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舆论监督的难点

2024-11-05

新闻舆论监督的难点(通用12篇)

新闻舆论监督的难点 篇1

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曾说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的船 , 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 , 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 , 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 , 及时发出警报”。这正是对新闻舆论监督功能最形象和诗意的描述。

在我国新闻舆论监督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新闻舆论监督指新闻媒体针对社会上某些组织或个人的违法、违纪、违背民意的不良现象及行为 , 通过报道进行曝光和揭露 , 抨击时弊、抑恶扬善 , 以达到对其进行制约的目的。[1]狭义上的新闻舆论监督则仅指媒体对于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违背其职权 , 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进行的报道和揭露。

我们选取中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的媒体——中央电视台的三档比较有影响力的舆论监督类新闻节目——《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每周质量报告》, 对2014年中国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现状进行分析 , 探索现状背后的多重原因 , 力争为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建议。

1 新闻舆论监督现状

1.1 新闻舆论监督类节目比例低

通过对2014年10月份以前的《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每周质量报告》进行统计 , 可以得出结论 , 2014年央视新闻语录监督类节目的比例不高。

截止十月份 , 《焦点访谈》共播出257, 其中舆论监督类节目66期 , 约占总数的25.7% ;《经济半小时》共播出236期 , 其中新闻舆论监督类节目63期 , 约占总数的26.7% ;《每周质量报告》共播出39期 , 其中新闻舆论监督类节目25期 , 约占总数的64.1%。

1.2 新闻监督类节目中对于政府行为的监督较少

《焦点访谈》66期舆论监督节目中针对医疗健康类的监督共8期 , 占舆论监督类节目的12%, 教育类的监督6期 , 占舆论监督类节目的9%, 政治类的监督20期 , 占舆论监督类节目的30.3%, 质量安全类监督节目6期 , 占舆论监督类节目的9%, 犯罪类节目8期 , 占舆论监督类节目的12.1%。

《每周质量报告》由于节目本身针对产品质量问题 , 所以质量安全类节目共14期 , 占舆论监督类节目的56%, 其余为对保险、收藏、手机软件、医疗整形等行业问题的监督。

《经济半小时》由于节目本身侧重经济类问题 , 所以 , 企业经济类舆论监督共30期 , 占新闻舆论监督节目总数的47.6%, 与政府有关的经济类问题23期 , 占总数的36.5%, 与犯罪有关的经济类问题2件 , 占新闻舆论监督类节目总数的3.2%, 与污染有关的经济类问题2件 , 占新闻舆论监督类节目总数的3.2%, 与质量安全有关的经济类问题6件 , 占新闻舆论监督总数的9.5%

1.3 新闻舆论监督类节目明显减少

以《焦点访谈》为例 , 《焦点访谈》作为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一面旗帜 , 在最辉煌的时期曾经达到70% 的节目为新闻舆论监督类节目 , “《焦点访谈》舆论监督的数量多年来一直维持在占播出总量的30%~40% 这样一个范围内。[2]但2014年新闻舆论监督类节目的比例也仅仅才25%。

1.4 持续性关注、系列性选题缺乏

《焦点访谈》2014年的66期舆论监督类节目中只对内蒙古新生儿被医院护士拐卖的《孩子你在哪儿》、《别让火车变“祸车”》两个事件进行了后续报道 , 只有《兰州水污染调查》一个事件进行了系列报道。

1.5 新闻舆论监督的层次偏低

在2014年的新闻舆论监督节目中 , 对于备受大家关注的反腐、“打老虎”等问题三个栏目都没有涉及 , 对于政府权利部门的监督多集中与县市 , 存在不敢碰硬、批小不批大等问题。

1.6 硬监督缺乏

“硬监督”——对掌握主要社会资源的有关权力部门 , 主要是针对国家权力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其他社会团体、机构、公众人物等的行政行为、公职行为和公共行为所实施的监督。“软监督”——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报道、评论或展开讨论。[2]

1.7 监督形式模式化、只述不评

节目形式模式化严重 , 一般分为三部分 , 即“主持人演播室提出问题——记者现场调查、采访——主持人演播室总结”的三段论模式。尽管对于一个成熟的节目来说 , 有属于自己的节目流程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 但是一直一成不变也会使观众缺乏新鲜感 , 产生审美疲劳。

2 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现状成因

电视舆论监督在近年来锋芒不再 , 显示出式微的态势 , 其原因也可以从社会系统、媒介系统、受众系统三个方面来分析。

2.1 社会系统

2.1.1 立法滞后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天然属性 , 也是党和国家赋予媒体人的神圣使命。新闻舆论监督在监督政府部门、企业组织和个人行为 , 维护公众利益 ,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和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我国迟迟没有针对新闻舆论监督的专门性法律法规 , 一方面对于新闻舆论监督中媒体记者的行为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规范 , 使得部分素质不高的媒体从业人员存在以舆论监督为名向企业进行勒索、敲诈的行为 ;另一方面也使得媒体的新闻舆论监督权力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 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在进行中阻碍重重 , 新闻舆论监督功能难以得到有效地发挥。

2.1.2 当事人不合作

由于舆论监督类新闻节目针对的是被采访对象的违规违法或者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 , 对于被监督对象的既得利益会造成一定的损害 , 所以被采访对象往往并不配合 , 他们轻则拒绝采访 , 重则抢夺、毁坏、扣押记者的相机、录像带等采访设备 , 更有甚者会对记者进行殴打乃至非法拘禁。中央电视台《社会经纬》栏目就曾以“采访受阻透视”作了专题报道 , 列举了山东、贵州、吉林以及中央电视台等十几家新闻媒体记者采访受阻、被殴打、扣押等情况。

2.1.3 权力部门干涉

在我国 , 新闻媒体具有双重属性 , 要坚持党性原则 , 各级新闻媒体分属于各级党委宣传部的管理 , 所发稿件要经过多层严格审查 , 同时又要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制约。白岩松在自己的书中曾提到在《焦点访谈》舆论监督效力最强的时期 , 央视评论部门前长期存在两队人 , 举报者和灭火者。

2.2 媒介系统

2.2.1 媒介属性的双重制约

由于我国新闻媒体具有“事业单位 , 企业管理”的双重属性 , 一方面对于政府机构的依赖性很强 , 受到政府机构的严格审查 , 因而确立了“党的耳目喉舌”的功能定位 , 新闻报道的一贯传统是进行正面宣传性报道。

另一方面 ,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 包括电视台在内的新闻单位纷纷进行体制改革 , 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 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 , 自负盈亏。而就电视台来说 , 仅靠电视收视费用显然不能满足维持运转所需要的庞大开支 , 广告商就成为了媒体资金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 也就会使得媒体在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时 , 受到来自广告商的制约 , 不能自如对有利益关联的企业进行批评报道。

2.2.2 媒体环境的激烈竞争

首先 , 舆论监督类电视新闻节目 , 由于要进行长期深入的实地调查 , 往往需要专门的人员、设备制作成本较高 , 再加上制作完成的节目不一定能够播出就进一步提高了成本。而在电视台普遍实行“末位淘汰制”等形式的制度追求收视率的情况下 , 此类新闻节目由于收视率无法和娱乐类节目相比 , 往往收视率和随之而来的广告收益都不高 , 所以很多电视台不愿意制作此类节目。

2.2.3 记者个人素质有待提高

新媒体由于人人都是记者 , 人人都是爆料人 , 人们对于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事件在进行舆论监督时不仅掌握更多的资源 , 而且拥有更大的热情。而“记者”作为一个职业 , 有些从业人员存在应付交差的心理 , 不可能像当事人那么深入的进行调查。此外 , 还存在记者舆论监督意识薄弱、对于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事件缺乏新闻敏感性、由于长期的新闻审查而自我设限等情况。

2.3 受众系统

2.3.1 受众对于传统媒体的不信任

由于我国媒体的“耳目喉舌”的定位和长期从事正面宣传 , 以及近年来频频爆出的媒体从业者收受贿赂、敲诈勒索被采访人等情况 , 包括电视在内的传统媒体公信力下降 , 广大受众对于传统媒体普遍存在不信任的心理 , 认为传统媒体 , 特别是央视这样的中央级媒体代表党和国家的意志 , 使得关注传统媒体的受众人数减少 , 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的影响力下降。

2.3.2 受众媒体使用习惯的改变

随着科技发展 , 特别是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 ,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可移动设备使得对于信息的接收越来越方便快捷。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在移动终端上随时随地的发送和接收各类信息、进行人际交流。而电视则更多成为家庭中老人和儿童的主要选择。但是老人和儿童并不是舆论监督类节目的主要目标受众 , 所以导致电视节目的舆论监督效果近年来有下降的趋势。

3 电视新闻舆论监督如何突破

截止2007年 , 我国拥有无线电视台296家 , 有线电视套1300家 , 教育电视台1000多家 , 企业有线电视数百套。中国是世界上电视频道数量最多、观众最多的国家。[3]

在当前情况下, 电视依然是影响力巨大的主流媒体, 也是舆论监督的重要阵地。如何更好的发挥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 , 使电视新闻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1 社会系统

3.1.1 加速推动新闻立法

尽管“新闻立法”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就受到了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 , 但是直到目前为止 , 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仍然缺乏明确的必要保障。“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 对新闻舆论监督实现规范化管理 , 最重的是加快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制建设 , 将新闻舆论监督纳入法制轨道 , 实行依法管理。”[4]只有这样才能从法律层面建立限制机制 , 克服权利对新闻监督的干涉、建立保护机制 , 使得新闻从业人员的监督权得到法律保障。

3.1.2 在全社会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教育

“新闻媒体要顺利开展舆论监督 , 需要有一定的政策保障和社会条件 , 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支持。”[5]所以 , 要在全社会进行新闻舆论监督的普及教育 , 使得每个公民认识到, 新闻舆论监督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在全社会形成尊重、配合并积极参与新闻舆论监督的良好氛围。

3.2 媒介系统

3.2.1 促进观念转变

一方面电视台要在内部加强对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视 , 明确新闻才是电视台的立台之本 , 犀利独到的批评、监督是一个电视台最大的竞争优势 , 使其承担起社会赋予的责任 , 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另一方面 , 也要与时俱进 , 改变传播理念。由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转变 , 由单一的向受众传输信息向传授双方互动转变 , 使得新闻舆论监督真正向人民所想 , 急人民所急 , 真正解决人民最关心的问题 , 同时了解舆论监督的效果 , 并有的放矢的进行下一步监督活动。

3.2.2 立足自身优势

新媒体虽然具有时效性强、互动性强、参与性强等诸多优点 , 但由于字数的限制和信息的海量以及人们关注度的限制 , 使得不可避免的有碎片化、深度不够、权威性不够的缺点。而这正是电视媒体的优势所在。电视媒体在多年发展后 , 积累下成熟的运营体制、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严格的审核制度 , 所以电视新闻节目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应重视对微内容的整合 , 进行系统的分析挖掘、深入的评论 , 以弥补新媒体深度、锐度、权威性的缺乏。

3.3.3 不断拓展空间

尽管在我国 , 新闻舆论监督受到各级党和政府的严格审核 ,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 审核的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 所以新闻从业人员不能固步自封 , 通过自我审核对那些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事件视而不见。一方面 , 新闻工作者要通过坚持不懈的探索 , 扩大选题 , 不断拓展可以进行批评报道的空间。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力度加强对高层的监督。只有敢于打老虎 , 而不是隔靴搔痒才能真正发挥新闻监督的巨大威力 , 同时重塑新闻机构在受众心目中的公信力 , 重新赢得受众的信任。

3.3.4 加强多方合作

社会上与公众利益有关的事件层出不穷 , 新闻舆论监督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工程 , 不是某一家媒体的事 , 也不是某一类媒体的事。因此各家媒体应在竞争的同时加强多方合作 , 在维护公众合法权益的前提下 , 实现共赢。

一方面不同层级的电视台、同一层级不同地方的电视台应该相互协作 , 形成合力 , 扩大媒体影响力 , 使得监督不局限于单一新闻事件的本身 , 而是从更广泛的层面 , 更深的层次推动一类问题的解决。

另一方面 , 电视应与其他媒体形式 , 特别是新媒体合作。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 顺应全媒体的发展趋势 , 将新媒体的快速反应、互动性和电视新闻的深度和专业化、权威性相结合。

3.3.5 深化选材内容

电视新闻和新媒体相比不具有时效性的优势 , 但同时有了充分的时间去策划出更加具有深度的节目 , 所以在实际操作中要更加注意内容的选择。一方面要在更广泛领域、更深入的层面选择监督内容 , 另一方面加强选材的专业性。同时内容可以形成系列、加强持续关注。充分运用画面声音的双重表现形式表现客观事实 , 不是一味使用概念化的解说。

3.3.6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加强对从业人员媒介素质的培养 , 一方面使其明确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性 , 坚定其进行新闻舆论监督的信念和决心, 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其进行舆论监督的艺术性, 使其能够运用多种技巧 , 从更巧妙的角度不仅推动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 , 而且通过每一次的不断尝试 , 拓展新闻舆论监督的空间。

摘要:舆论监督, 和公共利益密切相关, 是新闻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 在推动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此, 选取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每周质量报告》三个最具代表性的新闻舆论监督节目进行内容分析, 从中窥探我国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现状, 分析其形成原因, 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现状,原因,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孙雷军.论我国新闻监督的现实困境[J].广播电视学刊, 2011 (7) .

[3]记者网.http://www.jzwcom.com/jzw/94/997.html.

[4]郑保卫.新闻舆论的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今传媒.2010, 8.

[5]郑保卫.三重“推力”与三股“阻力”下的新闻舆论监督.新闻界, 2007, 2.

新闻舆论监督的难点 篇2

http://.cn2011年10月25日23:46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0月25日电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今日公布。《决定》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要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对此,《决定》提出以下几方面要求: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壮大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以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宣传资源,构建统筹协调、责任明确、功能互补、覆盖广泛、富有效率的舆论引导格局。

——加强和改进正面宣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加强舆情分析研判,加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从群众关注点入手,科学解疑释惑,有效凝聚共识。

——做好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应急报道和舆论引导机制,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

——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推动解决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维护人民利益,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关于强化新闻舆论监督的思考 篇3

其一,监督环境差。当前强化新闻舆论监督的外部环境尚未真正形成,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在认识上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误区。如:有的领导干部监督意识淡薄,对搞好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不重视新闻舆论监督;有的领导干部担心新闻媒体反映社会公众不同意见容易引起思想混乱,不利于党和政府决策的贯彻实施,不支持舆论监督;有的领导干部过多考虑个人的政绩、个人的利益和个人政治名誉,要求新闻单位报喜不报忧,甚至以各种理由压制和刁难新闻舆论监督。

其二,缺乏独立性。从监督的机制上来看,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否则监督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新闻舆论监督最主要的是要全面、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既要对社会和政治生活中正面的东西予以充分的肯定和褒扬,又要对阴暗面和一些丑恶的东西给予无情的揭露和鞭挞。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独立性不够等原因,新闻舆论监督在履行职能方面也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特别是对一些腐败现象的揭露和对违纪违法案件的披露方面,往往不尽如人意。

其三,法制不完善。当前,我国宪法和法律都没有明确规定舆论监督权,新闻舆论监督还没有真正的法律地位。我国现阶段新闻舆论监督方面的法规制度建设十分薄弱的现状,决定了当前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不可能完全放开,否则将引发许多社会矛盾。没有严格的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规范,正常的舆论监督就难以进行,对监督主体、客体的权利义务,监督对象的确认都缺乏保障,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只能是“天方夜谭”。

舆论监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是由多种监督形式组成的,主要包括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司法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社会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等。监督形式不同,其监督范围、监督特点、监督手段、监督方式、监督效果也会有所不同。新闻舆论监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新闻媒体广泛传播,主要特点是新闻性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鉴于此,在运用这种监督手段时,我们要尽量选择“政府重视、群众关心、针对性强、教育面广”的重大问题,尽量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事例,力求做到揭露面小、教育面大。要明确舆论监督的重点,注意监督方式和监督艺术。

一要营造良好的新闻舆论监督的氛围。正常的、有效的舆论监督有赖于宽松、民主的环境。在新闻舆论监督这个问题上,我们应当明确的一个重点是,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同我们要把握的新闻舆论正确导向并不是相悖的。开展正确的舆论监督,既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也是其忠诚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维护人民利益的实际行动。过去只讲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现在开始实事求是地正视在具体实践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矛盾,可以揭露腐败行为。这些理念上的变化对新闻舆论监督实践是有利的。但我们新闻媒体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舆论,较为重大的批评、揭露、监督、调查等不能脱离党的正确领导。

二要树立新闻舆论监督的正确理念。首先,新闻舆论监督并不等于批评报道。批评报道是实施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方式和主要手段,如果把以整个社会或公众为对象的批评报道理解为舆论监督,势必减弱新闻舆论监督应有的战斗力,新闻媒体可能沾沾自喜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的批评。其次,新闻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并无冲突。正面宣传是指那些弘扬主旋律的褒扬性报道,其本身就包含着对假恶丑的鞭挞与批评,而揭露假恶丑的新闻舆论监督又强烈地表现出对真善美的呼唤与渴求。所以不能简单地用“以正面宣传为主”来限制新闻舆论监督。再次,积极的、善意的和实事求是的舆论监督不但不会添乱,反而还可以增进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信心,让读者感到: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是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三要加强职能监督机关与舆论监督部门的合作。新闻舆论监督属于非权力制衡性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对被监督对象,不能直接进行法律意义上的处置。因此,它对于监督对象来讲,只是一种外部的非刚性监督,必须通过刚性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来进行约束。负有专门监督职责的机关,如纪检、监察、检察机关和舆论监督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相互联系,经常通气;对一些重点监督的问题,可组织统一行动,使各种监督形式在监督过程中互相取长补短,有机结合,形成合力。

四要提高新闻舆论部门人员素质,要教育广大新闻工作者正确对待人民赋予自己的权利。只能用这种权利去为人民服务,去揭露和鞭挞腐败,绝不能把这种权利当做自己谋取个人利益的政治资本,产生新的腐败。要教育他们树立深入扎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要能吃苦耐劳,要有奉献精神,要多做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多了解真实生动的第一手材料。拿不准的问题一定不要轻易下结论,一定不要轻言“曝光”,逞一时之能,图一时之快,要孜孜追求舆论监督的真、准、实,努力争取监督效果的大、快、好。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对人民群众广泛监督的客观反映。要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履行舆论监督职责的编辑、记者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品质和情操,必须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具有不畏艰险、深入实际、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正确理解和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利,准确把握舆论监督的方法和形式,不断提高舆论监督工作的水平。

(作者单位:周口日报社)

新闻舆论监督的原则 篇4

一、既讲政治意识、大局意识, 又讲群众观点。

监督的选题和立意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能够真正反映群众的根本利益, 真正体现党和政府最关注的问题并促进党和政府改进工作。要对正义、良知、社会公正有强烈的追求, 既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说真话、持真理, 仗义执言, 不徇私情又出以公心, 与人为善。要多考虑事件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多考虑问题的敏感性、复杂性, 多考虑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并善于沟通协调、权衡利弊、化解矛盾, 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 既不可过分集中, 更不能激化矛盾。

二、既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 又有防范意识。

新闻舆论监督必须适应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要求, 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是引导还是制止, 是提倡还是反对, 要在进行冷静、认真的思考之后再下结论, 不可思维简单化, 不能总是用老眼光、老思路、老观念看问题。如果发现需要监督的问题, 就要抓住要害, 找准突破口, 步步逼进。同时, 要加强防范, 充分留有余地, 落笔时字斟句酌, 避免因措辞不当, 落人口实, 造成被动。

三、既依法监督他人, 又加强自律。

新闻舆论监督要依法行事, 对合理不合法、合情不合理的事情, 喻之以法, 晓之以理, 理服从法, 情服从理。记者的行为要接受法律的监督和约束, 不能超越法律允许的范围, 不当法官、不做判官, 不可包打天下, 到位不可越位, 更不可错位, 避免因放纵自己反而受制于人。同时,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自觉抵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 自制方能制人。

四、既知难而进, 又化难为易。

新闻舆论监督采访难、报道难、结论难, 其中最难的是采访, 最为关键的还是采访, 记者应在充分考虑进退得失的同时, 善用巧力、借助合力, 想方设法拨开迷雾, 撕开关系网, 突破难关, 拿到确凿证据, 报道就有成功的可能。

五、既有广博的知识, 避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又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 按新闻规律办事。

报道的内容和形式, 既要服务群众、吸引读者、讲人情味、入脑入心, 又要避免哗众取宠、媚俗和低级趣味, 做到真实、客观、公正, 准确、鲜活、生动, 思辨、犀利、创新, 让群众满意, 党和政府满意, 让被监督者心悦诚服。

六、既抓住时机、顺势而行, 又刚柔相济、软硬兼施。

当记者的要吃透上情和民意, 号准时代脉搏, 密切观察形势, 积极干预生活, 把深入实际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结合起来, 对事实了解得越深入、细致、全面越好, 对是非曲直的判断越冷静、超脱、客观越好, 不能浮在上面浅尝辄止, 不能被满腔热情淹没清醒的头脑, 不能在“冲击波”中失去目标和方向, 而一旦发现监督对象, 并且判断无误就立即出手, 当事态发生变化的时候, 以变应变, 以动制动。原则的问题不轻言放弃, 但也不可勉为其难。

七、既求实, 又求度。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舆论监督更是如此, 这就要求舆论监督的事实和细节必须严格核实, 必须真实准确, 不允许有丝毫的虚假和模糊。具体地说, 舆论监督要用事实讲话, 一是一、二是二, 不能出现“估计”、“大约”、“似乎”、“差不多”、“大体上”等含糊不清的词句。但是, 即便是事实, 也不可连篇累牍刊登, 而应当疏密有致, 轻重相宜。同时, 舆论监督要用政策思考问题, 实事求是, 辩证地看问题, 不把话说满, 不以偏概全;揭露个人问题时与组织分开, 不一棍子把人打死;把握好监督的分寸和火候, 也就是把握好度, 分寸、火候不到, 达不到监督的目的, 过了分寸、火候, 就往往成为谬误。

八、既抓大放小、点到为止, 又小中见大、以点带面。

原则上讲, 舆论监督要抓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大事, 抓党和政府有能力解决或正在着手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 不问陈年老账, 不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纠缠不休。但不一定非“大”不可, 有时抓一些有代表性、有典型意义的小事, 见微知著, 或许操作更容易, 见效更快当。

九、既讲清事实, 又尊重人格。

舆论监督要讲清事实, 用事实说出问题的前因后果, 用事实给出问题的纵深背景, 用事实揭示个别问题的普遍性, 这是搞好监督的必要条件。但监督更要尊重他人人格, 不能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或传播他人隐私, 这属于违法行为。同时, 在报道中决不能出现针对当事人的诽谤性语言, 诸如, “见利忘义的人”、“翻脸不认人”、“不像正经人”、“六亲不认”、“狼心狗肺”、“鬼魅似的”、“贼溜溜的”等攻击性、贬损性的言辞, “败类”、“奸诈”、“阴险”、“狡猾”、“酒鬼”、“姘头”、“姘妇”等词语也不应出现, 否则就有可能受到法律的追究。

十、既开好头, 又收好尾。

对某个事件或现象的新闻舆论监督要持之以恒, 注意督促跟踪, 保持监督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切忌虎头蛇尾, 这就要求记者针对实际情况, 做到有的放矢, 努力帮助被曝光和批评的对象端正态度, 使之清楚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进而心悦诚服地进行有效整改, 最终见到实际效果。

新闻舆论监督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篇5

新闻舆论监督是针对对社会上某些组织或个人的违法、违纪、违背民意的不良现象及行为,通过报道进行曝光和揭露,抨击时弊、抑恶扬善,以达到对其进行制约的目的。

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现状及问题

(一)新闻舆论监督依然脆弱面临困惑

在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多变的严峻现实下,舆论监督在张扬着正义与良知的同时,也无可奈何地暴露出诸多问题和自身的不足与缺陷。下列所提示的具体原因:反映群众的呼声太少,特别是为群众参政议政提供的机会和版面太少;在报道政务和决策方面的公开程度不高;对党和政府的政策,只是宣传贯彻,从不对其利弊得失公开议论。;不能主动积极地批评监督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和工作;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的情况相当严重;只报喜不报忧;报道的内容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实际需要相距太远.(二)新闻舆论监督面临太大的压力和干扰,新闻官司增多。媒介在行使舆论监督职权时,又面临着被监督者的反弹和打击报复,往往是“白监督一场”。被监督者往往不甘心自己的问题或丑行被曝光,他们对付舆论监督的手法更是层出不穷。“压制”,疏通”,“堵截”,“拖延”,“应付”,“打击报复”等手段来影响报道。

(三)新闻媒体自身在舆论监督方面准备明显不足,自身问题较多。

屈服于上级权势的压力,或被关系人情所左右,致使涉及舆论监督的节目无法正常播出,其后果是严重挫伤了记者的社会责任感,更加助长了邪恶之风;涉及舆论监督的节目采制成本偏高,许多地方电视台往往限于财力、物力而不得不削弱,甚至放弃;“焦点”类节目形式千篇一律,形式缺乏创新,内容上不够深刻,题材狭窄,严重影响了收视效果;许多媒体在此类节目的报道中,普遍存在只重播出、刊登,不重反馈的问题,往往是仓促应战,缺乏穷追猛打的决心、气魄和手段,舆论监督的作用和效果并不理想。

(四)新闻媒体“媚官、媚权、媚势、媚钱”现象严重。

放着正经事不做,不讲究社会公德,一味猎奇,寻求所谓的“轰动效应”,追求感官刺激,专捡那些稀奇古怪、违背人之常理的事去宣传,去煽情,这就是舆论中的“媚俗”现象(譬如前一段时间被媒体炒得火热的南京“人蛇同居”)。

三、提高新闻舆论监督的策略

1反映舆论

反应公众舆论是新闻媒介社会属性的必然要求,新闻传播规律的体现,舆论引导实现的必要途径。

从舆论的角度来看,新闻传播者不仅仅是信息的传播者,同时还是拟态公众,代表、模拟社会公众发表意见,是社会公众的忠实代言人。就新闻传播活动本身而言,亦与公众舆论有着天然的、至关密切的联系,新闻传播遵循新闻规律,实则也是遵循舆论的规律。从舆论的特点来看,公众舆论的表现是自在的,而媒介对舆论的引导则是自为的,媒体之所以有引导舆论的力量,源于促成公众对舆论客体.对于公众而言,传媒的舆论引导作用并不是无限量的,舆论引导的影响程度还取决于受众对媒体所传递信息的使用与满足,也就是说传媒的舆论引导对于受众来说,可能会对受众产生影响,也可能对受众不起任何作用,关键就在于媒体的报道能否与受众建立起心理联系,而这种联系就在于媒介是否能如实地反映受众的意愿和意见,使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舆论契合,在反映舆论中发挥引导舆论的作用。

2不断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新闻从业人员要学法守法,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个人的政治思想素质;认真学习新闻理论,坚持新闻的客观真实性原则,避免失实报道。把舆论监督的重点放在那些有悖于社会规范的错误行为和丑恶现象上,紧紧抓住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反映群众呼声,在真实、公正、全面的前提下侧重于对其行为过程的叙述作进行性的批评,以事实来形成逻辑结论,尽量少用或不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过于强烈的词语,防止主观、武断,同时要尊重被采访对象。人民群众是舆论监督的主体,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实事求是。而不能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改变事实真相,以偏盖全,断章取义。

另外,新闻媒体要建立切实可行的稿件审核制度,增强把关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严防不实报道。

3.规范舆论监督的法制化(1).加大正面宣传报道的力度。通过广播和电视的宣传,营造一个弘扬司法公正的舆论环境。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和《社会与法》,80%以上的栏目都和法制有关系,都是旨在通过这些栏目倡导司法公正、鞭笞司法腐败。

(2).加大典型宣传的报道力度。实践证明,典型是最有力量的,2010年有很多感人的事迹宣传,都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果。别看宣传报道的是典型人物,但对百姓来说增强了司法环境的信心,也增加了党和政府的威信。

(3).加大贴近百姓生活的宣传。法律工作履行的是法律监督职能,很多内容不是直接面向老百姓的,但实际上司法机关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笔者认为,法制规范化宣传应把角度调整一下,使之更贴近老百姓。

(4).加大新闻宣传报道的作用。新闻舆论监督地方法规的建设正好弥补了我国没有专门《新闻记者权益法》与《新闻舆论监督法》的缺憾。同时也应该尽快制定全国性统一的新闻监督法规来规范舆论监督。近年来新闻记者在履行自己的职能,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真相,进行舆论监督过程中采访权受到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记者被打事件屡屡发生表明记者正常采访权受到挑战,公众知情权遭到践踏。而有些地方已经出台一些地方性的新闻监督法规。新闻舆论监督一定要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为主要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使新闻舆论监督事业在社会的蓬勃发展中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

4重在调查取证,切勿偏听偏信

批评报道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严肃”即指要严格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和组织原则办事。无论是表扬报道还是批评报道,最后都要给人以力量,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希望。新闻报道最怕失实,批评报道更须慎之又慎。批评报道的威力不可小看,批评对象在被动的状态下,自然要拿放大镜对批评内容横挑鼻子竖挑眼,鸡蛋里面挑骨头。如稍有不慎,一字之差都会成为打官司的导火线,这就要求记者既要大胆,又要谨慎,做到现场取证、持之有据,反复核实,一丝不苟,字斟句酌,留有余地。

5准确把握报道时机,帮忙而不添乱

在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时,即要注意时效性又要注意适宜性。由于广播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节目制作过程简单,往往比报纸和电视节目播出速度快,这就要求掌握舆论监督报道展开的时机。切入过早,矛盾正处于“白热化”状态,解决问题的火候不到,非但不能促成问题的解决,反而会“添乱”。切入过晚,百姓关注的热情已经减退,舆论高潮难以掀起,监督的效果也会大大减弱。因此,一定要审时度势,通过有效控制传播流程,准确把握问题报道的切入时机。

6既要大胆抨击,又须把握分寸

批评性报道更要进行周密策划,从稿件的选题、重心、文体、表现形式,都要精心考虑,对所批评的问题要力求进行全面剖析做深度报道,引导受众认识问题的实质并看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以提高新闻舆论监督的有效性。广播在进行舆论监督时要运用多种报道形式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与愿望,为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提供新闻平台,既要抓好新闻批评报道,也要搞好各种非批评性质的报道,如对重大会议精神的报道、对重大改革决策出台前的铺垫和引导等,还可以通过接听听众热线电话,播发群众来信、开展民意调查、直接参与重大社会活动等方式开展新闻舆论监督。同时,要善于联系多种力量参与,让新闻舆论监督与行政监督、法律监督联动,提高监督的威严和强制力,促成问题的解决

搞好舆论监督要注意的问题

1、舆论监督具有很强的公开性。舆论监督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舆论工具来实现的。它要直接地、公开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意见、愿望和要求,同时它又把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呼声、意见、愿望和要求的处理与解决的结果,直接公开地告诉人民群众。有利于促进政府依法行政、透明行政,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密切党、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2、舆论监督具有不容忽视的公正性。首先,监督的内容是实事求是的、客观真实的,不充许有丝毫的含糊,更不允许弄虚作假。其次,监督的对象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工作人员,都有支持、维护和接受舆论监督的义务。

3、舆论监督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把违法乱纪行为公诸报端或声屏,就等于把有问题的干部置于众目睽睽之下,也会对与此相关的人产生强大的道德和法纪的舆论压力,使“关系网”、“人情风”失去市场效力,因而促进事情迅速解决。

4“新闻舆论监督”报道应该把握的“度”、遵循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要做到客观、公正、全面,考虑问题要周全。在报道的“量”上要适度;在处理报道的“质”上更要适度。提倡探讨式“新闻舆论监督”性深度报道,本着与人为善的态度,尊重被报道者的权利,争取监督对象的配合,促进问题的解决。摆正媒体的位置,防止媒介审判,尊重受众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强化媒体的公众形象。

论新闻舆论监督的两种类别 篇6

【关键词】硬性舆论监督 软性舆论监督 转化

舆论监督是整个社会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如果社会是一缸水而媒介是条鱼的话,那么舆论监督则是充氧机制。舆论监督在推动社会良性发展过程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传媒机构帮助人民使用媒介并代表其掌握话语权,因而媒体肩负着舆论监督的使命。为了占有市场,扩大广告收入,媒体往往也乐于采用最能吸引受众兴趣的揭黑报道来进行舆论监督。

然而,我们要指出的是,一直以来被人们所夸赞并大快人心的揭黑报道竟开始不为人接受甚至遭人奚落。这在《体育画报》记者李志刚报道易建联“年龄门”事件中表现得很是突出:据腾讯网为此次事件专门做的社会调查网页显示,接近四成的网友反对记者李志刚的调查,认为记者的行为很是无聊。而另一项调查显示,近73%的网民支持或同情此次揭黑报道的主角易建联。而在李志刚个人博客的留言板上充斥着网友辱骂记者的言论。假设报道属实(事实上86.75%的网民相信报道的真实性),与几个月前的记者孙春龙为报道娄烦矿难不顾安危深入一线为人所敬佩相反,为什么李志刚在这样一件揭露社会不道德现象的报道中的处境地位竟这般尴尬?如果我们仅仅将原因归结于受众的爱国情怀抑或是易建联的个人感召力甚至是所谓记者的“不纯”动机,不免流于肤浅。事实上,这其中有一个值得思考的关于舆论监督的规律。在探究这一规律之前,我们需要首先探讨一下舆论的概念。

一、硬舆论和软舆论

对于“舆论”的定义,各家观点不一:

喻国明先生认为,“舆论是社会上大多数成员对其相关的公共事务或现象所持的大体相同的意见、情感和行为倾向的总称。”①

张友渔先生认为,“舆论是把少数人除外的社会多数人的意见。”②

刘建明先生对舆论所下的定义是:“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体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③

然而,王雄先生则认为,“广义的舆论是人们对于一切感兴趣的社会生活领域尤其是社会公共事务所产生的一切意见,愿望,态度,情绪,期待,评价和想象的公开表达,是持续性与变化性,公共兴趣和个人兴趣的统一;舆论包含着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自发的公众舆论和自为的新闻舆论,是多种主导性社会意见的集合体。”④

陈力丹先生认为,“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的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⑤

《美利坚百科全书》中指出:“舆论是群众就他们共同关心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公开表达出来的意见综合。”⑥

可见,学界对于舆论定义的概括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认为舆论应当是社会大多数人对于特定事件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另一则认为舆论应当是多种主导性社会意见的集合体,“社会中的每个个人可能处于完全不同的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文化地位,他们有完全不同的个人经验、思维习惯、认知模式和成长环境,因而他们对于社会生活和社会事件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评价和判断,即形成不同的舆论。”⑦

我认为,舆论在公众接受心理层面上或者说根据公众共同关心的公共事务的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因涉及国计民生的,关系到公众切身利益的事件而产生的舆论,我们将其称之为硬舆论。而另一类则是由仅与公众有间接联系的不涉及切身利益的一些事件引发的舆论,我们称之为软舆论。

硬舆论往往形成在涉及国计民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等领域,且针对的是一些对公众的生活发展有着重大利害关系的事件,如个别政府官员贪污腐败现象、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以及社会上的一些不公平现象。在面对这样的事件或个人时,富有理性的社会化的公众往往会形成一致的舆论意见,即所谓的激起民愤。在主流舆论形成后,即便是有个别居心叵测的人制造噪音,也不会形成另一个主导性舆论。因而强大的主流舆论可以促进问题得到解决,保障了社会机构的正常运转。如近期的三鹿毒奶粉案件引起全民族的声讨,在巨大的舆论声中,包括石家庄市分管农业生产的副市长张发旺及三鹿董事长田文华在内的一批政企管理人员均遭免职和起诉,三鹿集团不久也宣告破产。

软舆论一般常形成于诸如娱乐、体育等有关公众业余生活的领域,针对一些并不涉及公众的切身利益,且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没有直接关联的事件,最常见如明星丑闻等等。然而在面对这一类事件时,往往难以形成一致的意见,常常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从而在观点的自由市场上形成了多个主导性社会意见集合体。如08年年初的艳照门事件爆出后,对陈冠希及多名香港女艺人乃至整个娱乐圈的的评论众说纷纭,受传统文化浸润的大部分公众都对陈的行为嗤之以鼻。但我们不可忽视这样一支力量,其代表观点就是:“陈与女艺人其实本身也没有什么错,照片是相当隐私的,只是那位传播的人不对!”(网友:IP:218.72.24.)⑧陈冠希虽然宣布永久退出香港娱乐圈,问题貌似最终解决,舆论也就此基本平息。

到这里我们可以给舆论下一个简明的定义:所谓舆论,就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根据各种特定社会公共事务的具体性质差异公开表达的一种或几种主导性社会意见或态度。

二、硬性舆论监督和软性舆论监督

在我国,由新闻媒介代表人民大众行使舆论监督权。媒体希望通过或明或暗的语言和画面能够引导舆论向着自己的方向发展并能够最终达到预先的愿望。然而,有时会事与愿违。媒体引导的舆论诉诸现实后不外乎两种情形,或形成合力的硬舆论,或形成多种主导性社会意见的软舆论。这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其实问题又绕回到了前文所述的舆论分野问题。

由舆论二元论下此定义:根据主要监督客体的不同可以将舆论监督分为硬性舆论监督和软性舆论监督两类:硬性舆论监督是指新闻媒体通过舆论对涉及国计民生的党政部门或关乎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事件进行监督并能在一定社会范围内产生一致性的公众舆论即所谓的硬舆论,从而引导事件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软性舆论监督是指新闻媒体通过舆论对一些与公众并无直接利害关系的事件进行监督并在一定社会范围内形成多种主导性社会意见即所谓的软舆论,从而导致社会意见多元化。

三、诉诸现实的转化

现在我们需要回归案例本身,从而进一步探讨揭黑记者李志刚在易建联“年龄门”事件报道中遭众人奚落的深层原因。

“年龄门”事件掀起了巨大的舆论,不仅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即便在国外也众说纷纭。在对事件的报道中,记者李志刚通过上传翻拍的易建联的学籍卡和学生时代的班级合影来证明易确实谎报了年龄,矛头直指谎报年龄的主角易建联。根据上文分析,正是由于其报道的重心也就是监督对象放在了娱乐化程度很重的体育明星易建联身上,其引起的舆论自然属于软舆论范畴,而这次报道也归入软性舆论监督范畴。我们知道软性舆论监督往往难以形成统一的强有力的舆论,其监督效果也远不如硬性舆论监督。而事实上在社会中确实形成了两大阵营之间的论战:一派认为易建联没有错,错的是中国的体育制度本身,易建联本人无须对此负责,记者报道行为实属无聊;另一派则认为易建联有错,必须站出来向公众道歉,并以此为契机彻底消除中国体育界甚至整个社会谎报年龄的问题。由此看来记者遭到奚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而此次报道的监督效果在今天看来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当事人不仅没有站出来公开做出道歉,而且仍然是一味的逃避和隐藏,更不用提改革中国体育体制上的弊端了。

我们已经知道,硬性舆论监督能够形成统一的强有力的硬舆论,从而促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因而我们在工作中需要尽可能多的进行硬性舆论监督,并学会软性舆论监督向硬性的转化。我认为,在易建联“年龄门”事件报道中,记者可以报道揭穿易的真实年龄。但我们知道,在我国篮球界有这样一个改年龄潜规则:“(1)全运会限制球员的参赛年龄。改年龄的好处是在全运会可以不占用超龄球员名额的前提下,让超龄球员以适龄球员身份多参加一届全运会。(2)让暂时没有机会进一队参加CBA的球员可以继续以‘青年队员’身份在二队多留几年,并且有资格参加青年队联赛。由于青年队和高中联赛的年龄限制,很多球员修改年龄的初衷都是因为这个。(3)得以参加其他有年龄限制的比赛。例如亚洲、世界级别的青年锦标赛、国内青年队比赛或者高中联赛等,可以以大打小。对于身体还在成长阶段、专业训练年限相对较短的小球员来说,年龄差一岁通常就会有比较明显的差距。(4)让人觉得有培养前途,容易引起媒体、国家级队伍的注意等。(5)有的队员骨龄比较小,长高的空间很大,改小年龄也无法从骨龄上验证出来,有这种先天优势,不改白不改,干脆改小。”⑨可见谎报年龄是管理部门在成绩的诱导下默许球员基于自身利益对自己年龄进行修改。所以记者应当将报道的重心放在幕后操纵者——当地体育主管部门上,并进而将矛头直指整个社会改年龄的不正之风。

一旦记者将监督对象放大至整个社会之陋习的话,一件原本貌似与公众利益无关的明星丑闻自然就转化为自私的、损害公众利益的改年龄歪风,从而在根本上将舆论监督的性质转化为硬性舆论监督。而硬性舆论监督往往能在社会上形成一致的舆论意见,从而促使相关部门做出改革调整,加大对整个社会的年龄监管力度,渐次消除这一不道德风气。在使得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记者也不至于遭遇此番辱骂,而易本人也不至于一度被推至风口浪尖。

将舆论监督向硬性舆论监督的转化进而促使问题得到解决是新闻工作者务必把握的重要的新闻规律,而这正是记者李志刚在此次事件报道中所忽略的。■

参考文献

①喻国明《解构民意——一个舆论学者的实证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②李广智《舆论学通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2页。

③刘建明《基础舆论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页。

④王雄《新闻舆论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⑤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

⑥李广智《舆论学通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1页。

⑦王雄《新闻舆论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⑧《南方周末》,2009年1月8日,A8版。

⑨http://view.news.qq.com/a/20081223/000040.htm

新闻舆论监督报道的形式 篇7

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日臻完善, 舆论监督报道日益成为新闻媒介的重要职责之一。在新闻实践中, 这类报道发挥了其广泛性、及时性、公开性的优势, 成为预警、教育于前、追惩于后的司法、行政监督的必要补充, 对端正党风、匡正时弊、严肃法纪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成为新闻节目中最得人心的内容之一。但舆论都督报道又是一枚双刃剑, 一旦把握上出现偏差, 不仅直接影响到整个传媒在公众中的形象, 还会给社会添乱, 达不到良好的报道效果。如何实施有效舆论监督正成为新闻媒体探讨的重要课题, 本文拟就如何具体操作舆论监督报道谈几点认识。

1 权衡选题择时机

1998年10月8日, 国务院总理朱容基视察中央电视台, 和《焦点访谈》栏目组成员座谈, 给了他们四句话:舆论监督, 群众喉舌, 政府镜鉴, 改革尖兵。这四句话既表扬和支持了新闻工作者开展的舆论监督工作, 也点明和提示了我国舆论监督报道的指向性:监督在于改进工作。 (西方传媒在进行舆论监督报道时, 更多在考虑本身所带来的轰动效应及由此产生的商业价值, 至于报道选择如何, 并不是这些媒体关心的问题) 。这种指向性要求决不能把舆论监督报道简单地理解为批评报道, 揭露报道, 而是正面报道的另一种形式, 是相一致的。

所以, 我们在策划选题时, 首先要把握好新闻舆论监督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从有利于大局, 有利于工作出发, 着眼于化解矛盾, 促进发展, 不是闹意气, 图发泄, 求轰动, 不是以个人好恶攻讦不同意见者, 更不是以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用“曝光”来要挟、对付被监督者。

我们监督的应该是有关单位或个别人在工作中出现的偏差或问题, 并且确实是政府或某些人在短时间内有能力解决的, 而不是给政府出难题。

定好选题, 选择报道时机也很重要, 一是要符合大气候, 与中央、省委决策呼应;二是与事态发展阶段相配合。重大案件一般要在终审之后, 不要干扰正当办案。要把握播出的节奏, 不要对某一个地区、某一个单位连续集中进行轰炸式监督, 注意相机而断, 适可而止, 恰到好处。

2 环环相扣摆事实

记者在采访舆论监督报道中, 一旦出现事实或事实使用上的错误, 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因为这类报道震动大、影响广, 被监督的单位和个人压力大, 被监督者那怕抓住一点出入, 就敢告你失实。即使报道占理, 打起官司也耗时耗力, 纠缠不清。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舆论监督报道应把用事实说话做为一条基本原则。

用事实说话有3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 稿件中所列举的事实本身要百分之百地准确无误, 我们只能按照事实发生的逻辑支组织素材, 而不能依据记者的主观意愿支利用事实;最后, 拍摄的画面也必须准确无误, 实事求是。

采访舆论监督报道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 必须以如履薄冰的心态, 重视掌握证据和有关资料, 并认真存档, 发稿时就准备应诉, 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3 完善程序慎评论

在舆论监督报道中, 记者应恪守必要的采访程序, 那就是必须采访矛盾和冲突双方的当事人, 给双方以完全平等而充分的解释和申诉的机会。此外, 还应尽可能地采访事件知情者、见证人。绝不能带有色眼镜“主题先行”或“观点前置”“谨记“兼听则明, 偏听则暗”的道理。

如需要对事物进行评点分析, 记者首选的方式是请有资格、有能力的权威部门和人士来完成。记者绝不当法官、做裁判, 绝不轻易做评论、下结论。记者应强化自己冷静的事实记录者和转述者的角色, 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只能是国家的法令和政策。如有必要而需记者评论, 则要努力做到客观、公正、辨证, 不搞“攻其一点, 不及其余”, 不搞“一好百好, 一坏百坏”的绝对化, 更不介入对抗的一方, 攻击另一方, 造成授人以柄, 陷入国内不断升温的新闻官司热之中。

4 反面文章正面收

舆论监督报道不是为批评而批评, 其最终目的是帮助被批评者及时发现问题, 改进工作。基于此, 舆论监督不仅要关注报道的过程, 而且应适时报道监督的结果, 善始善终。从传播过程上讲, 报道后事件的处理结果是原来报道的自然延续, 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整体。从受众角度讲, 事件报道后, 他最关心的就是这件事如何解决的。从政府工作角度讲, 报道反馈是对他们工作的支持。这样做就达到了“反面文章, 下面收口”, 高扬主旋律的目的。切忌一曝了之, 半途中止。

有鉴于此, 我们的新闻媒介在坚强舆论监督力度的同时, 还要讲究舆论监督的方式、方法。面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人民不满意的事情, 新闻媒介不宜不分青红皂白地以猛烈“批评”为快事, 相反, 媒介一定要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瓣闻事实, 以不同的诬蔑中以报道处理。对于人民群众切齿痛恨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 媒介应旗帜鲜明地予以揭露和批判;对于党和政府工作中的失误, 媒介也就像梁启超所说的那样负起监督、批评之责, 但不是火药味越浓越好, 其动机必须是善意的, 为着问题的解决;对于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人民群众不满意的新问题, 如果客观条件不具备暂时无法解决的, 或体制未理顺, 政策不配导致的, 新闻媒介固然要为群众利益着想和呼吁, 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向群众作说明和解释工作, 取得群众的理解和配合。

摘要:新闻舆论对是预警、教育于前、追惩于后的司法、行政监督的必要补充, 对端正觉风、匡正时弊、严肃法纪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权衡选题择时机、环环相扣摆事实、完善程序慎评论、反面文章正面收等几个方面了对如何操作好舆论监督报道阐述。

关键词:新闻舆论,监督,报道

参考文献

[1]张英玉.讲究监督技巧提高监督水平.北方传媒研究, 2007 (2) .

[2]洪树琴.制定法规应更具有现实意义.新闻三昧, 2009 (11) .

谈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职能 篇8

民生新闻的性质对社会舆论形成的作用

从新闻学意义上说, 民生新闻的生命力在于新闻价值的取向上, 尽可能追求新闻的接近性和时效性。接近性主要体现在地域上的接近和心理上的接近, 而时效性是新闻价值取向的永恒追求。民生新闻的接近性, 使其新闻报道尊重百姓生活的原貌, 具备了形成舆论关注的基本条件;而时效性保证了民生新闻报道的新闻事件都是百姓生活中最新的故事, 符合时代特点和新闻新鲜性特征。

从社会学的角度上看, 民生新闻的兴盛正处在信息全球化时代, 而在这种全球化传播的作用下, 有一部分后发社会成员历史观念淡薄, 对本土文化, 甚至本民族文化缺乏应有的认同, 久而久之, 可能造成所在社会的“集体失忆”, 而民生新闻关注、反映某一地域的百姓生活, 其巨大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收视上的愉悦, 也让观众找回了自己特定生活区域的“方位感”和“认同感”, 弥补了“集体失忆”带给人们的对生活和社会的冷漠, 让受众重新关注自己身边的现实生活, 充分发挥出舆论的积极作用。

民生新闻对新闻舆论监督的意义

民生新闻之所以能够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 是因为它所具备的两个基本特点。

一是题材选取贴近老百姓的实际生活;二是老百姓的所想、所感、建议和意见通过媒体的这种报道能够得以表达, 并建立有效的信息渠道。如, 湖南经视都市频道《都市一时间》的一则报道《听证代表体验挤公交》, 连续大篇幅地播出民众和听众会代表的看法之后, 都市频道又现场直播了听众会的实况, 这样一个充分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性质的民生新闻, 百姓肯定会关注并联系到自身, 形成他们自己的想法, 而且民生新闻搭建的平台, 使百姓的这些想法、意见和建议表达出来, 继而引起更广泛的社会关注。

民生新闻体现出的媒体舆论监督职能

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职能与时政新闻和社会新闻的舆论监督职能是不同的。他不会对国计民生这样的大问题产生影响, 也不会像社会新闻那样关注的对象很杂, 它对普通百姓生活状况的关注更贴近、更细致。所以说, 民生新闻虽然不是时政新闻也不是社会新闻, 但是他的舆论监督职能的发挥有着很大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

民生新闻的监督内容趋于平民化与贴近性, 它的报道题材大多是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 尤其是公众生理和安全层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影响到人们各种民生需要的实现。电视新闻的影响力还来自讲述真实的故事,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客观、公正地讲故事, 然而这还不够, 它的责任意识必须突出, 即必须敢于为民请愿、敢于揭露真相、敢于舆论监督, 同时还需有真诚的服务意识, 总之, 在真正的民生新闻中, 舆论监督、人文关怀密不可分。

舆论监督也不等于批评与曝光。不是说一味地报道负面新闻就是发挥了新闻舆论监督职能。目前, 很多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似乎一开始就把自己的任务定位于批评与曝光, 而忽视了舆论导向的积极作用。有些民生新闻媒体和记者总是以“青天”自居, 就其初衷而言并没有错。但是久而久之百姓因以前无法解决的问题经媒体反映、曝光后容易解决, 这就会给他们造成一种错觉, 找媒体比找相关部门更管用。这其实不是新闻传播应追求的理性效果。

新闻舆论监督的难点 篇9

第一, 《规定》的制定主体违背了自然正义原则的要求。自然正义原则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 “任何人都不能做自己案件的法官”。自然正义原则主要就是排除偏私、排除一己之见。《规定》是想妥善处理法院与媒体之间的关系, 规范司法权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权的合理行使。但《规定》却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单方作出的, 这使得最高人民法院既是规则的制定者, 同时又是《规定》所规制的双方当事人中的一方当事人, 也就是说, 最高人民法院既是裁判员, 又是运动员, 这样的双重角色有违上述自然正义原则的要求。新闻媒体在多大范围和程度上对司法权进行监督、司法部门的哪些行为应该接受新闻媒体监督不是由新闻媒体说了算, 当然更不能让人民法院自己说了算。最终要由立法机关说了算、法律说了算。

第二, 《规定》的性质尚难以准确定位。从法理上讲, 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本身既不是法律, 也不是司法解释。众所周知, 法律的制定主体是有特定要求的, 只能是立法机关, 而最高人民法院是司法机关, 不是立法机关, 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此《规定》不是法律。根据我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33条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在审判过程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 进行解释。”可见最高人民法院是具有司法解释的权力的, 但是司法解释只能是最高人民法院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进行解释, 而不能对非应用法律问题进行解释。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主要是协调和处理司法机关独立审判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之间关系的一个文件规定, 这个问题不是法院在具体审判案件过程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 而是人民法院就审判工作如何接受新闻媒体监督的问题, 本身不牵涉具体应用法律问题, 况且我国目前尚无《新闻法》、《监督法》等法律, 最高人民法院没有进行司法解释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最高人民法院的这个《规定》也不是司法解释。从《规定》的立法本意来看, 最高人民法院似乎是想制定一个内部性的规定来约束自己, 让自己主动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 作为一个内部性规定, 《规定》理所当然能对我国人民法院系统产生约束力。但从《规定》的具体内容来看, 它不仅规定了人民法院系统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义务, 同时也对新闻媒体的违法、不当监督设定了相应义务和责任, 这使得该《规定》又具有了外部性因素。如果《规定》是一个外部性规定, 那么它本身既不是法律, 又不是司法解释, 它能否约束新闻媒体?假如能, 那么其约束新闻媒体的理论依据何在?这些问题使得我们很难说清楚该《规定》是内部性规定还是外部性规定。

第三, 《规定》缺乏对人民法院及其司法工作人员的责任追究条款。从《规定》的制定目的来看, 《规定》是想让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接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以保证公正司法。但如果人民法院拒不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的监督, 或者按规定应该接受新闻媒体监督的案件而人民法院拒绝接受监督, 或者新闻媒体发现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有违法乱纪行为, 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应承担何种责任, 如何承担责任, 该《规定》没有作出相应规定, 《规定》只在第8条对法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作了笼统的规定:“对于新闻媒体报道中反映的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反映审判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 人民法院应当及时调查、核实。查证属实的, 应当依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从该《规定》中看不出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在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过程中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第四, 《规定》缺乏对新闻媒体救济权的规定。《规定》没有规定新闻媒体的新闻采访权和监督权受阻时的救济渠道和措施。如《规定》第4条规定:“对于不适宜接受采访的, 人民法院可以决定不接受采访并说明理由。”假如新闻媒体认为人民法院决定不接受采访的理由是不成立的, 应该如何进行救济, 该《规定》没有作出规定, 这使得新闻媒体的监督权无法落到实处。

第五, 《规定》本末倒置, 监督者成了被监督者, 被监督者倒成了监督者。《规定》第9条规定:“人民法院发现新闻媒体在采访报道法院工作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可以向新闻主管部门、新闻记者自律组织或者新闻单位等通报情况并提出建议。违反法律规定的, 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 损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 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 (2) 对正在审理的案件报道严重失实或者恶意进行倾向性报道, 损害司法权威、影响公正审判的; (3) 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法官名誉, 或者损害当事人名誉权等人格权, 侵犯诉讼参与人的隐私和安全的; (4) 接受一方当事人请托, 歪曲事实, 恶意炒作, 干扰人民法院审判、执行活动, 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 (5) 其他严重损害司法权威、影响司法公正的。”从第9条的规定可以看出, 新闻媒体成了被监督者, 新闻媒体有上述5种情形之一的, 原先的被监督者人民法院摇身一变马上成了监督者, 仆人变成了主人, 奴仆变成了上帝, 并且可以向新闻主管部门、新闻记者自律组织或者新闻单位等通报情况并提出建议, 面对公权力机关强有力的建议, 新闻媒体当然不敢造次, 只有规规矩矩地接受。而且上述行为违反法律, 还要被追究法律责任, 如若追究法律责任, 最终还不是要由法院来进行审判?此外, 《规定》第9条所列的严重损害司法权威, 影响司法公正的5种情形弹性较大, 标准模糊, 使人民法院拥有无可限制的自由裁量权。因此从《规定》的本意来看, 《规定》是新闻媒体对人民法院进行监督的一把“利器”, 而现在《规定》的第9条却使得《规定》成了人民法院监督新闻媒体的一把“利器”。

第六, 《规定》制定者的理念不是“人民主权至上”观, 而是“国家权力至上”观。在人民主权观念支配下, 公民权利高于一切, 一切国家权力 (包括司法权) 的运行都是为了保障公民权利而存在, 公民有权利监督国家权力的运行。然而在“权力至上”思想观念的支配下, 一切活动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保障国家权力的顺畅运行, 只要有利于国家权力运行, 就可以肆意限制、克扣公民的基本权利。《规定》就是国家权力至上观理念指导下的产物, 制定《规定》的初衷有可能就是最近几年实践中经常出现的“媒体审判”严重干扰了司法机关独立审判案件, 由于公众和新闻媒体的不当监督妨碍了司法机关独立审判案件, 为了保障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 最高人民法院才制定了该《规定》, 以致该规定的内容到处是限制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权的行使。

《规定》名义上是让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实际上却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排除、拒绝新闻媒体对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监督。《规定》现已公布实施, 其能在实践中走多远, 我们拭目以待。

注释

1[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若干规定》于2009年12月23日对外公布施行, 《规定》共10条, 文中如无特别说明, 所用的《规定》均指该文件。

2[2]汉密尔顿[美]等著, 程逢如等译:《联邦党人文集》,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年版, 第264页。

自媒体新闻的舆论监督功能 篇10

一、自媒体的发展与新闻舆论监督

自媒体目前已经成为公民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 它与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和习惯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 特别是在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方面, 在传送者与接受者之间建立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首先, 自媒体的概念。自媒体 (We Media) 是一个新兴的新闻信息传播平台, 其又被称为“公民媒体”或者“个人媒体”, 以现代电子、数字科技等为科技支撑, 在自主化、私人化、平民化的传播中分析新闻动态或者事实真相。其信息的传播时效之快、覆盖面积之广、影响之深远是传统媒体不能企及的。自媒体传播平台包括微博、微信、贴吧、天涯论坛、qq空间等。与传统媒体相比, 自媒体并不由专业的机构为主导, 而是由广大公民为主导, 其传播形式也由最初的“点面”过渡为“点点”之间的传播, 从而使得传播更个性化与深入化。自媒体的新闻信息大都具有趣味性、时效性、接近性等特点, 这虽然有利于信息的发布与传播,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弊端, 如缺乏必要的法律监督、新闻真伪性的辨别、存在大量的淫秽色情信息等。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自媒体自身的发展前景, 同时也对公众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其次, 自媒体与首发新闻。随着自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 许多新闻都首先发表在自媒体平台之上, 如发表在微博、微信或者天涯之上。作为一种大众式的传媒平台, 自媒体平台打破了传统新闻传播的途径和方式, 新媒体之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传播者与受众者, 每一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与他们分享, 从而真正实现了公民自身的言论自由。新闻的受众者可以是新闻的传播者, 新闻的传播者亦可以是新闻的受众者。同时它也打破了新闻传播过程中时间与地域的限制, 正是因为这样, 在过去几年中, 公众看到的许多新闻信息都首先来源于自媒体平台, 如郭美美事件、房叔、房姐事件、“艳照门”事件。这些事情在自媒体平台首发之后, 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大规模的讨论, 同时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与调查, 在调查的过程中, 自媒体平台发挥着舆论监督的功能, 在侧面上加快了问题新闻的解决进程。

二、自媒体新闻舆论监督功能的特征

作为一种新兴的新闻传播平台, 自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有其自身鲜明的特征, 正是这些特征保证了自媒体新闻信息传播的实效与范围, 同时也保证了舆论监督的有效性与真实性。

首先, 自媒体新闻舆论监督功能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特征。与传统媒体相比, 自媒体自身确实拥有快捷、实效等特征, 在新闻传播和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 仅依靠自媒体的力量还不足以在根本上解决问题, 传统媒体在业务水平或者新闻敏感度上要强于自媒体, 其在还原新闻原貌、事件真相等方面的作用是自媒体平台不可替代的。传统媒体对新闻的报道较之个人化的新闻传播显得更加客观真实, 这种真实、深刻且客观的新闻舆论监督可以在根本上引导公众的人生观或者价值取向。因此可以看出,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可以进一步加强对新闻舆论的监督, 从而更真实、更客观地反映社会现象。自媒体虽然具有非常广泛的传播面积, 但是其传播的深度则不如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处理方式或者角度是自媒体不具有的。

其次, 自媒体新闻舆论监督功能的双重性特征。目前我国各自媒体平台采用的仍然是“匿名”的形式, 这样的传播模式可以让传播者畅所欲言, 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许多虚假消息的发布和流通, 进而对社会和公众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可以看到, 自媒体在新闻舆论监督方面虽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其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缺陷。这种匿名方式的传播使得传播者在传播的过程中可以不用重视责任意识或者法律规范, 并且有些传播者还故意制造出许多威胁社会的言论新闻, 从而造成民众的恐慌, 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安定与谐产生。这在根本上影响了我国民主社会的建设, 也影响了舆论在公众之中的传播力与号召力。所以, 公众在通过自媒体平台做好新闻舆论监督的同时, 还要具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舆论监督制度。

综上所述,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 自媒体在新闻信息的传播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自媒体也要在不断的发展中看到自身的不足, 在与传统媒体的相互取长补短中进一步推进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浅析舆论监督类新闻中的隐性采访 篇11

一、舆论监督与隐性采访

“有没有社会舆论的监督,新闻事业能否开展并充分发挥其舆论监督的作用,是衡量一个社会政治生活民主化程度如何的一个标志”。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这是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出现了“舆论监督”的字样。随后,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以新闻媒介为主体的舆论监督,权威性显著提高,并且与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群众监督有效结合,成为保证人民权益和社会生活有序运行的重要力量。新闻事业的舆论监督功能通过对社会丑恶现象、不法行为等问题的曝光,引发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形成强大的舆论洪流,从而促使政府、社会机构及个人采取行动,纠正自身存在的具体问题。在新闻事业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的过程中,采集素材无疑是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新闻工作者们面对的都是采访阻力大、新闻事实隐藏深,并且带有危险性的社会丑恶现象和不法行为,因此,在舆论监督类新闻的报道中,“隐性采访”就成为不可或缺的一把利器。1999年版的《广播电视辞典》对隐性采访的定义是:“隐藏记者身份与采访目的的采访方式,只适用于某些特殊题材或特殊场合、特殊采访对象,如在敌方或犯罪分子中的采访。运用这种方式,目的在于减少采访障碍和干扰,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务必十分慎重,一般应控制在法律和新闻道德允许的范围之内”。从这一定义中的“隐藏”、“特殊题材”、“法律”、“道德”等关键词,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关于隐性采访的一些特点,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新闻工作者们必须充分理解和把握隐性采访的度,只有合理、合法地运用这种特殊的采访报道方式,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及时、高效地收集新闻信息,增强对社会丑恶现象、不法行为的批评和揭露能力,充分发挥新闻事业的舆论监督功能。

二、舆论监督类新闻中隐性采访的法律依据

知情权是舆论监督类新闻中隐性采访的基本法律依据。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因此,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有权知道一切与国家、社会和个人利益相关的信息,这种权利在现实生活中就体现为知情权。“知情权是新闻界、出版界等舆论单位及时报道新闻事件的法律依据和事实依据”。大众媒体在新闻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要报道正面的、积极的信息,而且也关注负面的、消极的问题,这种对社会阴暗面的“知情”难度很大,显性采访往往受阻,因此,隐性采访便开始为新闻工作者们适时采用,这是大众知情权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一种特殊实践方式。

采访权是舆论监督类新闻中隐性采访的重要法律保障。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偷拍偷录是新闻暗访的一种主要手段,其法律实质是采访权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说,采访权是指“记者以向大众传播新闻为目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由选择采访对象和采访方式,进行自主调查获取新闻事实材料的权利。”采访权目前虽然并不是一项法律明文规定的权利,但它是新闻自由权的一种引申和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新闻媒体是公民行使新闻自由权利和监督权利的重要阵地,以宪法为基础的采访权,不仅保障新闻工作者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选择隐性采访方式,而且保障了以舆论监督为主要目的的隐性采访可以依法在大众媒体公开报道。

三、舆论监督类新闻中隐性采访的界限

新闻工作者在舆论监督过程中选用隐性采访方式,不能超越法律的界限。我国宪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访实践中,尤其是运用隐性采访的过程中,不能滥用权利,不能无视法律的束缚。当新闻事实涉及到国家安全、涉及到商业机密、涉及到个人隐私、涉及到未成年人、涉及到已进入司法程序的案件等具体情况时,隐性采访应当“止步”。

舆论监督类新闻中的隐性采访不能超越题材界限。我们一直强调舆论监督类新闻中的隐性采访,就是反复明确隐性采访方式的适用题材,即舆论监督类新闻。“我们的媒体搞偷拍目的很明确,针贬时弊, 曝光丑陋。”隐性采访只是在舆论监督过程中,面对社会丑恶现象、不法行为,正面采访无法开展,或不能通过显性采访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时,而采取的无奈之选。不能把它当成简单的揭丑工具,当成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的手段。隐性采访应该遵循“公共利益”的原则,记者暗访、偷拍的新闻事实应该是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从公共利益的角度选择隐性采访方式,新闻工作者才能成为“正义之师”,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新闻工作者不能在隐性采访中超越自身角色的界限。舆论监督过程中记者采用隐性采访方式时,首先要明确自己只是新闻事实的记录者,不能以“钓鱼”方式制造新闻事件,或参与到违法事件和不道德现象中。例如某些媒体的记者假装嫖客,暗访色情场所,偷拍色情交易画面,虽然初衷是为了曝光社会丑恶现象,但是这已经超出了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权范围,并且自己在采访中也无意识地发生了不道德行为,如果处理不当,往往将陷入非常被动的境地,甚至涉及触犯相关法律法规。另外,还有些记者在隐性采访中冒充公安、法院等执法部门公务人员,接近采访对象,获取新闻信息,这明显超越了新闻工作者的角色界限,也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总之,隐性采访在舆论监督的新闻实践中有它自己重要的位置和生存土壤,我们不能因为它有限制、有禁区,就把隐性采访看成“洪水猛兽”。在当今社会中,一些破坏公共利益的不法行为隐藏较深,部分丑恶现象受到多种势力保护,大张旗鼓的正面采访,不但阻力非常大,而且也很难收集到有价值的新闻素材,而隐性采访却能够最大限度地逼近新闻事实,突破显性采访环境的封闭性和事实本身的隐弊性,一针见血地抓住问题的本质。因此,我们应该在法律和新闻道德允许的范围内,肯定隐性采访的积极作用,充分、合理地运用这把“利器”,发挥新闻事业的舆论监督功能。

[1]黄旦.新闻传播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第78页.

[2]王军.新闻工作者与法律[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第188页.

[3]王军.新闻工作者与法律[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第143页.

[4]曹瑞林.偷拍偷录是一定条件下的合法采访权 [J].中国记者1997年.第九期.

[5]罗颖凤.记者与新闻采访权[J].东南传播,2006年.第十一期.

新闻舆论监督与中国新闻立法 篇12

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思想由来已久,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欲谏之鼓”、“诽谤之木”, “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国语·周语上》中有“为川者决之使导, 为民者宣之使言”。我国自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舆论监督”这一概念, 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发挥和加强舆论监督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 让人民监督权力,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我国《宪法》第35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有向国家提出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 但是不得捏造和歪曲事实进行诬告和陷害。宪法赋予了公民批评建议权, 确立了公民行使舆论监督权的原则规定和法律依据。公民的舆论监督权往往借助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来行使, 新闻舆论监督在我们的社会民主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新闻舆论监督也正开展得如火如荼,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 网络信息传媒的广泛普及, 新闻媒体监督正在一步步扩大自身影响力, 提高监督可能性和效率性。

新闻舆论监督也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发展前景, 让人颇为担忧。首先就是有关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我国现有的法律并没有直接规定新闻舆论监督的权利, 新闻媒体和记者进行新闻舆论监督还是主要依据行业规则;在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时缺乏适当的法律监管, 新闻从业人员不遵守行业规则和职业道德时, 无法及时受到法律规制。从近几年的新闻侵权案来看, 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 各地方法院判案标准不一, 导致有的新闻案件被排除在司法制裁之外。其次是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当前的新闻工作者不仅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 还要懂经济, 懂法律, 熟悉与自己业务相关的知识, 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各个层次对信息的需求, 但目前的新闻工作者的现实情况是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的, 有的新闻工作者法律意识淡薄, 曝光他人隐私;有的法律知识欠缺, 乱用法律概念等。再者, 近来涌现出不少新闻舆论监督的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由于主客观原因当新闻媒体损害被监督者权益时, 新闻媒体多会利用自己的”喉舌“优势来夸大事实, 误导民意, 影响司法监督的公正公平。

二、中国的新闻立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 充分发挥新闻监督作用意义重大。新闻立法既要最大限度地保障新闻自由, 同时又要防止新闻自由权力的滥用。我国尚未指定一部完整的《新闻法》, 现有的仅仅是国家制定的为数不多的有关新闻工作的法律、法令、条例、决定、规则等法律文件形成大的概念的新闻法, 没有专门的《新闻法》这一单独法律来实现对新闻舆论监督的现实监管。早在1998年3月的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上, 一份由广东代表提出, 32位代表复议的提案, 呼吁尽快制定《新闻法》。1984年, 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牵头, 新闻立法工作开始启动;八届人大期间提出的立法规划中就有《新闻法》, 《出版法》, 这个规划1994年得到中央的批准。不过值得欣慰的是, 近来来我国新闻立法也在不断进步着。2005年, 地方法规首次确定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深圳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的《深圳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第十九条规定, “新闻媒体对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并对其宣传报道负责。有关单位和国家工作人员应当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 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了“责任追究”。2009年新闻出版总署颁布《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 规定全国新闻机构使用统一样式的记者证, 由新闻出版总署统一编号并加盖新闻出版总署印章和新闻记者证核发专用章、新闻记者证年度审核专用章和本新闻机构钢印。

新闻立法在实现过程既要重视《新闻法》的立法, 还要关注相关的管理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法令、条例、决定、规则等法律文件的制定和修改完善。在新闻立法过程中, 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 要明确舆论监督的内容, 明确新闻媒体的地位, 界定其基本权利和义务, 并规范新闻机构的设立和运作, 明确监督方式, 明确舆论监督的保护措施, 明确舆论监督权与其他权利或利益冲突的解决原则, 建立不当监督处罚制度。新闻舆论监督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将会更好的发挥在社会的舆论监督作用, 对社会也将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成为国家权力之外的重要的直辖社会力量。新闻立法是新闻舆论监督在今后持续发展的一个法律保障, 新闻立法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下将得到实现, 保障新闻自由, 防止新闻自由权力滥用。

参考文献

[1]张文婷.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研究综述[J].渤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年第6期.

[2]孙雷军.论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现实困境[J].中国广播电视学报, 2011 (7) .

上一篇:农民工现状下一篇:识字教学与语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