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与新闻侵权(精选8篇)
舆论监督与新闻侵权 篇1
舆论监督与新闻侵权
近年来,随着舆论监督作用的日益凸现,媒体因舆论监督被诉侵权的现象也屡屡发生,且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媒体或记者败诉率一直居高不下。这不仅影响了舆论监督的效果,也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如何在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同时有效防范新闻侵权,避免新闻官司,已成为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自身体会,笔者认为,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把好关、把好度。
一、提升法律意识,充分尊重他人权利。新闻侵权,是因新闻传播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广义上的新闻侵权,包括侵害人格权、著作权等;狭义上的新闻侵权,专指侵害他人名誉权等人格权。从某种意义上讲,目前新闻侵权案件的增多,是人们权利意识觉醒、法律意识增强的必然结果,它反映出社会对新闻媒介的监督与制约日趋规范和完善。新闻工作者应当认识到,尊重法律、依法办事,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在法治社会里,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没有特权,其一切活动都应当符合社会法律规范。法律在赋予媒体舆论监督权利的同时,也规定了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因此,新闻工作者在依法履行自身职责、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也要依法尊重所有被报道人的权利。在舆论监督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应当树立严格的法制意识,具备基本的法律素养,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在明确新闻侵权与正当监督界限的基础上,把握好采访报道的尺度,做到不谤人名誉、不揭人隐私,真正实现依法监督。
二、树立证据意识,严把新闻事实关。舆论监督报道是讲问题的,总会触及一些人的痛处,也不可避免会遭遇反监督。因此,真实性是舆论监督的生命,也是新闻记者最可靠的保护自己的手段。但应当明确的是,新闻真实和法律真实,亦即新闻事实和能在法庭上得以证明的事实之间有很大区别。法律真实指的是以法律能够认定的证据为基础、为法律和司法实践所能认可的真实。从防范侵权的角度讲,媒体在舆论监督中应尽可能以法律真实的标准来衡量新闻事实,这就要求记者树立证据意识,养成提前上法庭的习惯。首先,采访时一定要深入现场,全面调查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和各方面材料,构建完整的证据链,避免因消息来源求证单一而产生片面性。要注意保留采访的真凭实据,包括录音、录像、照片资料和经被采访人签字盖章并注明日期的采访记录,最好能取得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等法定证据,以保证在法庭上经得起质证。其次,写稿时要做到表述准确,报道内容要与掌握的证据相吻合,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尽量删繁就简、留有余地,切不可合理想象、贪大求全。再次,对新闻源要加以分辨,充分利用权威消息来源的法律空间,尽量避免使用匿名消息源。
三、运用平衡报道技巧,力求做到全面、公正。采访全面细致,报道客观公正,是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媒体和记者防范侵权的良方。而要做到全面、公正,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做到平衡,尽力看到“事情的另一方面”,“看到所有的不同的倾向”,“尽可能给每一方,尤其是受到指证的一方说话的机会。”在实际操作中,所谓平衡报道就是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因素时,还要顾及其他因素,特别是相反的因素;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意见时,还要注意点出其他意见,特别是相反的意见。尤其在舆论监督报道中,记者要避免成为纠纷或者事件一方的代言人,要给不同观点的双方或多方以表达意见的权力和机会,通过多元化的信息来反映新闻事件,正确引导受众理解新闻事件的本质。
四、将事实与评论分开,把过程与结论分开。新
闻是用事实说话的,记者只是新闻事实的记录者,而不是道德的评判者。在新闻报道中,直接表达记者对事实的意见和结论,不仅有悖于新闻的特性和要求,评论不当、定论不准还容易引发侵权。因此,记者应时刻谨记自己的职责和定位,摒弃法官意识和裁判意识,坚持客观性报道原则。所谓客观性报道,是指媒体的报道立场要客观,要把记者的主观感受与客观的事实区分开来,在新闻报道和媒体意见之间为读者划出一条清晰的界限,避免将记者的观点混同于客观事实。在舆论监督报道中,记者应严格区分新闻事实与评论的界限,只说事情的来龙去脉,不直接评判是非曲直,不搞夹叙夹议,不擅加自己的观点和评价,充分利用公正评论免责的法律空间。同时,要把过程和结论分开,不能轻率地为事实定性、下结论,应把结论留给权威部门去定,把是非交由读者去评判。尤其在进行司法报道时,要坚决杜绝“媒介审判”,在案件判决前,不应对案件和犯罪嫌疑人做出定性、定罪的报道和评论。
五、把好稿件文字关,避免使用有损人格的语言。
在舆论监督报道中,因为用词不当引发的名誉权侵权纠纷不在少数。有学者从“不当称谓、贬义形容、不实比喻、词语混用”四个方面,总结了新闻用词造成的侵权现象。也有学者更深入地分析了侮辱性语言的构成,并将其分为两大类:辱骂性语言和丑化性语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八条规定:“因撰写、发表批评文章引起的名誉权纠纷,人民法院应根据不同情况处理:文章反映的问题基本真实,没有侮辱他人人格内容的,不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文章反映的问题虽基本属实,但有侮辱他人人格内容,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在实践中,一些舆论监督报道尽管内容基本属实,但却因为在文中使用了侮辱、谩骂或其他具有人身攻击性的言辞而被当事人告上法庭甚至败诉。因此,为了避免侵权,在舆论监督报道中,无论表述怎样的事实都必须客观地白描,要多用中性词,尽量少用渲染性、描写性的形容词、副词和感情色彩太浓的词语,不要使用攻击性、贬损性、侮辱性语言,不能在文章中任意添加个人情绪。
舆论监督与新闻侵权 篇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加强, 人民的法制意识也不断增强, 不少人开始借助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 我国涉及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制建设还不健全, 尤其是在最年来新闻官司涉及面来越广, 涉及问题越来越深的形势下, 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更要正确处理新闻自由和法制的关系, 平衡舆论监督和新闻侵权的关系, 从而防止新闻侵权、避免新闻官司。笔者认为, 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处理舆论监督和新闻侵权的关系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要区分是对公共事务的监督还是对私人事务的监督, 这也是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前提
我国《宪法》第2条第3款规定:“人民按照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这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行使舆论监督权的前提;同时, 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行使舆论监督权的根本保证。有了以上两个基本条款, 新闻媒体和记者的监督行为变有了法律依据, 但我们应注意, 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前提, 即对公共事务的监督。“所谓社会公共事务就是指涉及社会多数人利益的事务, 指大家普遍关注的事务;而与社会公共利益没有联系或者联系不大的事务则可以认定为私人事务。如果认定监督者所监督的是社会公共事务, 则法律应该给予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单位更多的言论自由的权利, 此时法律的天平应向他们倾斜;如果监督者所监督的是私人事务, 则另当别论[4]。”
2 要注意新闻事实与法律事实的不同, 在追求新闻事实的同时注意搜集有法律效力的证据
“新闻的真实性是媒体正确行使舆论监督权的保障, 新闻失实不仅影响新闻媒体本身的信誉和权威, 使读者、观众失去对新闻媒体原有的信任, 更重要的是, 新闻失实严重侵害了社会大众对新闻事件的知情权, 以及新闻当事人的权利[5]。”以2000年泉州记者暗访引发的案子为例, 《海峡都市报》的记者采用暗访手法调查了泉州一酒店提供色情服务一事, 并发表文章, 之后《海峡都市报》被该酒店以侵犯了其名誉权为由告上法庭。尽管记者对暗访的全程进行了录音, 最终还是被法庭认定在文章中引用未经核实的消息源的话, 违反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 录音必须经过对方当事人的同意, 才能作为证据使用。本案中记者获取的新闻信息虽然是真实的, 但由于新闻事实与法律事实认定的差异, 不被法庭所承认, 最终败诉。
3 要明确报道的对象是谁, 注意保护普通人的隐私权
根据我国《宪法》第41条第1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有突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在上述情况下, 新闻媒体在合理范围内对其进行报道, 基本上不会侵权其相关权益。另外对于一些公众人物来说, 由于对他们的了解和监督更多, 对于普通人来说是隐私性的事项, 但对于公众人物则不再是隐私。例如常见的新闻媒体炒作电影等不涉及侵权问题。除此之外, 我们应注意保护被报道人员的个人隐私。隐私, 就是指个人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而不愿意为他人知悉或者受他人干扰的私人事项。2010年“郭德纲徒弟殴打记者”就是记者在行使舆论监督权时侵犯他人隐私的一个典型案例。2010年8月1日, 北京电视台《每日文娱播报》栏目记者周广甫在采访郭德纲别墅侵占公用绿地一事时被郭德纲弟子殴打, 尽管记者是为了维护公众利益进行采访, 但《每日文娱播报》的记者在小区保安制止的情况下擅自闯入他人的住所, 并在没有获得主人许可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拍摄, 这本身就是对公民住宅的侵犯。
“新闻侵权是新闻言论自由权与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民事权利相互冲突产生的问题[6]。”如何做到充分行使舆论监督的同时避免新闻侵权问题不仅需要媒介组织和个人提高自身的法律修养, 也需要国家政策和法律的支持。尤其是我国目前关于新闻方面的立法很不完善, 远远落后于现实的需要, 建国以来, 我国还未出台一部正式的新闻法。笔者希望未来的新闻法能在新闻自由的界定、保障媒体舆论监督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 使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行使舆论监督权时更有法可依。
摘要: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职能, 在我国社会主义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近年来新闻侵权事件屡屡发生, 使得新闻媒体常常成为被告, 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如何做到发挥自身舆论监督职能的同时避免新闻侵权, 成为我们必须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舆论监督,新闻侵权,新闻事实
参考文献
[1]路鹃.试论新闻媒体侵权现象及其法律预防.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4 (8) .
[2]吕庆闯.新闻侵权责任研究.吉林大学法学院学位论文, 2011 (2) .
[3]孙一奇.新闻自由与新闻侵权的法理分析.吉林大学法学院学位论文, 2007 (3) .
[4]蒋伟.法律应如何保护舆论监督——由陆俊新闻官司所想到的.新闻前哨, 2000 (2) .
[5]吕庆闯.新闻侵权责任研究.吉林大学法学院学位论文, 2011 (9) .
新闻舆论监督与预防腐败 篇3
关键词:新闻舆论;反腐败;监督
一、新闻舆论监督概述
(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定义及其特征
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国家权力监督机制的有效组成部门。它是人民群众借助于新闻媒体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以及社会行为进行的民主监督。它通过媒体特有的公开性,对社会上一些腐败现象、行业不正之风和其他事实进行报道,从而起到揭露鞭打丑恶和弘扬正气的目的。它是完善我国民主监督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沟通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也是党和政府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任务。新闻舆论监督作为监督的一种独特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
1、群众性强。舆论监督的广泛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参与实施监督行为主体的广泛性。社会各阶层的人,都可以通过新闻媒介行使他的知情权、发言权、议政权、参与权、监督权。二是指被监督对象即客体的广泛性。在我国现行的监督体系中,各专职监督部门都有其特定的监督对象。诸如:检察机关是对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的司法监督,行政监察机关则是实施行政监督,纪律检查则是对党的组织、党员干部实施党内监督等。
2、及时性。马克思说过,报纸的最大好处在于能够每日干预运动,发达的每日新闻事业可以在数小时到数日内产生监督效果。当新闻媒介一旦获得线索,或接到人民群众的来稿、来信、来访、来电等,可以马上派出编辑、记者采访,向事件的双方当事人调查了解;当新闻媒介对事件“曝光”后,新闻舆论监督就会成为一种社会监督。
3、公开性。新闻舆论监督的透明度高,是由新闻传播媒介的公开性特点所决定的。新闻舆论监督面向全社会,面向全体公众,它的监督是通过公开报道、公开讨论表现出来。
4、震慑力大。腐败分子一旦陷入新闻舆论的包围,犹如登上千夫所指、全民共讨的审判台,在舆论面前将劣迹昭著,身败名裂;一旦腐败分子的丑闻恶行在新闻媒体上“曝光”,就会造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声势,从而产生强大的威摄力和心理压力。
(二)新闻舆论监督的必要性及其作用
朱镕基总理对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的评价——“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高度概括了舆论监督的功能。新闻舆论监督作为一种特殊监督形式是反腐败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它在端正党风、匡正时弊、严肃法纪等方面能够发挥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具体如下:
1、遏制作用.腐败分子以身试法,胆大妄为,是因为其预期的腐败行为收益大于成本,而且有较大的边际效益。新闻舆论监督具有及时性,抓到蛛丝马迹就可以及时曝光,使违法乱纪的腐败行为原形毕露,再和法纪部门挂钩,这就增加了腐败分子的违纪成本,这使他们不得不有所收敛。
2、警示作用。党员干部的自律意识的维持与增强不仅有赖于法律和道德教育,而且有赖于外部的约束力量。舆论通过新闻媒体可在广泛范围内迅速传播对某一具体腐败行为的谴责,也是对同类腐败行为的声讨。
3、激励作用。新闻舆论监督可以使人民增强对政府加大反腐败力度的信念,克服消极思想,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近年来,全国的新闻媒体都不断在提高舆论监督力度,创造出好的形式和经验,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东方时空.时空报道》、《今日说法》、人民日报的《今日谈》、《人民论坛》、光明日报的《每月聚焦》、中国青年报的《求实篇》等,这些为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开辟了道路,同时也激励执法人员履行职责,努力完成反腐败任务。
二、在预防腐败过程中发挥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对策
我个人认为,媒体只是党政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一座桥梁,是介于舆论监督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个平台;媒体不具有强制力,它只是代表着这个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道德观,把这个社会的许多切片加以聚焦,让社会公众来评判它的价值和美丑;要解决这些问题光靠媒体的力量是单薄的,必须动员各种可以聚合的资源以增强监督效力。
(一)借党政之力
新闻舆论监督应当和必须得到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以及各职能部门的有力支持。实践证明,凡是舆论监督推进比较顺利的,必然有领导机关和领导人的支持和帮助在起作用。有力的支持不仅在于领导机关和领导人的权威对舆论监督的鲜明态度,而且在于能把舆论监督列入议事日程,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抓严抓紧,落到实处。需要上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直接过问,支持舆论监督单位的“尚方宝剑”要能一插到底,该处理的要严肃处理,违法违纪的要依法按纪惩处,这样,新闻舆论监督才能顺利推进。
(二)借法律之力
新闻单位要依法履行舆论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更需要法律强有力的保护。新闻舆论监督为什么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新闻法制还不够完备。虽然,我们已经有了《宪法》、《刑法》、《民法通则》等一系列大法、基本法和各类法规,但在具体操作中,难以从法制上明确具体界定的诸如舆论监督的法律地位以及法律责任,新闻舆论监督应当遵守的原则、方法和秩序,新闻单位及记者的包括依法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对妨碍舆论监督压制批评打击报复的行为的惩处等等细则,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保障,除了新闻单位必须严格依法实施舆论监督,依靠和正确地运用好现有的有关法律法规外,国家应当通过新闻立法(制定和颁布《新闻法》、《舆论监督法》等法律)来规范和管理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工作,使其能借助法律来改变无序和困难的状况,进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运行轨道。
(三)借媒体之力
主要是新闻舆论单位的相互支持,舆论监督也要形成合力。实践证明,对一些重大的典型的舆论监督事例,对一些严重干扰破坏舆论监督的重大案例,新闻传媒单位相互联手,协同作战,对扩大舆论监督影响,加大舆论监督力度,保障舆论监督的顺利推进很有好处。
(四)借品牌之力
中国新闻舆论监督浅析 篇4
自新世纪以来,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声势逐渐增大。舆论监督对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反腐倡廉以及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新闻舆论监督工作非常重视,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此外,相关法规法令的陆续出台为舆论监督工作创造了一个较好的环境。尽管中国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有了相当的改善,但是相对于人民的要求,相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民主进步而言,还有较大差距。
为了将舆论监督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使之逐步走向制度化、法制化轨道,由乔云霞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舆论监督研究”课题组,对全国新闻媒体实施舆论监督的状况、经验和问题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深入的抽样调查。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全面了解中国舆论监督现状,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本文依据调查统计数据,系统分析了舆论监督从业人员以及广大受众对舆论监督的态度和要求,特别是对加强舆论监督队伍建设提出一些建议,以提高新闻舆论监督水平。关键词:
中国新闻、舆论监督 正文:
新的世纪,人们盼望着新的开始。但是,不管我们赋予新世纪多少异乎寻常的涵义,许许多多的历史重负也无法就此解脱,仍然需要我们继续执着地前行。中国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社会环境、法律保障以及功能定位,就是这样一个跨越世纪的沉重话题。
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必要的监督和制约,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失范、失衡、失序甚至失控。我们这样的一个人口众多且发展极其不平衡的“超级社会”,从“初级阶段”向成熟的市场经济过渡进程中释放出来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能量,往往超过人们的想象。没有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权钱交易、买官鬻爵、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巧取豪夺、杀人越货、假冒伪劣等等腐败与罪恶,就必定滋生蔓延,肆行无忌。可以说,没有现代化的监督机制,就没有现代化本身。而舆论监督以其公开透明的特性和迅捷广泛的传播影响力,成为现代的监督机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新闻舆论监督现状
2000年到2005年中国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历程可概括为:顽强推进,步履维艰。由于逐渐深入的舆论监督触及到了越来越多的既得利益,引起的反弹和抵抗也日益频繁和强硬。因此,围绕着舆论监督的制度化、法律化的要求空前强烈,这方面的制度建设和改革进入更加艰难的攻坚阶段。
刚刚过去的五年,中国社会开展舆论监督的努力,可以从十个方面加以总结。1 推动舆论监督的制度化、法制化,继续呼唤新闻立法 自从2000年年初的“两会”,再到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在天津召开的“新闻与法”研讨会,新闻界和社会各界这样的呼声贯穿始终。
近年来舆论监督出现良好势头,但同时也遇到一些阻力,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应尽早立法保护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代表和委员们指出,开展舆论监督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对推动社会进步有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新闻媒体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违法违纪行为、腐败现象和各种歪风邪气,进行了公开揭露、批评和剖析,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引起了很大反响。代表和委员将舆论监督的现状概括为:中央高度重视,群众呼声很高,新闻媒体积极行动,舆论监督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他们认为,当前的舆论监督一是要坚持,二是要改进。建议形成行政性的法规或管理条例,规定在不违反国家安全、不违反相关准则的前提下,被监督者不能拒绝舆论监督;同时新闻媒体也要做到事实准确,有利于推动实际工作。要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没有立法不行,成了“两会”上的一种共识。许多代表和委员以提案、建议的方式,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将制定舆论监督法规的事宜提上议事日程。
2000年12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在天津召开“新闻与法”研讨会,与会专家和一些新闻媒介的负责人在发言中认为,舆论监督需要法治,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的权利与义务应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界定,没有法律的准绳,舆论监督在很多情况下无法得到保障;另一方面,也因得不到规范,新闻媒介或新闻工作者有时会被商业化倾向诱导,走入打着“舆论监督”的旗号行一己之私的误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就人民法院支持舆论监督、为新闻单位提供司法保护提出六条要求
2000年1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北京召开的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央新闻单位负责人座谈会上,就法院支持舆论监督、为新闻单位提供司法保护提出六条原则,要求人民法院坚决为舆论监督提供司法保护。
这些提法表明了法院对新闻舆论监督的支持。为使之制度化以及更具操作性,经过充分的研究论证后,如能将其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加以确认,对形成健康舆论监督的法律环境,将具有积极的实质意义。各地党政部门陆续出台一些办法和措施,表示支持舆论监督 继2000年开全国先河出台《珠海市新闻舆论监督办法(试行)》之后,珠海市市委2000年又颁发《珠海市新闻舆论监督采访报道的若干规定》:只要不涉及国家安全、国家机密及军事机密的,新闻记者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时,任何单位、部门和个人都必须接受采访,并与之密切配合,如实反映情况和问题。
北京市检察机关在查办渎职侵权案件中,推出了几项措施,以进一步加强与新闻单位的联系和协作,使法律监督与舆论监督工作更加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些规定包括:北京市各级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部门要积极与新闻机构建立联系制度,请新闻单位将发现和掌握的案件线索随时移送检察机关,主动争取新闻单位对检察机关查办渎职侵权犯罪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对已经被新闻媒体曝光的涉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侵权犯罪问题的重大案件,要主动与有关新闻单位取得联系,了解情况,及时查办;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作用,加大对渎职侵权案件查办工作的宣传力度;要自觉接受新闻媒体对检察工作的监督等。
2002年,吉林省政府作出规定:行政机关不得阻碍新闻舆论监督。安徽省则明确表态,舆论监督的主要对象是权力机关和公务人员。
青海省委表示,新闻单位对西部大开发中带有倾向性的突出问题,应该予以公开曝光,猛击一掌,使人警醒,这有利于彻底解决那些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青海省高级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等单位也提出了支持新闻舆论监督的办法,他们认为新闻监督要与司法监督联手。对新闻媒体曝光而不能解决的违法违纪事件,司法机关将作出快速反应,并按照法定程序介入干预。本系统干部职工若有违纪违法及不良作风问题,一经新闻媒体曝光,查实后均按下岗处理。作出此项规定的还有省工商局、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等一些机关。
新闻媒介对一些重大违法犯罪行为集中开展舆论监督,产生了相当大的社会效果
2000年,海内外广泛关注的胡长清、成克杰等严重经济犯罪受到依法严惩,厦门特大走私案等一批重大案件被查处,表现出政府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坚定决心,反腐败斗争呈现出向纵深发展的良好态势。2002年1月至11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已经查结案件13万4千多件,受处分的县(处)级干部4146人,地(厅)级干部331人,省(部)级以上干部21人。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大案要案受到严肃查处。这中间,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产生了巨大的力量。新闻媒介主动出击,对横行在中国社会中的种种黑暗与罪恶展开舆论监督,产生的作用和社会效果是难以想象的。2000年,从“你不让路,老子一枪打死你”的河北霸州的杜书贵,到为了十几块钱的水电费和几句口角就枪杀房东一家三口的河南禹州的刘德周,一个个败类在舆论面前现了原形,最后受到了法律严厉的惩处。如果不是新闻媒介冲破重重阻力去报道真相,一些滔天罪行很可能经人粉饰反而成了“天下太平”。“打记者”现象频繁出现,各地记者协会维权力度加大
2000年1月8日,中央电视台当天的《今日说法》节目题为《记者被打之后……》。电视台女记者王蓉蓉对着镜头泣诉:“这段路,我感到非常长,我觉着仿佛到了头、到了生命的尽头……”,“作为一名法制类节目的记者,常常揭露社会的一些负面现象,可轮到自己头上,为什么就没有人保护”。
其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对此高度重视,省人大、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纷纷去电去函,要求依法惩处殴打记者责任人。中国记协一位姓张的同志还冒雨往章丘,督促此事解决。但最终也没能要到一个满意的“说法”。
到2000年底,记者在进行舆论监督时的境遇并没有改善。12月28日,有记者在洛阳采访震惊中外的“12·25”火灾惨剧,他在殡仪馆警戒线以外拍摄了一张遇难者亲属认尸结束后的照片,一名民警发现后硬拉走了记者,并对着一排正在执勤的警察说:“这个记者在拍照”,于是呼地一下上来五六个警察,一把夺过摄影包,从中掏出相机,曝光胶卷,并里里外外地翻查摄影包,其间还有两人将记者手臂扭住。
毛宁住进医院,北青报记者采访被打;采访广东东莞塌楼事故记者被群殴、相机被抢;记者采访造成多人死亡济南重大塌方事故时竟被打晕;采访山西煤矿爆炸事件的华商报记者曾一度失踪,为逃避追打,记者流落山林;3家媒体记者采访江门事故遭围攻殴打;深圳记者被打、摄像机被砸;拍了“不该摄录的镜头”,上海两记者厦门遭殴打;衡南发生暴力殴打记者事件……
五年里,记者采访被打,数不胜数可以概括为八个字:没完没了,愈演愈烈。
2004年11月24日,针对各地连续发生的粗暴干涉记者采访事件,中国记协维护新闻工作者合法权益委员会负责人发表严正谈话指出,新闻记者的正当采访是职责所在,其合法权益应当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支持和保护。中国记协维权委员会负责人指出,新闻记者正常采访,实行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崇高职责,符合党心民心,其正当权益不容侵犯。中国记协“维权委”对肇事者表示强烈谴责,对被打记者表示慰问,希望有关部门认真处理这些侵害新闻工作者正当权益的事件,严惩肇事者,并呼吁全社会为新闻记者的正当采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6 权力机关聘新闻媒体作为其“舆论监督”顾问,效果还有待观察
2000年1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聘请了宣传工作主管部门和主要新闻媒体的负责人为检察宣传顾问,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此举的目的当然是希望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和舆论监督的新闻单位积极配合,共同反对消极腐败、制止滥用权力。
无独有偶,2000年岁末,新闻媒体纷纷报道——《青海重视舆论监督,诚聘记者作顾问》,西宁市委领导12月13日邀请中央驻青的主要新闻单位记者,表示西宁市欢迎新闻单位对政府工作的舆论监督。他们说,中央媒体的新闻记者对一些问题抓得准、反应快,一些问题一经新闻媒体曝光,就可以迅速得以解决。这就是舆论监督的力量。舆论监督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这一点与政府思想相一致。西宁领导说,西宁市舆论监督的政策比较宽松,对一些反响大、效果明显的报道,市委、市政府将给予重奖。权力机关重视舆论监督,当然可喜。但是作了“顾问”,是否还能客观、公正地对所“顾问”的权力机关实施舆论监督,还有待于通过实践进一步检验。7 舆论监督的方式引发诉讼,新类型案件不断出现
2000年以来,新闻媒体在开展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偷拍偷录”、“隐性采访”的方式不断引起争议,并引发多起诉讼,值得媒介关注和深思。
例如,福建一家报纸因以记者暗访的形式报道某酒店存在“色情服务”而被告上法庭。11月24日,法院一审判定媒体败诉。1999 年11 月25日,该报以《夜宿湖美,应召小姐说:这里全省最安全》为题披露了记者暗访泉州湖美大酒店的经历。为掌握证据,该报记者在暗访时曾作了录音,并将这份录音作为证据提交法庭,但法庭不予采信。参与审理的法官表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录音资料要征得对方同意才能作为有效证据。偷拍偷录”、“隐性采访”近年来成为我国新闻媒体越来越经常使用的采访方式,由此引起的争议和纠纷也日渐增多,此前湖北也曾经受理过类似案件。“隐性采访”的方式目前在我国并没有禁止性规定,但也没有任何法律支持的依据。可以说,在法律作出明确的规范前,这是一个“雷区”,今后一段时间,由此引发的法律纠纷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8 新闻媒体有无法律上的“采访权”,成为舆论监督过程中的一个焦点
2000年以来,新闻媒体在开展舆论监督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被拒之门外,拒绝的理由是“你凭什么来采访”、“我为什么要接受你的采访”。可以说,采访权问题,已成为能否推进舆论监督的一个关键。这一年,中国足协与多家媒体发生的**,是这方面问题最尖锐的一次凸现,最后竟然发展成为一系列的“连环官司”。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权,在我国法律中确实没有明文规定,但由于新闻媒体承担着向公众传达信息、让公众获得知情权的特殊职责,从宪法中的言论自由权利延伸出的舆论监督权利,实际上肯定了记者的正常采访权。9 网络开始成为舆论监督的重要媒体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应用,在世界范围内,互联网络的信息传播已成为舆论的重要制高点。在我国,网络也开始成为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媒体。2000年以来,除了胡长清、成克杰等严重经济犯罪以及厦门特大走私案等一批重大的腐败案件,一些震惊中外的天灾人祸,如乌鲁木齐大爆炸,贵州煤矿、内蒙煤矿、山西小煤矿坍塌,东莞商业街发生大坍塌,重庆发生氯气泄漏,桥梁豆腐渣工程,引发国人中毒的假冒食用油和“毒米”,使北方城市空气普遍严重污染的沙尘暴,等等,都由于网络传播的介入,而使公众迅速了解了事实真相。网络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形成很大的压力,在开展舆论监督方面,也形成了良性竞争的局面。围绕“入世”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关于舆论监督定位的讨论正走向深入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报道或评论是否就是事件的最终结论?“入世”后我国新闻事业及舆论监督的格局是否会有所变化?舆论监督权是行政权力的一种延伸,还是独立的监督力量等等,都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讨论。
事物的发展一般都是动态、开放、多向的,所以舆论的形成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通常不是一篇新闻报道或评论可以盖棺论定的。从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来说,应清醒地认识到:媒介就是媒介,它既不是法院,也不是行政权力机构,只应该通过深入采访,以公正中立的立场,对有关具有新闻价值的人或事件进行报道或评论。至于受众如何反应、事态如何进一步发展,则绝非新闻媒介所应当刻意制造或导演的。这样的自我“角色”认识,在我们的新闻媒体中还并不普遍。
二、关于加强新闻舆论监督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舆论监督有其强烈的政治性、权威性、公开性,又是一项运作复杂的系统工程。受众对舆论监督既予以肯定,也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们普遍反映监督层次偏低、力度不够。因此,新闻从业人员应该采取积极、慎重和理智的态度,既要摈弃畏首畏尾的畏难情绪,又要根除“包打天下”的错误思想,知难而进、谨言慎行。提高舆论监督水平,要在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方面下工夫。
(一)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加强对高层次的监督。舆论监督的范围包括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但首先应该是对重大决策、领导干部权力运用的高层监督,然后才是对一般公务员的低层监督。要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强化高层次监督。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积极开展舆论监督是实现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之一。党的三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舆论监督。毛泽东同志对权力运用的监督有过多次论述,最为著名的是在1945年他与黄炎培关于中国共产党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谈话。毛泽东明确指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对权力运用进行监督。1957年他在西安干部会上的报告中,专门讲了《共产党要接受监督》。他说:“如果我们不接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又强调“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要加强”,监督的重点是“领导干部”,监督的关键“在于发展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逐步完善监督机制,使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他在“十五大”报告中又进一步强调“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滥用权力”。加强对权力运用的监督,把权力运用限制在符合公共利益的范围内,可以防止滥用权力滋生腐败,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还要对重大决策和重大问题进行重点报道、连续报道,以保证公民的知情权。有一些重要的信息报道常被长官意志
左右,信息公开不实行制度化、法制化,舆论监督很难有大的进展。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还要促成问题解决,解除人民群众的疑虑,增强前 进的信心。
(二)从业人员要树立大局意识,提高思想修养。从业人员进行舆论监督是一项神圣的职责,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崇高权利。实施舆论监督,首先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为全党大局服务,通过有效的舆论监督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舆论监督,任重道远,从业人员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心要热,头脑要冷。所谓“心要热”就是要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敢于碰硬,敢于反映事实真相,为群众说话,捍卫党和国家的利益;所谓“头脑要冷”就是要善于思考,在任何复杂的形势面前,在任何扑朔迷离的事物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审时度势,从大局出发,把握事物的主流和本质,有效地实施舆论监督。要清醒认识到舆论监督不是简单的曝光、揭丑,而是重在建设和指导,在进行舆论监督时要坚持“三个围绕”和“四个有利于”。“三个围绕”即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来进行;围绕改革、开放、稳定的大局来进行;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来进行。“四个有利于”即舆论监督有利于大局需要;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惟有如此,新闻舆论监督才能得以健康发展。新闻工作者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尤其是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理论的重要阐述,不断提高思想修养,履行好舆论监督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三)新闻从业人员不仅要有强烈的法律意识,而且要有明确的角色定位。舆论监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法律规定新闻舆论机构不准公开抨击和诋毁人民民主专政,不准公开抨击人民民主专政机关,不能干涉司法审判等。同时,宪法和法律还规定新闻舆论监督不能损害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舆论监督在实施的每一步骤中,都不能违背这一点。新闻舆论机构在监督公民和法人的言行时,应负有法律责任,无中生有、歪曲事实、揭露隐私等,都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舆论监督要正常开展,避免新闻纠纷,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新闻舆论监督,有一大部分是批评报道。被批评者往往对采访不配合,甚至刁难记者或设置障碍,个别狂妄者甚至对记者编辑进行威胁恐吓等。新闻工作者要善于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正当的权利。同时,记者要增强法律意识,尊重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严格自律,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开展舆论监督工作,记者不能义气用事、代法立言,更不能超越组织监督、行政监督和法制监督;有的记者采访作风不严谨、不细致;有的报道不全面,甚至断章取义,片面性严重;有的主题先行,观点前置,有失公正;有少数人甚至以笔谋私,滥用权力,这不仅失去了媒体的尊严和公正,也使从业人员失去威信,严重的会造成对他人权利的侵犯,引发法律诉讼。自1987年上海出现建国以来第一起新闻官司后,全国已发生了一千多起新闻官司,这次对从业人员的调查也表明,有31.16%的被调查者遇到过新闻纠纷,而他们所遇到的新闻纠纷有不少是属于“报道某些细节失实”,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刻的思考。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是客观、公正,从业人员的角色也应是独立公正的,保持足够的冷静,不能充当法官、裁判员,不要急于下结论。
(四)要讲究舆论监督技巧,善于用事实说话,不断提高舆论监督水平。真实准确是新闻的生命,更是舆论监督的生命,从业人员在采访中一定要胆大心细,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把问题搞清,把事实搞准确,做到事事有出处、零出入,客观真实、准确无误。另外,要给批评对象说话的机会和权利,多搜集线索和资料并进行认真的核对,这样才能保证事实的真实,维护舆论监督的尊严。
舆论监督要讲究监督技巧,增强质量意识,提高监督水平。舆论监督要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手段,可公开曝光,也可写内参,协同有关部门解决。对于人民内部矛盾,倡导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披露问题,不仅要在内容上真实可信,遣词造句也要注意把握语言艺术、情感艺术,让被批评的人心悦诚服。同时,舆论监督要讲求适量、适度、适时,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新的矛盾。批评报道要抓典型,有头有尾,使问题向积极方面转化,促成问题的解决。
(五)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对权力的限制机制。目前,舆论监督举步维艰:采访难、取材难、获得有关部门支持难、解决问题更难。在舆论监督诸多难题之中,地方保护主义是目前搞好舆论监督的最大阻力。某些掌握权力的地方领导“以言代法”,甚至滥用手中的权力,错误引导舆论。一些领导只强调舆论监督给政府抹黑,千方百计封杀新闻;一些地方官员怕批评报道影响了自己的政绩;个别人害怕“拔出萝卜带出泥”。他们对舆论监督横加干预,甚至打击报复。记者采访受阻,甚至遭受围攻或殴打,舆论监督工作如履薄冰。
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从源头上、机制上、制度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因此,建立对权力的制衡体系,完善舆论监督机制,在科学与民主的基础上,建立适合国情和民意的舆论监督制度,将是当务之急。
三、结论
以上诸方面,远非我国舆论监督现状的全部,但应该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回顾以往,从中也可以看出舆论监督这个绝不轻松的话题,在新世纪的许多重要走向。参考文献:
1、乔云霞/胡连利/王俊杰《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现状调查报告》河北大学学报
2、张西明,《新闻舆论监督
沉重的话题》
3、丁康权、《试析如何正确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江南论坛 1999年第7期
4、任稚犀、《关于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的思考》新闻与写作 1998年 第11期
舆论监督与新闻侵权 篇5
“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整治司法领域中的腐败”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任务之一。在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过程中,人民法院是否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关注,人民群众通过新闻舆论实现言论自由权利和知情权,监督人民法院公正裁判,已成为促进司法公正的一个重要手段。新闻舆论监督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它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播手段,对国家、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违反公共道德或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揭露和批评,引起人们的关注,形成社会普遍性的看法,借助舆论的压力使上述不良、不法行为得以及时纠正,从而确保权力的良性运行,维护社会公平及正义。因此,新闻舆论监督是实现公民言论自由权的最根本体现,是公民参与和监督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重要途径,也是宣传社会主义国家法律的重要手段。正确认识舆论监督和司法公正的关系,对提高新闻工作者和法官的自律意识,寻求两者之间关系的平衡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正确认识新闻舆论对审判活动的监督
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社会矛盾相对比较复杂的特定环境之中,当事人寻找媒体介入几乎成了一种潮流。这一方面体现了目前我国司法功能、行政功能一定程度上的松驰无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新闻舆论监督在解决问题中的独特功能。从理论上说媒体只是一个传播工具,并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我国许多媒体具有半官方性质,有时可以通过舆论使松驰的司法功能得以恢复,并最终解决当事人的各种问题。这当中当然不免有行政力量插足后司法功能迅速恢复的因素,这种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法治尚处于初步发展的现状,但毕竟使公众的问题能得以最终解决,并因此拍手称快,1
欣喜若狂。于是新闻舆论监督就成了一些司法不公现象的特殊救济手段而为公众所普遍接受,同时对人民法院和法官在提高审判透明度,增强敬业精神,改进审判效率等方面最终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崇尚法治,尊重法律,需要新闻舆论的大力支持。新闻媒体对各类案件和法院工作的报道,是公众了解法律规定,了解司法制度,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对维护法律权威和司法权威,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1、新闻舆论的监督,有利于促进公开审判原则的落实。公开审判就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时都要公开进行,公民可以到庭旁听,新闻记者也可以采访和报道。公开审判作为对秘密审判的否定,是当今世界各国所承认的最公正、最文明的审判方式和诉讼程序,公民有权接受公开审判早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共识,其精神价值在于:以公开审判作为实现司法民主的手段之一,保证公众行使对社会事务(包括司法事务)的知情权;确保国家司法权行使的正当化和合理化。新闻媒体具有广为传播、受众广泛的基本属性和独特优势。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扩大了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公开面和透明度,使广大群众能够及时详细地知悉一些广为关注的案件的审判情况。如重庆纂江“彩虹桥垮塌案件”的庭审直播,使法庭审判得到进一步延伸和扩展。新闻媒体这种使信息迅速广为传播的优势是法院自身所无法替代的。新闻舆论在延伸和扩展法庭,公开庭审情况和裁判结果,使法院在更彻底、更有效地落实公开审判原则方面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实践中通过新闻舆论监督将审判活动置于阳光下,这本身就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国家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也是落实审判公开之宪法原则的体现。
2、新闻舆论的监督,有利于促进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增强。人民法院通过案件审判,惩处犯罪,定纷止争,化解矛盾。但法院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审判的被动性、中立性。新闻舆论通过对案件审判的报道,扩大了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在预防犯罪和纠纷的发
生,促进社会的共谐,推动依法治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媒体揭露各种违法、渎职和腐败行为,把处理的违法、渎职和腐败案件公布于众,增强人民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信心。新闻媒体揭露腐败,司法机关严查腐败,人民群众就会从中看到希望,增强信心,从而对党和政府更加信任。同时,媒体通过对具体生动的案件的报道,在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和利益的同时,在向人民群众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在全社会培育法治理念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新闻舆论的监督,有利于促进法官司法能力的提高。审判作为一种在具体案件中,通过适用法律而做出判决的专门活动,需要丰富的法律知识和专业技巧,但这不意味着审判活动可以无视社会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生活日趋复杂,利益结构更加多元,纠纷产生的概率大大增加;高度发达的现代传媒技术,使得来自社会的影响和压力无处不在;信息网络时代的来临,又使这种复杂有增无减,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排除各种干扰和影响,独立做出公正的裁判,对法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这就要求法官具有高于一般人的特殊资质和能力,具备“在法官职业的行为道德框架内,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即运用法律的能力、驾驭庭审的能力、司法调解的能力和判决说理的能力。特别是案件的审判经媒体关注报道,将促使法官不断增强自己的法律和各方面的素养,坦然面对不断增多、案情迥异的各种纠纷,运用法律审理好每一起案件,认真落实法律释明、诉讼风险告知等司法为民措施,尽量提供各种便民诉讼条件,充分发挥调解作用,以保证能够准确公正地裁判各类案件,通过正确适用法律来保障公平正义在全社会实现。
4、新闻舆论的监督,有利于促进法官审判作风的转变。法官的形象和作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当事人对法院的信任,直接影响到司法的权威。如果法官行为不慎,作风
不检,即使案子判得对,也很难让人信服。因此,法官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作风,在审判工作中体现出实事求是,扎实深入,严谨朴实,文明司法,热情服务,仪表端庄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良好的审判作风的树立,既要靠自律,也要靠他律。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会产生腐败,而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新闻舆论的监督无疑于将法院的案件审判暴露在阳光下。媒体的关注和介入,将促使法官以更加认真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和高度的责任心来审判案件,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规定,加强自我约束,谨言慎行,廉洁司法,文明办案。
5、新闻舆论的监督,有利于实现审判的公正高效。当今世界,新闻舆论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深远影响已是有目共睹。它在传播信息的同时,还扮演着监督国家司法权运作,防止司法权滥用的重要角色。在我国,新闻媒体素有“无冕之王”之称,重要的报刊、电台、电视台等还被称为“党和国家的喉舌”。人民在提到对司法权的监督时,无不把新闻舆论监督作为重要措施之一。随着我国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进行,特别是随着“中立、平等、透明、公正、高效、独立、文明”的现代司法理念的树立,阳光审判已成为广大法官行使审判权的内在要求。审判权运作过程的透明度不断提高,各种新闻媒体对司法审判工作的监督力度有了明显的增强,新闻媒体通过披露案件的起因、过程、事件的真相等报道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引起社会舆论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对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形成压力,促使法院强化审限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及时正确、公正审判,使案件得到妥善处理;通过对法庭庭审过程及生效裁判进行报道,再现人民法院对我国诉讼法所确认的诉讼制度和原则的落实情况,监督司法程序正义的实施;通过对生效判决的评判,为审判提供监督;通过对法官在法庭以外的其他职务行为及其身份不相称的其他行为进行披露评论,促进法官增强自律,防止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确保司法公正。因此,新闻舆论导向并不是强迫法 4
官接受某种意见,法官可以不接受媒体的意见,但却要慎重考虑之,并尽力做到公正。可以说新闻舆论是促进司法公正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当前新闻舆论监督审判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新闻舆论监督的地位日渐突出,人民法院在说到外部监督时,都毫无例外地将新闻舆论监督作为一种重要的监督手段。但我们必须看到。“我们只要回想一个我们的历史经验,我们就可以发现我们曾确信为正确的、公正的社会舆论事后看来也并非那么正确和公正。”在认识和实践上,新闻舆论监督审判活动存在着一些问题,以至对司法公正产生负面影响。
1、意识偏差,角色错位。舆论对司法的监督根源于人们对腐败行为的痛恨和对司法公正的追求。从广义上说,新闻舆论对司法的监督属人民群众监督的有机组成部分,新闻舆论监督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但可以营造解决问题的社会环境。因此,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过程中起的仅是“载体”的作用,但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一些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一身兼任“观众”和“裁判”的双重角色。有的新闻媒体在案件发生后,就急于报道,常常在报道的时候充当一方当事人的代言人,或者用倾向性的语言对事实进行评论。有的案件因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在法院判决之前不宜公开曝光,但有的新闻媒体为抢轰动效应,抢先把案件事实报道出去,有的媒体甚至仅凭道听途说就急于报道,以至报道失实。这种带有倾向性的、不负责的新闻报道所产生的舆论冲击波,在很大程度上给法院独立审判造成了被动,无形中会影响司法公正。
2、随意评说,误导舆论。对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来说,遵守国家法律,树立正确的舆论价值取向,保证关于司法审判活动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是其首要任务。但从目前 的情况看,我们的一些新闻媒体在这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有的媒体在报道案件事实时,喜欢评论,如加“编者按”,或者律师、大学教授、退休法官的“专家评论”,以示其报道的权威性。这种新闻舆论对法院审判案件的影响很大,一旦法院判决结果与一些“专家评论”有较大差异,很容易在公众中造成法院判决不公的嫌疑,还有的媒体对案件事实的报道前热后冷,甚至有头无尾,在侦查、起诉、审理时一阵猛炒,判决之后不合其意便缄口不提了。个别媒体这种不负责任,不计后果的宣传报道无疑干扰了法院的正常审判工作,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3、迎合受众,张扬无度。个别新闻媒体为了追求新闻轰动效应,在同行中树立“领袖群芳”的地位,不惜夸大其词,制造“卖点”,以求取独具慧眼,哗众取宠的新闻效应;一些媒体出于生存需求,为了迎合受众口味,增加发行量或提高收视率,不顾事实,不辩真伪,仅凭一面之词就抢先报道。特别是有的媒体记者在报道案件事实时,不是深入调查采访,找相关当事人核实事实,而是随意猜测,凭主观愿望想当然,有的记者甚至为求故事情节“完整”,随意添加一些细节,给相关当事人和法院审判案件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形成了很大的压力。北京大学贺卫方教授曾尖锐地提出:“媒体如何客观全面地反映被报道者的观点便是一个亟需重视的问题。近年来,我就听到一些被媒体采访过的人士抱怨他们的观点被剪裁得变了面目。编辑们喜欢搞‘六经注我’,把专家言论按需处理,变成为既定主张服务的脚注。”对法官采访中也难免出现同类问题,这里面既有新闻记者理解能力方面的原因,也是新闻记者的立场问题。
4、凌驾法律,缺少自律。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亦应成为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的职业道德守则。舆论监督权来源于知情权,它是一种“权利”而非“权力”。但有的新闻工作者却缺少自律意识,把监督权作为特权,动辄就
把当事人对法院的不满搬上报纸。报道的形式往往同出一辙,当事人如何云,法院如何云。法院作为审判机关,本身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地,其中也包括对法院的不满。因此,新闻舆论监督就变成了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的一场诉讼,“原告”是当事人,“被告”是法院,而“法官”则是隐藏在暗处的记者。在这场“诉讼”中,法院的辩白显得苍白无力,结果可想而知。殊不知,当事人与法院之间是运动员与裁判员的关系,把两者的地位等同起来,法院公正司法形象何存?还有的新闻工作者为泄私愤或为一己私利,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到处插手,干着违背职业道德甚至违法的事情,把舆论监督变成了生财的工具,大大削弱了新闻舆论监督的可信度。
5、消极对待,设置限制。法院出于对新闻舆论不当监督的抵制而设置了某些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新闻媒体采集和传播功能的发挥,引起媒体的不满。在审判实践中,出于顺利完成正当司法程序的考虑,或者出于保护诉讼当事人权益的顺利实现等原因,人民法院以各种“规定”、“管理办法”的形式对新闻媒体接近审判活动设置了非常有限的控制。这些“非常有限的控制”是通过法官在庭审中的主导地位予以实施。由于现实中新闻媒体对法院有较多的负面报道,法院出于对新闻报道不当干预的控制而要求新闻记者在采访庭审之前履行必要的程序。这种程序的设置却经常导致新闻记者的不满,因为它使“通行无阻”的记者证出现了阻碍。此外,有的法官思想认识存在偏差,认为新闻媒体介入审判活动总不是好事,说不定会捅出什么篓子,所以采取敬而远之,一味回避的态度,从而态度冷淡,配合不积极,甚至无正当理由推诿躲避新闻媒体的采访监督,或是生硬地拒绝采访监督。这些诸多不正确的做法,不仅失去了送上门来利用新闻媒体澄清案件事实真相,宣传人民法院工作的良好机遇,而且也影响了新闻舆论的正常监督权利的行使,也无益于人民法院审判权的依法独立行使。
三、新闻舆论监督对审判活动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分析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民主法治建设有待于不断完善,新闻舆论监督司法活动同样也处于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必然要经受深刻和剧烈的变化;在这个过渡时期,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还未完全落实,而新闻舆论监督还不很规范,法官和新闻工作者的整体素质还未尽人意,这就使得新闻舆论监督司法活动时难免出现偏差,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
1、新闻舆论监督的利益化。新闻舆论易受到利益驱动干预审判活动,不能以完全中立的监督者出现。我国新闻媒体的特点是隶属于某一部门或地方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发生冲突诉至法院时,这些部门或地方政府就会利用自己控制的新闻舆论对人民法院施加压力,干预审判活动。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新闻媒体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当他们的利益与其他部门利益发生冲突诉至法院时,媒体也是司法当事人,一旦涉讼,新闻媒体就自觉不自觉地利用自身的优势制造有利于他们的舆论,对法院施加压力,直接或间接地干预审判。此外,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有偿新闻、新闻腐败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有的新闻记者带着私情、个人利益去“舆论监督”,有的记者为新闻“卖点”对一些所谓的热点事件或爆炸性新闻,既不问其真实与否,以求轰动效应,新闻的真实性被扭曲,更加剧了新闻舆论对审判活动的冲击。
2、新闻舆论监督的片面化。由于社会关系的错综复杂,因而法律越来越体现为一种专门的技术知识,审判活动也成为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活动,从事审判活动的法官要求掌握专业的法律知识,而新闻记者绝大多数未经过严格系统的法律专业技能训练,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和职业素质,找不到案件报道的法律要点,把法律事实视作一般事实,从而误导 8
公众。作为法官判断是非的标准是法律原则,而新闻记者的标准是道德伦理准则。一个记者对是非的判断,全凭他对新闻职业道德的理解和个人的良知,而“司法判决所依据的必须是现行的法律,依据法律所认可的、本案的事实,不仅要考虑实体法,而且要考虑程序法,因此有些司法判决不可能令舆论界满意。”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焦点访谈》播出的“夹江打假案”所谓“造假者状告打假者”。在新闻记者眼中,打假者永远正当,打假过程中违反法定权限理由正当。从而把一个相当复杂的法律问题变成了一个是非分明的道德问题,结果使法律问题道德化,法律的运作成为隶属道德的活动。
道德标准和法律标准在评判是非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用道德标准评判是非,有时会出现与用法律标准不同的结果,甚至可能截然相反,如果舆论已经对司法造成了强大的压力,愤怒的情绪淹没了理性的思考,道德的判断代替了法律的分析,惩罚的愿望压倒了正当程序的要求。那么,法官的判断显然已经受到“民意”的左右而不再是依法裁判。此时,法官更注重的是审判形式问题而不再是案件的实质问题,一旦法官为社会舆论左右,也就导致了某些案件的不公正裁判。同时也影响司法公正的实现。我们还有的新闻记者片面地认为新闻舆论监督就是批评报道。因此,两眼紧盯着法院,法院在审判活动中,只要程序确有差池,就大做批评文章,有的甚至无中生有,捕风捉影,这或多或少降低了公众对法院的公信度。应当说,批评报道揭露问题,是舆论监督的有力武器和重要组成部分,但绝不应该是新闻舆论监督的唯一形式。批评报道是新闻舆论监督的手段之一,但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改进和促进审判工作,才是目的。我们所面临的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新闻舆论监督的方法和形式的多样性,只有合理运用不同的报道方式,才能取得监督实效。
3、新闻舆论监督的权力化。我国新闻媒体以“机关报”为主流,很多新闻媒体是一级政府的“喉舌”,具有半官方性质,往往代表着或影响着某种较高权威的不容忽视的意
见,使得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具有西方国家所不可想象的影响力。因此,新闻媒体的作用有时容易被扭曲,使舆论的监督变成一种权力干预,一种破坏司法独立的力量。从我国目前情况看,新闻媒体对人民法院的监督主要不是通过舆论压力来实现的,而是由引起上级领导的关注并进而批示、指示有关法院“严肃查处”、“及时处理”等等来完成的,法院只能严格照办,破坏了司法独立,影响了司法公正。我们有的媒体把接受新闻舆论监督与无条件接受新闻记者采访划等号。其实,新闻记者把自己当作舆论监督的化身是一种危险的自我意识膨胀。舆论监督源于公民权利,而不是赋予媒体更不是赋予新闻记者的权利,其依据是宪法,使用的是公众权利,表达的是公众立场。新闻记者本身的采访应有严格的程序限制,而这种非理性的自我意识膨胀极易使一些新闻记者的评论失去客观,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出现新闻记者利用媒体泄私愤的现象发生。
4、新闻舆论监督的不当化。审判独立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和保证,审判独立受到冲击,司法公正将难以实现。新闻媒体的不当监督,主要是通过判决之前对案件进行不适当地煊染和煽情造成社会舆论影响,使法院面临来自社会公众及各方的压力而不能自主公正判案。其实,新闻记者按其职业特点采访而得到新闻事事实与法官的证据为依托据以裁判的法律事实之间往往并不相符,两者着眼点和偏重点不同,新闻事实偏重于引起受众兴趣的情节,法律事实执着于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关键和当事人争执焦点的查明及各证据之间的逻辑和联系,媒体和法院这种迥异的特点,使得公众基于媒体报道的案情对案件结果的推断与法院的判决结果之间会有一定的差距,常常是公众从因媒体报道而引发的情感出发认为应重判的案件,而法院裁判结果不如其愿,这时的公众便会认为法院重罪轻判,偏袒罪犯,进而对法院审判的公正性产生这样那样的怀疑。因而在法官办案中,对新闻媒体关注较多的案件容易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目前,我们法官的独立审判和抗干扰能力是比较弱 的,如果在媒体的炒作之下先入为主,主观臆断,司法的天平会在不知不觉中倾斜。我们还有的新闻记者由于不了解审判活动规律,缺乏相应的法律专业知识,只是旁听了庭审或看了判决书,未就相关问题向法官调查了解情况,未全面查阅相关规定,便对法院的判决书或法官在庭上的言行说长道短,品头论足。还有的新闻记者处处以“无冕之王”自居,毫无谦敬矜持之态,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记者在后面追,法官在前面躲;记者咄咄逼人的提问,法官无可奈何的回答。在法官心中有审判秘密和纪律,在记者眼里一切都应该公开,而两者的矛盾又成为记者笔下的题材,法官中立公正的形象大大受损。此外,对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以及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的报道,也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
5、新闻舆论监督的无序化。我国的新闻立法早在八十年代就开始酝酿。党的十三大提出“重大事项让人民知道,重大事情让人民讨论”,并明确使用了“舆论监督”的提法,党的十六大提出“重视传播媒体的舆论监督,逐步完善监督机制”和“在机制上保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要求。但由于种种原因,新闻监督法一直没有出台,新闻监督基本上无法可循,一些媒体可以按自己的想法行事,任何人没有法律依据指责其违法,从而加剧了新闻舆论监督对司法活动的负面效应。媒体由于注重新闻的轰动效应,热衷于揭露和曝光,破坏公众对司法机关的信任,导致司法机关信誉降低。当前,社会上流传“有冤屈找法院不如找媒体”的说法,老百姓有了纠纷和冤屈不是通过正当司法途径解决,而是通过记者、媒体的“曝光”,以致于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被老百姓视为“青天”。上访告状的排成长队,这一方面与个别法院和法官徇私舞弊、违法办案有关;另一方面与新闻媒体的监督方式不当分不开,导致了当前法院大量生效判决、裁定得不到执行,同时公民有了利益冲突和纠纷不去寻求司法途径解决,对司法机关没有信心。因此,新闻媒体对审判活动进行报道和监督时,一定要顾及到被报道和监督对象的本质特点,不顾及这些,就会妨
碍人民法院的独立审判,损害人民法院的威信。澳大利亚首席大法官杰勒德·布伦德说得好:“摧毁公众对法院的信任,也就摧毁了法治的基础。”
四、改进和完善新闻舆论监督审判活动的对策思考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法院的地位日益突出,公众对审判工作的关注越来越多,各种新闻媒体也越来越积极地对审判活动予以报道和评论,如何改进和完善新闻舆论对审判活动的监督,使新闻舆论监督对审判工作的正面影响得以扩展,负面影响尽量减少,使新闻舆论在实现其价值和利益的同时无碍司法公正,通过新闻舆论监督促进人民法院公正高效地审判案件,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是当前值得人民法院认真思考的问题,为此应做出不懈地努力。
1、落实公开审判制度,自觉接受舆论监督。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司法审判活动相对封闭,公开审判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不能落到实处,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新闻媒体对审判工作进行舆论监督,这也是造成新闻媒体对审判活动报道不实的原因之一。审判公开是遏制司法腐败的重要手段,也为新闻媒体监督审判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应该认真落实公开审判制度,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审判活动的实际情况,给公民以知情权。人民法院有责任本着新闻自由的原则,承认和落实新闻自由,进一步增强审判活动的透明度,为新闻舆论监督创造条件,减少媒体失实的报道。公开审判不允许法官远离媒体的关注,法官要严格按程序规则包括程序法和实体法审判案件,而不考虑法律程序之外的信息,包括新闻媒体的信息。法官应该善于面对媒体,搞好每一起公开审理的案件,以公正的审判表明自己的观点。而在庭审之外,则应谨言慎行,不向社会及媒体发表对未决案件的不当言论。同时,人民法院应进一步推进庭审公开,严格做到除依法规定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外,12
一律公开审理,当庭举证,当庭质证认证,当庭宣判,完善旁听制度,为公民自由旁听提供便利。要建立裁判文书公开查询制度,法院应依法公开有关案卷和裁判文书,以供新闻媒体采访人员自由查阅。要建立法院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布会制度。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和诉讼的不同阶段,确定可以公开或应予公开的内容,定期适时地发布审判活动的信息,使公众和新闻媒体及时地了解事件的真相或诉讼的进展,以便新闻媒体正确报道,满足公众知情权。
2、强化法院内部管理,注重密切联系沟通。媒体对案件审判活动的监督是对法院及法官执行国家法律的监督,是通过宣传报道,公开审判活动宣传法制,让公众了解审判活动的过程和法律效果,增加公众对法院的信任。活跃而健康的监督决非审判独立的障碍,而是司法公正的保障力量。人民法院要对媒体的宣传报道持欢迎的态度,自觉接受、正确对待新闻舆论监督,在不影响和干扰案件审判的情况下,为媒体的宣传报道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目前,法院都设立了自己的宣传机构,并配备了相关的新闻宣传干部,专门接待媒体对案件审判的采访报道,便于与相关审判业务部门的法官协调联络,为媒体监督提供方便。法院宣传部门的同志既熟悉审判工作,又了解媒体的特点和规律,能较好地把握新闻媒体与审判工作之间的尺度,在二者之间建起联系协作的桥梁,即使媒体得其所需,又不致于给法院审判工作造成负面影响。还能在法官不愿出面,不便接受采访时介绍案件情况,起到代言人的作用。法院宣传部门作为新闻发言人还可以定期不定期地向媒体公布重大案件的审判信息,使法院接受新闻舆论监督趋于规范化。当前,新闻媒体对法院案件审判的报道不是多了而是还很不够。法官也应多了解新闻媒体的作用和特点,理解新闻记者的工作方式,为记者的采访报道提供机会和必要条件。对于公开审判的有较大影响的案件,还可尝试在各级各类网络、报刊、电视电台上发布开庭公告,公布开庭信息,以便新闻记
者及时获悉旁听报道。允许新闻媒体报道的程度和范围,应视情况而定,经法庭许可,旁听公开庭审的记者可在旁听席上做记录和进行不干扰庭审的录音,或在指定区域和时间内进行摄影摄像,以便其能够掌握更加完整全面的事实,并做出更加客观真实详细的报道。除非特别许可,各类记者均不得进入审判区,并不得在法庭内随意走动,对于影响较大记者众多的案件,应统筹安排,合理兼顾,既不能借口法庭小或保持庭审秩序而将记者一律或大多拒之门外,也不能放任不管让若干名记者一哄而上,在法庭内前后穿梭,影响法庭审判的严肃性。
3、规范媒体自身行为,有效发挥监督作用。新闻媒体对审判活动的监督,要遵循“新闻宣传工作要弘扬时代主旋律,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原则,严格以现代司法理念的标准,对审判工作和法官存在的弊端和不足,提出批评和建议,以维护社会正义,促进司法公正,而不能动辄以“司法腐败”之名,“亮丑”、“揭短”,应努力克服媒体对法院的刻意贬损,对当前我国社会正着力培育法治意识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因此,就现阶段来讲,新闻舆论监督应当把握大局,配合党和国家的现行法律政策,有利于维护司法权威,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只有这样,新闻舆论监督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正如肖扬院长指出的“构筑起对法律的忠诚与信仰是依法治国的需要。舆论宣传和监督,多作能增强这种忠诚与信仰的宣传,绝对不可以摧毁这种忠诚与信仰。对于司法工作的报道,要特别注意维护司法的权威,维护法律的权威,追求客观、准确、公正。”向公众报道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不仅是传媒的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因此,作为新闻记者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要了解审判规律,熟悉基本的法律知识,尤其要把握现代司法的基本原则和审判工作特点,尊重审判独立,遵守法庭秩序,用自己良好的素养赢得法官的尊重和信任。要强化责任心,报道案件审判时认真负责,严谨审慎、客观公正,不带煽动性和倾向性,不误导
公众。同时,由于法院所审判的案件关系到当事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等基本权益,事关重大,而且还夹杂着各种利害冲突,是非混杂,曲直难辩,媒体在报道案件审判时务必要谨慎,做到客观公正。尤其是在判决之前报道时,不能仅听一方的陈述、投诉,就先入为主,轻下断语,还要听另一方如何应辩,并对矛盾关键之处通过调查了解相关人及证据材料搞准核实。媒体在播发稿件时虽不能对每个细节都去重新核查,但按照新闻报道的一般原则和规律,基本的事实、常识性的判断及行文措词用语要严格把关,否则难免会遭遇被诉侵权的麻烦。媒体报道要把握案件审判宣传的时机和尺度,把握案件报道的事实性和准确性,选好宣传的立足点,找准报道角度,把握好宣传报道与法院案件审判的平衡点,要从实际出发,用事实说话,不能随意想象发挥,不能妄加评论,不能为求报道效果随意取舍,合意的报道,不合意的不予报道,这也是新闻客观公正性的基本要求。
4、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法官整体素质。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不断推进,法律调整的领域和层面不断拓展和深化,公民和法人等社会组织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社会矛盾越来越多地以案件纠纷的形式表现出来,人民群众和整个社会对公正高效司法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人民法院所面临的基本矛盾,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与司法功能相对滞后的矛盾。解决这个基本矛盾,不能靠削弱人民群众对司法的需求,也不能寄希望于依靠其他纠纷解决方式,唯一的办法就是强化司法功能,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改革谋发展,一切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入手,从制约司法公正与效率最关键的环节入手,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坚定不移地把司法体制改革推向前进。要深化审判方式改革,完善诉讼程序,提高司法效率,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权威;改革执行体制和工作机制,规范执行行为,优化执行环境,进一步解决“执行难”;深化审判组织与审判机构改革,建立符合依法独立审判原则的法院内部组织、审
判管理和司法政务管理机制;改革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加强法官职业保障,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进程;加强内部规范接受外部监督的制度,保持法官队伍的廉洁。不断推进人民法院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提高法官的宪法地位,落实法院经费保障,减少审判体制行政化,司法权地方化,降低新闻舆论通过政治或行政手段对审判活动的强制性干预程度。要强化法院队伍建设,肖扬同志指出“无知者不能当法官,无能者不能当法官,无德者同样不能当法官”。法官不仅要精通法律,而且要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楷模。人民司法工作的历史证明,人民法院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不仅要靠公正高效的司法活动取信于民,还要靠一大批淡泊名利,不慕浮华,执法如山,无私奉献的模范法官形象影响群众,感召群众。要加强法官个人的自身修养,提高法官的整体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科技文化、专业知识技能、身体心理素质等,增强法官的地位意识和抗干扰能力,使法官时刻注意遵守职业道德,崇尚司法诚信,确保司法廉洁,弘扬司法文化,创造有利于公正司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5、制定完善新闻立法,设立媒体监督规则。媒体负有传达公众心声,进行社会监督的使命,有义务客观公正地报道公众所关注的热点,有权利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媒体必须对自己的地位、职权有正确的界定:新闻监督权是人民群众间接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一种权利;新闻监督权是一种权利,而非权力;新闻监督权应在法定范围内正确行使。“是法庭而不是记者在审判案件”,媒体要避免充当干预司法的“执法者”的不正当角色。所以,当前要加紧防治舆论监督在职能上的扩张,强调行业自律和职能界限的不可逾越性,以使新闻舆论监督尽快纳入法治轨道,使之真正成为制度化和法律化的民间监督机制。,“媒体在司法活动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监督每一次审判是否公正、公开、光明正大。但媒体也有挣脱缰绳的一天,法律应该对其错误行为给予处罚”。建议尽早出
论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的互动 篇6
一、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目前的困境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
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大监督主要是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决定等重大事项,开展执法检查,组织述职评议,受理人民群众的申诉和控告等形式和手段对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实施监督,这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重要职权。但人大行使权力的方式主要依靠会议来行使。而由于人大的会期非常有限,故依靠会议来进行监督的力度甚弱。那么,在闭会期间如何来行使人大的监督权呢?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均由人民选举的人民代表组成,因此,必须依靠代表人民利益的人大代表来具体发挥人大的监督权。而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下,人大代表主要集中在各行各业中已经取得突出成绩的个体。这便无形陷入了一个悖论:一般只有在某领域、行业成绩卓然的人方有可能被选为人大代表。而被选为人大代表后,由于其本职工作繁忙,时间、精力等都非常有限,则根本无法充分履行其所享有的监督职责。而那些具有充沛时间的公民,一般工作成绩平平,却很少有可能被选为人大代表。因此,通过人大代表的途径来行使人大的监督职责在目前中国的现实中,具有一定的矛盾性、困难性。另一方面,即使那些少部分人大代表精力非常充沛,可以行使其所享有的监督职责,但由于人大监督在规范与制度上缺少有效而具体化的监督方式,从而使其监督职责依然不能得到有效地发挥,因为,我国人大监督的方式主要限于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决定重大事项,开展执法,组织述职评议等,而这些监督方式由于只具有宏观性,而缺少具体的规范性、操作性、程序性,且某些时候还具有较强的政治性等因素,因此,人大监督一般很难在社会中得以有效地运作。目前,人大监督已陷入了一种困境,其在现实生活中所起的监督效果甚低。舆论监督也是我国监督机制中不可缺少的监督形式之一。舆论监督,简言之就是利用新闻媒介等大众传播手段,对国家生活、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违反公共道德或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揭露和批评,引起人民的关注,在社会上形成普遍性的看法,借助舆论的压力使上述不良、不法行为得以及时纠正和救济,从而确保权力的良性运作,维护社会的公平及正义。舆论监督曾被马克思形象地称为“另一个法庭——社会舆论的法庭”。因此,在理论上,舆论监督具有公开性、民主性、独立性等特征。但在现实中,舆论监督同样存在着运作的困境。首先,目前舆论监督一般都被理解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工具,很大程度上只具有政治性,且不少新闻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把某些领导人的个别讲话或某个决定片面地等同于坚持党性原则,从而使目前的舆论监督很大程度上丧失其所应具有的独立性。其次,目前舆论的组织机制存在着具有较强的“依附性”。舆论媒体在组织机构、人事管理、财政经费等方面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政府,这也是目前舆论监督很难充分发挥效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互动的现实基础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在社会生活中的运作都存在着一定的困境,但针对两者的困境,两者在诸多方面具有相通之处,某种程度上可以实现监督上的互动,从而达到取长补短之效。首先,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都具有人民性。人大监督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具体表现为人民群众的代表和积极的政治参与者等,具有广泛的民主性等特点。而舆论监督在主体上,也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民主性。正确的舆论以人民的声音为主导。李瑞环同志在新闻工作研讨班上曾明确指出:“舆论监督在我国已成为人民群众行使其社会主义民主权利的一种有效形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人民的意志和情绪,人民的意见和建议,都要通过新闻报道把这些反映出来,形成舆论,也就是舆论监督。”其次,人大监督和舆论监督的范围都具有广泛性。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由人大权力的最高权威性所决定,其监督范围实际上覆盖了整个社会,涉及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而舆论监督由其自身的社会性所决定,也可对任何违纪违法特别是腐败行为进行揭露和批评,也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而其他监督形式如司法监督、党的监督等一般只局限于某个特定范围,或某个特定领域,不具有监督范围上的全面性。再次,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都具有公开性,相对于内部监督而言都是一种外在监督。人大监督一般均从人民利益的角度出发,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因而对于人民大众而言,其具有公开性,是一种外在的监督。而舆论监督的主要功能是为民众提供接近国家,接近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的通道。其面向的对象主要是社会大众,同样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具有公开性。因此,人大监督和舆论监
督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相通性。近来,温州市人大在监督方式上进行了创新,通过设置《代表在线》、《事实面对面》等舆论栏目,使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进行互动结合,充分利用舆论监督的方式来发挥人大监督的效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也根基于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具有诸多相通之处。这也从现实的角度证明了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的互动具有现实可能性。
三、人大监督与
舆论监督互动的优势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的互动在理论上与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基础。针对目前中国的现实,笔者认为,两者的互动结合将更加有利于人大监督和舆论监督职能的发挥,进而完善现有的监督体系。首先,人大监督虽然具有最高权威性,但其现有的监督方式在社会生活中一般很难具体操作,取得实质性的监督效果。多年来,人大监督一般只限于两种方式:一种是听取报告,包括听取行政机关的报告,听取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报告等;一种是对执法机关的监督检查。从人大监督的现实效果来看,由于监督方式的宏观性、或程序的非规范性及较强的政治性等原因,使得人大监督在实践中的监督缺乏应有的力度。而如果引进舆论监督的方式,则可以改变人大监督的现状。由于舆论监督具有时效性、快捷性等特点,其信息内容可以较快地让社会了解、知悉。这样,人大监督通过舆论监督,很快便可切实有效地使人大监督的内容向社会予以公开,从而树立人大的权威。其次,由于目前舆论监督在现实中具有一定的“依附性”,其本应具有的监督效能很难得以充分地发挥。而如果实现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的互动,由于人大地位的至上性,舆论监督可以有效地摆脱“依附性”,将其监督效能予以有效而充分地展示,从而有利于保证舆论监督的相对独立性、在社会上的权威性等,进而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再次,两者的互动可以使人大监督中被监督者的责任得以落实,强化监督的效果。任何监督都必须对监督的责任进行落实,才能对被监督者产生威慑,达到监督的效果。没有监督责任的监督必将流于形式,而无实质效果。当前人大监督仅有的几种监督方式之所以效果不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督的责任未能有效地落到实处,从而使被监督者能够“逃之夭夭”。而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的互动则有利于摆脱这种困境。英国学者密尔曾说:“如果组成政府监督的人员滥用权力,或者履行责任方式同国民的舆论明显相冲突,就将他们撤职,并明白地或事实上任命其后继人。”由此可以看出舆论监督在社会生活中的威力。虽然舆论监督本身不具有强制性和直接处置性,但其可使被监督者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政治压力,从而迫使被监督者对其行为予以合理、合法的调整。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的互动结合可以有效地落实人大监督中被监督者违法违纪等情形下的责任,虽然这种责任是无形的,但其效果却往往胜过有形的责任。
新闻舆论监督现状与媒体自律 篇7
所谓舆论,一般是指社会生活中大部分公众对某一事态的意见和看法。而监督,有“监察督促”之意。人人都有发表言论的自由,彼此也有相互监督之权力。面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和行为,人民舆论如何表达?公众监督如何实现?社会情绪又该如何传递?新闻媒介这一社会公器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民可以通过新闻手段来揭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发表自己的 意见和看法、形成舆论并促使其解决, 从而对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以及社会上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实行制约。
正是因为新闻媒体具有监督权、报道权,可以代表民众行使知情权、言论权,所以,它在关注焦点的同时自己也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然而近些年来, 伴随着中国传媒业的蓬勃发展,记者受贿勒索、假新闻泛滥成灾、有偿新闻的集体腐败、左右干涉司法政务……部分媒体时常僭越法律准绳和道德底线对自 身监督权力“寻租”现象的接连产生, 在社会上带来了极其负面的影响,动摇到了民众对“无冕之王”公信力的尊重与认可,逐渐引发了社会公众对于媒体监督的重新审视。媒体可以监督社会, 谁又来监督媒体呢?
新闻舆论监督的现状与问题
1.舆论监督不当
(1)党性薄弱,立场错位
监督是新闻舆论的基本功能之一。一些批评、揭露性质的报道也更加淋漓尽致的体现出了强烈的监督特性。但如果只是简单的把舆论监督和批评揭露, 甚至是批评揭露党与政府划上等号未免太狭义了。新闻舆论监督的前提是为了更好地稳定改革发展大局,更好地上情下达、沟通民意,更好地帮助人民群众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支持,更好地推进社会进步、政治清明。监督只是手段,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绝不能为了监督而监督、为了轰动而监督、为了收视而监督,为了出名而监督,扰乱民心、动摇根基,把党和人民放在对立面上互相抨击。媒体人应时刻牢记, 新闻舆论监督的权利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必须坚持对党和人民负责的高度一致性。
(2)滥用权力,越俎代庖
以司法为例。司法审判向公众公开,接受传媒监督,是司法民主进步的标志。新闻媒体的介入,本意也是为了集中反映民意需求,监督司法机关工作过程,防止司法腐败、保障公民权利。但是在现实实践中,媒体有时重新整合的案情会导致偏离真相,有时为搏版面会提前曝光案件关键人物或证据,有时又会制造舆论裹挟民意绑架司法,极端时还会出现一边倒的公允缺失。特别是一些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案件,经常会让法院审判陷于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两难境地。甚至法院会迫于舆论压力,被动做出在法律层面略有瑕疵的回应以平抑激昂的民意,之后又被掀起新一轮的舆论争议。如此恶性循环,皆因媒体没有摆正位置,滥用新闻自由权力,以监督强权破坏司法独立、损害司法公正。类似超越组织监督、行政监督和法制监督,甚至取代执法部门行使权力现象在其它方面也都有或多或少的体现。
2.舆论监督不力
(1)监督缺失
在信息资讯纷繁复杂的当下,人们迫切需要可信度高的新闻舆论披荆斩棘、引领视听。然而无论是出于“有偿不闻”,还是地方保护,当前舆论监督普遍存在“监督的范围有限,报道的数量偏少,批评的力度不够。监督基层多、高层少,监督一般问题多、重大问题少,事后监督多、事前监督少”的现象。而这种舆论缺位会使新闻媒体逐渐失去社会影响力,媒体从业者也会丧失应有的尊重与威信。
(2)监督过度
一方面体现在尺度过大。如上文提到的司法监督,媒体有时已不再满足于做一个监督者,而是恨不能做个审判者,片面渲染、大肆鼓动,往往严重干扰正常司法程序,甚至制造冤假错案。另一方面体现在力度过大。报道时机不当,或是针对某一点某一人某一事长篇累牍密集舆论造势,往往会给问题的解决造成很大的被动,给当事人造成极大的压力和困扰,甚至会诱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再一方面体现在手段过度。偷拍、暗访、监听甚至诱导,这些游走在法律边缘的采访方式已经成为了媒体惯用手段。虽然可以因此揭露很多暗箱黑幕,但也因极易侵犯到公民的正当权益而易引起公众对媒体的抵触心理。
3.舆论监督失实
(1)无心失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报道必须是多方佐证、翔实准确的。但有些媒体业者工作不够严谨,报道内容不清晰、描述事件不全面,数字、细节有错漏, 以致新闻失实、舆论误导,反而制造出新的社会矛盾。
(2)虚假新闻
相较于“无心之过”,制造虚假新闻对于整个媒体行业来说更是一种毁灭性打击。无论出于何种目的,欺骗性的制造新闻噱头、颠倒黑白、断章取义、演绎生造、哗众取宠,都是抛却职业道德、泯灭社会良知、为社会所不齿的恶劣行径,更是滋生新闻腐败的温床。
4.舆论监督不易
(1)采访难
门难进、脸难看、不合作、不理睬,甚至扣押、砸抢、恐吓、殴打等等,都曾严重阻挠过媒体记者的新闻采访,甚至威胁到生命财产安全。
(2)发稿难
摸爬滚打、东躲西藏、千辛万苦采来的一堆素材或是写完的一篇稿子,没等审定就在各种“说清者”的轮番轰炸中不得不“胎死腹中”,媒体业者的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极受打击。
(3)官司难
既是舆论监督,难免得罪结怨。媒体记者经常遇到新闻纠纷,多数属于被监督者心生怨气刻意滋事。如忙于应付官司,必然影响正常工作生活。所以尽管新闻官司胜诉率不低,但更多媒体人宁可选择庭外调解。
新闻舆论监督的完善与发展。
1.完善行业机制
我们必须看到,目前舆论监督的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其一,媒体监督法律地位不明确,其后果就是媒体监督权的削弱和被侵犯。其二,媒体行业的制度建设不完善,一些缺乏自律性和社会责任感媒体人由于监管不到位便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甚至新闻造假、收贿索贿。所以,要顺利地实现舆论监督功能,就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保证,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监督环境。
2.提高从业素质
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行业生产质量的高低,舆论监督工作更是如此。随着新闻队伍的急剧膨胀,各种良莠不齐的人员鱼龙混杂。要务之一,提高新闻从业门槛,吸纳真正优秀人才组合队伍。要务二,尽快提高从业者素质,通过专业教育再造和行业法规约束,树立其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要务三,尽快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加强自我监督。例如,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就先后制订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并受理有关记者违反职业 道德的社会投诉。对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
3.主动接受监督
媒体要在敢于监督的同时接受监督。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打铁还需自身硬。主动接受监督,勇于坦承不足,努力改进完善,不仅仅是督促自身发展进步的需要,更是对社会公众的基本尊重。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放在阳光下运作,寻求更为有效的形式和途径,实现新闻工作者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的协调统一,才能更好的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公平正义。
结语
新闻舆论监督实质是人民借助新闻力量公正发声、抨击时弊、抑恶扬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商业竞争导致低俗化,摒弃职业操守和社会公德,全然不顾铁肩担道义的新闻使命,只会让新闻媒体离人民越来越远。行使权力就必然要承担义务。舆论监督更需要行业自律与法律法规的健全制约,方能行得端、走得稳,底气十足。
新闻舆论监督的“三要素” 篇8
讲政治。党报记者要从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推进改革和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大局出发,开展舆论监督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按“三贴近”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舆论监督工作。具体说来,就是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方针政策,分析当前的形势和社会状况,特别是弄清党在一段时期内的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围绕和配合这个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来开展工作。这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讲政治讲党性的具体表现。有调查显示,目前群众心中的“腐败重地”在五大领域:建设工程、公检法系统、医疗领域、教育领域、认识领域。这些领域也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讲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是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要讲究新闻敏感性、新闻价值和新闻时效。党报记者进行舆论监督的新闻敏感性就是指发现舆论监督素材,评估事件是否有舆论监督价值的能力,即新闻嗅觉,它是党报记者政治敏感性在新闻业务上的体现,也是新闻素质的具体反映。新闻敏感性体现着新闻记者评估新闻价值和抓住新闻时效的综合能力。从当前的情况看,就是要围绕党和政府反腐倡廉的难点、热点和疑点问题来进行舆论监督,就是遇到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或具有普遍兴趣的重大负面事件、突发负面事件时,要在第一时间让人民群众客观地充分地知悉。
具体说来,一是要做好选题。善于从大局着眼,从具体事情入手挖掘出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题材要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即要有典型性,本身蕴藏着深刻意义,人物或事件具有共同性,能引起领导或群众关注,预示着一种倾向,代表着一种潮流,这实际上就是指题材要有现实性和针对性。当前社会上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突发事件、敏感事件的背后,往往存在违法乱纪或执行政策不力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要区别对待,该公开报道就公开报道,以弘扬正气,利于政令畅通。对敏感问题、把握不准的疑难问题,要考虑社会效果,如不注意客观实际就进行报道,反而会激化矛盾,引起社会动乱,影响改革、发展和经济建设,要冷静对待,以不见报的方式处理为好。二是把握报道时机,获得最佳效果。发表舆论监督报道一定要认清当时的形势,了解党和政府在一定时期的工作重点,围绕中心工作进行。因此在处理稿件时就不能一味地抢时间,争速度。有些舆论监督报道如公开发表弊大于利,则应作内参处理,这样做实际效果比公开报道要好得多。
讲法律。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对违法乱纪者、监督对象产生强大的威慑力,弄不好也会伤及自身,给新闻单位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造成经济损失。因此,舆论监督必须依法进行,依法进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弹无虚发。
在这方面,笔者体会到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发现新闻线索后,根据最初的材料,以自己的政策法律意识判断可以形成初步观点,但不要形成先入之见,这不是最终的观点和结论。二是记者必须去事件发生地深入调查,了解真相,获取第一手材料,收集证据,而不能坐堂办案。三是写报道时要让事实说话,而证据是证明事实的,报道的实质就是要让证据说话,即要有依据。这一点十分重要,是与法官办案的相同之处,也是新闻的本质要求,不能想当然,不应加进主观想象、臆测、推理。四是记者应以独立的第三者出现,独立调查,独立参与所涉及的新闻事件,这样才能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全面准确地把握事件的真相和问题的实质,才能写出客观报道。五是报道是否应有倾向性和感情色彩?我们认为报道总有倾向性和感情色彩,这是始终存在、不可避免的,但你的倾向性应该在你选择的事实之中,事实确凿后你的感情色彩也可以在报道的字里行间流露。这样才站得住脚。舆论监督不是审判,我们反对搞“媒体审判”,口诛笔伐,“媒体审判”是对舆论监督权的滥用。
政治、新闻、法律是进行舆论监督的三要素,三者有机地统一,缺一不可,其中一个方面欠缺,都会给舆论监督带来问题和麻烦。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习,在这三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这样才能真正代表人民正确行使舆论监督权。
【舆论监督与新闻侵权】推荐阅读:
舆论监督新闻09-29
新闻舆论监督节目05-23
新闻舆论监督的难点11-05
舆论监督与群众监督09-13
浅析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制化09-25
舆论引导与监督07-01
如何看待网络中的新闻舆论监督09-02
舆论监督与党风建设01-13
舆论监督的现状与启示07-06
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