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社区构建的社会学论文

2024-11-26

思考社区构建的社会学论文(通用8篇)

思考社区构建的社会学论文 篇1

思考社区构建的社会学论文

一、社区构建中缺少社会学思考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美国建立在密苏里州路易斯市的公共住房工程“普路易特伊戈”,它是由诸多著名建筑师们设计并建设的一个工程,总共有33幢,每幢11层的建筑结构,占地大约是24.29hm2,共计2700套公寓,这项工程是美国政府发起的一个高层、低收入住房建设能够进入到全盛时期的标志。但好景不长,在1954年开始,该工程开始不断出现问题,比如,电梯故障不能的得到维修、小孩玩耍时得不到安全保障以及一些因为空间问题造成的犯罪迫害等现象。故而在次之后,即使住房会有补贴租金,但是入住率仍然在持续下降,最后因为该工程出现的问题是不能被克服的,所以当局决定对其全面拆除。这就是一个因为在社区构建的时候缺少社会学思考而产生的典型失败案例。所以,在社区构建的时候一定要进行社会学思考,才能更好的建设和谐社区,和谐社会。

二、社区构建中社会学的建设模式

1、构建以居民为主要主体

并且是多方协作和共同参与的具有综合性质的社区构建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图像社区的自治主体,将政府“执行者”的角色逐渐转变为“掌舵者”的角色,把政府的智能定位在行政管理和政治控制方面,要将居委会的社区构建过程中统筹协调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充分体现出来,要尝试性的将社区个体户所有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出来,让社区个体户们积极参与到社区的构建中来,调动非政府组织的功能等。居民是社区构建的主体,需要社区居民能够理性的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建设中去,这样可以将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意愿释放出来,还能让居民们养成有序参政的好习惯。很多城市在构建社区的时候都有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位制的影响,把政府当做社区构建的主体,过度依赖于政府及其相关行政部门。随着我国市场积极的不断发展,让社会承接了不少国企所承担过的.社会职能,但因为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时候,我国的社区发展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对其社区的构建和居委会的一些性质及其功能都不是很了解,认为社区和居委会就是社区构建的主体,让社区的构建脱离的居民。应该要将居民放在首位,与“以人为本”的宗旨相吻合,要重视明白社区居民的重要性;其次,在诸多社区构成要素中,居民是位于核心位置,实现社区的构建关键之处就在于发挥居民作用,让居民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参与到社区建设中,只有这样才能将社区的民主性体现出来。

2、城市社区在构建的时候以居民为主体

必要性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各方面,让社区居民还处在由“单位人”渐渐转变为“社会人”的过渡阶段,居民的公民意识和社区意识还在萌芽,将居民定在社区构建的主体位置是为了更好激发居民构建社区的热情,促进培养居民公民意识和社区意识,为城市社区的构建增砖添瓦;第二个方面是,在社会发展史中证明了,任何一个模式一旦脱离了居民都不是完善的,只有将社区、政府和居民之间相互联系在一起,才能共同的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在进行社区构建的时候,还要注重社区管理的创新,为社区居民的需求提供现代化、科学化并且专业化的服务理念和方式。

3、近几年来,社区理论不断完善和构建社区发展

让我国很多学者认识到由政府包办的社区构建所存在着的弊端,因而很多人开始借助国外社区模式提出政府推出社区治理的意见,让社区管理权利归还社区。但是这却不能完全符合我国国情,所以政府不应该完全退出社区的治理,应该转变为规划者、监督者以及资源提供者的角色,建立起一种社区和政府间的新型模式。这种新型模式可以将政府和其它相关部门间存在的权责问题清晰的理顺出来,在构建社区的同时建立起一个合理有效的结构运行机制,将政府的实施者变为引导者,从而让政府也从全能政府转变为专职政府。

4、此外,在构建社区公共设施布置的时候

应该将人群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上的连续性以及集聚性作为创造活力的前提,在社区的构建中,应该按照按照社区的面积比例开设出空闲空间数量,为社区创建出舒适的休闲环境,加强居民街道、广场的活力。而且在建设公共设施时,还要保证设施的安全性能,要为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做保障。这就需要社区居委会来发挥作用,居委会作为社区构建中的辅助者,就要从为政府进行行政工作中脱身出来,专注在为社区构建提供社区服务、繁荣社区文化和美化社区环境以及加强社区治安等的工作中来,为社区构建承担管理微观事务。

思考社区构建的社会学论文 篇2

在现代化社会演变过程中,整个社会会呈现出一种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迈进的走向。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社会中通过熟悉纽带连接的信任也在遭受着危机。其中,“农转居”社区就是这一转变中的典型表现,它代表着社会变迁当中可能出现的部分信任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部分农民离开了农田和传统的农业生产,进入了城市生活,并形成了新的社会群体———“农转居”居民,“农转居”社区也应运而生。人口流动使得传统的家族制度、血缘联系,由于地域空间等因素发生了变化,“农转居”社区呈现出不同于农村地区的特点。

转型期的“农转居”社区现状

1.市民身份认同度低,生活方式差异大

农转城居民失去土地以后,在身份上,他们已经由农村户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户口,然而,在福利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农转居”居民并没有取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同时,由于农转城居民长期生活在自给自足的农村环境,生活节奏慢,与城市的快节奏、强烈的竞争意识有很大的差异,其对于市民身份的认同度也不高。由此可见,“农转居”的一系列政策仅仅使其在制度身份上完成了转变,而还未从根本上完成转变。在生活方式方面,农转城居民与现代市民有很大的差异,还保留着大量的农村生活痕迹。另一方面,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人口和经济结构的变化速度,远快于文化变迁的步伐。

2.社区管理相对滞后

现阶段大部分“农转居”社区,都存在着参与实际管理的居民委员会权力不足、财力受限等现实问题,因而“农转居”社区居民委会无法切实为“农转居”居民“办实事、办好事”,这也加大了“农转居”社区的转型困难。

各级地方政府虽然掌握管理权、财权,但却不了解“农转居”社区的实际情况,因而难以听到来自基层“农转居”居民的诉求,也就只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建设“农转居”社区。另一方面,由于“农转居”居民无法快速适应城市生活,又没有社区和类似村委会的职能组织的帮助,因此,在这样的状况下,“农转居”社区的转型不能说是完整的。

结合我国农村地区社会信任体系的产生和特点不难发现,“农转居”社区作为我国城镇化的产物,会随着社会的变迁、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人际沟通方式改变等,都对传统社会信任体制造成了冲击。而造成冲击的不仅仅只是现代人的道德素质低下、社会道德滑坡,更根本的是,传统的社会信任维系方式,已不适用于现今的社会发展状况。集中在“农转居”社区,这种冲突的直接表现,就是邻里信任度降低,邻里关系不和谐。

转型期“农转居”社区的信任冲突

马克斯·韦伯把信任分成特殊主义信任与普遍主义信任。他认为,“中国的一切信任,一切商业关系的基石,明显地建立在亲戚关系或亲戚式的纯粹个人之上。”[1]而对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而言,长久以来形成的熟人社会中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体系正在悄然地发生改变。原本的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理解,超过了原有的“差序格局”下的熟人范畴,人们对这种关系便无所适从,矛盾更容易产生,也更不容易调解。

在“农转居”社区中,居民是典型的城市化进程中的亲历者,也是传统信任体系下的作用者,他们直接承受着这种社会转型冲突的冲击。根据调查中关于地缘因素的数据分析,结合社区的特点,发现居住格局的改变、新邻里关系的产生,使得社区范围内“小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并不如以前聚居状态那样熟稔,也很难在短期内自发构建起原来的熟人社会环境,社会信任由此削弱,矛盾也由此产生。

在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是通过短期的接触,和陌生人进行商品买卖、货物贸易、交流合作,依靠“差序格局”中的结构,交流双方必然无法达到达成交易所需要的信任度,传统的评判标准也不再使用。人们是在公平和普遍主义原则的前提下进行交易,即社会需要普遍规则,而非传统的特殊信任。

现代化的社会秩序也在逐步形成并稳固,瓦解传统并使传统所主导的社会秩序崩溃,而新的社会秩序的生成需要相当长时间。因此,极易导致秩序真空的出现,居民不安全感则凸显出来。同时,人们不再仅局限于一处的生产生活,快速的物质流通,也使得获取经济利益的方式是多元化的。

由于现代化社会人口流动性的增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都使得失信的成本降低。制度、法律等外在的约束,比传统的内在自我约束,在当今社会起到更直接有效的作用。传统社会所形成的社会秩序,已经无法提供与从前一样安全的交往环境。而尚未完全转变的观念,使得“农转居”居民在面对各种问题时,往往判断力缺乏,救济方式单一,造成信任困境。

“农转居”社区信任冲突的成因

1.文化因素

我国长期以来的农业社会,农民以种地为生,交往空间极其有限,在这种狭隘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农民普遍能满足自我的基本生产资料和生存需求。导致农民在经济利益的获得上,对他人的依赖程度很低,人际交往更简单,维持社会信任的机制也不需要复杂化,而更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默契。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社会的农村地区。

我国社会传统主流思想十分注重对个人道德上的规约。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诚信”,通过教化深入普通人的生活中。如《论语·为政》中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离娄上》中的“诚者,天之道也”,即是一个典型标志。然而,这种文化的渗透,更多的是在个人的道德层面,对个人的自我约束要求较高,而不在于外在干预。而现代城市生活的追求快节奏、高效率,提倡竞争,单一的人际交往,无法满足其生产、生活的需求。所以,此前在熟人社会中“约定俗成”的判断,在“农转居”社区中遭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2.习惯性因素

长期以来,小农经济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社会信任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社会信任,都鲜有外在制度如契约、法律的干涉和规约,常常基于血缘、地缘、亲缘,偏向于一种自发的、特殊的信任。呈现的是“差序格局”,内外有别。费孝通曾经在《乡土中国》中形容中国的传统社会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2]

在我国的传统社会中,人际关系常以个人为中心和出发点,基于血缘、地缘、亲缘等因素呈现差序格局的亲疏远近,这种划分方式,又符合我国传统文化中对诸如“缘”的解释。而即便是在外部的约束中,同一件事在不同的对象作用下,有可伸缩的弹性标准,更亲近的关系更容易信任、理解、体谅。在“差序格局”和传统文化的支配下,社会信任的具体表现呈现内外有别的状态。而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常常是基于特定的社会行为,如商业贸易、共同合作等活动而进行的,更具备随机性。

3.成本因素

传统社会中对于诚信的干预成本小、失信成本大。正是由于小农经济的经济形态和差序格局,社会信任基本上以内部约束、自我控制来维系,而鲜有外在的制度或体制来进行制约。推行“诚信”的成本较低,依靠推行教化或者口耳相传的社会经验即可,不需要过多外在制度的约束和惩治。然而对于失信者而言,其失信成本却是巨大的。“人一生下来,便有与他相关系之人(父母、兄弟),人生且将始终在与人相关系中而生活(不能离社会),如此则知,人生实存于各种关系之上。”[3]梁漱溟对传统社会中伦理关系的阐述,揭示了在这个社会中社会关系的产生。

另外,“熟人社会”的流动性较小、封闭性较高,一旦得不到熟人圈的认同而被排挤,其生产、生活都会遭遇诸多困难。在干预、惩治成本小而失信成本大的相互作用下,传统的社会信任维系着熟人社会中微妙的平衡,长期稳定地存续着。

而在城市生活中,人口流动率显著增长,失信者也不必再承担如此大的道德风险,其失信的成本大大降低;反之,人们对失信者的惩罚成本将上升。一旦形成这种反差,居民对信任他人会抱有更谨慎的态度,由此改变原有的状态。

构建“农转居”社区信任的理论基础

1.西美尔的信任理论

在社会信任领域,德国的西美尔在其代表作《货币哲学》中提出了一般信任的重要性:一旦人们离开了这种信任,社会将不复存在,成为一盘散沙。他在1908年出版的《社会学》中也提到,社会自身内部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就是信赖,而且这种力量是综合性的。对处在社会中的个人来讲,行动时需要一种可靠的假设,这种假设使得行为有了保障而不至于盲目。因此,在社会和个体层面上都显示了信任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农转居”社区这一特殊主体上,其人员复杂、半熟人社会的特点,使得信任的构建尤为艰难。

西美尔认为,互动是社会信任的起点和本质。正是互动,使得人们之间产生了庞大的关系网络,逐渐形成了社会。没有互动,就没有信任形成的原动力。现在,“互动”一词已具有了多样化的涵义。借助各种新兴媒介,包括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信息的交互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农转居”社区中,也可相应地建立起网络交流网,扩大“互动”平台。

西美尔还认为,个人之间的互动,是所有社会构成的起点,现代社会中的交换,是占支配地位的互动形式。交换不仅教会人们认清事物的相对价值,也教会人们互惠的原则。充分利用好“交换”方式,增加“交换”的途径,将成为加强“农转居”社区信任指数的一剂良方。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交换变得愈加广泛,社会关系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交换促使人们需要更多的联络,也就为发展更多的个人关系和社会关系提供了可能。物品的互赠,在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维系当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当社区居民邻里之间能够互赠彼此拥有的东西;在他人有需要时,哪怕小到酱油盐醋都能够慷慨协助,都将对社区信任的构建发挥重要的作用。

2.卢曼的信任理论

继西美尔之后,德国社会学家卢曼对信任的类型作出了清晰的划分,即人格和系统的信任。他在《信任与权力》一书中提出了“二分建构”的模式,意思是将信任分为人格信任和制度信任,认为信任可有效地简化复杂性。其中,制度信任的提出,强调了外在的制度性因素及其他社会力量在维系信任关系运作中的重要作用。其建立需要借助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等外在力量加以维系和保障。例如,国家信贷比之于个人信贷,由于借贷人不可能了解另外一个人的信用状况,因此会无条件地选择相信政府的偿付能力。这是因为被信任者需深厚的信任基础,这背后往往是国家、政府等具有一定公信力的机构强有力的支持。卢曼将这种思维凝练概括,第一次明确了人格信任和系统信任的区别。除了加强人格信任,“农转居”社区也需要系统信任的扶助。

目前,“农转居”社区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在公共设施维护和社区管理等方面正缺乏这样一个强有力的保障,社区管理者往往都存在着素质不高、管理理念单一、能力低下等问题,所以,“农转居”社区居民相应地对一些管理措施会存有抵触情绪。这时,各级地方政府不妨设立专门的社区管理委员会,培养专业化人才,提高社区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弱化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通过公信力,增强“农转居”社区居民的信任感。

3.福山的信任理论

近期,日裔美国学者福山对信任进行了跨领域对比研究。在《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中,福山得出了信任文化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的结论。根据文化的特性,他归纳了3种信任程度的社会:高信任文化、低信任文化、全面缺乏信任文化的社会。而在文化影响经济的同时,经济同样反作用于文化。

通过比较中美的信任文化,我国属于低信任文化社会,美国属于高信任文化社会。福山以我国的香港、台湾为典型,形象地说明了低信任文化环境的特征。身处这种文化环境中,人们更愿意信任有血缘关系的熟人,而对没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存在信任抵触。这也正符合了“农转居”社区的特点,由于人口流动、城市扩张等种种因素,原本生活在农村里的住民不得不向城市边缘迁移,习惯了祖祖辈辈狭小的认知空间和熟人圈子,突然要面对城市的公寓高楼和大量的陌生面孔,他们缺乏一个过渡期。正是这种低信任文化环境,使得个体行动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始终局限于亲缘关系之内,因而不擅长组织没有血缘关系的社团或社会中间组织。

美国经济之所以发展迅速,离不开其独特的社群主义文化(高信任文化)。其中,宗教和族群两大因素占据重要位置。信仰的自由,使美国民众对自己所信奉的宗教抱有高度真诚的感情和敬意,而且这种情感转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重视血亲关系,而是形成自愿社群文化,更容易与陌生人形成伙伴关系,从而率先完成了从家族企业,向职业化现代企业制度的巨大转变。所以,美国拥有众多的大型私人企业。

由此可见,在我国的历史背景下,虽然血缘纽带和熟人社会的传统延续了几千年,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市场经济化的发展进程,但是这种纽带也成为牢牢维系人们之间关系的精神支柱。传统文化也能产生社会信任,如香港地区,虽然长期处于殖民统治中,但是仍形成了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只要加以合理的过渡,“农转居”社区一定能发挥其自身长处,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

构建“农转居”社区信任的路径

1.提升政府信任度,消除居民困境

从农民转为居民,这些人失去了土地,同时承受着经济的压力、他人的歧视,居民未得到等价的补助,造成居民与政府之间形成了不可逾越的鸿沟。为此:

(1)政府应加大力度,支持“农转居”社区发展,提供社区配套的资金和技术,应用于公共服务的建立与发展,逐步跟上城市社区的发展,使居民能够享受到同等的服务而不受歧视。

(2)在简政放权的背景下,政府及其派出机构要下放权力,指导“农转居”社区发挥自治能力。依靠居委会建立业主委员会,营造民主自治的氛围,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发展中的决议,让居民当家作主。

(3)应完善对“农转居”居民的保障制度。“农转居”居民不信任政府,是觉得政府不能提供安全感,并且让他们丢失了最后的生活保障———土地。要扭转“农转居”居民的危机局面,就要对城市居民和“农转居”居民的社会保障一视同仁。例如,2015年17日召开的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会决定,广州市将从2015年7月起,提高全市“农转居”人员的养老金水平,月人均提高64.4元。[4]通过这种做法,让“农转居”居民从实物中感受到安全感,重塑“农转居”居民对政府的信赖。

2.改善制度体系,建立社区信任机制

当前,构建“农转居”社区信任困难重重,更体现在建立一套符合“农转居”社区现状的系统信任机制的迫切性。

(1)完善社区调解机制,增加调解员队伍,建立居民说事评理的平台。例如,浙江省诸暨市江新社区专门设立了“江大姐调解室”,以解决社区居民纠纷问题,使这个社区总体呈现出和谐的氛围。

(2)创建社区信访机制,疏通居民诉求渠道。“农转居”社区之所以存在信任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居民缺少与社区居委会、街道办沟通的渠道,而又受限于“农转居”居民自己的文化水平。

(3)构建模范引领机制,发挥社区模范群体的作用。在诸暨市大桥“农转居”社区,每晚都有党员巡逻,维护社区治安,保护社区居民安全。在实施这个办法之前,居民往往不相信社区的治安,而有了党员这种模范作用,居民容易产生信任感。当然,模范也不单指党员,发挥的作用也不仅限于治安方面。

(4)建立居民行为准则机制。通过制定具体条文,把信任这种抽象的意识,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例如,规定“居民应处理好邻里关系,不得以任何方式方法干扰他人生活以及生活环境,共建和谐社区”。经过长期实践之后,形成社区居民意识中的社会信任契约,达到不用条框的限制就能自觉的行动。

3.引入物业管理,解脱居委会困境

从村委会转变为居委会,社区需要管理的事项、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而居委会人才不足、人员有限、管理水平低下制约着构建社区信任,居委会就会走入困境:不是重点却非管不可的杂事不断管,而针对居民的管理与服务却没时间理。

引入物业管理之后,与居委会分块管理,不仅能够大大提高整个社区的运转效率,还能让居委会腾出手来专心于社区的信任构建,增加居民与居委会之间的交流机会,解决社区发展的障碍。例如,在“农转居”社区中,物业管理公司就是“净化器”,大大改善了“农转居”社区脏乱差的生活环境,而居委会就不必再担心社区的卫生情况。虽然物业在社区管理中困难不断,但这是城市服务标志的事实不可磨灭。[5]

4.发扬“草根”文化,构建信任文化向度

我国很多文化源于生活、源于乡村。“农转居”社区居民虽然知识水平偏低,但是具有多样化的生产技能,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很多“草根”文化。因此,可结合“农转居”居民爱凑热闹的特点,举办社区文艺表演活动,搭建居民之间沟通的平台。这是从观众的角度出发;反之,以演出的方式激发居民的创造性,就能创造出“草根”文化。

近几年,网络春晚在民间不断寻找“草根”文化,并将他们组建成一个体系,这些“草根”文化者大多出自于社区中的文艺演出。此外,还可通过文艺演出,宣传“信任”的主题,这是思想意识转化为行为的过程,其效果远大于发传单、贴海报的宣传方式。例如,辽宁省营口市站前区建丰街道办事处南湖社区,利用艺术团,选出合唱队、舞蹈队和志愿者队伍,每个队伍创作出一个具有特色的诚信作品,开展了形式多样文艺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发展社区自发性组织,引导居民生活方式转变

社区自发性组织,是来自本社区具有共同信仰、共同志愿组建起的团体。这种组织的作用甚至超过了政府组织,更能够亲近于本社区居民,是因为其产生于居民、服务于居民,具有较高的信任程度。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认为,农村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方式是口头的,而非文字。但是到如今,“农转居”社区传递消息动不动就用黑板报、传单甚至新媒体,这些传递方式都是文字,居民接收不再是通过耳朵而是眼睛。为了传播这种方式和转变居民原有的交流方式,美达社区会定期召集一部分志愿者,教社区居民使用智能化设备,教他们打字,用文字进行交流。这种方式不仅转变了居民的沟通方式,促进了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的沟通,而且还解决了构建社区制度中以及居民意见反馈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结论

1.信任需求不对称、信任机制不完善,造成“农转居”社区信任危机

近年来,信任始终是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信任问题层出不穷,形成了信任危机。我国在由“熟人社会”转向“陌生人社会”过程中,村中社区存在信任需求不对称的问题。“农转居”社区受传统农业社会的文化、习惯影响,且现阶段的信任机制不完善,从而造成了转型期社区信任危机的出现。

2.加强和完善适合于社区结构的人际信任机制建设

为了解决信任的问题,让社区由失范走向规范,就必须加强和完善适合于社区结构的人际信任机制。而制度的完善、提供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保障,都需要通过政府主导,建立信任体系。对社区本身而言,要加强文化建设、道德建设,推广诚信美德,直至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之间形成彼此信任的氛围;也可通过社区自发形成的组织,在传播和重塑信任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信任危机不是短期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各方的相互调节及漫长的时间考验。能够真正构建“农转居”社区信任机制,终究还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改变转型期中“农转居”社区信任存在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家园。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王容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4]广州连续七年提高“农转居”人员养老金水平[EB/OL].国际在线,2015-08-18.

思考社区构建的社会学论文 篇3

关键词:社区社会资本;成功老化;社区失谐;缺失

一、引言

中国在1999年已进入老龄化阶段,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7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较第五次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快速的人口老龄化正成为我国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由于老龄人口的不断增长,“四二一”家庭结构的日趋普遍,抚养系数的日益上升,“空巢”老人数量的增多,经济实力的限制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难以为继,走西方国家机构养老的老路也不可行,因此,一种新型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应运而生。其基本内涵是,充分调动“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方力量,以社区为依托,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一种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养老模式。

中国是一个处于急剧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居民的居住环境、职业地位、生活方式、代际价值观以及人口流动性发生急速变迁,传统的社区规范和网络逐渐消解,原先在熟人社会下自然形成的社会资本、关系网络、社会情感受到很大破坏。在这样社会资本缺失的陌生人社会中,老年人如何才能实现成功老化的理想呢?本文从社会资本的理论视角,分析了成功老化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为实现成功老化的相关对策。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社会资本。最早将“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引入社会学研究领域的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他在继承马克思“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命题的基础上,提出和发展了自己的社会资本理论。他把社会资本定义为“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集合,那些资源是同对某种持久的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的。科尔曼作为社会资本概念和社会资本理论的集大成者。他认为,“社会资本就是作为个人拥有的资本财产的社会结构资源,它的定义由其功能而来,它不是一个单一实体,而是一些不同实体共有的两种特征:一是它们都包括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而且有利于同一结构内部中的个人的某些行动;二是和其他形式的资本一样,社会资本也是生产性的,使某些目的的实现成为可能,而在缺少它的时候,这些目的不会实现。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一样,社会资本也不是某些活动的完全替代物,而只是与某些活动具体联系在一起。有些具体的社会资本形式在促进某些活动的同时可能无用甚至有害于其他活动”。

(二)成功老化。构建健康积极的老年生活并不是一个新的议题,早在公元前44年,Cicero发表的一篇散文《On Old Age》就提及老年、健康与死亡,引起老年学者的关注。1998年Rowe和Kahn出版的《successful aging》标志着成功老化这一定义的诞生。这本书展示了一项关于成功老化长达十年,耗资1千万美元的研究项目成果,旨在告诉人们“你自主选择的生活方式比遗传更能决定你的健康与活力”。老化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指人一生中由小到大,再由大到老,在心理、生理、身体等方面所发生变化的总称,是排除了疾病因素以外,随年龄增长不可避免而发生的生理、社会和认知功能下降的状态。尽管仍没有评定成功老化的公认的国际性研究标准,但大多数学者一致认为成功老化就是指个体在老年时,身心健康,不受慢性疾病的困扰,身体机能保持良好的一种状态。

三、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缺失的原因

(一)原有的信任破坏,新的信任尚未建立。城市居民的信任包括普遍信任、一般信任和特殊信任三个部分,具体表现为对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和密切交往的朋友的特殊信任圈子的信任度最高,对与自己有合作关系的单位领导、同事和邻居的一般信任圈子的信任度居中,而对于包括生产商、网友、销售商及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普遍信任圈子的信任度最低。

(二)原有的规范失去效力,新的共识尚未达成。在现代中国社区中,新旧规范并存,社区制度规范处于“失效”状态。旧的制度系统向新的制度系统转型过程中,原有的社区规范正逐渐失去效力,不再具有引导与制约原有社区的价值观与社区行为,而新的社区规范并没有完全建立。此外,社区尚不存在普遍性的价值规范或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以契约、互惠、诚信为主的现代道德约束,致使居民社区意识的淡漠,邻里之间关系的疏离,人们参与社区各项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普遍性都不高,从而导致社区社会资本在制度转型期严重缺失。

(三)原有的社区网络被打破,新的社区网络尚未形成。在我国社区中,社会关系网络还主要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形式存在,内部成员之间自愿提供帮助,在社区个体受到压力的情况下,社会支持网络可帮助其消除物质和精神的压力,同时社会网络作为信息渠道可以起到反馈的作用,使个体在得到社会信息反馈的情况下,了解社会状况,获得自信和安全感。在我国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新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城镇房屋拆迁、城市范围扩大等原因,这种社会支持网络关系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抑制了整个社区治理前进的步伐。

四、构建社区社会资本,实现成功老化

(一)培育社区参与意识,增强社区凝聚力。在社区养老服务实践中,只有居民的直接参与,才能更为有效的整合与发挥社区自身资源能力参与到社区为老服务中来。首先,继续推进单位体制改革,进一步将福利、保障等社会服务职能由单位向社区转移,促进社区居民利益的社区化。其次,加大社区建设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教育,加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知感。通过社区党组织利用社区党校、老年学校等场地和阅览室、宣传橱窗等设施,宣传有关社区建设的相关法律、相关消息,以此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再次,合理组织和开展各种文化及体育活动,定期进行老年保健的宣传和教育,成立各类社区活动组织,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活动,把社区居民最大限度地组织起来,参与进来,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

(二)充分利用社区的人力资源,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社区公民的广泛参与,把一部分家庭里所不能及的养老功能转移到社区,把聚居在社区中乐于助人的居民组成志愿者队伍,整合社区内现有的人力资源,形成邻帮邻、户助户的社区新局面。在满足老人需求时,要给与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并帮助他们规避风险,以解除老人及其子女的后顾之忧,同时也能体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古训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互动服务链条,形成一支强大有力的社区为老服务人员队伍。在当前的养老服务中,我们既要充分调动那些有爱心、讲奉献、乐于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服务社会的青年人的参与热情,还要积极调动、充分发挥那些一边帮助人、一边度过自己老年生活的老人的积极性,鼓励更多老年人走出家门,投入社会,再做贡献。

(三)增强社区整合,丰富社区居民的社会联系。现代城市社区的关系网络跨越了亲缘关系和私人关系,社区内的各个阶层的成员共同参与社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活动,相互交流和沟通,能够增强社区整合、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丰富社区居民的横向与纵向社会网络。城市居民个人拥有的社会网络规模越大,那么其社会能力就越强,可以利用的资源也就越多,职业适应水平也就越高。因为社会网络资本具有传递信息、扩大影响、传播声望和强化自我认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社会生活网,使老年人保持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不忘老朋友,结交新朋友,真正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参考文献:

[1] 李浩.积极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时事报告[J].2008,(3).

[2] 钱敏,叶文振.构建以老年人健康为中心的多元化养老体系[J].南方人口,2006(1)

构建综合学习社区的实践与思考 篇4

张家港市万红小学 黄利锋

摘要: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我们的课堂不止100个平方,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和学习方式日趋多样化,我们教师再也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要从知识单一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利用技术搭建学习的平台、精选教学资源、变革学习方式。本文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为例,阐述构建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社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例举利用网络学习社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思路,提出基于网络,开放课堂的蓝图。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网络 学习社区

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中小学中得到了广泛实施,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围绕共同感兴趣的主题组成活动小组,通过采访、调查、查询资料、动手实践等形式展开探究活动。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现有学校图书馆常常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因此学生在需要查询资料时,首先想到的是上网。但网络资源夹杂了很多不良信息,学生很容易受影响。为了让学生的研究活动更具实效,每个研究小组要聘请一位指导老师,对研究过程进行全程指导。但一个老师有时要指导好几个研究小组,无疑会影响到老师正常的教学工作。因此学校有必要建立一个综合实践活动网络平台,教师利用网络的优势随时对学生的研究进程进行监控,引导学生共同分享学习成果。

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在接受网络科技时代杂志采访时指出,我们在综合学习中应该充分应用高度集成的信息、工具、资源、软件的信息化平台、用好三个网络:身边的网络、头脑的网络、资源的网络。利用社会沟通软件如博客、学习社区等支持身边的网络,利用思维导图、概念图、可视化思维工具等支持头脑中的网络,利用搜索引擎、知识管理软件支持资源的网络。综合学习社区也力图体现黎教授的观点,突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综合实践活动特色。当然不管我们如何来设计活动主题,一定要精心设计,挖掘活动中的可操作因素,让学生在具体的动手操作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与众不同。

一、应用开源社区平台

康盛创想(Comsenz)推出的一个以社区为基础的专业建站平台Discuz!X2,这个平台使我们有了实现梦想的可能。Discuz!X2把论坛(BBS)、社交网络(SNS)、门户(Portal)、群组(Group)、开放平台(Open Platform)应用充分融合于一体,帮助网站实现一站式服务。可以说这是一个构建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绝佳平台。

1.一个用户中心。社区的文章管理模块、论坛模块、群组模块、个人空间模块只要注册一次,就全站通用。在首页“我的中心”可以快速的发布各种信息,“我的中心”是用户的中心,这里包括了与用户相关的大部分信息和设置,其中有微博、相册、日志、分享、帖子、群组、活动、投票、辩论、收藏、好友、任务、道具、勋章以及漫游应用等信息。这样就便于用户对个人知识进行管理,综合体现个人的价值。

2.联系更紧密。个人空间的“动态”加强了以“人”为中心的功能,不再仅仅以展示信息为主。具体体现在动态的更新就是“用户”动态的更新,这个会员无论是发了日志、传了照片还是发起投票等行为,都体现为:“用户头像”+“动态”,让用户真实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无处不在。

3.分享网络资源。个人空间的“分享”功能,能够把有价值的网址、视频、音乐、Flash分享给大家,如果大家一起来做,就能收藏整个互联网。另外,也可以把本站优秀的日志、论坛帖、相册分享,推荐给有相同兴趣的用户。

4.强大的群组功能。用户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按照兴趣爱好、关系、话题、活动等组建自己的讨论区,这为教研组、备课组、专题研究、学生团体、兴趣小组等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网络支持。

为了便于同学们访问学习社区,也为了今后建立跨校协作活动的组织,我专门申请了一个域名,中文名称是张家港教育(),网站初步设立了“学习在线”“善于交流”“协作小组”“个人空间”“社区应用”五大模块,目前的教学活动主要在“善于交流”和“协作小组”二大模块进行,“善于交流”模块分为“公益活动”“项目学习”“信息技术”“闲暇时光”等版块,基本涵盖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自然环境、社会人文、关注自我三大学习领域,当然版块的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课程实施的深入,还会不断完善。

二、学习社区实现目标

1.共享学习资料

为了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教师要事先设计好活动表格,有时一个活动要好几份表格,开展同一主题活动的师生也比较多,这给资料的管理带来了困难,教师指导团队、学生小组之间的相互交流也不畅通,更重要的是缺乏信息的共享,而有了网络,这些要求的实现就有了可能。

2.形成导师团队

理论上讲,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去资讯相关老师或校外人士,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有许多困难,因为需要真实的面对面交流。但在博客上,导师与学生之间随时可以进行交流,而且还能吸引家长的参与,聚集众人的智慧,为课题的进展出谋划策。

3.多方互动评价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不应该只是终极性的评价,而要把评价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而且评价要来自多方面的,学生、教师、家长都可以参与评价。当然网络管理员要加强管理,力求避免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4.课程资源建设

按照学校教育课堂学习层面来对数字资源的分类,一般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教学内容,一类是教学过程。第一类教学内容资源,是指教学相关的教材、教案、课件、试题等,主要使用对象是教师。第二类教学过程资源,是指提供学习活动或者学习体验的机会,就是开放课堂,教学或学习过程即是资源。如学习社区上的“绿色记事本”活动,作为过程资源,其特点是可以无限有效地使用,其过程不但不会是重复的,相反却是不断发展的、不断丰富的过程。任何个人或者班级群体,参与“绿色记事本”学习活动,都是对原有活动的发展和继续创造丰富。

三、学习社区教学实践

现代课堂一般包括教师、学生、媒体和教材四个要素,它们之间处理方式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目前信息技术发展日益显现出个性化、社会化的特质,技术的应用方式正在从原来的辅助教学,逐步演变为师生交互的工具,为实现个性化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同样也给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更多际遇。北师大的庄秀丽博士提出“开放课堂”,要“开放”教学设计、资源准备、课件制作、课堂教学、课后辅导等教学环节,打破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结合在线学习社区,为学生提供一个连续的、整体的学习空间。

1.基于作品的教学

最近四年级同学在学习电子小报制作,我在学习社区上发起了一个“电子小报作品分享”的活动,学生先用截图软件把电子小报变成图片格式,再参加活动并上传作品,大家相互之间发表看法,在分享中提高制作水平,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就能对每一位同学的作品进行点评,还可以把学生对同伴的评价纳入对他的综合考核中。这样每位学生的作品都可以得到展示,在一定程度上把学生课余玩游戏的注意力吸引到学生社区中来。同样,学生的PPT作品、绘画作品,包括作文、日记都可以和同伴分享。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学习社区就成为学生展示自己信息技术学科学习成果的平台。

2.基于网络的项目学习

现在的学生在网上非常活跃,但大多是着迷一些娱乐网站,很少把网络当成是学习的工具,而且家长也不知道如何引导,时间一长,学生会觉得上网就是玩,甚至有的会产生网瘾,影响身心发展。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重新设计,把所要学习的技术整合到一个项目中,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不仅学到了技术,更重要的是能够体验到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过程,创新性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在六年级“学习行为研究”主题活动中,教师根据活动方案对论坛进行分类,分为“准备、阅读、探究、分享、评价”等几个模块,教师以主题帖的形式引领活动的进展,学生在网上提出问题、发表看法。对相同主题感兴趣的学生可以组成一个活动小组,组长在学习社区的“协作小组”版块,以课题的名义申请一个网上小组,在商定好小组活动方案后,大家就能分头行动了,把本小组的活动方案、阶段成果、或者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搜索到的资料发表在小组主页上,教师可以随时查看到学生活动进行的情况,并对学生的问题直接在网上解答。还实现跨班级、跨年级开展,如果有可能还可以吸引外校的学生参与。学生在网上发的所有信息都汇集到个人空间,其实就是一份真实的电子档案袋,它不仅记录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体验,也可以发表自己的作文、日记和学习反思。

在学习社区的专题学习中,技术的应用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尤其强调学生活动体验的表达和交流,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感受到网络的价值,网络不仅仅是一个海量的信息宝库,更是一个巨大的人力资源宝藏。

3.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青少年“1+6”气候影响力行动是道和环境与发展研究所(IED)青少年能源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YSEE)与搜狐公益频道合作推出的公众活动,以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通过“1名青少年影响周围6个人”的主要形式,鼓励青少年发出自己的气候主张,影响更多的社会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看法和行动。我校组织六年级学生参与了第二届青少年“1+6”气候影响力行动,“保卫森林,拯救气候”是本次活动总的目标,落实到每一位学生的行动上,就是践行低碳生活的理念,节约资源,废旧再利用,积极宣传低碳生活的有效做法,让更多的人开始低碳绿色的生活。这次全国性的活动是以网络与实际行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师生从网上获取活动信息,再到学校所在社区进行环保宣传,接着再回到网络进行交流与总结。

四、做Web2.0的学习者

Web2.0,是相对Web1.0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以博客、TAG、SNS、RSS、wiki等社会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Web2.0时代提倡分享、开放和交互,并且喊出“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提供者和分享者”的口号。网络的本质是分享与交流,大多数教师只知道从网上搜索下载资料,没有意识到开放网络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我们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在线学习社区的实践教学,需要教师把网络作为组织教学的一种手段,我们的课堂不止100个平方,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和学习方式日趋多样化,我们教师再也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要从知识单一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利用技术搭建学习的平台、精选教学资源、变革学习方式。因此,作为一个

教育工作者,不管你是否愿意,学习和应用Web2.0技术已经势在必行。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课堂教学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学习不再仅仅是认知,而是已经在读、写、算的基础上,扩展到深层次的技能学习上。信息技术的应用必须改变现在的状态——不仅仅支持老师的教育工作,也要能够支持学生的学习生活。开放课堂,需要老师建立在线工作室,形成团队协作教学,挖掘多方面教育资源,开发综合学习项目,在电子白板智能录播系统和学习社区的支持下,把学习指导延伸到课前、课后,打造我们自己的“可汗学院”。

能够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管理与评价的网络化平台,除了用社会性软件Discuz!X2来搭建,还有许多软件公司开发的数字化校园平台。面对当前Web2.0、开放课程、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名词、新技术不断涌现的今天,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是不是也要转变思路,特别是在信息化软环境构建方面,要充分利用开放平台,把校园网与外网无缝对接,连通智慧,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如Discuz!X2的扩展性能比较好,可以根据教育教学需求,安装一些插件,有视频点播、微博广场等。我们可以借助腾讯微博开发平台,在学校服务器上搭建学校微博系统,师生、家长能直接用腾讯微博或QQ号登陆学校微博,参与交流,也可以邀请校外人士参与,对学校而言,这是一个可控的系统,但又保持相对的开放。“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处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理念,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更需要稳中求变,寻求新的突破。

备注:

思考社区构建的社会学论文 篇5

吉首大学

JISHOU UNIVERSITY

学 年 论 文

目 作

者 所 属 学 院 专 业 年 级 专业班级 指 导 教 师 写 作 时 间 学 号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区群众文化建设

××× ××××××× ××××××× ×××××××

××× ××××××× ×××××××

吉首大学学年论文

目录

摘要 〃〃〃〃〃〃〃〃〃〃〃〃〃〃〃〃〃〃〃〃〃〃〃〃 1 绪论 〃〃〃〃〃〃〃〃〃〃〃〃〃〃〃〃〃〃〃〃〃〃〃〃 1

一、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现状 〃〃〃〃〃〃〃〃〃〃〃〃〃〃 1

二、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突出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滞后 〃〃〃〃〃〃〃〃〃〃〃〃〃

(二)社区文化专业队伍建设薄弱 〃〃〃〃〃〃〃〃〃〃〃

(三)、社区居民的社区活动参与热情不高

(四)社区居民对社区活动的认识不到位 〃〃〃〃〃〃〃〃

三、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一)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 〃〃〃〃〃〃〃〃〃〃〃〃〃〃

(二)有助于社区凝聚力 〃〃〃〃〃〃〃〃〃〃〃〃〃〃〃

(三)有助于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

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

(一)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

(二)、加强社区文化队伍建设 〃〃〃〃〃〃〃〃〃〃〃〃

(三)、完善社区文化建设管理体制 〃〃〃〃〃〃〃〃〃〃

(四)提高居民社区文化参与意识 〃〃〃〃〃〃〃〃〃〃〃

参考文献 〃〃〃〃〃〃〃〃〃〃〃〃〃〃〃〃〃〃〃〃〃〃2 2 2 3 3 3 4 4

555 6 7〃〃〃〃〃〃〃〃〃〃〃〃〃〃吉首大学学年论文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区群众文化建设

×××××

(吉首大学 法学与公共事业管理学院)

摘要:社区群众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推进器,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而建设和谐的社区群众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为社会与社区是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的关系。社会不断规范着社区,社区也会不断影响着社会。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区文化建设,社区群众文化

一、我国的社区文化现状:

法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在将人类群体分为两种类型,即社区和社会。社会是社会共同体,以目的、利益、契约以及距离为基础;社区则是生活共同体,以地域、意识、行为以及利益为特征。

社区文化主要泛指通行于一个社区范围内的特定的文化现象,包括社区内的人们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地方语言和特定象征。也有人从广义和狭义角度对社区

吉首大学学年论文

区还存在着资源闲置的现象,有效资源没有得到利用。(二)、社区文化专业队伍建设薄弱

在任何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专业的队伍是不可缺少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也是一样。城市社区也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但是当前缺少的就是这样的专业队伍,有的社区各种部门职责没有得到细分,乃至其各项工作内容和性质相混淆,在社区里有着年龄和文化还有思想观念的差别,没有这样的专业队伍的带领,根本就无法开展具有特色的活动,不能满足人们的口味。

(三)、社区居民的文化活动参与热情不高

在城市里普遍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问题,即使邻居,也有“鸡犬相闻,老死不相来往”的现象,这就使人们之间的人情味淡薄了不少,人们对社区居民集体活动也日益缺乏了兴趣,他们开始不大参与这样的集体活动,这必然对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有着很大的消极影响,以至于他们对城市社区文化缺乏了解,主人翁意识不足。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城市社区文化活动缺乏互动和活力,渐渐的就脱离了居民的文化需求。

(四)、社区居民对于社会文化活动的认识不到位

由于对社区文化建设意义认识不足,社区文化在很长时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建设④。造成了社区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很多人还存在着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只是为了休闲、健身娱乐及丰富居民的 精神文化生活的模糊认识,认为社区文化建设是点缀、是花架子;社区文化建设只停留在形式上的更新,而没能从社区文化建设的品质上、内涵上

吉首大学学年论文

(二)、助于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任何的组织都是离不开凝聚力的,凝聚力将社区的稳定牢牢粘合,它成为社区稳定、和谐、进步的重要因素,也是现代社会倡导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每一项文化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社区居民的支持和参与。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有助于增强社区凝聚力,而凝聚力又对稳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着促进的作用,故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循环机制,共同服务于社区文化建设。

(三)、有助与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依照社会学家的角度来分析,一个社会的发展必须是经济、社会、文化的同步协调发展。城市社区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助力器⑥,在世界的文化之林中,文化是最能体现一座城市和一个国家的整体社会形态和民族素质的,倘若文化落后,不仅阻碍文化建设,而且经济发展也将受到影响。而社区作为城市的基层组织,它的文化建设状况是有很大程度的体现出整个城市的文化建设状况,它的发展水平呈现出城市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特色。社区文化建设得好,对增强外来资本与知识、人才和技术的吸引力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建设好富有特色的社区文化,是树立城市品牌、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涵。

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吉首大学学年论文

(三)、完善社区文化建设管理体制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城市政府、城市社区组织、城市社区成员。建立健全的城市社区文化体制,就要处理好以上三者关系,使政府的行政主导转向社区的民主自治。

1、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制度的法律保障,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将法律融合到社区文化建设上来是使社区文化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的必然要求。尽快制定与公共文化设施、文化活动相关的管理条例,健全居民委员会规章制度,保证建设有法可依,充分保障居民的基本文化权利。

2、提高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能力。要转变政府职能,减少直接行政要求而给予居委会宏观上的指导。

3、加强社区居委会自身的建设,就要加大民主决议、民主监督的力度。

(四)、提高居民的文化活动参与意识

要培养居民的社区意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社区认同感既是从社区活动中培养出来的,又对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区应当加大对城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宣传,使居民群体对整个社区工作有全方位的认识。居民增强了社区意识,就会把自己当作社区的主人,关心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从而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去。

随着文化需求的不断上升,居民对城市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愿望在不断增强,应注意保护和发展群众文体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有意识

吉首大学学年论文

参考文献:

思考社区构建的社会学论文 篇6

构建和谐社区的现状及建议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发展文明城区的客观需要,是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重要途径,是巩固党执政基础的根本保证。而要构建和谐社区,应从“促进邻里团结”着手,只有邻里和睦,才有社会和谐。孟子“乡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则生动描述了邻里友善相处、社会美满和谐这一令人神往的意境。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生活节奏变快,人口流动增大,社区居民成分的多样性和需求的差异性越来越大,邻里间缺少公共沟通平台,交往和沟通越来越少。因此,构建和谐社区要在扩展社区服务,完善社区公共设施,建立社区服务机制,增强社区凝聚力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本课题组在对莲花五村社区(纯居住区)、梧村社区(商贸、居住区)、五通社区、何厝社区(村改居的社区)等几个有代表性的社区进行调研后,对当前促进邻里团结、构建和谐社区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一、社区在做好邻里团结、构建和谐社区方面取得的成效

在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各社区党委要求党员要模范地搞好邻里团结,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以做好辖区内企业的党建工作为契机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开展服务群众,关心弱势群体的活动。

(一)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

1、充分利用社区的宣传栏、活动宣传板及标语,或与同驻企业共建联合创办社区报等方式,加大宣传本社区的好人好事,刊载有关构建和谐社区的内容;社区在开展各种活动时,散发《构建和谐社区、争创文明城市》等有关宣传材料或举办有奖知识抢答活动等。

2、定期召开居民小组会议或举办专题讲座,倡导构建和谐社区的理念。如:莲花五村社区请厦门市委讲师团“鹭江讲坛”成员、学校教师分别宣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及基本要求》、《关注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弘扬民族精神,做“五好公民”》等;梧村社区党委还成立了社区党校业余讲师团。

3、开展社区级、街道、区、市、省的“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活动,促进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在评选活动中涌现出许多“五好文明家庭”,如莲花五村2007年评为社区级”五好文明家庭有769户,街道级有388户,区级有194户,市级有5户,省 级有1户,共1357户,占总户数的64.68%。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居民活动,努力构建居民情感交流的平台。

1、开展各式主题活动、邻里节活动,举办卡啦OK大家唱、文艺演出、电影专场,组织合唱、舞蹈、气排球、棋类等活动,社区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老人幼儿亲情联欢,增进了居民间的情感交流。

2、社区老龄协会、妇联、关工委,组织老人、妇女、青少年参观、培训、义诊、慰问活动等,不断扩大居民的接触面和参与面。

(三)开办社区老龄大学、老龄之家,让居民在学习活动中增进友谊。社区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的资源,如场所、设备、师资资源等,开办老龄大学、老龄之家,使老龄同志走出封闭的家,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增进了感情,建立了友谊,大家从陌生到相识、相助,融入到社区的大家庭中。

(四)同驻共建,多方参与,将不和谐因素排除在萌芽状态中。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地段民警等各有关单位联合互动,综合治理、排解矛盾,将细微的不和谐因素消除在萌芽状况之中。

此外,在村改居过度期内的社区,社区主要把精力用在工程建设项目上,做好土地被征用后居民的生活保障,保障居民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对困难户做到应保尽保,有效保障居民基本生活,从源头上对促进邻里团结、构建和谐社区提供物质保障。

二、促进邻里团结构建和谐社区的不足与困难

虽然我市构建和谐社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也应当看到当前和谐社区的创建中,尚存在诸多不足和困难,主要有:

(一)居民对社区缺乏认同感,社区活动参与面不够广,积极性有待进一步调动。参与人员大多为退休老人,而住在社区的在职人员参与少,他们的的观念相对较淡薄,对社区关心不够。

(二)社区服务功能被弱化。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社区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大,更多地忙于上级行政部门的工作检查、验收,据不完全统计,政府各行政职能部门有140多项工作要由居委会承担,他们经常加班加点,疲于应付,削弱了社区服务功能。

(三)缺乏栋(梯)长工作机制,职责不明确。栋(梯)长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骨干力量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区的一线力量,但是目前栋(梯)长在工作中缺乏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其职责主要是抓计生工作,在促进邻里团结方面的作用的有待进一步发挥。

(四)经费不足,缺乏硬件设施、活动场所。在调研过程中,多数社区反映当前社 2 区经费困难,硬件设施相对滞后,活动场所不足,已经成为社区建设的瓶颈。

(五)政府服务跟不上村改居项目开发的需要。由于政府有些后续的服务工作跟不上,有些村改居社区,拆迁后土地仍闲臵着,无上项目;有的“金包金”工程已建成并完成招标工作,但由于有些部门对工程没及时验收,导致工程无法及时交付使用,影响居民的切身利益。

三、促进邻里团结构建和谐社区的若干建议:

(一)加强社区党委的领导是促进邻里团结,构建社区和谐的关键。社区工作开展得如何,要看党委重视程度,决策是否与时俱进,是否有创新观念。社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微观入手达到宏观之大成,健全和完善创建和谐社区工作领导班子,领导班子要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具体、检查落实到位。要通过有力的领导、有效的协调、将整个创建过程始终纳入“四个落实”(组织落实、任务落实、人员落实、措施落实)管理之中。要以“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需我办,民求我应”的亲民爱民理念为不懈的追求,开创邻里团结,社区和谐的新局面。

(二)出台《关于加强当前新型邻里关系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是促进邻里团结,构建和谐社区的有效依据。政府应出台《关于加强当前新型邻里关系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提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与邻为善、互助友爱、明礼诚信、和睦相处”的新型邻里关系,拓展社区服务功能,使邻里团结 构建和谐社区工作有章可循。

(三)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努力培植新型的社会主义文明和谐社区意识,不断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是构建和谐社区的思想基础。居委会要发挥群众自治组织自我教育的传统优势,运用各种形式的手段,大力宣传基本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宣传“厦门市市民文明公约”、“厦门市‘十不准’规定”,使之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吸引社区居民普遍参与“爱心送温暖”、“志愿者”、“扶残助困”等道德实践活动,培育居民和谐社会人人共享,建设和谐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使人们的思想感情在活动中得到熏陶,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四)建立并落实长效的工作机制是促进邻里团结,构建和谐社区的制度保障。促进邻里团结,构建和谐社区是项永久性的工作,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使工作经常化、科学化、制度化。

1、建议以栋(梯)为单位,开展活动,搭建本栋(梯)居民交流沟通平台,使之成为栋(梯)邻里团结的载体和纽带。由现有的梯长牵头,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活动,活动要从实际出发,做到喜闻乐见、讲求实效;引导居民“敲门问声好”、“开一扇门、握一次手、聊一回天、赠一句言、献一片情、解一份忧”,从中提高人们团结互 3 助的意识,形成和睦相处的氛围,增强居民的凝聚力和社区的归属感。

2、建立本栋楼的互助联络网。要弘扬中华民族街坊邻里那种朴素、真诚、友善、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建立本栋梯住户的电话联络网,开展“邻里互助”的服务活动,如独居老人的平安铃可请中青年作为第二责任人,协助独居老人采购日常较为沉重的生活用品,代请医生等。

3、制定楼道文明公约,共同维护邻里和睦关系。制定并张贴楼道文明公约,公约要简明、易懂、可行,能得到大家认同。

4、加强栋梯住户的动态管理。遇到本梯有的房子出租或出售,梯长应及时向新住户介绍本梯的“楼道文明公约”及交待房屋装修中应注意的事项,做好栋梯住户的动态管理。

5、要科学地建设和管理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结构要合理,既要有驻地单位的志愿者,又要鼓励辖区居民积极参与;建立一整套社区服务志愿者的管理制度和鼓励政策。

6、加大邻里和睦表彰力度,大力弘扬“邻里团结”的文明新风。对在促进邻里团结,构建和谐社区工作中表现积极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每年可由社区推荐,由街道办、区、市、省每年或每两年表彰一批先进个人或先进集体,并通过经验交流、现场观摩等形式,大力弘扬邻里团结的文明新风,鼓励居民做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的实践者,中华美德的传承者,新型人际关系的倡导者,和谐社区的建设者,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营造“和睦邻里”的氛围。

(五)整合资源,激发参与热情,形成促进邻里团结,构建和谐社区的社会合力。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全体居民的参与与支持,也离不开驻辖区单位、社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只有充分调动社区所有群体参与共建的积极性,使社区居民认识到自我发展与社区发展的一致性,把单位目标、个人目标与社区建设目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驻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和谐共建活动中,才能实现共建各方互助合作与互利互赢。可定时开放驻辖区单位、社会组织的活动场所,解决社区开展活动所需场地的问题,或租用驻辖区企业的闲臵地盘,积极构建社区内设施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六)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改善社区开展活动的条件,是促进邻里团结,构建和谐社区的物质保障。目前,各个社区开展各项活动的基础条件不尽相同,有的缺乏活动场地,有的缺少硬件设施,普遍深感资金短缺。建议各街道根据各社区的工作任务,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资金;其二,一年重点安排一至两个社区的重点 4 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把全市社区基础建设工作搞好,其三,建议发挥社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由各社区根据本社区的工作实情编写工作计划,财务预算,上报街道办,街道办负责审批监督,按时下拨资金,并监督资金的使用。这样,不仅邻里团结,社区和谐搞的好,而且将全面提升厦门市社区其它各项工作的品味和成效。

(七)以人为本,关注弱势群体,是当前促进邻里团结 构建和谐社区的工作重心。大力倡导“互帮互助、与邻为善”的亲情邻里关系,关注低收入群体、困难家庭、流动人口等弱势群体,建立弱势群体资料库,进行动态管理,每年对辖区内弱势群体普查一次,确定当的贫困户,或根据贫困当事人提出经审核,更新弱势群体资料库,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扶贫助弱献爱心活动、“一帮一”结对子活动等,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区的温暖;为弱势群体创造更多的沟通交流和参与的机会,使他们在参与创建活动中获得价值认同和成就感,促进社区群众的心理和谐,塑造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提高社区居民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意识,使社区成为一个其乐融融的温暖大家庭。

在当前,要认真做好村改居社区的项目开发和及时交付使用。政府在进行土地拆迁和发放土地补偿金的同时,应及时做好项目工程建设、招商,及时做好工程验收工作,保证工程及时交付使用,安排好村改居居民的再就业问题,消除隐形忧患,使社区和谐、社会长治久安。

课题指导:叶必勇 课题组长:郭国音

课题组成员:沈友兰、涂育杠、钟文鸿、曾秀琴

思考社区构建的社会学论文 篇7

2.以“奇”激趣。

“奇”即好奇心,心理学上称这种特征为“潜兴趣”,教学时充分利用“潜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变速机构时,抓住学生对汽车比较好奇的心理,结合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经常用右手拨动右侧的拨杆,使汽车时快时慢或倒车这一现象,来讲解轮系中如何改变齿轮传动比的大小和方向,从而使学生对汽车的转速和行驶方向改变有一定了解。这样一方面传授了轮系的理论知识,同时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3.以“疑”激趣。

“疑”即疑问,解决疑问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提出疑问,让学生去思考,更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在教学时启发学生思考一些机械工作现象,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比如:在学习棘轮机构时,我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1)我们在骑自行车时,脚踩自行车踏板向前行驶,而反转踏板时,自行车却为什么不会实现倒车?(2)卷扬机在提升货物之后,尽管机器已经停止工作,但货物却为什么不会下降,而是稳稳地停在空中?学生就会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去听讲,去寻找答案,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体验成功,获得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它能使学生产好好学习的愿望。”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及时、正确地给予评价与鼓励.每一个学生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要求和动机,都渴望自己被老师和家长看重和表扬,被同学羡慕认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尽量多给学生提供体验成功喜悦的机会,当学生能正确回答问题时,教师给予满意的微笑;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时,教师也应先肯定其成绩,然后委婉指出错误;当学生因为怕出错而不敢发言时,教师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只要学生能回答问题,都要予以表扬,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学习、发言是自由、安全、平等的,即使出错了,老师和同学们也不会看不起自己。只有在这种轻松的环境氛围中学生才能激发上进心。教师对学生及时正确的评价可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提高的愿望,并且为其以后的努力指明方向。

总之,兴趣是强有力的催化剂、稳定剂,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变换教学方式,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上的规律和理论,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学习的的对策措施,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社区概念的内涵

社区是最基本的、最广泛的社会学概念。人们可以站在不同角度给社区下定义,因此社区的定义多种多样。西方一些社会学家把社会团体或职业性组织称为社区,于是,有军事社区、宗教社区、学术社区、黑人社区等等称谓。也有的社会学家认为,社区是指人们学习、工作、生活、栖息的场所。之所以对社区定义作出不同的界说,主要在于研究论述的角度不同。一类主要是从功能角度,认为社区是由共同目标和共同利害关系的人组成的社会团体;另一类是从地域角度出发,认为社区乐趣,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课程的很多内容讲解的是一些动态过程。在缺乏教具和设备的情况下,只凭教者的讲解学生有时是难以接受的。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欢迎。

在学习铰链四杆机构、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把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死点位置,凸轮机构的从动件运动规律,以及间歇运动机构的特点直观地进行演示。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得以加强。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不仅增强了教学的艺术效果,而且增强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课程是从生产实践中发展起来,而又直接为生产实践服务的学科,因此,它是一门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在教学中应尽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理解书本知识。

书本知识往往理论性较强,较为抽象,有机地与日常生活和实际相结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导杆机构时,可以结合农村家庭用的手摇抽水机,来讲解移动导杆机构的工作原理;利用自卸翻斗车自卸货物原理,来学习曲柄摇块机构;利用缝纫机的踏板机构,来讲解曲柄摇杆机构的死点位置。

2. 结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学完铰链四杆机构以后,学生对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规律基本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将学生分成八组,组织学生开展自制铰链四杆机构的小制作比赛。制作完成以后,请各组组长对本组的作品进行演示,然后进行评比。通过制作比赛,学生既增强了动手能力,又巩固和加深了对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条件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3. 进行现场参观教学。

参观教学可以使学生接触实际事物,使教学活动和生产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学完曲柄摇杆机构后,组织学生到实习工厂参观,认真观察牛头刨床、往复式运输机和插床等设备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观察牛头刨床的进给动作,使学生发现进刀时慢、退刀时快,更进一步了解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再如在讲授完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离合器、联轴器和制动器之后,请工人师傅给予现场操作,边参观边讲解,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的印象。同时参观教学法还能使学生受到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可谓一举多得。是在一个区域内共同生活的有组织的人群。

根据国内外大多数社会学家对社区—词的解释和我国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所谓社区,就是聚居在一定地域中的人群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具体而言,社区是由特定的人群构成的,在一定地域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并具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社区这一社会实体包括一定数量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血缘、地缘等社会关系,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以及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但是,社区这种实体在地域内的界限,并不像国境线那样分明,社区的外沿是根据该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对周围地区的影响自然形成的,并且社区还存在着地域范围大小的包含关系。可见,社区概念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一是共同性,主要指共同利益、共同文化、共同意识或价值观等;二是非正式组织性;三是社区内居民相互之间互动较多,对社区内的日常生活比较熟悉;四是具有一些基本社会功能和一定规模;五是地域性。

二、和谐社区的内在本质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和谐”反映的是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协调、完整和合乎规律的存在状态,即事物多样性的有机统一。“社会和谐”,就是社会结构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论断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和谐社区的标准是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区,这是一个总体的基本的要求。具体来说,就是指社区的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社区里的各项民主制度健全规划,居民群众在基层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事务中能够切实当家作主,形成在党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居民自治机制;社区各种组织健全,职责明确,体制合理,各种家庭、不同人群和睦相处;各项服务完善,能够为社区居民高度个性化的需要提供满意的服务;社区安全防范体系完善,社区秩序井然,居民群众安居乐业;社区内建筑、绿化、垃圾分类、污水处理、能源利用等符合环保要求,居民普遍具有较强的公德意识、环保意识,人人养成节约、环保、卫生的良好习惯;居民群众崇尚学习,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普遍开展,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楼院普遍建立,居民遵纪守法,邻里团结和睦,文明礼貌,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得到倡导和推行。这是我们讲的和谐社区的基本概念。

三、和谐社会和和谐社区的关系

和谐社区、和谐社会是紧密关系的,因为社区是社会最基层也是最主要的单元,是广大居民生活甚至工作的载体。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社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建设和谐社区。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构建和谐社会的居民群体在社区。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只有少数无单位人才与居委会打交道不同,今天,社区已经成为各种社会群体的聚集点。第二,构建和谐社会的许多矛盾也汇集在社区。目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各类矛盾出现多发现象。社区作为区域性的社会共同体,集中反映了社会发展改革中的许多矛盾。第三,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落实在社区。社区是党在城市执政的重要基础。党和国家在城市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最终都要靠社区去贯彻和实施;居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最终要靠社区去了解和反映;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最终要靠社区组织居民去实现。2007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使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建设和谐社区,就是在服务居民需求、畅通诉求渠道、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发挥其特有的功能。只有社区日趋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才有坚实基础。

四、构建和谐社区的举措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社区建设的初始目标已基本实现,即政府以强化行政管理为导向,以行政推动为方式,通过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改革、创新了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了城市基层社会的重组,有效解决了管理城市、服务居民的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社区建设必须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个主题,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居民自治为目标,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促进发展为目标,以示范活动为手段,以资金投入和法制建设为保障,从基础抓起,从一个一个的社区抓起,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管理有序、治安良好、生活便利、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使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创新机制,完善自治,夯实和谐社区的政治基础。民主政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才能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撑,使社区充满生机与活力。建设和谐社区,必须把扩大民主、完善自治、增强基层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合力作为根本环节,充分发挥社区在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和社会生活中的基础作用。一是要建立社区事务分类管理制度。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指导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为主导,认真疏理政府及其部门、各类社团组织、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各种中介组织和其它民间组织各自的管理职责和管理对象,以此建立社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重构社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运作机制。二是要建立社区行政事务准入制度。在对社区公共事务实行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对确需进入社区的行政事务建立准入制度,由社区建设指导协调机构统一审核,归口管理,并与社区组织协商,就“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等具体事宜达成协议。三是要建立和完善社区民主自治制度。要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和重大事项的决策听证制度、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等,推动建立党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社区居民依法自治的机制;同时,要建立健全社区自治章程、居民公约,组织社区居民开展社区听证、社区对话、社区论坛以及民评民、民评官等活动,不断创新社区民主自治的方式方法。

第二,美化环境,配套设施,夯实和谐社区的物质基础。社区环境是居民群众关注的热点,是居民群众安居乐业、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内容。一是要加强社区环境改造,把社区环境改造纳入市政建设总体规划,推进城市管理到社区。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区单位和居民的环保意识,养成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行为的自觉性,要建立健全社区环境长效管理机制,促进社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社区组织工作用房、居民公共活动场所以及为居民服务的窗口等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同时,要整合、调剂、利用社区现有设施资源,通过改造、置换、购买、租用等多种形式,切实解决社区基础设施特别是居民活动场所缺乏的问题。三是要加强社区信息网络建设。规范社区信息网络建设,形成纵横联合、统一高效、便捷实用的网络,建立以居民基本信息为基础的社会管理和服务数据库,打造“数字社区”,从而实现社区管理和服务的现代化。

第三,以人为本,拓展服务,夯实和谐社区的功能基础。社区服务是社区最基本的功能,是和谐社区的主题和生命力所在。社区建设的基本立足点,就是要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这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体现。而且,建设和谐社区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社区服

对一个在读本科生退宿的个案调查

饶永生1王影2

(1广州大学教育软件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06;2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广东广州510990)

摘要:随着教育部对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在校外租房,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住在校园?本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进行目的性抽样调查,对一位退宿的在读大学本科生进行观察,采取面对面的访谈,并收集相关的资料。分析总结其选择退宿的内在原因,并提出大学生在外租房存在的隐忧。文章可使高校管理部门或教育相关部门了解退宿学生的心声,并为其制定相关的住宿管理办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退宿质的研究访谈

一、问题的提出

2005年7月,教育部下发高校学生住宿管理通知,对大学生校外租房不再禁止。自此越来越多的学生申请退宿,选择了在外租房。这也就带来其他的隐患,比如安全问题、上下课的不方便等。所以找出他们不愿住在宿舍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钥匙。因此,笔者认为对住在校外的学生进行更加细致的个案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二、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属于目的性抽样,其研究结果不能代表所有在外租房住的学生。但通过对个案的深入调查,可以引发跟他有类似经历的大学生的认同,从而使这些人受到启迪。同时,该报告的调查结果,将会丰富关于我国大学生宿舍问题的探讨,从而为解决和改善高校宿舍状况提供参考依据。

三、研究方法

1. 目的性抽样

笔者所在学校在外租房的学生比较多,不难找访谈对象。笔者确定的研究对象为自大二开始住在校外的三年级学生小明。出于知情人的个人要求,文中的人名属虚构。

2. 收集材料

主要采用的是开放式访谈、非正式交谈和观察。观察主务,使广大社区成员能够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社区公平。要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社区资源,重点发展面向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保障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要建立健全社情民意的反馈机制,及时准确地了解群众在物质、政治、精神文化生活上的需求,并根据这些需求不断丰富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当前,社区服务的重点是要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社区主办、市场参与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社会互助服务体系和市场有尝服务体系,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广覆盖的社区服务网络,逐步完善社区的各项服务功能。二是要不断创新社区服务的方式。要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的组织网络体系,强化市、区、街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点的组织和信息中介职能,加快社区服务的信息网络建设,不断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要以社区理念来调整政府的公共服务和公共投入,改革运行管理机制,把公共服务、志愿者服务、有偿服务结合起来。要研究制定有关政策,对社区服务中的经营性服务提供开办营业执照、税收减免、用房优惠等支持。三是要不断壮大社区服务的队伍。要为社区组织减负,使社区工作者有时间和精力来组织协调社区服务工作。要建立专业化的社区服务队伍,建立相应的培训机构和资格认证制度,对社区服务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质量。

第四,丰富活动,引导参与,夯实和谐社区的文化基础。社要指与知情人聊天时对他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的观察。还有对他课上的表现,课下的业余活动,以及他在出租屋的住宿情况的观察,这种观察没有事前通知知情人,而是笔者在暗地里观察,所以能够反映知情人真实的一面。访谈对象包括知情人、他的同学和班主任。

四、调查结果

1.相关背景

在正式访谈之前,笔者首先走访了小明的同学和班主任。他们都知道小明住在校外的事情。在教师眼里,小明是一个老实而好学的学生;在同学的眼里,小明是一个容易相处的人。笔者通过暗地的观察,发现小明不是因为恋爱或是打工在外租房,他的生活跟普通大学生没有任何不同。

与小明的谈话选在中午休息时间,地点是学校图书馆的休闲咖啡屋。小明一米七的个头,穿着蓝色牛仔裤、白色短袖衬衫(比较标准的学生打扮)。来到后,主动与笔者打招呼(看得出不是一个内向的人)。访谈进行得还算顺利,事先设计的问题都进行了。

2.调查结果

笔者把掌握的一手资料,进行了整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1)外迁是无奈的选择

问:为什么从学校里搬出来?

答:(摇头苦笑)其实我也不愿意搬出来,但是没有办法啊。

问:能说说原因吗?

答:宿舍里人多,一到晚上大家很晚都不睡觉。打游戏的有时候通宵。刚开始的时候还能睡着,后来一听到敲键盘的声音我就头痛得要命。那会儿,每天晚上都似睡非睡的。有时候实在受不了了,就到操场跑步,跑到跑不动了再回来睡。人太疲劳的时候打雷也叫不醒。

区文化是和谐社区的灵魂,是推动社区发展的力量源泉,和谐社区需要先进文化的支撑。一个和谐的社区,必定是一个文化繁荣、底蕴丰富的社区。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可以增强社区的沟通力、凝聚力、引导力,激发广大社区居民的创造力,使社区充满生机和活力。一是要充分发挥社区的教育功能,提高居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社会是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一个社区的和谐,同样有赖于社区成员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二是要广泛开展社区活动,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开展丰富的社区活动是实现社区功能,增强社区活力与凝聚力,提高社会参与度的重要途径。三是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创建活动,提升社区的文化品位。要结合创建学习型社会,积极推动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学习型个人的创建活动,形成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良好氛围,提高社区的文明程度。

摘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作为社会基本单元的社区的建设也成为了现阶段的焦点。本文通过对社会和社区两者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构建和谐社区的思路。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区

参考文献

[1]滕尼斯著.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夏建中.理论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J].燕山大学学报,2000,(2).

[3]龙冠海.社会学.台北:三民书局,1985.

思考社区构建的社会学论文 篇8

关键词:社区音乐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  重要意义

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社区音乐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社区音乐文化建设,从个体来讲有利于提升人们的审美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创造和谐、亲切的人文环境;培养人们爱国、守法、诚信、谦让、知礼的现代城市公民美好形象。从社会角度讲,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保障国家安定团结,促进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社区音乐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人们的审美观

社区建设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如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社区服务和治安管理以及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等。其中社区文化是标志着某社区居民的精神价值、文化观念和群体意识,可以说是一个社区的灵魂。而音乐是最有情感性的艺术形式,对于人的道德、情感、审美心理具有较好的升华作用,中国的儒家思想教育中也非常注重音乐的塑造人格的作用,认为人的全面修养离不开音乐文化的熏陶,古人把古、雅、淡等优雅的音乐为美,这样的音乐不仅能培养人高尚的情操和审美观,而且有助于净化心灵,启迪思想,减少社会事故,降低社会犯罪率,从而促进人自身与社会的和谐。社区文化建设中应重视音乐文化的熏陶与开展,可以开展声乐、器乐、舞蹈、健美操等各类音乐培训班,社区免费为居民弹琴说唱提供场地,大家相聚在一起,相互欣赏、切磋技艺,既可以丰富生活,又可以接触各种类型的音乐。如中国传统音乐,不仅能加深对祖国悠久文化历史的理解,促进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提升人们大气、豪迈的审美观,而且还可以引导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追求和向往。社区还可以建立广播站,选择合适的时间播放优秀的音乐,利用社区的宣传展板,展示社区音乐教育成果和音乐文化,激发人们对社区的情感,加深对社区文明的自觉维护。

二、社区音乐文化建设有利于创造和谐、亲切的人文环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意味着首先人要和谐相处,人的和谐是整个社会、整个国家和谐的根基,社区和谐、亲切的人文环境是人与人和谐的基础。

现在城市里小区“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现状比较严重,每家每户各忙各的,中国传统的邻居关系比较淡漠。古话说“远亲如近邻”,只有融洽、和睦的邻里关系才能够为居民提供舒心、愉悦、健康的生活氛围,这种氛围的创造需要社区积极开展音乐文化建设,通过音乐文化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在各种传统的节日中,社区可以积极组织各种形式文艺活动,如合奏、合唱等这些群体性的表演活动,有助于让居民感受到群体和谐的氛围,感受到社区和谐、亲切的大家庭的温暖。人们在音乐情感的表达中,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也更容易上升为一种审美化、艺术化的关系,也可以每个个体之间的差异得到协调,创造和睦共处的人文环境,提升社区和谐的程度。和谐社区的基本特征,即该社区成员要形成共同的道德观、价值观和思想观,对社区、对社会有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社区通过开展音乐联欢、联谊活动等,创造和谐共处、宽松亲切的人文环境,为人们的交流提供场所和机会,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陌生感,扩展邻里交往的空间,创造和谐社区。

三、社区音乐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和政治的和谐

音乐在中西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音乐不仅用于塑造人格和提升审美观,而且还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乃至政治的和谐,能帮助国家治理社会,起到安邦治世的作用。儒家思想重视音乐与政治的关系,其“声音之道与政通”的思想在《乐记》表达得淋漓尽致。如“安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在西方文化中,早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就提出音乐治国的思想,尤其柏拉图《理想国》中深入地探讨了音乐对于人心灵塑造的作用,对于治理城邦的重要意义,“……节奏和和谐浸入他的心灵深处,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对于优美的东西会非常赞美,感受其鼓舞,并从中吸取营养,使自己的心灵成长既美且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音乐对于政治的稳定、社会的和谐作用越来越明显,当下人们用音乐表达时代的主流意识,用音乐来宣传思想,用音乐来熏陶、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从而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团结、相互理解的力量,促进大众对社会发展的认可,对国家繁荣昌盛的信念。

社区的音乐文化建设,看似功能简单,但如果全国上上下下每一个社区都将音乐文化建设落到实处,积极建构健康的生活方式,拒绝聚众赌博等不良的社会风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建设,通过音乐丰富内涵的理解和领悟,弘扬人文品格,提升人生境界,从而提升每个人的文化素养,这样才有助于达到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最终才能推进中国和谐社会的形成。因此,全国每一个社区都应该积极发展文化建设,注重音乐教育教化功能,可以考虑成立社区音乐教育行政管理委员会,建立健全社区文化建设保障体系、完善社区音乐教育体系等措手,此外,国家和政府也要加大对社区音乐文化建设的扶持和投资,通过媒体宣传典型,倡导社区实施音乐文化建设等等措施,引导全国大大小小的社区营造“文明社区,让生活更美好”的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和谐社区,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张惠勇,王鹤立,张海燕.秦皇岛市民间音乐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与重要意义研究[J].科技风,2009,(14).

上一篇:舆论监督与新闻侵权下一篇:空调工的工作总结范文