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需要民主意识

2024-09-06

舆论监督需要民主意识(精选7篇)

舆论监督需要民主意识 篇1

“让民做主”还是“为民做主”?

――论舆论监督中的媒介定位

毕一鸣

内容摘要:近年来,大众媒介中开办了不少舆论监督类的专栏和节目,但是由于对舆论监督的性质、任务、目的,了解不够清楚,把握不够准确,常常发生媒介“越位”的现象。媒介涉法事件、媒介审判现象等屡有发生。本文对这些现象做了理性的分析和深入的诠释。关键词:舆论监督民主意识媒介监督

民主政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舆论监督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舆论监督也是促进社会走向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大众传播媒介在舆论监督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但是我们的媒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偏离正常轨道的现象,这与我们在舆论监督中缺乏民主意识,不无关系。陈力丹先生认为:‚什么时候大家都能用法治的、理性的心态看待舆论监督,什么时候全社会都能意识到舆论监督是公民参与社会活动、保证社会公正的不可缺少的手段,那时,我国的舆论监督便真正走上了正轨。‛①这段话一言中的。

一、舆论是公众意见

‚舆论‛是世界范围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但是西方人和我们对这个语词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具有现代含义的‚舆论‛概念是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开始滋生、发展起来的。他们把舆论看做是公共意见或公众意志的反映,并体现‚人民主权‛的平等自由的思想。如果说我国古代的‚舆论‛概念是与‚民本‛观念相联系的,那么西方现代的‚舆论‛概念主要是反映一种‚民权‛的思想。这个时期西方大规模的舆论行为,主要表现在古罗马帝国统治下人们的宗教信仰中关于‚人民的声音就是上帝的声音(Vox popublic, vox dei)‛的议论,这种说法一直延续了几百年。十八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深入人心,以伏尔泰、卢梭为代表的思想家创立了人民主权的思想理论。1762年,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所表达的‚舆论‛(法文为OpininoPublique)就包含了‚公众‛与‚意见‛两重涵义,用来表达人们对于社会性的或者公共事物方面的意见,这类概念随同他的这部著作风行整个欧洲。作为英语的专有名词publicOpinion(舆论)也在这前后出现并被广泛使用。作为这个语词概念的出现,它要比我国晚了1500多年。但是西方‚舆论‛的内涵却要丰富得多,卢梭明确提出了:‚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它的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创制精神,而且可以不知不觉地以习惯的力量代替权威的力量。我说的就是风俗、习惯,而尤其是舆论。‛② 长期处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的我国古代‚舆论‛,只是开明君主重视民心向背的说辞,但还没有民主意识的客观基础。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荀况,曾在《荀子〃王

1制》篇中论及:‚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者载舟,水者覆舟。‛意思是说:君王是一条船,而民众犹如河水,水既可以把船负载起来,也可以将船淹没掉。唐太宗非常赏识荀子的这个思想。在与群臣讨论治国之策时,多次引用并发挥了这个见解。他在《论政体》一文中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和唐太宗,都看到了人民的伟大力量,强调了依靠人民力量的重要性。这一思想,为后来历代统治阶级所接受。以‚载舟覆舟‛来比喻人民力量的威力,由此萌发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从‚舆论‛这个词在我国的形成发展过程来看,说明它是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封建民本思想。直到明清以后,在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下,‚舆论‛才有了新的内涵,其中也包含了‚人民主权‛的思想。清代学者顾炎武就主张,要改革社会,应允许民意评议‚政事‛。他在《日知录》中探讨了清议、流言、直言、莠言、立言等舆论现象,把‚列国之风,舆人之诵‛看做一种民族传统。他认为,‚天下之风俗最坏之地清议尚存,犹足以维持一二。至清议亡,而干戈至矣‛。强调了舆论对社会的制衡作用。

虽然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都是把‚民‛作为立论的根据,但其中有质的差别。以民本来理解民主,会把民主理解为‚为民做主‛,从而曲解民主的本意。由于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在政府和媒体的作为上总会自觉不自觉地以‚包青天‛自居,以‚无冕之王‛自诩。从主观上来说,这可能是一种善良的愿望,但从客观效果来说,无形中它忽视了法制的建设,也剥夺了本应由人民自己来当家作主的权利。

二、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

‚舆论监督‛是在1987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三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明确概念,报告中谈到:‚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 1993年以后,这个概念的合法性被法律所确认(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三十八条)。但是,如何发挥舆论监督的职能?谁来执行舆论监督?却没有明确的操作规范。在媒介发挥这项作用的过程中,就屡屡发生‚媒介审判‛、‚媒介监督‛等等‚越位‛现象。

有评论认为:‚1994年中央电视台创办的《焦点访谈》,可谓是舆论监督的先锋。按总制片人梁建增的话说,《焦点访谈》的内容之一就是替无权无势的人伸张正义。《焦点访谈》虽不是包青天,不能包打天下的全部‘官司’,但也不是菩萨心肠,慈善可欺。从这番话里我们可以看出,《焦点访谈》虽说不是‘包青天’,潜意识里却还是以‘焦青天’自居。在中央电视台东门口那么多手里拿着厚厚的材料,甚至还高举着血衣的上访的群众也把《焦点访谈》视作了‘青天大老爷’。这是否就是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成绩和胜利呢?不,这恰恰说明了尚未实现真正的法治。‛‚在法治社会里,绝不可能有‘青天’存在,所有的司法案件,也不会因为有了‘青天’的干预而以情代法、以人代法。我想,什么时候中央电视台门口不再排起申冤告状的长队,什么时候舆论监督才真正起到鼓舞群众、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及时纠正错误的作用。‛③不可否认,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确实起到了‚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的积极作

用,但是潜意识中那种‚为民做主‛的观念,还是不时地表现了出来,并产生一定的示范作用。譬如:南京一家杂志载文《正直小记者,一方‚包青天‛》说的就是南京一家媒体中的主持人热心为民请命,为民做主的报道。据说:有一次‚南京某县某镇供销社100多名退休老职工拿不到退休工资,上访信一直写到国务院,信转到了省,省又转到了市,书记、市长都作了批示,但问题还是没解决。无可奈何的百姓们只得拨通了××的热线电话。于是××拿着书记和市长的批示,一路追查下去。……不出20天,那些退休职工的工资全部补发了。‛ ④这样的报道说明了什么呢?政府不作为,需要主持人来解决问题吗?实际上是主持人越俎代庖了。主持人的责任只是披露真相,公开信息,由人民群众来进行评判,是非曲直由大家来评说,这就是通俗意义上的舆论监督,也是群众正当的民主权力。在这种公众意见的压力下,引起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以促使问题的解决。主持人去追查、去责问,甚至当面指责,都是不恰当的。事实上,舆论监督的过程应该是:‚舆论监督客体(监督对象,即被监督者)的行为通过新闻媒介(舆论监督的信息载体和手段)传递给舆论监督主体(监督者,即人民群众);舆论主体通过对舆论监督客体行为信息的判断(这种信息不仅仅通过新闻传媒一种渠道获取)的判断和评价,形成社会舆论,从而达到舆论监督的目的。‛⑤

‚舆论监督‛可以看作是以民众权利制约政府权力的一种机制。广义的舆论监督是指对社会一切不良现象的监督。这里的舆论监督取狭义解,意指通过在公共论坛的言论空间中所抒发的舆论力量对政府机构及其官员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作为一种活动,它指公民或新闻媒体发表与传播针对政府机构或政府官员的批评性言论。作为一种功能,它是言论自由权的诸项政治与社会功能之一。

综上所述,舆论监督就在于媒体通过客观和公正地报道事件真相,给予公众知情权,同时提供‚民主论坛‛来维护公民的言论权,从而形成社会舆论的倾向。以舆论来督促国家机关,遏制权力腐败,从而达到监督公共权力,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目的。因此,主持人和媒体关键在于对事件客观真实的报道,真正在党、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发挥喉舌、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而不能动辄以‚救世主‛、‚包青天‛自居,以‚判官‛的口吻公然地判定谁对谁不对,将个人化、情绪化的东西掺入报道中去。

三、舆论监督不等于媒介监督

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舆论监督中处于中介的地位,它可以代表舆论监督主体,但不能代替舆论监督主体。

由于社会公众意见大多要通过大众媒介这个传播渠道,才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因而人们常常误以为传播媒介就代表了公众舆论,把媒介监督的过程当成了社会监督的结果。监督的本意是‚监察督促‛⑥,或者说是先监察,后督促。所谓媒介监督的过程主要是‚监察‛,告知以真情、真相,推动民意去督促。如果媒介取代民意去督促,往往就造成了媒介的‚越位‛,特别是媒介的批评性报道,甚至会影响司法程序,造成 ‚媒介审判‛现象。‚这里两者的差别主要在于,舆论监督是客观存在的公众的意见无形压力,而媒介监督就不能不带有媒介本身的主观意图,以及媒介背后政治、经济势力对其的操纵。大众传播媒介理论上应代表舆论,但能不能真地代表舆论,就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⑦舆论监督是指

公众通过意见的表达,对行政当局、管理部门,以及社会事件和公众人物施加社会影响的结果。它的特点就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广泛的无名的‛。公众表达的意见有褒有贬,所谓‚人口皆碑‛、‚人言可畏‛,就反映出正反两种意见的社会效果。‚即使是媒介监督,它的力量应当在于媒介自身的影响力,这是一种软性的监督,媒介的影响力是无形的,不拥有有形的权力。当它代表着舆论的时候,这种监督的力量会显得十分强大,等于“媒介的影响力+现实舆论”在共同作用。‛⑧(同上)

之所以会经常发生‚媒介越位‛的现象,除了我们的法制还不够健全以外。更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主观认识上,我们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为民做主‛的惯性思维中去。‚由民做主‛与‚为民做主‛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内涵却有天壤之别。前者体现人民是主人,即做主的主体;后者体现人民为仆人,即做主的对象。‚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要求我们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但是怎样才能保证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落到实处?‚与民做主‛、‚为民做主‛是封建社会中‚清官‛、‚好官‛、‚父母官‛对平民百姓的恩泽施与。在资产阶级革命时,这种思想观念就遭到了唾弃。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提出的首要任务就是推翻‚三座大山‛,让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由此可见,在‚为民做主‛思想作祟下的媒介监督是不能取代‚让民做主‛、‚由民做主‘的舆论监督作用的。近年来,中央纪委、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要求各地普遍与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联合开办的‚政(行)风热线栏目‛,把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和专门机关监督融为一体,为政府搭建起一座座联系群众的‚空中桥梁‛。仅江苏省及下辖13个市,凡有电台呼号的52个县(市、区)全部开通了‚政风热线‛。这项措施对促进机关作风转变、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优化发展环境、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应该说,它的积极意义在于,促进了社会的民主意识,真正发挥出了舆论监督的影响力,大众传播媒介也起到了很好的喉舌、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综上所述,舆论监督应是社会公众通过行使言论自由权、知情权和批评建议权等宪法所赋予的基本权利,对公共权力和公共生活所实施的一种监督。大众传播媒介应该努力创造条件,为老百姓搭建更多自主表达意愿的平台,并加以适当引导,从而形成足以影响社会的舆论力量。这不仅能够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而且也可以大大推进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善莫大焉!

注释:

①陈力丹《论我国舆论监督的性质和存在的问题》《新闻与传播》2003年第9期 ②“法”让〃雅克〃卢梭《社会契约论》p70,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③成芸《对舆论监督的一个误解》,原载《新闻记者》,2000年第五期 ④石钊《家庭》2001第12期

⑤郑保卫等《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建设》p11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⑥《辞源》p1188,商务印书馆

⑦⑧陈力丹《关于舆论监督的几个认识问题》http://.cn 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通讯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邮政编码:210097电话:(025)86307867*** 《新闻与传播研究》、《当代传播》2006年11月25日寄出

《新闻与传播研究》用的是《舆论监督需要民主意识》-是‚由民做主‛还是‚为民做主‛?

《当代传播》2007年第三期已采用,6月15日汇200元稿费。

舆论监督需要民主意识 篇2

关键词:隐性采访,舆论监督,策划新闻,角色,人文精神

一、隐性采访

1. 隐性采访的定义、条件及特征

在《新闻学大辞典》里,隐性采访俗称暗访,是指新闻记者在未经采访对象感知的情况下,运用拍照、摄像或对其谈话进行录音等各种方式而获取新闻事实的行为。隐性采访不同于显性采访,虽很重要,但也是目前新闻界最受争议的一种新闻采访方式,使用时必须慎重。它的成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记者隐去了记者身份而出现在新闻事件的现场。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的“记者隐去了记者的身份”是一种带有主观故意的行为,这和一些记者不期而遇的目击性新闻或者目前新闻界议论较多的体验式采访有所不同。其二,采访是在被采访者未知的情况下进行的。隐性采访能否顺利完成与能否做到让“被采访者未知”密切相关,也是体现记者业务水平高低的关键所在。其三,采访未事先征得被采访对象的同意。

从新闻采访主体的职业行为方式及采访的具体途径来看,新闻采访除隐性采访和体验式采访外,还有一些特殊方式,如电话采访、互联网上采访等等,怎样区别呢?那就要从隐性采访的特征入手:第一,主动出击。隐性采访是记者主动出击进行采访的行为,记者采访时一定始终在新闻发生的现场,否则,隐性采访就无法完整地进行。而其它采访不具备此种特征。第二,事实周详。通过隐性采访采获的新闻事实比较周详,舆论监督的力度也比较大。第三,关注面广。新闻记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可谓神通广大,但这种神通广大恰恰是全民参与的结果,社会方方面面的成员及时、全面地向新闻记者提供新闻采访线索,从而使记者更多地了解社会情况。第四,隐瞒身份、隐藏目的、隐蔽手段。隐性采访的特征,为新闻媒体在新闻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创造了条件。

2. 隐性采访面临的问题及如何正确使用

隐性采访迄今还是一种不规范的采访,因为它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但却是舆论监督的得力助手,以致许多人打着舆论监督的幌子滥用这种手段。因此,隐性采访从它出现的那一刻起,就与无休无止的道德争论相生相伴。由于它采取了与人们公认的一些道德理念、道德原则相冲突的特殊采访手段,因此会受到一些道德谴责。但是,隐性采访对整个社会及新闻事业的发展都有其存在的特殊意义,所以其存在的必要性是毋庸质疑的。我们必须认真分析隐性采访所面临的道德困惑,应当有条件、有原则、有规范地使用隐性采访,使权利合法化、道德化、规范化。

隐性采访虽没有新闻法予以界定,但是从宪法及民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仍可得出相应的规范规定。如:新闻隐性采访必须以社会公共利益需要为前提;采访不能跨越法律禁区;采访不能跨越社会公德的禁区。适用隐性采访的几种情形包括:深入了解某些社会人群的生活状况、生存状态;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批评报道,披露行业不正之风,不法分子违法行径等;涉及有争议问题的报道;采访先进典型事迹和正面人物,有时候也可以运用隐性采访。

二、隐性采访与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媒体的职责所在,只要是媒体,它都要通过采访报道来实现舆论监督。隐性采访,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说到底它是一种采访方式,它的职责也是舆论监督。

1. 什么是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运用新闻媒介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公众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活动,并运用舆论的力量对偏离和违背社会正常运行规则的行为依法实施新闻批评,促使他们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共同准则的轨道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舆论监督是人民行使其权利的重要途径,舆论监督的实现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传播媒介。

2. 我国舆论监督的现存问题

(1) 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缺少法律保障。记者生存现状调查结果显示,75.4%的记者在采访中曾遭受辱骂、诋毁,42.2%的人因舆论监督报道遭遇过打击。新闻舆论监督工作中出现的饱受群众批评的“只打苍蝇,不打老虎”现象,不能独立地揭露重大政治经济问题的现象,披露社会问题时受到种种限制遮遮掩掩的现象,面对腐败行为少有作为的现象,导致群众对舆论监督满意度的下降。

(2) 官僚主义、行业保护、地方保护、阻挠采访的行为得不到法律的惩处,并使舆论监督变成了监督舆论。打击、迫害和陷害实施舆论监督的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的行为得不到法律制裁;公民的名誉权、人格权被滥用监督权利的媒体和记者所侵犯,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

(3) 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法律意识的淡薄影响正常的舆论监督。比如:2001年7月17日,广西南丹发生重大煤矿透水事故,当时的县委主要领导上演了一起骇人听闻的隐瞒事实真相的惨剧。2002年6月22日,山西省繁峙县义兴寨金矿发生井下爆炸事故,造成37名矿工遇难。黑心的矿主为瞒报事故抛尸荒野,焚尸灭迹。而繁峙县政府作出的调查结论竟然是“两死四伤,34人安全撤离”。2003年3月19日,辽宁省海城市数千名学生因饮用了“学生豆奶”而集体中毒的案件,直到新闻媒体披露,才在事故发生二十多天后进入公众。在中央政府严令调查和全国媒体的围追堵截下,市政府不得不于4月9日对外宣布已经有二千五百多名学生出现了腹痛、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事故披露后,舆论哗然。人民有权监督干部和公仆,公仆也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把接受监督作为一种义务,而目前我国人民监督的难度正在加大。目前的法制建设还不完善,对一般的老百姓而言,不明法、无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使他们的权利意识正在悄悄地被淡化。在官官相佑、金钱作弊的现行社会状态下,他们成为法制建设下的“弱势群体”。如何加强“弱势群体保护”?目前,世界上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媒体的舆论监督。媒体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真正有良知的媒体,不仅可以将人民的疾苦公之于众,更应该揭露中国“官制”腐败的一面。通过倡导、批评,使人们对此警觉、重视起来,以此来保护人民大众。这就是“舆论监督”,是我们的新闻媒体应担负的社会责任———监督政府事务,更监督为“官”者。

(3) 隐性采访是有效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

舆论监督的困难不是我们放弃它的理由,社会的文明和人民民主权利的保障需要舆论监督,怎么办?隐性采访无疑是突破困境的有效武器。

(1) 隐性采访可令被采访监督对象处于“不设防”境地,从而有效地突破“新闻封锁”。人民监督难、舆论监督也难,我国的舆论监督现状并不是一个“官官相佑”所概括得了的,有人曾将此概括为“三关”:人情关、领导关、纠缠关。

(2) 隐性采访可以比较容易地采获到鲜活的、有说服力的第一手资料,提高了舆论监督的说服力。

(3) 隐性采访的开展可以使舆论监督处于良性循环之中。舆论监督类新闻的内容丰富多彩,往往受到受众的欢迎,也让舆论监督类节目有了不断持续下去的基础。

4. 隐性采访对舆论监督的意义

新闻媒体隐性采访的社会意义,在于它干预的是特定的社会关系。对于企业与企业、个人与个人那些平权主体之间平等的民商事关系,新闻媒体不宜过多干预。但是如果他们的行为涉及到产品质量、消费者权益、公共秩序和社会习俗时,媒体就会扮演为相对弱势群体撑腰的角色,进行舆论监督,或者对国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从本质上说,隐性采访是媒体为了监督违反社会公益的人或事件而不得已采用的手段,它反映着社会的,同时还有媒体的良心。隐性采访不单单是一种工具和手段,它是行政权力的一种延伸。

在今天这样一个资讯高度发达的社会,每一个现代人都曾接受过新闻记者通过隐性采访采获的新闻信息。“面对采访者摇摇晃晃的镜头,欲说还羞的问话,还有被采访者无所顾及的言行及不可告人的勾当,正为会议新闻四平八稳的八股格式折磨得昏昏欲睡的观众,立即打起精神,紧张地关注起事件的进展。这就是隐性采访的魅力。”就连诸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大写真》这样一些名闻遐迩的栏目,也主要是借助隐性采访的吸引力而长盛不衰的。因为隐性采访采获的新闻比较独特,往往具有独家新闻的特征,而独家新闻则是锁定一部分铁杆受众的良好手段。隐性采访的特征,为新闻媒体在新闻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创造了条件。纵观中西方新闻事业的基本进程,隐性采访始终在其发展主线中占据着独特而又重要的地位。因此,关注隐性采访,研究隐性采访,实践隐性采访,这对我国现代新闻事业的发展,无疑是有着特殊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的。

参考文献

[1]魏永征.偷录应当慎重[J].新闻三昧, 2000, (2) .

[2]罗以澄.新闻采访学新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3]周胜林.高级新闻采访与写作[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民主政治下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 篇3

关键词:新闻舆论监督;民主政治;媒体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16-01

什么是新闻舆论监督?从字面上看,舆论是指公众的言论或意见,监督,则是对某一特定环节﹑过程进行监视﹑督促和管理,对期间产生的问题更好地监察并督促改正问题。顾名思义,新闻舆论监督便是大多数人通过新闻媒介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是国家居民通过报刊、杂志、影视、微博、微信等大众传播媒介,针对社会上存在的问题表达自身的见解和建议,形成较大范围的舆论,进而督促国家、政党、各类组织团体或个人及时认识自身行为的错误并纠正。

而新闻舆论对于民主政治起何作用?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的成效和政治生活状况的政治文明来说,其重点是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民主充分发扬,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利,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为了扩大公民有序参与政治、遵循依法治国基本方针,包含新闻舆论监督在内的公民的民主监督需要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新闻舆论监督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其发挥作用的大小决定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

在中国,为了让人民群众行使社会主义民主权利,最有用的手段是新闻舆论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包含了报道、评论、讨论、批评、发内参等方法,但其焦点是公开报道和新闻批评。因为舆论监督的实现需要两个环节:第一,在掌握充分的舆论信息后,逐渐形成舆论的真实情况,帮助人们充分理解身边的经济、政治及社会;第二,基于掌握信息的基础上,保证理性和直率,评论各类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件及有关人物。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我们越来越离不开舆论批评,人们在网络上对社会热点表达观点、批评观点和变换观点,社会各个个体意见得到充分展现及互动,在最后,会得到大多数人所认同且能获得人民群众同理心的主流观点,这个过程其实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整个过程就是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从传播学视角来看,传媒是拥有普遍深刻的社会影响的重要系统,来自各个群体的影响都会影响到其运行方式。德弗勒认为,“可以把传媒的独特地位描绘成是处于三种主要力量(政治的、经济的和技术的)中心”[1]。从一定程度上,媒体有效运营的两个支撑是技术条件和社会环境。首先,信息收集、整理和传播的过程中需要一定技术条件的支持,这是客观的物质资料,并无社会属性的存在;社会环境则包含政治和经济两大前提,暗含了媒体自己属性里的政治及经济,这两类属性使得媒体离不开政治、经济环境,也可能被这两者所控制。

19世纪,报刊这一大众媒体在欧洲各国的政治变革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其时,资本主义社会矛盾逐渐尖锐,工人运动一波接一波,汹涌澎拜。在这一阶段,身为阶级革命的先锋,马克思、恩格斯围绕着人民报刊思想,发展出报刊使命观、出版自由观、自由报刊即“第三种因素”和新闻舆论观四种理论,其新闻思想的重点便是自由报刊理论。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进入后一阶段,在欧洲大陆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后,各国工人运动经历了一系列成长,其二人成熟地成为了共产主义者。在此转变中,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党报观念替代了旧时的自由报刊思想。马克思提出,无产阶级党报必须遵循以科学共产主义为指导的党的政策纲领。报刊是社会的守卫人,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发人,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

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刘少奇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对新闻舆论作用进行过论述,马克思特别强调关于压制人民舆论的问题,他认为,“舆论一律”和“舆论不一律”的统一便是无产阶级的言论自由,可以理解为对人民群众实行舆论不一律,对反革命实行舆论一律。只有对反革命,才不用民主的方法,“而是用专政即独裁的方法”,而在人民内部,如果“压制自由,压制人民对党和政府的错误缺点的批评,压制学术界的自由讨论”,就是“犯罪的行为”[2]。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推进,邓小平也指出了舆论的导向作用:提出要使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要求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的任务。”[3]

舆论监督和舆论导向是新闻媒体的两个重要功能,新闻传媒作为大众舆论力量,其舆论监督功能对中国的民主政治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基于以上作用,媒体理当站在群众的立场,表达群众的思想和情感,反映群众的呼声和愿望,理当紧跟世界潮流,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思想,理当有实事求是的自我批评,勇于纠正自身的错误。今年,习总书记也提出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48个字,加之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危害国家安全,不泄露国家秘密,不颠覆国家政权,不破坏国家统一; 不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不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不煽动非法集会”,决定了中国的新闻媒体肩负着重大的使命。

参考文献:

[1]丹尼斯·麥奎尔. 大众传播理论[M].风云论坛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233页.

[2]何梓华,成美. 新闻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页.

[3]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58页.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5页.

作者简介:

浅析网络舆论监督 篇4

摘要:网络舆论监督已经成为民意表达与社会主义道德监督的重要手段,督集中反映了公众对社会公共事件的参与和各种价值判断及思想动态,促进了公民意识提高,推动了政治文明进步。但当前网络舆论监督仍存在着虚拟信息良莠不齐、互联网发展失衡、网络监督流于表面、网络暴力危、个人隐私与安全及管理制度滞后等问题。正确引领网络监督,对扼制腐败现象,提高政府执政能力起到了前所未有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引领;反腐倡廉;理性网络监督

近年来,我国网络监督的例子有很多。2009 年“躲猫猫事件”;2010 年的“我爸是李刚”;2011 年的“随手拍解救流浪儿童”“郭美美与红十字会事件”等,引发的网络舆论浪潮此起彼伏,成为与现实世界产生重要关联的舆论冲击波,在与现实世界互动的过程中,对社会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

网络舆论监督是指监督主体通过网络了解国家事务、交流意见看法、提供信息线索,对监督客体进行监督的一种监督形式。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当前网络监督已成为人民表达诉求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正在成为民意表达和道德监督的另一种方式,进而成为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因素。在网络舆论监督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它所带来的问题与隐患也逐渐浮现。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如何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优势,克服网络监督的弊端,使其与我国现行社会主义制度相对接,从而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

纵观最近几年的网上公共冲突性事件,网络舆论在群众的“意见表达”和民主监督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网络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民主监督的内涵,与一般的舆论监督相比,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监督主体广泛

我国的网民人数众多,并且分布于社会的不同地域、阶层、行业和年龄段。互联网的匿名性、隐蔽性和自由性等特点使网民有了一个“背后说话”的机会,在意见表达和民主监督时可以畅所欲言,而无需担心遭到报复和打击。可以说,网络培育了一批“市民记者”,网民可以通过键盘轻松地举报腐败官员,并且追查真相,一种原子式的舆论监督方式正在不断地改善原有的政治生态。正如尼葛洛庞蒂指出的那样,每一个拥有互联网的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没有执照的电台,任何政府官员若想仍然采取以往那种集权式的控制方式与群众“隔绝”,几乎已无可能。

(二)监督通道多元

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为网民的上网以及民主监督提供了便利条件。现阶段,网民主要是通过论坛,博客,贴吧,等来进行意见表达和民主监督:

(三)网络舆论监督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公务领域成为主要焦点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舆论监督的范围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从政治事件到社会公共事件,从政界到司法界,从道德到法律,从网络到现实,公民通过网络舆论监督参与社会管理的范围正急剧扩大,且大部分事件都以公民意识中的 “惩恶扬善”、“伸张正义”、“以天下为己任” 等大爱精神为原则,通过有序的参与,形成合力,就可以博弈滥权,发难腐败。有关社会学家预见,未来来自草根的网络监督将取得更大成效,特别是针对政府官员和权力部门的监督,将更为集中有力,也将在更大程度上考验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

(四)网络舆论监督成为社会监督的主要形式,监督效果明显凸现

当前,由报纸、广播、电视、期刊等媒体形成的传统舆论场与通过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形成的新兴舆论场,一起构成了当今信息化时代的两个舆论场。近年来,网络舆论监督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已经成为督促制度执行力提升的新力量。随着网络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监督渠道、监督方式的不断扩展完善,网络舆论监督也必将促进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取得更大进步。

二、当前网络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网络媒体的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它有推动人类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面,同时也常常伴随着各种非理性甚至违法行为。当前,网络舆论监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网络暴力和媒体审判。

(一)网络暴力

近年来,在许多网络热点事件中往往都能发现网络暴民的身影。虽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同这种说法,有人认为“网络暴民是个伪命题,如果我们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这个词汇本身,不但偏离解决问题的方向,而且我们自己也容易陷入以暴易暴的尴尬境地。”但是,网络事件中往往充斥着暴力现象却是不争的事实。

(二)虚拟信息良莠不齐,影响舆论监督的公信力。

网络传媒营造的是“拟态环境”和“虚拟现实”,即由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产生的心理体验,而不是对现实感性世界的体验。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也造成了虚假信息的泛滥。虚假信息的泛滥严重妨碍了人们获得真实信息,能导致人们形成与现实不相符合的意见,严重的还会导致人们思想混乱和行为极端。同时,由于慎重发言的新闻制度,使得政府信息的发布大大滞后于网上事件传播,这就给予了虚假性和猜测性的信息有了生存土壤。各种真假莫辨的海量信息难以形成具有公信力的舆论,这也使得网络舆论监督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媒体审判

在法治社会,舆论监督和司法独立一直都是两个重要的理念。一般来说,传媒机构和司法机构通常能够各司其职,相互独立又相互配合与支持,共同推进行政问责制的发展。然而,在网络社会,网络媒体和司法机构的这种张力被打破,经常会出现网络舆论干预司法审判的现象,最终形成了媒体的审判。

媒体审判有违法治精神,它既违背了无罪推定原则,又危害了司法独立。实际上,媒体审判并不是媒体民主监督的一部分,而是媒体舆论监督权的一种滥用。英国法律就规定,媒体审判如果严重影响到司法独立和司法工作,将被处以“藐视法庭罪”。我国宪法也规定,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扰。因此,在发挥网络媒体监督的同时,要防止媒体的审判,实现司法的独立。

三、对策与建议

网络舆论监督的触角已触及到了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力量。同时由于网络媒体的特殊性,规范网络监督要从法律、伦理、技术等多方面着力,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主要应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一)树立网络舆论监督理念,重视网情民意表达渠道网络监督是科技发展与民主政治有机融合的结果,为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公民权益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广泛的平台,一个个网络监督事件显示出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与公民意识的觉醒,这对于我国实现法治社会、建设政治文明具有重大的意义。网络舆论监督是互联网

时代的一种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新形式,借互联网人多力量大的特点以及方便快捷、低成本、低风险的技术优势,更容易形成舆论热点,成为党内监督、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的有力补充,网络与其它手段一起形成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将会保障制度的执行力不断加强。

(二)提高网民素质,造就高素质的监督主体。

网络监督离不开网民,参与网络监督网民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会影响到网络监督的效果,因此,要逐步建立健全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宣传客观公正的监督理念,引导网民正确参与监督。一方面要求网民自身具有较高的社会道德水平和责任感,能够自觉遵守法规和遵从道德规范,增强网络的社会责任感、网站发布新闻的责任感;另一方面还要求建立操作性强的,包含详细的评价标准的自律机制。在提倡网民文明上网的同时,网站版主应及时疏导网络论坛中的情绪型言论,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及时跟帖、主动导帖,善言规劝,与网友共同创建宽松自由、文明和谐的讨论环境。

(三)加强舆论疏导,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网民合法理性表达

由于我国互联网法制建设步伐远远跟不上网络的发展速度,目前网络舆论监督还不能在法治化轨道上有序运行,导致其难以发挥应有的更大作用。所以要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尽快明确网络监督的合法性,将网络舆论监督视为公民的基 本权利加以法律保护。

要特别注重厘清与网络舆论监督相关的知情权与隐私权、政务公开与党政机密、社会监督与造谣诽谤、言论自由与人身攻击等法律界限,明确规定网络舆论监督的形式与内容、权利与保障以及网络侵权的法律责任等,使网络舆论监督中的评价、讨论、互动、传播等各种行为都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各级党政、立法部门以及制度执行机构要共同努力,握住网络监督这把“双刃剑”的“剑柄”,既充分发挥其潜能,又不至于让它偏离法治的轨道,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网络舆论监督的进一步突破。对众多网民来说,缺少法律知识,法治观念淡薄,往往导致在进行网络舆论监督的时候不够理性,甚至采用泄露个人隐私的方式,包括轻易使用“人肉搜索”这样饱受争议的手段,以期达到彻底揭露问题的目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现在许多网民要求主张权利,但对自己应该承担的义务并不明确,以至于网上表达缺乏理性,不计后果。要开展深入有效的网民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教育,营造文明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促使广大网民严格自律,坚持合法理性、客观公正的态度,在发表言论时尊重事实,辩证地看待问题,在法治的环境下,缔造良性互动的网络舆论监督与公共社会秩序。

总结:网络舆论监督在监督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但是网络舆论监督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深思, 剖析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 探讨网络舆论监督的对策, 促进网络舆论监督良性发展, 提高网络监督水平。一随着网络舆论监督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它对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必将产生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正确认识网络舆论监督的价值, 合理引导网民的舆论,从而提高网络舆论监督水平。

参考文献

1、孙健;徐祖迎:“网络舆论监督及其规范” 《中国行政管理》出版日期:2011年第12期

2、范敏:“我国网络舆论监督问题研究” 《江苏科技信息》2012 年第1期作

3、刘艳丽 :“试论网络舆论监督” 《巢湖学院学报 》 2011 年第2期页码:

网络舆论监督问题 篇5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含义及特点 网络舆论监督的含义

网络舆论监督是指监督主体通过网络了解国家事务,交流意见看法,提供信息线索,对监督客体进行监督的一种监督形式。主要由网络上的媒体言论、论坛、博客、微博及新闻跟帖等形式。是一种主要以决策阶层为监督重点的监督。

网络舆论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含义:广义上的网络舆论,是通过互联网表达的社会舆论,有公众舆论、媒体舆论和各

种利益集团制造的舆论等。而狭义的网络舆论,则仅仅是指以网民作为舆论主体,在网上表达的舆论。

网络舆论监督是传统监督方式在网络信息化条件下的拓展。它的本质也是事实监督。其监督主体是网络媒体,包括传统媒体网站、各类新闻网站、博客、微博、论坛或个人跟帖等。同传统媒体监督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强烈的时代特征,现已成为反腐倡廉、民主法制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

那么,作为我们纪检监察机关,既担负着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职责,同时,又是被网络舆论监督的客体对象。也就是说,我们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者的两重身份。

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

(一)网络舆论主体的匿名性,激发了群众参与舆论监督的积极性。人们在传统媒体上表达反腐意见时通常要署真实姓名,有时还需提供单位和个人身份证明,这就给意见表达者带来顾虑。特别是对于个人信息的充分暴露往往会使意见表达者因害怕打击报复或带来其他负面影响而谨慎从事。相比而言,人们在网络媒体上表达反腐意见和建议一般都是匿名的。正是这种匿名性所带来的特有保护功能,使得人们通过网络表达反腐言论和揭露腐败行为时能够畅所欲言,而不必有所顾忌,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监督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网络舆论表达的自由性,凸显了群众舆论监督的话语权。传统媒体上出现的舆论多是知名人士的言论或媒体自身的意见,尤其是对焦点事件的评论,放眼望去,不是“专家指出”,就是“学者认为”,普通百姓的观点难得一见。而网络是一个开放、互动、广阔的信息交流平台,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大胆地借助网络发表言论,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人们在网上发表意见具有较高的自由度,普通群众因此真正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和监督权。

(三)网络舆论传播的快捷性,提升了网络舆论监督的效率。人们在传统媒体上发表言论往往要经过层层筛选和过滤,发表反腐意见更需要经过严格审查把关,有的还要等待适当的时机,因而传播的时效性大打折扣。而网络舆论监督实行的是“点对点”的沟通,具有“瞬发而即至、始悉而周知”的传播特点。任何一个会文字录入的人只要拥有一台联通互联网的电脑,就能迅速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将其传播到其他地方,这种传播在瞬间完成。随着手机上网功能的开发和推广,网络言论传播的快捷性将会得到更大幅度的提升。

(四)网络舆论集聚的爆发性,强化了网络舆论监督的威慑力。借助网络,人们不但可以非常便捷地参与各种反腐新闻的评论和意见交流,还可以通过犹如现实中的俱乐部、聊天室等虚拟社区,将遍布各地的网民汇集到一起,共同关注反腐热点信息和事件,各种观点互相碰撞、交锋和融合,能够在短时间内集聚广大网民的意见,最终形成并爆发出一股强大的网络舆论力量,给腐败分子及其腐败行为造成一种声势浩大的舆论压力,凸显其揭露、鞭笞和抑制腐败的优势。

二、当前在网络舆论监督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和完善,在维护公平、伸张正义、促进社会发展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具有自由、匿名、开放等特点,使网络舆论监督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部性、片面性和虚假性的缺陷:

(一)“把关人”的弱化,易造成虚假信息的泛滥。传统的舆论监督一般会受到“把关人”的把关,通过筛选和规范进入传播渠道。但在网络舆论监督中,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网民可以自由发表意见诉求,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无需经过审批和把关,导致大量理性与非理性、虚假与恶意等带有情绪化的信息在网络上无序传播,增加了甄别难度和监督成本。

(二)“意见领袖”的差异,使舆论监督难以形成合力。由于自由无管束的网络言论主体,常常会出现各类社会地位不同、价值观念不同、责任意识不同、教育程度不同的“意见领袖”扮演重要角色,“意见领袖”主体的分散、利益差异,使不同观点的网络舆论交流、对撞,出现“集体无意识”的极化倾向,致使舆论监督出现混乱,难以形成合力。

(三)地域结构的不均衡,导致网络舆论监督的代表

性欠缺。虽然我国网民规模高达4.2亿,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发展极不均衡。据统计,我国网民的主体是30岁及以下的年轻群体,超过网民总数的2/3;网络普及率最高的北京,是安徽、贵州等省份普及率的5倍;9亿农民中只有不到1亿的网民,占全国网民的28%。因此,网民结构的年轻化且分布不均衡,导致网络舆论监督主体的代表性还很不够,网上的声音代表不了民众的声音。

(四)法规制度的缺失,易形成“网络暴力”,侵犯公民权利。舆论监督同行政管理与法律制约不同,它不具有迫使当事人作为或不作为的强制力,而是借助舆论的压力,形成道德约束或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但目前尚无具体可操作的法规制度来约束、规范网络舆论。超出范围的舆论监督就变成一种越权行为,容易出现 “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侵犯当事人的隐私权和其他权利。

三、关于纪检监察机关应对网络舆论监督的几点思考近年来,各级纪检机关高度重视网络舆论监督管理,先后制订出台了中纪发[2011]18号《关于加强和规范纪检监察网络举报工作的意见(试行)》、浙纪发[2005]3号《浙江省纪检监察机关网上举报工作办法(试行)》、甬纪发[2010]31号《宁波市纪检监察网络舆情应对处臵办法》等文件,较好地规范了网络举报及应对处臵工作的程序、方法和日常管理。全市各县(市)区纪检监察机关,能够深刻领会文件精

神,紧密结合本区域实际,创造性地抓好贯彻落实。特别是镇海区网络舆情监督管理工作既有创新、有亮点,又结合实际重民生、重效果。2010年以来,注重把收集、研判、处臵网络舆情作为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解决群众困难的一项重要工作,探索创新网络“三问”工作机制,着力打造24小时不下班的政府,较好地推动社会管理创新。近年来,我区也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监督管理工作,在认真做好经常性基础性网络举报工作的同时,今年会同区委宣传部网管中心探索建立江东区网络廉情处臵平台,制订下发具体意见和协作机制方案,较好地实现网络廉情信息互通、协调互动,有效推动网络社会管理工作。

网络作为新兴媒体,是信息化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是时代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和潮流。面对网络舆情这柄双刃剑,如何顺时而为、掌握主动、科学应对,切实做到重视而不忽视,接受而不排斥,引导而不压制,是当前摆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面前的一个重要而又现实的课题。为此,我还有这么几点思考与领导和同志们共同探讨:

(一)克服“三种心态”,顺时而为。

一是克服“盲目排斥”的心态,顺应民意。现实生活中,当群众的正当利益无法得到诉求和保护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求助于网络,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监督就是当前一种新的官民对话渠道。因此,作为政府

机关要正确对待网络监督,坚决摒弃排斥防范思维,切实改变拦、堵、塞的做法,做到“自己说、主动说、及时说、如实说”,热情面对不回避、真诚相待不敷衍、满足信息不推诿,尊重网络民意,坦诚对待网络民意,切实赢得网民的信任与支持。

二是克服“漠视”的心态,重视建设。网络监督不受渠道和时空的限制,为群众提供了自由、即时、充分的表现空间,产生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相关部门和单位快速作出反应。据调查,参与调查的网民中,87.9%非常关注网络监督;93.3%选择通过网络揭发社会不公;公众对有效举报方式的排序,网络曝光以35.8%的比例被列为首选。事实上,有些机关和部门对网络监督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态度,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的甚至麻木不仁,长此以往,必将失去广大群众对政府的信心和支持。因此,各级领导机关要坚决克服漠然臵之的心态,切实从思想上重视网络舆情建设,深入一线,听民意、解民忧,重引导、保稳定。

三是要克服畏惧的心态,参与互动。处在网络时代,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连穿着打扮都时刻处在网络监督之下,显示出网络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强大威力。南京的周久耕事件,给我们的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同时,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只要看到网上的一点风吹草动,就惧怕过敏。但事与愿违,官员越是害怕监督,局势越是无法

控制,舆论监督反而更加如影随形,更加无孔不入。政府是社会的治理者、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舆论监督是社会的了望者、守护者,两者之间不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只有正确对待舆论监督,舆情就能够成为政府的“保健医生”,反之则可能形成舆论“堰塞湖”。因此,要科学理性对待,消除网络监督的“恐惧症”。要善于发挥网络监督反映民意的渠道作用,在认真核查的基础上,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与网民进行平等、坦诚的良性互动,努力提升政府公信力,保证网络监督沿着健康轨道发展。

(二)把握“三项原则”,掌握主动。

宜疏不宜堵。网络舆情的特点决定,要在网络上完全有效遏制住某类舆情的发布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并且,舆情从产生到形成舆论压力,往往是由于有关部门消极对待,刻意回避或封锁消息等行为,造成事件的真实面貌在不明真相网民的助推下,越发模糊。因此,在网络舆情产生之初,纪检监察机关就要正面回应,积极做好疏导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民众明白真相,疏通心结,化解矛盾。

宜快不宜迟。网络舆情虽然具有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但其形成到爆发有一个过程。产生初期由于民众参与少,较为容易应对,一旦错过时机,将迅速扩散,有可能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甚至扩散到现实空间,这时再采取措施应对,将会事倍功半。同时,网络舆情热点大多转换频繁,持续时间

短,如果对网络舆情的现状判断不准或者是工作严重滞后于舆情的发展,在网络舆情热点已呈下降趋势或者开始转移的时候介入,将可能重新激发网民的关注度。因此,纪检监察机关应在舆情形成发展的初期,要把握时机、争取主动,尽早介入、消除隐患。

宜统不宜分。把“统”贯穿于网络舆情搜集、分析、应对的全过程,要整合力量,主动加强与党政各部门、社会机构以及传统媒体的协作,共享技术、人力、信息等资源,聚集力量共同应对;要统一口径,及时沟通协调,避免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内部要统一“入口”和“出口”,各种渠道搜集的网络舆情宜统一受理、统一办理、统一发布处理。

(三)紧扣“三个环节”,科学应对。

一是横纵联动,加强网络舆情的搜集。坚持被动与主动结合、横向与纵向联动的办法,加强网络舆情搜集。拓宽被动搜集渠道,充分利用自身的网络信访举报、网站论坛、公开邮箱等渠道按受群众信访举报及舆情信息;探索主动搜集方法,有条件,可以安排专人或委托专业机构、个人从论坛、BBS、QQ等渠道主动搜集纪检监察机关关注范围的网络舆情;整合横向搜集力量,通过和其他党政部门、专业社会机构以及媒体等合作,达成舆情资源共享;发挥纵向搜集优势,发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上下联动,共同协作搜集,分级负责

办理和处理。

二是突出重点,加强网络舆情的分析。突出网络舆情预测性分析研判。根据一定时期网络舆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控,及时组织人员召开网络舆情研判例会,准确查找网络舆情信息产生的原因,认真核实网络舆情反映的问题,对网络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突出网络舆情提示性分析研判。采取日通报、周研判、月分析和重大事件专题研判等形式,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的层级研判。同时,联系相关部门加强对重点阶段、重点环节、重点部门、重点群体的网上舆情信息监控。突出网络舆情动态性分析研判。动态跟踪、及时研究网络上的重大事件,及时准确地把握网络舆情事件的动态性发展。对一些影响面大、可能导致事件升级危机的舆情信息,要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持对事态信息的第一时间获知掌控。

三是统筹兼顾,加强网络舆情的处臵。对于可信度高、可查性强的案件线索类网络舆情,要及时组织调查、适时通报进展、及时沟通反馈,并根据属实程度,做好处理、说明或疏导工作。对于可信度低、可查性不强的案件线索类网络舆情,宜以网民的身份,从侧面了解情况、打探消息、掌握细节,并根据价值情况,进行摸底初核或做好政策、原则等方面的解释工作,引导网民理性思考。对于明显没有依据,臆断性的线索类网络舆情,应依托网管中心等渠道,大胆进

行可信度分析,或者培养“意见领袖”,理性分析问题,正面引导网络舆情。对于纪检监察机关的批评建议类网络舆情,应视合理及可行程度,组织调查研究,吸纳采用;一定合理但暂时难以执行的,引导网民展开辩论,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网民理解;不合理的,做好政策宣讲,积极解释引导。对于故意歪曲事实、无理取闹、恶意诽谤类网络舆情,要及时澄清事实,还原事件真相,同时,协调司法部门,运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护,并在网上进行通报,以达到杀一儆百,肃清网络环境的作用。

名词解释:

“把关人”:是大众传播媒介内部的工作人员。因为大众传播的一切信息,都要经过这些工作人员的过滤或筛选,才能同公众见面,所以他们便是信息传播的“把关人”。“把关人”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

“意见领袖”: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意见、评论,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是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的中介或过滤的环节。由他们将意见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二级传播。

1、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意见领袖未必都是大人物,相反,他们是我们生活中所熟悉的人,如亲友、邻居、同事等。正因为他们是人们所了解和信

赖的人,他们的意见和观点也就更有说服力。

2、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

3、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在现代都市社会中,意见领袖以“单一型”为主,即一个人只要在某个特定领域很精通或在周围人中享有一定声望,他们在这个领域便可扮演意见领袖角色,而在其他不熟悉的领域,他们则可能是一般的被影响者。如一个对时事政治拥有广博知识的人可以在时政问题上给予他人指导,而在流行或时尚方面则接受其他行家的影响。在传统社会或农村社会中,意见领袖一般以“综合型”为主,例如有声望的家族对当地社会往往有普遍的影响。

“网络暴力”: 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人们习惯称之为“网络暴力”。“网络暴力”已经打破了道德底线,往往也伴随着侵权行为,亟待运用教育、道德、法律等手段进行规范。同时,网民们若想获得自由表达的权利,也要担当起维护文明与道德的使命,至少,要保持必要的理性、客观。

“BBS”:是英文的缩写,翻译成中文为“电子布告栏系统”或“电子公告牌系统”。BBS是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它向用户提供了一块公共电子白板,每个用户都可以在上面

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 篇6

(一)网络舆论主体的匿名性,激发了群众参与舆论监督的积极性。人们在传统媒体上表达反腐意见通常要署真实姓名,有时还需提供单位和个人身份证明,这就给意见表达者带来顾虑。特别是对于个人信息的充分暴露往往会使意见表达者因害怕打击报复或带来其他负面影响而谨慎从事。相比而言,人们在网络媒体上表达的反腐和建议一般都是匿名的。正是这种匿名性所带来的特有保护功能,使得人们通过网络表达反腐言论和揭露腐败行为时能够畅所欲言,而不必有所顾忌,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监督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网络舆论变大的自由性,凸显了群众舆论监督的话语权。传统媒体上出现的舆论多是知名人士的言论或媒体自身的意见,尤其是丢焦点事件的品论,放眼望去,不是“专家指出”,就是“学者认为”,普通百姓的观点难得一见。而网络是一个开放、互动、广阔的信息交流平台,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大胆地借助网络发表言论,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人们在网上发表意见具有较高的自由度,普通群众因此真正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和监督权。

(三)网络舆论传播的快捷性,提升了网络舆论监督的效率。人们在传统媒体上发表言论往往要经过层层筛选和过滤,发表反复意见更需要经过严格审查把关,有的还要等待适当的时机,因而穿哦的时效性大打折扣。而网络舆论监督实行的是“点对点”的沟通,具有“瞬发而既至,始悉而周知”的传播特点。任何一个会文字录入的人只要拥有一台互通互联网的电脑,就能迅速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将其传播到其他地方,这种传播在瞬间完成。随之手机上网功能的开发和推广,网络言论传播的快捷性将会得到更大幅度的提升。

舆论监督需要民主意识 篇7

首先, 党报舆论监督要顾全大局, 舆论监督要达到预期的社会效果, 出发点应该是“善意”和“建设性”的, 而不是“恶意”和“破坏性”的, 要以有利于改进党和政府的工作为目的, 始终坚持“帮忙而不是添乱”的原则。在进行舆论监督时, 传媒不应一味地追求轰动效应, 要树立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 尽量把着力点放在事关全局事关民生的重要问题上, 更好地为党和政府以及大多数人民群众服务。应该知道,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为改革发展和稳定创造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 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 新闻媒介特别是党报要充分认识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和职责, 坚定地站在党性和人民利益的立场上, 自觉从大局出发, 在大局下思考和行动。要使舆论监督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相结合, 努力以报道的正义性和报道所能引发的积极作用来体现舆论监督的正面效应。

其次, 要强化舆论监督中的责任意识, 使舆论监督作为对社会方方面面的一种审视和瞭望, 能更好地针砭时弊, 从而更好的推动社会进步。党报新闻舆论监督既不能失语, 也不能越位, 特别是不能包打天下。要切记舆论监督是社会责任, 而不是媒体特权。媒体是社会的建设者, 而不是祸及公众利益、拖累社会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破坏者。为了确保舆论监督准确性和可靠性, 媒体应拒绝采用任何二手资料。一些未经核实的新闻热线、群众来信, 只能作为新闻线索, 而绝不能作为成熟稿件上版面。确保舆论监督稿件真实、准确、可靠的有效办法, 就是“本报记者”到现场, 观察、了解、调查研究, 由表及里, 去伪存真。舆论监督的准确性, 首先是新闻事实的准确。任何环节的推测、臆测都是不行的, 必须用事实说话。对于其中的人名、时间、地点、事件、数字必须反复核实, 多渠道采访、多方位印证。准确、真实, 导向正确, 舆论监督才有底气, 才有力量。舆论监督的准确性, 还要注意宏观的准确性。在确定选题时, 要对选题进行评估:即将要实施舆论监督的事件、事物, 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还是“偶然发生”的?舆论监督的准确性还必须警惕与之相关的言论, 言论在对事件、事物的评说上也要恰如其份、准确适当。其论断、评说必须有理有据、平实客观, 不能上纲上线, 其用词必须客观、公正、朴实、准确, 说事说理说法, 万不可咨意逞强, 威胁谩骂。

再次, 党报的舆论监督也要有超前意识。相对传统媒介环境, 网络的即时性、便利性、互动性和隐匿性促使一个全新的“网媒聚光灯和大众麦克风”时代的诞生。而网络传播的自由性、交互性和开放性, 使网络舆论与社会现实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到网络舆论构建中来。对此, 我国在网络传播监管实践中多重视通过行政监管和技术手段进行硬管理, 强调以“堵”代“管”的话, 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弄不好会酿成一些重大的舆论危机, 甚至引起社会局部动荡, 这在“石首事件”、“躲猫猫”等重大网络舆论事件中得到映证。网络往往成为了舆论的策源地, 而一些传统主流媒体对重要的网络议题不是视而不见, 就是慢半拍。过去党报党刊对于某些负面的新闻事件往往采取“新闻、旧闻、不闻”的传播管制政策来控制舆论, 媒体大多通过政府的努力先把事情解决之后再公布消息。我们的党报党刊必须及时改变观念加以应对。笔者认为, 除健全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和政府危机处理机制外, 确保宣传主流文化、主流意见的主流媒体占领网络舆论制高点是网络舆论引导的必要条件。流言止于透明, 而透明越早越好。2008年奥运会, 刘翔因伤退出比赛, 网络上群声鼎沸, 舆论嘈杂, 《人民日报》在事件发生后不到两个小时就组织发表了署名评论, 提出了“适度”的概念, 用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提出的诤言, 引导网民不要强求运动员以牺牲健康为代价拼搏到底, 及时有效地疏导了观众情绪, 引导了舆论。这便是一次党报及主流媒体的胜利。

上一篇: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方案下一篇:全市少年儿童中华经典诵读展示大赛参考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