配合不积极,甚至无正当理由推诿躲避新闻媒体的采访监督,或是生硬地拒绝采访监督。这些诸多不正确的做法,不仅失去了送上门来利用新闻媒体澄清案件事实真相,宣传人民法院工作的良好机遇,而且也影响了新闻舆论的正常监督权利的行使,也无益于人民法院审判权的依法独立行使。
三、新闻舆论监督对审判活动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分析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民主法治建设有待于不断完善,新闻舆论监督司法活动同样也处于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必然要经受深刻和剧烈的变化;在这个过渡时期,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还未完全落实,而新闻舆论监督还不很规范,法官和新闻工作者的整体素质还未尽人意,这就使得新闻舆论监督司法活动时难免出现偏差,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
1、新闻舆论监督的利益化。新闻舆论易受到利益驱动干预审判活动,不能以完全中立的监督者出现。我国新闻媒体的特点是隶属于某一部门或地方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发生冲突诉至法院时,这些部门或地方政府就会利用自己控制的新闻舆论对人民法院施加压力,干预审判活动。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新闻媒体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当他们的利益与其他部门利益发生冲突诉至法院时,媒体也是司法当事人,一旦涉讼,新闻媒体就自觉不自觉地利用自身的优势制造有利于他们的舆论,对法院施加压力,直接或间接地干预审判。此外,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有偿新闻、新闻腐败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有的新闻记者带着私情、个人利益去“舆论监督”,有的记者为新闻“卖点”对一些所谓的热点事件或爆炸性新闻,既不问其真实与否,以求轰动效应,新闻的真实性被扭曲,更加剧了新闻舆论对审判活动的冲击。
2、新闻舆论监督的片面化。由于社会关系的错综复杂,因而法律越来越体现为一种专门的技术知识,审判活动也成为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活动,从事审判活动的法官要求掌握专业的法律知识,而新闻记者绝大多数未经过严格系统的法律专业技能训练,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和职业素质,找不到案件报道的法律要点,把法律事实视作一般事实,从而误导 8
公众。作为法官判断是非的标准是法律原则,而新闻记者的标准是道德伦理准则。一个记者对是非的判断,全凭他对新闻职业道德的理解和个人的良知,而“司法判决所依据的必须是现行的法律,依据法律所认可的、本案的事实,不仅要考虑实体法,而且要考虑程序法,因此有些司法判决不可能令舆论界满意。”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焦点访谈》播出的“夹江打假案”所谓“造假者状告打假者”。在新闻记者眼中,打假者永远正当,打假过程中违反法定权限理由正当。从而把一个相当复杂的法律问题变成了一个是非分明的道德问题,结果使法律问题道德化,法律的运作成为隶属道德的活动。
道德标准和法律标准在评判是非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用道德标准评判是非,有时会出现与用法律标准不同的结果,甚至可能截然相反,如果舆论已经对司法造成了强大的压力,愤怒的情绪淹没了理性的思考,道德的判断代替了法律的分析,惩罚的愿望压倒了正当程序的要求。那么,法官的判断显然已经受到“民意”的左右而不再是依法裁判。此时,法官更注重的是审判形式问题而不再是案件的实质问题,一旦法官为社会舆论左右,也就导致了某些案件的不公正裁判。同时也影响司法公正的实现。我们还有的新闻记者片面地认为新闻舆论监督就是批评报道。因此,两眼紧盯着法院,法院在审判活动中,只要程序确有差池,就大做批评文章,有的甚至无中生有,捕风捉影,这或多或少降低了公众对法院的公信度。应当说,批评报道揭露问题,是舆论监督的有力武器和重要组成部分,但绝不应该是新闻舆论监督的唯一形式。批评报道是新闻舆论监督的手段之一,但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改进和促进审判工作,才是目的。我们所面临的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新闻舆论监督的方法和形式的多样性,只有合理运用不同的报道方式,才能取得监督实效。
3、新闻舆论监督的权力化。我国新闻媒体以“机关报”为主流,很多新闻媒体是一级政府的“喉舌”,具有半官方性质,往往代表着或影响着某种较高权威的不容忽视的意
见,使得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具有西方国家所不可想象的影响力。因此,新闻媒体的作用有时容易被扭曲,使舆论的监督变成一种权力干预,一种破坏司法独立的力量。从我国目前情况看,新闻媒体对人民法院的监督主要不是通过舆论压力来实现的,而是由引起上级领导的关注并进而批示、指示有关法院“严肃查处”、“及时处理”等等来完成的,法院只能严格照办,破坏了司法独立,影响了司法公正。我们有的媒体把接受新闻舆论监督与无条件接受新闻记者采访划等号。其实,新闻记者把自己当作舆论监督的化身是一种危险的自我意识膨胀。舆论监督源于公民权利,而不是赋予媒体更不是赋予新闻记者的权利,其依据是宪法,使用的是公众权利,表达的是公众立场。新闻记者本身的采访应有严格的程序限制,而这种非理性的自我意识膨胀极易使一些新闻记者的评论失去客观,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出现新闻记者利用媒体泄私愤的现象发生。
4、新闻舆论监督的不当化。审判独立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和保证,审判独立受到冲击,司法公正将难以实现。新闻媒体的不当监督,主要是通过判决之前对案件进行不适当地煊染和煽情造成社会舆论影响,使法院面临来自社会公众及各方的压力而不能自主公正判案。其实,新闻记者按其职业特点采访而得到新闻事事实与法官的证据为依托据以裁判的法律事实之间往往并不相符,两者着眼点和偏重点不同,新闻事实偏重于引起受众兴趣的情节,法律事实执着于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关键和当事人争执焦点的查明及各证据之间的逻辑和联系,媒体和法院这种迥异的特点,使得公众基于媒体报道的案情对案件结果的推断与法院的判决结果之间会有一定的差距,常常是公众从因媒体报道而引发的情感出发认为应重判的案件,而法院裁判结果不如其愿,这时的公众便会认为法院重罪轻判,偏袒罪犯,进而对法院审判的公正性产生这样那样的怀疑。因而在法官办案中,对新闻媒体关注较多的案件容易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目前,我们法官的独立审判和抗干扰能力是比较弱 的,如果在媒体的炒作之下先入为主,主观臆断,司法的天平会在不知不觉中倾斜。我们还有的新闻记者由于不了解审判活动规律,缺乏相应的法律专业知识,只是旁听了庭审或看了判决书,未就相关问题向法官调查了解情况,未全面查阅相关规定,便对法院的判决书或法官在庭上的言行说长道短,品头论足。还有的新闻记者处处以“无冕之王”自居,毫无谦敬矜持之态,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记者在后面追,法官在前面躲;记者咄咄逼人的提问,法官无可奈何的回答。在法官心中有审判秘密和纪律,在记者眼里一切都应该公开,而两者的矛盾又成为记者笔下的题材,法官中立公正的形象大大受损。此外,对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以及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的报道,也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
5、新闻舆论监督的无序化。我国的新闻立法早在八十年代就开始酝酿。党的十三大提出“重大事项让人民知道,重大事情让人民讨论”,并明确使用了“舆论监督”的提法,党的十六大提出“重视传播媒体的舆论监督,逐步完善监督机制”和“在机制上保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要求。但由于种种原因,新闻监督法一直没有出台,新闻监督基本上无法可循,一些媒体可以按自己的想法行事,任何人没有法律依据指责其违法,从而加剧了新闻舆论监督对司法活动的负面效应。媒体由于注重新闻的轰动效应,热衷于揭露和曝光,破坏公众对司法机关的信任,导致司法机关信誉降低。当前,社会上流传“有冤屈找法院不如找媒体”的说法,老百姓有了纠纷和冤屈不是通过正当司法途径解决,而是通过记者、媒体的“曝光”,以致于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被老百姓视为“青天”。上访告状的排成长队,这一方面与个别法院和法官徇私舞弊、违法办案有关;另一方面与新闻媒体的监督方式不当分不开,导致了当前法院大量生效判决、裁定得不到执行,同时公民有了利益冲突和纠纷不去寻求司法途径解决,对司法机关没有信心。因此,新闻媒体对审判活动进行报道和监督时,一定要顾及到被报道和监督对象的本质特点,不顾及这些,就会妨
碍人民法院的独立审判,损害人民法院的威信。澳大利亚首席大法官杰勒德·布伦德说得好:“摧毁公众对法院的信任,也就摧毁了法治的基础。”
四、改进和完善新闻舆论监督审判活动的对策思考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法院的地位日益突出,公众对审判工作的关注越来越多,各种新闻媒体也越来越积极地对审判活动予以报道和评论,如何改进和完善新闻舆论对审判活动的监督,使新闻舆论监督对审判工作的正面影响得以扩展,负面影响尽量减少,使新闻舆论在实现其价值和利益的同时无碍司法公正,通过新闻舆论监督促进人民法院公正高效地审判案件,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是当前值得人民法院认真思考的问题,为此应做出不懈地努力。
1、落实公开审判制度,自觉接受舆论监督。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司法审判活动相对封闭,公开审判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不能落到实处,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新闻媒体对审判工作进行舆论监督,这也是造成新闻媒体对审判活动报道不实的原因之一。审判公开是遏制司法腐败的重要手段,也为新闻媒体监督审判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应该认真落实公开审判制度,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审判活动的实际情况,给公民以知情权。人民法院有责任本着新闻自由的原则,承认和落实新闻自由,进一步增强审判活动的透明度,为新闻舆论监督创造条件,减少媒体失实的报道。公开审判不允许法官远离媒体的关注,法官要严格按程序规则包括程序法和实体法审判案件,而不考虑法律程序之外的信息,包括新闻媒体的信息。法官应该善于面对媒体,搞好每一起公开审理的案件,以公正的审判表明自己的观点。而在庭审之外,则应谨言慎行,不向社会及媒体发表对未决案件的不当言论。同时,人民法院应进一步推进庭审公开,严格做到除依法规定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外,12
一律公开审理,当庭举证,当庭质证认证,当庭宣判,完善旁听制度,为公民自由旁听提供便利。要建立裁判文书公开查询制度,法院应依法公开有关案卷和裁判文书,以供新闻媒体采访人员自由查阅。要建立法院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布会制度。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和诉讼的不同阶段,确定可以公开或应予公开的内容,定期适时地发布审判活动的信息,使公众和新闻媒体及时地了解事件的真相或诉讼的进展,以便新闻媒体正确报道,满足公众知情权。
2、强化法院内部管理,注重密切联系沟通。媒体对案件审判活动的监督是对法院及法官执行国家法律的监督,是通过宣传报道,公开审判活动宣传法制,让公众了解审判活动的过程和法律效果,增加公众对法院的信任。活跃而健康的监督决非审判独立的障碍,而是司法公正的保障力量。人民法院要对媒体的宣传报道持欢迎的态度,自觉接受、正确对待新闻舆论监督,在不影响和干扰案件审判的情况下,为媒体的宣传报道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目前,法院都设立了自己的宣传机构,并配备了相关的新闻宣传干部,专门接待媒体对案件审判的采访报道,便于与相关审判业务部门的法官协调联络,为媒体监督提供方便。法院宣传部门的同志既熟悉审判工作,又了解媒体的特点和规律,能较好地把握新闻媒体与审判工作之间的尺度,在二者之间建起联系协作的桥梁,即使媒体得其所需,又不致于给法院审判工作造成负面影响。还能在法官不愿出面,不便接受采访时介绍案件情况,起到代言人的作用。法院宣传部门作为新闻发言人还可以定期不定期地向媒体公布重大案件的审判信息,使法院接受新闻舆论监督趋于规范化。当前,新闻媒体对法院案件审判的报道不是多了而是还很不够。法官也应多了解新闻媒体的作用和特点,理解新闻记者的工作方式,为记者的采访报道提供机会和必要条件。对于公开审判的有较大影响的案件,还可尝试在各级各类网络、报刊、电视电台上发布开庭公告,公布开庭信息,以便新闻记
者及时获悉旁听报道。允许新闻媒体报道的程度和范围,应视情况而定,经法庭许可,旁听公开庭审的记者可在旁听席上做记录和进行不干扰庭审的录音,或在指定区域和时间内进行摄影摄像,以便其能够掌握更加完整全面的事实,并做出更加客观真实详细的报道。除非特别许可,各类记者均不得进入审判区,并不得在法庭内随意走动,对于影响较大记者众多的案件,应统筹安排,合理兼顾,既不能借口法庭小或保持庭审秩序而将记者一律或大多拒之门外,也不能放任不管让若干名记者一哄而上,在法庭内前后穿梭,影响法庭审判的严肃性。
3、规范媒体自身行为,有效发挥监督作用。新闻媒体对审判活动的监督,要遵循“新闻宣传工作要弘扬时代主旋律,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原则,严格以现代司法理念的标准,对审判工作和法官存在的弊端和不足,提出批评和建议,以维护社会正义,促进司法公正,而不能动辄以“司法腐败”之名,“亮丑”、“揭短”,应努力克服媒体对法院的刻意贬损,对当前我国社会正着力培育法治意识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因此,就现阶段来讲,新闻舆论监督应当把握大局,配合党和国家的现行法律政策,有利于维护司法权威,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只有这样,新闻舆论监督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正如肖扬院长指出的“构筑起对法律的忠诚与信仰是依法治国的需要。舆论宣传和监督,多作能增强这种忠诚与信仰的宣传,绝对不可以摧毁这种忠诚与信仰。对于司法工作的报道,要特别注意维护司法的权威,维护法律的权威,追求客观、准确、公正。”向公众报道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不仅是传媒的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因此,作为新闻记者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要了解审判规律,熟悉基本的法律知识,尤其要把握现代司法的基本原则和审判工作特点,尊重审判独立,遵守法庭秩序,用自己良好的素养赢得法官的尊重和信任。要强化责任心,报道案件审判时认真负责,严谨审慎、客观公正,不带煽动性和倾向性,不误导
公众。同时,由于法院所审判的案件关系到当事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等基本权益,事关重大,而且还夹杂着各种利害冲突,是非混杂,曲直难辩,媒体在报道案件审判时务必要谨慎,做到客观公正。尤其是在判决之前报道时,不能仅听一方的陈述、投诉,就先入为主,轻下断语,还要听另一方如何应辩,并对矛盾关键之处通过调查了解相关人及证据材料搞准核实。媒体在播发稿件时虽不能对每个细节都去重新核查,但按照新闻报道的一般原则和规律,基本的事实、常识性的判断及行文措词用语要严格把关,否则难免会遭遇被诉侵权的麻烦。媒体报道要把握案件审判宣传的时机和尺度,把握案件报道的事实性和准确性,选好宣传的立足点,找准报道角度,把握好宣传报道与法院案件审判的平衡点,要从实际出发,用事实说话,不能随意想象发挥,不能妄加评论,不能为求报道效果随意取舍,合意的报道,不合意的不予报道,这也是新闻客观公正性的基本要求。
4、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法官整体素质。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不断推进,法律调整的领域和层面不断拓展和深化,公民和法人等社会组织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社会矛盾越来越多地以案件纠纷的形式表现出来,人民群众和整个社会对公正高效司法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人民法院所面临的基本矛盾,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与司法功能相对滞后的矛盾。解决这个基本矛盾,不能靠削弱人民群众对司法的需求,也不能寄希望于依靠其他纠纷解决方式,唯一的办法就是强化司法功能,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改革谋发展,一切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入手,从制约司法公正与效率最关键的环节入手,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坚定不移地把司法体制改革推向前进。要深化审判方式改革,完善诉讼程序,提高司法效率,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权威;改革执行体制和工作机制,规范执行行为,优化执行环境,进一步解决“执行难”;深化审判组织与审判机构改革,建立符合依法独立审判原则的法院内部组织、审
判管理和司法政务管理机制;改革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加强法官职业保障,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进程;加强内部规范接受外部监督的制度,保持法官队伍的廉洁。不断推进人民法院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提高法官的宪法地位,落实法院经费保障,减少审判体制行政化,司法权地方化,降低新闻舆论通过政治或行政手段对审判活动的强制性干预程度。要强化法院队伍建设,肖扬同志指出“无知者不能当法官,无能者不能当法官,无德者同样不能当法官”。法官不仅要精通法律,而且要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楷模。人民司法工作的历史证明,人民法院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不仅要靠公正高效的司法活动取信于民,还要靠一大批淡泊名利,不慕浮华,执法如山,无私奉献的模范法官形象影响群众,感召群众。要加强法官个人的自身修养,提高法官的整体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科技文化、专业知识技能、身体心理素质等,增强法官的地位意识和抗干扰能力,使法官时刻注意遵守职业道德,崇尚司法诚信,确保司法廉洁,弘扬司法文化,创造有利于公正司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5、制定完善新闻立法,设立媒体监督规则。媒体负有传达公众心声,进行社会监督的使命,有义务客观公正地报道公众所关注的热点,有权利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媒体必须对自己的地位、职权有正确的界定:新闻监督权是人民群众间接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一种权利;新闻监督权是一种权利,而非权力;新闻监督权应在法定范围内正确行使。“是法庭而不是记者在审判案件”,媒体要避免充当干预司法的“执法者”的不正当角色。所以,当前要加紧防治舆论监督在职能上的扩张,强调行业自律和职能界限的不可逾越性,以使新闻舆论监督尽快纳入法治轨道,使之真正成为制度化和法律化的民间监督机制。,“媒体在司法活动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监督每一次审判是否公正、公开、光明正大。但媒体也有挣脱缰绳的一天,法律应该对其错误行为给予处罚”。建议尽早出
网络舆论监督 篇6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特点;问题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
网络舆论监督的不断发展,其根本就是民众通过这种大众媒介进一步了解了政府的运行模式,能够更简单、方便全程追踪政府运营情况,使老百姓心里能更明白政府是怎样执行者,它本身的权力更好地为民众去办实事,这在无形当中市政府的执行效率有提高了一大截。
1.传播的主体性
近一段时间出现并流行起来的微博,使人们进入了“全民记者”时代,这样的年代。比如:说说你心中的“强国精神”,这种有奖征集活动进一步促进了网民进行舆论征集的积极性,将网络的群众声音进一步活跃了起来。在某种程度上,这对我们政府进行更好的司法管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实时性
这个世界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随着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待新事物的了解越来越渴望,从原始的报纸的每月一报、每周每日的报道,到电视的定期节目、定点观看,而现在的网络确实给人们提供了随时随地了解信息的强烈愿望,这种网络的便捷可以说带来的网络舆论监督的实时性,并且是具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
3.广泛性
广泛性也无疑体现着表达对现在生活的一种认同与渴望。广泛的接受并且广泛的参与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很明显的网络传播中监督的一大特征。
随着现在社会人们的联系日益密切,网络舆论的传播范围也呈现出更加具有广泛的地域性的特点。
4.形式多样性
越来越成为人们参与民主政治的一种重要途径,在现阶段以民主政治为第一要务的发展战略的时候。在胡锦涛同志视察《人民日报》时就表示他会不定期的去关注政治论坛并且在闲暇之余也会与网民进行互动交流。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在不断的增多,微博、论坛、BBS、博客、腾讯QQ日益成为我们身边的重要的角色并且担当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中工人们进行交流的渠道越来越多。论坛、博客、微博和网络游戏都已成为人们交流形成舆论的主要阵地。
5.传播的无界性
传统媒体的传播有固定的地点、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范围。并可以通过多种网络形式迅速地进行整合,使意见空间和意见力度进一步扩大或增强。网络传播者身份的真伪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网络中言论的真实可信性,传播者有义务和无权利论对所言论的信息承担一定的责任。因此在网络舆论的过程中设立实名制是十分必要的,在最近比较流行的网络传播工具中,以微博为代表的实名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家将不会再有玩“捉迷藏”游戏的感觉了。
二、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
1.网络舆论中的情绪化言论较为突出
我们每一个社会人生活在这样一个群体的社会中,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时,特别是某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一旦发生,我们内心的情绪是想要通过某些途径发泄出来的,但作为社会人的我们并不能随便的把这个最本能的情绪化语言毫无保留的、不顾及别人感受的表达出来,而此时网络无疑给了人们很好的发泄人们情绪化言论的最佳选择。就像现在很多网络红人一样,如果言语行为普通,很难引起大家的注意,因此表现的语言行为另类、偏激的表现方式,无疑是让自己迅速窜红的最佳方式。这种人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某些人言语行为产生一定的误导,这种网民的错误判断,将这种网络舆论监督引进错误的方向。
2.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受到限制
网络传播者身份的真伪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网络中言论的真实可信性,传播者有义务和无权利论对所言论的信息承担一定的责任。因此在网络舆论的过程中设立实名制是十分必要的,在最近比价流行的网络传播工具中,以微博为代表的实名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家将不会再有玩“捉迷藏”游戏的感觉了。
3.网络舆论监督的公信力不高
“茶水发炎”事件引起了传播的不畅通,流言的一经传播,会引起传播的不畅通造成很大影响的假新闻情况,这是事件最早发生在2007年3份,一位来自于中国新闻网和某省电视台的记者打扮成患者,竟然还意外的发现茶水“发炎”了!这个事件一经发生在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很明显这种不符合常理的事情竟然欺骗了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社会上一时间产生了很大的争论,这到底是真是假,在事件调查的过程中就属于一种权威信息的不通畅或者公信力缺失所导致的信息混乱。当舆论的传播形态发生改变时,或者由于某些情况传播中监督不畅,造成某些环节传播的不及时或者不通畅,传闻的一种变形是很容易出现的,这就是学术界经常讨论的流言。
参考文献:
[1]陈堂发.网络舆论监督的困局:片型主义地方政策[J].当代传播,2011:17-22.
[2]郑雯.从网络公关看舆论监督的失范[J].传媒观察, 2009:15-20.
新闻舆论监督以及媒体的社会责任 篇7
关键词:新闻,舆论监督,媒体,社会责任
新闻舆论监督是随着人类的历史发展而伴随产生的, 其指的是我国公民对相关新闻事件的看法和建议, 以及对相关事件的走势的监督。监督具有两方面的作用:其一是发现新闻事件中出现的问题。其二是督促发生问题的解决。“舆论监督”主要是从新闻事件中发酵出来并迅速传播, 这也成为我国公民参与国家、社会管理的一个渠道, 舆论形成的越多, 赞同意见的人更多, 涉及的面更广, 就更会起到对事件的推动作用。“舆论”顾名思义就是要以多人传播为主, 个别人的个别意见不能称之为舆论, 并且要以真实的事件传播, 抵制谣言的产生, 而新闻就成了舆论形成的重要媒介, 并且其承担着舆论走向的责任。
一、形成舆论监督的新闻主体
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 我国公民享有对我国国家机关或者工作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 对于其所发生的违法、失职等错误行为有权利举报、控诉和上访的权利, 但是要尊重事实, 不得捏造和陷害。同时, 国家机关极其相关工作人员要善待公民, 听取群众意见, 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 接受群众的监督, 为人民服务, 我们的工作也必须是在我国公民的支持下才能有序和顺利进行。这也就是说明, 我国人民群众在我国是享有作为国家主人的特殊权利, 但我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负起相关的国家责任, 比如对新闻事件的舆论监督。有舆论就要说话, 要说话就要有言论自由, 公民拥有自由表达的权利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舆论监督的权利, 而新闻就成为舆论的产生和形成的一个媒介, 成为我国人民群众发言的依据, 作为一个传播媒介, 它相当于我国公民的一个议政论坛, 大家自由开放的评价新闻事件, 大规模的形成舆论, 影响政府对事件的出炉, 通过新闻事件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也成为我国公民行使自己管理国家的一个方式和渠道。所以, 作为舆论传播形成的主体, 新闻媒介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我过公民则作为舆论传播的承载体, 使舆论监督得以施行, 这也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的理念, 尊重人民群众的想法。但是由于“人民群主”并不是一个确切的目标指向, 所以在法律层面上, 舆论产生的过程中, 新闻媒介作为一个重要的舆论导向工具, 要对其所做的报道承担舆论责任, 我们也需要新闻媒介来向我们传达信息, 以便人民更好地发表意见和建议, 形成更好的舆论监督效果。
二、新闻媒介作为舆论监督主体所享有的权利
权利, 顾名思义就是指我国公民或者法律代表在法律基础上所拥有的权力和应该享受的利益。但享受权利的前提是我国人民群众在行使其舆论监督权的时候要遵守法律法规。在舆论监督形成过程中, 新闻媒体是形式主体, 人民群众是实质主体, 所以媒体就有权力以自己的角度通过发布新闻采访等真实新闻活动来实现。那么, 新闻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必定需要一些法律保护, 以及享有其作为新闻媒介所应该有的权利。例如, 采访、知情、报道、批评、监督以及保护采访者人格等权利。
(一) 采访权
新闻媒体在对需要进行新闻事件报道的情况下, 有权对所需报道的新闻进行事实采访, 以便将新闻事件及时、准确地编辑成稿且能够真实地对事件进行新闻公开报道。新闻报道有正面新闻以及负面新闻之分, 我们在进行正面新闻报道的时候通常不会引发纷争, 但是在进行对新闻事件的负面报道时, 就容易与新闻事件的主角、当事人等产生矛盾纠纷, 甚至在近年的采访中有不少新闻记者在采访时或者新闻事件被报道后遭到骚扰、人身威胁甚至直接的人身攻击等行为, 这也是作为新闻媒体人在进行舆论监督时极易受伤的地方。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受到威胁就纵容违法行为的发生, 我们的社会需要有人来站出来揭示社会的黑暗行为, 其一是为了让我们的人民群众对事实有知情权, 其次也是对当今社会的丑恶的抑制和挑战, 以舆论监督的方式来减少这些不利于社会发展行为的发生, 以推动我国社会呈良好的态势发展。也正是因为与恶势力的斗争给新闻记者带来了很多对其人身的危险因素,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 依然有记者不为被打击报复的危险, 继续为了匡扶正义而去进行新闻报道, 其就是扎根于人民及社会的利益, 依据法律事实行使自己的采访权, 也还给人民群众一个知情权利, 承担其作为媒体应承担的责任, 也正因为有了这些敢于对负面新闻进行报道, 忠于自己记者职位, 尊重人民群众知情权利的记者的存在才真实地记录了我国社会现行的发展情况, 有了这些对时事热点的追踪, 才保证了人民群众对新闻事件的舆论监督, 才实现了对我国社会进步的推动。新闻记者享有其采访权是其做出新闻报道的基础, 有了采访权给其的基本保障, 才有了新闻记者对新事实报道的保障。
(二) 知情权
对新闻事件信息的自由获取, 从官方渠道或者非官方渠道的获知, 是广义的知情权。从另一面看, 伴随知情权的涉及面的广泛外延, 知情权既涉及国家法律方面的定义, 也有扎根人民百姓的属性, 尤其是在涉及个人信息方面, 更要着重考虑。我国研究者对此的定义上也有很大的分歧, 概括起来的两方面学说比较多, 一种为“五权说”, 一种为“三权说”。笔者个人更支持“三权说”的部分, 包括政治知情权、社会突发事件知情权以及个人相关信息获知权等。
(1) 政治知情权。说的是我国公民依法对我国国家机关以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一些政治决策时对社会的透明度, 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决策的进行, 充分享有对国家政策以及部分对民生利益工作的知情权利。
(2) 社会突发事件知情权。我国公民有权利了解社会突发事件或者其相应感兴趣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及结果, 了解社会发展变化, 通过新闻报道了解事件走向, 比如社会民生新闻、投资市场行情、相关民生热点问题的知情。
(3) 涉及个人隐私信息。新闻媒体在进行新闻采访的时候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公民也有权利在需要的时候要求对自己个人信息的了解, 比如了解其本人的身世、父母等切身相关信息。
(三) 公开报道权
广义上的报道权是指新闻记者自由搜集新闻并将其报道出来的权利, 以让人民群众有知情权。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经常受到权利侵犯, 有个别公民及部分公民聚集组成的群体, 阻止对该公民或者该组织不利的新闻报道。个别政府机关部门及个别机关工作人员, 为阻止对其部门或者个别官员违法失职的报道而对记者进行人身威胁、恐吓等, 甚至有一些新闻媒体出于对某位领导的政治影响而压迫其手下的新闻记者不让其进行报道从而让一些新闻“胎死腹中”。所以我们必须依法赋予新闻记者的公开报道权, 以让新闻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四) 监督、批评权
监督权是指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对我国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政治决策等相关方面的监督权利, 它是我国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一种方式。我国公民参与国家管理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参与国家决策活动的意见采集、投票等方式发表建议, 同时舆论监督权也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一个基本方式。媒体通过新闻报道让人民群众了解新闻事件的发生, 以让人民群众能够有依据发表对相关事件的监督和评价。批评权主要是我国人民群众根据媒体所报道的新闻暴露出来的社会问题等提出批评和建议, 比如我国国家机关部门、个别工作人员违法乱纪的失职行为地报道, 我国公民对其进行地谴责。我国相关法律规定, 我国公民言论自由, 人民群众可以通过新闻报道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对其错误的行为提出批评, 进行舆论监督。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的批评有利于舆论监督得以实现。
(五) 新闻记者的人格保护
记者同我们每个公民个人一样, 与法人不同, 是法律意义上的自然人, 其既然与我们每个人都相同, 也就是说新闻记者与我们一样, 平等地享有人格权, 也就应该受到人格权利的保护。人格权也是我们在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 是每个人类个体应具备的基本权利, 且我国更是把人格权放在对公民保护的首要位置。新闻记者的人格权应该受到保护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人格权又被分为物质性人格权、精神性人格权两种, 这两种人格权都依法固有, 具有固定性、法定性并且是维护民事主体人格独立的必备权利。作为新闻记者, 其人格权更需要受到格外地保护, 记者在采访以及报道过程中, 经常会受到被报道者的辱骂、殴打等, 这涉及对新闻记者人身自由、个人尊严地侵犯, 如果没有明确的立法保护, 记者的人格权很难得到保证, 在受到侵犯的同时, 也难于向法律部门求助, 没有法律方面对记者人格的保障, 势必会影响记者对新闻事实的报道, 也就会影响人民群众对新闻的知情权利、影响舆论监督, 新闻媒体也就失去了其对新闻报道的意义, 恶势力得不到监督解决, 猖獗于社会, 定将危害我国的公共安全以及人民百姓的切身利益, 也会使国家失信于人民, 爆发社会问题。由此得知, 我们需要通过共同的努力推动国家立法, 有效地保护记者的安全, 保护其人格权利不受侵犯。
三、新闻媒体应承担的舆论监督责任
享受权利就要承担义务, 这是能量守恒的表现, 也是一种社会公平。我国新闻媒体、人民群众既然享有舆论监督的权利, 及也要承担其相应的责任。而这也常常成为人民群众为之纷争的焦点, 如今新闻媒体越来越多, 各家媒体的竞争也越来越大, 在新闻媒体行业发展势头上升的同时也必定会带来各种不规范的事情, 这也就更加强调了舆论监督应尽的责任。
(一) 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
新闻媒体应以利于社会发展为初衷进行社会报道, 以有利于人民群众权益为基础, 如果新闻报道一味地为争夺眼球而夸大新闻事实, 在报道负面新闻的时候, 强加消极的指责, 造成社会悲观情绪盛行, 这并不是新闻报道的目的和初衷。
(二) 尊重新闻时事, 专业报道
新闻记者与媒体应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 以保证新闻事件的客观。新闻媒体和记者应尊重新闻事实, 还原新闻事件的真实性, 以公正的三观表达自己的意见、发表评论。
(三) 在法律的轨道上进行
舆论监督应承担其应有的法律责任, 在新闻记者进行采访和操刀的过程中, 不乏涉及法律案件的事情, 这样的报道就会牵扯到立法机关、司法部门等方面, 这也就要求记者必须充分考虑案件的事实关系, 增强新闻记者本身的法律意识, 以能在尊重法律的情况下进行新闻报道, 不要错误的引导群众的舆论走向。
四、新闻舆论监督的权利与责任
新闻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的同时应正确引导舆论走向, 做到权利和义务的并行。在我国目前的立法上看, 并没有对新闻媒体在这一方面的法律保护和约束, 这也就需要新闻媒体、个人等自发的形成用事实说话。对于一些有歧义的新闻要本着客观报道的原则——公平、公正, 听取多方意见, 涉及法律问题, 司法案件等方面的新闻, 要在尊重司法部门的前提下, 在法律范围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相关新闻报道。新闻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的同时, 要保护人民群众的事实利益, 对于个别过激行为尽量采取包容的形式, 新闻媒体不应单方面为了报道而报道, 其工作目的是配合社会共同协调社会利益, 推动民生利益, 促进社会进步。
五、将新闻舆论监督纳入法制化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中, 《宪法》有部分条款说明了有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依据, 但由于宪法属非程序法, 并不能作为具体的规定来保障我国舆论监督权利的实现。由于没有法律依据, 我国舆论监督也就形成了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状态, 这也使舆论监督的难度加大, 也使新闻媒体对是否可以报道新闻事实产生的迷茫情绪, 在报道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无法解决。而我国社会经济飞快发展, 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下, 新闻舆论监督利弊并行, 如果其能够把握好舆论监督走向, 就会推动社会发展, 如果错误地使用舆论监督, 反而会造成对社会的危害。我们应将舆论监督纳入法制化问题提上日程, 共同努力实现舆论监督的法制化进行, 使舆论监督拥有法制保障, 从而改变当下以个人意志为主导的局面, 也促进我国社会的动态平衡。
舆论监督已经成为现代民主行使权利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建设, 当前媒体普遍开展舆论监督, 新闻媒体也愈加重视相关舆论监督的引导, 对新闻报道涉及层面也更加宽泛, 对新闻报道的方式也愈加多样。我国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也为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提供了便利和活力, 民众对新闻事件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 新闻媒体成为舆论监督的重要媒介。其也要更加注重本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以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奚洁人.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
[2]侯健.舆论监督与名誉权问题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媒体如何履行社会责任与舆论监督 篇8
作为舆论监督主体的新闻媒体, 既要认识到自身的责任, 明确新闻媒体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舆论监督, 又要认清当前的形式, 看清楚舆论监督对于促进政务公开、政务透明、调解矛盾和法治社会建设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还要看到各种社会矛盾问题的复杂性, 做好深入调研、冷静判断、科学分析, 对各种矛盾问题作出及时、权威、准确、全面的监督, 并力求促进矛盾问题的解决, 力求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在此基础之上, 为了责无旁贷地切实履行好新闻监督的神圣职责, 确保舆论监督的正确健康发展, 新闻媒体还应该正确的认识和认真处理好下面的几个关系问题。
一.缺位与越位
现在, 有些媒体高举放弃正义、躲避崇高、告别意义的旗帜, 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 漠视党和人民的利益, 漠视社会的不良现象, 漠视各种复杂的矛盾问题, 不谈问题, 不谈主义, 只谈风月, 只谈闲适;在各种社会矛盾现象问题面前, 缄默不语, 患上了失语症;放弃批评, 放弃监督, 放弃了新闻媒体的神圣职责。
还有一些媒体, 则正好相反:不讲政治, 不讲大局, 不守纪律, 自以为是。有问题就揭, 见矛盾就批。该不该批不管, 是不是当责不闻, 好像是为批评而批评, 为揭露而揭露, 为监督而监督。
另一种是事前的缺位和事后的越位。本来新闻报道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是题中应有之义, 新闻舆论监督也不应例外。但是偏偏有一些媒体在监督对象事发之前鸦雀无声, 闭目塞听, 仿佛什么事情都一无所知。事发之后, 或腐败官员落马之后, 立即一哄而上、连篇累牍、铺天盖地。
与缺位与越位相关联的是, 一些地方媒体对本地职权范围内的监督缺位, 对社会难点热点问题视而不见, 整日里做着褒奖性的报道, 缺乏监督性的言论, 即使有也是象征性地简单应付。而将舆论监督大旗牢牢地插在其他地方, 这种热衷于跨地区的监督, 其实不是真正的舆论监督, 而是在做秀。
舆论监督曾被马克思形象地称之为“另一个法庭———社会舆论的法庭”, 是整个社会民主监督机制中须臾不可缺少的监督形式。我们的媒体要从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出发, 充分认识正确开展舆论监督工作对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紧密配合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 以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有利于推进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有利于所反映问题得到合理解决为出发点, 决定选题、展开报道、把握基调、掌握时机。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导向意识、阵地意识, 增强历史使命感和正义感, 始终睁大新闻舆论监督这双“无处不在的眼睛”, 认清楚并解决好缺位与越位的矛盾关系问题, 在舆论监督中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
二.监督与研究
新闻舆论监督讲的是两点论的统一论, 即目的与手段、动机与效果的统一论。新闻舆论监督不是简单的暴露问题, 而是要根据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需要, 选择典型事例, 进行具体细致的深度分析, 研究矛盾问题的症结所在, 指明解决的办法和途径, 以形成正确舆论, 化解各方矛盾, 平衡各种利益, 达到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最终促成问题的妥善解决, 把新闻舆论监督当作减压阀。也就是说, 新闻舆论监督的目的是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推进党和政府的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所以既要强调反映问题, 更注重解决矛盾;既监督阴暗面, 更要寻求光明点;既揭示当前的困难, 更警示未来的发展。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 始终坚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 进行建设性监督, 以改进工作、解决矛盾、增进团结、维护稳定为出发点, 着眼于分析矛盾、研究问题、探讨解决的渠道和办法。具体操作起来, 就是要深刻认识现实社会的复杂性, 认真领会党和政府工作的现实需要, 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的利益所在, 抓住那些群众关心、政府重视、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展开舆论监督。同时, 对具体的报道对象, 也要充分考虑新闻报道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 采取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态度, 找准角度, 把握尺度, 注意力度, 抓住重点, 趋利避害。以科学的态度, 用科学的方法, 做到事实准确、客观全面、以理服人, 力争向积极的方面去引导, 使舆论监督的效果与初始的目的有机地结合起来。
与此相关的, 是许多的监督都强调了对反馈的重视:就是更关注监督之后情况的收集, 以检验监督的目的和效果, 使监督有始有终, 也使监督的质量得以不断提高, 发挥更大的作用。去年我们对城区道路和管理进行了监督曝光, 引起了分管领导的高度重视, 城区几条破损道路稍后进行修整, 其后县委县政府更是投入巨资对城区进行大规模升级改造, 监督也许只是一星之火, 但其所带来的变化, 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这些共识的获得, 也应该有舆论监督的作用。与此同时, 舆论监督还要注意力度和适度的问题, 要确保舆论监督质量, 就要保持较大的力度, 但又不能舆论监督满天飞。如何做到量的平衡、比例的把握, 有技术上的讲究, 值得监督时认真研究的。
三.小利与大节
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是因为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的时候, 往往会涉及到其自身的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济利益凸显了矛盾问题的严重性。从具体的表现形式来看, 有的媒体受到被监督者的各种条件的诱惑, 放弃了应有的或已经准备好的批评监督;有的媒体的监督, 因为可能会得罪与自身有利害关系的部门而被迫中止了;有的媒体为了追求新闻卖点, 靠奇、险、怪为噱头, 为争夺眼球而恶意炒作, 赚取商业利益;更有甚者, 有媒体以批评监督相要挟, 索要钱财, 敲诈勒索, 谋取私利, 损害媒体形象, 败坏了舆论监督的公信力, 干扰了社会秩序, 破坏了安定团结。凡此种种, 都是因为一些媒体不顾党和国家的大局, 不顾人民群众的利益, 只图媒体的甚至是个人一己的私利, 把媒体当成了谋一己私利的工具, 将舆论监督当成了媒体商业策略中的一块招牌, 当成了可以掠夺高额利润的利器。
因此, 新闻媒体必须始终牢记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圣神职责, 正确把握自身利益与大局利益的关系, 增强社会责任感, 既不能为追求所谓的新闻卖点而炒作, 也不能为了自己的特殊利益而失语, 更不能为了赚取商业利润, 搞所谓的揭幕、揭黑和爆料;要杜绝将舆论监督和经济利益直接挂钩的各种行为, 坚决把广告经营和舆论监督甚至新闻报道区分开;严守新闻工作的职业道德, 自觉抵制权利的逼压和金钱的诱惑, 禁绝媒体领域的不正之风。坚持客观、公正、有效的舆论监督, 以保持媒体的公信力, 维护监督的权威性。取信于民。
四.舆论监督与监督舆论
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是宪法赋予的权利, 而任何权利和自由都不是绝对的, 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因为权力使人腐化, 绝对的权力就可能使人绝对腐化———这里“权力”与“权利”之间并没有绝对的鸿沟。“谁来监督监督者”是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的永恒话题。所以说, 任何一种力量都需要有规范;没有规范, 任何一种力量都可能被肆意削弱或泛滥。规范是保证这种力量良性运行的有效手段, 新闻舆论机关自不能例外。也就是说, 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不仅是一种权利, 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舆论监督也不只是媒体对社会的监督, 更包括公众对媒体和社会的监督。这里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按照法律的规范, 媒体不得不进行监督;二是在法律的保障下, 媒体可以依法展开有力的监督;三是因为有法律的约束, 媒体不能过度、过滥地胡乱监督, 媒体的监督行为同时也被监督着。就是要自爱法律的保护下监督, 在法律的框架下监督。最终形成法制化体系的监督机制, 从而变政府号召、倡导下的舆论监督为法制规范下的舆论监督。
在当前, 就媒体而言, 要有自觉意识和自律意识, 要严格依照国家的政策法规展开舆论监督, 不能刊播未经证实的新闻, 不能为了抢新闻、抢时效而忘记了真实、准确、可靠, 造成报道失实。不能用非法的和不道德的手段采访报道, 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引发新闻侵权。不能干扰和妨碍司法机关的依法办案。不能泄露党和国家的机密。不能擅自刊播涉及敏感领域、重大突发事件以及容易引起群体性事件的报道……。总之, 就是要有强烈的法制意识和“提前上公堂”的思想准备, 既大胆又谨慎地开展舆论监督工作,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以确保舆论监督的权威性, 不断提高舆论监督的水平和实效。
摘要:舆论监督体现的是社会主义的民主, 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一条重要途径, 是新闻媒体联系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的一种可靠而有效的形式, 同时也是新闻媒体肩负的一种神圣的社会职责。
社会舆论监督 篇9
一、批评性报道与舆论监督
近年来, 我国新闻媒介的批评性报道一直很活跃, 它及时、全面地指出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 无畏地揭露了种种不正之风, 多方面地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愿望, 在发扬舆论监督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例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以及《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等新闻媒体的批评性报道对一部分人的违法乱纪或有损社会公德的行为予以揭露和批评, 较好地监督了社会和个体公民的行为, 有的批评性报道甚至直接促成问题的解决。
在我国, 舆论监督是指公众了解情况后通过一定的组织分工和传播媒介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利、表达舆论、影响公共决策的一种社会现象。由此可见, 舆论监督的主要职责是监察和监督, 新闻媒体在开展舆论监督时是站在客观立场上的, 它所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对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的监督, 通过利用新闻舆论来影响公共决策。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是对公民自由权利的延伸, 是公民参政、议政的重要手段, 通过公民的广泛参与, 进而提出建议和意见, 促进问题更好地解决。
批评性报道是指对现实社会的缺点、错误或问题、现象所作的新闻报道, 总结教训、提出要求, 给相关部门、相关人员以警示。批评性报道是舆论监督众多方式中比较重要的一种, 已成为常用的舆论监督方式。批评性报道属舆论监督的范畴, 是舆论监督的主要组成部分, 其实质是对批评对象依法实施舆论监督, 具有和舆论监督相同的特征, 主要通过揭露和批评的方式体现效力。
批评性报道并不就是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也不等同于批评性报道。批评性报道是舆论监督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 两者的适度结合可以产生强大的社会公信力, 促进社会的良性、健康发展。舆论监督虽然不等于批评性报道, 但批评性报道是其主要的形式之一, 批评性报道的优势在于社会性和新闻性强, 容易产生轰动效应, 批评性报道能对社会上的不良与丑恶现象起到揭露与批判的作用并形成较强大的舆论声势。批评性报道采写难度大, 其新闻价值、作用和影响较为显著。
二、批评性报道中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
首先, 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的出现为决策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人民群众的窗口和瞭望塔, 使决策者对社会整体发展有全面的、宏观的认识和把握, 不仅看到改革的成果, 而且看到了在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现代新闻的先驱美国人普利策在总结报业实践时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 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 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 及时发出警报。”普利策的这段名言点明了舆论监督的社会预警功能, 批评性报道正是强有力的预报员。 (1) 批评性报道大都是社会阴暗面问题的反映, 它是记者深入社会基层的成果, 它及时反映的反面信息能促人警醒、促进变革。在西方, 新闻舆论被称为“第四种权力”, 成为制约国家权力的重要手段。在我国, 政府代表的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新闻媒体是一种公共事业, 在体制内, 它是一种纠错机制, 通过多方面寻找社会信息, 运用批评性报道的方式及时报道、反映问题, 能引起疗救的注意, 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 权力阶层可以透过它看到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从而有利于正确决策的形成。
批评性报道舆论监督的另一个功能是人们群众表达意见、参政、议政的重要手段, 从而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舆论监督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监督方式, 因此它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为人民群众代言的作用, 这种监督的声音来自群众, 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民主意识和责任心。通过舆论监督, 可以及时发现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中的缺点和不足, 为民主和法制建设提供充分的事实根据和舆论支持。
批评性报道的舆论监督起到了社会安全阀的调节作用, 对推进最新事态的解决或向前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批评性报道能将社会中的反面问题及时报道出来、将各种焦点问题反映出来, 人们通过批评性报道能够看到决策者在解决问题, 没有回避矛盾。媒体的正确引导能够缓和社会各阶层的摩擦和矛盾, 为问题的最终解决提供信息沟通和舆论基础, 从而使问题的解决更加秩序化。许多问题经过新闻媒体的报道, 更加明朗化, 在讨论的过程当中, 逐渐地形成意见, 使各个阶层的利益都能受到保护。一些新问题、新矛盾通过批评性报道反映出来, 能从开始时可能激化的冲突得到缓解和释放, 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批评性报道舆论监督的安全阀作用能及时调适和削减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强度和烈度, 使公众的不满情绪有了正常发泄的渠道, 避免灾难性冲突行为的出现。特别是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批评性报道为群众提供了对权力腐败等问题不满情绪的排泄口, 有利于调节群众的心理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护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使社会稳定发展。从另一方面来说, 批评性报道对于权力阶层实施的监督也是十分有力的, 在某种程度上警惕违法乱纪的行为, 遏制腐败的发生。新闻媒体通过批评性报道的舆论监督作用, 起到了双管齐下的有效监督, 公开地揭露腐败行为、抨击腐败现象, 报道政府打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 使人们看到政府的作为, 消解不满情绪, 看到正义和良知。
三、进一步强化批评性报道中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
批评性报道以其锐利的洞察能力和敏锐快速的反应能力, 使它所产生的舆论监督具有了强大的社会效益, 同时起着上通下达的沟通功能。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正确发挥批评性报道的作用, 使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笔者认为,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强化批评性报道是必要的、可行的。
首先, 必须确保新闻来源的真实性只有在确保新闻来源真实性的前提下, 批评性报道舆论监督的功能才能得以正确行使、其强大的社会效应才能得到有效发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80%的新闻线索来自群众的来信、电话、短信和电子邮件, 每天的信息量达到二、三千条, 在对新闻线索的处理上, 《焦点访谈》有一套严格、完善的制度, 包括预警机制、筛选机制、储备机制、论证机制和优化机制。这些机制的建立是确保《焦点访谈》正确行使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当然, 对于一般的新闻媒体而言, 其短平快的特点, 不可能完全遵循《焦点访谈》的5个机制, 但《焦点访谈》确保新闻来源真实性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其次, 必须切实提高媒体从业者的综合素质新闻媒体是舆论监督的直接参与者, 必须建立严格的学习培训机制和约束监督机制, 不断提高新闻从业者的综合素质, 确保其用好党和人民给予的话语权, 以维护媒体的舆论监督公信力。
再次, 对于被监督者必须明确责任社会成员把接受舆论监督作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行为, 党政机关和公共权力、公共事务部门必须将各自的工作自觉置于新闻舆论的监督之下。对于记者的采访要求, 有关部门、单位应力争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应, 积极、主动地给予配合, 不要回避问题或掩盖矛盾。
四、结语
总之, 在舆论监督这个艰巨的系统工程中, 作为舆论监督重要形式之一的批评性报道, 只有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 才能体现出它强大的舆论监督效力。新闻媒体在做批评性报道时也要秉持对人民负责、治病救人的原则, 使批评性报道真正做到“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帮政府说话, 站在把关人的立场上用事实说话”, 从而发挥其强大的舆论监督功效。
参考文献
[1]、章文、崔保国:《从“焦点访谈”谈我国的舆论监督》, 《中国电视》2002-6
[2]、彭伟:《关于深入开展舆论监督的思考》, 《新闻爱好者》2003-3
[3]、徐光春:《关于舆论监督的几点思考》, 《光明日报》, 2002年1月4日
[4]、盛小荣:《浅议当前新闻舆论监督的困境与出路》, 《社科纵横》, 2006总第21卷第10期.21.10
[5]、何梓华主编, 成美副主编:《新闻理论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12月版
[6]、张小丽:《从〈南方周末〉的批评性报道看舆论监督》, 来源:www.66wen.com更新时间:2006年07月05日
社会舆论监督 篇10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社会效应
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一次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明确表示, 要认真吸取网络上的善意批评, 当老百姓学会上网的时候, 民意也就随之上了网。不论是针对党和政府的善意批评还是针对领导干部个人的善意批评, 我们都要认真研究和吸取, 严肃归纳和总结。在这种情形下, 如何应对网络舆论监督的社会效应成为我们必须要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社会正效应
(一) 网络舆论监督能够时刻关注事态发展, 使得事件进程公正透明
以2014年的马航事件为例, 当马来西亚航空宣布MH370飞机失踪之后, 全国各地的华人马上开始关注马航从失踪到失事的全过程, 分析事件过程中的蛛丝马迹, 群策群力, 让事件发展的每一步都在人们的视野范围内呈现。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的广泛关注和转发使得事件走上了公正透明的发展倾向。从最初马航事件发生时网友的担心和震惊, 到针对马来西亚航空延误消息的追寻和问责, 再到后来对飞机失事原因的关注以及失事地点的分析, 网民的高度关注使得事件的各方都感受到了强大的监督力和推动力。最终, 马来西亚政府和我国政府都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进行监督。再如2015年的“东方之星”事件, 在事件发生的十几分钟之后, 网络公众平台就对其进行了报道和跟进, 网友纷纷对事件发生的原因、搜救工作进行了跟进和分析, 对东方之星客船本身的稳健性和合法性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对事发时的气象、船舶行使和驾驶员操作情况进行了动态关注, 并积极地开展民间救助, 呼吁群众将事发地段的高速公路尽量地让给遇难者家属, 号召国家对搜救人员开展事后心理救援工作等。
(二) 网络舆论监督能够敦促政府采取强有力的行动
网络反腐成为网络舆论监督下的新词汇, 它是在网络技术及其所引起的社会舆论效应的前提下形成的对权力的约束和行政行为的监督。网络舆论监督能够起到预防、惩戒和遏制腐败行为的重要作用, 是反腐事业的新途径和新方向。例如, 陕西省安监局原局长杨达才在车祸现场微笑被网友拍到, 其不当行径引起群众公愤, 更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其佩戴的手表价值高达十几万元, 陕西省纪委继而参与到调查工作中来, 发现其存在严重的违纪问题, 贪污金额高达1600万元。最终, 杨达才被撤销党内职务。另外,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走和平发展道路, 很多事情上国家都采取宽容和忍耐的态度, 这和中国传统的以和为贵的文化也是相符的, 但是网络上人民言论相对自由, 他们对政府所持的态度会有所不满, 认为政府太过于软弱, 有的时候会调侃和讽刺。在这样的舆论压力下, 政府也会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安抚群众。
(三) 网络舆论监督可以提升民众关注国家事务的程度
网络舆论监督可以有效地提升百姓参与时事和政治生活的积极性。网络媒体本身具有公正和公开的特性, 尤其是像微博、微信这样的新媒体, 给予了每个人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和平台, 使得网络舆论监督变得便捷和高效, 使得群众参与政治事务的热情大涨。以上文所述的东方之星事件为例, 作家、评论家、娱乐明星都在关注, 政治人物、平头百姓都在转发, 每一个人或者批评, 或者祈福, 或者建言, 都在发挥自己的力量, 也都只有一个初衷——吸取教训, 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二、网络舆论监督的社会负效应
在意识到网络舆论监督的社会正效应的同时, 我们也要看到网络舆论监督有着不可忽视的负效应。
(一) 把关人弱化导致信息失真
把关人理论是心理学和传播学中的重要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之下, 把关人指那些大众传播媒介内部的工作人员。因为大众媒体在传播任何信息之前都要经过工作人员的筛选和过滤, 之后才能被公众所见, 所以他们是信息传播的重要监督者。新媒体环境下, 信息发布方便快捷, 信息发布者广泛存在, 很多消息未经核实就发布出去, 误导了群众, 造成了群众的恐慌。例如, 在2015年天津爆炸事件发生后, 一名少女在微博上发布消息声称其父在爆炸中丧生, 而自己年纪轻轻, 还没有经济自立能力。此番言论引起了网友极大的同情和关心, 人们纷纷为其捐款。然而经调查发现, 该少女是利用重大天灾人祸进行诈骗, 诈骗金额高达十数万元。被骗网民知晓真相后气愤不已, 深感社会诚信体制的败坏。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做好信息把关, 是各大媒体运营商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二) 非理性因素导致网络暴力滋生
非理性因素是和理性因素相对应的一种精神因素。网络舆论监督中的非理性是指网民由于过度情绪化而引发的一系列不理智的行为及其造成的后果。在网络舆论监督中, 非理性因素往往会占据上风, 引发一系列不理智的行为, 造成严重的后果。网民在网上发表言论的时候通常存有法不责众的心态, 而且网民的从众心理也比较明显, 这个时候, 网络暴力很有可能产生。我国网民来自于各个社会阶层, 在生活中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和困境, 当生活压力得不到释放的时候, 其心理结构难免失衡。情绪化时有发生, 尤其是针对贫富差距、贪污腐败、住房问题、天灾人祸等人民较为关心的问题, 群众言论通常较为激动。这些不当的、激动地、偏颇的言论汇聚成一种舆论力量, 会产生很可怕的后果, 甚至引发网络暴力。
总而言之, 党和国家应该把握网络舆论监督的正负社会效应, 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正向作用, 运用网络引导人民群众的思想走上主流和正途。
参考文献
[1]林凤明.我国网络监控的现状及反思[J].法治社会, 2009 (1) :235-236.
浅议网络舆论监督 篇11
【关键词】法律监督;网络舆论监督
中图分类号:F224.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114-02
想到这一命题,源于笔者近期在司法考试备考中学习法律监督这一节之所得。当代中国法律监督的实质是:以人民民主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法治为原则,以权力的合理划分与相互制约为核心,依法对各种行使国家权力的行为和其他法律活动进行监视、察看、约束、控制、检查和督促的法律机制。其重点是司法行为和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那么,普通民众该如何行使监督权呢?这里就不得不谈到网络舆论监督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社会舆论格局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已经过去的2008年可谓是网络舆论监督元年,“许霆恶意取款案”、“陕西华南虎照事件”、“结石宝宝事件”等等堪称网络舆论监督的典范。在这些事件的处理过程中,网络舆论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但对具体的判决乃至对政府的决策产生了影响,甚至涉及了法律法规方面的变革。网络舆论监督产生的效应给了我们很深的启迪,认真对其进行研究、探索和实践,在新形势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网络舆论监督的概念特征
网络舆论监督,是指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事务,广泛、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对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活动进行褒贬与评价。
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作用已经深得民心,它们在揭露社会矛盾、鞭挞违法乱纪行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人民群众信任的“喉舌”、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反应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但是,传统媒体有着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时间滞后、广泛性受限、交互性差、成本较高等等。而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具有其自身的特征或者说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1.1 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年《社会蓝皮书》,其中的《2008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指出,目前2.06亿中国人主要依靠网络获取新闻信息,占网民总数的68.6%,互联网已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发源地。通过网络载体,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行业都可以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参与国家大事、焦点问题事件的讨论、评价,不仅参与人多,而且覆盖面广,各种不同的意见、建议都能得到集中反馈。
1.2 监督主体素质较高
利用互联网表达自己意愿的人,一般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表达能力和电脑操作基础,他们关心国家和社会事务,具有较强的参政意识、维权意识和监督意识,分析问题有一定的深度,他们是社会舆论监督的主要参与者。而其中又以年青人居多,他们思想活跃,容易接受和传播新兴事物和观点。
1.3 意愿表达更加真实、充分
一般来说,传统的媒体对社情、民意总有个加工、筛选、审查的过程,这样必然会导致一部分舆论呼声得不到传递。而在互联网上,网民一般无需透露真实姓名和身份,在这种宽松、自由的环境下,网民进行信息发布时,就消除了现实中的种种限制和顾虑,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诉求和进行各种交流活动,此时所表达的意愿,也就更加真实、充分。正如一位学者所说“网络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就是其自媒体性质。理想中的自媒体,是每一个个体的人,不经任何审查,可以随时随地自行发布信息,自由交流讨论”。
1.4 具有实时便捷的特点
在互联网上传播信息,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可以很轻松地通过互联网,在几秒钟内图文并茂地发布到全国乃至全世界。例如在2008年的“5.12”地震中,灾情和抗震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实时发布,中华民族上下齐心共度难关,并未出现大规模恐慌、骚乱,曾经有位专家评论这是“真相走在了谣言的前面”,而这其中,互联网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1.5 具有良好的交互性
在互联网上,网民可以对同一问题相互表达自己的见解观点、展开讨论。发布言论可短可长,可以是纯文本的,也可以是文本和视频、语音相结合,可针锋相对,也可“互相力顶”。可以组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反馈,也可以在线和专家甚至国家领导人一起进行语音和视频面对面地讨论等等,而且做到这一切不用担心会增加额外的费用,只要你能上网就可以。
2 网络舆论监督的重要意义
《2008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指出,2008年,由于互联网的影响,有些地方性、局部性事件一夜之间被放大,成为全国关注的话题。专家指出,网络媒体正成为舆论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民对于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对于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公共舆论空间的扩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归结起来,网络舆论监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2.1 网络舆论监督是现代文明的体现
现代文明的社会,不仅表现为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达,而且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文明化,尤其政治文明,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政治文明首先表现为最大程度地发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积极性,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意见和倡议都能受到关注和发挥作用。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充分实现民主又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必然趋势,网络监督正是这种现代科技同现代民主的完美结合,它为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人民权益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广泛的平台,是现代文明的一种具体体现。
2.2 网络舆论监督是公民自我教育的方式
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人们获取知识、了解天下大事的主要渠道之一。我们看到,在网络舆论监督的过程中,人们也在相互交流信息和知识,在参与中学习、互补和提高素养。对于个别不负责任、偏离事实、违背公序良俗的网上言论,人们也在进行批评或抨击。正义、法律、公德、知识在自发传播,这是主流;恰恰是这种自愿参与的活动,更有效地起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2.3 网络舆论监督是民主、公开、平等的推动力
政治民主化是政治文明的前提,其基本要求是政治上的民主、公开和平等,这正是网络监督的前提和目标。网络监督的前提是要求政治公开,当然也包括司法与行政的公开,公开才有公正。政治的民主化、公开化、法制化、科学化以及政治的高效、清廉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通过网络这一平台,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政治过程,更好地知政、议政、参政以及实现各种民主权利,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3 网络舆论监督的正确引导
虽然网络舆论监督有着其明显的优越性和重要意义,但是不能否认,网络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合理的舆论监督,经网络媒体的传递和放大,常常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但是不合理或者不合法的网络舆论监督,则可能会激化社会矛盾,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可能形成社会的乱源。可见,加强对网络舆论监督进行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它的积极向上作用,牢牢地把握主流舆论控制权,使其朝着有益的、健康的方向发展,是整个国家、社会和公民不容推卸的责任。因此应当从以下方面加强对网络舆论监督的正确引导:
3.1 传统媒体必须利用自身优势加以引导
部分网络媒体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管程序和把关人,其公信力显然不能和传统媒体相提并论。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传统媒体,如果在事件发生之后能迅速地利用自身优势,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及时准确地对该事件进行相关的追踪报道,就能确保网络媒体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也能利用自己的公信力正确地引导舆论向有利于事情解决、有利于社会发展稳定的方向发展。
3.2 必须加强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
国家应尽快出台网络道德和行为的相关法规,以及根据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完善民事法律中的相关规定,规范网民的网络行为。在多起网络暴力事件中,一部分网民打着正义的旗帜对当事人进行指名道姓的恶语相向、造谣中伤;有人还动用自己的关系网,利用各种手段调查当事人的私人状况,并将结果公布于网络,导致被害人及其家人因此遭受了巨大的伤害,承受了巨大的精神痛苦。只有在法律上严格界定言论自由和侵犯他人隐私权等犯罪行为的区别,网民们的网络行为才会有法可依。网民们的情绪得到了理智的控制,网络暴力的发生自然会减少直至消灭。
3.3 网络媒体在网络监督的过程中必须严格自律
有专家指出,网络应该采取实名制。虽然短期来看这会有利于网络责任的构建和网络监控,但是同时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响网络舆论监督优越性的充分发挥。目前网络媒体所培育的言论自由氛围是十分宝贵的,是构建民主社会所必须的一个重要阶段。如果由于少数人的不当行为,而运用行政手段插手网络,势必会对言论自由造成很大的影响。网络舆论监督必须强调自律,网络媒体要加强监控,过滤掉一些不当言论和涉及到个人隐私的信息,一切言论以事实为根据,以合法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规范网络行为,真正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强大力量和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东根、曲广娣.司法考试一本通,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2]梁权楚.网络舆论监督初探,2008.
[3]兰少江.论网络舆论监督,2005.
[4]人民日报,2008年12月22日.
[5]长江日报,2008年12月8日.
社会舆论监督 篇12
一、舆论监督无法可依的被动局面亟待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舆论监督的大环境日渐趋好,但不持久、不稳定。好的时局下,笔者曾经可以在当时的中国新闻学研究会全国大会上点名批评某些不合时宜的规制。差的时局下,一些实名批评的文稿难以见报,舆论监督难以开展,以致今日“老虎成群”“蝇满城乡”。究其缘由,主要是舆论监督至今没有一个专门的法律体系, 为正当合理的舆论监督提供有力的法律保护。这种尴尬被动的局面,大致表现在:
一些(有的时候是许多)据实批评又符合法治精神的稿件,不仅难以面世,有时作者(多数情况下是新闻记者)还会受到压制和打击。个别记者甚至由于经年坚持公开批评和舆论监督而被点名, 乃至被除名,没了岗位,丢了饭碗。
一些以舆论监督见长的报纸生存状况险恶,它们在一些主管部门官员的口碑中被列于“另册”。迫于压力,这些报纸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中国缺少敢于像过去领导人所提倡的“不用钝刀子割肉”的硬汉子报纸。[1]
一些机关、商家,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和官员,以名誉权、隐私权受侵害为挡箭牌,拒绝传媒批评,压制舆论监督。这些机关、商家、领导干部和官员动辄以批评监督中某些缺点或部分事实失真为借口,甚至完全无中生有、蛮横无理地将传媒和传媒工作者告上法庭。而传媒和传媒工作者由于没有新闻传播法、社会监督法等专门法律的保护与救济,在法庭上常常处于孤立无助的地位。据一些学者统计,中国的新闻官司,传媒败北的有的年份竟占到80%以上,而在美国则恰恰相反,传媒胜诉者常常达80%以上。[2]
一些党政机关和新闻宣传主管部门以“正面宣传为主”,甚至以“正面报道为主”为借口,打压传媒批评和舆论监督。这些机关、部门和一些官员片面地把正面宣传、正面报道同正面效果、正能量视同一体, 武断地认为批评与监督必然导致负面效果和负能量。而何谓正面、何谓负面,至今没有专门的法律文件给予清晰明确的界定, 仅凭某些个人的情感和机构的规定,是难以说清和评判的。
毋庸置疑的是, 至今仍有一些业已过时的监管新闻生产和信息传播, 调控传媒批评与舆论监督的政策、规定、通知在起着作用,严重地干扰、阻碍着健康的、正当的舆论监督的开展,妨碍着司法机关对新闻官司的调处与评判。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日益确立,社会民主治理体系正成风气,各个经济部门清理陈旧过时的法制法规已成常态的情景下,一些党政机关和新闻宣传主管部门对于清理和废止那些干扰压制传媒批评与舆论监督的政策、规定、通知的安排,亟待提上日程。
凡此种种, 无不表明舆论监督至今缺少专门的法律, 不仅监管舆论监督的党政机关和主管部门难以依法管理, 实施舆论监督的传媒和传媒工作者也不能依法操作。舆论监督工作至今没有专门的法律体系,没能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最根本的原因,正是没能切实贯彻以宪法要求、以依法治国的要求办新闻管新闻的原则精神。《决定》指出,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上面分析的几种违背依法管理新闻传播活动的表现, 最根本之处就是这些所作所为违背了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因此,构建舆论监督的法律体系,必须从检查和纠正违背宪法规定的言行与政策开始。
二、从清理违背宪法的规范性文件入手,构建舆论监督的法律体系
实事求是地说,新中国的舆论监督,开局是相当漂亮的,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姿态和立场是可圈可点的。这里,必须特别提到由毛泽东亲自改定的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关于人民监察和舆论监督的文件。这个题为《中共中央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决定》的文件,起句就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之后牢牢掌握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的重大而紧迫的意义:“吸引人民群众在报纸刊物上公开地批评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并教育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在报纸刊物上作关于这些缺点和错误的自我批评, 在今天是更加突出地重要起来了。因为今天大陆上的战争已经结束,我们的党已经领导着全国的政权, 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很容易危害广大人民的利益。而由于政权领导者的地位,领导者威信的提高,就容易产生骄傲情绪,在党内党外拒绝批评,压制批评。由于这些新的情况的产生,如果我们对于我们党的人民政府的及所有经济机关和群众团体的缺点和错误, 不能公开地及时地在全党和广大人民中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 我们就要被严重的官僚主义所毒害, 不能完成新中国的建设任务。”
这个1950年颁布的关于舆论监督的文件,尤其是上面引述的第一段文字, 极其充分和深刻地向人们说明, 中国共产党在刚刚成为新中国执政党的最初岁月,对于严格自律廉政勤政是多么看重! 对于利用报刊作为拒腐防变的锐利武器是多么自觉!
可惜,由于民主意识的薄弱,缺少必要的制度保障,加上媒体工作者认识不统一,对于这样好的一个文件和中央的坚定决心,不少基层组织和传媒,还有一部分新闻宣传领导机关, 对文件的贯彻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展开,没能到位,缺少动力。正如1954年7月17日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所指出的,对于动员和组织干部群众利用报纸刊物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文件,“各地党委和党报编辑部虽然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多数党委和报纸对于这一工作不是基本上进行得好, 而是基本上进行得不好”。《决议》分析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是:党委对于领导和支持报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得不够; 党的一部分干部中存在着严重的骄傲情绪和压制批评的现象, 缺乏对批评特别是劳动人民自下而上的批评的“热烈欢迎和坚决保护的革命态度”;报纸上发表的批评有一部分发生事实错误和态度不适当, 甚至有些报纸曾发生过脱离党委领导的倾向。《决议》要求各级党委要经常注意 ,把报纸是否充分地开展了批评、批评是否正确和干部是否热烈欢迎并坚决保护劳动人民自下而上的批评, 作为衡量报纸的党性、衡量党内民主生活和党委领导强弱的尺度; 要保证党委的机关报能够经常地开展正确的健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要通过报纸广泛地吸收来自人民群众的意见,正确负责地处理人民来信。
到1954年《决议》颁布的时候,不少党委和传媒对于开展舆论监督尚缺少“热烈欢迎和坚决保护的革命态度”,其中包括一些高级领导机关。这里有必要专门指出和分析的是《中宣部关于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问题给广西省委宣传部的复示》这个文件。
1953年,中共宜山地委机关报《宜山农民报》编辑部利用自己的报纸, 公开批评宜山地委的一些政策、工作安排和干部作风。广西省委(后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认为《宜山农民报》的做法是错误的,给予阻止和批评,并将情况上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宣传部同意广西省委宣传部的决定,并于1953年提出了下列政策规定:“党报编辑部如有不同的意见,它可在自己权限内向党委会提出,必要时并可向上级党委上级党报直至中央提出, 但不经请示不能擅自在报纸上批评党委会, 或利用报纸来进行自己与党委会的争论, 这是一种脱离党委领导的做法,也是一种严重的无组织无纪律现象。党委会如犯了错误, 应由党委会用自己的名义在报纸上进行自我批评。报纸编辑部的责任是:一方面不应在报纸上重复这种错误, 另一方面可在自己权限内向党委会直至上级党组织揭发这些错误。报纸编辑部即在上述情况下亦无权以报纸与党委会对立。这是党报在其和党委会的关系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联系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外局势和党的建设状况, 笔者认为中宣部上述复示即关于党报编辑部与党委会的关系原则的规定, 有着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是“必须遵循的原则”。其原因是:
第一, 国内外局势要求执政党必须维持一个统一的领导体系。如果给人造成执政党是分裂的、对立的印象,则不利于建设统一团结的党组织体系和政府体系。
第二,当时朝鲜战争尚在进行中,美国军舰在台湾海峡游弋,西南边陲匪患尚未平息,土地改革正艰难推进。大敌当前,执政党没有精力公开解决党内的意见分歧等问题。
第三,党和国家机器的民主化改革还未提上议事日程, 暂时只能继续执行战争时期的低水平的民主做法。诸如独立媒体的建设,传媒的民主化机制改造等,在当时条件尚未成熟。
1950年毛泽东提出的媒介批评的文件基本上得不到执行,就是很有说服力的一个例子。
假如我们认为1953年中宣部提出的党报编辑部与党委会关系的基本原则规定在当时是合理的、必要的,把“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作为“党报在其和党委会的关系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那么时隔60余年, 今天中国的政治经济态势已同过去有天壤之别。比如, 今天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另有一批参政的民主党派 ),其地位十分稳固 ,其实力空前强大,其影响极其广泛,远非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状况可以比拟。更主要的是,今天的中国共产党正面临着深刻的、无处不在的被腐化、被算计、被堕落的环境、条件和风险。稍不防备、掉以轻心、一个闪失,甚至一顿饭、一支烟、一个签字、一个印章,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几十年的革命成果就会付之东流,个人的历史就会被改写。远的、大的如苏联的解体,近的、小的如近两年被“双规”和绳之以法的大小干部乃至个别党和国家领导人。
在这种常态化的复辟与反复辟、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较量中,如果再以“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的规定作为拒绝批评、拒绝监督的挡箭牌,显然将会是大错而特错的。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反对腐败坚持廉洁成为执政党的嘹亮战歌。在这种新形势下,如果还坚持1953年的“复示”不改,那就不仅跟不上新的形势,而且令人担忧。今天,在宪法精神下,任何人都可以行使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监督批评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权利。同理,任何传媒和任何一级党报为什么就不可以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监督批评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呢?
根据当前的时代特征和党的历史使命, 重新审视1953年的“复示”,可以肯定地说,这个复示已经过时了,已经落后于时代了,必须给予清理与废止。
遗憾的是, 在党领导和监管新中国新闻传媒的历史上,这类规定、决议、政策、通知、讲话太多了。自从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部门对于1949年以来相关的、业已过时的文件作了一批又一批的清理, 而新闻宣传方面至今未见一件文件被公开清理、公开废止。因此,结论是明确的,要构建舆论监督的法律体系,必须从清理违背现行宪法、违背当下新闻传播现实的规范性文件入手。否则,定然一事无成。
三、构建舆论监督法律体系要在更新新闻理念上下功夫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改变舆论监督无法可依的被动局面, 要有效清理违背宪法的舆论监督规范性文件,最重要的是,从更新同舆论监督相关的新闻理念入手,下一番苦功夫。这样,才能以新的科学的新闻理念,应对舆论监督的新变局,才能以新的科学的学理取向与现实价值观,考量、审察、取舍现行的规范性舆论监督文件。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成功构建舆论监督的法律体系,切实保障依法治新闻,依法用新闻。
(一)担当喉舌还是担当哨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都谈到党掌管的新闻传媒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喉舌。马克思最早提出,人民报刊应当成为人民的喉舌。他说,人民报刊是人民群众有声的表达者,是人民联系世界的有声的纽带,是人民精神大声表达出来的日常政治思想, 是人民及其政党的真正学说的公开表露。在著名的1848—1849年欧洲大革命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特别强调工人报刊要干预运动,成为运动的喉舌,为工作运动呐喊、呼号、引导和抨击。列宁和毛泽东也有类似论述,且都进一步强调报刊是党组织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出版事业是党的总事业的一部分,是党这部大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在中国,有位新闻界领导人还写过一部书名叫《喉舌论》,他把喉舌的使命和功能视作党报理论的核心。
检索“哨兵”一词,无论是新闻学者还是新闻业者, 往往都会引用普利策的话:“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 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西方新闻学把传媒的哨兵功能或社会角色定位称为“守望人功能”(也叫守门人、把关人 )。释其意 ,指 :“大众传播媒介的守望人功能, 就如原始部落中的守望人守候在地平线上随时报告危难与机会一样。媒介负责报道环境中有什么事情发生,把消息告知社会大众,其目的在于协助人们认识复杂的环境事物, 使之能充分地获得调适。”[3]
在一般的传媒全功能的语境下考察传媒的社会功能,传媒既要担当喉舌又要担当哨兵的双重功能。在特殊的机关传媒语境下,多数情况下,强调喉舌功能大于、强于哨兵功能也能为人们所理解。但在舆论监督的语境下,恐怕得“反其道而行之”,哨兵功能是第一位的,喉舌功能则退而居其次。因为在舆论监督的媒介社会架构中, 传媒是代表人民群众站岗放哨的, 时时刻刻警惕和防范各级官员侵害人民群众的各种利益, 也警惕和防范这些官员从公仆蜕变为主人。因此,西方新闻学把这种哨兵功能直呼为看家狗功能。剔除对“狗”的动物学解读,而视作只是一种社会岗位,看家狗或看门人的功能自然是第一位的。
如果对上述分析没有异议,要在宪法权威、依法治国的大框架下建构舆论监督法律体系,笔者认为,充分强调传媒的哨兵功能,不失为一种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新的新闻理念。
(二)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和名誉权约制
公开的舆论监督的展开, 有时难免会伤害当事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 其中包括对一些公共机构和官员等公众人物隐私权和名誉权的侵扰。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和名誉权作一些特别的规定。
隐私权和名誉权都属于人格权。按辞书界定,“人格权是自然人和法人所固有的、以人格利益为客体,维护主体生存和尊严所必备的权利。”[4]其中,隐私权是基本人格权利, 指公民享有的个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名誉权指公民、法人享有应该受到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和要求他人不得非法损害这种公正评价的权利。
人格权及其属下的隐私权、名誉权受到法律的保护。但在司法实践中,公众人物和非公众人物(或“私性人物”)依法获得的保护是不同的。所谓公众人物,是指观点与行为关系到公共问题、公共事件和涉及公共利益的某类人士。这类人因其特殊才能、成就、经历或其他特殊原因而为公众所熟知,并成为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社会人物。主要包括党政高级官员,著名科学家、艺术家、影视明星、体育明星,著名企业家,社会活动家,有影响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人物。其中,那些拥有广泛的权力、在公众中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完全暴露于媒介的关注之下,因而他们的隐私权、名誉权应当受到特殊的约制。这种约制之所以能够成立,其理由是: 一是在公开报道, 特别是公开的舆论监督中,有时有必要涉及这些公众人物的隐私,也必然会对其名誉造成一定的侵扰。二是舆论监督之所以实施,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三是媒体在实施舆论监督过程中,应该是负责任的,揭露和批评应该是言之有据、言之有理的。有的国家甚至还规定,传媒实施舆论监督,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新闻评论,只要目的是出于维护公共利益,而不是出于恶意,其报道是负责任的,媒体就可以享有一定的特权,即使部分内容有诽谤性, 亦无须负法律责任, 如英国的“雷诺兹特权”。
对上述分析作一小结, 就是在实施舆论监督过程中, 公众人物应该适当放弃自己的隐私权和名誉权,更不允许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和名誉权为名,抗拒正当的舆论监督。法律和执法部门应对媒体坚持正当的舆论监督给予更多的支持和救助。对此,执政党、政府、媒体和公众必须尽快达成共识。
(三)公众、传媒、公权三者利益的平衡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在实施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公众、传媒、公权三者之间的博弈。考察它们参与舆论监督活动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 承认并保护其中一些具有合法性合理性的利益诉求,又在宪法和相关法律的框架下把握三者利益的平衡,是舆论监督得以有效实施并获得理想效果的重要条件。
公众关注并主动参与舆论监督,其动力不外乎:同自己的切身利益相关,正义的冲动和内心之不平,媒体的鼓动与组织,公权的号召与调动。这些动力在公众参与舆论监督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发挥着作用,其中公众对自身利益的认知与维护是主要的内在动力,媒体的鼓动(甚至煽动)与组织是主要的外在动力。因此,对参与舆论监督的公众合法利益诉求给予充分的认知、理解和支持,引导公众在法律规定的轨道内有理有节地去争取这些利益,既是公权的责任,又是传媒的义务。
在传媒作为中介而实施的舆论监督中,公权往往是被监督的客体,是被监察、被批评的主要对象。从利益诉求的角度看, 公权常常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是正派而又有宽广襟怀的公权,期待通过广泛的舆论监督,受到人民群众的批评,发现并克服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永葆公仆的本色;另一方面,是为数不少的公权惧怕批评,对公开而无情的舆论监督抱着抵触和抗拒心态,甚至明里暗里压制乃至迫害实施舆论监督的公众和媒体。认知和维护公权依法享有的利益,又遏制公权对于公开批评的抗拒心理与消极态度,是成功实施舆论监督的重要前提。
在实施舆论监督过程中,媒体是个特殊的角色。一方面,媒体要对公众负责,替公民代言。媒体一旦得罪了公民,就失去了市场,失去了媒体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媒体又不能开罪公权。不管何种社会制度下,公权总有一定的权力和渠道监管媒体。特别是在中国,不少媒体本身就是公权的机关媒体,或执政党或政府的机关报刊, 或以国家广电机构存在,其牌照由公权核准派发。实际上,传媒是真正的一仆二主。多数情况下,传媒的生存发展依靠市场,广告受公权管理和配置,传媒的生产和消费(订阅、收视、收听)由公权管理。由此可见,传媒在实施舆论监督中受到多种利益的驱动。
在舆论监督中, 传媒的地位属性也使它变得相当被动和尴尬。众所周知,从宪法看、从社会框架看,公众是社会的主人,公众是实施舆论监督的主体,而公权则是舆论监督的客体和对象。传媒由于公民的委托、赋权而成为舆论监督的又一个主体(或称第二主体)。因此,传媒在实施舆论监督的过程中,既不能违背公众的意志和授权, 也不能违背公权的利益而独断独行。媒体只有在确保公众的利益诉求得以实现舆论监督的目标, 公权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力实施对舆论的监督, 媒体的市场利益诉求方能实现。
分别对公众、传媒、公权在舆论监督中的三者利益诉求及其实现机制进行考察之后, 讨论和维持三者利益的平衡就比较清晰和可行了。
第一, 三者利益诉求的合法性必须得到宪法和相关法律的确认和支持。三者旁生出的非法利益,应该不予考虑并加以反对。换言之,在实施舆论监督中 , 只尊重和 维护三者 各自合法 、合理的利益诉求。
第二,公民的利益诉求是基本的,因为公民是社会的主人。在三者利益诉求出现对立和分歧时,首先要保障公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同时,公众也应该尊重和维护公权与传媒的合法利益诉求, 并自觉地把国家根本利益的保障放在第一位。
第三,公权的利益诉求应从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出发。从原则上说,除了国家根本利益外,公权没有也不应该有特殊的利益诉求。公权局部的利益维护,从本质上说, 仍然应该是国家根本利益的合理组成部分。
第四,传媒在国家根本利益至高无上、公众的合法利益得到最大程度满足的前提下,提出、实现和保障传媒的合法利益诉求。传媒合法利益的实现,以宪法监督和其他法律体系监督为条件, 并以不侵害公民合法权利为前提。此外,传媒实施舆论监督时不得以传播流言谣传等为手段谋取私利。因为这些手段的使用,将从根本上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危害公权的形象和传媒自身的价值。
【社会舆论监督】推荐阅读:
舆论监督与和谐社会06-12
社会舆论12-06
社会舆论结构论文07-06
引导社会舆论推动发展11-01
社会舆论环境建设管理10-14
《理想国》、《社会契约论》与《公众舆论》01-09
公民舆论监督01-17
舆论监督新闻09-29
广播舆论监督10-05
舆论监督分析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